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教育叙事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故事的教育叙事(精选10篇)

有故事的教育叙事 篇1

我回来没有留级,我爸,妈,姑姑,包括在做老师的亲戚极力让我留,可是我没有。我一口咬定,我可以.....

于是我在08年7月7日开始在兴化市明升双语学校上课。来的那天我斗志昂扬,我以为我可以一如既往的优秀。我很自豪的跟父母挥手告别,可是,不久我就后悔了。

在一次默写古文的时候,全班64个人,60人全对,而我是那四个默写错误的人之一,晚自习之前,老师说,拿着小凳子上讲台前面默,全对为止。我已经很难过的去默了,可第二次我还错,第三遍我又错。最后只剩我一个....

我开始哭了,开始想家,开始后悔.....

至此以后,困难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默写都是我灾难的开始。我没一次不错,每一次都很难看的挂像。而且初三的生活很苦很枯燥,你要知道我是没有过度期的,我是从上海那个无忧无虑的环境走出来的,毫无准备。每天5点起床,跑步,上课,吃早饭,上课,吃中饭,宿舍,上课,吃晚饭,上课。十一点半睡觉.....可是每个人都睡得着,只有我,会每夜每夜的哭,每夜每夜的失眠。我曾经整夜坐在床上,望着窗外的马路上灯火通明,望着昏黄的路灯,静静的数眼泪掉下来,静静地等马路上有汽车走过。我不只一次的幻想我的父亲会像送我来时那样开着车来带我。我知道不可能,可是我依旧等....

幸运的是。

我遇到了我这一生最最重要的朋友。她叫陆xx。后来的日子我跟她一起度过。她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住校,她是重读生,他也有亲戚在这个学校里,我在第一天就叫她姐姐。我们总是在夜里抱在一起哭。我一坐起来她就也起来,我们手抓这手,互相安慰互相哭。我们两个语文都很好,数学都很差。 后来,我们月考,我在班里排名18.年级100多。你要知道这是在我渑力很怒力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你可以想象我有多失望....而且我的英语只有68分。我永远记得这个分数,连平均分都没有的分数,老师没骂我,没说我,因为他们知道我很脆弱,打击不起。我还是很幸运的,我总是这么想,即使是现在遇到了什么困难。

再后来,我还是想家,我去校长室打长途电话给爸爸。我讲了半个多钟头,电话还没通,我就开始哭了,一直哭道结束。我告诉他我要回去,我知道不可能可还是那么说了。挂了电话,校长安慰我,表扬我,鼓励我。我觉得,我还是一个人,我还有用,不是垃圾。

日子就这么过啊~~

我还是会伤心,眼保健操的时候会哭,偷偷的,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因为太多人关心我。我考了班级第七。终于进步了。 我就开始稍稍乐观了,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做了许多事。我们班的会操是我喊的口号,全校的一个女同学喊;我参加运动会拿了跳绳全年级第一,成绩是一分钟208个;我写了一篇叫《回家》的作文登在了校报上,而且在第一学期的学期大会上由校长亲自朗读。也许我的生活步入了正轨.

后来,元旦了。我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过元旦啊!我想让自己尽可能的疯狂,只有这样才能忘记思念,我用笑来麻醉自己。我成功了,可后来的一切,我自己也吃惊。接下来是各班举办的茶话会,我们有自己的节目,不过都只是临时的。我也唱了一首歌,跟姐姐一起合唱的。后来,冷场了,我想救场,唱一首英语歌,可是,有个叫ljw的男生叫我下去,骂了些,也许是玩笑的话。可是我受不了,这几句话让我本来脆弱不堪的自信瓦解,我的世界爆发,眼泪决堤而起,我摔了东西,甩门而去。

我拼命地奔,不回头,任凭陆xx在身后吃力的叫喊,叫我的名字,叫我停下来。可我没有,我跑得快在转角躲进了漆黑的竹林,我开始无声的哭。我知道,他不会进来,因为他知道我最怕黑,他一定断定我也不会进去。可是他错了,我绝望得几经不再害怕任何东西了,哪怕是---死。我就在黑暗里,听见他着急的声音,听见她的喘息声,最后我心疼的听他离开的脚步声,我知道我不该对他这样,他是关心我的。后来,我躲到了宿舍楼的最东边,那里没有人,只有废墟和已经枯萎的干草还有一个废旧的柜子台面,那里没有灯。我一直呆在那儿静静的看着那群爱我的人着急,看着他们打着手电筒叫我的名字找我,我多想出去,可我太难过了,我决定不出去。全班的男生女生找了近一个钟头,老师打发他们睡觉去了,人渐渐散了。可是老师和陆xx还在找,后来,陆xx也上楼了,我清晰的听见他在宿舍里着急得要哭的声音,我出来了。老师听见动静,用手电筒向这边打来,还在问是不是ycy,我没说任何话,径直的走上楼梯,眼泪不知不觉的滑落。老师叫我名字她知道是我,可是我没有回头,一直走,我没脸回头面对她,不想让她看见这个让她焦急的女生哭得升不上气。她还是叫住了我,拉住我跟我谈心,我猛地就趴在她肩上,哭得痛不欲生,心里就像是有揉碎了的冰,硬生生的灌进去。她告诉我人总要长大,总要离开家,总要坚强,只是早晚的问题。早总比晚好,现在的你的所有的同学都是这样走来的,习惯了就好了,这是锻炼你自己的机会。我没有全明白但也不是一点都不明白,我点头。

那一夜,我睡得很熟,因为我明白:明年是09年了,新的一年。

一学期就这样过了大半,我以为我可以平静的把另一小半过完,然后等亲人回来过年......

