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预算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河道治理工程预算(精选8篇)

河道治理工程预算 篇1

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汇报材料

我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河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线,也是灌溉、排涝、航运、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我省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河水污染、堤防坍塌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河道总淤积量达20亿m3,平原河网普遍淤高,淤积严重的河段淤高以上。根据171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全省有%的河段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河网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主要水系 的干流水质多为ⅳ类或v类,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省政府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整治重要河道1万km,工程总投资200多亿元,基本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再现扛南水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风貌。

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

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二、治理措施

1.山溪性河道治理

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

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

胖堤型设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2.平原河网治理

生态护堤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

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对于没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土堤可采用植树、种草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在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缓于1:4的毛石堆砌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

梯形断面一般适用于城镇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为便于河道管理,防止河岸边坡耕作,河道两岸保护范围内用地采用征用或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要从当地的风土民情、地域特色的水文化出发,降低河道的护岸高度,建设亲水平台,塑造以石、水、绿、物、路等要素结合的园林式滨水景观。

保护湿地,保留水面,避免围河湖造地

湿地是指天然、人工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要保留独具特色又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植物和生物的

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水生动植物是水体的净化器,湿地是城市环境的肾.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又有众多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并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在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河网湿地,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留水域面积,避免围河湖造地,防止湿地面积减少,为鸟类的迁移、湿地动植物生长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也为人类生存改善环境。

修筑人工鱼巢,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

在满足行洪、排涝、通航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修建人工异型块鱼巢,尽量采用毛石护坡,正常水位以下的护岸衬砌采用空心异型块、预制鱼巢等结构形式,提供鱼类等水生动物安身栖息的地方。在河道中用堰坝

拦蓄河水时,应留有一定宽度的辅助性陡坡输水道,以便水生动物上下游交流,有利于鱼类生长。局部河段设置两栖动物上下岸的通道,为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从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条件。

3.城镇村集居地河道治理

建立”水景观体系”概念

水景观体系是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水系。城区河道两岸以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需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城镇建设与规划要突出亲水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

在达到防洪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休闲、亲水、生态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在江南水

乡城镇建筑布局规划和整治方案中必须坚持“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突出亲水和生态。对于绿化工程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城市景观设计,结合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穿越城市繁华地段而且水质较好的河道,可以采取双层断面的箱涵结构,下层暗河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城镇区域内建双层河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可提高河道两岸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要具有人类活动安全保障

矩形断面由于离水面较高,需设置扩栏等保护措施,同时沿直立护墙设置两岸交错上下台阶,满足上岸和下水的要求。梯形断面的河道边坡要考虑游人行走安全要求,留足马道宽度,并采用

草坪缓坡或错落有序的毛石堆砌等方式以达到亲水要求。亲水平台或亲水台阶的护岸,需根据水位变幅,在亲水平台中设置水下平台,水下平台应有足够宽度,以保护游人在亲水、戏水过程中的安全。设计时允许小洪水淹没某些岸边设施,使河道的常水位尽量贴近人们,让人能走到水边则更好,长时间保持一定水深,洪水来时让其上滩。

沿岸古迹开发与保护

河道治理中,文物保护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浙扛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河道沿岸文物古迹众多,整治中,应通过开发、保护,挖掘这些古迹的内涵韵味,恢复古迹,并将其融合到工程之中,设计成风格各异,却又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处一景。如绍兴市正在进行的对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的整治,从整条古运河文化特色考虑,运河之间布置了纤道石塘、缘木古渡、贺循塑像、浪桨风帆等内容。通过对古纤道等景观遗迹的保护开发与运河环境 的综合治理,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再现了绍兴古运河悠久历史文化,把古运河建成碧水长河、生态绿园、文化走廊,充分显示江南水乡、历史名城的无限风光。

4.污染源的控制处理与水体改善

截污治污,加强管理

河道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环保、城建、规划、土地管理、航运、园林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在河网水质严重污染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截污和改善河网水质的综合措施。对于城镇村集居地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同时提高居民的素质,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

水体置换,吐旧纳新

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排污等工程措施,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

总量,防止河网水体的恶化,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水体质量,还需采取水体置换、引水配水工程,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杭州市为了彻底改善西湖水质,实施控制上游环境和引水工程等措施,开展了西湖西进工程。由于湖西人口密集,水体保护受到威胁,采取疏散人口和建筑密度,完善基础设施,治理污染源,阻止污水进入溪流再流往西湖,新开挖水域千亩,将原先分散的水面互相贯通,并完善西湖引水设施等措施,使现在一年换2次水,达到每年换12次,基本解决丁西湖的水质污染问题。

