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1

善良是指心地纯洁、温厚、和善。善良是一个人的品质,更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善良,会让人学会宽容;善良,会让人得到一分收获;善良,会让人体悟到人性中的美。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善待生命,会让人生活得更充实、更自如,也更快乐。《我很善良》是儿童情绪管理系列绘本中的一本,它借助小兔子的形象不仅生动地表达了善待别人的情境和做法,同时也表达了怎样用合适的方式善待自己。书中温馨精致的画面,具有感染性的色彩,抚慰人心的语言,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善良的含义和做法。因此,我设计、组织了“我很善良”这一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引导幼儿在对绘本画面的观察和感知中,慢慢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习善待他人和自己的方法,从而实现活动目标。

第一环节,幼儿观察绘本封面,自主交流关于善良的含义,初步感知善良的内涵,萌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第二环节,活动的重点环节,幼儿在对画面的观察中思考、发现小兔子所说的善良的含义,体验善良带来的快乐。在幼儿观察小兔子是如何善待自己的画面时,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发现善待自己就是让自己更加健康快乐。

第三环节,幼儿完整欣赏绘本,巩固对善良含义尤其是对善待自己的理解。幼儿在此环节中以讲述为主,体验拥有善良之心的愉悦感受。

第四环节,幼儿进行情感迁移,在生活中寻找善待自己的好宝宝,体悟“善良之事”并非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区区小事恰恰是善良的本色。

目标:

1.了解善良的含义,学习善待别人和自己。

2.体验拥有善良之心的愉悦感受。

准备:

绘本故事的PPT课件,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照片。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本很好的书想跟你们分享。看,这是书的封面。上面有谁?

幼:小兔子。

师:小兔子在说什么?

幼:它在说:“我很善良。”

师:谁来说说善良是什么意思呢?

幼:善良就是不打架/善良就是帮助别人/善良就是小朋友摔倒了把他扶起来……

师:有的小朋友知道什么是善良,有的小朋友还不太理解。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吧!

二、走进绘本,了解善良的含义

1.出示图1。

师:想想小兔子为什么说自己很善良呢?

幼:因为它在帮助兔奶奶擦玻璃。

师:小兔子认为善良就是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它去帮助兔奶奶擦玻璃了。那么,小兔子又是怎么帮助其他的亲人、朋友的呢?2.出不图2。

师:小兔子在干什么?看到小兔子这样做,你们认为善良是什么?

幼:小兔子在跟它的朋友抱抱,可能是它的朋友怕黑。善良就是告诉朋友不要怕黑……

师:嗯,你们有很多猜想。善良也是当好朋友伤心的时候,给他一个大大的、暖暖的拥抱。

3.出示图3。

师:小兔子在干什么?你们认为善良是什么?

幼:善良就是帮助妈妈扫地。

师:对,帮助妈妈扫地、打扫房间也是善良。

4.出示图4。

师:猜猜小兔子在干什么?

幼:它们好像在说悄悄话。

师:小兔子的朋友遇到了困难,很想把困难的事情讲出来,小兔子在安静地听。你们认为善良是什么?

幼:善良就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师:很好,善良也是当别人遇到困难不开心时,安静地听一听别人诉说困难是什么。

5.出示图5。

师:看到小兔子了码?它在干什么?

幼:它的好朋友受伤了,它在问疼不疼,告诉它不要哭。

师:它在把受伤的朋友扶起来,还安慰朋友不要伤心、难过。看到小兔子这样做,你们认为善良是什么?

幼:善良就是在朋友受伤的时候去帮助它、安慰它,告诉它不要难过。

师(小结):对啊,有了小兔子的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不累了,朋友不难过了,小兔子觉得好开心啊!它真是一只善良的兔子!你们是善良的孩子吗?你们帮助过别人吗?怎么帮助的?帮助了别人,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2

1.理解《和平玫瑰》绘本的内容, 初步懂得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

2.通过“和平玫瑰”情境迁移, 学习相互倾诉、友好协商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

3.体验同伴间接纳、关爱的温馨情感。

活动准备

本班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视频, 《和平玫瑰》绘本的PPT, “和平玫瑰”若干朵, 《朋友越多越快乐》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本班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视频, 引发讨论

师:你和班上的小朋友闹矛盾了, 心里难过吗?

师:你们想听听佳佳小朋友当时的心声吗?

佳佳:那本书是我从家里带来的, 元元不经过我同意就抢走了, 我很生气。

师:元元你想和佳佳和好吗?

师:怎样才能和好呢?你会怎么做呢?

元元:我下次不抢了, 想看就和佳佳商量。

佳佳:好吧, 你想看我的书, 你告诉我一下。

师:我们为佳佳的大方, 为元元能友好商量鼓鼓掌。

师:闹矛盾的时候, 大家心里都很难受, 都有心里话要跟对方说, 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能让我们听到同伴想说的话, 又能很快解决不开心的事呢?

二、欣赏绘本, 学习相互倾诉心里话, 通过协商友好解决矛盾冲突

1.欣赏绘本, 引发讨论

师:绘本中的小朋友遇到冲突时, 怎么做的?

师:他们共同来到“玫瑰角”, 拿着玫瑰说了些心里话, 怎么说的, 我们来一起学一学。 (教师用语言创造情境, 引发幼儿学习说心里话的方法。绘本中有三个小故事, 可以根据班级状况重点和幼儿讨论一个故事。)

师:听了对方的心里话后, 他们和好了吗?看到他们和好, 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2.创设情境, 同伴间倾诉心里话

(1) 师:我们班也有了“和平玫瑰”, 它也想听听小朋友的心里话。请你拿着“和平玫瑰”, 找一个跟你发生过矛盾的小朋友, 到你们都喜欢的地方, 相互说说心里话。

(2) 幼儿拿着“和平玫瑰”找同伴说说心里话, 最终友好抱抱。

三、交流自身感受, 分享同伴间接纳、友好的温馨情感

师:刚刚看到好多小朋友拿着“和平玫瑰”都开心地笑了, 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你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小结:当我们都想要一样东西, 都想争先, 或者做了让同伴不开心的事情时, 我们可以像故事里的小朋友一样, 放下争吵, 共同来到“玫瑰角”相互间说说心里话, 最终友好地抱一抱。这样, 你会发现你的朋友越来越多。

四、在《朋友越多越快乐》的音乐互动中, 结束活动

师:去邀请你的好朋友, 手拉手围成一个圈, 一起开心地唱起《朋友越多越快乐》。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一角创设温馨的“玫瑰角”, 摆上一瓶玫瑰花和孩子们喜欢的毛绒玩具, 还根据孩子们的提议准备了头饰。鼓励有了矛盾的小朋友到这个温馨的角落, 扮演绘本中的角色, 停止争执, 放下不满, 友好地说说话, 拉拉手, 把“和平玫瑰”送给对方。

活动分析

维果斯基的鹰架理论指出:教师的角色就是在讨论中, 以逐渐引导大家完全参与对话, 来鹰架孩子的参与。为了促进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帮助他们“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 我通过班级中孩子实际发生的冲突视频, 引发幼儿讨论如何解决矛盾冲突, 让孩子结合自身的前期经验进行情感及方法的分享。

幼儿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就像童年时其他的能力一样, 是一种发展的才能, 因此, 在第二个环节, 我通过引导幼儿欣赏绘本, 激发起幼儿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再通过教师的语言模仿指导, 帮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从故事角色的角度看问题时, 幼儿往往能够较为快速地转换思维, 接纳教师的指导。

附绘本故事和平玫瑰

在我们教室里一个特别的地方, 有一朵和平玫瑰,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 和平玫瑰能帮我们表达我们的感受心情。

有一次, 约翰和威廉准备同时画画。

于是他们两人走到和平玫瑰前, 开始轮流说话。

“威廉, 你要和我同时画画, 我觉得很难过, 请让我先画吧。”

“好的, 约翰, 抱歉, 请你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这就是朋友!

