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篇1

一、库存现金与备用金的区分与定位

1.概念范围的区分与实务的差异:在有关教科书的规范与定义,库存现金可以概括为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放在单位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两部份。而备用金是指不设会计的报账单位为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或公司员工以现金、银行存款方式借用的用作零星开支、业务采购、公务出差等业务的款项;分为定额备用金和临时备用金。其概念上库存现金涵盖了备用金,备用金强调的是未能设会计账的单位或内部部门,这是无可置疑的,其定位也非常清楚地指明了库存现金为核算单位财务部门出纳人员所经管的那部份,借出去的备用金不计算在出纳人员经管的“库存现金”。

2.实务操作中的定位与重叠。在20**年新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里,在“库存现金”科目的核算分录上仍按原来未有“备用金”制度的分录表述;其中,职工出差借款等与备用金的临时备用金的概念范畴相一致,且会计分录与“其它应收款--备用金”较吻合,是为定位与实务操作中的重叠。然在“其它应收款”中又明确了采用备用金制度的具体核算方式,明确了报销数不通过该科目予以核算!这就存在了,临时备用金部份的业务在实务操作分录上将不再按库存现金直接冲减“其它应收款”;同样,定额备用金的会计分录也将从原来的报销补足这一模式中统一为具有“收支两条线”年终收回借款。

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使用

1.食堂方面。目前,在国家强调“大部制”,搞服务型基层集中办公的形势下,基层单位服务的点多了,人员增加了,后勤保障难度也增加了。2.报销数与库存现金科目的统一。

三、基建账户大数的并入

2.预算户资产转入时的虚增与转出时的虚减,从会计制度上看核算,当有基本建设内容进行改(扩)建时应将原基建的余值转出至基建套账进行核算,虽说从平衡表上反映是平衡的,对基本预算户来说却是一种无源的虚减。

(一)应同时实现预算编制归口与资金拔付归口的统一。基本新会计制度基建账并入基本预算套账,提高公共预算资金运动过程的透明度的这一原则,个人认为:应尽快出台有关制度或细则,促使预算编制的归口与资金拔付渠道的统一,预算单位编制的预算内容不管是人员范畴、日常业务范畴还是承担的基本建设范畴、抑或突然增加的专项资金,都应该通过基本预算户进行预(决)算与资金拔付归口统一。

目前,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大多会有基本预算户、公积金户两个账户,有承担基本建设时才能核准开立基本建设户。但实际上大多数事业单位拥有自己的办公楼、地等办公场所,存在着大量达到固定资产的认定未达到改建标准的改造情况,比如个别办公室(或楼层)装饰、小型职工食堂建设,或与装修土建同时进行的设备安装等。

1.规范现金借款业务,明确备用金管理。目前,在所见过的事业单位套账上,备用金制度几无所使用,也未按有关备用金管理制度予以区分业务做账,这与新会计制度的强调采用“备用金”制度的业务不相吻合,也与现行强调的机关事业单位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不相吻合;出纳业务执行“现金管理条例”(1998年至今)易出现漏洞,如

1、临时“借款”后,使用到超现金结算范畴的业务;

2、报销核算时未通过出纳流程,直接予以会计入账,导致会计、出纳内部控制制度效力的降低。也易导致“坐支现金”现象。2.发挥“公务卡”作用,逐步用公卡取代现金的使用。

四、统一财务制度其他应收款业务的处理方法与会计分录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篇2

改革开放到今天, 虽然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我国的经济情况依旧处于发展模式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之中。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预算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考验, 并且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那么旧的会计制度就难以满足新的挑战, 国家在2013年颁布并执行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背景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为了适应我国财政系统的改革要求, 从2000年以来, 以我国的财政系统管理体制建设为主的财务体系开始形成, 包括有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以及国库集中收付和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等。这样的财务体系实为我国财政改革的重点, 因此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了新的要求。 (2) 我国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事业单位为是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发展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需要而建立的, 其实际上是国家机关的分支。为了发展, 就得与时俱进, 因此,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是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 (3) 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进一步规范的要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目的就是使其会计行为更加规范化, 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行效率更为高效。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亮点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更为规范、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而新事业单位会计执行的亮点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外部受托责任信息。在过去旧会计制度, 往往只注重财政预算信息的要求, 使用者也多是财政部门, 现在把更为广泛的信息使用者都纳入其中。 (2) 借鉴商业、工业企业的会计制度, 实验性地引入权责发生制。此项会计制度的执行强调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 (3) 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 即事业单位管理运行活动中所有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都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4) 对资产的计量和管理提出了强化性要求。如新准则对事业单位的受赠资产提出了明确的计量要求, 并要求在会计报告中披露。最后一个执行亮点即为系统地、科学地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如新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等。了解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亮点有助于对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情况进行一个较为宏观的把握。此外, 这也是对我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深入理解, 使得事业单位更加符合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

