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精选10篇)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1

浪桥中心学校---李润

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中学生物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但对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实验课教学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往往被淡漠。实验课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生物课堂教学最薄弱的一环。这一问题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实验课教学的停滞不前已影响生物教学整体的改革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进生物实验课教学提出个人见解。

一、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实习和观察等实践环节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形成科学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生物课程应重视实验教学。

二、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分析

据了解,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的开设情况不容乐观,这里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一方面,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多年不进行统一考试,不对生物实验教学进行评估,更不管各校的生物教学开展情况,加上中考生物考分比值小,学校领导的应试教育观念没有根本扭转,不能对生物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学校把生物学科看着是“副科”,让专业生物教师改教其他“主课”,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业生物老师,都是一些其它专业的兼职生物课,他们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他们的“主课”上了,这些教师在生物实验技能上存在很大问题。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由于经费问题、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硬件设施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现阶段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其具体表现在:

一、教师观念的错位,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许多教师在让学生做实验时,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实验机会,但没有在实验中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在介绍实验原理时,讲的实际是实验步骤,而在每一个实验步骤中,教师没有去挖掘教材,学生不能理解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整个实验教学中,教师由于没有重视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还有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因为到初三实验考试时,学生只要记住实验操作步骤和结论,就能顺利过关,不必知其所以然;还有一些教师将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是自己在实验室将实验结果做好后带到课堂让学生看看了事,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许多教师也认为实验教学重要,但只认为它是理论课不可缺少的辅助,实验也是围绕知识目标而开设的,教师没有意识到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中,侧重于知识,在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中,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实验教学,人为地割裂了目标定位,造成目前实验教学状况——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知识巩固、轻能力培养,这样的实验教学严重妨碍了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宗旨。

二、实验教学模式僵化,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目前,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在每次实验课上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讲教材中规定的,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照着老师的样子做,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实验教学安排和管理不合理

实验课与理论课一样都是大班上课,四、五十人在一起做实验,人多、空间小,往往是三四个学生做一个实验,看的多、做的少。由于人多,教师只能是走马观花地指导实验,经常是学生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该下课了。一次实验课下来,教师累得够呛,学生还没学到什么,实验效率很低。

在新课改下农村生物实验教学实施对策

一、提倡和发扬生物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和行为上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以主人翁的意识和情感投入到课程改革中。这要求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学校建设合格的生物实验室,科学设计实验室,选择设备配置,管理建设实验室,最大效力地发挥实验室的多功能性。在实验室建设中,我们不妨改变生物实验室的座位设计,变传统、刻板、一律面向教师和黑板的单一式为合作、实验、探究和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便捷、有效、生动、活泼的友好坐式。

在学校实验室,任课教师要参与到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中,并且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实验,在实验中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每次实验是否能达到实验的预期要求。

二、降低生物实验成本

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指出:“应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农村中学条件仍然比较落后,教师要养成节俭节约的美德。要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发动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易得的物品来代替实验器皿,如用废弃的易拉罐、饮料瓶、包装容器等,做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和启发学生善于利用和创造,要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不一定非要到实验室才能完成,许多实验在生活中就能做。例如,探究蚂蚁的通讯。这样既延伸了学习的空间,扩大观察和实验探究的视野,又能使学生能认同人与生物圈的密切关系。另外教师还应注意留心身边可以成为生物教学资源的资源,在本校实验室不具备条件时,可以寻求帮助。

三、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现行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的内容,也改变了以往实验教学的僵硬模式,实验的设计多样化。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实验教学目标。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和“探究蚂蚁的通讯”是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活动,“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对自然现象,同时也涉及社会现象的探究活动,而“探究食物保鲜方法”则是探究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等等。在新教材中还特别注意到在实验教学中,教育学生爱护生物,对野生动植物,不宜大量地采集,这既是爱护生物资源,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中涉及鼠妇等实验动物,还特别提醒实验观察后放归大自然。

四、改革现行的实验教学方法

农村中学现行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同样需要改变,《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实验的指导,不再是按照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除此之外,学校条件好的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准备实验,以解决农村中学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还要改变现在的实验评价方式,从发展的角度,从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2

一、陇西县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

1.教师学历水平大幅提高

原来的高中生物教师,大多都是专科毕业,且以陇西和临洮师范居多,后来不断补充大学本科毕业生。初中教师则主要是中专。这次调查结果表明,县区各中学生物教师学历合格率几乎为100%。

2.继续教育相当普及

陇西县初、高中继续教育开展情况良好。生物教师普遍参加了新课程国家级网上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省级教育技术培训、省级新课程改革培训,以及电子白板应用技术培训。

