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全委会报告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落实全委会报告(推荐8篇)

落实全委会报告 篇1

关于贯彻落实区委第十三届十一次全委会

精神情况的报告

区委:

我镇在区委第十三届十一次全委会后,高度重视,及时召

开镇党委扩大会、机关干部会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全镇干

部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区委全委会召开后,我镇精心安排,组织召开了党委扩大

会,系统深入学习了陈勇书记、袁子顺区长和王孝成副书记的讲话精神。并就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同时,召开全体镇村干部会,传了区委第十三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要求各村以贯彻全委会精神为重点,科学谋划2011年重点工作,及早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通过学习、讨论,明确了全镇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坚定了发展信念,增强了抓工作落实的责任;各村也把区委全委会精神的学习活动列入当前重要工作内容。

二、领会实质,明析思路

深入领会全委会精神实质,对照讲话精神对我镇当前的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结

合镇情实际,确定了4项措施启动2011年重点工作:一是克难攻坚抓好灾后重建,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搞好协调,加快分散安置建房进度,早日完成集中安置点建设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确保集镇新区顺利建成。二是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抓手,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栽植核桃5000亩,发展年养殖500头以上的大户3户,100头以上的大户70户,抓好劳务输出和全民创业工作,力争年劳务输出4000人,劳务收入4000万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使农民收入达5645元;三是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搞好沙沟金矿跟踪服务;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集镇公共设施和沈阴沿线民居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扩大集镇规模,带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

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村组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有序。一是进一步夯实村组干部工作责任,对照村级考核办法,各项工作实行量化管理,组成了由镇领导带队的5个工作组深入村组,对2010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同时严格奖罚;二是抓住春节前夕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扎实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活动。镇干部深入村组农户为流动返乡育龄人口送政策上门,为育龄妇女“三查”506人,落实节育措施19人,征收社会抚养费5000元;三是做好春节前后群众生产生活的安

排,做好了困难党员、贫困户的慰问救助工作,全镇共发放慰问金6万元、慰问420户,发放临时救济金3万元、救助135户,对

7.18生活困难户发放生活补助费26万元;四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组成工作组深入学校、重点单位、重点地段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五是进一步做好了森林防火工作,与各村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落实工作措施,细化工作责任;六是抓好社会维定工作。健全村级信访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预防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加大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力度,及时化解矛盾,把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落实全委会报告 篇2

省通信学会秘书长孙荣主持会议,他简要回顾了上一届经济与管理专委会工作,介绍了各相关单位推荐的新一届经专委会委员候选人情况。会上经酝酿选举产生了以秦正海为主任委员,敖黎明、吴晓东、杨斌、蒋维平等4人为副主任委员,共32名委员组成的学会新一届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学会副秘书长阮裕楣宣读了经济与管理专委会工作条例并得到通过。

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四川电信公司财务部经理秦正海高级会计师在讲话中表示,将继承传统,创新工作,利用专委会这个活动平台,进一步加强各会员单位的联系沟通,促进全省通信业界的交流合作,丰富通信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术活动,提升通信行业各单位的企业管理,推动四川通信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更好更快发展。

落实全委会报告 篇3

7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省检察院关于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审议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客观、全面、中肯,既充分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很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法律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切实落实审议意见,省检察院先后召开了党组会、院务会、全省市院检察长座谈会以及全省反贪、侦查监督等业务会议,结合之前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梳理剖析,研究提出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部门,全面扎实推进整改工作。经过努力,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

省检察院深入领会审议意见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强化法律监督、更好地服务大局作为落实审议意见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结合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两院”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着力抓了三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正确的法律监督观。针对审议意见中“有的干警法律监督意识不强、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等问题,省检察院认识到,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检察机关来说,首要任务就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强化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价值追求,必须正确把握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始终把推动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强化法律监督上,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好检察职能作用;坚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有机统一是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开展各项法律监督工作中,必须始终做到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相协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引导全体检察干警切实增强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健康、深入发展。

(二)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强化法律监督的目标要求。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贯彻中央、省委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新要求的同时,着重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举办专题研讨班,强调要更加自觉地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稳妥地处理与改革发展稳定密切相关的案件,更加有效地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妨害经济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强调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人民检察院的基本职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切实办好每一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强调要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不断探索强化法律监督的新途径、新亮点,推动检察工作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十七大召开后,省检察院又及时下发通知,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各地着力在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检察改革等四个方面下工夫、见成效,不断推动法律监督与时俱进。

(三)着眼大局,努力提高法律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省检察院着眼于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着重加强和改进八项工作,即加强对涉及民生案件的办理;积极稳妥地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和解试点;依法办理外来人员犯罪案件;改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工作;完善被害人权益保障制度;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坚持不懈地抓好涉检信访;全面开展法律监督说理。省委赵洪祝书记等领导对此作出批示予以肯定。为增强操作性,省检察院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根据执法实践,明确对亲友、邻里、同学、同事之间因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因生活无着而初次盗窃的案件,因生活无着而初次诈骗的案件等14类轻微犯罪案件在双方当事人和解后可以作出不捕、不诉决定的指导性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之中。

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推进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

对审议意见指出的“有的监督立案重点不突出,社会效果不好;不重视监督纠正侦查活动中的程序违法情况;不重视监督附加刑,对预缴罚金等违法问题监督不力;刑事、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少,抗准率低”等问题,省检察院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监督实体法执行与监督程序法执行并重、突出监督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增强监督实效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从解决审议意见指出的突出问题人手,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了整改。

