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精选12篇)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艰辛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坚强的强大精神力量。离开爱国主义这个灵魂,任何精神都不能凝聚全民族的思想,都不可能成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热爱祖国是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懂得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自觉地同危害祖国、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价值,是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继承和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对于提高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革命传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时期形成的宝贵财富,是对传统美德的丰富和发展。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优秀革命传统。邓小平同志把革命传统概括为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些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话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树立勤奋学习的精神,特别是独生子女,一定要强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光讲享乐,不讲奋斗是不可能成才的,这是一个基本观点。
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都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精神财富。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青少年既是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少年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广大青少年一定要自觉得接受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体育教学,培养
邓小平同志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守纪律”[1], 并明确提出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要求”。面向新世纪, 我国高等学校已经确立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强调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通过中华美德教育懂得修身、治学、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道理, 可帮助大学生在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 中华传统美德的含意
从丰厚的中国古代道德资源中挖掘、选择, 确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德目:即,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律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创新、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构建有效的运行模式成为现代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项目。本项目经过研究、探索、创新, 构建了5种传统美德教育的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运行模式, 即:传美课讲授模式、学科渗透课模式、主题活动模式、内容结合模式和环境陶冶模式。本着“古代存在, 现代需要”的思想, 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历史及故事, 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2 对高校加强中华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再认识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立是大学生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前提条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学生在中华美德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作用持肯定态度的占89.4%, 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大中华美德教育力度。在美德教育的内容方面, 35.4%的学生认为诚信对其影响最大, 33.6%的学生认为修身的美德值得发扬。由此可见, 即使是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 传统美德仍占有一席之地, 仍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1 高校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从个人道德发展的需要来看, 人具有道德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但人的道德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康德认为, 自然人具有向善和向恶的双重自然倾向, 而在完善人性使之不断向善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 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较之于家庭和社会的美德教育, 学校在对于个人道德的形成中起着指导和定向作用。其次, 从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来看, 随着学校的社会化, 现代学校教育把着眼点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事业中。学校不仅是社会传统美德的继承者, 更是社会新道德的创造者。第三, 从学校教育的良性运行来看, 只有用道德教育的手段, 使人们的意识由自发到自觉, 最后内化为本然的需要,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美德教育在成为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同时, 也成为学校维持良性运行的方式。
2.2 知识经济社会中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教育作为更开放的教育系统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历史及故事, 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高校的中华美德的教育只是一个子系统, 它本身并没有完全的自立性, 客观存在的成效还取决于另外一个大的子系统即社会对传统美德的教育, 所以高校中华美德教育的途径势必要突破学校, 走向社会, 并获得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 中华美德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其他学科 (如智育、体育、美育和心理咨询等) 的支持, 所以高校应动用所有的教育资源来设计和安排美德教育。具体说就是以学校为支点和圆心, 以大学生可能的认识活动以及思想感情涉及的范围为半径, 开辟知识经济时代美德教育的新途径, 以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2.3 高校体育教学中美德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有着独特的形式和教学特点, 正是这种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3.1 对学生求索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 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求新, 并充分运用场地、器材、地形、地貌、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取的藕神和创造力, 给学生以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很大, 教师要因人而异,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鼓励求异,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引导学生破除思想一化, 墨守成规, 培养其善于思考探索的精神。“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 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 这种心理倾向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粉疑问去思考、研究。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发展,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蔽见, 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一探索一结论”的方法, 增强训练, 反复强化,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3.2 对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的培养
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经典活动, 制定合理的规则, 使学生明确拼搏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也可将其改为“不公平”的练习形式。如蓝球运动中骨干学生与非骨干学生不相等人数的对杭赛, 这种形式, 即调动了骨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练习不认真的态度, 又减轻了非骨干学生的心理压力, 树立奋力拼搏的信念, 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拼搏进取的愈识。设置情景让学生在竞争中摔打, 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 也是对学生的锻炼与考验, 鼓励他们跌倒了再爬起来, 培养其经受挫折的能力。在教学中, 也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摘感体验, 其中包括经受一定的辛劳和痛苦之后的快乐体验, 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练习过程中的愉快时才能以苦为乐, 乐在其中。
2.3.3 对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的培养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人与人之间发生频繁的合作。学习一个动作、练习一次接力跑、一次游戏, 如果没有同学的合作就不能取得胜利。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同学的爱, 集体的温暖, 从中受到教育。通过游戏和比赛可以让学生明白:集体比赛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和决定全队胜负的。只有通过全队的齐心协力、默契配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战胜对手, 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树立为集体争光的信念, 培养其与人合作、互帮互助的高尚品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69.
