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支出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费支出(精选10篇)

经费支出 篇1

(1)人员经费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直接用于公务员个人部分的支出,具体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基本工资。它是国家政府给予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包括标准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以及国家规定的地区生活费补贴等组成)、半脱产人员生活费补贴、保留工资等。

补助工资。它是基本工资的补充和延伸,是对在职职工生活、工作方面的补贴,包括冬季取暖费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小单位伙食补贴、粮油补贴等。

其他工资。它是在基本工资、补助工资之外,发给行政在职人员的属于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

职工福利费。它是用于增进职工物质福利,帮助职工家属解决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困难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工会经费、福利费、探亲路费、独生子女保健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费、职工因工负伤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补助费、公费医疗经费、洗理费等。

社会保障费。它包括按国家规定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费、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尚未划转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

(2)公用经费支出。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工作任务用于设备设施的维持性费用支出,以及直接用于公务活动的支出,具体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

公务费。它是指行政单位用于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开支,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差旅费、取暖费、会议费、租赁费、车船保养修理费、机动车船用油和燃料费等。

业务费。它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和购置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包括县以上党派团体业务费、宗教业务费、外事部门及其他行政单位的临时出国人员制装费、差旅费、国外生活费补贴和外宾差旅费、招待费、有关部门的大宗账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材料的印刷费等。

修缮费。它是指行政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设备购置费。它是指行政单位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购置费。包括一般设备购置、专业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图书购置及其他购置等的费用。

其他费用。它是指除以上各项费用之外的费用。

经常性支出的核算,通过设置“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二级科目进行,并在二级科目下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目”、“节”级支出科目设置明细账。

发生支出时:

借: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支出收回或冲销转出时:

借:有关科目

贷: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

经费支出 篇2

关键词: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

1 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

行政单位是保证社会公共秩序稳定、提高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国家机构,从而也造成行政单位会计职能的特殊性。首先行政单位的会计工作中没有营利行为; 其次由于行政单位各项应用资金都是国家拨款,因而在财务核算中不用计算成本; 再次行政单位的会计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因而会计核算时要遵守预算管理规则; 最后由于行政单位各项费用需国家财政拨付,所以会计的工作不具有复杂性。

2 行政单位会计经费支出核算存在的问题

2. 1 会计制度的滞后性

鉴于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特点,大多会计不具备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行政单位对会计的工作没有相关的规定、管理制度和要求,从而造成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不严谨性,与一些企业会计相比较,行政单位没有严格的会计制度,不能约束会计工作的规范性,造成会计工作中出现怠慢、松散等行为,影响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在现行的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中,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总账目的科目设立比较少,没有针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或具体经费支出等科目的设立,造成财政部门资产收入、支出或负债等情况出现了含混不清的状况,导致财务会计核算严重出现漏洞,影响了行政单位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针对性。譬如在会计核算经费支出一科目中,行政单位只用一个经费支出便可把所有行政部门的各项费用支出纳入到报表中,完全没有针对性,然而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项目包括很多,例如会议费用支出、通信费用支出、差旅费用支出、业务费用支出或固定资产购进支出等,单一的科目归类,不仅失去了会计监管财务的职责,还导致经费支出的不真实性,严重影响行政单位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或造成资金流失的情况。

2. 2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严重失控

由我国审计机关对财政信息的揭示中可了解到,有很多行政单位的财政管理失于控制,没有严格的监督和审查管理制度,造成个别会计出现了严重违规行为并触犯法律,如挪用公款、截留预算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款或自行设置小金库等不良行为,同时行政单位对国家拨款资金大量挥霍,不遵守预算管理要求,过度消费,增设交通工具或娱乐设施等,均对国家财政资金造成了较大影响,形成了财政拨款有去无回的局面。除了监控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以外,行政单位内部管理也比较混乱,没有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有很多预算外资金或各项效益收入,在无规范会计体系下大量流失,不仅造成行政单位经费支出,间接影响财政资金的损失。

2. 3 会计核算缺乏成本效益意识

由于行政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都由国家财政拨付,导致会计在核算中不用顾忌成本问题,在没有成本观念下进行经费支出核算一定会影响核算结果。而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直属体系应为预算会计体系,也就是说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中是以预算资金为依据进行核算的,这种宽泛的核算环境下,国家财政部门完全忽视了行政单位的个体性,它具有经济收益、经济支配的独立性,同时加之行政单位没有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措施,便造成行政部门会计核算的不严谨性,从而导致行政会计工作中出现失职情况。再者就是行政单位对于国家拨款资金没有节约使用的概念,造成挥霍腐败现象的频频发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会计对经费支出的落实和核算效率。

2. 4 行政单位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不专业

行政单位没有设置会计岗位职责、会计工作审批制度、稽查管理部门、责任牵制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等。由于未设置专门的职责或管理机构,导致行政单位机构不专业,从而使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投机取巧性。