可是,临近期末时,我爷爷摔了一跤。脑震荡。所有的人都提前回来,我这边有泛起了大风浪。一个再平静不过的冬天的早晨,我是第一次没让爷爷奶奶来接,我本以为我可以用一次的勇气回家,可是当我们老师宣布放学所有同学渐渐走尽,我慢慢收拾东西,突然发现门口熟悉的人影。是姑父!我有些开心,再一看边上那个男人,那是----那是我爸爸!曾经我模拟过的场景,做梦也不会想到会实现,曾经无数次地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流着泪幻想音乐一停睁开眼睛,他会出现在我面前,可是多少次的失望后,绝望了,竟然会实现。我失神的丢带手里的东西,望着那个身影疾步走去,我不敢看脚下的路,我怕我看了再抬头是它就不见了,因为这样我险些摔倒。出班级的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真真切切的他就站在我面前,亲切的对我笑,可是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心就在那一瞬间揪成了一团,抽泣得无法正常呼吸,我多想抱着面前的这个陌生而又无比熟悉的人大哭一场,告诉他,他不在的日子我究竟经历了什么。可是我来着他的袖子扭扭捏捏的终究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哭,只是对望,只是沉默。

那天下午他就走了,我只看了他三个小时。他走了,我站在阳台上一直看着车向东方开,直到我踮起脚都看不见的时候才回屋做功课,我突然知道,好好读书,为我爱和爱我的人而努力。期末,我是班里第十名,年级50名左右。我还是很满意的,过了一个年。

他们回上海那天,我依旧目送他们,也哭了但是很正常的哭,不闹了。也许这是长大!

有故事的教育叙事 篇2

按照当地学校的教学进度要求, 我准备了一节课———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平行线的特征 (第一课时) ”,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 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亲自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与交流活动, 发展空间观念”, 我认为让学生“亲自经历”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想要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 首先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组“平行线”才能够去探索,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 是没有真正的平行直线的, 只有近似看成平行直线的平行线段。怎么样得到这样一组“平行线”呢?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制作平行线, 学生虽然信服, 但是却太抽象, 离学生太遥远;让学生自己利用小学所学的三角板推平行线来画一组, 又害怕在作图中产生误差, 使得学生探索出的性质有所偏差。正当我一筹莫展时, 正在批改着的数学作业本给了我莫大的灵感, 数学横格本上不就有平行线段吗?有了这么好的道具, 我感到我的课堂必然会吸引到全体学生, 大家都会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来。

上课时间到了, 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了教室, 来听课的老师满满的坐在孩子们后面, 黑鸦鸦的一片, 让“久经沙场”的我都有了一点点紧张。随着班长的一声“起立”, 让我的精神一下子集中起来, 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 我把最后一丝紧张也抛到了脑后, 现在我就是一个给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普通老师, 课堂就是我要表演的舞台, 我要尽可能地扮演好我的角色。

我将准备好的一沓横格纸发给了全班学生, 提出了我的第一个问题:“请问各位同学, 老师发给你们的是什么呀?”有的孩子就奇怪了, 不就是一张做数学作业经常用的横格纸吗, 既然老师这么问, 这其中一定有玄虚, 在一部分学生回答“一张纸”、“数学本”等的声音中, 看到我的多媒体课件上打出的课题, 反应过来的孩子们就大声地回答:“平行线!”我很开心他们这么快就沿着我的思路进入了课堂, 我继续引导着他们:“我们每天都和平行线打交道, 只是我们一直浑然不觉。在我们身边, 平行线一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它有着它独特的性质, 今天我们就要利用纸上的这一组平行线来探索平行线的特征,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工作, 看看能不能把平行线的特征‘一网打尽’。”

简短的引入过后, 我就开始了今天的正常教学, 利用横格纸上的平行线, 任选两条画出一组平行线, 然后画出第三条直线与其相交, 得到8个角。这8个角里包括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按照老师所给的顺序, 在图中标上∠1至∠8, 指出同位角有哪些, 内错角有哪些, 同旁内角有哪些, 然后测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写在纸上。我同时也在Excel上与他们进行着相同的步骤, 并帮助个别学困生完成学习活动的每一个步骤。

接下来请同学说出测量的8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并记录在Excel中, 让学生观察这8个角有什么样的关系, 是否满足同学们所猜想的结论。在手动绘测的过程中, 误差还是避免不了地出现了, 虽然他们都非常可爱的帮我解释了误差的存在性, 但是我还是做了一件让他们更加信服平行线特征的工作:利用几何画板来制作平行线并精确测量角度, 看看是否和同学们做出的结论相同。在几何画板中, 可以任意地改变第三条直线的倾斜程度, 可以任意地改变两条平行线的倾斜程度, 让孩子们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 体会到了平行线特征是具有普遍性, 一般性的。

