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精选9篇)
世界性的调查显示,大约有15-20%的活产仔猪在断奶前死亡,仔猪死亡比率的高低决定于猪场的管理水平。
多数仔猪死亡是在出生后的前4天,因此要降低仔猪死亡率,在头一周应该加强看护。出生后,仔猪需要:(a)足量的补乳,(b)温暖的环境,(c)保护仔猪免受母猪压死,(d)预防疾病感染。
新生仔猪保温
新生仔猪非常容易遭受冷应激。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冷应激抑制免疫系统,使仔猪更容易遭受疾病的感染,尤其是下痢。猪场应设法为初生仔猪提供保暖设施至少大约一周龄。使用电或天然气、暖气装置或保温垫都可以。分娩时的护理
加强分娩监视,可降低仔猪出生时的死亡率。对衰弱和缺氧的初生仔猪进行简单的复苏措施,如把它们擦干及旋转于母猪的奶头处。初生仔猪头数多时,应出生后即刻为其提供一个有乳的奶头。防止仔猪受伤
常有母猪压死仔猪的猪场,应有设计合理的分娩栏。必须观察母猪有否攻击倾向和心情烦燥的征兆,如有这些征兆,必须采取应对措施。预防传染病
新生仔猪的一般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可采取下列几项措施:进行批次分娩,即全进全出,配合彻底清洗及消毒产房的分娩栏;自繁自养,以减少引进病原;为怀孕母猪作免疫注射,如伪狂犬和大肠杆菌病。
批次分娩使一群母猪同时断奶,可让分娩舍空置,以便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经过消毒后,再空置一段时间,是降低疾病感染的一项最有效的方法。推行有效抚养法
出生时的仔猪体重差别较大。一群母猪同期产仔时,应依据仔猪体重大小重新分配给母猪抚养。寄养必须在分娩后6个小时内进行。也可以进行部分性的寄养。几头母猪同时分娩,而仔猪头数超过有效乳头数时,可把体型较大的仔猪移开4小时,确保体型较小的仔猪能吮吸到足够的初乳。攻击和杀死仔猪常见于新母猪。这种情形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实际诱因还未知,但是可能由于害怕新生仔猪。
哺乳仔猪的下痢
仔猪大肠杆菌病
仔猪出生后一月内所发生的多数下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这是猪密集饲养管理下,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染病。
由于仔猪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此病可分仔猪黄痢及仔猪白痢两囊。黄痢为一周龄内仔猪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白痢见于月龄内,发病率不等,死亡率较低,但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环境污染、阴冷潮湿、冷热不定是本病诱因。
症状
黄痢1-3日龄发病,发病突然,腹泻拉黄色浆状稀粪。仔猪迅速消瘦、脱水死亡。
白痢10-20日龄发病,患猪突然腹泻,排出灰白稀粪。病猪消瘦,皮毛粗糙不洁,发育迟缓。病程3-7日,多自行康复。
治疗
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性,选用抗菌药应根据药敏试验决定,或选用本场较少使用的抗菌素治疗。
拜耳公司生产的拜有利及拜力多对大肠杆菌下痢有良好效果。口服或注射电解质溶液有辅助治疗作用。
控制
分娩舍应温暖和干燥。它可以降低大肠杆菌数量,也可减少仔猪热量的损失。为仔猪提供一些热源,如热源电灯或垫料,可减轻仔猪下痢的严重程度。平面有洞孔,可让粪便漏下的高床分娩栏,可降低仔猪下痢的发生。
检疫隔离是预防不同种类大肠杆菌或其它感染病原入侵猪场的一重要措施。每批次仔猪之间分娩舍必
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尽量让分娩舍最少空置一星期。这样,可减低分娩环境的大肠杆菌数。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几种菌苗接种怀孕母猪或初生仔猪,对大肠杆菌引起的两种下痢有预防作用。
仔猪红痢
本病又名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主要侵害1-3日龄初生仔猪,周龄以上仔猪少见发病。猪群中各窝发病率差异很大,病死率20-70%。病原低抗力很强,并广泛存在于病猪群母猪肠道及外界环境中,故常呈地方性流行。症状
急性病例突然排红褐色血性粪便,多在发病后2日内死亡。较慢性的病例排出含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的稀粪,血性不明显。病程常5-7日或更长。病猪明显消瘦及生长停滞。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及症状特点,加上尸体剖检小肠前段严重出血与粘膜坏死及浆膜下小气泡可以作诊断必要时可用细菌分离鉴定及毒素试验确诊。
预防
发病后常来不及治疗。常发病猪场可用抗菌素给新生仔猪投服预防发病。仔猪红痢菌苗给产前1-0.5月母猪接种,配合环境,特别是产房消毒卫生可减少病的发生。
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可使多种幼龄畜禽及儿童腹泻。猪场中轮状病毒感染率很高。常致8周龄内仔猪发病,发病率50-80%,死亡率较低。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寒冷、潮湿、污秽环境和其它应激因素可增大病的严重性。轮状病毒种类很多,引进猪只带来的新毒株常因缺乏该毒株母源抗体而使仔猪发生严重轮状病毒性腹泻。10日龄以上小猪症状温和,腹泻1-2日逐渐恢复。
症状
患猪常表现精神、食欲不振,迅速腹泻,拉黄白或灰黑水样或糊状稀粪。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日龄及环境条件。
治疗与控制
治疗轮状病毒性下痢,主要是使用电解质溶液来预防脱水,同时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通常治易于治愈。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化学制剂消毒分娩舍能减少病毒的数量。推荐的消毒剂包括3.7%甲醛。67%氯胺T或漂白剂。把吮吸仔猪所排出的痢便喂于怀孕母猪,将会提高乳汁内的抗体含量,可减少所产仔猪发病。
球虫病
球虫病是哺乳仔猪的疾病,它是由猪艾美球虫或等孢球虫所引起。报告有9种猪的球虫种。仔猪感染大量孢子化卵囊后,会有严重的下痢。在自然的情况下,球虫病通常感染7-14日龄仔猪。戌年猪只是带虫者。
仔猪明显的临床症状为下痢,持续4-6天。粪便呈液体状或浆糊状,颜色由黄色至白色,类似轮状病毒性下痢,一般能自行恢复。严重病例消瘦衰弱和生长受阻。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必须经实验室检查确定球虫。拜耳公司生产的百球清对猪球虫病有明显效果。预防球虫病,消毒很重要。然而,卵囊对普通消毒剂抵抗力非常强。氨化合物、漂白剂或蒸汽可杀灭卵囊。
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除轮状病毒感染以外,尚有传染性胃肠炎(TCE)和猪流行性下痢(PED)。这两种病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两者皆是高度传染的病毒性肠胃炎。主要的症状有严重下痢,偶尔有呕吐及2周龄内仔猪的高死亡率。它们皆由同属一族的冠状病毒所引起,但各病毒的抗原质却有差别。两种病均见于冬天寒冷季节。通常将其称为冬季下痢。
症状
TGE是以突然爆发下痢开始,数日内可蔓延全群。幼猪下痢通常呈水样性粪便经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3周龄以下的仔猪会呕吐。受感染的仔猪快速脱水,一周龄内仔猪2至4天死亡。越年幼的猪,病情越严
重,死亡率几乎100%。3周龄以后的猪只,很少有死亡,成年猪的临床症状只限于下痢、减食,偶尔会呕吐。通常在1周内恢复。
PED的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非常相似。不同的地方是猪流行性下症传染较慢,1周龄以下的吮吸仔猪死亡率介于50%-90%。经4-5周时间,此病将遍及全场。TGE的流行期很少超过两个月,然而,PED可长达六个月。
病理
病仔猪严重脱水,胃部膨满,有凝乳滞留。小肠亦膨大,并有泡沫状液体及未消化乳块。小肠壁可能由于绒毛萎缩而变薄,甚至几乎透明。绒毛萎缩的观察方法是将回肠纵切开,然后用放大镜检查。虽然轮状病毒亦可造成小肠绒毛萎缩,但是TGE或PED的病变比较严重与广泛。
实验室诊断可用
◎小肠组织涂片或冰冻切片用荧光抗体法以测定本病毒抗原。
◎将病猪的小肠内容或粪便处理后,以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查病毒颗粒。
◎血清诊断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检测病后猪只的抗体。
治疗和控制
为患病仔猪提供温暖、干燥环境和充足的电解质溶液,将有助于减少死亡。患病仔猪应让曾感染本病,有免疫力的母猪代为哺育,可降低仔猪的死亡率。下痢仔猪也应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抵抗细菌混合感染。预产期在2周以上的母猪,可喂予感染仔猪下痢的肠道内容物,让它感染,使母猪在分娩时已有免疫抗体,可预防其仔猪发病。严格执行综合预防措施,可防止本病在猪场流行。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发生于生长快速,饲养在混凝土地面上,而没有注射铁剂的月龄左右小猪。本病除贫血外,亦常见患病仔猪下痢。
症状最普遍出现于约3周龄仔猪。贫血易见于白猪,全身皮肤及可视粘膜呈现苍白色。
