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初中美术的魅力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论文——初中美术的魅力(精选8篇)

我的论文——初中美术的魅力 篇1

作者: 郭芳芳

单位:月山中学

初中美术的“魅力之源”

作者:郭芳芳单位:月山中学

【内容摘要】:充分挖掘美术课的魅力,要有良好的切入点,要运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强化美术的实用功能,美术课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

【关键词】:美术教学魅力兴趣审美能力

【正文】:

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也就是说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后,由于他们在美术学习中所形成的良好情感,而为其获得更多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工作。这就是美术的魅力。我们的美术课目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审美,教师就是传播美的使者,帮助孩子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细细的品味生活。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但囿于基层学校的综合条件,农村学校在开展美术教育时,依然困难重重,如果照本宣科,很难吸引学生,更妄谈完成《美术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交流,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应充分挖掘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有了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美术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那么美术课的人文、美育、审美、文化传承和交流、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提高等等,也就无从谈起。因而美术课就应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务入手,如:漫画、电脑、网络、流行的玩具、影视剧作品等等。例如在讲初二年级上册《武之美》时当时央视正在播放《李小龙传奇》结合课本,讲武术的动作美感;讲中国古代建筑时就可以从电视播放的古装剧入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两者结合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要有良好的切入点。良好的切入点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上一堂紧张有趣的美术课。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根据需要可以从美术理论、美术史、名家轶闻、创作过程、材料和对象等等入手。例如美术字一课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演变,印刷体的产生作为切入点,穿插历史知识、书法家轶闻等,使美术课堂亮点不断闪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课题内容。结合语文课本书

法部分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书法课,对我国古代书法流派进行整理。用Powerpion制作教学课件,背景辅以古筝名曲,有代表性的展示名家风采,楷书中可讲,欧、柳、颜、赵、苏、黄、米、蔡,草书中可着重讲,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及怀素既可展现名家名帖,又能介绍名家逸闻。

第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技术手段,多媒体、实物、图片、幻灯片、视频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打造“魅力课堂”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在备课过程中应广泛收集各种资料,恰当的使用技术手段。例如初中美术课本中《中国优秀的雕塑作品》一课,展现的是我国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击鼓说唱俑”等。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美术课件,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再配上古代曲艺。中国古代雕塑造型含蓄、以意传神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就一览无疑了,这不但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在欣赏范宽的中国画作品《溪山行旅图》,可以用Powerpion制作教学课件以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作品那种巍峨、崇高的意境,随着音乐《高山流水》时而平缓、时而激越、时而悠远、时而高昂的旋律的变化。再加上教师语言的描述作品那种巍峨、崇高的意境,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真理、体会到作者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前面一再强调恰当,技术层面的东西不能超越载体的范畴,真正做到锦上添花。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氛围中,体会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

第四,应强化美术的实用功能,板报设计、美术字、色彩搭配等等,必要时可开设校本课程。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例如:学校举行板报评比时,可开展板报设计课、美术字等等,平行班级进行评比,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在讲《服装设计》一课时可结合生活实例,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进行服装搭配,色彩的配合,讲流行服装与个人体型的搭配,可以“韩潮”明星为例选取一些明星照片,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况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最后,立足现状我们应有明确的认识:我们的美术课不是培养画家、美术家,当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美术课或哄孩子玩。而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为主,因为美术观众是绝大多数,画家是极少数。同时,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描绘技能绝不能和成年人或专业学生进行比较,因而在美术课上教师应以表扬为主。要看学生的作业是否新颖、有创新意识,而不是看其技能、技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断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真正起到美术课的美育功能。美术课在制定作业时要少临摹,多绘画。由简到繁分层次,分年龄循序渐进,可以提高多数学生的信心。写生和默画则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我的论文——初中美术的魅力 篇2

