幼儿园美术手工教学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学(通用9篇)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学 篇1

前面一段时间,我们一直进行着有关“美丽的春天”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对春天的季节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天的这个活动就是围绕“美丽的春天”的主题活动,在孩子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说说扭扭宝宝,学做扭扭宝宝、寻找扭扭宝宝的一系列活动中,让孩子们综合的表现春天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特征。同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观看清楚明了、活泼有趣的flash动画,学习曲线的基本画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中,我还注意与我们的全语言“激趣式”学习活动模式的研究相结合,围绕情景创设、理解感知环节,为幼儿提供语言发展的平台,在每一个的画面和活动环节中,注重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注重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曲线,知道曲线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曲线,有初步互相合作的能力。

(3)能大胆描述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flash制作《扭扭宝宝》、底板图片四幅(花园、鱼儿游、太阳公公、大树和小树)、水彩笔、扭扭棒、水草、皱纸等。

四、活动重点难点

1、学会用手腕转动的方法画曲线。

2、寻找生活中的曲线。

五、活动流程

[欣赏感知]——[探索操作]——[交流分享]——[延伸寻找]

六、活动过程

(一)看扭扭宝宝

观看动画

第一场景:

提问:

1、这是什么?扭扭宝宝是怎么扭的?(引导幼儿用身体学一学)。

2、还有哪些扭扭宝宝也是这样扭的?(幼儿自由回答)。

第二场景:

引导幼儿学画横竖不同的曲线,跟着扭扭宝宝一起扭一扭。

第三场景:

让扭扭宝宝变戏法。引导幼儿说说扭扭宝宝跑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讨论:春天来了,扭扭宝宝去跟春天做朋友,躲在了春天里。春天里哪些地方也有扭扭宝宝呢?

(二)做扭扭宝宝

1、引导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画面上表现扭扭宝宝。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引导幼儿合作活动。

3、教师观察幼儿活动,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说扭扭宝宝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画的曲线,说说它们分别变成了什么?

2、引导幼儿感受整个画面中春天的美丽。

(四)延伸活动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学 篇2

我们通过介入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动态的声形并茂的对象,这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注意当中的细节,教师可以对一些细节进行放大、聚焦等技术的处理这样重点内容就显而易见了,在通过观看时间的长短结合教师的细致讲解,这样幼儿能够更加细致的观察事物。我们还可以进行人机互动,让幼儿尝试创造性的绘画,这对能够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如大班绘画教学活动“百变水果袋”,这项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根据动物自身的特点给水果袋画出色彩美丽的图画,并且能够通过画面展示出水果前后遮挡的相应关系。教师需要让幼儿先观看一些动画故事的教学课件,让幼儿在观察中充分了解水果袋百变图案与不同动物的相互关系,然后教师在使用电子白板在让幼儿进行排序,让幼儿通过水果袋进行装水果的游戏过程中充分的理解水果袋与水果之间里外遮挡的对应关系,还要了解水果与水果形成的前后遮挡之间的关系。

以上教学课例,教师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Power Point与电子白板进行紧密的结合,有效的帮助幼儿通过全方位的观察事物的特征,来创造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不是利用一些简简单单的范画来让幼儿机械的复制这些图画,而是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和欣赏以及思考来设计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态度,发挥了幼儿自身的创造与想象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手工教学的巧妙融合

幼儿园关于手工类的教学活动一直有个难题需要我们来进行解决,在教学活动中究竟是分步骤示范还是完整示范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教师进行手工示范的过程中很多细微的动作幼儿很难进行逐一的模仿,导致很多幼儿根本没有办法看清楚以至于手忙脚乱,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操作示范。通过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通过电子图片和简短的视频来为幼儿营造有趣的游戏情景,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学习手工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根据教学需要的内容可以提前录制好特别需要注意的操作环节的微视频,通过微视频的展示让幼儿清楚的了解如何操作。如在幼儿手工教学活动中“动物的拖鞋”,这个教学的活动重点是提高幼儿自身的创造和想象的能力,为动物设计适合的拖鞋,让幼儿通过这一活动学习剪对称的图形。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小动物拖鞋的美丽图片,引导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想象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维逻辑和兴趣爱好。观察完教学课件后教师在幼儿面前出示我们身边的普通拖鞋然后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大脑进行积极思考,并要求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然后在白板上让幼儿尝试拼贴出不同动物的造型。在这项幼儿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图片和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幼儿想象的能力,学会发现美、感受美,使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得到相应的发挥。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教学的巧妙融合

