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单(共8篇)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条款(2009版)1 总则 1.1 合同构成
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批单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1.2 被保险人
在依法开办的学校或者幼儿园注册,身体健康,能正常学习和生活的40周岁(释义见6.1)以下(含40周岁)的全日制大、中、小学学生和18个月以上(含18个月)的幼儿,可作为本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1.3 投保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被保险人本人、对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的其他人可作为投保人。
被保险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由其监护人作为投保人。被保险人不满10周岁的,应由其父母作为投保人。1.4 受益人
订立本保险合同时,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指定一人或数人为身故保险金受益人。身故保险金受益人为数人时,应确定其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未确定受益份额的,各身故保险金受益人按照相等份额享有受益权。本保险合同的残疾或烧伤保险金的受益人为被保险人本人。
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以变更保险金受益人,但需书面通知保险人(释义见6.2),由保险人在本保险合同上批注。对因保险金受益人变更发生的法律纠纷,保险人不承担任何责任。投保人指定或变更保险金受益人的,应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由其监护人指定或变更保险金受益人。
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身故、伤残的,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该受益人丧失受益权。2 保障内容 2.1 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释义见6.3),并因该意外伤害导致其身故、残疾或烧伤(释义见6.4)的,保险人依照下列约定给付保险金,且给付各项保险金之和不超过保险金额。2.1.1 身故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并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80日内因该意外伤害身故的,保险人按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且自该意外伤害发生日起下落不明,后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保险人按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但若被保险人被宣告死亡后生还的,保险金受领人应于知道或应当知道被保险人生还后30日内退还保险人给付的身故保险金。
被保险人身故前保险人已给付2.1.2、2.1.3约定的残疾、烧伤保险金的,身故保险金应扣除已给付的保险金。2.1.2 残疾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并自该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80日内因该意外伤害造成本保险合同所附《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简称《给付表一》)所列残疾程度之一的,保险人按该表所列给付比例乘以保险金额给付残疾保险金。如第180日治疗仍未结束的,按当日的身体情况进行残疾鉴定,并据此给付残疾保险金。
(1)被保险人因同一意外伤害导致一项以上残疾时,保险人给付各项残疾保险金之和,但给付总额不超过保险金额。不同残疾项目属于同一肢(释义见6.5)时,仅给付其中给付比例最高一项的残疾保险金。
(2)被保险人如在本次意外伤害之前已有残疾,保险人按合并后的残疾程度在《给付表一》中所对应的给付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但应扣除原有残疾程度在《给付表一》所对应的残疾保险金。2.1.3 烧伤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造成本保险合同所附《意外伤害事故烧伤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简称《给付表二》)所列烧伤程度之一的,保险人按该表所列给付比例乘以保险金额给付烧伤保险金。
(1)被保险人因同一意外伤害导致多处烧伤的,无论是否发生在身体同一部位(释义见6.6),保险人仅给付其中比例最高一项的烧伤保险金;被保险人因同一意外伤害导致烧伤并伴有残疾的,保险人仅按烧伤给付比例和残疾给付比例中较高的一项给付保险金。
(2)被保险人因不同意外伤害烧伤且发生在身体的同一部位时,保险人仅给付其中最高一项的烧伤保险金,即:后次烧伤保险金的金额较高的,应扣除前次已给付的保险金;前次烧伤保险金的金额较高的,保险人不再给付后次的烧伤保险金。
(3)被保险人因不同意外伤害烧伤且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时,保险人给付各项烧伤保险金之和,但给付总额不超过保险金额。2.2 责任免除 2.2.1 原因除外
被保险人因下列原因而导致身故、残疾或烧伤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1)投保人的故意行为;
(2)被保险人故意自伤或自杀,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3)因被保险人挑衅或故意行为而导致的打斗、被袭击或被谋杀;
(4)被保险人妊娠、流产、分娩、药物过敏;
(5)被保险人接受包括美容、整容、整形手术在内的任何医疗行为而造成的意外;
(6)被保险人未遵医嘱服用、涂用、注射药物;(7)被保险人受酒精、毒品、管制药物的影响;(8)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原反应、中暑、猝死(释义见6.7);
(9)非因意外伤害导致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10)任何生物、化学、原子能武器,原子能或核能装置所造成的爆炸、灼伤、污染或辐射;(11)恐怖袭击。2.2.2 期间除外
被保险人在下列期间遭受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残疾或烧伤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1)战争、军事行动、武装叛乱或**期间;
(2)被保险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期间或被依法拘留、服刑、在逃期间;
(3)被保险人存在精神和行为障碍(以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为准)期间;(4)被保险人酒后驾车、无有效驾驶证(释义见6.8)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交通工具期间;
(5)被保险人从事潜水(释义见6.9)、跳伞、热气球运动(释义见6.10)、攀岩运动(释义见6.11)、探险活动(释义见6.12)、武术比赛(释义见6.13)摔跤比赛、特技(释义见6.14)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的活动期间,但被保险人作为专业运动员从事其专业运动期间除外;(6)被保险人驾驶或搭乘非商业航班期间;
(7)被保险人患有艾滋病(AIDS)或感染艾滋病病毒(HIV)(释义见6.15)期间。2.3 保险金额
保险金额是保险人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保险金额由投保人、保险人双方约定,并在保险单中载明。保险金额一经确定,在保险期间内不得变更。2.4 保险期间
除另有约定外,保险期间为1年,以保险单载明的起讫时间为准。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 3.1 交费义务
投保人应当在保险合同成立时交清保险费。保险费交清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3.2 年龄申报义务 投保人申请投保时,应按被保险人的周岁年龄填写。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本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向投保人退还现金价值(释义见6.16)。3.3 如实告知义务
投保人应如实填写投保单并回答保险人提出的询问,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3.4 住址或通讯地址变更通知义务
投保人住所或通讯地址变更时,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人。投保人未通知的,保险人按本保险合同所载的最后住所或通讯地址发送的有关通知,均视为已送达投保人。3.5 其他内容变更通知义务
在保险期间内,投保人需变更合同其他内容的,应以书面形式向保险人提出申请。保险人同意后出具批单,并在本保险合同中批注。
若被保险人已身故,则保险人不接受本保险合同中有关该被保险人的任何内容的变更申请。3.6 保险事故通知义务
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及时通知保险人,并书面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损失情况;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的,保险人对无法确定的部分,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保险人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及时知道或者应当及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除外。上述约定,不包括因不可抗力(释义见6.17)而导致的迟延。4 保险金申请与给付 4.1 保险金申请
保险金申请人(释义见6.18)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时,应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并提交以下材料。保险金申请人因特殊原因不能提供以下材料的,应提供其它合法有效的材料。若保险金申请人委托他人申请的,还应提供授权委托书原件、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保险金申请人补充提供。保险金申请人未能提供有关材料,导致保险人无法核实该申请的真实性的,保险人对无法核实部分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4.1.1 身故保险金申请(1)保险金给付申请书;(2)保险单原件;