一、注重教学语言魅力对新课导入的重要性

初中美术课程已经摆脱了小学阶段的幼稚和基础, 在美学艺术方面相应地提高了一个层次。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写写画画就可以了, 更多地涉及美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绘画技巧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对于美术教学这样的转变, 可能很多学生都比较难以接受, 而美术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内容, 学生难以理解, 导致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针对这类情况, 教师如果在导入新课上下些工夫, 比如说, 教师注重自身教学语言的应用, 以一种积极、活泼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如, 采用猜谜、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导入新课, 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佳容易地接受新课程, 使课堂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在课堂上注重启发性问题对教学效果带来的益处

在教学过程中, 语言魅力不仅仅指的是语言简洁明了、有趣生动,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的魅力还表现在教学提问方面, 教师适当、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美术课堂上, 启发性的提问更能够使得课堂效果呈现出良好的效果。比如说, 如果学生要画一幅关于森林的画, 学生画好了一片森林之后, 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森林一定要有树, 那么森林里除了树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之下, 可能就会思考以及展开想象, 就可能还会画上河流, 还有小动物。教师还可以再进一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启发, 比如说, 如果学生画了鸟儿, 那么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有了鸟, 就该有鸟窝等。

参考文献

王辉丽.管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语言魅力[J].考试周刊, 2014

感受美术的魅力 篇3

一、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理解能力

“要让学生知道艺术品并不是自然的产品,它是人类精神思想和感情的产物。”通过学习和了解各种绘画风格和流派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的重要技法、风格、流派和思想观念,领悟美术作品的语言并了解它是宽泛的,有个性的,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风格,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或表现或抽象,数不胜数。要培养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表现技能的美术作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学生偏爱写实性绘画的固有观念,建立起多元化的绘画欣赏评价标准和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广泛接纳不同观念和风格流派的绘画作品,包括欣赏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夸张变形的绘画艺术和抽象绘画艺术等等。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提高了,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才能不受传统写实观念的束缚,才能同样很自信地审视和评价自己的美术作品,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创意和个性,才能对自己的绘画学习有自信心。

二、 加强美术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绘画形式美的理解能力

美术语言由线条、形状、颜色、纹理、图案和形式构成。它们象词汇一样共同工作,创造形象的“句子”。当然美术语言还包括明暗、空间等要素。美术作品无论有没有情节和主题思想,之所以被称之谓“美术作品”并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取决于其独特的美术形式因素,即造型、色彩、肌理极其构成规律等美术语言的完美运用。一幅作品,如果它的形式不佳,就无审美价值可言,再好的内容也就不能艺术的呈现并为观众所接受。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美术语言“无所不在”,欣赏中,创作中。这样一段时间后,学生一下子进入美术欣赏和创作两种境界。例如学习了线条的质感表现,就会用不同的工具来画出独特的线条,并体会线条的韵味,同时也能欣赏和体验他人美术作品中线条运用的美感。因此,强调美术语言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绘画艺术形式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美术语言的表现和欣赏能力。

三、结合美术语言的学习,逐步学会用美术语言来写生、创作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美术语言的学习要结合对现实的写生和表现练习,学习要求可以用具像的方法,但不作写实性要求,不要太关注画的像不像,而要使学生在写生过程中体会美术语言的意义和作用。鼓励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去表现生活,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体现出每位学生自己的美术语言个性。对学生绝对不能提过高的要求,“当他展示出一只羊站在田野里的画面时,你要控制住你可能说‘来,让我来告诉你怎样来画一只更好的羊’的冲动,你应该懂得,‘他的羊’站在‘他的田野里’,和你心目中的那一只并不一样。”但是,教师并不是旁观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个性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如在写生课上,教师可以示范,让学生看写生的全过程,如何观察,比较,如何用笔表现,画面的线条、虚实,物体间的穿插等等。当学生画时,必须是他眼睛所观察到的,“别人的眼睛不能代替你的眼睛,别人也不能代替你的感受”。运用所学的方法或技法表现自己的所观所感,才会具有个性、创造性。