传统形式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的纸质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教学观察和欣赏,然后由教师进行从旁讲解来帮助幼儿提升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从客观上角度上直接限制了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让幼儿在视听的完美艺术中享受没的过程,并且能够多方位的让幼儿了解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教师运用Power Point、电子白板、网上视频或手机视频、DV拍摄等信息技术手段,自制美术作品方面的视频供给幼儿欣赏,这样通过教师自制的视频比较有针对性,完全能够适合幼儿具有的欣赏水平以及理解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

在幼儿美术教学欣赏活动中“米罗和他的作品”,这项活动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利用多种渠道让幼儿欣赏和表述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作为教师首先要考虑到选材能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的内容要够吸引而且具有童趣适这样幼儿才能进一步了解名画。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让幼儿从形状、线条、色彩等等方面逐步的引导幼儿进行有层次的欣赏美术作品,教师然后利用交互式白板将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接着,由于我们的信息量比较大的作品,运用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手段,利于聚光灯的效果让幼儿从整体到局部的完成欣赏过程,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自由大胆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思维逻辑,培养幼儿对美术艺术的创新能力。

结语

小学美术手工教学初探 篇3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教师尝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快乐和新奇中主动参与活动,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以充分发展。小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动手和探究的欲望。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手工作品的创作。

1.材料中激发兴趣。让学生从认识一些常用的手工工具材料入手,例如小剪子、双面胶、透明胶、色卡纸、海绵纸、皱纹纸、瓦楞纸,超轻泥……,学生认识后一定会特别兴奋,很想尝试用这些材料做出新颖的物件来。

2.欣赏中激发兴趣。让学生欣赏用各种材料做出的优秀作品,学生看后会感到新奇、喜欢,并从这些作品的制作中得到启发,汲取知识。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这节课中要学习的是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设计出完美的手工制作。例如:我在教学《纸拖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各种漂亮的纸拖鞋,可以让学生猜一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了解纸拖鞋的制作过程及性能,用多媒体展示花样繁多的纸拖鞋作品,学生欣赏之余,得到启发,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纸拖鞋。这样一来,学生的手工制作兴趣大大提高,创作的作品会更有创意。

二、指导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我们强调在动手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能素养的形成,从而学会技能。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手工课中除了让学生动手掌握制作方法,关键还得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创新。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学生手工制作中,更应注重实践第一的思想,大胆让学生进行尝试。我在教学中,注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体现从易到难的教学层次,放手让学生实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先讲后做和边做边讲的教学形式。如在执教《会走的玩具》一课时,我拿出已经做好一个小玩具,并推着它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一名学生将这个会走的小玩具拆开再组装起来,其他学生观看;在学生重新组装玩具的过程中,适当讲解与点评;当某个环节遇到困难时,就重点讲解这一环节;当全部组装完成后,再让全体学生自行动手制作。有些手工制作需要采用边做边讲的方式,如《千变万化的帽子》我这样设计的:第一是借助手工材料,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模仿着做,指导学生认识帽子的造型和装饰特点、设计方法、基本知识等;第二是让学生借助手工材料制作千变万化的帽子:用什么材料、如何将平面的纸变成各种立体造型的帽子、设计装饰出造型独特的帽子……这是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的过程,是自己动手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过程;第三是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小组内比一比谁的帽子设计的好,谁的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自我,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新知识,锻炼新技能。评价时,注意加强针对性,对制作的好的作品及时表扬。对学生手工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改正,并不断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同时,我利用搜集的各种款式帽子图片和自己事先做好的作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以此来点燃学生手工制作的欲望,巩固了学生劳动成果。

总之,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合作交流,发展良好品质

在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为小组的集体荣誉负责,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

