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课件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理说课课件(通用8篇)

物理说课课件 篇1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之后,对力的平衡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这一节内容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步一诠释(不受力和受平衡力),也对后面学习摩擦力、压强和浮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二力平衡或说力的平衡是分析力学问题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本节课是整个九年级的重点。

3、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节还安排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本探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新方法,即: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和几个的平衡。

(2)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初步学习分析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或水平方向的受力及其大小关系。

(3)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了解二力平衡。

(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影响误差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二力平衡条件及判断二力的平衡的两种方法。利用条件判断和利用物体的状态判断。

(2)、利用力的平衡建立力的大小的关系式。

2、教学难点

(1)、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际运用。

四、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探究过程很容易得出正确结论,不需要太多时间。其它就是通过列举实例,强调条件分析。

第五点、教具准备:

视频光盘、小车、钩码、细线、带滑轮的长木板等。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能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符合认识规律,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只有准备充分的教具,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教学方法:

物理说课课件 篇2

1 多媒体说课课件要能反映说课的五要素

多媒体说课课件通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分析、解剖、反思教学,实现说教学目标、说教材分析、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

1.1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是一节课的指导思想,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主要是从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的概括和提出总的要求。说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在说课时,对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界定的进行阐述,以此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参考和评价教学是否达到要求的依据。

1.2 说教材分析

说课首先要求老师说明课堂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和筛选。在教学时,不能独立地就本节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而要有机地联系以前章节的知识,以便引入新知识,促进迁移。说教材分析,要明确如何通过组织教学内容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材料就是如何讲解教学材料、如何引入教学材料的实例,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材料等阐述清楚,表达恰当。

1.3 说重点、难点

说课者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不同,在备课中确定哪些教学内容为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课堂上又是如何讲解这些内容,并把他们述说得清楚、具体。在说课课件制作中,把借助图片、动画和影像等解决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呈现出来,让同行或专家在听取说课过程中受到启迪。

1.4 说教学方法

说课时应针对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和用途,阐述清楚。首先,就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要分析到位,把握准确。其次,现代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方法运用要能得心应手。如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在教学中普及和运用的大背景下,利用网络或者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已经为广大的老师所采用,实践证明,它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5 说教学过程

一般地,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引入、课堂讲解、小结讲评和布置作业四个步骤。课堂内容的引入,要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然后依据教学目标,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讲解;最后对讲解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学生课外需要完成作业。老师在处理教学过程时,要在时间分配上和学习方法指导上下功夫,避免教学秩序的混乱和对学生学习指导的不力,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 多媒体说课课件要符合课件制作技术规则

多媒体说课课件,其运用目的是把自己上课的情况以多媒体形式反映出来,以便与同行进行交流,得到专家的指导。其制作的技术规则与一般意义上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规则是基本相同的。

2.1 要符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四大特性

2.1.1 集成性

在课件制作中充分运用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利用计算机把多种模拟信息源集成为一体的数字信息,这样便于传输和再利用;

2.1.2 情趣性

把单一的文字信息表现形式,改变为多种媒体的形式,用它们来刺激听者的多种感官,便于他们接受、理解;

2.1.3 交互性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能使制作的课件体现学生、媒体、老师之间互动关系;

2.1.4 高容量

使制作的课件能增加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说课课件要能反映教学中的这一特性。

2.2 说课课件符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

制作中,文字的颜色与数量、运动形式与大小;图式结构和背景图、解说与背景音乐的使用;动画和视频影像、重要信息和按钮的采用都应该有特定的要求。一般来讲,文字颜色用一种特殊颜色突出内容的重要部分;声音要起到引导、提示或说明,并给予强化教学的作用;动画要显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图标要用少而突出并能显意的视觉符号表示,而且位置相对固定。同时,说课课件要以简洁、实用的形式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的过程。

3 多媒体说课课件要符合其制作标准

我们结合说课课件制作的一般规则,从基本理论、教学设计、学习指导、多媒体、制作技术等方面列出说课课件的具体要求。

1)说课课件要体现如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的;

2)说课课件要能明确阐述教学设计中的程序、方法、模式,以及教员如何艺术地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等;

3)教员的教法和学员的学法如何贯穿于教学过程,也应该反映在课件中,重点把握学习指导中的学员的主体性发挥的问题;

4)说出课件中如何运用多媒体的特性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并指出利用媒体教学可能产生的缺点,以及你是如何把握的;