然后我们就进入了推理的环节:利用几何画板测量,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那么此时内错角是否相等?能不能不通过测量而通过说理的方法得到?同样地, 同旁内角能不能不通过测量, 利用已有的已知条件, 通过说理的方法得到互补?孩子们通过亲身经历, 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与练习后, 都掌握了我们自己探索得到的两平行直线的特征: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 篇3

从事教育事业是我的选择。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为教育事业心甘情愿地奉献了二十三年,不知道教了多少学生,写了多少备课笔记,上了多少课,批改了多少本作业。然而,这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二十几年,我在农村学校工作过,也在县里学校工作过,对教育形成了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理念。二十几年,要“叙”的“事”很多很多,这里把我在教育工作的事叙一叙:

叙事一:展现个性特长

我班的孔维宇同学平日里不善言辞,但擅长画画,她总愿意为课文配上各种插图;班级出黑板报,她每次都用彩色粉笔配上一些图案,使版面新颖、醒目。我及时肯定了她这种学习课文的方式,并把她的创作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让她结合课文一一介绍画画的意图和独创之处,使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她的不善言辞改变了,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还获得了二等奖。

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作为教师就是要发现每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她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叙事二:重视差生转化

王俊宇同学,在初二时是一个表现不错的学生,然而在上初三后学习上失去了动力。考试也常常不及格。由于成绩不好,他意志消沉了,变得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他甚至怀疑自己当初上初中的选择是否正确。

其实,惰性是王俊宇同学最大的敌人。在他成绩开始下降时,我就采用“两帮一”的方法,安排两位成绩好的同学帮他。他也想一心扑在学习上,迎头赶上。可是这项计划很快就落空了。由于他自律不强,学习很难有成效。他有时由于外界的刺激,猛然醒悟,扎实地学一两天,但时间一长,这股劲头就又会消失。一次,我和他谈心,他对我说:“现在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一定改正坏习惯,坚持做到不旷课、不迟到,并调整好心态,努力学习,希望老师和同学监督我,给我一个追赶的机会。”可是他说归说,做归做。“懒”字当头,学习仍然没有成效。

然而,家里的一次变故让王俊宇有了极大的改变。记得当时他爸爸打电话告诉我说:“他妈妈得了乳腺癌,已经是晚期,病魔随时都可能夺去妈妈的命,他妈妈希望在她有生之年看到孩子学习上的变化。”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样的变故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但一定让孩子接受现实。我找到王俊宇把妈妈的想法告诉他,这次王俊宇同学真的变了,’懒”字离他而去。他早晨六点起来读英语,晚上学习到十一、二点才睡觉。一个原本贪睡的学生,变得晚睡早起了,由于真的用功了,各科成绩不断上升了。

王俊宇同学克服懒惰,似乎与他妈妈得病有关,然而,不排除老师对他的教育和同学对她的帮助,如果王俊宇同学在成绩开始下降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对他不闻不问,特别是在他考试不及格时,老师和同学都放弃他,那他早就因为惰性辍学了。

因此,我从这件事中充分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要耐心,始终不能放弃对任何一位学生的教育,对学生要永远寄予期望。

教育叙事四:关爱贫困学生

朱清江同学性格开朗,无论干什么都很投入。但是缺少对成功的体验,从来没得到过什么荣誉。于是我故意安排他多做一些能胜任的工作。如承办黑板报、参加运动会、当课代表等。果然,他有了第一次成功,接着编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新学期开学两天了,朱清江还没到学校。是不是又什么其他事?我打算去家访一次。

那天去的时候,朱清江不在家。听他妈妈说,他一大早就去捡废品了。他假期几乎天天到街上捡废品把卖废品的钱攒起来交学费。他从小失去父亲,母亲35岁才生下他,由于高龄产妇,生下朱清江后身体始终不好,家里几乎没有生活来源。因为学费不足,所以没按时到校。

我离开朱清江的家的时候,他妈妈说:“老师你放心,家里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孩子他自己也不会放弃读书的。”

朱清江同学终于回到了学校。他没有辍学,我想主要是他的多次成功赋予了他战胜困难的信息和力量。因此,我想老师对贫困学生的关爱,不光在生活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

教育叙事之五:讲究工作方法

高原同学哭着来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今天妈妈给我50元钱让我买书,我把钱放到班级不见了!”

我来到班级。班级里的学生还在议论纷纷。在场的同学气愤极了,有的提议要“搜查”。面对同学们的要求,我明确表示不同意,并安慰说:“别急,钱一定会出来的。”随后,我就恳切地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级丢钱了,这说明我班主任工作没有做到位。但我要告诉大家,金钱是有价的,但一个人的人格是无价的。我希望每一位同学,不要因为一时的糊涂,让有价的金钱吞没了无价的人格!”

第二天中午,高原同学又来到办公室笑着告诉我说:“我的50元钱出来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又回到班级,对全体同学说“虽然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学将钱送回来了,但我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送回的不只是100元钱,你送回的是你的尊严和人格!”