1.分组各自完成作品。美术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需求和发展,走下讲台,努力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能够促进他们思维发展与品质形成的活动空间,在学习中与他人互动。如在教学《穿花衣的鱼》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把做好的“鱼”示范作品分发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研究是怎么做出来的;再让每个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做一个折纸鱼,并对“鱼儿”想象美化,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花衣服;最后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欣赏、比较、借鉴。在此过程中发挥“群育”效应,小组内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创造能力弱的学生,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分组共同完成作品。手工制作看似简单,但由于学生个性心理、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的不同,在创作水平上会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把学生个体差异变为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有主动权,可以自主安排手工制作活动,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飘来飘去的小岛》时,我将学生每4人围成一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共同讨论、构思,分工画稿、选材、切割、组合、粘贴,制作出不同风格的小岛。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通过听、学、看、做、说,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创作愿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等等,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教师美术手工技能考核方案 篇4

为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园幼儿教师绘画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我园开展幼儿教师基本功考核。通过活动,提高教师的绘画能力、表现能力,创造的能力及欣赏能力等。

一、考核对象:

17名聘用教师

二、考核时间:

2019年11月7日下午16:45

三、考核内容:

美术、手工技能

四、考核要求:

(1)教师提前20分钟抽取绘画内容,根据命题,进行绘画主题创作,创作时间为15分钟。

(2)绘画材料不限,可以是油画棒、水粉、水墨、水彩笔等。

(3))作画尺寸:作品一律8开画纸,画种自选,工具材料自备。

五、评分标准

(一)绘画

简笔画:能画出5种以上相关主题简单造型。2分

(动物,人物,家具,建筑,服装,生活用品)

(二)综合主题画:

1、熟练使用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能够运用素描、水彩、水粉画、国画的基本技法。3分

2、构图完整,布局合理,画面整洁。2分

3、色彩搭配适宜,图案美观大方。2分

作品主题鲜明,具有教育性和欣赏性。1分

抽签决定内容,限时10分钟。

自选主题,现场完成限时30分钟

总分:10分

优秀(10-9分)

良好(8.9-7分)

及格(6.9-6分)

不及格(6分以下)

美术教师及学前教育系教师考核

(二)手工制作(会做)

纸工:

1、熟练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能够按照图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件简单折纸造型,折痕干净、整齐。2分

2、能在规定时间内按图纸完成1件剪纸作品,剪切口光滑整齐,作品美观大方。2分

泥工:

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件橡皮泥作品。形象逼真,特点突出,外形美观,颜色搭配适宜。2分

综合材料主题创作:

1、作品选题新颖,设计独特。1分

2、主题突出,能充分发挥所选材料的特点。1分

3、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具有安全性和实用性。1分

4、作品制作精细,具有欣赏性。1分

现场抽取图案,限时15分钟

自选形象,限时10分钟

自选主题和材料现场制作,限时30分钟

总分:10分

优秀(10-9分)

良好(8.9-7分)

及格(6.9-6分)

不及格(6分以下)

手工课程教师考核

六、评委组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X

评委老师:XXXXX

CCCC

评委老师根据评分表中的五项具体标准,公平公正的为每一位教师打分。

浅谈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 篇5

美术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越来越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家长的认可。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手工制作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最常用到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粘贴法、造型法、剪刻法、撕纸法、拓印法等。传统手工制作课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动手能力强的生理特点,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功用。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的重要性

(一)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手工制作课实现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符合小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这些都指出了动手、动脑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手工制作使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美术知识与其他艺术成分,在头脑中进行构图,进而通过动手以美术创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构图与制作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

(二)将绘画技法和想象结合起来

在一个优秀的手工制作中融合了作者独特的绘画技法与大胆的想象,使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想象得到了巩固与提高。绘画技法和想象二者是完美统一的,片面地强调其中一个,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片面强调想象,学生纵有奇思妙想也无法表现在作品中;片面强调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作品就会出现题材枯燥无味,构图形式教条、死板,失去童真。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集中表现在手工创作中,才能让作品焕发生机与活力,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力。手工制作课不仅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绘画技法,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有效实施