三、新事业单位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 执行成本和收益问题

任何制度实施和执行都要付出一定代价和成本。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酝酿从2000年开始, 从部门预算到国库集中收付, 各项财政改革都在长时间地摸索中前进。期间付出的成本是无法估量的, 每一项政策制度的颁布发行的背后都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调研、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论证, 最后汇总整合, 方能得出一些规范性的、符合事业单位当前形势下的会计制度。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可以预见和无法预见的问题, 如此就需要再投入成本进行修正和维护。因此, 新会计制度制定和执行成本是相当高的。那么如此高的成本会带来什么收益?这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 直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的核算有理论和实务的双重指导作用。合理地利这一项准则, 会带来更多的正收益。

(二) 新会计制度执行核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 在核算这一块有比较大的调整。对于一些已经对旧制度会计核算方式形成习惯了的会计人员, 在新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习惯性问题。其中核算问题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核算原则由完全的收付实现制向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共同作用的方式转变。 (2) 新制度对事业单位折旧或者修购基金的核算做了专门的要求。因为新制度在执行过程应该注意经批提取的修购基金应当设置专用基金科目。 (3) 对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的核算问题。因为新制度新增了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 并对这两个科目做了清晰明了的账务处理流程。一致强调事业单位加强对财政投入资金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最后就是在对长期投资的核算问题上。新制度中的长期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二者都是按照成本法对其进行核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长期股权投资中并没有引入商业工业企业的权益核算方法。

(三)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问题

1. 账户衔接问题

2013年1月, 财政部印发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下文称《衔接规定》) , 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遇到的有关衔接问题做了相关规定, 并提出了新旧制度衔接的三大点总的要求。与此同时, 对相关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净资产类账户以及收入支出等会计科目衔接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但是这样的做法并没有结合实际例子说明。这就极有可能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相关财务人员会感到棘手或困惑。同时因为这样的可能转换比较详细, 在会计处理上过于死板, 不利于企业财务会计的灵活运用。在关于基建账相关处理的要求方面, 新设了在建工程的科目并设下级明细科目基建工程。此部分容易与固定资产等账户进行混淆, 因此在新事业单位会计执行过程中要引起注意。

2. 财务报表的衔接问题

对于财务报表的衔接, 《衔接规定》提出了两点要求分别是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编制2013年1月1日的期初资产负债表和事业单位2013年度财务表的编制。其中对于事业单位2013年财务报表的编制却是不要求填列上年的比较数据。这很可能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性, 严重的有些单位极有可能在此做些会计掩盖, 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而质量得不到保证。此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指出,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按照一定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安排和分类, 做到有序地披露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但是此对财务报表的衔接并没有提到附注, 更没有说明如何编写。

3. 其他衔接问题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 设置了累计折旧的科目。《衔接规定》为此提出了衔接意见是不计提的折旧的固定资产不设置该账户,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才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同时还对新制度执行后产生的固定资产的计提情况进行了规定。目前这样的都规定都是比较简单的说明而已, 这势必会影响到相关的会计人员的实务处理效果。此外, 其他衔接问题仅仅是说了累计的折旧的衔接问题, 对新会计制度的核算衔接没有做进一步的要求。

四、解决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对策

(一) 执行成本与收益问题的对策

在这个问题上, 没有什么对策比合理利用新的制度这一对策更好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目的微观上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并且在会计信息质量上也要求有所提高。宏观上则是为了促进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良好发展。因此, 最好的对策就是使事业单位实现新会计制度既定目的, 就是合理运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并且在事务中对其不断进行完善。

(二) 关于核算问题中的对策

对于新制度的核算问题首要的就是认真理解新会计制度。可以从新制度的适用范围着手, 理清新制度的使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对新制度的账户设置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实务操作中则是注意自身的职业习惯, 多对新制度会计科目核算进行运用。如此, 从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两个方面来应对新会计核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从中发现不完整之处, 提出意见加以修改。

