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说出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功能

2、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激发对哲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与难点】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课本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一、问题导学

1、列举对你影响较大的、具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或寓言故事

2、哲学就是智慧吗?

3、是否所有哲学都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呢?为什么?

二、知识梳理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A.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B.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②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哲学源于人们对 和对世界的思考。

①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②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P5第二段)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作用)

(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给人、使人 的学问,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真正的哲学的意义(作用):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和 的变化与发展,用政治学习巩固资料

政治学习资料

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②正确对待 与,正确对待 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③正确对待进与退。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

三、预习自测

1.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哲理,如“画饼充饥”包含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的哲理,“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这说明()

A.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B.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C.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即生活,生活即哲学。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3.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4.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5.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是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四、知识体系构建

政治学习巩固资料

政治学习资料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

1、走进生活:

镜头一: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其中一小孩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将水缸砸破,把那个小孩也救了出来。那大家想想,司马光的这种哲学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从天下掉下来?我们小时候有司马光这样的智慧吗?

什么是哲学呢?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但是我们在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地与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了。

镜头二:同学们,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可能大家都忘却了,不过,我们观察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可惜他们还不能说话;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口问一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他们就会问,妈妈 妈妈,为什么太阳会从山那边落下去呢?为什么会天黑呢?他们会问,爸爸 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人会死亡啊?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不过,这些问题却触及了哲学方面的东西,我们的哲学就是来源于这里。

1、司马光的这种救人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砸坏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怎样评价这一事件?

2、从镜头一、二中感悟归纳出哲学的起源。

3、谈谈从司马光砸缸的思维方法中感悟到什么是哲学?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思路小结:

探究

2、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社会更了解,对人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疑能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比如说,我们常常听到某某同学因为考试考得不好,而一时想不开,自杀了。在这里,他就是对人生的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才会轻生。我们学过哲学后会明白,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满着挫折,但我们在挫折中会一步一步地迈向前进,走向成功。

政治学习巩固资料

政治学习资料

又比如说,我们现在大家重新分班了,宿舍也重新分了,每位同学将会与新的同学相处,这时候,你和其它同学能不能和睦相处、共同提高呢?这里也需要我们的哲学智慧——如何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当你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你才会有正确的做法,你才会和其它同学相处得更加愉快。

从上述材料中感悟

1、学习真正的哲学有什么作用呢?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思路小结: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2、重点问题解决:

训练案

一、课中检测与训练(5分钟之内完成)1.哲学产生于()A.主观想像

B.实践活动 C.独立思考 D.外部世界

2.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 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3.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A.哲学是悬于空中的楼阁 B.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 C.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说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知识框架

2、完成作业:《课时作业》Px-x页:x题、x题 政治学习巩固资料

政治学习资料

3、温故知新:阅读课本,并完成新发的预习案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2

“导”, 即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这一环节是这种教学模式关键, 是实现让学生“学会学”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怎么引导?教师首先要做到“两个研究、两个把握”:要深入研究课程, 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要深入调查研究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和状态, 把握学生的自学能力层次。对于高中教学, 学生自学能力仍然弱, 引导和指引最为重要。教师要有目的的通过灌输自学提纲、出题引导思考等手段, 为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提出一个线索, 指明自学的方向;暗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找到用功的着力点, 并提出自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学习目标, 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中, 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 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 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后二个目标虽然提出了要求, 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与体现, 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 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我们要求建立课时知识结构, 通过知识结构分析, 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既可作为学习前的自学路径指南, 又可作为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在老师设计一个知识结构框架的同时, 适当留出部分内容, 由学生尝试着总结概括, 连接知识链条。

二、把握知识重难点, 找出最佳切入点

把握重点、难点并交给学生。知识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疑点, 又是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生“会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 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 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 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 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 找出问题, 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向老师质疑, 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 并逐渐地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