(一)教师要成为创造者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参与者,是沟通知识与学生的桥梁。现代教学理论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美术创作中,教师总是以一定的作品作为范本,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模仿,使得学生的手工制作只是在照着葫芦画瓢。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如同工厂里生产的零件,没有特点。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生的手工制作不能局限于让学生来模仿教师或他人的作品,而是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融入自己个性的东西,让其作品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的活力。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成为创造者,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形成教师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以此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标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将其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其次,要认真研读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依据,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整体把握,并紧密结合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本地学生的实情,更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再次,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教师要提前制作,对制作方法、步骤、过程等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做到规范、准确、熟练,才能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因素灵活处理,使教学有序进行。

(二)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美术创作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美术大家都是深入生活,用心体验生活,才能创造出经典之作。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同时美术创作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在生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要让学生学会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自然美、心灵美,让学生看到不同工艺制作品的美,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对美的向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想创造美的激情与欲望。如我让学生制作一个时钟,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进行制作。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收集了各式各样的材料,如树叶、易拉罐、塑料瓶、纸板、彩带等。经过学生的精心设计,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材料都是平时经常见到的,学生的作品也几乎没有相同的。这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将手工制作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一是与绘画相结合。制作与绘画是相辅相成的,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制作的激情,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与提高。如学生用纸盒做出机器人后,我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来进行修饰,学生在机器人身上用画笔画出了许多新的东西。二是与游戏相结合。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游戏深爱小学生喜爱,它可以与任何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活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在美术创作中我们同样可以将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如折纸中,我们可以看哪位学生能够折出更多的花样等。三是与多媒体相结合。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的功能,可以将美术教材立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尤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一些难以讲解清楚的关键性知识点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化解教学重难点,使小学生轻松理解,深刻记忆,灵活运用。

总之,我们要给予手工制以充分的重视,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小学生强烈的创作动机,来提高小学生的制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会以百倍的信心与激情投入到美术手工制作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点滴中积累。我坚信,只要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懈付出,就能收获成功与快乐。

手工工艺美术课教学创新模式 3 篇6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学 鲁清宇

摘要: 手工工艺是美术教学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制作手工工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多种技能的培训,同时也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合适的机会.....关键词:工艺手工、创新、企业劳动模式

一、引言

手工工艺是美术教学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制作手工工艺的过程 中,学生可以得到多种技能的培训,同时也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供 了合适的机会。

过去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存在很多问题,不会做,没兴趣,没时间等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部分学生不 能完成作业。传统的手工课程只是培养少数特长生,只能对个别学生 的爱好和技能有所提高,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这种局面主要是教学思 想和教学方法上的局限造成的。

怎样才能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将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 合,发挥出这些课程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素质。一直是我们教学探索 的方向。

我试图将企业劳动的管理方式、流程和操作方法引入手工制作课 程中。企业劳动模式首先是劳动内容格式化,即工序的分割,再就是 管理流程的控制。量化后的劳动内容由复杂劳动变成简单劳动,便于 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使管理的内容便于控制和协作。

工艺手工课具有企业劳动模式的特点,所以我要在教学上将企业 劳动的管理方式、流程和操作方法引入工艺课。

首先要做的是工艺手工课教学目标上的改变,学会如何制作几个 工艺品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我们也不是培养的工艺品的制作者,我 们的教学目标是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各多方面的素质锻炼,即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小组成员,这是培养学生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在一个小组中学生不是个人的才艺展示而是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和配合;这其中学生个人素质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工艺制作中眼、脑、手的配合以及他们艺术天分的展现也是我们训练的目标;这是技能教学的目标。

再就是工艺手工课的教学内容被分割后,学生的作业量由复杂的 劳动模式变成简单的劳动操作,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和精力思考色彩的 搭配,艺术的装饰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上,并且学生是团队合作,学 生在作业的创意上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学生还要学会如 何按标准流程工作,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流程。这是学生未来适应社 会生产协作模式的培养方式。

三是工艺手工课中审美趋向的培养和创造性才能的展现,毕竟是 艺术课程,审美教育和美术创造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的范围里给学 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多动脑筋,自由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是学 生独立精神的培养方式。