从那以后,班级里再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在处理这一失盗事件中,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没有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没有产生不良的影响,并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对教育的对象——学生,无论是“教’还是“育”,都要讲究方法。

我在教育这块沃土辛勤耕耘了二十三年。二十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在我人生的长河中,却是我生活的全部。这其中流淌的是欢歌笑语,更多的是酸甜苦辣,这里的“叙事”,只是我人生长河的几朵浪花。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3(范文) 篇4

店上联校

郭胜利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学生。”的确,作为教师要想所有的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用他们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昨天的语文课上,当我讲到“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亮的光点”时,一名学生竟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老师,我身上有闪光点吗?”我听了这声幼稚的发问,心里感到一颤,循声而去,哦,原来是苏晴同学。这时他的眼神充满期盼,脸上露出疑惑,望着他一脸的纯真,我马上说:“苏晴同学,你身上怎么会没有闪亮之处呢?你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同学,还有诚信的可贵品质。”当我表扬他拥有诚信时,不少学生马上举手反对,纷纷指责他言而无信,还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但我依然为他据理力争:一次放学,我请苏晴留下补作文,但临到放学时,突然有家长找我谈事情,苏晴找了我好几次都没找着,于是写了张留言条,说是第二天一早到校马上交作文本。第二天一早,我刚踏进办公室,他就来交本子了。可见,他是个有诚信的孩子。尽管他做过不诚信的事,但只要诚心改过,依然值得大家的信赖。学生们被我的话打动了,没有再站起来反驳了,这时的苏晴低下了头,似乎在反思,似乎在为以前所做的事感到惭愧。

下课回到办公室,我也在反思:苏晴是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分数经常在及格边缘,有时一不小心会滑向不及格,我知道他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因此他的心理是自卑的。由此想到:一个总是低着头、弯着腰走路的孩子,他的骨骼必然会变得弯曲;同样,一个自卑的孩子,在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他的心灵也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孩子,需要昂起头来走路,需要昂起头来做人,我感到这是多么重要!课后,我找他谈了话,要让他学会面对现实、接纳自己,并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欣喜地发现苏晴勇敢地举手发言了,尽管他所答的问题很浅显,很简单,尽管他的回答在其他学生眼里不屑一顾,但他能站起来,能主动发言了,可见他的心理开始拥有阳光了,虽然只是斑斑点点的阳光,但我相信,从今以后苏晴不再是低头弯腰的孩子一定是个抬头挺胸,坚强而快乐的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作为教师不但要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而且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教育叙事故事 篇5

大名县大名镇岳庄小学 英语二班 37号 王银银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将近三年了,为自己从事这样一份外语教学工作而欢呼雀跃着。因为在每一次的教学工作中,总能收获着属于每一次课堂的智慧。

记得那是在一节英语课上,教学内容是What are you doing?当课堂很顺利地进行到一半时,突然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有一位同学叫起来:“老师,B同学在画画!”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眼光一齐投向那位同学。

我一看画画的同学,原来是一位被列为“学习困难户”的学生。当时我一看到他,心里有些许的生气。

而此时他却没放下手中的笔,还在继续画画。我知道,当时如果一把夺过他的画纸撕掉,或是大声责骂他几句,都能让自己解气。但转念一想,我又强压心中的怒火,走到他边上,语气平和地问:“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做什么呢?)也许他也没想到我会这样问他,或许是他根本没听懂我的问话,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没做声。我转向其他学生问道:“Who can help him?马上有同学举手做答:“He is drawing.”我请B同学说:“I’m drawing.”他轻声地跟着说了一遍,我对他点点头,加上一句:“Very good!”

在我们每天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有些学生课前没准备好学习用品;有些学生上课喜欢搞点“小笑话”;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或干别的事情等等。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老师采取强制的手段来制止这种纪律问题的话,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不但无法让学生真正信服你,反而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树立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强权的形象,形成课堂上师生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不平等关系;学生无法接受老师的观点,进一步对英语产生敬而远之的态度;不仅无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狠狠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划上了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英语老师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英语的某些特征,如果英语老师不能产生对学生的亲和力,就会给学生留下“英语就像英语老师那样没意思”的印象。确实,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面对学生违纪要及时提醒纠正,但我们确实可以不用讽刺、挖苦、嘲笑甚至体罚的方法,因为这样做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在上面的这几个教学片段中,我采取了与学生保持一致立场和先扬后抑的方式。来个“顺水推舟”,用“宽心”来打动和征服他们,形成了课堂上师生轻松和谐的氛围,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

英语课上的纪律问题是我们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头痛的问题,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英语,英语“课堂意外”更加的频繁。那么,怎样面对课堂上学生的突发事件?怎样使结果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不仅需要教师一贯的素养,还需要一点“教学灵感”。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零距离的交流知识和情感,还为教师提供了一处机智应变、富于挑战的多彩空间。而要想在这个空间里灵活驰骋、自由扬鞭,则需要授课者具有机敏的头脑和应变的技巧。教学机智,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授课者的法宝。灵活地应用它,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运用。”

而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艺术,由于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应随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的合理的契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这样灵感性地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积累,个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具有机智的教学,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名又一村”的喜悦。这些高妙的充满机智的教学机智的教学大多是在风趣的氛围中实现的。教师要达到这些境界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条件。

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语言技巧。

1、语言要简洁。出现偶发事件时,切忌长篇大论,拖泥带水,要惜话如金,以片言百意,言尽而意有余。

2、语言要准确。有的放矢,要针对对眼前的困境,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

3、语言要有愉悦性。比喻新颖、幽默、含蓄,力求妙趣横生。否则,教师疲惫学生无趣。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后盾。一个优秀的教师,起码要通所教学科的知识,不断钻研。对于不是本学科的知识也得懂得,尤其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更是教师务必涉猎的范畴,因为教书与育人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一门教人育德的艺术,不了解孩子,包括他的思维、兴趣、才能、禀赋等,就谈不上教育。

