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共13篇)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篇1

一直都很好奇林清玄的文字,在真正的阅读之前,禅意,冗长,人生哲理是我对林清玄笔下的三个看法。

比较初,它吸引我的是它清雅的封面:一朵水墨的出水芙蓉静静地盛开着。再加上心中对林清玄的好奇,毫不犹豫就买了它。

翻开书,淡雅的就像是它的封面的文字展开。淡淡的禅意充斥在字里行间却没有晦涩难懂之感;一段段故事拼成的文章,没有让人觉得冗长厌烦。没有耳熟能详的人生哲理,有的只是生活中的琐事感悟。

静心平气的.翻看着,陷入了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每看完一篇都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却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明白了什么。

比较喜欢讲老人茶的那一篇:古老的房子,没有特殊的雅间,只有简陋的大厅,简陋的柜台,简陋的桌椅,简陋的茶具;柜台上倚着一个颇为丑陋的老妪,这样的一切构成了这样一间茶室。但这样一间茶室却备受林清玄的喜爱,甚至因为它的消失而感到深深的惋惜。这是因为这家茶室是有着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平和、宁静与舒缓,流经这里的时间都仿佛慢了下来。一杯茶,一盘点心,坐在长凳上静静消磨掉一下午的时间,看着屋外的雨淅沥沥的下到地上,看着西方的天空慢慢被渲染成红色,朵朵云渐渐成为了火红的晚霞。

在快节奏生活中随波逐流的我,一直羡慕着,企盼着能有这样一个下午。曾经的一个下午,有着我比较期盼的环境,本打算捧着一本书,坐在窗前听外面的雨声,享受悠闲时光。但横生出的各种事让我的计划彻底泡了汤。之后享受时光就成了我的一种奢望。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篇2

散文相较于小说, 它的受众面积显然要更狭小一些。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 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 一篇小小的散文到底凭什么打动读者, 甚至让读者深深地为之着迷呢?难道仅仅凭借我们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古老的散文写作规律——“形散而神不散”, 我们就可以说服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散文独特的美吗?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鲁迅在仙台师从藤野先生学医期间, 为了好看的缘故, 在完成讲义的解剖图时, 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事后藤野先生找到鲁迅“……自然, 这样一移, 的确比较好看一些,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 实物是那么样的, 我们没法改换它……”[1]科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艺术, 科学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 而艺术却强调的是人的感觉, 显然它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如果承认了这一点, 再去反思一下我们平时解读散文的过程:先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接下来分析为了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组织了哪些材料。这样的阅读过程无异于是在对散文进行一种客观地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缺乏美感, 而且它似乎也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散文的美。将这样的理念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恐怕也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 却很难激起青年学生对于散文的热爱。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读散文, 我想应该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尽量去体会不同散文不同的美, 去感受作者的个性情怀, 个性格调。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孙绍振先生则将其幻化为“我感故美在, 我不感故美不在。”[2]散文, 实际上传达地就是一种感觉, 是个人的一种审美经验!作者的某一次经历让其感受到了一种细腻深刻的美, 接下来, 他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 从而将自己特殊的感觉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 相较小说而言, 散文往往带有更为浓厚鲜明的个性色彩。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看, 越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东西, 就越不可能是那种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眼望得到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 欣赏他的, 热情地称颂“……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外, 文章之美, 要算他了。”[3]不喜欢的则毫不留情地批判“想象不够充沛……欠缺开阖吞吐之势……句法变化少, 有时嫌太俚俗繁琐, 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于明显, 形象的取材又过于狭隘。至于感性, 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 太软太旧……”[4]。其实赞美也好, 批判也罢, 都围绕着朱自清本人的创作展开, 他们都承认朱自清的散文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只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喜好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罢了。仔细留意一下不难发现, 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需求。有人喜好周树人的睿智犀利, 有人赞赏汪曾祺的平和冲淡, 有人推崇舒舍予的温暖, 有人偏爱郁达夫的冷清……就想听歌, 有人专听某一个歌手, 有人为着类似的曲调, 有人则冲着优美的歌词。读散文时, 散文的文字美, 以及文字背后所透露出的格调, 都会成为我们喜欢某一类散文的理由。我想这里所说的格调便是“散文味”吧!