一、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深远意义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昌盛的世界里。
2.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强调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为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这些都越来越重要。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3.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种社会制度之下,但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融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实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总之,在历代经典名作的诵读之中,既是文学的积淀,又是心灵的洗礼;既是章法的感悟,又是人性的完善;既是意境的感受,又是精神的传承;既是气节的体悟,又是意志的磨练;既是壮行的激励,又是理想的源泉!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科研引领
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2.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校本研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环境熏陶
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硬环境: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活动凸显
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家校相通
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学用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一笔丰厚文化遗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东四小学 )
开展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根据《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我校决定全面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中心,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标:
1、总目标: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家校文化品位为具体目标,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2、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2、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读书明理。
3、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
4、通过天天诵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格。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6、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带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尚。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快乐成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亲自评,深入参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
(2)构思并制订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3)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评价。(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推广和应用。
五、实施原则:
1、人本性原则
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2、整体性原则
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践体验,把口号变成行动,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终身。
4、时代性原则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六、实施安排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每天早晨8:00—8:20,中午2:30-2:50各20分钟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
形式:首先教师带读、优生领读、单个诵读、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吟诵表演、自由诵读、也可以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还可以开展接龙赛、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先人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传承传统美德的重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形式的日益深化,以及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世界竞争激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就显得越来越明显清晰,越来越紧迫关键。南鹰学校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有长期规划、有清晰步骤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并相结合,适时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在学生心中种下中国根、留住民族魂、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骄傲和自豪,树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全面推进,使得三级课程管理作为具体目标之一逐渐得到落实。我校利用这一有利契机,针对独生子女在家中“惟我独尊”,“孝敬”一词在学生心中已经日渐生疏的实际情况,于2012年组织部分教师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圣贤教育孝道篇》。并在每学期的开学半个月中学习教育。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说理性与故事性相结合,远古传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内容生动有趣,以活动为主,课后作业以行动实践为主。如第四课《我学会关心父母了》的课上活动是汇报父母的工作情况极其父母的基本情况,如鞋子的码号、喜爱的颜色等,了解其工作的辛苦并为父母设计生日卡片,课后作业是从此坚持承担饭前盛饭、饭后洗碗的任务,班主任要负责学生执行情况的调查反馈。紧接下一课便是《今天我当家》,要课前布置调查内容,具有连续性,并根据学生的家庭表现,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并颁发“孝心奖状”。让学生从日常的小事中体验到父母的辛劳、师长的辛勤,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培养和关怀,体会到师长的精心培育、关爱,从而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尊师敬长、报效祖国。家长对这一课程反馈良好,在每学期的家长调查反馈表中有所体现,并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
同时,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剪纸这一课题我校又纳入兴趣培养范围。我们部分美术教师极其优秀,学习实践。这一特色文化继承发扬。近年来我们将“八荣八耻”、“历史人物”等挂图上墙。
提倡经典诗文的诵读,源于我校2012年9月,“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课题。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验证:开展诵读中国传统经典诗文,让学生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感受先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得以“童蒙养正”。实践证明,经典诗文是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新性修养意义的人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首先对教师进行《圣贤教育》方面的培训学习。由我校三位骨干教师花费一年时间,查阅大量资料,经过试用改编,确定教学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高中低三个年段。低年段注重“启蒙”和“古训”,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节选)等,诗词根据年代远近选取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篇章,如上古诗歌《弹歌》、乐府诗集中的《上邪》等等;中年段注重子史经集的代表篇目节选;高年段注重诗词的鉴赏。唐诗宋词元散曲等体裁均涵盖。目的是以点带面,让学生领略我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诵读活动也逐渐由课题组的实验延伸到全校学生,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诵读计划:课前十分钟、每周一三五晨读、每周四第七节课全部按照教材的课时安排进行诵读,同时举行了主题活动:手抄报比赛、诗配画、学习体会、经典诗文知识辩论赛等,期末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会。儿童诵读,为读而读,是纯心之读,有特殊功效。童子之功,一日成诵,终身具有。同时,敬业爱人、敦厚朴实、心地坦荡等这些中国古代的寒士身上特有的人文气质潜移默化的移植到孩子们身上并得以代代相传。同时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的心性,陶冶情操,使他们具有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
不仅如此,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上也是紧紧围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这一主题上。楼道两侧,、教室四周以著名词人李清照、大诗人苏轼等人的画像及其代表作品为内容,墙壁上悬挂的“教育箴言”均选取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名言警句,诸如此类。
在华夏大地,这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永爱凝结成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的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创伤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
看长江黄河向东流去,我突然想起没有留下名字的抗日英勇牺牲的战士们。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你还是否记得那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申奥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几世纪的梦想,更让中国的体育水平得到世界的认可。
现在,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摆脱了“东亚病夫”这个有失尊严的称呼,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我相信,经过更多人的努力,不久将来,那些侵略过中国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中国,棒!