教育叙事故事 篇6

蒲江县西南小学

彭静

在我跟岗的学校,听过苏老师的作文课,孩子们有好多说的,写作要贴近学生实际,那样才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苏老师从孩子的兴趣话题入手。

前段时间,动画片《火力少年王》而在我班掀起了一股溜溜球热。学生都在玩溜溜球,男生玩,女生也玩,而且是玩得花样百出。如今,主人公使用的各种绝招 “幻光飞轮”、“日月无光”等等都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孩子们每天热衷于研究、练习溜溜球的各种玩法。溜溜球在绳子的牵引下,一会儿飞出,一会儿收回,一会儿又打个三角,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习作素材。这天,习作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溜溜球”三个字。学生一看,来劲了,有的说:“老师,你也想玩溜溜球吗?我教你。”有的说:“溜溜球有很多种,买的时候可有讲究了。各种价位的溜溜球都有,最便宜的10元钱,最贵的230元。溜溜球还分很多种,有标准球、蝶形球、鼓形球……”说着,他们还拿出了各自的溜溜球,给我作起了示范。他们一会儿“带狗散步”,一会儿“空中飞人”,花样还挺多。我看这一话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就顺势将写作任务交给了他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溜溜球。为了不让老师在购买时上当,你可以向我介绍如何选购溜溜球。刚才你们玩得都很棒,老师看得也心痒痒,虽然刚才有几位同学已经进行了精彩的表演,但是老师是初学者,还需要你们向我详细地介绍溜溜球的玩法。另外,如果你们在玩溜溜球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老师也很想听听。”我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种类、玩法、故事”,让学生围绕着“溜溜球”这个话题,畅所欲言。

因为这一习作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有亲身的感受,所以,大多数学生写起来都得心应手,连平时最怕作文的学生,也早早地交上作文,还一个劲儿地嘱咐我要早点改他们的作文。于是,在他们的习作中,我读到了这样精彩的话语:“我反复琢磨着,尝试着,观察着别人怎么发球。啊!原来是往外甩球,而不是往外扔球。我照样子甩出去,果然没有砸到地上,我很高兴。小球一上一下,伸缩自如,很听我的话。我越来越熟练,有些着魔。我开始练习简单的花样,环游世界,球在空中360度大绕圈,发出“嗡嗡”声,头和眼睛不由地随着它动,手要灵活,直接收球,很是刺激。……”“溜溜球在旋转,我的心好像也在旋转。当溜溜球玩到了最高境界,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种奇异的景象:溜溜球发出了万丈光芒,光载着我在天与地之间旋转。我喜欢玩溜溜球,它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新闻故事化叙事的美学探究 篇7

一、故事化叙事手法形式美探究

新闻必须实有其事, 不能够进行艺术虚构, 这很大程度上框定了媒体“报道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 尽可能地丰富新闻报道的表达手段去表现新闻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故事化的新闻叙事, 在注重新闻故事内容的前提下, 更注重如何去表达故事内容, 展示新闻的形式美。这种新闻叙事手法实际上优化了新闻形式的组合方式, 在最大限度地表现新闻价值的同时获得了最优化的表达效果。其美感形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 注重细节美的挖掘

故事化新闻报道的一大特征就是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 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细节的充分运用, 使新闻报道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受众对新闻故事的把握大多是通过新闻文本所承载的情节来进行的。而形象、生动的细节对于跌宕起伏的情节的描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故事化的新闻叙事手法在情节的叙述过程中, 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斗争, 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事件的跌宕起伏都是靠细节来完成的。

2. 注重刻画人物个性美

人是新闻事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故事化的新闻写作, 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刻画。因而在讲故事的新闻里, 人物常常高于主题。通过巧妙的人物构思, 新闻记者在事件的叙述中轻松自由地转换话题, 从而使得读者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中的人物牵着鼻子走。

3. 故事化叙事新闻的语言美

在美学上, 美感的基本点之一, 就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具体的形象, 美感就不存在。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写文章应该讲究语言的优美。如果语言干瘪, 缺乏美感, 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没有读者市场的新闻, 很难有好的传播着影片的环境氛围, 扩大了银幕空间, 启发观众联想, 赋予听觉符号新的内涵。

1.现场音响

声响是现实世界中不可分的客观存在, 电影媒介必然对它们进行艺术再现。接近于日常生活体验的现场音响一般难以引起观众的特别关注, 它们充当着辅助人物言行和剧情延展的“幕后英雄”, 但是为了艺术效果而使现场音响异于寻常现实时 (特别的噪音或静音) , 比如《窃》中“老杨”全家从极其吵嚷到一声巨响后顿时车毁人声止的骤变, “阿俊”被带至荒郊束手下跪后的那一声响彻夜空的枪响, 一年后“老杨”载着“大反派富豪”纵身大海时的沉寂静音等等, 这些听觉符号往往能发挥画龙点睛的主力效果。