(3)保险金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4)警方或司法部门、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或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被保险人死亡证明或验尸报告。若被保险人为宣告死亡,保险金申请人应提供法院出具的宣告死亡证明文件;
(5)被保险人的户籍注销证明;
(6)保险金申请人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其他证明和资料。4.1.2 残疾或烧伤保险金申请(1)保险金给付申请书;(2)保险单原件;(3)被保险人身份证明;
(4)司法部门、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或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保险人认可的其他鉴定机构出具的残疾或烧伤鉴定诊断书;
(5)保险金申请人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其他证明和资料。4.2 诉讼时效期间 保险金申请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4.3 保险金的给付
保险人在收到保险金申请人提交的本保险条款4.1所列的材料后,应及时就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做出核定,情形复杂的,保险人在收到保险金申请人的上述请求后30日内未能核定保险责任的,保险人与保险金申请人根据实际情形商议合理期间,保险人在商定的期间内作出核定结果并通知保险金申请人。
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人应在与保险金申请人达成有关给付保险金数额的协议后10日内,履行给付保险金义务;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做出核定之日起3日内向保险金申请人发出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保险人自收到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60日内,对其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5 合同的解除和争议处理 5.1 合同的解除
在本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人解除合同,但保险人已根据本保险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的除外。投保人解除本保险合同时,应填写保险合同解除申请书提供下列证明文件和资料:(1)保险合同解除申请书;(2)保险单原件;(3)保险费交付凭证;(4)投保人身份证明。
投保人要求解除本保险合同,自保险人接到保险合同解除申请书之时起,本保险合同的效力终止。保险人收到上述证明文件和资料之日起30日内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保险人依据3.2和3.3所取得的保险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30日不行使而消灭。5.2 合同的争议处理
因履行本保险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保险单载明的仲裁机构仲裁;保险单未载明仲裁机构或者争议发生后未达成仲裁协议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与本保险合同有关的以及履行本保险合同产生的一切争议处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6 释义 6.1 周岁
以法定身份证明文件中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基础计算的实足年龄。6.2 保险人
指与投保人签订本保险合同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各分支机构。6.3 意外伤害
指以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观事件为直接且单独的原因致使身体受到的伤害。6.4 烧伤
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意外事故导致的机体软组织的烧伤,烧伤程度达到Ⅲ度,Ⅲ度烧伤的标准为皮肤(表皮、皮下组织)全层的损伤,涉及肌肉、骨骼,软组织坏死、结痂、最后脱落。烧伤面积以《新九分法》为标准,烧伤的程度及烧伤面积的计算均以保险人认可的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为准。6.5 肢
指人体的四肢,即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和右下肢。6.6 部位
指本保险合同所附《意外伤害事故烧伤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约定的人体部位,即人体分为两个部位:头部、躯干及四肢部。6.7 猝死
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出乎意料的死亡。6.8 无有效驾驶证
被保险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者:(1)无驾驶证或驾驶证有效期已届满;
(2)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3)实习期内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者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实习期内驾驶的机动车牵引挂车;
(4)持未按规定审验的驾驶证,以及在暂扣、扣留、吊销、注销驾驶证期间驾驶机动车;
(5)使用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的人员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操作证,驾驶营业性客车的驾驶人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6)依照法律法规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不允许驾驶机动车的其他情况下驾车。6.9 潜水
指以辅助呼吸器材在江、河、湖、海、水库、运河等水域进行的水下运动。6.10 热气球运动
指乘热气球升空飞行的体育活动。6.11 攀岩运动
指以攀登悬崖、楼宇外墙、人造悬崖、冰崖、冰山等运动。6.12 探险活动 指明知在某种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有失去生命或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危险,而故意使自己置身其中的行为。如江河漂流、徒步穿越沙漠或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等活动。6.13 武术比赛
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抗性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散打、拳击等各种拳术及各种使用器械的对抗性比赛。6.14 特技
指从事马术、杂技、驯兽等特殊技能。6.15 艾滋病(AIDS)或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艾滋病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
在人体血液或其它样本中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或其抗体呈阳性,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的,为感染艾滋病病毒;如果同时出现了明显临床症状或体征的,为患艾滋病。6.16 现金价值
除另有约定外,现金价值=保险费×[1-(保险单已经过天数/保险期间天数)] ×75%。经过天数不足一天的按一天计算。6.17 不可抗力
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6.18 保险金申请人
身故保险金申请人是指受益人或被保险人的继承人或依法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其他自然人;残疾或烧伤保险金申请人是指被保险人本人。
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等级
项目
残疾程度
最高给
付比例 第一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双目永久完全失明者(注1)
两上肢腕关节以上或两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者 一上肢腕关节以上及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者 一目永久完全失明及一上肢腕关节以上缺失者 一目永久完全失明及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者 四肢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注2)咀嚼、吞咽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注3)
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或胸、腹部脏器机能极度障碍,终身不能从事任何工作,为维持生命必要的日常生活活动,全需他人扶助者(注4)
100% 第二级
九十
两上肢、或两下肢、或一上肢及一下肢,各有三大关节中的 两个关节以上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注5)十手指缺失者(注6)
75% 第三级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一上肢腕关节以上缺失或一上肢的三大关节全部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或一下肢的三大关节全部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十手指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注7)十足趾缺失者(注8)
双耳听觉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注9)