(三) 关于完善衔接问题的措施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 应当加强对新制度的讲解和模拟实践。相关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继续教育。如此方能对新旧会计账户类的衔接做到了如指掌, 碰到问题也会有解决的思路以及办法。对于财务报表方面,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应该有相关的补充说明和修订, 使得制度指导实务, 实务又反过来作于制度, 形成良性循环。在编制附注的方式方法上可以参照商业、企业会计准则, 推陈出新。对于其他衔接问题也应该建立有效的事业单位与当地会计行政主管部门沟通机制, 与确保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篇3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经济核算、预算控制、信息披露、成本考核和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亟待进行修订。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滞后于我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部门预算等各项财政和预算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财政和预算管理的需要。1、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改革经过4年多的试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05年原则上要全面铺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改变了原有的资金收支渠道,同时也对预算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事业单位会计而言,就需要调整相关收支的核算,增加国库集中支付和授权支付等新业务的核算。同时,政府采购改革要求采用直接支付方式,而且政府采购资金多元化,这些也对事业单位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2、政府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改革为了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管理改革,财政部将于近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体系是以原有的预算收支科目为基础设计的,随着政府收支改革的全面展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现了与政府收支科目不相协调的情况。同时,部门预算改革要求按照“大收大支”的原则编制预算,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要求单列预算外支出的规定,就不符合这一原则,有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3、构建透明财政、绩效财政我国对财政资金的管理逐步强化事后监督与追踪问效,涉及财政资金运行的每个环节,需要与之相应的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作为基础。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就需要同时满足实时追踪财政资金和全面核算单位财务状况这两个目标。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导致的问题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使得事业单位除财务收支业务以外的其他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主要问题如下:(1)现行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的核算不能完整地反映资产、负债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核算固定资产原值,不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而以计提修购基金替代。这样难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同时修购基金的计提依据和比例并不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情况确定的,缺乏客观依据。而且,税法规定事业单位在交纳所得税时,应当在税前抵扣固定资产折旧,因此现行制度體系下,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缺乏会计依据。对外投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对外投资的核算过于笼统,不区分长、短期投资,不按股权、债权等类别细分长期投资,无法具体反映各类投资价值和各期投资收益,不利于事业单位对投资项目的管理。无形资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核算的规范不全面,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等核算要求不符合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负债。不区分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也不确认与或有事项有关的负债,无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债务情况和偿债能力。(2)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缺乏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不利于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目前。财政部正在积极探索绩效预算和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体系,成本信息是评价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内容很简单,不能提供合理的成本数据,无法为制定决策、实施监管以及预算审批提供依据,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价。3、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不能做到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和现金流量状况由于存在上述种种改革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原则下,各项报表本身列报的项目和内容不科学、不完整,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无法满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需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有些地方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的资金关系多样化,更多的社会资本将被允许进入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元化,事业单位的新业务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修订。基建会计游离于财务会计核算之外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游离于整个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之外,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完整,不利于事业单位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也不符合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要求。

二、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总体设想

1.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行业制度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各项制度之间在存在大量重复的同时,又存在一些原则上的差异。根据我国会计标准改革的总体原则,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取消行业制度。对于特殊性的行业,可以在不违背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这样既能从原则上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概念基础,又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具体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其使用说明,有利于实务操作。

2.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近年来,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呼声日益高涨。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会计核算基础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更多的权责发生制,已是大势所趋。关键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在何种程度上引入权责发生制,如何分步骤引入权责发生制。

3.补充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需要的会计处理规范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为事业单位带来了新的核算内容,比如国库直接支付、国库授权支付等。在改进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勿庸置疑,需要将这些内容补充进去,并视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规范。

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有效途径 篇4

《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推行,但有许多小企业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当《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后,摆在众多小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一、小企业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是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

由于小企业不对外发行股票或债券,经营规模较小,而且,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税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小企业管理当局本身。因此,小企业对自己的定位应是用较少的成本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会计信息。这就是说,小企业应本着会计处理方法要简单,会计信息要简化,会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要简明的立足点来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以减少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从而使小企业能及时足额地给国家上缴税金、能给银行提供有效的信息、能满足管理当局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有效的管理决策的需要。

二、正确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制度的关键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总结以前的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它和《企业会计制度》一起构成我国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都遵循共同的会计准则,且大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异,因此要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区别。

(一)资产方面的区别。(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要求对流动资产即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相对《企业会计制度》少了对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的减值准备计提。(2)“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取消。《小企业会计制度》取消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对发生的财产盘盈、盘亏直接根据处理意见由相关科目承担,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过渡。(3)合并了一些科目。如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合并为“应收股息”;将“原材料”、“包装物”统一为“材料”。(4)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趋于简化。关于“长期股权投资”,考虑到小企业对外投资较少,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但如果小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能施加重大影响,则应采用简化的权益法。并且,与《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权益法相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减少了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准备的核算,降低了核算难度,容易为小企业接受和掌握。对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投资时的相关费用一律记入“财务费用”,而不必区分金额大小进行摊销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另外,对债券的溢折价摊销一律采用直线法,不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其成本。而《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除非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入账价值。这就减少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较容易操作。

(二)负债方面的区别。(1)增加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该科目用于反映接受捐赠等待期末结转的资产价值,待期末计缴了所得税以后的余额转入“资本公积”。(2)取消了“递延税款”科目,对所得税的计算只采用应付税款法,而不要求采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纳税影响会计法,减轻了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核算成本。(3)专门借款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问题。《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小企业在固定资产开始建造至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均可资本化,既不用考虑该借款利息资本化的三个条件,也不用考虑要与资产支出数相挂钩。另外,《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规定了资本化的起止时点,因此,不用