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是这些教学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在上述 几个教学目标中,学生首先要树立起团结、协作,集体共同进步的观 念;其次,合理的分工,标准化的流程工作模式培养学生做事的方法 和态度;同时在作业中又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展现他们的 艺术才能。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作业的评审中这些 教学目标都要有一个标准,这样改变后我们的教学目标就由单一的技 能训练成为多方面的素质锻炼。

二、授课形式

为实现上面的教学目标,我将授课的形式做了如下安排。

一是学生分组,每个组四名同学,一人为组长。三个组员每个人 完成一道工序,组长负责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这样将学生化整为零便 于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管理。

二是作业流程管理,每张作业有工作流程表,组长负责填写,内容包括领取工具记录、领取材料记录、组员分工安排等内容。本表由组长负责保管。这张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统一管理,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定的自主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拿出更多的精力指点学生作业。

三是教师课前准备,工具、材料都要课前准备好。材料也要按要 求分配,便于学生领取管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精力放在作业的指导 与艺术表现的提高上。

这样安排课程学生化整为零,以组为单位,主动自觉的完成作业,每个学生只要作好他份内的事,作业就可以完成的很好。甚至不用示 范学生就能完成工艺手工的内容。

手工课程和别的课程不同,它的作业时间比较长,需要有连续性,如此作业可保证每组二到三节课完成一张高质量的作品。教师避免了 笼统授课的形式,可针对每组不同的情况直接进行面对面辅导。这种 授课形式非常符合艺术类教育的特色,就艺术行为而言每个学生的特 色都不同,决不能以统一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统一标准的作业。

由于是各组集体作业,学生在集体中共同发挥聪明才智,在设计 中取长补短,作业的质量很高。

三、作业评判

授课形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作业的评判形式。作业成绩的评分有 了新标准,主要有以下几项组成:创意分、色彩分、构图分、工作流 程执行分、组长对组员评价分以及组员对组长的评价分等。这其中作 业质量是首位的,创意分、色彩分、构图分都是针对作业质量的提高 而做的要求,不论每个组是如何完成的作业,作业质量必须保证。其 次是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流程不对或是执行的不好,作品肯定不行,这一项是企业劳动模式的对应展现,它也是决定各组作业成败重要保 证:组长对组员评价分以及组员对组长的评价分是每个组形成团队的 保证,组长和组员要共同团结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才能共同进步。

同时,我们还要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政策,如将优秀作业装裱赠 送学校保存或评选优秀作业参加展览等。这些措施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授课过程

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都要将必要的工具、材料和作业提前准备好,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状态。

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没有了僵死,刻板的说教,课堂上学生们都拧成一股绳全身心的投入到本组的作业中,同时每个学生都为本组的作业出谋划策。学生各干各的,作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教师随时出现在各个组中帮助同学们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工作流程表帮助学生领取必要的材料,避免了浪费,缓解了课堂的混乱次序。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按程序办事的原则。

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很浓,就连最没兴趣的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因为主动权在他们自己手中。

五、课后反思

这样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充分的主动权,学生体会到了制作工艺作品的快乐。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分组配合体现集体的力量,在团队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规范了学生的行动标准,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他们有了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空间。

每次上课还没打铃,学生就挤在实验室外准备上课,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城乡结合部,学生各项条件都比较差,在这样的条件下展开这种教学实验我开始很担心课堂纪律,学生能不能听指挥等种种问题,但事实证明课堂秩序非常的好,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他们都愿意努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授课避免了传统的说教形式,使教学的内容变成了学生可以随时可以感受和触摸的真实事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涨。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 篇7

对于这门全新的布艺手工课程, 教师如何运用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艺术修养, 使教学发挥最大的培养效能, 这是我们正在探索与思考的内容。

一、确定手工布艺创新教学的基本理念

在幸福教育理念指导下, 手工布艺教学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 让小组合作探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基本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念认为, 每个成长的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 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下,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使他们在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中由不全面逐渐发展到全面。所以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在尊重个体、因材施教的同时, 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 重点指导, 使其体验学习的乐趣。

2.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 而是一个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过程。如今, 鄞州的“幸福教育”也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在手工布艺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在各个环节中自觉主动的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