1 尽早吃好初乳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高。仔猪在吃初乳时, 这些特殊的蛋白质很容易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有80.0%在出生后6h被吸收, 在出生后36h这种功能就消失。尽早吃好初乳, 可以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 为其尽快生长发育奠定物质基础。
2 做好寄养工作
对于体重差的仔猪和群体大的仔猪, 应选择泌乳性能好的母猪进行寄养哺乳, 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对于同窝仔猪, 也应注意把个体弱小的仔猪固定到母猪前边泌乳量大的乳头上, 个体强壮的相对调整到后面泌乳量小的乳头上。
3 固定乳头
固定乳头是为了使小猪有秩序地在各自乳头上吸乳。母猪乳房结构与其他家畜不同, 各乳房泌乳量和乳的品质各不相同。将弱小仔猪固定于前边的乳头, 因乳汁分泌量大, 仔猪生长发育快;而较大的仔猪吃后边的乳头, 因拱乳有力, 也能吃足乳汁。通过人工及时扶助弱小仔猪尽早吃到初乳, 减少饥饿时间, 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4 补充铁铜硒等微量元素
在哺乳仔猪的生长过程中, 铁、铜、硒是最容易缺乏的三种微量元素。母乳只能提供仔猪铁需要量的5.0%。在仔猪出生后3~4日龄, 仔猪体内的储存铁就会消耗完, 如不及时补充, 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皮肤和粘膜苍白, 食欲减退, 轻度腹泻, 抗病力减弱, 生长缓慢, 严重者死亡。一般于3~4日龄时注射100~150mg的培亚铁针剂、右旋糖酐铁等, 2周龄时再注射一次。也可以通过添加铁制剂到饲料中来进行补铁, 还可以让仔猪接触土壤, 放牧于泥土地上, 或在栏内放置红土, 仔猪亦可从土壤中获得部分铁质, 达到补铁的目的。
铜的缺乏会减少仔猪对铁的吸收和血红素的形成, 同样会发生贫血。仔猪对铜的需要量不大, 在通常情况下不会缺乏。硒与维生素E具有相似的抗氧化性, 他与维生素E的吸收、利用有关, 硒缺乏时, 仔猪突然发病, 病猪多为营养状况中上等的或生长较快的仔猪。体温正常或偏低, 叫声嘶哑, 行走摇摆, 进而后肢瘫痪。仔猪对硒的需要量, 根据体重不同为0.03~0.23mg。对缺硒仔猪, 可于出生后3~5d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生理盐水。3日龄时注射0.5ml。断乳时再注射1.0ml。硒是剧毒物质, 用时应谨慎, 加入饲料中饲喂应充分拌匀, 否则会引起中毒。
5 补水和补料
水是消化、吸收、运输养分和排出代谢物的溶剂。水在体温调节上起重要作用, 还可调节体液的电解质平衡。缺水会导致食欲下降, 消化作用减缓, 损害仔猪健康。仔猪代谢旺盛, 需水量较大, 若不及时补水, 便会饮用圈内不洁之水。仔猪出生后3天就要供应清洁饮水。仔猪在哺乳后期的生长主要靠饲料。母猪产后3~4周, 泌乳量日趋下降, 而此时正是仔猪生长旺期, 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 必须有优质的饲料才能满足他的需要。因此, 应尽早调教仔猪吃料。在仔猪接触任何诱料前, 采用强制的方法, 将料抹入仔猪口中, 然后再任其舔食, 可以促使仔猪早开食。仔猪学会采食后, 应按仔猪营养需要配制饲料, 饲料的选择因地制宜。给仔猪补料, 做到少喂勤添, 以增加自主的日采食量, 在仔猪旺食阶段饲喂时, 做到及时补料, 30~50日龄每天喂4~5次或适当增加投喂次数。
6 积极进行保健免疫
仔猪由吃奶转变为吃料, 由母猪哺乳转为断乳, 有较好的仔猪料转变为较差的饲料, 对仔猪是一种环境的改变, 是一种“应激”, 常常会引起腹泻。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 产后3~7天接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2~4周依次接种猪蓝耳病、气喘病、猪瘟疫苗。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对仔猪进行3针保健计划, 即在仔猪3日龄、10日龄及断奶前1天各肌肉注射1针长效抗生素 (如得米先长效注射液0.5ml) , 可以预防仔猪腹泻, 促进增重, 提高断奶仔猪整齐度, 并能预防猪萎缩性鼻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减少因病毒性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感染。目前在仔猪料中, 添加某些特殊成分, 如抗生素、有机酸、化学合成促生长剂、益生素等, 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和促进生长。
7 控制好环境和小气候
一、死亡原因
通过对我县十个大中型猪场的哺乳仔猪死亡情况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母猪缺乳
母猪缺乳可导致自仔猪因免疫力下降或饥饿而死亡。特别是仔猪没有及时吃上初乳则免疫力下降而导致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5%。
2.仔猪贫血
由于仔猪生长速度很快,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逐渐被消耗,而由于母乳中能得到的铁很少,满足不了生长的需要,此时若不及时补铁,则造成仔猪缺铁,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贫血死亡。此原因造成的死亡病例一般在出生后10~15d,在一些场有附红细胞体存在时,其死亡率明显提高。另外,铜、钴、维生素B12等的缺乏,仔猪不接触土壤及母猪的营养不良也可促使仔猪贫血。
3.压死
设备不佳,分娩舍管理较差,分娩栏中教槽区温度太低可能会迫使仔猪挤近母猪,增加被压死的机会。
4.补料不及时
母猪泌乳量从产后3周起逐渐下降,仔猪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逐渐增加,必须靠补料来完成。若不及时补料,就会阻碍仔猪的生长发育,严重导致死亡。
5.断奶应激
断奶时间过早或早期补料不及时,使仔猪胃肠机能还不完善。使仔猪发生腹泻,导致死亡。
6.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导致死亡其死亡率达到了30%。
二、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对策
1.确保仔猪吃到初乳,保证充足的母乳供应
初乳是仔猪出生3周内的主要营养来源,是仔猪生长的物质基础。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经由初乳移行给新仔猪,以抵御环境中各种病原菌的侵袭。初乳充足,仔猪抗病力强,存活率高。所以要讓仔猪尽快吃到初乳,尤其是在出生后6h。另外,在仔猪出生后24h至48h,让一窝仔猪中一半体重较轻的仔猪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吃2~3次初乳,可达到增加体重和降低死亡的目的。同时泌乳母猪喂哺乳母猪料。并且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护母猪的乳房,防止乳房损伤,如有损伤,应及时处理。在生产上对那些产仔头数过多,产后无奶或少奶的母猪,及时采用寄养措施。
2.加强保温措施
保温对出生猪尤为重要。仔猪出生时,分娩舍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2~25℃,保育箱温度应达到32℃左右。当仔猪出生后,按常规方法将仔猪处理好后需立即把新生仔猪放入保温箱内,待仔猪毛干后再让仔猪吃奶,但须精心照顾。当仔猪找到乳头安静吃奶30min后,仔猪有小便现象,此时,将仔猪再放入保温箱,过30min后再让仔猪吃奶。
3.仔猪及时补料,改善饲料风味
补料的目的是补充母乳的不足,5~7d开始补料。由于仔猪教槽时普遍产生食欲不振,厌食现象。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与存活。因此必须改善饲料风味,引诱仔猪吃食,以供急速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其饲料应选择仔猪料和颗粒乳猪料。
4.补铁、补硒
仔猪出生后必须供给铁质营养素,以促进消化机能及各组织脏器的活动,提高血中血红素量,补充其急速发育的营养需要并增强抗病能力。硒是自主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防止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仔猪缺硒时会突然发病,表现为白肌病、心肌坏死、拉稀、先天无力、并发低血糖、皮下水肿等症状。所以对生后2~3d的仔猪分别注射0.1%亚硒酸钠1~2mL,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5.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制定合理的传染病免疫程序,采用正规厂家生产、运输和保管条件好的疫(菌)苗进行免疫接种。积极治疗发病仔猪,细菌性疾病采用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杜绝疾病隐患,减少发病诱因。
6.建立仔猪肠道有益菌丛的优势
仔猪出生早期投予有效生物制剂,以增加肠道有益菌丛,抑制有害菌(大肠杆菌等)的生存与增殖,增强肠道消化吸收机能,减少应激病症发生。有效减少下痢的发生,且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后果。
7.断奶时间
仔猪腹泻是指3月龄以内的仔猪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群发病,发病仔猪常表现厌食或拒食、消化机能紊乱、腹泻、水肿、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等症状,顽固性仔猪腹泻,治愈后的仔猪常表现生长迟缓、耗料增多、疾病不断、出栏体重小,甚至成为僵猪.
