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心理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与心理(共11篇)

音乐与心理 篇1

音乐,它本身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音乐欣赏是极富幻想的,它可以使人超越一切。人在现实世界里有种种烦恼、忧虑,人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而音乐却能让人超然物外,调剂客观与主观的矛盾,恢复人的心理平衡,使人在乐声中融入浩渺的宇宙中去,与大自然浑然一体。音乐还能表现激烈的冲突,表现人与命运的搏斗,寄托和排遣人心底的痛苦和忧伤。在欣赏这一层次上,音乐不仅能帮助人解除苦恼,而且能够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使人的想象插上翅膀,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潜能。

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它也体现在人生理上的反应。轻松欢快的音乐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节奏明快能使精神焕发,消除疲劳;旋律优美能安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增强人们生活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显而易见,音乐对精神、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音乐既能消除人的不良体验,也能扩大其感受、感觉和体验的领域,又能使听音乐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结构得以提高。听的越多,欣赏能力就越高;欣赏能力越高,就越能够体会音乐的优美精妙,就越容易受到音乐的感染。一个心理健康的、成熟的人都不会拒绝音乐给他带来的好处,不管是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中感知,还是与音乐的感情内涵相互交融,发生共鸣,我们都会在不断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华。听音乐,无论现代的还是古典的,只要溶于音乐的海洋中。我们就可以调心、调息、人静、放松、联想,调养身心的同时便可祛病强身,平肝潜阳,健胸益智。

音乐与心理 篇2

鸣等。通过它们形成的特点及规律, 可以获得很多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灵感能有效帮助欣赏者获得更为直观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采用音画结合等方式, 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体验, 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一、音乐审美心理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构成

1、音乐审美感知是一切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 是人们把感觉到的美通过知觉反应、评价做出的情感判断。

2、音乐审美想象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 由感知到的事

物 (声音、图像等) 通过高级神经活动对以往知识、经验的重新排列组合而产生的联想和创造。如果说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现, 想象则是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来设计音乐语言。丰富的音乐审美想象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大大激发人的审美感受力。学生在努力探求和挖掘自身亮点的同时, 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接受了德育、美育教育, 所以“感知与想象”这两个心理要素应作为教学的基础阶段, 使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得到初步体现。

3、音乐审美情感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 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4、音乐审美理解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 用某种感性形式对审美活动意蕴进行直接的整体把握和领会。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是在聆听、体验、观察、欣赏某种事物产生情感之后才去活动的, 审美情感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活动、组织活动。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的理性因素, 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整个过程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技能教学中, 应运用以情感为主线作为感染教学法, 通过挖掘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行为、语言等要素来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对音乐某种审美情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材施教, 使学生向个体素质多元化的理性高度发展。所以, “情感与理解”这两个心理要素能够健全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格品格, 通过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开发自身的智育功能。

在音乐技能教育中, 我们可以通过歌唱、器乐、舞蹈、欣赏等方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 使他们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心理体验,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获得的音乐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真实, 也是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培养的价值所在。

二、审美心理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

审美心理因素与欣赏者是否能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研究它们形成的特点及规律, 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启发。如根据审美注意形成的条件, 在选择欣赏材料时应注意音乐作品相对于学生的冗余度, 冗余度适中的作品最能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力;又如根据灵感能有效地帮助欣赏者获得更为直观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欣赏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采用音画结合等方式, 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体验, 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 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 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 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 学习音乐文化知识, 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

三、良好的音乐教育方式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 主要是“接受”和“参与”两方面:

1.“接受”音乐的实践能提高学生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

音乐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尝试采取探讨、启发、引导的方式, 尽量调动学生运用这些知识, 建立他们思维上的自我意识和积极性, 并适时地予以鼓励和指导, 使学生在得到音乐知识的同时, 又获得音乐欣赏的初步技能和感性体验。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方式: (1) 了解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2) 了解音乐语言中丰富的表情性以及音乐具有的模仿性、象征性与暗示性的特征等; (3) 结合不同乐曲讲解音乐的曲式结构与音乐的组织手段、乐器性能及表现力; (4) 从音乐的形式与传统的继承关系、音乐的风格、精神特征及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讲解; (5) 用比较鉴赏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学中, 教师不要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灌输”给学生。但也要注意, 音乐欣赏中只有发散性思维是片面的, 必须辅以集合性思维, 才能完成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全过程, 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内部结构与它所表达的相关内容, 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追求作曲家所表达的一种对世界的认识与深刻“体验”, 探求音乐所表达的“意义”, 提高审美意识与精神境界, 从而追求音乐中所表达的人类对理想的憧憬及人生的奋斗与牺牲精神。