“散文味”或者可以说就像一个人所散发出的气质。作家本身的气质会决定他的散文所散发出的“味道”。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 郁达夫也是一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家。《故都的秋》中一句“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摄住了他笔下所描绘的故都北京秋日里的花花草草、闲人闲事的魂魄。这里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悲凉”二字。“清”“静”当然令人回味,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了清静的秋的文字。可郁达夫所表现的“北国的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他眼中看到了故都秋景中诗意的悲凉, 并且将这“悲凉”当作一种美来加以怀念欣赏!于是在他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了郁达夫所怀念的北国之秋出现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上, 他想念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没有故宫的熙熙攘攘, 没有颐和园的摩肩接踵, 他所钟爱的都是些幽静、古老的所在。他甚至刻意过滤掉了秋阳下那五光十色的景象, 于是中山公园里花团锦簇的秋菊不见了, 景山上红黄相间的霜叶也消失了, 只留下冷冷淡淡白色蓝色的牵牛花, 以及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衰草。而且, 不仅在视觉上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还有听觉。在《故都的秋》中, 听不到繁华市井中交易的喧嚣, 听不到胡同深巷里小贩的吆喝, 只听到悠远的钟声、萧索的鸽哨。甚至郁达夫在嗅觉上也只偏爱连气味也没有的槐花的落蕊。细细比较, 我们会发现,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少了老舍《北平的秋》中的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也没有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故都的秋”只是郁达夫一个人感受到的宁静自然之美。这种美和他的文化修养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莫大的关系。也许别人并不觉得北方那稀里索落的秋雨有什么味, 也不觉得都是闲人悠闲微叹的问答, 可郁达夫偏偏“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仔细品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会发现, 他对于秋的描绘既不同于“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悲凉, 也不同于“我言秋日胜春朝”“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他对于秋的审美有其独特的个性, 那样一种感受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经常会在诗文中表现秋天,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在四季中是最富诗意的。然而, 在绝大多数时候, 由于个人经历、人生际遇的关系, 这些文人在秋天里是孤独痛苦的, 秋只是他们作品中深沉悲凉的底色, 而非单纯地欣赏对象。马致远写下“枯藤老树昏鸦”, 只是为了感慨“断肠人在天涯”。范仲淹吟唱“碧云天, 黄叶地”, 也只是想引出“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秋天在古代极易引发文人骚客感伤的原因自不必多说, 在古诗文中还有一类将秋天的格调表现得极其高远的, 则更多的是政治家的专利。从刘禹锡、黄巢, 直至毛泽东, 他们那表现秋天的诗词中异乎寻常的高昂的调子, 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独特的临秋情怀。郁达夫和他们都不同, 他对于北京的秋日的描绘是将秋的深沉、萧索甚至衰亡当作美来欣赏。趣味独特的作者偏要在繁华的北京城租一椽破屋去玩味扫帚在地上留下的细腻的灰痕, 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衰草、落蕊。这样的心境, 估计只有“诗鬼”李贺那种以死亡恐怖为美与之相类似。众所周知, 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本来就推崇将苦闷、忧郁、悲哀作为美。川端康成就曾直言不讳——“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5]。在日本期间, 郁达夫必定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以至于他的文章才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全部文字都是郁达夫自己的独特经验。他对于北国之秋有一种深沉的爱, 它青睐北方郊外那种“悲哉, 秋之为气”, 他会为那种“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的哀感而泣零。他是这样一位感性的作家, 假若你欣赏这样一种气质, 你就会深切地体会到他要表现的“草木摇落, 金风肃杀”的美, 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描绘的“严肃、凄凉、沉静”的北方之秋。

其实, 不仅仅是郁达夫, 每个人的散文恐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散文真正的美也就在此。为什么不去仔细品味散文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呢?要知道, 品读散文就像与不同的人闲聊, 在散文中, 我们结识不同的人, 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 或许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甘苦, 会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 这恐怕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我总固执地坚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要比简单地从情感、材料的角度解剖文章有意思得多。毕竟, 优秀的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

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摘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注释

1[1]鲁迅.藤野先生[M] (选自《朝花夕拾》) .