3. 面向生活, 促进发展

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 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 情感和价值观等多方面也协调发展, 这也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所秉承的基本目标。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选择一些意义深刻的内容, 如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 教师选择“做袖套”这一学习内容, 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 能够学会感恩, 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4. 以品代教, 积极反馈

以往的美术教学以画或作为主要的手段, 在课堂拓展中也常常引入一些更难的或举一反三的作品。而在手工布艺教学中, 教师在原先的基础上安排了“品读布艺”的环节, 让学生把所学的过程、难点、学到的本领等等, 能用一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写下来以品代做, 积极反馈。同时在这些体会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内容, 为下次更好地教学服务。

二、落实手工布艺创新教学的基本策略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以人为本、主动探究等基本理念, 并兼顾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 手工布艺创新教学主要采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 运用“六环”创新教学法。

1. 激趣环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谜语、图片、录像、故事、实物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的创作欲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同时由于布艺教学的特殊性, 在激趣环中教师可以直接用示范的方法来进行, 在示范中帮助学生熟悉使用工具和材料, 掌握布艺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能。通过教师手把手的示范, 学生的制作欲望油然而生, 下一步便能顺利进行。

2. 模仿环

通过激趣, 学生跟着老师来模仿布艺作品的制作方法以及了解制作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在试一试、比一比中慢慢领会本节课所教内容的制作方法。模仿环相当重要, 它是学生自己感悟具体方法的一环, 也是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的模仿能力存在着差异性,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形式操作, 让他们有机结合, 互帮互助, 能够达到取长补短、互学相长的效果。

3. 独立环

通过模仿环的练习, 进入第三环“独立环”。让学生在辨一辨、改一改的环节中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则在旁边有效引导。如在教学《袖套》创意时, 提问:现在袖套已经基本成型了, 但如何做可以与众不同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炸开了锅:我把袖套做成小熊头的形状;我做成小女孩……

4. 欣赏环

让学生有备而“赏”, 在欣赏前先根据本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几个问题再欣赏, 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差距, 有目的地欣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欣赏中, 思维得到碰撞, 制作方法得以优化, 取长补短, 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 也可穿插本内容相关的优秀作品制成视频让学生欣赏, 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布艺制作技巧都非常有益。

5. 品读环

精彩、有效、生动的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活动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议、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 由“评”到“品”, 尊重他们的思想, 鼓励学生自圆其说, 使之在不断品中助推学生创意火花的迸发。并开展“布艺与生活”的大讨论, 让学生用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记录做布艺的方法和感受, 用另一种方式品读对布艺DIY的喜爱之情。

6. 拓展环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举一反三自由创作。让他们的思维在求异、求新的过程中得到活化和发展。我们通过自拟与统一、合作与自主两种方法进行有效拓展。考虑到布艺的难度和材料的原因, 我们一般安排亲子创作活动。把本课的相关教学内容放到学校网站或事先组织起来的“布艺QQ群”里, 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制作每节课拓展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在这样的安排下得到技法的改正和巩固, 同时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 从而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作品。

三、实现手工布艺创新教学的现实意义

手工布艺创新教学为布艺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所做的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它不仅对改进现有的布艺教学思路与方法有所帮助, 而且也对其他同类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有所启示。

1. 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通过小学美术布艺创新教学的研究, 我校教师根据自身能力与班级特点, 以布艺创新教学为依据, 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开展教学活动, 不但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而且学生对布艺创作活动也更感兴趣了。许多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 让我们看到了创新教学所追求的最根本目的。

2. 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通过手工布艺创新教学的实施, 蕴含着高效、自主、创新的内涵, 在教学中努力诱导和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 使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手工布艺的学习中, 激发其思维, 体验其创作的成功, 从而感到学习的乐趣。

3. 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手工布艺创新教学的实施, “合作探究”一词深入人心, 在学习的过程中, 师与生之间, 生与生之间一起学习、讨论、制作,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思维的碰撞中, 又产生新的发现, 在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 使学生的作品也逐步走向完美。最可贵的是, 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思想融入到平时的学习中, 真正体现创新教学的价值。

4. 满足了课程的发展需要

手工布艺创新教学的实施, 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同时, 为布艺课程进一步的发展有了一个保障。通过系列的活动, 将布艺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不断丰富学校布艺文化艺术的内涵, 使更多的人喜欢上布艺, 让课程与时俱进地充实与发展。