在学校校徽图案的设计中, 充分利用黎苗传统文化中“大力神”的图腾元素, 把思源学校的“思”字的外形特征 (上“田”下“心”) 与“大力神”的外形特征相融合。大力神是力量、智慧、健康与向上的象征, 同时也代表着源头和传承, “田”字寓意希望之田, 大力神手托希望之“田”, 寄寓黎苗同胞世世代代用强大的力量把下一代高高托举并辛勤奉献。将“思”字与“大力神”元素打散重构, 完美结合在一起, 配合成一个“钻石”状轮廓构成标志。一走进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的大门, 教学楼、展示厅、图书馆、体育场、各种展板、标志、档案等等地方, 都能看到校徽图案, 在校园环境文化中处处穿插这些黎苗文化元素, 丰富和补充了校园文化, 令人耳目一新。
校园中, 有与海南和琼中有关的名人柱林、地理人文柱林、名胜古迹柱林三个版块, 有80幅图文并茂的展板悬挂在30根柱子上, 学生进出教学楼门、到操场活动、去食堂就餐时都会看到它们, 受到黎苗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教学楼通道7.5米高的左右墙柱上镶挂着两幅民族画——槟榔树与椰子树下, 有几位黎族苗族的同胞在参与各种生产劳动, 描绘了黎苗族生活祥和的场景;尤为注目的是一副色彩斑斓的织锦前, 三位妇女在欢快地交流着她们的创造和享受。两幅图位置突出, 格外醒目, 表现了人民的勤劳和创造, 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富于创造、热爱劳动。“海南名人”走廊, 展示了海南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和精神品质, 让学生了解海南历史名人, 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艰苦奋斗, 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之中, 为海南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表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的“民族知识台”是学生大型集会的重要场地之一, 首先介绍黎族和苗族, 然后让学生了解其他的民族, 认知我们家庭的每个成员。为了落实民族文化“三进”校园, 学校制定出台黎苗民歌、民舞、民服“三进校园”工作方案,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黎苗“三月三”传统佳节文化交流, 每学期举办民歌民舞民服进校园活动, 举办民族艺术节, 让学生讲解《翁汪的来历》、《翠花姑娘与五指山》、《营根比武》 (琼中县城所在地原来叫“营根”) 等民间文学, 运动会设置竹竿舞比赛……这些活泼爽朗的活动, 气氛热烈诙谐, 为广大黎苗师生所喜爱, 力争实现“唱民歌、跳民舞、喜民服”的目标, 让黎苗文化永驻琼中, 根深蒂固。
每年“三月三”学校举办黎苗文化校园艺术节, 全校1200余名师生全部参与, 开展以黎苗的民乐、民舞、民歌及现代歌舞组成的民族艺术活动。根据活动需要, 通过精心预算, 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器械、服装。主持人、演员唱着歌、领着舞, 台下师生观众、家长代表欢聚一堂, 汇聚成一场精彩纷呈、全校狂欢的盛宴。第三届黎苗文化校园艺术节以“黎苗风情乐思源”为主题, 以民族文化为主, 黎苗风情为导, 节庆期间举行了黎苗歌会表演、民族歌舞专场演出、海南黎族苗族服饰展示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黎苗民间文学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这期间允许学生不穿校服而穿本民族的衣服。学生表演的节目, 有的手执花伞跳起古老独特的竹竿舞、银铃双刀舞、槟榔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 有的参与“打叮咚”, 形成此起彼伏、持续不断的满校园“叮咚”响的热烈、喜庆的场面。有时歌声此起彼伏,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艺术节的欢乐。
学校开设黎苗族传统民歌、竹竿舞和竹木器乐等课程或兴趣班、培训班, 让黎苗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学校“三月三”文化论坛兴趣小组, 用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当地具有特色的舞蹈、民歌、剪纸、民间传说等艺术进行收集, 并请进班级, 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得到家长的支持。针对琼中县所在地民间文化底蕴丰厚, 地域分布较广, 学校将师生分为小组, 重点搜集了散落在四村八寨的民间戏曲、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族饮食、民间风俗、民族英雄人物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竹竿舞通过校队的辐射已经普及全校, 每周至少用两节课排练, 如今, 我校民族舞蹈类常有节目就有6个, 这些舞蹈基本上都可以拿到外界进行表演和比赛。我们还请当地黎锦传承人手把手教授学生织黎锦, 在此过程中认识黎锦, 学生兴奋不已, 男生一点也不亚于女生的认真细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出现了变异甚至毁灭的危险局面。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抢救、整理、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显得日益紧迫, 刻不容缓。面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日渐萎缩, 学校决定实施黎苗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学校调查显示, 有91.2%的学生对本民族有深厚的情感, 他们愿意好好学习, 建设琼中, 为海南岛的富强添砖加瓦, 表明乡土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有良好的学生基础。在家长中调查发现, 他们对乡土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很支持, 说明有社会基础。为此, 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黎苗文化解读》, 从“神奇绚烂的人文资源”“多彩丰富的自然资源”“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广阔的生产劳动资源”等方面解读黎苗文化。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确定实验教学的对象、内容、课时、人员, 利用18周时间, 总授课54课时, 完成了教学任务。校本课程的实施采用“先实验, 后推广”的开发策略, 今年, 在总结实验班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正式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艺发展的基因。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对当前的文艺创作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保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转换;应在全球化时代,掌握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话语权;应在信息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应将其建立在人民大众的生活基础之上,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艺术创造。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座谈会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文艺界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概念、内涵、民族学理特征,以及标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当代意义等内容进行了阐释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具体路径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创造性转化、话语权建构、数字技术运用、生活性与实践性等方面,对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路径进行探讨,以供学界参考。
