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的经典散文(通用9篇)
我不知道我为何会心情低落,也不知道为何会突然想起这个遥远的话题。可能是今天武汉没有太阳,有些冷;也可能是要戒掉一些东西,还不习惯。无论如何,反正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心情不是那么愉快。或许,这就是男生的大姨夫吧!
好吧,我坦白,是学校太无聊了!真的太无聊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去。没有人约狼人,也没有人约篮球。不对,不是所有的人都回家了去,而是大家都在忙着考研,忙着恋爱,忙着工作,忙着成为螺丝钉。
在的,跟不在的一样;不在的,跟在的又一样。在不在,道不道,同不同,终究不过是心里的疤,碰不得,挨不得,却偏偏喜欢去抠!
高考那年,不就是疤吗?
那年,我18岁。我喜欢的女孩子还扎着马尾,她英俊的脸上总带有一丝别样的不舍。我还记得阳光灿烂的午后,她温暖如春风的笑脸。我能想起二妹餐馆,我们一起吃过的饭,土豆里跳舞的辣椒,红色下娇艳的麻。我们吃完后一起漫步的校园,以及我们一起打过的球。
那年,苟老师很凶。苟老师真当得上冰山美女,才华横溢,舞艺卓绝,性格棱角分明。潇洒的她可能算真正的不求人。很遗憾我不是她喜欢的饭,属于不应该被端上来的垃圾。如果岁月的道歉有用,我或许欠她一句对不起。将近一两个月的僵持,每天早上都被罚出教室,偶尔还打扫办公室,连5班的班主任都看得发笑。有一天早上居然玩笑的跟我说了一句:“又来了?”苟老师真是我见过的最严厉的老师,大学后才明白她的苦心。虽然剧情很老套,不过事实就是,没有当时苟老师的逼迫,大学的英语说不定真会挂科。
那年,星哥每天一如既往地负责帅。所以说世界并不公平,明明大家都是满腹经纶的人,可是星哥却一点都没有才子该有的不修边幅,不堪入目。相反,他吃饭都可以靠刷脸。我至今都很好奇,星哥是怎么包容我胡闹的。在大学有一天偶尔看到了一张当时自己讲“六十二家讲坛”的照片,自己真是龊的可以。看到照片的第一眼,我自己都忍不住提鞋子丢自己。当时的我,居然稀奇古怪的提出了默写诗歌罚款的想法来。真是单纯的可爱。可惜,我到现在忘了后来是哪些人拿到了看电影的奖励,只依稀的记得有旭哥。
那年,化学老师会问你造不造?班主任口中的“黄金三人组”之一,大腹便便的样子用弥勒佛来形容有点过火,但是性格却差的不多。记忆中造哥真的很少发飙,好像没有见过他发火的样子。有一天在读书的时候,书上写道:事业有成内心富足的人,脾气会更好,待人也更宽容一些。我第一反应就是造哥。听同学讲了造哥的一件逸闻趣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决定告诉大家。当时,造哥带jk他们去上海参加一个科技比赛,旅途上遇到一个上海人,可能是虚妄的自信使那个上海人自觉高人一等,他开始炫耀说他在上海有房。我不知道他是有多过分,才使得一向好脾气的造哥都动了怒气。造哥正义的说道,我敢把我所有的房子都卖了,你敢吗?这句话一出口,对方立马就偃旗息鼓了。同行的其他人都觉得解气,心想总算是有人收拾了这种虚妄的小人。
那年,班主任最后一次做班主任。我忘了班主任是更喜欢我们喊他们王老师,还是喊他班主任。不过为了以示区别,我还是称作了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人,偶尔戏谑的他甚至满足了学生的幻想。抛开他一路奋斗的励志故事,单论他对学生的负责态度,都值得我尽心去书写。不过如今的我显然还没有写好班主任故事的能力,稚嫩的文笔还需要时间的打磨。这其实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你想要记录一些东西,却害怕写的不好。千言万语,只在心中胡乱的冲撞。有时候会期待一种灵光乍现,最后却只能无可奈何。
那年,贤娴还在抱怨高三的我们太辛苦。贤娴其实是抗争的人,富有同情心的她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有的同学误会她,说她总是在抱怨学校的管理。很多人都奉行不应该抱怨的态度,殊不知是故作聪明的小人。不抱怨的人不是既得利益者,就是城府极深的蛀虫,再就是漠不关心的自私者。这些人都看到了阴暗的部分,并且看得比谁都更深。他们绝不可能实心实意的工作。抱怨的人至少还期待着改变。有的人抱怨,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希望后来的人不再遭受同样的困惑。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想我应该点到即止。我只是同情哪些心地善良的好人,他们看到了不该看到的,想要改变,却无能为力。只能如杜甫一般,哀怨叹息。只不过一个写成了文字,一个充斥了空气。
那年,三班满足了女生所有的幻想。篮球从“重在参与”,一路杀到“染指冠军”;所长跟家馨煮着火锅唱着歌,馋嘴了国林;胖胖霸占了“教室后面”,“千手观音”的图片永远的定格。花姐儿念叨着圆圆的肚子,见一次,摸一次,亏得汪杰被挟了油;松哥继续着“憨豆先生”的剧情,一天一更新,笑傻了昭昭和罗琳,把它都编成了故事。
那年,我以为不会结束。我以为会去北京读书,没想到到了武汉;小童巴望着南京,却神奇的降落在天府。烧瞿做了老师,jk读了研。婷姐居然心心念念的要考试。
高考那年,是不是国产电影的预告片?
