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共13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保证医用耗材的质量,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卫规财发〔20xx〕20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医用耗材,是指应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或“消”字号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用消耗品和试剂。
第三条、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主体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县及县以上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耗材生产或经营配送企业,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介代理服务机构及其他经办机构。
第五条、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应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六条、浙江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由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纠风、价格、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参与。
第七条、成立浙江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省协调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省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负责省协调小组日常事务和监督管理工作。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应根据工作需要,分设若干工作小组。
第八条、省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审定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制度和规范;
(二)审定和调整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
(三)协调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省协调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制度和规范草案;
(二)拟定和提出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草案;
(三)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监督管理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对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监督管理;
(四)受理有关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检举、投诉和控告;
(五)完成省协调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各设区的市应根据当地采购工作实际,成立市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
第十一条、省级和设区的市应成立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采购办)。采购办由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代表组成。采购办的主任单位由医疗卫生机构民-主推荐或协调小组指定产生。
第十二条、采购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起草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制度和规范草案;
(二)提出本级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的建议和草案;
(三)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相关信息;
(四)负责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五)完成省或设区的市协调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采购方式和目录管理
第十三条、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以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集中限价采购,以及国家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进行。
第十四条、省协调小组按照先易后难、分期分批、逐步完善的原则制定、调整和颁布全省范围的省级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各设区的市协调小组负责制定、调整和颁布本行政区域除省级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外的市级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并报省协调小组备案。
第十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医用耗材纳入省级集中采购目录:
(一)临床应用普遍、采购批量和金额大、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医用耗材;
(二)价格比较稳定、采购单价金额大且符中限价采购方式的医用耗材;
(三)临床应用技术风险高、采购单价金额大的医用耗材;
(四)省协调小组确定的应实行集中采购的其他医用耗材。
第十六条、未列入省级集中采购目录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其他医用耗材纳入市级或省级医疗卫生机构集中采购目录:
(一)省级集中采购目录外且符合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的医用耗材;
(二)采购单价金额较大的医用耗材;
(三)省协调小组认定的应由市级或省级医疗卫生机构集中采购的,或市协调小组确定的应实行集中采购的其他医用耗材。
第十七条、对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用耗材,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另行采购。对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用耗材,医疗卫生机构可以自主选择采购,也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联合集中采购。医疗卫生机构因临床科研特殊需要,须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类别但其产品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用耗材,由医疗卫生机构提出申请,经省或设区的市采购办按程序审核同意以后,在提出申请的医疗卫生机构内限时限量采购。
第十八条、非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向所在区域采购办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可参加所在区域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第十九条、纳入省级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用耗材实行医疗卫生机构最高销售价格政策。省协调小组综合考虑本省医疗卫生机构历史采购(中标)价格、销售价格,周边省(市)采购(中标)价格、销售价格,以及产品等级类别、医疗卫生机构使用情况确定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最高销售价格,并向社会公布。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在最高销售价格内降低价格,让利患者。其他医用耗材仍按现行作价办法作价销售。
第四章、采购与信息管理
第二十条、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应通过相应的平台实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应符合省级有关部门制定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利用第三方平台的,应按照中介服务代理机构遴选办法的有关规定产生。中介服务代理机构的服务费用应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纳入省级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用耗材应在省级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交易。纳入市级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用耗材应在市级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交易;暂不具备条、件的,可逐步过渡到市级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交易。市级平台由各设区的市协调小组按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耗材生产或经营配送企业,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介代理服务机构及其他经办机构应按省协调小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报送有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纳入省级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用耗材的相关信息,由省级统一交易平台提供人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报送。纳入市级或省级医疗卫生机构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用耗材的相关信息,由市级或省级医疗卫生机构统一交易平台提供人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并抄送省协调小组办公室。
未纳入集中采购的医用耗材的相关信息,由医疗卫生机构按隶属关系分别报送省、市采购办,由采购办汇总后分别报送省、市协调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四条、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相关信息,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分别由省、市协调小组或其授权机构发布。
