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送达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告送达(精选6篇)

公告送达 篇1

技术要求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送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或规则:

(1)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

(2)公告送达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的,应当在公告中说明起诉或上诉的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传票的,应当说明出庭地点、时间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决书的,应当说明裁判主要内容;裁判是第一审法院作出的,还应当说明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审人民法院。

主要问题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应当在案卷中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

公告送达急需规范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办法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对公告的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我国民事诉讼法公告送达的规定,对一些恶意逃避履行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有了有效的制约,对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权利可以尽快得到行使和确定,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和制度设置上却存在诸多弊端,急需规范。

一、对下落不明的审查不规范

法院对一些当事人提出要求采用公告送达的案件,立案环节的审查流于形式,并不采用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等其他送达方式,而直接采用公告送达,发生了许多问题:(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公告送达来逃避对方质证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二)个别责任心不强的法院工作人员嫌麻烦而简单地公告了之,严重影响到被公告送达人的诉讼权利;(三)对同城的法人单位也采用公告送达,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法人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即使变更工商机关也有备案,完全可以避免。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坚持以直接送达为原则,以公告送达为例外。必须是穷尽一切其他送达方式确实无法送达的.,才可以采用公告送达。即采用公告送达必须有采用其他送达方式不能送达的证明,避免直接采用。2。对要求公告送达的当事人,必须要求其提供对方下落不明的证明。该证明必须是对方居住地或单位的证明同时加注户籍主管机关的意见方为有效。3。对法人单位不应当适用公告送达。法人单位不可能象自然人一样具有那么大的流动性,究竟是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还是法人单位下落不明根本无法认定,因此不宜采用公告送达。

二、公告的方式太宽泛且不科学

公告的目的是为了通知被公告人知悉并出庭应诉,因此必须采用有可能为被公告人知悉的途径来公告。现实中一些法院甚至对上诉人在上诉的时候就直接收取对对方的公告费,然后简单地在法院门前一贴了之。笔者认为这是很不严肃的,是对当事人诉权的粗暴剥夺。

现有法律要求的公告方式之一是在法院的公告栏公告,作为被公告送达人,他不知道会有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法院以什么理由来起诉自己,因此不可能来法院的公告栏里看有无自己的公告。因此这一公告方式没有其合理性,只是给法院以敷衍塞责的借口,笔者认为应当取缔。

公告方式之二是在被公告送达人原居住地张贴,之所以如此规定,是考虑其在原居住地可能存在的社会关系或其本人会看到,从而使其知悉并应诉。这一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加大张贴的密度,并使它保留足够长的时间;2、利用社区网络来公告,多方位搜寻被公告人;3、到其单位公告,利用其同事朋友来寻找被公告人。

公告方式之三是报纸公告,这是在最大范围内找寻被公告人的方法,但欠缺也很明显:对报纸的要求不明确,究竟是哪一级的报纸?地区还是省报还是全国的报纸?是专业报纸还是综合性报纸?杂志可以不可以?是一次还是多次?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全国性的综合性报纸并像法人变更公告一样至少公告三次,在最大程度上使被公告人有可能知悉,从而保护其诉讼权利不被无端侵害。

方式之四是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公告,但该规定含义模糊,特殊要求是法律的要求还是当事人的要求或者是法院的要求?该要求是否可以低于前三种方式的标准?该规定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存在的意义,应当取消。

三、公告送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质疑

当事人之所以到法院打官司,并不仅仅是想要一份文书,而是需要文书所确定的权利的实现,这是无庸置疑的。那么,在诉讼时连对方当事人都找不到,文书生效后就一定可以找到对方吗?如果找不到,当事人手里拿的不就是一纸空文吗?既然如此,当事人为什么还要打官司呢?笔者分析原因有三:1、如果不诉讼可能就要超过时效,因此不得已而为之进行诉讼,先把文书拿到手再说;2、离婚诉讼的一方为了解决自己婚姻状态的不确定性而提出的并不需要对方真的来应诉的案件,拿到文书就算胜利;3、对方手里有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或自己并没有特别扎实的证据,为了避免对方质证而采用公告的方式瞒天过海,这类人最为危险。如果没有对方当事人质证,法院当然不会严格审查证据,等文书生效了,对方即使要申诉也很困难,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公告送达 篇2