作 者:邓祥林 邓建中 林杰 作者单位:邓祥林(丹阳市延陵镇畜牧兽医站)
邓建中(丹阳市家畜改良站)
林杰(丹阳市皇塘镇畜牧兽医站)
刊 名:农业装备技术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EQUIPMENT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35(2) 分类号:S8 关键词:
摘 要:该文分析了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注意改善日粮品质,加强饲养管理,制订科学免疫程序等。
关键词:仔猪;腹泻;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123-02
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主要有生理性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疾病性因素,而更多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交叉感染。仔猪腹泻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一旦发病将直接影响到断奶仔猪的增重和成活率,进而影响整个饲养周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l],已成为影响和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
1.1 生理性因素
1.1.1 消化道发育不健全 初生仔猪消化道处于发育阶段,消化器官发育程度低,胃肠道短且容积小,分泌胃酸及消化酶的能力较差,消化吸收机能还不健全,容易造成腹泻。
1.1.2 免疫机能不健全 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除从初乳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外,初生仔猪几乎没有免疫力,因应激和免疫能力低容易导致腹泻[2]。
1.1.3 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很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在较低的环境下,不易维持正常体温,极易引起其消化系统紊乱而引起腹泻。
1.2 饲养管理因素
1.2.1 营养性因素 当日粮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因子、皂角苷、棉酚、单宁、非淀粉多糖等,容易引起腹泻。另外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的缺乏或比例不平衡,会导致仔猪胃肠粘膜的结构受损,肠道菌群平衡失调,消化功能下降,引发腹泻。
1.2.2 应激性因素 主要有断奶应激和饲养环境应激。断奶应激主要是母仔分离的心理应激,从母乳转向饲料的营养应激和从分娩舍到保育舍的环境应激,仔猪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容易造成腹泻。饲养环境差,圈舍湿度大、温度低且突变、卫生条件差、空气质量差等容易使仔猪受到刺激,也会引起腹泻。
1.2.3 饲养方式因素 如母猪妊娠期不限饲、突然变换饲料等会影响乳汁质量的稳定,仔猪吮吸而引起腹泻。仔猪教槽时间及方式不正确、转群、分栏、断乳等因素的作用,仔猪也极易出现腹泻。
1.3 疾病性因素
1.3.1 细菌性腹泻(1)大肠杆菌性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主要表现为仔猪黄痢、白痢。多发生在30日龄内仔猪,发病率约为50%,死亡率20%左右[3]。发病猪以排乳白色、灰白色、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为特征,有特殊腥臭味,发病仔猪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迅速脱水、消瘦而死。(2)沙门氏菌性腹泻。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主要是仔猪副伤寒病,1~4月龄仔猪易感,无明显季节性,多因饲养密度大、环境污染、潮湿等及营养障碍而发生,粪便呈黄色水样,恶臭,并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1]。(3)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发病仔猪排红色稀粪,解剖发现小肠后段有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感染后同窝仔猪发病100%,死亡率20%~70%。自然界中该菌分布广泛,部分母猪肠道中有该菌,并可排除,但猪场污染后,很难根除。
1.3.2 病毒性腹泻(1)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肠道疾病,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100%)为特征。5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较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2)流行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染,在猪群中呈流行性传播,一但发病波及全群。发病仔猪粪便水样,小肠充满大量黄色液体并膨胀,肠绒毛变短。(3)轮状病毒。发病仔猪常呕吐、腹泻,脱水严重,粪便水样或糊状,色黄白或暗黑。2~5周龄仔猪多发,发病率50%~80%,死亡率7%~20%,主要发生于寒冷季节。综合防治措施
2.1 注意改善日粮品质 日粮中添加酸制剂和酶制剂,以补足仔猪胃酸的不足和消化酶种类、数量的不足。添加益生素,能维持仔猪肠道正常菌群,促进有益菌生长。另外注意加强冬季保温。
2.2 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保证猪日粮中各种营养素比例的平衡,尽量选用知名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仔猪投喂量要循序渐进,饲养密度适中,早期教槽,逐步断奶,逐步换料,母子逐渐隔离,尽量减少转群、分栏等环境应激,另外加强日常管理和消毒,加强对已发病猪的营养护理工作,及时补盐、补水,控制采食量,药物治疗和肠道护理同时进行[4]。
2.3 疾病性腹泻防治
2.3.1 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模式 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控制猪场的引种。抓好母猪产前产后护理工作,注意猪舍消毒和产后母猪乳头消毒;抓好新生仔猪防寒保暖、及时喂初乳,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2.3.2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认真做好猪瘟、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免疫工作。并且加强免疫效果的跟踪检测,长期污染的猪场可考虑制备毒素抗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做好药敏试验,预防多重耐药菌。
2.3.3 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的独特作用。自2006年始欧盟立法禁止使用抗生素后,微生态制剂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的趋势更加明显。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添加剂可以帮助幼畜禽尽早建立健全肠道正常的微生物区系,从而减少消化道疾病,并促进生长[5]。微生态制剂用于仔猪腹泻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结语
仔猪腹泻病是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腹泻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发病后,要先分析确定引起腹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症下药。还要考虑相关的致病因素,力求从源头上控制病因,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几率,从而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母猪生长期日粮同母猪怀孕期日粮一样, 都会对初生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必须给后备母猪饲喂营养均衡的日粮, 以保证其繁殖系统发育良好和产仔性能优异。怀孕母猪一定要饲喂优质日粮, 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然而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往往容易错误的认为, 只要在母猪分娩前3-4周开始饲喂优质饲料就可以了, 因为他们听说这个阶段是胎儿发育最快的时期 (事实确实如此) , 所以就仅仅从这时候才开始换料, 在此之前, 则饲以较差的饲料以节省饲养成本。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母猪得不到必需的营养成分, 生出的小猪体质虚弱且死亡率高, 断奶时仔猪体重小、外观差。研究表明, 在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诸因素中, 初生体重的作用最为显著。仔猪初生体重越大, 则其断奶体重也越大, 平均而言, 初生体重每相差1磅, 断奶体重就可以相差到7.78磅, 而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 其后期生产性能表现也较好。母猪早期的营养状况影响胚盘大小, 胚盘越大, 则仔猪的发育越好。因此, 必须时刻饲喂母猪以营养均衡日粮, 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母猪怀孕91-110天时, 饲喂高能日粮有助于增加仔猪体内的糖原水平, 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因为初生仔猪缺乏褐色脂肪, 主要依靠肝脏中储存的糖原来提供能量。而出生时由于皮肤潮湿和本身皮下脂肪减少会使仔猪感到寒冷, 需要依靠燃烧糖原来维持体温。所以此项措施有助于减少仔猪寒冷应激, 提高仔猪成活率, 促进仔猪生产性能正常发挥。