50% 第四级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一 二二
一目永久完全失明者
语言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注10)
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二关节之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二关节之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一手含拇指及食指有四手指以上缺失者 一下肢永久缩短5公分以上者 十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30% 第五级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之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之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两手拇指缺失者 一足五趾缺失者
两眼眼睑显著缺损者(注11)一耳听觉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鼻部缺损且嗅觉机能遗存显著障碍者(注12)
20% 第六级
三十 三一 三二
一手拇指及食指缺失,或者拇指或食指有三个以上手指缺失者
一手拇指或食指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手指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一足五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15% 第七级
三三 三四
一手拇指或食指缺失,或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有二个或以上缺失者
一手拇指及食指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者
1 基本情况
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面积45.4 万平方公里。辖7 个地区、2 个自治州、5 个地级市、8 个县级市、60 个县、7 个自治县。2011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 564.1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52.60 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7.15%;乡村人口1 611.59 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2.85%。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 020 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988.68 元,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11 188.57 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38%。农民人均纯收入3 909.4 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 664.9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2.2%。全省全年商业保费收入140.93 亿元,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0.28 亿元,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赔付额3.11 亿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50.19 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人数为40.07 万人。
甘肃省于2003 年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 年实现了全省86 个县市区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目标。2011 年全省参合农民19 182 720 人,参合率96.57%,人均筹资230 元/ 人,新农合基金筹资总额44.49 亿元。2012 年新农合政府补助达到240 元/人·年,全省新农合基金达到55 亿元。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用不在新农合统筹基金报销范围之内,参合农民缺乏意外伤害风险社会保障机制。
2 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农村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近70%,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日趋加快,意外伤害对农村居民健康和生命的威胁程度随之加大。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居民意外伤害人次发生率为2.47%[1]。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农村肢体残疾的农村人口40.8 万,20 年来增加了26 万人,因意外原因导致致残的人数比例0.0212%,估计无第三方责任意外伤害致残占40%[2]。据2008 年疾病监测数据,甘肃省伤害平均死亡率为59.75/10 万,农村高于城市,位居减寿率顺位第一位,是城乡居民第四位死亡原因。
根据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基线调查数据,2008-2010 年,甘肃省农村地区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分别为52 442、58 747 和64 795 人次,造成致残人数分别为3 038、3 133 和2 965 人,致残率分别为5.79%、5.33%和4.58%,意外伤害死亡分别为870、1 007 和1 102 人,致死率分别为1.66%、1.71%和1.70%,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意外伤害致残原因来看,参加农业生产发生的意外伤害和无责任方意外事故是主要的致死原因,总体上分别占38.49%和38.31%。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总体占死亡人数的74.46%,其次是从事农业生产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占16.25%,再次是无责任方的意外伤害,占9.30%。“无责任方的意外伤害”指在农闲期间,因个人疏忽对自身造成的意外伤害,如盖房时从高处坠落,或不小心掉入废弃机井、水渠等,见图1 和图2。
从意外伤害导致的住院医疗费用来看,次均住院费用是2 276.67 元/ 次,2008-2010 年间,意外伤害住院医疗费用在5 000 元以上者占10%左右,次均住院费用为6 573.14 元/ 次,见表1。
意外伤害的发生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失去家庭劳动力,甚至导致人员伤亡,而且直接产生一定额度的医疗费用,尤其10%以上意外伤害导致的大额医疗费用,没有覆盖在新农合统筹基金补偿的范围之内,给受害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在农村,以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生产方式,普遍缺乏工伤保险。2011 年,甘肃省工伤保险参保农民工人数为40.07 万人,也仅仅是出外打工的参合农民在聘用单位购买,不覆盖从事家庭农业生产的意外工伤。如何因地制宜地为广大农村居民建立意外伤害风险的保障制度,是当前保障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
3 农村缺乏意外伤害风险意识和保障机制
与当前农村居民意外伤害高发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农民的意外伤害缺乏应有的保障。受经济收入、消费观念以及知识水平的制约,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在农村的普及率很低。同时,意外伤害不在新农合保障范围内,有些地方虽然把意外伤害纳入了新农合补偿范围,但仅限于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偿,并在伤害认定和补偿办法等方面有严格的限制,无法解决农村居民的意外伤害保障问题。
农民意外伤害事故高发与农民意外伤害保障不足的矛盾,容易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伤害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上的残疾障碍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尤其在低收入家庭,伤害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时更会导致家庭解体,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为农村居民提供意外伤害保障,不仅有利于化解农民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因伤、因残致贫返贫等诸多社会问题。
4 商业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业务的政策依据
新农合制度主要是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和亲自经办和监督管理。实践中这种“管、办、监”合为一体的制度虽然有其方便的地方,但也产生很多弊端,许多问题,如风险管理、精算技术、人员编制、经办服务能力、成本控制、基金管理等,难以在这种机制内部有效解决。早在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就提出了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探索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服务。2012 年卫生部、保监会、财政部、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服务的指导意见》, 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从积极试验参与,饱受争议到今天得到多政府部门共同的正式确认,经历了约10 年时间。这是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制度建设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突破。不仅对商业保险公司是一个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好机会,更是对完善和有力推进城乡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 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通过建立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是当前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农村意外伤害保障的最佳选择