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通过采取疏浚、截污和引水等工程措施后,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湖水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西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50年前,西湖湖底水草丛生,水质清澈见底,之后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疏浚,水生维管束植物大面积灭绝,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湖泊从草型转变为藻型,浮游植物控制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对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还应采用生态方法解决。湖泊的水生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方法进行湖泊污染治理,利用各营养生物种群间的生态关系,控制某些种群,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旱伞草、万寿菊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使富营养湖泊的水体变清。

三、探讨性技术措施

1.超级堤坝

堤宽约在堤高的30倍以上,堤顶可建设交通道路及住宅、商业街等。由

于堤身较宽,即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沿海城市的诲塘推广超级堤坝建设。

2.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

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没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人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

3.水系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治理工程预算 篇2

1 水面线计算的分析

1.1 水面线计算方法的选择

水面线计算是河道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 对河道治理的工程量及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河段的资料, 水面线计算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将治理河段划分为若干个河段, 逐段推求。在每一河段内, 根据实测的断面资料、相应的洪峰流量、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及各河段糙率等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计算的方程如下:。其中, z1为起调水位;z2为计算断面水位;α为动能修正系数;Q为流量;A为过水断面面积;h1-2为两段面之间的水头损失。其中, hf为沿程损失;hj为局部损失;s为断面间距;珚Q为平均流量;珔A为过水断面面积平均值;珔R为断面水力半径的平均值;ξ为局部损失系数;v为断面流速。2) 曼宁公式法。曼宁公式法根据治理河段平面图, 布置若干控制断面, 采用曼宁公式计算。计算方程如下:。其中, n为河段的糙率;Q为流量;A为过水断面面积;i为河段的纵向比降;χ为计算断面的湿周。曼宁公式法将河道看作是体形规则的“天然渠道”, 对于沿程较为规则的河段,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但是天然河道一般形态多变, 因此, 该方法的精度有限。3) 水面比降法。水面比降法是一种粗略的类比法, 通过调查河段近年的洪水位, 确定水面的比降, 再根据控制断面推算整个河道的水面。该法只适用于资料缺乏的河段。河道治理设计中推荐采用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 其余的两种方法可作为一种粗略的校核。

1.2 计算软件的选择

河道水面计算常用的软件主要有:1)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水文工程中心开发的HEC—RAS软件, 该软件以能量方程为基础, 可以计算一维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河道水面线。2) 荷兰代尔夫特水力学所及有关机构联合开发的SOBEK软件, 该软件以一维圣维南方程为基础, 计算河道水面线。现以云南省彝良县洛泽河角奎镇附近的河道水面线计算为例, 对以上两种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 洪峰流量1 621.00 m3/s, 河道为缓流, 控制段选择在下游, 计算起始断面水深为832.45 m, 河道糙率综合取值为0.04。SOBEK软件迭代初始水深为0.0 m。

水面线计算成果见表1及图1。

根据表1计算成果, HEC—RAS软件的计算成果略大于SOBEK软件, 最大差值约0.2 m, HEC—RAS软件计算结果更偏于安全一些。由于HEC—RAS软件运行费用远低于SOBEK软件, 且成果整理也较为简便, 因此实际设计推荐采用HEC—RAS软件。

2 河道防护形式的选择

2.1 传统的河道防护措施

传统河道防护多采用刚性防护措施, 主要为浆砌石防洪墙、浆砌石 (钢筋混凝土) 护坡等, 结构抗冲刷及破坏的能力强, 能够适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但传统刚性防护很少考虑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阻断了河道与外界的环境交流。

2.2 现代河道防护措施

现代河道防护多采用生态防护措施, 主要有植物护坡、格宾石笼、生态袋护坡、生态混凝土等措施。其优点是在满足工程结构安全的基础上, 达到了河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实现了河道的持续发展。其缺点是生态防护措施的强度不大、抗冲刷能力较差, 不适宜流速大的部位。各生态防护措施优缺点的对比见表2。

2.3 河道防护形式的选择

河道治理的目的不同, 选择的防护形式亦应有所区别。防护形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水力条件、天然建筑材料、施工、维护等因素, 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生态治理、亲近自然”的理念, 避免河道治理的“渠道化”, 尽量不改变现有河道的走向及岸坡结构, 减少二次生态破坏。流速不大的河段, 应优先采用生态防护措施, 尽量避免防洪堤的新建, 如必须新建则应优选生态护坡土堤。流量较大、流速较高的河段, 应首选防冲能力较强的防护结构, 冲刷较深的河段宜选择刚性防护。

3 结语

1) 河道治理设计中推荐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根据实例计算, HEC—RAS软件计算结果更偏于安全一些, 由于HEC—RAS软件运行费用远远低于SOBEK软件, 且成果整理也较为简便, 因此实际设计推荐采用HEC—RAS软件。2) 河道治理应根据不同的治理目的, 选择适宜的防护方案, 在满足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应大力推广和使用生态防护措施, 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通过对不同水面线计算方法及软件的分析, 对传统及现代河道治理防护形式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河道治理设计的一些建议, 指出河道治理设计中水面线计算、防护形式的选择对工程的安全及投资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面线计算,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炜.水力计算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2]刘洋.几种水面线推算方法的比较[J].人民黄河, 2011 (2) :51-53.

