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精选11篇)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 篇1

潘华珍

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又势必影响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书中就提有这样的论述: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

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

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先认真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发现发展以及历史的沟通等。正是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和多向激活,通过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和引领者,但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一堂资源丰富、同时具有开放性与互动的课堂,再加上适当的拓展或实践活动,将对解放学生、活跃气氛起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定会发生明显变化。而“活”起来的课堂,如果教师不能有良好的驾御能力,可能还是会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所以,书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议,我认为对当今教师是十分有用的。

一、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二,在上课时,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提升及时做出合适应答,推进教学过程的能力。三,强调教师在教学角色中不仅是“呈现者”,“提问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然而,实际的教学往往并不会完全依照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一个教师尽管教的是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堂课都是在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 篇2

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 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 无所不能的。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下, 教育承载着许多像升学、就业、致富等它本不应该承载的压力。同时, 在这种情况之下, 教育不过是单一、教条、笼统、墨守成规的知识传输工具。

所以, 林格认为, 在传统教育理念之下的教育是“没有用的”, 他通过《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这一本专著, 试图探寻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 回归教育的本质, 回归教育的纯真, 使教育成为“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

二、关于林格的《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

林格是我国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 他深入全国各地1000多个县, 1200多所学校调研、实验, 被称为“用脚做学问的人”。《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是林格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的一本专著, 他认为, 我们不再应该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这种“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 而是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 把教育当做道, 而不是技术;教育应该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 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 彰显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促进师生有效沟通的一项综合的有积极意义的活动。

林格的《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自成书以来, 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本书得到了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的联名推荐。笔者仔细阅读了林格这本专著, 并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 在结合林格的观点之上认为:全新的教育理念, 理应回归教育的本质, 回归教育的纯真。那么, 这一种教育便是一种充满着人性的教育, 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是在人文关怀之下的和谐教育。

三、人文关怀下的教育之道

1.激发主动性是核心

传统理念之下的教育, 往往是扼杀孩子主动性为荣的。在该教育理念之下, 好动的孩子或者喜欢钻牛角尖的孩子变成为了过错。其实,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 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应该去抹杀孩子的主动性, 而是要尊重并且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为先导。所以说, 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便是尊重孩子这一天性的体现。

一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们对一件事情没有兴趣, 他是不会去关心和了解的, 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之中总是表现出被动的状态, 最终陷入“填鸭式教育”的困境。所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法宝。

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核心, 便是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发挥自主性, 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和主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教师的地位应该是最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所以, 在新理念之下的教育, 老师应该尝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

2.互相沟通为本质

林格在《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这一书中认为, 教育应该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他觉得, 教育之道, 道在心灵, 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所以, 人文关怀之下的教育, 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 它包括语言行动上的沟通与内心深处的沟通。

一是言语上互相交流和互相倾听。日本教育学家欢喜隆司曾经指出, “沟通和合作是一切教学过程的基础、手段和媒介。”在老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之前的前提是, 老师应该对学生尊重, 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的个体。只有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老师尝试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 尝试和平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各自的观点, 那么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是心灵上的互相感应。在人文关怀之下的教育, 尤应体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感应。林格认为, 要使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 那么, 老师要让自己变得柔软起来。教师所需要展示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 而是温和体贴的, 这样才能缩小其与学生的之间的距离。

三是老师角色的转换。传统教育理念之下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老师的角色不过是知识的传输者, 老师在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来到讲台, 单向地传授着知识, 一下课, 便匆忙地离开了。这样一来, 老师对于学生会显得较为陌生, 师生之间也将缺乏沟通的机会。所以, 老师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 把自己当成同学中的一员, 和同学们平等讨论, 分享自己的心得。

如何在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 让学生在展现个性的同时, 又得到全面的提高?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是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目的, 也是当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一个有创造性能力的学生?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牛顿没有想象力, 没有创造性思维, 就算苹果连二连三地打在他的头上, 它也不会发现万有引力。这就是想象力在现实中的巨大魔力。

二是给予学生必要的激励。我们可以从“皮格玛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能量, 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 他从而会增强了自我价值, 变得自信、自尊, 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牛顿也说过, 他的成功, 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 拥有更多的知识, 更能形成自己的心得和独到的观点, 具有创造性。