四、一点建议

开展手工布艺课程教学最好一次持续两节课时间, 这样布艺教学活动就不用担心时间不够而被迫中断, 学生的学习、设计、制作、展示可以一气呵成了。同时,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设计制作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基本材料包, 这也是手工课程能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

[朱朋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宸卿小学315153]

摘要:本文对小学美术布艺创新教学进行了探索, 从基本理念、教学策略、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并在实践活动中验证策略的可行性。该项研究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审美情趣的发展, 改革与完善艺术地方课程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给同类其他艺术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与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方向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手工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一、在农村小学开展美术手工课的重要性

(一)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倡导新课程改革的当下,作为艺术教学工作中占据很大比重的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与家长的关注与青睐,因此推进现代美术课程改革刻不容缓。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塑造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这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关于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而现代美术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手工制作教学对于学习美术课程小学生来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与艺术的思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 赏力与审美力。所以美术课程与手工课程是紧密相连的。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的手工制作教学最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够让学生的手脑结合,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如果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学生的心智发育会更加健全,有利于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活动是首先从动作开始,如果将动作与思维分开,那么儿童的大脑将不能很好地发育。这些都说明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美术手工课刚好能够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通过头脑的构图,再亲自动手将其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变得更加的活跃,其想象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创造力也会喷涌而出。

(三)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力

手工制作的锻炼可培养出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力。因为任何手工制作的过程都需要经过动脑、动手,还要坚强的意志力,艺术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素质。在制作中,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以及主要兴趣,再加以科学地引导,整个制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发挥其充分地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与之结合,融合新的材料元素进行绘画。通过体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差距,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美术课堂的手工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学生将现实生活与美术艺术创 作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完美结合,用艺术的眼光看待日常的生活,使学生内心情感更加丰满更加充满艺术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强的信心,甚至有些同学还发现出创作过程的乐趣并持之以恒为之付出努力,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使学生发现科学的理论知识都是想相通的,生活中可能需要充分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并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及认知能力,并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与信念。

二、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思考

(一)示范教学为首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定要重视教师的示范教学,教师的示范教学对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美术、学习美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进行示范,会使学生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们多思考、多研究、多探索,从而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另外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在一些关键部位,要是要引导学生们多思考、多观察,要教会学生们怎么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同时还要将各方面知识、技术融会贯通,最终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技能和技术,这对学生们将来更好地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建立小组,将学生们随机的、均匀的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也有利于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成员之间在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后,每组的组长将本小组的想法发表出来,然后在班级内进行讨论,这非常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参与到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美术手工课程的兴趣。这种示范教学也更容易使学生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奥秘。

(二)因地制宜,挖掘农村美术手工课资源

在农村,因为教学资源的匮乏,不可能都按照城市化教育编写教材去开展当地的美术手工课,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的挖掘农村手工美术课资源,在云南,农村有很多当地少数民族手工刺绣、编织、雕刻、折纸、泥塑等手工题材,有的需要老师先去学习,有的可以请当地老艺人来给学生们上几节入门手工课,把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本地特色的手工课资源融合起来,那么农村小学的美术手工课既传承发扬了当地特色民族文化,也能让农村美术手工课富有创造力的灵活开展。

(三)联系生活、结合其他学科展开教学

艺术源于生活,手工制作属于美术艺术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和技能要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起作用。因此,小学美术课中的手工制作应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在教学学生的制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会以百倍的信心与激情投入到美术手工制作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点滴中积累。我坚信,只要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懈付出,就能收获成功与快乐。

【参考文献】

[1]欧素芬.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学美术创意手工制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3,(12).

[2]梁丽.中职幼教美术手工教学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5,(29).