1 当前我国停电公告通知送达率低的原因分析

停电发生前或者停电发生后, 用户知道停电的原因是用户享有的权利, 所以只有及时把停电公告通知到达到用户, 让用户知道停电和停电的原因是供电公司应尽的义务, 如果供电公司的送达率低, 很容易在用户和供电公司之间引起各种各样的纠纷, 影响到和谐的供电关系。当前我国的停电公告通知的主要形式是发停电公告通知单, 或者是电话通知, 形式单一, 送达率低。这导致了用户因为没有及时收到停电公告通知, 没做停电准备而影响到用户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 使用户和供电公司之间小摩擦不断, 引起供电关系的紧张。其主要原因如下:

1.1 电力公司没有摆脱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电力公司是源于国家的供电部门, 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力量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 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但是职工的思想却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思想, 思想仍然停留在国有企业“高高在上”的思想层面上, 导致在停电之前, 不重视停电公告通知。思想上的轻视导致了行动的缓慢, 如该今天送到的通知, 到明天才送达到, 造成送达率的低下。

1.2 停电通知的内容不明确

有的电力公司虽然及时的发出了停电公告通知, 但是由于内容不详尽, 导致没有传达到各具体用户。停电公告通知的内容要包含一下几个方面:停电原因、时间、停电用户的具体范围、以及应对措施。停电时间和原因一般都能体现在通知当中, 但是停电的具体范围和应对措施往往不是很明确, 尤其是应对措施, 笔者查阅了一些停电通知, 都没有应对措施。

1.3 停电公告通知的形式很单一

现在多数地区的停电公告通知基本上是以通知单的形式, 张贴在用户的小区, 或者发给企业的生产办公室, 一部分地区也存在着电话通知的形式。无论是停电公告通知单还是电话, 在信息多渠道发展的今天都显得过于单一, 一些先进的通知方式都没有利用起来, 如邮件通知、QQ通知、新闻媒体公告通知等等。停电公告通知的单一也是造成送达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提停电公告通知送达率的主要措施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的推向前进, 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 今后推进市场经济的竞争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所以加强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国企改革的重点, 在这样的形势下, 树立用户就是上帝的理念, 加强对用户的服务水平, 提高停电公告通知的送达率是电力企业赢得用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2.1 要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意识

电力企业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 摒弃以前的“电老大”思想, 要把用户看成企业的“上帝”, 树立一种为“上帝”服务的意识。这种服务意识体现在停电公告通知当中就是要及时把通知送达到用户, 做到不拖泥带水, 使用户能够及时的收到停电公告通知, 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既是电力公司应尽的义务, 也是维护用户合法权利的一种体现。

2.2 完善停电公告通知的内容

各个供电公司要明确停电公告的内容格式, 停电公告通知的内容要包括停电的原因:因线路施工、电费不足等原因;停电的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停电范围:XXX小区、XX街道、XXX户;应对措施:购买其它照明设备、发电机、或者提醒缴纳电费。面对停电, 用户往往应对很仓促, 有些关键的环节想不到, 这种现象经常会发生在一些企业当中, 如一个企业面临紧迫的生产任务, 这时候突然的停电往往会打断它的生产节奏, 电力公司在通知中可以建议其多网用电, 购买发电机等措施, 让企业有所准备, 这样既能达到停电的目的, 又不耽误企业的生产, 可谓一举两得, 确保停电公告通知能够及时准确送达, 提高送达率。

2.3 采取多渠道的停电公告通知方式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信息传播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 但是当前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以网络、媒体等为主力的电子信息椽笔方式。当前, 我国的停电公告通知还是依赖于传统的通知单或者电话的形式, 电子信息传播方式如:短信、邮件、QQ等通知形式没有完全利用起来, 而开展多渠道的全方位的停电公告通知是提高停电通知公告送达率的有效手段。