2[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

4[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读亚里士多德散文有感 篇3

As one of the "big three"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along with Plato (柏拉图) and Socrates(苏格拉底) , Aristotle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the modern study of biology. Among his great biologic works, "On Sleep and Sleeplessness" is an essay about the function of sleep and how it does function. As a sensitive woman, I have little interest in "cold" serious scientific analysis, but one sentence in the essay catches my attention: "for all organs which have a natural function must lose power when they work beyond the natural time- limit of their working period" (Paragraph 7). I'm steeped in deep thought.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篇4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书中的世界别有洞天,那是另一个清明的、优雅的、灵动的世界,篇篇美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明,更让人感动的是那种思辩的思想,深刻的哲理,禅的意境,每篇散文阅读后都让你回味良久,进而反观自己的内心,对人生有了自己新的体察,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阅读林清玄老师的作品时,我一直是心存感恩之心,感谢他的思想,他真不愧为当代最能启迪智慧的大师,因为他的作品宽容博爱,始终追求真、善、美,唤醒许多读者内心柔软的部分。

阅读的这段日子,我每天都特别开心,做每一件事都是饶有兴致,生活中的每一件开心的小事也被放大。读到一句美文我感动,感悟一条哲理我感动,悠闲自在的喝一杯咖啡我感动,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我感动,等待丈夫忙碌一天归家我感动,与亲人的拥抱我感动。。。。。。。。原来,生命中感动的瞬间有如此之多。

我不再纠结年华老去,我不再感叹多生几缕白发,我不再抱怨生活的忙碌,我不再感伤人生的几许不如意。老天给了我们人类七情六欲,就是让你感受人世间所有的情感,有美好,有失意,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实际上,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大家都更多的是关注到自己的不公平,认为其他人都是幸运的。不是这样的,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可以知道,每个人都会有成功,失败、得意、失意、挫折、相信、怀疑,所有描写情感和心理的词汇我们都并不陌生。证明大家都曾经经历过,何洁和陈楚生合唱的一首《经过》非常好听,歌词写的很好:如果这生命如同一段旅程,总要走过后才完整,谁不曾怀疑过、相信过、等待过、离开过。有过都值得,所有的经过......

林清玄老师说的好,我们要在自己的心中开启一朵莲花,因为莲花有人类所有的美好的情感和品格,它清丽、坚韧、柔软、芳香,它虽然出生在污泥秽地,但仍然能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污泥秽地成为它生长最好的养料,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人们将人生的遭遇的挫折、困难都化做人成长的养料,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会开出一朵高洁的莲花。

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和一颗平常心,面地人生种种的时候,面对成功又有何得意,面对困难又有何报怨,把它化成生命的养料,滋养我们,同样,即便是面对死亡又有何恐惧,人的生老病死本身就是一段旅程,一个过程,走过之后才完整。就如同一朵花一样,经历发芽、含苞、绽放、凋落、化为一颗种子;就如同三文鱼一样,冲破河口的激流,逃过北极熊的虎口,只为了一心游过河口,到平缓地带产仔,之后等待死亡,完成三文鱼的一生;也如同弱小的生命蜉蝣一样,只有一天的生命,朝生夕死,也完成了一个整个生命的过程。如此看来,做为人类的我们真是的太幸运了,人的生命如果以当下来计算,将是多么美好而长远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我们追求人生的价值,我们向往美好的未来,我们树立高远的目标,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我们拥有生命的激情,我们追求艺术的人生,我们享受阳光雨露,我们也不惧狂风暴雨,即使有狂风骤雨,我们也要像果树剪枝一样,剪掉多余的枝桠,在剪枝处发出更嫩绿的新芽。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篇5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一行行高大挺拔的桃花心木再微风中沐浴着阳光,挺直了身子,告诉我们:它不怕风沙,不怕狂风暴雨,它是树木中的佼佼者!课文桃花心木将这样的一幅画面展现于我的眼前。课文通过作者因不知种树人为何育苗没有规律而从种树人的话里悟出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的道理。

初读课文,我不禁想:这种树人到底会不会种树啊?真是的!怎么不每天定量浇水呢?树木不会被渴死吗?可越读到后面,我越发觉得自己的想法错了:如果每天给树木定量浇水,树就无法把根稳稳地把根扎入地下,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原来种树人这样做是模仿老天下雨,偶尔给树木一些滋润,一些养分,使树木不会渴死。是呀,人也如此。越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他就越拥有最坚强的意志。就说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吧他4岁时出麻疹,险些丧命;7岁时患肺炎,又几进夭折;46岁时牙齿全部掉光;47岁时又成了哑巴。这一切,帕格尼尼能预料到吗?可就是这样的不确定,,磨练出了他那坚强的意志。帕格尼尼3岁学琴。即显天分;8岁时已小有名气;12岁时举办首次音乐会,即大获成功。之后,他的琴声传遍全世界,拥有无数崇拜者。他在与病魔的搏斗中,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世界,赢得了许多人的一致好评。

稳定的生活会使人养成依赖的心,相反,不确定的生活会磨练出一个人坚强的意志。我们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将来编织一条五彩缤纷的锦缎!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篇6