四、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学会享受这过程

生活中的美,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客观存在,更是浓郁感情的渗透和浸润。所以,要想发现生活中的美,更需要用心灵去体会,去品尝,去感受。让学生知道美术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学习它,了解它,将会给生活带来乐趣,或是精神上的享受。如:看到的漂亮的衣服(服装设计);漂亮的街头公园(景观设计);造型漂亮的电器(工业设计);能吸引你的海报、广告、店牌(平面设计);.豪华的宾馆、精致的酒吧(室内装饰设计) ;个性的城市雕塑或不同风格的建筑(建筑设计);琳琅满目的家居(工艺设计)等等。学生知道: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美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校园的,家庭的、社会的。同样一个事物,如果具有独特的眼光发现它的美,并能体会感受它的美,那么你将享受着这份美。学生了解了美术的内涵,不断的接受这些美的信息后,他们会不自觉的留意着身边的美,并将之形成了习惯。

美术风筝的魅力课件 篇4

一、设计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风筝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它也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一直流行至今,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让中学生关注风筝,并在设计应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教材的`主要目的.作用现今的中学生对风筝见的较多却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以事论事,就是不仅要认识风筝文化。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爱生活、爱美的思想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并给学生足够的智慧呈现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的能力。从风筝的来历、作用、工艺等方面,吸引学生们用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我们的民间艺术,让学生充分了解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传承了我国这优秀的民间艺术。

2、教学切入点

风筝是传统民间艺术。教学中从何处下手才能使学生感觉、体味到,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性的工具,是经过几千年演变、几代人的创作。是人们生活中追求美的一种行为。本课以风筝的作用、来历为切入点,逐层展开。使学生感受到风筝文化从面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美和提高在生活中发展创作美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的构想

1、直观教学法:“惟有美术教育才能胜任‘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大量的图片信息能引导学生了解风筝历史文化背景,做出审美与意函的判断,引导他们能够正确的解读风筝文化。

2、过程启发式教学法: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在课件图片和实物风筝的引导下,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实践。将不同兴趣倾向的学生都吸引到风筝的创作中来,激发学生参与、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中主要困难的解决

1、学生实践中独立操作的难度

我安排课前信息采集表、课堂学习活动表,帮助他们能有效的安排自己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表一:

五彩缤纷的风筝 信息采集表

表二:

五彩缤纷的风筝 学习活动表

2、关于制作要求难易速度的选取

风筝品种增加,性能提高,在民间浸染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历史上的风筝有宫廷风筝和艺匠风筝之分。宫廷风筝的美观、精致等特点,民间风筝的特点是

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农民和手工艺人作为民间风筝的制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审美习惯制作风筝。从教学的角度,学生欣赏的风筝以宫廷为主,可使学生在视觉的感知下,感受风筝文化的魅力。但在实践活动中民间风筝主题鲜明,配合传统节令,装饰性突出;制作风格粗犷,淳朴,一般就地取材,制作者祖传世袭,相互观摩,有集体创作的性质,蔑扎纸糊即成。于是我想两部份结合教学,不仅解决欣赏问题,又为学生实践创作条件,可以就地取材,施展自主空间。

3、关于材料的运用和选择

风筝制作中材料主要的就是“骨”和“皮”。学生在选择时材料的要在自我感知中解决,要给他们自我发现、自我解决的平台。

4、关于风筝工艺的技法

引导学生在资料中学习方法,同时在交流中总结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例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学会从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风筝文化,了解风筝的来历、作用、制作。

难点:风筝工艺的掌握和实践。

教具准备——课件图文资料;传统、民间简易风筝多个。 学具准备——一些较轻便的骨架材料及面料;制作工具。

三、教学程序

1、有引而发——激发兴趣,引发创作动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首先我用嫦娥一号飞行视频、杨利伟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和博物馆内图片中风筝的图片,加入文字: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

师: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一梦想的实现象征着我们国家的前进的步伐。这是杨利伟在参观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在那陈列着各种飞行器,见证了人类实现飞翔梦想的过程,为什么在航空航天博物馆里会有一支风筝?

