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学服务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教学服务(精选9篇)

为教学服务 篇1

常熟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报

第5期

中共常熟市委深入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8月5日

扶贫帮困团结互助捐献爱心

我市开展关爱帮扶行动日活动

8月2日,我市启动关爱帮扶行动日活动,迅速将党员关爱基金发放给全市4135户低保户和1054户低保边缘户。按照低保户1500元/年、低保边缘户1000元/年的标准,共发放资金合计3620000多元。全市上半年党员关爱基金发放工作已全部结束。

8月2日,市委书记王翔,市委副书记、市长惠建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戈炳根和市政协主席张永泉等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部分离退休老领导和企业家,带着全市共产党员的深情,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家庭,为他们送上党员们的一片心意。

各镇、社区、行政村纷纷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古里

1镇确定了18个走访慰问小组,由镇领导牵头,机关干部、部分老干部代表、企业届代表、村、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各组慰问人员全部到组进户,并对于慰问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定期摸底统计,建立长效关爱帮扶机制。

自启动共产党员关爱帮扶生活困难群众行动以来,全市近6万人参与党员关爱基金捐献活动,其中党员参与率95%以上,共收到党员关爱基金1400多万元。领导干部垂先示范,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为党员关爱基金捐款,捐款共计13.58万元。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相继带头捐献爱心,参与人数1290多人,捐款总额220多万元。党员干部踊跃参与,全市5.5万多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各地区各单位组织的党员关爱基金捐助活动,捐款总额1100多万元。经济开发区华润电力、耀皮玻璃、夏普等多家外企近两百名党员捐款达19400余元;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党员连续参与“党员一日捐”和“党员关爱基金”两次捐款活动,共捐款19200元。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纷纷给予大力支持,非中共党员人士参与人数1000多人,捐款总额52万多元。

报:苏州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

府、市政协党员领导同志;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镇、虞山林场党委,常熟经济开发区、东南开发区党工委,服装城党工委,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人武部党委,市级机关党工委,市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工商联党组(党委),市各直属单位、条线垂直(双重领导)单位

为教学服务 篇2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对这个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 有利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下文简称 “纲要”) 教师更好地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 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 一) “学生为主体”是关键

学生为主体, 是 “以人为本” 的具体化,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认识了解学生, 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教学模式,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一般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来进行讲课, 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实际, 兴趣爱好和接受程度, 导致学生学习倦怠, 教学效果不好。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来设计课堂教学。把学生是否能够接受, 是否思想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把学生喜欢不喜欢、受益不受益作为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

( 二) “教师为主导”是前提

教师为主导, 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主要由教师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而且要 “言传”, 也要 “身教”, 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要靠教师引导。大学生大多数都认为 “纲要: 课在形式上与中小学的历史课大同小异, 内容上老生常谈, 还没有走进 “纲要”课堂就有强烈的排斥心理, 严重影响了其 “纲要”课的学习。如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位的话, 就会使学生发生一个积极的改变, 更好的进行学习。

二、“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下的教学探讨

“纲要”课内容含量大, 需要讲授的东西很多, 而且比较枯燥, 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前文也提到了,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一般的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来进行讲课, 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实际, 兴趣爱好和接受程度, 导致学生学习倦怠, 教学效果不好。我们自己也能看到, 在大学里面的 “纲要”课上, 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看小说的情况有很多, 教师只能用每堂课点名的方式来保证到课率。

因此在 “ 纲要”课教学过程中, 需要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在以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才能既激活大学生在中学已经掌握的相关历史知识, 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又引导他们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大系脉络, 从整体上把握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完整性与延续性。为此, 本文着重探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在 “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指导下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 一) 小组讨论。它是在教师的组织下, 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换意见或辩论, 以此达到正确理解和认知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是教学中采用的最多的一种让学生充分参与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 以开放的态度分享阅读的经验和心得, 共同开阔视野, 探索多种思维角度, 体现了思政课程育人树人的精神。[1]