还有一次, 汉娜拿了雅各的积木玩耍, 雅各对汉娜说:“你再也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汉娜和雅各走到和平玫瑰前, 拿起玫瑰, 两人轮流对着玫瑰说心里话。

“雅各, 当你那样说时我感到非常伤心, 你说我再也不是你的好朋友了, 请不要这样说。”

“好的, 汉娜, 可是你抓着我的积木不放, 我感到很生气, 所以才说出那样的话, 你应该先征询我的同意。”

这就是朋友!

其实你可以不需要和平玫瑰就能解决一个问题, 就像这次希瑟推了杰基, 两个女孩相互交谈。

“希瑟, 你推我, 我感到很愤怒, 请你好好管好你自己的手, 好吗?”

“好的, 杰基, 很抱歉, 我错了。”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3

动词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运用十分广泛。本次活动以《发现动词》为主线,以“关注幼儿,珍视游戏,聚焦发展”为主旨,运用多种游戏形式,在一日活动中设计有趣的生活和学习情境,激发幼儿对动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领幼儿通过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去说、去做、去交流;充分感受动词的意境和作用。体现幼儿玩中学,学中求,求中乐的学习特点;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真正享受到感知动词和语言活动的乐趣。

晨间活动:亲亲弟弟和妹妹

目标:巩固礼貌问好,能主动和弟弟妹妹打招呼并亲切拥抱;独立整理衣物并叠放整齐。感知动词:拥抱 叠放

过程:

1.教师亲切接待每一位幼儿,询问幼儿上幼儿园的方式。如:坐車、走一走、跑等。

2.和大班幼儿一起接待小班幼儿,主动问早问好并拥抱每一位弟弟妹妹。

3.指导幼儿整齐地叠放自己衣服,体验动词:叠放。鼓励帮助同伴。

反思:设计并引导大班幼儿热情的拥抱弟弟妹妹,让其感受动词:“拥抱”的意义;缓解小班幼儿暂时的分离焦虑。

早锻炼:和弟弟妹妹在一起

目标:幼儿能愉快、主动的参与到晨间活动中,体验大带小共同晨炼的乐趣。感知动词:运动 照顾

反思:和弟弟妹妹近距离的接触,在韵律活动中亲身感受动词:运动 照顾,激发照顾弟弟妹妹的爱心,体会帮助他人的自豪感。

散步:手拉手

目标:在安静悠闲的散步过程中,强化对安全标识的理解。感知动词:散步

午睡:小手真能干

目标:能自己穿脱衣服并摆放整齐;会简单整理床铺;感知动词:整理 摆放 系鞋带

反思:在午睡环节,幼儿边做边体会动词:穿、脱、叠、摆放、整理和系鞋带等动词,能够更加生动直观的掌握常见动词。

盥洗:守秩序 会等待

目标:知道守秩序,养成人多排队等待不拥挤是一种良好的美德;巩固洗手的正确程序:“六步洗手法”和便后整理裤子;感知动词:甩手 等待 。

反思:养成守秩序,会等待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将事半功倍。在盥洗环节,幼儿边做边理解:洗手、甩手、等待动词,给幼儿生动直观的感受,从中掌握常见动词。

进餐:我会用筷子

目标:练习使用筷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丰富动词:夹 使用

反思:鼓励幼儿自己正确使用筷子,锻炼小肌肉灵活性

活动区活动:动一动,做一做

目标:引导幼儿运用生活经验,能准确生动地使用动词,大胆地表现;喜欢和同伴合作游戏;感知动词:健身 接龙 测量 拼摆 记录 表演 欣赏

角色区:开设小小健身房,提供圈、绳、球等材料进行动作练习。

语言区:提供图文并茂的动词接龙卡片,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说动词并用动词创编儿歌。

表演区:图片,模仿并创编出各种动作及小律动。

美工区:运用小棍、积木练习拼摆动作造型,练习说动词。

益智区:学习使用绳、尺子、笔等工具测量。

反思: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动词连贯的语言说一句话或表述一件事情;喜欢和老师、同伴分享彼此的作品,

集中教育活动:语言《说一说,做一做》

设计意图:

5-6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正处于相对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本次活动教师设计了多个有趣的游戏活动,创设了运用动词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对动词产生探究兴趣,引领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动脑,相互合作,大胆去说出动词、做出动作;更加积极主动地用语言去表达。使其真正享受到感知动词的乐趣。

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动词,了解动词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运用动词完整清晰表述一句话或一段话。

3.培养幼儿合作互助的精神。

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出更多的动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

1.感知发现

提问: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小脚又能做什么?

请幼儿说出动词并做出动作(洗、拍、擦、踢、跑、跳)

教师小结: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就是动词。

2.尝试体验

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1)教师说出动词,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幼儿说出相应的动词。

3.理解运用

出示多媒体,运用动词说完整话。

教师逐一出示画面,提问:

(1)阿姨在干什么?阿姨在扫地。动词是什么?

(2)谁在干什么?叔叔在切菜。动词是什么?

(3)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姐姐在公园里浇花。动词是什么?

4.加深拓展

教师同时做出两个动作,请幼儿用一句话说出来如:老师一边走路一边打电话、、、、、、启发幼儿用一边、、、一边说完整话。

5.表演讲述

教师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讲述故事,边用动作来表现故事中的内容。

6.延伸活动: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在马路上、在家里发现动词。

反思:在设计本次活动方案时,我充分考虑《指南》对大班幼儿发展要求和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目标定位,环节设计、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方面,充分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重要思想,处处体现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课”的教育理念;符合我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助推了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与发展。从一日活动的整体效果来看:

(1)体现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

丰富有趣的游戏吸引着幼儿积极参与,快乐的情绪体验又使每一个幼儿都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多种形式的游戏又使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动词的意境。为拓展动词运用创造了条件,也把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向深入。他们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勇于尝试;快乐地说、勇敢地做,大胆地表现,整个学习过程,既获得了知识,又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2)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幼儿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享受著体验、合作、创新的过程。拓展了知识,丰富了更多动词词汇,并能清晰、有序、完整的语言表达。

(3)体现了教师是活动的引领者

活动内容的选择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简短的提问、精炼的语言、灵活地运用教具增添了神秘感,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之中,使重、难点内容通俗化、立体化,便于幼儿掌握。

(4)第二天在语言区里,我发现唐心茹和杨春萱在兴致勃勃的进行《表演讲述》;吸引了部分幼儿在观看;于是我便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全班幼儿结伴开展《表演讲述》活动,更凸显了本次活动的趣味性强,参与度高,学习效果更佳的特点!

