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精选8篇)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篇1

天津市政府把天津国际物流业发展的中心区域设在天津港保税区。他们早在1994年就明确提出以国际物流运作区作为天津港保税区的发展定位,继而又提出“以国际贸易为导向、以物流为基储以仓储加工为依托、以保税生产资料市场为联结”的发展方针。天津保税 区从国际物流的基础条件入手,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结合区域的优势及特点,进行了“国际物流运作区”建设的多方面努力,为推进自身及腹地的物流业“弱势变强”做出了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加快发展国际物流业,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天津港保税区从建立开始,就担当起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经过十年建设,天津港保税区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尝两种资源的优势,国际物流量有很大增长,年进出口货物总值达50亿美元,月均集装箱进出区量达3万标准箱。

天津市和天津港保税区高度重视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天津港和荷兰渣华集团合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业保税库—天津港商业保税库有限公司(CBW)。通过对进口货物的保税和出口货物的买断功能,拉动了进出口物流,服务了进出口贸易。CBW在发展物流服务方面取得了成功,在CBW成功的基础上,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1992年4月经海关总署验收合格正式封关运作,为全国第一个封关投入使用的保税区。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保税区管委会大胆探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八个率先”。一是率先提出了国际物流运作区的发展定位。把主攻目标定位在国际物流及相关的产业上。二是率先实现了地方人大立法,形成了确保企业从事国际物流的法制环境。三是率先引入了全国保税区的第一条铁路入区,开通了第一列集装箱专列,沟通了保税区与腹地的物流联系。四是率先建立了国际货物分拨中心,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五是率先形成了有利于国际物流运作的海关监管体系,实现了货物的直提直放功能。六是率先提出了自由港区的发展目标,确立了一体化发展的“三个不变,四个一体化”的原则。七是率先提出并正在建立全国第一个具有保税性质的空港国际物流区。八是率先成立了专门部门从事对国内外物流企业的招商和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可喜成果。

天津港保税区的国际物流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年来已经可以提供大面积的仓储、组织门到门的多式联运、全程运输代理和提供贸易加工服务等。与此同时,保税区还培育和发展了天津港商业保税仓库、华铁隆津泰、天保国际物流等一批重点企业,吸引了日本宇德、冈谷、丰田、松下以及美国海陆、卡特彼勒等一批世界知名的物流企业,与我国合作从事物流运作。如轻工总会和伊腾忠合作建立的中轻腾发有限公司从事分拨配送的农膜已经占到全国进口量的80%。现在,天津港保税区已建立发展起来十几家较大规模的国际物流企业,建立了国际货物分拨中心,开通了海铁联运和海陆联运,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空港物流区,准备向海空联运发展。另外,天津港保税区先后建立了国际商品综合市场,国际汽车、机械、纺织原材料、建材等一批专业化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天津港保税区已成为汽车、农用膜、润滑油、食用油、羊毛、电子产品、现代家居等产品的分拨配送基地。

天津保税区进一步发展国际物流的战略措施

1、构筑和完善以多式联运体系为核心的国际物流高速公路。

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是多种运输方式合理、有效衔接,为全程的、快捷的物流运输方式,具有运送迅速、安全准确、手续简便的特点,是国际物流的高速公路。保税区具备了构建国

际物流多式联运体系的条件,这也正是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的重要支撑。因此,要积极构建国际物流经营运作的基础设施,形成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建立以天津港口为龙头的海陆、海铁多式联运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空港物流区的运作,从而实现海陆空多式联运体系。保税区要与区域的总体发展衔接配套,和大口岸建设衔接配套,要创造“九通一平一围”的配套条件,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供电、给排水、污水处理、通讯、供热、制冷系统,为多式联运企业进区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商务环境。要围绕保税区三大功能,形成与国际物流相关、保证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的功能体系。

2、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

随着国际物流信息化趋势的推进,保税区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与国际互联网沟通,以满足国际物流运作的需要。具体说来,保税区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应该包括:(1)保税区国际物流信息。进出区商品的种类、价格、数量、性能、预计入区时间;进出区商品的来源或去向。(2)保税区国际物流商品展示信息。进出区展示商品的种类、价格、质量、数量;进出口展示商品的供货商信息而后可供应商品情况;进出区商品展示空间利用信息。(3)保税区国际物流余缺商品调剂市场信息。进出口短期余缺商品调剂市场信息;进出口中长期滞存商品处置信息。(4)保税区国际物流加工信息。区内加工企业信息;出区加工商品信息;(5)保税区国际物流仓储信息。进出区商品仓储条件和设施信息;进出区商品仓储设施占用信息(仓库、货场、货架和预期周转时间);进出区商品仓储可用空间信息(仓库、货场、货架和预期周转时间)。(6)保税区国际物流金融体系。国际物流结算体系(网络银行);资金市场(短期资金拆借);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信贷);外汇市场(调剂外汇余缺);保险市场。(7)保税区国际物流配送信息。公路配送网络、价格、时间表;铁路配送网络、价格、时间表;海运配送网络、价格、时间表;航空配送网络、价格、时间表。(8)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反馈信息。卖方反馈;买方反馈。

3、吸引航运集团共同建设国际物流园区,为推进国际物流网络的建设提供依据。国际航运集团将以其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同货主的良好关系和高科技的网络技术而成为世界物流的主导力量。这是因为航运集团在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系统中使集装箱运输突破了传统的“港到港”概念,进入了“门到门”多式联运网络。不仅经营传统的海上运输业务,而且大量渗透到陆上运输、港口装卸、仓储、代理、装拆箱等与运输相关的产业,掌握着全球物流网络中的60%货代业务,物流从资金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过渡,从传统的运输业务向国际多式联运发展。因此,吸引国际航运集团和综合物流的骨干企业共同建设天津保税区国际现代物流园区是营建国际物流网络的中心环节。物流园区是近几年来现代物流发展的产物,它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它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物流活动,将众多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实现物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国际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立是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关键之一。国际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立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保税区贯彻“不在所有、重在所流”的经济思想,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指导下,实施定向招商,按照产业布局和产业功能的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引进基础物流、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和物流技术等多功能、行业性的企业落户物流园区,并与海关共同研究物流园区提速通关的必要条件和监管新模式,与国际航运集团和国际大港研究亚太地区的货源、箱源、箱流,为优化产业功能体系,推进国际现代物流网络的建设提供依据。

4、鼓励保税区内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式,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物流活动和配送工作由专业的物流公司或储运公司来完成,由于它们不参与商品的买卖,只提供专门的物流服务,因此是独立于买方和卖方的第三方,故称“第三方物流”。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第三方物流服务实质上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的协调实现高效的供应链设计,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分享,库存的可见性及其与生产的良好协调,从而降低库存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并改善订单实现率及企业其它的一些关键的业务功能。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是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能通过对供应链的管理使企业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

天津保税区作为中国最早的保税区之一,吸引了众多国际化大公司前来落户,这就给保税区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带来许多契机,同时,随着保税区业务的不断发展,保税区内的第三方物流业务也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新趋势。

(1)、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网络更趋向于全球化。天津保税区是天津的国际贸易基地,在保税区注册的大多是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这就要求与之协作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有强大的全球网络,有能力对区内企业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从海外供应商到区内企业,从区内企业到国内或海外的经销商和消费者,从而实现贯穿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可见性、订单可实现性和物流与生产的良好协调性。