师: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我们中国的风筝。

从生活的角度让学生感受风筝文化的魅力。

2、有序展开——提示要点,指明方法

(1)、风筝的来历、作用

信息采蜜表、课件、提问、对话:

师:大家请看这是我收集的风筝,北京的京燕、潍坊、山东、看到这些精美的风筝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们收集到了那些有关风筝的信息?它是谁发明?

师:“史书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鲁班曾看到鹞鹰在天空飞翔受到启发,就“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发明了造纸术,风筝改用纸糊了,人们称它为“纸鸢”。后来有人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一吹,发出象古筝的声音,周而得名“风筝”。 现在我国的北京、天津、潍坊被称为“风筝三大产地”。山东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风筝之乡,具有“国际风筝都”的美誉。

(通过引导学生已有知识交流再提供图片和文字加以说明,丰富他们的对风筝历史背景的了解,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一种艺术熏陶。) 师问:那么人们为什么发明风筝?

师:除娱乐外,人们还利用它求救、发电,载人、摄影、它还有明目、健身的作用。看来风筝从一项发明已经成为了一样人人喜爱的运动。 学生归纳过程中老师出示文字,老师进行补充。

(感受风筝的作用也代表着它为我们人类作出的贡献,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风筝文化的魅力)

(2)、风筝的分类

风筝实物与图片对比欣赏

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魅力 篇5

新课程改革贯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现象学大师埃德蒙德·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生活世界是通过直观可以感知的,可以体验的世界,教育成了生活世界与人口的信息桥梁。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程向儿童生活世界的回归。教育只有向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的意义和本质,教育也在向人性化过渡,课程不再是固定的教材,不是一种结果性的产品,不再有强迫式、灌达式的教育方式,而是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一、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的特性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有这样一些特性:

一、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在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史上,美术历来就是传播人类文化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

二、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它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习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习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等方面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的发展。

二、新时期美术教育的重点

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兴趣,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一些学习新方法,合作与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过程和跨学科学习。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习的眼、手、脑,让学生本身能够认识到美育的含义不仅仅是绘画,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各学科之间的必然联系,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新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不断自我更新和完善,以学习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三、走进新时期美术教育的课堂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教育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传统美术教育仿佛就是教学生绘画的一个概念,学生除了按照课本上的复制外,别的似乎什么也不会,丧失了艺术教育的本性。艺术来至生活,生活起源创造,没有创造就不存在价值。小学美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我认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儿童的世界是个美妙的世界,他们以心灵感知世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没有局限性的,教师要倡导学生大胆、新颖和独见个性。记得两年前我代一年级美术课时,课堂作业是画《美丽的蝴蝶》,有个学生所画的蝴蝶让我观后有种莫名的惊诧。那种色彩,那种构图方式是我前所未见的,真是美丽极了!它激发了儿童的天性,这些东西不是老师能够教的。所以说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传授学生的不是美术技术,而是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方法。

美术课堂不同于其它学科,它要求的是宽松和愉悦气氛。用艺术的话讲,就是审美的愉悦,有激情才有创造,只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才敢于自由想像,标新立异和勇于创造,使个性得以发展。动作和语言是儿童的情绪、情感伴随物,也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在激烈的争论中儿童可以表达来自内心的喜悦、愤怒和沮丧。课堂需要纪律,但是学习气氛更重要,有时候这样一堂课给人以乱哄哄的感觉,这就更需要教师的理智、宽容和耐心。

四、新课程改革使美术教育走出课堂 自然美是一种无以伦比的美,看到一些自然的美景,忍不住感慨“风景如画”、“鬼斧神工”。万物源于自然,我们从自然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在课堂中要多。美术走出课堂,也就是美育回归自然。比如说《画鱼》一课,我在两个所教的班作了个对比实验,其中一个班我从书画的图片和幻灯片上介绍了鱼的特征,游泳的姿态和它们的生活习性,然后在黑板上教他们画鱼。但是画出来基本上是一个模式(跟老师画的差不多),而在另一个班上我买了几条鱼放在玻璃缸里,叫人家观赏。一边讲解鱼的生长过程、特性、习性、有关自然方面的很多知识。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着问这问那,“小鱼是不是从妈妈肚子里蹦出来的?”“长胡子的是不是公鱼啊?”……我相信,给他们上的不仅仅是一堂美术课,也是一堂自然课。学生们观察也很仔细,而且画出来效果也很好,各种形态都有,甚至有人画出个“美人鱼”来。这些都是儿童的天性,在绘画中有些同学还模仿鱼游泳、呼吸的姿态。教学要适应儿童心理特点,从类似的游泳活动中让孩子们学到东西,整个学习过程就像小鸟飞翔一样轻松愉快。新的美育教学应当更积极地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要你学”到“我想学,我要学”。