由于行政单位对会计技能的要求不高,行政单位自身规范意识薄弱,不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深造,从而造成其人员构成不专业的情况。而且大多行政单位会计均没有进行过会计专业技能的学习,加上行政单位没有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约束,导致会计人员对会计知识、技能和职责没有形成良好认知,疏于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不重视相关法律法规,造成其在工作中出现疏于职守的情况。所以说,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影响行政单位经费核算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

3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的相应措施

3. 1 构建行政单位经费支出账户体系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中,经费支出的核算占重要位置,因此为了更加清晰、明朗的对行政单位经费支出的情况进行了解,可让会计建立具体的经费支出账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明确费用支出情况,而且可以进一步对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进行控制和监管,提高财政资金节约效率。具体经费支出账户体系的建立可按照行政单位费用支出的性质进行科目建立,如财政人员经费支出、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差旅费与考察费支出、公车费用支出、业务费用支出、通信与邮寄费用支出及项目费用支出等。

3. 2 制定合理的日常公用经费定额

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和项目经费支出,在三项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一般是比较稳定的支出; 而公用经费支出包括的分项很多,如设施购置费用、公用费用和业务费用等,这些费用的支出均可以进行成本定额控制。例如业务费用中的差旅费或印刷费用等,均可以制定相关定额规定; 在项目费用的支出上,可根据相关类似的项目进行成本预算,从而进行定额控制,进而有效降低行政单位资金流失的情况。

3. 3 严格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界限

虽然会计设置了具体经费支出体系,行政单位也制定了定额经费支出的规定,但是由于人为原因,有很多条例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而且在定额经费支出上,可能存在定额不足的情况,为了能够使行政单位进行正常的活动运转,则不得不进行挪用周转的策略,从而动用具有确切用途的项目资金,来回周转造成项目实际实施时资金的缺乏,不仅影响了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威严形象,为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人民公共经济利益的稳定,会计必须尽职尽责,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资金现象的发生。

3. 4 改进政府部门的会计报表

在经费支出账户体系具体化后,会计必须改善会计报表。作为三大报表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和支出明细表必须进行相应补充和变化。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部类的支出类中包含经费支出、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三项,在改进了经费支出账户体系以后的报表中,必须在结账前将支出类中填写12 个总账科目。收入支出总表中需要更加详细具体,为审核人员提供明确的信息。支出明细表的填写,要进行较多的改善,增加个别新的会计报表,详化行政单位的各项经费支出,体现经费支出在会计核算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为了加强行政部门对预算以外资金花费的掌握,需增设预算外资金支出明细表,这样可以将超出预算的资金去向、明细、用途等内容进行详细归纳,为财政单位整体经费的支出、预算提供比较全面的依据内容。

参考文献

[1]耿晓玲.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与行政单位会计实务[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王玉雪.行政单位会计经费支出核算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

[3]王广辉.行政单位经费支出核算改革之我见[J].审计月刊,2007(3).

[4]王振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税务,2006(1).

[5]王广辉,张小雪.如何完善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06(28).

压缩公用经费支出的意义何在 篇3

8月7日,财政部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国家预算执行情况。今年上半年国家预算收入完成34808.19亿元,同比增长33.27%,国家预算支出22882.02亿元,同比增长27.69%,收支相抵,盈余11926.17亿元。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并慎重回答的问题。从表面看,当前我国的财政实力非常雄厚。不仅财政收入增势迅猛,而且,收支相抵之后的盈余,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凭借这样的实力,似乎没有必要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而在公用经费上大动干戈。然而,脱离收支操作或收支对比关系的局限而放眼全局,压缩公用经费支出,便是一个凸显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重要举措。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的资金量是庞大的。尽管可以通过每年的财政预算做出相应的支出安排,并让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持续扩大,但从动员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事业计,我们仍要从节省每一个铜板做起。由中央政府带头压缩5%的公用经费并相应削减其他方面的支出,便是为此而做出的一个重要姿态。此其一。

这些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经费支出,一直都在呈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且,一直都在以高于GDP增速的速率增长。长此以往,不仅客观上难以持续,而且会带来越来越大的负效应。故而,抓住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这一特殊时机,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手段,大幅度地压缩政府部门的行政经费支出,并以此抑制来自一些政府部门的铺张浪费,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项富有效力的利国利民之举。此其二。

每年的预算盘子,无论是收入规模还是支出规模,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与财政收入相比,财政支出更能体现政府政策的意图。而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则会鲜明地反映政府政策意图的变化。中国的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格局,已经走上公共财政的道路。作为一项以公共化为取向的财政制度变革,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尤为重要。缩减公用经费支出并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数额虽小,其所带来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效应以及随之所体现的政府政策意图,却折射出了十分积极的意义。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们所收获的,将不仅仅是政府行政经费支出的必要削减,而且,财政支出结构也将由此加快趋向公共化的进程。此其三。