河道治理工程预算 篇3

【关键词】探讨;中小河流;问题;措施

0.引言

当前我国对一些大河大江的治理工作非常重视, 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作却相对滞后, 多数中小河流尚未得到治理或治理标准较低,工程质量较差, 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中小河流具有局部暴雨强度大、洪水突发性强、涨势猛、洪峰流量大、预报预防难度大、发生频率高等特点, 极易造成泥石流、堤防决口、冲毁村庄和道路、淹没农田等重大灾害, 且我省大部分中小河流两岸土地多为良田好土,人口居住较为密集, 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1.目前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不足

多数中小河流规划阶段基本情况不明,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治理目标和任务不明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增加,社会财富日益聚集,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都对防洪保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前期规划治理目标和任务已不能满足河流现实治理和管理的需要。

1.2河流地处地质条件复杂、分布比较偏远地区

大多中小河流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交通欠发达的山区、城镇,这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治理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治理中小河流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再加上一些中小河流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喀什特地貌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

1.3防洪基础设施薄弱, 河道萎缩严重

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 洪水暴涨暴落。由于许多中小河流, 特别是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集镇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 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 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一些中小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加之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 多年未实施清淤, 致使河道萎缩严重, 行洪能力逐步降低, 对所在地区城乡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4群众意识浅薄,生态破坏

由于河道区域群众意识浅薄,受到的教育程度不高等原因,使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民众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生活和生产垃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给中小河流水体造成污染,随着垃圾日益淤积,加之有些群众在河道里填土种植高杆作物,造成河道淤积。

1.5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落后

由于高水平的水利专业技术队伍严重不足,对中小河流治理在管理水平上还趋于落后,不能很好满足现代水利发展的需要,加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治理资金严重不足,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近年来, 群众投劳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和组织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对中小河流的治理(河道清淤和堤防加固等)日趋减少。

2.中小河流的治理对策

2.1坚持设计先行原则,制定科学治理建设规划

应组织专门技术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反复比较,优化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规划、勘测设计,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有效的保护,防止重复建设。对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多种问题进行解决时,要把全局规划作为指导的基础,并按照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及标本兼治的方针对中小河流进行逐步的防洪减灾、防治水污染及利用水资源方面的治理。在规划时,对治理目标、标准、内容及措施等要明确。

2.2坚持防洪优先、加强岸坡整治与防护

在水利建设布局上要加快现有水利工程的除险保安和续建配套, 使现有水利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 发挥应有的效益。大力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要在抓紧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 加快沿河两岸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人口稠密区的河堤护岸工程建设,采用生态型硬质护坡形成岸体,然后再进一步实施植物护岸。

2.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根据河流特点和防洪保护需要以及治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结合中小河流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裁弯取直与理顺河势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 找准需要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 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 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 讲求治理效益。目前,一些地方为了力求美观,裁弯取直空出河滩,将河道治理作为开发两岸的主要手段,改变原有河势,形成新的防洪隐患。

2.4加强水利职工队伍建设, 建立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

建立水利人才激励机制, 为水利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有利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同时, 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大水利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力度, 努力提高水利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和选拔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水利职工队伍,以适应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

3.结束语

中小河流的治理,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小河流的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治理规划。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 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的防洪安全为目标, 要统筹处理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统筹协调好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要统筹衔接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系, 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 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既有效防御洪水, 又安排好洪水出路。要因地制宜, 区分轻重缓急, 分期分段开展治理。

【参考文献】

[1]王明军,包广来,许月光.中小河流治理与管理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12):729-730.

[2]李明,董丽荣,王念忠,于翔.加强中小河流管理确保防洪安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0,(01).

[3]陈鸿飞.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中国水利,2009,(06).