省、市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应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交换,促进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
第五章、专家管理
第二十五条、建立全省统一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专家库。专家库的建设应遵循统一建设、分级使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政府现有的专家库,体现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的特点,满足采购、使用和管理的需要。
第二十六条、专家库应由临床应用、医用耗材管理、临床工程技术、财务核算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专家组成。
第二十七条、纳入专家库的专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廉洁奉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能够体现本专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要求,以及省协调小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八条、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专家的抽取与使用应在协调小组办公室或公证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专家应从全省统一建立的专家库中,按照采购项目的特点和工作需要,以及专家的专业方向、业务特长、区域分布等因素,以一定比例分层次随机抽取。
第二十九条、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影响专家独立履行职责。
第三十条、建立、健全专家培训教育、考核评估、动态调整和保守秘密等制度,完善专家利益回避、独立履职和责任承担等机制。
笫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对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监督,实行省市协调小组负责牵头,监察机关和政府纠风机构与卫生、价格、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联合监督工作机制。
第三十二条、负责对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进行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应当公开办事程序,接受社会监督。
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有权按照国家规定的途径和方式,向负责对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进行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客观、真实、准确的反映情况。
第三十三条、省和设区的市协调小组办公室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过程中各方当事人的违规行为,建立对监督对象违规行为的登记和通报等制度。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以往本省制定的医用耗材采购的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国家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各设区的市协调小组应依照本办法,制定本区域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省卫生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关键词:卫生材料,医疗资源,有效利用
1 引言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变化,医院所涉及的医用材料(普通医用耗材、高值医用耗材)的种类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给各医院医疗耗材采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笔者从多年来对卫生材料的管理经验认为,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就必须从严格的购置程序、制度要求、经费管理做起[2]。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使医院的卫生耗材管理工作走上正轨,才能提高物资采购质量,确保医院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建立严格的购置程序是规范耗材管理的基础
采购程序是加强医院卫生耗材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采购工作的关键。我院的主要做法:一是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程序。对新增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购置,由医用科室提出申请,器材设备科汇总后报院药材供应领导小组审批后购置[2]。二是建立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我院临床及医技科室较多,为了做好这些科室的耗材采购及供应,我们对各科共同使用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如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注射针头、敷料、绷带、无菌手套、棉签、凡士林纱布片等),每年进行一次招标。平时采购集中统一由消毒供应室结合各科室使用情况,每月填写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计划表交器材设备科上报院里,待批购后由器材设备科负责采购,而后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对各使用科室进行发放,较好地避免了耗材流失而造成的浪费[2]。三是常规特殊耗材严格审批。为了保证临床需要,我们对常用的特殊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由科室根据用量实际情况填写耗材计划购置表,每月报器材设备科,通过医院药材领导小组严格的审批后,由器材设备科统一购置,任何科室不得以各种理由私自与厂家订货。四是建立了对急危症患者抢救所需耗材的应急机制[1]。过去我院常因缺乏应急耗材保障延误或影响手术。几年来,通过实践对因抢救患者的耗材建立了一套应急程序。对因抢救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急需的特殊或不常用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依据各科室实际情况,可以边请示报告边由器材设备科进行立即购置,确保了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落实严格的制度要求是规范耗材管理的核心
制度是落实各项工作的底线。在认真落实《卫生耗材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必须严把“五关”:一是严把周密的计划关。医院耗材供应涉及多个科室,因此,制定计划时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3],在征求使用科室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采购品种及数量,防止盲目性和片面性购置造成浪费,更不能因此而给广大患者造成经济负担。二是严把进货渠道关。在购置特殊专用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时,必须由使用科室提供规格、型号,由器材设备科与使用科室和机关及院领导共同议价,至少选择2~3个厂家进行比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低廉的厂家。任何科室不得自行购置,更不得直接向患者收取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的费用。未经器材设备科同意购置物品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货渠道上,由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使采购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三是严把采购质量关。对于在手术或治疗当时只能依据病情方能确定型号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如:导管、球囊、支架、人工关节、器官移植、患者自购仪器(如呼吸睡眠专用小型呼吸机)等耗材,可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由科室临时选购,由器材设备科负责质量上的把关,使用后随时补填审批报告,而后由器材设备科随时上账出库报销,防止漏费。四是严把供货资质关。器材设备科要制定专人严格审核经销厂家资质(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营业许可证、法人许可证、生产企业许可证、特殊产品进津证、法人授权委托证、身份证复印件等)[3],做到证件齐全、质量合格,防止因质量问题而影响临床对患者的诊疗。五是严把服务临床关。耗材管理说到底就是要面对临床,及时供应,确保广大患者诊疗所需。因此,我们在耗材供应上,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机制,安排科学的分配时间,确保24h随时货源供应。
4 加强严格的经费使用是规范耗材管理的保证
经费使用是经常性管理工作的关键。为了加强耗材经费管理,几年来,相关科室每年初制定出采购预算,经院里统一审批后,由机关财务科监督实施。器材设备科指定专门人员会同经济管理科在经费使用上主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成本登记。按照医院制定的仪器设备及卫生耗材管理规定,对使用科室申请购置的卫生材料,一律列入科室医疗成本支出,对于军免患者使用的耗材一律从院卫生事业费中支付[2]。二是特殊耗材专人审批。对于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等项目中不扣成本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如免费患者、业务训练专用等)应由科室提出申请,经院首长批准后从医院设备购置费中支出,并通知经管科备案。三是完善票据管理制度。凡购置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的票据,由器材设备科统一办理上账、入库、出库等登记手续。按照院里的审批手续,由器材设备科办理报销手续[2],每半年向院药材供应领导小组汇报卫生材料经费使用情况,增加了卫生材料采购和经费管理的透明度。
5 结语
总之,我院多年来在卫生耗材管理上坚持做到集中管理、科室把关、大家监督,进一步提升了医用耗材的综合管理能力,确保了临床供应,促进了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曲培玲,童美英,朱江华.浅谈医用材料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3):116-117.
[2]师亮.卫生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2008,24(增刊):77-78.