2 哺乳仔猪的饲养
2.1 哺乳仔猪开食料的使用
为哺乳仔猪补饲开食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为了补充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仔猪的消化道发育和消化机能完善、减少仔猪断奶后完全采食固体饲料所造成的应激。
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 无法完全适应主要由谷物和油粕组成的日粮, 结果会导致仔猪生长受阻。为了使仔猪由断奶前吮乳为主, 平稳地过渡到断奶后采食不易消化的以谷物为基础的固态饲料, 就必须尽早提供优质的过渡日粮, 任何能够缩短断奶前后这一适应期的日粮, 都会给仔猪生长和仔猪生产者带来益处。使用开食料有利于仔猪断奶时日粮从母乳迅速转变为固体日粮, 哺乳仔猪采食较多的开食料不仅体重更大, 而且胃肠道发育更成熟, 更容易适应断奶时日粮的改变, 在断奶后生长更迅速。
哺乳仔猪使用开食料是必要的, 但开食料的使用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正确的使用开食料,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有时还会引起不良的效果, 影响仔猪断奶以后的生长性能和健康。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 开食料的营养质量、开食料的采食量和开食料的抗原性。高营养质量、易消化、饲料抗原性低以及保证一定的总摄入量是使用开食料成功与否的关键。此外, 开食料的使用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开食料应该是仔猪喜欢采食并且是容易消化的日粮;
(2) 开食料的物理特性要适合仔猪的采食 (片状、小颗粒状或碎屑状比粉状饲料更适合仔猪的采食) ;
(3) 所使用的开食料饲槽必须便于仔猪接近和采食;
(4) 开食料饲槽应该放在仔猪不容易发生拥挤和碰撞的地方;
(5) 开食料的投放应该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6) 饲槽应该保持清洁卫生, 保证开食料新鲜, 没有发酵的味道以及其它异味, 经常彻底清理饲槽, 剩料要及时清除掉 (可以投喂给母猪) ;
(7) 为促进仔猪采食开食料, 每天应该适当的把母猪和仔猪分隔一定时间 (如8小时) 。
2.2 哺乳仔猪疾病的防治
仔猪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接触到各种微生物, 包括环境中的和藏匿于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一些常规管理措施, 如断齿、阉割和断尾等, 都会造成创口而给细菌感染提供条件。
有效预防仔猪早期患病的措施包括:
(1) 确保仔猪的生活力;
(2) 出生时控制好温度, 避免过度寒冷;
(3) 确保仔猪吃到初乳, 尤其是出生后的最初6小时;
(4) 维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避免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5) 采取谨慎的寄养措施;
(6) 使用广谱抗生素, 如先锋霉素预防和有效治疗疾病, 以下主要从初乳的营养功能和抗生素先锋霉素使用的角度概述了哺乳仔猪疾病防治方面的一些研究发现。
新生仔猪吃不到初乳是活不长的。初乳是一种高脂肪食物, 它能帮助仔猪存活并使仔猪在断奶前迅速在体内积聚起脂肪, 初乳还含有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 从而能帮助新生仔猪在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前战胜肠道病原微生物。仔猪肠道的成熟过程主要受营养和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控制, 初乳和常乳都含有高水平的、可促进肠道发育和成熟的生长因子。目前看来, 初乳在预防仔猪发生严重肠道疾病的过程中, 所起的作用比以前认为的更为复杂。将牛奶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再将各个成分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菌毛 (这些菌毛是突出于大肠杆菌表面的线状物, 它能通过受体粘附于肠道上皮) 在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牛奶的各种成分中, 有一种成分特别能预防菌毛的粘附作用。这种物质事实上并不是碳水化合物, 而是K-酪蛋白, 这是一种分子很大的蛋白质。将其提纯后灌入肠道, 如果灌入的时间正好是仔猪对大肠杆菌感染最严重的阶段, 则有可能预防大肠杆菌在仔猪引起疾病。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球虫病越来越被认为是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 (Isosporu suis) 引起的, 主要侵害幼猪, 即侵害乳猪。受害猪通常在8-15日龄发生腹泻, 所以此病也被称为“10日下痢”。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母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球虫病的发生, 从而提醒我们, 母猪尤其是妊娠母猪营养需要加强。
由于对母猪的有效免疫, 新生仔猪的大肠杆菌性腹泻已经不太常见, 因此仔猪尽快吃到充足的初乳即可得到保护。然而不能忽视各种致病因子对存活仔猪的影响。近期研究结果证明, 有计划的在断奶前的保健方案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先锋霉素, 不仅可以使仔猪保持一个健康的体态, 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仔猪日增重, 而且有助于提高仔猪抵抗疾病的能力, 降低仔猪死亡率。这种抗生素对于造成仔猪断奶前死亡的所有病原菌都有效, 并且使用10年以来尚未出现抗药性。在高发病地区进行预防投药措施, 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 而且其使用量比出现临床症状后治疗使用的抗菌药物总用量要少得多。先锋霉素的使用方法很简单, 第1次在出生时使用, 第2次的注射时间和防治支原体感染的时间相同, 第3次在断奶时使用, 不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虽然抗生素保健方案作为一种保健管理工具能够增强优良管理措施的效果, 然而这样的方案绝对不能够取代优良的管理和兽医措施。养猪者应该意识到, 无论在断奶前是否实施抗生素添加方案, 都绝对不能忽视关键的管理措施, 如全进全出制、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猪群免疫接种以及早期隔离断奶等。
3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
3.1 仔猪早期断奶日龄的确定
目前关于仔猪早期断奶理想日龄的争论颇大, 众说纷纭。研究表明, 仔猪任何日龄断奶都会存在应激反应, 但是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猪舍的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和有效控制疾病, 养猪生产者还是希望仔猪尽早断奶。近几十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仔猪断奶日龄已经从7-8周龄缩短到了3-4周龄, 而在北美养猪业中, 14天或更短的日龄断奶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确定仔猪适宜断奶日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主要包括仔猪本身消化系统的成熟程度和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母猪的利用效率和年生产能力的提高程度, 猪场的配套设施质量及完备程度等。
仔猪消化系统成熟程度的衡量指标是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能力。
(1) 在仔猪生长阶段, 胃肠道组织的生长发育快于其它组织, 整个消化道发育在20-70日龄之间速度最快;消化道的迅速生长表明其吸收能力在逐渐增强, 从这一点上来看, 仔猪的断奶应该在20日龄以后。