2. 参与音乐的实践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并提高团队精神。

音乐活动通过表演来进行, 是审美活动最生动的方式, 也是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在教学中, 让学生以演唱、演奏或其他活动方式参与音乐欣赏, 可使学生下意识地从听觉上注意音乐、熟悉音乐, 最终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体验。

四、音乐欣赏教学的原则

1. 创设氛围, 激情导入。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是充满美的一门艺术学科, 旋律、和声、节奏无处不美, 只要音乐响起, 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师应充分抓住这种心理状态, 开始教学。在组织教学中, 采用音乐渲染情境的方法,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如在上《京剧欣赏》一课时, 可选取的音乐是一首笛子独奏曲《京调》, 把学生带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 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先受到气氛感染, 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 避免教学开始后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及转移。又如上《中国民歌》一课, 就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歌曲《好一朵茉莉花》, 让江苏民歌浓浓的旋律回荡在学生耳边, 在其心中激起情感的共鸣, 为新歌教学作好铺垫。

2. 师生合作, 活动体验。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 才能进行情感体验。这个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 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放课堂教学, 促进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 强调学生的“六动”, 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 学会创新。例如在《京剧欣赏》中有一首京歌《唱脸谱》,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和学生一起,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采用演唱的方式进行分段赏析, 使学生在唱、赏中直接体验歌曲情绪, 感受歌曲意境, 理解、掌握京剧旋律的特点。又如《中国民歌》一课中的《澧水船夫号子》, 不仅只让学生听, 更要采用综合体验环节, 让学生创造。学生在影视中可以看到, 旧社会船工行船, 都以吆喝来指挥, 如“开船、扯帆、拉纤、靠岸”等。在教学中让学生“当一回船工”, 边听边跟着吆喝, 很自然地就会在学生心中得到情感教育, 并且能很好的和教师一起合作来表现歌曲情感。

3、灵取巧合, 引发创新。

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为教师提供的是固定的内容, 而且教材编写者也不一定都考虑到不同地方的教学实际, 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在上任何一课时,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照本宣科, 应该灵活地组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一种体验生命与情感的教育。音乐教育可以带来正向情绪体验, 好的心里动态有助于完善个体人格、提升能力和自我认同等意识, 随着学生知识、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的不断积累, 他们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表象等心理过程, 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 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也是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

五、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方法

1、演唱:

通过对歌曲的演唱或某音乐作品主题的演唱, 能加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使他们对作品有更深的体验。

2、节奏参与: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 是音乐的生命和基础, 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 感知音乐韵律, 很容易让欣赏者与音乐融为一体。

3、结合体态律动辅助欣赏:

体态律动是对听到的音乐做出即兴的动作反应, 这对于感受音乐的节奏、乐句、情绪等都非常有利。

4、多声部训练:

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对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不同旋律同时进行的训练, 这对于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能在训练中感受音乐和声及织体的变化。在学习音乐的同时, 享受多声部训练的快乐, 积累与他人合作的经验, 增强沟通能力, 提高团队精神, 从而进一步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总结语

音乐欣赏不单纯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 还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 因此就需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 使感官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 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与准确深刻的理性认知完美地结合, 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参与音乐活动不仅能使审美更加生动, 同时能增加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 特别是多声部训练还是培养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 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好的音乐能让人感动, 美的音乐能让人陶醉, 有朝气的音乐能让人挺拔奋进, 伤感的音乐能让人流泪, 思乡的音乐能让人想家、思绪万千……音乐欣赏与表演过程就是这样一种短暂而美好的自我体验。这种体验导致人格发展的飞跃, 让学生感受崇高, 感受美好, 感受爱、体会爱、学会爱, 感受自我的力量, 超越自卑与痛苦, 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玲著, 《心理健康》, 教育科学出版社[M], 2001年版。

[2]吴跃跃, 《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 湖南文艺出版社[M], 2004年版

初中音乐学习心理与音乐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学习心理 音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123-01

音乐与人类的心理、行为息息相关,音乐能健全审美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感知力、加深理解力、增强创造力,陶冶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外部动机激发

首先,适当地运用奖惩制度。在音乐课上奖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他们感到乐于接受这种奖励。奖励的形式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尺度,多表扬、多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创设合作的课堂气氛。音乐课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学习合作意识,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相互配合、团结合作的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与合作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内部动机激发

外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如:学唱歌曲《七子之歌》时,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述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我国澳门的历史故事,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生热情高涨、情绪激昂,纷纷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愤怒。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畅谈自己的见解。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演唱时准确的把握了歌曲的表现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次学习,就达到了学生由学习内部动机激发学习外部动机的效果。但这样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所以教师要时常在课堂上注意这方面的启发激励。