三、设计恰当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自学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 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 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 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依据学生的情况, 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 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 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 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 并通过对问题的解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及时反馈学习,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 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反馈。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 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 老师在课前收集反馈信息, 准备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指导。这样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又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总之, 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不要停留在教师用心编写导学案上, 而要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上, 当然, 还有课后的“督”与“思”。对于提高课堂效率, 我还处在探索阶段, 这里把我的体会写出来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当然,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只要够提高课堂效率, 能够契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 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 就能够实现素质教育, 真正迎来教育改革的春天。

摘要:导学案的使用, 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和主体学习行为, 注重了学法指导, 强化了知识运用, 是新课程改革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效率提升的一种教学探索。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导学案,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46 (8) :3234.

[3]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12

浅谈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 篇3

我国实施新课改已有多年,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仍然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它既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又能衔接素质教育与实际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中政治导学案概述

虽然各个版本的高中政治教材编写方式不同,但几乎都包含政治知识、经济知识、文化知识、哲学知识等,因而其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容易遇到困难。

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模式的重要工具,它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牢固掌握知识。因此,教师要利用导学案制订教学目标,为学生指明自主学习方向,弥补学生的不足。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遵循教学规律,重视学生共性,兼顾学生个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不足之处

当前高中政治导学案的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忽视基础性内容。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均为基础性内容,且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容易忽视这一点。政治不像其他学科,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颖的。

2.缺乏灵活性。

有些学科的导学案设计很简单,但是政治学科却不能如此。由于政治教学内容是极其理论化的,因而教师无法仅仅通过讲解来进行教学,这就导致高中政治导学案不够灵活。

3.无法彻底解决学生疑惑。

一般来说,导学案起着解疑释惑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导学案却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困惑。

三、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优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在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优化。

1.分层次设计。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兼顾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学案,这样就能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提高。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利用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设计“经济常识”相关知识导学案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学生记忆,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导学案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如果教师仅凭自己的力量设计导学案,就可能无法兼顾所有学生,达不到预期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弥补自己思维上的不足。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4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2)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预习检测

一、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一)和平

1.和平问题的含义:是指①

的问题。

2.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②

,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形势:二战后国际形势③。

4.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④。

5.结论:世界和平面临着诸多难题和调整,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⑤。

(二)发展

1.发展问题的含义: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⑥

问题。

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及其表现:(1)二战后相对和平的⑦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⑧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发展问题没有解决的原因(或表现):(1)⑨ 差距越来越大;(2)不公正、不合理的⑩ 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饥饿现象普遍存在;(4)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

二、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1)基础:以。

。2.解决的有效途径: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为基础。

。(2)基本内容:“四个保障”。

3.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发展中国家的三、简答

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意义: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

2、如何理解国际新秩序?

重难点探究

一、材料一 当今世界,美国单边主义凸显;国际恐怖主义猖獗;中东局势不断恶化;印巴关系紧张;朝核危机未解„„

材料二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开支不到2美元,其中12亿人被认为是赤贫者,他们每天的收入相当于1美元,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如何解决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

二、看《饥饿的苏丹》

这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一只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待猎食女孩„„

通过此图你可以感受到什么?请你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建议。

当堂检测

1.当今世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威胁上升;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主要国家大力发展军事高新技术,抢占太空、网络空间等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主题 B.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安全高于一切 C.中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机遇期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这对各国的启示是()。

①A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B所有国家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③C任何一国都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 ④D追求和平应是各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3.目前世界上仍有近13亿贫困人口,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①A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②B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C外债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D必须建立国家共同体

4.(2012年四川卷)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

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参考答案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1课时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知识体系梳理

①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 ②基本条件 ③总体稳定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⑤十分艰巨 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⑦国际环境 ⑧经济全球化 ⑨贫富悬殊 ⑩国际经济旧秩序 南北发展不平衡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际新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谐世界 赞赏和支持 基础学习交流

D.中国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2.和平是时代主题的原因:(1)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2)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3.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的原因:(1)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3)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

二、如何理解国际新秩序?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2.建立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主体:世界人民。