(一)加大力度,提高刑事立案监督效果。一是着重提高监督案件的重刑率。进一步明确重点,着力监督社会危害性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案件,尤其是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坚持依法慎重监督未成年人犯罪、轻微犯罪中的初犯、偶犯及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监督撤案工作着重监督纠正违法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违法立案、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二是努力提高监督案件的成案率。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跟踪监督、备案审查、捕诉衔接、量化考核等立案监督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会同省公安厅对2003年以来全省立案监督的案件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久侦未结案件的督办,对其中16件性质严重的案件由省检察院和省公安厅共同挂牌督办,切实提高监督案件的结案率,降低在逃率。三是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的落实。紧紧抓住贯彻吴仪同志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指示精神这一契机,积极配合省整规办开展调研,建立全省层面的两执法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现正在论证开发相应软件。四是健全群众控告反馈制度。更加注重化解矛盾纠纷,明确对群众控告举报的监督线索必须认真排查,署名控告的必须及时将办理结果回复控告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必须做好沟通说服工作。经过努力,7至9月(下同),全省共监督立案27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7.8%;已判决的144人均作有罪判决,内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6人,重刑率达25%,其中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3人,死缓1人。

(二)进一步加强侦查活动监督。一方面,重视从实体上加强监督,结合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落实,先后下发落实《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的意见,指导全省检察机关更好地把握逮捕、起诉和不起诉的条件,更好地监督纠正漏罪漏犯,依法保障权

益。共依法决定追捕201人,同比增加60.8%;追诉161人,同比增加11.8%;不捕1209人,同比增加29.2%;不诉260人,同比增加75.7%。另一方面,重视监督纠正侦查活动中的程序违法行为。针对前一段逮捕工作专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捕后随意变更强制措施、违法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执法不文明等问题,加强重点监督,共提出各类违法行为书面纠正意见107件(次),同比增加62.1%。同时,积极探索对刑事拘留、侦查羁押延长等方面的监督新机制。刑事拘留监督试点重点对刑拘是否超范围、有无违法延长期限等内容进行监督,省检察院将在试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推广。对侦查羁押期限延长案件的审批工作,省检察院正与省公安厅协商制定规范。

(三)着力加大刑事抗诉力度。一是在全省检察机关实行抗诉工作月通报制度、抗诉案件备案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与指控犯罪并重的工作导向,同时对抗诉案件不正常撤案现象予以监督。二是加强工作指导。组织开展全省优秀刑事抗诉案件评选,将其中优秀案例汇编成册发各级院,指导实践。组织全省公诉骨干观摩杭外市院支持抗诉的洪菊芳故意伤害二审抗诉案件,对该案出庭抗诉工作进行集中讨论、点评,促进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三是加强对预缴罚金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明确对预缴罚金等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监督一起,预缴罚金后判处刑罚在法院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内的,要以检察建议的形式予以监督,超出自由裁量权的,要依法提出抗诉,同时要主动向各地人大、政法委汇报,加大解决此类突出问题的力度。江山市法院审判一起盗窃团伙案件时,对犯罪情节恶劣但已预缴罚金的徐梦雷、吴绍亮、毛良明等三人判处缓刑,对犯罪情节轻微但未预缴罚金的何建群判处实刑。江山市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现衢州市中级法院已分别改判徐梦雷等三人实刑,何建群缓刑。这一期间,全省共提出刑事抗诉57件,同比增加58.3%,法院已审结26件,已改判11件,发回重审5件,合计占61.5%。

(四)切实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全省联网办理、强化抗诉说理等工作机制,保障办案效率、力度、质量走在良性运行的轨道。目前,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基本无积案,抗诉数和抗准率均创历史新高。7至9月,共抗诉390件,同比增长164%;再审改判纠错330件,改判纠错率达90.9%。突出办理关系和谐、民生的案件。嘉兴市检察院抗诉的俞树荣等283人申诉的保险合同纠纷案,关系到原桐乡胜利丝厂职工俞树荣等283位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嘉兴市院经深入查证与协调,终使该案得到再审调解、执行和解,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全部得到采纳。深入推进民事督促起诉工作。针对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省检察院在几年来探索的基础上,制定《浙江省检察机关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的规定(试行)》,加强和规范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162件,挽回直接国有资产损失约4亿元,其中青田、浦江检察院分别督促催缴土地出让金1.4亿余元、1.1亿余元。省委赵洪祝书记等领导先后批示予以肯定。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加曩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监督

按照审议意见中“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依法文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像制度”、“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作用,切实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等要求,坚持查处、制度、监督多管齐下,促进执法办案的规范。

(一)认真查处执法不规范行为。针对审议中提出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自侦案件规范执法检查活动,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对照办案工作区是否规范、初查阶段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自由等10个方面的内容,以及落实省检察院关于戒具使用、在看守所提审还押、讯问同步录像、安全办案四个方面纪律规定的情况,逐件检查、逐项检查。省检察院成立工作组到部分市检察院和基层检察院督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责任倒查,严肃责令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州吴兴区检察院办理沈毓明受贿案件不依法文明的情况,在会同湖州市院查明事实后,责令吴兴区检察院提交检讨和整改报告,跟踪督促其落实整改措施,现吴兴区检察院已对该案经办干警沈坤林作行政记过处分。结合检查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省检察院选择、编写了两个规范办案的正面典型案例和张鲁健受贿案等三个办案不规范导致被动的反面典型案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印发全省检察机关以作通报和警示,引起了思想震动。