(2)、第三方面物流的模式要更加多样化。随着保税区业务的发展,区内的贸易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及保税区的一般贸易,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从单一的仓储运输发展成为分拨中心、集散中心,以及材料供应商库存管理等,同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还具备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如简单加工、包装及订单执行等。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篇2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保证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随着低碳理念与低碳技术的推动,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将彻底被以“低碳”为标志的各种绿色行动彻底颠覆。在供应链领域, 从运输、仓储、配送到采购、制造、营销、交付和回收的一整条业务链中, 每个环节都涉及到能源的消耗并排放出二氧化碳。F.Straube&S.Doch (2011) 分析了运输成本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揭示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将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低碳物流要求企业在兼顾其经济利益外, 还必须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中, 并形成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1天津发展低碳物流的必要性

1.1低碳物流的发展符合天津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球气温变暖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 发展低碳经济已悄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世界从此进入一个以低能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时代,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逐渐转变。物流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由于物流活动的一个主要功能要素就是运输, 而运输过程则主要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中国统计信息网数据2014年3月发布数据显示, 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万亿元, 运输费用为5.4万亿元, 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2.9%, 体现了运输在物流活动中占据的高能耗地位。因此, 对物流产业结构适当调整并升级以达到低碳的目, 走低碳物流之路, 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 是减少碳排放,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必由之路。

1.2低碳物流的发展展现天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观点不但强调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目的, 而且要以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为考量,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物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整个物流活动中能源消耗,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战略与管理中, 将低碳物流与绿色供应链中的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环节结合, 共同构成一个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系统,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由此可见, 低碳物流不仅仅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而且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物流活动效率和环境保护利益的协调发展, 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3低碳物流的发展增强天津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优势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与能源也是有价值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 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淡化关税壁垒的限制, 而非关税壁垒范畴内的绿色贸易壁垒 (亦是环境贸易壁垒) 应运而生。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强调节能降耗、增强企业竞争力与赢得客户, 从发布之日起便得到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因此, 面对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 着力发展低碳物流模式是提升天津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优势的唯一出路。

2天津市目前发展低碳物流面临的问题

2.1供应链领域内, 低碳物流人才缺乏, 尚未开启低碳物流理念的人才队伍建设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虽然天津市目前物流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大, 但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学历程度都参差不齐, 城市物流的低碳化发展, 需要既懂管理又懂技术与操作的复合型人才, 更需要众多企业组建一支“低碳型”人才队伍。培养低碳型物流人才可以减少物流操作环节的碳排放量, 降低能源消耗, 促进物流经济的合理化, 是建设美丽天津的必要条件, 也是促进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基本要求。该市大型物流企业多为国有企业, 管理体制仍然有计划经济的遗留, 在低碳物流经济体制下, 低碳型物流人才储备尚存在很大的欠缺, 人才培养方案不完整。

2.2物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据天津市物流协会统计数字显示, 天津市物流及相关企业总数近万家, 而其中有规模的仅有几百家, 大多数当地企业业务以单一的仓储和运输为主, 物流企业发展参差不齐, 无标准、不规范、监管不健全, 服务范围有限, 这些都会造成物流服务成本较高, 能源消耗浪费, 难以实现供应链规模效益。

2.3物流设施落后, 社会化程度低, 缺乏提供低碳物流服务的保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物流行业已超逾传统单一的运输服务功能, 只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跟得上, 物流业才能有继续长足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该市港口、公路及铁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落后, 缺乏统一规划的物流仓储设施, 缺少高效的物流数据平台, 致使信息渠道不规范, 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 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低碳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相对短缺。

2.4绿色供应链技术与管理手段尚未健全, 企业缺乏对低碳物流的认识天津市目前对低碳物流的研究有限, 对低碳物流的操作仍处于呼吁阶段, 大部分企业认识不足, 在相关政策与实施措施正式发布之前, 仍处于观望等待的状态。2010年, 天津打造全国首个“低碳”研发基地, 力争发展为天津乃至华北地区低碳技术产品研发基地。2011年, 交通部在天津等十个城市开展首批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 但截至当前, 符合“绿色货运企业标准”、“绿色货运车辆标准”的企业数量较少, 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未开始转型, 专业化程度较低。

3促进天津低碳物流发展问题的对策

3.1培养低碳物流专业人才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培养低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普通高校, 尤其是成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在教学资源准备过程中, 将低碳环保以及绿色供应链体系的相关知识融入到目前的教学资源中, 坚持长期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与短期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指导学生在学习传统物流与供应链知识的同时, 学习物流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核查、报告以及审核等技能, 以及物流低碳经济、物流低碳金融和物流代碳资产等知识。其次, 推进低碳物流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认证的工作, 帮助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全面熟悉低碳物流相关管理知识与技能, 系统掌握现代企业低碳物流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能做到胜任低碳物流相关职业岗位, 提高工作效率。最后, 应提高目前高校物流教师的师资能力,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或者选派优秀教师学习发达国家低碳物流的知识与技能, 深入国外企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法规政策, 学习实践操作经验, 提升教师职业素质, 为培养优秀的低碳物流专业人才做好储备工作。

3.2发展多式联运, 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 加强产业链条建设多式联运通过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密切配合, 大大减少了货物在路途中的等待时间, 从而降低了货物的库存成本, 减少运输中碳的排放, 同时, 由于货物是在集装箱内进行运输, 从而也节省了货物的包装, 降低能源消耗, 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工具等物流设备的作用, 通过能够实现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等一体化并用, 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选择最佳运输路径, 尽量避免了企业间各自为政的现象, 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平台, 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 有利于加强政府部门对整个产业链的监督与管理, 通过宏观调控, 实现使用对环境破坏最小的运输方式达到该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3.3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发展, 采用低碳环保设备, 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是需要在满足各种物流组织需要的同时, 又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方式达到各类设施共同发展的目的。合理发展运输设施与作业流程, 整合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 提高设备利用率, 采用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铁路运输、运输网络等综合运输环境和运输效率, 鼓励跨行业、跨企业的整合, 增进物流设备的综合利用是物流组织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和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政府及相关物流企业采购低碳环保型物流设备时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在车方面, 目前该市主要物流运输工具主要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为燃料, 碳排放量相当高, 可以考虑利用传统汽车和内燃机减排技术、推广柴电混合动力汽车, 推进甩挂运输, 更长远的减排措施是研制可替代燃料;在航运方面, 开发系统管理海运中碳排放足迹, 开发系统识别碳减排能力和贯穿供应链的碳减排监测机制;在港口方面, 应大力推广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和船舶使用的岸电建设。

3.4尽快制定低碳物流发展策略, 推出相应政策措施供应链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制定相应的绿色采购制度, 规范绿色制造流程, 合理设计产品绿色交付及绿色回收过程, 合理选用供应链分析软件, 从企业内部系统流程中贯彻低碳、绿色, 用精益化管理达到高效运转, 进而降低碳排放;通过加强物流企业的合作, 共享物流基础设施与运输渠道, 共同配送, 减少重复建设物流网点, 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 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能源消耗。因此, 政府合理发展低碳物流, 不一定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相反, 低碳物流手段的应用, 可以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效率。

摘要:发展低碳物流, 是促进天津地区物流产业的长远目标。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物流业作为我国重点产业之一, 需要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论述了低碳物流对美丽天津建设发展的意义, 分析了目前天津发展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 并对加快低碳物流在天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物流,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彩玲, 张翠花.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8) :22.

[2]郑凯, 朱煜, 汝宜红.低碳物流[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篇3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问题;建议;天津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8.019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development scale,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in Tianjin,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of Tianjin were pointed, and then some suggestions on planning management, changing conce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ing,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upgrade and brand cultivation were given.