在政府为改善民生而可操用的诸多棋子中,财政收支的安排是一枚分量最重的棋子。这是因为,政府的事情,政府的职能,总要同财政上的“钱”联系在一起,总要靠财政上的“钱”去铺路。钱到,事到,政府的职能到。抗震救災和灾后重建,乃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民生问题。对此,财政的积极介入责无旁贷。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背景下而实施的压缩公用经费支出行动,正是这一逻辑的合理展开。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决心,也为公共财政建设做了有力的形象诠释。此其四。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以极大的努力遏制通货膨胀。在财政政策上,遏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压缩财政支出规模。鉴于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正处于趋向公共化的调整期,更鉴于改善民生是我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故而,将压缩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政府的公用经费支出上,并将由此腾出来的资金转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既可收遏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之效,也可由此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此其五。

工会经费支出和控制范围 篇4

一、工会经费支出范围

工会经费应当全部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基层工会要按照所在省级工会确定的经费分成比例,及时足额上缴经费。工会经费支出包括:

(一)工会为会员及其他职工开展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产生的支出。基层工会应当将会员缴纳的会费全部用于会员活动支出。

1、职工教育方面。用于工会开展职工教育、业余文化、技术、技能教育所需的教材、教学、消耗用品;职工教育所需资料、教师酬金;优秀学员(包括自学)奖励;工会为职工举办法律、政治、科技、业务、再就业等各种知识培训等。

2、文体活动方面。用于工会开展职工业余文艺活动、节日联欢、文艺创作、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类活动;文体活动所需设备、器材、用品购置与维修费;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及奖励费;各类活动中按规定开支的伙食补助费、夜餐费等;用会费组织会员观看电影、开展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

3、宣传活动方面。用于工会开展政治、时事、政策、科技讲座、报告会等宣传活动;工会组织技术交流、职工读书活动、网络宣传以及举办展览、板报等需消耗的用品;工会组织的重大节日宣传费;工会举办的图书馆、阅览室所需图书、工会报刊以及资料费等。

4、其他活动方面。除上述支出以外,用于工会开展的技能竞赛费用及其他活动的各项支出。

(二)工会直接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支出。包括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开展职工劳动保护、向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对困难职工帮扶、向职工送温暖等发生的支出及参与立法和本单位民主管理、集体合同等其他维权支出。

(三)工会培训工会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及开展业务工作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开展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学习和培训所需教材资料和讲课酬金等;评选表彰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奖励;组织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协作活动;召开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经审会以及公会专业工作会议;开展外事活动、工会组织建设、建家活动、大型专题调研;经审经费、基层工会办公、差旅等其他专项业务的支出。

(四)工会从事建设工程、设备工具购置、大型修缮和信息网络购建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大型修缮、信息网络购建等资本性支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应当为公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

在行政方面承担资本性支出的经费不足,并且基层工会有经费结余的情况下,工会经费可以用于必要的资本性支出。

(五)对工会管理的为职工服务的文化、体育、教育、生活服务等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的补助和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

(六)由工会组织的职工集体福利等方面的支出。主要用于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会员个人和家庭发生困难情况的补助,以及会员本人过生日的慰问等。

(七)以上支出项目以外的必要开支。

二、严格控制工会经费开支

不准将工会经费用于服务职工群众和开展工会活动以外的开支。

1、不准用工会经费购买购物卡、代金券等,搞请客送礼等活动。

2、不准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滥发津贴、补贴、奖金。

3、不准用工会经费支付高消费性的娱乐健身活动。

4、不准单位行政利用工会账户,违规建立“小金库”。

5、不准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使工会经费开支失去控制。

6、不准截留、挪用工会经费。

7、不准用工会经费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

乡村三公经费支出管理自查报告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规范“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促进厉行节约的各项措施落实。

根据县财政局财行〔20xx〕171号文件《关于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乡对20xx年1-6月份以来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以及运行维护费的支出管理情况(以下简称“三公经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制度

根据相关规定,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公经费”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柏林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对全乡“三公经费”支出进行规范。并多次召开党委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我乡“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要求乡直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工作。

二、狠抓落实,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一)严控公务接待费用。我乡20xx年1-6月份公务接待费3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4.4%。我乡对公务接待本着热情接待、招待从简、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按程序和规定标准控制支出,公务接待费用每季度在党务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及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情况。

(二)公款出国(境)费用。经查,我乡20xx年1-6月份以来没有因公出国(境)事项发生,此项费用未发生。

(三)公务用车购置以及运行维护费。经查,我乡20xx年1-6月份以来没有公车购置,1-6月份公车运行维护费支出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6%。公车运行维护费用实行单列记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统一保险和统一报废更新制度,每季度对燃修费用进行公示,接受监督。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封存备案制度;不存在超标准配备公车或豪华装饰公务用车行为;不存在公车入私户行为。

