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介管理运行体系研究(通用8篇)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不论是我国的管理活动还是国际上的管理实践,都在进行着改革与创新。其根本目的都在于通过改革管理,增加实力,提高适应环境变化发展的能力,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更大的发展。
管理创新就是形成创造性的管理思想并将其转化为管理实践的过程,是对管理本身的改革。广播电视媒介管理创新是管理创新在广播电视媒介中的运用,它不是单方面的、一次性的,而是整个广播电视媒介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它包括管理理念体系、管理运行体系二个基本方面的创新。本文将着重探讨管理运行体系的创新。
管理运行体系是指广播电视媒介管理在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上的管理制度、规范、组织及其作业方式等。它与管理理念体系密切相联,管理理念体系是管理运行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基础,而管理运行体系是在管理理念指导和控制下的具体实践。
我们将从制度层面、生产与经营层面说明广播电视媒介管理运行体系创新中的管理运行体系。制度层面是宏观管理问题,生产与经营层面为微观管理活动。
一、管理运行体系中制度层面的创新
我国的制度变迁过程与欧美各国进行的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或重新管制(re-regulation)是同时发生于本世纪的最后20年中的。特别是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今天,这种改制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在增加。
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制度作为整个社会制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这样的现实社会背景下,它的变迁是有可能的,也是有必要的。变迁的可能性在于:一是整个社会制度的系统性变迁为其提供了社会大环境和时机;二是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后带来的观念的变革为其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三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业、媒介业等的变革也为其变迁提供了实践条件。变迁的必要性在于:一是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制度的计划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必将与其他媒介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信息业的进步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主动变革、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地位和实力。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制度的创新就是要抓住改革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主要障碍,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改革。
第一,转换观念。宏观管理制度的改革中相当的阻力是来自观念。因此,我们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和改革成本。我们要转换的观念有很多,核心在于广播电视媒介活动是否可以市场化、产业化。其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并非所有的科学、文化等活动都不能实现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也并非所有的社会公益性事业都必须由政府直接举办。
第二,政事分开。长期以来,党政不分,政事不分,企事不分,这已经成为大陆改革过程中的一道难题。广播电视媒介组织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也是这种功能、性质不分的结果。要将政府机构与事业组织分开,必须在职责、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以及管理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展开。
第三,人员分流。大陆的事业单位,包括广播电视媒介组织在内都存在单位扩大化、福利化的严重弊端,冗员众多,因人设事,能上不能下。因此,观念上树立人员的流动观,实践中改革人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人力资源市场。
第四,培育市场。加快广播电视媒介市场的培育和规范,同时配套建设与之相关的其他市场,如节目、人才、设备等各种市场。另外,拓宽服务面向及内容,扩大经营范围。还要引导受众更多地投资消费广播电视媒介产品与服务。
第五,财政对策。国家给予广播电视媒介组织“创收”,“经营”等多种措施,也给予必要的财政拨款。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财政政策会有较大的调整。国家决定了3年中对事业单位“断奶”,广播电视媒介组织包括其中。广播电视媒介组织必须学习利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本经营,增加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举措表现出国家从长远的产业发展角度进行整合、优化的改革思路。随着大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化,相关的改革也将进一步加大力度。
回顾我国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制度这些年的改革过程和实践,结合世界广播电视业宏观改制的经历,特别是结合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以及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走向。我们认为。我国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体制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走向:
第一,政府部门的职能将进一步转换。我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包括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国家政府部门统包供给、统一所有、统一经营,国家同时承担各项“事业”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与职能,造成国家事业职能扩大化和政事不分的局面。这种体制的弊端是一方面国家包办的事业过多;另一方面,国家事业单位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属物,缺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动力、活力与压力,事业生产服务效率低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改革这种传统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重新界定、调整、收缩和转换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包办一切事业的状况,二是实行政事分开,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现代事业制度。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与创新。
(1)调整、收缩和转换现有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首先是调整与收缩,即将政府部门对广播电视媒介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变为行业管理。根据中共十五大确立的方针,这种管理体现为提供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检查督促等五个方面的服务。政府部门通过加强广播电视立法、制定有关产业的政策、强化广播电视市场的宏观管理来行使自己的职能。其次,在改革进一步深化之后,转换政府部门职能。中共十五大报告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精神已明确表现出国家广播电视宏观管理部门职能开始转换。总局、厅、局将通过国家行政机构职能调整,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广播电视媒介组织将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2)政事分开,政企分开。这样既简化了政府管理部门,明确了其进行社会管理、行业管理、法制管理和监审管理的基本职能,又放开了广播电视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手脚,使它们能在行业发展、产业发展中适应市场,自我约束、自我壮大、自我发展。
政府职能分离出去,将由一个精干、高效、懂行的政府部门去实施,由裁判员来管运动员,而非原来的自己管理自己,运动员管运动员。
通过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实行国家广播电视事业、企业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相分离,重新划定、调整和规范政府与事业、企业、组织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切实转换国家政府部门管理角色与职能,建立现代事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宏观管理手段将体系化,科学化
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手段就是单一的行政手段。依靠行政命令、行政文件、行政规章、行政处罚等各种行政手段管理如此庞大的广播电视体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尚可见效,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介系统内部以及整个媒介业的改革深化,多种问题已经大量出现,仅靠一种管理手段远远不能奏效。
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要依据其中管理问题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手段。除了常见的行政手段外,还有法律手段、市场调控手段等等。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宏观管理手段体系,其中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建立完善市场调控体系、规范优化产业竞争体系是急需进行的。
(1)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媒介管理的法制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不是人治经济,而是法治经济。另外,我国广播电视媒介宏观管理部门职经济建设的深化,法制体系建立与健全的呼声将空前高涨,因为市场经济能的进一步调整、转换也要求它们依治进行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介管理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有关广播电视的法律法规数量少,法规内容包含的面很窄,法律效力等级较低,而且不完善、不配套、不协调,距离形成完备的法规体系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不少领域还是法律法规的空白点。因此,广播电视媒介管理需要在法治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建立健全完备的广播电视法律法规体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指以《广播电视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骨干,以部门行政规章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系统而完善的广播电视法律法规体系。这一体系的建设要坚持引导性、前瞻性、公平性、强制性、惩戒性的特色。这样,这一体系才是科学的、成熟的。
依法管理的制度是指建立保证立法、执法、普法和法律监督统一的体制。系统立法是根本,严格执法是关键,普法教育是基础,法律监督是保证。
我国广播电视媒介管理的法制体系建设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九五”期间,主要是颁布施行法规规章,特别是涉及社会化管理的法规规章。在实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为形成行业大法作准备。同时,加强地方法规建设,使广播电视法规体系内部结构更加科学规范、和谐统一,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法制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二步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广播电视法》为纲,以专项法规和配套法规为目的,符合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广播电视法制管理体系。
(2)建立完善广播电视媒介市场调控体系 在国家广播电视法制体系建立健全的前提下,我们急需遵循广播电视媒介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培养壮大广播电视媒介市场,加大广播电视媒介管理中市场的调控力度。
广播电视媒介管理的市场调控可以更加有效地配置各种广播电视媒介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这是市场调控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资金是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与流动的基础。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仅靠国家拨款、行政手段等远远能不满足其资金需要。因而,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扩大融资渠道,为广播电视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动力。