5)从课件的技术性出发,对文字、图片、影像和寓意信息的处理是否得当、确切等。

4 值得注意的问题

4.1 正确处理教学多媒体化和说课多媒体化之间的关系

谈到说课过程多媒体化时,很自然使人联想到教学过程是否为多媒体化,说课多媒体化相对应的教学过程应该多媒体化,否则说课将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这样的说课无非是利用形式的华丽掩盖教学过程的陈旧、不能发挥多种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改革。同时,在制作说课课件时,也应避免说课课件纯教学化。

4.2 多媒体说课与多媒体教学不能分离

多媒体说课课件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教学实践和教学设计,其取材范围多来自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截取教学课件内容的精彩片断,为说课课件所使用。因而多媒体说课课件制作的目的应该是追求再现教学过程,反映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化,不能使多媒体说课课件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分离。

参考文献

[1]侯喜贵.教学法探索[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2]袁文先.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中学物理元课件及其创作浅析 篇3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学物理课件创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元课件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元课件制作的软件环境、创作规范和创作流程。

关键词:元课件;软件环境;创作规范;创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2-0065-03

一、元课件的概念

1.中学物理课件的创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物理课件在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创设科学的物理探究情境、模拟理想实验、为探究学习提供环境支持等方面具有别的教学辅助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课件的制作与运用现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扰的问题。

笔者对近几年参加中国物理学会课件比赛的优秀课件从创作者使用的主要软件技术、课件交互水平、课件类型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1)在软件技术方面,用Authorware、Director、3D Max、VB等工具创作的课件逐年减少,而用Flash创作课件的人数明显增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用Authorware、Director、3D Max等创作的课件文件比较大,不便于交流传输。而Flash创作的课件文件很小,发布后的“.swf”文件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非常适合网络传播的要求。同时,用Flash中的Action Script语言可以实现很强的交互功能,而且Flash创作容易掌握,课件界面漂亮,这些特点使得Flash逐渐成了公认的网络动画创作标准软件,也使物理课件创作找到了理想的平台。(2)通过对课件交互水平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课件运行中的交互越来越高,仅仅局限于跳转交互水平的课件逐年减少,具有输入交互、拖曳交互、按键交互等较高水平交互功能的课件逐年增多。(3)在课件类型方面,封闭的、面向课堂教学的、带有设计者本人教学设计思想的封装型课件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封装型课件封闭性太强,可移植性、开放性较差。积件思想的提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积件在课件比赛中逐渐崭露头角。

2000年以后,随着全国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国家对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动,网站在全国第四届课件比赛中大量出现。但网络课件许多只是文字、图片的拼凑,真正优秀的教学网站,吸引人的往往不是网站本身,而是其中的优质课件资源。

针对上述课件创作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物理课件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件成品后不可修改,只能适用于事先确定的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情境;课件创作平台不统一,对运行环境要求不一致;文件占用空间大;构成课件的核心创作不够,过多地以文本方式呈现信息,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优势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等等。因此,虽然课件创作水平在近几年内得到了较快发展,不乏精品出现,但仍然有更多的课件处于经验层面,在课件创作实践方面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和理想的评价尺度。

2.元课件概念的提出

真正体现课件魅力的仅仅是其中的核心单元,也就是针对重点难点而创作的具有较高交互性和探究性的部分。为此笔者提出了元课件(Meta-courseware)的概念:元课件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针对特定的知识点、通过计算机充分表现其物理情境的基本课件单元。元课件不需要封面设计,也不需要多余的背景、解说、配音等,它短小精悍,符合积件组合平台要求的接口格式,方便教师、学生检索和在教学情境中组接运用。

元课件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素材,除了具备积件的基元性、可积性等基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交互性:元课件是基于知识点设计开发的,为教与学提供了生动的物理情境。物理情境具有过程性、多样化等特点,因而元课件创设的情境不能是固定的、僵化的,而应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可以依据输入的条件或对对象的拖曳等操作实现动态变化。

(2)探究性:元课件要具备探究性,要求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把物理学原理蕴含其中,学生要经过探索、思考,甚至通过交流与教师指导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因此元课件不能仅仅局限于示意和演示。

(3)科学性:虽然计算机创设的是一个虚拟的情境,但其中变量的关系应符合物理学原理,数值和显示都要经过计算机精确的实时运算。其中各个变量之间必须遵从严格的物理学原理,物体的大小比例、位置、速度、轨迹等都要按计算结果动态显示。