三、完善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自查结果,我乡对严格“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提出了三项强化措施。

一是进一步控制公务接待费用。简化公务接待,严格控制宴请、接待规模和规格;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公务消费严格按照县政府要求接待,严禁公款私请。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管理。修订了《柏林乡公务车辆管理办法》,规范用车程序,从严安排出车,控制用车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规范站所办因公用车管理,从严控制用车费用;严禁公车私用;严禁酒后驾车;严禁非专业司机驾驶公车。节假日实行封车制度,特殊情况需申请,得到批准后方能派车。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专项审计报告 篇6

该项目采用轧辊柔性挤压除湿结构,对油溶提前进行回收,降低油分损失,节约蒸脱蒸汽用量。该项目已于20XX年XX月份完成,实际投入经费XX8.5万元。

2、浸出系统混合油蒸发汽提工艺应用太阳研究开发项目

该项目采用太阳能装置,充分利用吸热管蒸发器和聚光板蒸发器,来达到分离混合油中的油与溶剂的目的。该项目与XX力诺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该项目自20XX年6月起,已于20XX年6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600.18万元。

3、利用浸出料格折合提高出油效率开车率的研发

该项目采用浸出器料格中增加柔性可移动隔板,料胚在卸料口容易落下,有效地解决了平转浸出器湿粕搭桥的现象。该项目已于20XX年9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96.88万元。

4、平转浸出器转子防混合油与溶剂混合技术的研发

该项目采用平转浸出器径向立式隔板及立式环形内外挡板,来达到和防止不同浓度的混合油的大混合。该项目已于20XX年XX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60.29万元。

5、混合油自动排渣技术的研发

该项目采用堵塞阀及扛杆原理,来完成间歇定时排渣。该项目已于20XX年4月份完成。实际投入经费48.61万元。

6、浸出制油中防止溶剂泄漏的技术研发

该项目采用端盖内增加一敞口且一边的容器,注入机油,防止填充物变性,避免溶剂泄漏。该项目已于20XX年3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28.7万元。

7、大豆油抗氧化防酸败工艺

该项目采用改造软化锅的高度、层数、节风门等,破坏胶体结构,抑制和钝化解酯酶活性。该项目已于20XX年7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XX8.08万元

8、浸出混合油格防止溢油技术的研究

该项目采用浸出器隔板上端设置柔性隔板,来防止混合油格溢油。该项目已于20XX年2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45.18万元。

9、浸出蒸脱机提高粕质量的工艺改造

该项目采用增加蒸脱机蒸脱区的层数和空间,并增加直接气层的料层高度,增加脱溶时间,减少直接汽用量。该项目已于20XX年7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95.2万元。

XX、浸出车间减少搭桥技术的研发

该项目采用平转浸出器料格中增设向下推料绞龙,来完成自动辅助卸料,避免料格搭桥。 该项目已于20XX年5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150.37万元。

XX、浸出制油气体平衡技术的研发

该项目采用弹性宽松贮转方式,使气体自动循环来达到气体平衡,从而改善尾气回收效果。该项目已于20XX年XX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68.4万元

XX、浸出器降温装置新技术

该项目采用热交换的原理,为增中热交换的距离,把冷凝管设计成肠形弯曲状,达到降低溶剂温度的目的

该项目已于20XX年9月过完成,实际投入经费90.XX万元

13、混道绒装置亲技术

该项目采用了多次混合原理,经过二次混合,提高棉短绒质量,并采用了旋风式除尘装置。该项目已于20XX年8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65.33万元

14、新型水解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该项目采用分解油渣中的油脂,并在水解后的油渣中加入磷矿粉及其它有机肥配料,使矿物磷转变为作物可吸收的有效磷。

该项目已于20XX年4月完成,实际投入经费98.52万元

15、一种生物降解型油渣肥料研究开发项目

该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制开发新型油渣肥料,自20XX年4月开始研制,于20XX年4月研制成功。该项目实际投入经费185.74万元。

16、15000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研究开发项目

该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生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自20XX年XX月开始研究开发,于20XX年XX月正式达产。该项目实际投入经费800.58万元。

17、XX00吨脱酚棉籽蛋白研究开发项目

经费支出 篇7

关键词: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劳动价值补偿,物耗性支出

自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成了中省医改政策制定中必定提及的改革事项。2014年6月陕西省印发《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同样提到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到要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那么,陕西省公立医院的人员经费支出是高还是低呢,具体是多少以及影响人员经费支出占比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呢?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建立在对陕西省公立医院运营状况收集、调研、分析及讨论的基础上。

