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具体措施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修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具体措施(精选7篇)

机修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具体措施 篇1

为强化不安全行为管控,有效防范不安全行为发生,引导和教育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根据《xxx处不安全行为分级管理办法》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一、检查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一)不安全行为分类

1、通过对机修厂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划分,在作业中机修厂员工可能发生的主要不安全行为共334种。其中,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34种,中等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204种,一般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94种。

2、按照员工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之前是否有意识将其分为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两大类型。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做出不安全行为之前,经学习培训、掌握和了解规程措施条款。熟悉岗位操作标准,明知道怎样做才符合规定,但由于自身对不安全行为的价值认识上存在有差距,在侥幸、麻痹等错误心里驱动下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属明知故犯行为;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做出不安全行为之前,对规程、岗位标准不知情或知之甚少,对自己的行为过错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自身安全辨识能力不足,大脑没有认识到行为的不安全性所致,有的事后可察觉到,有的一直没察觉。

(一)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多,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等;有外在客观因素,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在生产中的行为表现,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知识与技能缺陷

(1)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佳等,不能使作业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易出现盲目甚至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

(2)部分员工不思进取不愿意学习操作规程,业务技能低,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因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思想和情绪因素

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

(1)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

(2)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2 做事马虎大意。

(3)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态度。

(4)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5)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

(6)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3、效率与管理原因

(1)为了片面追求效率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佳等,也易助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4、作业环境原因

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1)车间光线昏暗、视野窄、容易造成作业不准确,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误。

(2)作业空间狭小易使操作动作变形产生不安全行为。

3(3)机械噪音大,严重的噪音影响语言和声音信息交流,并使人多疑易虑,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

三、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一)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1)根据作业要求、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

(2)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3)厂及车间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员工作业前必须做到“五思而行“即:做本职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识和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没有不去做。

(4)车间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事故按例培训教育,组安全活动也要将事故按例教育做为一项主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事故按例培训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5)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通过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4 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态度,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

(6)厂要组织开展诸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板报等宣教工作,使全体员工通过安全文化力的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2、强化安全管理

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

(1)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用责任追究手段来保证执行力度,做到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

(2)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强制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管理人员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及突击性的抽查。

(3)车间要加强现场作业行为的安全监管,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处理执行连带责任,(4)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通过创星级班组,激发员工保班组的热情。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下移到现场,使安全压力传递到每个作业人员,形成主动制止不安全行为、积极消除安全 5 隐患的良好安全氛围,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5)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带头不违章作业、不违者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

(6)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

(7)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作用,牢固筑起干部监管、员工自保互保、家庭协管的三道防线,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强大合力。

3、改善作业环境

(1)作业环境舒适,主要是使环境改善,员工操作设备时与周围环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满足最佳状态,达到并保持作业人员能适应的状态。

(2)作业现场要保持环境的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通过以上措施要使作业环境达到作业人员不因环境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映,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二)不同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1、中等及中等以上风险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中等风险以上的不安全行为,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多人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管理要加强基础教育,从应知应会、自保互保开始培训,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工作作风,6 管理人员、网岗员员要突出重点地监督检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风险的不安全行为,加大对此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查处力度。对于屡教屡犯,可能造成重特大事故的不安全行为要做到铁的制度、铁的手腕、不留情面,按绩效标准加倍处罚。

2、一般风险、低风险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1)一般风险、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也容易引发零敲碎打的人身事故,因此在安全检查中也应予以必要关注,力求在作业中消除各类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2)加强日常安全检查控制,力求把安全检查防止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重点放在现场,把主要对象放在控制人的行为规范上,发挥班组长、网岗员的特定作用,不断纠正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和错误操作方法,管理人员要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为表率教育员工,用关心爱护去帮助员工,以谈心走访形式感化员工。

要求全厂管理人员严格按措施要求开展工作,对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一经发现严格按“机修厂管理人员绩效工资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在检查中发现车间员工发生不安全行为,除对员工按绩效标准进行考核外,对车间主任按发生不安全行为员工扣分分值的20%进行考核、车间主管技术员按30%进行考核、本班班长按40%进行考核、班组其他成员按10%进行考核。如现场发现的不安全行为,“车间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表”里没有对应的行为种类,检查人 7 员可参考该表进行考核。

附表:车间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表

处机修厂

机修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具体措施 篇2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 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份额的高低, 最终取决于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含量。而企业的安全管理, 作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安全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随着国家提倡以人为本, 生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各类企业都设立了专兼职安全管理部门或人员, 通过观察、思考、总结、考证、沟通, 形成一套针对自身企业安全的管理方法, 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然而国内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依旧频发, 究其原因, 主要由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引起, 控制好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可大幅消减企业生产安全风险。

不安全行为指人员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 违反企业规定、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也是“三违”的部分内容。不安全行为的出现, 使企业生产如履薄冰, 增加企业生产安全风险, 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首要灌输安全思想, 正确引导人员安全心理, 从而达到纠正行为的目的。

一、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心

培训教育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可大幅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8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引起, 杜绝人员不安全行为, 首要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消除人员因素质低、责任心缺乏导致安全事故的两大根源。

企业活动过程中, 不安全行为由于少部分人的不正当心理引起, 主要表现为侥幸心理、情绪逆反干扰心理、习以为常的麻痹心理, 导致安全意识薄弱, 行为不安全, 成为事故的导火索。针对这种情况, 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一、广泛宣传,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二、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让人员畏惧安全, 提高责任心;三、重点管控经常性发生不安全行为人员的管理, 加强观察与沟通, 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等不安全行为。

二、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杜绝出现管理漏洞和缺陷

企业的生产安全涉及人员的生产安全态度与意识、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化工企业的管理漏洞和缺陷主要表现为:一、化学品性质掌握程度不够。从业人员只知道某些化学品的有毒有害性, 而忽视了其火灾危险性, 或只知道火灾危险性, 而忽视了相关储存禁忌要求, 化学品性质认知上存有盲点;二、工艺流程掌握程度不够。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掌握是化工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大部分人员只掌握本岗位生产工艺, 缺乏对整个生产线或辅助管线流程的认知, 在应对突发事故上茫然迎战。针对上述情况, 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一、开展广泛宣传, 引导从业人员全面掌握化学品的相关性质;二、安全管理人员应与从业人员一起, 加强对企业内生产流程的认知和了解。

三、排查隐患, 为生产保驾护航

隐患是作业场所、设备与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进行经常性检查的同时, 应该积极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避免出现推诿扯皮事件, 提高从业人员检查整改隐患的能力, 将隐患整改与岗位责任制紧密联系在一起, 做到员工能处理的隐患不推给班组、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部门、部门能解决的不推给企业, 全面实施隐患排查整改, 真正做到不带隐患进行生产。

四、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实例分析

笔者所在单位为一家油田化工企业, 通过多方面、长时间观察, 发现几条员工典型不安全行为, 这也是其他类似行业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实例, 现对其分析如下:

1.