(4)规范性:元课件的创作应遵守电子出版物标准,使用的字体、颜色数量、背景风格、整体布局、文件类型、运行环境、页面尺寸、版权信息等都要有统一的规范化要求,避免设计的随意性。规范的制订要具有基本性、发展性和适度超前性,保证在正确引导的同时不会抹杀教师的创造性,为课件创作提供宽松和谐的框架。

(5)开放性:元课件要避免封闭的、单向的、固化的、仅仅停留在显示层次的课件。元课件要公布于网络,以便于检索,要无需注册便可无限下载,要开放源代码,允许别人进行修改并升级。在创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以研究别人的课件,但反对简单的抄袭,借鉴源文件要标明原作者,并声明进行了哪些关键的修改。

二、元课件制作的软件环境

元课件的创作要面向网络环境,以网络作为交流、传播的主渠道,以浏览器为主要的显示和运行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运行或下载课件。这就要求课件容量不能太大,课件的文件类型要得到浏览器的全面支持。

目前,教师用于创作课件的软件比较多,主要有PowerPoint、Authorware、3D Max、Flash MX、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物理仿真实验室等。PowerPoint适合于初学者制作幻灯片和简单动画。几何画板课件要在其软件支持下才能运行,而且不同版本之间兼容性不够理想,页面布局、字体等变形较明显。而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打包后仍带有许多自身的系统文件,甚至需要安装后才能运行。用3D Max创作输出的AVI文件容量太大,一个课件动辄上百兆。

综合而言,现阶段较为理想的元课件创作软件为Flash MX,首先,用Flash创作的课件一般在1M以内,交互性比较强,二维动画功能表现更加突出。由Flash创作和生成的文件以矢量图形方式存储,其生成文件非常小,而且可以无限缩放而不失真,发布后的“.swf”以流媒体方式在浏览器中运行且极为流畅,而应用其ActionScript创作的平面交互课件已经非常成熟。其次,网络以Internet Explorler6.0浏览器为主要平台,它支持的文件格式非常丰富,即时显示极为方便。在课件的支持方面,虽然任何课件都可通过WinRAR等压缩软件压缩为一个文件包,通过网络下载后解压运行,但是总不如直接运行方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Flash创作课件。

三、元课件的创作规范

笔者认为,为增强元课件的通用性和传输效果,制作元课件应遵守以下创作规范:

文件格式:支持流媒体技术,占用空间少,能够直接在浏览器中流畅运行,如“.swf”格式文件。

页面尺寸:创作页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原则上不要小于640×480,长宽比例符合通用屏幕比例。运行页面设为开始全屏。

背景颜色:以浅色或白色为主,感觉明快,突出前景。

前景颜色:重点对象用色要突出,整体用色协调大方,同一页面中颜色不要超过3种,太多则乱。

字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符号用Symbol,中文用黑体和宋体,注释用楷体。同一页面中的字体和颜色不要超过3种,大小要适度,注重整体布局协调,同一课件中的字体要尽量统一。

版权信息:版权信息可置于页面左上角,徽标大小以不超过屏幕尺寸的1/30为宜,徽标宜采用静态图片,鼠标滑过时显示详细信息,单击时可链接到个人网站等。个人信息要真实完整,应至少包括单位、姓名、电子邮箱地址。不要强制播放版权与个人信息。

运行页面:元课件一运行就要进入主题,不要刻意设置一些包装的开始页面。

开关课件:打开和关闭课件要直接,不要有不可控制的定时动画,画面右上角设置关闭按钮,按钮大小参照Windows窗口的关闭按钮。

交互方式:尽可能采用较高级的交互方式,比如拖曳交互等。

按钮:按钮用于触发程序运行与跳转,不要过大,不要过于动感和花哨,以免吸引过多的注意力。

声音:加入声音一定要谨慎,确实需要加入的声音一定要注重其效果,不要加入与课件内容无关的声音,最好不要加入解说。

图形:以矢量图为主,线条粗细要均匀协调,不要过粗或过细,通常以系统默认即可。

四、元课件的创作流程

创作元课件之前要做好对课件的整体规划,尽量避免无效劳动,创作流程如图1。

选题与创意: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教材和相关资料,根据教学需要确定创作的必要性,根据自己掌握软件的情况确定可行性。搜索有无此类型的成功课件实例,借鉴他人成功经验,提出自己更高水平的见解与创意。避免盲目选题导致简单重复或创作思路与教学理念背离。