(2) 一般而言, 仔猪消化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强, 0-25日龄仔猪的乳糖酶活性很高;21日龄后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开始上升;未断奶仔猪0-5周龄期间肠道中的脂肪酶活性逐周几乎成倍增长, 但3周龄至5周龄断奶则其活性不增长, 经1-2周后才恢复;28日龄断奶时, 胰脂肪酶、小肠胰蛋白酶、空肠糜蛋白酶在断奶后活性不降低或降低后更容易恢复到或超过原有水平, 但是17日龄或者21日龄断奶似乎更有利于促使胰淀粉酶向空肠释放。因此, 从消化酶活性的角度上看, 3周龄断奶似乎更有利一些。
(3) 仔猪一般到8周龄以后才会有较为完整的胃酸分泌能力, 这严重影响了8周龄以前断奶仔猪对日粮蛋白质的充分消化, 然而这一限制因素对仔猪断奶日龄的限制可以通过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制剂或对饲料原料进行酸化处理来解决, 因此胃酸分泌能力对仔猪断奶日龄的影响不是那么显著。
仔猪免疫系统, 特别是来自母源的被动免疫, 在仔猪早期抵抗外来病原的侵害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3周龄以后, 仔猪获得的被动免疫处于最低水平, 到4-5周龄时自身免疫系统才开始发挥作用。从此意义上讲, 仔猪断奶日龄似乎至少应该控制在4周龄以后。然而近年来北美兴起的仔猪早期隔离断奶则采用了早期母仔分养而阻断疾病循环的方法。从预防的角度讲, 10日龄内断奶可有效预防猪链球菌病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12日龄内断奶可预防沙门氏菌病;14日龄内断奶可预防巴氏杆菌病和支原体病;21日龄断奶可预防伪狂犬病和放线杆菌病。然而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英国猪场仔猪在19-32日龄断奶的占92%, 而19日龄前断奶的所占比例很少, 2周龄内断奶更不切合实际。
欲使母猪一年内尽可能多地提供仔猪, 撇开遗传因素, 唯一的办法是通过缩短母猪的泌乳期而增加其年产胎数来实现。然而, 通过缩短母猪的泌乳期来增加年产仔数的措施并不是绝对的, 它也有一定的限度。实践证明, 泌乳期为28-45天, 对断奶后母猪的发情、配种时间和受胎率无明显影响。如断奶过早, 母猪的繁殖性能就会受到不良影响。此外, 超早期断奶还会缩短母猪的繁殖寿命。
优良配套设施不仅包括合理的猪舍设计和养猪设备及完善的饲养管理, 还包括断奶前的适时补料和断奶后饲喂体系的正确选择。断奶前的适时补料可以促进仔猪的发育, 早日达到断奶要求, 从而达到提前断奶的目的。而目前由于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和喷雾干燥血粉等血液制品的开发和利用, 断奶仔猪的阶段饲喂已经从二阶段转变到了三阶段, 最近有人甚至提出了四阶段饲喂方法。这些新喂法可以接受仔猪的更小体重断奶, 即可以将仔猪的断奶日龄随之适当提前。
综上所述, 只要具备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和育肥的各项饲养管理条件, 就可以尽早进行断奶 (18-23日龄) 。而根据我国目前大多数猪场的情况, 我们推荐28日龄左右断奶为宜。
3.2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1) 消化器官功能不发达;
(2) 消化酶活性降低;
(3) 免疫功能不健全;
(4) 断奶应激;
(5)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这里将主要介绍如何通过日粮调控有效防治腹泻病的发生。
调节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及组成。
饲粮蛋白质水平及组成与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密切相关。一般而言, 断奶仔猪饲料的适宜粗蛋白水平应在18%左右, 但蛋白质来源不同, 日粮适宜的粗蛋白水平也不同。选择早期断奶仔猪的蛋白质来源时, 不但要考虑蛋白质的消化率、适口性, 还要考虑氨基酸的平衡性和能否为仔猪提供最佳免疫力等方面。
早期断奶仔猪由于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发育不健全, 因此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日粮, 但可较好地利用奶蛋白和高消化性动物蛋白质。所以应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如鱼粉、蚕蛹粉、奶粉等) 并通过平衡氨基酸来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可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 而且还可以改善饲料的利用率, 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此外, 由于蛋白质是日粮主要抗原物质的来源之一, 因此还应注意饲粮蛋白质的品质, 减少饲料中的抗原因子和过敏性物质, 防止异常性免疫反应的发生。
饲喂早期断奶仔猪的大多数日粮包括脱脂粉、乳清蛋白精料、鱼粉、喷雾干燥猪血粉、豆粕以及进一步加工的豆制品。其中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被认为是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必需蛋白质饲料。喷雾干燥猪血浆粉一方面可以作为仔猪的免疫球蛋白来源, 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香味剂的作用。然而猪血浆蛋白粉中的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相对较低, 因此在日粮中使用时必须注意使这两种氨基酸含量达到正常水平。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糖类产品。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中需要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如乳糖;而像淀粉这样的碳水化合物则很少会被仔猪利用。乳糖对断奶仔猪的作用在于其甜度高、适口性好、易于消化, 而其更主要的作用在于其发酵产酸能够维持仔猪的肠道健康。乳糖与其它的糖类不同, 乳糖是肠道乳酸杆菌的最佳营养来源, 而其它菌类则不能利用乳糖。这一特性表明, 乳糖在有效防止断奶仔猪腹泻发生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乳糖通常的推荐量是:在2.2kg-5.0kg仔猪日粮中占18%-25%, 在5.0kg-7.0kg仔猪的日粮中占15%-20%, 在7.0kg-11.0kg仔猪的日粮中占10%。
由乳糖使用得到的启发是, 可以将能够合成的并能被肠道内益生菌利用的糖类添加到饲料中, 这可能是维持仔猪肠道健康的良好方法。非淀粉多糖即为其中之一。非淀粉多糖不易直接被仔猪消化利用, 但可作为肠道内益生菌株的能量来源, 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 防止消化功能紊乱。另有报道证实, 给仔猪饲喂植物多糖或甜菜渣纤维可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此外, 最近的研究表明, 寡糖类如甘露糖、果聚糖和β-葡聚糖等具有抵抗仔猪特殊病原体的能力, 对于断奶仔猪腹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然而这些物质的报道作用效果并不总是一致, 尚需深入的研究来评估它们的使用潜力。
3.3 调控仔猪日粮的酸度
仔猪断奶时的消化器官不够发达, 消化机能不够完善, 胃酸分泌量降低, 直到断奶3-4周后, 胃酸分泌才达到正常水平, 严重影响仔猪对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而断奶仔猪日粮中含有的鱼粉、豆粕及矿物质混合物等具有较高酸结合力的成分, 也会中和胃内的酸度, 使胃内pH值升高, 这不仅会影响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的有效发挥, 而且还会为病原菌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因此,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应适当添加酸化剂。添加酸化剂对仔猪日增重的影响随酸化剂的种类及仔猪的日龄而有所不同。复合酸化剂比单一酸化剂效果好而稳定, 且用量小;酸化剂在仔猪4周龄前使用效果不明显, 4-5周龄效果最好, 6周龄以后效果减弱。对于泌乳力差的母猪, 应该促使仔猪早采食、多采食, 以增强酸化剂的使用效果。目前市场上酸化剂种类较多, 如磷酸、盐酸、柠檬酸及延胡索酸等, 对于防治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生产性能以及减轻仔猪断奶应激都有一定的作用, 实际生产中使用比较多的是柠檬酸, 其在仔猪日粮中的添加量可达到1.5%, 使用效果显著。
理论上来讲, 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提高日粮的酸度, 降低仔猪胃内的pH值增强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健康状况, 从而减轻仔猪的腹泻, 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 但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酸化剂使用者的基础日粮成分、酸化剂的种类和添加剂量、酸化剂使用对象的年龄和体重以及酸化剂和其它营养素可能存在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酸化剂的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3.4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添加剂