一、椭圆与双曲线定义构图法
椭圆的构图原理依据:椭圆的第一定义.即到两定点F1, F2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2a (2a>|F1F2|)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构图步骤方法
1. 用工具按钮任意圆, 圆心为点F1;
2. 选中圆, 然后用工具按钮「新点」得到圆上一点C;
3. 用工具按钮「直线」作直线CF1;
4. 用工具按钮「新点」得到圆内的任意一点F2, 用工具按钮「线段」作线段CF2;
5. 选中线段CF2, 用工具按钮「中心点」画线段CF2中点D;
6. 选中点D和线段CF2, 然后用工具按钮「垂直线」得到线段CF2的中垂线l1;
7. 选中点C和直线AB, 然后用工具按钮「垂直线」得到线段的中垂线l2;
8. 用工具按钮「交点」画直线l1和l2的交点E;
9. 点选点E, 点击鼠标右键的再选中点C, 打开动画, 即可看到点E的运动轨迹 (如图所示) .
双曲线的构图原理依据: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即到两定点F1, 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2a (2a<|F1F2|) 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构图步骤方法 (一)
重复椭圆的构图步骤2—8, 只需将点F2拖到圆外, 可以发现, 点E的轨迹变成了双曲线.
构图步骤方法 (二)
1.用工具按钮「新点」画任意点F1, F2和点P;
2.用工具按钮「射线」画射线FP1;
3.用工具按钮「圆」作以点P为圆心, 过点F1的圆;
4.用工具按钮「交点」画直线FP1和圆P的交点Q;
5.用工具按钮「圆」作以点F1为圆心, 过点Q的圆;
6.用用工具按钮「交点」画直线l1和l2的交点E;
7.点选点E, 点击鼠标右键的再选选中点C, 打开动画, 即可看到点E的运动轨迹 (如图所示) .
试题链接:
1. (2011·广东, 理19) 设圆C与两圆中的一个内切, 另一个外切.
(1) 求C的圆心轨迹L的方程.
(2) 已知点且P为L上动点, 求||MP|-|FP||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1) 设x为点P的横坐标, 证明
(2) 求点T的轨迹C的方程;
(3) 试问:在点T的轨迹C上, 是否存在点M, 使△F1MF2的面积S=b2?若存在, 求∠F1MF2.
二、椭圆规构图法
图解椭圆规构图原理:构造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椭圆的简易工具.常见的椭圆规由有十字形滑槽的底板和旋杆组成.椭圆规的.工作原理及用法如图, 滑动点A和B在两条夹缝中移动.
构图步骤方法
1. 选作一条竖直的线段AB, 然后再选择工具按钮「中点或中心」, 其次点选A, B, 作出其中点C (如图所示) ;
2. 作出线段DE和FG (如图所示) ;
3. 点选工具按钮「圆 (半径长、圆心) 」选中点C和线段DE作圆C (如图所示) ;
4. 点选工具按钮「新点」再以鼠标点出位置作出圆C上的任意一点H (如图所示) ;
5. 点选工具按钮「垂线」作出过点H, 分别垂直于所选择的两条线段的垂线 (如图所示) ;
6. 点选工具按钮「轴对称镜像」作出点C关于垂线对称的点J, 同理作出点C关于另一条垂线对称的点K (如图所示) ;
7. 点选工具按钮「圆 (半径长、圆心) 」选中点J和线段FG作圆J (如图所示) ;
8. 点选工具按钮作「射线 (过两点) 」出射线JK与圆J相交于点M (如图所示) ;
9. 点选M, 点击鼠标右键的再选中点H, 打开动画, 即可看到点M的运动轨迹 (如图所示) .
试题链接:
(2009·广东, 文19) 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长轴在x轴上, 离心率为, 两个焦点分别为F1和F2, 椭圆G上一点到F1和F2的距离之和为12.圆Ck:x2+y2+2ky-4y-21=0 (k∈R) 的圆心为点Ak.
(1) 求椭圆G的方程; (2) 求△AkF1F2的面积; (3) 问是否存在圆Ck包围椭圆G?请说明理由.
现在利用Geo Gebra探索此题的第 (3) 问.步骤如下:
1.可求得椭圆G的方程为:
2.在指令框输入 (如图所示) .
3.点选工具按钮「新点」, 建立数值滑杆, 站在指令框输入x2+y2+2ky-4y-21=0 (k∈R) (如图所示) .
4.点选数值滑杆, 打开动画, 可以发现椭圆G的左、右顶点至少有一个在圆外, 故圆Ck无法包围椭圆G.
三、抛物线定义构图法
抛物线的构图原理依据:抛物线的几何定义.即到定点F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l (点F不在l上) 的距离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构图步骤方法
1. 用工具按钮「直线」画直线AB;
2. 用工具按钮「新点」画直线AB上一点C和不在直线AB上的点F;
3. 用工具按钮「线段」画线段CF;
4. 选中线段CF, 用工具按钮「中心点」画线段CF中点;
5. 选中点D和线段CF, 然后用工具按钮「垂直线」得到线段CF的中垂线l1;
6. 选中点C和直线AB, 然后用工具按钮「垂直线」得到线段的中垂线l2;
7. 用工具按钮「交点」画直线l1和l2的交点E;
8. 点选点E, 点击鼠标右键的再选中点C, 打开动画, 即可看到点E的运动轨迹 (如图所示) .