短信停电公告通知的形式。短信是当前我国生活中接受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据北京晚报统计仅2008年仅除夕一天, 北京拜年短信的发送量就达到了5.33亿条。其中, “连蹦带跳”的彩信发送量高达600余万条, 比去年增长近2倍。[1]大的短信发送量, 可见短信在现在中国的信息传播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采用发短信形式通知用电户, 有通知快, 送达准确等特点, 如养殖业、高危行业, 用电很关键。用短息的方式及时的通知用户, 可以有效的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生产损失, 提高送达率。

供电网站要建立实时停电电子公告牌。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尤其是青年人更是对网络情有独钟, 供电公司要利用好网络的这以信息传播方式, 更好的为停电公告通知的送达服务。笔者认为现在在供电公司的网站上建立停电公告牌, 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 停电公告牌刊登24小时或者是48小时区内停电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及时的查询到当天的停电信息, 也可以快速核实一些停电信息, 方便网民上网查询, 也可以让用户反映区域内非正常停电事故, 让供电公司能快速修复供电。

大规模区域停电的媒体公告。因维修、自然灾害、生产建设而需要大规模停电的, 供电公司要提前几天在当地知名电视台、报纸上进行公告, 借助大型媒体的力量进行停电公告通知, 能及时使停电信息传达到用户那里。至于提前几天笔者认为是7天比较合适, 这符合《电力法》的规定和电力企业优质服务的要求;对大规模停电的定义界定, 笔者认为停电区域涉及人口5000人以上, 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200万的可以称之为大规模停电。

QQ在线通知。现在无论是办公还是娱乐, QQ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沟通联系的重要工具, 2008年6月qq同时在线突破4000万, 注册用户接近8亿, 可见QQ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供电公司也要充分利用好QQ信息传播方式, 采用QQ通知的形式, 提高停电公告通知的送达率, 不过这种方式有点不正式, 但是却很有效。笔者建议这种通知方式只作为一种附带方式, 只适用于上述通知方式没有回应的情况下, 或者是因用户帐户余额不足可能停电的情况下。

总之, 及时了解停电的具体情况是用户的一项权利, 供电公司要多方位的采取措施维护用户的这项权利, 提高停电公告通知的送达率, 让用户在停电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 减少因停电带来的诸多影响, 同时也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和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民事公告送达疑难问题探析 篇3

一、如何认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在法律意义上来讲,即受送达人离开住所或居所去向不明,经查找,仍然不能知道受送达人的下落。但对下落不明时间法律没有规定,有人认为受送达人离开住所去向不明必须持续经过了一段时间,方可认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笔者不这么认为,因为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满一段时间才能公告送达,则会严重影响诉讼效率。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的一般审限为6个月,如果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满一段时间才能适用公告,则一些案件不得不中止,导致诉讼拖延。笔者认为,只要有关组织能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即可公告送达。在审判实践中,个别办案人员责任心不强,在通知受送达人不到后即采用公告送达,这严重损害了受送达人的诉讼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及经过。笔者认为,因受送达人下落不明而公告送达的,应当有受送达人住所地或居所地基层组织或其同住成年家属证明。

二、何为其他方式无法送达

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送达方式有直接送达、委托送达、留置送达、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这其中只有当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时才可适用公告送达。也即只有穷尽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时才可采用公告送达。但在审判实务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有些案件本来是能查找到受送达人的地址而直接送达或留置送达的,或是可以采用邮寄送达、委托送达等方式送达的,却因怕麻烦等原因而直接适用了公告送达,违反了公告送达的法定程序。案件受理后首先应通知当事人到法院或指定地点接收法律文书,当事人拒不配合或无法联系的,应到当事人的住所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如果其不在住所且其家属或有关组织证明其下落不明时,可公告送达。但实践中有一种情况比较复杂,即多次到受送达人住所或居所送达,但恰逢当事人或其家属外出而导致的送达不能,这种情况下是否也应视为采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笔者认为,如果这种情况下不能公告送达,则将使办案人员不得不为了送达而频繁往返当事人住所,浪费人力物力。但应规定比较严格的条件,如到当事人住所地三次无法送达的,则可以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