考虑在建工程中间停工三个月以上时,借款利息要停止资本化的情况。这样规定可操作性强,计算也简单,容易为小企业所掌握。(4)“预提费用”核算的简化。《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实际支出大于预提数的差额,不再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销,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区别。(1)“盈余公积”明细科目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专用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三个明细科目,只设置“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三个明细科目。(2)“利润分配”明细科目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专用的“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以及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的“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五个明细科目,只保留了“其他转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应付利润”、“转作资本的利润”、“分配利润”七个明细科目。

(四)损益类方面的区别。损益类方面主要是取消了“补贴收入”科目,小企业如果有增值税的补贴收入,放到“营业外收入”中核算。

(五)或有事项和会计报表日后事项调整的区别。由于或有事项的确认要求有较强的职业判断,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或有事项在损失实际发生前不要求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对于会计报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仅要求调整报告或以前的销售退回,其他事项均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六)财务报告方面的区别。(1)简化了基本报表的编制。《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小企业对外报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选择报送现金流量表。较之《企业会计制度》的报表内容,有所简化,减少了资产负债表中的 “应收补贴款”、“专项应付款”、“应付债券”等项目。利润表也减少了“补贴收入”项目,对补充资料,也只保留“当期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这一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否,由小企业按需要选择,不作强制性要求。即使编制,也不要求编制补充资料,只编制正表,正表中也取消了“收到的税费返还”一项。

(2)简化了附表的编制。《小企业会计制度》对附表的规定是要求一般纳税人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而取消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编制的“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准备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分部报表”等。(3)简化了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着重披露“主要会计政策及变更、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日后事项、或有事项、与业主投资者主要往来”这几个项目。

三、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相关规定的区别是小企业正确核算涉税业务的保证

(一)关于投资业务的核算。(1)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实际支付的价款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收到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收到的利息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收到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收到的利息应计入“应收股息”;而税法规定以实际支付的价款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所以小企业计算所得税时应将“应收股息”中属于初始投资时已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收到的利息,在实际收到时调整计税。另外,在投资收回时,应考虑会计上确认的投资成本和税法确认的投资成本的差异,调整应纳税所得额。(2)短期投资收益确认的时点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冲减“短期投资”的成本,不确认收益;但税法要求确认收益,按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税率差异征收所得税。国债利息免税,其他利息交税。(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收益确认的时点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在会计期末根据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部分来确认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而税法规定只有被投资企业宣告分红时,才能确认投资收益。这就存在收益确认时点的不同,从而导致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不同,同时也影响到投资处置时会计的投资成本和税法的计税成本的不同,需进行纳税调整。

(二)关于准备金的计提。《小企业会计制度》采用备抵法对短期投资、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而税法规定只有有关损失实际发生时才能在计税时抵减,不应提前计提。所以,短期投资、存货计提的准备金不

允许在计提当期所得税税前扣除,小企业应对它们进行纳税调整。另外,对于应收账款,税法一般要求采用直接转销法,如果经过批准,也可以采用备抵法,但税法对于提取的比例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期末应将会计上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税法允许扣除的坏账损失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

(三)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界定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以上;而税法则规定是使用二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这中间存在固定资产范围界定的差异。此外,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要计提折旧,而税法认为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没有产生应税收入,所以在计税时不予扣除该折旧。此外,对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也会存在会计上采用的折旧方法和预计使用年限的选择与税法的规定不一致,所以应进行纳税调整。

(四)关于无形资产。《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研发过程中的研发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而税法规定既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记入“管理费用”,也可以在平时归集,等开发成功时记入“无形资产”,如果是后者,则会形成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此外,会计上规定的摊销年限若与税法的规定不符,也要纳税调整。

(五)关于应付账款。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计入“资本公积”,但税法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缴所得税。

(六)关于收入的确认。会计上收入的确认和税法基本一致。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收入,不符合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条件,如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的销售,会计上确认“发出商品”,不确认收入,等到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时再确认收入;而税法则要求在商品已发出,取得款项或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时确认收入并计缴相关的税金,这样形成了会计确认收入和税法确认收入的时点差别,应进行纳税调整。