(二)完善规范执法的刚性制度。在对关于讯问全程同步录像、扣押冻结款物处理等方面已有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的同时,省检察院纪检监察、反贪局、反渎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依法办案十项规定》,对办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十个环节予以刚性约束,明确在评选先进检察院、精品案件、优秀侦查员、优秀反贪(渎)局和记功时,凡有违反该十条规定情况的即予以一票否决,并详细列明了违反十条规定的不同情节及所应给予的批评直至开除的处分程度。这十条规定是:l、立案前不得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或限制其人身自由。严禁对证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2、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严禁以连续传唤、拘传等形式违法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证人。3、严禁刑讯逼供或者变相体罚犯罪嫌疑人。4、严禁打人、骂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证人等采取其它不文明的讯(询)问行为。5、提讯犯罪嫌疑人应严格执行还押制度,并保证被提讯人有必要的回监休息时间。不准把检察院讯问室或看守所检察讯问室当成羁押室,严禁以长时间连续审讯等方式变相体罚犯罪嫌疑人。6、严格戒具使用管理,严禁滥用警械故意伤害犯罪嫌疑人。7、初查期间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严禁查封、扣押、冻结证人财产。8、取保候审保证金依法由公安机关执收,没收保证金应由公安机关决定并执收。不得以检察机关名义收取或者没收保证金。9、自侦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进行全过程、不间断的录音录像。10、自侦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申请的,应当依法及时安排律师会见或者审查决定是否批准律师会见。不得以侦查过程需要保密等为由故意剥夺律师的会见权,不得故意拖延安排律师会见。目前,这一规定已提交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研究讨论。

(三)加强对规范执法的内外部监督。在内部,继续落实下级检察院对职务犯罪案件撤案、不起诉报上一级检察院批准,立案、逮捕报上一级检察院备案的“双报批、双报备”制度,强化上级院对下级院的监督;建立办案流程监督管理机制,规定自侦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移送起诉等各环节,下一环节的办案人员要对上一环节办案情况进行监督,应该发现问题而未发现的要承担连带责任,强化职责部门之间的监督。如省院公诉一处针对上半年全省反贪办案不起诉案件数超过一定界限的情况,即提醒反贪局分析此一现象及原因,反贪局及时采取措施改变了局面。在外部,在依法接受人大、公安、法院等的

监督和制约的同时,重点是深入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近期,人民监督员面临换届,省检察院引导全省检察机关积极依靠各地人大常委会选任人民监督员,倾向性选择非领导岗位上的人员来担任人民监督员,使人民监督员更具代表性,更有精力来履行这一职责。目前,全省大部分检察院已完成人民监督员换届工作,一些地方选任人民监督员从发动单位推荐、群众自荐到组织考察、审议任命,都由人大常委会主导,积极推进体制外选任和管理人民监督员,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更具刚性。针对审议中提出的“确保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进入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意见,省检察院组织召开全省人民监督员工作会议,要求着重从保障知情权人手解决这一问题,明确:对决定逮捕的每一件自侦案件,侦查部门案件承办人必须在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讯问时,告知其不服逮捕决定的可以要求重新审查;监所检察人员要及时询问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告知这一权利。下一阶段,省检察院要抓好对上述程序落实情况的督查。为保障律师诉讼权利,同时使检察执法更好地接受外部监督,省检察院认真抓了去年制定的《关于保障刑事诉讼当事人及辩护人权利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同时,对省司法厅牵头、公检法司四家协商制定中的《关于规范有律师参加的刑事诉讼活动的若干意见》从检察视角提出建议,并已会签。待这一制度正式实施后,全省检察机关将全力抓好落实。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按照审议意见中“进一步加强检察干部业务学习培训和民事行政检察等方面的人才引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重视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破解工作难题”、“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检查指导,提高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要求,省检察院切实肩负起提高全省法律监督能力方面的领导责任,理清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带头破解,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认真抓好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的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两院”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按照司法机关的属性和特点,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决制约法律监督工作的瓶颈性问题至关重要。对此,省检察院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及一些市、县党委的沟通协调,自上而下推进落实,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省73个市、县(市、区)已明确副检察长任职满一定年限可确定为同级党政部门正职职级;近半数市、县(市、区)已规定检察院可按照同级党政部门副职的规格和条件设置2名左右专职检委会委员;多数市、县(市、区)明确反贪局长、反渎局长高配,不少检察院的非领导职数比例得到了调整;部分市、县(市、区)已确定检法两家可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招录检察人员;省检察院与省财政厅共同下发基层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确保县(市)院3万元、城区院3.5万元的人均年公用经费最低保障标准,等等。为促进上述政策在全省全面到位,我们还积极向省委建言,请省委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情况进行督查,省委已决定由省委办公厅牵头于近期对省“两院”、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等7个部门和11个市党委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二)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一是强化干部的业务素质养成。共组织18期两千余人次的全省性集中业务培训,以及“十佳民行办案人”、“十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十佳反贪精品案件评选”等5个全省性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各市检察院也分别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评选,以赛促训,在全省检察机关形成重业务、比业务的良好氛围。以培训和竞赛为新基点,调整充实反贪、反渎等业务线的二级、三级人才库,在业务、综合工作中,均重视对人才的全省一体化使用,形成了较好的人才激励、发现、管理、使用的机制。二是全面推行法律监督说理。增强法律监督工作的说理性,是增强法律监督工作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必要举措,也是锤炼队伍业务素质的必要途径。在前两年推行民事行政抗诉书说理工作得到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省检察院把说理工作范围予以扩大,要求当前重点抓好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刑事抗诉书的说理,试行不起诉案件、职务犯罪线索初查不立案的说理,明确了各项工作说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式方法和文书格式要求,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推进。三是加强对下级院业务工作的指导。省检察院针对办案中遇到的类案执法尺度方面的突出问题,如职务犯罪案件初查阶段证据问题、办理集资诈骗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推行刑事和解不捕不诉制度问题等,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性意见,即将下发指导各级院办案实践。加强对请示、汇报案件及其反馈程序、时限的规范,要求省检察院各业务处室严格执行《关于办案时限的若干规定》、《关于办理请示案件的规定》,对下级院不按规定程序请示、汇报的,不予反馈;对下级院规范的请示、汇报,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及时有效的指导,发现拖延不决、敷衍塞责的,要严厉批评教育,造成下级院办案被动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侦查监督等处室还结合部门特点对反馈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同时,加强了对重点案件的督办和实地指导。省检察院反贪局共对两批18件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通过加强实地指导,先后帮助金华、衢州、温州等地突破了一批案件。反渎局由分管检察长带领,到全省反渎工作相对较弱的17个单位进行了调研督导,帮助分析原因、分析线索,扭转了反渎工作被动局面。