节目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形成节目市场,完善节目交易制度,优胜劣汰,保证节目投资、生产、使用的有效性。市场调节还可以生成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节目制作市场。这是广播电视媒介制、播分离发展所必需的。
频率、频道的调整、更新、整合也需由市场调控。市场通过受众收听、收视指标反映出频率、频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势频率、频道在市场上发展壮大,劣势频率、频道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调整、更新或整合到优势者那里。这已被当前的实践所证明。
市场还可以调控人力资源的流动。下一阶段广播电视媒介竞争越来越从节目竞争走向人力资源的竞争。市场上将会形成人力资源交流的场所,即人才市场,广播电视媒介自身也会利用市场手段来获取优秀人才。
在建立完善广播电视媒介市场调控体系的同时,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表现在广播电视市场有明确的竞争主体,即各级各类电台、电视台;有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有比较完善的市场法规;具备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有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3)规范优化产业竞争体系在国家政府管理部门的依法管理下,在统一、开放的广播电视市场乃至更大的媒介市场和信息业市场上,广播电视媒介业需参与到公平、激烈的产业竞争中。
这种产业竞争本身也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其实,它也是市场调控体系的一种。这种产业竞争必须在规范的市场上进行,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它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制体系和成熟的市场体系上的。在广播电视媒介业以及其它媒介业和信息产业仍然不发达,甚至还处在兴起阶段,就一味地任其自然,放任自流,自由竞争,其结果必然是消极的多于积极的。
从长远看,产业竞争对广播电视媒介业发展的宏观影响还是十分重要的。
一方面,产业竞争可以优化广播电视媒介产业的结构。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广播电视市场形成后,目前,广播电视媒介受行政区划和级别序列限制,今后应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利用率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好的电台、电视台将壮大实力,通过竞争扩大市场占有。两个效益都不足的电台、电视台将逐渐失去其生存的市场,最终被调整、合并为更大的广播电视媒介组织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可以壮大广播电视媒介产业的规模。目前,我国以行政区域和行政级别建制广播电视媒介组织,它们沿袭行政机关“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端,资源分散,缺少合作,不具规模效益,没有立得住、打得出去的广播电视媒介集团。通过产业竞争,优胜劣汰,打破行政级别与区域的限制。允许广播电视产权市场的存在,允许各形式的本地区和跨地区合作,允许组建广播电视集团或多家台联合的广播电视网。进一步而言,这些集团和广播电视网还应该形成国家级的“航空母舰”跨国经营,向海外发展。
再一方面,产业竞争迫使广播电视媒介业必须加入信息产业及其竞争中。世纪之交的今天,广播电视媒介业者尤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打开思路,迅速抓住现在的良好时机,搭上下世纪产业主流——信息产业的列车。
信息产业在我国处在起步阶段,广播电视媒介业加入信息产业的大循环、大竞争中也是刚刚随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走入21世纪,在全球改革开放的环境中,中国的电讯、媒体金融要在两三年或三五年的短暂时间里,从分割的行政管理部门演变成激烈竞争的产业,实现企业经营,有一定能力与跨国公司周旋,挑战极其严峻。”
二、管理运行体系中生产与经营层面的创新
广播电视媒介管理中生产与经营层面的变化将会是最快、最明显的,因为它是最基础的广播电视业务活动,也是介入市场最直接的要素。
1.生产层面的创新
广播电视媒介生产活动就是生产节目和利用频率、频道播出节目。这种制与播活动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再加上广播电视媒介组织内部改革,分流人员、减少部门使得节目的供、需关系进一步紧张。因此,制、播将在不远的将来实行分离。这是为发达国家广播电视媒介业实践证明了的。
制与播的分离,使得媒介组织与制作组织都会发生相应的深刻变化。
第一,节目生产组织,即制作组织的大量增加使得生产日益社会化、市场化。所谓社会化是指节目将更多地由社会上的各种节目生产组织进行制作,而不再由广播电视媒介组织自已制作,特别是电视剧、娱乐节目、文艺节目、音乐节目、谈话节目等。所谓市场化是指节目成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形成节目交易市场。节目通过竞争,优质优价,被广播电台、电视台选中购得进行播出,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产的社会化打破了节目生产的媒介独家垄断,形成更丰富的节目来源,满足日益增长的节目需要,生产的市场化可以使节目公平交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节目行业的发展,节目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目播出的日益专业化、细分化,以适应受众市场的细分化和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广播电视媒介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播出节目。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行政管理模式使得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频道、频率变为包罗万象的综合台。80年代,播出开始专业化,即分化出专业台,但是那时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市场都不够成熟,因此,这些专业台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突出专业特色的综合台,而非真正意义的专业台。
随着受众的成熟,加上各种新媒介的大量进入,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走向根据自己的要求主动选择信息,受众因需求差异而开始分化,出现细分受众市场。广播电视媒介组织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有的放矢占据细分化的受众市场。这样才以自己的特色、专长,以特有的定位在竞争中立足并求得发展。
面对产业市场高度细分化,不论是专业化还是本地化,广播电视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在激烈竞争的媒介市场,乃至更大的信息产业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寻求发展。
2.经营层面的创新
广播电视媒介组织的经营活动将日益壮大。通过行业内、本地区,乃至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经营,以资产重组等方式壮大广播电视媒介产业。
第一,联合经营
所谓联合经营,是指不同媒介之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互惠互利为目的,根据一定的协议而达成合作的一种经营方式。参与联合经营的电台或电视台并不是一定独立的企业,它们之间实际上是既联合又竞争的关系。众所周知,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杂志,作为大众媒介之一,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而对受众来说,他们获取的是信息,而不在乎是看电视、听广播,还是读报纸杂志。谁能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谁就获得他们的青睐。联合经营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特点,扬长避短,可以产生整合传播的效果。这样,有利于扩大不同媒介的受众范围,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大家都能获利。
从目前的情况看,以下两种联合经营的方式将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同质媒介联合经营:是指电台与电台之间,或者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建立节目和经营方面的协作的广播网。
在一些大众传媒比较发达的国家,许多广播电视媒介是以广播电视网的状态存在并发展的,在广东,一些广播电台也提出了建立覆盖珠江三角洲的广播网的设想。建立电台或电视台之间进行节目和广告经营协作的广播网,不但可以使相关电台或电视台之间形成共同的利益,缓解电台、电视台之间的日趋激烈的竞争,而且可以通过联合与协作形成一种更大的力量,增强广播电视媒介个体的实力和影响力,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
异质媒介之间联合经营:电台与电视台,电台或者电视台与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合作。由于媒介间差别相对比较大,所以目前这种合作还比较少。仅有的一些联系停留在交换广告的较低层面上,即互相交换广告资源,宣传自身形象,缺乏深层次的合作。电台或电视台与异质媒介之间的联合经营完全可以多样化。尤其是在强调整合传播效果的今天,对广告主来说,不同媒介之间只有整合运用,才能产生最佳的广告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异质媒介联合经营的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
第二,媒介集团。从狭义上讲,集团是指以资产或者品牌为纽带而组成的包含两个以上大众媒介组织的传播经营集团。从广义上讲,媒介集团除了媒介自身的经营外,还应该包括相关产业或其他产业,如节目制作等。媒介集团通常会以一个或两个强势媒介组织为核心,或者吸引其他小型媒介组织参与,或者再创办一些相关媒介,或者是控股其他媒介,形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共同进行媒介产业经营。媒介集团将产生规模经营的效益,使得媒介经营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整合效果,因此,它是将来中国媒介发展的一个趋势。目前国内已经出现这种媒介集团,比如北京的中国经营报联合体、广东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的《新民晚报》与《文汇报》组成的报业集团。由于其成立时间比较短,其运作情况还有待于观察。国内的媒介集团多局限于狭义上的媒介集团。具备多元化经营的媒介集团则很少。
就广播电视面言,媒介集团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广播电视横向一体化:广播媒介和电视媒介进行合理的整合而出现的“广播电视一体化”的电子媒介产业集团。
广播电视一体化构想,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而在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态势日益变化的今天,这种构想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则显得更加鲜明。首先是广播电视两种传播媒介在先天上就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都以电波作传输手段,在技术上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实现广播电视一体化,成为电子媒介产业集团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其次是广播电视媒介在特性上存在着与报纸媒介鲜明的分野,而广播电视二者在特性上的区别小得多;第三是广播和电视媒介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如电视节目在实际运作中不如广播节目灵活,而广播媒介则很难获得象电视媒介那样广泛的受众覆盖面;第四是一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之间已经开始了互相的合作与渗透,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合作节目,广播电台承包经营电视节目频道,由于沟通渠道的不畅和利益的区分,二者分别面临了许多实际的困难;第五是广播电视媒介在寻求多元化发展中选择了非常相近的产业,如节目制作、音像出版、技术服务等;第六是在一向与广播电视构成竞争的报纸媒介中,报业集团已经出现,并且已经显示出规模经营的优势,而这种态势无疑将对广播电视媒介的经营与发展构成巨大的压力。
因此,实现广播电视一体化,无疑能够将双方的资源与优势进行充分的整合,使双方都能够在节目运作、受众范围、广告经营、多种经营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更加充足的资源,它是媒介进行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实现广播电视一体化的电子媒介集团也面临许多实际的困难,而最主要的困难在于一体化实现的途径。在规模与实力上,电视媒介远远大于广播媒介,而广播媒介由于技术设备投入小、运作比较简单、需要的人员较少,而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单位效益。二者各有优势,因此,各自在未来的电子媒介集团的地位就有可能成为难以取得统一的焦点问题。
广播电视纵向一体化:以电台或电视台为核心,整合与其相关的一系列运作过程,如节目制作、节目发行、受众调查、录音带或录像带出版发行、广告制作、广告代理等而组成的电子媒介产业集团。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台或电视台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设备、播出网络、节目制作到广告,几乎都由自身包揽下来。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并不是每个电台或电视台都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这些运作。专业化的分工势在必行,专门从事节目选题、制作和发行的公司将会大量出现。一些小型电台或电视台可能只管播出,而把节目的制作等交给专业节目公司完成。而一些有实力的电台或电视台,能够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节目的制作等工作。除此之外,电台或电视台进行音像出版发行显然比单纯的音像出版公司要有特别的优势,如技术上、宣传上、选题上,如果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其效益不可估量。