守望一方净土——读《林清玄散文》有感.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的枯萎~~~《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大量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鼓声中虔诚祈祷„„

林清玄与毕淑敏散文之比较 篇7

散文创作是一种最自由的文学形式, 在题材选择上正如作家周立波所说:“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 社会家庭的细故, 掀天之浪, 一物之微, 自己的一段经历, 一丝感触, 一撮悲欢, 一星冥想, 往日的凄惶, 今朝的欢快, 都可以移于纸上, 贡献读者。”题材选择广阔多种, 均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深意, 这是林清玄、毕淑敏散文创作的共同之处。但是, 他们散文创作题材在主要类型上还是有较大的分别。

记叙日常生活题材在林清玄散文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数量。中间多记叙生活中自己与朋友亲人的一些小事。如《分到最宝贵的妈妈》讲述朋友因为分家没有得到任何财产, 却被兄弟把母亲分过来并为这样的兄弟情谊感到伤心, 作者从母亲是最珍贵的角度劝说, 使朋友由伤感转向开心这样一件小事。

毕淑敏的散文, 与林清玄的叙写人情不同, 她从城市经济生活的角度切入, 用细腻锐利的眼光去观照现实生活, 现实性更强。《特区女牙人》表现了一位相貌平平的女商人在风险、机遇、诱惑并存的特区里充分施展才能并取得斐然成就。作者意味深长地向世人宣示:即使是在当今滚滚的商品大潮中, 并非所有的女性都会被污染, 靠才能而昂首挺胸地行走在城市之中而容貌并不出众的优秀女性比比皆是, 她们属于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女性。

毕淑敏与林清玄的散文都离不开对人的关注。

林清玄以反思现实弊端为主题的散文数量不少。他深切关注诸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性情浮躁、环境污染等现代生活的弊端, 对此充满了忧虑和宽容。在《黄昏菩提》中他提到 “城市某些令人忧心的品质”, “这种品质使我们在吵闹的车流里, 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寞;在奔逐的人群与闪亮的霓虹灯里, 我们更深地体会了孤独;在美丽的玻璃帷幕明亮的反光中, 看清了这个大城市冷漠的质地。”他在作品中提到亲眼看见的车祸、争吵和混乱的景象, 对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的“惊疑、焦虑、匆忙、混乱”以及“无知”充满感慨, 在结尾处却又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些都市现代生活的弊端, 并以这些弊端作参照, 促使自己不断进行完善, 因此“感恩这人世的缺憾, 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 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

文学艺术是作家与读者的一种心灵对话。与林清玄散文的自警不同, 毕淑敏散文更多地透析别人的心理疾病, 关注他人的心理健康。毕淑敏在散文中常常设身处地和另一个生命进行沟通, 运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知识去疗治人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优点零》深入阐述了许多孩子对自己错误认识会带来的危害:“看不到自己优点的人, 必也看不到他人的优点。他们的谦恭, 可能是高度自卑下的懦弱。他们的服从, 可能掩饰这妒忌和反叛……”毕淑敏之所以在散文中深切关注人类心理健康, 是源于她那颗清澈如水的医心:“我们要关怀自己的心理健康, 保护它, 医治它, 强壮它, 而不是压迫它, 掩盖它, 蒙蔽它。只有正视伤痛, 我们的心, 才会清醒有力地搏动”。和毕淑敏相比, 林清玄的散文对人心灵的关注用笔较少, 一般只在文末提及, 引起读者思考, 没有毕淑敏表现得那么深刻和专业。

在结构上, 林清玄的小篇幅散文大多采取“叙写事物+感悟”式结构, 我们可以称为“两段式”。体现林清玄的此类结构的作品很多。如《下满的围棋》前面七段写两位下围棋的老人与围观者对下棋速度讨论的小片段, 在第八段即文末借第二位下棋老人的话引出作者的感悟:“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 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 也不要匆忙的走人生之路。”《放生的麻雀》后半部分由朋友的话“有些麻雀关在笼子里, 早就忘记了怎么飞翔;有些是失去想飞的心”推及到人, 道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 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 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引人深思。两篇散文的结尾部分与开头部分照应自然, 水到渠成, 凸显了主旨。