2.音乐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一定需要无形而有声的音乐符号。形成系列的片头片尾曲目、插曲以及片中配乐历来是电影高艺术水准的重要砝码。仅就配乐而言, 当以一定规律、不同强度和节律效果。故事化的新闻生动、真切, 能够给人以美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叙述语言“镜头化”, 即运用具体、通俗、立体的语言深挖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活泼的因素, 使得新闻形象化。比如在描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 将其像电视或者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 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报道中摄入众多富有特征的生动场面和生活细节, 使读者有如亲临采访现场, 犹如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新闻描写的事件本身。读者不再被大段的背景和枯燥的数字所烦扰, 而是在欣赏栩栩如生的动人画面, 具有很强的美感。

二、故事化叙事新闻内容美探究

新闻作品的内容美是新闻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后, 对受众能产生感染性、提升性和净化性三种效果之一二或全部。感染性是受众看完新闻后顿时生出若干感触, 引发思索或受到感动, 说明它已深入到能触及受众的理性或感性神经的地步, 使其能够得到类似和等同于审美快感的心理感受。 (2)

故事化的新闻更注重“人情味”、“生动美”, 这显然是对新闻内容美的感染性的一种追求。央视《新闻调查》著名记者柴静曾说:“好的新闻是有人情味的。” (3) 所谓新闻的人情味, 就是指新闻通过那些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内容和富有情趣的写作手法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影响人们的感情, 它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故事化框架下的新闻具有强烈的人情味, 其所展示的事实新奇, 为人们所未料及或者富有戏剧性, 趣味性, 能在一般人日常生活所形成的情感中引起共鸣。这是因其十分注意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 描述人的生存境遇, 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 进而展现人性的真、善、美、丑与恶, 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的思索中。

参考文献

[1]季水河.新闻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2]杨健.新闻审美[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有故事的教育叙事 篇8

《去外婆家》的叙事并不复杂。小说的前半段,恰如其名,讲的是“我”到外婆家去的“故事”。小说开篇就开宗明义,描写了“我”在跟随母亲去外婆家路上的所见所感:买的猪肉和盐、稻穗上的蚂蚱和农家肥的气味,等等。这样细密的写实性开头算不上特别,但作者将这些细节描写得格外鲜明、生机勃勃,它们就像是一幅幅被次第拉开的帷幕,预示出幕后的多种可能,让人不由得期待,在这些鲜活的场景之后上演的,会是与乡村奇事的遭遇,还是对家族故事的发掘?然而,竟然都不是。在接下来的叙述中,没有怪异的乡野传奇,也没有隐秘的家族秘史,只是一个城镇少年在乡下再普通不过的经历:见亲朋,与老表玩耍、洗澡,见识青春期的欲望和冲动。乍看起来,这些事件简直不能称为“故事”,因为它们没有连贯的主题,也没有高潮核心。难道这就是“到外婆家”所发生的一切吗?

事情当然不会那么简单。仔细看,在所有的事件中,作者都坚持对“我”的所思所感进行细致深入的刻画,用“我”的感觉和情绪贯穿、支撑起整个过程。“我”与周围人物的互动,“我”对环境的感知、反应和处理,包括那些随环境而来的复杂情绪,以及情绪的缘由和背后的故事,都被作者描写得真切可感。如此种种,并不是传统叙事的主要方式,但是,却能让那些普通事件变得饱满立体,有了张力,也有了蕴藉,成为一个个包含高潮的“小故事”。而人物“我”,也在作者对其内心的深入挖掘和丰富表达中,逐渐丰满起来,显现出血肉与精神的轮廓。由此,我们就目睹了一个敏感少年隐秘曲折的内心经历和成长。

真正的“故事”在“我”离开外婆家后开始了。这个“故事”倒是很容易说明白:回到镇上的“我”替乡下的老表德胜给女友寄信,但是信寄错了……这是一个无关善恶但与内心和成长有关、包含了复杂的情感及欲望的故事,也是一个我们终于能正确预测的故事。从“我”拿到信并发现信的真相开始,我们已经预感到故事会怎样发展。这一次,作者终于没有让我们的预测落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原谅作者的“狡猾”,因为此时我们终于明白了之前的诸多伏笔,也终于明白了,小说原来还有一个主人公——德胜。这个“隐含”的主人公,早在小说开篇不久就出现了,但是作者不动声色地把他藏在了诸多的老表之中。现在回过头再看,原来他一直就处于一个特别的地位,他的行为,他与“我”的关系,都和别人不同。所有的事件都有他的影子,或由他引发或受他的影响,包括“我”的感受和情绪。只是我们的注意力被不停表白内心感受的“我”完全吸引了而已。

但是,我们能就此说《去外婆家》讲的是德胜的故事吗?似乎不能。应该说,前半段讲的还是“我”的故事,后半段讲的才是德胜的故事。这是叙述的断裂吗?也不算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托马斯·福斯特曾说:“一部小说的一致性,是作者施加于它,而读者能从中发现的特性。”《去外婆家》在叙事上的特性是,“我”的故事在德胜的影响下进行,德胜的故事依靠“我”来发展。整篇小说的叙述,不管是“我”这条线,还是德胜这条线,分别在其内部逻辑上保持着一致,同时也在交叉中保持着逻辑的推进:渴望情感、面临性之苦闷的德胜当然会做出给两个女孩写同样情书的行为,对德胜感情复杂又处于艰难成长期的“我”自然也会做出将信寄错的事情。只能说,这篇以单线叙事方式推进的小说,实则有两个主人公:“我”和德胜。两者一明一暗,互相交叉、彼此牵连。其实,这样的叙事方式,不过是再次证明了,在现代小说的写作中,天衣无缝的连续叙事已经不再一统天下,传统的“一致性”结构和原则也不再神圣不可侵犯了。