一、公立综合医院人员经费支出总体状况

强化支出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医院运行效率、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支出结构中,药品占业务支出42.43%,管理费用占医疗支出12.25%,人员经费支出的比例始终较低,目前为29.38%。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医疗卫生行业的薪酬应该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是衡量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薪酬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全省综合医院人员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总体水平研究,从中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市级样本医院,分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进行样本实证研究,尝试为下一步省内公立医院改革中,关于人员经费支出占比量化实施及省内同类其他市级医院薪酬待遇逐年增长目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指导意见。

2014年度,陕西省全省综合医院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平均为30.55%,其中城市医院为29.03%。总体上来看,全省人员经费支出占比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具体是那些公立医院较高、那些区域较高,还需要深入分区域研究。为此,我们在收集的20家公立医院中,重点筛选了关中、陕北、陕南三个区域,共计9家有代表性的市级综合公立医院,作为人员经费支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对比剖析。表1反映了2014年度省内部分市级医院的人员经费支出占比情况:

(一)公立综合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比情况

陕西省9家样本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均处于22%~33%的区间范围,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陕北地区人员经费支出占比为31%,关中地区人员经费支出占比为27.92%,陕南地区人员经费支出占比为25.39%,表明陕西三个地区间有明显的差异,陕北最高、陕南最低。

(二)陕西省公立综合医院医护劳动价值补偿情况

从医疗机构收入上来分析研究,我们遵循收入与支出相配比的原则,去分析样本医院医疗收入特别是医护技术劳动性收入价值补偿现状,去研究其占比结构是否与人员经费支出占比相配比。

从表2可以看出,不论是整体上还是区域分布上,陕西省公立综合医院医护劳动价值补偿,都处于劳动价值补偿亏损的局面。也就是说,医护技术劳动性医疗收入占比小于人员经费支出占比。从医护技术劳动性医疗收入占比的比例来看,陕北地区占比为17.68,关中地区占比为18.81%,陕南地区占比为18.95%,均低于表1中各区域相对应的人员经费支出占比。这表明医护技术劳动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均明显低于其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重,医疗机构均处于医护技术劳动价值补偿不足、医院劳动价值补偿亏损的状态。

注:1、医护技术劳动医疗收入占比指医疗机构医护劳动价值所体现的挂号、诊察、治疗、手术及护理收入小计数占其医疗收入总额的比重。

2、劳动价值补偿盈亏,是指医护技术劳动性收入减去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后的金额。正数代表盈余,负数代表亏损。

二、公立综合医院产生经费收支差异原因分析

(一)医疗服务收费基本上执行政府定价,部分医护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定价偏低

目前,国家对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政府定价,陕西省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执行2011版《陕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项目标准中对公立医院的医护劳动价值收费项目定价普遍偏低,如:目前陕西三级医院挂号费1元、急诊挂号费2元;一般护理费每日3-10元不等、特级护理费(即24小时专人护理)每日才24元。由于护理、诊疗、手术等医护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收费定价偏低,导致公立医院医护技术劳动收入一直偏低,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价值补偿的亏损,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比指标提高自然受限。

(二)公立医院成本支出结构中,物耗性支出占比偏高

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核算方式下,医院成本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医疗支出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等7类。而在这7类支出结构中,药品和医用耗材支出占比达到50%-60%,除折旧摊销及其他费用外,留给人员经费的占比也就只有25%-35%的空间。这样一来,要想提高目前偏低的医护人员薪酬待遇,除医改要求政府给予价格补偿、经费投入等政策支持外,更多的则要求公立医院自身要通过支出结构优化、挖掘成本潜力等途径实现。

三、结论与建议

(一)医护技术劳动价值定价较低,导致其收入占比过低、价值补偿持续亏损是影响医护薪酬待遇提高的政策性障碍

通过研究发现,样本医院医护技术劳动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集中在15%~23%的范围内,明显低于全省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平均值30.55%,也低于全国29.38%的水平,且所研究的医疗机构均处于医护技术劳动价值补偿不足、医院劳动价值补偿亏损的状态。陕北地区榆林市第一医院亏损额最大,其次为西安市中心医院,这样的情况与其人员经费支出比率相对较高也是一致的、相符的。因此,从收入上来看,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体系未完全反映医疗机构医护技术劳动价值,导致其收入占比过低、价值补偿亏损是目前人员经费支出提升的政策性障碍。

(二)物耗性支出占比过高,人员经费支出占比提高空间受限,是影响医院薪酬待遇逐年提高的另一因素

从医疗机构支出上来看,就是要研究医院业务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与药品、卫材等物耗性支出之间的关系。物耗占比较高,是目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的一大特征。物耗持续较快增长,也是助推医药费用增长的重要成因。2014年度陕西省9家样本公立医院物耗占比均值为5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左右)。要优化医疗机构支出结构比例,就要进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挖掘内在潜力,控制降低物耗支出占比,促使医院管理升级转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真正为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的设定指标(高于现状水平,如40%)增长腾出上幅空间,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医疗卫生行业的薪酬才能逐步与国际趋同,才可能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

