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实验小学教改故事(通用3篇)
2012-4-12 7:54:00 来源:大众日报
教材生活化
六年级学生要会做12道菜
在乐陵市实验小学采访到第四天,李升勇校长给记者讲了一个“放生小鱼”的故事:大海落潮后,海滩上的水坑里留下了许多小鱼。有个男孩,把小鱼一条一条地捡起来扔进海里。这时来了一位智者,说:“孩子,海滩上无数个水坑里有无数条小鱼,你放生得过来吗?你放生这些鱼谁在乎呀?”这个孩子举起手中的一条鱼说:“它在乎。”
李升勇就像放生小鱼儿的那个“孩子”。
李升勇放生“小鱼”是从2006年实施的。此前,他在担任实验小学校长7年里,把学生的成绩从在城区小学的倒数第一,带到了全市一流。赞扬声中,李升勇心里明白,眼前采用的应试教育教学,正在把“小鱼儿”引领进“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苦海里,而这并不是教育的初衷。
李升勇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教育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高度转化的基石,是对生命的涵养,是为学生终生的幸福奠基,而不是挖掘分数的工具。
经过一年的思考、研究,李升勇对转向素质教育初步形成了一个思路:从课程改革突破,教材生活化。
于是,实验小学的教学有了许多“开始”:
教材生活化从营造文化氛围开始。站在操场上,脚下分布着3000个隶、篆、楷、宋体汉字;走在楼梯上,阶梯间是唐、宋文人和毛泽东诗词;穿行教室楼道里,墙壁上是修身、求智名言名画;楼体立柱上,书写着《弟子规》、《三字经》„„
热爱生命从热爱生活开始。学生要帮助家长做零活,洗衣、扫地、倒垃圾,六年级学生要学会做12道菜„„
培养高雅从学会安静开始。学生在“室内不跑,楼内不吵,注意听讲,路队走好”。校内“无语周”里,除了在课内、操场,学生自我控制不说话,感受安静所赐予的优质学习环境„„
文明养成从点滴开始。拾废纸——弯腰捡起一片文明;保持所在位置清洁——学校无值日;见了老师、外来人停下来敬礼问好——心存一个礼貌的精神实体„„
感恩社会从感恩父母开始。学校把3月8日定为感恩节,每年这一天,学生在家做三件事:向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为父母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父母洗一次脚„„
陶冶情操从滋润心田开始。听百首名曲,赏百幅名画,看百部电影,读古今中外名篇„„
热爱祖国从热爱家乡开始。一年级学生必须认识市区的20处标志性地方。二年级学生必到全市所辖16个乡镇走走看看,知道每个乡镇的物产。三年级以上学生跟父母去远行„„
这样,把学生“放生”进现实生活海洋里,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读自然、读生活、读人、读事,学生从触手可及、动手可做的点点滴滴中积累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扩展了思维。
边翠香对女儿的成长很满意:“我家(卞)逢源读五年级,可勤快了,平时帮我打扫卫生,周末帮我包水饺。现在她能背诵300首古诗,对《大学》、《中庸》、四大名著等都有所了解。”
“(宋)依琳做啥事先想着她的班集体,学校把团队精神植进她幼小心灵里,这对她以后立身社会太有益了。”说起女儿,宋学勇十分欣慰。
大课堂教学
在“游戏、快乐、展示”中学习
“一位父亲带着4岁的儿子逛超市,以为儿子看到五彩斑斓的商品会高兴。谁知,孩子进了超市哭闹不止,当父亲蹲下来抱儿子的时候才发现,儿子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不是各种充满诱惑力的商品,而是大人们的腿。”
李升勇说:“现今的教育,从教材到教师,忽视了儿童的认知规律。我们课改的主旨,就是要使教育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回归于生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
李升勇从语文课改着手,设计了大课程、大课堂教学。大课程把社会生活知识纳入课堂教学,把课堂延伸到45分钟之外,开发了观察课、时政课、经典课、礼仪课、名曲课、地理课、科普课、生命课、家政课等40项内容的20多种课型。大课堂实施了“周目标导航”——将学期教学内容分解到周。比如:每周掌握38个汉字(5个学期掌握平时5年才学完的3000个汉字)、8个成语、两条名人名言、两首诗词、两篇美文,一学期掌握4篇古文,环保、民俗、科普等实践课交叉进行。
