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系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精选7篇)
第一节 内部控制机构
一、内部控制工作组织机构(一)主干机构
调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议事决策机制 关键岗位杈责分配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会计系统、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控制六方面。其中,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前提,关键岗位杈责分配与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为议事决算的有效性提供保障,会计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旨在确保单位财务信息编报的及时、准确,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控制贯穿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以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调查队应单独设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对调查队而言,组织机构设置的核心在于建工包括决策
机构 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在内的相互制衡机制,并运应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大环境 一般来说,决策机构是谰查队的权力中心,其设计合理性对调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整体效果具有正向引导作用,执行机构是决策机构的承办部门,具体实施凋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活动,如财务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 预算管理部门等,监督机构对决策机构和和执行机构进行监督,一般包括内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二)协同机构
协同配合机构一般指决策机构的承办部门及其他相关部r1,如财务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部门、相关业务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等 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运转过程中,协同配合机构负责按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规范合理地行使自身的职责,发挥好各自应有的作用和职能,以提高决策执行效率和满足业务职能
二ˋ 内部控制工作监督机构
调查队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碗各相关部门或 务性质 业务范围 管理架构,按照决策 执行 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 权力运行规程,切实做到分事行杈、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
(二)建立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按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要求,在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调查队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沅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财务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0管理 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有效实施。
(三)内控信息公开
建立内控抿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积极推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公开,通过面向单位内部和外部定翔公开内部控制相关信息,逐步建立健全规范有序、及时 信息公开机制,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的 促进和监督作用
(四)确保内控有效
已经建立并实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机制)的单位,应定期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机制)的全面性、重要性 制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对照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提高执行力,完善监督措施,确保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五)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工作。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通过自我评价,评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 适应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二ˋ 内部控制机制(一)岗位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各单位应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关键
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其业务本
凋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有关人苻的切实执行,尤其是关键财务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后直接影响到所在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 调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专(兼)职人员的录用 考核 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 交流、回遴ˋ辞职 辞退以及退休等均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二)机构设置。
调查队应当单独设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基建、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调查队负责人应通过完善财务机构设置,合理调配单位人员编制,明璃各内设机构的内部控制责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运行的纺织基础.调查队应建立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三者之间科学分工、相互制衡的有效机制,特别是应明确财务管嬖内部控制的 牵头机构或职能机构
根据单位目标,合理配置各内设财务机构的具体职责,明确各
内设机构的管理权限,特别是明确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
弦本建设、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机构的内部控制职责权限。(三)制度建设。1 建立支出的集体议事决策制度。
主要内容:议事成员构成;决策事项范围;投票表决规则;
决策纪要的撰写、流转和保存;决策事项的落实程序;监督程
序、责任追究制度等
2.建立关键财务岗位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 调查队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关键控制岗位责任
制;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岗
位条件及培训制度等.3.建立会计机构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 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置及岗位责任制;
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度;会计业务工作流程
丝 v o 4.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建立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流程.主要内容 梳理调查队主要经济活动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环节 查找风险点 采取控制措施,进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设计,进一步完善单位的财务制度建设。5 按照单位控制工作需要建立的其他管理制度(四)评价机制 1 定期评价
各级调查队在内部控制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还需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评估工作报告和发挥内部监督机制的监督作用,不断检验 修正和完善本调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
调查队应定期组织人员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实施主体一般为本调查队或专门的内部控制基础评价机构 对于单独设有专门内部控制机构的调查队,可由内部控制机构来负责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但为了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负责内部控制设计与评价的部门应适当分离p 调查队也可以委托专业的中介机构实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基础评价,但中介机构受托为调查队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一种非保证服务,内部控
调查队应明确预算管理、经费收支、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环节的方法和程序,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在进行整改的同时,应对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事件、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要有人负责,避免出现人人都负责却人人不负责的现象。
为强化职责,促使调查队干部职工恪尽职守,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过错,建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团队。问责制度依照调查队领导负责制的工作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奖罚分明,追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在追究过错责任的同时,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尽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问责处罚应遵循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等原则。同时,应坚持问责与改进相结合、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制定内部考评体系。通过内部控制考评体系,客观公正地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机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采取奖励或惩罚措施,激励和进一步推动相关部门及人员傲好内部控制工作,让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机制)得到有效落实。第三节 风险评估工作
一、风险评估概述
风险评估就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找出那些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它是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采取控制活动的依据。
风险评估的作用: 一是更准确地认识风险;二是保证目标规划的合理性和计划的可行性;三是合理选择风险对策,形成最佳风险对策组合
风险评估机制作为内部控制组织层级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调查队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济活动中与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目标有关的风险,合理确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
调查队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明确单位目标的前提下,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单位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的风险.既要关注制度建设、岗位设置等层级的风险,又要关注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项目绩效管理等具体业务风险.在充 分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之后,要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并在分析评估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应对。
二、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 调查队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通常由调查队分管财务工作的队领导担任组长.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可以设置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部门或者牵头部门。
组织实施内容包括:制定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实施;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各级调查队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提交调查队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
风险评估可分为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 对等四个步骤
目标设定: 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对于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确认所选定的目标来支持和切合单位的职责使命。每个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总体上是与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一致的,但是每个控制对象的控制B 标又各有其侧重点,如货币资金的控制目标重点是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而支出业务的控制目标重点是支出业务符合开支范围标准,并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对调查队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确认。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单位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井对风险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选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调查队所存在的风险,提出各种风险解决方案,经过分析论证与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风险应对的策略一般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四种。
三、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一)财务风险总体评估体系 1.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包括是否确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 是否建立调查队各部门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等.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杈责是否对等· 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等。3.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等
4.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等。
5.财务信息的编抿情况.包括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二)业务活动评估体系
1.预算管理情况。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是否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是否相结合 与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预算、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2.收支管理情况。包括收入是否实现归0管理,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 发生支出事项时,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
3.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资产归0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置资产。4.政府采购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 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5.项目绩效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反映项目既定9标实现的水平和效果;反映项目产出产品和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是否反映既定项目成本与实际项目成本之间的差异程度是否反映项目某个或整体绩效效能实际发挥情况(三)应对风险的措施 1.应对手段
(1)风险规避: 以放弃或拒绝承担风险作为手段,来规遴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规避的常用形态有弃除特定的风险活动和中止已经开展的行为两种(2)风险降低 调查队财务部门通过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损失程度时所采取的控制技术和方法.依据风险管理的目的,风险降低措施又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两类.隔离风险是风险抑制的特殊形式,就是把风险因素进行最大限度的分割或限制。
(3)风险承受: 调查队财务部门自行承担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风险承受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
应当综合评估上述各种风险应对手段。风险回避只有在其他应对措施都不能将风险降低到风险承受度以内的情况下采用;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的目标是使财务管理的剩余风险和风险承受度相一致;风险承受必须是财务部门主动或被动承担的风险在可控和承受范围之内。财务部门应结合及时收集的风险(三)应对风险的措施 1 应对手段
(1)风险规避: 以放弃或拒绝承担风险作为手段,来规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规避的常用形态有弃除特定的风险活动和中止已经开展的行为两种(2)风险降低 调查队财务部门通过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损失程度时所采取的控制技术和方法。依据风险管理的目的,风险降低措施又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两类。隔离风险是风险抑制的特殊形式,就是把风险因素进行最大限度的分割或限制。(3)风险承受: 调查队财务部门自行承担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风险承受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
应当综合评估上述各种风险应对手段.风险回避只有在其他应对措施都不能将风险降低到风险承受度以内的情况下采用;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的目标是使财务管理的剩余风险和风险承受度相一致;风险承受必须是财务部门主动或被动承担的风险在可控和承受范围之内。财务部门应结合及时收集的风险
相关信息,识别和分析风险,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调整应对手段 2.应对方浍
(1)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3)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杈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4)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5)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6)建立健全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 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7)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碗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8)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在招录的资格条件第二童 人员和岗位内部控制
第一节 控制目标
选择、调配财务人员过程中,充分分析财务人员能力素质以及工作经验等,确保选择具有岗位胜
任能力和综合素质合格的财务人员,做到人事匹配、人岗匹配,保障单位经济活动有效开展 合理识别调查队经济活动中的关键岗位,保障经济活动有效开展;对单位经济活动关键岗位进行适当的责权分配,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预防关键岗位发现舞弊和腐败现象,确保关键岗位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节 财务人员管理控制
一ˋ 会计人员任职条件
(一)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二)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三)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常用办公软件;
(四)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六)身体状况能适应本职工作要求。
二ˋ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一)遵守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三)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四)按照会计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会计工作,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五)办理会计事务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六)熟悉本单位的业务管理情况,积极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七)保守本单位的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同意外,不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三ˋ 管理措施
对新录用从事会计工作人员以及调整至关键岗位会计人员,在上岗前应经过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
1.新录用的会计人员,除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外,还应参加财务会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在财务部门工作试用戟为一年。2.根据岗位轮换制度规定,会计人员工作岗位轮换时,成因工作需要调整至其他岗位的,上岗前至少要经过1周时间的业务培训。培训方式采购自学或帮带方式,经财务部门负责人考核通过后上岗p 3.财务部门负责人任职前,应参加本调查队的在职领导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任职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任职后1 年内完成培训。(=)继续教育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 规、业务如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
2.调查队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按照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支持并组织本队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3.会计人员可自愿选择参加继续教育形式。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24 学分
(三)任职回避
1.调查队领导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调查队财务部门负贵人、会计主管人员
系统财务部门中担任财务工作。
3.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
(四)岗位轮换
1.轮换对象.具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在财务部门内部从事预算、会计、出纳、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内部审计 的人员,一般应有计划地进行工作岗位调换
2.轮换周期。一般会计人员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五年应当进行岗位轮换,因工作需要或特殊原因,经单位领导批准可提前或延期
3.轮换程序。岗位轮换工作一般在年初进行,由财务部门提出岗位轮换的安排建议,经研究后实施
第三节 岗位设置的控制
一、不相容岗位设置
调查队应按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的原则要求,根据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政府采购.、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稽核,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等。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与分工,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 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的登记工作。责并报告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落实国家统计局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本队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3.负责组织编制本队财务预算和决算,掌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年终提出财务总结报告:
4.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掌握资金的流向,依法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5.负责本调查队资产管理,组织协调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工作; 6.各省级调查总队负责所属市县调查队财务管理,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7.负责组织财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扭识培训,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8.完成调查队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二)会计岗位职责
1.根据有关财务法规,负责对所管经费收支进行审核、抿账工作; 2.负责经费管理、资产核算、工资发放工作; 3.负责各种税费的代扣代缴工作
4.负责所管业务账簿的登记、票据的管理等工作
5.负责编制各种报表,财务数据分析,经批准为相关部门提供需要的财务信息 6.负责定期对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进行清点.(三)出纳岗位职责
1.负责日常报账的现金收款、现金付款; 2.负责妥善保管现金,防止丢失被盗; 3.负责现金日记账的对账; 4.负责现金盘点工作⊥ 5.负责记银行日记账; 6.负责保管银行支票。(四)审核制单岗位职责
1.依据国家的报销规定及标准严格审核各项开支,正碥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 2.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签批手续是否完备,各项支出金额、标准、预算指标是否准确,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正3.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准确编制记账凭证: 4.对违规、违纪及手续不全的支出不予办理; 5.对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报销凭证予以指导。(五)复核岗位职责
1.按照国家的报销规定及标准复核记账凭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2.复核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合规,签批手续是否完备,支出是否超出预算,数字是否准确,发现差错及时更正;
3.认真复核记账凭证的各项内容,包括科目的运用、会计分录、摘要的填写,金额是否准确
(穴)预算编制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国家局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2.负责部门预算和项目预算报表的编制工作; 3.负责协助调查队领导编制本调查队内部预算;
4.编制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真实性、完整性、重点性、科学性、透明性和绩效性原则; 5.编制的预算经审核与批复后,必须及时立卷归档,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毁损。(七)预算执行监督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纪律和国家局的各项规章制度;
2.按照年初预算和预算文件,及时、准确编制部门预算、专项项目预算;
3.监督每笔支出是否在预算额度内,支出内容是否符合预算,对超预算支出及不符合预算内容的支出不予办理;
4.大额支出是否手续完备,包括合同、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手续等,对手续不全的支出不予办理;
5.监督预算的执行进度,加快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绩效评价岗位职责 1.负责制定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办法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并对有关制度和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组织、指导本调查队预算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所属基层调查队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3.审核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4.对预算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下级单位提交的绩效抿告进行审核,并根据需要实施绩效评价或再评价,提出改进预算管理的意见并督促落实;
5.建立完善绩效指标库、绩效标准库、专家库、中介机构库,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九)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
1.严格按规程操作、维护和录入财务固定资产明细账;2 儆好卡片、固定资产账及明细账定期核对工作,做到
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信息完整,确保不重不漏; 3.负责统计、申报资产处置及其收入收缴; 4.负责各项固定资产报表工作(十)审计岗位职责
1.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掌握主管部门制度规定: 2.严格遵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保守秘密;
3,遵守内部审计准则,按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施买审计; 4.每年应当向本调查队主要负责人、上级审计部门报送审计计划、报告 统计报表等资料,负责审计档案的归档工作;
5.提出改进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建议; 6.完成调查队领导交办其他审计任务(十一)印鉴、网银盾管理岗位职责
1.产格按规定使用财务印章、网银盾,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2.财务印章、网银盾不准外借,不得擅自交他人使用、保管
3.财务印章.网银盾必须安全存放,不得随意摆放,不得与财务票据同处存放; 4,对外用印须经本调查队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并傲好详细登记⊥ 5.财务印章作废或变更,原印章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十二)档案管理岗位职责
1.执行国家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定⊥ 2.负责日常会计档案的整理、装订及保管工作;
3.负责汇集各类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会计资料,并进行审核、整理、造册、入库工作;
4.负责1 年以上的会计档案移交工作,对于超过1个会计的会计档案要及时移交到本调查队档案室:
5.负责会计资料调档工作,办理借阅手续:
6.负责审核会计档案的销毁清册,按规定报批,有关负责人签章并长期保存。第三章 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
第一节控制目标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加强会计核算管理,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有效开展会计基础各项工作,做到有章有循、有据可依;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养,促进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
一、管理原则
调查队系统会计工作管理除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内容外,还应遵循贴合实际、简捷明晰、规范高效、奖罚并重的原则。
二、管理权限
(一)有杈要求本调查队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批准的计划和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如有违反,会计人员有权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向本单
位领导人报告。对于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欺骗上级等违法乱
纪行为会计人员必须坚决拒绝执行,并向本调查队领导或上级机关、财政部门报告(二)有权参与本单位工作计划制定,根据工作任务编制经费预算,签订经济合同,参加有关的管理会议。
(三)有杈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等情况
三、管理风险
(一)风险意识弱。调查队领导不重视会计风险控制,导致整体风险意识弱化,′基层调查队过于注重具体专业工作,导致在会计工作管理中与经济相关的活动安排得多,而对风险控制工作安排得少,相关工作人员因缺乏对风险控制方面的培训,风险控制意识和基础较为薄弱,无法形成较好的风险控制氨围。
(=)管理软件弱。风险控制制度过于细化,而管理软件功能相对不足且执行力度较差。调查队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管理系统虽运行较好,风险控制制度也相对完善,但制度过于详锢和繁琐,虽可很好地控制日常风险,但相关管理软件跟不上管理揩施,从而带来风险.软件功能杂乱导致信息失真,且风险控制未与单位和个人绩效相结合,使得有关人员热情不高,贯彻执行力度不够、效果不好。
(i)思想道德弱。财务人员存在道德风险,过于追求自身利益而违背道德原则。存在隐瞒、篡改与己不利的会计信息,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问题,导致可能遭受损失的会计风险。(四)信息沟通弱。信息沟通和传递存在障碍,以致于财务信息失真.风险控制意识不强,信息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传递,基层调查队领导不能及时掌握风险控制的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规遴。存在内部核算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五)监督力度弱。一些调查队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且工作滞后,可能导致私自挪用、转移资金或资产等问题。
四、内部控制揞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在制度管理和风险控制过程中,要建立完善重大事项决策与审批制度,财务部门各岗位工作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并通过合理的杈责分工和岗位稽核,细化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职责的安全级别和身份标识。
(二)加强职能控制。加强相应的职能控制与权限控制,实施权限管理制度,采取数据处理和具体业务操作人员相隔离的方式,健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财经政策规定
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要求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锅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三)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针对财务信息的特点,充分利用会计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科学化以及规少a化。同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能防范风险的职责明确、运转自如反应灵敏、控制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组织构架改造.(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i 科学化及规范化,运用自动化风险控制手段来替代手工控制,降低人工操作风险,及时提示和控制会计凤险,提高控制质量和效率。
(五)加强实时监控,建立和完善符合国家内部控制要求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建立健全内部核查、审计、资产管理等制度,加强对会计工作的日常监管,遴免挪用、转移资金或资产情况的发生,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
第三节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
一、会计凭证管理
(一)原始凭证管理 1.基本要求
(1)记录真实。原始凭证镇列必须真实可靠,既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又符合经济业务实际情况,不得弄虚作假或伪造。
(2)填写内容完整。包括:原始凭证名称,日期、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以及附件等。
(3)手续完备.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他指定的人员签名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从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4)书写规范。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
(5)编号连续。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的用途,只能以一联作为报销凭证,(6)不得涂改。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发现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2.要素审核
(1)合法性审核。应审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
有关规定的要求,有否违反财经制度的现象;原始凭证所列经济业务事项是否真实,有无弄虚作假。
(2)真实性审核,审核凭证所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有无伪造、涂改、重复使用或大头小尾、各联之间数字不符等情况。特别要注意的是:内容记载是否清晰,有无掩盖事情真相的现象;凭证抬头不是本调查队;数量、单价与金额是否相符;认真核对笔迹,有无模仿领导笔迹签字冒领现象;有无涂改,有无添加内容和金额;有无移花接木的凭证。(3)正确性审核。审核原始凭证的摘要和数字是否填写清楚正确、无差错,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4)完整性审核。审核原始凭证的手续是否完备,各个项目内容是否填写齐全,有关经力、人员是否都已签章,是否经过有关调查队领导审批等。
(5)合理性审核。审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有否违反该原则的现象。3.管理风险
(1)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对记载不准确 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进行报销(2)对违反制度的凭证审核通过,费用报销讲人情,对不真买、不合规的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不严
4.内部控制措施
(1)财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返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2)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审核经济业务。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违反财经制度的现象,以及不真实、弄虚作假的原始凭证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杜绝不良风气的发生,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二)记账凭证管理 1.基本要求(1)审核无误。在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基础上填制记账凭证.这是内部牵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2)内容完整。包括:记账凭证名称、填制单位名称、凭证镇制的日期和编号、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借贷科目的名
称和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制证、复核、记账和会计主管 F等有关人员的签章等(3)分类正确。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正确区别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正确应用会计科目
(4)连续编号.记账凭证应当连续编号(5)手续完备。对机制记账凭证,要认真审核,做到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碗无误。打印出的机制记账凭证要加盖制单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印章或者签字 2.要素审核
(1)合规性审核。审核记账凭证是否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合法,记账凭证记录的经济业务与所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相符。(2)准碗性审核,审核会计科目(包括二级或明细科目)对应关系是否清晰、金额是否正确。记账凭证中的项目是否镇制完整,摘要是否清楚,有关人员的签章是否齐全.(3)镇制好的记账凭证,应经过其他会计人员审核。如发现记账凭证填制有误,应当及时更正.只有审核无误的记 账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3.管理风险
(1)会计凭证传递不及时,因记账失误或会计科目使用错误导致的记账错误。
(2)实行电算化的单位,未将记录作废的凭证及时删除或删除后凭证号未重新整理,导致记账凭证号码不连续.4.内部控制措施
(1)及时传递会计凭证,如实反映经济业务,合规使用会计科目,准确记账。加强财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按照《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2)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用计算机打印的会计凭证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或者盖章。(三)会计凭证管理流程图
二、会计账簿管理(一)会计账簿登记
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不得用银行对账单或者其他方法代替日记账 2.买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计算机打印的会计账簿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3.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
4.当记账凭证错误导致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应首先更正记账凭证,然后再按更正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5.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总账和明细账应定期打印
6.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的,在输入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当天,必须打印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与库存现金核对无误(二)会计账簿核对
调查队应定期对会计账簿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
账相符、账实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出纳账与会计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1.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的时间 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 记账方向是否相符相符 2.账账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 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调查队财务部门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定期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等
定期结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三)管理风险
1.会计账簿打印装订不及时,造成缺失或损坏。
2.记账凭证未及时审核,打印会计账簿未全面反映本单位的经济支出.3.对账不及时,未及时找出记账错误,没有定期清理往 来款项。
(四)内部控制措施
1.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调查队,总账和明细账应定期及时打印,并按账簿的分类情况进行排序装订。会计账簿应装订牢固、平整,不得有析角、缺角、错页、掉页、加空白纸的现象;会计账簿的封口要严密并加盖印章
2.财务人员在定期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做到账证相符。
3.财务人员应定期对会计账簿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核对清理,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账工作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加速会计信息传递,及时编制各种报表,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一)管理目标
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二)管理风险
1.电算化操作权限分配和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业务的处理主要依靠电脑来完成,人为控制因素逐渐减少,致使审核功能被严重削弱。会计电算化系统权限分配不科学,不相容岗位未进行有效分离,容易造成越权操作。
2,密码泄露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据口令进入,如果操作人员口令不慎泄露,会带来风险。如果不对会计电算化系统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3.凭证填制后未经审核,可能导致不合规的凭证进入处理流程。
4.操作失误风险。财务人员缺少必要的岗前培训,对电算化软件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信息录入错误或其他操作失误,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
5.会计信息存储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会计信息,以电子数据形式储存,安全系数不高,易被篡改破坏,且不易控制。同时,计算机网络犯罪隐蔽性很强,危害性也很大与传统会计档案管理手段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更不容易得到保障 6.电算化信息系统未按期维护,软件升级滞后(三)内部控制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电算化素质能力。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电算化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方式包括接受培训机构培训,实现电算化能力的提高;聘请专业人员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对财务软件的应用等进行熟练掌握。
2.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权限管理。根据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进行权限分配,以决定使用人员具有的使用权限.对财务人员的权限管理必须要做到职权分离,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使用中的问题,避免出现错误
3.建立合理的管理控制制度。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由操作人员本人拟定密码,并严格保密;建立财务软件使用制度,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进行财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建立使用人员登记制度,对使用过程、操作内容等进行精细化管理
4.复核人员对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后,审核人员应及时审核,严禁未经核对执行批量审核。
5.加强会计信息档案的控制.建立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电算化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水平记账凭证和账簿要按时、定期打印并装订成纸质档案,由指定人员负责保管。
6.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发现异常要及时报修。软件应及时升级,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恶意修改和删除。同时,应定期对会计数涫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四)会计电算化管理流程图
四、财务票据管理
财务票据分为支票、汇票、本票和非税收入票据、结算票据等几大类。调查队临时开展的有偿服务项目,需要开具含税发票的,应由当地税务部门代开(一)支票、汇票、本票管理 1.管理风险
(1)票据交接由于无记录,产生差异;(2)票据使用、保管不当造成数量差异 2.内部控制措施
(1)出纳人员对购买的支票、汇票、本票进行登记、造册;
(2)每日终了,出纳人员对当日支票 汇票、本票的使用数量情况进行盘点,财务复核人员审核当日支票、汇票、本票使用数量是否账实相符;
(3)保证票据领用数量的合理性,按业务量逐次领用,总量控制;
(4)所持票据应全部进行登记,以保证留存票据和票据登记簿记录的一致性;(5)保证开具的票据符合规定,并正确登记。3.支票、汇票、本票管理流程图
(二)财政票据管理 1.管理风险
(1)票据购入、领用未进行登记,造成数量不符。
(2)票据开具时填写不规范,对填写错误的票据未按规定处理(3)票据保管不当,造成票据丢失、损毁(4)财政票据保存期满,未按规定程序销毁 2.内部控制措施
(1)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票据,建立票据使用登记制度,设置票据管理台账。票据管理人员在购入票据时应登记票据台账,记录票据数量和票据号;票据开出时应及时登记,保证票据数量准确
(2)票据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做到字迹清楚、内容完整真实、印章齐全、各联次内容和金额一致。填写错误的,应当另行填写.因填写错误等原因而作废的票据,应当加盖作废戳记或者注明“作废”字样,并完整保存各联次,不得擅自销毁。
(3)票据使用完毕,票据管理人员应按照要求填写相关资料,按顺序清理票据存根、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财政票据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抿经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查验后销毁。保存期未满、但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销毁的,抿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批准。尚未使用但应予作废销毁的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登记造册,门核准、销毁。报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3.财政票据管理流程图
五 财务印章管理理(一)管理风险
1.财务印章管理风险。由一人管理全部财务印章,银行预留印鉴未实行分开管理,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2.财务印章保管风险。财务印章管理不善,未指定专人保管,可能丢失、损坏,造成经济损失,3.用印审批风险。财务印章使用未履行审批程序,可能导致用印流程失控
4.用印登记风险。未对印章使用情况进行登记,或者用印登记不及时,存在漏记错记现象,责任划分不明确,影响事后核查追溯。(二)内部控制措施
1.建立财务印章管理制度,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银行预留印鉴法人代表章和财务专用章不得由一人保管和使用.2.建立“财务印章管理登记表”,注明印章启用信息:印章保管人不得擅自将印章交给保管人之外的任何人使用或保管;印章保管人离开办公室或下班时,必须将印章锁好,节假日期间必须由印章保管人格印章封存。
3.使用印章的部门经办人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方可用印,必须在 “财务印章使用登记表”进行登记方可加盖印章.不得在空白纸张、空白介绍信或空白凭证上加盖印章。4.对违反规定使用财务印章的人员进行处罚或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六、银行账户管理(一)控制目标
加强调查队财政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的管理,规范银行账户的开设、变更、使用和撤销等,确保单位的资金管理合法合规(二)管理风险