五、从国际形势上,认识美术教育的位置

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培养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人才。区域性和城市之间的差异导致了美术教育在不同学校所受重视的程度,美术教育应该重新得到认识和肯定。综合素质的差异,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存在着普遍性,就成了社会性差异,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艺术教育是儿童最佳的“启蒙书”,教育改革屠到了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教育的逐步完善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改革的成果。

美国最近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文件明确规定了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并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密不可分。“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阐释了艺术教育极端重要价值。

日本,这个被喻为“二战后的玫瑰”的弹丸之国,它的艺术教育基础教育上的普及是世所罕见的。它的快速复兴,有些方面甚至赶超列强,这说明了它国民素质普遍很高,也进一步说明了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上所起的作用。

教师是整个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说小学美术教师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小学教育是综合课程教育,不能忽视每一门学科。

六、美术教育的综合教学方式

新课程强调综合教育,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是单一的、僵死的,作为教师要巧妙地安排教学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音乐是一种听觉上的艺术,而美术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传播思想文化,我们能不能把音乐也带进美术课堂呢?比如说在上欣赏课时,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观赏名画,那种如痴如醉的乐章让我们渐入画境。

文学是一种文字艺术,在美术课堂中,我们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优美的语言文字,也能使我们产生无限遐想,有身入其境之感。再通过大脑的整合用手描绘出来。如像画《下雪了》,我们一边赏听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江雪》来调动学生们积极思维,一边描绘一幅寒江独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广漠的原野,路无行人,人间到处是寂寥。然而,漠天大雪静寂的世界里,却有一位泛着小舟的渔公司头戴斗笠,身穿蓑衣,从容地垂钓寒江之上。

美术也可以与思想教育结合,例如在绚丽多姿的风景中,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时,激起他们爱国主义的热忱;在欣赏烈士雕像时,讲授英雄事迹,让他们产生对革命事业的崇高追求。

美术还可以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回归自然,体验自然,培养他们创造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我的论文——初中美术的魅力 篇6

第1课色彩的魅力

第1课时,总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色彩三原色,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等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理解色彩的理论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色彩,能感受色彩带来的情绪。

【课堂导入】

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自主学习】

(一)探究色彩本质特征

1、色彩三原色是什么?

2、将三原色的颜料溶解于水,互相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看看色彩会发生什么变化?

3、不同的色调进行对比,它们给你的情绪感受是一样的吗?营造了什么气氛、传达了什么情感?

(二)分小组学习

1、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这幅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运用电脑,改变这幅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色调,以蓝绿色为主。色调改变了,画面的气氛有没有变化?

2、欣赏梵高《白色的果园》油画作品,你感受到了什么?

3、同种颜色,在不同的颜色的衬托下,给人的感觉相同吗?

4、对比色和类似色在色相环上呈什么样的关系?

(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

【教师精讲】

1、色彩三原色: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它包括红色、蓝色、黄色三种颜色。

2、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统称为色彩三要素。

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3、对比色:色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类似色:色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达标检测】

1、色彩三原色是:、、。

2、色彩三药色是:、、。

3、对比色有、、这三种经典搭配。

4、赏析美术作品是如何用色彩来表达自然之美和主观情感的?