方法:结合我乡镇卫生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实际,分析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防护现状,制定临床综合干预对策,指导临床X线放射检查实践
结果:经临床综合干预对策后,我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达到国家技术标准要求,X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查治疗
结论:进行综合有效的干预对策将有利于X放射室防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X射线诊断治疗技术得到合理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X射线工作防护;乡镇卫生院;现状;对策
X射线在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1885年发现后首先被应用到医学诊断上,使X射线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工作中占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地位。医学影像科的工作是临床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X射线射入人体后被吸收产生的生物效应对人体有损害,尤其在乡镇卫生院中,由于工作设备落后、人员观念意识不到位,使得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的防护形势不容乐观[1],这一方面对患者造成健康危害,另一方面也对操作者本身有所影响,X射线防护工作的缺失可能引发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晕,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可引起皮肤损害,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并且减低射线危害已成为医技放射科室迫切关注的问题,我院近年来结合本院特点,结合现状对放射室进行干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一些实践工作的展开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以来我院使用的是500 mA常规X线机,2台洗片机,透视mA:0.5-5mA,连续可调,透视KV: 45-110KV 连续可调,最小摄影mA≤30mA,最小摄影KV≤45KV,最高摄影KV≥125KV
1.2X射线使用防护现状 乡镇卫生院使用的大多为 200~500 mA X线机,由于缺乏射线防护知识的普及宣传, 患者主动提出X线检查要求,医院也增加一些不必要的X线检查,数据显示其使用频率高达62%,而且防护条件不完善,《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等法规得不到有效贯彻,使辐射量成倍增加,损害健康、诱发癌症的几率也明显增高。
1.3干预对策 为更好的规范使用医用诊断X射线,提高诊治率和防护效果,我院针对现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干预指导,具体为:1.3.1制度人员管理 积极落实各项放射管理规定,进行观念意识更新,加强责任意识培养,使用屏蔽设备,房间布局要合理,加强岗前培训,健全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工作人员应执行防护规章制度1.3.2基础措施 进行宣传教育,告之X线的可能危害及防护措施的意义,消除恐惧心理,取得积极配合。加强X线机的固有防护,球管管套、遮光器应不漏射线,窗口装有铝滤过板,有用线束进入患者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应小于6R/min。利用增加术者与辐射源(即球管焦点)和散射体(即受检查)的距离,减少术者所受辐射剂量,在射线源与工作人员之间设置屏蔽,减少或消除射线的辐射,如铅衣、铅围裙、铅帽、铅眼镜、铅手套等1.3.3操作防护 检查前根据申请单并询问病情后,制定最佳检查方案,随时注意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将参数调好,尽量采用患者能接受的體位,避免空气放射性核素的污染,加强通风,降低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尽可能缩短与放射源接触的时间,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曝光,累计曝光时间不应超过30min,避免重复照射1.3.4患者防护 合理使用遮光装置和滤线器、采用屏蔽防护以及体位防护、用铅制品遮盖非照射野以减少患者射线辐射量,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因此对患者防护中应合理进行X线检查,优先选择单次检查剂量小的检查,通过疾病风险评估确定发病风险,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放射检查项目,禁止不区分年龄和性别,采用统一的放射检查项目。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受到直接照射,要积极筛检人群,对医生开具的报告单仔细复审,对孕妇、婴幼儿要避免检查。
1.4效果评定 在对策实施一年来,按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使用BH-3130型X、γ剂量监测仪,进行X射线防护监测,依据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进行评价
2.结果 经临床综合干预对策后,我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达到国家技术标准要求,X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查治疗
3.讨论
放射检查技术是临床重要的诊治参考依据,随着医学快速发展,X线检查得到广泛应用。但是X射线能使人体细胞电离而破坏,短期大剂量照射会导致身体损伤,局部大剂量照射可使组织烧伤。长期小剂量照射可使精神衰颓、记忆力下降、头晕、脱发、血象改变,产生射线病。尤其在基层乡镇卫生院,由于设备、人员、观念等等因素,X线造成的危害风险系数更高,必须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有效的防护[2]。
射线危害是指射线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按照射方式通常分为大剂量短时间急性照射和小剂量长期慢性照射,其出现在人体的损伤时间和症状程度各有不同。我院近年来结合本院
X射线工作防护现状进行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在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防护,由结果可以发现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实践中我们在技术方面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原则以减少曝射量,由于x线管到达人体的x线有原发射线和继发射线两类,因此可以通过采用x线管壳、遮光筒和光圈、滤过板、荧屏后铅玻璃、铅屏、铅橡皮围裙、铅手套以及墙壁等进行屏蔽防护,在这里应注意X射线管窗口辐射很强,可达700~750R/s左右,稍微疏忽大意就易受到伤害,对于60kV衍射仪,1mm厚的铅板足可挡住直射线及散射线,也可以用铅玻璃或含铅聚丙烯加工一个防射线罩子将整个光路或整个测角仪罩住。在患者方面,应加强相关教育,为了避免不必要的x线曝射和超过容许量的曝射,应选择恰当的x线检查方法,设计正确的检查程序,在投照时应当注意投照位置、范围及曝射条件的准确性。对不需要检查的部位应穿戴防护用品遮盖。 放射线工作者自身也应遵照国家有关放射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正确进行x线检查的操作,加强自我防护。随着现代医学及科技的发展,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也应积极进行X射线技术改进升级将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如数字化摄片(CR)放射量只相当于常规放射的1/7,数字化不但可以减少放射量,而且容易存储以及传输资料,也将大大地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
综上,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中存在着不合理应用以及防护设施的不完善,使工作人员、受检者以及公众等受到X射线损害的潜在危险。只要切实遵循上述各点,进行综合有效的干预对策将有利于X放射室防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X射线诊断治疗技术得到合理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郑钧正;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及其报告书概览[J].辐射防护通讯;2011,24(06):128—1219
[2]吴海燕;伍忠辉;刘艾生;湖南省邵阳市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8,31(19):224—226
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基层卫生院放射防护现状,保障基层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健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利用451p型X、γ智能巡测仪对X射线机机房进行剂量检测.结果 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标准比例为87.9%,X射线机机房泄漏辐射比例为36.8%.结论 基层卫生院机房的.防护设施存在较多问题,应该加强机房建设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审批、控制.作 者:王春光 WANG Chun-guang 作者单位: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唐山,063000期 刊:中国辐射卫生 PKU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年,卷(期):2008,17(4)分类号:X591关键词:X射线机 放射防护 辐射剂量
二、医疗耗材的采购的原则:在有效期内和医院物品的消耗速度,充分考虑物品从采购到到库房的运输时间,提前一段时间向采购部门或上级发出最少库存数量预警报告。
三、医疗耗材入库必须核对送货发票的名称、数量、规格、类别、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的整洁度。没有送货发票、包装不整洁或者破损、与送货发票不符的物品应向上级反映,并放待检区等候上级处理结果;核对清楚的医疗耗材在待验区等候检验科检验合格方能入库。
四、医疗耗材根据类别、存放要求分别放在相应的货架上,码放物品是做到轻拿轻放。保持库房的.整齐和干净。码放的物品做到从左到右为有效期短到长的堆码。
五、科室领医疗耗材时,应凭领料单进行领料,必须注明什么厂家。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库房凭领料单出相应的医疗耗材,且出具相应的出库单据,且双反确认无误在领料单和出库单上签字。
六、科室退医疗耗材,应出具相应的开有退货原因的退货单,科室连同物品和退货单一并交予库房,库房根据退货单进行分类堆放。
七、退回库房和库房过期医疗耗材。根据医院制度做出退货或者交给医疗垃圾管理部门。
为了深化医院成本核算,厉行节约,增收节支,保障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高效、快捷、安全的开展,建立、完善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服务体系,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耗材准入