[4]王君峰.黑龙江省中小河流治理问题与对策[M].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01):328-329

河道治理工程预算 篇4

一、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河道治理工程融资+施工总承包建设项目已由****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号文件核准公开招标,建设资金为自筹资金。招标人为****投资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工程的施工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欢迎符合条件的投标申请人前来参加投标。

二、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1、项目名称:****河道治理工程融资+施工总承包建设项目

2、招标编号:****

3、建设地点:****流域

4、规

模:总投资约****万元

5、工期要求:暂定300天(日历日)

6、质量标准:合格工程

7、保修要求:按国务院[2000]年279号令

8、招标范围:具体内容详见工程量清单。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依法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处于有效期;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且处于有效期;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3.2 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及以上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处于有效期;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

3.3 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为市政工程专业壹级注册建造师资格,具备有效的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技术负责人具备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施工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按**建建[2015]57号文要求配置,即至少项目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施工员2人、安全员2人、质量员1人。不接受投标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作为本项目的关键岗位人员,关键岗位人员不得有在建项目,以***建筑工程项目监管信息平台查询为准。省外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如持有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其证书应能通过互联网查询真伪或提供由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证书真实性证明;省外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本公告发布后出具的施工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无在建工程证明。3.4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四.融资、回购期限及比例

4.1融资担保:投标单位在报名的同时向招标人提交融资诚信金,具体事项请联系招标人。

4.2回购期:回购期为二年,竣工后回购50%,第二年审计完成后付50%。五.评标办法

5.1 本项目评标办法详见招标文件。5.2 资格审查按照*建建***号文件执行。六.招标文件的获取及澄清答疑发布

6.1 招标文件领取时间及地点:招标文件领取时间另行通知,招标文件每套400元,售后不退。领取地点:***有限公司(*****)。

6.2 澄清答疑采用书面发布方式。招标人对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的澄清答疑均采用书面形式发布。

七.投标文件的递交

7.1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有关事项详见招标文件。八.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在***招标投标监管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发布。

九.行政监督

本次招标项目接受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招标投标监管机构监督。招投投标监督机构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

十.招标人补充的其它内容

10.1报名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止,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4:30至17:30时止。北京时间(节假日休息,逾期不予办理)

10.2报名地点:**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协会信息中心(***大楼4楼)10.3报名要求:

投标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授权委托人为本项目项目负责人)携带:

1、公告期间内开具的单位介绍信(介绍信日期以电脑打印时间为准);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

3、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

4、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

5、注册建造师资格证书及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原件;

6、技术负责人技术职称证书原件;

7、按湘建建[2015]57号文要求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及法定代表人的相应的有效的资格证件及身份证复印件,提供企业所属社保机构出具的近6个月的社保证明(养老保险)原件;

8、湖南省外企业须按照湘建建【2015】190号文件要求办理省外入湘企业基本情况登记(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网”查询为准)或具有入湘施工登记证(处于有效期内);

9、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外省关键岗位人员资格证书真实性证明;

10、省外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本公告发布后出具的施工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无在建工程证明;

11、由招标人开具的融资诚信金回执单原件。以上各项报名资料均安要求验原件及复印件且留存胶装加盖公章的复印件二份,否则不予受理。各单位不得围标、串标,不得采取挂靠;不得提供虚假资料一经发现,立即上报相关部门,追究责任。

10.4本项目不统一组织现场踏勘,请有意向投标人在报名前自行去施工地点踏勘,向招标人充分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及施工环境。

九、联系方式

招标人:*****有限公司 地址:***大厦15楼

联系人:**先生

电话:***

***招投标协会信息中心

联系人:****

电话:***** 地址:****大楼4楼

招标代理机构:****有限公司 地址:****写字楼18楼1806室 联系人:**女士

河道治理工程预算 篇5

【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包含四段河道整治

第一段:本段长1941.73m,渠道起点位于规划洗瓦堰轴线,在XX沟进口设置闸门于洗瓦堰分洪。明渠标准横断面为倒梯形生态渠道,渠底宽5m,首部设置分洪水闸、新建3座涵洞,利用2座现状涵洞并对其上下游加长处理。

第三段:本段长1281.07m,第三段XX沟起于规划XX大道与XX路交叉处,沿规划XX大道北侧绿化带由西向东到达XX大道西侧,在XX新城绿化带范围内沿XX大道由南向北将洪水排入现状横穿XX大道桥梁。矩形渠道宽7m,新建1座涵洞,并在末端设置为暗涵形式排泄洪水,末端暗涵段总长782.82m。......【渠道护坡工程】

渠道护坡底设置C20砼护脚,顶宽0.5m,面坡1:0.5,高出渠底高程0.8m,并设置1m基础埋深。护脚挡墙沿渠道纵向每隔10m设置一道2cm宽沉降缝,内填沥青木丝板。

渠道护底采用2层结构。表层为30cm厚C20砼铺砌,其下为10cm厚砂砾石垫层, 上层砼铺砌中部沿排洪渠纵向间距2.5m对称设置尺寸0.8×0.7×0.3m的C20无砂混凝土块;挡墙及护底原则每10m分沉降缝。

【涵洞工程】

本工程涵洞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由顶板、底板、侧墙构成。根据不同宽度和覆土厚度采用不同取值,顶板、侧墙取值为50cm~60cm,底板取值为50~70cm。顶、底板和侧墙之间均设置梗腋倒角。箱涵底设置15cm厚C15砼垫层。