三、关于公告的方式

话说“送达难” 篇4

话说“送达难”2007-12-15 21:23:4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话说“送达难”话说“送达难”(2)近年来,“送达难”也是困扰审判实务的难题之一,但与执行难相比,并不为公众注目。或许它不直接涉及当事人的权利得失,只给法院添点麻烦;或许它仅局限于民事诉讼,没有太多“同感”来帮衬响应;或许它属于事务性工作问题,缺少理论深度和广度可供阐述论证,总之,关于它的议论,多局限于法院内部,尤其是在基层人员之间,他们都急切希望给予解决。送达,是指法院按照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交给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78-84条规定了五种送达方式,分别是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这五种

送达方式,有着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对象,这里不一一列述,将它们与英美德日等国法律规定的送达方式比较,在种类上毫不逊色,在适用对象和条件设置上也相差不大,那么所谓“送达难”,难在哪里?以笔者之见,送达难,难在时事变迁上。自1991年我国制定民事诉讼法后,经历了12年的翻天覆地变化,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在当时情形下,若需查找或联系一个人大致可去两个地方,一是住所,二是工作单位,非此及彼,十有八九准能完成送达任务。但是,现在不同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代表着变化,流动人口、自由职业、下岗外出、驻外务工、城市拆迁、地址更迭等等新情况不断涌现,无家可归者有之,有房不住者有之,一家数处居所者也有之……,过去那两个寻人的连结点已显得力不从心,蠢笨不灵了。送达难,还难在诚信缺失上。虽然我国是个缺乏诉讼传统的国家,但晚近一段时期“依靠组织解决”还算是时尚,执法者也曾风光一阵,而如今,这

都被世弊种种、缺少诚信的现况丢得不知去向。对于个别当事人的不配合,法院送达员起先还能实施留置送达,到后来门都进不去了,如何实施留置?而且,现在的防盗门做得密不漏逢,连纸张都塞不进去。真苦了送达员!为了赶在当事人在家时送达,有时要起早摊黑,加班加点,而对那些出于逃债目的而躲避送达的人士,更象是抓贼一样神出鬼没,玩起了儿时的迷藏游戏。孰不知,在法国,有法律规定“每日6时之前、21时之后不得进行任何执送员送达。星期天、节假日或者停工休息日,亦同”。回顾往昔,执法者还从未落得这般体面。送达的目的,是赋予受送达人了解诉讼文书内容的机会。这一定义,具有权利的整个含义,因此,送达对当事人而言是项诉讼权利,为他们所享有,并可为他们所抛弃,如拒绝受送达或将送达的文书扔掉撒掉;但对法院而言,送达则是义务。甩开这抽象的“权利义务说”不论,送达的实质是让当事人知晓相关诉讼事

项,至于当事人拒绝知道或装作不知道,都无关紧要,所以,只要法院能证明已实施了通知行为,并且这一通知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推知为当事人所知晓,即完成送达状态。有一事例,讲某人家中漏水祸及楼下引发赔偿纠纷,后经当地组织和所在单位劝说调解无效,楼下被迫起诉,法院第一次送达时讨他个不知情、无提防之巧,从此以后,门都敲不开,逼急了法院只好将传票放大加印数张,从其门前贴到楼幢旁、再贴到小区大门口,这一贴真管用!此仁君准时出庭。回想现行送达方式,少些什么?多些什么?值得研究推敲。现行各种送达方式中,存在问题较多的主要有三种:一是留置送达,法律对其在实施方式上的限制不合时宜,如“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到场、说明情况”,既费事,也难以找到情愿协助的组织和单位;而且留置地点仅限于住所,制约了实施机会,对一些不知其住址或单位但能偶遇的受送达人是否可以实施留置送达,留