就“讲故事”这一面而言,《去外婆家》可谓闲笔很多、铺垫很长。乡村的日常、亲戚的往来、“我”与父亲的关系等,似乎都不是主题,却都被细致、传神的描写。如果跳出“讲故事”的框架,你会觉得,这样的“闲笔”,让故事和人物突破了规范内的限定,以更丰富的表达为小说添加了独特的意味,产生了更具感染力的腔调和情绪。此类的“闲笔”一旦用好,便是村上春树所赞美的“伟大的绕远道”。

其实,如果非要划分的话,《去外婆家》应是一篇意在写人而不是写事的小说。从头到尾,所有的事件都在衬托、勾勒、传达人物的形象:台前的“我”,是这样一个苦闷成长的少年;幕后的德胜,是这样一个青春勃发的青年。他们的样子如此鲜明,比他们的故事更能留在我们的回味里。

陈宏伟的小说通常是“叙事中心型”的,总是围绕核心故事紧密推进叙事,结构完整而规范。《去外婆家》却是他从“紧凑”到“松散”的一次改变。从开篇开始,陈宏伟便耐心地隐藏在事件和情感之后,让细节和感受从容说话,让叙事产生了故事之外的意味和含蕴。可惜的是,在结尾处终究没忍住,还是跳出来点了题,突然的直露表达终是造成了叙述的断裂。不过,即便有缺憾,这样的改变和尝试也应被肯定、被寄望,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坚持写作的目的和价值,并不在于写出完美的小说,而是将之视为一个没有解答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

责任编辑 张 琳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篇9

王某,男,13。家庭条件较好。新生注册我还未知道他的名字他就开始给了我一个见面礼——毫不忌讳的玩弄他的手机,被我批评后只是放进口袋并未表现悔过的样子;开学第一天升旗他就在我前一天千交代万叮嘱不要迟到的情况下公然迟到并一摇三摆想进入队伍,我非常生气,狠狠地吼他,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不反驳。某下午,自习课,突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是他又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其实从和班里同学的谈心交流时我早就了解到xx的手机是从不离身的,他也有很多的过去学校的朋友,他们从早到晚总是用手机聊天交流。我感觉他如果能改掉依赖手机的习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应该能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因此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恳切地长谈鼓励他,试着让他走出虚拟的世界。一开始,他还算配合下决心试着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这一天他又把手机带到学校,仅仅坚持了两天!我与其家长交谈时发现,他用极其粗暴的,激动的语言在顶撞他的母亲。在以后和他家人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从小只要一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总是以发脾气,闹情绪为发泄和争取的途径,而每次也总是以他的胜利为终结。于是,在一次又一次过激行为中他尝到了甜头,而脾气却越来越激烈暴躁了。

某天,在数学课上,王某又一次因为上课玩手机做小动作被数学老师批评;英语课被英语老师批评;任何科任老师都对他的表现不满意,王某家离校较远,某晚其母打来电话得知他放学居然未回家,并且不在亲戚家。其母很是焦急,在我连着打了很多本班学生家电话询问后,才鼻清脸肿回到家,说是在路上摔跤了并不怕疼坚持回家。次日,我对他进行了表扬,谁知几天后才知道他是被别人打伤的,我对他再次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指责他不应只顾自己不顾家人的感受,但他仍然是一脸的无所谓。并要求我不要插手这件事情,由他自己解决,我与他母亲联系后用了最好的方式解决了这件事情。

他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因此他总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不专心听课,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在对他的教育中我发现他有着极其孩子气的一面,想尝试一下新鲜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出他的个性张扬。但同时我也察觉他的有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有偏差,他会认为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是为难他,他会觉得对他进行适当的惩戒和教育是学校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等等。通过与他谈心走近他,慢慢地我了解到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家庭收入提高。家长对学生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去会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从而渐渐地也养成了他们任性好胜的个性,少了几许宽容心同情心,多了几许霸气,好胜心。

家中众星捧月式的过分溺爱使他养成了娇纵自私且受挫折能力弱的个性。通过交谈我发现他很喜欢表现自己,对老师安排他做的事,能够尽心完成,发现同学有违规行为有时他也能告诉老师,因势利导综合他的特点适当给他安排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班里要往高处贴条幅,当时我并未叫他(其实是在我的心里从未指望过他),可是他却主动留下来对我说:“老师,要我帮忙吗?”我毫不犹豫地同意并在心里感动莫名,他也确实卖力地去做并且做得很好。我真的感觉在教育工作上,要花点深功夫,即要不失亲和力又必须严格!如果只用简单的说教很难去改变他。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学生都不是一天就长成这样的。所以我认为要使像xx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和行为习惯上有改变,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篇10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一)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叫赵忠义特别地好动,一次能够坚持坐一分钟就很不错了,不仅他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有时候真让人头痛。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音乐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赵忠义,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没多久,赵忠义“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赵忠义,难怪刚才音乐老师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赵忠义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二)从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就发现我们班有几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还真有些无可厚非,又非常无奈。怎么说呢?我发现这几个孩子平时还是很认真,上课不太会说小话开小差的,而且甚至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但他们在抄写生字词、听写生字词时却一定会在6—8个生字里面错2—5个;写练习册等作业时,他们有可能已经把学过的生字忘得差不多,即必须打开书来抄写,通过多次订正达到把作业完成。他们关键是很难把字写对,记住。