浅谈初中美术课中手工课的教学 篇9

大岭中学

李晓云

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为使教育多方位渗透到教学中,除了欣赏课,绘画技法课外,手工课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新世纪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手工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尤其当下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我们从小就忽略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只看中其答卷子的能力。我们的手工常被许多家长认为是“副科”,自然学生也不重视。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手工制作艺术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的物质创造活动,通过对人的生理刺激,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发掘创造潜力是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

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美术教师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学生,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

那么,如何利用手工课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呢?我认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课内容多种多样。首先老师要重视 手工课的教学,并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初中美术课中手工课的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收集废品,充实手工材料

手工课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即手工课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制作材料,手工课的教学便成无米之“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收集各类材料,如塑料瓶、化妆品盒、糖纸、旧笔杆、鹅卵石等等,也可以使自己喜欢的小材料,如彩色瓶、各类珠子、扣子等,这些就是学生进行手工创作的源泉。

二、运用范作,实施手工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示范的应用。手工示范制作更是如比。手工制作范品是有别于绘画作品的,它是具有立体造型的美术作品。

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己动手指做范品。这是现在大多数教师使用的手工课教学方式。制作范品的过程,也是教师理解教材内容,体会到难点的过程。教师的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彩的范品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唤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感。

2、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方便以后上课做学习参照的范品。学生的手工作品有部分是比较优秀的,要比课本中作为范品的学生作品好得多接受学生的感受,上课时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3、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成品。在日常生活中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比如一点民间玩具、装饰材料、娱乐用品、游戏用品等。

通过这三种收集形式,很快,美术教师手中就有一个丰富的范品资料库了。在手工教学科中教师就可用范品进行教学。

在手工教学实践中,范品利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范品利用的好,可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如制作一件作品要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步骤,现用的几个版本的美术书中有步骤图的编排很少,有步骤的也很简单,学生甚至难从中学一些细节性的操作。为解决这一难题,老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好范品。在上课时,范品 如果开始就只在课堂上做示范的话,时间会不够,学生自然就无从入手。如在《与米罗游戏》这课的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讲授教材中雕塑的创作,二是课前准备了部分具有抽象形式的浮雕与圆雕作品,通过播放情境音乐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如米罗的抽象作品“光辉翅膀的微笑” “人物”是通过情景剧表演引导学生从平面过渡到立体,然后在教师示范后学生动手制作,使学生领会感受抽象艺术的真正神韵。在进行泥塑创作中获得玩泥的快乐。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了解了抽象艺术的价值,掌握了浮雕与圆雕的制作方法以及多样的变化形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大部分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收到极优的效果。除了在课前准备好范品外,有许多课程还必须在课堂上直接示范出来,边讲边做,边提点学生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对手工课产生兴趣。如在蛋壳脸谱一课中除了出示蛋壳脸谱外,我还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京剧片段,让学生看,引导学生了解京剧中各种脸谱的形象特征。这要比单单画脸谱的吸引力强多 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活跃血多,学生作业中的脸谱形态也丰富起来。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手工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有兴趣,乐意去做,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的剪、拼、撕、贴、刻、捏、拆等制作方式,采用教学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也是将课堂知识变成独立操作能力,才能出现创美意识。如我在《面人彩塑》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先制作好的作品,再让学生打分,学生一下就激动起来,纷纷举手来当小评委,老师再问:你能做一个比老师更漂亮的面像彩塑吗?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也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于是我又开展了刺绣、漆画等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创美的方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制作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改进评价标准,注意过程评价。

好动、好奇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正所谓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但是他们在还未具有一定的制作能力的情况下,就需要老师因势利导,否则容易损伤他们对做手工的积极性,若老师长期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的作品,他们就会觉得做手工是一种负担,失去自信心,逐渐 失去对做手工的兴趣。在手工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制作兴趣是关键的。通过对学生作品做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做不好、做不到的胆怯心理,还可以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只有在尝试中学生的情绪才得以释放,个性才得以张扬,好奇心才得以满足,从而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如在《科幻手工制作》中的泥塑教学活动中,当我巡视到一位学生面前时,他抬起头来高兴地说:“老师,你看我捏的西瓜是可以像桔子那样不用水果刀就能掰开一片一片来吃的!”呀!真的呢。我上前仔细一看,他的泥塑造型确实像个大西瓜,却没体现他的想象效果,但他的想法让我欣赏,于是向全班的学生对他的作品进行点评,激励大家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做出更有特点的作品来。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上一篇:学校艺术教育指导纲要下一篇:反邪教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