(5)在接下来几天的晨间谈话活动中,幼儿纷纷说出了更多生活中发现的动词:切菜 包饺子、拖地;开车、指挥交通、洗澡等等。

户外游戏:秋收忙

目标:

1.体验合作竞赛游戏的快乐。

2.练习单手持物跑,能协调一致地进行走、跑、跳、钻、爬等动作。

3.感知动词:提、跨跳、走、跑、跳、钻、爬

准备:小椅子、圈、皮筋、小篮子、轮胎等

过程:

1.活动开始:随儿歌活动四肢

2.基本动作练习:跨跳

3.游戏:秋收忙

将幼儿带入情境:秋天来了,农民伯伯的粮食都丰收了,我们也来帮忙吧。幼儿手持小篮子开始出发。绕过小树林,走过独木桥,跨跳过栅栏,钻过山洞,捡起一个土豆放进小篮子跑回来、、、、、、反复2—3次,每次增加一个动作,感知相应动词,提高活动难度,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游戏中,重点指导幼儿动作:提、跨跳,充分感受动词在游戏中的作用。

反思:大班幼儿喜欢非常户外游戏活动,活动中,幼儿能够在关注动词的基础上,更加认真准确的做好每个动作,动作的协调性、合作能力,完成任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第一次参与游戏时,个别幼儿在钻轮胎的时候头和脚不够协调,有碰头现象,需要教师的帮助。第二天、第三天逐步有所改善。部分幼儿跨跳动作不够灵活,教师先从窄窄的小河开始练习跨跳,再逐步增宽,加深难度。

室内游戏:看谁说得多

目标:喜欢和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能准确使用拍、抛、踢、传等动词。

准备:皮球、跳绳、毽子、及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等

过程:

1.教师出示皮球,请幼儿说说可以怎么玩,并请幼儿练习、描述说出相应的动词。

2.幼儿分成小组,一组拿器械用器械做动作,另一组幼儿用动词说一句恰当描述。交换角色进行。

反思:通过对实物的操作和运用,幼儿理解了动词。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既准确地运用了动词,又体会了游戏的乐趣,促进了幼儿的有效学习。

离园活动:我会打电话

目标:

1.愿意关心同伴和周围的人。

2.学会通过打电话与朋友交往。

3.丰富动词:问候 关心

准备:电话、各种材料

过程:

1.讨论:今天哪个小朋友没来幼儿园,猜一猜他们为什么没来?

2.大家给没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打电话。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拨打电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3.指导幼儿制作小礼物送给生病的小朋友。

反思: 幼儿知道每天关注同伴的来园情况,找到了关心同伴的好办法。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4

1、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汽车主要特征及用途。

3、使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马路上的汽车。

2、用积木或插塑玩具搭建立交桥,师生共同收集的的汽车玩具,布置一个“汽车城”。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班里的“汽车城”,借此来培养幼儿对不同类型的车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1、教师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型,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2、幼儿自由的摆弄各种车辆,熟悉车辆的名称和用途。

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汽车。

4、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汽车的外型或功能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中融合加减的数学教育内容。

5、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新型的汽车。

三、结束部分:

大班安全教育的活动方案 篇5

大班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经常使用铅笔,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出现戳伤、划伤等事故。设计此次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安全使用铅笔,并学会躲避、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铅笔的行为,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活动目标】

1、能够安全的使用小铅笔。

2、知道躲避和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铅笔的行为。

3、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活动准备】

画纸每人一张,铅笔,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带来一件小文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字又画画,全靠他帮忙。”猜一猜,是什么?(铅笔)

二、带领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安全使用小铅笔。

1、教师出示铅笔,引导幼儿讲一讲:

铅笔看上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使用铅笔时要注意什么?

2、引导幼儿讲一讲铅笔使用当中因为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鼓励幼儿发现同伴的不安全行为。

如:咬铅笔,拿铅笔当玩具,用铅笔掏耳朵,捅鼻孔等。

发现同伴有这些行为要及时提醒或告诉老师。

3、集体阅读幼儿用书,请幼儿观察图画并回答问题。

图中的小朋友用铅笔在做什么?请在错误的做法旁边打上错号。

4、绘画活动: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铅笔,以安全使用小铅笔为命题,让幼儿用铅笔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小铅笔。注意正确的握笔姿势。

【活动延伸】

大班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篇6

1、通过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生活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强安全意识,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二、具体内容及要求:

1、社会活动

小鸭子迷路了

目标:

1、使幼儿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迷路后不慌张,应尽快与家长取得联系。

2、知道一些主要的生活活动规则。

形式:通过谈话、情景设置等活动来达到目标。

(2)我怎么办

目标: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形式:通过谈话、游戏等活动来达到目标。

(3)小公鸡历险记

目标:

1、教育幼儿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话,应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2、教育幼儿关心、爱护同伴。

形式:通过谈话、情景活动等来达到目标。

2、健康活动:

雷响时,我不出去

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2、教育幼儿懂得防止雷击的基本知识,知道雷雨天应在家,不要出去。

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及家园共育达到目标。

(2)煤气开关不乱动

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煤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不能乱动煤气开关。

2、使幼儿知道正确使用煤气的方法,进一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大班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大班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形式:通过家园共育、教学活动来达到目标。

(3)不攀爬阳台、窗户。

目标:知道攀爬阳台、窗户是危险的,懂得在阳台上、窗户边时要注意安全。

形式:通过看图片、谈话及家园共育来达到目标。

(三)晨间谈话

在每周一的安全谈话中,帮助幼儿建立以下安全意识:

(1)玩大型玩具时不做危险动作,不在滑梯上追逐、嬉闹。

(2)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不互相嬉闹。会用手扶住楼梯的扶手。

(3)出汗后知道用干毛巾擦汗,口渴时会及时喝水。会学习保护自己的眼睛大班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文章大班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出自。

(4)不到河边、建筑工地、电区、马路边、铁轨等危险处玩,不玩火。

四、环境创设:

在活动室的走廊上布置出一块小天地,以“安全教育”为主题展出保护自己安全画廊。

五、家园共育:

1、积极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安全教育周的具体内容。

2、教育幼儿在家中自觉远离带电插座、火、热水等危险物品,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具体措施

1、在一日活动中,利用各种契机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大班社会活动:我们喜欢的标记 篇7

大家好!我是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的叶岚, 很高兴能通过“特级教师工作室”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自从踏上幼教工作岗位, 我就一直在无锡市实验幼儿园这块芳草地上成长, 至今已近30年了。工作阅历虽然非常简单, 但我园深厚的教育底蕴和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引领着我不断探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认识幼儿学习的本性、不断领悟幼儿教育的真谛。

学习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倾向, 特别是在婴幼儿阶段, 更是充满了学习需要和学习冲动。然而, 幼儿有着自身独特的学习方式, 他们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 他们必须通过“经历”, 才能获得具有个人意义的经验和知识。经历对幼儿来说, 不只是身体的参与和在场, 更是心灵的参与和投入。在经历的过程中, 幼儿外在的行动过程和内在的心智过程的协同和转化, 造就了幼儿的发展。每一种经历都蕴含了多种学习的经验, 幼儿正是通过各种经历获得了具有意义的、完整的生活和学习经验。

对于我们幼教实践者来说, 认识幼儿的学习需要、认同幼儿的学习方式、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唯有如此, 幼儿的学习才会主动而投入, 幼儿在园的生活才会快乐而充实, 幼儿生命成长的内在需求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

活动背景

“我们喜欢的标记”是我园大班幼儿经历学习活动“我们的幼儿园真大”活动片段之一。在这之前幼儿已经经历了“调查幼儿园、设计标记”两个阶段的活动。第一阶段的“调查幼儿园”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调查以教师带领为主, 幼儿跟随教师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地方, 教师只作简单介绍;第二次调查以幼儿自主调查为主, 在调查的同时做好调查记录 (教师预先设计好调查记录表) 。第二阶段“设计标记”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活动是交流“生活中的标记”, 对标记的用途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第二次活动是“设计标记”, 重点讨论幼儿园需要哪些标记及设计标记的要点, 初步尝试设计标记;第三次活动依然是“设计标记”, 重点是讨论前一次设计标记的优点与不足, 借鉴同伴及自己的已有经验, 对前一次设计的标记进行调整与修改。本次活动“我们喜欢的标记”是第三阶段的活动, 主要是通过自选投票的方式, 对各班通过评选推荐的标记进行再次集中评选, 最终确定可以悬挂在幼儿园内的标记。在此次活动之后, 还有第四阶段的活动“悬挂标记”和“带弟弟妹妹参观标记”。至此, 经历学习活动“我们的幼儿园真大”才告一段落。这一经历让幼儿的活动范围从班级延伸到幼儿园, 使幼儿获得了探索和了解幼儿园的机会, 并拥有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真实体验, 为幼儿提供了更新更广的学习空间。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标记, 并积极参与统计活动。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感受作为小主人的自豪。

活动准备

待选标记布置成展板, 集体统计表, 小组统计表, 个人选票, 选票的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标记, 引出活动

1.幼儿进入布展场地后自由观看标记。

2.教师组织幼儿坐下后提问:刚才你们在看什么?这些标记都是谁设计的?