二、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习情境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手段使获知达到高效,这种情景伴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创新。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讲解、提示、手工、图形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调式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勇于表述自己对音乐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

三、学习兴趣的激发

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陈旧简单、单一枯燥,很难引起学习音乐的兴趣。初中音乐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究为手段,音乐教师要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探究与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过多、过深,特别是乐理知识、乐器演奏等让学生畏而却步,大大减弱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深浅得当、准确把握,才能全面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音乐。

3.充分挖掘教学亮点

音乐学科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往往是由音乐的独特性、表现性等魅力吸引的。音乐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音乐中的亮点,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如:教师应用诗歌、图形、声象、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特殊兴趣,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保持一种积极地心态,爱音乐、向往音乐,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让音乐走进学生心里。

4.帮助解决学习困难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初始阶段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乐理知识、音乐简谱等,闯过这些难关,学生就能顺利地掌握音乐的基础乐理知识,兴趣也会渐趋稳定。否则,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就会困难重重,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会锐减。音乐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由有趣、乐趣变为志趣。

音乐与心理 篇4

十分荣幸有这样的一次机会,来到宁波大学参加为期三天的音乐审美与心理学研究提高班的培训。离开校园这么多年,很多东西都忘记了,能重新回到课堂的感觉真好。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音乐审美与心理学研究,主讲徐老师以幽默风趣、亲切随和的教学风格给我们进行了生动的讲课。通过体会聆听、音乐生情、听析意图这三方面,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给我们分析讲解了音乐审美的方方面面,其中许多知识都是以往没有接触过的,非常新鲜,也有点深奥难懂。学习中,徐老师还提供了大量音乐家的作品,电影资料、电影音效,举一反三分析解读,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聆听到了各种风格、各种调式、各种情感的大师级经典作品,欣赏到了各种叹为观止的电影音效,及反映心理本质的音乐作品,我个人觉得非常享受。音乐审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到审美启悟。而在这三个阶段,审美体验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欣赏者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不但开阔了眼界,也懂得了音乐审美不是随便听听这么简单的事,需要大量的作品背景认知,才能很好的了解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感知音乐的美。培训中我认识到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十分匮乏,对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也不够强。今后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强,平时要对音乐作品及其背景加以收集累积,才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更好的了解音乐,理解音乐。

用音乐为我们的心理快乐加分 篇5

通过聆听音乐,我们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像洗礼一般虔诚地领悟生命的意义,听音乐也是养生的一种好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怎样用音乐让我们自己快乐起来。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情感、处境不同,因此对音乐的喜好、选择也不同。在进行音乐疗法之前,首先要选择符合自己性情的音乐,并注意“平衡性”。就像食物时蔬菜、鱼肉、水果、豆制品等营养成分要合理搭配一样,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的同时注意保持平衡性,即音乐的“阴与阳”“静与动”“强与弱”等。

职业不同的人,选择的音乐也应不同。在人声鼎沸的股票、证券公司中的从业人员,最好选择没有歌词的轻音乐。在震耳欲聋的工地上或机器喧闹的工厂中工作的人,最好倾听雄壮的古典交响乐曲。在静谧的办公室、店堂里工作的人,最好倾听轻松的流行乐曲。

此外,情绪不同的时候,选择的音乐也应不同。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低落的时候,应该选择明快的乐曲来倾听。当你的情绪被激怒或充满敌意时,应选择轻松的乐曲来倾听。为解除情绪压力,除了选听古典乐曲、交响乐曲、流行歌曲以外,选听爵士音乐、摇滚乐、合唱、男女对唱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个人的爱好不同,选择的标准也不同。但是,音乐疗法中的乐曲选择须符合以下两个标准:

第一,低音厚实深沉,内容丰富;中、高音的音色要有透明感,像阳光透射过窗户一样,具有感染力。

第二,音乐中的三要素即响度、音频、音色三个方面要有和谐感。

现在,音乐书店里所销售的各种音乐磁带,你可以用来进行以下几种音乐疗法:

1、实现自我,改善性格。通过音乐的诱导,使自己的个性魅力得以展现。具有个性魅力的人,在事业上实现自我的机会就较多,性格也就较开朗。

2、升华恋爱感觉。音乐的感染,使人具有积极的情绪和有魅力的性格,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夫妇之间更加亲热,男女之间的恋爱成功。

3、促使事业、社会活动的成功。音乐让你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唤起自信心,获得事业的成功。

4、开发集中力、注意力、记忆力,在入学考试、资格考试、比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5、安定情绪,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例如,音乐帮你解除由情绪压力而来的各种紧张、不安,提升精神,开发体力的潜在能力。有时也被用来帮助减肥、戒烟或解消失眠症等。