Key words: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suggestion; Tianjin

1 天津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 天津设施农业取得的成绩

天津设施农业生产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末期,随着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实施,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天津全力实施设施农业“4412”工程、设施农业提升工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设施农业已成为天津农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1.1.1 设施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2年底,全市10个有农业的区县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4.5 万hm2,比2007年增加了2.32 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1.4%。可生产面积近2.7 万hm2,塑料大棚、节能日光温室分别占全部设施的60.8%和39%。设施农业面积以武清区最多,其次是西青区、蓟县、静海县和宝坻区。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以西青区最高,为45.5%;武清区次之,为13.5%;第三是蓟县,为11.8%。设施农业种植品种主要涉及蔬菜、食用菌和花卉等,其中蔬菜面积占50.6%。

1.1.2 设施农业装备体系初步构建 天津市设施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以设施品种繁育设备、设施栽培管理设备、营养和植保设备、保鲜加工设施装备、温室设施设备以及设施农机具相结合的设施园艺装备体系。保温被、卷帘机、微耕机、水肥一体化设备和节水灌溉装置等配套设施较为齐全[1],为设施农业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1.1.3 设施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2012年底,设施农业可生产面积近2.7 万hm2,其中“三品”认证面积0.78万hm2,年产值81.1亿元。设施蔬菜年产量261.5 万t,平均产量116.4 t·hm-2,是全市蔬菜平均产量的2.35倍。设施蔬菜年产值达66.5亿元,平均产值达26.7 万元·hm-2,是种植业的6倍左右。设施花卉、设施食用菌和设施果品平均产值分别为90 万元,79.5 万元,51 万元·hm-2,土地产出率更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1.1.4 设施农业服务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通过对10个有农业的区县进行统计,2012年天津设施农业共引进新技术近100项,新品种近400个,培训农民近13万人次,设施农业带动从业人员28万人,约占全市农业从业人员的38.4%,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2 天津设施农业的发展特征

1.2.1 生产布局规模化 天津积极扶持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已建立了市级设施种植业园区20多个,初步形成了一批规模化设施农业产业带。如武清区形成了“一区、两片、三园、四带”的设施农业发展格局;北辰区形成中部精品农业、东部生态农业、西部特色农业的发展格局;宝坻区以“三区三带”为重点发展各具特点的设施园区;宁河县新建76个设施农业园区;蓟县形成了“四带、两园、四市场”的设施农业发展格局。

1.2.2 产品结构高端化 天津把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特色农业,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形成了 “华明”牌蔬菜、“君健”牌蔬菜、“鲜果园”金针菇、“思源”牌葛沽萝卜、“出头岭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1.2.3 经营方式产业化 天津围绕设施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 和“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延伸设施农业产业链的重要载体。到2013年,市级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 136家,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90%。 “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发展到127个,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带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2.4 功能拓展多元化 天津以设施农业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等现代农业业态,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已经建成一批休闲农业园区,形成了“旅游景点—配套设施—产品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方式,设施农业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和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支撑点。

2 天津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设施农业品牌建设落后,市场占有率较低

天津设施农业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力度还不够。“三品”认证面积还较低,以无品牌的初级产品为主,在获得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中,能够进入各大超市的数量也极为有限;农产品“走出去”的能力不足,自身质量和销售渠道的不畅均妨碍了农产品品牌向高端市场的推广。

2.2 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

天津设施农业以塑料大棚为主,全市塑料大棚可生产面积占设施农业可生产面积的60.8%,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的作业水平整体较低,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微量灌溉、施肥等绝大部分作业均为人工进行,生产效率较低[2]。

2.3 设施农业标准化体系尚未健全

天津设施农业全面推进时,农民标准化观念还不强,建筑材料、结构参数、结构形式和施工安装要求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多数温室大棚生产率不高,单产水平低,而且部分存在安全隐患[3]。目前尚未制定农产品加工配送、分级包装等标准,难以满足大批量、快速准确和全过程监测的需要。

2.4 劳动者专业素质较低,设施农业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天津设施农业收入对于青壮年吸引力不足,从业者多为中老年男性或妇女,影响了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劳动者文化和专业素质偏低,造成了设施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缺口较大,大部分农业园区和基地的带动辐射能力普遍在几百人左右,带动上千人就业的较少,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3 天津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市场容量的相对刚性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长期性决定了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规模的边界,应重点研究设施农业发展的人力、物力和市场需求等影响因素,制定天津设施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调整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使设施农业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3.2 强化示范宣传,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随着设施农业建设的推进,会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通过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供解决办法,对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二是重点扶持科技示范户,通过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使农民能真实体会到农业设施生产的高效益,引导农民掌握依靠设施农业致富的本领;三是积极组织中青年务农人员赴设施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增强发展信心,调动发展热情。

3.3 加强科技研发,支撑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技术的有效供给是天津设施农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天津在设施农业科技研发和转化等方面与国内设施农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天津地区气候特点研发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制定新标准,将对天津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4],显著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

3.4 加快组织建设,提升设施农业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5]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金融通、资产整合等现代管理能力的产前、产后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的衔接和对基地与农户的带动,引导农民自主投资设施农业。二是提高合作社发展水平[6],目前合作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要加强管理和扶持,规范组织建设,实现统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服务水平。

3.5 强化配套设施,提升设施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加大设施改造提升。目前农户自行投资的设施,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设施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助、农民自筹、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资金筹措渠道,加快对现有设施进行提升改造[7]。二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投入。通过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培育科技示范户等形式向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满足农民经营设施农业的技术需求[8]。

3.6 发掘特色资源,实施农产品品牌带动战略

大力发展设施特色农产品,深层发掘天津的各类特色农业资源,选择一些发展潜力明显、生产数量较大的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打造成名牌产品,进而通过品牌产品的市场带动战略,实现设施农业的提质增效,推进设施农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9]。

参考文献:

[1]津文. 快速发展的天津设施农业[J].当代农机,2010(5):11.

[2] 李恩举,丁奇,辛恩兰,等. 浅议天津市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J].天津农林科技,2013(4):32-33.

[3] 孙福君,高峰. 规模化设施农业的盘活及落地运行途径分析[J].北方园艺,2013(19):193-197

[4] 仇继东. 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设想与对策建议[J]. 天津农业科学, 2010(1):5-9.

[5] 雷瑛,于海飞. 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9(5): 5-7.

[6] 张淑荣,付俊红. 以色列外向型设施农业发展战略—对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7):86-88.

[7] 李艳萍,田翠杰,程爱华,等.天津设施农业建设融资现状与问题剖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7):59-62.

[8] 王晓蓉,李凤菊,詹嘉放,等.都市型设施农业农民对合作社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12(8):899-902.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篇4

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快,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了准确、及时了解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南昌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的动态,更好地为农业龙头企业服务、提升南昌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我处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就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并针对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南昌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我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分别是江西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江西英雄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正帮集团公司。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进入全国综合性批发市场百强行列,在全国农副产品市场第十二位,2003年交易额达23亿。省级龙头企业17家,分别是江西阳光乳业有限公司、江西汪氏蜂业集团、江西省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仙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天禾糖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卓茵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等,其中南昌县有8家,新建县1家(江西汪氏蜂业集团),进贤县1家(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青云谱区1家(南昌市佛塔生猪交易批发市场)。据统计:2003年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2家,5-10亿元的没有,过1亿元以上也只有8家。南昌市现已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共30家,涉及生物、医药、食品、畜牧、水产、深加工等领域。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4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除04年新增7家外)固定资产总额103344万元,2003年销售收入848318万元,实现税后利润18415万元,上交税收18329万元,出口创汇3254万元,建立基地面积140196亩,连接农户216000户,直接带动农户131540户,企业从业人员16228人。总之,全市50家农业龙头企业近几年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表现在龙头企业的规模得到了壮大,生产基地稳步扩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体化经营机制初现端倪。

2、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情况

总的来看,企业发展势态良好,生产规模逐渐扩大,都建立或拓展了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企业实力大大加强。如:江西汇仁集团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建立江西地道中药材GAP基地,在省内10个县市实施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2002年成立了子公司江西汇仁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在星子县进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和培训推广,2003年投入260万元,建设基地达到800亩,公司每年都有新产品打入省内外市场,公司产品乌鸡白凤丸、肾宝合剂分别占国内市场销售份额的99%和90%,产