试题链接:
1. (2011·广东, 文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上, 直线l:x=-2交x轴于点A.设P是l上一点, M是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上一点, 且满足∠MPO=∠AOP.
(1) 当点P在l上运动时, 求点M的轨迹E的方程;
(2) 已知T (1, -1) , 设H是E上动点, 求|HO|+|HT|的最小值, 并给出此时点H的坐标;
(3) 过点T (1, -1) 且不平行于y轴的直线l1与轨迹E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求直线l1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2. (2011·广东, 文8) 设圆C与圆x2+ (y-3) 2=1外切, 与直线y=0相切, 则C的圆心轨迹为 () .
A.抛物线B.双曲线C.椭圆D.圆
四、变换构图法
变换构图原理依据是用压缩 (或拉伸) 圆的方法得到椭圆.现在利用课本的例题作出一个说明: (人教A版选修2-1, P41例2) 如图, 在圆x2+y2=4上任取一点P, 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 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 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试题链接:
1. (2012·湖北, 21) 设A是单位圆x2+y2=1上的任意一点, l是过点A与x轴垂直的直线, D是直线l与x轴的交点, 点M在直线l上, 且满足|DM|=m|DA| (m>0, 且m≠1) .当点A在圆上运动时, 记点M的轨迹为曲线C.
(1) 求曲线C的方程, 判断曲线C为何种圆锥曲线, 并求其焦点坐标;
(2) 过原点, 斜率为k的直线交曲线C于P, Q两点, 其中P在第一象限, 它在y轴上的射影为点N, 直线QN交曲线C于另一点H.是否存在m, 使得对任意的k>0, 都有PQ⊥PH?若存在, 求m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2. (2011·陕西, 理17) 如图, 设P是圆x2+y2=25上的动点, 点D是P在x轴上投影, M为PD上一点, 且
一、准确把握散文的特点是取得答题正确的关键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征。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神不散是就立意而言的,即广泛地取材且只围绕一个主题。
除了掌握散文的特点之外,对于散文的分类也要特别熟悉。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它侧重于以叙述人物和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如2007课标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谈的是叶圣陶的事,重庆卷《告别三峡》谈的是迁移民、建大坝的事,全文都蕴藏着深厚的感情。
2.写景散文:此类散文通过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对此地此景的喜爱之情或以时间为线索,或移步换景以空间为线索。阅读时抓住景物特点即可。如2007全国卷《海南杂忆》既有时间线索,又有空间线索,谈到了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又如上海卷阅读文(二),谈的是杭州的美景,以空间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之情。
3.咏物散文:此类散文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外物之中,是以外在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辽宁卷《炉火》,文中的炉火象征了一种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
二、平时应当熟悉鉴赏的基本步骤
1.读文意(略读)
读第一遍时,力求快速而有效的找准文意。文题、作者、文末的注释与写作时间、开头结尾等等,由这些综合信息就可大致得知文章谈的是什么。
2.读结构(略读)
第二遍时,就要有目的的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句,它们的位置一般在各段的段首或段末(当然有的也要自己概括),还要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线索句。一般来说,反复出现在文中的句子就是。
3.读字句(精读)
读第三遍时就要根据题目要求,有的放矢,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读,读出字句里蕴藏的内容及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即只要读得熟,不待解读,自然明晓其义。当然,读时自己一定要走进作品当中。创作是作者将情感述诸笔端,鉴赏就正好相反,读者阅读散文则须披文以入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驰骋想象,展开联想,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应当研究散文类型题目的命题思路
1.字句的赏析
一般来说,所问的语句不外乎这三种:
①对文章的结构起作用的句子
②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③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句子
1 第一种:如江苏卷《麦天》第16题:“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累人的日子。”这些叙述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首先分析这话的字面义: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再看下文,写了女人心疼男人,上文有一句“吃苦的日子到了”,由此得知是与上文相响应,为下文做铺垫。
还有如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在本文中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由此可知: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第二种:如四川卷《焰火的变奏》第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做简要分析。此句在文末,应有收束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由此可知: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
第三种:上一种中用到了反问句,反问句有加强感情的作用。还如江苏卷《麦天》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花,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解答如下: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这道题就要考虑包括修辞在内的各种表现手法。
在回答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时,一般要遵循这样的步骤:首先明确用了什么方法,然后说用这种手法表达起到了什么效果,最后再联系具体语句谈表达了什么内容,公式为:方法+效果+内容。如《焰火的变奏》一题里(即上题)答案: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还有如梁遇春的《泪与笑》(某校调考)有一题是这样的: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题时首先就要明确用了比喻,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里就必须搞清楚“降幡”的本义及其在文中的比喻义,再联系全文就得出了答案:“本文使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内心的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从上面几道题目的解答中,我们不难发现,理解语句时,有时也要找出句中的关键词的意义。这些关键词先将其本文即词典义把握清楚,再联系整个句子及全文思想感情。如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回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解答这道题时,应先把握“冷”和“荒野”的词典义,然后理解它们的语境义,最后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冷”是指外部环境(人生)的艰难困苦,“荒野”指的是心境的黑暗,由此不难理解作者的观点:外部环境(人生)的艰难困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