涵洞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翼墙采用C30砼,顶部挡土板为C25砼,直径大于10mm钢筋采用HRB400,其余采用HPB300钢筋。

【导流方案】

本工程施工特点是范围大,堤线长,构筑物呈线性布置。由此,结合现场情况,我单位拟在原河道,截弯取直段,堰坝等处采用纵向式围堰,侧向导流方式。

纵向、横向施工围堰采用编织袋装土外侧围护。

堰顶宽1m,迎水面坡1:1.5,双层袋装土;背水面坡1:1.5,单层袋装土。

【土石方工程】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主要以土方开挖为主要内容,共需开挖土方量41.5万m3.基坑开挖前,用石灰粉撒出基坑的开挖边线,并在临近位置打入水平桩,在水平桩上标记出开挖深度。

挡土墙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13)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 SL/T235-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1年)

......155页 编制于2014年

生态袋和标准扣摆放步骤示意图

三维生态绿化护坡施工工序

启闭机安装流程图

工作闸门安装工艺流程图

河道治理工程预算 篇6

现发布《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伊通河城区上段河道治理工程清障、占地的若干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宋春华

一九九七年一月七日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伊通河城区上段河道治理工程清障、占地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实施伊通河城区防洪规划,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长春市土地管理细则》等法规、规章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伊通河城区上段河道治理范围(以下简称河道治理范围)为黑嘴子桥至自由大桥之间河道及其规划确定的两堤背水面堤脚线外50米以内区域。

凡在河道治理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伊通河城区上段河道治理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河道治理工作。

南关区人民政府、二道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具体负责本辖区河道治理范围内的清障、补偿、安置等工作。

市计委、建委、土地、规划、房地、城建、公安、林业、水利、乡企、蔬菜办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河道治理有关工作。

第四条河道治理范围内的房屋、大棚、温室、抽水泵站、畜(禽)舍、渔塘、水井、坟墓、林木、料场等均为行洪阻水障碍物,一律予以清除。

第五条清除河道阻水障碍物遵循“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设障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下同)组织有关部门强行清除,清障费用由设障者负担。

第六条河道治理范围内清除的下列阻水障碍物给予补偿:

(一)有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屋;

(二)农民投资兴建的温室、大棚、水井;

(三)农民自有树木;

前款规定以外的阻水障碍物,一律不予补偿。

补偿标准由指挥部按照有关规定制定。

第七条有主管部门的设障单位房屋, 由其主管部门负责迁出、安置;无主管部门的单位(含私营企业)房屋,由其自行迁出、安置;居民有有效产权证件的房屋,由男方所在单位负责迁出、安置,男方无单位的,由家庭成员中有单位职工所在单位负责迁出、安置,家庭成员中多人有单位的,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确定迁出、安置单位;家庭成员均无单位的,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负责迁出、安置。

违章建筑的住户,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凡属1 986年2月21日以前建设的,依照前款有关规定迁出、安置;有当地常住户口,但其违章建筑在1986年2月21日以后建设的和无当地常住户口的,不予安置。

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列入拆迁计划的单位和个人,至今尚未迁出的,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组织迁出、安置。

依照本条款一、二款的规定予以拆迁、安置的,所需拆迁、安置费用,由所在区人民政府核定后支付给负责拆迁、安置的单位,属于应当补偿被拆迁人的,再由拆迁、安置单位补偿给被拆迁人。

第八条被拆迁单位职工停产停业补助费、被拆迁住户搬家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按照《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长春市城市房屋拆迁安置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被拆除的房屋易地重建的,规划和土地部门应当优先批准地号,其建设工程按拆除房屋建筑面积免征市政设施配套费等相关费用。

第十条河道治理工程范围内国有土地由市人民政府依法无偿收回;通过征地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按原征地价格给予补偿;征用的集体所有土地,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给予补偿。

耕地面积核定,以农业税的课税面积为准。

第十一条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给予补偿:

(一)耕地;

(二)渔塘、林地、有证照砂场;

(三)宅基地。

前款规定外的其他集体所有土地.一律不予补偿。

第十二条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发给安置补助费。

第十三条土地补偿费、农业人口安置补助费的标准,依据《长春市土地管理细则》、《吉林省非农业建设征用土地产值标准》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土地补偿费、农业人口安置补助费、房屋拆迁补偿费、被拆迁单位职工停产停业补助费、被拆迁住户搬家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由市人民政府核定后拨付给南关区人民政府、二道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包干使用,超支不补。

第十五条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用地,应当缴纳的有关费用,属于市人民政府征收的部分,全部免征;属于省人民政府征收的,由有关部门按审批权限申请办理免征手续。

第十六条对拒绝、妨碍、阻挠、拖延河道清障和治理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由有关部门给予警告,直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工作人员有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指挥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本规定由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河道治理工程预算 篇7