四、建立上传下达,易于沟通的信息平台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

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能够将基层会计人员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执行中碰到的问题直接反馈到各级财政部门乃至财政部,又能使财政部和各级财政部门及会计学会能对基层会计人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是我国会计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会计的发展。所以,会计行业是否也可以在会计学会中建立一个旨在上传下达、解决会计人员实际业务困难,并可供会计人员互相探讨业务的沟通平台,如“会计之家”或“会计之友”。这样,会计人员既可以提高业务水平,解决业务难题,又可以真正参与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会计政策的修订和制定,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会计人员的归属感;而财政部在制定会计政策时,也会更切合实际,更能指导基层的业务。因此,建立“会计之家”这样的信息沟通平台有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真正贯彻执行。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根本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篇5

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和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事部令第9号)精神,认真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筹安排,抓好落实。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职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体现。职工休假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制定出本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计划。要建立健全本单位事假、病假、考勤和工作岗位设置A、B角制度,处理好工休关系,保证休假制度落实到位。

二、领导带头,自觉贯彻。各地、各部门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从切实落实制度、关心群众生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高度出发,督促落实本单位职工的休假制度。领导要增强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自觉性,带头执行年休假制度。

三、严格审批,明确责任。各设区市政府及省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休假的,需报上级分管领导签署意见;省政府各单位部门班子成员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休假的,由单位主要领导签署意见。设区市所辖范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能安排休假的审批权限,由设区市制定。

机关事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无法休年休假的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本单位在编工作人员总数的5%。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批准不能休年休假,且在下一年度也难以安排补休的,应按规定支付未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报酬的支付审批按工资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在下年度第一季度内一次性审批完成,逾期不予追补。

四、认真组织,加强监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各部门、各单位人事(干部)部门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切实担负起对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年休假制度进行监督检查的责任,除严格审批年休假报酬外,对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假又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单位,要发出书面整改通知,限其在30日内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应严格按照规定对单位相关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责令其改正;属其他事业单位的,由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或工作人员本人自整改期限满后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各机关事业单位在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人事行政部门反映。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篇6

2002年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称“新制度”),但是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这“三类机构”,由于机构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和其他一些原因,目前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仍是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实行统一的金融会计制度势在必行。那么,“新制度”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存在什么差异?统一实施新制度后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为此,笔者选择了辖内部分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一、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江西省武宁县农村信用社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是由国家税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九江市城市商业银行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破产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于1999年1月1日施行的。农村信用社属于农村合作制,而城市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但两类机构的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均为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均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及时性、谨慎性及权责发生制等原则。

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与新制度之间的差异

2002年,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制度对金融企业的各类会计事项都作出了详细规定,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相比更规范、更严谨,更能促进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但是,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新制度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涵盖的内容不同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侧重于会计基本规定和内控制度,基本上不涉及会计操作规程,更不涉及财务核算的有关内容,而新制度则涵盖了金融企业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两方面内容。

(二)规定的范围不同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只对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固定资产、贷款、投资及证券、其他类资产、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利润及分配、外币业务、清算、财务报告等

作出了规定,而新制度除对以上内容规定外,还对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三)贷款分类不同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对贷款质量是根据贷款期限和贷款性质按照四级标准进行分类,即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而新制度则是按五级风险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即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四)计提呆账准备的税收政策不同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的所得税政策执行的。二者在计提呆账准备的税收政策方面存在差异:

1.在计提基数方面有所不同。对于计提基数和呆账认定,新税收政策中规定,金融企业可以就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全部风险资产提取呆账准备,计提基数扩大,允许税前扣除的提取范围基本与会计制度一致,但不包括信用证垫款,同时增加了抵债资产项目。对于一般性债权和股权的呆账认定,税收政策与会计制度完全一致。对于不得作为呆账的债权和股权,税收政策中还包括金融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如个人借款等。而新制度则对计提的基数有不同的规定。

2.呆账准备的税前扣除计提比例不同。税收政策中规定:“金融企业按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1%计提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会计政策要求按照资产风险大小,提取1%-100%的呆账准备。

3.呆账核销顺序在会计制度中规定不同。新的会计制度未对呆账的核销顺序予以明确,但现行的税收政策中规定:“金融企业发生的呆账损失,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应先冲抵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不足冲抵部分可据实税前扣除”。即核销呆账损失时先用税前呆账准备,对于使用的税前呆账准备,在本年计算税前扣除呆账准备时,予以补足计算;不足时使用税后呆账准备,损失可在税前据实扣除,即在税前直接列支。由此可以看出,金融企业可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包括两部分:风险资产增量的1%和补足核销呆账损失计提的呆账准备。

4.收回已核销呆账的税务处理不同。按照财政部新的管理办法,收回已核销的呆账损失计入其他营业收入或利息收入,从会计处理上已经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但原制度中税务政策规定,“收回已核销的呆账损失时,应相应调增其应纳税所得额”。这容易造成重复计税。