3.学生成绩整体攀升

近年来,我县生物教学成绩斐然,竞赛、高考(或中考)屡创佳绩,毕业学考、实验考查合格率接连攀升。

二、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初中入学人数剧增,高中办学规模扩大,出现了高中少了教师从初中调、初中少了教师从小学调的局面,致使各类学校教师素质明显下降。特别是初中生物教师,老教师在单调的循环中出现了明显的“高原效应”, 教学中“吃老本”,不愿意开拓创新,很少想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前的教研教改信息,也不重视自身的业务培训和进修,而年轻教则很少得到应有的教学指导,以致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观念是通过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从实践中来、经分析无误的要素,如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因此,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双基”的掌握,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学生对双基的掌握过程和情况而言,尚有近60%的老师需要反思。他们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学会”而轻“会学”、重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增长而轻知识建构和方法掌握、重问题解决而轻问题发现。他们长于对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说教, 对实验进行示范性的演示或讲解,他们教的内容只需学生记忆、模仿就行。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权利,致使培养出来的所谓“好学生”只不过是应试高手,他们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2.学 习方式单一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说来,可以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相对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接受式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 而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这一点上要逊色得多。正是基于此,我县生物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几乎选择的都是接受式。在这种接受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纯粹是知识的容器,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不到弘扬和发展。事实上,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不可相互替代,应达到动态、和谐的统一。

3.学 科特性逊色

近几年刚好是我县生源的高峰期,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超负荷地运行。有90%以上的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生物实验员,加之教育经费缺口较大,教学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使得生物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其功能也被严重削弱。在学生实验考查及实验课抽样检测中,我们发现有75%的学生操作技能不过关。这一方面与教师过于强调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而忽略学生实验操作的训练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或实验员包办实验及多人实验中75%的学生难有独立操作的机会有关。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有近30%左右的学生连显微镜都不会正确使用。事实上,生物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概念的建立、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形成,以及情感的激发,都离不开生物实验。然而,75%的教师的教学只是应付考试,他们追求学生在笔试中取得高分, 因而注重理论教学和习题练习,而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统计发现,按教学大纲开足实验课的学校不到4%,开设计性实验的学校几乎为0,而口头实验、黑板实验、卷面实验却比比皆是,这种局面注定会贻害无穷。

二、调查结果的思考和建议

1.教师要切实更新观念 ,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我县生物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内因是最根本、最主要的。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教师自己要加强学习,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客观地、科学地、理性地反思自己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从而不断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不能期待教育行政部门的轮训,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岗位,通过教学创新、对口听课、教研专题活动、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杂志的阅读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实践,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向45分钟要效益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方。教师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学校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学校要努力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继续教育,营造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的环境。要积极倡导校本教研的开展,发展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富有实效性的课题研究, 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而确保教师素质的提高。

3.突出生物学科特点 ,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 生物教学 困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141-01

目前,全面实施的中学新课程改革为中学生物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中学生物学新课程,全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生物学实验,这对农村初级中学现有的师资和设备等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村初级中学将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因而,如何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加快农村初级中学生物教学的发展,是农村初级中学生物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1.师资力量薄弱

造成农村初级中学生物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很多地区中考不考生物,加上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配备很不科学,于是有不少初中生物教师转教其他学科从而导致生物专业教师流失。二是由于近年恢复了生物在高考中的地位,各地区打响了争夺高中生物教师的人才战,于是大量优秀的农村生物教师流向高级中学,由此加重了农村生物教师的匮乏。

2.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初级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农村初级中学生物课大都是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幅图讲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生物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教师认为升学考试又不考生物何必那么认真教。生物课也因此失去了其应有价值和作用。

3.经费紧张,资源匮乏。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生物科常被作为一门“豆芽”学科看待。生物实验设备严重不足,许多农村初级中学缺乏实验器材,没有生物实验室,实验教学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二、抓好农村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对策

1.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加强校本实验课程的开发,是农村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正在推行的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教师可根据每一模块的内容标准,选取不同的事实、素材或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对于实验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农村初级中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校现有条件下能够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也能创造性地开发一些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生物实验内容。这样,不仅能较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充分体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所以,农村初级中学应以新课改为契机,立足于校本生物实验的开发,办出农村生物教学的特色。

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农村初级中学要致力于生物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1)鼓励在职进修,逐步提高教师的素质,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农村初级中学要吸引外来人才比较困难,所以提高本校教师的素质的有效办法是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参加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尤其要组织生物学教师参加新课标培训,提高生物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引导教师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上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农村初级中学要通过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创设教师间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3.注重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善于动脑,因陋就简,开齐实验。虽然一些农村初级中学还缺乏实验器材,但只要教师重视,敢于创新,善于动脑,充分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设计实验,很多生物实验还是能够正常进行的。如:以教室为实验室,以学生文具(如文具小刀、圆规等)为“解剖器”,开展一系列的动植物形态解剖实验。

(2)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开设实验。农村初级中学虽然实验设施设备落后,却有城区学校无法比拟的生物资源。如能做到因地制宜,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完全可以保障生物实验顺利开展。如关于生物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一方面可通过发动学生到野外采集(如解剖蚯蚓则可发动学生自己在野外找蚯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或课余时间创建自己的生物园,让生物园为生物学实验课提供材料。

4.注重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和合作,是农村初级中学生物教学正常开展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与合作,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科学态度。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4