1.银行账户的开立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导致单位资金管理存在违规风险; 2.银行账户的使用不符合法律规定,导致遭受外部单位处罚的风险: 3.私自变更或撤销银行账户,导致账户管理混乱,造成资金截留风险:
4.银行账户设立或撤销程序不符合规定,或未经适当授权批准,造成资金管理风险(三)内部控制措施
1.严格银行账户开立程序,不得多头违规开立银行账户所有银行账户的开设应符合单位实际需要,不得随意开设,不得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按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设置原则设置账户,并自觉接受监督检查部门的检查:
2.对需要开设、变更、撤销的银行账户,要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严禁擅自开设、变更、撤销银行账户:
3,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用途使用银行账户,不得将财政性资金转为定期存款,不得以个人名义存放单位资金,不得出租、出借、转让银行账户,不得为个人或其他单位提供信用担保
4.上级调查队要加强对所属基层调查队银行账户的监督管理,建立所属基层调查队银行账户的管理制度,严把审核关,定期对所属基层调查队银行账户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按规定开立、使用、变更及撤销银行账户的,应及时纠正和处理;纠正无效的,应提请财政等职能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5.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管理.银行预留印鉴应分开由不同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所有支付预留印鉴;
6.防范网上银行支付风险 实行网上电子支付业务的,应与承办银行签订协议。操作人员应根据操作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
7.对已开设未使用或长期不使用的账户,应及时作出销户处理,并应经过规定步骤或程序
(四)流程图
七、会计档案管理(一)管理风险
1.会计档案立卷不规范。不重视档案管理,不认真将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2.会计档案保管不善,未指定专人保管会计档案。会计档案在会计机构保管一年后,未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会计档案保管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导致会计档案丢失、缺损
3.实行电算化管理的单位,未指定专业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备份管理和计算机维护,忽视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
4.会计档案管理不到位。会计档案管理不科学,存放混乱,不方便查阅,借阅登记制度不健全
5.会计档案销毁不规范。会计档案销毁未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销毁的会计档案未与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无监销人监销(二)内部控制措施
1.规范会计档案立卷。严格按照规定将当年形成的会计 档案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2,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按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单位会计档案的接收、移交、归档、保管、借阅和销毁制度,并落实到位,防止会计档案的损毁和泄露
3.建立定期备份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感性介质,并定期检查、复制,防止会计信息损坏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采用铛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的,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导致会计档案丢失;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应截至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4.规范会计档案保管。财务机构设置专门人员保管会计档案。会计档案在财务机构保管期满后,财务机构应按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5.规范会计档案销毁管理p 会计档案销毁应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7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三)会计档案管理流程图 八,会计工作交接管理(一J 管理风险
1,会计人员调动或离职时,未按规定行会计工作交接,可能导致会计资料块失,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追究责任
2.交接手续不完备.主要表现: 一是无监交人仅有两方履行交接手续,缺乏公正性;二是未详细清点交接资料。如移交人已经受理的原始凭证未经处理即交给了接替人,有的甚至不经清点就交接,造成原始凭证的散失或难以处理· 三是未及时结清账目.如移交人已制作的记账凭证没有登记到会计账簿上就交给了接替人,应及时进行月结。年结,又如应该合计、累计的账簿未进行处理就交接;四是资料不齐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有缺失,没有说明原因即进行交接,甚至没有移交有关文件资料 3.交接后接替人未按规定处理相关事务。一是对交接人种留的业务,接替人推诿责任,不给予办理;二是接替人不按规定廷续使用移交来的会计账簿,而是另行开设会计账簿,不能保证会计业务连续性(二)内部控制措施 1,制定会计工作交接具体办法。会计人员交接时,由监交人明确交接的要求、内容和程序,并对容易出现的疏漏提出注意事项
2.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移交。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会计账簿记录保持一致。不一致时,移交人员必须限期查清: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
3.按规定对会计工作交接进行监交。一般会计人员离任由会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会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离任,由调查队负责人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
4.明确交接责任。在交接时,交接双方应明确责任,对因移交人的责任造成的遗留问题要作出约定。
(三)会计1作交接管理流程图(一)财务报告的分类
调查队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及有关附表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单位本期收入、支出、结转、结余、专项资金使用及资产负债变动等情况,以及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财务分析是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对单位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研究、分析和评价。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收入支出状况、人员增减情况、资产使用情况等。
各级调查队应当真实 准确、完整、及时地编制财务报告,认真进行财务分析,并按照规定报送财政部门、主管预算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二)管理风险
财务报告的风险伴随着财务报告编报的每个步骤,可能发生在财务信息加工流程的各个环节,即数据收集整理环节、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等环节。
1.原始数据失真。财务报告编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可能导致结账前未能及时发现会计核算差错,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管理信息价值失效。
2,财务人员参与管理意识不强,分析质量不高.调查队财务人员往往是被动的抿账,做报表,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少,意识不强,对调查队现状,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缺乏全面分析 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被动地进行财务收支判断,难以找准问题的要害,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判断,致使财务分析报告的参谋职能弱化 3.制度建设薄弱,且操作性不强。调查队对新出台的财务政策.法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不能及时修订和完善,或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过于笼统、定义较为模糊,操作性不强(三)内部控制措施
1.规范经济行为,夯实会计基础。加强事前和关键环节控制,为财务报告编制提供基础保证。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处理流程,重点把好三道关口: 一是记账前会计业务审核关;二是结算支付资金安全关;三是记账后凭证登记审核关 2.财务人员转变传统理财观念。调查队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应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学习.要正确理解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重“财务会计” 转向 “财务与管理”并重,发挥财务分析的管理和参谋作用
3.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做到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监督有力,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严抓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制定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体系。
十、财务信息公开
调查队应按信息公开的要求和权限,以适当方式公开除保密内容和事项之外的财务信息。
涉及财务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预算和决算信息;政府采购文件、采购预算、中标成交结果、采购合同等情况;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总额等情况·会议的名称、主要内容、支出金额等情况;培训的项目、内容、人数、经费等情况;办公用房建设、维修改造使用、运行费用支出等情况;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结果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一)管理风险
信息公开不及时;财务信息未能按要求予以公开;财务信息公开不完整;财务信息公开不科学、不明晰,导致信息被误读;财务信息公开基本制度不健全。(二)内部控制措施
1.加强领导,指定专人负责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明确责任,切实做好财务信息公开工作
2.建立健全符合财政部门规定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3.强化信息公开工作的问责机制,确保信息按要求及时完整地公开
4.强化财务信息公开前的分析、说明、检查,加大对公开财务信息的审核把关力度 第四章 业务工作内部控制
第一节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一、控制目标
(一)预算编制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 数据准确。预算编制过程中 调查队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充分,实现预算与资产配置相结合、与具体工作相对应,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二)已批复的预算指标在调查队内部层层分解、审批下达。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严格控制预算追加调整,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三)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金额和用途安排各项支出。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杜绝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
(四)决算真实、完整 准确、及时,决算分析工作全面有效,决算分析结果与预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二、预算编制
(一)管理风险
1.部门预算通常提前半年开始编制,可能存在对下调查工作估计不准确,对申请预算的项目前期预判不充分的情况,从而降低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人员、资产、项目库等基础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核定预算经费数据错误;
3.未合理预计非中央财政拨款收入,隐瞒预算收入或支出、结余未按要求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反映不全面。
4.部分项目预算分配方法过于简单,基数法核定预算不能真正反映实际需求.5.预算安排不科学,没有合理预计政府采购预算,导致预算执行不到位。
6.存在“一支笔”管理制度,或者没有集体决策的制度安排.预算审批权限不明确,审批流程不规范,随意性较大7.预算编制工作由财务部门大包大揽,预算执行机构参 与度低,造成个别支出计划未编进预算,导致实际支出时无预算可依,无法安排资金的现象。(二)内部控制措施
1.及时更新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将数据库与预算编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与以前历史数据有机结合,形成三年滚动预算编制的政策依据和数据基础,增强预算编制的合规性.要加强基础数据的审核,对预算进行分解和细化,对内部预算控制数的额度、开支范围和执行方式进行逐一界定,预算编制应在以前财政收支的数据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各部门上报的业务工作计划,对下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计和测算。财务部门按照预算编报的职责 预算编制标准,以及下一工作安排,提出预算建议数及基础申报数据
2.完善预算编制的组织管理体制,做好预算编制的各项准备工作。通常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编制的组织管理,应依据上级主管部门预算编报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政策、基础数据的准备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统一部署预算编报工作 3.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明确审批要求。各业务部门按照 规定的预算编报职责、预算编制标准,以及下一工作安排提出预算建议数以及基础数据申报,经队领导审批后,提交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应对提交的预算建议数和编报数据进行初审:预算建议数经队领导审定后,提交党组会表决,决议通过后财务部门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格式及要求,报送审核,并加强预算合理性和合规性审核
4.强化预算收支管理,充分预计非财政拨款资金和项目结转资金,真实准确的反映预算收入,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
5.将预算细化,以工作计划为依据,使用科学的方法合理测算支出需求,碗定为实现工作计划所需要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准确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做到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项目申请或具体业务一一对应。
6.建立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增强预算执行机构的参与度,执行机构应当充分参与到本单位预算编制,合理按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三)预算编制管理流程图
三、预算分配
(一)管理风险
1.预算调整没有严格控制,预算分配的过程短,时间紧张,准备不充分,可能导致预算细化调整质量低。
2.在预算细化调整、分配、编制工作上,各业务部门经常认为预算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对预算工作不特别重视也不主动学习,细化、编制的预算草率、粗枝、缺乏科学性,等到真正需要落实的时候发现与实际需要严重不符(二)内部控制措施
1.召开预算编制会议,全面把握预算编制政策,完善细
化调整程序,对内部预算指标的名称、额度、开支范围和执行方式进行逐一界定
2.财务部门收到主管部门的预算批复后,应当在本调查队预算总额控制范围内,统筹考虑自有资金和结余资金,及时细化分解本内部预算指标p 内部指标分解按照各业务部门工作计划对预算资金进行资源匹配,既包括对本调查队业务工作计划的资金支撑,将预算批复落实到具体部门,完成省级调查总队内部财权与事权的科学匹配,也要对业务工作计划的金额、标准和具体支出方向进行限定;
3.应在评价当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工作计划,对下一预算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迸行预计和测算;对于预算的工作计划,应尽可能的具体,相应地细化预算的编制;
4.重大预算项目采取立项评审方式。对于建设工程、大型修缮、信息化项目和大宗物资采购等专业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还可以在预算编制环节采取立项评审的方式,对预算事项的目的、效果和金额等方面进行综合立项评审.除遵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履行指定专业机构评审以外,还可以成立评审小组自行组织评审,亦可规定委托外聘专家和机构等第三方进行外部评审;
5.按照业务部门的工作计划逐级分解,进行内部预算指标的批复.制定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度,规范审批流程与审批权限,并将制度落实到位。(二)预算分配管理流程图
四、预算调整
(一)管理风险
1.由于经费支出没有计划性,如政府采购周期长的项目,导致预算执行进度慢或内无法执行,财政部门核减下预算。
2.预算调整没有严格控制,导致预算约束力不足。预算编制考虑不周,编制不细,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出入很大,调整频繁,甚至出现无预算、超预算项目。(二)内部控制措施 1.充分考虑预算执行的时间和进度,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加强预算执行的分析解决力度,避免预算申请得不到顺利执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肃性p 预算分配时,充分考虑工作实际,合理分配,尽量避免预算调整。加强市场调研,改进预算开支标准与实际执行的误差。
3.对于执行过程中临时出现的预算不足,必须增加支出事项,应尽早提出,并经过严格审核程序,上报财务司,以便争取财政部的支持。(三)预算调整管理流程图预算调整流程业务
五、预算执行
(一)管理风险一1.未按实际支出情况进行用款计划的申请,导致项目支出经费不足,不能满足实际
2.没有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或者没有按照规定履行相应的申请审批程序,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不符;
3.未按规定履行相应的申请审批程序,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不符,出现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按规定不应列支的事项发生开支、支出标准不符合规定等违规现象,或者未按规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等;
4.预算执行没有进行分析,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能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慢或偏快,在预算执行方面,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彼此缺少有效的沟通,财务人员不了解项目的实际进度,技术管理人员不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导致预算执行随意无序,失去严肃性。(二)内部控制措施
1,必须将预算指标、支出事项的计划与用款计划相衔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用款计划,申请用款额度,严格进行审核
2.控制预算执行申请,各业务部门必须在明确的预算指标下提出执行申请,凡预算批复时确定为一事一议方式的,在未经过指标申请和审批前,不能提出执行申请。执行申请受预算指标当前可用额度控制,不能超可用额度提出申请。执行申请时,必须将指标、支出事项和执行申请一一对应,必须符合指标批复时的业务范围以及经费支出管理办法和细则的相关规定,方可进行财务报销及资金支付核算
执行申请提出后,交业务负责人批示,然后交归口部门进行归口审核。归口审核时,按经费支出管理办法中审批权限规定,不同类型费用由相应归口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已经按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提交相应单据,例如:会议申请单、接待审批表;提交执行申请是否符合经费支出管理办法以及细则的规范性要求,对于不符合规范的,不能通过;如执行申请涉及动用归口部门预算的,则由归口部门按预算控制额度进行审核。
执行申请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核。各队应根据各部门的情况,根据不同类型业务分类设定多层级的预算指标申请审批权限。执行审批单审批通过后,执行部门需在执行申请范围内开展工作,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借款、报销。
3.涉及资金支付的预算执行事项,要严格资金支付控制资金支付要经过以下程序
资金支付申请.各项经费支出前均应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履行事前审批程序,并在报销时附上相应的事前审批文件。按照经费支出性质,分别由归0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审批
报销管理。费用报销时,经办人填写《费用报销单》,将部门、用途、金额等要素填写齐全,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提报财务人员审核无误后按照经费支出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资金支付。各业务部门报销申请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审批完成后,出纳岗应依据审批单据办理具体的资金支付业务,会计岗进行后续的会计核算工作。
4.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关注各分类项目的预算执行进度,及时通报预算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分析实际发生效与预算数之间的差异,查找预算执行快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整理,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具体解决揩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5,预算管理岗对当季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汇报财务部门负责人、调查队领导。对于未按序时进度完成预算执行的,由各业务部门查找项目进度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猎菇。
六、决算管理(一)管理风险
1,决算与预算存在脱节、口径不一,难以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的效率低下;
2.日常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与预算收支科目不完全一致,导致e 常核算不能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3.如存在年终调整,仍可能导致决算与预算不符;
4.未按照规定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执行结果缺少评价,各项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缺乏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使绩效考核形同虚设,缺乏必要的反馈监督机制。(二)内部控制措施
1.加强日常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严格预算支出;
2.决算控制。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立健全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
3.绩效评价控制。对资金的使用效益,尤其是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绩效评价,结合预算的完成情况,将经费预算执行率、项目实施效果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重视决算结果的分析评价与运用.通过资料收集,确定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分析预算指标的完成程度及偏离原因,正确评价预算执行情况、资金和实物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使决算能够充分反映 预算执行的结果,并为下预算编制提供基础。
第二节 收支业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控制目标
(一)收入
调查队所有收入必须金额纳入单位预算,统筹安排使用;及时进行入账管理和分项核算,防止资金体外循环形成 “小金库”(二)支出
各项支出符合预算控制要求,确保项目支出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经费间不出现相互挤占的现象;严格审批程序,依法依规办理各项经济活动,杜绝无预算、起预算、超标准、超范围支出行为,防范舞弊和贪污腐败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各项支出业务的真实性、必要性迸行严格审核,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避免浪费;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对社会公众关注度较高的 “三公经费” 等重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管控
二、收入业务管理(一)管理风险
1.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收款、开票与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 2.收入不入账或设立账外账,导致“小金库”的形成和资金体外循环: 3.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截留、挪用、私分收缴收入: 4.对于印鉴章保管与使用缺乏有效控制; 5.对票据的保管、申领、启用、核销、销毁等缺乏有效控制,可能导致票据丢失、相关人发生错误或舞弊的风险
6.收入核算不规范,财务报告不真实或不准确
(二)内部控制
1.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合理设置收入管理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能权限,确保收款、开票与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2.收人归口管理。各项收入应当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和 “小金库”。业务部门应该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交存财务部门,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
3.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收入,对取得的非税收入,应当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票款一致,并按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4.建立健全印鉴章使用制度,确保印鉴章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得到有效控制,使用时均得到适当的授权和审批;
5.建立健全票据管理程序和责任制度。财政票据、税务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并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 6.强化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三)收入业务管理流程图