这种广播电视纵向一体化下的媒介集团,其经营节目、音像出版发行或广告制作代理,与以往那种个体电台或电视台包揽一切的做法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服务对象是所有与之有关的目标媒介,它是建立在对自身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为的是产业经营上的扩张;后者则是求全,其服务对象可能仅仅局限在自身媒体上,媒介的有效资源不可能充分发挥,因而会造成媒介资源的浪费。
媒介集团:指以电台或电视台为核心,包括报纸或杂志等其他类型的媒介的媒介产业经营集团。这种集团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从而产生较大的经营效益。
这种跨媒介的媒介集团,其经营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内部组织与协调的复杂程度也大大提高。
第三,以媒介业为主体的信息传播产业集团。
无论是联合经营,还是媒介集团,两者局限在传播媒介产业这个范围内。随着大众传播媒介业、电信业等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出现信息产业内部的产业重组,即组成涵盖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广播电视媒介业、电信业、网络业、娱乐产业、文化出版产业,乃至体育产业等在内的大型信息传播产业集团。
对我国的电讯、媒介等产业来说,“首要的任务,与其他战略产业一样,不是企业自负盈亏,而是产业重组,整合出与我国已有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核心是克服一个„散‟字。‘散’的结果经常是企业经营范围过窄,规模过小,没有能力参与跨国公司参加的国内市场和国际竞争” “中国新闻媒体和文化产业比起其它产业,‘散’的状况更为严重。产品总量名列前茅,企业规模名列世界后茅,成为我国战略产业迎接21世纪挑战的基本障碍。”
一、绩效管理与组织竞争力提升
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手段, 是提升组织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核心能力的实现是组织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绩效计划将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分解成可操作、可测量的具体指标;通过绩效测量收集指标完成过程中的数据;通过绩效评价确定指标实现的状况;通过激励保证核心能力的提升能够持续进行。因此,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绩效管理在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1. 绩效管理以组织战略为导向, 将组织战略和价值观转
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 促进形成组织目标上下一致的局面, 激发员工对组织的责任心和为企业多做贡献的精神。
2. 绩效管理是提升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
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这个作用展开的, 它不仅要把员工的绩效分出高低, 为奖惩提供依据, 更重要的是针对员工绩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采取恰当的措施, 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 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 绩效管理是促进员工能力开发的重要手段。通过沟通
和绩效考评, 可以发现员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从而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加以弥补。通过绩效管理还可以了解员工的潜力, 从而为人事调整和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以达到把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的目的。
二、我国媒介组织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媒介组织的发展进程中, 媒介的政治属性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我国媒介组织很少或基本不考虑自身的经营发展与绩效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竞争的加剧, 我国媒介组织不断加快其市场化进程, 管理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 但由于其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影响着绩效管理作用的发挥。
1. 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够。
目前, 许多媒介组织绩效管理观念还比较落后, 他们往往用绩效考核来简单的代替绩效管理。对绩效管理所起的作用定位也存在不足, 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仅仅作为员工的薪酬、奖金和升迁或降职的依据, 缺少将绩效管理与员工自由全面发展相联系的现代人本管理观。由于这种绩效管理认识上的偏差, 导致了媒介组织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2. 绩效管理与战略实施出现脱节。
在我国媒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过程中, 多数表现为战略目标没有被层层分解到所有员工, 媒介各部门、各职位的绩效目标不是从其战略逐层分解得到的, 而是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提出来的, 从而导致绩效管理与战略实施出现了脱节现象。结果造成绩效评估时每个人的绩效都很好, 但组织的绩效却一直不理想, 从而导致了其竞争力的低下。
3. 绩效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媒介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持续双向沟通的过程,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员工在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和反馈过程中的全程参与。然而, 在现实媒介绩效管理中, 不少管理者强制性地向员工分配任务, 并以考核和奖惩为手段迫使员工就范。在绩效评估完毕后, 管理者也不告知员工评估结果, 员工得不到这些反馈信息, 由此, 导致绩效管理真正作用的丧失。绩效管理水平的不足导致企业不能取得满意的利益和产出, 进而导致了员工的努力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认可, 在企业中形成了一种怨声载道的景象。试想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的二十一世纪, 我们的传媒组织怎么去竞争?
三、我国媒介组织如何运用绩效管理提升竞争力
1. 全面提升媒介组织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绩效管理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够清楚, 理解不够透彻。落实绩效管理必须先解决管理层的认识问题, 将管理层的认识统一到绩效管理的层面。必须认识到绩效管理不仅仅指绩效考核, 它是一个闭合的不断循环管理过程, 其最根本目的是为了持续不断的提高组织绩效, 使员工的能力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薪酬、奖金、晋升或降职只是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的一个方面。要真正实现绩效管理, 媒介必须更加注重评估结果的反馈工作, 实现双向沟通, 而且让员工参与评估, 并自我评估、自我陈述。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经理的职责, 上至高层领导, 下至基层员工在绩效管理推进过程中都应该承担相应的绩效管理责任, 各级管理者应该把绩效管理作为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只有上下一条心, 三军齐用命, 传媒组织的绩效管理才能健康发展, 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才能提升。
2. 正确认识传媒从业人员的特殊性, 建立和完善媒介激励机制。
从传统意义上说, 媒介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性的产业。但本文认为媒介产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因为媒介产业的劳动并不是简单劳动, 而是一种需要媒介从业人员发挥智慧的创造性劳动, 作为媒介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而且他们往往具有相当强的个体性, 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是媒介人力资源的主要特质。
只有充分认识了媒介从业人员的特殊性, 媒介组织管理者才能照方抓药, 找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即建立和完善媒介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 如实行工作弹性化管理、带薪年假、多元薪酬结构等举措, 在不损害组织利益的基础上, 满足其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这样, 媒介组织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留住优秀人才和吸引优秀人才, 才能生存并有机会取胜。
3. 全面完善绩效管理全过程。
媒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它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 强调事先沟通与承诺, 它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随着绩效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媒介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更新, 媒介管理者应该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全过程, 使绩效管理更科学、合理、有效。
第一, 以能力开发为取向。目前, 我国媒介在对员工, 尤其是记者、编辑等进行绩效管理时, 多数媒介只是采用记分查核制, 以这种绩效评估方式代替绩效管理。需要转变的是, 媒介在绩效管理时, 要将这种考查记分改变成开发员工技能的辅助手段, 采用“职能开发考核”和“业绩考核”双管齐下的制度, 从而有系统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第二, 设定工作绩效标准。过去, 媒介的评估考核工作往往是以人为中心, 这常常导致为总括性、抽象性的考核结果。作为客观、公正的媒介绩效管理应根据工作表现和绩效为中心的具体评定标准来进行。因此, 媒介需依据工作分析, 设定基本目标和工作要项的标准, 并确保所制订的目标是以SMART原则为依据的。
4. 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竞争力的根本, 优秀的组织文化, 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组织一致的目标, 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和管理机制, 从而产生一个合适的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环境。要成功的实施绩效管理系统, 最大发挥媒介组织潜力, 全面提升组织竞争力, 就必须致力于建设一种与媒介组织的绩效管理系统相融合的高绩效的组织文化。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 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媒介产业, 其组织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绩效管理作为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的顺利推行有助于激发每位媒介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推动员工的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发展, 形成媒介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国内外的管理实践证明, 绩效管理对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但对国内的许多媒介组织来说, 还不完善。本文在分析绩效管理与媒介组织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上, 研究了我国媒介组织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运用绩效管理提升媒介组织的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对我国媒介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绩效管理,媒介组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石金涛.绩效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向志强.人力资本与媒介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社瑞, 张丹.媒介人力资源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谢宝剑, 陈晶瑛.绩效管理与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4 (8) .