一、跟上新的时代,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转换
中华民族经过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共同培育了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学所体现的美学精神和中华艺术所体现的艺术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深刻——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是两个不同概念,但联系密切,很多重要范畴(如意境、情趣、气韵、形神等)是一致的,我国对传统美学的阐释往往依托艺术进行,具有浓郁的艺术美学色彩,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艺术的内核之一,中华艺术以美学精神来映照艺术精神、以美学精神来引领艺术实践。概括起来,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主客、心物、情景交融的审美关系。二是倡导包容和谐的理念,儒、释、道并行不悖。三是具有出世入世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倡导世外桃园般的超逸、虚静与洒脱;另一方面又关照现实世界,洞察人间情怀,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精神。这反映了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精神性,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文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融合,审美与教化的有机结合。[2]可见,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在世界美学和艺术发展史中,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而且具有当代价值和普遍性意义。
晚清以降,中国门户被迫打开,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在西学东渐、欧风美雨的影响下,西方美学和艺术也传播到中国,不同的美学和艺术观在这里碰撞、交锋和融合,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国学、美学大师和不少文艺理论家都运用西方文艺学说对中西文艺思想进行了比較和参照,这对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精神的现代性转换起到了重要作用。王国维继承了康德的超功利美学观,认为审美和艺术在本质上是超功利的,批判了封建美学传统,主张审美要摆脱物质欲望和功利主义的束缚;梁启超也强调从无功利的生活中发现美,主张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3]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参照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来阐释中国美学精神,用西方的“表现说”来解释意境,认为在诗、艺术的境界中,情感表现于意象,被表现者是情感,表现者是意象,情感、意象经心的综合(即直觉)而融为一体,就构成意境,以期构建中西结合的文艺心理学和诗学体系[4]。宗白华从中西美学精神和审美经验的比较研究中,对中华美学精神特别是意境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挖掘。他认为,“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5],意境无非是借自然景象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以窥见自我最深的心灵律动。宗白华还认为,艺术意境并非单纯地写实,不是平面地再现自然,而是一个有层次的创造。他指出,“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6],第一层次是写直观的形象,第二层次是传神,第三层次是妙悟,艺术家将点、线、光、色、形体、声音和文字组合成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达意境[7]。以上学者尽管探索的侧重点和方式不同,但都是通过借鉴西学以推动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精神的创造性发展。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李泽厚等美学大师的推动和引导下,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得到了进一步阐释与现代性转换,对中西美学的看法也更为全面和客观。
回顾近百年来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上所走过的道路及其经验教训,可以看出,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中西关系、古今关系:既不能以西格中,套用西方美学和西文艺术的观念、范畴、术语来阐释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不能因循守旧、不分良莠,不加区别地全盘继承固有的传统。在当代,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树立全球化的视野,善于利用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西方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中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实践,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进行创造性转换,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意义,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及其话语体系。
二、在全球化时代,掌握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话语权
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厚的美学思想、理论、范式和艺术精神,它们是中华民族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表征,尤其是其天人合一的和谐包容理念,既出世又入世的人间情怀,以及营造意象的诗意品性,更在世界美学和艺术精神发展史上具有独特魅力。惟其如此,丝绸之路才成为中西文明交流的象征。这条商贸之路的文化交流作用远超商品流通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欧洲、非洲、中西亚等文明借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文明也远播四方。在一个相对隔绝的时代,东西方借由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异常频繁。例如,早在汉唐时期,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外来宗教文化就通过不同的路线和途径传入中国,同时,外来音乐、舞蹈、文学、艺术也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文明的传播是双向的,中国化的佛教与本土的儒教、道教、民间信仰也经丝绸之路向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传播。伴随着丝路贸易,瓷器、丝绸、屏风、扇子上的绘画风格、音乐、舞蹈等都对丝路沿线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明清时期,海上丝路的繁荣,伴随大宗远洋商品贸易的发展,中国元素更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风格的流行与欧洲中上流社会对中国商品及其风格的狂热追捧就是明证。[8]