医院应制定与本院临床工作相适应的可收费医用耗材目录。该目录的制定,由院采购处根据临床提出的请求,初步制定出可收费医用耗材的需求清单。该清单景业务主管部门、财务科、材料采购处、分管院领导审批后,确定为我院的《可收费医用耗材目录》。院采购处只能以此目录为采购依据。需购进新品种耗材的,应由使用科室填写《新购医疗耗材、器械审批表》,应包含耗材的采购价格、收费标准、年使用量等信息。院财务科根据物价文件审核该材料的收费许可性,做出结论;业务主管部门和设备部对所需可收费耗材申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签署意见后交分管院长和院长审批。审批通过后蒋申购的新种类可收费耗材添加到目录中。
二、采购、验收 采购
应从国家医药卫生管理部门认可的厂商采购可收费医用耗材。采购的耗材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医院应通过定期公开议标、价格比选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来采购可收费耗材。应通过上述采购方式确定中标公司、中标产品、中标价格、并签订供货合同。严禁购入和使用合同以外的产品。每次采购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药品保质期、每月使用量等因素确定,严防药品短缺或药品积压过多的情况出现。采购的过程中若出现可收费耗材价格调整的情况,应由采购处及时通知财务部门,配合其做好可收费耗材的物价审核和计费工作。验收
医院使用的医用耗材医疗用品(三类)或进口的医用耗材医疗用品, 应具有国家药监局颁布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院在验收医用耗材医疗用品时,验收部门必须对以下几个环节进行验收:查验每箱(包)(1)产品的内外包装应完好无损.(2)(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3)包 装 标 识 应 符 合 国 家 标 准 《 GB15979 — 1995 》 《 GB15980 — 1995 》 《GB8939—1999》《YY/T0313—1998》 ,(4)进口产品应有中文标识.验收合格后填制入库单,需详细记录可收费材料的入库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保质期、生产日期等信息。
三、使用管理 严禁各科室、部门将未经报批手续的医用耗材进入我院临床使用。同时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名义向患者、患者家属介绍购买非我院供应的医用耗材,患者自购的耗材也不得应用于临床诊疗。开展新项目所邀请外院专家随带的医用耗材,需事先提供完整的证件、报价等交药剂科审核、议价后报请院领导批准方能使用,同时所用的医用耗材的功用、品质、价格应事先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所有医用耗材、低值器械不得由供应商直接送入医技、临床科室。对于植入性的耗材要严把发放验收关,实行由药剂科、手术室、手术医师逐级核对检验。植入性的耗材各供应商必须事先交付药剂科材料仓库,药剂科安排人送交使用部门,手术室、介入科室指定专人签字接收,做好详细使用记录、存档、造册,以便达到随时可追溯的目的。依据供应的医用耗材在满足临床要求的情况下,任何人均应无条件地使用,如有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药剂科或有关职能部门,按有关程序办理。属临床试用、验证的医用耗材应按新增的医用耗材方式填报申请,经药剂科审核批复后试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试用报告,而后确系疗效良好又为临床所必须,按新增医用耗材处理。
四、发放管理: 对医用耗材实行领用总量控制,实行按需领用。在药剂科材料仓库的领用量最多不超过15日的使用量,在供应室的领用量最多不超过7日的使用量,以便于医院核算的准确性。医技、临床科室对近期使用量大的物资实行预先申报制度,说明原因。对所有医用材料出现异常领用量时,有关职能部门将实施追踪审核。各科室领用人应科学领取医用耗材,实行管理负责制,避免医用材料的积压、浪费、流失。各使用科室医用耗材使用增长幅度应与同期业务收入增长比例同步,不能明确解释医用耗材增加原因的将追究使用科室的管理责任。各类医用耗材由药剂科、供应室统一调配,原则上近有效期者先用。在新品种进入院时,对已有类似库存的物资,申购科室应负责使用或协助处理。医院供应的材料、医用耗材严禁挪到院外使用,如院外会诊需要外带可向药剂 科门诊药房以处方形式购买。
五、库存管理
加强可收费医用耗材的证照管理和效期管理。财务科应会同采购处等科室定期对药房、供应处、各科室的可收费医用耗材进行检查。既要实地盘点出可收费医用耗材的目前存量,核对是否和账上存量一致。还要核对材料的来源、效期,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本规定从 年 月 日起施行
XX县妇幼保健院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内容
2009—2010年间随机抽取省、市、县、乡镇卫生院部分医院进行相关项目调查, 机房防护设施与X线机性能防护采取现场检测, 患者防护用品使用与配备采取现场调查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
1.2仪器设备及调查方法
现场防护设施效果检测:采用451P电离室巡测仪, 探测器可检测>25kev的γ和X射线, 量程为10nSv/h~50mSv/h, 可测量泄漏、散射及直射线束。有用线束入射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测:采用Victoreen NEROTM mAx系统 (美国CardinalHeaith公司) , 能对各种类型医用诊断X线机及CT, 包括低、中、高频X线机进行评价, 照射量和照射量率采用外接电离室探头。照射量量程1mR-9999R, 透视照射量率 (0.1~999) R/min, 分辨率0.1mR, 准确性±5%。采用2009年全国统一的调查方案所设计的表格 (卫办监督函[2009]730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情况调查的通知) 。对患者防护用品的使用与配备情况进行调查。
1.3质量控制
调查表格填完当场核查, 做到准确无误。检测仪器设备送中国科学院计量研究所检定。机房防护与X线机性能防护检测严格按照标准GBZ 130-2002、GBZ 138-2002、WS/T 189-1999有关项目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各级医院医用诊断X线机分布
分别于衡水、邯郸、廊坊、秦皇岛、石家庄5地市随机抽取省、市、县、乡镇各级医院共27家, 每医院随机抽取1~3台X线机进行检测。表1列出了所调查医院X射线的配置情况, X线机以摄影X线机为主, 进口机约占50%数量, 大于广东省2002年医院进口机比例 (40.5%[3]) , 小于2004年深圳市X线机进口机比例 (65.4%) [4]。所调查的国产机在性能上基本满足放射诊疗需要, 只有乡镇卫生院2台摄影机由于无光野设置, 拍片时凭工作人员经验定位, 易造成检查部位的漏拍、错拍。
2.2 医用诊断X线机机房防护
所抽取的62台医用诊断X线机, 60台X线机防护数据见表2。其中5台县、乡医院机房设计不完善, 操作位没有合理防护, 有1家乡镇卫生院仅以1扇铁质门板作简易防护, 操作位剂量率最高1.0mSv/h, 对此我们提出了改进意见, 本次统计中未含此5台设计不合格机房内通门、控制台、观察窗数据。设计基本合理的X线机55台, 10台摄影机操作室设计为机房一角的隔断, 无观察窗。机房检测结果显示, 机房门、侯诊区、外环境防护较好, 部分机房工作人员观察窗屏蔽稍差。2台移动床旁X线机机房防护数据见表3。
由表3可见, 移动床旁X线机防护相对较差, 由于拍照时X线机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各类检测数据照射剂量率均偏高, 对病房内其他患者会造成辐射危害。由于抽取的2台床旁机均为省级医院设备, 推测其他医院床旁机防护也相对较差。
2.3 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
抽取市、县乡部分X线机进行防护性能中重要指标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及有用线束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测。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检测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 6台X线机中2台泄漏辐射超过120μSv/h的国家标准, 其中1台超标严重。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为X线机固有防护, 是X线机防护性能中最重要的环节, 泄漏辐射严重超标将造成受检者非检查部位的直接照射, 大大增加受检者的受照剂量。
有用线束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直接反映了受检者的照射量, 尤其对于介入放射学设备, 由于操作时间长, 一般在10~30min, 医生及患者照射剂量均相对偏大。手术中医生为追求行动灵活便利手臂常不使用任何防护用品, 过高的照射水平将给操作医师造成伤害。表5显示, 6台设备中2台空气比释动能率接近典型值25mGy/min与最大值100mGy/min的限值, 其中1台超限值达到典型值44.5mGy/min与最大值162mGy/min, 按30min手术时间计, 一普通体型病人接受总剂量可达1.335Gy, 此剂量值远高于国内学者对介入放射医疗照射水平进行的调查不同病种各种诊疗部位照射野的平均剂量值:心血管疾病 (95.1±141.3) mGy、肝癌 (426.0±175.0) mGy、下腹部 (295.0±163.3) mGy, 已可能造成辐射伤害[5,6]。对于手臂未使用任何防护手段的医师, 由于操作时间长, 一定时间内累积剂量将超过确定性效应剂量阈值。
2.4 受检者防护用品的使用与配备
放射诊疗过程中的受检者防护是降低受检者照射量, 减少辐射随机性效应发生的主要措施。受检者防护用品的合理配备与使用尤其重要。我们抽取的17家医院中, 虽然均按要求配备了防护用品, 但实际操作中仅2家省级医院做到防护到位, 其他医院并不能做到给每个受检者实施防护或完全按要求进行防护, 由表6可见, 不能按要求防护的比例高达88.2%。这无形中增加了受检者的辐射危害风险, 尤其对妇女及儿童实施的X线诊断照射。
注:不含介入放射学和CT。
3 讨论
2009—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 河北省省、市级医院机房防护较好, 少数县级医院机房防护不合格, 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机房防护相当简陋。移动床旁机防护较差。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检测结果显示, 部分X线机泄漏辐射超标, 介入放射学设备有用线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接近限值及超标的比例较高, 估算一普通体型病人接受总剂量可达1.335Gy。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调查显示, 大部分医院虽然配备了防护用品但不能做到合理使用, 不能按要求防护的比例高达88.2%。以上结果反映河北省X线机机房防护及X线机防护性能方面均存在不足, 分析原因有监督不到位及检测力量薄弱2方面。监督部门对放射诊断设备防护不合格, 医院方面对防护的忽视, 操作医师自身防护知识的不足, 造成操作医师及受检者超剂量照射。今后在加强监督与检测工作的同时, 还应做好医师防护知识的培训, 以降低操作医师及受检者照射剂量,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郑钧正, 荷青华, 李述唐, 等.我国电离辐射医学应用中的基本现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 (增刊) :7-14.