[5]刘丹凌, 屈独芳.浅议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山东视听, 2005 (6) .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监督体系
1.引言
创业板市场(GrowthEnterpriseMarket,GEM)是又叫做二板市场、增长型股票市场,它的设立初衷是为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尤其是其中的科技类公司提供资本运作协助。从这个意义上看,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有着明显的区别。另外,创业板市场更关注的是公司的成长性,在上市成熟度等方面的标准不及主板市场高,由此而带来的监管问题从成立之初便引起了投资界的关注。那么,我国创业板市场在监督体系的建设方面有哪些缺陷,其运行过程中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针对这些缺陷或者问题,又该有什么样的举措来加以改善呢?本文接下来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我国创业板市场监督体系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問题
我国《证券法》(2006)对包括创业板市场在内的证券市场确定了“政府主导,行业自律”的监管体系以及基本的监管原则。不过,创业板市场在我国是于2009年正式挂牌运行的,其产生时间短,且产生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的时期,各类投资者不成熟,市场风险高。因此,现行的监管体系在创业板市场上就显得有些不相称,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监管框架不健全
当前,我国对整个证券市场的监管仍然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导,行业监管为辅助,就具体的职责实施来说,主要是依靠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包括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及其派出机构)履行。这种形式的监管框架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类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存在一些固有的与创业板市场不相适应的地方:
(1)监管力量显得很有限,往往捉襟见肘。这些监管力量除了一部分用于监管创业板市场以外,更多的还是用于对主板市场等进行监督。
(2)监管机构的身份恶性重叠。
2.2监管理念有待革新
从创业板市场设立开始,中介机构便相当范围地参与了市场的运行,其中尤其是以保荐机构最引人注目。就当前的监管理念以及监管思路来看,“保荐人推荐制度”似乎是监管的起点以及突破点。这种思路在一定的阶段适应了创业板市场的新特点,是对既有监管理念的改善,但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势更加的复杂,现有监管理念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
(1)保荐人推荐制度所强调的重点是“保荐人要对上市公司的发行承担保荐责任”,而对于公司发行以后的运行情况、信息披露情况则没有制度性或者法律性规定。因此,保荐人推荐制度对保荐机构以及发行公司的约束力在程序上有限,事实约束力弱。
(2)保荐机构在被保荐公司上市以后,对其监督只是形式上的,而此时证监机构由于监管力量的有限,也会对上市公司在某些方面放任不管,在出现严重问题之后,对于监管责任就会出现互不承认的情况。这也是监管责任难以落实的一个原因。
(3)其实,就算保荐人对上市公司有能力,也有意愿进行监管,但也难以持久。这主要是因为监管成本高而受益低的情况一旦出现便违背了经济人规律,保荐机构应付监管甚至放弃监管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2.3监管的实施制度不完善
现行的监管实施制度强调的辖区责任和综合监管的双重作用。如此,就会出现诸如权责不明等现象。证券交易所及其派出机构是监管的主要执行机构,他们所面临的监管对象多而复杂,并且在行业和领域等方面的跨度很广泛。不过,当前的监督体系是垂直类型为主,这种类型重在控制,也就是强调下级服从上级,权利向上集中,而责任“向下沉淀”。这样一来,权责不对等,执行机构的权利要么受限,要么滥用,并且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也难以保证。
2.4创业板市场的监管信息系统也有待于完善和加强
任何一个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资源的共享,创业板市场监管系统也不例外。如果一个监管系统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对其进行重建、加强和完善的必要性就十分的明显。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监管更多的是沿袭了主板市场既有的监管方式,信息系统也是既有的。这样的后果就是监管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灵等被动局面。具体来说,监管信息系统的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
(1)现有的信息系统注重标准检查,也就是注重对公司行为的合规与否进行检查,而对于上市公司运行中存在哪些风险则予以忽视。这样一来,公司运行中的风险难以预见,公司对于自己不利的信息会想方设法的予以掩盖。监管不能够有效地将公司的真实情况向投资者披露,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完全信赖监督机构维护。
(2)另外,由于重视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监管信息系统对外公布的信息更新慢,投资者难以实时而动态地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监管的效力由于缺乏时效性而大大降低。
3.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监督体系建设及运行的举措
在创业板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业务模式、风险表现以及内部治理方式都尤其自身特点。因此,创业板市场的监督体系也应该随上市公司的特点而定。具体来说,构建完善的创业板市场监督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对现有的监管框架进行进一步完善
1、为推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本公司建立并制定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基本达到了策划的要求。
2、对于公司的环境因素组织了识别和评价,确定了重大环境因素,但希望各部门当涉及到新的环境因素时应及时将涉及的内容提交上来。
3、有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已基本收集齐全,共36个,通过发放法律法规鉴定表的方式进行传达,希望部门主管注意传达。
4、至今为止没有收到几份信息反馈单。
、对废弃物进行了集中收集。
6、对消防设施进行了登记管理,并进行了检查。
7、对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了检查,全部符合要求。
8、请环保局对企业的进行生产污水的检测,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9、没有发生过环境事故,但为提高应变能力做了消防模拟演习。
10、公司于20xx年11月1日组织了一次内审,对于出现的不符合项制定了纠正防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11、对公司需要变更的的记录及时更改并通知大家,若各部门对记录有意见也请及时告知。
12、节约资源:规定了废纸必须两面使用。
13、对本企业的计量器具都建立完整的台帐,按规定的周期送计量测试部门检定,完善的检测环境,平时对计量设备也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护,使计量器具完好率达到100%,确保本企业的产品检测都能准确。
14、对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高了对标识重要性的认识,对原辅材料及成品采用挂牌或划分区域的形式进行标识,并经常对标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公司自2008年公司通过了GB/T 19001—2008标准认证后已一年,通过一年的运行,实施并保持了符合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了自我完善机制,实现了持续改进。
2011年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质量方针和各部门质量目标执行情况:
由公司制定并发布和执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坚持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明确了公司开展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体现了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要求。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中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进一步展开,既追求高水平,又保证能够实现。
2013年的运行,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员工已能够准确地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在各项质量活动中贯彻执行。我们认真地管理,跟踪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及时地纠正偏离质量方针的现象。
至今为止,公司质量目标已基本实现。合同履约率已基本达到95%、顾客满意率基本达到90 %以上,部门质量指标也圆满完成,并对职工进行了综合考核。
二、文件管理和执行情况
一年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体系文件做了适当修改,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各部门工作中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奖惩严明。
三、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对于一次内审和一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得到了有效实施。今年7月公司进行了本内审,内审中共开具 项不合格报告,但是均不一般不合格项。
四、合同评审控制
营销部在产品合同、加工合同及重要采购合同起草时和合同签订前,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包括营销部、生产部、技术部、质检部、财务部等部门共同评审后由主管领导签字后实施。分析合同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尽最大努力降低合同风险、完善合同条款、平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真正达到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使之具备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最终成为约束双方的法律依据,确保产品按照合同各项约定保质、保量、如期供应。
营销部与各相关部门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认真对“标书/合同评审记录表” 进行会签。为进一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合同实施后,营销部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和管理,定期与合同执行各方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意见,以便公司领导能够及时、准确作出决策和部署。合同确须调整和变更的要坚决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协调各方后进行调整和变更,力争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使之达到监督管理和友好协作的双重功效。
五、生产技术与产品控制
1、公司质量理念:精细过程、精品结果、造一台机组、树一座丰碑。坚持科学生产、质量第一、永创一流、顾客满意。以此为基础,对产品实行了科学的管理工作。
2、技术部加强了对车间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巡检,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整改。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记录。严格遵守以上文件的规定,并由技术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随机 检查,对违规者要追究其相关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员工进行入厂前的培训,使每个工人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3、生产部门在开工前,检查各项开工工作是否已准备完备,准备充足后方可开工生产。原辅材料分类码放并标识,机械设备运行良好,各工种人员到位,并认真做好班组交接,把交接作为工作一班生产的终点,并由技术员监督执行。
4.采购员根据材料计划,在合格供方中采购。不合格的物品不采购。需做探伤实验的原材料必须在公司指定的单位进行探伤检验,经评判为合格后方能使用,较大的外协件车间派检验员前去检验,坚持进厂前验收,不合格材料、外协件坚决不进厂、入库。