中草药添加剂和益生素添加剂对于断奶仔猪腹泻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中草药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作为饲料添加剂, 具有增强动物营养, 改善动物机体代谢的功能。中草药可以同时提高仔猪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而且以提高体液免疫为主。中草药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确有较好防治效果, 虽然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和中草药疗效慢以及使用剂量大等限制了中草药添加剂的使用, 但中草药添加剂防治断奶仔猪腹泻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益生素是猪肠道内的正常菌群, 具有在胃肠道内产生有机酸或其它物质来抑制致病性细菌的能力, 进而可以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病发生。目前使用较多的益生菌主要有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链球菌和酵母菌, 其使用效果与使用时间、动物应激程度、动物年龄等诸多因素有关, 一般在饲养环境较差时使用效果较好。
3.5 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研究新发现
3.5.1 谷氨酰氨在仔猪日粮中的使用
L-谷氨酰胺 (Glutamine, Gln) 是动物血液和母猪乳汁中一种含量非常丰富的氨基酸。L-谷氨酰氨是谷氨酸的衍生物, 一般情况下并不被认为是仔猪日粮中的必需成分。然而无论是在动物还是在人体上的研究都表明, L-谷氨酰氨在应激时可以保护肠黏膜免受损伤, 并且它也可能是免疫系统抗体分泌细胞的能量来源。最近, 莫斯科的研究者用L-谷氨酰氨作了一系列的试验, 结果表明, L-谷氨酰氨对于仔猪疾病抵抗力具有提高作用。
3.5.2 利用糖类的协同作用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乳制品在幼畜日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仔猪很容易就可利用乳糖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最近来自美国的研究证实, 2-3周龄断奶的仔猪可和有效利用乳糖一样, 同样好的利用蔗糖。在他们的试验中, 仔猪在3周龄断奶, 进行两阶段饲喂, 全乳糖日粮中的乳糖含量为20%, 乳糖和蔗糖的比例分别是100∶0、75∶25、50∶50、25∶75、0∶100。结果表明, 蔗糖可有效替代断奶仔猪日粮中50%的乳糖, 然而当日粮中的蔗糖比例大于50%时。此外, 在利用含糖副产品所做的试验中也得出结论认为, 将乳糖和其它简单糖类 (如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等) 加入断奶仔猪日粮中会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
母猪产后21天左右的泌乳量最多,以后就逐渐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前做好仔猪的诱食工作。提早诱食补料能促进仔猪消化机能提前发育,促使胃底腺因受诱食料的刺激提早分泌盐酸。胃中盐酸能阻碍病菌生长,防止仔猪下痢;盐酸又能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为以后断奶打下基础。那种自以为母猪泌乳性能很好,不必太早诱食的观念是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不了解诱食工作对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二、诱食过迟造成的后果
1.仔猪在哺乳期吃不到足够的母乳,饥饿时就会乱啃猪圈里的东西,造成哺乳仔猪红白痢严重。
2.仔猪的生长发育受影响,强壮的仔猪就会抢夺弱小仔猪的乳头,造成一窝猪整齐度很差,甚至形成僵猪。
3.仔猪断奶困难,断奶后疾病多。
三、仔猪如何诱食
1.选择好的诱食料:针对仔猪喜欢香甜酸味的饲料,诱食的饲料首先要有诱食性,营养适合仔猪的消化系统,仔猪嗅着香吃着甜适口性好,越吃越喜欢吃。诱食料必须含有与母乳相同的营养剂,以便补充母乳的不足。猪的味觉和嗅觉非常发达,猪的味觉、嗅觉与人的味觉、嗅觉又有不同,人闻着香、觉得好吃的东西,猪不一定喜欢,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优质诱食颗粒料,这对早期仔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2.诱食开始的时间:国外饲养的仔猪出生3天就开始诱食,我们要求对外三元仔猪最晚5~7日龄就开始诱食,内三元仔猪最晚7~10日龄就要开始诱食。
3.诱食的操作规程:诱食第1天,可把优质诱食料少量撒在或用手指抹在母猪的乳头上,让仔猪在吃乳时进行舔食,第2天可将诱食料抹在乳猪的嘴内,第3天就可将诱食料少量撒在料盘中。
4.诱食的原则:由于所有的诱食料都像牛奶一样是营养最丰富的,潮湿以后很容易变质,仔猪添加诱食料必须遵循“少量多次,逐次增加,保持新鲜”的原则,这是仔猪诱食的关键。吃不完的可清扫给母猪吃,以免浪费,也避免仔猪吃到变质的饲料,引起下痢等疾病。一般开始时每天5~7次,以后可每天3~4次,对一些弱小的仔猪,可以额外补喂,促其正常生长。
5.饮水的补充:由于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特别是由于母乳脂肪含量高,诱食料往往是干料,消化吸收需要较多的饮水,更由于仔猪所处的环境温度高,奶中的水分是远远不够的,故从仔猪2~3日龄起就应补充清洁的消毒饮用水,同时在水中少量添加甜味剂、酸味剂和营养剂,但必须注意,饮水一定要干净,也可用凉开水,并且每天换几次,要保持饮水新鲜。
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山药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8日龄断奶仔猪1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各处理间试验仔猪体重经统计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山药,添加量分别为0.5%、1.0%、2.0%,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随着山药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不断提高,但差异不显著;日粮中添加1.0%、2.0%的山药能够显著提高GSH-Px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还能够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以添加1.0%山药效果最好,将山药作为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家畜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作 者:赵振国 段小卫 ZHAO Zhen-guo DUAN Xiao-wei 作者单位:赵振国,ZHAO Zhen-guo(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石羊集团农牧有限公司杨凌分公司,陕西,杨凌,712100)
段小卫,DUAN Xiao-wei(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临潼,710600)
上官奔
渑池县畜牧局 河南渑池 472400 联系电话:*** 邮箱:1067846610@qq.com 每年的冬春季节母猪产仔高峰期,仔猪发生腹泻性疾病比较多见。据有关资料统计数字表明,有许多猪群仔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病死率高达15%-20%左右,由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其中哺乳仔猪至断奶前后发生腹泻而引起死亡的约占20%-25%。由此可见,腹泻性疾病对养猪业的持续发生危害很大,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
一、细菌性腹泻
仔猪细菌性腹泻主要有红痢、黄痢、白痢,仔猪副伤寒、增生性肠炎、痢疾等。
(一)仔猪红痢
1.临床症状。仔猪红痢主要发生在1~7日龄的仔猪,以1~3日龄多发,特别是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发病率最高,二、三胎次之,四胎母猪所产仔猪很少发生。仔猪发病时排出红色的稀便,有时为黑色或高粱米糠色。病变可见胃肠胀满,充血、出血。
2.预防和治疗。(1)母猪产前15天和30天各注1次红痢疫苗,5~10毫升,第二、三胎在产前15天注射1次即可。(2)治疗用磺胺类药物、氟苯尼考等。
(二)仔猪黄痢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7日龄的仔猪,以1~3日龄多发,特别是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发病时排出黄色稀薄如水的粪便,粪便中含有气泡和凝乳块,腥臭味。剖检可见胃肠胀满充气,小肠呈半透明状,里面充满黄色物质。