在车间地面不洁净, 存在易滑的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 人员行走, 叉车驶入进行装卸作业, 存在人员滑倒伤害, 叉车打滑间接伤害等不安全因素;叉车司机在没有确保勾爪完全抓住料桶的情况下, 大意举升, 存在料桶坠落砸人的不安全因素;人员在车间嘈杂的环境中, 未辨识叉车行驶路径, 存在被撞伤碾压的不安全因素;叉车在装卸易燃易爆品时, 作业力度过重导致铁桶变形或铁桶摔落, 存在易燃易爆品爆炸的危险。

2.

少数情况下, 在交通行驶过程中, 司机驾驶车辆时接打电话, 乘车人不系安全带, 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风险。但可以相信, 在国家层面的倡导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全民观念的提升, 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

3.

办公室内用电设备长时间不关, 存在发生消防火灾的潜在因素。

4.

少数不熟悉的不常见的化学品或试剂没有考虑安全性, 未考虑相互反应性, 拿来就用, 存在发生非预期反应的不安全因素。

5.

少数不熟悉的不常见的化学品或试剂没有考虑安全性, 未考虑相互反应性, 拿来就用, 存在发生非预期反应的不安全因素。

6.

培训教育不到位或力度不够, 导致员工对静电的危害漠然, 不重视, 一旦出现静电闪爆, 后果不堪设想。

7.

相当一部分人对应急处置程序不熟悉, 或掌握程度不够, 遇突发事故忙乱或错误应对, 存在不能消减突发事故风险的危害。

8.

带情绪工作或带情绪指挥, 存在不能正确精准操作的风险。

9.

部分人员安全意识低, 吸烟时未掐灭烟头随意丢弃, 或在严禁吸烟的区域吸烟, 存在发生消防火灾的危害;行车过程中, 司机和乘车人往公路边树林里随意丢弃烟头, 存在给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的风险。

1 0.

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时, 部分人员不理解、不重视, 存在对岗位或企业内的危害因素和风险消减措施认知不到位的危害。

1 1.

外来施工人员未经安全交底或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 进入化工企业作业, 存在带来其他潜在危害的风险。

结论

掌握人的不安全行为规律,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2], 需要通过国家提高全民素质和企业不断进行宣传教育的双重作用下, 建立企业的安全文化, 用文化影响从业人员, 并借鉴和利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 针对企业实际进行安全管理, 才能达到实现人和物的本质安全, 最终实现企业生产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丑伟.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浅析[J].广东化工, 013, 40 (15) :102-103.

煤矿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 篇3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成立“不安全行为”管理小组。组

长:矿长

副组长:党委书记、安全监察处长、生产副矿长、掘进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监察副处长、经营副矿长、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成员:各专业副总,矿属各单位及外委施工单位负责人

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监处,负责员工“不安全行为”日常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不安全行为”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 负责矿“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的制定。第七条 各相关部门职责:

(一)安监处

1.负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分析、分类、统计、上报等工作。

2.负责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处理、罚款,有争议的及时进行仲裁。

3.负责“不安全行为”人员信息反馈工作。4.负责下发“不安全行为”相关制度、通报等文件。

5.负责定期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曝光亮相。6.负责建立“不安全行为”信息档案,并提出处理意见。

(二)各专业副总、职能科室及相关单位通过跟带班、旬检、日常检查、安全小分队、中夜班查岗等各种检查方式,对现场员工的作业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予以纠正制止。

(三)培训中心负责对查处的“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针对性矫正培训。

(四)工会负责监督“不安全行为”人员所在区队班组对其进行谈话帮教。

(五)各基层区队负责本单位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日常管理,尤其要关注员工生理、心理状态,结合知识和技能因素,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超强度作业,同时加强现场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第三章 “不安全行为”预防

第八条

各单位应承担本单位“不安全行为”管理的主体责任,要把员工“不安全行为”预防纳入整体安全管理方案之中,明确“不安全行为”控制目标。

第九条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要根据生产组织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强化员工技能培训,特别要针对不同岗位做好《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的培训。

第十条

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持续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安全态度和思想教育培训,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生产的一些错误认识,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工作态度,提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避免“不安全行为”发生。

第十一条

各区队要在班前会开展因“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案例培训,使员工认识到“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第十二条

各单位要分工种梳理涉及本单位的“不安全行为”,并进行分类预控、告知说明,做到员工熟知本岗位“不安全行为”及如何避免本岗位“不安全行为”。

第十三条

区队长要从员工的文化程度、持证情况、技能掌握程度、思想情绪等多方面入手,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防止出现超时、超强度作业和违章作业现象。

第十四条

各区队跟班队长、班组长要对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工作程序、时间段进行重点管控。

第四章 “不安全行为”查处

第十五条

根据“不安全行为”情节以及产生或可能产生后果的轻重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

A类是特别严重“不安全行为”,即情节或后果特别严重的“不安全行为”。

B类是严重“不安全行为”,即情节或后果仅次于A类的“不安全行为”。

C类是一般“不安全行为”,即情节较轻的“不安全行为”。第十六条

“不安全行为”按以下标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一)矿内“不安全行为”

1.对触犯C类“不安全行为”规定的人员,扣除月度安全风险抵押奖金200元。单位月度C类“不安全行为”超过在册人数3%的,每超1人次对该单位月度绩效考核扣0.1分。

2.对触犯B类“不安全行为”规定的人员,扣除月度安全风险抵押奖金、本金,本金重新抵押。单位月度绩效考核扣0.1分/人次。

3.对触犯A类“不安全行为”规定的人员,根据情节给予开除矿籍、留矿查看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单位月度绩效考核扣0.5分/人次。

(二)外委施工单位“不安全行为”

1.对触犯C类“不安全行为”规定的人员,罚款200元。2.对触犯B类“不安全行为”规定的人员,罚款500元;单位项目经理罚款200元。

3.对触犯A类“不安全行为”规定的人员,罚款2000元;单位当班跟班队干罚款500元,项目经理罚款300元。情节严重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

(三)“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隐患或较大经济损失,现场不能直接认定责任人的,组织追查认定责任后,参照本办法给予处罚。

(四)各单位自查的“不安全行为”不列入考核范围,自行处罚。

第十七条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检查时发现“不安全行为”,现场予以纠正,并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明白“不安全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第十八条 检查人员检查结束后立即到安监处填写“不安全行为”处罚通知单。安监处对所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级定性,于24小时内将处罚通知单下发责任单位,在调度会通报,并每旬挂矿内网公示。

第十九条

“不安全行为”人员所在单位接到通知单后,安排C类“不安全行为”人员在本班班前会谈认识;B类“不安全行为”人员在本单位三个班前会谈认识,并停工到矿培训中心培训2天;留矿察看的A类“不安全行为”人员停工到矿培训中心培训7天,停工谈认识和培训期间,“不安全行为”人员不计出勤。