教师指导语:前段时间, 我们每个大班小朋友都为幼儿园设计了标记, 每个班级都进行了投票, 选出了参加年级组评选的标记。今天, 老师把每个班级评选出来的标记都集中展出在这儿了。现在我们有个重要的任务, 就是在这些标记中再选出最适合挂在幼儿园内的标记。

二、讨论标记的选择标准

1.教师提问: (1) 如果让你选,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标记呢?为什么? (引导幼儿各抒己见) (2) 什么样的标记能让小朋友一看就懂?

(在此之前的班级标记评选, 孩子们已知道了标记应该具备的特点。因此, 这一环节的提问主要是让幼儿进一步明确选择标记的标准, 同时引导幼儿学着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要选择让人看得懂、醒目又美观的标记。)

三、观察、熟悉选票

1.观看PPT熟悉选票 (选票上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幼儿园的一些地点) 。

教师提问:选票上的这些简笔画表示幼儿园的哪些地点?

2.了解评选记录方式。

教师指导语:老师把小朋友为每一个地点设计的标记都集中展示在展板上, 因此每块展板上的标记只要从中选出一张, 将它的编号记录在选票相应的地方。

3.交流要求:选完后可以和朋友一起交流, 你选了哪一张, 好朋友选了哪一张, 为什么?

四、自由选择认为最棒的标记

1.幼儿自由在展板前填写选票。

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把每张标记都看清后再选择, 如果看不懂可以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在每块展板上找出一张自己最喜欢的标记, 然后将标记的编号填写在选票上相应的位置。

2.选择位置就坐, 与同桌的小朋友交流。

五、分组统计

1.出示小组统计表, 教师提问:你们每个人都选好了自己最喜欢的标记, 现在我们要小组统计了, 应该怎么统计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统计的方法:每组先要推选出组长负责记录, 组员轮流报自己选出的编号, 组长在统计表上相应的数字下面做个记号;统计的时候要统计完一块展板后再统计另一块展板。

3.每组推选小组长。

(这一环节看似只是为了选一个负责人, 实质是让孩子经历学习解决分歧、统一意见的过程, 点点滴滴地积累与同伴一起商量、协作的方法。在推选的过程中, 有的小组意见比较一致, 很快推选出小组长;有些小组却争论不休, 吵了一会儿后有的孩子主动做出让步;有的小组用点兵点将的方法来确定人选;还有的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确定人选, 这些都是孩子们在经历中获得的宝贵经验。)

4.幼儿统计记录。

教师指导:用符号把票数最多的编号表示出来;两个标记的票数一样多时怎么办?

(因为有了班级统计的经验, 因此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活动状态, 统计出了结果, 由此说明孩子的学习需要经验的累积。)

六、汇总各组统计情况

教师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哪些标记最受小朋友的欢迎。

1.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块展板中哪个标记得票最高, 用红色笔标出。同时出示该标记, 提问:为什么它的得票会最高?

2.如果两个标记得票一样, 可让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再次选择。

3.引导幼儿一起欣赏选出的标记。

结束语:今天你们为幼儿园选出了这么多精彩的标记, 真是幼儿园的小主人, 谢谢你们!下次我们就要把这些标记挂到幼儿园各个需要的地方, 还要带着中班的弟弟妹妹参观, 要让所有进入幼儿园的人都能看到、看懂小主人自己设计的标记。

活动分析

活动内容尊重满足成长需求。幼儿从小班到大班要在幼儿园生活三年。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这一生活空间的关注会从班级内延伸到班级外, 常常会跑到幼儿园的各个地方去张望他们活动以外的空间有谁在、是干什么的, 一旦得到答案便很满足地跑开, 或神秘地告诉伙伴, 或神气地告诉家长。充满童趣的行为表现的是幼儿一个成长的阶段、表达的是幼儿一种成长的需求———渴望独立探索更广阔的空间、了解幼儿园更多的人和事。面对幼儿的需求与渴望, 教育应该给予积极回应, 使其得到尊重和满足。我园大班幼儿的经历学习活动“我们的幼儿园真大”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教育理念, 而本次活动“我们喜欢的标记”又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生发而来的。幼儿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很大、有许多地方需要有标记, 并萌发了自己来设计标记这一愿望, 潜意识中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有责任为幼儿园做一些事情, 这是他们成长的一种表现,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敏锐觉察、珍视幼儿这种发自天性自然的主动性并给予应然的引导, 使应然不悖于自然并超越自然, 是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活动过程自主自由充分经历。整个活动是从“调查幼儿园”开始, 幼儿强烈地表现出想自由调查的愿望, 教师尊重了幼儿的愿望, 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让幼儿自由结伴调查记录, 教师只是通过设计的调查记录表来引领幼儿调查。在调查过程中, 幼儿互相分享记录统计的方法、互相借用橡皮铅笔等工具、互相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随时随地形成不同的学习团体……在调查结束后的交流中, 各个班级孩子都共同反映“没有老师带着真自由, 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想多看几次都可以, 我们看到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地方……”他们表现出了自主的满足。这样的“经历”对于幼儿来说是第一次, 他们真实地体验了自主自由的快乐和满足。活动在幼儿的愿望中进一步延伸:他们想为幼儿园设计小朋友看得懂的标记, 于是“设计标记、选择标记、悬挂标记”这一系列的活动又在幼儿自主自由的经历过程中层层展开。

特别是在“我们喜欢的标记”这一活动中, 我们采用“投票公选”的方法让幼儿自主决定。幼儿先在班内投票选出参加年级组公选的标记, 然后各班再轮流无记名投票选出可以第一批悬挂在幼儿园的标记。我们发现, 无论是在班内还是在年级组内, 每个幼儿在选择、投票时都表现得非常自主、认真, 带着些许神圣的表情履行着自己的责任, 公正地投出自己的一票。在这样的经历过程中, 幼儿不仅获得了能力和知识, 更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篇8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主题活动。高淳的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是有名的绿茶产区。“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提出的“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文化……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我们开展了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活动目标

1.了解慢城绿茶,初步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2.知道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尝试用“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品茶。

3.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茶叶”调查问卷,了解有关茶叶的知识。

2.物质准备:茶叶、茶壶、茶具、品茗杯,关于慢城茶的多媒体课件,音乐《高山流水》。

活动过程

一、了解慢城绿茶

1.说说慢城特产,引出“慢城茶”。

2.观察慢城茶叶,看看、闻闻、摸摸、说说。

小结:慢城绿茶形状短短的、细细的、尖尖的,像银针一样。叶片卷曲,墨绿色。摸一摸,感觉干干的,闻起来香香的。

3.出示茶园图片,了解慢城绿茶的生长环境。

师:茶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一亩一亩的梯田上种了大片大片的茶树,景色可美啦!欢迎小朋友来做客。

(分析: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慢城满园的茶叶葱翠碧绿,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出活动内容“慢城茶”)

二、欣赏茶艺表演,了解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

1.请幼儿说说怎么泡茶。

2.幼儿欣赏茶艺师表演。

3.讨论泡茶的基本步骤(温杯——拨茶人壶——洗茶——冲泡),鼓励幼儿请教茶艺师。

师:茶艺师往壶里倒人开水,然后把壶拿在手上干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做?用什么把茶叶拨人壶里?第一道茶有没有倒入杯中给客人喝?最后一步是在做什么?茶艺师冲泡的时候水壶拎到哪儿?为什么要把水壶拎得高高的?

