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的教案(通用10篇)
教学内容:带分数连加、连减(p.119,《作业本》p.71[6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带分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带分数连加式题。
2、理解带分数连减,当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两个带分数的加减法。
让学生计算带分数加减法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二、揭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带分数的连加、连减。
让学生预习例5例6说说带分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1、先通分
2、整数部分连加、连减
3、分数部分连加、连减
4、注意当份数部分连加得到假分数的时候应化成带分数。然后把两个整数部分相加。
5、当分数部分不够减的时候要向整数部分退1还是2,要看具体的题目而定。
三、学生独立完成。
练一练第1-3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7页—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掌握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竖式的简便写法和运算。
教学难点
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算式题的正确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图。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南瓜地)你们想不想去南瓜地里帮助农民伯伯摘南瓜呢?(想)如果想要去帮助就得先通过农民伯伯的小小测验。
一、旧知铺垫、竖式计算: 78+14=
72-28=
指名板书
2、口算: 4+8+5=
17-8-4 = 学生口算
二、情境引入 学习新知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真是不错,都通过了农民伯伯的测验,下面我们就到西瓜地里去看看吧!(出示摘南瓜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条件和问题。
师:从画面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第一组摘了 28 个南瓜,第二组摘了 34 个南瓜,第三组摘了 22个南瓜。
师:那你们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几个南瓜?
生: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几个南瓜?
生:第三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几个南瓜?
生: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
师:要想求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应该怎么样列式?、列式计算
学生口述后教师板书: 28+34+22=
【设计意图:通过帮农民伯伯摘南瓜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让学生引出连加算式。】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组织学生讨论:
师:怎样计算这道题?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答。
教师巡视看学生有多少种解题方法。
2、谁来把你的解题方法汇报一下。
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基本上会有三种)、师:为了写法简便,我们采用竖式连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既不容易出错,又简单。以后我们就用种方法进行计算。
4、师:为了检查你们刚才学习新知识的情况怎样,老师给你们出了一道练习题。出示练习题: 46+25+17=
【设计意图:重点放在引导小组讨论怎样合理计算。讨论列竖式的方法,强调基础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5、出示运西瓜情境图 学习例2 引导学生分析条件和问题
师:从画面中我们能够得出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们一共摘了 84 个南瓜,第一车运走了 40 个,第二车运走了 26 个。
师:我们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列出算式: 84-40-26=
师:你们能用刚才计算连加的这种竖式计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 学生尝试计算。
师: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我们可以先求一共运走了多少个南瓜,再用总数减去运走的总数也可以求出还剩多少个南瓜。
生: 84-40 这一步我们可以口算,剩下那一步再列式,这样可以简便些。
师:你们的想法都不错,你们真棒!
师:下面我们再来检验一个你刚才学的怎么样?请看这道题。出示练习题: 90-58-24=
【设计意图:学习连减时先让学生看图,因为学生已经有连加的基础,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很困难。】
四、巩固练习
口算
37+28+19=
54+20+16=
72-6-40=
40-23-12=
五、全课小结
师:计算连加和连减时应注意什么?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学反思
《连加 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例 1 让学生全班讨论、交流。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的不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知识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此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最优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去过秋天的田野吗?在秋天的田野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去秋天的田野,小朋友想不想去?听!田野里谁最先唱起了歌?(课件播放鸟叫声)。
(一)教学连加法
1、小鸟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田野里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飞来三只,又飞来一只)同桌之间说一说。(树上有两只小鸟,飞来三只又飞来一只)指名说。谁能用一算式来表示小鸟飞的过程?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可能出现的情况:⑴2+5=6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吗?(2)2+3+1=6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问这有两个加号这样的算式我们怎样计算呢?学生回答或教师讲解:先算2+3得数再与1相加并板书。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就叫它“连加法”(板书:连加)谁会读这个算式呢?指名读。
2、小花图