然而,随着西方产业革命的完成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和殖民霸权政策,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近代中国衰落了,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上从中心走向边缘,在世界上逐渐失去了话语权。同样,在中国的学术和思想文化领域,也确立了以西学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部分国人和知识分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说产生怀疑和动摇,认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而西学的传入正好满足了当时知识分子改变中国困局的迫切需求。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的席卷中国,西方美学思潮和文艺理论也传播到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对此迅速作出了回应,其中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全盘西化,接受西方美学理论和艺术,用以改造中国艺术,改变颓势。但宗白华、朱光潜、滕固、马采等学者则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一方面,他们对实证主义美学等西方最新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进行了翻译和介绍,打开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界的眼界;另一方面,他们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现实,通过对中西美学和艺术进行比较研究来把握中国美学和艺术的范畴、命题,从而开创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新局面。现代早期美学和艺术理论界对西方美学和艺术中国化的阐释及其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转化等方面的努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为中国美学和艺术发展提供了新术语、新思维,而且留住了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的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学和艺术界一度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文艺的影响,一批苏联的美学和艺术著作被翻译到中国,而西方仅有列斐伏尔的《美学概论》、丹纳的《艺术哲学》等少量美学和艺术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在苏联和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下,中国学术界产生了短暂的美学热,并产生了像李泽厚这样的大美学家。“文革”时期,美学和文艺成为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整体上处于停滞、徘徊阶段,走了许多弯路,经受了许多曲折。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文艺界进行了拨乱反正,并深入思考了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实质;另一方面,中国文艺界加强了与世界文艺界的交流和互动,美学和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话语权的构建与把握日益重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强国,经济上的硬实力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创造了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学术话语权的构建问题,正是为了破解西方对学术话语权的垄断,因为学术话语权的构建对于中国软实力、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近百年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历程表明,要增強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话语权,首先路径选择必须正确。要将植根传统、立足现实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与传统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与世界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以及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与当代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有理论上的自觉。要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理论自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亦步亦趋,甚至成为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掮客。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广泛使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图像学、观念美术等理论来阐释中国艺术,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迷失了方向,缺乏社会责任感,失去了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根基,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和伟大变革、对人民大众的鲜活生活视而不见,这样的美学精神和艺术理论就缺乏活力,没有生机。坚持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理论自觉,攀登学术制高点,掌握话语权,这是历史与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艺持续健康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在21世纪,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必定能为人类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开出一剂良方。
三、在信息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席卷全球,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空间文化保留、释放了人的个性,提供了民主和平等的交流工具,并创造了无限的可能和海量的信息,因而为大众所喜爱。网络空间、电子媒介等数字技术正在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数字技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信息化时代,从网络上获得和传播艺术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1990年代,美国纽约的古根汉姆博物馆最早发起了网上展览,开始进行用数字化传播艺术的尝试。现在,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在网上设立展览厅以展示其藏品;许多艺术家都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与公众分享其创作,传播其艺术作品和创作观念。因此,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就必须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发挥好“互联网+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优势,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占领网络阵地,视觉文化和文艺理论双管齐下,以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