传承中国文化, 演绎美术魅力 篇7

一、将中国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中

初中美术新教材中汲取了很多中国元素的精华, 成为了中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最佳媒介。

例如, 教材中的《线的魅力》一课就提到了线不但能够造型, 还可通过其疏密的布局成为一首或欢快或凝重的曲子, 尤其是中国的传统书画在线的运用上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们用“线”赋予了作品更多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线”在中国古代人物画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值得教师与学生共同去探索。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 可用幻灯片先播放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国画《朝元图》和《水浒叶子》, 并以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 然后在古曲中缓缓地将《朝元图》画卷展开, 学生们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听教师讲解:永乐宫壁画不但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在世界绘画史上同样堪称“奇葩”。它线条流畅、笔峰刚劲, 很多人物服饰上的线条都是“一笔过”, 犹如在壁画上镶嵌了一条条华丽的钢线, 使得人物栩栩如生, (这时话峰一转)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著名画家陈洪绶的作品《水浒叶子》则是中国传统版画的代表, 作者运用手中的画笔对四十位水浒中的英雄人物进行了刻画, 通过运用方笔直拐, 使线条呈现强烈的变化与转折, 并将人物衣纹的走向、人物的动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作者起笔略重, 收笔则很轻, 使得线条短促深刻而又清劲有力。同学们可将画中人物形象与自己心中水浒人物形象对比一下, 感觉是不是一致?那么, 版画与壁画都属于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 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学生们通过直观的欣赏, 感受到《朝元图》中较多曲线且线条流畅圆润, 节奏感较强, 将宗教人物肃穆而庄严的性格表现得十分突出。而《水浒叶子》有较多的折线, 线条刚硬方折, 将英雄人物不同的性情刻画得形象而逼真。

这种将中国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欣赏与分析, 切实体验到了“线”的妙用, 即既可描绘事物, 又可表达情感和人物性格。在他们充分领略了“线”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独特的运用手法时, 会意识到中国传统艺术是作为“国之瑰宝”为全世界所推崇和喜爱, 所以作为新时期青年的他们, 对于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要投入更多的热爱和深情, 从而在中国文化中去挖掘更多美术创作的灵感。

二、将传统文化融合进现代艺术中

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时尚事物的迷恋是不争的事实, 一味地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灌输, 只能适得其反。新时期的教育者要努力探索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学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进行有机融合, 既使中国传统的文化得以传承, 又可以通过现代艺术的途径使其发展, 以学生喜欢和接受的形式让他们爱上丰富且具有深刻内涵的中国文化。

例如, 在学习《富有冲击力的设计———招贴》一课时, 公用招贴和商业招贴都是充满现代感的设计, 同样也是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 但是如果想设计出优秀的招贴, 那就必须加入独特的创意, 让其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而脱颖而出, 这是很多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提炼可供设计的元素。如中国古代的“折扇”, 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物件, 中国的折扇与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若将中国的折扇艺术融入现代招贴的设计中, 运用笔触效果一笔完成如同扇面般的弧形, 再将下面文字编排的形式与这个弧形进行结合 (可采取竖排的方法) , 组成一个平面的扇子形状, 为了不使扇面显得单调, 在色块中将砚台与毛笔融入其中, 所做图相与砚台、毛笔的形式摆相相吻合, 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化之美与现代形式感二者交相辉映, 给作品以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而诸如“汉字”、“水墨”、“剪纸”和传统图案如“富贵牡丹”、“松鹤延年”等都可融入到张贴的设计中, 这样有助于学生们创造出既有形式美感, 又有丰富内涵的“中国化招贴”。

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教学, 又是一种文化教学。中学生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 才能够创造出充满时代感与民族感的优秀作品。因此, 美术教师要注重在美术教学中传播与渗透中国文化, 让学生们关注中国文化, 体验中国文化, 并学会将中国文化娴熟地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 让中国文化为他们打开一扇真正的“大美”之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的土壤和源泉, 它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艺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让中学生在掌握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实现“美术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国文化,传承,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燕.新课程体系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探索[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12 (S3) .

[2]马晓英.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新探索[J].考试周刊, 2010 (01) .