“周目标”颠覆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性别、性格、年龄、知识水平、家庭居住位置等,将班级每四五名学生编为一个学习小组,起了很动听的名字:凌云阁、睿智园、勇往直前、蕴兰之幽香等等。
学习一篇课文要过六关:第一关: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检测、巩固所学字词;第二关: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训练学生说话“敢说、会说、说好”;第三关:入情入境,品味人生——训练学生的理解、分析、感悟能力;第四关:得知德智,拓展人生——用心品味得智慧;第五关:化人化文,学以致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联系实际写下所思所感;第六关:超越自我,百流归宗——全班互相交流,倾听别人,启迪智慧。大堂课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交流知识、共享成果的平台。
大课堂教学,还原、开发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孩子们在“游戏、快乐、展示”中学习,学习兴趣浓厚了,积淀增多了,阅读量大了,视野开阔了,行为习惯优化了。
王策同学说课改使自己找到了自信:“我曾经一遇到生人就拘谨得说不出话来,老师对我说话大点声,就吓得哭,阅读展示课使我变得不但在本校‘大胆’了,还去乡镇小学参加阅读展示课呢。”
李潇的妈妈发现,总是被强迫做作业的女儿突然变得每天学习兴致很高,问女儿,女儿说:“因为作业很有趣呀,既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设计板报,还可以上网查阅新闻和同学们交流。”女儿变得活泼好学。
李升勇说:“每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玉米种子,或者是小麦种子——教育者不是尝试改变他们的基因和属性,而是给予他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养分,满足其生命成长的需求。”
润物细无声
在实践中听到“花开的声音”
老师们至今记着李升勇讲的“峨眉学道”的故事:许多人到峨眉山拜一高僧学武功,高僧让前来学艺的人去砍死竹子,运回来用石头砸、用手撕开。有些人干了一段时间走了。高僧又让没走的人用手砸竹子,用手撕开。有些人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也走了。高僧对没走的人说,要用手把竹子捏扁了,再撕开。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他对高僧说:“只剩下我一个了,师傅能不能教给我武功?”高僧说:“你已经学成了,你看那堵墙,你用手指用力触一下。”他用手一触,墙倒了。
李升勇讲这个故事,是在课改进行了一段时间,有的老师对课改产生动摇的时候。他让老师们从这则故事中体会:坚持的力量。
课改要有打头的。李升勇策划成立了“圣徒学社”,入社老师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每人还交纳1000元风险金,在培训期间,请假一次扣50元,并且限时报名。有11名老师怀揣神圣职责走进学社。
李升勇要求入社老师要有勇气“三当、四要、五有、六做”:当生活中的傻子、学习中的呆子、工作中的疯子;要有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有正气、大气、才气、灵气、锐气;做一个胸怀天下的大写之人、远离世俗的高雅之士、宽厚仁慈的谦谦君子、学识渊博的清贫书生、立己达人的教育圣徒、开拓进取的改革先锋。
每周一三五晚上五点半到八点半和星期六下午,是课改组学习时间。因为每次回家时披星戴月,大家美其名曰:“星光论坛”。课改组老师早上见面谈课改,听课备课想课改,晚上教研论课改。
李升勇邀请名师、专家来校授课,带领老师们外出听课,凡是200公里以内的路程当天来回。去时,在车上布置学习重点、请教的问题。回来时,在车上交流学习心得,讨论教改。润物细无声,老师们在成长中倾听到了自己“花开的声音”。
刘德芸老师感慨——“以往我从来是开会找旮旯、发言不说话,如今是全省十大创新班主任。”
孟凡香副校长自豪——“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坐着飞机到深圳的学校去讲课呀!”
