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精选8篇)
一、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从内容上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表现为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其次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
社会基本矛盾是我们党新时期确立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因为经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同样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状况的必然要求。“求木之长者,必
固其根本”。我们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基本路线这条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1、为什么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那么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体现的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2、互作用、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支撑;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很难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前提,又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深刻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1、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制度保障;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改革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的前瞻性、预见性,同时也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这一方法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方法,是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用这样一种方法取得经验、发现规律、形成共识,在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前提下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
划分社会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用以研究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基本范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学术界对于社会形态有过十分热烈的讨论, 尤其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和相关理论问题。在改革开放开始的阶段, 这一问题重新在学术界引起了探讨, 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使得探讨不够深入。这些年, 不少学者深入的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 并进一步在借鉴当代社会科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观点, 推动了学术界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社会形态的概念
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不少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 这两个概念应该按照不同的意义区分开来使用。对于马克思的《序言》中提及的社会经济形式概念, 一些学者指出它是指社会所有制形态, 在部分地方又被认为是所有制形式。另有一些学者对社会形态的理解是, 它是一个范畴, 包括了三个大的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即生产力、生产关系、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以及一些社会意识形态。另外, 根据社会经济形态范畴的要素来分析, 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应该归类于生产方式内部, 不包括在社会经济形态范畴中, 它是作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生产、交换、分配、流通领域内的特殊结合方式。在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这两个概念的讨论中, 有的学者还在本着考证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新的表述——“经济社会形态”。考证者指出, 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所谓“社会经济形态”一词, 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原文的一种不确切的译法。德文原文直译应为“经济社会形态”。当年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时, 就曾采用过“经济社会形态”或“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译法。考证者认为, 在马克思那里, 经济社会形态就是指以经济关系为骨骼的整个社会形态, 它同社会形态应该是同义语。至于翻译成“社会经济形态”虽然不够确切, 但既然它已经广泛流传并为大家所接受, 那么不妨继续沿用, 也就是说应该把社会经济形态、经济社会形态、社会形态三者都看作是同义语。
二、关于三种社会形态和五种社会形态的争论
第一种观点坚持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更替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认为五种社会形态是马克思的本意, 在逻辑层次和理论根据上更为根本, 三种社会形态——人治社会 (或称为传统社会, 人治社会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历史阶段) 、半人治半法治社会 (或简称为转型社会) 、法治社会建立在五种社会形态的基础之上, 不能把它们作同一层次的“互相包容”, 否则就有可能动摇五种社会形态的基础地位。有学者认为, “五形态”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书中提出的, 虽然存在着用“部落所有制”、“亚细亚生产方式”这样一些术语来表述原始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具有不确切性等问题。有的学者认为, 斯大林关于“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的经典表述源于马克思。马克思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对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作了理论上的论证, 指出了更替的内在依据。第二种观点主张用三种社会形态取代五种社会形态。有的学者认为, 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是“三形态”, 而不是“五形态”。“五形态”被这些学者叫做“社会形态单线递进论”, 他们始终认为, 人类社会五个阶段依次循序递进的理论是斯大林为了给各国制订出具有普适性的“五形态”图式而概括、上升出来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制订“五形态”图式, 这不是他们的原意。根据这些学者的看法“五形态”表现出来的是“单线论”, 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由于马克思曾严格限制了“五形态”图式的地域范围, 即限于西欧地区, 如果超出了这个地域范围, 就没有了适用效力。
三、关于社会形态的“跨越”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后, 马克思对人类学做了深入的研究, 又对俄国社会做了具体的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伟大意义的“跨越说”, 这是一种科学而成熟的理论。马克思的设想“开辟了非欧化的世界历史发展道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多线的世界历史思想被明确地提了出来。过去,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单线论”, 当前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表明, 从古到今东方和西方就是组成人类世界的两个部分, 由于它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 未来走向新社会的途径和根据也不一样。在我看来, 要想透彻的研究社会形态及其相关理论, 其难度系数特别的高。面对复杂多变的历史现象, 我们的学者在分析、解释、概括、抽象时可能见仁见智, 甚至在一些重大认识上出现分歧, 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这些分歧有利于我们更加进一步的深入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与此同时, 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作了有益的尝试。
社会形态理论关系到对人类社会发展总进程的认识, 如果我们要想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揭示事物的本质以及相互联系, 就必须要将科学的社会形态理论作为指导, 客观而实际的揭示出正确的历史规律, 并从整体上牢牢把握历史。所以, 不管是在过去、今天还是未来的人类社会, 我们都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坚持并发展下去, 而且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凌云.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M]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9.