讨论的第一步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或老师选择的讨论主题, 如 “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救的理论工具”。第二步是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可以提前通知学生, 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查阅和整理资料、制作主题发言PPT课件等一系列准备工作。第三步是实施讨论。在讨论过程当中, 教师须适时掌控, 整体上把握讨论课的走向, 另外需要营造民主、愉快的氛围, 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教师还必须要在冷场时及时 “救火”, 推进讨论。第四步是教师总结, 对问题及其主要观点及时进行分析、引申、提高, 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到思政课的立场上, 以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述洋务运动兴起的兴衰时, 可以截取百家讲坛 《说慈禧》中关于 “马拉火车”的一段讲座, 让学生作为一个案例去进行分析讨论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 “新的生产力和旧的生产关系是格格不入的”这一结论出来。

( 二) 角色扮演式。在教师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下, 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某一历史人物去感受历史, 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 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近现代史上历史人物的政治选择, 领悟到历史就是过去了的现实。例如在讲授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时, 我们可先设定主题 “1949 年, 我的选择是……”, 要求学生自愿选择自己扮演的一个国统区的社会角色, 如农民、工人、教授、学生、商人等, 让他们在国共两党间作出选择。学生们通过分析不同社会角色的复杂政治倾向, 加深理解了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新中国。

当然, 在运用这个教学手段的时候, 我们要注意的是, 我们所选取的内容必须既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既不能难度太大, 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只是 “导演”, 教师是要始终把握好全局, 但角色扮演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 在采取这个教学手段的时候, 我们还必须要注意绝对不能捏造史实。

( 三) 播放影视剧。以中国近现代史为题材的优秀的影视剧是非常多的, 影视资料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恢复了历史应有的趣味性。当学生通过影视剧亲身感受到了色彩斑斓的历史后, 可以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系统。

在 “纲要”课教学中可适时采用这种教学手段, 但不是简单地“放电影”。教师必须要精选影视剧, 影视剧所反映的主题应该是要符合 “纲要”课程的, 是符合历史客观事实的。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剪辑, 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观看电影, 教师适时作外音解说, 遇到教学重点难点及时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讲述红军长征时, 播放一段 《我的长征》关于湘江战役的片段, 使学生形象的了解左倾错误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危害, 以及红军长征的艰难及最终胜利的伟大意义。再如讲授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时候, 截取 《周恩来外交风云录》中的片段放映给学生, 使学生从中了解新中国的外交环境、外交政策方针和外交成就等。通过观看影视资料,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影片背后多重因素, 而不是教材上面枯燥的文字表述。这样不仅能够将教材知识点结合进来, 还能将其要课外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 课堂上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这是学生最喜欢参与的一种教学手段。

另外, 在采取这个教学手段的时候, 我们要注意影视剧放映时间要科学。时间太短, 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时间太长, 会偏离教学主题, 转变为影视欣赏课。而且教学目的要明确。影视剧运用到“纲要”的教学当中, 必须符合教学规律, 服务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相辅相成的, 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 主体是主导下的主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手段大都包含着一系列过程: ( 1) 学生或者老师选择感兴趣的讨论主题。 ( 2) 课前精心准备。教师提前将有关要求告知学生, 并提供一些参考书籍, 让学生有所准备。 ( 3) 课内学生尽情表达。营造民主的气氛, 尽可能让学生通过提问讨论、专题讨论、辩论、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 将自己之前所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表达出来。 ( 4) 教师恰当引导。教师通过及时设问、关键引导等方式把握课堂方向。 ( 5) 课后延伸学习。包括教师继续向学生介绍一些参考资料, 鼓励他们课后阅读, 扩大视野, 继续为他们解答有关问题。

在以 “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所所采取的这些教学手段, 能够有效的调动 “纲要”课上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 “角色”和 “任务” 从传统教学方式中为的 “观众” 和“配角”, 转变为特定时空中的 “演员”和 “主角”, 由要我学”转为 “我要学”, 可以引导并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发现 “ 真正的问题, 从而由他们的内心生发出一种正确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丽.“三导”教学法实验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0) .

[2]宋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教学指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1.

[3]任晓伟, 陈答才.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9) .

[4]陈宏明.历史视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探索, 2012 (10) .

[5]陈爱华.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新探——以历史革命剧实践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 2015 (3) :16.