5、只有把好材料关,才能使质量有所保证。材料进场后对材料的码放、标识进行了严格控制,并有专人负责。生产现场保持清洁安全通道畅通,生产设备专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无杂乱现象,坚持每周末的设备擦洗和现场整理,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5、产品生产过程中,对重点过程以及重点工艺的执行行检查,如分项、分部、单位产品,每项产品必须合格,方可进行下步生产,决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一工序。不定时抽查在线产品,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公司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中发现问题立即下通知并限期整改,重大问题立即停工,返工重做,并进行相关责任人的处理。
6、在与顾客的关系上,尊重顾客意见,在不影响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把顾客的意见进行分析,判断采纳合理建议,并对顾客讲明质量的重要性,优质的质量是对顾客的满意答复。
六、技术、质检部管理
1、强化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自我公司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后,各部门认真的组织全体职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和质量手册、贯彻ISO9001:2008质量管理标准,强化了质量管理意识。根据标准要求,各部门部制定了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并着重指出了自己的质量职责,使各岗位人员明确了各自的管理、业务和质量的职责。
2.技术部做好图纸资料的档案管理,编制合理的加工工艺指导生产。
3.在生产过程中质检部负责按照生产及验收规范对加工件、产品进行检查和验收。对每道工序的半成品都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验人员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生产,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技术人员经常下车间督促和生产现场负责人及质检员共同进行监督。检查生产工艺执行、操作执行、记录填写现场卫生管理情况,并制定了奖罚制度。
4、坚持生产过程的检验和监督工作,技术工艺人员,必须按照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要求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工序检验。在生产中严格把关“一检制”,不让不合格产品人为流入下一道工序,并且开展了“三工序”活动。即“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严格把好质量检验关。
5.产品完工后由质检部签发合格证后方能放行。在生产验收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要求生产部进行限期整改直至合格为止。确保所出成品基本一次验收合格。
6.质检部负责做好所有加工件及产品的质量检验记录,质量处理记录。
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体系运行,公司不论从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体系运作的各个环节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门部的现场管理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外委件进出厂验收记录问题;
3)公司需加强对管理人员质量控制的培训工作。
改进的建议:
1)加强对部门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培训;
2)对各部门质量运行体系进行严格要求,加强检查和控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做好预防性的质量控制,从制度上建立一套预防的控制体系。4)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5)严格把好检验关,保证产品质量、进度,进一步做好记录档案及管理;
6)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总结一年来年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我公司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GB/T 19001—2008标准的要求,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能有效地控制体系生产和服务过程的全部质量活动,具备了监督审核的条件。
希望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质量体系,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本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及实现(5.4.1)
根据物资公司 “顾客满意率达到96%以上;投诉处理满意率100%;杜绝安全生产死亡重伤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负伤率控制在3.0‰以下;噪音、固体废弃物、污水和粉尘达标排放;杜绝职业病事故发生”的管理目标,制定出本部门管理目标:满足顾客适时、适质、适量地材料需求,使顾客满意率达到98%以上;投诉处理满意率持续保持100%;杜绝安全生产死亡重伤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负伤率控制在2.0‰以下;噪音、固体废弃物、污水和粉尘达标排放;杜绝职业病事故发生。
为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1.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和所承担的责任,制定了部门职责;2.根据部门职责进行岗位分解,纳入岗位职责并实施考核;3.制定了本专业的业务流程图,并按照公司投标、供应商入围管理办法等专业制度及流程说明书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工作,从源头抓起,强化过程控制,确保一次进货合格,并建立健全各种台帐;4.在商品及服务过程中建立健全合同评审机制、供应商评审考核体系,其目的是优化服务质量,持续保持并提高顾客满意度。5.及时对部门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
二、服务实现的策划(7.1.4)
为保证本公司服务实现的质量目标和要求,组织梳理并优化了材料专业相关业务的业务流程,使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化,每个部门和岗位角色所承担的工作都必须按照他们所承担的响应子系统的目标功能作用要求。并通过流程规范来协调关系,规范行为。实行业务流程管理,对物资采购业务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求,都由流程 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相应的限定,在流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承担的职责限定和标准要求,彼此之间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每个人都按照既定的流程要求进行工作,每个人的行为都要服从这个流程的要求。
三、与顾客有关过程、采购、服务提供(7.2,7.4,7.5)
作为一个专业管理部门,所有的工作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维护顾客的知情权,提供顾客需要的合格产品和服务,视顾客为上帝,对顾客真诚、守信,增强顾客满意率,为达到上述标准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1.与顾客建立沟通机制:掌握所经营物资的性能,及时通过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对物资的交付(如交付期、包装)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在招标书、合同、订单中明确顾客对所需建筑材料的要求及公司确定的其它附加条件和要求。
2.建立合同评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合同各要素管理,明确供应商、计划、价格、质量、法律等各专业在合同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合同会审机制。结合供应商入围管理制度、价格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内容,由相应专业对构成合同的相关附件进行逐项审核,有效杜绝与非入围商签约、无(超)计划进货、高于指导(招标)价采购、非法签约人签字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管理决策在合同环节的落实。实行了内部专业初审、统一送审、回取、建帐、归档的集中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签约质量、杜绝法律风险、减少重复劳动、规范基础管理并据此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提供了有效支持,促进了以合同管理为主线的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同步规范。
3.供方的评价和选择:组织对供方供货能力、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审,以此选择出合格供货方,通过合格供方的评审确定,使采购达到 最佳。使顾客从质量、价格、时限上都能够满意。
4、物资质量及供应过程的实现及监视: 在物资贸易供应过程中,按公司业务流程图,根据用户需求,在确定需用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质量要求、时限要求、卸货地点后按公司规定进入采购程序。
在采购过程中,对所采购的材料要进行质量、数量监测,需要外观检查的进行外观检查,需要复检的要进行复检,同时索取有关的产品资料和材质证明,并提供给顾客有效的资质、合格证明。
四、物资/服务提供的监视和测量(8.2.4.1)为确保采购物资得到业主及使用单位满意,我部门组织编制了适用于我单位的工程材料的验收标准即:《钢材验收标准》、《电缆、电料、灯具验收标准》、《阀门验收标准》、《管件验收标准》、《门窗验收标准》、《水泥验收标准》、《耐火材料验收标准》、《油漆涂料验收标准》;及批量检验抽样方案、工程材料质量检验直观验收程序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入库物资质量检验管理,提高采购人员、验收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检验的积极性,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制订并颁发《工程材料质量检验考核管理规定》。
五、不合格产品控制过程(8.3)
对入库或直付现场材料,经检验如果出现不合格产品,要按规定进行记录、标识、隔离、分类码放,要同客户一期就商品外观、性能进行鉴别并做好记录,对使用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组织协调有关人员、顾客及供方共同进行判定分析,采取措施,防止非预期使用,并有相应记录,对经评审后不合格产品采取处置办法:或返修,或退货更换,或报废。
六、数据分析(8.4)
1.商品、服务顾客要求的符合性(质量、价格、时限、售后服务);2.顾客满意或者不满意的程度;3.商品、服务的特性和趋势;4.商品的市场信息。通过对以上数据收集、分析,对今后商品、服务采取纠正和预防并确定商品、服务的改进工作。
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运行控制(7.7)
根据综合部下发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对办公区域识别的环境因素尤其是重要因素,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部门负责针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如减少非必要性办公用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办公废弃物分类整理,每日清除;尽量减少办公用纸,既节省资源,又能够减少办公垃圾的产生;废旧的硒鼓、墨盒、电池等不混合在生活垃圾中,要另行处理,以免对土地造成污染。
针对物资供应过程的活动和场所存在可标示重要环境因素(噪声、废气、扬尘等),与供货厂商签订了《环境保护及安全协议书》,并监督其严格执行。其中规定了:送货车辆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定;送货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严格遵守现场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和要求,杜绝超速行驶造成扬尘污染,杜绝噪声污染、废气污染以及其它污染;送货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穿戴好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送货车辆在驶离现场前,必须将车辆进行彻底清洗,杜绝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等。
根据公司的管理目标规定,杜绝安全生产死亡重伤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负伤率控制在3.0‰以下;杜绝职业病发生。向员工宣传职业健康安全相关规定及保障措施,切实保护好员工的生命安全。
八、应急准备和响应(7.8)
根据安全保卫部下发的《首建物资分公司办公基地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本部门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认真研读,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应急准备和响应设施及措施进行的模拟演练或试验,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岗位教育,进行防火灭火、个人防护知识宣传。以预防或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九、改进(8.5)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贯标工作为契机,持续地开展改进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台帐,保留整理归纳各种痕迹文件或记录,继续严格按照规定订货进货,使商品、服务在体系、制度、管理方面不断完善。