[2]秦庆武.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再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 1991 (3) .
[3]赵常林.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几点看法[J].北京大学学报., 1991 (3) .
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观,往往用抽象的人和人性,用幻想的联系,来代替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从社会和社会关系出发,科学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社会历史演进并非是偶然事件的连续,而是其客观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严重阻碍着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必然会发生变革。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列宁也说过,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示了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把社会历史观真正变成为科学。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观,从抽象的人出发,不能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他们以个人为核心,把抽象的人性复归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把人类的命运,历史的前途,寄托在个别“天才”和“创世主”身上。但创造历史的动力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科学地说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自从找到了新的出发点以后,在研究人类解放等一切问题上,坚持作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分析,反对“抽象的人”、“永恒的人”。正是有了这一新的出发点,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并通过对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分析,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才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才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最后消灭阶级。
分清新旧两种出发点,才能划清历史唯心主义同历史唯物主义的界限,才能正确理解这个出发点的变化。同样,也正是有了这个新的出发点,才能产生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就是说,才能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首先就在于它有了新的出发点,并由此而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的伟大意义。
人道主义是一个充满歧义而又变动不居的思想话语,但其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过程却又是显而易见的。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道主义,其宗旨是颂扬人性,倡导人权,鞭笞宗教神权,但内容多在文化领域,而仅仅这个领域并不能改变非人道的社会现实和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法国启蒙主义人道主义开创了一个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的时代,要求改变扼杀人性和理性的社会政治制度。在法国大革命中,这种主张得到了实现。比较而言,前者侧重于人性解放,后者旨在政治解放。但仅仅将人道主义限定于政治领域,依然不够。因为在经济领域中仍然存在着非人道的现实。因此,人道主义必须而且必然要有的新的承接和扩展。于是,便有了共产主义学说的合法性出场。共产主义学说继承了人道主义在理论上和历史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并进一步要求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全面的改革——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变革,展现了一个彻底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这样也就厘清了世界近代史上人道主义前后相继又不断扩展变异与完善的过程。
人道主义理想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路径。一是人道主义呈不断扩张趋势,即历史主流的人道主义由为一部分人争取利益变成为多数人甚至全社会、全人类争取利益。二是领域的扩张,主流的人道主义所倡导的自由权利由一个领域逐步扩大到文化、法律、政治、经济和国际交往的所有领域。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类人道主义,代表着人类的整体利益,它是为全人类呼唤解放和谋求利益的。由此可以确定,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的理想学说,也就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最新最高的历史阶段。
当然,人道主义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理解,这就如同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这类概念,决非只有一种理解一样。马克思恩格斯把16至17世纪托马斯·莫尔等人对理想的社会制度的空想叫作“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把十八世纪出现的梅叶、摩莱里等的思想叫作“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而把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叫作“社会主义创始人”。同样,“人道”、“人道主义”这类词广泛、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即便在经典作家的作品中,这类“人道主义”也不只是指文艺复兴时代那个有特定时代背景、特定阶段内容的人道主义。因此,不能仅用从语源学、词义学上考察概念的方法,来论证历史现象。一个历史现象、一种社会思潮的产生总有它合理的历史根据、真实的历史逻辑。不同时代、不同阶段都要赋予这一思潮一定的历史特点。对人道主义的考察,也应回到历史中去,而不是回到概念中去。正如马克思所说,无神论是通过宗教的扬弃这个中介而使自己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共产主义则是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这个中介而使自己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在马克思有关“人”的语境里,前人类的“类”和“人类本性”这两个概念,在早期著作中常兼而使用,但在成熟期著作中则多用后者,其实两者并没有多大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产生在我看来正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的这个类,或人类本性之受到摧残的双重挤压才纳入其视域。甚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立,也是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开始的。比如恩格斯,他为什么要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呢?因为他在英国的旅行使他看到英国工人阶级简直就好像是生活在一批从战争中归来的残废者里面一样。社会所能提供给满足人类本性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和工人阶级所在其中生活的实际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启发了恩格斯,他
此时用以判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好是坏,是要保存还是要推翻的标准,正是从这种巨大反差中确立的。
据此,我认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观点来研究人、人类社会和人道主义才是真切的。但是在我国,近二三十年来,只是过多地从历史、政治、社会等范畴去说明人类和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成了我们认识人的唯一“教规”。把本来应该说是科学的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绝对化、片面化。其实,这句话是不能被当作关于人的完满的准确的定义性加以表述的。不从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角度看人,对人这个“类”的组织也就越来越模糊,就会忽视人类的最为基本的属性——自然性。其实,关于要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角度去看待人、人类、历史的问题,是早已被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证过了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关心、不正视人的生命现象、生活内容,那它就只能是天国的圣谕,而不是人世的科学。人是什么?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一个独特的类。人既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受自然的约束,又进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人和自然的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正表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相结合的观点去认识人、认识人类。