(三)着手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模式和体系。今年底,全省5年基层院建设目标任务将基本完成。省检察院党组研究决定,将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工作与谋划新一轮基层院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基层院建设与各项具体检察工作的结合度。为此,陈云龙检察长亲自带队到兄弟省市院和部分市院、基层院调研,几经论证,明确了新一轮基层检察院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评模式上,将原来的5年达标制考评改为年度竞优式考评,以此使各级院始终保持创优动力;将原来的业务线单项考评改为全部工作的综合化考评,各项工作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得分,以此强化各级院党组统筹抓工作的力度;将原来的全省一个标准考评改为分类考评,基层院根据一定标准分为A、B、C三类院,分别确定竞优标准,以此努力使办案客观情况处于不同层次的单位争先创优的机会均等;将原来的只考评基层院改为省院、市院、基层院共同考评,强化对市级检察院的指挥和引导。在考评内容上,淡化了业务工作的预期性指标,强化了质量、效率和自身发展的指标,突出了“规范”、“素质”、“质量”、“创新”等内容,真正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检察工作的考评体系。为使这一机制更好地发挥其指挥功能、导向功能、竞比功能和测量功能,省检察院在全省抽调人员成立工作组制定考评具体细则,努力使之符合工作实际、符合基层实际。草案出来后,将在广泛征求各市院、基层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基层院建设大会予以专门部署实施,推动我省基层检察院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扎实推进检察基础工作。省检察院始终把推进检察基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整体上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党组议事日程,在认真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中明确的队伍、保障方面政策的同时,以科技强检为方向,着重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以信息机制建设为主导,加强业务基础性工作。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开展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库、预防犯罪信息库、立案监督线索信息库等数据库建设,省检察院着手组织从省、市两个层面建立互通共享的技术平台,努力使相关数据得到有序的收集和利用。着力推动行政执法检察机关备案制度和网络共享机制的建立,解决法律监督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这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省不少地方已建立起工商、质检等部门执法信息向检察机关的备案机制,检察数据库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一些地方已实现行政执法、司法信息网络共享。另一方面,以检察业务软件的开发应用为主导,着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在组织人员编印《浙江检察工作规范》,梳理、论证各项工作流程和标准的基础上,一手抓规范的学习,一手抓全省统一的相关软件的开发,努力通过信息技术固化流程和标准,促使按章行事。目前,民事行政抗诉全省联网办案系统运行良好;侦查监督、公诉办案软件已完成流程规范、技术论证并进入开发,不久将进入试点应用;考评软件已提上议事日程。11月下旬,省检察院还将召开全省科技强检工作会议,明确今后几年全省科技强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具体要求,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省检察院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距离,其中有的整改措施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有的还有待进一步落实。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法律监督职责,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落实全委会报告 篇4

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一、高度重视,全面落实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

一是完善民族自治地方配套条例。

二是营造良好的民族宣传工作氛围。

三是积极争取落实民族政策。

二、认真督办,人大《审议意见》得到全面贯彻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打造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是统筹规划,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四是积极协调,争取早日解决土地出让金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油田税费问题。目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在杜尔伯特县开采的区块油田中除龙虎泡油田外,其他区块都未在杜尔伯特县缴纳税费。资源税补助,只是在2003年后才提高到6元/吨(国家规定资源税为30元/吨)。油田开采对开采区块及相关区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恢复到耕种状态需 1

要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税费缴纳的留存对未来的复恳及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问题。2003年以前,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从2003年开始,杜尔伯特县标准财政收入大于标准财政支出,省里取消了对杜尔伯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但杜尔伯特县是国家级贫困重点县,民族经济基础相当薄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还亟需上级的扶持与帮助。

三是营业税问题。省政府根据前几年各县财政收入情况,确定后十位县份为“十弱县”,并对其实行特殊的财政政策,将营业税省级收入中的50%部分全额返还“十弱县”。杜尔伯特县作为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级扶贫重点县,虽然不属于“十弱县”,但地方经济对油经济依赖偏重,营业税的返还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争取杜尔伯特县留存所有区块油田税费。根据《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第八条第2款规定:“国家征收的矿产资源费在安排使用时,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并优先考虑原产地的民族自治地方”。市政府将积极寻求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区块油田税费全部留给杜尔伯特县。