规划页面布局:好的页面要完整,对知识点的挖掘要有深度,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次分明,无干扰和无效信息。

设计元件功能:对页面中应该出现的各个要素元件,要精心设计其响应方式和运行效果。要突出探究性和交互性,对重要显示元件的控制范围要足够大,反应要及时,操作要简便。

创建元件:根据布局和元件功能创建元件,将元件进行有意义命名,对元件的大小、颜色、性质等进行合理设置。

合成页面:将元件按照设计的页面布局布置好,调整各元件位置、大小、颜色、透明度等显示效果。用色要合理,能够考虑到课件应用环境及使用者用眼卫生,有利于视觉成像,便于形成图像记忆。整体布局合理,给人以清新协调的美感。

编写运行代码:对课件中的按钮、动画等元件进行编程,以便对页面中各要素进行高级控制,实现元件大小、颜色、位置、速度等属性的动态调整,为探究学习提供科学交互响应。各变量之间的数值关系要符合物理学原理。编写运行代码要有好的编写习惯,对代码的管理要有条理,力争简洁规范,对编写较为复杂的地方要加注释。

调试:测试课件运行情况,调试不符合要求的元件、代码。

输出:按照运行环境的要求输出元课件成品。对基于网络传播的元课件要输出浏览器支持的文件格式。

结束语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件应建立基本的创作规范,支持探究的学习理念,基于网络传播,面向操作对象,提供灵活的选择空间,搭建不断优化的发展平台,为物理教学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陈万平等.中学物理CAI课件现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5).

[2]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新发展(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

[4]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8,(3).

物理《声音的特性》说课课件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

在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这是声现象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起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并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知道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解决问题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猜想,实验,分析与合作,自主探究和构建知识体系。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重视导学案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重对自然现象的热心观察,积极思考,科学探究及互动合作的情感态度。

通过体会现实世界声音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健康心态。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音调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

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乐器,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的理解。

能力层面

他们虽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 、实验分析和概括事物的.能力,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因此,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不可视为可视。

三、教法学法分析

1.分析教育对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年龄大致在12—15岁左右,处于青春期,身心各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特点:

一:认识能力发展迅速 二:感情丰富、不稳定 三: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

2、教法制定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探究—归纳法 频率的相关知识 :自学指导法

影响响度的因素:实验探究—归纳法 声音的音色:归纳法

1、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形成优良的习惯和学习品质。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比学会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要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要求我们从平时已经“学到了什么”转移到“会学什么”,“会不会学”上来。有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显得更重要。

所以导学案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2、我认为:课前导学,课上的实验探究,观察体验,师生讨论,课后自学。它们都是一种教学手段,最终的目的就是:激发学习兴趣,以培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我所选择的学法:归纳法 ,自学法 ,实验探究,转化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已收批了导学案,对学生自学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新课的导入一定要新颖一些。

1、新课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振动会发出声,那么我们听听声音有何不同?教师按不同的键,让学生听声音的不同,

学生:会说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进而引入课题,之后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2、实验探究(一)

提出问题(一)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2)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我让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下面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实验探究

就是师生共同完成课本上钢尺振动的演示实验,让同学们注意观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一样时钢尺振动的快慢及声音的特点。(如图)

自由讨论与得出结论: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结合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和所做的实验进行自由讨论,得出各组结论.然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小组做观察总结.

牛刀小试(一)

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试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并维持学生的兴趣。

3、进行拓展性探究

提出问题(二)

教师: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进而揭示学生二种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波,通过阅读进行探究

在学案的考考你中我所布置的这部份内容是一个科普性的问题,蝙蝠之间如何进行交流?鲸类之间如何进行交流?大象之间如何进行交流?仿生学在这方面有哪些应用?

学生可以查阅各种资料,借助网络进行查找,以增加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手段。

4、实验探究(三)响度

课程进行到了这,我会播放一段音乐,在听音乐时教师改变音量,进而引出响度。

之后各组进行响度大小比赛,组长在要前面用直尺做实验,让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进而得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有关的结论

注意版的新课标已经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探究性活动,不必在每一个探究性活动中都要将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要素全部体现出来,根据实际情况,能体现出二到三个就行。

5、实验探究(四)音色

先通过对多种乐器发出的乐音进行判断,进而观察它们的结构与材料,得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的原因是结构与材料的不同,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应用举例.