实验小学已有13名老师被邀请到北京、吉林、河南、深圳等地的学校讲课。有19个省市的3万多名教育界人士前来学习取经。
2008年,乐陵市有16人参加德州市教育系统4年一次的教学能手评比,实验小学占了8人,有6人被评为教学能手。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因材施教;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21-0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这不仅表现在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德等方面,在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程度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这些差异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就造成了学生的等级差异[1]。
在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在对待大量的学生时往往采用相同的方法,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就使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导致问题积累情况的发生。因此,只有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别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有效实施。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为“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带来新的契机[2]。
1 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吸引不同层次学生注意力
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对课堂纪律要求特别严,不许学生说话、做小动作。上课稍不注意听讲,教师批评,家长责备。小学生天真活波、爱说爱动的个性被压抑了,他们上课时恪守规矩,活跃的思维也受到束缚,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学习压抑而没有激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形成大面积的后进生。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学习时也就没有心理压力,就能发挥出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吸引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笔者课前播放《美丽的西沙》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大家了解作为我国海防前哨的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闭目倾听配乐课文朗读录音,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沙群岛,以逼真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巧用多媒体,提前预设,展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多媒体课件形象鲜明、生动,带有节奏的铃声,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课堂上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一幅幅带着色彩的学习目标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提前预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的层次目标:1)读懂第5自然段,会回答课后5、6两题;2)认识课文开头提出问题、中间记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3)能用提出问题开头的方法,自选内容写一两段话。目标展示以后,笔者就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并用鼓励语言告诉大家:这节课谁能完成前两个目标,谁就是很棒的同学;谁能完成三个目标,谁就是最棒的同学,请大家争做最棒的同学!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3 巧用多媒体,模拟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真”感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利用多媒体模拟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真”的感受。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多彩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增大了信息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通过Flash生动地再现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相互矛盾的两个结论,并生动展示了比萨斜塔上的验证试验,使所有学生都能深刻地理解伽利略得出的铁球下落速度和重量无关的结论。
教学《捞铁牛》,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充分理解怀丙和尚的方法,笔者同样以动画形式来展现船体随着泥沙减少而上升,铁牛被一点点往上拔的过程。接着让中下等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让优等学生讲解结果和其中蕴含的道理,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美”感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桂林一带的山的特点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课堂上,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呈现了桂林一带山“奇”“怪”“险”的特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山峰特点。这样直观的演示,让学生仿佛走进“桂林山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5 巧用多媒体,分化重难点,实施分层设问教学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利用多媒体可以分化教学重难点,实现分层次教学。如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要鼓励学生不要静止地看待事物,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船动剑不动的情境进行模拟,让学生观察后,在屏幕上出示分层次思考的问题:1)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2)古人用“在船上刻记号”的方法来找剑,错在哪里?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通过直观、动画图片展示后,学生很清楚地了解了这个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提高了课堂效率[3]。