[6]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J].教学与研究, 2006 (8) .

服务为宗旨 能力为本位 篇3

近日,《教育与职业》采访了该校校长李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特级教师、高级烹调技师、中国烹饪大师,他对于学校烹饪专业的定位是,“适应首都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满足社会用人及培训需求,适应行业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符合学生就业要求的现代化示范专业,培养中高级烹饪专业技术人才。”

优良的办学传统

北京市第一七九中学烹饪专业由原北京市第一零三中学迁入,自1983年开办烹饪专业以来,有着辉煌的发展历程。

采访伊始,李刚校长告诉记者,在北京目前的烹饪专业人员队伍中,结构复杂,门派繁多。绝大多数烹饪人员是经过一定程度的专业学习,掌握了烹饪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并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了从事烹饪工作的资质。但与北京市餐饮行业发展要求、与文化交流需要、与人民生活质量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异。对此,学校开办烹饪专业之初,就明确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思路,坚持专业发展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程内容等方面始终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指导,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求,结合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围绕烹饪行业的需求与变化推进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学校本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发展方针,在对行业企业进行长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烹饪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开发了系列烹饪专业校本教材,推出了服务于专业需求的文化课及体育课,使烹饪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竞赛等多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成效显著,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先进的发展理念

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烹饪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全国餐饮业职业资格认定专家组组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烹饪专业专家委员会专家,李刚校长无疑是学校烹饪专业的领军带头人。自1987年担任烹饪教学工作以来,他在专业建设与发展、烹饪课程改革、烹饪技术创新、烹饪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他说,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北京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的必要途径。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学校始终把烹饪专业技能训练放在重要位置,不仅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更通过大赛锻炼、检验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此同时,学校非常重视烹饪教育科研工作。在李刚校长的积极带动下,学校大力推进烹饪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立项开展了多个国家级、市区级科研课题。其中,《刀工训练法》课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获得“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烹饪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领航作用。

雄厚的专业实力

在烹饪专业建设中,完善的烹饪实训设施设备能为烹饪专业学生提供中餐、西餐、面点、烹饪基本工训练等一系列专业技能的学习环境,多功能实训室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可视化、能互动的教学服务,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全面的烹饪技术学习机会。

据悉,北京市高度重视学校烹饪专业的发展,先后投入了120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尤其是自2006年起,学校陆续购置了比较现代化的烹饪设备,按照目前的设计规划,能达到北京市实习实训基地装备标准中的较高和示范级标准。目前,学校烹饪专业拥有实训教室10个,各实训室均设有30个工位,学校还设有烹饪技能鉴定室1个,多功能实训室1个,配套的库房、冷藏、原料储藏、标本陈列室等。李刚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的烹饪实训教室具有开放功能,可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观看条件,为家长和用人单位观摩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方便,也为同行交流提供了互动环境。下一步,学校准备继续开办产教结合实体。通过改善烹饪专业的综合条件,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烹饪学习条件,满足社会的培训需求。

同时,学校烹饪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家级烹饪大师和烹饪名师。烹饪专业文化课教师全部为大本学历,其中有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占20%左右;专业课教师93%为大本学历,全部具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烹饪专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技师有三分之一。

多年来,学校先后与中国大饭店、北京贵宾楼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哈德门饭店、全聚德餐饮集团等60多家首都知名企业保持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不仅接受学校烹饪专业的毕业生,还为在校学生提供校外烹饪实习场地,为烹饪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充实了鲜活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完备的课程建设

在李刚校长看来,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岗位工作流程为中心,围绕岗位需求形成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岗位的操作性。事实上,学校烹饪专业在“十五”期间已经完成了“构建适应职教发展的烹饪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工作,但在后续研究中又发现了一些重大的需要进行改革的方面。为此,学校烹饪专业重新确定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逐步构建“拓宽基础、多向发展、灵活设置”的课程模式。根据课程设置模式,烹饪教学方法以环节教学法为主导。对烹饪10类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按环节开展教学,使学生能熟悉烹饪不同岗位的工作程序,掌握不同岗位的基本技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据悉,自2004年起,学校针对烹饪用人市场变化速度加快的现状,开展了对行业企业和用人市场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企业除了在烹饪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快速变化以外,在企业管理、菜点开发、服务拓展、对外公关等方面都有新的做法和要求。后来,经过长期调研,学校收集整理出数十门可开发的烹饪专业课程。有些需要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减内容,删除落后、过时的知识,增加企业现行的、实用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烹饪专业课程开发以国家劳动部门职业标准为基础和框架,向职业资格取证靠近,以适应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使学生能持证上岗。