置在何处?二是公告送达,其所需期间太长,一个简单案件审理至少须经历4个月后才能发生效力,既占时间,又不经济。三是邮寄送达,将其退居直接送达之后,浪费了邮局等现成的社会资源;事实上,现在广为流行的法院专递,在有些地方如城市的实行效果非常好,大约能完成80%以上的送达量,即是对原有法律设计的纠正。但这些问题,仍有待新一轮修法时进一步明确和改进。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在家专注等待被人起诉而接受送达,他们还有工作和社交等活动,平日早出晚归、无人在家,尚不能说是不配合送达,但法院送达员亦不能折返往复无数,或守在其家门口等候送达;而对哪些有意躲避送达的当事人,则更需要采取特殊办法加以规制。笔者以为,在现行法律条件下,可作如下说明和对策:

1、扩展使用邮寄送达方式,利用邮政网络等资源优势,把大量的地址明确、当事人配合的送达工作交给邮局办理,这样一则可以减轻法院的

送达负担,二则可以使法院集中精力对付那些不配合送达的人。

2、对当事人拒绝签收,或已确定其住所但拒不开门,或已确定其住所但行踪不定的,均可采取留置送达措施。留置诉讼文书,只要有邻居、居委会干部或小区门卫愿意证明并签名佐证即可;特殊情况下,由二名以上法院工作人员实施也可。

3、无法实施上述留置措施,可择重要的诉讼文书(如传票)张贴于其住所醒目处,剩余文书放置于其信箱内。

邮寄送达的现状检讨及完善路径 篇5

关键词:民事邮寄送达,送达失范,现状与原因分析,完善制度

一、民事邮寄送达制度失范现状透视

1、司法实践中呈现为失范状态。一是邮寄送达效率不高。由于当事人提供被送达人的地址不具体、不明确导致邮寄送达退回率较高。二是邮寄的回执填写失范。邮件签收栏中仅填写一个名字未注明代收关系, 也没有未显示证件号码。三是拒收现象突出。邮寄送达中拒收现象也比较突出。四是邮寄送达使用范围过大。五是邮寄费用负担成为焦点。目前现状各院的作法不一, 普遍情况是各基层法院的办公经费紧张, 邮寄费用均由当事人负担, 当事人对此颇为不满, 甚至引发上访事件。六是邮政回执多为复印件, 其送达证明方式上存在瑕疵。

2、理论研究呈现为滞后状态, 首先是法学界未能全面深入的研究邮寄送达制度, 二是司法实务部门对邮寄送达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使邮寄送达先天不足。

3、邮寄送达失范的负面效应。送达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审理, 案件的审理在前期送达过程中, 准确无误的送达能确保后期的审判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机械执法扩大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隔阂。这不但没有方便当事人诉讼, 同时也不利于提高法院的审判效力, 增加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隔阂。二是未直接签收影响当事人诉权实现。三是缺少当庭宣判造成案件当事人无理缠诉。四是不当邮递造成案件审限较长。五是增加诉累激化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二、民事邮寄送达失范的原因分析

1、立法方面存在缺陷。其一、由于受起诉条件的门槛限制, 很多邮寄送达失范的问题往往源于初期, 也就是立案阶段。条文中规定起诉的条件之一是“须有明确的被告”, 但对于明确的程度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在案件的立案及审查过程中, 像这些模糊的界定又往往容易导致邮寄送达困难等问题。其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 准确判断签收人作为送达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其组织单位内部的负责收件人只能是单位自己规定的, 送达人自己无法判断, 往往不时出现某些单位事后不承认签收人的资格。其三、《邮寄送达规定》是2005年1月起实施的总共只有12条的新规定, 因规定不够完善或严谨, 其中7个关键条文存在许多争议, 往往不能实际上解决邮寄送达中遇到的问题。

2、司法力量相对薄弱。近来来, 法官队伍虽然在不断扩大, 但是相对而言司法力量仍为薄弱, 以致承办法官难以每件案子能够直接亲力亲为的直接把法律文书送达致当事人手中, 而选择了效率更高的邮寄送达。

3、社会环境变迁及厌诉、逃避法律责任的侥幸心理。

三、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邮寄送达制度完善

完善民事送达制度时, 可借鉴德日等国的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并结合我国司法状况遵循其规律, 发挥其基本价值。