4.教师一边出示相应图片一边总结:要泡好一壶功夫茶,首先要温杯,接着把茶叶拨人壶里,倒上水洗茶,最后冲泡。冲泡时把壶拎得高高的,用高冲的方法来冲泡。

(分析:教师提出“怎么泡茶”的问题,让幼儿先结合生活经验发表意见,随即请出茶艺师现场表演。孩子们通过现场观赏以及与茶艺师互动,对如何泡功夫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观茶、闻茶、品茶,感受茶文化

1.欣赏茶艺师如何品茶,初步了解品茶礼仪。

2.师幼一起品茶,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1)奉茶:双手端杯送给客人。

(2)品茶:观茶、闻茶、品茶——看汤色,轻轻吸气闻香,尝试“三龙护鼎”品茗手法品茶。

3.说说慢城绿茶的味道。

4.讨论:除了绿茶,还有哪些茶叶?

(分析:品茶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八礼四仪”教育,此环节通过品茶学习礼仪)

四、幼儿尝试泡茶,奉茶给客人老师品尝

1.小组操作:尝试合作泡茶。

2.奉茶给客人老师,把“三龙护鼎”品茗手法教给客人老师。

(分析:除了“开水冲泡”这个步骤由教师操作,其他如“温杯、拔茶入壶、洗茶、倒茶”等程序全由孩子们分工完成。最后,在与客人老师的互动中,活动难点“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得到巩固)

活动感悟

1.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活动中,师幼围坐在一起认识茶叶、欣赏茶艺、品味茶香、泡茶奉茶,形成了热烈、温暖、愉悦、平等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2.文明礼仪融入活动。将文明礼仪的相关内容融人教学,幼儿既学会了观茶、闻茶、品茶的礼仪,又促进了礼貌待人、耐心倾听、愿意请教等良好品质的养成。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篇9

1、启发幼儿回忆介绍一些城市的名胜古迹及土特产。

2、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知道我国有很美、很大、很好玩的地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大大小小的风景图片若干套。

2、名胜古迹及土特产(实物)若干,相关名胜古迹与土特产的介绍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节日里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许多地方旅游,也收集了许多旅游地景点的照片,带来了许多的土特产。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想告诉其他朋友,今天我们就做做“小导游”的游戏,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向大家介绍我们中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土特产。

(二)分组操作

1、“小小展览会”――将所有带来的土特产布置出来,标明出处,幼儿介绍。

2、“小小导游”――介绍环境中收集布置的地图、名胜古迹的图片。

3、“听一听、找一找”――听录音圈出相应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4、你会玩吗?玩法:

(1)掷子一个,小动物玩具若干只,纸上标好1~5的数字及代表的城市名称。

(2)“掷到几”就拿该城市的风景图片或土特产名称。拿对了纯汉字卡片,可得到小动物玩具两个,而拿对了图片,只可得小动物玩具一个。最后看谁得的小动物和玩具最多。

5、“请你连一连”――将景点、土特产与相应的汉字连起来。

6、“旅游日记”――运用书写、绘画、填空等各种孩子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

7、“旅游手册”――根据“手册”上的图文提示书写相应汉字。

(三)分享交流

介绍自己玩过的地方和各地名胜古迹的特征,引发探索收集其他旅游点的兴趣。

活动建议

1、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资料,标上相关汉字介绍,可以结合环境(布置信息栏),让幼儿自然感受。

2、先认识一些较熟悉的城市(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随后再扩展到其他的城市。

3、材料投放要考虑幼儿的不同层次:可以是图文并茂,也可以是单纯的图片或汉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育活动方案 篇10

1.初步学唱歌曲,能精神饱满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间奏处理。

2.通过图谱学习记忆歌词,并尝试创编设计第二段歌曲图谱。

3.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疑问的方式范唱第一段,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么请你猜一猜歌中他们的妈妈会是谁呢?

2.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出示大地、天空、五星红旗的图片,引导幼儿匹配第一段歌词。

(2)教师完整范唱第一段,请幼儿验证、欣赏。

(3)教师再次范唱第一段,提醒幼儿注意间奏部分。

(4)幼儿学唱3遍,并集体讨论统一间奏处的动作。

3.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设计歌曲第二段的图谱并学唱。

(1)教师范唱第二段,请幼儿仔细倾听歌词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第二段歌词来设计学习图谱。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设计的图谱学唱第二段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3遍,并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消防安全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设计方案精选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小班创意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中班工作活动设计方案

★ 幼儿园大班班级活动设计方案

★ 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社会活动:雨中的蘑菇 篇11

1 懂得倾听意见,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信息,尝试与别人协商。

2 学习多方面考虑问题,并能清楚、大方、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懂得换位思考,想到别人的处境,知道包容与接纳,体验友爱互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故事《雨中的蘑菇》PPT,红色、绿色展板,地板上画好红、绿两种标志线,每个幼儿的名字胸卡(圆形,白底黑字)。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你们是我的新朋友,我们还不熟悉,我想和你们聊聊天。

2 阅读和讨论。

(1)出示PPT1(蚂蚁跑得快,雨下得很大,路边有蘑菇……),提问:两只蚂蚁在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一次选择:假如你是蚂蚁,想留下来躲雨还是赶快回家?

要求:认真思考后再选择。

引导语:不着急,给你们一点思考的时间。

交流: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选择及理由。

互动要点:鼓励幼儿勇敢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2)出示PPT2(蘑菇够大,蚂蚁笑眯眯),提问:两只蚂蚁选择了躲雨。蘑菇够两只蚂蚁躲雨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PPT3(老鼠浑身湿透,两只蚂蚁表情不一),提问:一只小老鼠过来了,他想干什么?两只蚂蚁是怎么想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二次选择:假如你是蚂蚁,想让老鼠留下来一起躲雨还是叫他另找地方?

要求:幼儿两两讨论,自己做出选择,然后按地上标志线分开站立。

引导语:我给你们商量、思考的时间。

交流:不同选择的幼儿交流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互动要点:接受幼儿不同选择的同时,引导幼儿关注事情的不同方面。对接受方提问:你们是否想到“蘑菇躲不下”?对拒绝方提问:你们是否想到“老鼠被拒绝后的心情,老鼠被淋雨怎么办”?

情景模拟:教师扮演老鼠,请求在蘑菇下躲雨。

互动要点:尊重幼儿的不同选择,强调“挤一挤”。

(4)出示PPT4(大家挤了挤,都躲进蘑菇里了;小鸟飞来了,浑身湿透,叽叽喳喳地叫着)。提问:蚂蚁接受了老鼠。他们都躲进蘑菇里了吗?蘑菇够三个小动物躲雨吗?雨还在下着,谁又来了?小鸟想干什么?