李刚校长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在专业英语、专业文学、菜点设计、新品开发、复合调味品开发、动物保护与行业标准、食品雕塑等方面,完善课程标准、制定评价方案,结合职业取证、重点开发教材,构建适应行业发展与需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就业需求的烹饪专业课程体系,完成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工作。而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将会满足课程开发的需要,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与此同时,作为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对外开放学校,学校积极进行对外交流办学,多年来接待了大批国际、国内的参观交流者,数以百计的美国、韩国、日本、瑞士、法国、新加坡等国的参观团来学校参观。2004年,由学校学生组成的中国烹饪代表团赴韩国参加第三届世界儿童博览会,进行中国烹饪技术技能表演,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

为教学服务 篇4

一、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

工作中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局创先争优活动要求的重要举措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融入全局开展的“为党旗争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的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我校当前形势,坚持“紧扣主题、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科学安排”的原则和以“优化环境、服务发展、为民造福,勇当建设大西安现代化新区的排头兵”为主题,坚持“四个结合”,进一步把加快教育发展的思想牢牢扎根于自己的脑海,凝心聚力,调动积极性,培育主动性,激发创造性,使教育围绕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尽献其计,尽展其能,尽献其力,促进我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基。

二、时刻铭记“三为”的主要内容。

本次创先争优实践活动以“为党旗争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教育为主要内容。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全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全区人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的重要一年。

1、为党旗增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应具有热爱共产党、热爱五星红旗、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无论你是闻名遐迩的学科带头人,还是刚刚步入杏坛的莘莘学子,我们的基点都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从唱好国歌,到在外国人面前展示自尊;从爱护手中的人民币,到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事无大小,都应该时刻想到我是在党旗下成长,我要为祖国的发展出力,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

2、为发展服务。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应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基本社会公德。渭城的面貌这几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到底,靠的是咱们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上到政府工作人员“三创”的维护,下到咱老百姓不乱扔一片纸屑,可喜的是,渭城的经济发展上去了,大家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上去了。

3、为百姓服务。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职业操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学生、奉献社会。干部“官”德。我们教育系统所有干部要始终牢记公仆之职,树立服务意识,坚定信念、眼宽胸广、以民为重、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我们人民教师也是干部编制,《教师法》也规定,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所以服务从事教学、服务从事管理既是我们的美德,也是人民对我们的要求。

三、用实际行动展示自我。

如果说“教学”是思想引领者,那么“三为”就是行动集结号。作为一名学校老师,就要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级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在今年的“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中奋力弄潮。作为一名教师进校的老师,要时刻把教师培训工作放在首位,努力钻研培训教师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作为一名工会工作者,服从学校的任何一项工作安排,争取做一名冲在最前面的排头兵。作为一名中层干部,要时刻以学校大局为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老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为教学服务 篇5

一、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苏州高新区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新形势,努力解决我区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推动我区中小微企业成长。

1、协助上级相关部门拟定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2、监测、分析高新区中小微企业经济运行态势,承担中小微企业信息的收集和资料整理等工作,引导中小微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3、落实和贯彻有关维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文件精神,积极探索中小微企业的维权服务,依法维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

4、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支持、对外交流、企业家培训等综合性服务。

二、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内容

1、加强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

协调发改、经信等各条线资源,落实高新区《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大力度扶持各类企业。推动存量企业做大做强,增加税收收入,达到企业和政府双赢的效果。2017年中心帮助企业争取区级资金6000余万元,获批省科技小巨人一家,获评省三星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5家,获批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640万元,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预计220个项目可以获得500余万元扶持资金。