3.1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和分配,完善体育教学设备在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上,首先要通过学校向主管教育部门反映,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情况,争取分发更多的教育经费,同时,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体育发展的情况和体育教学的水平,适当增加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另外一方面,除了教育经费的增加,教师或者学校还可以通过主动向社会宣传、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等多种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面积和规格有明确的标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小学生的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不得小于5m2,中学生的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不得小于6.8m2,这个标准在一线城市早已经得到了实现,可是大部分农村中学距离这个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场地特别简陋,甚至体育教学设备和器材缺乏,中学生中体育测试需要的实心球很多学校都没有,体育教学环境极其恶劣。学校首先应该在提升学校体育硬件上作出改变,加大体育设备和体育教学场地两个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为体育教学及学生开展课余活动提供条件。3.2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提升农村中学教师的数量上,政府和学校要制定一系列完善的人才引进战略布局,增加对农村中学教师的福利待遇的提升,或者是服务期满后的就业优惠政策,逐步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投入进来,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加的体育教师队伍的活力。在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质量上。首先,通过人才引进的体育教师,不仅在数量上填补了农村中学的漏洞,也会引进更多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提升体育教师的队伍。其次,学校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一些教师能力培训的讲座,或者去其他体育教学情况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学习,不断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学校应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基本功大赛,一方面可以激励体育教师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另外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积极性。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5

摘 要:在农村中学日常教学过程中,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尤为重要,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农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致使学生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本文从农村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出发,对其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农村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关键词:自主管理;农村中学生;现状;对策

一、农村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

农村中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习惯方面,还是素质基础方面,抑或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都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距。首先,?W生的作业没法按时完成是学习常态,他们课后经常需要帮父母分担农活,没有把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其次,农村学校没有普及普通话,给教学及师生交谈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师生很难顺利沟通与交流;再次,学生班干部对于班级与同学的管理无所适从,没有一定的准则和规划;最后,学生没有养成课前做准备、上课记笔记等良好的习惯。因此,农村中学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

二、提高农村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对策

班主任在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从构建机制的层面出发,有了机制,才能事半功倍,从根本上提升和发展农村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1.激活自主管理意识,使学生愿管

(1)确立地位,培养意识。要想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确立他们的管理地位,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从心理上培养学生管理班级的兴趣与欲望。要让农村中学生认识到一个事实:学生不是教师管理下的被统治者,而是班级的主人。

(2)制订目标,发展意识。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准则,因此确立地位、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后,教师应该制订管理目标以及考核制度,目标和制度应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目标包括初中三年的总目标和每一阶段的小目标,制度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适时激励,强化意识。教师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强化学生的管理意识。比如,对学生表达自己的期许,进行期望激励;在学生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给予表扬激励等。

2.创设自主环境,使学生能管

(1)转变角色,使学生主动地管。转变角色,不仅要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使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还要转变学生之间的角色,定期更换学生干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退居幕后,运用学生竞争上岗和轮流执政的管理方式进行班级管理。

(2)尊重选择,让学生能动地管。既然让学生进行管理,就不能随便对学生的管理选择进行干预,应让学生自己确定相应的管理内容,选择合适的管理形式,实施恰当的管理措施,取得相应的管理效果。

(3)学会宽容,让学生大胆地管。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学生作为管理班级的新手,在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失误。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出现管理错误时,不能摆架子,而应该体现出教师的宽容,调节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去实践与探索,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自主管理的模板,让学生会管

(1)导管──示范管理。在开始阶段,教师不能完全放任学生去管理,而应该先给学生一个示范,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模仿,再加上教师相应的指导,促使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养成记班级日志的习惯,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助管──扶持性管理。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仍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学生出错的时候予以调整,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指点,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3)自管──指向型管理。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主管理工作已经步入成熟化,学生已经知道如何去进行独立管理,所以这个阶段教师只要做好检查工作,取得“管与不管”的平衡,保证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

农村班主任的首要责任就是帮助中学生培养完整的人格,从而推动班集体质的飞跃,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因此,班主任应从农村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出发,教育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分担教师的压力,使每个初中生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角色的双重结合,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6

王小红

胡树林

王天辉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对于写字教学的研究,可以说一直在进行,因为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一项基本技能,但现在国人的这种能力正处在下降局势,很多年轻人不注重汉字的书写,他们的理由是:社会进入21世纪,电脑成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用手写字还有什么用呢?写好字谁又看得见呢?这种认识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一连串问题的发生。纵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书写能力每况愈下,字迹潦草,姿势错误。有位作家就曾感叹大学生的字不堪入目,甚至不及小学生写的字,学校的写字教育也处于无人问津、不被重视的尴尬局面。这些严重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学的写字教学,并且希望通过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中学生写字能力的有效策略。社会在发展,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将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桎梏。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而且在每一个学段对写字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这就将写字教学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明确了中学生在语文课上要写好汉字的要求。国家的有关部门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教育部在2002年5月,已经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对于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写字教学的要求,并提出“中小学各课程都应该重视写字教学”,“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能力应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县具体情况,课题组对我县各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分析当前至少有三种潮流在危机中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1)学校对写字教育的重视不够。(2)各学科教师没有形成合力。(3)电脑的普及对写字教学的冲击。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把“中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定为我们研究课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写字能力,培养学生的写字审美心理,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树立起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信念。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认识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课题的界定:

1.“硬笔字”泛指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所书写的字,此处不涵盖毛笔字的指导。

2.“书写能力”包括学会正确书写、整洁端正、结构合理、笔画有力、行款整齐、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本课题旨在通过指导学生硬笔书写训练的有效策略的研究,探索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找到指导的基本思路,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转变角色,摆正位置,让学 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在语文考试中得高分。

(二).理论依据与基础:

1.理论依据: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写字教学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现代教育理论依据: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从素质教育的研究来说,写字训练的开展不再把知识技能放到突出地位,而是以人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弘扬传统文化理论: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而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书法的美是无限的,并且其美是因为有深度。作为炎黄子孙,提高书写能力写好汉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4).实用主义理论:通过写字训练,不但能克服学生的毛躁,养成坚强品格,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2.国内研究:

中国当代硬笔书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滥觞后,经过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为之跋涉不息的硬笔书法探索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硬笔书法文化现象。自然,硬笔书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校园,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许多学校也把硬笔书法培训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近几年来,我们似乎在应试教育的道上越走越远,许多学校把写字教学给疏忽了,遗忘了 3.国外研究:

日本文字是由汉字演化而来的。在日本,书法相较于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更受欢迎,这可以从一种说法得到应证:棒球是日本一亿多国民的体育,而书法则是一亿多国民的艺术。日本的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课,民间也有很多书法组织包括硬笔组织。许多人都认为,当前日本人对书法的重视程度比汉字的发源地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写字训练,在学习中发挥个人潜能发展个性特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其硬笔书写能力,并使各科成绩水涨船高。

1.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硬笔书写水平,积累教师指导学生硬笔书写训练的经验。

2.通过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3.通过对成功案例的研究,探索出适合目前中学写字教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4.通过实践研究形成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学生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气定神闲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6.通过训练,使人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人人都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四、研究内容、范围:

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及对策

五、研究方向和角度:

本课题在遵循新课标中提出的“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基础上,从渗透写字方法、培养写字兴趣和习惯入手,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坚强品格的目的。我们主要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的纠正与培养;

2、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纠正与培养;

3、提高学生钢笔字书写水平的研究;

4、提高学生毛笔字书写水平的研究;

5、写字过程中学生毅力的培养;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设计了《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调查问卷表,对我校七、八年级各40名,共计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

5(2)设计了《家长对学生汉字书写的认识和关注》调查问卷表,对

我校40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

(3)设计了《教师对学生汉字书写的认识和关注》调查问卷表,对我校4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

2、现场调查法

在我校七、八年级中,随机各抽取1个班进行调查:在学生写字的自然状态下,为了便于比较,给学生设置了同样的抄写内容,七年级抄写《化石吟》八年级抄写《石壕吏》,同时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对学生各种错误的执笔姿势加以统计、归纳和分类,收交了学生自然状态下按时完成的80份作业,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学生执笔姿势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六、研究过程

本课题主要从加强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找寻写好字的方法等方面去研究。以《语文课程标准》,现代教育学为理论指导,以前期语文教学为实践基础,制定研究计划,注重研究轨迹的总结及资料的积累,使研究工作有计划,有过程,有效果。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4.12-2015.04)问卷调查,了解学情。课题申报;明确成员及人员分工,建立课题研究制度,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扎实进行。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情,做好前测工作。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7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选自广东省汕头市某中学 (市一级学校) 理科班高二的学生, 被试者在填写问卷前均上过四年多的生物课, 对生物课中教学评价均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和实践经验。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

2.调查实施

为确保收集到信息的真实性, 调查前, 对被调查者有清楚的 “所填写的内容必须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和内心的真实感受填写”的说明。 共发出问卷200份, 实际回收199份, 有效问卷199份, 问卷回收率99.5%,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5%。 采用EXCEL和SPSS做统计分析。

3.发展性教学评价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摇摇

3.1评价的内容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摇摇

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这门课将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尤其重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各种形式的生物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为他们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但是, 调查中发现, 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内容更多的是理论知识 (表1) , 70.9%的学生认为在生物理论课上老师的评价内容是在理论知识上。 而在生物实验课上, 老师的评价内容上选理论知识的学生仍然是最多的, 占了52.3%, 操作能力的选项只占27.1% (表1) 。 可见, 现在的教学评价的内容比较单一, 普遍只关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 从更深层次讲就是只关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违背了全面素质教育要求。 从数据摇和摇教育的总体趋势看, 也就意味着教师评价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