目的: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 政治上:相互尊重,共推民主(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相互信任,共护稳定(不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环保上:相互帮助,共护家园。

中国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的意义: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4.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要经历曲折漫长的过程。重点难点探究

一、(1)材料一反映了和平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十分艰巨。材料二反映了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

(2)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第二,反对战争、反对武力,国家间的矛盾、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

第三,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逐步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不利地位。

二、世界经济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贫困在世界上依然存在,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持续使他们受到关注,努力摆脱贫困。

要解决发展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有许多工作要做,形成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思维拓展应用

D 当今世界,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以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据此可选出①④,②③与题意明显不符,故应排除,选D。基础智能检测

1.C 题干说的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威胁和挑战,C符合题意。

2.C ①的说法错在“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②③的说法符合题意;④的说法错在“中心任务”。3.B ④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

4.B 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材料的切入点和考查指向: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的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 各民族和国家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借鉴,才能推动人类的发展,因此选择B;A、C是从政治上论述国家关系和策略的;D则是从道德上对发展国际关系原则的阐述。全新视角拓展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5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在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

预习检测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①

和被选为国家②

的权利,是公民③

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④

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⑤

、集会、⑥

、游行、⑦

的自由。

(3)监督权:指公民有监督一切⑧

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⑨

、⑩

、、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

的原则。

2.坚持

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简答

1、如何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重难点探究

一、市民小李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该地某交警中队乱罚款的现象。请问,小李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此外还享有哪些权利?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市拆迁区居民因不满市政府的拆迁办法,先是集体冲进市政府办公楼,对政府办公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然后又在市政府前的马路静坐并举行游行示威,一度造成交通中断。尽管后来市拆迁办公室经过进一步的综合考虑,适当修改了拆迁办法,但部分居民却因扰乱政府办公秩序和造成交通阻塞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 B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缴纳车票营运使用费一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多数出租车司机认为上述做法不合理。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放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销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钱款。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监狱服刑人员在进行必要劳动时,安排适当休息,有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这都表示()。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③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真实、不受限制的 ④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课堂检测 1.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A.生存权和发展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当公共权力被滥用,当政府官员不尽职,造成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威胁时,公民,请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分子作斗争。”这句话中“公民手中的利剑”是指()。

A.公民的监督权 B.公民的惩罪权 C.公民的选举权 D.公民的罢免权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①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②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③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4.邓小平同志指出:“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这段话是说()。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高级干部、名人容易发生违法行为

C.司法机关应格外关注并严惩高级干部、名人违法事件 D.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在我国客观存在

5.“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 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

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知识体系梳理

①权力机关代表 ②权力机关代表 ③基本 ④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⑤出版 ⑥结社 ⑦示威 ⑧国家机关 ⑨批评权 ⑩建议权 申诉权 民族团结 荣誉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权利与义务 基础学习交流

一、如何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二、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但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即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如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反对一切特权。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重点难点探究

一、小李是在行使监督权。除了监督权,他还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

二、(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A市拆迁区居民冲进市政府大楼影响办公秩序、静坐游行造成交通中断没有正确行使监督权,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B市出租车司机正确行使了监督权,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两则材料都说明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的权利,又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思维拓展应用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的理解。材料揭示的是对监狱服刑人员权利的尊重,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相对的,不是不受限制的;④未揭示题干主旨,不选。选A。基础智能检测

1.B 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与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故选B。

2.A 公民有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故选A。

3.B 本题具体考查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项政治义务的意义。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④表述错误。

4.A 邓小平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能因为是高级干部或高级干部子弟,就不查处他们的违法事件,这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选A。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2)丰富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空间想象力(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学习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浏览教材,再逐字逐句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独立规范作答,不会的先绕过,做好记号。

2、要求小班、重点班学生全部完成,平行班学生完成A、B类问题。

3、A类是自主探究,B类是合作交流。

四、知识链接:

圆柱:

圆锥:

圆台:

五、学习过程:

A问题1:什么是投影、投影线、投影面?