十、预防措施
1.加大对员工素质培训,使其了解管理方针内涵,以合格的管理规范行为为用户服务。
2.在岗位职责上进行分解,落实到岗到人,并制定岗位目标责任书,纳入考核。
3.加强产品进货检验控制,对主材加强复检,杜绝不合格产品发生。4.做好材料专业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夯实材料专业管理基础 提升市场服务能力。
关键词:中国企业,PLC,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活力
一、PLC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兴盛和衰落的历程。产品生命周期 (product life cycle, 简称PLC)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 (Raymond Vernon) 1966年首次提出, [1]又称产品经济寿命周期, 是指某产品从研制成功投入市场到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该理论认为, 任何一种产品社会对它的需要并非固定不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不被用户所采用而被淘汰。这种变化与生物的生命历程一样, 经历着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历程。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如图1。产品寿命周期的评判点是顾客的需求, 因顾客的需求引入产品, 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使产品进入衰退期, 直至被淘汰出局。因此企业的产品要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变化, 增强其满意度, 才能延长产品的寿命, 保持竞争力。产品的寿命周期理论对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都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二、寿命周期在QMS标准中的体现
按照ISO9001:2000建立的QMS实质上也存在寿命周期问题。ISO9001:2000标准第4.1条总要求“组织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形成文件, 加以实施和保持, 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2]建立、实施、保持、改进, 从本质上讲即是从QMS的导入、成长、成熟到防止其衰退的改进过程, 强调了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 (5.2, 7.2.1, 8.2.1) , 不断满足顾客多变的需求, 通过实施改进的“三大法宝”即内审 (8.2.2) 、管理评审 (5.6) 和纠正预防措施 (8.5.2, 8.5.3) 持续改进 (8.5.1) 促进QMS保持活力, 再通过QMS变更的策划和实施 (5.4.2) , 不断保持QMS的完整性, 有效延长寿命周期, 形成标准要求的QMS寿命周期循环图2。寿命周期理论在ISO9001:2000中得到充分应用。
三、QMS各周期运行活力特征
QMS建立和运行完全遵循PLC寿命周期理论, 无疑对各类已经通过认证的企业或正在谋求建立QMS进行认证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为此要通过优化设计延长周期寿命, 防止QMS运行无效、失效或低效, 促进有效, 走向高效。表1列出了不同寿命周期的QMS运行活力特征。从表中可以看出, 导入期QMS运行效果表现为低效, 属于磨合阶段, 目标认可度低, 过程增值性一般;成长期运行效果表现为有效, 度过磨合走向初步融合, 目标认可度较高, 过程增值性最好;成熟期运行效果表现为有效或高效 (相对于其他阶段最高) , 达到融合状态, 目标认可度高但已固定, 过程增值性趋于稳定, 运行开始趋于僵化、教条;衰退期运行效果表现为无效或低效, 目标有认可度但低于外界环境目标要求, 过程增值性差, 运行僵化、教条。若用ΔP表示各QMS过程增值量, Δt表示时间的增量, ΔP/Δt可表示为QMS运行各寿命周期增值速率, 称之为过程效率或活力V。QMS各寿命周期过程活力V的比较结果如下:
V成长期>V成熟期>V引入期>V衰退期
其中, V=ΔP/Δt (式1)
从式1可以看出, 过程活力成长期最好, 其次成熟期。所以, 作为企业QMS的运行管理, 则应该不断调整QMS运行状态, 促进导入期向成长期转化, 延长QMS运行的成长期和成熟期, 消除衰退期。
所以, 企业应正确判定本企业QMS运行态势, 针对不同时期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 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 导入期领导者要亲自过问。导入期如同婴幼儿时代, 是今后成长的基础。最高管理者要对方针目标的确立、部门职责的界定、资源的保障等亲自设计过问。在编写文件的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施进行, 不仅仅考虑对标准的覆盖性, 而更应该考虑实战性和可操作性。所以, 在引入期QMS的建立既不能照搬标准, 也不能照抄别的企业文件。 (2) 成长期充分实现各过程的增值。ISO9001:2000要求采用过程模式建立QMS, 主要包括四个主过程: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其过程的增值分别用△P1、△P2、△P3和△P4, 则由QMS总的过程增量:
P=△P1+△P2+△P3+△P4 (式2)
主过程又包含了细分的子过程, 设有n个则:
P=△P1+△P2+△P3+△P4=△P1+△P2+△P3+……+△Pn (式3)
又由式1则可以推出, QMS过程活力:
V=ΔP/Δt= (△P1+△P2+△P3+△P4) /Δt= (△P1+△P2+△P3+……+△Pn) /Δt (式4)
所以, 成长期的QMS是否有效, 以及有效性程度好或一般, 关键在于: (1) 运行中的任一过程△Pi>0, 不能出现负过程, 要不断消除非增值的环节。 (2) 各过程边界清晰, 同步运行, 才能使运行效果较好。抓过程保结果, 因此, 该过程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 使员工对过程程序严格执行既定程序, 步调一致, 尽快步入融合期;同时要消除畏难情绪, 克服旧习惯阻力。借助于外部审核推动, 使过程充分、适宜, 运行状态清晰, 不断提升运行活力。 (3) 成熟期找到影响过程增值的关键环节, 使QMS达到运行活力最大化的关键。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 过程运行的顺畅程序提高, 但过程增值性趋于稳定, 运行开始趋于僵化、教条。要达到最大化, 必须克服运行的“软肋”, 寻找影响过程的关键因素, 分析主次“抓因素保过程”。由式3、式4, 可以对各过程对QMS运行的重要度、运行状况等因素, 通过评估各子过程, 引入权重λ:
P=λ1△P1+λ2△P2+λ3△P3+λ4△P4=λ1△P1+λ2△P2+λ3△P3+……+λn△Pn (式5)
V=ΔP/Δt= (λ1△P1+λ2△P2+λ3△P3+λ4△P4) /Δt
= (λ1△P1+λ2△P2+λ3△P3+……+λn△Pn) /Δt (式6)
其中, 0≤λi≤1, λ1+λ2+λ3+……+λn=1
所以要借助于内审、管理评审以及周期的外部监督, 对各过程进行评估, 确定最佳的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确保能持续改进, 才能够有效防止QMS运行趋于僵化、教条。 (4) 衰退期防止的根本在于对各过程进行修正、整合。应根据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实际对过程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外部环境的依据是顾客的需求及满意状况的变化, 内部运行状况的判断依据QMS运行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反映该变化, 并对各过程的增值性进行审核, 可引入修正系数α对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由式3、式4可得出:
P=α1△P1+α2△P2+α3△P3+α4△P4=α1△P1+α2△P2+α3△P3+……+αn△Pn (式7)
V=ΔP/Δt= (α1△P1+α2△P2+α3△P3+α4△P4) /Δt
= (α1△P1+α2△P2+α3△P3+……+αn△Pn) /Δt (式8)
其中, 0≤αi≤1
α=0表示该过程随时间的推移已经没有增值价值, 被全部整合到相应的其他过程中, α=1则表示该过程经过评估仍有较高的价值, 全部予以保留控制。很多企业将建立的QMS“全部持续保持”不作评估修正, 一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3年甚至5年内几乎没有任何修改, 显然是很难满足内外部环境的要求, 也是QMS运行失去活力的重要表现。企业应有效引用标准规划流程, 不断实现流程的有效性。[3]所以对于认证过的企业, 要继续保持QMS运行的有效性, 持续提升其运行活力, 应严格实施标准要求的“三大法宝”即内审 (8.2.2) 、管理评审 (5.6) 和纠正预防措施 (8.5.2, 8.5.3) 持续改进 (8.5.1) 促进QMS各过程持续增值, 并通过外部的周期的增值审核[4]提升运行效率, 激发运行活力, 通过QMS变更的策划和实施 (5.4.2) , 抓住过程关键因素λ, 对无效或低效过程进行适当修正α, 不断保持QMS的完整性, 才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周期, 这也正是ISOF/DIS9001:2008强调的应注重改善组织QMS中的薄弱环节, 以进一步提高QMS的有效性, [5]有效提升活力。
四、结语
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 QMS运行具有明显的寿命周期特征, 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QMS运行活力较好。要延长寿命周期, 不断保持运行有效性, 提高运行效率, 提升运行活力, 应该充分重视过程的增值性△P及过程的增值活力V, 只有二者都处于相对高值, QMS才能保持成熟, 稳定完整, 具有活力。为此, 企业应借助于内部的“三大法宝”和周期的外部增值审核推动, 抓住过程关键因素λ, 对无效或低效过程进行α修正, 不断优化设计各过程, 才能有效延长寿命周期。
参考文献
[1].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es, 1966 (8) :190~207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3) :1~11
[3]. (美) S.托马斯.福斯特;柯征译.质量管理集成的方法 (第2版)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 (6) :67~68
[4]. (美) 蒂姆.欧汉龙.中国质量协会译.增值质量审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 :150~151
关键词:农村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健身组织管理;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3-0026-05
Abstract:By taking 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Rural Health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uc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first made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carried out in rural areas and then summarized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ampaign. Finally,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ampaign were discussed from two levels. The purpose is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peration mechanism, future orientation and other issues of rural fitness activities, and it is hoped this research can arouse more attention on fitness activities in rural areas so as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sport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rural sports;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fitnes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perating mechanism[HK][HT]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20年要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1] ;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等系列文件,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在社会转型期全民健身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仍然较大,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至2011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51.27%[2],可见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为48.73%。这一现实状况,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在农村是否正真落实,也关系到国家有关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基于这一背景,加强农村的全民健身运动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1 当前我国农村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1.1 农村群众健身意识普遍提高,体育健身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在《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和《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颁布后,国家体育总局又启动了“亿万农民健身工程”“体育三下乡”等系列活动,使得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得到提高。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关注民生也成为政府的导向[4],在此背景下,基于服务类的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也在快速提高,全民健身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接受,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体育消费的频次和额度开始逐年递增,对包括体育健身、健美以及体育休闲的消费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收入提高而不断提高[5]。