理论3.课2评教学价, 的老师方法及合评作价学主习体能力单一115. 5

从前面的分析看出:学业评价的基点往往放在基本知识的掌握上, 自然而然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就被窄化为纸笔测试 (见表2) 。当被问及“生物考试的形式是什么”时, 选“纸笔闭卷”考试的百分比高达58.7%, 小部分人选择“开卷考试”和“非纸笔考查”, 而选“小组完成”的百分比只有6.3%。结果说明当前教学评价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 更多的是传统的闭卷考试。但当问及“如果是纸笔考试的话生物考试的出题方式通常什么?”时, 100.0%的学生选“老师出题” (见表2) 。由此可以看出, 现在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多的是教师评价, 学生自己、家长及学生的小伙伴基本上没办法参与评价过程, 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评价。这样的教育教学评价与世界的大潮是有所脱轨的, 学生很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也很难把评价的反馈功能和教育功能发挥出来。更注重生物学科热爱2010.1课堂参与度2713.6题意选项频率/人百分比/%实验课教学, 老师更注重理论知识掌握104 52.3动手操作能力5427.1生物学科热爱34 17.1合作学习能力73.5题意选项频率/人百分比/%生物考试的形式纸笔闭卷169 58.7开卷考试5318.4小组完成18 6.3非纸笔考查4816.7生物考试通常老师出题199100.0学生出题00家长出题0 0

3.3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意识不强

发展题意性教学评价强调选的项是评价形式频的率丰/ 人富性, 百其分比中/ 学%生互评是比较重要的观点。 从被试者的交谈和调查结果 (见表3) 看, 令人遗憾的是, 学生的很愿这意种发展性评价10的意识并5不. 0强, 在调你查的的作19业9跟位其学他生中, 只有愿10意位学生表示很68愿意把他的34.作2业拿给同其学他互学评生, 你互怎评么。 学生作为教育对象, 不同于一般的对象, 他们样具有主观能动性, 他们不的愿意发展性教学评38价意识不强19.必1定会导致发展性教学评价不能无得所谓到很好的实施8。341. 7

4.问题的分析

4.1评价理论的因素

评价理论“本土化”困难,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基础都是在西方基础教育的改革的土壤中酝酿出来的, 是由西方人提出来的, 都与西方文化密切相关。 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性渗透在教学理念、评价标准等诸多方面。 所以, 我们在借鉴和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许多难以预料的障碍, 这是我们在引入和使用新的评价模式时要值得深思考虑的方面。

4.2学校的因素

通过访谈得知, 学校把按分数排名的情况弄得很细, 无疑使得分数成为学生和教师的命根。 分数让教师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 使教师更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为学校最看重的东西, 教师会自发地转变教学理念, 这样必然会导致评价方式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老师和学生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前进的足迹和认真程度, 学校引导下的这种价值取向不利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

4.3教师的因素

从 (表1) 可以看出教师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的认识存在不足, 教师的评价活动实际上就是教师脑袋里储备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行动化。 课程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影响的活动, 在评价过程中受价值观的影响较大[2]。 一般来说, 教师有怎样的教学观念, 就有怎样的教学行为方式。 不同教师对这些课堂评价知识有不同看法。

由此看来, 教师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到发展性教学评价能否有效进行, 教师应该学习相关的发展性评价知识并接受它可以为发展性教学评价指明方向。

4.4学生的因素

学生作为教育对象, 首先学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 具有丰富的情感。 其次, 他们有个体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 他们有权利选择愿不愿意接受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下的形式。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都得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激烈矛盾斗争, 也就是他们是对外界和自己内在因素的分析再综合, 最终才能被他接受, 然后表现出来。 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有些学生心里是不接受发展性教学评价的, 所以学生要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相关理念。

5.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5.1贯彻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思想

生物课程教育评价体系做彻底全面的转变非常有必要, 在社会大环境中要努力完善发展性评价理论体系, 适应发展的大潮。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对全社会人员, 对他们贯彻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思想。

5.2评价内容要关注综合素质的评价

《生物课程标准 》 把生物评价指标体系称为三维目标, 分别是: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纵观课程标准, 那种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评价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了。 评价要注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以及良好的人生修养、学习爱好与科学素养等方面发展。

5.3评价主体及评价方式多样化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经历等都不一样, 学生和家长老师所处的时代都不一样, 这导致每个人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 因此在评价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自评和他评) 结合起来的办法, 使学生通过评价和被评价, 有所思, 有所得[3]。 实施发展性评价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生物课程是一门渗透了比较多实验课的基础课程,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生物课有:小组合作, 实验探究, 观察, 调查等实践性操作性更强的课堂形式, 所以相应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 多元的评价体系方能与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目标相匹配[4]。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社会竞争力, 尽可能多地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5.4构建动态的评价机制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的新时期教学评价理念, 要将评价渗透于日常的生物课堂教学行为和生物实践活动中, 构建动态的评价机制, 动态评价强调多角度、过程化。 教师随机在学生的写作业、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等小细节中进行评价,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也能及时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促使他们改掉平时不好习惯, 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和自我调控学习的进程, 真正使生物教学评价的激励、反馈、诊断功能发挥出来。

5.5评价实施保障体系的建立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要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存在重重困难。 教师和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下子就突飞猛进, 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 要有管理层面的改革配套, 要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并明确其职能, 各方面有关人员, 如:教育政策制定者、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家长、学生、等方面落实自己的职责, 其次, 必须对教师评价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再次, 要充分挖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评价中的辅助作用, 在课堂表现、学业档案、社会贡献等多角度多层次观测点运用电脑网络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岗.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 2009 (10) :83-86.