6、闭目养神,静坐片刻,或做几次深呼吸运动。

7、在聆听音乐时心理状态不同,效果也不相同,这是因为音乐选择和鉴赏是一种智力活动。采用积极的态度可导致情绪智力良性化。

音乐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论文 篇6

音乐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 教育 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国内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显着的缺陷,例如过于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对课外音乐活动重视不够以及课程单一和缺少变化,这些都阻碍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鉴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未来的音乐教育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缺陷入手,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 发展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 理学 研究的证实。时敏和于惠敏蚌()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他们让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声乐、器乐、音乐 艺术 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Wong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国外心理学家Delucia和Gellman()通过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音乐可以极大的缓解离婚家庭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并且这种效果会持续到干预结束的三个月后。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Harter和Buddin (1987)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Gladding()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 治疗 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二、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音乐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呢?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音乐使人放松,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当音乐的节奏和这些节律相吻合时候,就会使人放松(Saoerston,1995)。在 现代 社会,很多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况之中,因此放松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音乐都可以使人放松;使人放松的音乐应该大致符合以下要求: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音乐中可以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Robb,Nichols, Rutan, Bishop, & Parker, 1995)。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来促进心理健康(曹理等,2000)。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

第二,音乐通过表达和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詹薇,)。音乐起源于很久远的人类社会,其最初就是为了抒发情感,发泄情绪;音乐被称为“情绪的语言”。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音乐是怎样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周世斌,宫正,2007。他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生存驱力(林崇德,)。当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的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我需要的满足则能够消除紧张状态是个体产生快乐。心理学家还认为,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扬的技能,同样还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自我”属于认知,协调和掌握社会技能的那部分。音乐通过文化和审美的交融则可以使“超我”得到满足;“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第三,音乐通过促进人际关系来维持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个人健康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 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音乐艺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熟悉的歌曲,如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总是出现在大型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又可以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

三、通过 音乐 教育 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活动为主,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

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乐记》记载,“乐也者,圣人子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建国以来,音乐教育常常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表现革命的理想,无视个人对音乐的需要和音乐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类情感的满足作用。他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要弱化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强调其对情感满足的作用,就需要在教材的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音乐教育中减少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王老师宇(2009)认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当代中学生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的气氛之中,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二,课外活动为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现在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坚持课堂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而且要突破以往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以往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群众性教歌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讲座、综合性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校内音乐社团等。这些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都比较正式,参与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受限制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绪。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非正式主题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往学校的歌咏比赛等都与革命和爱国主题紧密相连,如校内红五月歌咏比赛,12.9歌咏比赛;开展此类活动虽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在今后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放宽对主题的要求,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宜在主题上限制过严。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自组乐队等。这些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可以让他们挥洒青春,释放自我,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更具有针对性。

目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变化性比较小,没有考虑到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为了缓解这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举行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来释放个体的情绪。例如在5.12大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灾区人民筹措资金,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国人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国外,教堂也履行相似的职责。当发生恶性社会事件,如校园等,人们可以在宗教音乐中寻求安慰。

留守儿童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篇7

音乐教育是一种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 人们可以通过这种艺术形式的体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感悟。儿童对于事物有着十分敏锐的感知, 因此, 通过音乐的感染来教育留守儿童, 让他们在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到爱的教育,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音乐的力量是无形却巨大的, 这种非语言性的体验活动, 更容易打动他们, 使他们放下心理的防备, 敞开心扉。将音乐教育和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社会难题。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针对这些孩子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运用不同的音乐教育方式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让他们在音乐的环境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心理问题, 调节他们的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使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心理。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他们这样的一个群体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为这些问题不只是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的问题, 它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定。笔者通过调查和总结, 发现留守儿童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父母的陪伴、关爱和教育的缺失

我们总是在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由此可以知道, 父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 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 因为他们的收入不能担负起孩子在城市的教育和成长需求, 所以孩子只能留在家里交给老人照料, 因而和孩子长期处于两地分居的生活状态。由于长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就不够顺畅, 孩子只能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缺乏安全感的状态, 负面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 心理问题极易发生。同时, 少年儿童的心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没有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完善人格的形成起着极为不利的负面作用。很多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研究表明, 孩子在儿童期间的亲情和教育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进而可能使这些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

2. 儿童的监护人对于孩子的监护不力, 更多的是溺爱或者放纵

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单亲来抚养, 对于那些爷爷奶奶抚养的孩子来说, 一方面, 老人的年纪已高, 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关注和照顾孩子, 另一方面, 隔辈的人对于孩子通常都是非常的溺爱和放纵的, 对于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负面的情绪关注不够。孩子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造成老人对孩子的监管不到位;对于单亲照顾的孩子, 多数是由母亲一方留守在家照顾孩子。母亲在家不但要照顾家中的孩子和老人, 还要承担家庭的生活, 双重的压力使母亲对于孩子的关注和照顾也不到位, 为了补偿孩子, 多数母亲会用物质条件来弥补对于孩子的心理关怀的缺失。