一年级期中考试是孩子们第一次正规考试,可这几个孩子的成绩的确让我们在家长会上很难面对、让家长难以面对。为此我想来想去,于是在家长会上我专门拿出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和家长一起分析了解孩子做题时的情况,知道自己的孩子的不足之处,从而知道孩子今后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趁机也便分析了这几个孩子的试卷,其中一个叫薛万鹏的孩子思维能力不错,上课也能举手发言,且能答对。他有些文字答题写不出来,他全部用图画来答题,而且图画表达得全正确,可我们这毕竟是语文,那是需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扣分,却也能证明他就是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学习,加强字词的积累„„这位家长听完我的分析后如释重负,让家长看到孩子还是有希望的„„

另有一个孩子也是字词写不出来,他叫黄泽东,他也是字词记不住,半学期来,简单的字和拼音都较难识别,可他上课还是很安静的,会举手,可就是站起来说不上话。面对这个孩子,我们老师也为他着急,他需要多读多记多认,先要想办法让他自己学会记住一些东西,他需要大人把他引进门„„他想学,要学,这是很可贵的,我们老师和家长要鼓励他、帮助他、理解他、宽容他,我们要相信他说不定哪一天他会开窍的,家长会上我这样和家长们交流着。

事实也真就灵验了我的话,直到今天,二年级上学期,我已经感觉到了他的进步,他的书写正确率高了,也更漂亮了,我真为他欢呼,为他高兴。这位孩子的家长也再一直努力着,一直好好地鼓励他、帮助他。

我告诉全班同学,我们最需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只要你用心去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成绩差老师也决不怪你。

做好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常抓不懈的工作。这需要教师认真的观察、分析、座谈、鼓励,还要教师正确引导我们的家长,和我们的家长形成一道合力,逐步逐步地让孩子取得进步。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三)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教育是阳光下最美丽的事业。而作为老师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是“最美丽”,是“最美丽”的吗?现在想想终于想出了结果,也许教师是最美丽的,而身为老师的我却是“丑陋”而“美丽”的。

我们作为老师一直教育学生们不能使用粗话,打学生或者骂别人,可是殊不知其实我们才是教育他们使用粗话,打人,骂人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去二(2)班上课,恰巧看到xxx在做一题分拆的数学题目,明明是简单的,可是他却做错了,当下我就说了笨孩子,怎么这样的还错,也许那时的我只是无心的,只是开玩笑说的,结果后来有一次我再去他们班上课的时候,我听到了其他人在叫笨孩子,你怎么都不会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就是我无意的一句话被学生们听去了,然后他们学习去了,说实在的有点感到庆幸自己没有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没有说出什么“怎么这么笨,你爸妈怎么生你的”这样的话,才知道原来老师的一言一行是多么应该注意的事情,才知道也许无心的一句话会带来这样的后果,让我开始在意起自己的话来了。还有一次我到一个班上课,其他人都在认真画画,但有几个学生就一直静不下来,让其他同学都不能好好画画,而xxx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叫了他几次不要吵,他就是不听,我实在气的不行,就拿了一把尺,只是想吓吓他,可是不知道这孩子是不是习惯了还是什么,自己就把手伸出来了,还对我说了一句,打轻点哦,说实在的当下我突然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我突然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们了,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已经习惯了,还说出了打轻点的话。现在想想在我做老师的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这样的事很多,而身为老师的我不知道作了多少的“表率”,作了多少的“身体力行”,教了多少的“好学生”,说实在的有点羞愧,有点难受,也是自己觉得自己丑陋的地方。

而在这一年里,我觉得我做了作为老师最好的是就是从学生那得到“谢谢”。我无论做什么都会说谢谢,也许是自己习惯了说“谢谢”,而当自己听到“谢谢”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学生对你说的谢谢是这么高兴的事情,有个学生xxx,他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上课一直不好好听讲,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久而久之我也放弃他了,可是这样的孩子却对我说“谢谢”了,我记得那是一次数学考试之后,那次考试他考了60几分吧,在我们班算差的,说实在的,我因为习惯了他成绩不好,所以对他考这分数也没多大在意,可是他却在下课后叫住我了,他笑着对我说,“谢谢王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数学考及格”,我有点不知所措,也不记得那时我是怎么回答他的,但是我记得的是那是第一次我觉得原来“谢谢”的含义这么重,第一次体会被说“谢谢”的感动,原来被学生说谢谢是多么激动的事情,原来教会一个学生是这么高兴的事,原来??

而这句“谢谢”我想我会一直铭记于心,我会以这个为起点,一直做个让学生学会感谢的老师,而我也会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取做个有“人格魅力”,值得学生学习的老师。

上一篇:年终冲刺范文下一篇:办理土地契税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