品技术国内领先。汪氏集团总部设在江西南昌,在全国各地设有二十家分公司,连锁专卖店有 1500 余家,遍布全国大、中城市,集团集蜜蜂养殖、蜂产品系列、化妆品系列、蜂具、化工原料生产、销售与一体。汪氏主导产品“汪氏螨扑”,荣获世界养蜂博览会自95年起至今六年中,颁发给中国的唯一一枚奖牌。公司研制生产的特种蜜蜂、蜂花粉、蜂王浆、蜂胶四大系列共50多个品种,深受全国消费者欢迎,并出口德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企业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如:江西天禾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米酶法低聚异麦芽糖开发”项目转让了江南大学的技术成果,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同时,该企业还依靠江南大学的技术开发出了啤酒糖浆新产品,并研究开发从大米米渣中提取大米蛋白粉,生产的大米蛋白粉是一种很好的饲料添加剂,产品供不应求。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产品全部回收,实现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了农民增收。如:南昌圣丰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在全省各地已建立专业示范养殖户3000多户,年生产商品兔200余万只,销售收入达7200余万元,使每户农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该企业还与省内外高校联合研究开发优质商品兔深加工,2002年,与外单位合作加工400吨速冻兔肉,6万张兔皮,全部出口到日本。进贤县食用菌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科技示范”通过“公司+农户”的运作已发展到40多万平方米,生产的“双孢白蘑菇”产品销往东南亚国家。目前,该企业正在研究开发无牛粪基料栽培蘑菇新技术。有的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工作的示范、引导,产品已成为规模化、品牌化,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的“清水大闸蟹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生产出的产品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产品销往沿海发达城市,年产值超亿元,利税811万元;安义(从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出口有机蔬菜6万吨,产品销往香港及海外华人聚集区,还与世界上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签订常年供货协议,经过近年的努力,“从玉菜业”已成为国外市场的品牌。

农业龙头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机制。部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对基地农户推行“统四分一担保”的新机制,即统一供苗、统一供饲料配文、统一供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和分户饲料、分户核算及提供贴息贷款担保,为种、养殖户提供产前、中、后全方位的服务。使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不断紧密。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市级龙头企业带动辐射农户达21万户,直接带动农户13万户。

3、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产品、技术更新需求情况

(1)各企业在产品生产中需求国家标准。为适应市场要求,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品质,企业在产品生产技术上,需要从普通工艺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过渡,在国家还没制定该行业的产品生产标准时,各企业希望科技部门帮助建立企业的自身标准,规范生产,使企业产品走出省门、国门。

(2)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技术需求走向高新技术化、绿色化。目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

越激烈,低档次的初加工产品没有市场,只有高新技术、绿色农产品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才能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3)企业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企业专利意识越来越强,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各企业都申请、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商标,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4)部分龙头企业的加工原料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需要更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只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部分企业的检测手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换代。

4、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带领农民增收情况

“公司+基地+农户”是大部分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特点,企业不仅自身得以发展,而且还带动了附近一大批农户致富,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我处对南昌市的43家典型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专项调研,并深入到部分企业作实地考察。根据对农业龙头企业调研的结果,反映出部分企业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而且发展的农户越来越多,分布地区越来越广,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领头、带动作用。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平均每企业拥有员工数为1074人,户均增收4030元。

二、南昌市龙头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但还达不到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发展的要求,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1)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反映农产品流通成本高,在运输、流通环节的关卡多,收费多,且目前公路运输收费标准对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是一样的,但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值和利润相差悬殊,十分不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目前,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在各部门都不一致,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绿色壁垒越来越坚固,出口农产品更是受到国外绿色壁垒的限制,国外市场很难开拓,公司规模难以做大。

(3)农业企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各环节都遇到资金不足的困难,在财政资金支持政策上,政府部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的资金偏少,且企业贷款困难,使企业很难扩大生产规模,在新产品开发中启动资金短缺,造成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企业的科技人才缺乏,信息获取不足,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如各企业都在努力贮备科技

人才,参加行业协会,加强技术交流,信息沟通。企业对出口权申请不清楚,需要得到政府的引导、帮助。

2、市级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力量分散。目前,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而且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真正的主导产业基地,导致力量分散,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没有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2)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不长。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链不长,大米、蔬菜、猪肉、禽蛋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以初加工产品面向市场,未实现产品的深加工,企业没有分享到农产品深加工的这块利润。

(3)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凑、有待健全。全市4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少数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而实行保护价收购和利润返还的更少,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是以市场自由买卖以主,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4)开拓和品牌创立意识不足,精品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我市龙头企业能够跳出本地在外面设宣传、办市场,将本地农产品推向省外、国外市场的较少;外向型农业发展也不理想,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办法不多。企业品牌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对自己产品的宣传不够,不仅在全国进行广告宣传的少,即使在本地上宣传的产品也不多,与省内外知名农产品比较,南昌市的品牌压力非常大。

(5)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仍有部分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处。中央、省、市及有关部门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了资金扶持、税收、用电、用地、科技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要求有关部门密切好农业产业化有关工作。但是,这些政策措施被有的部门打折扣,没有完全落实到实处。

三、推进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培养、发展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认识。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认识。农业龙头企业是农村经济新形势下的生力军,发展比较快,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发展、壮大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首先,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大做强出口创汇农业;其次,科技部门要做好内引外联、牵线搭桥工作,组织好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所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增强企业科研开发实力。然后,政府部门要建立各领域、各行业的协会,及时沟通企业间的信息,加强科技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最后,鼓励科技

型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国外招商,开展资本经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3、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围绕科技型龙头企业建好生产基地。基地建设要根据龙头企业对原料需求等因素,以市场的方法因地制宜着力培植一村一品、一产一业,并确定合理的规模,同时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要建立规范的协议机制,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进市场这一程序,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4、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要树立标准化、品牌化意识。农业龙头企业要建立标准化产品、基地建设,为国内外市场接轨奠定基础;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围绕主导产品加大宣传力度,争创品牌,并积极申报省著名商标,不断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企业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政府部门要加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类专业经济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5、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金、税收、土地、工商、信贷等方面通力合作,制定出具体优惠政策,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尤其在投融资、贷款贴息方面。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篇5

文/郭献山 乐 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厂商的产品差异性越来越小。企业在面临“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下,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走集约化道路,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正是在这一环境下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以物流总成本为例,美国的占GDP的10.5%;日本的占11.4%,而中国的却占16.9%,中国业内人士估计可能在20%或以上。中国企业经营的“大而全”、“小而全”,印证了中国企业尚未实现由孤立经营、各自为战的竞争思维向合作竞争、寻求双赢的新思维转变,缺乏与外部供应链企业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一、我国企业的物流现状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企业发展一体化物流存在着各种瓶颈:长期以来受“重商流”、“轻物流”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对物流在经济发展和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从微观环境来说,企业物流管理也不容乐观:物流职能分散;缺乏协同竞争的观念;企业缺乏物流理论支撑和物流人才等。具体的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缺乏现代物流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的理念

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成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然而生产领域的这两个利润源泉,都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日趋程序化、规范化的情况下,技术趋同性的增强使这两个利润源泉基本无泉可挖。进入80年代,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人们开始把竞争的焦点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即物流管理。Dell既不生产硬件也不生产软件,所有的零部件和软件都是外购的,Dell一手抓住客户,一手抓住供应商,高效率地组织零部件的采购、转运、装配和发送,赢得了顾客的忠诚。Dell的物流管理成为了支撑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我国,企业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至于附属地位,被动地接受生产、销售服务。许多企业的物流不但没有形成利润源泉,反而成为亏损源,是无底洞,是企业的负担。