在农村地区建立意外伤害保障,无外乎以下三种途径:(1) 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商业保险公司有各种各样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由于农村居民普遍缺乏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意识,无力承担较高的保险费用,商业人身意外保险只适合于农村极少数人群,仅可以作为农村意外伤害保障的补偿,难于实现全面推广。(2)建立农村社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由政府社保部门筹资和管理,通过农民缴纳一定额度的保险金,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建立农村居民意外伤害保险。这种模式适合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而在甘肃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选择这种模式可能面临农村居民筹资和政府财政巨大的压力。甘肃农村居民个人纯收入增长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目前情况下,通过个人筹资建立意外伤害保险几乎注定会成为无源之水。从课题组调研的个人访谈结果看,试点市县领导、财政部门领导和农村居民在对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对这种模式异口同声地持反对态度,反对的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和家庭经济困难,其次是普遍缺乏意外伤害保险意识。(3)政府主导,在新农合制度框架内引入商业保险,建立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2006 年以来,中国部分省市开始探索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依托于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采取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成为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种方式[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央政府为农民建立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已成为国家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建立了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和限定几种重特大疾病补偿的医疗补偿机制。由于制度建立之初筹资水平偏低、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的政策不明确以及对意外伤害责任认定缺乏专业团队和风险管理机制等原因,对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的补偿一直被排斥在新农合补偿范围之外。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发生无责任方的意外伤害占用的医疗和资金资源、因伤返贫形成的社会后果迫切需要合理的转移和转化渠道。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提高、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经办业务的政策被明确,为新农合开展意外伤害保障奠定了基础。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障,可以解决新农合经办机构在伤害责任认定、风险管理、缺乏精算技术人员、人员编制和经办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在筹资上,利用新农合结余或风险资金作为参合农民意外伤害保险金,不再向参合农民另行收缴保险金,不给参合农民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因此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不仅可以填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意外伤害保障的缺失和空白,进一步延伸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范围,而且提高了对农民的保障程度和水平,满足了农民基本风险的避险需求。可以说,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通过建立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是当前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现意外伤害保障最实际的选择。
6 甘肃省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建立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2011 年,甘肃省卫生厅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引入商业保险机制,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平安保险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共同承保甘肃省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共保体组成了市场调查和保险精算专家组,通过农村参合农民意外伤害基线调查、筹资额度和补偿方案的设计、精算和专家研讨等过程,形成了以新农合参合农民人身意外伤害医疗保障为主的保险方案(条款),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方案附加(甘肃省)新农合参合人员非责任方人身意外伤害救助金责任保险条款》。2012 年,在庆阳市和平凉市管辖的西峰区、庆城县、镇原县、庄浪县开展了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试点。试点县新农合管理局(办)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当地分公司签订了“新农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服务合同;联合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成立了无责事故救助责任保险伤残等级鉴定委员会。试点县为了加强对意外伤害保险的监督管理,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审核督查人员岗位职责、合管局管理人员奖惩考核管理办法等。试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之中。
摘要:由于新农合经办机构在意外事件调查和责任认定方面缺乏人员、技术能力和资质,农村居民因意外伤害而支出医疗费用一直没有纳入新农合基金补偿范围之内,农村居民的意外人身伤害风险一直缺乏保障。文章通过对2008-2010年甘肃省农村地区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情况、导致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等进行分析,探讨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通过新农合引入商业保险建立意外伤害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甘肃为例探讨了建立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通过建立新农合意外伤害保险,是当前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现意外伤害保障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产品结构 经营主体 保费收入 行业风险
1 我国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发展现状