毕淑敏虽然也有《心境防割》等少量“两段式”结构的散文作品, 但其散文大多是以一个话题为切入点, 围绕话题组织材料, 或并列或递进, 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 得出感悟和启示。这种结构可称为“串珠式”, 较林清玄散文作品的结构复杂。以《提醒幸福》为例, 毕淑敏围绕“提醒幸福”这个主题, 由“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切入, 说出了人们长期以来只提醒、警觉灾祸的习惯, 却在大多数时候忽视幸福, 呼吁大家“请从此注意幸福”, 进而对一些人“幸福需要提醒吗?”“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思想根源进行剖析, 再罗列出幸福的种种特征:“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 常常在黯淡中降临”, “幸福有时会很短暂”……唤醒人们要提高对幸福的敏感:“当它 (幸福) 到来的时候, 激情享受每一分钟”;经常记住幸福, “那我们岂不是拥有了更多的幸福!”结尾处对全文进行了点睛式的概括:“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 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在表现方法上, 林清玄作品多采取叙述、描写, 写景、抒情等, 惯用联想和象征手法表达内心的感受。毕淑敏散文作品在采用叙述、描写的同时, 还较多地穿插议论, 修辞方式上更多使用比喻和比拟等表现自己的观点。

林清玄散文多在联想、象征中抒发情感和表现哲理, 于细微、平凡之处有所发现。如《猫空半日》结尾处写道:“有时候, 我们喝一壶茶, 直到某种联想, 某种韵律, 是从生活的温暖与真实冲泡出来, 那么不仅是茶, 连人情世界都是蜜绿澄清、香醇甘饴独特的韵味了。”

毕淑敏的散文则经常用生动浅显的比喻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她告诫人们外表的“化妆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实在是不相干的东西, 犹如大厦需要钢筋铁骨来支撑, 而决非几根儿华而不实的竹竿”, 提醒人们不要忽略对内心的磨炼:“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 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素面朝天》) 。而在《寻觅优秀的女人》中则写道:“智慧是女人纤纤素手中的利斧, 可斩征途的荆棘, 可斫身边的赘物。面对波光诡谲的海洋, 智慧是女人永不凋谢的白帆”。通过利斧, 荆棘、赘物;海洋, 白帆等两组关系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智慧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她深入观察到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内心世界:“男人的内心像一颗核桃, 外表是那样坚硬, 一旦砸烂了壳, 里面有纵横曲折的闪回, 细腻得超乎想象!女人的内心像一颗话梅, 细细地品, 有那么复杂的滋味。咬开核, 里面藏着一个五味俱全的苦仁”。

林清玄和毕淑敏两人的散文虽然有共同点, 但还是有较大差异, 究其原因, 除了性别因素和地域因素的不同外, 两人生活经历、职业习惯和知识构成的不同也是重要的方面。

从生活经历和职业习惯来看, 林清玄15岁前一直生活在家乡, 熟悉乡村生活, 并在童年的记忆中深深印上了烙印, 因此有许多作品的题材反映乡村生活。15岁后, 林清玄去了台南求学, 之后当了记者, 居住在城市里, 对工业化现代都市生活的弊端愈加了解, 由此更加怀念田园式的乡村平淡质朴的生活, 导致了他的散文较多地表现了对现实都市人都市生活弊端的反思。毕淑敏的生活经历则更为多彩:她从16岁开始离开北京到西藏当兵, 经过藏北高原风雨的十几年历练后, 转业回到北京一家卫生所当内科主治医师, 后来又弃医从文, 走上专业创作之路, 读完心理学博士课程后又当过心理咨询师。多彩的生活经历为毕淑敏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因此她的散文题材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表达的种种主题思想源自许多活生生的材料的启迪。

从思想知识构成来看, 林清玄在中年转入对佛理和禅性的研究, 成为一个居士, 反映到他散文上表现为时常在文末发表自己的感悟,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散文“两段式”结构的形成。毕淑敏作为一个医生, 并且学习了心理学博士课程, 因此在题材上有专门对人们心理分析的作品。多年从事医疗工作, 毕淑敏养成了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她的作品上, 表现出普遍较为理性, 富有论说色彩的特点, 材料的组织也严密细致,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串珠式”散文结构的形成。

摘要:林清玄所写散文写出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真切体悟, 不经意间使得读者的心灵在平凡人平凡事中受到触动。毕淑敏散文更关注人心灵的东西, 对人生的感悟和人生哲理常发人之所未发, 给人以生活的启示。两人的散文作品具有共性, 又在题材、主题、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林清玄,毕淑敏,散文,比较

参考文献

[1]林清玄.林清玄散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2]毕淑敏.性别按钮——毕淑敏散文精粹96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傅德岷.散文艺术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4]陈潇.毕淑敏的三个人生角色[J].中国女性, 2003 (4) .