2.情节的赏析
这个类型的题目是就文中的某个细节谈谈它的作用。它一般都要回答两个方面的内容——情感及结构。
辽宁卷《炉火》中有这样一道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至”的景色,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既然在段首,解答时就要指出是伏笔(引出下文),第二步就是联系全文中心内容具体分析: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炉火”,却从“秋去冬来”写起,这就要考虑“炉火”和“秋去冬来”之间的关系。第三步就是概括结论:由自然环境的变冷写到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层含义留下了空间。
四川卷《焰火的变奏》第14题: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答案是这样的:反衬了随后施放的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关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四、特别要重视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
1.分析评价类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对文章的写法及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既要熟读文本,又要熟悉课文,以课文为依托,找出相关记忆。如重庆卷《告别三峡》,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要回答这个内容,我们就应想到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抒发的感情。还比如北京卷《湿湿的思念》,写的是: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鉴赏此文就要想到沈从文写《边城》,想沈从文这个人。那么此题就不难理解了。
2007湖南卷《忆刘半农君》里有这样一道题: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2006湖南卷《在山阴道上》也有这样的小论文。这些题目是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应熟悉高中课文中学过的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本文的实际内容进行恰当的较为深入的分析。赏析时,考生应扣住文章表达方面的要点,既可做比较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突出特点做比较深入具体的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并能叙议结合,都是符合要求的。
2.认识理解类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针对某个话题或与文本相关的某一生活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山东卷《梦碎雅典》文后第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我校考的交流卷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检测题《生命的暗示》有这样一题,作者在文中说:“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对此,你会作出怎样的回答?
解答这类题时,一般要用第一人称,可以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然后再谈理由,要摆事实、讲道理;如果题目有相关要求,还应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要做到看法明确,举例恰当,表述清楚,言之有理。
五、把握好基本的答题原则
1.忠实于题干
题干中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到原词句组成答案。因为这种语言的表意是间接的甚至是模糊的,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问题。概括要点时,要尽量分析作答,看分答点(当然多多益善),一般4分至少2点,6分至少3点,一定要分条陈述,1点,2点,3点……动笔前一定要组织好语言,看清字数要求等,应在草稿纸上斟酌后再往试卷上誊写。
散文是人类真我的袒露,是人类生命的一个精神家园,解读散文就是解读品味人类自身。创作者为呈现自我而精心构建文本,解读者为寻找自我而努力破译文本,并进行创作。因而创作有创作的规律,解读也有解读的规律,把握好这些规律,对于解题是大有裨益的。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有更大的进步,必须不断地做题,在答题中悟出真理。
相对与高考本身来说,考试前等待的时间是最难熬的。早在二模的时候,我和同宿舍的女生就体验到了失眠的滋味,舍友是二模前一天晚上睡不着,据说失眠到了凌晨,结果第二天早上我们其他几个都醒了之后,她就开始哭,哭的这叫一个委屈。我们也只能安慰她,说放宽心,年轻人几天不睡觉都没事儿,这才安心考完一场语文。到了中午,午休安排在宿舍,大家也都知道,复习没有用,也没必要复习,吃完饭之后,就都准备睡觉了。
我没想到自己也会失眠,真的,从来没想过,我把手机的音乐定在17分钟之后自动关闭,结果闭着眼睛听着歌,直到音乐戛然而止,我还拥有着清晰的意识,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失眠了。之后的一个多小时我依然闭着眼,希望自己能不知不觉进入睡眠状态,结果换来的是我愈发活跃的精神状态,不管怎么样,就是睡不着,最后我愣是干躺了一个多小时,起来之后反而更累,感觉浑身没有力气,更严重的是,心累。
到了高考,依然是失眠,不过这次是在第二天中午,下午要考英语,然后一切就都结束了。悲伤的气息愈来愈浓,我们都在躲避这些话题,害怕影响心情。然后,中午我就又失眠了,高考那两天有些冷,宿舍里却很闷,不得已打开了电扇,然后我就盖上了被子,准备睡觉。又是失眠,17分钟的音乐停止的时候,我再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努力告诉自己,别紧张,这是最后一战了。结果我的心跳砰砰砰的,连隔着被子的手都感觉格外清楚。我就拿安慰室友的话来安慰自己,年轻人,失眠不算事儿。最后我闭着眼,听着自己的心跳声,躺了一个多小时。
英语考试结束,高考就彻底结束了。我是在本校考的,结束出来的时候天蒙蒙的发黄,一切变得不熟悉起来,好像历来高考结束痛哭流涕是走读生的特权,因为住宿生还要节省力气,搬着重重的行李回家,没有时间发泄情绪。
我们理科生在本校考,每考完一场,出来的时候都会碰见熟人。记得考完理综,楼梯口碰见班里关系挺好的男生,打完招呼,结果我第一句就问:“考得怎么样啊?”话一出口感觉不对,立马改成了“中午好好睡觉”,高考那两天,我们都能十分默契的,闭口不谈考试的事,考完一科扔一科,不再想,也绝口不提,仿佛约定好了一样。
写到这儿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不过如果不是家里断网,我可能就不会坐在电脑前码字,而是继续看那些考前几个月戒了的韩剧,刷我们茶蛋和我鹿哥微博,补各种令人捧腹的综艺了吧。
感谢断网,感谢高考。
人生离不开读书,读书是生命的养分,有了它便可以品味生活,精致生活,追求梦想,实现高远的抱负,辉煌精彩的人生。
千年历史,蓦然回溯,多少学者文人与才子把读书融入生命,化作了灵魂的血脉,焕发出对生活的丝丝热情,熔铸了人生理想的碑坊,谱写了一页页不朽的篇章。
明代顾宪成有一副大家非常熟悉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潜心于读书,关心政治,以实现他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政治抱负,远大理想。这样一个饱读诗书的有志人士,他的人生会不精彩吗?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挥笔写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足以表达他发奋读书的坚定决心和豪情壮志。他仅用一只手和一支笔而流芳千古,难道这样的人生不精彩吗?