二是积极争取杜尔伯特县恢复一般性转移支付。根据黑

发[2005]21号文件第7条规定:“各级政府在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民族政策性转移支付时,对自治县、民族区、民族乡(镇)应给予照顾”。为了杜尔伯特县更好更快的发展,市政府将向省政府争取恢复杜尔伯特县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

三是积极争取杜尔伯特县享受营业税返还政策。黑发

落实全委会报告 篇5

(评议稿)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安排,紧扣“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三次创业”主题,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找准问题为重点,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周密计划,有力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认真组织学习,深入推动思想解放。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通过集中学习交流、听取专题报告、开展思想讨论,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办法。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找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在全区较大范围内征求意见建议,经归纳梳理,共收集到意见建议16条。三是深入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工作实际和基层干部的思想实际,党工委、管委会确定了研究开发区发展方向、研究民生建设方向、研究产业转型举措、研究城市建设定位等课题,分别由12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深入调研,努力找准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形成了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深入学习中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

在前一阶段集中学习、调查研究和查找问题过程中,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对如何在“三次创业”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思考。大家一致认为,从开发区的实际出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定信念,谋划推动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形成以下四点共识: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是我区永恒不变的主题。我区要在科学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做率先发展的示范和典范,就必须坚持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抓住一切发展机遇,提升总体实力,增强发展后劲,打牢我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当前,我们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但是城市化水平还相对滞后。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是要充分把握加快发展的规律性,在工业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知识和科技的力量,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上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要始

靡之风,以坚强的党性和良好的作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推动科学发展还必须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实践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尤其是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复杂环境下驾驭宏观全局的水平。形势和任务在不断发展变化,发展要求和群众需求在不断提升,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永无止境,需要我们广大领导干部如饥似渴地从科学发展观中汲取理论营养和实践经验的精华,真正做到观念永不落伍,素质永不落后。

二、在回顾总结中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坚定信心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近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各项工作与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在“一次创业”的基础上圆满实现了“二次创业”宏伟目标,迈入了“三次创业”的新征程,牢牢确定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积极探索了适应形势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切合我区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2008年,全区实现GDP 146亿元,增长16.2 %;实现财政总收入35.3亿元,增长42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1亿元,增长33.6%;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720亿元,增长43%,实现了连续四轮两年翻一番;实现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增长28%;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4.98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6.36亿

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三年来每年提升6个百分点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三年来翻了两番多。今年1—4月,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77.53亿元,增幅55.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3%。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臵,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和现代商贸,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呈现逐年上升的好势头。今年1—4月,完成三产服务业投资9.44亿元,同比增长54.9%。积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亿元以上工业投入占比从07年底的55.23%上升到今年以来的85%,项目单体投资规模从07年的2950万元提高到今年以来的4210万元。

3、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持续推进产业高新化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全力建设创新型区域。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三年共引进海外留学领军型人才归国创办的科技创业型企业7个,集聚近20名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成为全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最为密集区。全面深化产学研战略合作,积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我区与各级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累计超过120个。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累计建成“三创载体”面积近15万平方米,入驻各类科技型企业近60家。加大品牌和技术标准建设力度,截至去年全区累计创建中国名牌10多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0余件。企业“一站两中心”近3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顺利运行。科技发展资金投入是六年前的7倍,去年全社会研发费用占GDP比重达到

5、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持续推进社会和谐化进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为民办实事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上关注民生、发展民生,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68元,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制度框架上实现了城乡各类群体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6.8 %。优先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和免费发放教科书,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子女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臵,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均达到90%以上。重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出生人口质量进一步提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区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上升到91.1%。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法治开发区”、“平安开发区”建设,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每年保持在98%左右,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社会治安安全区”,平安建设走在国家级开发区前列。外来人员“三集中”管理模式得到中央综治委领导的高度褒奖。

6、以固本强基为根本,持续推进队伍先进性建设。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

化、永不懈怠、永不折腾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态度,深入分析现状、查找问题差距,更好地总结和把握规律,持续不断地对既有路径进行创新、完善和深化,才能使我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扎实、更加稳健。

三、在深刻剖析中努力破解科学发展的瓶颈制约

近年来,我们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思想观念、工作措施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产业升级步伐还不够快。三次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三产发展相对滞后。近几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11%左右,低于全市同期平均5—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2008年,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6%左右,而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还不足3%,特别是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难以满足制造业发展需要。二产发展的层次性问题还比较突出。制造业产业层次处于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还不高,在国内或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还不多。产业特色不明显。中小企业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市场竞争优势生存发展,企业创新能力、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条:一是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还不够有力,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一些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扶持不够有力。二是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引导还不够有力。对服务业自身的

1视和加强,但投入不足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发展还不够充分,社会福利事业和老龄事业仍需进一步加强。就业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有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对民生问题认识还不够全面。“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群众观点贯彻得不够深入,对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认识不够到位,改善民生的紧迫感不够强烈。二是改善民生工作还不够系统。民生工作涉及较多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现象比较突出,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保障民生制度缺乏有效衔接。三是改善民生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近年来,省市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措施,但政策宣传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