(二)传统的会计核算法掩盖了物流成本的真面目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储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上这些费用仅如冰山的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费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都没有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尤其是花费在保存货物的库存费用也没有单独的科目。我国现有的会计项目对物流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不能揭示物流费用的分布,掩盖了物流费用的真面目,无法唤起企业对物流的重视。

(三)企业的物流职能分散,运做效率低

许多企业并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被动的接受生产、销售服务。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从管理机构设置上,我国的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组织就是例证。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跨部门设置,各部门各自为政,且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

(四)物流管理方式落后

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缺乏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底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以寻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参与供应链管理。

(五)企业缺乏物流理论支撑和物流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物流理论研究的两个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无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01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虽然“物流学”或类似名称的教材以不断问世,但过多地是对国外概念的引进,对于适合我国国庆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二、对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思考

(一)政府要为发展现代物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要加大与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鼓励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检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二)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我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作为小型生产性企业更应走出“小而全”的误区,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大势所趋。

(三)要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

为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性企业应从繁杂的物流活动中解放出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义务上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业中,将物流交给第三方经营。即便对于那些如TCL、美的、海尔等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自己做物流也应认真思考。

同时,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统一管理,以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一体化,还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一体化供应链,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加快建立起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需求预测程度、促进信息共享,同时要积极引入和使用网络技术、EDI、人工智能、条形码与POS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从而真正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为一体化物流的实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五)加快物流学科及人才的建设? ?

根据欧盟的调查结果,在欧洲工友87所大学开展了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培养物流或供应链管理硕士(约占三分之二)和学士(约占三分之一),另有33所大学在其他专业培养中设有物流或供应链管理课程。欧洲一些大学还建有全球领先的物流研究中心等。我国从1993年开始将物流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到1998年全国共有15所高校开设过物流管理专业,成为中国历史上物流专业培养最鼎盛的时期。但在1998年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又被取消了。目前在国内高校开设物流专业课程又迅速发展起来,但远远不能也满足企业的需要。物流研究机构也比较少,且还存在着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致使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缺乏物流专业人才和完善的学科体系的支撑。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篇6

关键词:长通物流

问题

分析

解决对策

结论

一、长通物流公司的简介

长通物流是一家基于供应链管理集运输、仓储、物流配送、产品代理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物流服务商。经过13年的努力拼搏,已经形成了以107国道为中轴,郑州为枢纽,南至广州、深圳,北到北京,东起上海,西达西安的综合物流配送网络,公司下设广州、北京、上海等10个配送中心,140余个分支机构;拥有600余辆大中型运输车,同时拥有近50000家稳定的会员客户。成为河南省最大的物流企业。2006年1月19日长通物流被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认证为国家AAA级物流企业,2009年,又被认证为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长通物流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深谙现代物流理念和供应链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员工队伍。目前,公司拥有管理人员300多名,一线员工1500多名。拥有一批物流管理、农业物流、营销、信息、法律等资深人士组成专家顾问团,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决策与运营水平。为公司发展农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长通物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使物流生产模式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型密集型转变,以科技促发展。已于2002年为自己“量体裁衣”通过上海同济大学物流研究所、上海赛勤软件共同开发了基于支持供应链一体化的长通物流信息系统,并于今年进行第二次全方位的改造与升级。客户可实时动态了解货物信息,使得整个物流运作始终处于严密的跟踪与控制之下,确保了货物运输的可靠性、准确性、稳定性。

为了解决客户的货款安全问题,长通与郑州市商业银行于2005年 10月8日推出国内首张物流业具有开创性的银企联名卡——商通卡。全部货款通过POS机刷卡,银行卡转帐形式,完全实现电子结算,资金流更加安全快捷,规避了物流货款蒸发的风险。在业界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

遍关注。

一个企业的存在,就是因为它对社会所具有的价值。长通成立十三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视社会责任为己任。先后为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为希望小学捐赠报刊书籍、接收下岗工人和兰考灾民就业、2003年“非典”时期长通无偿捐献价值数十万元的德国红外线测温仪„„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二、长通物流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国内的物流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以下就是长通物流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具体表现在:

1、长通物流公司经营无特色。

2、是长通物流公司的投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经营者风险意识淡薄,经营观念亟待更新。

3、是长通物流公司的竞争手段单一,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虚假的“降价”策略往往使经营成本和收益秩序出现混乱。

4、是长通物流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长通物流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近几年虽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说仍难如人意。连锁经营虽然得到提倡,但并未对连锁的本质作深入分析,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不被重视,难以形成真正的连锁经营体系,因而难以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

(二)员工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长通的的员工,大多是高中以下文凭,很多人没有接受好的教育,知识水平较低;长通的管理人员也大多是高中或者大专文凭,凭着自己的长期的经验做出决策,很少经过科学的分析统计,市场调查,因此这样的决策执行起来,承担的风险较高。因为知识水平较低,因此管理层对员工的管理交为混乱

(三)服务态度差

具体表现在1、发放、接收物品的时候没有礼貌对客户,经常给客户进行争执度恶劣。除此之外客户的货物出现破碎,损坏等现象时,也没有给予很好的解释。

2、是客服热线,当客户有事向客服咨询,或者投诉时,经常打不通客服热线,即使有人接听时,也没有对问题进行很好的解释,经常出现与客户争吵的现象。员工的责任感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影响长通的外在的形象

(四)乱收费现象严重

长通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客服方的货物时,收取的费用混乱,乱涨价,乱收费,没有一个监督机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王先生从郑州长通物流发小纸箱一件至河北,收运费15元。代收货款7320元。截至2008-05-14货款仍未到账,且在河北当地客户提货时,货运公司代收货款金额由7320涨到7336元。王先生无奈最终与客户协商,从郑州往货运公司卡上汇16元后,客户才将货顺利提走。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长通的乱收费现在是很严重的,长久下去,必定影响长通的长久发展

(五)长通物流公司应用物流技术水平低

国外物流巨头通过现代先进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来降低流通成本,例如沃尔玛利用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强大的数据仓库和全面压价的全球采购体系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超额利润。而长通物流公司由于缺乏资金和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很难实现规模化的大批量采购,同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投入也不足。这使得长通物流公司在销售成本上明显高于国外大的物流企业,导致利润的大幅降低。

(六)服务方式单一

目前长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对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还没有全面展。

(七)营销观念差

长通物流的营销观念基本上是通过业务员的口头宣传和网站宣传,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宣传。其次在对产品定价上以是以主观主主,定价模糊,再次是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规划

三、长通物流公司的问题分析

(一)长通的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不高,是因为管理层大多是高中以下文凭,是通过自己长期的经验,自己的阅历从开展管理工作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运用到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自主性较强。另外管理层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缺乏合理的认识,这样就形成的管理层混乱,管理力度不够,决策的执行力不够,没有对公司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

(二)大多数的物流从事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这是因为管理层对员工的要求较低,只要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物流工作即可,并没有要求员工有较高的学历。此外,在对员工的培训方面也没过多的投入,只要求员工掌握基本的机务能力,并没有要求员工有较高的分析能力,统计能力。

(三)物流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外在形象,没有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企业不可能发展壮大。长通的服务态度不好,除了因为员工的文化水平低和企业没有做一个好的培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一个健全的绩效考核机构,或者没有将服务的好坏作为一项对员工的考核。

(四)乱收费现象是每个物流公司都存在的现象,但是长通的乱收费严重.。这是因为企业没有对员工做较多的培训,员工的素质不是很高,其次是因为企业没有一个规范的收费标准,再次是因为企业没有很好的接受客户对乱收费的投诉,对乱收费的员工进行处罚,也没有一个健全的考核标准。国家物价总局没有对我国的物流行业的收费标准作出统一的规范,使一些物流公司装了这一空子,乱收费来谋求个人利益。