[2]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J].课程·教材法, 2014, 1 (24) :15-23.

[3]李爱华.中学生物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9) :166.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65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情感智能、智能储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诸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体现较为全面的学科之一。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但是在农村中学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和体育设施匮乏,体育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冲击,体育与健康教育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新课改受阻。那么,该如何在“重智育,轻体育”的教学弊端下落实素质教育,更新教学观念,大力推进新课改呢?本文将从目前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

(一)学校体育观念落后,领导和教师不重视

农村学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搞体育不务正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才搞体育,家长老师和学生大都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为了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很多学校随意停止、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常常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被学校其他活动挪作他用,有些学校的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透,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从而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有为数不少的校领导认为体育就是跑跑跳跳、做做游戏、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体育教师师资薄弱,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充足的师资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保证。农村学校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不够,很多1000人左右的学校,专职教师只有

2—3人,这种状态算是好的,有一部分学校还没有专职

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课大都是兼职教师,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专业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师资质量不高。体育与健康课除了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技能传授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理论知识的讲解,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与示范能力差,体育教学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偏低,因此教学质量不高。另外,由于各种原因,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评价方法片面,不规范,无相应的激励制度,学校评优选先、评职称,体育教师也往往受到不公正待遇,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热心,普遍存在“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在教学工作中敷衍了事。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

(三)教学内容单调,方法简单,学生学习兴趣低

许多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枯燥、单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略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在教学方法上都是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千篇一律的程序。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忽略学生能力差异,个性性差异,甚至体育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造成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提不起兴趣。

(四)体育教学设施严重匮乏

教学条件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农村中学,教学条件差,由于学校经费紧张,使得场地器材严重匮乏,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好多农村中学每年每个学校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费用不到1000元,有些学校连基本球类器材都难以保证,许多农村学校根本无力投资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由于这些原因,体育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调动,使得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非常艰难。

二、解决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根据新课改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的实际,要解决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存问题,需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宣传,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导地位,树立“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坚持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活动一小时。开展理论学习,走出认识误区,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走出以竞赛衡量教学质量的误区。同时,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不断钻研教材,实施创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体育与健康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积极进取,自主创新的乐园。

(二)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强化责任心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对于教材内外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要有所了解,在教学组织、讲解、示范上要得心应手,赢得学生信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课堂方式反映客观事物,给学生完美的影响。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爱岗敬业,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情绪带入课堂。

(三)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改善体育与健康教学条件

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农村学校办学经费都一般,尤其在体育教学上经费投入更少,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一方面力争上级体育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自力更生,因地制宜,自制教具,从实际出发创编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充实教材内容。

(四)改变观念,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思想,从以锻炼身体为目标的传统教学观念,向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为“三维”健康观的现代教学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去尝试,体验,并与同伴交流切磋,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通过对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便于今后体育教学的开展。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培养了参与意识,掌握了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了个性,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则明.影响农村体育发展因素的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7(4).

[2]秦贺余等.对体育资源一些基本问题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6).

[3]宋学光.高始玲.影响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7(2).

[3]李莉.农村学校体育应具有独立性[J].体育科技,2002(3).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9

摘要:针对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本人开展学案教学的课题研究经历,建议在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采用学案教学,以改善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现状。本文详尽阐述了学案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农村中学推行学案教学的意义,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学案教学;改善;可行性分析

学案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而编写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在学案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尽量做到趣味性比较强,还要做到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包括学习目标、教材分析、自学设计、达标练习、研究性作业五部分。自学设计为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及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达标练习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基础知识的考察,还要有拓展性的题目。研究性作业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强调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区别及重要性。

在农村中学,生物学科边缘化严重,教学设备级教学模式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农村采用学案教学,改善农村生物教学现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1.学案教学的优势及在农村开展的意义

1.1优势

常规教学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接受情况考虑很少,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被动,效果不佳。相比之下,学案教学则具有如下优势:

1.1.1创设了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案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律,对于知识的呈现尽量做到有趣容易接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富有层次性的设计也使得学生更加轻松的接受所学的知识。

1.1.2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学案上展示了一节课的教学思路及学习侧重点,学生在上课以前就对本节课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上课就会很轻松。老师也不会再因为学生不了解学习内容而发愁。老师和学生都从被动的课堂中解放出来。

1.1.3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学案设计除了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学习任务以外,也可以对课本上没有但对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很有帮助的知识进行补充,通过阅读学案就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1.1.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案教学的课堂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案教学模式的课堂,需要学生回答的东西很多,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案教学提倡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课本及学案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一些问题则需要学生合作学习,集思广益。研究性作业则需要学生在课后借助身边的其他资源,充分利用自己的综合能力解决问题。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也是新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1.1.5对硬件设施要求不高