读林清玄有感 篇8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我不禁被百合花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百合花想要开花,是因为百合有自己的美丽,有自己庄严的使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正如文中百合所说的‘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开花对于百合来说既是使命,也是责任,更是百合花心中的梦想。即便百合刚开始也只是一株默默无名的小草,但它心里明白自己将来一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因此从来没有放弃过开花的希望。百合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当它最后终于做到的时候,杂草们个个哑口无言,再也不敢嘲笑百合了。

而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自然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地跨过这些困难,就一定会迎来灿烂的阳光,就像文中的百合一样,开出绚丽的花朵。然而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人都被眼前的一些困难给击垮了,那些困难不但把他们应有的才能给磨灭掉了,而且也使他们失去自信和希望。如果百合花在杂草们的嘲笑中自暴自弃,沉沦下去,那它一生将还是一株默默无闻的杂草也就不会开出洁白的花朵展现给世人。

读林清玄的《心的菩提》有感 篇9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第一次接触林清玄,是在《读者》上看到一篇王家俊著的《清而不玄林清玄》。清,说的是林清玄的文章清新淡雅;玄,则是说他的文章平白易懂,从不故弄玄虚。从此,林清玄这三个字便印在我的脑海里。看他的书,轻松自然,不惊意间,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最细腻的内心感觉中把你感动,走进林清玄,书如其人,随和、亲切,无拘无束。时时读一下他的散文,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安静的处所。

《心的菩提》是他写作生涯处于“镜花水月”的时期。作品清净淡泊,语句含蓄内敛,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不断地观照、感悟,不断丰富自我。“菩提”本是佛家语。整本书都充满了佛家的禅味。而正是作家林清玄先生一直保持着一份参禅悟道的虔诚心境,才能写出这些充满哲理,干净励志的文字吧。

苏轼有一首诗:

斜风细雨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说的是他和几位友人在小寒的冬日欢聚。清酒,乳花,高笋,吃得极其简单,却是“人间清欢”,滋味无穷。大诗人满腹才气,若只是在官场中摸爬滚打而不懂得经常品味一下如此“清欢”,恐怕也没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在后世流传了。

生活难免媚俗,也许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自己的心地保留一片净土。在现实的污浊嘈杂中待太久,灵魂沾满灰尘,即使外表活得再光鲜,心总是很累的。懂得在身心疲惫时找寻一份“河的感觉”,才不至于在环境中恐惧和迷失,才能活得从容、满足、快乐!

《清欢》一文中说到“人间有味是清欢”。什么是清欢?清欢是清淡的欢愉,是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文中说到第一流的人物,是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是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现代人没有也不会寻找清欢的滋味,而是一直在羡慕那种烟酒共舞的日子,只看到了他们的潇洒,却无法冷静地感觉到浮华背后的空虚。于是,一直活在别人的光环下,不去寻找心灵的智慧,无法体会生命清明的滋味。以浊为欢,以清为苦,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细细品味《清欢》,是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管世间繁华怎么演绎,固守心灵的一块净土,才能永久地面对人生。

《猫头鹰人》说的一是个卖猫头鹰人的长相变化,由一个普通的人变成了猫头鹰相。其实,他的样子没有改变,只是作者的观照改变而已。是卖鹰者的习气与生活濡染改变了他的神色和气质。都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职业、习气、心念和环境都会塑造一个人的长相和表情。经常听人说起:一看你就知道你是老师。我不知道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意思,是老师的职业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长相”吗?那么,这个“长相”是不是受孩子和社会认可?照照镜子吧,我们拥有一张怎样的脸和一副怎样的表情。

我们渴望年轻,渴望美丽,渴望青春永驻。于是,想到了另一文《生命的化妆》。化妆一直是我们渴望改变长相的一个聪明而又无奈的选择。文中说化妆有三个境界,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于是,让我们有了更深的感悟,表相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我们需要脸上的化妆,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和生命的化妆,用智慧和知识让自己青春永驻。唯有多读书,多思考,学会欣赏,学会接近自然,让自己的心灵时常敏感着,清静着,方能让自己呈现给世人一个平和的表相,一个自然的表相。

《云水》一文说及云水僧,名为云水,意一为这游方行脚的`僧人如行云流水,自在无碍。二为他们如云在天,如水在瓶,自然地生活着。“云水”的意象竟如此有意思,它呈显了一个人从心灵到生活无可比拟的自由与高洁。云水本身就有禅的本质:自由自在、单纯朴素、身心调柔、流动无滞。它们的生活简单朴素,接近了最真实的生命。他们从容面对生活,行云流水的心灵世界都是我们现代人急切需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明了我们除了一个叫“身体”的东西,还有一个叫做“心”的东西存在。云和水才是心的实相,身体只不过是云的影子和水的浮沤。