三、支出业务管理(一)支出决策管理 1.管理风险
(1)支出决策容易受政策因素、知识结构因素、人为因卜以及工的影响,导致支出决策发生偏离。如对“三公经费”开支限区不足,会导致决策违反关财经纪律;
(2)受如识结构的影响,或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不足的影响,相关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3)由于提请决策的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或主要领导对集体决策的干预等因素,导致支出决策不公允
2.内部控制措施(1)在做出决策前,应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仔细审查提交决策的事项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充分预见潜在的各类风险:
(2)对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充分论证,防范“一言堂”造成决策风险和腐败风险.3.支出决策管理流程图(二)基本支出管理 1.管理风险
(1)岗位设置不合理,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2)各项支出申请不合理或不必要,不符合预算管理要求(3)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相互挤占;
(4)各项支出未经规定的审批程序,尤其是重大支出未经集体决策程序
(5)各项支出不符合相关政策与制度的要求,如国库集中支出制度、政策采购政策、公务卡结算规定等;
(6)各项支出的票据虚假或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7)各项支出的费用报销计算不准确;
(8)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等。2.内部控制措施
(1)实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决策审批与执行、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要分离;
(2)建立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支出事项的审批权限和审批流程:
(3)实行归口管理.明确各项支出事项的归口管理部门,如水电费、会议费、车辆运行及维护费等归口办公室管理,工资福利、培训费归口 人事部门管理等
(4)进行预算控制。将预算管理与单位内部责任相结合,加大预算控制力度,将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权力与责任落实到岗位,防止无预算、超预算执行的情况发生:
(5)加强支付控制。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大额开支原则上实行银行转账支付,对签发的支付凭证实行登记管理,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当按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
(6)加强会计控制。会计人员要自觉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正确行使责权,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7)强化单据控制。对单据来源的合法性,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手续的齐全性,是否符合预算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核.3.基本支出管理流程图(三)项目支出管理 1.管理风险
(1)岗位设置不合理,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2)支出申请不合理或不必要,不符合预算管理要求;(3)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之间相互挤占,项目间支出相互挤占;(4)支出未经规定的审批程序,尤其是重大支出未经集体决策程序⊥
(5)支出不符合相关政策与制度的要求,如国库集中支出制度、政策采购政策、公务卡结算规定等;
(6)支出的票据虚假或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7)支出的费用报销计算不准确;
(8)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等;
(9)各类调查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资金长时间由专业人员保管,增加?财务风险.2.内部控制措施
(1)实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决策审批与执行、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要分离;
(2)建立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支出事项的审批杈 限和审批流程;
(3)加强预算控制。将预算管理与单位内部责任相结合加大预算控制力度,防止无预算、超预算执行的情况发生:
(4)加强支付控制,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大额开支原则上实行银行转账支付,对签发的支付凭证实行登记管理,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当按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
(5)加强会计控制。会计人员要自觉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正确行使责权,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6)强化单据控制。对单据来源的合法性,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手续的齐全性,是否符合预算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核。3.项目支出管理流程图(四)重点支出事项
1.会议(培训)费支出管理
会议(培训)由归0 管理部门进行计划和预算控制.会议(培训)应当在上年底编制计划提交调查队办公会审定,并上网公示。每个会议(培训)在召开前须编制预算,预算要细化到具体项目,在执行中不得突破: 会议(培训)费结算要付具预算审批单、会议(培训)通知、签到单、发票及消费明细靖单等.会议(培训)须在政府采购定点饭店召开 2.公务接待费支出管理
公务接待工作由归0管理部门统筹安排,严格执行公函制、审批制和实名制。公务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 派派出单位公务来访预约函(或接待公函)、公务接待审批及报销单、接待清单等.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全年公务接待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下达的预算额度执行,不得突破
3.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管理
公务用车应实行单车核算。公务用车保险必须在中央集中定点采购保险机构内选择,并按定点保险机构所承诺的折扣率进行投保.公务用车实行定点维修,车辆维修应履行审批手续,填写《车辆维修审批单》,维修费用报销需附具维修项目清单。全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局下达的预算额度执行,不得突破.4.因公出国(境)费支出管理
因公出国(境)统一由调查队人事部门提出具体方案,提交党组会(办公会)研究,并填写《出国(境)审批单》,明确出国(境)人员姓名、出国(境)是由、地点、时间、所需经费等交财务部门备案.出国(境)费用报销需附出国培训发票和《出国(境)审批单》。全年出国(境)费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下达的预算额度执行,不得突破。
5.差旅费支出管理
出差必须按规定报经本调查队有关领导审批,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客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差旅费报销必须附具出差审批单,按照当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差旅费管理规定如实报销 6,印刷费支出管理
每年由印刷归口 管理部门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镇定几个定点印刷企业。印刷需求部门在本单位公示的定点印刷企业中通过竞价方式确定印刷企业,不能超出范围自行确定印刷企业。竞价工作由印刷需求部门自行组织实施,但参与竟价的单位不得少于三家,竞价结果方能生效。每次印刷企业的确定过程纪检监察部门应全程参与监督,竞价结果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印刷费报销雷附具印刷合同和印刷资料清单,印刷资料清单需注明各类资料的印刷单价、数量、金额等。7,劳务费支出管理
确需聘请外单位人员协助工作的,可发放劳务费,劳务费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其中各类调查补贴的发放应有发放依据和标准,发放清单上要有劳务名称、标准、范围,以及领款人签名、工作单位或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
劳务费一律不再采取现金发放方式,而采用银行转卡方式发放 8.课题费支出管理
调查队承担的科研课题费应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课题申报书中的经费使用安排做好执行,本调查队在编职工不得领取本 系统的课题劳务费 9.调查用品支出管理
调查用品购买时应有购买发票和明细清单,发放时应有发放清单,发放清单上要有发放数量、领取人工作单位或地址、联系电话和签名。大额调查用品支出还需附具办公会议纪要(五)公务卡,1.管理风险
(1)公务卡持有人的风险。实行公务卡结算虽然减少了公务人员携带大量现, 行么务消费的风险,但是产生了其他方面的风险普通信用卡所具有的风险。如公务卡不慎遗失而被不法分子盗用或被其借助一些高科技辅助手段进行诈骗所带来的风险对公务卡使用条款理解有误而产生的风险。常见的情形是 对免息还款条款的错误理解.制度设计缺陷所带来的风险。如发卡行和用卡单位签订的
公务卡服务协议与公务卡使用单位员工填写办卡申请表时签署的领用合约内容相矛盾而导致持卡人遭受经济损失。(2)公务卡使用单位的风险。推行公务卡后,公务卡使用单位可利用公务卡的融资功能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单位财务人员也不再需要存取、核对和保管现金,但是由于单位财务人员审核、批准单据需要一定流程和时间,其账务处理周期可能与发卡行的账务处理周期不一致,一旦错过免息期,就会导致信用卡系统自动扣收相关息费。这部分费用有可能要由单位来承担。
2.内部控制措施
(1)加大公务卡业务的宣传与投入力度。发卡行应加大公务卡业务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发或者引进新的技术,防范信用卡各个环节上的风险,提高自助交易信誉度和人们使用银行卡的积极性。另外,银行应为公务卡使用方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2)增设风险提示。发卡行或公务卡使用单位应通过风险提示来增强持卡人的自我保护与风险防范意识,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帮助使用者树立信用卡还款的时间概念,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3)重新设计三方协议,清晰界定各方责任与权利。发卡行应设计专用的三方协议以取代日前这种两方协议外加领用合约的形式,对持卡人与其所在单位在用卡方面进行约定。公务卡使用单位要完善现行公务卡制度,明确公务卡相关各方的责任与义务,规范持卡人的信用行为,尽可能地减少制度真空地带。3.公务卡管理流程图
第三节 资产管:程内部控制1 一ˋ 控制目标 1 备项规章制度,并通过有效监管和风胍妆
通过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规范 1 安全和完整,推动资产的合理和风险控制措施,保障资产的1 值增值。配置和有效使用,实现资产的保 I :流动资产管理(一)控制目标
保障流动资产的安全,避免被盗窃、挪用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保障流动资产的完整,避免侵占单位流动资产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流动资产的使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及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实现流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二)库存现金管理
1.管理风险
(1)坐收坐支,甚至形成 ”小金库”(2)白条抵厍。
(3)现金保有量超过核定限额.,/(4)使用现金进行大额支付,超范围佃使用现金。(5)现,金使用和保管缺乏审核与监管。2.内部控制措施 105(1)健全和落实单位内部现金管理责任制。既要严格职责分工,又要实行收支分开,更要实施内部稽核。二是要严格控制使用现金。对超出规定,不属于现金结算范围的款项支付,要一律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或转账结算。三是要从严控制个人借用公款。要制定严格的借款制度,对确需借用公款的,除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外,还必须对借款的限额作出明确规定。(2)加强对现金的监督检查。一是要建立经常性的现金检查制度。通过经常性检查,促进单位财务人员自觉加强现金管理。二是要对历史陈久现金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对清理中发现的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等问题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对以前形成的借支挂账,通过清理,属干私人借支的要及时回收,属于因公业务形成的,查明原因,要进行账务处理;对清理出的长期未入账的收入、支出单据要区别情况采取及时入账或收回的措施;对作为现金顶库的白条要查明性质并及时收回,确实无法收回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通过清理,应当做到各单位的库存现金账实相符、库存合理以及杜绝白条顶库和长期不入账的情况。(3)调查队与开户银行共同核定库存现金的限额,对库存现金余额过大的要及时缴存银行账户。
(4)单位现金保管的责任人为出纳人员,要做到日清月结现金应保管在单位保险柜,保险柜不得存放私人物品。3.库存现金管理流程图
(三)银行存歉。零余额账户用歉额度管理 1.仟捏风险
(1)银行存款的收支业务全程由一人负责办理,无他人监督检查,导致银行存款截留戎挪用风险
(2)银行资金支付未经审批或审批不当,导致单位资金管理风险(3)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导致伪造银行对账单、挪用单位资金;
(4)每月未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及银行对账单余额并及时调整未达账项,导致银行存款账账、账实不符;
(5)网银密码、银行账户等信息被盗取或修改,造成交易信息泄露或资金被盗用风险;(6)频繁大额提取现金。个别调查队为用款方便,将额度内的资金频繁提现,再存入单位基本户;
(7)受局部利益、团体私利的驱使,调查队领导因对财经法规匆识匮乏,授意财会人员将提取的单位资金转入个人账户,导致财政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范围之外,形成公款私存问题⊥
(8)把零余额账户转到基本户或其他账户。有的单位为了资金的使用方便,与第三方合作,先将资金拨付给第三方,然后再转回到单位的基本户或其他账户,擅自持财政资金从零余额账户转存单位基本户,以达到随意支配的目的.2.内部控制措施
(1)防3a网上银行支付风险。实行1 应与承办银行签订网上银行操作协秒网上电子交付业务的,1 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实行议。操作人员应当根据操作稼nrtrw ◥`卜’r”’bm.IrF。买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操作人员员钥由不同人员保管,同时还要配备专人加强对交易和支付行为的审核.不得因支付方式的改变或简化,而随意变更或简化支付资金所必须的授权批准程序p(2)由出纳以外的人领取银行对账单,每月末应根据经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后的存款余额基础上,编制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编表人以外的人员进行复核,并报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建立健全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监督检查和审批制度
(4)会计人员在月末、年末对银行存款必须做到及时记账1 对账,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5)设置复杂密码,并对网银密码和账户信息进行定期修改、维护,不随意透露有关信息p(6)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提取和使用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7)提高调查队领导的法律意识,强化对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使用的监管.3.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管理流程图(四)应收及预付款项管嬖1.管理风险
稃大意,复核不到位造成金额等数据的工价从(1)取得(发生)环节的主
厂(2)支付申请环节的主要据的不准确。
付申请时未注明款项的用途、风险是申请人向审批人提交支佣V m”,..-,疻7v﹨PV;刊埂、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等
(3)支付审批和复核附有效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 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审批人没有按照I P格呷甲批程仟平支付申请的业务真实性、金额准确性、票据1 或证明的合法性进行审批;对于重要的支付申请没有实行集体1 决策和审批;支付申请没有经过专人进行复核便由出纳人员办1 理支付。
(4)登记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登记人登记数据不准确;账1 实盘点不到位;应收及预付款项催办不及时造成呆账、坏账。2.内部控制措施
(1)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实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2)交付申请和审批严格分开;(3)支付审批与支付执行严格分开;
(4)应收和预付款项要定期清理,加强登记真实性、完整性,对到期款项要加强催办。3.应收及预付款项管理流程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管理流程审批岗出纳夂椽审批提出3复核办理I审批遭到刊上竺 卜
(五)存货 1.管理风险
(1)预算不当造成浪费或短缺影响工作运行。(2)审批不严、采购分工不合理产生舞弊行为的风险。(3)验收不严格,导致质量不达标;登记不及时、不完整,导致账实不符
(4)领用登记不规范、记录不完整,造成存货损失的风险2.内部控制措施
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保管与登记、(1)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实 使 用与处置严格个子`
(2)存货要实施归D管理,明确存货管理归0部门,落1 实使用和保管人的责任;强化预算、采购、验收、领用环节程1 序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加强各环节审批的严格把控,重大决策1 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审批.3.存货管理流程图存货管理流程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岗清查盘点小组开始声张惩出需求编制预算存货谙购实施采购验收入库存货S钗用清查盘点内部调剂芹隰维护结束 三 固定资产管理理 C一)控制目标
固定资产取得的依据应充分适当,决策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碗;固定资产的取得`验收、使用(领用)、维护、盘点、处置和转移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清晰;递免固定资产的流失或浪费,有效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固定资产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能够为统计调查事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管理风险
1.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的主要风险是因可行性分析不到位、预算不当、预算不严造成重复浪费;没有按照财政部门的资产购置标准编制预算,造成奢侈浪费
2.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的主要风险点表现为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岗位分工不合理而产生舞弊行为。
3.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环节的主要风险包括固定资产验收
程序不规范,导致固定资产质量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固定资产运行效呆;固定资产登记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流失、账实不符。
4.固定资产领用及维护环节的主要风险包括领用登记不
f 规范、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署.操作不当引起被盗、毁指: l l成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损;固定资产失修或维护过剩,造导敦固定资产流失;因保管不f 用价值。费;长期闲置造成资产毁损,丧失使
5.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主要风,处置方案的编制和审核把险是固定资产估值不准确:关不严,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方式不合理、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6.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主要风险是盘点程序不规范、执行不严格,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山_==1 内部控制措施
1.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及其权限、责任,明确授权审批的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
2.调查队资产应实行归0 管理,一般由办公室作为归D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作为归0使用部门,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
3.建立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分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产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包括: 资产请购与审批、采购与验收、保管与登记、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处置的审批与 执行等
√4.区分资产不同的处置方式,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保证固定资产处置的科学性(1)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资产,应由使用部门或侍理部门汇总镇制资产报废申请单,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进行琅废处理(2)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汇总提出报废申请,由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再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
(3)对于重大资产的处置,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由办公会集体研究审批后,按处置程序进行处置。
5.凋查队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小组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以确保账、卡、物相符(四)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
四、无形资产管理 C 一)控制目标
无形资产取得依据应当充分:适当,决策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碗无形资产的取得、验收、使用、维护、盘点、处置和转移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避免无形资产的流失或浪费,有效维护无形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无形资产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能够为统计调查事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二)管理风险
1.无形资产预算管理的主要风险是因可行性分析不到位、预算不当、预算不严造成重复浪费;没有按照资产购置标准编制购置预算,造成奢侈浪费。
2.无形资产采购环节的主要风险点表现为掇杈审批制度不健全、岗位分工不合理而产生的舞弊行为。
3.无形资产验收程序不规范,导致无形资产质量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无形资产运行效果;无形资产登记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无形资产流失、账实不符。4.无形资产领用及维护环节的主要风险包括领用登记不规范、、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导致无形资产流失;因保管不
f 善,操作不当引起被盗、毁损;无形资产失修或 咸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长期闲置置维护过剩,造造成资产毁损,丧失使 使用价值
毯I5.无形资产处置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无形资产估值不准鞠;处置方案的编制和审核把关不严,无形资产报废处置方式不合理、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6.无形资产清查盘点的主要风险是盘点程序不规范、执行不严格,造成无形资产账实不符。
(三)内部控制措施
1.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及其权限、责任明确授权审批的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
2.资产实行归0管理,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3.建立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分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产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包括:资产请购与审批、采购与验收、保管与登记、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处置的审批与执行等。4.区分资产不同的处置方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 证固定资产处置的科学性
(1)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资产,应由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汇,总嫫制资产报废申请单,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进行报(2)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无形资产,由使用部门戎管理部门汇总提出报废申请,由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再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3)对于重大资产的处置,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由办公会集体研究审批后,按处置程序进行处置
5.建立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小组,对土地、价值较高或专业性强的软件等无形资产应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保证无形资产估值的准确性、合理性
6.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小组对无形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以确保账、卡、物相符;强化无形资产记录和资料的保护,防止资料遗失、泄露,造成意外损失。
(四)无形资产管理流程图 第四节政府采购管理内部控制
一、控制目标
实行政府采购管理控制,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无预算、无计划、超预算、超计划的采购行为,确保采购业务合规合法、采购环节科学合理、采购结果公平公开