1958年我国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停办了保险业,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也随之停了下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意外伤害保险业蓬勃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①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在范围上不断扩展,主体数量不断增加。80年代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后,意外险发展平稳,产品日渐丰富,承保范围不断扩展,现已逐步形成了航意险、学平险、建意险、旅意险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险种。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4家,同比增加4家。其中,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32家,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791家,保险经纪机构416家,保险公估机构315家。外资保险公司58家。②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资金来源不断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资金来源更加广泛,并且经营主体开始利用外国资本发展意外伤害保险产品。这些外资保险公司给中国的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内的保险公司也没有因为引进外资而变得不堪一击,相反,对外开放带来的竞争压力和示范效应加速了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市场对内改革的进程。③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经营方式开始转变了。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加剧了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经营主体之间的竞争,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作为保险产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即由粗放式经营朝着集约式经营方向的转变。经营管理逐步走向成熟,业务增长方式逐步从单纯注重规模向重视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模式从粗放经营向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转变,企业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2 我国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①产品本身结构不能满足人们的保险需求。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更多的是在满足人们在人身、健康、财产等方面的保险需求。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于航意险,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现有的单一的产品结构显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保险需求。②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远不及其他寿险业务。截至到2010年底,寿险、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分别达到4851.3亿元和659.88亿元,而意外险仅仅达到368亿元。从发展速度上看,寿险、健康险业务自1997年以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6.19%、53.97%,同期意外伤害保险增速仅仅为13.37%,远远低于人寿保险业务26.55%的年均增速。由此可见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远不及其他寿险业务。③从业人员中专业化人才缺乏。目前,我国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高级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市场的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培训的高级人才只占从业人员的30%,而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又造成了服务水平不高,保险经营规划不合理,使得价格仍是目前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无序竞争的现象比较常见,给经营者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④法律政策不完善。保险人是理性的,往往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理赔标准。然而,法律政策和理赔标准跟不上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发展,导致被保险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⑤风险与收益不对等。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经营者往往面临着四种风险,即市场无序引发的风险、保险中介人作风不正带来的风险、道德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然而,我国目前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利润率仅在1.8%左右,这一数字与它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极不相符。
3 解决我国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①开发新产品。首先,应以人们的保险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开发多样化的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以满足人们多种不同的保险需求。其次,还应加强特种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开发,使其保险内容更加细化完整。②开展多样化的产品销售模式。第一,针对我国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低的问题可以加强与政府合作推广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第二,规范经营,完善保险产品服务体系,树立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信心,吸引更多的人来购买保险产品。第三,深挖销售渠道,开展多样化的销售营销模式。③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市场监管。面对保险业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一方面可与有资质的教育机构合作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对保险代理人员,销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除此之外,保监会还应对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加强审查力度,对于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规范市场秩序。④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政策以及行业规范。首先,需要政府根据行业情况制定合理的理赔标准并监督实施,还需要企业的自律与社会责任感,即保险经营者不能只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理赔标准,而不考虑广大投保人的利益。其次,还应根据社会发展速度,行业变化及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政策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最后,特殊风险行业的高风险性对保险行业提出了高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理赔方案。⑤转变经营模式,加强风险管理。首先,保险公司应该逐步完善意外险业务的组织管理,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其次,谨慎选择稳妥的投资渠道,如政府债券、基金等。最后,还要健全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巩固业务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监督稽核体系,加强事后监督。
参考文献:
[1]王会民.论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1(21).
[2]孙祁祥,于小东.制度变迁中的中国保险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刘仁伍.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M].2011.
1、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医疗保险条款
第一条 保险合同附加
本附加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附加合同)是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以下简称主合同)的附加险合同。
第二条 保险责任
在本附加险保险责任有效期间内,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诊疗,保险人依下列约定给付保险金:
(一)被保险人在诊疗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指定医院诊疗所支出的、符合保险单签发地社会医疗保险主管部门规定可报销的医疗费用,保险人扣除人民币50元免赔额后,在保险金额范围内,按90%的比例给付医疗保险金。
(二)保险期间届满被保险人治疗仍未结束的,保险人所负给付保险金的期限,自保险期间届满次日起计算,门诊治疗者以15日(含第15日)为限;住院治疗者至出院之日止,最长以90日(含第90日)为限。
(三)保险人所负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以保险金额为限,对被保险人一次或者累计给付的保险金达到其保险金额时,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第三条 责任免除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被保险人支出医疗费用的,保险人不负给付保险金责任:
(一)主险合同责任免除条款所列情形;
(二)被保险人健康护理等非治疗性行为;
(三)被保险人以家庭病床、挂床治疗等;
(四)医疗事故或任何与医疗有关的争议或纠纷;
(五)被保险人未遵医嘱,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药物;
(六)被保险人洗牙、洁齿、验光、装配假眼、假牙、假肢或者助听器等;
(七)被保险人投保前已有残疾或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八)未经保险人同意的转院治疗;
(九)被保险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发生的医疗费用。第四条 保险金额
保险金额由本附加合同双方约定。第五条 保险费