由图不难看出,10家样本医院中已有7家医院超过全国53%的物耗支出占比平均线。物耗占比的过高,直接会影响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影响医院薪酬待遇逐年提高的既定目标。人员经费支出与物耗支出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决定了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重点,向经济精细化管理迈进,促使医院管理升级转型。因此,物耗性支出占比过高是影响医院人员经费支出提高的内部结构影响因素。

(三)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需建立充分体现医疗技术服务价值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公立医院良性发展

我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仍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从国家医改层面来说,要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就要革新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体系,充分体系医护技术劳动价值。而目前的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大多偏离其内在价值,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制度,提高劳动技术服务项目价格,拉开不同等级医院、不同技术水平医疗服务差价,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6-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EB/OL],2015-5-6.

[3]连海安,郭亚妮,甄文选.新医改形势下医生劳动价值的体现[J].中国医院管理,2011(6).

[4]刘杉,关兵.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1).

[5]吕兰婷,王虎峰.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难点及推进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15(7).

经费支出 篇8

关键词:职校财务;经费支出;存在问题;优化措施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职校数量、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职校发展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效、科学的财务管理。职校财务经费支出是学校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对职校经费支出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形态下对于职校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化改革,优化处理。

一、职校财务经费支出的概念和组成

职业学校经费支出是指职校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1)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顾名思义是指为了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需要,用于职工个人方面的开支,主要来自于财政部门预算专项拨款补助。而公用经费支出则是指为了完成专业业务活动,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开支。其组成有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和其他费用。(2)项目支出是指职校为了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发展目标,在保证基本支出预算后,财政预算专项安排的支出。

二、当前职业学校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到位,各预算项目之间相互调剂占用。职业学校每年11月份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下一个年度预算控制数编制学校的校内预算。由于职校预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调查研究不够,編制方法不科学,导致编制的校内预算先天不足,经常与财政预算脱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执行的随意性比较大,预算指标间随意分配;再加上年中开展计划外工作,某些项目事前未申报,支出发生时只能占用其他项目预算;预算编制不准确,造成有些项目资金过剩,有些项目资金不足,导致项目报账不规范,项目之间相互调剂占用。由于经费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存在上述问题,影响了职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也导致学校某些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影响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2.公务卡制度执行不到位,借款现象较多。由于对公务卡结算制度宣传力度不够,职业学校大部分职工公务卡消费意识淡薄;由于对公务卡结算制度细化工作没跟上,公务卡持卡人对报销程序不清楚,报账时感到繁琐不便;更由于公务卡结算制度没有强制执行,致使公务卡使用率不高。财务报账工作进行过程中使用现金报账,借款现象依旧十分普通。此外存在借款人报账不及时,借款剩余款项未及时交回,个人往来余额较大,挂账时间过长的现象。

3.报销账务混乱,经费支出不规范。目前大部分职校面临生源紧张,学校鼓励职工自主招生、自主经营创收。但经营收益提成比例偏高,存在重经济指标、轻管理指标的现象。在招生生源费和其他经营创收奖励发放方面也欠规范,用一些无事实关系的票据冲抵或是作为串讲费、课时费等分别进入各种支出名目,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或是个税代扣不足,存在涉税风险。报销票据不规范票据签字手续不完善,经手人和证明人或缺,发票要素填写不全,购货发票无购货清单,发票后所附原始单据不符等,甚至有购买假票报账的。而财务人员只对发票的真伪进行核实,没有对支出的真实性进行核查,造成假账真报。

4.政府采购业务付款审核不严。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一是相关部门配合不好,没有编制采购预算或者采购预算和计划编制不合理,导致采购失败或资金、资产浪费,政府采购活动不规范;二是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发布采购信息,特别对一些项目支出如小型工程、维修项目以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或假招标,自行联系供应商,采购产品价高质次;三是财会部门付款审核不严,造成单位资金损失。

5.授权支付比重较大。授权支付是财政部门为了方便预算单位,主要用于学校的小额支出和零星支出,目前国库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中只规定了大类,未细化小项,学校在集中支付时,更倾向于授权支付,造成授权支付比重较大。在执行过程中一般得到多少授权额度,就会取出多少,使用结余部分保留在单位自己的账户上,重新二次分配,规避财政部门的监督。

三、优化措施

1.编制好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力度。职业学校预算编制人员要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按照学校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充分调查研究,协调好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意见,编制好校内预算。对某些预算项目可以实行零基预算,不按增量预算编制,这样可以避免预算只增不减现象,避免各部门年终突击花钱(年终把预算全部用光以便来年可以保持相同的预算数)。预算编制数额多结合实际考虑,比如水电费可以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一定比例计算开支,避免出现招生浮动的情况下某些日常经费开支却逐年递增。职校财务部门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把预算管理落到实处。职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任何部门和领导不得随意变更预算。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确实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的,应严格按程序办理,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再严格按调整后的预算执行。