健全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政府采购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价等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科学设置政府采购归0机构和管理岗位,明确政府授权审批权限和岗位职责,确保政府采购计划编制 采购买施、采购购监督人员配备合理
建立合理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机制,确保政府采购管理运行机制健全有效,保障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
二、管理风险
(ˊ)岗位职能杈限界定位未分离,导致采购需求申请不合理或不合法:(二)采购事项不在采购预算指标范围内,形成无预算采购⊥(三)采购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是否符合办公设备和 办公家具配置数量和标准:
(四)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采购事项府采购,可能出现利用采购目录不够精确是否全部纳入政而迸行采购对象置换甚至偷换、逃避履行政府采购的行为;
(五)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采购事项是否因采购金额被拆分而没有纳入政府采购或改变政府采购方式,可能出现品目、名称相同的采购事项在政府规定的最短采购周期内多次出现的现象⊥
(六)执行政府采购时,受专业知识限制或对合同条款理解不准确,导致财政资金损失或浪费;
(七)政府采购验收依据不明确,未明确验收的相关人民,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有效组织验收。
三ˋ 内部控制揞施
v(一)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能权限,确保政府采购需求制定与内部审批、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合同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客岗位相互分离;(二)加强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的管理。建立预算编制
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粮槐
本单位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批复的预
算安排采购计划;
(i)加强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准确界定政府采购和自
行采购的范围及金额要求,防止政府采购预算应编未编和漏项(四)加强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管理。根据验收制度和政府
采购文件,由指定部门或专人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内容进行验收,必要时可请专家参与验收,并出具验收
证明⊥
(五)政府采购合同履行完成并提交标的物后,政府采购
验收小组对供应商提供的货物和服务,与政府采购合同进行核
对、验收,详细检查所购货物和服务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等是
否符合要求,并记录采购验收的具体内容和结果.四ˋ 政府采购管理流程图
(一)政府采购管理流程图
五ˋ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
根据不同采购项目的共通性目标和一般性特征,绩效评价标准可分为需求相关性、执行规范性、交易经济性(一)需求相关性。是否有明确的采购需求,是否对需求进行设计论证,是否确定了科学合理的需求规划,需求变更的合理性论证依据是否充分(二)执行规范性.一是采购方式要合理。选择能够实现有效竞争的采购方式,采购执行成本与采购金额的比例符合经济水平。二是采购程序要合法。依法公开采购信息,碗保潜在
供应商能够不受任何歧视地参与竞争,的行为.三是验收责任要落实。应按政府奚胁恬o需求实施验收,并对验收负责。四是信息小耳亘Ar LL,--公开采购信息,防范各种徇私舞弊行为-(i)交易经济性.完成采购的内容是 否有效。价格是否合理并实现物有所值,资金节约才水平和节约率分析是否完整,采购成交
第五节 绩效管理内部控制 1-、誓“尸产
质量控制目标: 包括项目产出产晶和服务的可靠性、准确性、完整性,主要反映项目既定目标实现的水平和效果质量控制主要保障项目既定目标与实际目标的最大程度匹配
进程控制目标: 包括项目产出产品和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又可分为阶段性和整体性进程控制目标,主要反映项目按照既定计划和目标推进的情况。进程控制主要保障项目按计划、按时效落实.成本控制目标、包括项目产出产品和服务所需成本的规模与增幅,主要反映既定项目成本与实际项目成本之间的差异程度.成本控制主要目的是控制支出超预算的规模,降低项目成本增幅。
纠偏控制目标: 包括项目既定目标与实际产出的数量偏差值、质量偏差值、效益偏差值,主要反映项目某个或整体绩效效能实际发挥情况。纠偏控制主要保障预算绩效目标设置的合
理性、科学性以及项目本身存在的实际价值。
二、管理风险
(一)经济社会形势、上级政策和制度调整等外部因素,导致绩效目标调整。(=)数据采集等问题导致指标值不可取,或技术改进有更好的指标可选用
(三)发生不可预见事件,或物价变化等,使得预算超支导致绩效目标不能实现(四)项目推进中进度控制未达预期,项目延期。
三、内部控制揞施
(一)加强绩效监控,成立绩效监控机构,每季度实施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应通过信息平台或文件形式通钼实施部门,督促绩效按期落实.(二)推动绩效信息公开。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定期向人大、政府报告机制;研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社会监督。
(三)建立绩效反馈机制.将绩效实施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四)建立绩效问责机制。要研究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纳入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逐步建立 “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 的绩效问责机制。(五)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于未达到绩效目标的,适当核减下部门预算。第六节 内部审计管理内部控制
一ˋ 控制目标
内部审计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内部审计人员在调查队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经政策及国家统计局内部管理规定,对调查队的财务收支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以及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实行审计监督,对调查队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在业务上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二、管理风险
(一)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审计计划不合理,审计方案不科学,进而影响审计质量(=)实施阶段
证据收集不完整,影响审计质量;审计不彻底,审计方法运用不合理,导致审计结果不到位;工作底稿未经被审单位确认盖章,现场审计结束后被审计单位“死不认账”;审计组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充分,可能导致审计不到位,或者证据不足以支撑审计结论(三)完成阶段
内部审计完成阶段的主要风险包括审计报告评价不实,影响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建议决策失误,误导政策的制定:,铠弊不能有效查处,从而客观上反而充当了被审计单位的保护伞后续审计没跟上,导致被审计单位整改不到位,存在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未对被审计单位的重要问题进行后续审计,使审计流于形式。
三、内部控制揞施
(一)调查队系统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在设置时应坚持两条原则: 一是独立性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审计机构(人员)才能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二是权威性原则。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ˊ-)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高层次` 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担当意识;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内审
部门应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内审千部的教育、培养,积极为内审人员提高执业水准创造条件,形成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的内审队伍。
(三)审计组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向审计组提供有关的计划、预算、凭证、账簿、决算、报表和相关文件、资料,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审计组要对被审计单位发现的重要审计事项进行后续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
(四)从避免和减轻审计风险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审计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要依法审计、谨慎诚信,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要在授权范围内依法、客观、独立,有效地履行工作职责,对发现的问题要如实向单位领导反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把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五)建立不断完善审计程序的长效机制,从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方法的运用、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底稿的规范、审计报告的完善等方面全面完善审计工作程序,从制度、机制上着手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四、内部审计管理流程图 第五章 监督工作
第一节 监督机制
评价与监督是促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和不断完善的重要措施。调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是指内外部相关组织对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按监督检香实施主体不同,调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本手册主要涉及内部监督,第二节监督工作的意义和工作组织
一ˋ 监督工作的意义
根据有关规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或岗位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定内部监督的程序和要求,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这里所讲的内部控制监督,是指自身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调查队系统对其进行监督检杏-调查队由于认识的局限或者考虑不周等原i 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完美无缺。由因,设计出的财于实际情况发生变化,r 或由于实施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上的差异,内部控制制度F 也可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内部控制实际运行中1 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需要对财务管理内部f 控制运行情况实施必要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足和问题乃至缺陷,从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内部监督是保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和逐步完善的重要措施。
二、监督工作的组织主体
根据监督与执行分离的原理,内部监督应当与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保持相对独立,不能由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来承担对于设立了独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专职内部审计岗位的调查队,可以指定内审部门或者岗位作为内部控制监督的组织主体对于没有内审部门或岗位的调查队,可以指定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其他专门部门或岗位作为内部监督的组织主体;对于将所有下属调查队纳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范围统一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上级调查队,其内部监督组织主体同时也作为下属调查建’队的组织主体
调查队内部监督实施主体包括:调查队主要负责人、内部审计人员、纪检监察人员、管理人员及一般职员,其职责分工如下
1.调查队负责人:对调查队内部控制建立、实施及监督检查的整体情况负责
2.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调查队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建立与执行情况、人员及岗位设置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纪检监察人员: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调查队党组成员、其他领导干部以及各部门合法合规、廉政建设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4.管理人员: 对所辖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负责 5.各相关人员: 负责本部门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日常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应积极改进。
第三节 监督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调查队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的主要六
i 容包舍明碗监督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岗比作方法以及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标位职责、相关权限准、各种表格和报告样本等「二 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标准准
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标准,根据测试结果对内部控制缺陷及等级进行评估和认定。对于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应当认定其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效;若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大缺陷,则应当认定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无效。
三、实施监督
?解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情况,确定评价范围、检查重点、抽样数量以及人员分工,综合运用抽样、实地查验、比较分析、专题讨论等各种评价方法,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四、报告和整改
通过内部监督,可以发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在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积极跟踪整改情况,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责
五、内部控制漏洞自我弥补
调查队内部监督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专项经费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节 内部监督程序
一 了解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情况。可采取问卷调查 谈谈等多种方法,与被监督单位充分沟通,了解其组织结构、职责分工 经济活动 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的建立与实施情况
二、实施现场测试。根据了解到的基本情况,确定评价范围、检查重点、抽样数量和人员分工,综合运用穿行测试、抽样、实地查验、比较分析、专题讨论等各种评价方法,对被监督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旄情况进行现场测试,按要求填写工作底稿、记录相关测试结果,三、评估控制结果。制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陷标准,根据测试结果对内部控制缺陷及等级进行评估和认定。对亍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应当认定其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效· 若存
在重大缺陷,则认定其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无效
四、报告与整改。对发现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陷,有关责任人应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珍贵整改方案,并向调查队负责人报告p 同时,积极跟踪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第五节 内部监督的分类和实施方式
一、内部监督的分类
按照监督检查实施对象的不同,内部监督可以分为a 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其中,日常监督是指调查队对建立和实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调查队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调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由于调查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除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外,还需要对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整个系统整体进行评价,以论证其有效性。
按照监督检查实施时间的不同,内部监督可以分为事前监
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其中,事前监督是指对单位将要堤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主要表现为规避和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事中监督是指对单位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主要表现为风险控制;事后监督则是对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主要表现为揭弊纠错,危机处理.从监督检查效果来看,事后监督不如事中监督,事中监督不如事前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监督的方法三种监督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综合运用效果最佳.此外,按照监督检杏实施期限的不同,内部监督还可以分为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按照监督检查价值取向的不同,内部监督可以分为合规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等等。
这些不同的监督方式,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内部监督方式网络,满足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种类的监督活动的需要,为实现单位内部监督目的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中,调查队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
二、内部监督的方法
1.抽样法.调查队针对具体业务流程,依据其发生频率和固有风险高低,按一定比例抽取一定量实际业务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符合性分析判断,进而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怪做出评价
2.实地查验法,通过对调查队财产进行盘点、清查,以及针对业务流程中的各控制环节进行现场查验等方式,进行控制测试,如现场查验固定资产登记、入库环节等。
3.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调查队经营中的各类数据,比较数据间的关系、比率和趋势进行有效评价
4.标杆法,通过与系统内具有相同或相近业务活动的标杆调查队进行比较,进而对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5.重新执行法。根据有关资料和业务处理程序,重新处理一遍业务,并比较结果,进而判断调查队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6.专题讨论法。集中与业务流程有关的专业人员就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或控制缺陷进行分析,确定整改方案。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电脑与网络技术的日渐发达,网络信息运用空前发展,企业管理也逐步进入信息化轨道,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信息系统就应运而生。贯标管理系统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而设计开发的。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对企业贯标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供贯标手册文件信息,实现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贯标管理系统在资源共享、知识产权相关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具有现实意义。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产权相关文件及记录的有效管理是企事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加强竞争能力的有效保障。贯标管理系统的使用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获得提升,能帮助企业专利、商标等申请的数量和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能帮助建立一套合法、科学、完整、实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且通过程序化的实施,让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纳入流程管理,能建立良性的知识产权创造模式(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购买、许可使用等),本文即是在上述意义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合理的、易于维护的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信息系统。
1、系统设计
1.1、课题的研究意义
本文是介绍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信息系统V1.0,该系统主要用于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信息化管理,因为企业贯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标文件完成后在企业运行也会产生相应的文件表单,为便于贯标服务机构或者主管部门不定期的帮助或审核企业的贯标文件及其表单,所以设计了该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企业有贯标文件更改需要重新打印邮寄等繁琐的过程,而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并提交了,服务机构或者主管部门立即就能看到,省去了中间繁杂的过程,节约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贯标的效率。
1.2系统设计的目标
贯标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系统设计应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切合实际,能够提高企业贯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2)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修改,并保存提交。
3)系统根据用户实际设计,使用方便,设计统一的贯标管理系统界面
4)能够及时更新维护相关数据,贯标服务机构和主管部门能随时查看到最新状态
5)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1.3、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贯标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一个管理平台,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用户管理。主要分为三类用户,第一类是管理员用户,第二类是主管部门或服务机构用户,第三类是企业用户。
2)权限管理。主要是管理员用于设置相关用户的权限,决定指定用户可查看的范围。
3)手册管理。主要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手册,查看、修改、添加以及删除相关内容。
4)制度管理。主要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查看、修改、添加以及删除相关内容。
5)表单管理。主要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记录表单,查看、修改、添加以及删除相关内容。
1.4、系统界面实现
对于一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简洁明了的页面风格和严谨的逻辑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来介绍一下各个模块设计的页面
1.4.1、登录系统
贯彻信息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如下图1和图2所示,
启动程序,系统开始自动导入,程序代码如下:
程序完成导入后自动跳转到相应的登录界面,如下图:
登录界面源代码如下:
登入成功后就能进入贯标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界面。如下图:
2、主要技术
2.1、数据库连接
本系统数据库连接采用的技术是JDBC,Java程序通过JDBC驱动程序与数据库相连,执行查、增、删、改等操作,JDBC是个"低级"接口,也就是说,它用于直接调用SQL命令。在这方面它的功能极佳,并比其它的数据库连接API易于使用。同时通过正则表达式对用户的输入进行校验,引入防注入机制,提升安全性。
2.2、管理界面
本系统管理界面的实现主要是SWT/Jface。SWT,即Standard widget Toolkit。用SWT设计出来的GUI程序是完全本地化的。也就是说它设计出的程序的外观会随着操作系统的变化而变化,不再象swing一样一成不变。高效性能也是SWT的优势之一,为了避免SWT设计出来的程序过于复杂,代码量很大的缺的而使用了JFace,SWT不依赖于任何JFace或平台代码。JFace用来在SWT库顶部提供常见的应用程序UI功能。JFace并不试图“隐藏”SWT或者替换它的功能。它提供一些类和接口,以处理与使用SWT来对动态UI编程相关联的许多常见任务。JFace仅仅是作为对SWT的部分功能扩展,但不是全部,并且JFace并不会替代SWT中的任何功能,出于易用性等方面的考虑,在设计GUI的时候能用JFace的组件就不用使用SWT。只有当JFace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的时候才考虑使用SWT的组件,因此贯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是SWT和JFace混合使用的,用Jface实现整体管理框架的设计,用SWT实现Word OLE的调用既实现了程序管理界面的word内嵌。效果见图3。关键代码如下:
2.3、eclipse 平台可行性
本系统开发平台选择了当今流行的eclipse开发环境来设计,使用MYsql数据库来存储数据,这些软件都是开源免费的,使用安全可靠,硬件方面,采用了4G内存,硬盘500G,可满足系统的设计开发,系统运行速度较快捷。