保险费依据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计收,由投保人在订立本附加合同时一次交清。保险费率见附录。第六条 受益人
保险金受益人与主险合同残疾保险金的受益人一致。第七条 保险金的申请
(一)被保险人支出医疗费用的,由受益人作为申请人,填写索赔申请书,并凭下列证明和资料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
1、保险单正本;
2、受益人的户籍证明或者身份证明;
3、医疗费用收据原件、诊断证明及病历;
4、受益人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等有关的其他证明和资料。
(二)被保险人支出医疗费用并提出索赔申请后,应向保险人提交医疗费用收据原件。当赔付金额未达实际支出医疗费用的全额时,索赔申请人可以书面形式向保险人申请退还收据原件。保险人在加盖印戳并注明已赔付金额后发还收据原件。
(三)医疗费用保险补偿原则
本附加合同中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为医疗费用保险,适用补偿原则,即被保险人通过任何途径(包括本保险)所获得的医疗费用补偿金额总和以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符合本保险单签发地社会医疗保险主管部门规定的医疗费用金额为限。
第八条 合同效力的终止
本附加合同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将会自动终止:
(一)主险合同效力终止;
(二)保险期间届满;
(三)保险人按本附加合同的规定履行保险责任完毕;
(四)投保人于本附加合同有效期内向本公司申请解除本附加合同。第九条 适用主合同条款
本附加合同未约定事项,以主险合同为准;主合同与本附加合同相抵触的,以本附加合同为准。主合同效力终止,本附加合同效力亦同时终止;主合同无效,本附加合同亦无效。
释 义
挂床治疗:指被保险人住院过程中1日内未接受与入院诊断相关的检查和治疗,或1日内住院不满24小时,遵医嘱到外院接受临时诊疗的除外。
2、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附加住院医疗保险条款
第一条 保险合同附加
本保险合同是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以下简称主合同)的附加险合同。
第二条 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之日或者自本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90日后(续保者不受90日规定的限制)因疾病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或者本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进行住院治疗,本保险人依照下列约定给付保险金:
(一)对被保险人所支出的符合本保险单签发地社会医疗保险主管部门规定的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本保险人每次扣除人民币100元免赔额后,在保险金额范围内,按下表规定分级累进、比例给付医疗保险金。
人民币100元以上至1,000元部分
人民币1,000元以上至5,000元部分
人民币5,000元以上至10,000元部分
人民币10,000元以上至30,000元部分
人民币30,000元以上部分
50% 60% 70% 80% 90%
(二)保险期间届满被保险人治疗仍未结束的,本保险人所负保险责任的期限可延长至被保险人出院之日止,但以上保险责任期限延长以90日为限。
(三)本保险人所负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以保险金额为限,对被保险人一次或者累计给付的保险金达到保险金额时,本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四)如果被保险人在本保险合同项下支付的住院医疗费用已经或者可以从其它途径获得赔偿或补偿,则本保险人在给付保险金时将扣除上述赔偿或补偿的金额。
第三条 责任免除
因下列原因造成被保险人住院医疗支出医疗费用的,本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一)主险合同责任免除条款所列情形;(二)被保险人健康护理等非治疗性行为;
(三)被保险人在家自设病床治疗;
(四)被保险人洗牙、洁齿、验光、装配假眼、假牙、假肢或者助听器等;
(五)被保险人患性病、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六)被保险人投保前所患未治愈疾病及已有残疾的治疗和康复;
(七)被保险人首次参加本保险或者非及时续保,自本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90日内患疾病直至痊愈所支出的医疗费用;
(八)未经本保险人同意的转院治疗。第四条 保险金额
保险金额由投保人、本保险人双方约定,并在保险单中载明。保险金额一经确定,中途不得变更。
第五条 保险金的申请与给付
索赔申请人应填写保险金给付通知书,并凭下列证明和资料向本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
(一)索赔申请书;
(二)保险单及主险合同的保险单;
(三)索赔申请人的户籍证明或者身份证明;
(四)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或者本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出具的住院医疗费用收据原件或医疗费分割单、住院证明及病历;
(五)索赔申请人的代理人提出申请的,应提供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
(六)保险金申请人所能提供的其他与本项申请相关的材料; 第六条受益人
保险金的受益人为被保险人本人。第七条 适用主合同条款
一、被保险人
在册执业律师、律师助理;
二、保险金额:
(一)被保险人意外死亡、残疾保险金额最高为RMB10万元
/人;
(二)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金最高为RMB2万元;
(三)意外伤害门诊医疗保险金最高为RMB5000元;
(四)详细内容见《重庆市律师协会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及附加团体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协议书》。
三、理赔流程:
(一)被保险人发生保险约定保险事故后,务必应在24小时内通知市律师协会会员部和承保保险公司;
(二)在事故发生后90日内向市律师协会会员部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1、《会员意外伤害保险和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申领表》(附件一);
2、委托市律师协会代收理赔款项的委托书(如已去世,则需要法定受益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的签字及捺指印);
3、医院诊断证明、门诊及住院的原始票据、伤残鉴定证明、医院死亡通知书、火化证明、户口注销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
4、保险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三)市律协会员部在接收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提交保险公司,同时积极配合、促使保险公司理赔;
(四)市律师协会在收到保险公司理赔保险金后20个工作日内转交给申请人。
联系人 吴 曦(市律协会员部)67086187 周乙丁(大地保险公司)*** 附件一 会员意外伤害保险和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申领表》
为了执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强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决定,本公司为2014年临翔区建制村通畅工程所涉及的所有施工班组办理工伤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并制定本公司《工伤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第一款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劳务公司的工伤风险,公司参加工伤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公司内公示。
受保人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公司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公司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四条 公司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二款 工伤认定
第一条 受保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二条 受保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受保人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受保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四条 受保人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本公司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本公司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临翔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三款 工伤保险待遇
本公司工伤保险待遇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款 意外伤害保险
公司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工程所在地为全体施工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意外伤害险属非疾病引起的伤害风险, 与医疗保险是完全不同的险种。在国际上大多属商业保险范畴, 是由风险高的地区或职业人群、雇主或雇员自行选择的保险。
朱铭来教授提及的建议以医疗保险为依托建立意外伤害保险, 没有充足理由。意外伤害者致伤、致残的医疗费可能会由该险支出, 也不应纳入医疗保险基金使用范畴。既归属商业保险, 更不应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者投保, 而且保费是职工的医疗保险基金, 就更无道理。如果因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多, 应采取降低保费和提高保障待遇, 而不能拨为他用。目前我国是否以政府行为建立全民意外伤害险, 我认为, 职工社会保险费, 个人和单位已分别高出收入的10%和30%, 再加险种, 负担太重!意外伤害, 必定少数, 以防范为主是政府的职责。