在小鸟愉快的歌声中,小花也露出了笑脸,快来数数一共是多少朵小花?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的情况(1)、按颜色加。(2)、按组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评价。请学生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3、苹果图。
小鸟这样早的来到田野是因为它的苹果丰收了,我们一起帮助小鸟摘苹果好吗?只要你能准确的说出苹果上的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出结果就可以摘下这又红又大的苹果了。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二、教学连减 小猴摘桃子图
快瞧!这是什么?(桃子)数一数一共是多少?这是谁家的桃子长的又大又红!(课件出示小猴)原来是小猴家的。看看小猴来干什么来了?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说的完整流利。(课件出示学生描述)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学生列连减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可能出现的情况与连加法相同,处理方法同上。)师:像这样有两面个减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减法算式。(板书连减)这样的算式谁会算呢?学生汇报算法,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小兔拔萝卜图
这边小猴忙的满头大汗,这边的小兔也没闲着,和老师一起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好吗? 课件出示学生描述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学生回答
3、练习
我们一起来来帮小兔拔萝卜好吗?(课件出示题目)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三、整体回顾
小鸟在田野里收获了苹果,小猴子在田野里收获了桃子,小兔在田野收获了萝卜,你今天在金色的田野里收获了什么? 学生谈收获
课后反思:
《连加、连减》这节课我自己感觉还是较为成功的一节课,我觉得成功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认为在低年级计算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以“金色秋天”为主题的故事情境,以小动物为主人公来教本节课知识,可以看出学生从始至终参与热情较高学习兴趣很浓,学习效果不错。
其次,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式教学一直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所探索的教学方式。在这节课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多个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例如:树上有两只小鸟,又飞来三只,又飞来一只,一共是我少只小鸟?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学生可以有多个回答,3+ 2+1=6这是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2+4=6这个算式的得出,需要学生思考原有几只,一共飞来多少只?这也就是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再如:“小花图”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按组来加,按颜色来加等。从接受情况看这样的教学设计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堂教学中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观的参与。很多人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如何思考考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在今天这节课我通过让学观察,思考交流等多种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观的参与,数学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算式表示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算理,能熟练地计算出10以内的连加、连减。
2.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3.让学生在计算的活动中,养成认真读题、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减少审题中的“误读”现象。2.初步感知“连加算式中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口算。
2.看图列式并计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对连加连减的知识进行专项练习。(板书课题:连加、连减练习)【进行新课】 1.整理归纳。(1)复习连加。师:现在我们跟随蓝猫到停车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生:有4辆小汽车,开来了3辆大货车,又开来了2辆面包车。一共有几辆车?
师:一共有几辆车怎么算? 生:4+3+2。
师:4+3+2等于几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自己说出计算的方法:4辆小汽车加上开来的3辆大货车合起来是7辆车,再加上又开来的2辆面包车,就是现在一共有9辆车。
结合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7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3+2+4=9,2+3+4=9。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这些都是连加的,都是从左到右计算的。(2)复习连减。①课件出示情景图。
②提出探究问题:有7只燕子,飞走了1只,又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燕子? ③两个同学一组列式并计算。④展示学生的算法。
⑤小结:从7里面减去先飞走的1只,还有6只燕子,再减去飞走的3只,就是现在剩下的3只燕子。
(3)复习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连加连减的题归纳运算顺序:按什么顺序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呢?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了连加连减,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前两个数的和或差与第三个数运算,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运算。
2.练习指导。
(1)练习十四第2题。
①仔细观察第2题左边的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上的情境,想一想,这幅图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加法呢?
②第2题右边的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列式?
(2)练习十四第4题。
①看左边的图,思考:8辆表示什么?(总数)说题意,停车场上原有8辆车,先开走了4辆,又开走了2辆,还剩几辆车?