第三次选择:假如你是蚂蚁和老鼠,想让小鸟留下来一起躲雨还是叫他另找地方?

要求:四个小伙伴一组,商量之后选择。

交流:每组选一名幼儿交流小组的选择,并说出理由。

互动要点:了解每组意见是否一致及如何达成一致的。

引导语:你们小组的选择一致吗?一开始就是一致的吗?组内有不同意见吗?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你们怎样协商的?需要老师和其他小组帮忙吗?

(5)出示PPT5(大家又挤了挤,小兔很大,蚂蚁的表情不一),提问:蚂蚁接受了小鸟,他们挤一挤,都躲进蘑菇里了。雨还在下着,谁又来了?小兔也想怎样?蚂蚁、老鼠、小鸟会怎么想?

第四次选择:假如你是蚂蚁、老鼠和小鸟,你想让小兔留下来一起躲雨还是叫他另找地方?

要求:相互商量,自己选择,并把自己的名字胸卡贴到不同展板上,

交流:不同选择的幼儿交流自己的理由。

互动要点:鼓励、肯定勇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

(6)出示PFF6(小动物们疑惑“我们怎么都能挤进小蘑菇里呢”),教师(惊讶状):小兔也挤进蘑菇里面躲雨了。这是一件开心的事啊,可是,小动物们是怎样的表情?我也有点惊讶,你们有吗?

(7)出示PPT7(蘑菇变大),提问:为什么蘑菇变大了?

(8)出示PPT8(雨还没停)。

第五次选择:小动物们是继续留下来躲雨还是赶快回家?

要求:考虑到各种可能性,续编故事的结尾。

引导语:冒雨离开会怎样?继续躲雨会怎样?

交流:幼儿讲述续编的故事结尾。

3 教师小结:今天和你们聊天,你们开心吗?我很开心,因为在聊天中,我发现你们和雨中的蘑菇一样,一下子长大了。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本次活动,以绘本《雨中的蘑菇》为载体,为幼儿创设社会学习的情境,让幼儿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活动的设计理念具体如下:

1 变“教学”为“学习”。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绝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绝不是一次活动就能马上实现的。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以绘本为载体,但又超越绘本的原有框架,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突显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活动中,以“小动物们要到蘑菇下躲雨”为话题,给幼儿提供一次又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同时,引导幼儿大胆表述选择的理由,教师耐心倾听,积极回应。活动淡化了“教学”的痕迹,体现了社会活动的核心理念。

2 变“单一”为“多样”。活动中,教师提出了五个问题让幼儿进行选择。第一次要求“幼儿自己选择”,第二次要求“与同伴交流后选择”,第三次要求“四人一组商量后进行小组选择”,第四次要求“自己贴名字胸卡选择”,第五次要求“选择并续编故事结尾”。每次选择的要求和形式不一,让幼儿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学习如何自己选择、如何与同伴交流后选择、如何形成小组的选择,等等,充分体现了“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的社会教育目标。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12

一、精选内容,让勇气源于生活

绘本《勇气》一共33页,描述的勇气共有33种。很显然,如果按照绘本本身的结构逐页讲述每一种勇气是不合适的。那么,如何从中挑选最有价值的内容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取舍的依据是幼儿的生活,即选取幼儿生活中能看到、能听到、能碰到的那些能理解的事情。因此,本次社会活动挑选了男孩跳水、主动与陌生人问好、骑车不用安全轮、爱花不摘花、坚持筑沙堡和上探太空下探深海六个内容。

男孩跳水——成功一跳引主题。活动开始选用绘本封面作引导,小男孩站在跳板上想跳又不敢跳的神情对幼儿充满了吸引力。看着小男孩,我们马上联想到生活中,孩子们在高台上、攀登架上的犹豫。此时此刻,小男孩需要大家的鼓励,生活中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呢?当孩子们兴奋地为他喊加油、倒计数时,相信生活中的他们也会为自己加油鼓劲,从而使活动走进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主动问候——迈出勇气第一步。当你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你该如何融入或者是否愿意先和别人打个招呼呢?这就是带领孩子们走进的第二个生活情境。看到图上的小男孩面带微笑、主动与人问候时,孩子们已经心中有数,或许就是他们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如何走出第一步,是生活的需要,很重要。

勇敢骑车——做事勇敢我能行。图片上的女孩父母拿着刚卸下的安全轮看着他们的孩子满脸灿烂笑容地一路骑行。我说,这就是孩子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正是这样在失去了保护后跌跌撞撞地勇敢前行的。

爱花不摘——控制也需要勇气。“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孩子们在小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但只是知道而已,并不明白控制也是一种莫大的勇气。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让孩子们看到小事后面的大勇气。我想,这就是生活赋予我们的思考。

重筑沙堡——坚持到底真勇气。孩子中也许鲜有去过沙滩堆砌过沙堡的,但肯定不乏搭建过积木、玩过多米诺骨牌的。以沙堡引发对生活琐事的联想,这就是选择的初衷。

探空探海——向大勇气致敬。宇航员和潜水员我们只是在电视里见过,但作为一种勇气,我们很有必要让他们出现在此次活动中,因为找寻生活中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努力去感受,这也是一种生活。

因此,在选取绘本内容的过程中坚持联系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让抽象的、概念化的“勇气”有了鲜活的事实,看到了所有的勇气都来源于生活。

二、深度挖掘,让勇气成功“显形”

材料仅仅是材料,我们要做的是对材料进行深度加工,让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本次活动借助绘本形式开展,因此,观察、解读是必不可少的。但这次的观察与解读肯定不同于以往的绘本阅读教学,我们需要重新挖掘画面,特别是那些重要而微小、极具社会性教育价值的细节,甚至我们还要根据活动目标赋予画面新的意义。

“爱它,但不摘它”这一页画面极其简单,仅是一个小女孩面带微笑、张开双臂试图去拥抱盛开的鲜花,文字也只是“爱它,但不摘它”。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朗诵文字,那显然是没有实效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深入挖掘画面的意义。“看样子,小女孩想摘花吗?她会摘吗?”以这样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辨,在思辨中深入女孩心灵,知道爱花心切的最好表现就是不摘花,而不摘花需要控制的勇气。幼儿一层层地剥开问题,直至找到本源,找到“勇气”,让勇气成功“显形”。试想,如果没有深入的挖掘,没有问题的层层铺垫,让“不摘花”与“勇气”画上等号对幼儿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勇气,是重建沙堡”这一片段也是解读的一个难点。画面同样极其简单,上半部分表现的是沙堡被破坏,下半部分表现的是重建沙堡。画面意思一目了然,无须教师多言。但如此这般,“潜水”的坚持怎能浮出水面呢?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画面背后的“坚持”,通过“你觉得沙堡再次被毁男孩会再次重建吗”这样的假设性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当孩子们知道“一次被毁一次重建而直至成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时,“坚持也是一种勇气”的概念跃入他们脑中,使“勇气”再次变得具体,再次“显形”于他们的眼前。

如何用好材料一直是我们的课题。它要求我们从画面、字面、现象的表面入手,排除细枝末节,拨开层层外衣,直达问题的本源。这对教师是一种考验,需要我们有很大的智慧。面对一堆材料,选准、深入,挖掘内在,使主旨清晰明了,这是活动成功的又一重保障。

三、本真体验,让勇气回归生活

社会性教育的内容来源是生活,社会性教育的有效载体是生活,社会性教育的目标也是在生活中得到落实的。因此在集体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足够多的体验机会,甚至是把生活的真实情景带入课堂,在模拟、实践的过程中使社会性教育水到渠成。为此,在大班社会《勇气》的活动组织中,教师创设了大量的真实的体验场景,引导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得到真实的感受,从而理解勇气的含义,知道生活中很多事都需要勇气。同时,也真正成为了一个有勇气的人。