(五)物流公司的技术水平低,这是整个物流行业或者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存在的一个瓶颈。

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长通物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要求,提供综合物流业务。传统的物流行业对技术要求不高,现在的物流发展迅速,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通物流作为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势必影响它今后的发展。技术 的投资是一项较大的投入,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雄厚的资金,熟练的技术人员,企业领导者是不可能进行技术革新的。

(六)传统的物流以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为主,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客户希望物流企业能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服务项目的上马,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持,人员支持,资金支持。如果企业没有高素质,高学历的物流人才,那么物流项目只是一个摆设。除此之外,这还需要企业的领导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

(七)现在无论任何企业都必须懂得如何营销,尤其是服务行业。长通营销观念薄弱,主要还是因为其知识基础薄弱,技术水平有限,营销员知识水平较低。没有对整个行业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四、长通物流公司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管理者的学习培训,雇佣专业物流人员

1、培训学习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火车跑的快,主要靠火车头,因此由一个知识广泛,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企业领导人带领,一定会让企业快速腾飞。管理层活动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培训,请有关专家来讲座,学习,或者参加培训,这是活动知识的最佳途径二是自主学习,领导者应该没有抽出时间学习物流行业的发展,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调查方面的知识,不求精通,但是必须了解。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企业的治理十分有效

2、招聘管理人才 招聘外来的懂管理,熟悉业务的经理也能给你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招聘的管理人员,可以迅速的发展企业的病症,并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症下药,以此来使企业发展壮大

(二)创建“服务至上”的物流企业文化

1、强化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荣辱感,把树立企业形象当成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2、对员工进行培训服务培训,帮助提高员工的服务素质,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3、考察员工的业务水平,服务水平,并将其记入档案,作为年终考核

4、建立完整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使员工的薪酬和其工资水平挂钩,促使员工自觉提高其服务质量水平

5、增加客服热线,使客服热线,减少打不通的现象出现对客服人员进行入岗培训,并对客服人员进行考核,鼓励客户对服务态度打分,并作为年终对客服人员的考核

6、每个客户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理应受到公司的认同和重视。因此,要让客户知道公司非常在乎他们、对他们心存感激、并有所回报时,他们重复接受服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三)建立系统全面的收费标准

1、国家要加大对物流行业的监督,加大对的物流收费体系进行监督,建立一定的标准水平。如果有乱收费现象可以拨打12315全国消协电话,即可举报。

2、长通物公司要建立明确的收费标准,分地区,分省市的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并将之公开,杜绝乱收费现象

3、要加大对企业员工乱收费的处罚力度,如果发现员工有乱收费的现象,除了将多收款退还给客户外,还应视其轻重给予处罚。

(四)建设高水平物流系统

采用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装备,建设高水平的物流系统。建设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分拣中心,采用现代的包装和搬运设施,使包装机械化,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促进企业的持久发展

(五)建设综合型物流企业

长通可以建立在信息平台上,网络覆盖一个较大的区域,为客户提供各种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以及增值服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租用专用仓库也可以自己建仓库。可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船队,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也可以对租用几种运输工具。综合物流企业建立在现代高技术支持下,可以提供各种延伸服务 如快运服务,限时服务,门对门服务等,另外可以提供货物同步查询服务,等增值服务

(六)与时俱进,转变营销观念

长通物流要想长久的快速发展,必须从广告宣传、业务推广、客户服务、建立客户服务关系等方面进行着手,从单一的营销模式变成系统的全面的营销模式。

1、广告宣传,可以从传统的业务员口头宣传,墙体宣传转变为网络宣传,电视媒体宣传,加大潜在的客户群的认知度。从传统的业务员宣传到网络宣传,活动墙体宣传,公关等宣传活动

2、业务推广 从单一的运输、仓储服务,发展为以运输、仓储为主,以电子商务为副的全方位的服务

3、客户服务 由传统的以公司为导向发展为以客户为导向,发现客户需求,尽力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发现市场,填补市场空白,以求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4、建立客户资料库

客户资料是物流公司营销活动的起点,其基本思想就是做到对客户了如指

掌,不定期进行意见反馈,征求意见,从而针对每一个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准确规划设计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中心,并实行资源共享。

五、结语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篇7

所谓会展经济, 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 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也被称之为“会展产业”或“会展市场”。通过举办各种会议、展览或展销, 会展经济可以创造商机,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环境下, 其对于城市经济的功能彰显。

1、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会展经济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据测算, 展览业的利润率大都在25%以上, 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 而随带的相关产业价值与展览会本身收入之比是10:1, 即在会展上投入1元钱, 就将在该地相关产业中有10元的实际产出。现在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有40多万个以上, 总开销达到800亿美元, 定期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和博览会有4000多个, 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2800亿美元。这种直接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得会展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2、会展经济能够强劲地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经济可带动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旅游为一体的“第三产业消费链”, 这是会展经济产业带动作用的充分体现。例如, 每年两届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交会) , 带动了广州第三产业的发展, 展会期间, 广州市酒店国内外客商入住率达90%以上。1999年以来, 香港参观展览的人数达407万人次, 展览业本身收益为15亿港元, 酒店业收益高达126亿港元, 占第三产业总收入的59%;餐饮业收益635亿港元, 参观展览的人士在香港的商店总消费达27亿港元, 占零售业总收入的12%。

3、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会展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从会展行业自身需要的会展策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经纪人、培训师、模特, 直至接待国内外客商所需要的酒店、交通、翻译等从业人员。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计算得知, 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 可创造100个就业机会。在我国, 专家预计会展业的带动效应相对弱些, 但会展经济的发展确为城市就业提供了一条有效渠道。

4、塑造与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高层次展览会议的举办, 对举办城市的形象、经济状况、旅游资源等都是一次广泛宣传;可以加强国内外对该城市的了解, 提升该城市的国际声誉与地位。例如, 原本穷乡僻壤的博鳌自从建成国际会议中心后, 以良好的生态、人文、治安环境, 吸引众多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将会议安排在博鳌召开。仅2006年一季度, 就有100多个国内外会议选址博鳌, 而每天前来旅游度假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二、天津市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

天津位于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 是北方对内、对外开放的轴心。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整体发展规划的滨海新区, 其独特的五大优势———区位、交通、资源、工业基础和体制创新, 使会展经济成为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天津市较具规模的大型展馆共有3个, 展览面积已达到7.5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 天津市将建设综合规模40万平方米以上、拥有6000个展位、达到国际标准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一批大型现代化会展项目, 每年将举办国家级和世界级展览会达到160个, 大型会展龙头企业要发展到30个。

同世界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 甚至同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国内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 天津会展经济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基础设施不健全, 配套服务相对滞后

会展要发展, 展馆及其设施、星级宾馆、餐饮服务设施以及交通物流系统就要扩容。在此背景下, 天津国展中心的展馆面积从10000平方米增加到46000平方米, 随之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竣工, 建筑面积达61000平方米。但会展的基础设施仍不健全, 只在硬件上扩建, 软件上仍见缺乏。其所具备的设施可满足中小型展会, 一旦承办大型国际型的展会, 就会凸显不足, 配套服务技术、信息等相对滞后, 制约会展经济的发展。

2、缺乏专业化的会展人才, 品牌展览公司缺乏

会展业从业人才的素质决定了会展发展水平的高低。天津目前有80余家注册会展公司, 加上会展物品租赁、展位特装搭建、广告等会展服务企业共有100多家, 但业内公司普遍规模较小, 品牌展览公司缺乏, 展览业从业人员总数也仅为1000人左右, 并且素质也是良莠不齐, 使会展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及质量、重复办展、缺乏策划, 但这往往需要高素质的会展策划人员去完成。