关键词: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法律分析;经济分析
一、“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赔偿问题案例分析
(一)事故赔偿金额三级跳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 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 事故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1] ,震惊全国。
事故发生后,有关各方在积极救援和救治的同时,开始进行事故赔偿工作。媒体披露的死亡赔偿金额最初定为17.2万元, 透露的计算依据是2007年国务院令第501号《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旅客人身伤亡赔偿限额15万元,行李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再加上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2万元法定赔偿,如果旅客死亡并未购买商业保险, 则事故中死亡的旅客可获得17.2万元赔偿款。 这不足20万元的死亡赔偿标准明显偏低,特别是《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规定的2万元赔偿金额更是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事故赔偿标准如何确定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7月26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善后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事故每位死亡旅客的赔偿金将依据国务院《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事故赔偿金、一次性专项帮扶款以及爱心捐助款构成,总计人民币50万元。计算标准是“旅客人身伤亡赔偿限额15万元”,加“强制保险2万元”,再加上“20万元的保险理赔”,然后在这37万元的基础赔偿上,再加上遇难者家属交通费、安葬费、家属赡养费等,共计不超过45万元。若迅速达成赔偿协议,可另获5万元奖励。
国家领导人视察事故处理工作后,7月30日, 事故善后总指挥部认真听取了遇难人员家属等意见,充分进行了法律论证后,最终确定了91.5万的赔付标准。事故善后总指挥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研究决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为确定“7·23”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主要依据,赔偿标准正式确定为91.5万。91.5万元赔偿救助金主要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及精神抚慰费和一次性救助金(含被抚养人生活费)。
(二)鲜为人知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
“7·23”事故后,一个鲜为人知的险种——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险的依据是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行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在1951年的最初规定中,铁路旅客保险费包含于票价内,一律按基本票价的2%收取,赔偿责任限额为1500元人民币, 并且明确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作为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承保人。后来,人保公司退出了该险种运作, 铁道部直接接手了这项保险业务,并于1992年修改了《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铁路事故的理赔责任金额确定为2万元,保费收取标准则沿用了一直以来的基本票价2%的规定,至今未变。
在这次确定“7·23”事故赔偿标准时, 虽然第二次、第三次确定的赔偿金额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一次性救助金,赔偿标准也变成了赔偿救助标准,而其中的强制保险赔偿仍为2万元。
二、 对现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法律分析
(一)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法律依据不足
铁路部门实施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依据是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制定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1959年财政部、铁道部《关于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自1959年起由铁路接办的联合通知》和1992年由铁道部修订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这些条例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强化行政管理模式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既超越了铁道部的立法权限,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风险自担原则。
其一,根据《立法》的相关规定,铁道部只有行政规章制定权,《条例》作为行政法规的主要范式,铁道部无权自行修订和发布,其自主修订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继续实施已有违法越权之嫌。
其二,铁道部是国务院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铁路运输企业是政企合一的企业,无论是以行政机关的身份还是企业法人的身份,都无权办理保险业务,由铁道部规定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制度既不符合《保险法》的规定,也没有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例外规定,可以说是于法无据。笔者检索铁道部官网,发现作为正在执行的规定,在网站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栏目中并未列示《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上述观点。
(二)现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违反了强制保险的立法目的
与普通商业保险遵从的自愿原则不同, 法律规定强制保险的目的不外有三: 一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二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三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平和效率。这也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
基于这一目的, 各国强制保险大都规定责任人是投保主体,对道路交通事故而言,机动车驾驶人是责任人, 为增强强制性和提高全覆盖率,《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由车辆所有人投保,并作为机动车上路的前置条件。而我国《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轮船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和《飞机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由旅客投保,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特殊规定, 应该是考虑到我国开国之初的特殊国情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使然。这从国家于1987年和1989年分别废止了《轮船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和《飞机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改为自愿投保的商业保险也可以侧证。 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作为例外,一直延续了强制旅客投保,铁路部门收取保费的惯例, 其实际作用已不再是保护铁路旅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而是成了维护铁路部门垄断利益的工具。
(三)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侵犯了旅客的知情权
1951年的《条例》最初规定“铁路旅客保险费包含于票价内,一律按基本票价2%收取,且不另对旅客签发保险凭证”,而且这一规定沿用至今。所以长期以来, 铁路部门对于收取的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几乎未作任何形式的明示。 铁路部门作为保险经营者事前没有履行告知义务,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旅客只能被动地接受投保, 其知情权受到了极大的侵害。如非通过其他渠道,铁路旅客很难知道自己的车票中含有保险费。据《南方周末》报道,在北京西客站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100名乘客里只有7个人知道火车票中含有保险。
但是,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是旅客与企业形成的合同关系, 这种法律关系的建立说明两者间产生了新的服务产品,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理应告知旅客。而且合同的订立应该以双方地位平等为基础,而平等的重要方面是做出决定的双方对合同的信息有全面的了解。这种新的服务产品信息足以影响消费者是否做出购买决定,所以铁路企业不应以法律法规的公布取代其应尽的告知义务。国家以法律形式公布信息,就此推定民众知晓该保险,有损旅客知情权。