投射线可自一点发出,也可是一束与投影面成一定角度的平行线,这样就使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A问题2:什么是中心投影、平行投影?

物体上某一点与其投影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是平行的,则为平行投影,如果聚于一点,则为中心投影.

A问题3.(1).光线叫做几何体的正视图.(2).光线叫做几何体侧视图.(3).光线叫做几何体的俯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A例1.根据长方体的模型,请您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并观察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

A例2.请您画出圆柱、圆锥、圆台、球的三视图

六、达标测试

A1、两条相交直线的平行投影是()

A.两条相交直线B.一条直线

C.两条平行线D.两条相交直线或一条直线

A2、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为一个圆及其圆心,那么这个几何体为()

A.棱柱B.棱锥C.圆锥D.圆柱

B3、课本15页1.、2、3、4题

答案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问题1:由于光的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的屏幕上可以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光线叫做投影线,留下物体影子的屏幕叫做投影面。

问题2: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问题3: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的正投影等到的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的正投影等到的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的正投影等到的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俯视图。

例1:见教材12页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例2:见教材13页

达标训练: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7

一、科学分工, 构建机制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做任何安排, 任由小组成员自由发挥, 那么整个合作过程就会如同一盘散沙, 学生从合作中就得不到有效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在上第一节思想政治课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分好工, 习惯成自然, 这样后面的政治课就会非常顺畅,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只需稍加提醒即可。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了八组, 每组均设一名大组长, 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每组均设有政治组长, 负责收默写本, 记录组内的得分情况。为了使分工更合理, 在一定周期后, 轮流调换组员的任务。

“有奖励才会有落实”这句话告诉我们奖励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因此,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中学思想政治课非常注重对课本的知识的理解及记忆, 所以在加分的设置方面还是较灵活的。如:在默写中可以加分, 在抽背时可以加分, 在对一个问题有自己创意并言之有理的时候可以加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创新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 合理运用

(一) 精心设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导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可以说是一节课的导航仪。一份好的导学案应该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学案。我们将学案的编写分为“预习案”、“探究案”、“反思案”三个环节。

1.预习案。主要是课前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个“把手”, 通过对预习学案的学习, 对本节课形成一个粗略的框架, 初步了解一些知识。预习学案的设计一般有以下形式:填空题, 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填充, 加深印象;简答题, 最好创设一定的情境, 然后设问, 答案最好书上能够直接找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案。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分为七大部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拓展迁移、课堂小结等。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三维目标, 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国家具有阶级性, 中学思想政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部分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问题的设置, 讨论时间的安排等问题。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 不能机械地认为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 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必须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 而个人难以完成的知识点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老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学法指导, 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 教师的一句话往往会“点石成金”,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 是否值得讨论, 这些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加以注意, 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 讨论就会流于形式。

3.反思案。该学案的设计是一节课的总结, 切忌虎头蛇尾, 要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成效, 必须及时检验教学效果。达标反馈学案的设计有以下题型: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等, 难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

(二) 合理运用

1.课前预习精心指导。每节课前, 教师将设计好的预习导学案发给学生, 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活动中有的放矢, 有“把手”, 学生有了清晰的思路, 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有所了解, 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学习活动。上课后必须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可以抽查, 也可以小组互查等。

2.课堂探究学会倾听。在预习的基础上, 教师把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说明, 按照具体导学案设计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分组讨论, 进行合作探究,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积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上, 师生共同圆满解决问题。可以适当开展各种竞赛, 通过给小组加减分, 让学生在愉悦、进取、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大胆质疑, 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

3.课堂巩固及时落实。每一节新课的导学案, 教师都应当安排课堂训练, 及时巩固当堂课的所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 要合理控制讨论时间, 巩固练习必须有时间保证。教师在学生做完后要及时评讲。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8