第二十条

安监处、各基层区队应建立健全“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不安全行为”人员姓名、违章时间、地点、违章事实、违章定性和处理意见等。“不安全行为”人员谈认识书面材料及签字记录需及时上报安监处,不及时上报的,矿内单位月度绩效扣0.1分/人次,外委施工单位罚款200元/人次。

第二十一条 “不安全行为”人员所在单位,在安

排“谈认识”之前,必须通知安监处进行现场监督,否则按未谈认识处理。

第二十二条 培训中心根据安监处每旬“不安全行为”公示结果,及时通知“不安全行为”人员参加培训。“不安全行为”人员考试合格后,由培训中心、安监处、工会、区队、家属五方共同在“不安全行为”人员培训返岗通知书上签字确认,方可上岗。

第二十三条 出现“不安全行为”的班组,取消该班组当月优秀班组评选资格。出现A类“不安全行为”的单位,取消安全先进评优资格。

第二十四条 对“不安全行为”处罚有疑义的,本人可提出书面申请,由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上报安监处,安监处及时汇报”不安全行为”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仲裁。

第二十五条

将地面交通安全纳入“不安全行为”考核范围,治安保卫队负责地面交通违章行为的治理工作,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第五章 “不安全行为”指标考核

第二十六条 生产职能科室技术员及以上管理人员反“不安全行为”指标为矿内1起/季度,外委施工单位1起/季度。

第二十七条 非生产职能科室主办以上管理人员反“不安全行为”指标为1起/半年。

第二十八条 安监员反“不安全行为”指标为1起/月。第二十九条 各基层区队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队内自反“不安全行为”指标为1起/季度,每季度向安监处上报自反“不安全行为”台账。

第三十条 外委施工单位跟班队长以上管理人员自反“不安全行为”指标为1起/季度,每季度向安监处上报自反“不安全行为”台账。

第三十一条 反“不安全行为”考核规定及要求。

(一)未按规定完成反“不安全行为”指标的人员,每少一起罚款200元。

(二)各基层区队、外委施工单位未完成自反“不安全行为”指标的责任人罚款200元/人次。

(三)各基层区队、外委施工单位自反“不安全行为”台账未定期向安监处上报的,矿内单位月度绩效扣0.1分/次,外委施工单位罚款200元/次。

(四)未按要求组织“不安全行为”人员谈认识的单位,矿内单位党政负责人各罚款200元/人次,外委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罚款200元/人次。

(五)“不安全行为”人员未参加培训班或考试不合格,所在单位安排其上岗的,给予单位党政负责人各罚款200元/人次。

第六章 “不安全行为”梳理分析

第三十二条 每月月底,安监处要对当月发生的

“不安全行为”进行全面梳理,分析高发“不安全行为”的类型、人群、时段,“不安全行为”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明确重点管控对象,查找管理漏洞和缺陷,分类制定针对性矫正措施,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生。

第三十三条

各基层单位每月对发生在本单位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自查“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分析。通过谈话帮教等方式了解、分析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深入剖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根源,并对不同类别的“不安全行为”制定出针对性纠正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不安全行为”的重复发生,力求从根源上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第七章 “不安全行为”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成立员工“不安全行为”监督管理小组 组

长:纪委书记

副组长:工会主席、纪检监察科科长、工会副主席 成员:纪检监察科、工会其他成员,员工代表 “不安全行为”监督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科,主要负责监督“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三十五条

“不安全行为”监督管理小组职责

(一)监督各级管理人员反“不安全行为”指标完成情况。

(二)监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处罚落实情况。

(三)监督“不安全行为”人员是否通过“矫正”培训。

(四)监督各级管理人员和安监员是否按分类标准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定性和分类。

(五)监督各单位严格按照岗位考核标准,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考核。

(六)监督安监处每月公布各级管理人员反“不安全行为”指标完成情况,“不安全行为”人员姓名、所在区队名称及处罚考核情况。

(七)每年年底参与对全矿“不安全行为”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审查,对于管理制度、措施、检查考核等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修订和改进意见。

第三十六条

任何人有权对日常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违章违纪行为实施监督举报。安监处在东井口设立“不安全行为”举报箱,鼓励员工举报“不安全行为”,对举报“不安全行为”属实的人员,经核实后上报矿“不安全行为”管理委员会,给予奖励。

(一)A类奖励300元。

(二)B类奖励200元。

(三)C类奖励100元。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因“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未遂事件或恶劣影响的,由安监处负责于事故发生24小时内组织召开事故追查会,并出具书面事故追查报告,经矿安委会审核后,以矿安全通报的方式进行追责和处罚。

第三十八条

申诉和仲裁。

受到处罚的“不安全行为”员工,如对处罚有异议,自接到“不安全行为”处罚单之日起三日内,可以向矿安监处提起申辩。安监处负责组织开据处罚单的检查人员和申辩人进行审议,按最终审议结果落实处罚。“不安全行为”人员如对审议结果不满意,可向矿工会或纪检监察科提起进一步申诉。

第三十九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反“不安全行为”的检查人员、安监员进行威胁或打击报复。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并依据造成的后果追究其责任。触犯法律、法规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条

机修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具体措施 篇4

关键词安全管理;对策;不安全行为

众所周知,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主要来源于人—机—环境3个方面,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美国的海因里希认为: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即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说明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预防伤亡事故的关键。据统计,人为失误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伤亡事故总数的70%~90%。传统的安全管理侧重于物的研究,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重视程度不够。实际上,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人的可靠性,可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下面分析一下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一、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中定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一般来讲,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从人的心理状态出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1)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如酒后上岗,酒后驾车等。这些不安全行为尽管表现形式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冒险。进一步思考可见,之所以冒险,是为了实现某种不适当的需要,抱此心理的人为了获得利益而甘愿冒受到伤害的风险。由于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不当,心存侥幸,在避免风险和获得利益之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2)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非故意的或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人们一旦认识到了,就会及时地纠正。这类错误的表现比较多,概括起来大致有几方面:外部信息有误或人没有感知到外部信息的刺激,如没有注意到异常情况的发生;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缺陷,如听力较差,色盲等;因知识和经验缺乏而造 成判断失误,如从业时间短,处理异常情况不当;因 操作技能欠缺而造成失误,如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上岗工作;大脑意识水平低下,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如疲劳作业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导致不安全行为,也可能共同作用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不管是有意的不安全行为还是无意的不安全行为,都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为准确找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防止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就必须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其实,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形式,参照国标GB6441-86附录中将不安全行为划分为13种,分别是: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件(指工具切屑、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下);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维修、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二)、按其行为后果又可分为:

1、引发事故的不安全行为。

2、扩大事故损失的不安全行为。

3、没有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

三、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虚假安全“爬树高手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一种“虚假安全”。爬树高手看着徒弟在树的高处工作,什么也没有说,当徒弟干完活从树上下来,下到一半时,他才提醒徒弟:“小心掉下来,慢慢的下。”徒弟不解地问“为什么我在高处时您不提醒我,而是在我下到一半时您才提醒呢?”爬树高手回答说:“在高处时你知道危险,会十分的注意安全。到低处时你认为没事了,就放松警惕,这时是最危险的,所以才提醒你。”这个故事讲得就是“虚假安全”。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一个人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的心里就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二次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夺走飞行员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更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即将着陆的几分钟里飞行员操作失误造成的。可见虚假安全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虚假安全”状态,我们要时刻警惕虚假安全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二)态度不够端正,忽视安全、采取冒险行动行为人具备应有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也明知其行为的危险性。但是,由于行为人过分追求行为后果或高估了自己的行为能力,从而忽视安全,冒险行动。表现心理特征:

1、侥幸的心理:一是经验错误。例如某项违章作业从来未发生事故或多年未发生事故,人的心里危险意识就会弱化,进而导致错误的认识,认为违章未必就会发生事故。二是认识上的错误,认为事故不是经常发生的,发生了也不一定会造成伤害,久而久之,人们形成了作业习惯,这样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冒险的心态:一是喜欢逞能、争强好胜。二是人们有违章行为但是没有造成事故的经历。三是急于求成,不按规程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

3、麻痹的心理:一是习以为常,觉得此项工作经常做,不存在什么危险。二是此项工作已做过多次,满不在乎。三是未发现异常现象,照常操作。四是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用习惯性方式作业,放松了对危险因素的重视,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违规一人点、巡检的现象,检查不认真、走马观花;夜班睡岗、夜班值班人员检查不到位等。

4、图省事、走捷径:把应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安全措施、安全设备当作其实现目标的障碍。例如:不戴安全帽,戴帽不系帽带,高空作业不系安全绳、省时间擅闯危险区域,闯铁道口等。

5、逆反的心里:行为人不接受别人正确的、善意的规劝和批评,坚持其错误行为。例如:让他按操作规程操作,他偏不按操作规程操作;要求他在不了解机器、设备性能及注意事项的情况下不要动手,他却好奇心驱使偏要去动去摸等。

(三)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频繁。职工安全意识差,对危险地认识不足,频繁出现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有劳保穿戴不合规范,工具随手放置,在禁火区内吸烟,检修断电后未挂牌,作业后不清理现场等。例如在某企业职工在清理皮带时未停机被绞入皮带造成重伤。

(四)、人、机界面缺陷。人的绝大部分作业行为是通过设施、设备、工器具来完成的。如果行为人所接受的设施、设备或使用的工器具有缺陷,就会使人的行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为了达到目的,就会采取不规范的动作,进而导致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五)、工作程序不当,监督不力。管理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法治观念欠缺,安全技术素质低,本身看不出问题所在,找不到安全管理的切入点。造成安全现场管理不严格、不到位。

(六)、行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有缺陷。每一项作业对行为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就会造成行为人的判断失误和动作失误。如果行为人的体能、体形不符合要求,视力、听力有缺陷,反应迟钝,高血压、心脏病、孕妇等生理缺陷或过度疲劳,情绪恐慌、焦虑等不稳定心理状态,都会产生不安全行为。例如:一些企业一线部分女工怀孕月份长仍在工作,特别是单人单岗,点、巡检时很容易发生事故。

(七)、作业环境不良。生产作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作业行为。狭窄的空间难以使人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作业;高温会使人产生疲劳,引起行动迟缓、作业失误;噪声使人的听力降低,令人烦躁无法安心工作;照明不足使人视觉疲劳,容易接受错误信息;有毒、有害气体会使人因中毒而动作失调等。作业环境恶劣既增加了人的劳动强度,使人产生疲劳,又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作业环境不良也是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八)、培训教育不到位,安全技能低下。一是由于行为人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教育(三、四级培训教育),使行为人缺乏必备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不懂操作规程、不具备安全行为的能力;作业时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出现违规违章状态。二是培训的频次不足,形式内容单

一、匮乏。如:个别企业存在的部分员工不识字,不懂、不会操作规程,全凭经验作业。

四、消除不安全行为的对策与方法

大量的数据资料表明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够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减少其数量,必然会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安全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对策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必须从人自身出发,从以下3方面着手,从根源上消除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1、人的安全化。合理调节人的心理及生理功能,诸如情绪、人体生物钟等;强化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人的安全技能;

2、管理的安全化。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制度;执行严格的工作现场检查;适当运用激励和惩罚手段;创建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

3、工作的安全化。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控制危险源,避免低水平、无意义的安全防护。

(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方法

1、提高人的知识水平。科学知识是人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根本就不能参与高水平的生产活动,安全意识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提高人的知识水平是减少不安全行为最基础的内容。企业提高员工综合知识素质是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途经之一。

2、有效的安全培训与教育。通过贯彻落实《2013年安全生产深化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及班组建设,强化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真正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对新入厂员工或复工转岗员工在上岗前要进行应知、应会和安全操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要经过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对无证的或有证失效的,不允许从事岗位工作;对熟练工重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因势利导,坚决杜绝习惯性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充分利用电视、公司报、板报、标语、幸福园地、宣传挂图、视频光盘、图书等各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经常性教育。同时采取组织员工培训,培训后考试,考试成绩与本人的工资挂钩,考试或补考不及格的员工下调工资,并调离岗位重新培训上岗等一系列办法,做到安全工作不手软。

对员工安全教育应区分安全心理、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可结合实际)和安全应急能力培训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教育,使每位员工知道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在突发意外时如何自救?要采取什么措施等?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培养人的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从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3、利用行政手段根据人的状态合理调整工作。由于人的生理状况和个性不同,每个人能够适应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也不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这一点,合理运用行政手段安排不同类型的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注重观察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变化,必要时做出合理的调整,避免因人的状态不佳发生意外。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障。所谓健全的管理制度必须是合法合理的,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引导人自觉的遵守制度;另一方面,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必须严厉处罚,奖惩分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创造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可以使人主动避免侥幸心理。在很多场合,人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选择捷径,但是深入思考即可发现,这往往是因为现场的防护措施过于复杂、使用时令人感到不便或厌烦而造成的。创造一个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则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类问题,同时还可以令人感到心情舒畅;缓解工作压力,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6、强化检查,监督是有力保证。制度好定,落实难。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遵章守纪是人的自觉行为,不是靠别人的督促。但是,由于各个企业每位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的差异,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作业中,有些员工不能自觉地去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因此,加强对人的作业行为的检查和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是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员工实施作业的现场进行检查和监督,其次是员工之间建立的互保联保,发现不安全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同时,学习“白国周”同志的经验,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发现人员异常时采取措施,对技术含量低的高危岗位年龄大的、不识字的予以辞退,患病的、女工怀孕月份长的强制离岗休假。另外,加大“三违”检查的考核力度,直至解除劳动合同,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用强制手段培养员工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习惯。