(五)呆账损失所得税政策与原政策的差异

1.计算税前扣除呆账准备的资产范围扩大。原政策仅允许就贷款计提的呆账准备在税前扣除,新政策将计提范围扩大到所有风险资产。

2.核销的呆账准备的补提即允许税前扣除时间有所变化。原政策规定,当年核销的呆账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相应地也仅可于下年在税前扣除。这一规定首先限制了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如果按照这种计提方法,可能导致期末账面上的呆账准备金余额为零甚至为负数的情况,与贷款资产所隐含的风险严重不相配比。新政策则允许当年核销的呆账准备金于当年补提,并于当年在税前扣除。

3.呆账损失的税前扣除规定有所放宽。原政策对于金融企业发生的呆账损失,仅允许就1%以内部分税前扣除,超出部分须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并缴纳所得税。新政策规定,金融企业发生的呆账损失,报经审核批准后,应先冲抵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不足冲抵部分据实税前扣除,即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六)固定资产方面的差异

1.定义上有所不同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单位价值在2000元(不含2000元)以上,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要求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方可列入固定资产核算。而新制度虽然统一规定金融企业固定资产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但在单位价值方面没有具体制定。

2.对折旧方法的规定不同

新制度规定:只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提出申请,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三、执行新制度对两类机构的影响

(一)在税收政策上的影响

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承担了保值贴补和支农等国家的政策性任务,效益比较差,历史包袱沉重。而且由于农业贷款投放周期长且服务对象大多数为弱势群体,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风险较大,结算渠道不畅,组织资金成本高等原因,国家税务总局作为信用社的财务主管机关在制定农村信用社财务制度时,尽可能将税法与财务制度结合起来一并贯彻,使信用社比较容易掌握税法与财务制度之间的差异,提高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如在财务核算的原则方面要求农村信用社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应上缴国家的各项税收;另外对预收和暂付的收入、费用要求按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凡当期已经收付的收入和费用,即使不属当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或负担的费用,也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而执行新制度后则需按财政部的规定来执行,从而有可能丧失许多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

(二)对呆账准备提取的影响

新制度规定,贷款计提呆账准备是对五级分类的后四类贷款按2%、25%、50%、100%提取专项准备,次级和可疑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上下浮动20%,对目前历史包袱沉重的农村信用社来说,难以承受。

四、执行新制度的困难和建议

两类机构在业务上有其特殊性,无论在服务对象上还是在处理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财政部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应过细,要着眼于整体制度的建设和对重要业务事项的会计核算提出原则性的规定与要求。这样才可能给他们一个运作的空间,才可能使制度保持前瞻性。通过对本次的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新制度的执行仍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考虑:

(一)新制度应充分考虑税收政策的制定

现行的财务制度是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和下发的,近年来,随着业务发展和税收政策的变化,许多财务事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呆账准备提取范围和比例、抵债资产核算方法、应收利息核算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尽管在每年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决算文件中已作出许多明确规定,但由于未纳入财务制度,不便于基层会计人员掌握政策,也容易造成基层税务人员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执行政策滞后,这样会使税务征管人员与金融机构人员产生税收政策和财务政策之间的分歧,不利于正确落实国家的税收政策和执行财务制度。另外,银行管理机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人民银行管理变为人民银行与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因此,我们建议国家税务总局与银监会参与修订新的财务制度。

(二)对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应在新制度中予以明确

我国金融业于1988年开始制定呆账准备金计提和核销制度,1992年、1998年和2001年分别进行修订(改),但从2001年财政部颁发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看,它们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新制度在规范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遵循稳健性会计原则方面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改进和突破。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会计与税务的协调。若会计核算严格按照新制度的方法计提呆账准备金,而税务部门仍执行现行的规定(按期末贷款余额1%差额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待遇。对于实际呆账超过1%的部分,应计提呆账准备金,但要进行的纳税调整,交纳所得税),则一些金融机构出于各种考虑,将促使新制度难以实施。要解决这一矛盾,根本的办法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税前的“呆账准备金”抵扣额进行调整,同时会计制度应明确,对由于会计政策与税务规定不一致产生的差异允许作“递延所得税”处理。

(三)对短期债券投资收益的入账时间可考虑按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

从一般企业的角度看,由于短期投资的金额较小,流动性较强,故投资收益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篇7

近年来, 随着事业单位“假发票”、“小金库”、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逐渐展现了其不合理性。2011年, 审计署对50个中央部门进行审计, 发现问题涉及资金43.94亿;2012年, 再次对这些单位进行审计, 问题设计金额达102.81亿元。产生的原因既有相关人员法制意识淡薄, 也有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等。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修订, 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于2012年12月19日正式出台。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

为了配合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 适应《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施的要求, 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部本着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考虑多方会计信息需求、与财政改革政策相协调等原则于2012年12月19日发布了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篇幅近5万字的新制度全面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对会计科目的使用及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继承原制度合理内容的基础之上做出了若干突破和创新。根据比较, 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共提出了涉及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等方面的八项突破:配套增加了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会计“大账”;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突出强化了资产计价和入账管理;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