2.预防和治疗。(1)母猪在产前15~20及30~40天各注射1次四价基因工程疫苗,每次4~5毫升;母猪在产前进行彻底消毒;保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仔猪出生后3天注射0.5毫升的庆大霉素,7天、21天各注射1次,1毫升/次。或仔猪出生后的24小时注射1针普达康,体重1千克以下0.1毫升,1千克以上为0.2毫升,第5天再注射1次。(2)治疗时可注普达康、庆大霉素和硫酸阿托品,2次/天,连用2~3天;痢康,每千克体重2.5毫克,1次/天,连用2~3天(肌注);顽固性腹泻时,使用痢康+阿莫西林(混合注射)或痢康+新泻痢必克(分开注射)。
(三)仔猪白痢
1.临床症状及病变。仔猪的白痢多发生在出生后7~30天,以10~20天为高峰期,发病率50%以上,死亡率20%~30%,仔猪发病时排出黄色、灰白色、白色稀薄如水的粪便,粪便呈腥臭味,碱性。剖检可见胃胀满,充气,表面呈树枝状,小肠呈半透明状,内含大量的食糜。
2.预防和治疗。预防同黄痢。治疗:(1)大蒜16克,锅底灰60克,将大蒜捣烂与锅底灰均匀,用水拌成糊状,每天灌服2次,每次3克,连用3天;(2)大蒜2~3瓣捣碎,乳酸菌素3~4片,碾细末,混合灌服,每天1~2次,连用3天;(3)紫皮大蒜5个,白酒500克,水250克,将大蒜捣成糊状和白酒、水混合,20日龄猪3~5毫升/次,每天1~2次,连服2~3天。
治疗黄白痢疾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口服补液盐,1000毫升水+20克葡萄糖+3.5克食盐+2.5克小苏打+1.5克氯化钾,保护率81%~100%(2)黄连素2次/天,2毫升/次,交巢穴注射;(3)硫酸阿托品5~10毫升/次,交巢穴注射;(4)蛋清霉素:选新鲜的鸡蛋,用消毒好的针头10~15毫升,加青霉素40国际单位或氯霉素2~4毫升,每次仔猪颈肌肉注射或交巢穴注射4~5毫升,1~2次可治愈。(5)用痢菌净配合阿托品注射液作交巢穴注射,痢菌净3毫克千克体重,硫酸阿托品0.1毫克千克体重注射,每天2次,3~5天可治愈。(6)1~15日龄的仔猪,每头每次蟾毒康(0.6~0.7毫升)+地米(0.5毫克)+维生素B1(0.6毫升)+氨苄西林钠(0.05克)混合1次肌注射,2次天,连用2天,日龄大的可适当加量。
二、病毒性腹泻
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该病多发生于12月份到来年4月份,以10日龄的仔猪多发。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呈酸性,pH值小于7。剖检可见胃胀满,充血、出血,肠充盈,充血、出血,呈半透明状。
2.预防和治疗。(1)预防同轮状病毒;(2)排疫肽(每50千克体重1毫升)+白细胞干扰素(每40千克体重1毫升)+黄芪多糖(每1千克体重0.2毫升)。
三、寄生虫类的腹泻
1.发病的症状。该病主要由球虫、鞭形虫、线虫所引起,多发生于10日龄左右的仔猪,表现腹泻,排出恶臭的粪便,有的粪便中可检测出虫体。
2.预防的措施。(1)母猪在产前7~28天可驱虫,以净化体内寄生虫;(2)仔猪出生后4~5日龄口服球虫净等刺激性小的药物;(3)仔猪在哺乳期间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四、营养不良性腹泻
1.病因。该病主要是由于贫血所致。仔猪出生后体内只含有50毫克铁,而每天需要7毫克,母乳中只能提供1毫克,8天后机体内铁就被耗尽,10天后就会表现腹泻的症状。
2.症状。仔猪精神萎靡不振,生长缓慢,背毛粗乱无光,可视黏膜苍白,腹泻消瘦,有时会出现水肿,最后衰竭而死亡。
3.治疗措施。仔猪出生后1~3日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2毫升的牲血素或血来丰,7~10日龄再注射1次。
4.注意事项。(1)仔猪补铁时最好补铁硒制剂,否则机体在缺硒时,补铁立即死亡;(2)若补单一的铁制剂,可在补铁的同时补硒;(3)仔猪发生黄痢时禁止补铁,否则会出现注射部位肿胀,发绀,最后致死;(4)补铁必须补2次,可终生防止仔猪贫血。
五、乳汁过浓性腹泻
1.病因。主要是由于母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过高所致。仔猪的胃肠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差,常因消化不良而造成下痢。
2.防治措施。(1)防止母猪过肥,严格控制好妊娠母猪后期、哺乳期的饲喂量,防止蛋白质、脂肪偏高;(2)合理添加脂肪;(3)适量补充血粉、鱼粉;(4)及时调整日粮水平;(5)必要时早期断奶。
六、消化不良性腹泻
1.病因。仔猪出生后补料过晚,使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消化机能不完善,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吸收率低所致。
2.防治措施。(1)仔猪出生后5~7天开始补料,饲料应全价、易消化、适口性好;(2)仔猪出生后3日龄饮用20℃左右的1%的乳酸水或0.8%的稀盐酸水,以促进消化器官分泌盐酸。
七、中毒性腹泻
1.病因。仔猪出生后所补饲的饲料发霉变质所致。饲料一经发霉后,进入血液循环,就会致肝细胞变形、变性,淋巴细胞水肿、坏死,导致肝细胞解毒功能下降,淋巴细胞免疫机能下降,从而使仔猪发生腹泻。
2.防治措施。(1)防止饲料霉变,决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2)发生腹泻后立即饮0.2%的硫酸铜溶液或0.5%到1%碘化钾溶液,同时饲料中拌入100国际单位的制霉菌剂。
八、神经性腹泻
1.病因。仔猪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过低所致。温度过低时,仔猪胃肠消化能力减弱,胃中所分泌的凝乳酶减少,致使乳汁中的蛋白质消化率降低,从而发生腹泻。
2.防治措施。(1)母猪在寒冷的冬季产仔时,应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中;(2)仔猪出生后1~3日龄温度为30~32℃,4~7日龄28~30℃,哺乳期为23~25℃,温度最高不超过34℃。
九、低血糖性腹泻
1.病因。主要是泌乳不足、患大肠杆菌病、胃肠吸收障碍时均可发生本病,吸乳不足,乳汁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小,分泌消化酶的能力降低,导致胃肠道吸收率下降而发生腹泻。
2.防治措施。(1)仔猪出生后体重低于0.9千克的,应口服10%~25%的葡萄糖10~20毫升;(2)防止母猪产仔后无乳或乳汁减少。
十、应激性腹泻
1.病因。仔猪发出腹泻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断奶应激(心理应激、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它能使机体的抗体水平下降三分之二,能引起肠绒毛萎缩,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下降。
2.防治措施。(1)仔猪断奶后维持原圈1周;(2)仔猪断奶后2周以内应维持原来的饲料不变;(3)仔猪断奶后饲喂的原则是“少喂勤喂”;(4)仔猪断奶后应在饲料中合理的添加抗生素、消化酶、有机酸,以控制腹泻病的发生;(5)饮用电解多维水;(6)有效降低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使蛋白的水平为16%~18%,故应在饲料中加入0.1%~0.2%的赖氨酸。
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控技术
一、健全生物安全措施
1.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全部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交叉传染。
2.妊娠母猪于分娩前14天,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每公斤体重0.2-0.3毫克,驱虫一次。
3.分娩舍与保育舍进猪前10天要全面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干燥后用1%菌毒敌或百毒杀(3升水中加1毫升药液)消毒2次,然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次,空舍3天后再进猪。
4.分娩舍与保育舍每周坚持用0.05%的过氧乙酸或0.5%的强力消毒灵等带猪消毒2次。5.临产母猪提前3天用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卫康消毒液喷雾猪体消毒后再进入产房待产。
6.进入分娩舍的所有物品、用具、饲料及人员必须经消毒才能进入。
二、改善饲养管理
1.分娩舍保持温度18-20℃,培育箱的温度为:1-7日龄32-34℃,8-12日龄30-32℃,15-30日龄28℃。
2.分娩舍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冬暖夏凉,无吸血昆虫及鼠类等。
3.母猪分娩完后,产床要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母猪的乳房及乳头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然后再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仔猪出生后要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将全身擦洗干净,并让其尽快吃上初乳。
4.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防止感染。
5.仔猪7日龄开始,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给其补料,以锻炼其肠胃的消化机能。尽可能在饲料中按0.2%添加唯生态C211(微生态制剂,大连三仪研发),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防止仔猪腹泻。