[2]郑钧正.我国放射防护新基本标准强化对医疗照射的控制[J].辐射防护, 2004, 24 (2) :74-91.
[3]卢乔林, 阮明, 贾德林, 等.介入放射学医疗照射与职业照射剂量水平[J].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 (4) :230-231.
[4]曾锡慎, 潭光亭, 袁海军, 等.广东省医用X射线诊断病人的受照剂量与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 (4) :212-214.
[5]唐文祥, 韩发明.深圳市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 (1) :34-35.
关键词:应用耗材;物资档案;管理;措施
随着医用耗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使用风险也在进一步提高,对医用耗材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1]。各个医疗机构依据本院自身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医用耗材的管理,我院通过应用计算机系统对医用耗材建立物资档案,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新时期医疗耗材物资档案管理策略进行初步探讨,旨在研究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内容如下。
一、医用耗材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与原管理模式的比较
(一)原有医用耗材管理模式,只是对医用耗材的名称、数量和规格进行粗略的统计,不能适应新时期的管理要求。而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对医用耗材的名称、数量、批号、有效期及生产厂家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可以对耗材在医院的流通进行追踪,精确的对医用耗材进行溯源,提高了临床使用医用耗材的安全性。
(二)原有管理模式无法对供应商进行记录,无法掌握供应商的情况,不能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对每次进购的医用耗材进行归档记录,能够保存供应商的信息,对其做出综合全面的评价并做好相应的记号,对于质量满意的耗材,可以下次继续联系其供应商,对于不满意的耗材,可以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退货或者换货。
(三)原有管理模式在库房管理上存在问题,不能做到耗材的及时入档。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对耗材的申领、出入库、退货进行及时的记录,避免出现耗材已应用于临床而未入档案的情况发生。
二、医用耗材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设置基础档案功能
基础档案主要包括物资档案、供应商档案。物资档案应该存在于每种医用耗材的各个环节中,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用耗材的编码、名称、生产厂家、产品的注册信息、证件有效期等。医用耗材的档案作为材料采购和质量追踪的重要依据,其有效完善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前应对供应商的资质与组织证件、生产厂家资质及证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对产品的证件与厂家的授权信息进行登记,将过期的证件及时更换,有利于防止无证产品进入医院。建立供应商的档案可以有效避免医用耗材与厂家或者供应商不符合的情况发生,从最源头上规范每一种医用耗材的使用,为临床上使用医用耗材的安全性及管理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降低了医用耗材的使用风险。
(二)建立医用耗材的物资编码
每一种医用耗材对应唯一的编码,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根据耗材的编码来对其进行识别,不同的生产厂家、供应商及耗材的型号规格具有不同的标码,这样可以使管理者迅速查找到某种医用耗材的生产厂家以及有多少型号,方便其作出选择,减少了管理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其工作效率,方便对医用耗材的管理进行监控。
(三)控制医用耗材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信息化档案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每种医用耗材的参考成本,防止出现某一供应商运送同一种耗材有不同价格情况的发生,方便工作人员对价格进行核实。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以“多用多购,少用少购”为原则,避免出现库存大量积压而造成浪费的情况,在医用耗材出入库时,严格核查其成本,做好记录归档。
(四)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通过培训或者交流的方式,使专业的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建立奖惩制度,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对医用耗材的出入及追溯管理进行积极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管理意见,提高其专业管理水平。也可以通过引进专业信息管理人员,不断充实现有的医院管理队伍,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医用耗材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全程监控是管理医用耗材的有效手段
目前,很多医院对医用耗材的使用没有计划性,科室为了减少领用的次数,常常造成本科室库存的积压和物资的浪费,通过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对全院各科室的耗材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的监控和及时反馈,可以有效避免耗材的过度使用,减少危险因素。
(二)信息系统是档案管理的基础
建立条形码管理制度,将条形码管理与计算机系统联合应用,能够使医用耗材在流通过程中处在同一管理平台[2-3],可使管理者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的物资情况进行及时的措施的调整,信息档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传递各类医用耗材的详细信息,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是未来医院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管理模式按照分工原理的模式进行,实施各部门医用耗材的独立管理,切断了彼此之间以及与医院库房的联系。信息化管理以集成管理模式为核心,集成管理着重突出一体化的整体思想[4-5],各个组成因素吸收彼此的优点,从而整合成一种新的有机体。将其落实到医院管理上就是将财务、总务、管理和医疗相互交流,彼此信息沟通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将档案管理系统中的耗材成本与财务的经费管理系统集成管理,实现医疗成本在同一平台进行清算核实的过程,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信息化档案管理还可以把所有的医用耗材项目纳入到全院的管理系统中,实现医疗成本的自动清算核实,最后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还可以将成本核算系统与医院的效益系统相结合,实现医院经营状况的分析,有利于医院管理者及时的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6]。
综上所述,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在本院已经使用5年,取得效果十分显著,明显优化了医用耗材的各个工作流程,提高了医务工作人员的效率,是管理者可以及时有效的追溯各类医用耗材的流通。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明显减少医用耗材的浪费情况,保障了医用耗材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医院管理的滞后状态,降低了医院管理成本,为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羊富华,蒋准飞,王海林,等.浅谈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开发[J].医疗装备,2015,28(9):22-23.
[2]曲松涛,王晓鹏,孙希昌,等.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医用耗材供配流程改造[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2):67-69.
[3]刘水玉,李雪芬,杨素清,等.两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3):61-62.
[4]宋风兵.加强医用耗材采购规范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7):100-101.
[5]Jonathan A Otter,Elaine Nowakowski,James A G Salkeld et al.Saving costs through the decontamination of the packaging of unused medical supplies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vapor.[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13,34(5):472-478.
[6]常玉锋,刘广全,谢泽桥,等.医用耗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57-58.