三、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突破

(一) 配套新增了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

新会计制度配套增加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

在配合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规定中, 为了核算事业单位用款额度和应返还额度, 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科目, 方便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分别核算与管理, 对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与预算总额和实际总额差异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配合政府收支管理相关规定中的要求, 单位部门收入、支出及部分净资产科目要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通过这种会计核算方式, 更加清晰地表明政府收入的来源和资金的支出方向, 方便掌握单位、部门的收支部分的比例, 与预算进行对比, 分析单位收入和支出的不合理部分并针对不合理之处提出可行的意见, 对社会上存在的乱收费和由舞弊导致的资金滥用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为了配合部门预算管理, 新制度进行了四方面的规定。一是设置“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 分别反映应上交的资金, 方便与预算进行对照及以后年度预算的编制;二是对政府收支管理有关“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进行明细核算规定, 方便将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进行比较和分析, 在支出管理上实现了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对接;三是核算财政补助结余与非财政补助结余, 实现分项管理, 便于资金的使用和控制;四是规定了单独编制“政府补助收入支出表”以反映单位在某一会计核算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的综合情况, 充分反映政府补助的资金运用与运转情况, 方便财政补助的预算管理。

为配合国有资产管理, 新制度进行了两项关于固定资产确认和资产处置的新规定。新制度要求固定资产按照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进行确认和分类, 相关资产的处置包括资产的盘亏、存货的报废、固定资产的转让等在内的收入上缴预算。对国有资产的相关规定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控制和管理, 有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 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虚提折旧与摊销的方法, 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由500元提高到了1000元 (专用设备由800元提高到1500元) , 2013年以前形成的固定资产达不到确认标准的, 余额将转入“存货”科目, 相应余额减少“固定基金”, 会计处理为:借:存货贷:固定资产。存货领出时借:固定基金贷:存货。2013年新制度下“固定基金”改为“非流动资产资金”。计提折旧与摊销时, 再冲减“非流动资产资金”。“非流动资产资金”科目随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消耗不断减少, 科目的数值客观地反映了资产的净值, 科目本身反映了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损耗, 对于事业单位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方式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三) 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会计“大账”

新制度规定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收支除了要在基建账套中进行反映外, 还应至少按月定期反映在会计“大账”当中, 在“在建工程”下的二级科目“基建工程”中反映, 核算成本。规定将基建数据融入到了基本会计“大账”当中, 加强了关于基本建设的管理。

(四) 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 进一步规范非财政补助的会计核算

资金的核算与使用一直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在此次新制度中, 对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的用途和类别的规定更加详细。新制度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 要求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对财政支出补助进行详细的明细核算并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对结余资金进行管理, 设计了详细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资金的详细化管理对于资金的精细化使用及预决算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非财政补助也进行了详细的科目设置和详细的账务处理流程, 目的也是增强资金的管理和核算。

(五) 突出强化了资产计价和入账管理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失误中出现的接受捐赠和调入资产是否入账及计量方式不统一的问题, 新制度明确了资产计量的规定, 更加确切指出了在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时, 资产按照名义资产进行入账并在附注中披露该资产的名称和数量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的理由。以名义金额入账的资产部不计提折旧和摊销。这一政策的推出,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六) 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为了弥补原制度科目体系存在的不足, 对会计科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科目编码有3位变成4位, 科目名称变更为6个, 科目合并或拆分4个, 新增科目18个, 删除科目12个, 有些科目新增了二级科目。新制度下共有48个一级会计科目, 相对旧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增科目偏重对资金的来源、用途、支出及溢于和短缺方向进行把握, 对国库支付业务的日常核算、年终结余资金、国库支付款项退回的处理进行信息透明化, 对国有资产的入账、使用与处置进行记录, 便于事业单位的财政来源与支出、国有资产等会计信息透明化。

(七) 改进了财务报表的体系和结构

新制度中对现有财务报表体系与结构进行了规范。在报表体系中, 减少了收支情况说明书并取消了季度报表, 减少了事业单位会计合算的工作和部分成本;在资产负债表的改革方面取消了负债表中的收入、支出, 将资产和负债按照跨级惯例进行了分类, 进一步实现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统一;为了加强预算管理信息与会计信息的对接, 新设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年度财政补助、收入、结转、结余等明细项目;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报表的事项, 新制度强化了附注披露, 对需要进行披露的信息及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四、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执行的建议