6.对哺乳母猪要给予全价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部需要,使仔猪可获得充足而营养成分完全的乳汁。母猪的乳汁过浓,乳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高,仔猪吃后消化不良,可引起仔猪下痢。母猪的乳汁稀薄,营养不全,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引起白痢的发生。
7.让仔猪饮用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吃脏水和粪尿等,否则易引发下痢。
8.仔猪实行早期隔离断奶,28日龄断奶后,母猪离开分娩舍,仔猪在原产床上停留5天,然后全部转至离分娩舍100-200米以外的保育舍隔离饲养,并以原窝组群,以切断和控制传染源在种群与子代之间的相互传染。
三、免疫预防
1.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天。每头猪后海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4毫升,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病毒性腹泻。
2.妊娠母猪于产前40天和15天各肌肉注射1次,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每次每头5毫升,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仔猪黄、白痢。
3.母猪分娩前6-7周,每头肌注CR型仔猪腹泻混合菌苗2毫升(1头份),首免后3-4周,每头再肌注2毫升(1头份),可预防大肠杆菌、C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4.仔猪副伤寒活菌苗,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5-10毫升,给断奶仔猪灌服,5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预防仔猪沙门氏菌病。
5.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病二联活疫苗:母猪产前5周和1周各肌注1毫升,免疫期为4个月;仔猪断奶前7天,每头肌注2毫升,免疫期半年。
上述提供的各种疫苗,仅供防控疫病时参考使用。当前在养猪生产中预防仔猪腹泻使用细菌苗的不多,病毒性疫苗也要根据动物疫情和本猪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不是疫苗用的越多就越安全。根本的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适当的使用疫苗接种,实行药物保健,就可有效的防止仔猪各种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四、药物保健
1.母猪临产前3天,每头肌注长效土霉素2次,每2天注射1次,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或者每头肌注抗菌肽(抗菌活性肽,大连三仪研发),每60公斤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可预防母猪产后发生的各种感染(如乳房炎、阴道炎及子宫内膜炎等),保证乳汁的质量,有利于防止仔猪发生各种腹泻。
2.仔猪出生后1日龄与4日龄,每头各肌注排疫肽(高免球蛋白)1次,每次每头0.25毫升;或者肌注倍康肽(猪白细胞介素-4),每次每头0.25毫升,可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抗病力。同时于1、2、3日龄各口服畜禽生命宝(腊样芽孢杆菌活菌)1次,每次每头0.5毫升;或者与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之前用“止痢宝”(嗜酸乳杆菌口服液,大连三仪研发),每次每头喷嘴1毫升,第二天每头再喷嘴2毫升。可有效的防止仔猪红、黄、白痢的发生。
3.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之前,于1、7、21日龄每头肌注速解灵(第三代头孢菌素)0.2、0.2、0.4毫升,也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
4.仔猪2日龄,用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滴鼻,每个鼻孔0.5毫升,可防止哺乳期间发生伪狂犬病。仔猪35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
5.仔猪3日龄,每头肌注牲血素1毫升及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0.5毫升;或者肌注铁制剂1-2毫升,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缺硒及腹泻的发生。
6.仔猪7日龄补料开食,可于1吨饲料中添加金唯肽C211或益生肽C211(乳猪专用微生态制剂,三仪研发)500克,饲喂10天,可促进消化机能,调节菌群平衡,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促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饲养生态环境,防止各种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7.仔猪断奶前3天,每头肌注猪用转移因子或者倍健(免疫核糖核酸)0.25毫升,可有效的防止因断奶时可能发生的断奶应激、营养应激、饲料应激和环境应激等,避免由于应激而诱发保育仔猪发生多种疫病和腹泻
8.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于1吨饲料中添加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排疫肽,大连三仪研发)500克,加黄芪多糖粉800克,溶菌酶(一种水解酶,大连三仪研发)200克,连续饲喂14天;或于1吨饲料中添加氟康王(氟苯尼考,微囊包被的干扰素与转移因子)400克,板兰根粉800克,抗菌肽200克,连续饲喂14天;可有效的预防断奶后发生各种应激诱发的多种病毒病与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保育仔猪健康生长。
9.如饲料中无法加药,可改为饮水加药,饮用电解质多维加葡萄糖粉加黄芪多糖粉加溶菌酶或干扰肽,连续饮用12天,也可收到良好的防止疫病发生的效果。保育仔猪转入育肥舍之前,与每吨饲料中加2克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连续饲喂1周,间隔7天后再喂1周,驱虫1次。
仔猪的疫苗免疫,如猪瘟、口蹄疫、兰耳病、气喘病及链球菌病的疫苗接种,按免疫计划与程序进行,与防止仔猪腹泻是相互相成的。
五、仔猪腹泻性疫病的治疗
对仔猪的腹泻性疫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改善饲养管理,加强对环境的控制,消除各种应激因素的前提下,采取细胞因子疗法、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并结合对症治疗方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病毒性腹泻的治疗
方案1:排疫肽(免疫球蛋白,可增强免疫力,中和各种毒素),每5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与干扰素(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每4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与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0.2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口服溶菌酶,每日2次,每头每次2毫升,连服3天,并加服口服补盐液300-500毫升。
方案2:倍健(免疫核糖核酸,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每2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与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抗感染),每15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与双黄连注射液(抗病毒,抗感染,增强免疫力),每公斤体重0.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口服抗菌肽,每日1次,连服3天,并口服电解多维加葡萄糖粉。
2.细菌性腹泻的治疗
方案1:排疫肽(每50公斤体重1毫升)加猪用转移因子(每40公斤体重1毫升)与穿心莲注射液(每头仔猪2-3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口服溶菌酶加电解质多维,或者口服杨树花(提取物)加电解质多维,每日2次,连用3天。
方案2:倍健加倍康肽与双黄连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口服抗菌肽加电解质多维或者口服杨树花(提取物)加口服补盐液,每日2次,连服3天。
仔猪红痢发病急、死亡快,可用排疫肽加转移因子或者倍健加倍康肽混合肌注,同时配合穿心莲注射液与10%氟苯尼考注射液混合肌注,每日2次,连用3天;口服溶菌酶或抗菌肽加电解质多维,疗效尚佳。3.非病原性腹泻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