“ 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清代大才子纪晓岚,博闻强志,知识渊博,终日以读书为伴,最终功成名就,流芳百世,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编官。如此人生能不精彩吗?
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和创造,切不可全盘照搬现成,纵观历史,每一位有成就的学者,无不是在学习借鉴前人和他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融会贯通而最终学有所成,像这样的读书才能是人生丰富多彩,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不需多说,不读书,他的人生就不会精彩!
相反,如果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习而学习,仅仅为了拿别人的良言警句作为卖弄学问的资本,装点门面的点缀,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只能黯然失色,何来精彩人言?
高尔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为读书,你浮躁飘忽的心态会趋于平静;因为读书,你粗俗鲁莽的言行会走向文明;因为读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
一本书、一位朋友、一位导师,带你走进生活,领略人生,将你引入宽阔的人生地带,引进冰清玉洁的人生殿堂,让你受益终身。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季节,曾经希望春天的到来,可是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之间也结束了。
我穿好鞋子,踏着琐碎的阳光,走进了那个公园,那是我们第一次遇见的公园,我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这里依旧如此,而我却感到陌生。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百花竞相开放,但我还是看到了那一株牡丹花,鲜红的花瓣在阳光的映照下更加美艳,犹如一个王者傲立在百花之中,牡丹是花中之王,是美丽的,而我其实就是那朵牡丹,高傲而不失自己独特的风格,而现在的我,却变成了一朵罂粟,向外界绽放自己的艳丽,却又散发出致命的香气,能让人毙命。让所有人都畏而远之。
春天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暖暖的,但我感觉不到温暖,我的心被寒冰所覆盖,四季都在下着雨雪。
渐渐的,我走入了那个牡丹花园,那里牡丹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我看着这群美丽的小精灵,没有说什么。
再美的花儿迟早要凋零,明年却开出不同的花来,何来一样?
在我的眼中,这些牡丹虽然很漂亮,可是他们的颜色不同,就如人一样,所有人性格都不是一摸一样的。
我的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疏离,瞳孔看不出任何情绪,我缓缓的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草屑,看着柔和的阳光,双眼微眯着,一股慵懒的摸样。
我往前走着,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影子,我踏着斑驳的阳光,走向那个无尽深渊……
果蝇 (2n=8) 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 雌性个体较大, 雄性个体较小。雄果蝇的鉴别特征:①体型较小;②腹部末端钝圆;③腹部背面有三条黑色条纹, 前两条细, 后一条宽且延伸至腹面, 呈一明显黑斑;④第一对足的跗节基部有黑色鬃毛状性梳。性梳的有无是鉴别雌雄果蝇的明显标志之一 (见图1) 。区分雌雄果蝇可主要根据其腹部背侧黑黄相间的条纹数目, 若有三条条纹, 则为雄性;若有五条条纹, 则为雌性。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如下 (见图2) 。
果蝇是遗传学中经典的实验材料, 其染色体数目少, 相对性状多且易于区分, 繁殖速度较快, 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子代。
二、高频考点
异常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类型;致死条件下的子代某种表现型概率的计算;果蝇种群中某种基因 (型) 频率的计算;X染色体伴性遗传概率的计算;根据子代表现型的比例判断并书写亲本的基因型;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判断显隐性, 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缺失引起的变异类型的判断以及与基因突变相联系的变异类型原因的实验设计等。
三、真题链接
例1 (2015 年上海卷, 25) Sxl基因的表达是果蝇胚胎向雌性方向发育的必要条件, 仅在含两条X染色体的受精卵中表达。因而, 失去Y染色体的果蝇呈 ( )
A.可育雌性B.不育雄性
C.可育雄性D.不育雌性
【能力体现】本题以果蝇“缺失不育”为新信息情境, 考查学生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加以运用的能力。
【思路点拨】失去Y染色体的果蝇, 其体细胞中只含有1条X染色体, 结合题中信息“Sxl基因的表达是果蝇胚胎向雌性方向发育的必要条件, 仅在含两条X染色体的受精卵中表达”, 可推知失去Y染色体的果蝇为不育雄性。
【答案】B
例2 (2015年安徽卷, 5) 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 个体间随机交配, 无迁入和迁出, 无突变, 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 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 的A基因频率为60%, 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 地理隔离不再存在, 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 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
A.75%B.50%
C.42%D.21%
【能力体现】本题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为情境,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能力。
【思路点拨】由已知条件可知:当两个种群完全合并后, A的基因频率为1/2×80% +1/2×60%=70%, a的基因频率为30%, 故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
【答案】C