布置作业

结合本节所学内容,举出生活中有关音调不同的例子.

查阅书籍或电脑,搜集生活中声波的应用 .

板书设计

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粗细)

频率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振幅

台湾课件说课 篇5

宽甸三中 地理组 高阜辉

2010年5月

关于《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的说课稿

宽甸三中

地理组

高阜辉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感谢学校为我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汇报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北京和港澳,具备一定的分析省级区域特征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爱国热情的重要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过程方法: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是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在这一课中重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和热爱祖国的领土,在大量的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台湾复杂的位置和范围形成具体认识,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一)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兼顾地理知识的学习,应着重采用启发式和自学指导式的教学方法。即: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当堂演练,达到理解巩固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自学指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基本理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障碍上:

主要体现在台湾与大陆的地缘关系方面,学生没有知识储备,需要老师点拨,其他方面则没有此问题。

3、动机和兴趣上:

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1:复习提问:(1)、中国解决港澳回归后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2)、位于珠江口东侧的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是()特别行政区。

(3)、香港由()岛、()半岛、()及周边200多个岛屿组成。

理由是:(2)、(3)题是复习巩固学过的内容,同时也说明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组成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点;(1)题不仅是复习巩固,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方便学生了解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措施。

2:导入新课:以闻一多的《七子之歌 · 台湾》诗朗诵视频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

3:认定目标:(1)、用证据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3)、分析台湾省的其它自然环境特征。

理由是:以简洁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信心,同时将情感教育和技能培养贯穿在学习目标中。4:新课教学:分两大部分

(一)祖国神圣的领土:这部分教学主要以教材活动内容为主,由学生自主完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地缘关系则由教师适当点拨。同时还加入了两个材料,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进行情感教育,进一步感受台湾回归之路的坎坷和国人的期盼。最后展示一幅两岸同胞亲人相聚的感人场景,并让学生齐读“人有情,情有缘,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一衣带水华夏同根,魂牵梦绕故国河山”,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再次升华。

(二)台湾省的位置和组成范围: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读地图完 成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后面设计了一道填图训练题,用于巩固学习。量算两岸距离既是活动题,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又是对上一个问题的补充,有利于学生理解两岸的地缘关系。第15幅幻灯片是对本节课内容的知识拓展,即补充台湾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更大拓展,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并小节里把此部分知识并入台湾自然环境特征内容。

5:课堂小结:即学习心得部分,由学生先自我总结,然后老师大屏幕展示,方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6: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口头作业,安排学生课后收集台湾的经济发展资料。板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一、祖国的神圣领土

二、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缘关系

1、位置和组成 血缘关系

2、地形地势 历史文化渊源

3、气候

说课小结:我将本节课定位为探究式教学活动,通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反思等,构建对知识的形成和运用。

数控说课课件 篇6

1、教材分析:

目前,数控专业的教材非常缺乏,有的理论很好,但操作性差,有的泛泛而论,没有针对性。我校选用的是广州数控随机床配套的编程教材,它具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理论和实践结合紧的优点。但教材的编排顺序还不够科学,有的不适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法特点,在本节我将刀尖半径补偿放在圆弧插补指令后讲,符合由浅入深的原则,通过循环指令的讲解简化编程,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模块教学方法的要求和本次课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制定以下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刀尖半径补偿的设置方法

(2)能力目标:

a.会用刀尖半径补偿指令解决过切问题。

b.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c.解决生产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3)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

b.培养学生强烈的安全操作意识

c.让学生明白高科技人才必须在生产中才能培养出来,必须积极加入到学校的对外加工活动中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1)本次课的重点是刀尖半径补偿的使用方法和设置。

(2)本次课的难点是会用刀尖半径补偿解决过切和欠切问题,并能运用它进行生产加工。

4、学时安排:

本内容共用2学时完成,第一学时探讨刀尖半径补偿解决过切和欠切问题,第二学时前1/2讲刀尖半径补偿的使用方法和设置,后面的学时进行实践性生产加工及总结。

二、说学情

知识和能力方面: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般的机床实际操作,并能单独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与能力较弱的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在机位上相对集中,以便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法:

数控编程比较枯燥,比较难。因此我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情景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借助powerpoint、数控仿真软件、电子教室等先进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形成能力。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教学理念。

四、说学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用到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探究学习——接受点拨---仿真操作—-阶段总结——生产运用---反刍理论”。

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积累知识,而且还要发展思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我们是一时的老师,不是一世的老师!