卞志良委员在2014年的体育界政协委员的小组会议上谈到,国家将推动绿色消费,而体育消费是最好的绿色消费,并提出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6]。体育消费将迎来新升级,这将刺激城市市民以及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上一阶段全民健身理念普及工作的努力下,农村居民的健身意识已经有所提高,并表现出了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因此,在新一轮的体育产业发展中,农村居民也将是体育消费的一个潜力人群。
1.2 支撑农村全民健身发展的各类实体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全民健身区域不断扩大,定点的体育经营场所涵盖了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领域,专业性较强的体育场所也遍布各省市农村地区。据报道,2012年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七星岗体育中心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该体育中心主要包括1个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网球场、3个篮球场、游泳场等多种体育设施[7],丰富多样的体育设施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场所。
其次,农村地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的健身场所,不同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攀岩、蹦极、滑沙、激流冲浪等体育项目,甚至有些农村已经开始农村传统特色体育项目表演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如西藏、青海、新疆的登山旅游,已经成为当地体育产业的主力军;昆明的石林风景区,开发了摔跤、斗牛、斗羊表演项目,每天收入5万元,全年能给石林县财政增加280万收入;西双版纳景洪市,在傣族泼水节期间进行秋千、陀螺、龙舟、堆沙等项目表演,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等等[8] 。
再者,从民间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来看,以2013年北京地区的农村为例,其体育产业增加值较2012年增长18.7%左右,占比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之前也有提高,健身产业占比体育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0%,从业人员数量约为体育服务业总人数的70%。各类基本数据说明,我国农村全民健身在地方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9]。
1.3 农村体育组织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随着我国农村全民健身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衍生出的农村体育组织发展快速,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俱乐部、具备相当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或体育企业都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升温[10]。如2008年以来,湖南芷江县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会员制经营等方式,全县28个乡镇、135个行政村成立了篮球队、[JP+1]健身队、体育协会、乒乓球俱乐部、体育舞蹈俱乐部等200余个农民体育组织。由于我国的农村地区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甚至还是传统村落,历史悠久,民俗风情浓郁,并且南北具有差异,因此很多的农村地区利用当地的民族特色,发展起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组织,如侗族的“鼓楼制”体育组织、天峨县纳洞村的蚂拐节协会、三江县程阳大寨的花炮节协会、三江县富禄村的抢花炮协会、融水县尧告村的拉鼓社等[11]。这些民族特色的体育组织,丰富了我国农村体育组织的内容和形式,也是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一大亮点。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一是盲目无序的投入造成了局部地区资源配置的低效,导致了恶性竞争产生;二是民间资本缺少行业管理和自律管理,合规性经营意识较差;三是中小型民营资本积累的能力相对弱小,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缺少政府信贷、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中小型民营资本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的积极性。
2 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因素
2.1 我国农村全民健身过程中缺少系统化的指导和引导
通过调研不难发现:我国农村全民健身过程中缺少系统化的指导和引导,即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全民健身过程中没有成型的号召者和组织者[12]。受限于农村群众个人身体条件的差异性和兴趣爱好的迥异性,当前,农村基层健身活动出现了明显的人力不足,一方面是活动的发起和筹备没有对口的部门、专业化的组织、专职的人员来承接,另一方面是活动的运行中没有足够的人力、持续性的机制、稳定健全的保障,导致我国农村基层全民健身活动一直无法打开局面[13]。第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群众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有效的群体效应,究其缘由还是因为工作开展的不够系统化。具体来说,一是作为基础铺垫作用的“引导人”功效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二是作为发挥助推作用的“辅导人”功效也没有得到有效应用,目前我国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大概是40万人,对于我国13亿的总人口而言,40万社会体育指导员显得不成比例,平均每三千多人才能平均到一位,而我国90%的社会指导员又在城市和城镇,农村只有10%[14] ;三是作为持久保障作用的“保证人”功效也存在缺失现象。第三,农村的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空白,主要表现为一是居民只知道锻炼好,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锻炼;二是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职业的群体不知道该采取哪种锻炼方式。
2.2 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硬件配置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硬件配置都存在较大问题,表现在:第一,国家所提供的体育健身场地的经费投入虽然达到了好几百亿,但是其中大部分场地都是以竞赛为主要用途的大型体育场馆,对普通的农村百姓来说,这类场地并不符合地方群众的健身需求[15]。第二,提供给我国农村民众的体育器材的数量和质量较差,对全民健身锻炼的助推性帮助很小,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还严重制约了当地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16]。第三,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硬件设施种类比较单一,且很少体现不同的地方特色,这就导致全国普遍出现了农村居民健身途径缺乏、锻炼方式趋同的现象。第四,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各类硬件也缺少定期的维护和更换,由于没有定点的保障单位,也缺乏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帮助,因此造成各地区现状不一的情形。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调查显示:在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系统、武警系统和铁路系统)中,乡(镇)村66 446个,占8.18%。同时,县域体育场地中,绝大多数是室外场地,室内体育场地较少,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城镇,乡村较少。在各种体育场地中,仅篮球场就占65.56%,其次是小运动场,占14.37%,第三位是排球场,占7.47%,3种体育场地所占比例达到了87.4%。
2.3 国家对农村全民健身的政策不够完善
当前,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新政策用以引导、帮扶、提升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但是,在很多细分领域及关键节点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7],具体表现在:第一,在投资和融资政策方面缺少支持。由于经济下行,我国金融机构对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金融支持缺少主动性,在担保、贷款、利率等方面无法给予优惠政策,从而造成了资金难的困境。第二,在土地规划方面没有提供相应的基础配额。全民健身的硬件需要场地支持,而我国相关部门没有意识到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造成了活动开展举步维艰[18]。第三,在地税国税方面没有任何优惠利好消息。体育健身行业的诸多服务企业由于无法享受到国家倾斜的扶持优惠政策,运营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而全民健身服务项目不完全属于娱乐范畴,更多的是体育运动项目,和娱乐性场所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应当加以区别管理和应对,不应该再次划入到高消费的行列中来[19]。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杭州周边农村地区的游泳健身中心开设的大众性体育项目由于无法承受高额的税费,5年间,从最初的35家减少为25家,而迫使民间体育项目经营者纷纷退出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运营成本过高,而同时又无法得到税收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3 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
3.1 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组织管理
3.1.1 健身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建立
法制法规是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组织管理的有力武器,也是全国全民健身工作健康发展的网络纽带,如果没有法律的制约,农村全民健身管理工作就好比是一个整体的架构失去了韧带的调节与约束,那扭曲、松散等一系列不正常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在农村全民健身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健身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和法律,从上至下对管理者到参与者进行法律上的保障和约束,确保农村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法律作为后盾,管理者可以做到有法可执,参与者可以做到有法可依,这样农村全民健身组织的管理工作也将有条有理,迈进到法制化的进程中。同时,加强农村全民健身组织管理法律的建立,是全国全民健身法制化建设的一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民健身法制化的建设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2 管理队伍的建立