3、总结
综上所述,本系统具有很好的操作界面,系统功能、显示内容简单明了,操作者不比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不必进行专门培训,只要经过短时间的操作就可以很快掌握并熟练使用,加快公司的贯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此系统开发目标已明确,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都可行,并且投入少、见效快,因此该系统完全可行并对贯标信息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本文运用现代的信息管理理论,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国内外信息管理系统现状,实现了一个基于Java的贯标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内容有:企业贯标手册文件管理,贯标制度文件管理,贯标记录文件管理,用户管理等。系统的建立旨在将与贯标管理有关的网络数据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共享数据源,并能帮助企业的贯标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贯标管理。
关键词:西双版纳 普通话 调查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处云南的最南端,北面与思茅地区接壤,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相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沿边民族地区。该地区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辖区有一市二县,即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总人口约为114万。版纳地区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2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州人口的75%,其中傣族占总人口的34%,其他民族占41%。各民族均使用自己的传统语言,除傣族外,其他少数民族没有传统文字。
为了解版纳地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本次调查地点选取了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兼以访谈、观察为辅的调查方式,对该地区居民普通话相关学习、使用情况,接受、认识程度及汉字使用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做出有效的文字记录与数据统计。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其中景洪市80份,勐腊县80份,勐海县5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的95%。问卷调查范围包括景洪市的勐罕镇、嘎洒镇,勐腊县的勐满镇、关累镇,勐海县的勐海镇。问卷调查涉及人员有村民、学生、乡镇从业人员、教师、个体经营者等,并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访谈。此调查涉及到的民族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彝族、回族、汉族。
一、西双版纳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调查
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苏金智教授认为,“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信息;2.母语问题;3.能力问题;4.使用问题;5.语言态度。”①本课题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调查,考察版纳地区不同背景人群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实际情况,并综合分析版纳地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
(一)调查对象情况统计
1.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男性105人,占52%;女性95人,占48%。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
2.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35岁以下100人,占50%;36~45岁64人,占32%;46岁~60岁27人,占14%;61岁以上9人,占4%。调查对象年龄以35岁以下的人群为主体,其次是36~45岁的人群,61岁以上最少。
3.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初中或初中以下有104人,占52%;高中或中专68人,占34%;大专18人,占9%;本科及以上者仅有10人,占5%。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涵盖了从初中以下到本科及以上的各个学历层次。
4.调查对象的职业构成。村民69人,占34%;学生42人,占21%;乡镇从业人员25人,占12%;教师4人,占2%;个体经营者14人,占7%;其它46人,占24%。调查对象的职业既包括教师、学生、乡镇从业人员,也包括了村民、个体经营者,以及从事其他工作的人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根据苏金智教授对“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概念的界定,本次调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主要内容包括:1.普通话作为母语的情况;2.普通话在不同场合使用的情况;3.普通话能力情况;4.普通话学习情况;5.对普通话的态度;6.汉字使用情况;7.对汉字使用的态度。
1.普通话作为母语的情况
母语是一个人从小习得的语言,也称第一语言。父母或抚养人的语言对小孩母语的习得非常关键。针对母语问题,我们选取了“上小学前您最先学会的是哪种话?”这一提问。版纳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多数人的母语并非普通话。具体情况如下:
表1:调查对象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语言
语言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24 12.0
本民族语言 111 55.5
汉语方言 65 32.5
数据显示,55.5%的人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是本民族语言,32.5%的人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是汉语方言,12%的人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是普通话。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的母语是本民族语言,也有部分被调查者最先学会的是方言或普通话。这是由该地区的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相互交往或通婚,以及教育的普及和国家推行普通话所致。
2.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
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主要分为非正式场合和正式场合。调查结果如下:
表2:调查对象在家中、本地集贸市场等非正式场合习惯使用的语言
语言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27 13.5
本民族语言 63 31.5
汉语方言 105 52.5
表3:调查对象在医院、政府机关等正式场合办事最主要的交际语言
语言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81 40.5
本民族语言 17 8.5
汉语方言 102 51.0
从以上数据看,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较低,有27人,只占13.5%;使用汉语方言的比例最高,有105人,占52.5%;使用本民族语言的63人,达31.5%。在医院、政府部门等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的人达到81人,占40.5%。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普通话的比例随着使用场合的非正式程度而递减,随着使用场合的正式程度而递增。
3.普通话能力情况
普通话能力情况,就是指人们使用普通话的水平已达到的程度。具体情况如下:
表4: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水平 人数 百分比
能流利准确地使用 60 30.0
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 58 29.0
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 54 27.0
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 25 12.5
听不懂也不会说 3 1.5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只有3人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占被调查人数的1.5%;86%的人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约59%的人认为自己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但其中29%的人觉得口音较重,认为能流利准确地使用普通话的人数比例只有30%;基本能用普通话交流,但不太熟练的占27%;12.5%的人能听懂一些普通话但不会说。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人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但他们的普通话都不太标准,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
4.普通话学习情况
普通话学习情况包括:您学说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您学说普通话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您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您希望学习普通话后达到的程度,您最为熟练的语言以及与本民族人说普通话的感受。具体如下:
表5:调查对象认为学说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
学说普通话的主要途径 人数 百分比
学校学习 98 49.0
培训班学习 9 4.5
看电视听广播 25 12.5
家里人的影响 4 2.0
社会交往 63 31.5
调查数据显示,学习普通话49%的人通过学校;4.5%的人通过培训班;12.5%的人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还有31.5%的人通过社会交住;只有2%的人是受家里人的影响。可以看出,学校仍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社会交往也是人们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
表6:调查对象认为学说普通话遇到的最主要问题
学说普通话遇到的主要问题 人数 百分比
周围的人都不说 83 41.5
受汉语方言影响,难改口音 51 25.5
受本民族语言影响,难改口音 62 31.0
怕别人笑话 4 2.0
数据显示,学习普通话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周围的人都不说,约占41.5%;31%的人认为是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25.5%的人是受汉语方言的影响;还有2%的人怕被别人笑话。可以看出,受口音影响是普通话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没有形成说普通话的环境,则成为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障碍。
表7:调查对象认为学习普通话的目的
学习普通话的目的 人数 百分比
为了更多地与人交往 95 47.5
工作、业务上的需要 50 25.0
为了找更好的工作 12 6.0
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30 15.0
个人兴趣 12 6.0
数据显示,对于学习普通话的目的,约47.5%的人是为了更多地与他人交往;25%的人是工作或业务上的需要;15%的人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的要求;为了找个好工作或个人兴趣的均只占6%。这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对普通话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和主动性也有所增强。
表8:调查对象希望学习普通话以后达到的水平
希望自己达到的程度 人数 百分比
能流利并准确地使用 76 38.0
能熟练地使用 45 22.5
能满足与人交往 62 31.0
没什么要求 17 8.5
数据显示,学习普通话希望达到的程度,约38%的人希望能流利并准确地使用;22.5%的人希望能熟练使用;约31%的人希望只是能满足与人交往的需要;只有8.5%的人没什么要求。这说明大部分人学习普通话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人们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和期望值在逐步增强。但通过访谈,人们的期望值和实际讲普通话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表9:调查对象运用最为熟练的语言
您运用最为熟练的语言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14 7.0
本民族语言 96 48.0
汉语方言 90 45.0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运用最为熟练的语言是本民族语言,占48%;其次是汉语方言,占45%;只有7%的人选择了普通话。可见,本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仍然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语言,这与他们在民族地区长期生活密切相关。
表10:调查对象与本民族人说普通话的适应程度
与本民族人说普通话,您会觉得 人数 百分比
很自然 46 23.0
不太自然 92 46.0
不自然 62 31.0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在与本民族人说普通话时,很自然的占23%;不太自然的占46%;不自然的占31%。这说明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喜欢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进行交流,心理上还没有完全认同普通话作为主要交流语言。
5.对普通话的态度
对普通话的态度包括:您认为所在地区有无必要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在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您认为当地媒体语言的选择,您希望当地中小学的主要教学语言,以及您认为普通话是否会取代本民族语言等5个方面。
表11:调查对象对居住地区推广普通话所持的态度
所在的居住地区是否有必要推广普通话 人数 百分比
有必要 149 74.5
没有必要 51 25.5
调查人群中,74.5%的人认为在所居住地区有必要推广普通话;25.5%的人则认为没必要推广普通话。可见,有少部分人对推广普通话持否定态度,没有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
表12:调查对象认为普通话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普通话在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人数 百分比
很大 73 36.5
一般 91 45.5
很小 30 15.0
没用 6 3.0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普通话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大的比例占36.5%;认为普通话所起作用一般的占45.5%;15%的人认为很小;还有3%的人认为普通话没用。这可能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有些人由于工作或业务的需要,与人打交道时用普通话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表13:调查对象对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语言的态度
对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语言的态度 人数 百分比
赞成使用普通话 145 72.5
赞成使用汉语方言 22 11.0
赞成使用本民族语言 33 16.5
调查数据显示,72.5%的人赞成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普通话;11%的人赞成使用汉语方言;16.5%的人赞成使用本民族语言。这说明大部分人支持大众媒体上使用普通话,媒体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作用。
表14:调查对象希望当地中小学主要使用的教学语言
希望当地中小学的教学语言选择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151 75.5
汉语方言 7 3.5
本民族语言 12 6.0
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双语教学语言 29 14.5
数据显示,希望当地中小学的教学语言主要使用普通话的占75.5%;使用汉语方言的占3.5%;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占6%;赞成使用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双语教学占14.5%。这说明人们普遍认同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普通话在教学领域的主体地位已得到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可和尊重。
表15:调查对象认为普通话是否会取代本民族语言的情况
普通话是否会取代本民族语言 人数 百分比
会 36 18.0
不会 125 62.5
不确定 39 19.5
数据显示,18%的人认为普通话会取代本民族语言;62.5%的人认为普通话不会取代本民族语言;19.5%的人对于这一说法不确定。不难看出,大部分人认为本民族语言非常重要,坚信不会被普通话取代。从访谈了解到,有一部分人担心本民族语言或方言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逐渐消失。
6.规范汉字使用情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包括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规范汉字。通过调查,重在了解人们使用规范汉字的情况和对汉字所持的态度。
表16:调查对象是否看得懂汉字
是否看得懂汉字 人数 百分比
完全看不懂 19 9.5
能看得懂简单的汉字 67 33.5
能看得懂报刊杂志 114 57.0
数据显示,对于调查对象能否看得懂汉字这一问题,只有9.5%的人完全看不懂;33.5%的人能看得懂简单的汉字;57%的人能看得懂报刊杂志。这说明大部分人对汉字是比较熟悉的,随着普通话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学习汉字,了解汉字。
表17:调查对象是否会写汉字
是否会写汉字 人数 百分比
会 155 77.5
只会一些 39 19.5
完全不会 5 2.5
数据显示,77.5%人会写汉字;只会写一些汉字的占19.5%;完全不会写的只占2.5%。这说明在普通话普及的同时,人们对汉字也逐步接受,大部分人已学会了读写汉字。
表18:调查对象最熟悉的文字
最熟悉的文字 人数 百分比
汉字 171 85.5
本民族文字 25 12.5
英文 3 1.5
数据显示,最为熟悉的文字中,约85.5%的人选的是汉字;12.5%的人选的是本民族文字;只有1.5%的人选的是英文。这说明绝大部分人对汉字已经很熟悉,汉字已逐步成为当地的通用文字。
7.对汉字使用的态度
表19:调查对象对当地广告、招牌、标语等选用的文字所持的态度
对当地广告、招牌、标语等,您 人数 百分比
赞成使用本民族文字、也赞成使用汉字 106 53.0
赞成使用汉字 68 34.0
赞成使用本民族文字 9 4.5
无所谓 17 8.5
数据显示,对当地广告、招牌、标语等,53%的赞成使用本民族文字、汉字两种文字;34%的赞成使用汉字;4.5%的赞成使用本民族文字;8.5%的人认为无所谓。这说明大部分人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仍希望保留本民族文字。
表20:调查对象是否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是否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人数 百分比
知道并有所了解 39 19.5
知道但不清楚有关内容 71 35.5
不知道 89 44.5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道并有所了解的只占19.5%;知道但不清楚有关内容的占35.5%;不知道的占44.5%。这说明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力度。
二、调查的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
本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情况调查数据反映了西双版纳地区推广和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并掌握版纳地区推广普通话及规范汉字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本地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建议,为有关语言文字部门制定政策和研究机构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版纳地区普通话基本普及,但普通话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能够使用普通话交流的人达到86%,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5%,能流利准确使用者只占30%。这说明普通话在版纳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但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在访谈中发现,由于受到方言或民族语言的影响,有些人普通话说得较为生硬,带有浓重的母语口音,致使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这也反映出版纳地区在普通话基本普及时,工作重点将是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水平,进一步加强普通话推广应用。
(二)人们学习普通话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学习途径有待拓宽
调查分析显示,74.5%的人认为所在居住地区有必要推广普通话,这说明推广普通话已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家有学说普通话的需求,但学习普通话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学习和社会交往,分别占49%和31.5%。学校学习固然是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但对于离开学校走入社会的人来说,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学说普通话,可能会产生放弃学习普通话的想法。因此,版纳地区的推普工作应加大力度,在拓宽学习普通话途径上找方法,使学习形式灵活多样。
(三)普通话的使用环境已有改善,但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偏低
普通话的使用与语言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调查显示,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较低,只占13.5%;在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的人占40.5%。在正式场合说普通话的人数明显高于非正式场合,多数人已逐渐认同普通话是公共场合的交际语言,使用普通话的环境明显改善。但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方言的比例高达52.5%,这说明汉语方言仍然具有较高的地位。从访谈中了解到,有部分人担心本民族语言或方言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逐渐消失,18%的人认为普通话会取代本民族语言;有19.5%的人对于这一说法不确定。对于人们的各种担心或误会,可通过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来及时消除。
(四)人们对汉字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了解不多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人们越来越多地学习和规范使用汉字。调查数据显示,只有9.5%的人完全看不懂汉字;2.5%的人完全不会写汉字;约85.5.%的人最熟悉的文字是汉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对汉字有强烈的认同感,掌握和使用规范汉字的人数已占据大部分。但是,对于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了解的人并不多,不知道的人群占了44.5%。这表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力宣传和贯彻这部文字法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当地教育机构的作用,努力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水平。西双版纳地区方言众多,语音、语法纷繁复杂,给普通话学习者带来一定的难度。教育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开展调查与整理方言资料的工作,总结出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结合当地人们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存在的发音特点及困难,有针对性地指导普通话学习者克服方音障碍,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加强普通话师资力量的建设,定期开展普通话师资培训或研讨交流活动。
第二,拓宽当地人学习普通话的途径。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核心阵地,可以每年举办几期普通话培训班,动员普通话学习者积极参加培训。也可以招募一些普通话较为标准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到民族地区教授普通话。看电视和收听广播已成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可以在当地电台或电视台开设普通话专栏,调动人们学说普通话的积极性。
第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对语言文字立法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增强人们的语言法制意识,形成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氛围,使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作用得到增强。版纳地区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应大力加强公共场合使用规范汉字的有效管理,尤其是地名路标、站台名称、宣传栏、广告牌等面向公众的示意性文字,必须规范使用汉字。
第四,正确处理普通话和民族语言及方言的关系。要尊重民族语言或方言使用者的语言感情,及时消除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国家推广普通话并非禁止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使用,也不是要求在任何场合都使用普通话,更不是要消灭民族语言和方言,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让人们学会普通话,以便相互交流与学习。普通话和民族语言是互相平等、共同发展的关系。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沿边民族地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以版纳、普洱、临沧为例”[项目编号:YB201307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苏金智.国内外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概述[J].语言文字应用,
1999,(4).
参考文献:
[1]骆小所.文化与语言:云南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语言文化比较
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2]李宇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J].语言文字应用,2012,
(2).