活动中,幼儿积极、勇敢、大胆地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真实的生长。当幼儿成功骑行时,他能得到老师和全班小朋友的掌声,因为是他的勇于尝试和大胆使自己掌握了这样的本领;当他不能成功时,他同样也能得到大家的掌声,因为他勇敢地尝试了,这样的勇敢也能得到同伴的尊敬。在“主动是勇气”环节,教师利用借班上课的契机,先让幼儿把自己介绍给老师,并要求与老师成为朋友,这是生活的真实场景;随后又引导幼儿走下座位,到后面的听课教师中去找到一位老师朋友。面对后面的一百多位听课教师,素昧平生,主动走上前作自我介绍,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在这样真实的交往环节中,教师巧妙地将现场的一切都变成了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幼儿真实体验,收获了真实的勇气。“控制是勇气”的环节中,教师引入了“木头人”游戏,让幼儿拥有抵御教师“骚扰”的控制的勇气。随后,又以奖励为由请幼儿看动画片。当全体幼儿都在为能看动画而激动不已时,教师的询问“你觉得这个时候看动画片合适吗”引起了幼儿关注此时的具体情况,并作出了控制的选择。这就是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生活,控制自己的勇气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策划方案 篇13

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

交代规则:首先,咱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 (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

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咱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

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成人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

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_。

7.幼儿自由创作

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

8.欣赏作品

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

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大班语言活动方案策划 篇14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

2、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与风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画面内容。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根据画面猜测故事的内容,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风趣。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本图画书一本、头饰:狐狸、兔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认识封面、封底,介绍图书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好听了你们想听吗?它呀就藏在这书宝宝里面,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书宝宝的封面吧!

2、提问:(1)、封面上有什么?

(2)、那我们小朋友来猜猜看这狐狸和兔子之间,它们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3)、小朋友给书宝宝取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二、幼儿欣赏《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课件,初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

(一)、教师:狐狸和兔子之间到底会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二)、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引导幼儿猜测图片内容。

(三)、出示第一~四页的图片。

提问:1、凶恶的狐狸张开了它的大嘴巴,你觉得兔子会怎么样呢?

2、幼儿观察第三页兔子的表情(动作),你能否来模仿一下,兔子怎么会是这个动作呢?兔子很神气,一点都不感到害怕,这是为什么呢?

3、我们一起看一下兔子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狐狸不吃掉自己的。

教师小结:原来兔子让狐狸给它讲了个故事。

三、出示图片,幼儿观察,继续讲述故事。

接下来狐狸和兔子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狐狸会吃掉兔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猜一猜。

1、幼儿观看图片内容,猜测故事内容。

2、狐狸到底有没有吃掉兔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四、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揭开谜底。

五、完整观看课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兔子和狐狸之间的对话。

六、结束活动

1、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兔子吗?故事中的狐狸你觉得怎么样?

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领会故事的内容。(聪明的兔子、善良的狐狸等)

教师总结:其实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很聪明很勇敢,它能够想办法让狐狸不吃自己,也通过狐狸找回了家;而故事中的狐狸也没有那么凶狠,不但没吃掉兔子,还一步一步完成了兔子提出的要求,说明这是一只善良的狐狸。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15

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是幼儿教材中的一节社会活动。

教学目标: (1) 知道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认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和特产。 (2) 积极主动地参与收集资料, 并大方地与同伴交流。 (3) 对高山族的服饰、生活感兴趣, 萌发对台湾岛及台湾人民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台湾著名的风景区和特产。

教学难点:萌发对台湾岛及台湾人民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旅行团小帽子人手一个, 照相机一个, 旗子一面, 小哨子一个, 风景区大挂图、长椅若干, 台湾特产若干, 教学课件。 (2) 环境准备:风景区大挂图布置在教室的各个地方, 长椅摆放成公共汽车的座椅形状。 (3) 经验准备: 有外出旅行的经验。

二、活动过程阐述与情境创设介绍

1.介绍台湾的地理方位与基本情况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 今天呀地图宝宝又来和我们做游戏啦, 你们想不想和它玩一玩?

师:那就听好、看好啦, 地图宝宝要说话啦。

师: (播放课件, 声音提示:请你找一找中国在哪里? )

师:小朋友们真棒! 那你们再来挑战下一个难题。

师: (播放课件, 声音提示:请你找一找旁边的一个小岛。 )

师:都找到了, 你们真棒! 这个小岛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你们知道吗?

师:对! 是台湾岛, 它也是我们祖国妈妈的孩子, 和我们是一家人。

师:我们请台湾岛宝宝介绍一下自己吧。 (播放课件)

情境创设分析:在活动的开始阶段, 我创设了一个和地图宝宝做游戏的情境, 因为近阶段孩子们看的地图比较多, 对辨认地图上的国家非常感兴趣, 所以我利用了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一个小游戏,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发现台湾岛的所在, 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地图上的台湾岛拟人化, 让他们与孩子们直接对话, 并在对话中增长孩子们的知识, 丰富他们的经验。总之,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对活动充满兴趣, 同时也为下面环节的开展做铺垫。

2.介绍风景名胜

活动过程:

师: 大家都认识了台湾, 想不想去台湾看一看美丽的风景, 尝一尝好吃的美食呢?

师:都想去, 那我们给旅行团的阿姨打个电话请她帮我们报名吧!

师:阿姨送来了小帽子, 每人一顶, 戴好帽子呀在旅行的时候才不会和大家走丢哦! 好啦! 我们快乐旅行团出发啦!

师: (播放课件中飞机动态与飞行声音, 以空间口吻介绍飞行注意事项)

师:到啦! 下飞机吧, 我们排好队乘上大巴士就要去看美丽的风景啦!

师用巴士上的时间做缓冲, 小结每一个景点, 带领幼儿到教室各个方面介绍阿里山 (擎天神木、日出奇景、艳红樱花、三代木) 、日月潭、玄光寺、孔雀楼、台湾故宫博物院、妈祖庙、北投温泉景点, 可拍照留念, 途中提醒幼儿旅行注意事项。

情境创设分析:在活动的重点部分, 我利用教室的环境与一些用品和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模拟的旅行情境。在活动中孩子们仿佛真正参加了旅行团一样全身心投入, 并在认识景点的间隙学会一些常用的旅行小知识, 帮助孩子们累积必要的生活经验。并且利用“巴士”环节作为活动的过渡部分, 既给了教师小结的时间, 又让活动的连接显得顺畅与有现实感。

3.介绍台湾特产

师:看完了美丽的风景, 我们回到巴士上休息一下吧。

师:走了这么久, 有没有一点渴、一点饿呀?

师:台湾有什么好吃的呢?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台湾小吃凤梨酥、太阳饼、牛轧糖、蚵仔煎等)

师:那我们一起去小吃店尝一尝吧! (请幼儿下车品尝)

情境创设分析:在长时间的旅行之后, 利用孩子们肚子饿了顺势介绍台湾特产, 而孩子们在之前的情境中延续至今会有一定的连锁反应, 对于好吃的美食特别感兴趣, 从而多感官地让孩子们对特产的印象更深刻。

4.介绍高山族

师:吃完美食啦! 我们的快乐旅行就要结束啦! 快回到车上去机场吧!

师: (播放课件, 高山族同胞呼喊)

师:是谁在叫我们呀? 我们等等他。

师: (播放课件, 高山族同胞介绍自己与高山族)

师:原来是高山族的好朋友呀, 看一看, 他们有什么特点, 谁来说一说?