(四)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侵犯了旅客的选择权
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是依照《条例》,强制旅客在乘车购票时购买,这损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产生于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的, 它依据于民法中的自愿原则和经济法中的公平交易原则, 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中的两个特性。一个是选择的自愿性,一个是选择的自由性。也就是说,消费者在不受任何外力左右、制约的情况下自愿地去选择,并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消费行为,真正实现自己的需求。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保险事故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所以旅客应有根据自己的旅程远近及其他因素考虑是否投保的自主选择权。
三、 对现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经济分析
经济利益决定了减权让利的行业市场化改革几乎不可能依靠垄断行业自主进行,已进行的外贸、公路、航运、金融、电信和电力等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无一不是决策层主导推进的。铁路作为政企合一的垄断行业,必然会利用公权力来维护其行业利益,通过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不但可以规避本应由铁路部门买单的承受人责任保险,还可以强制收取巨额保费,又能限定和减少其赔偿责任,可谓一举多得。
(一)规避和减轻铁路部门的承运人保险责任
与航空、公路相比,铁路运营风险较小,市场化改革后航空和公路运输企业经营风险都是承运人自行承担或通过投保经营责任险分担, 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则由旅客自愿投保。铁路部门则借助其行政权力,利用其垄断地位,继续执行建国初期制定的《条例》,将本应由其买单的经营责任保险转嫁给铁路旅客, 自己却从理论上的投保人变成了实际上的承保人。《条例》 从制度上规避了铁路部门作为承运人的经营风险保险责任, 又通过保险赔偿范围和标准的规定减轻了铁路部门作为保险承保人的保险责任,两者叠加的结果是,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成了铁路部门的一项稳定收入来源。
(二)巨额保费如何使用失去监督
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直接挂钩火车票价, 可以通过铁道部年度客运总收入大致推算出年度保险收入。根据公布的铁道部历年财务报表计算,2006~2010年5年间铁道部的客运总收入为4917.27亿元,按强制保险2%的比率来算,铁道部在这5年的强制保险费收入总计约98.35亿元。 而1951年以来收取的保费总额更是个外人很难计算的数字。
根据1959年财政部和铁道部的财保发(59)第3号、铁道部铁运客余(59)字347号联合通知的规定, 保险费的收入已包括在票价内视作运输收入不再单独提出。 而且2000年至2011年国家审计署相关审计文件也未见铁道部相关保险费去向的内容。这种“自收自保”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成为铁道部的运输收入, 作为保险监管机关的中国保监会也无法进行监管,如何使用、如何赔付都是铁路部门说了算。
(三)保费和赔付标准违背保险精算原理和社会实际
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险的保险费是由《条例》(1992修改)第六条规定,所有铁路旅客,不论坐席等次、全票、半票、免票,有保额2万元的保险,保险费包含在火车票价内,金额为基本票价的2%。根据保险精算的定价原理,保险费率应该以某险种的发生概率为分析基础,并加上相关的管理费用等。而对于乘坐同一趟列车的乘客来说,其风险相同、险种相同,但因票价不同而缴纳的保费却不相同,这一规定既违背公平原理,又违背保险精算的定价原理。
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险的保险金额见诸《条例》(1992修改)第五条规定,即不论座席等次、全票、半票、免票,一律规定为每人人民币两万元。 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92年是2711元,2009年是32 244元 ① ,增长近12倍,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险的保险金额却19年未变,其不合理性可见一斑。另外,《条例》 规定的赔付项目包括受到伤害的医疗费、死亡保险金等,2万元的保险金额系“法定给付之最高责任”,这与实际医疗费用相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明显已不合理。
与飞机旅客意外伤害险相比,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不合时宜性更加明显。尽管1951年公布的《飞机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与《条例》有相似规定,但是几经发展,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规定:旅客可以自行决定向保险公司投保航空运输人身意外伤害险。 即取消了飞机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规定。而商业保险公司的航空运输旅客人身意外伤害险多是采用保费定额, 最高保额施行限额的办法。2007年12月1日前各保险公司的航意险多是依照保监会指导性航意险条款, 保险合同均为20元保费40万保额。而如今指导性条款取消后,航意险的开发权和定价权交给了保险公司,保费与保额灵活确定的航意险更是多种多样。
(四)违反等价有偿和公平原则
关于保额,《条例》(1992修改)第五条规定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不管保费是多少, 最高保额只能是2万元,但是保费是根据票价来定的,这样就造成保费金额与赔付金额的不相称。而且自1992年以来,火车票已多次提价,但是赔付金额却一直没变。根据保险原理,保费标准与赔付标准应该满足精算的合理要求,而铁路旅客意外险则完全不符合保险精算的基本要求,违反了公平和“等价有偿”的原则。而且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保额远低于航空运输意外伤害险和公路乘客人身意外伤害险。以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航空运输意外伤害险产品为例,某大型保险公司推出的航空运输意外伤害险产品保费20元, 能获得意外伤害身故或残疾保险责任保额60万元以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责任6万元。即20元最高可获得66万的保额赔付。 而2元的公路乘客人身意外伤害险可获得的保额为身故或全残的保额2万元加意外医疗保额1万元。再看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的情况,以发生本次事故的D301为例,北京南至福州的二等座票价为690元/张,所含保费金额为13.8元/张,但是保额只有2万元。不仅远低于航空运输意外伤害险的保额,还低于汽车乘客人身意外伤害险。
铁路旅客意外伤害险赔偿限额从1992年调整为2万元以来已经19年未变, 如此低的限额根本不能保证铁路旅客受损时获得合理的赔偿。 本应对发生意外伤害的旅客起到重要补充作用的意外伤害险更多的成为了一种仅具有象征意义的赔偿方式。2万元的保险金在“7·23”事故最终赔偿金额的91.5万中仅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如果不是最终事故赔偿依据的合理改变, 事故伤亡旅客所获的各种补偿总额将显得差强人意。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作为一种强制保险,不仅法律依据不足,而且其运作主体和运作方式都已与社会经济实际相差甚远, 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 其存在得益于铁路部门作为政企合一行业行政权力的公共垄断性企业的行政权力保护,是对市场经济公平自愿和平等有偿原则的违反,也是对旅客权利的漠视和侵犯。
我们认为,国家和铁道部应当以“7·23”事故为契机, 根本改变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制度安排, 将铁路旅客意外伤害险改为旅客自愿投保的商业性保险,或与其他交通意外伤害保险合并为一个统一的交通意外伤害综合性商业保险。同时,建议设立铁路运输企业经营责任强制保险,强制铁路运输企业投保,并接受中国保监会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晨等. 生死甬温线[J]. 财经,2011(18).
[2]梁鹏,王兆同. 三问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合法性[J]. 中国保险,2007(9).
[3]刘玉焕. 火车票强制险的法律缺陷[J]. 中国保险,2007(6).
[4]高晓莹,冯丹晨. 论我国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重构[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
[5]李娜,杜改琴. 公权力对私权利干预的界限[J]. 商业文化,2010(6).
[6]孔令学,王伟,郑方敬.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国首例醉酒交通肇事保险赔偿案[J]. 金融发展研究,2010(7).
[7]王宝刚,马运全. 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J]. 金融发展研究,2010(7).
【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单】推荐阅读:
附加学生、幼儿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条款09-10
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制度09-12
意外伤害保险案例11-13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11-19
4.意外伤害保险操作流程06-30
2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验09-16
幼儿园学生意外伤害赔偿协议书07-24
意外伤害的反思09-30
《远离意外伤害》教案11-21
防止意外伤害制度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