有鉴于此,裴德海同志《理解与重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路径依赖》一书的出版,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事。这是他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的又一次提升。这本书直面近一个半世纪的人道主义的难题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人道主义思想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清理,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进行了深度开掘,突破了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既成观点,是一篇具有重要理论创新的优秀研究成果。我以为这本著作在理论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人道主义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具有高低不同的层次性。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最高层次的人道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不仅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的思想体系,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必将走向消灭压迫,所有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号召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为此而奋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发展观。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区别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根本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消灭私有制,经过革命斗争(甚至残酷斗争),单靠人道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是实现不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最高目标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论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都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新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规律,共产主义是由历史发展规律决定的,也是人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总之,本书的出版是近20年来有关人道主义研究的最具创新的成果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然,书中也有一些观点有待于作者在今后的著述中继续阐释。相信作者在今后的著述中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知识: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当成废物的垃圾是可以收获巨大利益的,里面有一笔巨大的宝藏。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后,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纸0.85吨,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利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污染75%,减少水污染和固体废物97%;回收食品废物等有机垃圾1吨,可生产
0.6吨有机肥,也可生产垃圾燃料,作为发电、供热燃料。所以,采用分类式的垃圾桶可以方便我们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再收集起来,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良性循环。调查情况:花冠小区东、西两部分共有17栋楼,每个楼道口对面均分布有一个垃圾桶,且在东西部各分布有一个大型厨余垃圾桶,但是未看到有分类垃圾桶,每个垃圾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垃圾;
瑞和嘉园共有22栋楼,仅在正对大门口的大道上每个路灯路灯下有1个分类垃圾桶,而且只分成可回收(绿色)和不可回收(红色),另外每四栋楼旁设置一个大型的厨余垃圾桶,里面堆满了可回收的各种垃圾还有一些生活垃圾;
上海嘉园共分为三区,其中第三区还在建设之中,只有第一、二区入住居民,约20栋楼,同花冠小区一样,只在每栋楼旁设置了一个垃圾单桶,还有就是在道路主干旁设置了一个大型的垃圾箱。并没有看到分类垃圾桶。
牡丹小区在进去后左右两侧均有小路,路旁随路灯均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双桶,但是数量并不合适,因为很多垃圾桶下已经堆满了,并且垃圾桶下还堆放着一些。垃圾桶里掺杂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投放。
另外在多个小区发现,有些垃圾桶确实被投放了相应的垃圾,可是运输时除了一些可以卖钱的纸盒、饮料罐之类的垃圾被保洁员单独拎出
来外,其他垃圾都被“一锅煮”装进垃圾车。在垃圾回收站。被运来的垃圾一股脑儿的被倒在大坑里,进行所谓的卫生填埋。
而且回收站里并没有垃圾分拣设备,其原因是没有预算。光是给垃圾处理场装备一套垃圾分拣设备就需要300多万元。同时,分类处理垃圾的成本也很高。采用直接填埋的方式处理1吨垃圾成本在30多元,而分类处理垃圾,每吨则要花费100元以上。
调查结论:
居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环卫部门方面,垃圾分类的运输和处理能力欠缺,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很不合理,很多小区物业缺乏对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视;
企业尚未成熟,设备有限,还未具备能力为居民回收生活垃圾,故没有安排专门的分类垃圾桶;
环卫工作人员的培训没有到位,大部分环卫工人对垃圾分类处理知识不清楚。
现象评价:
这种做法极大的破坏的自然界的平衡,浪费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材料也取之于自然界。因经济的发展而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垃圾问题,从而造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不平衡;而从联系的观点来看,这势必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生产和消费必然会产生垃圾,而垃圾的产生,又势必会引起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若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垃圾问题,环境的污染又会反过来影响甚至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无止无休。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的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人类对垃圾的处理认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寻与实践,从填埋、焚烧,再到“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人类对垃圾的处理认识也在慢慢的向一个更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向发展。对垃圾的分类与再利用也在向更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任何真理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在真理的这种条件下,人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认识和发展,客观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社会才能在物资的世界里不断的发展。
调查结论:
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垃圾问题而导致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一系列问题,破坏了自然系统内的平衡关系,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垃圾问题引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破坏了人类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 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
随着对垃圾处理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认识到垃圾中的价值的成分越来越多,而如何实现对这些资源的重复利用便是人类在追寻与探索的方向。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就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将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
建议方案:
一、在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须对垃圾的重复利用有一定的认识,学校一社会理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理与垃圾再制造利用的教育,提高人们对合理有效的处理垃圾摆放问题的认识。充分运用小区的宣传栏、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居民关心、重视和参与,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和提高全体居民的环保意识。
二、物业应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处置的长效机制,在一些有条件的小区可试行开展,给每户居民发放蓝色、绿色、黄色的垃圾袋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指导小手册》,另外垃圾桶上不单单需要标志图案,更需要文字说明,让更多的人能分清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认识。
三、国家要严肃看待这个问题,把垃圾分类处理提到日程上来,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进来,出台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对垃圾分类处置情况较好的小区,给居委会和每户居民作一些鼓励,这是一种荣耀,一种被社会认可的公益行为让每个人体验到分类扔垃圾带来的荣誉和实际利益。这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实践活动。