1、规范当事人的诉讼送达义务。

一是明确原告的义务:必须提供被告准确的联系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 当事人起诉的条件之一是“须有明确的被告”, 明确原告必须提供被告准确联系方式的义务, 即当事人起诉时须给出被告准确的且人民法院查证后确定可以送达的地址, 否则以受送达人不明确为由裁定驳回当事人的起诉。二是明确当事人有承担重复送达费用的义务。规定提供错误送达规定由于原告提供的送达地址错误而产生的重复送达费用, 须由当事人承担。关于送达费用, 如果是当事人自己承担的, 则可以督促其核对送达地址的准确性, 力求送达一次成功, 由此可以降低诉讼成本。

2、确立邮政机关的送达主体地位。

从比较的角度看, 在国外邮寄的方法得到广泛的运用, 其成功经验之一是将邮寄送达的技术同送达的司法性有机地融入诉讼程序之中。

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包括: (1) 明确地赋予从事邮寄送达的邮寄人员以送达人的地位, 增加邮寄送达的公信力。 (2) 在立法上对适用邮寄送达作出简便易行的规定, 便于在司法实践中运作。 (3) 邮政信誉状况是立法上考虑采用邮寄送达的技术前提。邮局送达方式之所以被普遍确定为法定送达方式之一, 是因为这种送达方式能够奏效是以邮政信誉担保来实现的。

3、规范邮寄送达的的签收标准。

一是签收内容要填写完整。二是规范受送达人下落不明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 不能简单地由其家属代收。三是提醒核对邮件内容。

4、对受送达人恶意拒收法律文书的惩罚机制。

在邮寄送达当中对恶意拒收法律文书的行为进行多次教育后不改进的, 建成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 (五) 项规定:以其他方法阻碍司法人员员执行职务的, 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予以罚款、拘留。

5、强化送达内部监督。

法院办案部门要加强对法律文书送达工作的监督, 建立建全监督制约机制, 认真做好送达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责任确认及文书记录存留制度落实工作, 使送达中的责任清晰明确;

6、法院应保持并加强与邮寄送达机关的交流, 提高送达准确性和退件及时性。

案件的审理部门要与法院内的民事送达部门加强联系, 提高邮寄送达信息的反馈效率。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要加强查询, 及时了解涉及送达方面的信息, 提高知情率。

民事邮寄送达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一种合法送达方式, 只有我们做到执法严格化, 送达制度规范化, 才能在提高法院的工作效率和减少诉讼成本方面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永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的再思考》, 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

[2][日]中村英郎著, 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 法律出版社2001[3年版, 第168页。

[3][德]奥特马尧厄尼希著, 周翠译《民事诉讼法》,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第410页。

民事送达若干问题的研究 篇6

关键词:民事送达;二元送达体制;送达主体;方式

民事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行为。送达是一向重要的民事诉讼行为,是法院与诉讼各方之间相互联系沟通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民事诉讼各个诉讼行为、诉讼阶段得以相互联系、衔接的基础。通过送达,诉讼当事人知晓诉讼活动并参与到民事诉讼活动中,保障了各方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的公平地位。当前,由于司法资源有限,送达过程中也遇到种种困难,形成“送达难”问题。本文拟分析当前的送达制度并对送达难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送达的概念及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

送达包含了送达的主体、受送达人、送达的方式、送达证明、送达的效果等多个因素。

当前我国的民事送达实行以人民法院为当独送达主体的依职权送达模式。原告、被告、第三人、鉴定机构等递交的诉讼材料,由法院作为送达主体向其他各方当事人进行送达。当事人配合法院进行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可见,自然人的受送达人为其本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受送达人应当是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经授权负责签收送达文书的人员。

在送达方式上,我国法律规定了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公告送达等送达方式。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达受送达人。可见,直接送达是法律规定的主要送达方式,也是保障当事人知晓送达文书材料内容最直接、最方便的送达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释[2004]13号文件第二条赋予了法院特快专递送达与直接送达相同的法律效力,成为了当前诉讼文书送达的主要方式之一。留置送达是在当事人不在的情况下,将诉讼文书等材料留置给受送达人的成年家属,并经见证人见证的送达方式,是对直接送达的补充。民诉法规定的委托送达与外国法律规定的委托送达不同,指的是人民法院在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情况下,委托受送达人所在地等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而德国、法国、日本、德国等民诉法规定的委托送达均是特指对在国外当事人的送达。至于公告送达,是民事送达的最后方式和保障。在穷尽所有送达方式后才选择的送达方式。