例3 (2015年江苏卷, 4, 改编)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 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 发现了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 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 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 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 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 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 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E.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 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 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思路点拨】本题以生物学史中经典试验为背景,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及再现能力。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沃森和克里克, 结合威尔金斯等人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尼伦伯格和马太利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 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即UUU——苯丙氨酸;格里菲思证明了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艾弗里及同事运用体外转化法, 证明了该转化因子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D、E
例4 (2015年四川卷, 11)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
(1)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 F1全为灰身, F1随机交配, 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 ___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作__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 杂合子占______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 后代有9 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 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 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___, 这是________的结果。
(2) 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R、r) 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 (基因型同甲) 与灰身雄蝇丁杂交, F1全为灰身, F1随机交配, 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 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 (基因型同丙) , 其细胞 (2n=8) 中 Ⅰ、Ⅱ 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 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 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 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 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______。
【能力体现】本题主要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 涉及伴性遗传、生物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三体产生配子的种类以及生物进化的实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杂交实验的分析归纳判断及图文转化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1) ①根据灰身∶黑身=3∶1的经典比例, 可以看出灰身对黑身为显性, 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而在F2的灰身果蝇中, 有BB∶Bb=1∶2, 故杂合子占2/3。② 根据题意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为1/100, 故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10 和1/10, 则Bb的基因型频率为2×9/10×1/10=18%。若将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 黑身果蝇容易躲避天敌, 而灰身果蝇被天敌捕食的机会增加, 故灰身果蝇的比例会降低,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①根据F2雌雄性别中表现型的差异, 可以推测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从而确定果蝇丙和丁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XR、BBXrY, F2灰身雄果蝇共有4种基因型 (即BBXRY、BbXRY、BBXrY、BbXrY) 。②据图所示, 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发生该变异的果蝇只能产生两种可育配子。从亲本来看, bbXRXR与BBXrY杂交 (下划线表示b和XR所在的染色体连接在了一起, 即Ⅰ、Ⅱ号染色体相连) , 此时, 雌配子有1/2bXR和1/2bXR, 雄配子有1/2BY和1/2BXr, 用配子法杂交可以得到F1的雌性 (1/2BbXRXr、1/2BbXRXr) 和雄性 (1/2BbXRY、1/2BbXRY) , 其中雌蝇BbXRXr含8条染色体, BbXRXr仅含7条染色体, 对于正常个体BbXRXr, 减Ⅱ后细胞中含8 条染色体, 而对于异常个体BbXRXr, 减 Ⅰ 后产生含3条及4条染色体的次级卵母细胞, 则减Ⅱ后细胞中会含6条及8条染色体。再计算F1的雌配子有5 种 (1/8BXR、3/8BXr、1/8bXR、1/8bXr、1/4bXR) , 而F2若为雄性个体, 则F1雄配子的比例为3/4BY和1/4bY, 杂交得出F2的雄蝇中深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bXrY, 占1/32。
【答案】 (1) ①灰身 性状分离 2/3②18% 下降 自然选择
摘 要:散文是情感的产物,是美的化身,经典散文以其真挚自然的情感和绚烂多姿的语言之美给欣赏者以咀嚼不尽的审美享受。真情和醇美构成了经典散文独特的艺术特征。文情并茂的审美效应是经典散文永恒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经典散文 文情并茂 审美效应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莫不是以其动人心魄的情感力量,拨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而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精品。而散文,更是被称为“情文”。散文比之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形式,其情感性更为强烈和充沛。它更近于诗,但又因没有格律形式的限制,其情感抒发更为自然诚挚。每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一扇向读者打开的情感之窗,引读者步入作者的情感小屋,或慷慨激昂,或娓娓而谈,或深情倾诉……使读者与作者同乐共愁。