教师个人魅力对美术教学的影响 篇8

【关键词】高中美术学科 个人魅力 专业能力 综合素质

随着高中课改的浪潮滚滚而来,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我们高中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课改将使我们每一位教师实现一次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历经从“蛹静若玉”到“化蝶成虹”的质的升华。在这次课改中,作为高中美术教师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使学生接受并上好美术课。

现行的高中美术课在高考的压力下,对学生来说可有可无,即便是上课那也是学生用来休息或做其他作业或者是用来调节上课节奏的调节剂之类的,倘若是后者还算是幸运的,至少学生还有一个接收的过程。在上课实践中我逐渐发现,要想上好高中美术课,美术教师的个人魅力居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师的个人知识修养和专业技能是美术教师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高中美术教学中包括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等多门选修课。每一堂课都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才能够正确的把握教学目标,教师没有良好的个人知识修养和专业技能是难以将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楚的展现给学生的。而学生面对一个讲课条理清楚,知识渊博的老是自然是特别崇拜。我记得自己上学时的一位专业老师,他在油画中有着较深的造诣,画得一手好画,并且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每一堂课都娓娓到来,深入浅出。在他的影响下,我班有一大批学生都选学了油画专业,并且成绩斐然。这位老师凭借着良好的个人知识修养和较强的绘画技能征服了我们,我想这就是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体现。

作为美术教师,如果你没有过硬的美术技能是很难让学生感受到你的魅力的。当你如同信手拈来一般将学生看似很难表达的一个艺术品两三下就可以有个大概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征服大片学生了,这时学生也渴望通过你的教导可以学到这样的本领,这就有了吸引学生上好你的课的重要魅力了。正如我给学生上工艺课时,自己编得一手漂亮的中国结,得到学生由衷的赞叹,并积极和我学习,难道这不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

二、独特的个性会产生独特的魅力

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有很大的表现空间。如果美术教师有相对自我的,能够超越或者突破其他教师中普遍的教学行为模式,也会为学生带来新鲜的感觉,从而刺激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个性可以是教师个人的性格倾向,也可以是在教学中形成的课程教学风格。个性的幽默、诙谐都可以给学生带来鲜明的印象或感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兴致盎然。这样的兴趣激发在短期教学中是可以改善我们的美术课的上课效率,长期看来甚至可以把这种短期兴致积累至质变引发学生的长期兴趣。

美术学科本身就是独特的,要我們教师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拉开与其他学科的距离,从教学模式上体现美术教学的独特性,也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在教会学生很多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学会可以停下脚步来欣赏这个过程中可以领略的周围的美丽。

三、不能忽视美术教师的外在形象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相对自身外观和他人的评价审美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经常听到学生私下议论某教师美不美的问题。作为美术教师因专业特点对于美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善于把这个对美的感受运用到日常的服饰打扮中,总在有意无意中追逐着时尚。这和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渴望是很贴近的,如果这个老师善于将这个外在的美体现得更加合理而有内涵,在学生的心目中自然很有魅力的,学生在面对他心目中有魅力的老师自然就会很好的配合好你的课程,甚至连带喜欢你的课程。反之,则会让学生质疑你对美术学科的传授能力。

当然,外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短暂的。在他过了从外在判断你的能力的阶段时候,其他的综合素质就会凸显,如你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教师不仅要擅长用手表达完成美术形象也要善于运用语言让学生感受领略美好的事物。当一个教师娓娓道来,又可以轻松解决学生难以完成的美术作品时,无疑这个老师是非常受欢迎的有魅力的老师。

美术课程的特殊性可以使我们更大程度的去发掘自身的魅力,用魅力来吸引众多的学生。这个魅力可以是你独特的性格特征,也可以是你良好的专业技能;可以是你的综合素质:或是优雅、或是前卫、或是独特,也或是高尚的人格,只要是你的就可以形成属于你的独特的魅力,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为你的课程创设良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美术教师素质决定美术教育的未来》

上一篇:常见的创业模式有哪些下一篇: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