送达证明是人民法院在送达诉讼文书后,由有签收诉讼文书材料的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上名字和日期,以证明完成了送达行为及当事人确已接受到了相关材料的证明。当前的送达回证主要由法院出具为主。

送达行为,对法院而言,保障了各诉讼行为之间的相互衔接,保障了诉讼的顺利进行。对于当事人起诉材料、传票的送达等,只有经过合法送达才能引起下一阶段的诉讼行为。而对于民事裁定书、民事调解书、民事判决书等裁判文书,有效的送达是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送达行为使得当事人能够参与到诉讼中,保障期权利。正如贝勒斯在《法律的原则》中指出:通知的权益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是如此之根本,以至于只有存在最重大的理由,并且尽一切可能保护被告的利益时,才可剥夺。[1]

二、当前送达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送达制度是以法院为主导的一元送达制度。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送达难”问题突出,笔者认为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送达主体方面,当前我国实行一元送达制度

对于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及法院制发的文书由法院作为送达主体进行送达,有利于将送达行为赋予司法强制力和公信力。但是,由于法院的司法资源有限,材料送达不及时或者不规范,都会导致当事人对法院的工作不信任。法院的司法目標是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好公平与正义的关系。

2.送达方式

民诉法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达受送达人。直接送达是主要送达方式,法院工作人员可以向当事人解释案件基本情况及举证回避等诉讼权利。当前法院以法院特快专递的邮寄送达方式与直接送达一并作为送达的主要方式。法院特快专递借助了社会资源,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送达主体的范围,减轻了法院送达的压力。但特快专递人员无法进行专业的答疑解惑。无法达到法院工作人员的送达效果。

民诉法规定在当事人拒收文书的情况下,法院送达人员在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对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进行留置送达。司法实践中,因种种原因见证人员无法到场的情况存在,使得留置送达无法完成。民诉法对留置地点和对象均有严格规定,地点为受送达人的住所或者从业场所,对象为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

公告送达是对民事送达的最后保障,是在穷尽其他所有的送达方式以后所采用的送达方式。但司法实践中,存在着难以直接送达的案件,公告了之的简单处理方式,这与当初设立公告送达方式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在常规的送达方式难以送达的情况下,不得已以公告送达的方式拟制通知受送达人时,往往被视为是法院在法律上对保障参加机会作出的一种妥协。但是这种妥协要有一个最低限度,即要穷尽所有的送达方式后,才能作出是否使用这种妥协手段的决定,否则就与程序保障的规则相悖。[2]

3.送达证明

直接送达的情况下,受送达人按照法院送达人员的提示填写送达证明,不存在送达证明缺失的问题。但在法院专递送达的情况下,收回送达回执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如果严格按照没有收到送达回证,就不能展开下一诉讼程序的原则,则会影响诉讼效率。

4.送达不能情况下的责任承担

法院负责民事送达,同时也单独承担着送达不能的后果。当事人恶意回避法院送达,使得送达因为当事人不配合而延误,浪费了其他当事人及法院的时间,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影响司法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当事人恶意拒收送达的材料,或者作出其他妨礙诉讼的行为,却没有受到相应成都的苛责,这不符合公平正义原则。

三、完善送达制度的设想

1.在送达主体方面,尝试建立以法院为主、当事人配合的二元送达体制。

依诉讼行为原理,对于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予以分类,大陆法系的主流分类是“取效性诉讼行为”和“与效性诉讼行为”。其区分标准是诉讼行为是否必须借助法院的相应行为才得以完成。送达行为也同样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笔者认为,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是为方便双方当事人。证据交换属于当事人之间的行为,可以充分发挥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双方意见一致,尤其是都委托了律师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证据交换,并制作交换证明,将证据副本及证明提交法院,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同理,对于答辩状、陈述的书面意见等不需要法院强制力介入的诉讼行为,可以尝试由双方当事人进行送达。