某工程区域地质为全新世稳定构造, 不具形成构造性地裂的可能性。该主体工程包含多个分部工程, 文章主要对其中的土方填筑工程进行探讨。

2填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料源控制

填筑土方施工材料应符合图纸的规范要求, 不合适的填筑土料禁止使用, 如树木, 树根, 植被, 大孤石等。用作垫层的碎石等的颗粒级配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超粒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3%, 逊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 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控制在10%以内。不合格的土料、垫层料等一律不得用于工程。

2.2含水量控制

由相关人员对填筑土料的现场含水量和最优含水量随机取样进行试验。土料填筑时土料的含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如料场土料的天然含水量不符合施工填筑含水量时, 应根据土料开挖方式、装运卸流程以及气象等条件对料场土料含水量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以翻晒或加水为主, 具体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3运输

土方工程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车辆, 土壤物质运输, 所用材料应相对固定, 车厢、轮胎要保持清洁, 防止车厢和轮胎上剩余的土壤带入清洁垫料源材料和填充区域。土壤材料运输应堆场挖掘, 装载和卸载, 车间材料和工艺的不断顺序一致避免过度流动通过水分含量过多的变化引起的。垫层材料的运输和装卸过程中, 应采取措施防止颗粒分离。在运输过程中的反滤材料应保持湿润, 卸载高度应该加以限制。

2.4填筑前准备

填筑前要对土石方填筑部位的基础进行清理和排水工作, 完成后应由监理人验收, 并符合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 合格后, 才能开始填筑。

2.5填筑和压实

填筑一般要求在水平层充填, 回填厚度和压实参数要符合设计要求, 用合格的压实机械把每层压实度, 达到监理人检查标准。在运输, 摊铺和压实充填材料, 填写所需填充区域分布和合理分布, 随着压实密度层是相同的, 当一层材料的主题确定水含量, 采用机械压实干密度的层, 直到等于或大于规定的干容重为止。监理人要对施工中所用的压实机械进行详细的审批。

机械压实次数和运行速度要以获得规定的压实标准为控制, 相邻的两个重叠的至少50厘米的轮迹。当使获得规定的压实度必须确定, 压实次数已经达到, 应在监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 完成现场试验确定的压实符合要求, 试验符合规格或其他经批准的方法。在现场试验证实符合要求时, 方可为下一层填筑。

2.6土料填筑

土料填筑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碾压试验, 以确定填筑施工的各项控制指标。铺土面应尽量平顺, 以免造成过多的接缝。若由于施工需要进行分区填筑时, 其横向接缝坡度不得陡于1:3。若需留纵向接缝时, 应事先征得监理人同意, 并应采取经监理人批准的专门处理措施。在接合的坡面上, 应配合填筑的上升速度将表面松土铲除至已压实合格的土层为止。坡面需经凿毛处理, 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然后才能继续铺新土进行压实。为保持土料正常的填筑含水量, 日降雨量大于10mm时应停止上堤。当风力或日照较强时, 应根据监理人的指示在坝面上进行洒水湿润, 以保持合适的含水量。填筑面一般宜略向上游倾斜, 以利排除积水。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填筑施工时应按DL/5129-2001的相关规定执行。

3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质量控制

3.1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下雨的情况, 因此必须要在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 并将施工作业面做成向外侧倾斜, 防止积水, 还可采用覆盖的措施防止雨水下渗, 保证施工条件, 如施工地日降雨量超过1mm就必须要停止填筑。雨季停工时, 要在堤体表面铺设保护层, 保护坝面, 防止雨水冲刷坝面, 复工时清除保护层, 并将填筑面含水量调整至合格范围, 经监理人验收后再施工, 并作记录备查。

3.2灌浆试验人员跟班作业时, 在任何时间采样发现不合格的填筑质量, 及时清除土料。每层不少于3的采样, 碾压遍数和压实度的现场压实试验和土工试验。测试土壤水分含量, 干密度和校正。当地的“弹簧土”的出现, 层间光面, 土壤和其他质量问题, 及时挖掉重新填筑。

3.3填筑前, 首先按各填筑区料级配及碾压技术参数进行分区碾压试验, 确定设计碾压工作参数, 确定铺料厚度、碾压机械类型及重量与碾压遍数的关系、填筑料的含水量、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等施工参数, 试验成果报监理人批准后, 用以指导堤体填筑, 施工中严格遵照执行。

3.4填筑在堤基处理验收合格后进行, 对于上一层料的填筑, 必须在已填筑的层面经检验, 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碾压施工采用进退错位法, 沿着堤轴线方向行走机械, 对已填筑的各段设定明显的标记, 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 上、下层分段接缝错开布置。每层段碾压结束后对土样干密度取样检测, 合格后进行上层填筑, 否则重新碾压直至合格。