一、“学案导学”的含义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凭借学案作为导学提纲,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形式。“学案导学”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这与新课程理念正好吻合。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预习效果不显著。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对学案的完成感觉到有压力。有些学生有提高学科成绩的意愿,但是学习方法掌握不当,预习效果甚佳。由于对这一环节上疏忽,以致课前预习收效甚微,对“学案”各个环节的操作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学案设计缺乏含金量。在实践中,我们教师设计的学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的梳理、课内探究和课堂训练和课堂反馈这几个环节。学案的设计注重目标性但缺乏层次性,注重探究性但缺乏创新性,注重知识性但缺乏引导性。缺乏质量的学案不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指导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形同虚设。班级的座位安排摆成圆桌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讨论和探究。由于各个小组的成员搭配得不协调,各个小组没有达到共赢的效果,甚至有些小组都是由后进生组成,学习状态极差。由于缺乏对小组合作的重视,缺少对各小组采取有效、及时的管理措施。因此,在这一环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合作激情。

三、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依案自学,以案导学。课前自学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前将“学案”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并在学案的引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地预习,完成检测。在尝试自学阶段,教师不要随便干预学生,要舍得“放”,放心地让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各种探索。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地指导。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依案导学的意旨并不是让学生长期依赖于学案指导,而是为了不指导,最终要让学生丢掉学案这根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二)因材编案,引导学生创新。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认知层次,“学案”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教师要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组和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既保证低层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多体验一点成功的欢乐,少体验一点失败的痛苦,又使高层次的学生学有创见,有用武之地。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的视野,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案的编写要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样式,比如创设问题情景或实行开放性的题目。

(三)加强小组合作,争做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组织是否坚强有力有很大的关系。要加强合作学习组织建设,首先要抓好学习小组长培养,尽快让他能胜任主持小组学习的重任。其次,要明确每个人在本组中的角色定位,主动承担各自的学习责任和义务,做到奖罚分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效果重新调整教的策略。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知的东西,教师就大胆不教,而着力把共同存在的问题交给各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议论解决。教师鼓励小组成员踊跃发言,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而让他讲完,然后请别的学生继续发言,最后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要鼓励后进生参加讨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鼓起学习的信心。

“学案导学”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的结合起来。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下,学案为我们指引了方向。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将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让学生从此刻开始,逐步培养起广泛的兴趣,开阔的视野,灵活的思路,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打下基础。“风正一帆悬”,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学案导学”模式将在我校课程改革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市东源中学)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9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通过整体感知,诵读品味,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通过活动体验,引导学生认真对人生进行思考,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考验。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杨子,生于1923年,原名杨选堂,广东梅州人。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朵》等。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興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編译室主任等职。

2.文题解析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本文是一位父亲在儿子十八岁生日时,回忆过往,对孩子的成长写下的感慨。以感性的文字表达了理性的观点,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最真挚的建议。

【预习展示】 1.给加点字注音

迷惘(wă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沉湎(miăn):沉溺。

溺(nì)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惆怅(chóu chàng):伤感,失意。抹煞(mǒshā):一概不计,完全勾销。怪癖(pĭ):古怪的癖好。摭(zhí)拾:拾,捡。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3.活动体验

(1)你喜欢东东的父亲么?为什么?

(内心充溢着朴素而真挚的父爱; 能理解并尊重自己儿子;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以书信的方式,以朋友交谈的形式,让人产生亲切感。尊重理解,平等对话。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2)标出文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语句,说说你感动的原因(建议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小组交流。

(3)你对自己的父母满意么?为什么?(大组派代表发交流)

(4)尝试换位思考:假设你是父母,将如何面对孩子与你的“代沟”以及他的逆反心理。随着社会发展,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逐渐从“家长制”向“忘年交”的角色转换。调研显示,当大学生和父母“产生矛盾”时,八成人会选择和父母“主动进行沟通”,只有13%的学生选择“冷战”方式来解决;当问及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一般会充当什么角色时,父母单方面给予“忠告”的只有37%,另有63%的父母会采取“像朋友一样和我分担”、“视情况而定”、“作为旁观者,让我自行处理”。