[3]黄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述要[J].民族翻译,
2013,(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巩固我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成果,发挥综合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县城和集镇卫生管理水平,按照《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明确责任单位长效管理的工作职责,促进县城和集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现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98号令)、《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9号令)、《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57号令)、《**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县范围内的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病媒生物防制、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社区卫生、乡镇辖村卫生等方面的长效管理。
第三条
成立以县委书书记、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县委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相关副县长为副组长,创卫指挥部一室七组及11个创卫片区牵头部门、**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的组织、统筹、协调、检查、评价、奖惩和迎接复查等工作。办公室室设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第二章
职
责
第四条
取得国家(省级)卫生县城(乡镇)所在地政府负责辖区内下列工作:
1、设有乡镇级的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有常设机构做好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办,经费落实;长效管理工作有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爱国卫生机构健全,具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条件。已建成省级卫生乡镇的要创造条件争创国家卫生乡镇;
2、乡镇政府及辖区内各社区、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机构健全,人员、设备、经费和任务落实,并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将健康教育、卫生知识普及和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质作为主要任务,并担负宣传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规范的任务;社区(村)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70%,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60%。
3、积极配合县爱卫办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本辖区除四害工作。镇及各社区(村)有专(兼)职除四害工作人员,各辖区驻地单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经费有保证。在除四害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控制。
4、灭鼠、灭蝇、灭蚊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蟑螂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5、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检查评比活动。
(1)取得国家(省级)卫生乡镇的行政村,要在2019年前100%的建成**省卫生村;乡镇政府机关、卫生院、学校、社区居委会要全部建成**省卫生单位。
(2)辖区内要做到环境优美,有卫生管理制度,除四害工作落实;下水道通畅,环卫设施完善,公共厕所符合卫生标准,有专人负责保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宣传教育,督促单位和居民区内卫生,使区内卫生状况良好,楼道整洁,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门窗无破损。临街楼房阳台整洁,封闭规范,无违章饲养畜禽。
6、要积极主动配合规划、城管、交管部门做好车辆停放管理和整治违章建筑工作,单位院内和居民区内无违章建筑,车辆摆放整齐,无乱设摊点现象。
7、单位及社区(村)会议室内有禁烟标志,有公共茶具消毒设施。泳池、大百货商场等主要公共场所应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其中要有控烟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内容及宣传品。并依法开展控烟工作,辖区无烟草广告。
8、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市容和环卫管理法规,设立环卫监督管理执法机构,有适合本辖区市容、环卫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环卫机构健全,环卫经费落实。
9、辖区街道有足够的果皮箱,环卫设施完好率≥98%,做到定期清扫保洁、消杀,周围整洁无蝇蛆;清扫保洁率达100%,全天一大扫,20小时保洁,垃圾容器封闭,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不遗洒、不滴漏),定时定点收运,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粪渣要定期清运,运输车辆车容整洁,密闭化运输,不污染道路。
10、集贸市场要做到管理规范,卫生制度落实。经营食品的摊位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从业人员自身卫生管理好。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保洁人员,给水、排水设施完善,环卫设施齐全,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数量充足的垃圾收集容器。
11、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及《城市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要求规范管理公厕。公厕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其中公共汽车首站、末站、旅游景点、繁华街道、重点地区和大型公共场所周围设置的公厕应不低于二类标准,县城区二类以上公厕比例不低于90%;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100%。
第五条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职责
1、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建筑工地管理架构,落实卫生制度。施工工地按规定设置施工围墙(高度不低于1.8米),工地整洁,物料堆放整齐;工地出口设置水槽、钢架配置高压水抡等车辆清洗设备,车辆运输无遗洒、滴漏;生活区要与施工现场分开设置,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职工食堂符合卫生要求;工地设置的临时厕所保持清洁;妥善处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和污水,积极开展工地除四害工作。
2、城市绿化美化水平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人均绿地面积≥9平方米,有花、有草、有行道树,基本消除裸露地面,主要街道有适量的街头景点。花圃、绿化带不能存有垃圾。
3、负责城区主次干道及其附属的人行道等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检查、指导乡镇管辖范围内的道路、绿化等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保持县城区范围内的路面平整。
4、负责城区内所有“明改暗”改造。消防装置等设施的管理责任。
5、负责城区内所有旱厕改造,无物业居民小区门禁系统安装。
第六条
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责
1、协调全县所有国家(省级)卫生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抓好城市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组织对“六乱”(乱搭建、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挂、乱堆挖、乱张贴)的联合整治。
2、指导和检查“门前五包”责任制的落实;负责户外广告的管理;监督临街阳台按相关规定要求设置防盗设施。
3、组织制定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检查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建立健全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档案。
4、负责城市垃圾场的建设和管理。指导、检查、监督有关单位严格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城市粪便处理场设计规范》、《城市垃圾农用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指导各区及有关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垃圾减量化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5、会同食药、工质、卫计、环保、公安等部门对临街饮食摊点实行统一整治管理。
6、集贸市场要做到管理规范,卫生制度落实。经营食品的摊位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从业人员自身卫生管理好。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保洁人员,给水、排水设施完善,环卫设施齐全,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数量充足的垃圾收集容器。
7、负责街头流动饮食摊点的集中设置,统一管理,严禁无证、占道经营。
8、负责人行道上的车辆乱停放处罚。
9、负责对运载散体、流体物质的车辆不作密封、包扎覆盖处理,造成泄漏、遗撒或者车辆轮胎带泥进入城区道路,造成污染的,按被污染道路面积处罚上限严格处理。
第七条
县工质局职责
1、负责按照县政府确定禁止的区域和行业规定,从2019年6月1日起,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对申请在**县**镇地段从事二手汽车销售收购;废品收购;物流运输仓储;建筑材料(钢材、河沙、水泥);物件加工;畜禽饲养;生产、存储、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行业;小型餐饮服务业(含烧烤店、夜宵店)等准入限制行业业主和宣传动员,并协助相关部门在20
20年6月1日前,将在以上区域审批的限制行业劝退至统一规范区域。
2、负责**镇东门集贸市场的规范管理,做到卫生制度落实。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从业人员自身卫生管理好。经营食品的摊位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保洁人员,给水、排水设施完善,环卫设施齐全,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垃圾站。坚持开展除四害活动,灭鼠、灭蚊、灭蝇达到国家标准。
第八条
县水务局职责:
1、负责城区主次干道下水道等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检查、指导乡镇下水道等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保持县城区范围内的下水道畅通。
2、负责城区河道水面及岸边卫生管理。
3、负责城乡生活卫生饮用水的建设和管理。
4、负责现有生活污水设施管理。指导创建国家(省级)卫生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第九条
县交通运输管理局职责
1、客运汽车站、码头等窗口单位要积极开展创卫活动,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卫生保洁措施,开展除四害活动,保持环境整洁优美,主要公共场所应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其中要有控烟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内容及宣传品。
2、公共汽车站、候车亭应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其中要有控烟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内容及宣传品。
3、保持县城区主要公路整洁,公路绿化带不能存有垃圾,无四害孳生地。
第十条
各新闻媒体职责
1、**新闻网、电视台和电台要积极配合宣传国家卫生县城(乡镇)长效管理活动,做好舆论引导和新闻舆论监督。
2、电视台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要设有健康教育专栏或节目,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第十一条
县文广新局职责
1、影剧院、网吧、KTV等主要公共场所应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其中要有控烟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内容及宣传品。
2、影剧院、网吧、KTV等要禁止吸烟,每场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座位100个以上的观众厅应有机械通风或空调装置,制售的食品、饮料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规范及相关卫生知识。
第十二条
县环境保护局职责
1、对县城及乡镇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大气总悬浮微粒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
2、按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的标准要求,与有关部门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方面的监督、管理、监测工作。自来水水源地设有卫生防护标志,防护距离符合卫生标准,防护范围内无污染源。
3、按照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8分贝的标准要求,会同公安等部门加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督管理。
4、积极开展创建烟尘控制区工作,确保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5、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6、严格控制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
7、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项目计划,为计划、财政等部门的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确保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5%。
8、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加强环境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第十三条
县公安局职责
1、与县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共同抓好城区停车场、候车亭、临时停车位、交通标识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达到布局规范、合理,使之与日益发展的城市交通相适应。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第九十三条规定,负责交通道上的车辆乱停放处罚。
3、协助有关部门整治机动车占道经营和加强泥头车管理。
第十四条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职责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1、负责将爱国卫生、创卫和巩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明确领导和部门职责任务(下发实施方案或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办法)。
2、每年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总结,开展多种形式爱国卫生活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卫生创建活动。
3、负责爱国卫生及组织各级国家、省卫生乡镇(单位、村)的创建指导,完成各项国家卫生县城复查项目档案资料的积累,每年度各类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归档。
4、县爱卫会办公室具备与所承担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督促乡镇、部门、社区配备专职爱国卫生、健康教育、除四害、禁烟专兼职工作人员。
5、负责设立卫生问题建议与投诉平台,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核查和整改,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公共场所卫生
1、要认真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有计划、有检查,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
2、经营单位应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经过体检、培训,取得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达到100%。
3、内外环境整洁,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1)
旅馆应设有专用的消毒间和清洗、消毒设施,做到有人管理,操作规范。客房卫生间清洗、消毒时,有关用品应做到不互相污染。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人每周一换。客房内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2)
理发美容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清面时需戴口罩,理发刀具、胡刷用后及时消毒,毛巾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烫发场所设有机械性通风装置。
(3)歌舞厅茶具、面巾应按要求清洗、消毒,做到一客一换,严禁在营业时间使用杀菌波长的紫外线灯和滑石粉及有害观众健康的烟雾剂。制售的食品、饮料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公共浴室(桑拿)应有禁止皮肤病和传染病人进入的标志,并备有客人用的一次性纸内裤,公共茶具、毛巾、拖鞋等应按要求清洗、消毒。
三、饮用水卫生
1、出厂水水质达到卫生标准,每月按要求对水质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资料完整。
2、二次供水设施每年定期清洗、消毒,有保证水质安全和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水质符合卫生要求,有清洗、消毒记录及水质检验报告。
3、水厂直接从事供水人员持有有效体检合格证明。
4、对自来水厂和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监督管理,有关资料齐全。
四、传染病防治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计划,有检查,有相关的配套措施,有关资料齐全。
2、依法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3、医疗机构应设有预防保健组织或有专职人员,应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开设肠道门诊,并设有预防传染病和健康教育的宣传栏。
4、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预防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无院内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
5、全县有健全的疫情报告网络,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低于2%。
6、计划免疫实行按周门诊制度;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及时及全程接种率达到98%;免疫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
五、除四害
1、县、乡镇有专(兼)职除四害工作人员,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经费有保证。
2、在除四害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控制。在化学防治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止用的药物。
3、除四害工作资料完整,监督监测等数据可靠,能够充分反映日常开展情况。
4、灭鼠、灭蝇、灭蚊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蟑螂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六、健康教育
1、县健康教育机构健全,人员、设备、经费和任务落实,并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将健康教育、卫生知识和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质作为主要任务,并担负宣传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的任务。
2、各级医院的门诊部和住院病区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和资料,定期更换内容,并向病人及其亲属进行多种形式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的卫生知识知晓率≥75%。
3、有关部门应设立专(兼)职人员,定期向新闻媒体,提出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建议,并负责对新闻媒体的有关新闻信息咨询回应。
第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责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计划,有检查,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
2、食品生产、流动、经营单位应有有效的生产、流动、餐饮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经过体检、培训,取得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达到100%。
3、食品生产、餐饮经营单位制售食品,应做到生熟分开,货款分开,有防蝇、防尘、防鼠、防潮设施。餐具、食品容器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布局合理,符合卫生要求。制作凉菜应设有冷荤间。冷荤间应专室、专人、专工具、专冷藏、专消毒,工作人员坚持二次更衣。
4、饮食店的餐厅与厨房的面积及比例应符合国家或省市行政部门的规定。食品保藏、餐具容器存放、加工工具保洁等设备设施符合卫生要求。消毒间、冷荤间、粗加工间、库房、卫生间及垃圾收集、存储设施等布局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管理、整治街头饮食摊点,直接入口食品不得露天制作,销售食品应有防尘、防蝇设施,餐具应严格按要求清洗、消毒。
6、食品生产企业应按有关食品通用规范的要求生产食品,应有健全的操作规程,设有检验室,产品经卫生质量检查合格后出厂,有关检验资料齐全。
7、职工食堂有有效的餐饮经营许可证,各项设施、用具符合卫生要求。从业人员经体检、培圳合格后上岗,掌握相关卫生知识,个人卫生好。
8、有预防食物中毒措施,全县食物中毒呈下降趋势,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率逐年提高,确保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食源性疾患。
9、销售的定型包装食品标志符合要求,无过期食品销售。
第十六条
县教育体育局职责
1、中、小学校要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学校自评得分≥85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开课率达95%以上,做到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第十七条
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共同职责
1、有健全的爱卫组织机构,能开展日常爱国卫生活动,有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单位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
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单位职工卫生意识。
3、积极开展除四害工作,单位内四害密度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4、积极开展创卫工作,做到有计划(方案)、有检查、有总结,落实各项创卫巩固措施,完成**县国家卫生县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各项任务。
第三章
督
查
第十八条
**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所负职责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并报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做到有检查方案、检查具体内容、检查后意见反馈等书面报告。
第十九条
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爱卫办采用每月抽查和每半年组织一次大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具体检查办法由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爱卫办制定。
第四章
奖
惩
第二十条
经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爱卫办检查组验收,当年内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圆满完成本单位相应职责和任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二十一条