2.完善特快专递送达模式,根据送达材料的性质合理选择送达方式。

法院实施送达行为,既要保障送达行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程序要件,又要保障送达效率,需合理选择送达方式。目前特快专递的送达模式得到了各级法院的认可。最高人民法院也在司法解释中赋予了特快专递送达以直接送达的效力。在完善特快专递送达方式上,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赋予特快专递工作人员类似司法工作人员的身份,使得形式上更趋近法院送达。二是对特快专递工作人员进行特定的培训,在受送达人对送达材料提出疑问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解释,起到法院送达相同的法律效果。

在留置送达的方式中,法律规定了见证人制度。但司法实践中,有时候找不到见证人进行见证。这种情况下会影响人民法院的工作效率。且留置送达的地点和受留置的对象也做了较严格的规定。见证人制度是为了保障法院送达行为公正公平,可以参照外国的规定,不将见证人必须到场作为留置送达的必要条件。对于留置的地点,各国的民事诉讼法均规定,可以在任意遇到受送达人或者义务签收人的地点进行留置送达,同时,留置送达的对象可以扩大到受送达人的律师、同住亲属、房主、出租人、雇员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若干规定第七条第二款也规定了会晤场所、居所、从业场所等可以进行直接送达及留置送达。

区分送达材料的性质,对于法院制作的相关文书中如传票、合议庭通知书等,其送达内容仅是告知受送达人人民法院当前采取的相关诉讼行为,对于此类材料的送达,除采用传统的送达方式外,可以采用较为简易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在确认受送达人或者义务签收人收到送达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视为送达。但是对于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等,送达是为了将法院对于案件纠纷的处理结果告知当事人,对各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产生影响,这类材料需严格送达程序及送达方式的选择,不得简易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4条规定,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这一规定也体现了立法者的立法本意。在严格程序送达的相关材料中起到了送达方式选择的导向作用。对于与效性送达行为送达的材料,可以采用二元送达体制中当事人自行送达的方式。但在采用当事人自行送达的过程中,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当事人认为需借助法院送达的,法院仍应当担起送达的责任。

3.恶意妨碍送达行为的处罚机制及诚信机制的完善

当事人恶意拒收送达的文书,造成妨碍诉讼、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形,当前法律对于此类当事人的苛责主要为教育、训诫等,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以考虑加大对恶意妨碍诉讼当事人的惩戒制度,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3]完善社会的诚信机制,使得不诚信的当事人不因不诚信的行为获得利益,保障司法公正。

4.他山之石

送达受领人制度。日本民事送达制度中规定了,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诉讼代理人,在受诉法院所在地没有住所、居所、营业所或事物所时,应当指定在该法院所在地接受送达的受领人。[4]我国现阶段人口流动频繁,落后地区外出务工较多。如果能够建立送达受领人制度,如村委会中委托村委会负责人,企业中委托相应的负责人员等,在其外出的情况下,代为接受诉讼文书材料,可以提高司法工作效率。

执达官制度。执达官是独立于法院的专门负责诉讼送达的人员。《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6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受诉法院的书记科将送达事务委托给执达官。[5]建立执达官制度可使得法院的审判人员及书记员等不因繁重的送达行为而影响司法裁判的效率。我国民诉法确立的特快专递制度,即是类似执达官的制度,借鉴执达官制度,对于完善我国民事送达制度很有裨益。

参考文献:

[1][2]王福华.《民事送达制度正当化原理》,《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总第96期),第96页

[3]吕国清.《浅议如果解决当事人拒收法律文书的问题》,http://court.gmw.cn/html/article/201311/11/142355.shtml,于2014年6月7日访问。

[4]谭秋桂.《德、日、法、美四国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比较分析》,《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4期,第89页

[5]谭秋桂.《德、日、法、美四国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比较分析》,《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4期,第86页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探究下一篇:电气工程二级学科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