四、市政府要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专题调研,并学习借鉴杭州市等有关地方先进经验,科学制定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单位职责;统筹规划,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保障资金预算,同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多渠道解决所需资金,大力发展垃圾分类处理产业。
五、分步实施,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但难度很大。在实施初期,可选择几个小区作为试点,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试点中,进一步细化分类收集方式,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流程,明确分类工作要求和标准;给居民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激发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在试点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方案,逐步向市区乃至全市推行垃圾分类处理。
马克思用彻底唯物的观点,即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真理性观点,来阐明的,仅仅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发展阶段,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却并没有说它“不合理”,“不合理”只是所谓的“共产主义”读者自己的感受。然而,作为一种推翻封建主义而建立起来的新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同时,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也并没有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他只是阐述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阶段,其矛盾的解决要依靠某种方式,而自然的过渡到社会主义。
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可以作为资本主义之后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它就绝不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所用的“唯物”,就是要撇开一切感情。什么是“唯物”?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唯物”(重点在‘唯’),否则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之类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唯心论断。
中国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注定会倍加艰难。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民劣根性,这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结果,难以短期消除。至于什么是国民劣根性,有哪些体现,这个详见鲁迅的作品,那里表述的很详尽,分析的很透彻。即便建国几十年的今天,这种劣根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中国农民和刚刚摆脱农民身份的“城市人”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每次看到身边的亲人迷信、懒惰、胆小、愚昧而又抵制科学、自欺欺人(典型的就是坚守自己落后的想法而不愿使用百度百科等工具一探究竟),怨天尤人、不求上进(天天只会耍嘴皮子,吆喝别人干这干那,说完以后自己啥也不干)时,我都一腔怒火。最关键的是,他们屡教不改,完全是对牛弹琴。
关键词: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均衡理论
1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和谐社会中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而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依赖于资源的多寡和生态环境的优劣。然而,资源是稀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旦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生产发展从而生活富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理论的论证和实践的验证。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说明我们党领导中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是正确的,市场经济确实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2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在实现经济高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比如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但是自由竞争必然引起垄断,垄断的存在不仅妨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还会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从而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再比如市场经济确实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但却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关于垄断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曾身居电信行业要职的杨贤足委员就一种现象提请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了。”①关于垄断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集中于垄断程度较高的证券、烟草等行业,最低的是农业,差距近7倍。关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据测算,在年底的我国,作为判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本指标的基尼系数已达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由此可见,由垄断和按要素分配而产生的资源浪费和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如果我们忽视垄断的弊端,允许贫富差距过大,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必将造成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同时,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无法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和无法自动实现公平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市场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我认为现阶段我国首先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法制健全的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离不开规则和法治。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竞争的有效性、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市场秩序的有序性都将依赖好的法治环境。可以说我国社会中诸多不和谐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其次,应该尽快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种制度。①要尽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有赖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提高。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②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兼顾社会上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弱势群体和阶层,努力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还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多方面来进行,对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措施和政策。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践中的贯彻执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的构建有利有弊。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确实是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出现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而应该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我们必须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而不能重回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胡锦涛同志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进,关键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基本问题、战略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而决不可动摇倒退。总之,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实践中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注释:
①中国青年报,-03-14.