2.强力推行公务卡报账,减少备用金等借款。首先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公务卡结算制度,普及公务卡使用知识,强化公务卡使用意识。其次要加强公务卡结算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公务卡结算制度细则,使之符合实际,操作便捷,方便公务卡使用人。最后要强制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明确强制使用公务卡结算的范围,对范围以内的必须用公务卡结算,不准使用现金报账。只要刚性执行,备用金借款现象就会减少,借款人报账不及时,挂账时间过长等问题也将逐步好转。

3.财务人员应坚持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财务制度的要求严把财务报销关。在经费报销方面实行“计划管理、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的原则,一人为私,二人为公,三人为众,费用发生过程中,原则上必须经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参与或执行,以便互相监督。建立健全经费报销管理制度,确保职校财务报账工作透明、公正、合理。进一步改进财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并向职工公示票据报销的程序和具体内容,要求报账人向出票方索要正规票据及明细。财务人员应坚持原则,严把票据审核关,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票据,财务人员应不予接受,不准确、不完整的票据予以退回,避免财务票据报销不规范的问题发生。

4.政府采购业务的控制措施。合理设置政府采购业务管理机构和岗位,并在岗位设置上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严格按照“先预算、后计划、再采购”的原则,根据本单位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实现预算控制计划,计划控制采购,采购控制支付。单位还应当合理设置政府采购计划的审批权限、程序和相关责任,财务部门就其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法》,是否在预算指标的额度之内进行审核付款。

5.规范支付方式和程序,减少授权支付比例。坚持国库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的原则,对采购类、工程类等大额支出及对公单位业务必须直接支付,利用计算机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对每一笔授权支付进行识别,严格管控单位自有账户。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意识,特别是出纳人员的意识,做到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事后追踪。在授权支付的比重中还要加大公务卡结算比例,减少取现的比例。真正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落到实处。

四、结语

职校财务经费支出工作是做好职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建立廉洁、公开、公正的职校财务工作氛围的重要举措。本文对职业学校经费支出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的探讨,是作者多年职校财务工作实践中所感所悟,毕为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教,以期改进职业学校财务经费支出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丹. 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安宁.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经费支出 篇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委: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的精神,我们制定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六年一月十九日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中小学是指农村(含县镇)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第三条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第四条 地方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分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应主要依据在校学生人数,同时又要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较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

第五条 农村中小学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第六条 农村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农村中小学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第七条 农村中小学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原则上实行政府采购,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统一纳入农村中小学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

县级有关部门要将批准的公用经费物品采购计划书面通知到各有关学校;向学校提供物品时,须同时向学校提供物品清单,包括物品的种类、数量、型号、单价、供货单位等内容。

第八条 农村中小学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外公布,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

第九条 各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定期组织检查,对不按规定使用公用经费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第十一条 本办法发布之日起实施。

经费支出 篇10

报告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省直部门2016专项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闽财绩函„2017‟1号)的有关规定,我局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2016年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经费支出实施事后绩效评价。在了解、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绩效评价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评价对象事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并通过调查、查账等方式进行核实、计算、汇总和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形成评价结论,编写2016年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省机关管理局总编制数414人,实有人数362人,离休人员10人,其中:行政编制88人,事业编制326人。包括11个机关行政处室及12个下属单位(不含一级预算单位的省直单位公积金管理中心)。

其主要职能为:1.负责省直机关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拟订省直机关事务工作的规定、办法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2.负责省直单位办公用房建设、汽车更新、房屋修缮、绿化、住房补助、公共机构节能等专项资金的管

理,负责省直机关礼品礼金集中收缴工作。3.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公共机构节能规划、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能耗统计、监测和评价考核工作,负责省级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4.负责省直机关房地产管理,拟订房地产管理规章制度。负责省直机关基建立项审核,负责统建省级干部住宅,负责省直机关办公用房的统建、调配,负责省直机关修缮项目的监管。负责省级公产的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的产权、产籍管理,编制省直机关建设用地规划并组织实施。5.负责在榕省直单位和中央驻榕单位住房保障与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拟订住房保障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公有危旧房改造工作,参与房改房改造工作。负责管理省直单位住房基金和住房公积金。6.按规定负责省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规定,制定相关具体制度和办法,承担产权界定、清查登记、资产处置工作。7.负责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的编制、配备、更新、处置和其他有关管理工作,负责省级干部车辆号牌管理。负责省二级以上接待和其他重要任务用车的保障。指导和协调省直单位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8.负责屏山大院、工交大院、东湖大院以及省级干部住宅区的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做好省级重要接待和大型会议的接待服务工作,指导和协调省直机关治安综合治理。9.负责省直机关计划生育、爱国卫生、绿化等工作,配合福州