医用耗材系统管理
“医用耗材”的使用是医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能够更好的管理医院医用耗材,有效地控制好、使用好“医用耗材”,为医院资金的收益最大化提供保障,是医院现阶段的重要目标任务。
采购管理
对常规医用耗材,严格执行《常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由于常规用耗材品种繁多、型号各异、使用量逐年增加,对此类物品保管要执行有效的采购计划。既要保证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的需要,又要合理运用流动资金,减少库存积压。
部分科室已在使用的特殊品种,如血透室使用的透析管路、透析粉、碘伏冒等品种,每月由科室提交下月所需耗材的品种、数量计划单,由药械科汇总采购。
其次对新品种耗材的采购,由使用科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写明使用的理由,由分管院长审批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交药械科备案,统一交药事委员会审批。药事委员会每季度对申请审批一次,然后按《采购手册》中确定的供应商和价格,进行再次议价采购。
入库验收的管理
医用耗材购进后,由采购员、保管员同时进行验收。对一次性无菌耗材严格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按照验收记录能追查到每批一次性无菌耗材的进货来源。
在验收中多次发现商家发来的货物与议标时提供的样品质量有差异时,与商家协商作换货或退货处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三次以上按合同条款终止供货合同。
物品入库后,按货位堆放。一次性无菌耗材按《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的要求,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货架上。
使用管理
科室使用医用耗材前要认真检查小包装内有无合格证、漏气、破损、产品不洁净等。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药械科,并退回库房等待处理。药械科和感染科定期下到科室倾听产品使用情况,并检查是否有过期医用耗材,保管过程是否合理,对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
通过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使医用耗材的采购、保管、使用更加规范,既保证了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又强化了监管力度。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用耗材管理,规范医用耗材的申购流程和保管机制,杜绝在医用耗材的采购、保管、使用中不正之风的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保力设备科管理软件领导者
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科室医用耗材的审批、采购、领用流程的管理
1、审批环节:由科室向设备处提出书面申请(至少3名以上高级职称人员签字认可),设备处审核后提交医院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审批,经审批同意采购后,设备处按有关采购程序进行采购。
2、采购环节:
1)各科室不得私自采购、使用未经医院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审批的医用耗材;2)需特殊保存的医用耗材必须在设备处专人参加验收备案登记后送相关科室进行保存;3)手术科室的特殊医用耗材使用,由使用科室与手术配合科室相关人员共同签字确认;4)医院采购的医用耗材必须是卫生部、贵州省集中招标中标的产品,非中标产品原则上不予采购;5)科室申请新购医用耗材需经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讨论确认是否购买;6)同意采购的医用耗材,由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议标;7)对年用量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医用耗材,在省集中招标后院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讨论确定供货商;8)非中标医用耗材的采购,需由科室提出使用理由,书面报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讨论同意,按照《招投标法》进行采购;9)外请专家手术所使用的自带医用耗材必须是中标产品,且三证齐全,并经医务处同意报设备处备案后方能使用。
3、领用环节:科室需用的医用耗材,经科主任、护士长签字后,由科室指定专人领取;在科室保存的特殊耗材,科室需向设备处提供使用清单。
二、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每年对医用耗材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情况进行通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设备处每半年向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通报医用耗材采购及使用情况明细。
四、财务结算:医院与供货商结账时,需查验科室特殊环境保存耗材的验收证明;手术科室使用的特殊耗材需提供使用科室与手术配合科室共同签字确认及使用病人的出院结账证明准确无误后,方进行结算支付。
保力设备科管理软件领导者
五、在医用耗材的采购、管理、使用过程中,一经发现有违纪违规行为,立即停止对该产品的采购和使用,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由当事人承担,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纪律或行政处分,涉及违法行为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保力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围绕“采购”为核心设定标准流程,通过三证管理、智能库存管理、人性化的科室领用环节,打造智能贴合使用习惯的功能模块,并且用贯穿全程的预警短信平台建立双重保障,确保无遗漏。
1、耗材档案管理 –基础档案管理、价格管理、供应商“三证”管理
2、科室申领 –科室库存查询、科室申请、科室领用
3、采购计划制定-手工制定计划、自动汇总科室申请、库存上下限自动订货
4、采购订单管理-人工下单、短信及Email下单、订单状态查询
5、采购验收–验收入库、供货商供货查询、应付款查询
6、科室领用-科室领用、科室使用、各科室领用记录
7、库存管理–多级仓库库存管理、科室库存管理
二、范围
物流中心、供应室、手术室、介入放射科、心外手术室、眼科手术室、检验科、后勤处二级库管理人员遵循的规定。
三、内容
(一)二级库工作职责:
1.保证二级库在正常工作时间开放和必备的储存量,以满足临床科室的使用。对于高值耗材类中的手术材料,应24小时保证供应。
2.严格遵守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对无需求计划的医用耗材,拒绝验收入库,合理制定耗材储备定额,防止积压浪费。
3.严格按照医院仓库规定,验收货物,科学摆放,分类保管。保证耗材在有效期内使用或更换。
4.物流中心各二级库管理员定期盘查库存,保证账物相符。定期接受财务处的监督检查工作。
5.二级库管理员监管相关科室可疑耗材不良事件的上报工作。
(二)二级库的工作流程:
1.科室二级库管根据临床科室使用量及库存情况,书面申请所需物品递交给物流中心采购员办理。
2.物流中心二级库管理员根据发票或随货通行进行验收,签字确认后送交科室,共同办理签收手续。
3.月末结账时物流系统自动生成入出库数据、报表,会计人员审核后打印、报账。
4.科室二级库管及时登记使用的耗材,确保登记信息准确无误。
5.申购耗材需经物流中心管理员验收后方可入库,否则不办理入库手续。
(三)高值耗材二级库管理:
1.医院骨科材料、心外瓣膜、介入材料、眼科晶体、纳入二级库管理,该类高值耗材实行备货使用管理模式。
2.实际消耗的高值耗材,二级库管通过条码记账,同时确认材料消耗。
3.高值耗材管理员负责对备货耗材进行条码登记,对确认的病人消耗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4.月末,物流中心管理员和科室二级库库管对高值二级库进行盘点,发现错误,及时调账。对出现问题的耗材,及时办理退货或调换手续。
5.物流中心管理员应定期同供货单位核对账目,确保账账相符。
四、参考文件及文献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五、附件表单
附件:1.耗材二级库管理人员名单
2.耗材使用安全情况检查记录表
制定部门:物流中心
适用部门/科室:物流中心和耗材二级库管理部门
关键词:医用材料;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重要的地位
一、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背景以及内涵分析
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是目前医院领域中一个全新的话题,在这种特殊的管理领域、特殊的管理物资来讲,人们一直在对其进行积极的摸索和探索,且他们都为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的创新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的低位也在不断的上升,它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目前,多数专家、学者对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方法、模式等都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但是在这些千差万别的见解中总是会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共同点----最大可能的采用有限的措施对医用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从医院角度来说,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是指上就是医院材料信息化和系统化、自动化的融合,而财务管理在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就是以最大速度、最快效率将医院医用材料转化为患者生命价值,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
二、财务管理融于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的重要性
1.医院医用材料的应用成本
医院医用材料的应用成本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人员费用、损耗费用、医院医用材料的消耗费用以及公务费用。
人员费用主要包扩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其他福利费用等。损耗费用则是指医用材料本身的价格、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等费用;医用材料消耗费用是指实际消耗的医用材料以及相应购买所需的费用;最后公务费则包括办公费、差邮费等。
2.关键医院医用材料采取单向管理
对于一些省级及市级大型医院,常见的核算方式为全成本核算。简单的说就是将重要医用材料所涉及的所有成本及收入都纳入到核算中。与此同时,医院还可以将性质和功能相似或相仿的部门综合起来考虑,这样能够使医院简便、快捷的进行管理,还能够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医院还可以根据医用材料的特点建立跟踪考核制度,对个项目指标严格控制和把握,从而提高医院 医用材料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
三、财务管理融于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财务管理冗余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实务繁忙
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本身比较容易,只需要对一些药物等做一些必要的入库记录、出库记录以及材料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损耗即可,但是考虑到医用材料种类及品种较多,涉及到不同厂家、科室和部门。再加上药物本身种类和规格上区别较多,从而使得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及其财务管理变得十分复杂,操作过程中比较杂乱,对于一些问题考虑不周到将会出现纰漏或重大事故。