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是整改落实、促进工作的重要前提。上述影响和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问题,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有些问题的出现有其阶段性,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所必然会出现的;有些问题是由于受外部经济和制度因素所致,客观上难以避免,其克服也需要一个过程。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之外,更多的是我们在主观上还存在着许多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思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满足于现状,沉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3研究相对不足;更多地注重开发建设,对“科学发展”、“保障民生”统筹兼顾的政策研究与制度设计不够;更多地注重对上目标的落实,忽视了区本级创新潜力的挖掘。因此,抓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和条条框框的束缚,进一步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思路。

四是在改革创新上,虽然近年来我区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有些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新成效,但改革还不全面、不深入、不到位。一方面,由于改革直接涉及部门单位和部分群体的切身利益,在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某些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和被动应付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受认识、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对开发区整体改革和发展趋势研究不够、看得不透、估计不足,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还不强,面对复杂的社会利益调整和矛盾调和责任,担心考虑不周、计划不全会对既往成绩成果有不利影响。

五是在“三风”建设上,科学发展事业无止境,“三风”建设就无止境。从学风看,抓得不够紧、要求不够高、效果不够明,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相比、与我区承担的任务相比,应有的全球眼光和思维还比较缺乏。从作风看,还不够严谨,对已经部署的工作,重抓重管、推进落实的力度不够大;抓调研转化不够,一些调研仅仅停留在论文上,还没有转化为工作的有效政策和措施。从党风看,虽然抓得很紧,逢会必讲、警钟长鸣,机制健全、监督有力,但仍有个别干部党性不纯、自律不够,走上违纪违法道

5一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集群板块,切实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不断强化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电器、船舶装备等特色产业,力争先进制造业占比每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招引国内大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来区设立区域性总部、职能型总部,突出吸引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投资中心和高端生产基地,将产业链核心部分扎根在开发区;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促进批发交易与物配送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开发及转移、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技术交易等专业性技术服务业,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二是着力推动集聚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抓好园区建设,推动集聚发展。大力推进能达商务区建设,按照先做景观、后出地块的思路实施市场开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使之成为我区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现代商贸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推进中新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以5月份奠基为契机,以规划为引领,尽快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边建设、边招商,使之成为我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大力推进出口加工区建设,以保税物流功能叠

7量攀高。深化大项目建设联系制度,切实做到资源整合更集中、领导挂钩更紧密、项目服务更有效。积极跟踪在建重大结转项目,掌握进度,及时服务。重点推动江山农化整体搬迁、蓝星化工一期、惠生重工等一批项目如期投产达产,继续推进王子制纸、中集大型储罐、振华重型装备、中海油生物能源、蓝星化工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结转项目年度投资超过40亿元,确保全年新竣工投产项目达到40个以上。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拆迁力度,全年拆迁面积不少于60万平方米,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三期、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一批骨干路桥和生产要素配套工程,为项目建设、企业竣工投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和优质的环境。三是培大扶强,提升企业质态。围绕“培大引大”,集聚资源、倾心服务,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在全市有位臵的名企业、大集团。大力实施亿元企业培育工程。按照我区已制定的企业争先创优、增产增效奖励激励政策,加大工作力度,力争今年亿元以上企业超100家。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在完善企业上市激励措施和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加快资本运作,形成企业梯次上市新格局。大力实施产业板块培育工程。以王子制纸、振华港机、蓝星化工、嘉吉粮油、江山农化等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为主线,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产业板块,形成5大“百亿基地”。

(四)更大力度推进民生建设,切实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带头勤奋学习,克服本领危机,在全区机关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着力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着力拓宽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虚心学习基层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收获转化为应对困难挑战、推动各项工作的能力,转化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工作成效。

二是突出加强班子建设。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能力、作风和制度建设,打造政治坚定、务实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和谐的坚强领导核心。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馈、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信息发布等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拓宽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渠道。完善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监督及群众直接监督。全面推行聘用制和聘任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用人机制,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落实全委会报告 篇6

情况汇报

继8月7日中共濉溪县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后,我镇迅速行动,于8月9日召开全镇干部会议,传达县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当前发展情况做了精密部署安排,现将会议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安排部署,集中扎实学习。县全委会召开后立即召开党委会,党委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县委全委会会议精神。8月9日召开全体脱产干部会议,会议集中学习县委书记阚相华同志在县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细化解读县委阚书记讲话内涵和精神实质,围绕阚书记讲话精神展开了学习和讨论。学习了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加玉在县委十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通过学习,明确我县2012年经济发展形势和下半年工作总体目标。在学习会议上,党委书记丁怀启回顾总结我镇上半年各项工作成绩,同时指出存在问题,明确方向,查漏补缺,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的各项工作。

二、围绕会议精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围绕县委全委会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情,和县委县政府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总体发展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小老板培育工程,积极抓好徐圩村闫文件、郜均利创业典型,通过抓典型,创大业,深入开展创业活动。充分发挥镇村干部在全民创业中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不断扩大创业主体。鼓励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回归发展”。通过拿出去与引进来的方法与人合作,进行“二次创业”。截至目前我镇成功培育小老板294人,安置就业2900人,实现增加值0.23亿元。二是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坚持领导带头招商,明确方向,选好路子,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招商,招大商,实现招商引资的大突破,推动工业经济的大发展。采取“以商招商、资源招商、中介招商”等形式,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收集项目,力争全年引进资金4亿元。三是积极加快项目建设,健全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长效机制,对已明确落户的扶贫、社会事业等各种项目千方百计加快推进,积极做好项目的争取,尽量多争取上级新增的投资项目和部门的项目。力争在年内引进投资3000——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5000万元——1亿元项目1个,入园区项目1个。四是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巩固我镇今年取的优异成绩,扎实安排,做好清理工作,加大社会抚育费征收和“两非”案件查处力度,做好计生宣传,搞好服务。五是加强社会信访维稳工作,创建平安和谐孙疃,集中时间、集中干部力量,搞好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三、明确任务、谋划发展。立足镇情实际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夯实基础、增强活力”为重点,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争创“五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狠抓“三农工作、工业经济、城镇建设与管理、平安孙疃建设、民生工程和精神文明创建”六大工作重点,确保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努力将孙疃镇建设成为全县综合竞争力更强、生态环境更优、村镇面貌更新、文明气息更浓、人民幸福指数更高的经济强镇。