3、会展市场体系不完善, 政府角色错位

由于体制原因,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是我国会展业的主要方式。结果导致企业间竞争地位不平等、多头办展、低水平, 造成展会数量多、规模小、重复性强、资源分散等局面, 这严重困扰着会展经济的发展。作为天津市会展产业的发展, 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境况, 不完善的会展市场体系无疑成为了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4、展会主题分散, 知名展会少

据业内人士调查, 在天津举办的知名展会偏少, 综合展会偏多, 专业展会题材重复严重, 而面向普通市民的展销会比例较大。这些特点都直接阻碍了天津市会展的发展步伐。目前天津的专业展会吸引有效观众不足 (统计显示, 参加展会的观众中仅有1/10为专业人士) , 也直接导致了国内外其他主办者在天津办展的意愿不明显, 从而直接影响天津市会展业整体的向上发展。

三、天津市会展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1、充分利用好现有场馆和设施, 加快软件建设

为配合滨海新区建设, 在展馆建设上要科学规划, 避免小而散, 要走国际化、专业化、大型化、品牌化、网络化之路, 同时搞好整个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 天津市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展馆, 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避免展馆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的缺点, 进而提高会展的效益。

2、培养专业化会展队伍, 满足不同层次展会需求

天津会展经济发展需要一支熟悉会展业务及管理、职业道德素养高的专业人才队伍。会展人才可分为:核心人才、辅助型人才和支持型人才。作为核心人才的策划人才, 属于会展业高端人才;辅助型人才主要包括设计、搭建、运输等人才;支持型人才包括翻译、会务接待、公关、礼仪等方面的人才。目前对于天津市来讲, 会展业急缺营销策划和会展设计人才。

同时应积极推动天津市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开设有关会展的学历教育, 力求通过多层次、多样性和系统化的培训, 提高会展人才专业素质, 提升会展管理水平, 推动天津会展向多层次、多样性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3、建立规范化市场体系, 提高展览市场规范度

形成“展览公司为主、政府参与为辅”的会展模式, 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取代政府操办, 推动会展市场化、产业化和规范化。

为提高会展市场规范化, 市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推介会展业项目, 奖励重点和品牌展会, 鼓励发展符合天津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展会项目;鼓励出国参展、知名品牌参展、知名展览公司办展;培养会展人才, 奖励对会展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此规范和培育会展业市场, 使之在规范化的市场运行下健康快速发展。

4、突出展会主题, 争办知名展会

从国际知名展会的发展来看, 定位是关键。对于已经做大的、有较高知名度的展会, 应使其进一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对于中小型展会, 应尽可能整合资源进行联合配对, 开辟一条新的品牌展会建设之路。

天津市已具备了发展会展业的格局, 因此应在展会品牌上下功夫, 力争多办知名展会, 缩短天津市与世界知名会展品牌的差距, 将天津市不仅发展成为中国一流的海港城市, 更应将天津推向世界会展业发展的主流之中。

摘要:会展经济对于城市经济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首先分析了会展经济对于城市经济的功能, 进而介绍、剖析了天津市会展经济发展的进程及现存的问题, 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天津市,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乃静, 路晶.会展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J].山东经济, 2006, (4) .

[2]刘慎河.国际会展业引发的思考——探析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之路[J].江苏商论, 2006, (8) .

天津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篇8

摘 要:从产值和规模企业两方面阐述了天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数据总结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最后对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措施意见。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F307.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8.02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from two aspects of value and scale of enterprises in Tianji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summariz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ing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the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cale enterprises; security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 值

截止到2012年,天津市共有食品工业企业1 300余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共计28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 935.1亿元,同比增长45.53%,实现销售收入1 859亿元,同比增长36.3%[1]。其中农副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8.4亿元,同比增长63.55%;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1.79亿元,同比增长44.28%;酒、饮料和精制茶之类也实现工业总产值139.59亿元,同比下降7.16%;烟草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32%,同比增长40.1%。食品工业全行业实现出口创汇6.34亿美元,比2011年降低15.91%。

天津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6%,比去年提高了1.5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轻工业的72.02%,增长了12.26个百分点,高于轻工业增速13.2个百分点[2]。在食用油、保健食品、冷食饮料、方便及焙烤食品、肉及肉制品等5个重点发展的优势行业中,保健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8.88亿元,增长56.89%,总量在全国排第一位。食用植物油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6.46亿元,同比增长82.5%,总量在全国的排位由去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五位。方便面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3.87亿元,同比增长48.88%,总量在全国排第一位。碳酸饮料行业总量排在全国第三位,茶饮料总量排在第五位[3]。

1.2 规模以上企业

2012年,天津市郊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80家。其中农副食品制造业91家,占13.38%;食品制造业58家,占8.53%,饮料制造业15家,占2.21%;纺织业38家,占5.59%;纺织服装制造业138家,占20.2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制造业37家,占5.4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3家,占3.38%;家具制造业51家,占7.5%;造纸及纸制品业103家,占15.15%,印刷业32家,占4.71%;医药制造业42家,占6.18%;工艺美术品制造业52家,占7.65%(表1)。

2 发展特点

2.1 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规模企业发展

进入“十二五”以来,天津市食品行业紧盯享受型、小康型食品市场需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整体水平得以提升。2006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的45.43%,26.96%和21.9%;2012年分别占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的41.78%,48.69%和7.21%。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2011年精深加工的食品制造业增长迅速,实现工业总产值697亿元,增长121%,其占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的51.8%。初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业所占比例下降到32.6%[4]。

2012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销售收入1 859亿元,比去年增加42.9%,其中50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 691亿元,占当年天津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91%。在50强中排名前三的企业是: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康师傅方便面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和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其销售收入均超过200亿元[5]。

2.2 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素质

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农民教育培训地方法规——《天津市农民教育条例》,并于2010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当年培训农民17万人,其中有12万人取得相应证书。

实施了277项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筛选推广农业新品种181个、新技术149项,建立科技示范户2 131户,带动农户7.1万户,增加就业7 000多人[6]。

自1999年以来,天津市政府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书,合作10余年来,“三院两校”已成为天津市科教兴农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进入十二五以来,市农委、科委等政府部门在天津食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先后支持组建了“天津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天津市食品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中心”、“ 天津市植物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天津市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等,这些研发中心的设立为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 大批科技成果和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在企业应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升级。

2.3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增强企业品牌效应

“十一五”以来,天津市食协在保证天津市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企业申报评审工作,截止到2010年底,评出3批共92家,为保证食品安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开展食品安全师培训考核工作,有245人通过培训考试并取得证书;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制订了《天津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安全食品召回实施的指导规范》和《加强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自律意见》在行业执行;四是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多次食品安全宣讲活动及维权活动;五是受市经信委委托,研究制定了“天津市食品工业企业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全行业组织开展好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普遍增强,通过ISO9000、HACCP等认证的企业逐年增多,生产加工过程进一步规范,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和样板企业。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40个企业的13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6个企业的158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龙头企业或农业初级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分别为3个、3个和1个。

2.4 完善政府服务职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天津市食品协会与民生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取抵押、联保、对公、信用贷款等形式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资金问题。2012年为360家中小企业解决资金4亿元。

天津市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在几年来举办食品、农产品专业展会的基础上,举办了“2012中国·天津(环渤海)国际食品交易会”,规模进一步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提高,为企业搭建了很好的展示平台。截止到2012年底,天津市食品工业投资167.53亿元,比2011年提高35%;完成投资86.62亿元,比2011年提高45%;施工项目168个,比2011年增加44个。投资超过5亿元的项目7个,比2011年增加2个[7]。