五、说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出问题:

(1)理想刀尖和实际刀尖的区别

(2)刀尖半径引起的加工误差

(3)刀尖半径补偿的含义

2、分组进一步渐进式找规律:

3、教师运用仿真软件演示上述规律,指出这个规律。

这里采用不同的手段,特别是自做的教具将形、声、动作有机地融合起来,触动学生多感官的神经,突破重难点学生接受起来轻松自然,达到了愉快学习的目的

(二)教师讲解:

1、与刀尖半径补偿有关的指令。

2、工件位置、刀具运动和指令的关系

3、编程规律

4、刀尖半径补偿的工作过程

5、编程方法

6、编程举例

7、参数设置

(三)生产运用:

1、发送图纸,学生初步讨论工艺方案

2、教师选一学生回答后点评工艺,强调安全工艺运用我校对外加工件引发学生尝试实践的兴趣.

3、学生独立编程后在数控仿真软件上运行

4、工件检验:严格按图纸要求

5、加工总结

物理说课课件 篇7

一、以显见隐,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与外化

有些物理现象(如电流、核能、电感线、磁感线等)的形成和变化过程,肉眼是看不见的,是隐性的,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只是它的最终结果。运用CAI以变不见为可见,变隐性为显性,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现象形成,了解其变化规律。在建立了丰富物理图像的基础上,缩短了空间位置和实物大小的限制。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与外化。

如:“电场中的电场线”的演示,电场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电场线是为了描述电场而假想的曲线,通过CAI课件动画就能非常生动、形象显示出“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这一变化过程,使学生观察到虚拟曲线运动,建立清晰的电场和电场线的概念。

再如在《电磁感应》一节中,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存在后,要弄懂“为什么无论是导体还是磁体在朝某些特定的方向运动时,导体中均有电流产生?”解答这个问题所需的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很难建立起相应的物理图景。用画图、打比方的方法,给学生讲这个原因,虽然自己的语言已经足够生动、形象,但从学生面部表情的反映可以看出,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只是死记结论。而利用动画课件,演示了在磁场中加画磁感线后,无论是导体还是磁体运动时,磁感线被切割的现象,由于学生亲眼看到了这个现象,所以,无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就找到了两种运动的本质特征,问题迎刃而解。这样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具体化,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形成思维内化认清了概念的本质。

二、以无见有,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与连贯性

对于一些力、热、光、电的现象中运动变化无法明示、无法观察到的内容,可运用CAI课件将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再利用动画技术,变无形为有形,变想象为可显,变抽象为具体,制造出如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从而帮助理解并建立相应的概念、理解相应规律,使学生思维具有逻辑性与连贯性。

例如:回旋加速器是实验室中大量产生高能粒子的实验设备,课本是以文字和插图形式描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因为是静态的,比较抽象、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利用几何画板或flash制作成课件,创设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变化情况与粒子运动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教师只提出为什么要有这种对应关系,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建立起粒子旋转与交变电场“同步”的概念。

又如在物理电学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教学中,我们使用《物理仿真实验室》软件模拟演示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动态地展现出偏转距离y,偏转角φ与磁感强度B,粒子电量q,粒子质量m,运动速度v,偏转电压U,极板距离d,极板长度l所有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得会轻松、记忆非常深刻。

这样运用CAI课件将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暗藏的运动变化情况制成模拟动画,变暗为明,变无为有,帮助学生理解运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形成迁移,建立起明晰的物理图像。

三、以长显短,加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渐进性

任何教学过程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学中,教师准确地把握信息并进行适当处理,对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实验条件、实验器材等因素的限制,难以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微观的、极快的物理过程。45分钟的一节课内无法用描述来讲清变化的全过程,而仅凭几张静止的图片和枯燥无味的讲解,无法化解学生的疑惑,运用多媒体模拟功能制成CAI课件,这些困难就可迎刃而解,使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与渐进性。

如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一节教学中,“实验3”是运动着的木球打击弹片又被弹片反弹后运动,实验的目的是要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可相互转化。本实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观察出弹片被打弯曲后又恢复打击木球的过程。常规实物实验过程太快,学生不易观察出这个现象,这时若及时切入多媒体动画模拟实验,将运动的过程放慢,则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又如“电磁波传播过程”、“光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叠加”、“核聚变”、“核裂变”、“简谐振动”等等运动变化过程是很短暂的,都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逼真的模拟演示,形象的展示出来,并灵活的控制显示其短暂的变化、形成、运动过程,将其瞬间发生过程扩大成几分钟的运动,使这些发生极快的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形成概念。