6 巧用多媒体,因生制宜,实现学生分层次作业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练习设计要结合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语文练习设计要注重“质”,切忌让学生“一锅煮”。如布置《桂林山水》一课后的作业,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配乐朗读,接着出示几项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1)朗读课文,弄清桂林山水的特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全文;3)能根据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画下来。因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他们都很乐意地完成了作业[4]。
综上所述,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并把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改实验中,才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兴趣,从而实现以媒激趣、以媒达标、以媒获“真”、以媒获“美”、以媒提效,实现因材施教,让大班额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更轻松。
参考文献
[1]丁秀梅.多媒体辅助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97.
[2]鲁春华.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赤子,
2014(24):180.
[3]纪洪霞.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33):278.
[4]杨小平.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次作业布置[J].文理导航,
建设投资意向书
一、项目名称及内容、项目名称: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学校” 建设项目。2、项目内容:
建设一所容纳1万名学生,全面解决学生的饮食、住宿问题,含学前、小学、初中教育的、符合国家高层次学校办学规范的、办学层次较高、办学理念较为先进、学校特色突出的、能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民办学校。
二、项目背景:
党和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2002年12月28日,国家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4月1日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10年2月23日又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学前教育工作,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年12月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部署近三年的学前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办好教育的号召。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一系列措施,将进一步 促进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乐陵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
乐陵市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东北部,东邻德州市的庆云县,南邻济南市的商河县,西邻德州市的宁津县,北邻河北省沧州市的盐山县和南皮县,是山东省最北端的一个县级市。
乐陵市辖8 镇、4乡、5个街道办事处、1088个自然村,登记人口75万,实际人口80万以上,是德州市辖区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单位。
乐陵市地处华北平原,境内没有矿藏,没有象样的工业企业,是一个纯农业市。尤其近几年,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农村留守人员占所剩不到总人口的一半,而且都是老、少、病、残人员,因此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公有经济落后,对教育投入不足,公办学校设施严重落后和不足,所有学校冬季都不能解决取暖问题,尤其农村中小学更差。
四、乐陵市的教育现状
1、公办学校分布及状况
乐陵市现有学区以上小学83处,初中18处,高中2处,职教中心1处,在校生81577人,教职工6528人。
乐陵市的2处高中都在城内,城内只有2处初中,3处小学,其余学校都在农村。
2、乐陵市教育状况
由于乐陵市的公有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少,财政非常困难,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全市中学半数没有微机室,全市小学几乎全部没有微机室,全市中学、小学全部没有语音室,国家要求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但全市小学全部没开英语课。
音、体、美设施几乎为零,全市中小学几乎全部没有音乐课,没有美术课,真正能上体育课的学校也寥寥无几。
由于财政困难,全市没有一处公办的幼儿园,公办学前教育一片空白,除2处高中以外,全市中小学都不能解决食宿问题。
由于财政收入少,市财政勉强维持教师工资,更谈不上什么福利和奖金,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好多教师走穴到民办学校教学。
3、民办学校状况
现在全市有民办学校4处,但由于没有大的投资商投资,没能办起大规模的民办学校,一般都实力较小,师资不达标,根本没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学校规模较小,都是租用的民房,房子根本不适合做学校使用,有的甚至还是危房,但尽管这样,所有学校生源都非常充足。
4、周边县市民办学校状况
乐陵市东边的庆云县和西边的宁津县,因为都有经济实力较强的投资商投资,民办学校都办得比较好。南边属于济南市管辖的济阳县(不和乐陵市相邻),民办学校最为发达,济阳的“济北中学”是山东北半部非常有办学特色的民办学校,生源非常充足,在校生2万人左右,好多济南市的学生都选择到该校读书。由于乐陵市公办中小学 规模小,不能解决食宿问题,又没有象样的民办学校,全市中小学生外出求学人数每年大约6000人,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五、乐陵市的教育需求状况
1、大量人员外出经商、务工,造成乐陵公穷民富,富裕起来的家庭子女希望享受优质教育,大量的留守儿童需要能解决食宿的学校上学
乐陵市距北京300公里、距天津180公里,距省会济南110公里,距青岛350公里,距石家庄290公里,地处京、津、济南、青岛、石家庄等大城市的包围之中,农村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做生意,乐陵市在浙江义乌做生意的有600多家,资产上亿元的大老板不下10家。仅在北京经营宾馆的大小不下1000家,身家上亿元的老板2个,上千万的老板有10多个。乐陵市花园镇房家村,在北京做家具和展览展示工厂80多家,春节期间村里大街上摆的30万以上的轿车100多辆。经营超市、酒店、菜店、水果店、服装店、馒头店的更是大有人在。在天津经营钢铁公司、食品公司的老板都身家上亿,在济南经营水果的老板,控制着华北的水果市场。由于大量人员外出,留下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父母外出后,有的委托亲戚照顾,有的爷爷奶奶照顾,这些孩子需要能够解决吃饭、住宿的学校上学。富裕起来的老板的子女,需要优质的学校上学,由于乐陵市财政困难,这些需求只能靠民办学校来解决。
2、大量农村人员进县城居住,使县城里的学校人满为患 由于乐陵市外出人员较多,因此个体经济较为发达。富裕了的人们需要提高物质文化生活质量,进城居住已成热潮,大部分人村里有房子,城里也有房子,个别富裕的人钱没处用,在城里买上两、三套房子等着升值,现市内房价已经接近每平米5000元,并且快速飙升。大量家庭进城,造成市内中、小学人满为患。现在城内所有学校都是严重超员,特别是小学班,每班都在80人以上,个别班超过100人。尽管如此,能够挤进城内学校的都是有关系的,有的人为了孩子能进城上学,找人送礼要花几万元,绝大部分没有关系的仍然不能进城里的公办学校上学,这些学生只能挤往民办学校。