3.5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土料, 并与料场开采、装料和堤面卸料、铺料等工序持续和连贯进行, 避免周转过多而导致含水量的过大变化。砂砾料从开采到运输卸料, 直至摊铺碾压, 层层控制, 层层把关, 严格控制每道环节施工质量。

3.6在接合坡面上, 配合填筑上升速度将表面松土铲除至压实合格的土层。坡面进行刨毛, 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再进行铺填新土。堤体填筑作业面保证层次清楚, 铺料时, 随卸随铺, 不得积压成堆。暖季堆石填筑, 风力或日照较强时, 为了保持合适的含水量, 在堤面必须进行洒水润湿, 冬季不洒水。边缘位置得不到振动压实, 采用机械夯实的方法。

3.7遵守施工程序, 对料场覆盖的剥离要自上而下逐层清除, 所剥离的材料要分区堆放, 不要同成品料混合。砂砾料开采, 首先按照设计要求的级配进行爆破试验, 对于不满足填筑要求的超径块石, 在装车时一律剔除, 不准上堤。开挖的可利用渣料及时运至指定堆放地按规定堆放, 避免与弃料混杂, 以保证该料的质量。

3.8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对砂砾料进行铺填。施工现场要设专人对上堤材料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如在填筑区发现对有个别超径大块料, 需要用机械夯碎之后才能使用。块石过于集中时, 要用机械挖除, 并经混合调料后, 再填实碾压及加夯夯实。

3.9河道坡面要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如有冲蚀或塌坡情况的出现, 需按照专门设计对坡面进行回填补齐。

3.10填筑施工完成后, 所铺筑的保护层要向外侧倾斜, 这样有利于雨期降水能够顺利排出, 避免堤坡积水或冲刷。

4结束语

文章所论述的土方填筑质量控制侧重于技术管理层面, 为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现场设立专门质量检查机构, 实行“三检”制度, 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加强测量、监测等手段, 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剑飞, 姜强.如何控制堤坝土方填筑施工质量[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9.

[2]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城市河道的生态与景观治理 篇8

关键词: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5-0059-03

河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型,不仅具有防洪泄洪、水利航运的作用,还能改善城市生态与小气候,给人们提供游憩之地。日本在1997年颁布《建设省河川砂防技术标准及解说》,在河道护岸工程设计中提出“护岸往往设置在重要的河边,周围有生态和自然景观等环境,因此护岸应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

我国在河流保护与河道生态工程技术领域起步较晚,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各地实践中,有些城市采用生态技术手段如生物氧化塘、湿地净化等改善河流湖泊的水质,有些城市运用生态景观廊道治理理念,实现了集水利、生态、休闲、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城市滨水空间,如成都府南河、南京秦淮河的生态治理。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取得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国外先进的河道治理理念及技术措施间存在较大差距。

1 当前城市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护岸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在“治水第一”的政策指导下,城市河道下垫面被采取硬化处理,平面上进行裁弯取直,为的是加快过水速度,使得城市河道逐步渠道化。水生植物在硬质河道难以生存,微生物、鱼虾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河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被大大削弱。为保护城市安全,人们将河堤逐年加高,并建设大量钢筋混凝土、块石堆砌的垂直护岸,破坏了原有的河流形态[1]。

1.2 河道景观遭到破坏,降低了亲水性和通达性

完全人工砌筑的河道与堤岸,改变了在多重自然力作用下形成的河床、河岸的自然特征和重要功能,同时,忽视了河道与城市的横向联系,石砌的护岸垂直陡峭,使得人们走在河边,有一种落差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和通达性。河流两岸原本可供人与自然亲近的天然场所被闲置了。

1.3 河道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渠道化的硬质河道,破坏了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河中水草绝迹,两栖类动物的生态廊道被切断,水生昆虫不能正常羽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2]。

1.4 水质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两岸的土地被大量开发利用,附近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水质恶化,加速了水生动植物的灭绝。

2 城市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2.1 多目标兼顾原则

城市河道治理不仅是解决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通达性、增加休闲亲水场所等方面。如果仅仅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浪费,重则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兼顾。

2.2 自然生态保护原则

依据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景观异质性,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沟通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生境走廊,构建城市河湖“斑块—基质—廊道”的有机整体。

2.3 自然美学原则

河道景观设计尽量采用自然线型,强调植物造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滨水景观。

2.4 公共性、共享性、开放性原则

城市河道不应该是被闲置的一角。在设计中,重视公共空间的通达性,重视提供亲近自然的交往空间,强调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共享性,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到河岸边驻足、观赏,实现人与自然的亲近。