7、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是根本。安全文化是安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它规范制约着人对安全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任何人的行为都要受到制约、受到左右,他能时刻提示和驱使行为人自觉地抵制违规、违章、蛮干行为。

解析公司安全文化现象的底蕴和深层次因由,分析现有文化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状况和特点;分析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好的管理经验;分析各级管理层和员工现阶段思想行为、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及优良的安全文化传统;明确企业自身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在现有安全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公司优秀的安全文化成分,提升与企业自身发展和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理念与行为,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形成企业自身的安全文化系统。可以编制《安全文化手册》其主要内容包括:观念篇、制度篇、行为篇等。并利用一切有效的视觉符号营造企业安全环境氛围,形成统一的安全视觉效果和本企业特点的安全文化形象、品牌、标示等。

安全文化磁场越强大,对人的约束力越强,安全越有保障。因此,建设企业自身安全文化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根本途径。

上述的几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共同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长期共同的努力才能做到。

总之,控制人的安全行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自觉性,提高其操作的精确度,有效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的平稳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斌.等.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及解决对策.山西焦炭,2003.(1)

人的不安全行为 篇5

视力较差;

注意不够;

反应时间过长;

操作不贴合规定,出现错误;

听觉失常;

疲劳驾车:

酒后开车;

驾驶车况不良的机动车,如制动器失效、方向失控、轮胎不合格、灯光不全等;

驾车技术不熟练;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行车速度过快;

心理素质较差;

不遵守交通法规,违章行车。TOP

2.骑自行车者的不安全表现

不走非机动车道,抢占机动车道;

路口抢行;

路口、路段猛拐;

对往来车辆观察不够;

自行车制动系统失灵;

骑车技术不熟练;

1.失误

从统计学观点看,失误是指在一个已知系统中,已知变量与精确变量的偏差程度。也可描述为一个最佳途径和实际途径之间产生的偏差。

失误的程度可用故障率、事故频率或失误的范围大小来表示。

2.人的失误

人的失误可确定为操作者在完成一个容许限度内的规定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故障。这种限度通常用精度、顺序和时间来表示。人的失误能够看成是人的信息处理系统遭到破坏或出现故障。人的行为失误常常作为人的性能指标,研究中常用反应速度和所造成失误次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失误可用失误类型、原因和在规定时期内发生失误的概率及后果的严重程度来描述,并用失误的概率与后果的严重程度的乘积对“危险”进行粗略估计。

3.人的失误分析

国内外事故统计分析证明:

(1)人的失误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在美、意、德、日等发达国家,由驾驶员失误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90%。我国各地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也证明,属于驾驶员职责的事故占70%~80%左右,行人职责事故约占15%左右。

(2)人总是要失误的

现代交通工具的高速度与人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潜力之间的矛盾,是人在现代交通环境中发生行为失误的基本原因。例如驾驶员引起的职责事故主要是在行车过程中的观察、决定反应和操作三个环节上出现了失误。

观由察失误是驾驶员对危险状况发现过迟或根本没有发现。观察失误引起的事故占驾驶员职责事故的55%~60%。决定失误是驾驶员对道路、车辆及行人等的形状、距离、运动速度和运行方向估计错误或决定不准。因决定失误引起的职责事故约占35%~40%。在行车时,驾驶员对突然出现的危险状况反应时间过长,易造成碰撞事故。

机修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具体措施 篇6

本文将结合笔者所在集团某平板玻璃工厂的实践经验, 分析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的模式与效果, 探讨如何通过观察和统计, 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管控重点以及采用相应管理方法, 不断减少不安全行为数量, 防止事故发生。

构建管理模型

目前关于控制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工具有很多, 例如, 美国杜邦公司的STOP (Safety Training Observation Program, 安全、 培训、观察程序) 、英国BP石油公司的ASA (Advanced Safety Auditing, 高级安全审核) 、美国道氏化学公司的BBP (BehaviorBased Performance, 行为安全绩效) 、 德国拜耳公司 (Bayer) 的BO (Behavior Observation, 行为观察) 工具等。

笔者所在集团某平板玻璃工厂, 在借鉴了上述很多管理工具的基础上, 结合该平板玻璃工厂的历史事故教训和实际生产条件, 构建了不安全行为管理模型 (见图1) , 并开发了一套适合该厂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主要采取观察、分析、改进、总结的循环模式, 即通过观察发现不安全行为并建立不安全行为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 然后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由此不断改善作业环境, 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安全文化, 循序渐进地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培养其安全习惯, 规范其作业行为, 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设计与策划

该平板玻璃工厂安全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不安全行为控制工作, 同时成立不安全行为管理实施小组专门负责不安全行为管理活动, 对企业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统筹规划。该小组首先对全员进行培训, 尤其是对各级管理人员讲解不安全行为观察法, 将各级相关管理人员均纳入到不安全行为观察计划中, 承担安全监督主体责任, 及时发现、消除工作中的隐患, 其次, 参考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 收集统计生产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 通过整理、研究, 确定企业重点不安全行为类别, 建立不安全行为数据库, 以此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宣传培训的大纲和行为观察的重点对象。该平板玻璃工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实施小组结构见图2。

观察与沟通

该平板玻璃工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实施小组根据企业的重点不安全行为类别, 编制了不安全行为记录, 记录项目包括不安全行为描述、员工的纠正措施、潜在危险后果、防护装备佩戴情况、作业程序执行情况、预防措施6 个方面。然后, 由不安全行为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每班不少于2 h的行为观察、纠正, 主要通过交流沟通, 说服对方以取得安全上的共识, 引导并启发作业人员明确不安全行为的潜在危害, 从而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后, 由不安全行为管理实施小组成员负责及时完成观察报告, 对观察、纠正的不安全行为及交流沟通的实际效果如实记录并存档, 作为跟踪复查的依据。

分析与改善

不安全行为管理实施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观察, 将数据录入不安全行为数据库中后, 要对不安全行为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首先, 通过不安全行为在各阶段的总体数量, 判断不安全行为总体管控效果;其次, 通过各类不安全行为的所占比例以及变化趋势, 确定需要重点管控的不安全行为;再次, 通过分析各类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原因, 对各类不安全行为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 降低不安全行为的数量,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继而形成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对于不安全行为的成因分析, 主要包括组织行为、个人行为2 大类, 组织行为包括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等, 个人行为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习惯、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状态等。

应用实践

观察数据来源

该平板玻璃工厂利用上述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 以1 个月为1 个观察周期, 对6 个工种264 名作业人员 (明细见表1) 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了为期12 个月的观察, 共记录不安全行为1011 项 (明细见表2) 。这些不安全行为主要分为如下6 类:

1. 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设备。包括没按要求佩戴恰当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使用不恰当、安全设备没按时定期巡检、安全设备巡检不认真、安全设备使用不恰当、安全设备故障没有及时上报等。

2. 工作纪律。包括工作场所携带食物、工作场所打闹、没在指定地点吸烟、工作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项等。

3. 危险作业, 非常规检维修作业。包括没按照要求及时办理许可证、作业前没有进行班组安全分析、作业前没有对现场情况检查确认、作业证填写不完整、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不恰当、作业过程没有遵守操作程序、作业结束垃圾清理不及时、作业结束后恢复程序操作不当等。

4. 生产操作, 维修过程。包括设备巡检不及时、作业方法不恰当、作业过程中配合不恰当、故障没有按时上报、操作过程不符合操作程序要求、操作程序培训不足、未经许可进入限制进入区域、维修过程电源接线不符合要求、维修设备使用前没进行检查、现场设备管线标志牌悬挂不当等。

5. 化学品使用、存放。包括占用消防通道、化学品保存不恰当、没有及时放回指定储存区域、化学品库出入登记不完整、化学品标签缺少等。

6. 叉车、吊车等特种设备作业。包括行驶超速、钥匙保管不当、设备使用前检查不到位、作业过程操作不当等。

不安全行为变化趋势

该平板玻璃工厂在开展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的12 个月期间内, 除了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纠正和数据记录汇总, 同时还采取措施, 改善员工作业行为。

首先, 通过分析不安全行为总数量变化趋势 (见图3) , 可以看出, 该工厂在实施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后, 期初与期末相比, 不安全行为的总量有明显下降趋势。

其次, 通过对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在实施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后, 各类不安全行为基本都呈现下降趋势, 但其中危险作业过程的不安全行为数量仍然较多, 下降较慢, 尤其第7—9 月数量最多。这主要是由于此3 个月该平板玻璃工厂进行了设备改造大修, 非常规危险作业较多, 因此发现的不安全行为数量较多, 不过, 该平板玻璃工厂在这3 个月, 也在不断积极纠正不安全行为, 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加大了巡检力度, 加强了培训力度。第10—12 月, 危险作业过程的不安全行为开始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分析各类型不安全行为比例 (见图4) , 可以发现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装备使用方面的不安全行为数量最多, 约占到了不安全行为总数的34%, 这是因为该平板玻璃工厂人工作业内容较多, 且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针对这种情况, 该平板玻璃工厂不安全行为管理实施小组要求各班组主管加强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 对出现不安全行为较多、安全意识不强的作业人员进行专门沟通, 因此, 此类不安全行为数量随后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最后, 结合分析该平板玻璃工厂历史事故中的主要类型 (见图5) , 以及实施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后的事故情况, 可以看出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对哪些事故类型预防控制最为有效, 并以此验证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对减少事故的作用。该平板玻璃工厂在开展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的12 个月期间内, 无伤害事故发生。

总体评价

根据该平板玻璃工厂12 个月的实践证明, 此方法对控制不安全行为是有效的, 通过不断观察, 不断纠正和持续改善, 有效降低了不安全行为的数量, 进而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但需要注意的是, 通过对各种类型不安全行为的统计, 可以发现, “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设备”“危险作业, 非常规检维修作业”这2 类不安全行为占总体不安全行为的比例较大, 分别为34% 和25%, 而且, 虽然该厂通过加强巡检, 加强培训, 使得这2 类不安全行为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由于平板玻璃行业作业人员较多, 作业环境危险因素多, 这2 类不安全行为数量仍然较多, 因此, “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设备”“危险作业, 非常规检维修作业”应作为该平板玻璃工厂不安全行为控制的重点, 除了进一步加强巡检及培训, 还应通过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严格进行作业前风险分析、严格遵守作业程序、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等手段, 加强此2 类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预防事故的发生。

煤矿不安全行为40题 篇7

答: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2、作业时职工的权力是什么?

答: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3、对事故处理要做到哪“四不放过”?

答: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4、什么是局部瓦斯积聚?采煤工作面哪些地点容易出现瓦斯积聚?

答:在巷道顶部空间、盲巷、独头巷道以及风流达不到的其他地点,出现瓦斯浓度在2%以上,体积在0.5M3以上的现象。有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附近、顶板冒落空洞内和采煤机附近。

5、矿井采取的综合防尘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1)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2)进行煤层注水;(3)喷雾洒水(4)风流净化;(5)放炮用水炮泥;(6)冲洗巷帮;(7)湿式打眼;(8)采空区灌水;(9)隔爆水棚;(10)刷白巷道;(11)个人防护。

6、安全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

4、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7、什么是“三人连锁放炮制”?

答:三人连锁放炮制是放炮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警戒,并检查顶板与支架情况,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放炮口哨后起先放炮。放炮后三牌各归原主。

8、安全生产的“三并重”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管理”体现了对煤矿生产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装备”是人们向自然斗争的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有很高的效率,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用高技术的装备和进行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

9、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四有: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两齐:电缆吊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10、什么是专用回风巷?

答: 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得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区,专用回风巷内还不得行人。

11、炮采工作面防尘措施有哪些?

答: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

12、井下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时怎样避灾?

答:1)发现异常情况,迅速背向震动方向卧倒,并减少身体裸露。在爆炸瞬间,要屏住呼吸。2)应迎着风流撤退;佩带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最短路线绕到新鲜风流中。3)戴好自救器,沿避灾路线离开灾区。4)如无法撤离,设法找一个临时避难硐室或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躲避时要注意观察巷道风流情况,躲避地点应留有明显标记,发出呼救信号。

13、《煤矿安全规程》对安全监控设备的调试、校正有何规定?

答: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14、《煤矿安全规程》对安全监控设备的检查有何规定? 答:必须每天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8h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15.简述“一炮三检” 内容和“三人联锁”放炮中的三个人?

答:“一炮三检”是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的瓦斯检查;“三人联锁”放炮中的三个人是指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

16、煤矿对井下放炮的安全距离是怎样规定的?

答:井下放炮的安全距离是:岩巷100米;煤巷、半煤75米;采煤工作面30米。

19、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是什么?

答: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中的安全工作负起的责任;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对安全工作负起的责任。20、什么是敲帮问顶?

答:敲帮问顶概括讲就是手持工具站在安全地点进行“一观察、二问顶、三处理”。是检查顶板和两帮最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

25、“三人联锁放炮制”在放炮时,持牌的三方各持什么牌?

答:放炮员持有“放炮牌”,班组长持有“警戒牌”,瓦检员(安全员)持有“放炮命令牌”。

26、煤与瓦斯突出的征兆有哪些?