三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风格, 更能体现自主的个性, 更能顺着自己的道路达到学习的目的。林格认为, 每个学生都应该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这是个性化教育的进一步延伸。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人文关怀下的教育之道, 要求在教育中更注重学生的地位, 给予学生更人性的关怀, 让学生更自主更独立地学习和思考, 并形成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 在对《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这一本书的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之上, 探究人文关怀之下的教育之道, 对教育在新时期不断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大有裨益。

摘要:《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是当代教育专家林格探索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一本专著。受《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这一本书的启发, 通过探究在人文关怀之下的教育之道, 它便是以激发学生主动性为核心, 互相沟通为本质, 培育个性为最佳的新理念指导之下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理念,人文关怀,主动性,师生沟通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是没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新描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美]琳达·梅特卡夫尔.教师、学生和家长焦点难题解决方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3]陈占芳.浅谈小学创新教育[J].学周刊·小学学术研究版, 2008, (11) .

[4]陈宇珊.在成功教育中培养成功型教师[J].湖北教育 (教育教学) , 2009, (11) .

读教育名著有感 篇3

关键词:书籍 历史 现代 融合

一、书籍的演化史

自人类第一本图书著作《管子》诞生至今,人生有图书的历史就被追溯到春秋初期,至今已有大约3000年。图书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孔子《论语·宪问》对管子的功绩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由此可见,书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管子·戒》说:“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书本产生的第一要务是将所知道的事情,陈述成牍,其中更多的是记录圣贤的言论,以便彰显其思想的宏大和警戒后人。其后,便有了孔子的《左氏春秋》,及弟子们整理成著的《论语》。由此,后人可由书牍中感悟圣贤的教诲,体悟前人的阅历。

那时候,书籍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狭窄,文字生涩,显现了智慧的高深,却缺乏了这一经验累积品的平易近人。书籍发展到现代,历经数度改革,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此期间,书籍,这一人类的精神食粮进行了细致的分门别类,迈入了专业化的进程中。

二、专业化书籍的应用和发展

术业有专攻。人类科学发展至今,要求一切工作,一切事物的发展遵循精细化分工的要求。由此,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更加细腻的职业化的倾向。上层的高科技研发人员,中层次的管理协调人员,基础层次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分工的细化,就必然要求图书也达到同步的水平。由此,科学专刊著作,管理体系方法,社会科学等等都有了自己的相应内容。对此,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多读可医愚”。只是读书也须如药,对症才好。比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书平平常常的”。读书,正像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三、教育书籍的专业性

从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现代教育著作越来越专业化,在注重学校的社会化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健康。而这一切的著作,一切的教育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职业化的教育施加者——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面临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侧重点的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专业的提升。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身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无止境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承接的东西太多了。单单中国,就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如尘埃的名师大儒给出后人无穷的启示和教导。这些包含了社会性、知识性和文艺性的思想结晶转化成了不断变迁的教材,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代又一代新生命体的心中,使“学生”一词,不再只是知识的“受体”,还让他们变成了强大的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身上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身为这所有前人经验的传播者的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能够“斗转星移”的知识的转化、发酵、传播者,教师首先要发展的必然是身为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素养,即教育教学理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要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将此付诸于实践。于我个人而言,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先后涉猎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颗灵魂献孩子》、杜威的《儿童与课程》、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等教育教学名著,对专业知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教育理论的实践性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出和研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美国著名作家、活动家、教师帕克·帕尔默说:“与导师和学科的相遇,可以唤起自我意识,获得一些我们是谁的启示,但是教学的呼唤还不单是来自外部的融合——没有我灵魂的首肯,任何外部的导师和学科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人类知识在经年累月的积累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被进行着重新的融合和发展,以至于在经验本身又衍生出许多的不同的意义,这就是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他的内心思想和理论方向直接决定孩子的思想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将持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代进行有效地融合、再创造,进行有效的权衡,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真正实现教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总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起到基石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书籍起到记录、融合、生发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过程中,书又是媒介。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书是前人经验的累积。对于后来者而言,我们听“百家之言”,生本我思想。最后,引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过去的十年里,各种教育名著给我启示,催我上进,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将乘教育东风,以书籍为基石,成就自己的教育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图书馆说基础.