该怎样列式?8-4-2=2 ②看右边的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10-3-1=6(3)练习十四第6题。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说说思考过程。思考过程是:横行:9-2-3=4,最右方框里填4;竖行:9-1-3=5。最下方框里填5。
【课堂作业】
1.练习十四的第1、3、5题。2.看图列式。
3.算一算。
4.用1,3,10,6中的3个数分别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答案】1.第1题:5 6 3 9 10 6 9 10 6 第3题:8 9 10 8 8 10 第5题:0 2 1 3 2 0 0 0 1 2.10-3-1=6 3+2+3=8 3.8 6 4 2 4.1+3+6=10 10-3-1=6(答案不唯一)【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在进行连加、连减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计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第12课时 连加连减(2)
4+3+2=9 7-1-3=3 3+4+2=9 8-4-2=2 10-3-1=6
1.2.算法多样化拉动不同思维。
我在教学连加问题时,学生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列式方法。如:对于“有4辆小汽车,开来了3辆大货车,又开来了2辆面包车,现在一共有几辆车?”的问题,一种是4+3+2=9,另一种是3+2+4=9,还有2+3+4=9,对于学生的这些方法我都给予了肯定。在解决这道题时,我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这次课我主要是想使学生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同时,接触连加连减。购物是每个孩子都经常性接触的行为,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连加连减的列式计算,让运算顺序、计算方法,潜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较枯燥、抽象的数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选择商品的自主性较大,所以所列算式及计算过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既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又增大了全体学生练习的数量。最后的购物环节,可以用来复习、巩固、提高。
虽然是这样设计的,但是由于我的原因,(初次接触低年级教材、初次接触数学教学),所以有许多问题存在:教学的层次不是很分明,新授课与练习课的分界不太清楚。教学的节奏应该有张有弛,数学课求快,是我的一个误区,数学应该有快有稳,这样学生才能学的又清楚,又不十分紧张。由于我一直从事的是高年级语文教学,所以严谨的数学教学语言是我很大的一个弱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十分注意。还有个别环节处理的不够妥当,如:练口算时候用了开火车的方式,不利于面向大多数学生,类似的问题,应该多加注意。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巩固10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2) 学会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尤其是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情景理解连加、连减算理,在观察、比较中发展学生数理逻辑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竖式的简便写法计算连加、连减以及结合情景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师:今天,邹老师邀请了一位小伙伴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我们一起先来听听一首童谣。(课件听音乐)(学生倾听)
师:这个小伙伴是谁啊?
生:小蜜蜂。
师:是的。清晨,勤劳的小蜜蜂去花园采蜜。蜜蜂国王把小蜜蜂分成了3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学生看主题图)
师: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把他完整的说出来?
生:第1组有28只小蜜蜂,第2组有34只小蜜蜂,第3组有23只小蜜蜂。
师:你的眼睛可真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第1组和第2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生2:第1组比第2组少多少只小蜜蜂?
生3:第1组比第3组多多少只小蜜蜂
师:刚才他们都提出了数学问题,第1组和第2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你们能解决吗?
生:会。
师:如果是第1组、第2组、第3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你们能解决吗?
生:能。
师:谁来列算式?那么多小朋友都会列?一起大声说出来。
生:28+34+23=85。
师:到底是不是85呀?
生:是。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练习本列竖式计算,如果有困难可以举手,老师来帮帮你,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商量。
(学生动手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堂。)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写出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8 6 2 简便 2 8
+ 3 1 4 + 2 3 +3 1 4
6 2 8 5 写法 6 2
+2 3
8 5
师: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生:我是先用28加24得62。
师:第1组和第2组一共有62只小蜜蜂。
师:那62加23又是什么意思呀?
生:两组的和再加上23得到一共有85只小蜜蜂。
师:说得真清楚,老师把你的方法铁到黑板上,让全班小朋友都能看清楚。(教师贴竖式)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2个小朋友,他又是怎么算的。
生:我先用28加34再加23得85。
师:28加34再加23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中方法。
生:我是把28、34、23一起相加。
师:哦,原来你是把三个组的小蜜蜂一起连加。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3种方法都有哪些相同点?
生:都是加法竖式,得数都是85。
师:比较以下,第1种方法和第2种方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生1:第1种方法是两个加法竖式,第2种方法是1个加法竖式。
生2:第2种方法少写了一个“62”。
师:第1种方法和第2种方法,哪种计算更简便呢?
生:第2种。
师:简便在哪里?
生:第2种方法少写了一个“62”;第2种方法只用写一个竖式。
师:原来用这样的竖式计算,我们可以少写一个数,节省了计算时间,真简便。再比较一下第三中方法,它和前面的良种方法又有什么不一样呀?
生:三个数一起连加。
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在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
生: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加。(出示《连加》课题)
师:勤劳的小蜜蜂看见小朋友们那么认真学习,送给我们三朵花,可是每一朵花里面都有一个小陷阱,不信?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练习课件)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19+30+40=?
生:89。
师:7+59+20=?
生:86。
师:是不是86呀?动手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动手计算,然后全班齐答)
师:最后这个陷阱呀,小蜜蜂要求我们列竖式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巡堂,学生独立演算、汇报。)
师:小蜜蜂已经采了很多的蜜,有些小蜜蜂开始把蜂蜜送回蜂巢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飞走了26只小蜜蜂,飞走了40只小蜜蜂,还剩下多少只小蜜蜂?