四、以近见远,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学生在课堂内学习前人总结出的知识体系,抽象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大大提高学生认知的起点,来克服认知的难度。若总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黑板—手势接受知识,学生便会感到平淡无味。但如果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进行研究,有些学生考察、研究的内容或项目远离学生居住区或生活时空,无法实地考察。利用多媒体视频技术,把这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自然景观,通过CAI课件真实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能达到效果,并克服了时空所造成的困难,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如在讲变压器应用时,运用多媒体视频动画系统可使学生看到农村送变电系统及工厂变电系统工作实景,学生看到这样的实景,就有身临其境之感。

利用多媒体还可克服时空差异,把曾经发生过的物理现象、物理科学事件等再现在学生的眼前。如在讲授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专题时,播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环绕地球圆周运动、回收等视频,使学生对“超重”、“失重”、“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能展示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使学生为此而骄傲,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又如播放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以及火箭的升空等录像资料,实现对学生强刺激,加深对原子能相关信息的认识,使所学知识能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以小见大,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与效率

宇宙空间的宏观物体构造庞大,运行复杂,离我们遥远,无法在课堂实地观察,而利用平面的二维图片也无法说明其运行规律。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模拟功能,能以小见大,将宇宙空间星体的面貌特性和运行具体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建立起较完善的空间模型,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与效率。

如地球的自转、公转、日食、月食的形成,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还有宇宙中银河系和其它星系的运动等天体知识。运用CAI课件模拟天体的运动,可化难为易,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天体运行的模式,而且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认识到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和光是直线传播等知识。

物理说课课件 篇8

关键词 物理;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38-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走入中小学校园,教师逐步学会很多电脑使用技巧。教师能够使用计算机编辑教案、工作计划等以应对日常办公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教学改革的普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潮流又推动着教师朝着计算机更高级的领域迈进。会不会使用计算机编辑课件成了衡量一位教师合格与否的一项基本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是新的时代背景的要求,也是推动教师自身发展的一种动力。使用多媒体授课已经到了非用不可的时候,因此如何有效地制作多媒体课件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PowerPoint是一款常用的编辑多媒体课件的软件,每一位教师都有所了解,能够用它来小试一下的也很多,但是真正能全面运用自如的却很少。笔者在此谈谈在实际运用中的点滴体会,希望能对大家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有所帮助。

1 使用PowerPoint添加知识结构图

在制作物理复习课的多媒体课件时,总是要构建一些知识结构图,这些图片能够帮助教师清楚地说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便于对物理知识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了解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

笔者以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为例,说明如何应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知识结构图。在Office2010组件中,PowerPoint2010有一种功能SmartArt,应用这种功能就能快速、轻松、有效地制作知识结构和体系图形: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命令→在“插图”组中选择SmartArt按钮→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循环”按钮→单击右侧样式表中的第二行第二列样式的知识结构图样式→单击“确定”按钮,插入知识结构图;单击左侧对话框中的文本框,输入“固态、气态、液体”;之后设置结构图的大小和位置;插入文本框并添加文字,输入“升华(吸热)”;设置文字字体、字号、颜色,改变文字环绕方向与左侧双向箭头水平,并调整其位置与图片相配;接着分别插入4个文本框并分别输入文字“凝华(放热)、汽化(吸热)、融化(吸热)、凝固(放热)”,分别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改变文字环绕方向与图形相配合,最后如图1所示。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图片不能完全复制到其他文档中,只能在PowerPoint中完全显示,而一旦复制到其他类型的文档中,就要丢失后面插入的“升华(吸热)”等文本框中的文字,只能复制原始图形过去;要想保存完整的图片,就需要把图形复制到Flash中,在Flash中插入文字,修饰好效果,编辑完成并导出成图像,这样就可以放在素材库中以备随时调用了。

2 使用PowerPoint输入物理公式

在制作数理化多媒体课件的时候,经常要遇到公式,利用PowerPoint2010能够轻松地插入各种常见的物理公式。现在以图2所示的几个公式为例进行说明,利用PowerPoint软件中公式工具的“设计”选项卡中的相关命令来制作。