师:他们还给我们送来了茶叶礼物, 那我们对他们说声谢谢, 再见吧!

情境创设分析:在孩子们对台湾有一定了解后, 利用情境创设的末尾部分请出高山族的朋友, 孩子们对于高山族朋友与众不同的穿着与风俗极感兴趣, 并且在之前的环节中对台湾的认识比较深刻, 这时让他们观察交流高山族朋友的特点, 则他们更有底气, 能更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5.回程与儿歌复习

师:回到飞机上, 坐好哦! 我们回家啦!

师:回到家里了, 你们想不想念台湾岛?

师:台湾岛也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 高山族人民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和他们做好朋友, 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宝贝?

师:那我们一起来把我们学过的儿歌《宝岛台湾》加上动作念一念, 老师帮你们拍下来发给高山族的小伙伴们, 欢迎他们来昆山玩好吗?

情境创设分析:延续活动之前的情境, 让孩子们演唱儿歌结束活动。孩子们对于表演的热情向来都是比较高涨的, 活动中还巧妙利用摄像和送礼物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 使孩子们表演时全身心投入, 让结束环节也显得充实、有意义。并且在孩子接触到台湾岛风景的美、食物的美、人的美之后, 萌发爱台湾岛、爱台湾岛人民的情感, 让孩子的情感更饱满、更浓烈。

三、思考与总结

在这节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中, 我创设了连贯的活动情境, 充分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收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活动结束后我对此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整理了创设良好活动情境的几种有效方法。

1.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现已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动态的变化和好听的声音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动情境创设中,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 能帮助你把活动情境创设得更真实、更自然, 让孩子们身临其境, 更投入地参与活动, 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姿添彩。

2.充分利用活动空间

教室是孩子们进行一日活动的主要空间, 日常活动常常只是简单地变化座位。要创设真实而有趣的活动情境时, 就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地把教室的每一寸土地都利用起来。一方面让创设的情境更真实自然, 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开阔视野, 在活动中真正活动起来, 让课堂效果更显著, 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奠基石。

3.积极联系生活实际

活动内容要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同样, 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要遵循这个原理。在创设情境时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逐步向幼儿展示新的经验, 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实用经验, 对幼儿的成长有极大的好处。同时, 联系生活的活动内容与情境更容易帮助幼儿投入活动, 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4.调动多感官学习

在活动中仅用听、看、说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 要让孩子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嘴尝、用手摸, 调动多感官学习。让孩子对事物有直接的认识, 这种认识往往更深刻、更牢固。为此, 在创设活动情境时要注意这一点, 注意创设的情境内容是可以让幼儿利用多感官学习的, 同时要与教学内容连接顺畅、相辅相成。成功创设良好的情境能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 对幼儿的成长有多方面的好处, 是活动成功开展的一剂强心剂。

5.情境创设要有连贯性

任何活动内容都是连贯的、层层递进的, 同样, 在创设情境时也要根据活动内容创设有发展性、连贯、与活动内容配合完善的情境。一系列有连贯性的情境能帮助幼儿更顺 畅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并且在环节过渡的时候使内容不显得生硬、不自然, 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得力助手。

教育之路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孩子们是一切教育的中心, 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 不断完善教育活动中的一切因素, 给孩子们快乐、舒适的教育环境, 并在教书的同时注重育人。让孩子不仅仅是学问多的小博士, 而且是适应大社会环境的社会人。我会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 踏实走好每一步, 让孩子们的五彩童年更精彩。

摘要:大班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各方面能力趋于成熟, 探索欲和求知欲逐步增强。因为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十分感兴趣, 所以单一、枯燥的学习会让他们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而创设真实、动态的情境则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 在教师的引导下增长知识, 转化为生活经验, 让活动真正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宝岛台湾》,活动情境创设,大班社会活动

参考文献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1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2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见,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语言能力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根据3~7岁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和幼儿语言教育方式相结合,将极大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有利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幼儿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设,激发幼儿语言感知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讨的内在动力。”语言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是相当重要的。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结合,创设了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充分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引起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共鸣,使其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在语言教学的开始环节,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作为活动开始的导入环节,用直观的图像、动画、影音来激活幼儿的思路,用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中。如在进行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时,以往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讲故事来创设导入,辅以图片的形式进行故事讲述,有的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配合性不高,整个活动教学一开始因幼儿个体差异而显得不理想。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先给幼儿播放《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将故事内容从原来抽象的讲述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情景,同时配上有节奏的音乐和语言文字,更好地突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过程,让孩子们可以明白青蛙的生长过程,同时知晓不同动物的外表特征, 激发幼儿语言感知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活动,培育幼儿语言交流的乐趣。

乐趣是你能去做,并把它做好,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快乐感;幼儿语言学习的爱好是从兴趣开始,然后变成乐趣。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结合幼儿兴趣点及近期发展目标,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调动以往经验,培育幼儿语言交流的乐趣。

开展语言活动《鼠宝宝找朋友》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活动内容制成Flash课件,在课堂上幼儿被这些形象生动、富有动感的小动物给吸引住了,一下子使幼儿对语言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紧跟着课件配录的小鸭、小猫、小青蛙等动物逼真的叫声,幼儿情不自禁地模仿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和叫声,通过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的这些小动物走路特征,并能够很快知道各种动物的名称,在模仿的过程中呈现出快乐的感受。再在老师的启发下大部分幼儿还学会了正确运用跑、跳、爬、跪等动词,他们边做边仿说:“小鸭会跑不会跳、青蛙会跳不会跑、小猫会跑也会跳”…… 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而然把语言交流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为幼儿构建起一座通向语言学习领域的桥梁。

最后再通过让幼儿听着音乐《找朋友》试着跟老师一起帮鼠宝宝找朋友,再次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语言教育活动以巩固故事里的短句,并通过音乐与语言相结合来体会鼠宝宝找到朋友前后的心情,让孩子们真正体会找到朋友后的快乐情绪。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渲染气氛,养成幼儿语言学习的志趣。

志趣是你不仅能把它做好,还能把它做到最好,在做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并为之努力和奋斗。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幼儿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兴趣后,要因势利导使幼儿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演变成语言学习上踌躇满志的志趣。

在语言故事《蜈蚣的溜冰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舞台表演和连环绘画环节,使用照相机把精彩过程和作品图册拍录下来,运用多媒体技术编辑处理成视频影像,再借助视频加工软件把儿歌“蜈蚣溜冰”录制进视频影像中,画面中加上颜色对比较鲜明的文字旁白和注释说明,达到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相结合的效果。当再次以幼儿书画作品展、教学活动成果展、创绘想象交流展等形式向幼儿们展示播放时,给他们带来了一种语言学习上渲染气氛和成就感受。并且通过专门设立的“讨论区”和“创作室”,将幼儿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取得奖励的成果,挂在博客及QQ空间上让更多的家长、教师、幼儿来关注,把教学反思与交流学习延伸到幼儿园外,进一步鞭策幼儿为之努力和奋斗,发挥其自身更深层次的潜能,去营造更美好的未来。

总之,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巧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的有力助手与有效方法,使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变得更加轻松,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及施展的平台。因此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技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文字、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使多媒体技术教学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实践平台,成为勉励幼儿创造发展的美好环境,成为推动幼儿积极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杜燕.语言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作用[J].陕西教育(教学),2010,09.

[2]魏红梅.乐在其中——融语言活动于数学活动中[J].好家长,2011,10.

[3]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发展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翰墨飘香 书道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