参考文献:
[1]胡静波,李立.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纵横,(11):31.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3]周建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月刊,2005(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对实现和谐社会的愿望也愈发强烈。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 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的研究, 证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当今中国的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 结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具体国情,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建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建设与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任何一项事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们的发展都有一个极其曲折艰辛的过程, 毫不例外,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产生前,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他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 在实践哲学中, 他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在当时, 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他否定了自己老师柏拉图的唯心主义, 他曾说“我爱吾师, 但我更真理。”他批判了柏拉图把理想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的理论, 但他的批判并不彻底, 他是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摇摆, 所以他对唯物主义并不坚定, 而且他的理论主要指向人的伦理道德活动。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出现之前, 哲学理论还有一段重要的发展史。当时, 一位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黑格尔, 他指出, 在泰利士的时代伦理习惯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便成为普遍化。而毕达哥拉斯的实践哲学使得“民族的精神在意识本身中有着它自己的独特的本质”, 在毕达哥拉斯的那个时代, 伦理便从现实生活中提升到思想上了, 人们才意识到我们是有真正意识的绝对个体, 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一切行为。这个理论也使得哲学不断向着实践哲学发展。在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之后, 出现了智者学派, 他们主要研究课题也是哲学的重要内容“给人以精神教养”, 他们主张“智者们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 人们要在他们的观念方面得到教育”这种思想。
哲学史本身就是一个有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 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毫无疑问, 当时不断完善更变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随着人类对哲学认识的深化,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逐步形成。而实践观的精神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问题理解上的历史变革和历史创新, 所以作为中国现代青少年, 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要把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相结合,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内在的结合起来, 如此才能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一些方面的弊端, 例如:从客体方面理解事物本质, 或者从主体方面理解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由此被提出, 不得不说的是,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运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含义
( 一)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
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方式,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通过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那些西方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 而且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理解实践思维方式对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而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有以下几点特征: (1) 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作为思维视觉和切入点的, 通过把人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化的人、实践的人;并把世界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主体对象化世界、人化世界、属人世界或人类世界这两种的实践转向来为人类哲学开拓出新的视野和境界。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以主体的实践。详细来说就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或者社会中的人类作为立足点, 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世界或社会作为出发点, 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归宿点。 (3) 从实践去理解、评价哲学思维, 相关哲学方面的研究途径都是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通过这三条关于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实践思维方式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
( 二)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哲学, 它超越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也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最显著的特点,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而且它也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因为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而且, 在马克思看来: 必须面向现实世界中的实践, 把现实和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哲学研究。所谓哲学首先要能经受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的考验,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另外, 要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就必须把马克思实践观的直接现实性和普遍统一性这两个基本点进行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就是实践观, 并且其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实践观。人类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的,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通过对时间以及社会进行深入而全面探讨,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无法代替的地位。
2、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
毫无疑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前人类社会最科学、最具生命力的一套理论, 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深远。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丰富和成熟, 它是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如此生命力的关键。另外, 实践具有创造客观价值和优化主体这两大社会功能, 人类社会就是在人类的活动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去针对适时的问题情境, 由此揭露人类的生存状况, 昭示人类发展机制的改进方向, 完善人类的生存方式, 使人类能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作为社会的接班人,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 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 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巨大指导作用, 并且不断的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无可比拟。
三、马克思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以人民为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以人民为主体。人民是一个社会构成的主体, 人民的幸福感决定了以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人民不仅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当政府服务于人民, 又属于人民。执政者与人民之间不存在阶级差异, 与人民平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切机构都应以人民为主体, 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均是为人民服务的代言机关。
2、公平、公正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和谐社会中不存在阶级的差异, 社会等级制度等问题。消除阶级矛盾意味着在和谐社会中, 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 每个人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 不存在特权阶级, 社会的任何组织活动都是公正公开的的, 社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等阶级矛盾, 付出与收获得以平衡, 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得以提升, 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中, 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一个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多少, 而不是有一个人的出生、地位所决定。
3、民族团结统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问题向来都是政府关注的重点。由于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民族混居地往往是社会安定问题高发地带。但民族的团结统一, 并不意味着民族的同化, 各民族的独特风俗习惯都是宝贵的文化财产, 民族的团结统一应该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互相理解, 互相理解, 消除民族歧视, 将民族团结放在解决民族问题的首要位置上, 这样才能解决民族矛盾, 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 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重要一步。