2、推动创新创业、营造服务氛围

苏州高新区连续几年成功承办江苏省“创客中国”暨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预决赛。2017年大赛历时两个多月,得到了全省各地创客精英们的热情响应,共吸引了135名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软件和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大赛期间,全省首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太湖金谷—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揭牌。

3、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丰富活动

整合协调科技、人才、培训、管理等各类中介资源,服务中小企业,搭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的平台,依托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等产业协会持续开展各类活动。2017年联盟共组织各类中小企业主题活动43场,包括政策解读、专题讲座、研讨会、参观交流、沙龙论坛、人才招聘等形式,服务人数3300余人。举办“2017年浙江大学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修班”、“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苏州高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修班”等。通过组织企业家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家素质,拓宽其视野、让企业家们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经济动向、掌握最前沿的产业发展方向,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4、推进产业转型,聚焦专精特新。

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发展白皮书》,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引导,积极发掘一批区内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中小企业产品更有特色,更具竞争力。认真组织企业做好苏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入库工作,并在全区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专项试点工作。截止2017年共155家企业纳入苏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库,15家企业获评苏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百家示范企业。

5、搭建金融平台,助力企业融资

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区内中小微企业与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各类创投企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路演、项目推介,专题沙龙等形式展现区内企业项目,鼓励各类基金投资小微企业发展。

三、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发展计划

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加强和改进高新区对企业的有效服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全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高新区实际,高新区对全区企业服务工作进行了流程化梳理,开发“企业服务云”线上平台,并依托现有事业单位人员,设立完善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企业服务“线上一个端口,线下一个窗口”。

1、线上平台:开发建设“苏州高新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平台”(企业服务云),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工作事项线上运行,主要包括:政策信息法规的发布,区发改局和国家、省、市的发改经信条线项目申报,各类企业服务活动,工业存量土地交易,标准厂房和工业小区的载体管理等。

2.线下窗口:设立完善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建立专业服务窗口。一站式服务大厅窗口总面积700平方米,设10个服务窗口。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由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同志及部分国企借用人员共同组成,目前派驻4-6名工作人员,由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3、运行模式: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办理各类业务,由服务中心负责线上初审,区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等各相关部门最终审核。需要报送纸质材料的,企业上交至服务中心,由服务中心统一收齐后报送至相关部门。填报表格、组织活动等通知,原则利用线上平台,由服务中心人员负责通知,并把最终结果反馈至各部门。

为班级服务 篇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所能提供给大家的服务,就是协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帮老师查作业和把家庭作业抄到黑板上,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也是需要有人来做。为班级服务,说起来容易,可坚持做下去就难了。我知道六年级的学业很紧张,我也知道做这些工作会占用我的课余时间。但我还是愿意做老师的小助手,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沟通的桥梁。希望同学们能够给我这个机会,我会认真做好这些工作,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同学们,我宣布竞选语文课代表这一职务,如果我有幸当选,我会每天提前二十分钟到校,帮老师收作业,然后按优秀和有待进步分为两类。提醒早到的同学早读和预习新课。每天在老师讲完课的第一时间就把当天的作业写在黑板上。让更多的同学尽可能在学校完成作业。当然我在督促同学之时,也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力争为同学做出表率,做一个合格的语文课代表。

为教学服务 篇7

学生只有感兴趣了, 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何才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 精心地创设教学策略。

例如, 在探究“屏幕保护程序”这一内容时,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事先在网上下载一个动画和声音效果较好的“屏幕保护程序”, 然后再一步步地演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有效地进行“预览”。完美的动画加之幽雅的声音让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学生顿时跃跃欲试起来, 这样也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此外, 教师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布置一些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需要学习的任务。比如, 教师在教“下载网页”一节内容时, 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 让学生自己把自己比较喜欢的某个网页下载下来。先让学生看课本里关于“下载网页”的内容, 指导他们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教材的引导下, 很快完成了任务, 效果也不错。这样的教学真正地促使教师成为主导者, 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为学生今后探究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如果没有一定的压力, 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任务, 以让学生顺利地完成一个任务作为目的展开教学, 这样能够促使教学目标更加的明确, 学生学习起来也会动力十足, 而且还易于接受。当教学目标与学习主体之间达成一定的协调性, 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而且还能充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布置“任务”设计时,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 这样则能够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 而且还能够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例如, 在探究“网页动态效果制作”的相关教学任务时, 学生借助以往的学习逐渐掌握了Word的相关知识以及Front page的基本操作, 他们也完全能够制作出一个较为简单的网页。为了更好地促使本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 首先,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页素材, 在具体的教学中, 再通过一个个小任务, 让学生都能够独自完成滚动字幕、交互式按钮以及视频、音乐和Flash动画的插入等基本的操作, 然后再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充满动感的网页。当学生有了网页素材, 在没有限定具体任务内容的前提下, 他们也就不会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这个时候, 只需要教师的一个小小提示, 学生则能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作品。学生也能够从一个个小“任务”中体会到创作带来的喜悦, 便于加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三、以任务驱动教学, 自主探究