3. 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对于内心关爱的需求其实是可以通过学校的力量来得到满足的, 班集体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温暖孩子的心灵。但是由于这些孩子多处于偏远落后地区, 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教学理念都有很大的限制, 这都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4. 社会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管理不够

社会虽然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关注度, 但是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不足的, 很多的社会机构只关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看上去每个学校都气气派派, 可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是看不到的, 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沟通,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社会的支持。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长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缺乏亲情的关爱, 使学生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遇事比较胆怯;由于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够, 致使很多孩子行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约束;与人的交流沟通受阻, 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极端心理, 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音乐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专家研究认为音乐的力量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况。让音乐的学习作为中介,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的情绪, 利用音乐的特殊力量来给予留守儿童内心积极的心理影响, 从而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首先, 学校教育应该加强音乐课程的教学力度, 重视音乐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音乐教育, 创设一个适合交流, 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和发泄的教学环境, 把音乐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

其次, 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心理问题, 设计不同的音乐教育方案来解决相应问题。

最后, 社会各界加强对于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 政府要给予财政支持, 为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意识到音乐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并把相关建议付诸于行动, 才能取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 新的城市建设增加了城市中的就业机会, 这些改革现状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开自己的家乡, 告别自己的孩子来到城市, 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农民工涌入城市, 缓解了城市里劳动力短缺的难题,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农民工进城务工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 使大量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长期一个人或者同家中老人居住在一起, 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缺陷, 从而可能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 甚至对社会也会造成重大的危害。本文结合着音乐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的特点,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康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术论坛, 2011 (11) .

[2]宾阳.浅谈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师, 2010 (11) .

音乐与心理 篇8

[关键词]:动画音乐 儿童早期音乐心理 充实体验 提升认知力 加强记忆

动画音乐具有生动形象的视觉特征,同时配以好听的音乐使听觉器官也得到了享受,动画音乐对于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途径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充分开发其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的能力。

一、动画音乐有助于增强儿童早期的音乐体验能力

动画音乐可以丰富与充实儿童的音乐体验,这主要是因为动画音乐将生动的形态与好听的音乐融合到了一起,使画面具有了听觉的生命力,而听觉又获得了多姿多彩的神韵,这就给儿童呈现了一个更加直观和鲜明的音乐形象,充分拓宽了音乐的表达空间。

一般来说,儿童之所以会对动画音乐产生一种情绪体验,是因为儿童本身与动画音乐之间存在一种供需的相互关系。动画音乐之于儿童,是一种音乐的表现的形式,在儿童看来,动画音乐就是现实音乐的代表,在聆听中可以自觉地感受到创作者在创作音乐时的所倾注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领悟,也会给儿童带来相同的感受,使其陶醉其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识。动画音乐是通过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作用来影响儿童的情感情绪的,在观看和聆听中丰富和充实着儿童的内心感受,虽然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也会形成特定的情绪体会,例如儿童可以从中分辨出动画角色的情感状态,分辨出其角色行为的对和错。动画音乐中往往使用不同的乐器来进行演奏,根据情节的缓急,音乐也有所不同,而儿童却可以通过音乐的差异判断剧情的节奏。例如在观看风靡国内外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时候,当喜羊羊战胜灰太狼的时候,为羊群配的音乐是积极向上的欢快的音乐,儿童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争议力量的鼓舞,而为灰太狼家族配的音乐则是听上去比较滑稽诙谐的,体现其失败的沮丧意味,儿童就会感受到做了坏事是让人难过的事,从中体验到了音乐的内在情绪,一般儿童早期对音乐的感知多半是通过这种情绪的共振和共鸣来完成的,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感官刺激使儿童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情绪,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二、动画音乐有助于拓展儿童的音乐认知能力

动画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认知水平。早期的动画音乐使儿童充分体验到内在的情绪力量,丰富和充实了自身的音乐体验。动画音乐的特点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通过视觉与听觉的不断训练,儿童对音乐的认知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系统,同时利用动画音乐还可以扩大其接触事物的范围和领域,这样就可以对其智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

动画音乐形式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将语言和音乐结合到一起,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儿童在认知水平发展的早期,先接触动画音乐可以充分学习动画角色的语言,包括词性、语法和语气等,这些语言的特征又与音乐相联系,具有了音乐的韵律性,朗朗上口,非常好记。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儿童的心理年龄与认知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对动画音乐的理解能力就会越来越深刻。动画音乐本身的特性使儿童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形、声、意的统一体,但是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各自的路径对儿童的认知水平起着影响作用。儿童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音乐将剧情与画面联系到一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音乐节奏的区分和对节拍的把握可以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实践证明,儿童比成人具有更为活跃的信息组织能力。