市做好省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0.负责对全省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指导。11.根据上级要求负责战备、抗洪救灾等应急情况下省级领导机关的有关保障工作。12.承办省委、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项目基本情况 1.立项申报情况

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国管局2015年32号令)、《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福建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21号)等法律法规,省机关管理局积极推进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指导和监督检查,按照工作需要,申报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工作经费。

2.涉及范围及主要内容

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范围及内容:根据2016年能源资源消费上报情况,在省直单位中选择建筑面积1万平米以上、年用电量80万度以上的30家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通过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的资料核查,历史数据查阅,现场巡视、检查和监测,分析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的使用状况,客观地考察与评价其运行管理方式,提出相应节能改造措施和运行管理建议,指导公共机构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3.总体目标

通过对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指导和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提高公共机构能源管理水平,开展节能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带头作用。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部门,内设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处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根据公共机构能源资源使用状况,筛选出被审计的公共机构,于2016年 6月下发审计通知,指导公共机构按照《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技术导则》要求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帮助搭建公共机构与审计机构的相互联系平台。2016年10月,18家公共机构陆续完成审计任务,提交审计报告。2016年11月,组织专家评审,对审计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审计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审计报告。最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能源审计合同和审计报告完成质量拨付审计补助款。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根据年初批复的项目经费预算,2016公共机构能源审计专项预算为28.5万元,全部到位。能源审计专项经费使用以勤俭节约、量力而行为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控制经费,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2016年11月按照财务支付流程给予18家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经费补助款26.35万元,支付专家评审费0.15万元,总计支出26.5万元。通过财务凭证票据、能源审计合同、能源审计报告等资料核实,截止2016年12月底,能源审计补助款已经划拨到位。

三、项目绩效分析

(一)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经过征求多方专家意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设置投入、过程、产出与效益设置三个一级指标,从一级指标中分类细分成时效情况、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产出数量、产出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13个二级指标,再对13个二级指标进行细化,建立21个三级指标。从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建立指标评分标准。对照评分标准逐项打分,2016年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综合评价得分91.60分,绩效评价等次为“优秀”。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审计经费预算,2016年筛选出30家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在规定的时限内,18家被审计公共机构分别与审计机构签订审计合同,开展能源审计,深入分析本单位的能源管理制度现状和执行情况、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能源消耗指标情况、能源利用系统、节能潜力。通过对水、电、气、油等主要能源节能潜力挖掘,被审计公共机构能够实现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减少约1800吨标准煤,节约用电1540万千瓦时,节约用水150万立方米,减少能源

资源支出约1500万元,节约率达到15%。同时能够改善公共机构办公环境,增加舒适性,实现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发挥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示范带头作用,为今后开展节能改造和提高能源运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带动一批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发展壮大,带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培育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等节能服务产业。

(三)绩效分析

对照绩效自评体系评分标准,一级指标投入部分满分30分,得28分,因绩效目标完成率为60%扣2分。过程部分满分30分,得28分。在业务管理项目质量可控性上,部分审计报告针对公共机构的照明、供冷、动力和特殊区域能源消耗的分析评价不够到位,主要用能系统、能源设备和日常运行管理节能潜力挖掘不够全面,各扣1分。产出与效益部分满分40分,得35.6分。产出数量上,下达30家公共机构审计任务,实际完成18家,提交18份审计报告,完成率为60%,扣2.4份。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的示范性和实现公共机构办公条件改善、实现减排情况,成效还不够显著,各扣1分。

四、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的积极性不够。公共机构的能源经费列入部门预算,费用支出有财政保障,能源经费占单位全年办公

经费的比例低、金额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机关单位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对能源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能源审计报告中节能潜力分析不够到位。公共机构能源使用大多缺乏分项分类计量,对照明、动力、办公设备等无法采集到能源消耗准确数值,影响数据分析的深入和准确性。三是缺乏产生良好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机制。能源审计最终能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需要公共机构后续跟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公共机构缺乏开展节能改造的大资金投入,缺乏改进节能管理的原动力,难以产生显著的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示范带头作用及环境、社会效益。

(二)改进措施

一是调动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的积极性。按照《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刷选出年能源消费量达500吨标准煤以上或电力消耗200万千瓦时以上或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机构或集中办公区,刷选出年能源消费总量占本级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比重排前10%或能源消费量增长超过20%或未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分批逐年组织开展能源审计。二是规范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工作流程和报告内容。在总结历年能源审计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工作流程、审计规范、能源审计能耗指标体系、审计报告格式等。三是将能源审计工作内容纳入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和工作计划,与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用能标准制定等工作相衔

接,促进公共机构将能源审计的成果转化成实际的节能效益。四是践行服务为先理念,减少公共机构招标采购环节,审计机构由我局统一遴选采购,统一部署审计工作,加强能源审计指导,加强培训。

上一篇:贯彻落实精神下一篇:小暑问候祝福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