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爱卫办组织的检查组发现有关乡镇、单位当年内没有完成规定职责的,将视情节分别按下列情况处理(按年度累计):第一次,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改正。第二次,对责任单位及其主管领导给予通报批评。第三次,上报县委组织部对直接责任单位和直接责任人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十一条中的奖罚措施由县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爱卫办提出意见,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核后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试行版)
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保障信息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快速有效地处臵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他专业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和管理。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制定本规范。
二、基本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组
1、鼠疫:发现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 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风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
虫病病例5 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 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18、流感: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9、流行性腮腺炎: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 例及以上。
21、猩红热: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22、水痘: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3、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 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 感染。
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 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 例及以上;或死亡1 例及以上。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 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 例及以上。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报告内容
(一)事件信息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具体内容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二)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1、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2、进程报告
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七、信息监控、分析与反馈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应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制度,每日对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动态监控,定期进行分析、汇总,并根据需要随时做出专题分析报告。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结果要以定期简报或专题报告等形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向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同业务的专业机构反馈。
八、技术保障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为全国提供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网络平台,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信息系统覆盖中央、省、市(地)、县(市)、乡(镇、街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初步报告进程报告(次)结案报告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 年___月___日 报告人: 联系电话:
事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类别:
1、传染病;
2、食物中毒;
3、职业中毒;
4、其它中毒事件;
5、环境卫生;
6、免疫接种
7、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8、医疗机构内感染;
9、放射性卫生;
10、其它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等级:
1、特别重大;
2、重大;
3、较大;
4、一般;
5、未分级;
6、非突发事件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 订正诊断: 订正诊断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
确认分级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订正分级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 报告地区: 省市县(区)
发生地区: 省市县(区)乡(镇)
详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发生场所:
1、学校;
2、医疗卫生机构;
3、家庭;
4、宾馆饭店写字楼;
5、餐饮服务单位;
6、交 通运输工具;
7、菜场、商场或超市;
8、车站、码头或机场;
9、党政机关办公场所;
10、企 事业单位办公场所;
11、大型厂矿企业生产场所;
12、中小型厂矿企业生产场所
13、城市住宅 小区;
14、城市其它公共场所;
15、农村村庄;
16、农村农田野外;
17、其它重要公共场所;
18、如是医疗卫生机构,则:(1)类别:①公办医疗机构;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③采供血机 构;④检验检疫机构;⑤其它及私立机构;(2)感染部门:①病房; ②手术室;③门诊;④化 验室;⑤药房;⑥办公室; ⑦治疗室; ⑧特殊检查室;⑨其他场所;
19、如是学校,则类别:(1)托幼机构;(2)小学;(3)中学;(4)大、中专院校;(5)综合类学校;(6)其它
事件信息来源:
1、属地医疗机构;
2、外地医疗机构;
3、报纸;
4、电视;
5、特服号电话95120;
6、互 联网;
7、市民电话报告;
8、上门直接报告;
9、本系统自动预警产生;
10、广播;
11、填报 单位人员目睹;
12、其它
事件信息来源详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波及的地域范围:______________ 新报告病例数: 新报告死亡数: 排除病例数: 累计报告病例数: 累计报告死亡数: 事件发生时间: 年月日时分 接到报告时间: 年月日时分 首例病人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分 末例病人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分
主要症状:
1、呼吸道症状;
2、胃肠道症状;
3、神经系统症状;
4、皮肤粘膜症状;
5、精神症状;
6、其 它(对症状的详细描述可在附表中详填)
主要体征:(对体征的详细描述可在附表中详填)主要措施与效果:(见附表中的选项)附表: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其他化学中毒、环境卫生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免疫接种事件、医疗机构内感染、放射卫生事件、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表
1附表:填写相关类别的扩展信息
附表1 传染病相关信息表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 年___月___日 事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染病类别:
1、甲类传染病;
2、乙类传染病;
3、丙类传染病;
4、其它 初步诊断:
1、甲类:(1)鼠疫;(2)霍乱。
2、乙类:(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艾滋病;(3)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 型、戍型、未分型);(4)脊髓灰质炎;(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麻疹;(7)流行性出血热;(8)狂犬病;(9)流行性乙型脑炎;(10)登革热;(11)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12)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13)肺结核(涂阳、仅 培阳、菌阴、未痰检);(14)伤寒(伤寒、副伤寒);;(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6)百日咳;(17)白喉;(18)新生儿破伤风;(19)猩红热;(20)布鲁氏菌病;(21)淋病;(22)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23)钩端螺旋体病;(24)血吸虫病;(25)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3、丙类:(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10)除
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其它: 致病因素:
1、细菌性:(1)沙门氏菌;(2)变形杆菌;(3)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4)副溶血性弧菌;(5)肉毒梭菌;(6)葡萄球菌肠毒素;(7)蜡样芽胞杆菌;(8)链球菌;(9)椰毒假单胞 菌酵米面亚种菌;(10)伤寒杆菌;(11)布鲁氏菌;(12)志贺氏菌属;(13)李斯特氏菌;(14)空肠弯曲杆菌;(15)产气荚膜梭菌;(16)霍乱弧菌;(17)肠球菌;(18)气单胞菌;
(19)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20)类志贺邻单胞菌;(21)炭疽杆菌;(22)其他致病细 菌
2、病毒性:(1)甲型肝炎病毒;(2)乙型肝炎病毒;(3)丙型肝炎病毒;(4)戊型肝炎病 毒等;(5)SARS 病毒;(7)其他病毒
3、依原体支原体:(1)肺炎依原体;(2)其他依原体支原体
4、霉菌性:(1)真菌毒素;(2)其他霉菌。
5、其他新发或不明原因:(1)SARS;(2)禽流感病毒;(3)其他 事件发生原因:
1、饮用水污染;
2、食物污染;
3、院内感染;
4、医源性传播;
5、生活接触传播;
6、媒介动植物传播;
7、原发性;
8、输入性;
9、不明;
10、其它 病人处理过程:
1、对症治疗;
2、就地观察;
3、就地治疗;
4、公安机关协助强制执行;
5、免费救治;
6、3物甲状腺;
(13)毒麦;(14)他有毒动植物
4、其他
事件发生原因:
1、食物污染或变质;
2、原料污染或变质;
3、加热温度不够;
4、生熟交叉 污染;
5、熟食储存(温度/时间)不当;
6、误服有毒品;
7、加工人员污染;
8、用具容器污染;
9、投毒;
10、不明;
11、其他。
引发中毒食物:
1、果蔬类;
2、腌肉制品;
3、豆及豆制品类;
4、鲜活肉制品;
5、腌菜制 品;
6、其他
责任单位:
1、食品加工厂;
2、批发零售单位;
3、饮食服务单位;
4、集体食堂;
5、食品 摊贩;
6、家庭;
7、其他
病人处理过程:
1、催吐导泄;
2、明确诊断;
3、对症治疗;
4、抗生素治疗;
5、使用解药 药物;
6、抢救病人;
7、采样检验;
8、中毒情况调查;
9、特异性治疗;
10、其他。
事件控制措施:
1、封存可疑食品;
2、抢收中毒病人;
3、宣传教育;
4、检验可疑食品;
5、追查事件原因;
6、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7、其他。注:请在相应选项处划“〇”.附表3 职业中毒事件相关信息表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 年___月___日 事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场初步急救措施:
1、有;
2、无 职业病报告:
1、有
2、无
引发中毒事件毒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病因素:
1、偏二甲基肼;
2、有机锡;
3、羰基镍;
4、苯;
5、甲苯;
6、二甲苯;
7、正 己烷;
8、汽油;
9、一甲胺;
10、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
11、二氯乙烷;
12、氮 氧化合物;
13、四氯化碳;
14、氯乙烯;
15、三氯乙烯;
16、氯丙烯;
17、氯丁二烯;
18、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
19、三硝基甲苯;20、甲醇;
21、酚;
22、五氯酚(钠);
23、一氧化碳;
24、甲醛;
25、硫酸二甲酯;
26、丙烯酰胺;
27、二甲基甲 酰胺;
28、有机磷农药;
29、氨基甲酸酯类农药;30、杀虫脒;
31、溴甲烷;
32、拟除虫菊 酯类农药;
33、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34、二硫化碳;
35、铅及其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
36、汞及其化合物;
37、锰及其化合物;
38、镉及其化合物;
39、铍病;40、铊及其化合物;
41、钡及其化合物;
42、钒及其化合物;
43、磷及其化合物;
44、硫化氢;
45、砷及其化合 物;
46、砷化氢;
47、氯气;
48、二氧化硫;
49、光气;50、氨;
51、磷化氢/磷化锌/磷化 铝;
52、工业性氟病;
53、氰及腈类化合物;
54、四乙基铅;
55、其他
事件发生原因:
1、无“三同时”;
2、无卫生防护设备或效果不好;
3、设备跑、冒、滴、漏;
4、无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
5、无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6、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7、无职业卫生教育和危害告知;
8、产品包装或作业岗位无警示标志;
9、首次使用,未报 送毒性鉴定资料和注册登记;
10、其他
5致病因素:
1、空气:(1)氯;(2)氨;(3)一氧化碳;(4)硫化物
2、水污染:(1)生活污水;(2)医院污水;(3)农药
3、土壤
4、其他
事件发生原因:
1、室内装修;
2、违章操作;
3、设备故障;
4、其他生物性污染:(1)污水排放;(2)设备故障;(3)下水堵塞;(4)无消毒措施
5、其他室内污染:(1)煤气中毒;(2)室内养殖
6、其他工业污染:(1)工业三废
7、其他原因
引发事件污染物:
1、氯;
2、氨;
3、煤气;
4、硫化物;
5、生活污水;
6、医院污水;
7、农药;
8、其他
被污染环境:
1、大气;
2、室内空气;
3、自来水管网;
4、二次供水;
5、自来水源;
6、分 散供水源;
7、土壤;
8、河流;
9、其他
责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处理过程:
1、集中收治;
2、特异性治疗;
3、对症治疗;
4、其他处理;
5、明确诊断;
6、采样检验;
7、其他
事件控制措施:
1、发布新的规章制度;
2、现场防护措施;
3、严格操作程序;
4、综合治理 污染源;
5、宣传教育;
6、恢复被污染环境;
7、救助受害人员;
8、毒物鉴 定分析;
9、样本采集分析;
10、其他 注:请在相应选项处划“〇”.附表7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相关信息表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 年___月___日 事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发事件可疑污染物: 事件发生原因: 危害因素: 病人处理过程: 事件控制措施:
注:请在相应选项处划“〇”.附表8 免疫接种事件相关信息表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 年___月___日 事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病因素:
1、麻疹疫苗;2 百白破混合制剂;
3、乙肝疫苗;
4、脊髓灰质炎糖丸;
5、狂犬 疫苗;
6、流行性感冒疫苗;
7、风疹疫苗;
8、水痘疫苗;
9、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附表11 其它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表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 年___月___日 事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发事件可疑污染物: 事件发生原因: 危害因素: 病人处理过程: 事件控制措施:
【背景链接】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分析】
近年来,政府加强对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其中,信息化是打造的重点内容。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进行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起步比较晚,存在诸多问题。从信息采集方法落后,更新不及时到信息分立共享受限,使用效率低,从功能单
一、信息量小、使用不便到社会管理考核机制结合不紧,缺乏互动性。都显示出社会管理亟需转变方式,实现创新。信息化便是之一。
政府要洞悉民意,网络便是很好的渠道。网上有真知灼见,网上有民生疾苦。发挥信息化的作用,拓宽网络问政的渠道,有利于应对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对策】
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社会管理,需培育网络自治组织。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民数量成倍增长,网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也在提升。但是,网络管理的无序化问题也开始突出,网络谣言的蔓延,网络个人信息的大量泄露,都给网络管理带来很大挑战。规范网络管理,需构建起虚拟社会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来回应网民的疑惑,形成良好的互动。
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社会管理,需提高网络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上管理者的互动。网络信息化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好的管理者能够充分调动网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社会管理者要以最真挚的感情、最投入的热情来进行网络管理,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GB 50799,会议系统,国家标准,工程设计规范
国标GB 50799-2012《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已于2012年8月13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电子工程标准定额站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该规范分14章,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会议讨论系统、会议同声传译系统、会议表决系统、会议扩声系统、会议显示系统、会议摄像系统、会议录制和播放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会议室控制室要求及线路要求等。其要点包括:整体性,即会议系统工程设计时需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并将电声与建声有机结合;安全可靠性,这是会议系统设计的重点之一;数字化是会议系统的主流趋势。
1 整体性
GB 50799将电子会议系统(简称会议系统)定义为通过音频、自动控制、多媒体等技术来实现会议自动化管理的电子系统,可包括会议讨论系统、会议同声传译系统、会议表决系统、会议扩声系统、会议显示系统、会议摄像系统、会议录制和播放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和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等(见图1,不包含会议电视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并对会议系统的各子系统从分类和组成、功能设计要求、性能设计要求、主要设备设计要求四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
根据会议厅堂规模和实际需求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子系统组合,见表1。
在会议系统工程中,会议讨论系统、会议扩声系统、会议显示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通常作为基本子系统,其余子系统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进行会议系统工程设备选型时,应将各子系统集成,并应保证各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良好配接性。当系统中包含会议讨论系统、会议同声传译系统、会议表决系统时,宜将它们进行集成。此外,可通过会议控制管理软件及集中控制系统,实现对系统和其他电子设备便捷、高效的集中管理。会议管理软件的功能包括:会场座席安排、主席台座席安排、会议信息管理、代表信息管理、传声器管理等。集中控制系统主要对会场电子设备和环境设备进行集中控制。
在会议系统工程承包中常常将会场装修与系统设备分开招标实施,难以避免出现以普通装修替代建声装修、对建声指标无要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会场使用效果。GB 50799要求会议扩声系统设计应与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和其他有关工程设计专业密切配合。标准第13.3.1~13.3.8条对会议室建筑声学提出了设计要求,会议室应选用阻燃型吸声材料进行建筑声学装修处理,会议室声场环境应采取一定的声扩散措施。标准对会议室建筑声学设计的混响时间、环境噪声级及隔声量等声学指标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第13.3.1条强调会议室建筑声学设计应以获取较好的语言清晰度为主要目的,第7.2.2条要求会议扩声系统设计应具有保证会议语言清晰度的建声设计和电声设计,由主观评价演变成更为客观的具体数据来反映会议系统的质量。
2 安全可靠性
安全可靠性是会议系统设计的重点之一。规范要求,会议系统工程应选用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并应根据需要采取备份和相应的冗余措施,重要会议场所的会议系统应具有主机双机“热备份”功能。这里的主机双机“热备份”功能是指当主控的会议系统控制主机出现故障时,备份的会议系统控制主机可自动进行工作而不中断会议进程;如果需要由人工来启用备份主机,则称为“冷备份”方式。
此外,标准中还有多个条款对会议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做了要求,如:
1)对于有线系统,会议系统控制主机宜支持会议单元的带电热插拔操作;
2)无线会议系统需考虑保密性和抗干扰要求,在同一建筑物内安装多套无线会议讨论系统或在会场附近有与本系统相同或相近频段的射频设备工作时,不宜采用射频会议讨论系统;有保密性和防恶意干扰要求时,宜采用红外线会议讨论系统,采用红外线会议讨论系统时,应对门、窗等采取防红外线泄露措施;
3)表决器宜具有防水性能,这是为防止不小心将水洒入会议单元造成整个系统失效;
4)会议签到机发生故障时,不应影响系统内其他会议签到机和设备的正常使用。网络出现故障时,应保证数据能即时备份,网络故障恢复后应能自动上传数据;
5)对于大型和重要会议室的照明、会场扩声系统和会议显示系统设备供电,宜采用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分路供电方式;
6)控制室宜采取防静电措施;
7)会议讨论系统和会议同声传译系统必须具备火灾自动报警联动功能。此条文关乎参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3数字化
数字化是会议系统的主流趋势。规范要求,当传声器或有线语言分配系统的通道选择器数量大于100只时,宜采用数字会议系统;会议单元到会议系统控制主机的距离大于50m时,系统宜采用数字传输方式。会议扩声系统、会议显示系统、会议摄像系统以及线路设计等部分也都涉及到数字化。
以会议讨论系统电性能要求为例(参见表2),相对于模拟会议讨论系统,对于数字会议讨论系统的各项电性能指标的要求均有显著提高。对系统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所,宜采用数字会议系统。
4结束语
近年来,无论在技术还是工程应用方面,会议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会议系统的范围已从国际标准IEC60914(等效国家标准GB/T 15381《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中的会议讨论、会议同声传译、会议表决等3个子系统扩展到包括会场内的几乎所有的专业音视频系统,以及集中控制、会场环境等在内的多个子系统;会议系统工程也已成为智能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T 50606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的修订中也都加重了会议系统的内容。GB 50799-2012《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作为会议系统领域第一部专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将有力推动会议系统行业走向成熟,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系统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推荐阅读: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系统网站管理办法专题12-23
国家开发银行统计分析05-27
国家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申报指南07-17
国家阳光计生行动规范01-05
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12-15
化学实验室国家规范10-03
规范使用国家语言文字10-23
2024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相关表格填写规范12-05
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06-01
国家卫生服务状况调查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