三、动画音乐有助于增强儿童的音乐能力

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有效增强儿童的音乐能力。音乐能力从专业角度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感受力,二是音乐节奏感,三是音乐记忆与表现能力。这三者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缺一不可。动画音乐可以全方位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对儿童的音乐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提高。

首先是可以增强音乐的感受能力。动画音乐由于是配合着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进行播放的,所以当儿童在欣赏故事中的角色扮演时,还能够透过音乐来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虽然不懂专业的乐理知识,但是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音调所代表的情绪表现程度有所差异,例如声音低沉的时候代表着难过忧伤等,而声音高亢的时候则是非常愉快的情绪表现,通过对变调的把握来体会内在的情绪变化,也有助于儿童使用不同的音色去表现内心的感受,这是音乐能力最基本的体现。

其次是通过动画音乐有效提高儿童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动画音乐有着强烈的节奏感,这是因为角色具有很强的动作性,非常的活泼可爱,动画音乐与之相匹配,也非常具有节奏感,而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所以动画音乐在潜意识中可以引起儿童的共鸣,在儿童还不知道什么是音乐节拍的时候就会跟着动画音乐打拍子,这就是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节奏感的实例。最后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记忆与表现能力。儿童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在听到喜欢的音乐时都愿意进行模仿,特别是对动画音乐,很多儿童还没有识字的能力,却可以唱出大段的歌词,这就是靠音乐来加强的语言记忆,二者之间有着共通性,在模仿的过程中必然会加进一定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是音乐表现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画音乐对儿童早期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现阶段的儿童音乐教育中,也广泛使用到音乐心理教学的原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毋庸置疑,动画音乐可以给儿童早期视觉和听觉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对其往后的音乐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动画音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拓宽儿童早教的渠道和手段,开阔新的培养思路。

参考文献:

[1]马东风.音乐试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J].交响,2009(16)

[2]武敏红. 音乐情绪情感与个体反应对心理治疗的作用[J].音乐创作,2010(35)

[3]于润扬. 音乐认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启示[J].黄钟,2005(11)

音乐与心理 篇9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浅析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前提和保障,音乐教育对大学生陶冶情操、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等心理教育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通过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校园文化等途径,使高校音乐教育切实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 者:琚军红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文化传播系,河南郑州,450000刊 名:大众文艺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音乐与心理 篇10

一、摘要

在购物环境中,店堂音乐是影响消费者购物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服装店背景音乐的编排与设计,将随着声波的传递,直接体现着品牌文化与品牌定位,从而对消费者是否停下脚步进店选购,对于品牌销售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服装店的音乐设计,如果能消除外界建筑和环境对其产生的声音影响,将会更好地让顾客走人服装店所设计的意境和氛围中,使顾客拥有亲近感,可以享受到购物的乐趣。但如果设计得不好,音乐也可能会变成破坏氛围的噪声,给顾客带来不愉快的感受。探讨和研究服装店音乐对消费者的影响飞目的在于不仅能提示店老板音乐设计对销售有着重要影响,也可以让消费者容易的评定服装店的优劣。简而言之,音符虽小,不可小觑。关键词:服装店 音乐 购物感受

二、正文

美妙轻柔的音乐可为高档品牌服装店带来富有韵律的、舒畅的空间效果,而震耳欲聋的摇滚音乐也可以为个性服装店带来律动性强、冲击力大的动感效果。合理的音乐背景设计,可以带来重复主题、加深顾客印象的积极作用。所以,音乐也可以看做是服装店营造氛围来吸引顾客的工具之一。Milliman(1982)研究显示: 以无、慢速及快速三种背景音乐为独立变数, 在中型超市调查发现, 慢节奏背景音乐会使消费者在店内产生较慢的步伐, 较长的停留时间和较高的消费金额;消费者在店内购物时, 背景音乐在潜意识动机上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可能性。所以, 服装卖场背景音乐影响着消费者情感, 进而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不过据来自北京记者的调查显示:在西单商业街,步行不到十分钟的路程中,不下10余家专卖店比肩而开。由于多以休闲专卖为主,所以各家专卖店不遗余力地播放着各种流行歌曲,以吸引过客的注意。如果消费者在专卖店中,不是关注店内的服装,只是对正在播放的某歌星的专辑大加谈论,甚至忘记了店名。这应当算是背景音乐作为服装专卖店促销手段的一种悲哀了。此外,2006 年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 《法制晚报》与新浪生活频道联合推出了消费者关于商场背景音乐感受的调查, 此次调查, 共有近300 位消费者参与。结果显示: 有接近80%的消费者表示曾对商场的背景音乐感到烦躁不安,甚至有很多消费者因为背景音乐过于吵闹而离开商场, 放弃了消费。尽管很多消费者对多数商家的背景音乐不满意, 但事实上, 有86%以上的消费者还是希望商场播放背景音乐的, 而且近96%的消费者认为商业背景音乐的质量对商场档次、形象有影响。而Millima(1982)研究显示: 慢节奏背景音乐会使消费者在店内产生较慢的步伐, 停留更长时间和消费更多。而过于强劲的音乐会刺激一些心脏承受力弱的顾客, 使其产生慌张的反应, 这种现象在老年消费者身上比较突出。