2.会计人员匮乏,缺乏专业知识
随着我国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现行医院的资产中,医院医用材料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则必须对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但是,一些医院在用人或招聘时过于亲戚化,没有招聘一些专业会计专业的人员,虽然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看似不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领域较多。此外,一些医院会计都是老一辈人,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会计经验,但是他们对计算机了解甚少,且医院医用材料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四、财务管理融于医院医用材料的仓库管理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1.医院晚上医院材料仓库管理制度
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对我国各大医院医院材料仓库管理的财务管理有了明确统一的规定,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医院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对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仓库内的物资定期检查,从而保证材料的有效率和合格率。
2.严格核算医院医用材料的成本
成本核算在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中同样重要。它主要是以核算医用材料的耗损和补充来进行管理。在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将货币作为最基本的计量单位,在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下进行确定和控制。事实上,会计人员对医院医用材料价值进行评估对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的管理十分有利,它能够反应医院医用材料的使用率,和服务质量,从而能够帮助医院适当的减少或者增加医用材料仓库的库存和医用材料的开支 。
3.加强医院医用材料经济活动分析,完善会计人员任用制度
通常而言,会计人员在对医院医用材料进行管理、控制与利用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活动。如果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能够建立在经济定期分析制度上面,那么医院医用材料的使用效率将会大大增加,同时还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管理的积极性。
最后,医院在任用会计人员时,应该摒弃任人为亲的怪现象,对于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应该聘用一些专业的会计人员,这样既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五、结束语
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工作,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善于把财务管理运用到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中去,并对医院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中的一些观念和工作上的创新给予肯定,让财务管理更好、更快的服务于医院医用材料仓库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秦 玮:市场经济下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体系的探讨[J].经济师,2009(12):154-155.
[2]种银保 赵玛丽 李 楠:医用耗材应用现状及其规范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29(6):460-461.
关键词:医院,医用耗材,政策导向,管理
一、引言
(一)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
随着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 医院卫生材料的使用种类数量和金额在不断增加, 已逐渐覆盖到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材料费用占病人医疗费用支出比例比较突出, 已经成为继药品费用支出之后影响病人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在药品费用受到广泛重视并逐渐得到控制的形势下, 加强一次性卫生材料特别是高值材料的管理, 规范医院收费行为, 能够起到进一步降低病人费用, 同时减少医院资源浪费的作用。
(二) 管理目标
医改形势下的医用耗材管理目标为确保医疗机构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及时的使用到合法的、安全的、有效的、适宜的耗材, 不断追求患者费用合理,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医院成本效益合理。
(三)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现状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推进, “以药补医”机制的逐步取消, 医用耗材对患者负担的影响将更加明显显现出来。近年来, 各医院医用耗材支出以超过20%速度快速增长, 主要原因: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年化加剧, 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需求的高涨, 导致业务量增加, 医用耗材成本增加; (2) 新技术、新项目开展, 这些都离不开高值医用耗材的引进和应用; (3) 高值耗材支出明显增加, 是医院费用构成中增加最快的部分, 同时低值耗材高档化凸显; (4) 在治疗上使用一次性卫生材料, 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减少或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因此, 治疗上需要的一次性材料逐步增多。一次性卫生材料的推广使用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这是治疗上安全的需要所必须付出的经济代价, 但是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材料费用的提高。
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表明卫生材料不仅品种多、数量大, 而且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之中, 医院卫生材料的使用已没有局限性, 但如今随着高值耗材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加强卫生材料的管理, 规范卫生材料合理使用需要与时俱进, 管理触角需要不断延伸。很多财务人员都对耗材管理进行了深入有效的研究[1~4], 笔者[5]也曾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卫生材料管理中, 对计划采购、入库、请领审核、出库及临床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 有效地解决现存问题。
(四) 存在问题
1. 医用耗材加成收入严重受限。
根据物价政策, 江苏省实行差率和差额“双控”, 按购进价顺加最高不超过5%的差率作价, 同时单价材料的加价金额不超过100元。例如胸主动脉覆膜支架, 一只进价为98 000元, 此高难度手术所用耗材医院只赚取100元, 即以98 100元价格跟病人收费, 就此耗材的加价率仅为0.1%, 医生护士沦为耗材供应商的打工者。
2. 使用中的价格不均衡, 贵的用的多, 便宜的用的少, 甚至不用。
如止血材料有几元钱的明胶海绵, 还有几百元的甚至上千元的止血材料。据统计, 2012年1—6月明胶海绵的用量为1 200片, 而其他止血材料的用量近5 000片。高值耗材超范围使用, 如吻合器、闭合器为发达国家民众享用医疗用品, 中国国情不适合人人使用, 但目前现状为人人享用, 不管是高端人群还是新农合。此举同时与医保部门原则相背离, 医保原则要求低水平, 广覆盖。超规格超量使用导致医院被医保、公费办扣减费用。
3. 临床行为误区;大量领用, 积压过期, 收费和领用数量不匹配, 漏收、套收和替代收费。
4. 管理系统建设滞后, 难以满足管理需要。
为了应对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 当前, 大多数医院纷纷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 实行计算机管理卫生材料。但是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目前仍无法满足管理上的需要, 管理信息不能随着耗材的流转而流转, 表现在: (1) 科室领出耗材后的管理信息没有跟上, 仍停留在器械科库房一级; (2) 高值耗材收费系统没有和医院信息系统相连, 无法监控材料是否用到患者身上, 是否有漏费; (3) 可收费和不可收费的卫生材料没有分别管理, 信息较为粗糙, 难以满足管理上的需要。
二、基于政策导向的医用耗材管理
(一) 政策导向
1.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第十二项中提出“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的方式”, 2012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第三大项第五小项中提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 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从政策趋势的研读, 本人认为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的方式是大趋势。各医疗机构加强成本控制, 严控材料价格。
2.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
定2011年《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试行) 》, 于2013年公布执行。此最新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人力消耗、技术难度、风险程度, 扩大了内涵一次性耗材和低值耗材的范围。《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试行) 》规定内涵一次性耗材即为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所必需使用的一次性医用耗材, 需打包定价, 不得单独收费。《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试行) 》规定低值耗材指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卫生材料, 不能单独收费。
以上两政策对医院来说, 都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政府补偿机制和政府投入机制不变的情况下, 医院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 就必须加强管理, 规范医用材料合理使用, 降低成本。
(二) 问题解决对策
1. 控制高端产品的适用范围, 做到合理使用, 在保证医护
质量、学科发展、职业安全的基础上, 规范临床行为, 严控超规格超量使用, 避免过度消费, 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医院应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目前我院对医用耗材进行梳理, 对医用耗材原则上定为一品三规, 即国产、合资、进口品牌各保留一个, 在保证质优价廉、临床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取缔, 对超异常增长的医用耗材暂停, 此举可控制医用耗材的过度使用和异常增长。建议医院管理部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对医用耗材进行动态管理。