师:会列式吗?
生:会。
师:一起说出来。
生:85-40-26=
师:看看这个算式,和我们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生:减法(连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另一个知识——连减。(出示《连减》课题)动手在联系本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演算,并同桌之间相互检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实物投影),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小朋友举手,我们来检查一下,他做对了吗?
师:我们在列减法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数位要对齐,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
师:我们再来检查另一种方法,他最对了吗?
生:没有,得数错了。
师:做连减计算的时候,这样的方法很容易出错,因此我们做连减计算时,不用这样的方法。
师:蜜蜂国王的这个问题,除了用连减的方法解决,还能列出别的算式解决吗?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教师巡堂,学生相互讨论)
生:我们可以先算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再用85减掉所有飞走的。
师:只要我们多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师:采了大半天的蜜,小蜜蜂准备回家了,可是有4只贪玩的小蜜蜂找不到家了,能帮帮他们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比比,看谁送的蜜蜂最多。
(学生独立演算、汇报)
师:哟!还有一只小蜜蜂没有回家,它的家是几号呀?
生:37号。
师:这只小蜜蜂呀,最贪玩,它把算式给弄丢了回不了家,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哪些数连加或是连减等于37?让小蜜蜂快快回家。
(学生思考,汇报)
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利用课件向孩子展示一幅小蜜蜂采蜜、送蜜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从实际情景中因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首先,我利用课件,想孩子展示小蜜蜂采蜜、送蜜这两幅情景图,让孩子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情景图理解算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竖式,让孩子观察、比较中,发现连加连减竖式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从而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过程中,加入了两个练习环节。第一个练习我设计了三道连加题在花朵中,三道连加题难度逐渐增加大,即训练了孩子的口算能力,也给孩子在动手笔算过程中体会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也可以是很有趣的。
而另外一个练习,我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孩子在送小蜜蜂回家的过程中,完成连减的练习。练习中,即巩固、加强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互相帮助的情感。
在教学的最后,我还设计了一只没有算式只有得数的小蜜蜂,让孩子思考,哪些数连加或是连减可以让小蜜蜂回家。学生在刚才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上整节课的练习,学生想出了许多算式。这一环节我拔高层次,让学生在思考和计算中发散他们的数理逻辑思维,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即巩固、加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情感。
但是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例如: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的时候,我经验不足,在对于一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
申淑娟
《连加 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算式进行板演,同时让学生做两道连加连减的口算题。为学生探索连加法计算打下了基础.例 1 让学生全班讨论、交流。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的不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知识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此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最优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例 2,我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根据连加的坚式计算方法,自主探索连减的笔算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又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能口算的可以口算,要根据实际需要示活地选择解题方法。
《连加 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利用课件向孩子展示一幅人们摘南瓜、送南瓜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从实际情景中因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首先,上课教师利用课件,向孩子展示人们摘南瓜、送南瓜这两幅情景图,让孩子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情景图理解算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竖式,让孩子观察、比较中,发现连加连减竖式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从而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其次,在教学连加连减过程中,加入了两个练习环节。第一个练习设计了三道连加题在花朵中,三道连加题难度逐渐增加大,即训练了孩子的口算能力,也给孩子在动手笔算过程中体会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也可以是很有趣的。
而另外一个练习,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孩子在送南瓜回家的过程中,完成连减的练习。练习中,即巩固、加强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互相帮助的情感。
学生在刚才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上整节课的练习,学生想出了许多算式。这一环节拔高层次,让学生在思考和计算中发散他们的数理逻辑思维,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即巩固、加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情感。
听了这节课,我受益匪浅,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评课稿
刘**老师执教的《连加连减》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有机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数学知识。我认为本节课以下几方面处理得好:
1、低年级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中,刘老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讲课的语言、表情、神态、肢体动作等方面做到尽力适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2、在教学中,刘老师出示情境图时,他将整幅图分成三部分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刘老师这样设计,便于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以此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接下来引导学生,计算时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减,再与后面的数相加减,这样做,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的,也为后面学习加减混合做好铺垫。
3、在巩固练习时,刘老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摆小棒活动,让学生都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刘老师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