所以,选择用背景音乐作为服装店的“软装饰”是一种不错的想法,不过要注意到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

1.选择合适的音乐类型

音乐根据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例如,根据节奏的不同分为快节奏和慢节奏音乐,根据所体现时代内涵、音乐元素的不同,分为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根据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分为欢快和忧伤的音乐,等等。音乐的种类可谓繁多。并且,每一种音乐带给人的心理影响都各不相同,真的是变化万千。

在选择音乐的类型时,经营者就要考虑到音乐与服饰特点、设计风格的一致性。例如,在销售高档服装的服装品牌店,选择播放高雅的轻音乐;在流行服装店中播放动感的流行音乐;在童装店里播放欢快的动画片主题曲,等等。正所谓见人下菜,针对不同的顾客,要有不同的选择,如此,定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2.适当调整音乐的强度

通常,音乐的强度即音量,不宜太大,会影响顾客和店员的交流,也让人感到烦躁和反感。一般以正常听到为宜。并且,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在早上刚开业的时候,客流量不大,可以播放强度大的音乐,也利于振奋店员的精神。在中午或下午,营业的紧张期,就需要降低强度,以免形成不必要的噪声,让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不过,由于音乐本身的类别不同,有时候必须维持一定的强度。例如,流行的摇滚音乐的音量比轻音乐的大,它必须到达一定的音量才会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效果。

3.适时交替音乐

考虑到各连锁加盟型服装店要时刻保持给顾客以新面貌,它播放的背景音乐也不能只有一首。重复地播放同一首歌曲,容易使人厌烦及产生听觉疲劳。适当地替换其他乐曲,将使顾客对服装店的“新鲜感”持续的时间更长。

在现代商业活动户,音乐常被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而广泛使用。音乐设备可以起到营造购物气氛,宣扬品牌文化和调节顾客情绪的作用。而服装店铺更应重视音乐的作用。

三、结束语

服装卖场背景音乐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积极或消极的消费情感, 从而促进或阻碍购买行为的产生与完成。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消费者的需求已从“量的消费”、“质的消费”开始走向“情感消费”时代。由此, 利用购物环境中背景音乐对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乃至行为的效能去满足消费者情感, 以促使购买行为的产生与完成, 是提高服装零售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音乐与心理 篇11

一、音乐教学中的歌唱训练

1.加强音乐训练,奠定良好音准基础

准确地、富有乐感地“唱”首先一定要求开口唱,多唱则善听,多听则善唱。“唱”是内心听觉的一种体现,一种技术的手段,音乐时应注意节奏、音高、速度、力度、分句的正确及吐字的清晰,养成在音乐时倾听自己声音的习惯,学会在自己听觉的控制下进行音乐。音乐是以发展“音乐感知力”为出发点,在读识乐谱符号的过程中,通过音级练习、音阶练习、音程练习、节奏练习、旋律练习、以及无伴奏音乐训练,逐步建立“音高感”、“节拍感”、“节奏感”、“调性感”、“音色感”、“多声思维感”、“音乐结构感”等基本音乐听觉,形成初步的音乐思维能力。运用一定的演唱方法,采用多种音乐形式(如预习、背唱、即兴音乐等)来进行音乐的技术训练,以达到音乐技术的提高。

2.培养内心听觉,建立良好音乐感受

内心听觉在音乐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学生的听觉能力,听觉能力差的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听觉训练,成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要着重对内心听觉的训练,它不仅仅是一种对声音的想象能力,而且是一种对声音的思维活动能力。通过接唱与默唱交替运用使学生的内心听觉活跃起来看谱;通过新谱默唱与旧谱背唱结合运用,发展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力,巩固了内心听觉,同时加强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通过听辨训练与信息修正增强乐音的音高的记忆等等。培养音乐内心听觉不仅要注重方法,还得坚持不懈。有了内心听觉,音准问题也就解决了。