落实全委会报告 篇7

一、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全市散装水泥发展基本情况

三明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成立于1986年,独立事业法人单位,隶属三明市建材工业局,2002年隶属三明市经贸委。经费来源为财政核拨。

目前,全市10个县市都成立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机构建设名列全省前茅。除目月溪外的9个县市已开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到2011年,年综合配套发放散装水泥能力650多万吨;各类散装车259辆,总吨位1.27万吨;混凝土搅拌车90辆,总吨位455吨;混凝土泵车13辆,平均每辆泵送量140立方米/小时;流动罐410个,总吨位3.21万吨。

(二)全面宣传贯彻《条例》

为全面宣传贯彻《条例》,推动全市散装水泥事业发展,本市采取积极措施,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贯彻《条例》。一是组织散办全体干部职工逐条逐字学习《条例》全文,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工作职责范围和行政执法要点。二是把从省散办领回的800册《条例》迅速分发市政府相关部门、各县市政府、散办和重点散装水泥企业及房地产开发商。三是在《三明日报》上以二分之一版的篇幅全文刊发《条例》,同时与三明电视台联系,重点摘要播发《条例》,使宣传工作覆盖全社会。四是将《条例》全文在三明市散装水泥网站上发布,方便相关企业和人员上网查阅。五是编印《散装水泥宣传手册》15 000册,在市区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18条,订购天堂广告伞2000把,向社会广泛宣传。

(三)扎实推进“禁现”工作

在“禁现”方面,本市一方面全面贯彻执行《条例》,严格备案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禁止现场搅拌”关;同时,多管齐下,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全面治理建设工地现场搅拌,并对市区重点工程、大项目保持经常性的跟踪检查和监督。

市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三明市的发展实际,定期向社会发布“禁现”范围。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69号《福建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办法》颁布实施,2003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在市规划区中心组团范围内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的通知》(明政文[2003]105号),明确规定禁止现场搅拌的范围。2009年福建省人大《福建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三明市人民政府又出台《关于同意扩大三明市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区域的批复》(明政文[2009]13号),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区域的范围扩大到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梅列东至洋口仔,西至安居坂,南至汇天生物药业公司,北至陈大镇;三元东至中村,西至星桥,南至沙阳,北至岩前吉口。

2010年以来,根据《条例》要求,沙县、永安、尤溪、建宁县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禁现”通告。目前,市区公共及民用建筑预拌混凝土使用率达95%左右,沙县、永安、尤溪、建宁的使用率在70%以上。

(四)着力建设混凝土搅拌站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本市的发展散装水泥和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已有15家搅拌站企业,其中市区5家,沙县3家,永安、尤溪各2家,建宁、清流、泰宁各1家。宁化、将乐、大田正在积极筹划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另外,向莆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有临时混凝土搅拌站40多个。

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市已经迎来了全面推进商品混凝土发展的大好时机。良好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2011年5月,在三明市华鑫混凝土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之际,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的E代天骄品牌福建日活动在三明市梅园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建设、建筑材料行业的700多名商家代表参加本次活动。福建省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周洪先、福建省散装水泥协会会长陈振华出席活动开幕式。活动期间,三一重工与三明华鑫混凝土有限公司举行了现场销售签约仪式。华鑫公司总投资1.3亿元,全套采用三一重工生产混凝土专业设备,当时全球已投放市场的泵送高度最高的66米臂架泵落户三明市。“十二五”前三年,本市有望实现“县县有搅拌站”的目标。

(五)大力提高水泥生产企业发散能力

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大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水泥企业“华丽转身”,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的发放能力大大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淘汰立窑水泥产能834.7万吨,同时将乐县金牛水泥、清流县红火水泥、大田县红狮水泥、明溪县明狮水泥等一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继投产,预计到2011年底,全市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突破2000万吨,水泥生产企业的发放能力可达70%以上,散装水泥的发放能力已呈现质的飞跃。

二、实施后的主要成效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使用散装水泥866万吨,预拌混凝土发放量465.5万立方米,可节约木材28.58万立方米,节电6235.2万千瓦小时,节标煤19.47万吨,减少水泥损失37.24万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5.13亿元。

2010年至2011上半年,全市累计散装水泥供应量736万吨,使用量620万吨,预拌混凝土发放量851万立方米,可节约木材24.3万立方米,节电5298.5万千瓦小时,节标煤22.61万吨,减少水泥损失68.08万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4.36亿元。

三、主要制度的执行情况

(一)委托授权制度

2009年《条例》颁布实施,2010年起市经贸委每年都与市散办签订授权委托书,对行政监督范围、行政执法权限、行政处罚审批程序等事项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二)三个备案制度