3 河道的生态修复

3.1 生态河道建设

首先,去除河底平坦的硬质衬底,改为缓坡。其次,按照宜宽则宽的原则进行修复。一方面是通过对河道清淤,加大河道蓄水量,强化河道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是在河道两岸保留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存发展提供栖息地。沿河设置一些蓄水湖池,或是布置河心小岛,使河流产生分合变化,有聚有散。河道拐弯冲刷严重的地方,可将凸段后移。

3.2 生态型护岸

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影响下,一些城市在对河道进行改造的时候不再采用整板式混凝土硬化,而是改用可镶嵌植被的植草砖、植草格栅等材料,不仅能稳定边坡,又能起到绿化的效果。更加生态的护岸可采用干垒毛石加铅丝网固定,底层覆以回填土,用生物方式紧实后再覆以种植土,种植水生植物。这种护岸形式中硬质材料减少,植被占到了更大的比重,为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物群落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

3.3 恢复退化的河岸植被

首先,搞好植物群落的历史与现状调查,设定科学的目标。其次,植被恢复要符合群落结构的要求,在适应当地条件的基础上选择群落生态习性有所差异的树种,如阳性树种、耐阴树种和阴性树种,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和藤本树种,都要合理的搭配。群落的稳定性包括现状的稳定、时间过程的稳定、抗变动能力和变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一般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3],因此,河岸植被还应选择尽可能丰富的物种,且每个种的个体数比例相对均匀地分布。

4 河道的景观治理

4.1 河岸线的设计

河道平面形态设计应该以自然河道长期发展形成的河道形态为依据,保留和设计一些河流自然形成的蜿蜒曲折和网络结构,包括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等。但是由于城市河道周围大量的建筑物,空间狭小,不可能完全像自然河道那样有大的弯曲和水系的分合,而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满足景观上的要求。通过两边河岸线的随弯就势、收放分合,水域的形态、面积不同,河床高程的变化形成近似自然河道的效果。

4.2 河道断面设计

目前较为改良的方案是采用多层台阶断面结构,能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为鱼类和水生植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但由于自然河流在断面上显示多样性变化,进行断面设计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利用天然材料构筑自然起伏的断面形态,尽量接近河流基底的原始状态,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景观,也大大减少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4.3 护岸设计

河岸地带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持水土、遮蔽岸线,同时发挥景观、休闲等功能。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就需要在河岸的设计上摈弃传统的工程技术方法,考虑采用生态河堤,仿效自然河岸的形态特征。同时,在护岸的设计中还要注重亲水性,只有这样才能把河道的护岸处理和滨水区的景观设计相协调,发挥河道的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例如可设计亲水驳岸接人行木栈道,外侧再用野花、树丛将行人与机动车道完全隔离。另外,增强城市河流与周围大环境绿地的横向联系,通过打通绿色廊道、联结绿地斑块来进一步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圈,也应是护岸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4.4 植物配置

河岸绿化的植物选择首先要遵从“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用当地的乡土树种作为建群种或每层的优势种。乔木应注意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也可使用一些开花色叶树种,营造丰富的季相变化,如水杉、银杏、栾树、火棘、红枫、樱花、梅花、木槿、山茶等。春天樱花如云似霞、栾树梢头层层黄花,盛夏木槿繁花似锦,秋天水杉、银杏、栾树叶子金黄,火棘红果累累,冬天山茶开花浓墨重彩,一年之中美景各异,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水生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常水位深浅,既能满足河道在丰水期的行洪要求,又能满足枯水期的景观效果,保证四时有景,河岸边坡不至于裸露。沿岸宜栽植千屈菜、再力花、黄菖蒲、芦苇、慈菇、水葱、花叶芦竹、美人蕉、鸢尾等,这些草花形态各异,极易造景,并且不需要特殊的维护。

草坪宜选择马尼拉、狗牙根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便于管理的草种。亲水平台可栽植垂柳、云南黄馨等摇曳多姿的树种,河心岛则可采用疏林、草花的自然组合。

5 结论

保护和整治河道环境,提供亲近自然、开放共享的城市滨水空间,关系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福祉。在满足城市防洪、泄洪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应摈弃将河道渠道化的单一做法,重建自然的、会呼吸的生态河道。首先是解决城市污水排放及治理问题,切断河流污染的源头,只有这样植被和微生物才能生长,河流才能重现生机。其次以景观学原则为指导,设计近自然的河道线型和断面,采用生态环保的建筑材料,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同时,加强河岸带景观维护和植被养护,积极宣传与引导,提高城市居民的河流保护意识。只有让河流活起来,城市才能富有生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看得见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1]赵全儒.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58-9560.

[2]朱国平,徐伟,齐实 等.山东省招远市城东河河道近自然治理设计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160-162,181.

[3]冷平生.园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全区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发言材料下一篇:三毛的名字的由来和作品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