(一) 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

新会计制度执行时间不久, 利用网络等相关资源及时对新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新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披露与宣传, 认真交流总结经验, 深入分析执行情况和效果, 以便及时应对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加深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对新制度的理解及对问题的思考。各事业单位也需积极配合国家政策, 开展多种模式的培训工作, 不仅需要重点学习新旧制度的变化, 还要深入了解与新制度相关的修订背景、意义和实施要求, 确保新会计制度能够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

(二) 重点处理好会计实务问题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后, 相关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会出现一些变化。处理好会计实务问题是贯彻落实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关键。单位需要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管理, 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按照新规定进行资产的确认、摊销折旧, 对基建数据、政府补助收入、非政府补助结转结余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

(三) 做好财务软件的配套升级工作

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了原有制度中的会计科目, 相应的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各事业单位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软件升级配套工作, 但工作中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各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升级, 量身定制满足本单位财务需求的财务软件, 确保财务软件与新会计制度的正常衔接。

五、结语

为了使事业单位认识到贯彻落实新制度的重要意义, 保证新制度的顺利执行, 国家、各级政府和相关的事业单位已经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和培训工作, 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也积极地进行了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的内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总体状况良好, 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准确、系统、全面、规范的依据, 保证了事业单位财会领域的顺利发展。

摘要:国家财政在2012年12月19日修订发布了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新制度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旨在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行为, 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本文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进行了总结, 针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提出了一些体会和看法, 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顺利贯彻执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变化,体会,建议

参考文献

[1]张雪芬.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04) .

[2]乔元芳.解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八项主要突破与创新[J].新会计, 2013 (02) .

[3]方国玉, 李伟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变化及影响探析[J].商业会计, 2013 (09) .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篇8

【关键词】制度环境;会计准则;影响

会计准则是在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下而人为制造的制度,环境制度是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主要因素,必须得以重视。而制度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及社会环境,是指一系列的與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用来建立生产与分配以及交换的基本规则。制度环境作为会计准则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会计制度执行的影响逐渐扩大。

一、制度环境与会计准则的概念

(一)制度环境的概念

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是指可供人选择制度安排的范围是人们通过选择制度来安排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增进受到特定的限制。制度环境的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的规则,例如法律和产权规则、规范和社会传统。

(二)会计准则的概念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照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二、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影响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业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是大势所趋。会计准则是企业经营管理需要遵守的管理制度,哪怕目前的会计准则日益完善,与国际接轨,但是在会计准则执行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监督制度的体系不健全、缺乏了专业的法律法规、会计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制度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三、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具体影响

会计准则能否执行需要正常运行的制度环境,它需要与制度环境相融合,而制度环境反映了会计准则的变化,由此可知,会计准则的执行与制度环境彼此支持且相互协调。

(一)政治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政治环境是上层建筑,它作为宏观环境的重要部分,是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重要环境因素。国内政治环境是否稳定直接影响了会计准则的执行,只有国家的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法律有效实行,才能保障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反之,如果一个国的的政治局面不稳定,势必会影响法律的实行,经济得不到发展,会计准则的执行也就大打折扣。对企业来说,国家的政治环境对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有直接影响,一旦政治环境出现变动,势必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影响。

政治环境不仅仅是国内的政治环境,它还包括国际的政治环境。国内环境是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基础环境,它包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方针、国家的政治氛围等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国际政治环境包括国际关系、国际政局等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或多或少会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些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的影响不大。

(二)文化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群众基础,在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造成了人们对会计准则的认识不同,这是由人类社会特有的价值取向与主观能动性决定的。企业管理者是会计准则的执行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需要管理者去执行,而一旦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准则的认识不够深刻,有错误的主观意识,就会导致会计准则的执行不能落实。由此可知,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会计准则的执行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三)经济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制度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未来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经济环境是指企业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作状况、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交通运输、资产等情况,是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的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完善了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从宏观的角度看,不同的经济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效果也不一样,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对会计准则的执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法律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法律环境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是确保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有序发展的支柱,而会计准则的执行也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来保驾护航。我国通过对会计准则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我国缺少会计准则执行的专项法律制度,对会计准则的法律制度没有细致的划分,这直接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针对这种情况,国家要加强对会计准则执行法律的制定,为会计准则的执行奠定基础,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高我国对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由此可见,法律制度是确保会计执行准则的重要因素,而商业经营活动的发展与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有直接关系,这说明了会计制度执行需要一个很好的法律环境,法律环境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而且保障了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因此,会计准则执行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法律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会计准则作为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处理会计业务的制度规范,必须是成熟的、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而制度环境作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关键所在,在执行过程中,国家与政法都要给予全面的支持,只有在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下,才能使会计准则的执行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保障我国的会计行业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高凡修.基于文化视角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4,05:67-72.

[2]张桂萍.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3:260-262.

[3]孟吉,王燕.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5,05:227-228.

上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知识点总结下一篇:高二数学重点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