在上机课操作前, 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具体要求、学习任务, 然后再把“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导火线”, 依据学生的具体需要, 从学生实际出发, 精选一些他们较为感兴趣的和能用已学知识解决的任务, 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又能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与创造力, 便于提高他们的综合信息素养。

例如, 在探究“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时, 这一节内容是需要每位学生都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讲授这部分内容之前, 事先准备一些用Word软件制作出来的精美贺卡或者是一些较为优秀的电子报刊, 在新知识探究之前, 先向全体学生演示, 并且再适时地提出相关的学习任务:如何借助Word制作贺卡与电子报刊呢?然后再引导学生逐步去实现贺卡、电子报刊或者是板报的制作, 顺利地达到教学设定的目标。

四、在教学时, 教师还要向学生灌输互帮互学的理念

信息技术教学时, 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教学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在班级里开展结对帮教的互助活动, 把一些成绩相近的学生划分成三个级, 然后再指导他们进行操作技能比赛。在帮教活动当中, 组织一些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学生主动去帮助那些基础知识差的学生, 便于他们共同提高。在帮助的过程中, 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 差生的成绩也能够得到提高。成绩相近的学生也能够通过比试, 促进双方技能的提高。这样的教学也能够促使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得以提升。

总的来说, 尽管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不是很难, 但是要想要真正教好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 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同时也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娄国焕, 刘晓悦, 武树东.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2) .

以学生为根本 以服务为手段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服务 多元化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117-02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最初的职能是教书育人,随着社会和高校的发展,以及高校和社会联系的加深,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职能逐渐凸显。

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似乎是和服务社会并驾齐驱;事实上服务社会是前两者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高校的工作主要就是高校学生的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偏重政治思想教育;80年代时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素质培养教育;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上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至此,大学素质教育在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已由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点向专业辅导、科学研究、生活技能、心理引导等多方位延伸。以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例,就涵盖了诸如督促学习、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党团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內容。

1999年6月,国务院出台高校扩招政策,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高校学生数量剧增,学生需求多样,随之而来的管理工作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生管理工作的机构成为独立的职能部门。

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面临的变化和挑战

3.1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社会将更广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外来文化对学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将产生重要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使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面对经济全球化,如何培养出适应复杂社会的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3.2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大学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学生数量激增,但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判人才的标准不再只是学习成绩,而是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进取心和责任感、团队精神、人格等。学校不能只“灌输”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还要通过课内课外的各种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1],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3 观念意识的功利化

“价值观是人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的追求、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根本表达”[2],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总体来说,大学生追求进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积极的,同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了物质生活,当代大学生追求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的意识也在增强。

4 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

“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在国际上早已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美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初期,也认为学生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所以对学生严加看管。但是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影响,美国的高校思想发生了转变,逐渐提出“以服务促发展”的观点,通过正规和优质的服务来引导学生,在服务中体现学校的管理。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学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为学生提供各种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营造更好的发展和成长的氛围。

4.1 生活小社区

美国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住宿、餐饮、购物、交通、娱乐、休闲等服务。学生宿舍设施先进,有会客室、学习室、电脑室、活动室、烹饪室等。校园内有书店、邮局、电影院、体育馆、球场、健康医疗中心等。

4.2 权益大体现

在美国,大学还向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健康医疗咨询、学习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通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培养。在学生工作中,高校开始重视保护学生的权益,关心学生的及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