4、重视农民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并且正在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中, 农民问题依旧是民生之本, 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在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 也导致各种人才资源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 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作为农业大国, 农民问题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要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解决农民问题。通过健全农村各种福利制度, 普及农村医疗保险等, 出台更多地利民政策, 保障农民的权益, 解决农民问题, 让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各种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均十分匮乏, 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照搬苏联, 是毛泽东同志首先冲破桎梏, 提出应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 苏联在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暴露了其不足之处, 我们在学习其先进思想与方法的同时, 应吸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并应以为戒, 在中国的这会注意建设中少走弯路。这个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毛泽东同时提出, 现在应重在努力学习、积累经验。这个时期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认识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二代领导者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与教训, 改变了原来的“以阶级斗争”的不正确方针, 将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上。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并就此推行了一系列措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 全面推动了新时期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建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迪
“三个代表”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全面认识国内外形式变化, 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新要求之后, 于十六大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它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江泽明同志汲取了前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正确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要求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将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国情, 改变前期盲目地教条主义, 增强全局意识, 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社会和谐是人民生活安定和谐的基本保证,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经济发展, 人民安定, 民族团结, 国家富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中提出的,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在探索过程中, 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观作为理论依据, 在不断地被改进与完善, 更加的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 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去建设, 保证不断有先进文明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柱;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为和谐社会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 2011.
[2]郭爱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 2010.
【摘 要】 在社会建设理论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通过深入探究掌握其理论本质,同时要寻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有效探究方法。通过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它的联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社会建设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思想,促进社会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方法
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在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探究时,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开始入手,结合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过程,找到有效的探究方法。在进行社会建设理论深入探究时,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分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社会建设理论更加完善。
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深入探究社会建设理论
在对社会建设理论探究时,首先要明确其是否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使社会建设理论在运用时能够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情相结合,对社会建设的发展和完善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的现状不同,但是由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受到社会不同的现实,使其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是由于理论具有和时代共同发展的特点,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了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改造世界比解释世界更具有重要意义,而改造世界的本质就是进行社会建设,所以,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在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出发点,用社会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知识,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快速有效的发展。
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探究
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需要对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进行探究,使其能够在社会建设实践中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探究时,要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了解社会历史的进程。随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指导社会建设时,要探究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使理论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同时,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中国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在实践探究中促进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建设问题成为了社会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学理论的工作者们积极展现理论自觉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建设在社会学方面的发展。
三、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行分析
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行探究时,不仅要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还要分析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促使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运用社会建设理论时,既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使社会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指导下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1.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对不同社会形态的指导下,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分析过程中,要借鉴其在社会建设中好的一方面,同时还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反思,避免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时出现相同的错误。
2.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进行探究
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运用到社会建设中,需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是否能够真正成为指导社会建设的理论。在探究过程中,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建设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有效处理这些相对面,使中国社会建设在探索中获得有效发展。
3.在借鉴和分析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我们的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引领者,其决策的正确与否和领导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社会主义建设旗帜下的万千人民的幸福与否,始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着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党在新时期的实践心得与将来的建设发展相结合,而这种结合需要按步骤按时期汇总实施,需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党在不同时期建设发展出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批判性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其起点就是基于世界角度,因而其发展也应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早期发展于西方,因而社会主义建设也应批判性吸收西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虽西方建设不多,但其理念思想植根于各方面建设实践中,因而积累了丰富的理念思想和实践真知,都给予了马克思建设理论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启示。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探究时,要借鉴其他国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总之,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究,使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更符合实际,在实践过程中使理论获得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和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时,既要从社会发展现状考虑,还要从长远的目光来进行分析,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使中国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使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建设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英;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本思想及当代启示[J];长白学刊;2007
[2]俞吾金;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推荐阅读:
马克思社会实践作业10-0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11-12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06-09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11-08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06-13
试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整体论方法07-1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感想11-1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01-06
马克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