3.听唱融合,发展音乐记忆力

人的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渐发展提高的。对音乐的记忆更是如此。前苏联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记忆是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过程,遗忘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消退或被干扰。”因此,发展音乐记忆力必须通过长期的、有意无意的音响刺激,使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不断恢复,从而形成音乐素材的积累。具体表现为多唱多听;有意无意地听唱;意义地、机械地听唱;特别是意义地听唱,它的特点在于领会、理解,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经验,积极地进行思考,从而弄清材料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把它记住。运用音高记忆进行曲调音乐,从中找出一个旋律中多次出现的、能对旋律音程起到相对稳定作用的音——“旋律支撑音”。例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一曲中多次出现了“la”这个音,我们把它作为这首旋律“旋律支撑音”,这个“支撑音”像一条主动脉贯穿全曲。由于“支撑音”的多次出现,学生可以借助对它的记忆来找到必然,理解了乐曲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就很容易记住,而且难以忘记。

二、心理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音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种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例如一些初登歌坛者,在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大打折扣,紧张得不能自制,出现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忘词跑调等。以上现象不仅发生在初涉舞台的表演者身上,即使是有些专业表演者,一旦在重大演出时,也时常会有类似的紧张失控的心理障碍发生。

在音乐教学中,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有的学生歌唱的欲望非常强烈,无论在课堂上或舞台上都充满着表现欲望,甚至台上发挥得比台下还好,他们渴望显示自己;而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他们缺少表现欲望,演唱时精神过分紧张,以致平时所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得不到正常发挥。这两种情况是学生的不同歌唱心理状态所造成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1.情绪对歌唱的影响

情绪或情感是建立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发声、演唱,虽其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但当其心理产生情绪异常时,也很难成功地演唱一首歌曲。因此,我们可以说音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支配。

2.性格对歌唱的影响

个性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所谓性格,就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另外,人的气质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一般来说,前两者属于外向型。表现为性情开朗、活泼好动、好表现,不大容易“怯场”;后两者属于内向型。表现为缺乏自信、孤僻害羞。由于性格上的紧张趋势,他们对受到贬低和遭受失败的反应比别人更为敏感。而我们大多数人则属于两种类型兼而有之的中间型。但初上台或有重大演出、考试,也不免产生“怯场”心理。

歌唱心理是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反应。研究歌唱者在歌唱训练、艺术实践中的心理变化规律,是提高演唱艺术技巧和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及艺术实践证明,客观事物对周围物质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意识,意识和感觉会随着歌唱心理形态的变化而展示出来,其间有碍教师演唱的心理、意识将直接破坏教师和学生的演唱欲望,影响歌唱技巧的正常发挥和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成功演唱的前提。所以培养好的歌唱心理是歌唱者、音乐教育教学者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三、自身修养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歌唱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音乐文化。仅仅学习发声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修养。歌唱者应具备多种修养,如政治思想修养、音乐修养、文化修养等。歌唱者的修养与歌唱者演绎作品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歌唱者只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修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在歌唱这一艺术的大舞台上演绎出更多的精彩,在歌唱这一艺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一个人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可以对他的道德情感的净化与升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之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从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领悟到什么是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使千姿百态的美有所依附,促使形成高尚的情操,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修养包括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和声、作品分析和中外音乐史知识了解的水平,如对歌曲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特点、音乐流派、音乐风格的把握程度,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即歌唱者对音乐语言的感受力和领悟力等方面。一旦这些成为衡量一个歌唱者音乐修养高低的标准,那么一个有修养的歌唱者就不应该是一板一眼地照着谱子死唱。

歌曲的情感和情绪两者是歌唱表演至关重要的因素。欲使观众从演唱中得到情感美的享受,首先要搞清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然后沿着情感和情绪的指引,而发生和发展歌曲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基本的文学、艺术底蕴。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歌唱是情绪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歌唱是歌唱者内心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歌唱者内在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成功的演唱者总是把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当成伟大的艺术法则、艺术灵魂。如果一个歌手即使想向观众表达歌曲的感情,但无法向观众表现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话,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感情主要是通过感受来表达的,这种感受就是情绪和情感的内部心理状态。歌唱的情绪和情感是深入理解歌曲思想内容时产生的。情绪和情感是声音的依据,声音是内心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可见,歌唱是以声音来表现情感的。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实音乐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单一,教学片面,导致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人才培养周期长,甚至最终难以成才,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大批音乐人才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全面教学并实施有效教学和音乐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沈湘.音乐教学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周世斌.音乐欣赏——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薛良.音乐知识手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4]余开基.音乐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

上一篇:银行党建个人年度总结下一篇:兼职家教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