散文,又被称为“美文”,它的自由之美、构思之美、意蕴之美……无一不有赖于形象生动的语言建构。以自由为本体性格的散文,其语言经过作者情感清泉的浸润,洋溢着作者本我的独特个性,或典雅清新,或精粹简洁,或气势磅礴,或平易自然,或幽默风趣,或机智犀利……虽风格各异,但莫不体现出语言智慧的华彩灵光,给欣赏者以咀嚼不尽的审美感受。
感人肺腑的情怀沁润了优美动人的语言,优美动人的语言抒发了感人肺腑的情怀,真情和醇美构成了经典散文独特的艺术特征,产生了文情并茂的审美效应。
一、经典散文的真“情”诉说
“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但是我以为其情之最真、最痴、最自然者,莫过于散文之‘情。”佘树森在《散文创作艺术》中对散文的表“情”性可谓情有独钟,甚至将之称为“‘情种的艺术”[1],在笔者看来,这并非对散文的溢美,而是对经典散文情感特征的精确概述。
经典散文的情感“最真”,它以“真”而动人,它是作者心灵清泉的真诚灌溉而结出的果实,是作者“心底里流出的蜜”。经典散文的情感“最痴”,它深沉洁净,一唱三叹,读来常令读者有荡气回肠之感。尤其是一些“思人念物,追怀往事”的作品,“痛则切肤,悲则彻骨”[2],其“痴情”撼动人心,令人回味咀嚼不尽。经典散文的情感“最自然”,它不是矫揉造作,精心雕琢的产物,它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生命意蕴的真切感受、体验、领悟、挖掘和表达。“亲子情、男女爱、夫妇恩、师生谊、朋友义、故园思、家园恋、山水花鸟的欣托、普救众生之襟怀以及人事发现的愉快……”[3]所有这一切情感,都自然地倾流在作者的笔下,其魅力非那些雕章琢句、扭捏作态的文章所能比拟,所以才能产生经典散文“所独具的‘永远会令人沉醉或深思的审美效应”[4]。
巴金谈到自己的“写作的秘诀”时说:“倘使真有所谓秘诀的话,那也只是这样一句话:把心交给读者。”[5]“把心交给读者”,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散文贵真、贵痴、贵自然的真谛。凡是能经得住历史浪沙的涤荡,经得住读者审视的经典作品无不是作者的“心”作。
比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可称之为“心”作中的精品。名曰《项脊轩志》,“项脊轩”这间百年老屋的前后变迁却只是背景而已,贯穿全文的是作者的情感脉络:“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积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书斋之清静幽雅,之生趣盎然,之“珊珊可爱”,都是作者快慰心情的表露。作者置身书斋之中或静思默想,或高声吟颂,小鸟为伴,月桂为朋,那种融融之乐和少年无忧无虑的活泼情致,透过那自然清新的语言直入读者的心底,让读者与之同享悠然自得的“可喜”。祖母的亲切关怀、谆谆教诲亦可喜之事,然言犹在耳,斯人已逝,作者禁不住伏案大哭: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十五字而已,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后文忆与妻子的生活片段情真意切,而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尤令人感怀不已: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应该是怎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然而这美丽的景致在归有光的眼中徒增凄婉哀凉罢了!枇杷树为妻子去世之年亲手栽种,其情其景如在眼前,转瞬间树已亭亭如盖,栽树之佳人却早已香消玉殒,睹物思人,怎不令人肝肠寸断!
《项脊轩志》一文,作者或融情于景,或寄情于事,或直抒胸臆,其真挚的情感在人、事、景的描绘中流诸笔端。其悲其喜,几百年来让多少读者为之唏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司马迁《报任安书》中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的志向;诸葛亮《出师表》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贬谪在外,潭水为伴的凄凉落寞……千百年来多少读者为之撼动心襟,不能自已。
现当代的经典散文亦是以其情感的真挚、自然而动人心魄。林觉民《与妻书》中对亲人的深情与牺牲一己、换取同胞自由的大义凛然,曾让多少读者痛彻肺腑;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沉痛悲愤之情,曾经感染了多少仁人志士从而在沉默中崛起;朱自清《背影》中蘸着泪水勾画的那个艰难替儿子买桔子的父亲的“背影”,曾经多少次撩拨了为人子女的心弦……
情感无国界,外国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同样是以情动人的典范之作:罗曼·罗兰娓娓地叙事,表达的是母亲对儿子那份执著而又独特的爱(《我的母亲》);乔治·桑对乡村冬天温馨图景的描绘,凝聚的是她对宁静淡泊、自然纯朴生活的向往;海伦·凯勒三天奇特的光明之旅,传达的是她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假如给我三天视力》)……
遍观古今中外的经典散文作品,其情之真、之痴、之自然,如是也。大浪淘沙,那些空洞无情或应景造情的作品,终因其矫揉造作的虚假之情而被欣赏者摈弃,惟有情真意切的经典之作才会在文学的殿堂中散发永恒的魅力。
二、经典散文的辞采风韵
散文的魅力,来自于真情,也来自于语言,因为无论是深刻新颖的思想、感人肺腑的情怀还是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都是融于语言之中的。经典散文的语言“简洁凝炼、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富有节奏感并饱蘸诗意”,“讲究文采”又“亲切自然”[6],既有美雅之趣,又有生气灵机,给人一种“如听天籁的愉悦”之感(杨道麟教授语)。而具体到每一篇散文,又因作者的年龄、气质、喜好和情感表达需要的不同呈现出摇曳多姿的不同风格,使散文的语言平添一种绚烂多彩的美。
散文绚烂多姿的辞采风韵,很难一言蔽之。林非说优秀散文的语言应“清澈流畅而又蕴藏着感情浓度和思想力量”;佘树森说优秀散文的语言是“华正与朴相表里”;凌焕新认为优秀散文的语言具有“表达思想感情时的适意美”、“语句结构方面呈现的错综美”、“语调声调所显示的节奏美”[7]。他们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散文语言意韵、音韵和形式上的美质。
(一)经典散文语言的意韵美
经典散文语言的意韵美,即凌焕新所说的“适意”,林非所说的“蕴藏着感情浓度和思想力量”,它体现为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自然亲切中体现出语言的智慧,飞扬的文采与内容的美相统一。
比如石评梅《心之波》中望月沉思的一段:
今夜的月儿,好像朵生命之花,而我的灵魂又不能永久深藏在月宫,躲着这沉浊的社会去,这是永久的不满意呵!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定而不变的,没有绝对真实的。我这一时的心波是最飘忽的一只雁儿,那心血汹涌的时候,已一瞥的追不回来了!追不回来了!我只好低着头再去沉思之渊觅她去……