【当堂检测】

事例探讨:17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的学生,他的母亲要求他每次考试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10名。徐力感到压力很大,重压之下不禁觉得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了,同时母亲提出的要求他也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2000年1月17日中午,徐力放学回家吃过中饭后,他的母亲对他又是一阵说教,他感到忍无可忍,便拿了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

请你根据从文中得到的启示,分析以上事例,对徐力说几句话。

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 篇10

关于高中化学必修l导学案的比较分析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汤亚兰

【摘要】目前,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随机抽取几套导学案进行比较,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因此,它不仅是课标和教材的重要体现,也是高中化学教

师展开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本文仔细比较、分析了几套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应用的导学案,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几条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借鉴。

一、导学案教学法与“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概述

在对导学案进行定义之前,需要对学案的定义进行界定。有人认为学案就是案例、学习工具或者方案,其实学案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需求、认知以及思维模式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而设计的教学指导性材料。导学案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对学案的“导学”功能,其定义有多种,但笔者认为所谓导学案,即是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或者能力水平,于授课之前,将课程的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进行相关融合和设计,从

而指引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汲取和建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三种。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又分为必修1和必修2,本文主要针对“苏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展开。必修1在高中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如果学生将必修1课程学好的话,将会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非常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当前使用的几套“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导学案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发现它们在导学案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将这些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首先,部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由于对导学案中的栏目功能不熟悉等问

题使得他们在编写的时候出现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导学案中栏目名称与内容不符的现象,如下导学案的截图:

可以看出,栏目的名称是交流讨论,学习内容为氯水的实验,如果仔细看,实验内容却属于探究性质,且在实验后没有交流讨论的问题,说明教师对栏目的功能并不明确,以至于内容与名称出现错位的现象。

其次,编写导学案时,对内容的选择不科学,尤其对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比较缺乏,甚至其中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过少都是较普遍的现象。同时,由于不同学校对导学案具体知识点的选择有所差异,也存在着对部分知识点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过规定要求,以至于出现相应的偏差。

最后,虽然大多数导学案都考虑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但它们对后两者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甚至一些导学案在对知识与技能的设定上明显超出了课程

标准与教材的目标要求,不利于实际教学的运用。

三、优化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建议

面对当前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现状,本文建议学校和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在导学案的编写工作中,教师要面对诸如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习题等多个方面的选择,而如何进行有效选择使得选择的各方面恰如好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也即需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量使知识更加形象化,贴近实际生活。在选择导学案内容时,要充分结合当前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度,避免过度拔高要求;其次,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由于导学案突出的是一个“导”字,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尽量使得学习方法贯穿于课程的

各个环节,比如,在课后环节设置“预习指导”等,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后,在习题的设计上,能注重为考核某些技能技巧而人为设置情境,避免导致习题与学生的体验相差过远的现象。从习题的功能看,应选择知识、方法、能力统一的习题。在习题中融入科学方法,关注学生通过习题的解答形成科学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功能。由于导学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和习题案,在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要注重其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实践。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重要的是解决学生“是否想自主学习、是否能自主学习和是否会自动学习”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由选择,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交流、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对认

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学习活动结束后自我评价,并随时做出相应地调整,给学生提供发现个性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还具有学科特色,实验仍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强调高中化学必修1的教育功能。由于课程标准是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同样,导学案的编写也不能离开这个依据而独立存在。在新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同样要以此为参考依据,不能偏移过大。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十分熟悉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的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归纳出所学的教学目标,再结合不同水平层次学生学习难易程度,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栏目也可用“学习任务”栏目代替,因为学习目标虽然能够目标

导学,但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如对学习任务的关注,学习任务的给出可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对导学案中内容和方法进行仔细选择,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霞.高中化学应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2]白静珠.学案导学下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3]任俞玲.基于高中化学“三大主题”的学案编制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4]党晓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案”

上一篇:高三数学七大高效复习策略下一篇: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