六、建设学校的可行性分析
1、乐陵市人民收入逐年提高,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民办教育市场前景广阔
乐陵市交通便利,境内有省级公路4条,分别与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天津、济南机场相接。德滨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济沧高速(2013年通车)在境内纵横交错,建设中的德龙烟铁路也从乐陵穿境而过,实现了“一小时到济,两小时达津,三小时抵京”的目标,这些将有力地促进乐陵经济的发展,加上已经非常富有的个体经济,人们对办学理念超前、教学设施先进、能使孩子得到优质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现在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而是优质教育,这些要求单靠公办学校是没办法解决的,因此建设一所高档次的民办学校一定有发展前途,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潮流。
2、民办教育是发展方向,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国家对民办教育大力支持,前边已做介绍,这里不再重复。近年来,北京市已经出现了国家出钱的民办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养老院,上海市已经出现了民办学校兼并公办学校的先例,南方也有大量民营资金参股、控股、收购公办学校的情况,尤其学前教育这一块,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的主干学校都是民办,国办学校都是一些为提高普及程度而开办的。应该说,中国的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学前教育今后应该有较大的发展。
3、收费预期
随着乐陵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快的增长,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民迫切希望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优质教育,对教育的投入日益增长,对教育支出的承受能力也有大幅的提高。目前乐陵市办学条件较差的民办学校,学生每年的收费在6000—7000元,每生每年的利润大于3000元,如果学校的档次明显与其他学校不同,如果学校确实有突出特色,如果孩子能享受良好优质的教育,如果学校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饮食、住宿,家长多拿出一些钱也是认可的,我们预测,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的收费每年应该在10000元左右,这样每生每年的利润应该在4000—5000元左右。按保守计算,按在校学生5000名,每生每年利润4000元计算,每年利润2000万元。
4、学校进入低成本运行后,盈利能力大大提高
学校第一年建成招生1000人的规模,先招生1000人开学,然后 边建设边招生,滚动发展,3—5年达到设计规模,步入常规发展。投资完成后,以学校的资源和品牌优势,生源应该十分充足。然后学校进入净赢利期,实现低成本运行,盈利能力大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七、年级结构和在校学生最终目标
1、学前:3个年级,每个年级30个平行班或更多(以能容纳该市城区和乡镇学前适龄学生为标准),每班30名学生。
学生数:30名学生×40个班×3个年级=3600名
2、小学:6个年级,每个年级18个班,每班50名学生。学生数:50名学生×18个班×6个年级=5400名
3、初中:3个年级,每个年级12个班,每班50名学生。学生数:50名学生×18个班×3个年级=2700名 学校经过3—5年的发展,最终实现在校生1万名。
七、学校建设实施和策略
第一期建设能容纳5000名学生的学校,按国家省颁一级标准的学校,需用土地150亩,需建设教室、宿舍、配套用房(实验仪器、图书阅览、音体美活动、计算机、语音等)用房25000平米,共计需要投资在4000万元左右,第一年需投资2500—3000万元,以后滚动发展。
(一)、建设费用
1、土地费用:乐陵市目前的土地价格为,住宅用地每亩160万 元左右,商业用地每亩60—80万元,工业用地每亩30—40万元,办学用地争取市政府优惠价每亩10万元,150亩土地:
10万×150亩=1500万元
2、建设费用:
据乐陵市目前建筑价格测算,建筑25000平米需投资2500万元。第一年可投资1000万元左右,以后滚动发展。
0.1万元/每平米×25000平米=2500万元
3、教学设施配套约 100万元。
一期总费用:约4000万元(1500+2500+100)。
(二)、建设策略
1、提供优质教育,确实办出学校特色,开拓学生视野,独占乐陵民办教育市场
①、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从幼儿园开始开设外语课,全部专职教师授课。
②、聘请高水平教师,把学生从繁重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中解放出来。
③、定期从北京聘请文学、艺术、文娱、体育、英语、影视专家、名人如于丹、大山、爱华、纪连海、体育名星、演艺名星等到校讲学。
④、组织高水准的专业活动团队、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国外对接,组织各种夏令营,冬令营。
⑤、组织学生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名校联谊、交流,每年用 1—2个月的时间到北京、上海或国外的学校学习,到北京、上海或国外的学生家庭居住,体验国际大都市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⑥、组织学生参加或观摩国家奥数、机器人、音乐、体育、美术等高档次的国家级比赛,参加或观摩中央电视台或省市电视台的少儿节目的相关活动。
2、边建设边招生,一边收入,一边建设,降低前期投资费用 先征地,先建设能容纳1000名学生的教学用房,第一年就招生,除正常收费外,可让一部分有条件家庭的学生预交5—10万元的赞助金,交赞助金的学生可以免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一切费用,待学生毕业离校时退还。
滚动发展,用3—5年时间完成全部建设和设施配套,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学校步入正常规道。
3、可把学校的教师宿舍楼出售给教师,取得利润,减轻投资负担
宿舍楼建5层,每栋建3个单元,每单元10户,每栋楼3000平米左右,4栋共12000平米,乐陵市的住宅楼现价每平米3500—4000元,每平的利润在2000元左右,利润为:
2000元×12000平米=2400万元
这样算来,投资就很小了,60%的投资等于先期垫付而已。
八、政策支持
1、投资办学是乐陵市的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市政府招商引资优 惠政策和待遇。
2、投资办学系公益性事业,由市按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管理。可以享受市政府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3、市政府给予学生经费补贴,书费补贴、教师职称、晋级与公办学校同样的待遇。
4、可利用关系争取市政府给予民办公助和调拨公办教师支持。这样可以大量减少聘用教师的工资费用。
【乐陵实验小学教改故事】推荐阅读:
乐陵实验小学学习体会12-02
乐陵市政府报告02-09
小学英语教改实验报告07-22
乐陵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发展报告10-18
实验课程教改内容11-10
初中英语教改实验报告04-03
杜郎口中学教改实验样本调查09-12
心理实验故事02-27
实验小学“数字化”学习班级实验方案12-24
启东实验小学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