要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培育既有专业体育知识体系又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体育经营人才助力农村全民健身,即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队伍梯队。在待遇及保障方面给予照顾,可以在局部地区建立试点单位,参照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在评定上推行职级评定制度,通过科学定级,有针对性地补充人力不足的现状;在业务拓展上,可以研修计算机课程和一门外国语,会使用计算机办公是信息化时代的基本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则有利于其业务水平的提升;在培训上建立科学的体系流程,不但要有内部持续性的培训,也要有外部定期或不定期的提升培训,从而最大限度地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强化推进。
3.1.3 监督体系的完善
《全民健身条例》第二条规定,请国务院组派有关部门到各地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的落实情况。因此,基层农村全民健身组织可以在完善现有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从下自上的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国家各项全民健身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落实,下至农民个体,上至国家政府,进行全面监督;并设立专门的投诉建议绿色通道,使基层农民能够及时地举报和反馈,可以促进农村全民健身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只有调动了所有的监督力量,包括国家的、个人的以及政府的和民间的等,才能促使全民健身计划在农村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农村整个全民健身计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3.1.4 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农村全民健身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监督工作的执行力度,还能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农村相对城镇地区而言,不仅经济落后,环境恶劣,而且交通也不便利,因此农村的全民健身组织管理工作,更应该因地制宜,在管理和服务的评价中,参考国家和省市的评价标准基础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状况和发展的标准,以保证农村的全民健身工作不滞后,并能依照此评价标准,定期地检查和反馈,促进全民健身理念落到实处。
3.1.5 公共关系的建设
公共关系建设管理指全民健身运动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向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体育信息,达到服务于民的目的[20]。农村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条件,并利用当前便捷快速的网络媒体,进行公共关系建设的管理,这样可以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中起到较大的扩散效应[21]。另外,全民健身运动宣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可以有效合理地选择并调整传播的内容比例,比如减少竞技类增加娱乐类和健身类内容的比例,这样就能快乐并健康地引导农村居民喜爱体育、参与体育。
3.2 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运行机制
3.2.1 要因地制宜地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全民健身领域
要切实强化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理念的落地执行及发展,还需要因地制宜地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全民健身领域[22]。除了自上而下的宏观引导外,还需要自下而上的内在需求推动,即调动当地及周边可利用的民间资本进入全民健身项目中来,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把当地最特色的、最为当地群众所喜爱的、最具有培育潜力的体育健身项目开发出来,一方面起到传承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起到振兴当地体育产业经济的作用。由于民间资本具有“接地气、运转灵活”的特点,因此,结合地域特征推行本土化的改革进程会减少额外阻力,有助于当地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23]。
3.2.2 强化落实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组织的运行保障机制
要切实强化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理念的落地执行及发展,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强化落实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组织的运行保障机制[24]。结合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实际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做好工作:第一,宣导工作要常抓不懈。由于我国传统思维和认识的束缚,农村人群对体育健身的认同度较低,甚至小部分人群存在抵制情绪,因此,需要引导这类群体参与进来就成为工作的关键点所在。只有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以政府宣传为主导,以民间宣传为辅助,借助新的竞赛形式和活动,才能逐步提升参与者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其固有认识。第二,要借助系统控制方式合理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当前的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主要就是涉及到农村体育组织管理运作所必需的场地设施、运动器材。我国农村基层体育组织要么在规模上存在短板,要么存在公共体育设施使用率较低的问题,因此,应该在制度层面上建立健全公用体育资源和民用体育资源的相关规定。
3.2.3 配备相应的扶持和管理方案
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理念落地执行的程度高低及发展好坏,离不开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各类政策倾斜及扶持方案[25]。因此,国家首先要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安排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相关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要深化机制改革和管理思路,坚持“政企分离、政事分离、营利与非营利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的原则,按照市场规律去加快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的产业化运作进程,随后,国家要转变政府职能,对一些营利的国家事业单位机构试行企业化管理,对非营利性的单位也要加强引导,同时,农村地区的各级物价、税收等相关部门,也要通过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促进全民健身热潮。最后,国家要牵头引导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中来,从而形成良性的齐抓共管局面[26]。
4 结语
在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力度以及政府购买社会体育服务的力度都将得到加强,从而形成一条低价优质的体育健身产业链,这将有利于全民参与健身活动,包括农村居民。全民健身的普及特别是农村居民,是提升国家创造力和社会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全民健身理念的落地执行,并完善其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不仅有利于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全民健身事业的均衡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19.
[2]程芳.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EB/OL].路透中文网 http://cn.reuters.com,2012-01-17.
[3]尹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策略设想[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2):22-26 .
[4]卢志成,李建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
[5]冯健.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28-31.
[6]张晶雪.卞志良委员:体育消费是最好的绿色消费[EB/OL].中国经济网 www.ce.cn , 2015-03-06.
[7]潘伟璘,刘佳,白代香.推进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N].番禹日报,2014-04-02.
[8]赵发田,李英奎,李蕾.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旅游的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
[9]王晓琨.全民健身法制化:大众健身权益的维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2).[LL]
[HJ1.95mm][10]马永明.我国农村地区践行《全民健身条例》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11(1).
[11]孙庆彬,朱波涌,周家金.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组织的生成方式与运作机制——以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古村落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9):50-55.
[12]林建君,陈军,陆亨伯.浙江省新农村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9(4).
[13]王广虎,张红坚.弱势群体——全民健身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
[14] 李相如.全民健身研究新视点[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15]邱建国,任保国,杜春龙,任玉勇.山东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4).
[16]李荣日,肖春霞,杨敏.完善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7).
[17]魏争光,李润中,肖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西北地区农村全民健身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4).
[18]秋实.西部地区农村全民健身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19]马成亮,郝建峰.山西省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2).
[20] 李荣日,王跃,等.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5):403-408.
[21] 刘玉.分层次、多元化、竞争式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供给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2):1-6 .
[22]石宏,梁兆航,曹策礼,张保华,李静波,钟平奎,高仲明.广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3(3).
[23]陈琦.全民健身法规及其监控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1(6).
[24]王京琼,何培森.论西部农村全民健身与先进文化的构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25]张永军.小康社会视角中的山东省乡镇居民体育行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我国媒介管理运行体系研究】推荐阅读:
媒介经营管理作业10-31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必要性分析06-22
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09-20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10-06
广告媒介06-08
媒介专员工作06-19
广告媒介案例06-23
媒介品牌案例07-10
警察媒介素养10-17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况及发展研究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