其一,通过网络展现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强化网民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理解。例如,绘画方面,自北宋以来,在绘画上题诗落印以展现诗情画意已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除了笔墨,诗意也成为品评传统中国画的又一标准。通过在网络上展览、宣传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能很好地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具体而言,在网上展示诸如清代画家王翚(1632—1717)的《唐人诗意图》、王时敏(1592—1680)的《杜陵诗意图册》等绘画作品,能很好地传达中华美学精神中的“天人合一”、艺术精神中的意境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民族特性。[9]
其二,通过互联网促进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研究与交流。互联网使得学术研究和交流更为便捷,通过各类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我们能获得文艺学、美学论文等各种艺术资源,这可有利地促进文艺的繁荣,特别是文艺理论的研究和阐释。各种论坛、网络空间也为文艺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交流的便捷平台,在这里,艺术理论和思潮的激荡、碰撞,可极大地丰富文艺理论和评论。在民主化的网络空间,不再有文艺权威,有的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这有利于文艺批评的发展。
四、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应建立在人民大众的生活基础之上
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一方面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生命意识和诗情画意,另一方面主张通过文艺去关照自然,体悟人生,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不仅是出世的,而且也是入世的。中国哲人主张在现世人生的人间情怀中体味精神美感,使这种美感植根于历史的实践和人民的生活这片沃土之中。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前提条件是传承,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独具中华特色的绝艺、绝技濒临失传境地,而这些绝艺、绝技往往是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载体。没有了这些载体,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应充分保护祖先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活化,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培养更多的文艺接班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后继有人。另外,应深入研究最能表现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文艺家、美学家的技能、思想观念和文艺精神,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新的创造、创作提供重要的借鉴资源和养分。
在继承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基础上,还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人民大众鲜活的生活基础之上。早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孟子就形成了在宇宙自然、人伦道德、社会文化中把握、阐释美学和艺术的传统。到了近代,王国维、梁启超更是从人生与美学、艺术的关系上去看待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延安时期,毛泽东也非常关注文艺创作与文学理論的发展,号召文艺家与群众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前文艺创作脱离生活、脱离实践、脱离人民等问题,习近平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是否能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10]
可见,文艺创作要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体现了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入世精神,也是让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之必需。只有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文艺创作和教育,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艺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艺既有自在的也有他在的价值与意义,才能更好地从个体和集体两方面表达自我,发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价值与方式。
五、结语
在21世纪,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独特性、稀缺性和重要性已越来越凸显,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表现出来的本土性、历史语境、现实性和世界性,必然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转换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对艺术现象和美的事物进行回应和阐释;必然要求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掌握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话语权,为美学和艺术活动制定规则和标准,扩大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影响力;必然要求我们在信息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传达与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传承发展中华美学与艺术;必然要求我们将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传承弘扬建立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之上,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艺术创造。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EB/OL].(2014-10-16)[2016-03-10]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6/c164113-25845591.html.
[2] 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艺术百家,2014(6):1.
[3] 梁健,陈莉.情感教育思想的中国近现代理论溯源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6):38.
[4] 唐孝祥.中国近代美学的四大特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
[5] 王云亮.当代中国画理论及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78.
[6] 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2.
[7] 林同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33.
[8] 王洪斌.全球史视野下的东方奢侈品消费与18世纪英国社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7.