3 建 议

3.1 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

按照食品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抓好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绿色种植、养殖,为食品工业提供优质、标准、稳定供给的原料。加快企业从单纯加工生产为主向以原料、加工及市场协调发展的转变,实现以食品工业为龙头,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3.2 培育建设好食品大市场

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好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津京国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三家现代化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同时做好韩家墅农产品物流中心、老板娘国际农副水产食品城、二商集团农副食品交易配送中心、金元宝滨海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水产集团冷藏加工物流基地等项目的扩建及改造升级,提升交易中心功能。

要积极发展食品会展业,逐步将天津培育成中国北方最大食品交易中心。不断提高天津市在国内及东北亚地区的辐射功能,提高天津市食品的市场占有率。

3.3 重点扶持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加强品牌化经营[8]

选择一批目前规模虽小,有新产品,企业家创新意识、动力和能力较强,发展有前景、增长有潜力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做强做大,成为标杆企业,尤其是对依托天津特色原料进行加工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企业、行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要加快区县食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建成肉类、乳类、酒类、保健食品、酱腌菜和炒货休闲食品等产业集群,培育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3.4 推进产、学、研大协作

“十二五”期间要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创新,构建“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食品技术创新平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食品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大型食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管理、人才培养、市场等方面给予扶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发挥食品行业专家服务平台的作用,引进国家级研发中心,加快推进食品科技创新步伐,引领产业发展。

3.5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要严格按照QS认证的标准和产业政策要求,从严对所有企业实施再审核,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加快安全师培训和配备,使每个企业都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立项、资金、补贴等各个方面支持食品安全先进企业,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保证食品安全的自觉性[9-12]。

3.6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建立食品行业人才库,对急需的人才进行分专业、分层次的归类,并根据各类人才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制定相应内部培养或是外部引进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天津市现有的教育资源,与各高校食品工程学院及职业学校食品相关专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联合培养、培训,并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员工参加国家及天津市的人才培训工程。鼓励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增强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实力,在科研经费、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13]。

3.7 发挥协会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加强行业管理

充分发挥食品工业协会在政策引导、信息发布、技术交流、项目研究、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已经和正在建立的6个服务平台的作用,为食品企业提供信息、融资、科技、人才、策划、法律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在食品工业协会的组织下,大力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开展行业诚信体系试点,积极推广试点经验,并努力使之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构建严格的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保障天津市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积极组织利用好宣传媒体、新闻出版、IT、印刷等行业以及商业流通领域等各种社会资源,为食品行业的发展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14]。

要加强国内、国际食品技术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优势,组织召开食品行业国际高峰论坛,吸引国内外著名食品制造企业、食品专家、教授、学者来津与天津市相关的食品企业和专家进行交流,促进天津市食品行业各领域与国际接轨,提升天津市食品行业的管理、人才、技术、市场等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巧君.两年关闭落后企业600余家[EB/OL]. (2013-03-13).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3-03/13/content_6851958.htm.

[2] 天津统计局.天津年鉴2013-食品工业[M].天津:天津年鉴社,2013.

[3] 作者不详.2012食品工业产值增速45%津城连续两年全国居首[EB/OL]. (2013-03-13). http://spzx.foods1.com/show_2037528.htm.

[4] 天津统计局.天津年鉴2012-食品工业[M].天津:天津年鉴社,2012.

[5] 作者不详.2012天津食企工业50强出炉 37家年销售超5亿元[EB/OL] .(2013-03-13).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13/03/13/010735558.shtml.

[6] 作者不详.天津市科教兴农2010年工作总结与2011年工作安排[EB/OL] . (2011-05-04). http://www.tjaci.gov.cn/sub-index/zwz_getDetails?csTypeId=10&id=192&typeValueId=8.

[7] 作者不详.食品工业强市的曙光[EB/OL]. (2013-03-11). http://news.163.com/13/0311/08/8PM2EAVO00014AED.html.

[8] 汪明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74-76,79.

[9] 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10] 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5):488-490.

[11] 范琦智,王艳辉,李凤梅,等.科右中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 19-20.

[12] 刘枫,解睿,何燕.如何实施提升山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J].山西农业科学,2010(6):76-78,82.

[13] 马玉琴.关于固原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6):29-30.

[14] 薛选登.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3):19-21.

要加强国内、国际食品技术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优势,组织召开食品行业国际高峰论坛,吸引国内外著名食品制造企业、食品专家、教授、学者来津与天津市相关的食品企业和专家进行交流,促进天津市食品行业各领域与国际接轨,提升天津市食品行业的管理、人才、技术、市场等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巧君.两年关闭落后企业600余家[EB/OL]. (2013-03-13).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3-03/13/content_6851958.htm.

[2] 天津统计局.天津年鉴2013-食品工业[M].天津:天津年鉴社,2013.

[3] 作者不详.2012食品工业产值增速45%津城连续两年全国居首[EB/OL]. (2013-03-13). http://spzx.foods1.com/show_2037528.htm.

[4] 天津统计局.天津年鉴2012-食品工业[M].天津:天津年鉴社,2012.

[5] 作者不详.2012天津食企工业50强出炉 37家年销售超5亿元[EB/OL] .(2013-03-13).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13/03/13/010735558.shtml.

[6] 作者不详.天津市科教兴农2010年工作总结与2011年工作安排[EB/OL] . (2011-05-04). http://www.tjaci.gov.cn/sub-index/zwz_getDetails?csTypeId=10&id=192&typeValueId=8.

[7] 作者不详.食品工业强市的曙光[EB/OL]. (2013-03-11). http://news.163.com/13/0311/08/8PM2EAVO00014AED.html.

[8] 汪明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74-76,79.

[9] 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10] 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5):488-490.

[11] 范琦智,王艳辉,李凤梅,等.科右中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 19-20.

[12] 刘枫,解睿,何燕.如何实施提升山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J].山西农业科学,2010(6):76-78,82.

[13] 马玉琴.关于固原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6):29-30.

[14] 薛选登.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3):19-21.

要加强国内、国际食品技术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优势,组织召开食品行业国际高峰论坛,吸引国内外著名食品制造企业、食品专家、教授、学者来津与天津市相关的食品企业和专家进行交流,促进天津市食品行业各领域与国际接轨,提升天津市食品行业的管理、人才、技术、市场等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巧君.两年关闭落后企业600余家[EB/OL]. (2013-03-13).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3-03/13/content_6851958.htm.

[2] 天津统计局.天津年鉴2013-食品工业[M].天津:天津年鉴社,2013.

[3] 作者不详.2012食品工业产值增速45%津城连续两年全国居首[EB/OL]. (2013-03-13). http://spzx.foods1.com/show_2037528.htm.

[4] 天津统计局.天津年鉴2012-食品工业[M].天津:天津年鉴社,2012.

[5] 作者不详.2012天津食企工业50强出炉 37家年销售超5亿元[EB/OL] .(2013-03-13).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13/03/13/010735558.shtml.

[6] 作者不详.天津市科教兴农2010年工作总结与2011年工作安排[EB/OL] . (2011-05-04). http://www.tjaci.gov.cn/sub-index/zwz_getDetails?csTypeId=10&id=192&typeValueId=8.

[7] 作者不详.食品工业强市的曙光[EB/OL]. (2013-03-11). http://news.163.com/13/0311/08/8PM2EAVO00014AED.html.

[8] 汪明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74-76,79.

[9] 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10] 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5):488-490.

[11] 范琦智,王艳辉,李凤梅,等.科右中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 19-20.

[12] 刘枫,解睿,何燕.如何实施提升山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J].山西农业科学,2010(6):76-78,82.

[13] 马玉琴.关于固原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6):29-30.

上一篇:先进单位演讲稿下一篇:室内设计学习心得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