2. 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和升级。
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医用耗材的管理, 目前引进ERP系统, 同时对高值耗材实行条码化管理, 确保医用耗材的实耗实销。ERP系统与医院HIS系统作接口, 保证医用耗材的可追溯, 即耗材入库、出库, 出到哪个病区, 用到哪个病员都可查询。建议对可收费项目按病人收费后自动减少科室的领用数量;信息部门定期公布各科室的领用数量和收费数量, 警示临床使用不规范行为。
3. 改革政府补偿机制和政府投入机制, 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为老百姓看好病。
4. 政府部门对价格进行干预, 制定指导价, 最高零售价, 打破价格完全由市场自发形成情形。
三、总结
通过ERP系统的引进, 进一步细化流程, 优化流程, 同时医院管理部门加强耗材的管理, 相信我院医用耗材会做到账物相符, 收支平衡, 杜绝内耗, 在保证医护质量的情况下, 合理使用医用耗材, 保证患者费用合理,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确保医院成本效益合理。我院最近几年在管理制度、流程、机制上的调整、完善等工作, 逐步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我们对医用耗材的管理, 关键在于要有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 只要具备管理上层次、出效益的愿望, 操作上讲究技术规范, 实现预期目标不是没有可能。当然我们对医用耗材管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应进一步强化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尤钰.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初探[J].现代医院, 2011, (4) :131-132.
[2]陈晶.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 2011, (17) :80-81.
[3]彭华初.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 2009, (7) :50-51.
[4]李松涛, 焦志媛, 王磊.医院信息系统消耗品二级库应用难点及解决方法[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3) :43-44.
1.医用耗材管理现状
医用耗材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按国家相关法规纳入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或取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许可并具有医疗特征的消耗性材料,包括一次性及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等。医用耗材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诊疗人数的迅猛增加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新的改革和挑战。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0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0亿人次(增长1.3%)。2015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6次。面临如此庞大的就诊人群,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用耗材需求随之增大,品种和规格增多,然而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耗材种类繁多,名称混乱;产品更新换代快;支出比重过大,不合理增长过快;供应商构成复杂;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监管困难等问题[1~2]。随着新医改的提出,国家及各地区卫计委出台了各种药械政策,由此给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规范化管理,不仅能节约医院成本,而且能够降低病患的就医成本。针对目前医院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临床服务效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医用耗材管理流程。
2.医用耗材的管理规范
2.1准入与采购
严格准入,精细管理。医院应当建立严格的新增医用耗材准入审核制度。临床科室提交医用耗材新申请,医院耗材管理部门需严格审核产品及厂商资质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资质审核包括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销售授权等。同时,医院物价与医保部门对产品的收费和医保信息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由医院采购专业委员会进行讨论与论证是否予以准入[3]。对于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严格执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2012年12月,原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医疗机构和高值医用耗材供应商必须通过各省(区、市)建立的集中采购平台开展采供[4]。对于集中采购目录外医院确实需要使用的高值耗材,需由医院采购专业委员会准入,并到省市集中采购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医院在进行医疗设备采购时应当同时考虑配套使用的医用耗材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发生的成本等因素。加强专机专用医用耗材的管理,在设备立项前必须结合医用耗材进行综合论证。
2.2验收与存储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用耗材验收、入库及出库制度。设专人验收,验收人员须熟练掌握医用耗材验收标准,在规定的验收区内按验收程序进行操作。高风险耗材应借助条码或射频识别技术进行验收,确保产品可追溯。验收时,实行三查九对:查验包装是否破损,查验标识是否清晰,查验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核对供货单位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生产企业、灭菌(生产)批号、有效期、数量价格以及特殊储运要求。进货查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一般医用耗材记录应保存至医用耗材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植入性医用耗材进货查验记录应当永久保存。冷链管理产品应当严格按冷链要求验收并加强储运过程的监管,储运方式及储运温度应符合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5]。设置符合医用耗材储存要求的场所作为库房。相对独立,库房面积与库存量相适宜,按类别分库管理、分区存放,高风险及穿刺器械特殊管理。库房质量管理包括安全管理(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污染)、库房温湿度管理、效期管理(先进先出、按批次发放、出库复核),对在库物品定期养护,避免过期、失效、损坏,对库房的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建立定期检查记录制度。
2.3使用与评价
医疗机构使用医用耗材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采用与患者疾病相适应的医用耗材进行诊疗活动;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疾病诊疗常规,严格掌握应用适应证,患者在使用前应当知情同意。作为管理部门,切实开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定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监督与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落到实处,成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到临床科室对高值耗材(包括植入类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与分析,并告知临床科室加以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统一的医用耗材申领管理平台和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医用耗材的申购、领用和管理,科学计划领用。对医用耗材临床使用人员和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前培训及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医用耗材评价是医疗机构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医用耗材供应和使用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促进医用耗材合理使用的过程。包括采购前评价、验收评价、供应商诚信评价、使用评价等。根据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医用耗材管理工作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等综合评价分析。
2.4安全性监测
安全性监测的内容包括由于产品可靠性、可用性、产品内在风险、人为风险等因素引起的不良事件等。医院耗材管理部门应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管。各临床使用科室设专人作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员,专责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和上报。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医疗机构应当逐步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医用耗材安全性监测,构建安全性监测网络系统。
3.医用耗材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医用耗材管理正经历物流模式、采购模式、风险评价办法、经济管控措施等各项变革与创新。集中采购、第三方物流、SPD一体化供应模式、医院耗材资源管理HRP新模式、实现物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将成为今后医用耗材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抓好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医院耗材管理人员应高瞻远瞩,勇于创新,探索更科学、合理、有效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卫生院医用耗材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医疗耗材及卫生材料采购管理办法01-15
卫生院预算管理制度06-05
卫生院的管理制度06-18
卫生院进修管理制度09-24
卫生院奖惩制度12-03
卫生院值班制度01-15
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制度07-18
2024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管理方案01-19
乡镇卫生院岗位管理09-28
卫生院培训演练制度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