身为人师,除了让自己拥有云水的心灵空间外,更主要是怎样让孩子们也拥有一个如云水的空间,明了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唯有让孩子们面对学习从容了,自由了,无碍了,他们就会发挥自己最好的潜力,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和生活。

最让我感动的是《柔软心》,“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作为人师,拥有一颗柔软心是何其重要。我们要用这样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一颗颗水晶般的心灵,去宽容,去爱护。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摹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具有柔软心的人,即使面对的是草木,也能将心比心,也能与草木至诚地相见。

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篇10

高一8班 刘晓捷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

已经不是第一次拜读朱先生的作品了,但每一次读总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中我不断探寻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却无法触及作者的真实心迹。以《背影》为例,小时候躺在地板上仰着头看它,觉得那篇幅里笼长,语言直白无韵,便丢在一边;初一时在课本上遇到它,竟也能品味得父子亲情一二,却也只是拼命记录老师所讲,笔不离手,安有间思考?现观之,觉其文笔朴实无华,颇得读者之心,篇幅短小精悍,却在流露真情的同时,抨击大革命落败后使其家庭变故的黑暗社会,令人感动,令人愤怒!

“虚,柔也。”柔似水,水者无形,心有间,以无形入有间,留下一片瑕思的空白。其文是如此,平静的水面下暗波汹涌——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

《荷塘月色》中“采莲花”几段颇受争议,余光中先生将其贬为全文挫败之笔,“祸患千万子孙”。这样的评论夸大颠倒了是非。“女人情结”乃其“柔”风之至。那是超越世俗污浊的高尚境界,安能以鄙夷邪念之心比之。《歌声》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訣,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绿》也有“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多么形象的比喻!当他的心逐渐趋于平静时,便带着这种把女人作为艺术鉴赏的审美情趣和经验去感知自然万物,以独特的艺术感觉写下了记景抒情的传世名篇。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在那个封建时代竟能用得“少妇、处女”等词,足见其思想之开放。他是用自己的笔打碎那面压在人们心中的沉重的镜子,因为在那个世界里,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他在追寻光明的道路上,虽因此而置身于风口浪尖,却恰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与冰心之柔不同,他的柔是男人的类型。

毛泽东曾赞朱君“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朱先生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除了这些躬行的事迹外,其爱国观念在各篇什中也能探知一二,以《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为代表之作。

此文中男孩的动作、神态与“我”的心理状态相穿插,不断变化,得出结论。“但这个十来岁的白种孩子,竟已嵌入人种与国家的两种定型里了。他易懂的拚着人中的优势和国家的强力,伸着脸袭击我了。“原本天真烂漫的男孩出人意料的转变令人颤栗,但看得出作者并未怪罪于他,而是因与这个肮脏的社会环境,在纯洁的天使也会被染成黑色,或许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军阀、社会黑暗的抨击,但我认为更恰当的应是作者心中的焦虑、恐怖:自己无法挽救一代人,难道还要眼睁睁的看着下一代白种人继续横行跋扈,下一代黄种人继续趋炎附势?不忍、无奈、痛苦之情足以见证其炙热的爱国之心。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阳刚给朱先生的柔风平添异彩。黑格尔说:“多样的统一,辩证的统一。”柔、刚原是异物,却能相适相存、相异相容,思想境界上的统一把朱先生的艺术风格塑造成了传奇。

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篇11

《张晓风散文集》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散文集,这部散文集精选了作者张晓风近九十篇散文,我读后感到,每一篇散文的文风都很朴实,故事情节也不过是平常的一些琐事,但却很生动精彩,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肯放下。

《包子》和《一山昙华》是《张晓风散文集》中我认为含义较深的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在当今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包子》一文通过儿子对母亲的不尊敬、不孝敬,刻画出儿子任由母亲自身自灭的一种态度。文中儿子西装笔挺,骑着威风的摩托车;而老母亲却住在黑如蚁穴的房子中,手捧着一把小炭篮与之相依为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是生我养我的`人,我们的成长进步,都倾注着母亲的关心和关爱,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母亲就老了,就走不动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因为我们不能忘记母爱的伟大,不管我们身在何处都要尽一份儿女对母亲的孝心,尽一切努力关心和照顾好母亲,让母亲过好幸福的晚年生活。