这是作者自己心灵的絮语,那细腻柔婉的哀思愁怨在如清泉般自然、清凌而又优美的语言中涓涓流淌。“月儿”是“朵生命之花”,“心波”是“最飘忽的雁儿”,这些美妙的比喻似信手拈来,那么自然妥帖,不饰雕琢,却有一段天然的风流,让人咀嚼玩味不尽,显示出作者出色的语言功底与智慧。
经典散文语言的意蕴美在同题散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老舍的《我的母亲》语言质朴深沉,罗曼·罗兰的同题作品却带着几分谐趣,东方母亲的淳朴,西方母亲的独特,在不同的语言风格中得到完美地凸显。
(二)经典散文语言的音韵美
经典散文的音韵美,即散文语言在音节、声调、节奏上表现出来的音乐美。
比如我们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等叠词连用,“零星地”、“袅娜地”、“羞涩地”等修饰词连用,形成一种舒缓悠长的旋律之美。一连串比喻构成的排比句式,又与前面的散句形成整散、长短的变化,在重复与变化的组合中,体现出和谐的节奏之美。细细读来,其感觉正如作者文中的话:“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再看余秋雨的《逍遥游》:
栩栩然蝴蝶。遽遽然庄周。巴山雨,台北钟。巴山夜雨。试目再看时,已经有三个小女孩喊我父亲。熟悉的陌生,陌生的变成熟悉。千级的云梯下,未完的出国手续待我去完成。
这段文字在韵律上有韵无韵相互交融,句式上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声调上高低起伏变化,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作者像一个出色的音乐家自由调度着每一个文字音符,张显出经典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质。
(三)经典散文语言的形式美
经典散文语言的形式美,即散文语言外在形式上的美感。它或表现为行文的整齐有秩,或表现为语句的长短参差,或表现为色彩的明丽绚烂,给读者带来视觉上、听觉上独特美感。
从前文的许多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散文大家钟情于对偶、排比、反复等手法的运用,这不仅增强了语意、语音上的表现力,而且在句式上形成一种整齐而又错落变化的形态,给读者以形式上的美感的享受。
还有许多散文作家钟情于运用色彩来绘景、写人、状物,使散文的语言充满了一种绘画美。苏雪林《我们的秋天》一组散文中豆荚、黄昏甚至连小宝宝都充满了色彩!作者用她的生花妙笔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诗情与画意都在这彩色的语言中流淌。
经典散文的语言可以观、可以听、可以心会玩味,它独特的形式之美、音韵之美、意蕴之美,使散文在文学大观园里独享着“美文”的名誉,它与作家的真挚情感构成了经典散文的两翼。真挚的感情经美“文”而愈感人,美“文”融挚情而添灵性。文情并茂的审美效应——经典散文永恒的魅力所在。
注释:
[1]转引自方遒:《散文学综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11页。
[2]傅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8页。
[3]李泽厚:《美学三书》,转引自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99页。
[4]方遒:《散文学综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10页。
[5]转引自傅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1页。
[6]曹明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68页。
[7]参考方遒:《散文学综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20页至122页。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十万越甲终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在晦涩和暗淡的日子里,我们是否放弃了原则与理想、放弃了坚持与梦想。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可曾学会了忍辱负重这一人生必修之课。忍辱负重很难的,很多人做不到的,扪心自问你是否能做到?人生一世必修课程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门,在我来说已经是很难了!虽然勉强能够做到及格却还是很不满意的。要做到优秀,还需花很长时间来慢慢修炼。忍辱负重表面看似平静、内心却无比强大、暗藏韬略,当年越王勾践做到了。
不是没有办法,是我们做不到;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没有被逼到那个程度。上初中时数学老师曾给我们开过这样一个玩笑,班上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少,数学老师就说了,假如下次考试再有不及格者,通通拉到南边小树林就地枪毙,我相信大家都会及格的。是啊!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又有谁愿拿自己的生命来作儿戏呢?毕竟这个赌注太大了,我们只能胜而不能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费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既然我们都可以尽力做到很好,那又为何玩世不恭呢?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好的,只有不尽心的。就拿工作来说,假如说这份工作对你很重要,失去它你们全家不能温饱、父母不能养老,那么你就会认认真真的做好你份内的任何事情,那么你就会这样来认为,工作是什么?工作是我们用生命来完成的事情。生活原本磨难重重,我们虽然得不到事事顺心,但我们能做到事事尽心。这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严肃而又严谨的律己观、人生观。
有时候,我也叹息真的没有办法,那是感觉到疲惫、心累时的叹息!真的没有办法吗?兵书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看我们所缺的就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有志者事竟成吗!假如你现在生活十分穷迫,假如你失去了你拥有的一切,那么你还有勇气来面对一切吗?活着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错了你敢正确的面对吗?敢于面对现实,那也是需要万分的勇气啊!
不是没有办法,绝处都可以逢生,置之死地还可以后生,是真的还有办法!你是否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呢?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现实中很多时候也需要我们这样做。真的很难抉择,那就让我们视作生死抉择吧!
【关于高考的经典散文】推荐阅读:
五味高考的经典散文10-08
关于高考的电影11-13
关于高考的志愿诀窍07-02
关于高考的励志名言11-13
关于临近高考的发言稿07-01
关于李白的高考作文人物素材07-05
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高考作文12-15
关于写人生的高考范文800字10-18
关于高考句子12-29
关于召开高考英语词汇复习研讨会的通知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