[9] 陈冠男.再思诗意图[C]//丁宁,李淞.2012年北京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15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正能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 当你别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朋友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同事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在工作中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我们更加坚定,党建引领,面对困难,也会更加沉着从容而淡定。
因为有了父母,才使我们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舔犊情深,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在人生崎岖坎坷的旅途上,是父母给予我们最真诚、最亲切的关爱,是父母对我们嘘寒问暖,时刻给予我们无私的奉献。亲情终究是我们生命中最真挚、最难以割舍的感情。因此,孝敬长辈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孝道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孝道,让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激情。存一颗孝道的心,去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点点滴滴。
在工作中,我们曾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思想,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在新的工作中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有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韧劲,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都应拿出狮子率队的狠劲、燕子垒窝的恒劲、老牛爬坡的拼劲,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从而走向成功。
生活如山间流淌的小溪,光影纵横,暗香浮动;生活如幽径中的小花,有花香弥漫的甜美,也逃脱不了花谢的悲催;生活更像是一首光与影的协奏曲,其中的一切魅力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生活在世上,不可能总是在顺镜中享受安逸,面临挫败也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这就是生活的乐趣所在。只有笑对生活的苦与乐,才能在起伏不定的生活路上做优秀的自己。
中华美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具有灵魂的字眼,当我们的肩上被赋予美德两个字时我们的生命已经有了厚重感,也有了无形的价值。传承中华美德,应应从析出着眼、从细节入手,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熨帖心灵的作用;传承中华美德,应人格化、形象化才能更加浸润人们的“心灵土壤”,成为人们的“精神罗盘”。
“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的思想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我说过。所以,我见了长辈和老师,都会有礼貌的问声好;坐公交车的时候,也会向司机叔叔、阿姨问好;就是和妈妈在路边买菜买水果后,也会和小贩叔叔或者阿姨说声再见。更不要说在家里了,我有好吃的也会忍着肚子里的馋虫,先让爸爸妈妈吃。当然,爸爸妈妈很少舍得吃我的好吃的。
在我的家里,妈妈经常通过给我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做人要诚实。”记得妈妈给我讲过一个“贝贝熊丛书”里的《实话实说》: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不小心打坏了家里的台灯,还向妈妈撒了谎,最后他们认识到错误。讲完这个故事,妈妈就对我说,每个人都有可能做错事,包括小朋友,做了错事及时承认并努力弥补和纠正,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能撒谎。如果撒谎,别人对你的信任就会像故事里面的花瓶一样,被打碎了,就很难粘起来了。
爸爸妈妈还经常给我说,和别的小朋友相处,要大度,不要斤斤计较,能让别人的就让别人,吃点亏不是坏事。可是我做的并不好,我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有时候爱和小朋友较真。有一次,班里有个同学,课间玩耍的时候故意把我挤到桌子角上,把我疼坏了,我一生气,又把他挤到了别的桌角上。就这样,我们发生了争执,不欢而散。回到家后,我把这件事情给爸爸妈妈说了,妈妈说:“小朋友闹着玩,你不必当真。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你笑笑走开就算了,不要斤斤计较,大度一点。有句话叫做‘吃亏是福’。”我以后要注意,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努力做到不斤斤计较,和同学们和睦相处。
关键词:文化产品;核心价值观;传承;示范者;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除了为其国民提供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还要为国民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向上的价值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
党的十八大以凝练的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与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典型特征,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提出要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国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党和政府不断重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特别是近年以来,我们党多次强调这一价值目标,在实践中不断践行这一崇高理念,正是为了早日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使人民得到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等方面,是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只要我们都能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和谐幸福,我们的国家就一定更加富强文明。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是为实现伟大复兴之路提供精神动力,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具有精神纽带和精神旗帜的重要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是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的世界之最:四大发明,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孙思邈、李时珍的医药等,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教导民众,无论是贵族(国君、士卿、大夫)还是下层百姓,都要遵从“仁、义、礼、智、信”来作为治理国家和立世修身的原则。这一观念要从小抓起。因此,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拜的就是孔子。现在世界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都成立有孔子学院。
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说明,古人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是有效的治国之道。我们要在传统资源与现代道德生活的结合上获得属于现代的、有生命力的价值观。如“仁”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相互友爱、帮助、同情;“义”理解为公正、合理;“礼”则视为规则、礼仪;“智”就是知识和智慧;“信”为诚信、信用。这些内容也是当前我国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从今年提倡的家风、家规,就是现代道德生活与传统资源的结合,也是社会价值观的践行。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应该说,一个有追求的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激发人民信仰、凝聚社会共识、指引国家进步的核心价值导向,就不可能在发展、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更好地赢得人民信任、匡正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社会各界就不会目标一致地手挽手、肩并肩共同追逐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人民的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如:看见老人摔倒不敢去扶,公交车上不给老、弱人等让座,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比比皆是,以及“豆腐渣”工程、“毒奶粉”事件、 “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这都是社会道德与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因此,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不仅需要物质意义上的家园,更需要精神意义上的家园。物质家园,只能给人遮风挡雨、提供饮食起居,而精神家园则给人以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反复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还要受到精神因素的制约。“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因此,我们要有一个精神导向,要用核心价值观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并且让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赢得亿万群众,也必须扎根在中华历史文化土壤,注重传承和汲取传统价值的精华,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新诠释。