《一山昙华》讲述了作者因与丈夫一同去夏威夷游玩,错过了观赏满山遍野、香气扑鼻的昙花,只看见凋谢的花朵;于是幻想出了一山昙花争相开放的景色。透过这篇散文,我的理解是,有些东西我们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另一些东西。作者没有因为错过了观赏昙花是最佳时间而灰心丧气,而是从心里幻想出一幅美景,从而也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上帝把你的一扇窗子关闭了,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王羲之的兰亭序集我没买到,但买到了《张晓风散文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淡忘了眼睛目睹的美景,却记住了迟来的景色,这才是拥有。

读毕淑敏散文集有感心得 篇12

因此深深的感谢这么一位女性,能用美妙的文字、真实的事例为众生敲响亲情的警钟,使世间少了几位一定要去寻找“后悔药”的凡夫俗子,这才是文字工作者对社会实实在在的贡献。

《不宜重逢》写出了许多人用事实验证过的真理,谁都经历过初恋或暗恋的时光,几年过后,几十年过后,还是不要刻意相逢为好,正所谓:相见不如怀念。

读《鲁迅文集》有感 篇13

每当脑海浮现鲁迅二字时,我就会想起他那人格的独立,正因为他的真实,笔锋如刀刻在心中刻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且,他有强烈的使命感,鲁迅之所以是鲁迅,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吓,他出门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他不惜以生命高扬理性,以其坚毅警示众生,因而使人望其项背而终生敬仰。

当我拿起鲁迅的灵魂作品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振兴的良药。鲁迅曾说过,“医治中国人只是把他们的身体治好,但却救不了他们。”所以,鲁迅开始从文,用他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具攻击性的文字,让国人,仍至世界体会到他的所向披靡的无畏精神。

小时候曾读过《朝花夕拾》,但郁闷的是我当时没能读懂,生生地误会了鲁迅的文学功底。后来,心智趋向成熟的我渐渐触到它的内涵,它讲述的乡村生活体现了眷恋和厌恶相互参透的乡恋情。另一个是鲁迅在逐步接受进步文明的同时,也在现实中摧残着破旧的,愚弱的故乡。

鲁迅先生对儿童问题的关注一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话题,如《朝花夕拾》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五猖会,鲁迅以其少年“单纯与自由”的心灵去看待,评价自身和世界。但是,在充满童趣的散文中,又辅成人视角来仅观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父亲在“我”大声叫嚷中痛苦地咽了气,现在“我”知道这却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这样,鲁迅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转换过程中,不断地咀嚼,追寻童年经验,从儿童封建社会重压下的弱者的角度出发去抨击封建文化儿童的腐蚀,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尊严的践踏。

我轻盈盖上书本,手指依旧残留着书页上淡淡的香韵,但我知道,那始终会散去;但是,那锋利笔锋在心中刻画过的痕迹,却与岁月的长流而深深沉淀于心灵的深处。

读《鲁迅文集》有感

每当脑海浮现鲁迅二字时,我就会想起他那人格的独立,正因为他的真实,笔锋如刀刻在心中刻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且,他有强烈的使命感,鲁迅之所以是鲁迅,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吓,他出门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他不惜以生命高扬理性,以其坚毅警示众生,因而使人望其项背而终生敬仰。

当我拿起鲁迅的灵魂作品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振兴的良药。鲁迅曾说过,“医治中国人只是把他们的身体治好,但却救不了他们。”所以,鲁迅开始从文,用他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具攻击性的文字,让国人,仍至世界体会到他的所向披靡的无畏精神。

小时候曾读过《朝花夕拾》,但郁闷的是我当时没能读懂,生生地误会了鲁迅的文学功底。后来,心智趋向成熟的我渐渐触到它的内涵,它讲述的乡村生活体现了眷恋和厌恶相互参透的乡恋情。另一个是鲁迅在逐步接受进步文明的同时,也在现实中摧残着破旧的,愚弱的故乡。

鲁迅先生对儿童问题的关注一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话题,如《朝花夕拾》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五猖会,鲁迅以其少年“单纯与自由”的心灵去看待,评价自身和世界。但是,在充满童趣的散文中,又辅成人视角来仅观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父亲在“我”大声叫嚷中痛苦地咽了气,现在“我”知道这却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这样,鲁迅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转换过程中,不断地咀嚼,追寻童年经验,从儿童封建社会重压下的弱者的角度出发去抨击封建文化儿童的腐蚀,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尊严的践踏。

上一篇:雁南飞下一篇:《雪地寻踪》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