美国高校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是基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其经验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可以从中借鉴,探索解决的办法。

5 意见及建议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职责是教育、管理和服务,长久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忽略了“服务”的地位。在传统的观念中,学生工作者更强调对学生的行为纪律加以约束,学生只有选择“接受”与“不接受”,没有足够的建议空间。这种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需求,降低了大学生的自主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3],学生工作者对学生决不能再是简单的教育和管理。新型的学生工作者应民主、平等、友爱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积极性,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今后的10年间,“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4]。中国各高校工作将从着力学生数量的增加转变到着力学生质量的提升。届时,高校所能提供的教学和服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及家长的选择。通过关心关注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来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将是高校打造吸引力的重要手段。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管理理念至关重要。

5.1 促进信息多向流动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畅通的沟通及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需求;向学生传递学校的各种信息,包括政策措施、通知、行事目的、成果等;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通过这些平台加强学生工作个部门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促进交流合作,更好的进行协调统筹。如今,学生管理工作者正在利用这些平台与学生、家长、部门间进行有效地沟通,如建立QQ群、添加飞信、建立网站、论坛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交流沟通,增进了解。

5.2 发挥学生自主能力

很多学生工作者或学生工作部门管理学生的重点是教导学生如何循规蹈矩,如何遵规守纪,一味约束的工作方法并不利于大学生发挥主动性。学生是“仍在成长的成年人”,个体差异较大,当中不乏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有领导能力或是各种有特长的人才。学生工作者应当借助他们的力量,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充当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习、做人、与他人交往、进行团队合作等等。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所以积极举办各种活动,演讲比赛、创业大赛、晚会等,其中很多都是由学生组织、实际运作,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学校可以考虑将一些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参与学校的决策活动,从而提高学校层面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在制订与学生相关的政策措施时,选派学生代表参与讨论,提出意见,也可以走访调查,广泛征集学生意见;赋予学生会、学生社团更多的自主权,学校和其他学生行使监督权等,使学生与学校的联系更为紧密,激发学生爱校、建校,与学校同发展、共命运的思想。

5.3 加强各方多元合作

学校经费有限,要为学生在合理范围内提供优质的服务时需要大量的资金的,仅仅依靠政府拨款远远不够。这需要学校和社会组织、团体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力量和的社会影响力,为学校筹集更多资金用于学生工作。这种合作的另一个优点是,有机会让学生渐进式地接触社会,联系社会,为毕业后真正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在这方面,云南农业大学做了很多尝试。2006年4月,云南农业大学与龙润集团共同创建龙润普洱茶学院;2008年大益爱心基金会在云南农业大学设立奖学金;2011年云南农村干部学院春雨奖学助学基金会成立等,这些都是学校加强与社会多元合作的结果。

5.4 建立多方联动体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只凭借个别主要的学生部门就可以办到,这需要全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各个工作部门构成一条服务链,最后总由教师将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学生。就以每年迎接新生为例,从校党委到各行政部门,从学院到各学生社团几乎都行动起来,各部门之间要协调合作,才能最终做好迎新工作。

6 结语

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让学生受教育的经历得到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满足个人在竞争中的发展,从而体现个人价值,进一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所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个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旨在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实现对社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钱国兴,韩星臣.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

[2]王乙朴.关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浅谈[J].文学教育,2010(3):129~130.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第二十一条[Z].2010.

[4]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0.

为教学服务 篇9

长阳实验小学 刘小敏

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级教育专家引领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教学过程、轻教学结果”,我们也就顺着指挥棒把教学重心进行了刻意的转移。过程与结果究竟哪个重要?这一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我认为,教学过程始终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在课改的初级阶段,我们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花样化,造成华而不实的虚浮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你说我说大家说,两人组四人组八人组大小组交流,很多时候是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转,教学目标大打折扣,学生受益不深。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的反思,发现教学这件事情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务实,怎么做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打开就怎么做,怎么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怎么做,怎么做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就怎么做,怎么做能够让优生更优差生进步就怎么做,凡是对学生的学习有益的话就必须得说,凡是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事就必须得做。下面我以我刚上过的一节研修课为案例,来一一阐述我的上述观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节课要达到的三维目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正负数