答: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征兆时,就可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因此在观察到以下征兆时要立即停止作业、从作业地点撤出,并报告部门。

无声征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煤壁被挤出、片帮掉渣、顶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工作面风流中瓦斯忽大忽小,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有声征兆:煤层发出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暂的、有连续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煤壁发生震动或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折裂声。

28、《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对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人员,是如何奖励?

答: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受理的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受理举报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给予实名举报的最先举报人1000——1万的奖励。

第二部分

1、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B)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A.1.5% B.1.0% C.1.2%

2、局部瓦斯积聚是指体积在(B)m3以上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2%。A.1.0 B.0.5 C.1.5

3、瓦斯爆炸的浓度为(A)A.5-16% B.5-20% C.3-18%

4、放炮地点附近(C)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A、10m

B、15m C、20m 5.采掘工作面的温度不得超过(A)℃.A、26℃

B、28℃

C、30℃

6.工作面出现异常气味,如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表明风流上方存在(C).A、瓦斯突出

B、顶板冒落 C、煤炭自燃

10.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B)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0.75% B.1.0% C、1.5% 11.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C)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0.5% B.1.0% C.1.5% 12.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是(A)。

A.45mg/m3 B。45 g/m3 C。2000 mg/m3 15.过滤式自救器可作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A)事故时,灾区人员逃生的工具。

A.矿井火灾 B 煤与瓦斯突出 C 瓦斯喷出

24.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附近(B)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A.10米 B.20 米 C.100米 25.瓦斯爆炸的引火温度为(A)℃。A、650—750 B、>800

C、>1000 26.采掘工作面电动机附近(A)米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A、20 B、10 C、15 27.皮带机头的防灭火用砂的体积不得少于(B)立方。A.0.1

B.0.2

C.0.3 28.矿井火灾的三要素是指(A)。A、可燃物、引火源、充足的氧气; B、引火源、爆炸物、氮气; C、汽油、火源和空气。

32.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B)。

A.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月平均产煤一吨的瓦斯涌出量。

B.在单位时内涌出瓦斯的立方米数。

C.连续涌出的瓦斯量。

33.低瓦斯矿井中, 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A)m3/t的个别区域(采煤工作面或采区)应作为高瓦斯区,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A.10 B.5 C.15 36.厚度为1.3-3.5米的煤层称(B)。

A、薄煤层

B、中厚煤层

C、厚煤层 37.皮带机头至少应配备(B)个灭火器。A.1

B.2

C.3

38.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叫(A)。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39.井下出现骨折伤员,应如何处理(A)。

A、直接搬运到地面救治

B、先固定,后搬运到地面救治 C.在现场救治

40.“一通三防”指的是通风、防治瓦斯、(B)和防尘。A、防水

B、防火

C、防顶板事故

1、采煤工作面两道安全出口有哪些要求? 答:两道出口超前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综采(放)工作面,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 其它工作面不得低于1.6m。

2、局部瓦斯排放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答:断电、撤人、限量,即排放瓦斯期流经区域必须停电撤人,严格控制排放瓦斯浓度,严禁一风吹,并明确具体的执行措施。

3、顶板发生冒顶前有哪些预兆?

答:顶板来劲,沙沙掉碴,易片帮,支柱受力明显,出现歪斜、钻底等现象。

4、“三不伤害”活动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不伤害”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5、什么叫“三专两闭锁”?

答: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7、煤矿的“一通三防”是什么?

答:一通指矿井通风;三防指瓦斯防治、矿尘防治、矿井火灾防治。

8、安全生产的“三并重”原则是什么? 答: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

9、电气设备的防爆途径有几种?各是什么? 答:三种。(1)采用隔爆外壳。(2)采用安全火花电路。(3)采用超前切断故障电源。

10、煤矿三大规程是什么?

答:《煤矿安全规程》 《操作规程》 《作业规程》。

11、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出口分别通到什么地方? 答: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

12、对事故处理要做到哪“四不放过”?

答: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14、井下作业地点对瓦斯浓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电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18、什么叫瓦斯电闭锁?

答:是指掘进工作面中设置的瓦斯监测仪,当探测到瓦斯超过规定限度时,可自动停掉动力电源,只有瓦斯降低到规定限度(甲烷为1%,二氧化碳浓度为1.5%)以下时方可恢复送电的闭锁装置。

20、创伤急救的原则有哪些?

答: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即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后搬运;(2)对出血的伤员,应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的伤员,应先固定后搬运。

21、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是如何规定的? 答:(1)低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2次;(2)高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3次;

(3)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有瓦斯喷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涌出较大、变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并安设甲烷断电仪。

23、试阐述煤矿安全检查员,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答:1)及早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2)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本质安全程度。3)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4)发现潜在危险,制定防范措施。5)及时发现并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6)结合实际,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4、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

(一)瓦斯浓度在5%~16%;(二)引火温度为650~750℃;

(三)有足够的氧气,空气中的含氧量在12%以上。

25、瓦斯治理应坚持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26、《安全生产法》自(A)起施行。

A、2002年11月1日 B、2001年11月1日 C、2002年6月1日

30、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学时? 答:72学时

第三部分

1、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不得低于(B)。

A.20.96% B.20% C.18%

2、采掘工作面落煤时的瓦斯涌出量,通常都(A)进行其它工序时的瓦斯涌出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低瓦斯矿井中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A)的个别区域(采煤工作面或采区)应作为高瓦斯区,按高瓦斯矿井的管理规定管理。

A 10m3/t B 5 m3/t C 15 m3/t

4、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c)。

A 0.5% B 1.0% C.1.5%

5、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C)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 0.5% B 1.0% C.1.5% 6.临时停风的掘进巷道中瓦斯浓度超过(C)时,在恢复正常通风前就地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瓦斯排放。

A 0.5% B 1.0% C.1.5%

7、水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隔爆棚不得少于(B)。

A 200L/m2 B 400 L/m2 C 300 L/m2

8、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不得低于(B)。

A 20.96% B 20% C 18%

9、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C)。

A 2m B 5 m C 10 m

10、煤巷及半煤巷掘进工作面迎头风袋出风口至掘进迎头的距离不得小于(B)。A 3米 B 5米 C 8米

11、煤巷及半煤巷掘进工作面巷道中的最低风速不得小于(B)。

A 0.15m/s B 0.25m/s C 1m/s

12、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应在放炮地点工作面煤壁上下各(A)米的风流中进行。

A 20 B 25 C 15

13、掘进工作面内开掘的独头,其深度不得超过(B)。A 2米 B 3米 C 6米

14、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A)个月内进行永久封闭。A 1 B 1.5 C 2 15.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c)。

A 0.5% B 1.0% C.1.5%

16、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做到(c)。

A、切断电源并向调度室汇报; B、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C、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17、过滤式自救器可作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A)事故时,灾区人员逃生的工具。

A.矿井火灾 B.煤与瓦斯突出 C.瓦斯喷出

18、当采煤机前后20米内的风流中瓦斯浓度达(A)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

A.1.5% B.1% C.2%

19、在被串联的采煤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断电仪,其报警值和断电值分别为(c)。