首先将光标定位在幻灯片需要插入公式的地方,单击“插入”选项卡,单击“公式”,输入ρ和等号;然后双击“公式”选项,进入公式工具“设计”选项卡中的“结构”组,单击分数,在对话框中选择第一种样式,在上面的正方形中输入m,在下面的正方形中输入v。压强的公式录入方式与密度的输入方式类似。

做功的公式输入比较简单:首先输入w和等号“=”;然后输入FS,将光标定位在两个数字之间,右击输入法上的软键盘,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特殊符号,选择数学/单位中的第四行第一种样式“·”,即完成公式输入。

3 使用PowerPoint添加图像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为了美化课件,经常要插入各种图像,图像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是普通文字难于替代的,它既能展示教学内容,又能美化课件。图像有两种类型,一类是PPT剪辑库中的剪贴画,一类是外部图片。

外部图像可以是从网上下载的,也可以是教师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或者用扫描仪从其他图书报纸上截取的,因此说插入图像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单击“插入”,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图片——剪贴画,然后在剪辑库中选择所需的剪贴画即可;第二种,单击“插入”,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图片,在级联菜单中选择来自文件,即弹出插入图片的对话框,首先找到图片所在的文件位置,选中要插入的图片,单击打开或双击图片即可插入图片。插入完图片之后,要拖动尺寸控点调整图片的尺寸大小,并拖动图片到合适位置。

除了这些常用设置,PowerPoint2010又增加了编辑图像的功能,用于改正添加的图像的某些缺陷,如图像的亮度、大小、对比度、位置和无效部分的裁切等,统一所有图像的样式,使之在幻灯片中更加合适、美观。首先利用PowerPoint2010“裁剪”命令去除图像的无效部分:选中要裁剪的图片;击“图片工具”选项卡下的格式按钮,选择“大小”组中的裁剪命令;用裁剪工具拖动裁切刀裁切无效的部分。

PowerPoint2010也具有删除图像背景的功能:双击所要删除背景的图片,即展开图片工具,单击格式面板,在其中选中“删除背景”按钮,并标记好要保留的部分和要删除的部分,单击保存更改,就可以得到一张删除掉背景的图像了。这一功能类似于Photoshop中的截图功能。删除掉背景之后,为了幻灯片版面布局的合理和美观,可以进一步调整大小、位置、颜色、亮度和对比度。首先选中所要修改的图像,单击“图片工具”选项中的“格式”,调整色温;单击更正按钮,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即可。

4 使用PowerPoint添加图形

各种图形在课件制作中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理科教学中。物理课中的电容、电阻、电器元件和电路图就是由一个个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能够直观、形象地表示物理知识。使用PowerPoint2010能够轻松地画出图3所示的电路图。首先,选择绘图工具中的直线工具绘制线路;然后利用椭圆工具绘制伏特表和安培表;利用带箭头的直线和长方形工具绘制滑动变阻器;绘制完之后利用文本框添加字母标识。

最难处理的是实物图,像简单的小灯泡可以自己画出来,而像安培表和伏特表就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功能将所需的图形预先下载下来保存在图库里面。网络上下载的图片往往是一些JPG或位图文件,显示不清晰,因此说最好还是自己制作。虽说这样做费时间,但是自己画出的矢量图不变形不模糊,随时可以放大观看,效果非常好。一来可以提高教师的绘图能力,二来可以锻炼教师综合使用各种绘图软件的能力。求人不如求己,一旦学会,就会成为以后提高技能的基础,可以不断积累进步。学会制图使图片更能符合自己课堂实际教学,才能发挥图形的最大作用。

比如说,一个伏特表(图4)看起来复杂,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它也是由简单的直线、弧线、椭圆等基本图形组成的,也不算太复杂,细心一点儿就可以画出来。笔者经常采取这样的措施:对照实物拍一些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放到Photoshop或者是Flash中去編辑,去掉无用的背景后缩小之后分门别类保存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对待物理中遇到的图像、图片,笔者都能想方设法以数据的形式进行保存。公式、图形、图像、结构图等再也不能成为笔者制作课件或者是制作试卷的拦路虎了。而且面对在保存课件中出现的图片丢失问题,笔者又找到一款新的软件帮助提高办公水平,那就是flashpaper,有兴趣的同行可以试一下。

上一篇:鸡年年会主持词幽默下一篇:“四亮四评”总结t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