(一)》的教学三维目标分别是: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知识与技能);借助教材提供的情景以及学生喜欢的游戏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在课堂中开展同伴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共同成功的收获与喜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管是哪个维度的目标都是应该在这一节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一个一个去展开,甚至有些目标还需要多个环节环环相扣的实施才能更好地达到。经过再三修改,我的教学设计确定如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首先从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入手,再现学过的数尤其是负数的意义,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互为相反的量,感受正负数来源于生活。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正负数

(一)。并完成我给学生准备的三道题目(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情景)。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蕴藏着正负数,很多事情需要正负数来帮助解决,比如说,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评分。课件示游戏规则,师生准备游戏。当学生都踊跃举手的时候,我别有心机的叫上了本班最弱智、成绩不能及格但很努力的两名同学上台玩游戏,这个机会对于他们来说该是何等可贵!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对于他俩来说该是何等的简单!他们完成游戏之后的那种成功感该是何等放大!其他同学对于这类后进同学在台上的表演该是何等倾心的观看和思考!不仅如此,我还精心的为他们寻找了一位最具权威的全班最优秀的学生为他俩做记录,全班同学一遍又一遍的齐喊“一二三”,我们玩起了游戏。我的这些设计最大限度的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人在最愉悦的时候发挥的学习潜能是最大的,游戏时的记录过程让学生学会了用负数表示了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了正负数表示的是互为相反的量,认识到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在一遍又一遍计算得分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感受正负数相互抵消的算理,感受到小团队与大集体在一起合作学习、集体探讨的喜悦和成功。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是在为教学目标服务,没有一个环节是在作秀,是紧凑的、有效的教学过程。这些目标在这里已经实现了一次,并不等于就完全达到了,要趁热打铁,于是便在这个时机给学生献上一些相互抵消的正负数的连线题,由于有游戏时记录分数的抵消方法垫底,这时的“正负数相互抵消后还剩多少”的训练就轻松多了,这无疑将本课难点的突破进行了一次推进。

要说本课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就已经全部呈现给同学们了,可是,再怎么简单的方法只有在知识的运用之中才可以加以强化,书中设计的味精总质量问题,就是再次运用正负数相互抵消来解决的生活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对难点的第二次强化。

“太空活动”那个问题则是一类如何处理正负数之间的间隔距离的问题,是在前一个问题上的一个转变,处理这个问题时,不求时间节约,让同学们自己思考,看能不能想出办法来解决,点两名不同方法的人上台演牌,然后借助他俩的思维和板书来进行探讨,研究出合理化的、简便化的解决办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肯定学生学习个性的基础上强调解决方法的简便性,然后把画线段图的方法和纯计算方法相互比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相反数,当然这个知识不要求学生本课掌握。

三、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练习题中的“水稻”问题和天气预报问题是综合运用本课知识与方法的生活实际问题。这节课上到这里,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学生处于第一个思维疲劳期,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我给予学生适当的幽默来提神,一句“某某,你该不会把这田里长的认成韭菜吧?韭菜是不会长在水里的哦?”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气氛顿时再一次活跃起来。“天气预报”那个题目的处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着播音员的样子播报天气预报----北京、多云、零下5度到5度,“你能换种播报方法播报吗”:北京、多云、—5度到5度,“还能换种方式播报吗”?北京、多云、最低气温—5度,最高气温5度,如此反复要求学生播报读题,目的是让学生在三次播报的过程中多次感受—5度与5度的区别以及在温度计上的不同位置,为“计算温差时要用减法,并且要用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这个方法的获取降低思维进入点。所有的过程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目标的达到而设计的。

四、归纳总结,内化学法

一节课的收获要分开说,不仅要归纳学到了哪些知识点滴,还要讲讲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比如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书写的格式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将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的知识与方法库中去。

一节课的40分钟,分分都是宝贵的,所以每一个教与学的过程都必须是有用的,必须是能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的过程才可以搬上讲台的,是一个环节也不能多,且一个环节也不能少的教学过程。

上一篇:现阶段工作的思考下一篇: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