当前,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谐与进步,需要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需要理性的思维和行动,需要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引和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使之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社会风尚的传承人和示范者。从我们自己做起,用我们自身的言行、工作作风来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风尚的进步与提高,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全社会正气上升,人心凝聚。“水能载舟亦覆舟”,只有使社会稳定、和谐,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的全面进步,才是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我们做为兰州牧药所人也应该集聚我们的正能量,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 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持久而强劲的生命力的先决条件。在开放和竞争的社会中, 越是民族融合的紧密越是要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来塑造自己以体现自身的独特价值。在古代社会,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成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象, 而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崭新背景下, 中华民族将以什么样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需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是民族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首先, 民族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它是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结果, 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实践证明,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个性和强调特色的社会, 任何真正能得到世界广泛认同和尊重的民族, 首先都是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根基的民族。相反, 一旦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灵魂, 该民族也将必然地为世界所遗忘。正如冯骥才所说:“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但是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 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的灵魂, 是该民族之所以为该民族的根本。千百年来, 民族文化的熏陶已使炎黄子孙在骨子里具有了中华文化的基因, 崇高而伟大的民族形象是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作为基础的。可见,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绵延不绝的必然环节, 但是民族文化只有在历史中不断发展才有自己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所以, 积极弘扬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使命。
其次, 弘扬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世界文明, 勇于创新、不甘落后是中华民族留给世人的光辉形象。当前, 中华民族与世界的距离依然较远, 如何尽快缩短与世界的距离是当代中华儿女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近代史以来, 中华民族就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 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说明, 任何脱离于中华民族实际的现代化之路都是行不通的。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之路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 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已有的条件, 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则是中国现代化之路首要的社会基础。世界历史证明, 一个民族要赢得世界的尊重, 首先得尊重自己的历史。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多种多样, 但脱离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不可靠的现代化, 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照搬外来模式的现代化得不偿失, 没有民族性的现代化必将成为其他民族的附庸。所以, 中国要改变在近代史中形成的贫弱落后、愚昧无知的形象就必须实现现代化, 而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中华民族已有的民族特性。
最后,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任何人都生活在相应的社会中, 都必然地属于某个民族, 而民族文化则是孕育民族成员健全人格的温床。任何健全人格的形成都离不开相应的民族文化的熏陶, 崇高的人生价值也必须建立在对民族历史的高度认同基础之上。因此, 积极弘扬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个体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有利于培育个体对民族的崇高热爱之情。尤其是在现代开放竞争的世界中, 各种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对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产生重大冲击, 这是现代社会对民族这种特殊存在的严重挑战。培育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是每一个民族, 包括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实施的行为。事实证明, 一个没有民族文化作为基础的人是不健全的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世界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往来越来越密切, 俨然“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异质文化的碰撞既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必然会对相应的民族文化产生冲击, 当然也会影响民族文化对民族形象的塑造功能。如在阵阵“韩流”中, 一些中国人盲目的模仿西方文化, 有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认为是土气。同时, 某些民族文化正面临着绝迹的危险, 某些传统正被人们逐渐淡忘。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民族正在掀起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浪潮, 甚至倡导拯救某些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在当代的悲哀, 是对崇高而伟大的中华民族形象的玷污。对此, 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认真反省和检讨。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曾塑造过不同的形象, 其间既有令人敬畏和赞叹的形象, 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发源地、丝绸之路等。也有愚昧落后的形象, 如近代史上保守封闭、盲目自大、割据混战、民主法制不健全等。以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中创造的优秀文化来塑造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的崭新形象,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 这不是民族文化的复兴主义或民族文化的沙文主义。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 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既有属于精华的, 也有属于糟粕的, 还有不完善的。所以, 弘扬民族文化以提升自己在当今世界的形象既要坚持积极继承的态度, 也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对于一切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该积极吸收和利用,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既坚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方向, 又能在历史进程中, 与时俱进地发展民族文化才是真正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 以中华文化塑造自己的民族形象必须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只有如此, 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 并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同。为此,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塑造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崭新形象的必然选择。
摘要:民族文化是民族特有的社会现象, 对于民族形象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经济全球化时代, 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不言而喻, 民族发展的独立性也面临严峻挑战。高举中华文化的旗帜, 促进民族文化健康发展是塑造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崭新形象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华文化,民族形象,弘扬,塑造
参考文献
【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推荐阅读: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06-29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06-0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讲话高12-06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10-0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基因05-26
学习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美德演讲稿07-01
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中华美德演讲稿06-26
传承中华美德作文750字11-27
传承及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06-23
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征文2500字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