学案教学与常规教学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观念的不同。对硬件设施的要求不高。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实验室,学案教学同样可以开展。只需要教师改变原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1.2在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是,一方面,一味的强调升学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课堂形式单一,趣味性很低,很多实验也无法开展。另一方面,生源和师资质量不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原因导致课堂教学死板,没有创新。加之生物又是传统观念中的“副科”,更加不被重视。长久以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丝毫改善。针对农村教育现状,本人采用学案教学,使学生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实验对象为某农村中学七年级学生。生源来自县城及全县各个乡镇,生源质量较差。进行实验的7、8班成绩相差不大,两班班风和纪律都比较好,成绩排名在年级前8名。

10、11班各班的情况都很复杂,课堂气氛虽然很活跃,但课堂上起哄的学生也很多。班级整体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名靠后。

分别在以上班级采用学案教学和常规教学,通过一学期的实验之后进行考试考查,得到如下数据:

表一:等组试验班级各班名次变化情况比较(以上次期末与此次中期考生物成绩为据)

等组实验班级

7年级7班(学案教学)7年级8班(常规教学)

前测 后测 进步 前测 后测 进步

22名 5名 17名 19名 15名 4名

表二:单组实验班级试验后各班名次变化情况比较(月考成绩及中期考生物成绩为据)

单组实验班级

7年级10班 7年级11班

前测 后测 进步 前测 后测 进步

27名 16名 11名 23名 10名 13名

从上述数据可知,学案教学的班级成绩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常规教学的班级。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学案教学巨大的优越性。

2.学案教学在农村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是相辅相成的,不更新观念,旧的思想框架就不可能在实践中突破;另一方面,脱离实践,不可能形成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新观念体系。思想是灵魂,关乎实践的成败。

农村教育一直止步不前,根本原因还在于落后的教育观念。片面的强调升学,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对教育的真正目的理解不够,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教育观念得不到更新,即使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未必就能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

因此,学案教学要想在农村学校实行,首要的是转变学校管理层及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新的人才观、评价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首先要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再教育了解前沿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不断完善自己。当前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农村中学的老师,树立科学的终身教育观,意识到再教育的重要性,这样去参加培训,才会有效果。学案教学在农村开展才具有人才基础和理论基础。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10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模式而不思改革。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这些表述,我想可把它归结到一个核心概念上来,那就是‘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是对传统的‘被动阅读’、‘为别人(老师和家长)阅读的一种否定,是对阅读功利性的一种颠覆。它强调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是成长和发展的必需,是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人要吃饭、睡觉一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这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不然学生乱‚吃‛一通吃坏了肚子那就麻烦了。

我们对农村中学1000余名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等方面做过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阅读时间少。

农村中学有两类学生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基础差,学业跟不上,这类学生连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就更谈不上课外阅读了;一是成绩较好,学校、老师、家长都寄以升学的厚望,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根本就挤不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调查中得知,有近二成的学生每天作业量在3小时以上;而另外一些基础尚可但升学无望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及有效的阅读辅导,未能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也大都花在自己喜闻乐见的事上,如看电视、打球、上网聊天等。另外也发现,学生对以摄取知识为目的的课外阅读普遍不感兴趣,认为‚那些书难看‛,而宁可把时间用在无聊的‚随便玩‛上。

第二、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一目十行,粗枝大叶,走马观花,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三、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记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据我们了解,有54%也就是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只读过新大纲规定的学生必读书目中5部以下的作品。中学生大多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都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他们对文学作品故事的了解,大多都是从电视剧中得知的,如,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第四、阅读数量不够。从我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学生们整天沉浸学山题海之中,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第五、阅读引导不好。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引导得好的班级学生的阅读就搞得比较好,无论是阅读习惯、阅读范围还是阅读数量,都明显的好于其他班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则小学生阅读能力强,反之,阅读能力就差。而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为了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急功近利,放弃对学生阅读指导的多,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的狭窄。

第六、阅读环境较差。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家长文化素养高,爱看书读报,对学生能起到积极而良好的影响。所以,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坏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文化素养很有关系。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则无书报可看,课外阅读只是纸上谈兵。另外学生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沉醉与打牌酗酒,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七、阅读内容乏。

对16所中学的调查得知,设有图书室并向学生正常开放的,只有2所,而这2所学校的图书室的大部分图书都是学校为了应付‚两基‛达标验收而大量购买的书店压仓图书,其它的就是师生的捐助。这些图书,内容陈旧,知识老化,可读性不强。而其它的学校大多只有一个教室,几个书架,里面堆了积满灰尘的破书。学生在这样的语文环境学习,所受的文化熏陶就可想而知了。

农村中学所在地的各类文化设施相对较弱,而学校本身也缺乏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知识的文化载体,所以学生在课后所能接受到的知识大多是单一的、盲目的。电视台热播的一些无聊连续剧、街上流行的一些小刊小报都会成为他们流连忘返的精神食粮。由于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这种任意盲目的阅读非但不能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人格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回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学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缺乏的条件具体来看主要有时间、方法和书籍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等。另外,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作为学生的家长还应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带头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与自己的子女交流。当然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政府还应加大对学校图书设施的投入,帮助学校建设图书室(馆),添臵图书等。