1、备案不预缴制度。

按照《条例》规定,三明市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备案不预缴制度。

2、现场搅拌混凝土备案制度。

《条例》出台之前,三明市的现场搅拌审批权归属三明市城建支队,根据《条例》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由三明市散装水泥办公室负责,解决了长期以来商品混凝土日常管理工作与现场搅拌审批权相脱节的现象,有利于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3、无法按比例使用散装水泥备案制度。

按照《条例》规定,三明市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无法按比例使用散装水泥备案制度。

(三)鼓励和扶持制度

1、表彰奖励制度。

2009年以来,本市加大了表彰奖励力度。在每年的年度工作会上,市散办都要表彰一批在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共发放奖励资金30多万元。

2、企业扶持制度。

为扶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发展,市散办每年都拨出专款补助一批企业。2009年以来,共发放企业扶持资金200多万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2010年1月1日《条例》施行两年来,从执行情况看,新规定使得专项资金征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征收金额明显下降。《条例》实施前的2009年市级征收295万元,《条例》实施后的2010年市级征收242万元,2011年约120万元。因为事前征收改为事后征收,对建设单位的约束力减小,缺少必要的有效的监控手段。

2、部分新成立散办的县市征收专项资金的力度不大,一些水泥生产企业存在拖欠缴纳专项资金的现象。

3、由于专项资金征收力度减弱,不少建设项目出现袋装水泥回潮现象。

4、县市行政执法薄弱。一些县市新建了混凝土搅拌站,政府也出台了“禁现”措施,但由于行政执法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五、建议

1、建议修改《条例》中的“三个备案”制度。从现实情况看,“三个备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约束机制,难以达到立法所预期的效果,不利于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从全国的情况看,无论是先于福建之前立法,还是晚于福建之后立法的省份,都保留了预征收的制度,这说明预征收制度在目前仍然有它存在的现实意义。

2、针对县市行政执法薄弱的情况,建议《条例》增加省、市、县三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联合执法的相关规定。

落实全委会报告 篇8

“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中的施力重点

从去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江苏调研,到今年年初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出并不断强调“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全新观点,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这也成为今年两会最重要的热门话题。

“四个全面”被各方媒体认为,它是这一代中共领导集体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总纲,也是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更有理论界将其概括为这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是执政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这一执政方略的“第一个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就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落脚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实在在地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体现了这个指导思想,他以四大部分来部署如何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的施力重点。

首先,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年初中央深改组第九次会议突出强调各项改革政策一定要落地生根。因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并就今年的行政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并实施好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

其次,李克强总理强调“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要行稳致远,既要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里施力的重点,总理指出的也十分清晰,就是要从“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七个方面加以着力。

再次,李克强总理将“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独立成篇。他强调,“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增进民生福祉必须体现“全面”,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中央深改组第十次会议强调,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因此,总理把广大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等普惠式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也摆在2015年工作的着力点上。

最后,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落实到政府就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李克强总理为此强调,2015年,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宪施政、提高效能、倡俭治奢、勤政为民”。特别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

经济新常态下必须把握好三个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去年以来这不仅成为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郑重判断,也已经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乃至社会各界的一个普遍共识。今年一月的CPI增幅只有0.8%,PPI已经连续30多个月在底部徘徊,制造业经理人指数基本徘徊在荣枯线下沿。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开篇的话说,就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但也有着另一个共识: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状态,这是经济新常态的首要特征,中央要求各方面必须主动适应这样的新常态,要有直面问题,克难攻坚的决心和信心。

其实,按照李克强总理对2014年工作成绩的肯定:“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不仅“增速稳、就业稳、价格稳”,而且“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定2015年经济增长7%的预期目标,考虑到了需要和可能,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是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2015年经济工作,总理明确提出了“双目标”(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结合”(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和“双引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总体思路和要求。

为此,李克强总理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三个重点:

第一,要继续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本届政府施政以来就着力于宏观管理政策创新,其要点在于“确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不搞政策上的“大水漫灌”,着力于定向调控;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以激发市场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以强改革调结构促进总量平衡。两年多来,我们可以看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用得当、松紧有度,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实现了稳中有进,妥善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新的一年,宏观政策取向将更加富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第二,要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在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化解“三期叠加”矛盾的重要关口,在稳住增长速度稳定社会基础的前提下,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以结构调整换来产业升级,要由规模和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在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要紧抓机遇,推进发展中升级和升级中发展,让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红利全面释放,从而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第三,要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李克强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30多处提到创新。从去年以来,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成为今年这份年度报告最鲜明的主题。创业创新不仅适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也客观存在这样的良好市场环境与舆论氛围。尽管前进道路上依旧困难重重,但总理满怀信心地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

“创新创业”是促进中国经济潜能释放的关键所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个很鲜明的字眼就是“创新创业”。有媒体统计,这份报告有38处提到“创新”。可以说,“创新创业”贯穿在总理整个报告的字里行间。无论是作为整个2015年全年政府工作的重点,还是各项改革的着力点、政策的支持点和施力的落脚点,创新创业都是促进中国经济潜能释放和打造新动力、新引擎的关键所在。

鼓励创新创业,犹如一股春风,伴随着两会的召开和春天的脚步扑面而来。用总理的话说,“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作为应对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

作为各级政府,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切实为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作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抓手而言,要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抢占包括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生物制药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等关键领域在竞争高地上的先机,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并以此也带动一批创客成长起来。针对市场主体,政府还要切实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就此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部署新一年工作的指导纲要,又是一份启动全面创新的行动指南。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工作部署已定,政策的种子已经播下,收成再待来年。

上一篇:关于做好2015届本科毕业生实习工作的通知下一篇:感受英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