A.1%、1% B.0.5%、1% C.0.5%、0.5%

20、炮采工作面内每隔(A)m应至少设一个三通阀门。

A.20 B.50 C.30 2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合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电网停电后,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B)A.1h B.2h c 3h

23、因瓦斯超限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只有瓦斯浓度降到(B)方可送电开动机器。A.1.5% B.1.0% C.0.5%

25、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B)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A.1.5% B.1.0% C.1.2%

26、局部瓦斯积聚是指体积在(B)m3以上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2%。A.1.0 B.0.5 C.1.5

31、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A)时,方可启动通风机。

A.0.5% B.1.0% C.1.5%

33、爆破后,爆破地点附近(C)m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A.10 B.15 C.20

34、每次爆破前都必须对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进行检查,瓦斯浓度在(B)以下,且煤尘符合规定后,方可爆破。

A.0.5% B.1.0% C.1.5%

37、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A)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A 7 B 10 C 15

38、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B)和技术负责人审阅。A、通风区长 B 矿长 C 经营矿长

39、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C)的高纯度甲烷气体。A 90% B 98% C 99.9% 40、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A)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A 8h B 16h C 24h

3、为什么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

答:“一炮三检制”就是在采掘工作面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爆破工、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由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不准装药、爆破;放炮后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不准继续爆破或电钻打眼等工作。这项制度恰如三者在现场“办公:”,熟悉和掌握现场情况,相互制约,共同协作实现安全爆破。“一炮三检制”正是加强放炮前防止瓦斯漏检,避免在瓦斯超限的条件下放炮的主要措施。

6、井下遇到灾害时,应如何进行有效避灾? 答:(1)遇到瓦斯、煤层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选择顶板坚固、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

(2)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能灭(火)则灭,不能灭(火)则迅速撤离或躲避、开展自救或等待救援。

(3)遇到水灾事故时,要尽量避开突水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或互救。

(4)遇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进入压风自救装置或进入避难硐室。

7、工人的安全职责及安全生产保障是什么? 答:(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2)精心操作,做好各项记录,交班要为接班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严格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4)作业前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5)加强设备保护,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搞好文明生产;(6)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8)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令。

12、非法煤矿是如何界定的?

答:煤矿未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未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的,煤矿不得从事生产。擅自从事生产的,属非法煤矿。

15、煤矿有哪些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就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答:(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2)瓦斯超限作业的;(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的;(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7)超层越界开采的;(8)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9)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10)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11)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12)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的;(13)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的,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的;(14)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15)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

1、《规程》对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检查次数的要求是 c。A.每班至少2次 B.每班至少3次

C.必须有专职瓦斯员经常检查

2、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不得低于 b。

A.20.96% B.20% C.18%

3、《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中 a “知情权”。

A 有 B没有

4、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c。

A.2m B.5 m C.10 m

5、采掘工作面落煤时的瓦斯涌出量,通常都 a 进行其它工序时的瓦斯涌出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6、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b 时方可通电开动。

A.0.5% B.1.0% C.1.5%

7、井下出现煤油味、汽油味或松节油味等气味时 b。A.一定是出现了煤炭自然发火

B.可能是出现了煤炭自然发火

C.一定是出现了外因火灾

8、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是 b。

A.45mg/m3 B.45g/m3 C.2000mg/m3

9、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做到 c。

A、切断电源并向调度室汇报; B、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C、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10、过滤式自救器可作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 a 事故时,灾区人员逃生的工具。

A.矿井火灾 B.煤与瓦斯突出 C.瓦斯喷出

11、当采煤机前后20米内的风流中瓦斯浓度达 a 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

A.1.5% B.1% C.2%

12、在被串联的采煤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断电仪,其报警值和断电值分别为 c。

A.1%、1% B.0.5%、1% C.0.5%、0.5%

13、过滤式自救器适用于一氧化碳浓度小于 b %的环境中使用。

A.1 B.1.5 C.2

14、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amm。

A.300 B.400 C.450

15、炮采工作面内每隔 a m应至少设一个三通阀门。

A.20 B.50 C.100 16.低瓦斯矿井中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 a 的个别区域(采煤工作面或采区)应作为高瓦斯区,按高瓦斯矿井的管理规定管理。

A 10m3/t B 5 m3/t C 15 m3/t 17.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c。

A 0.5% B 1.0% C.1.5% 18.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C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 0.5% B 1.0% C.1.5% 19.临时停风的掘进巷道中瓦斯浓度超过 C 时,在恢复正常通风前就地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瓦斯排放。

A 0.5% B 1.0% C.1.5% 20.水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隔爆棚不得少于 B。

A 200L/m2 B 400 L/m2 C 300 L/m2 21.矿井火灾的遇难人员中有90%以上是因 A 中毒而死亡。A、CO B、CO2

C、CH4

22.过滤式自救器可作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 A 事故时,灾区人员逃生的工具。

A.矿井火灾 B 煤与瓦斯突出 C 瓦斯喷出

23、《规程》对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检查次数的要求是 C。A 每班至少2次 B.每班至少3次

C 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

24、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不得低于 B。

A 20.96% B 20% C 18%

25、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C。

A 2m B 5 m C 10 m

26、采掘工作面落煤时的瓦斯涌出量,通常都 A 进行其它工序时的瓦斯涌出量。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27、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B 时方可通电开动。

A 0.5% B 1.0% C.1.5%

28、井下出现煤油味、汽油味或松节油味等气味时 B。A 一定是出现了煤炭自然发火

B可能是出现了煤炭自然发火

C一定是出现了外因火灾

29、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是 B。

A 45mg/m3 B 45 g/m3 C2000 mg/m3 30、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做到 C。A、切断电源并向调度室汇报; B、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C、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矿调度室报告。

31、地面水池的容积不得低于 B m3,并有备用水池。

A.A150 B.200 C.250

32、炮采工作面内每隔 A m应至少设一个三通阀门。

A.20 B.50 C.100

33、采煤工作面回风道断电仪传感器的位置离出口小于 B 米。

A.15 B.10 C.5

34、瓦斯爆炸的浓度界限是 C。A.3~14% B.10~25% C.5~16%

35、煤巷及半煤巷掘进工作面迎头风袋出风口至掘进迎头的距离不得小于 B。A 3米 B 5米 C 8米

36、煤巷及半煤巷掘进工作面巷道中的最低风速不得小于 B。

A 0.15m/s B 0.25m/s C 1m/s

37、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应在放炮地点工作面煤壁上下各 A 米的风流中进行。

A 20 B 25 C 15

38、掘进工作面内开掘的独头,其深度不得超过 B。A 2米 B 3米 C 6米

上一篇:中职学生学情分析表格下一篇:4.23全民读书日国旗下小学生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