在阅读时间上,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予以保证。以课内阅读为中心,向课外阅读延伸;开设阅读课时,保证阅读时间。在阅读方法上,做好课外阅读书刊的推荐指导,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内化为阅读学习能力。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我们教者在上阅读课时,一定要纠正一个观念,即阅读即在课堂读书这一种形式,而阅读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比如:朗颂、读书竞赛、辩论、推荐会等,只要我们教者灵活运用,用各种不同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一定角度来说,我们的阅读就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就指日可待了

(四)重视方法指导。

观念转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就能比较顺利的开展,但是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盲目的阅读,其效果要大打折扣。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1)由课内精讲向课外延伸扩展。a.以节选文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扩展。

为了让学生对古典名著有所了解,初中语文教材分别从四大名著中节选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杨修之死》、《美猴王》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一定要把对原著的介绍确定为教学重点之一,课文学完后,一定要留有足够的课后扩展训练,通过设臵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b.以某篇名作为基点,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语文教材中,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入选一个作家的多部作品,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对一些重要作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以引起学生对阅读该作家其他作品的兴趣。如学了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同期所写的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散文,如《菜园小记》、《窑洞风景》和《歌声》等。

c.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同类题材的作品往往因写作目的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另外作者生活的经历不同,写作风格的不同,也会给作品带来很大的不同。如学了鲁迅的《社戏》后,就引导学生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并扩展阅读臧克家的《社戏》。当然,这些扩展的一个前提是学生都能找得到书看,鉴于农村中学现有的图书条件,建议在扩展阅读教学时,尽可能介绍《自读课本》和辽宁人民出版社选编的《课外语文》两本书入选的编目。

此外,教师还可在课堂上增讲一些文章。魏书生在《增讲学生喜欢的文章》一文中,介绍了他给学生增讲的五方面的文章:

一、讲人物传记、名篇时文;

二、讲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文章;

三、讲学习方法;

四、介绍国内外科技动态;

五、适当指导学一点相关学科的文章。魏书生认为:‚名篇时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方法、国内外科技动态、相关学科的有关章节,和学生的生活离得很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高。这有利于学生将教材时形成的阅读能力应用于教材外,教材外文章的大量阅读实践又促进了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10)(2).推荐阅读书目。

2001年1 月,教育部颁布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30种(初中10种,高中20 种)文学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并具体规定学生的阅读总量。‚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11)但该向中学生推荐哪些书籍,仍值得社会各界探讨,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中学语文活动教材》(试验本)从宏观上向中学生推荐了七类应多读的书籍:哲学、政治类通俗读物;伟人传略;中外文学名著;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学习方法类书籍;艺术、体育类读物和实用类读物。(12)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则具体地向中学生推荐了40部阅读书籍。其中初中有15种,除了大纲规定的以外,还增加了《唐诗三百首》、《边城》、《莎士比亚故事戏剧集》等中外书籍。这些书籍应该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3).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编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则需要用精读的办法。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会积累,要摘抄名言警句,对重点段落要圈点批注,要做读书笔记。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有实效。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应强调指出的是,它应有别于学生的休闲性阅读。(4).以写促读。

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在学生还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教师就必须想办法‚逼迫‛学生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教师通过布臵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去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布臵一些如《我最爱读的一本书》、《书本给我带来了……》、《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书本的世界》等作文题;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一定量的读书笔记。这样就逼使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五)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六)还给学生阅读权利

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权利。这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价值观、质量观,靠拼时间、拼体力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以牺牲学生的课外阅读来换取高分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原则,不是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走出题海,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家长甚至部分老师的反对。家长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阅读课外书籍被视为不务正业,或受到严厉批评或书籍被没收,情况严重的连阅读报刊、杂志的权利也被剥夺。曾经有个教师找我告状,说班里一个学生上自习不写作业,却看‚闲书‛,老师一气之下,就把书给没收了,我拿过那本‚闲书‛,却是一本《读者》。

(七)保证检查落实。

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将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虽然不要进行考试,但也要检查落实。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需要有人激励,只有老师时时的督促鼓励,才有可能长期的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持之以恒,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阅读当作自己生存的需要,将它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有能力驾驭的,就应该是好的方法。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1).课前3~5分钟演讲。

课前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读、说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轮的课前几分钟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检索资料,广泛阅读,每节课前可以让2~3个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手抄报活动。

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它对条件的要求不严,在农村中学可以广泛地开展。手抄报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教师在指导时,要给学生固定一些栏目,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文摘抄等来促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广泛地阅读。办手抄报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因为找不到他们感兴趣的事可做,学生中午的时间基本上都是‚随便玩‛,所以完全可以利用中午的时间让学生完成手抄报的编辑工作,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就会完成得很好。(3).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

调查显示,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多得惊人,但是硬堵是不行的,有组织的去指导学生看电视,通过有益的电视节目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是要限定学生看电视的时间,一般每天在一小时以内,二是要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看一些节目,如《焦点访谈》、《开心辞典》、《三星智力快车》、《正大综艺》等。比如,让学生看《焦点访谈》,要求记录主要内容,看联欢会记下相声的笑料、小品的包袱等,看智力类的题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等,通过看电视,可以让学生明白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上一篇:秋季工作计划下一篇:励志有关友情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