[2]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 篇4

与教育指导纲要》有感

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

邵仙成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对《“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这本书初步地阅读了一遍。感觉到这本书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深刻剖析了当前学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对症下药,指出了克服这些弊端的方法、路径和策略,可以说对我们班主任从事学生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这本书的第一编,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儿童发展问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型、社会结构变迁、中国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社会文化生态复杂化等都对儿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有许多是负面的、消极的,这对当代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比如在我们的学生中,爱国意识淡漠;独生子女的“自私”、“缺乏合作精神”;缺乏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等。而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则是品种繁多,但教育内涵不足;基础性的内容多,发展性的内容少、虚;针对个案开展的研究多,针对学生群体的研究与改革少。在当前的班级建设过程中,感受不到班级生活的种种教育性,就是班主任也缺乏内在的发展性。可以说,对当前学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得非常透彻,把握得非常到位。

认识到了问题,那应该怎样转变呢?本书第二编从思想上告诉我们,要形成生命成长的全程意识、形成生命成长的综合意识、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指导我们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要实现成长教育的系列性,活动要有系列性,不是零散的,点状的;要实现成长教育的有机性;要实现活动的育人价值。接着,它就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告诉我们实行改革的路径策略,如在班级领域,就可以开展岗位建设与班级小干部培养、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队会,还有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沟通与融合,为我们班主任指明了一条非常明

确的道路,我们可以照着它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少走了许多弯路。

该书对于班主任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一点还体现在它对义务教育阶段一到九年级的学生发展特点及成长需要与教育系列活动作了非常细致的阐述,使我们每一年级的班主任能够快速熟悉学生特点,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工作。比如它在五年级的工作要点中提到“促进亲子沟通,共同应对升学压力”,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虽然我们常州地区五年级还没有面临升学的压力,但“亲子沟通”这一做法我觉得很好。联系我们班的实际,在上学期期末时,班级里出现一部分学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我通过家访得知,这些孩子的家长期望值很高,但忙于工作,与孩子沟通较少,而孩子也无法体会父母的一片苦心,就这样,双方存在着代沟。看到上海华坪小学陆敏老师开展的“架设心灵之桥”系列活动,我很有启发,在这学期,我决心也要从这一点上入手,促进亲子沟通,亲密家庭关系,从而使学生要学、乐学。

本书最后还帮助班主任概括归纳了班主任工作的几条“智慧之策”。一是要解读学生,从关注个别学生转向关注全体学生,从关注抽象学生转向关注具体学生,从借鉴他人理论、观点转想具体研究本班学生,从相对单一的研究视角转换到综合性的研究视角。二是要形成教育主题与整体策划,三要增强班队活动展开过程中的智慧,四是要辨名主题教育的类型差异,五要把握主题教育的展开逻辑。这些具体的方法给我们班主任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只要我们踏着它的足迹前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读会计理论有感 篇5

会计的形成起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以货币为单位,对相应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这个定义是在社会一步步发展中逐渐得来的,也因为会计属于与社会发展相紧密结合的一项工作,需要与时代发展相符合。对应的,由此,关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及探讨就一直作为会计学研究的不老话题。也因为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迎合社会经济的需要,会计理论的体系及分类也不断在完善和更新。会计理论不只是枯燥的理论,现今的会计理论越来越注重规范与实践相结合,更为符合时代的需求。通过这本书,我对于原本茫然的会计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以及看法,当然也有不少的困惑。会计理论并不是想象中的只是一个枯燥无用的章程而已,是在实践之前,之中,包括之后对于会计工作的总领及规范,是不断摸索得来的宝贵结论。关键词:会计理论 发展 分类 认识

一 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分类

(一)对会计理论分类的认知

一直对于会计理论没有清晰的认识,而就现在的专业学习状况而言,更多的是关注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我选择了拜读这本书,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能给我带来一些对于这两者的正确认知及了解。

这本书针对会计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从会计的由来发展,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系统的会计理论以及相应的会计方法。也对于会计理论形成中各方不同的见解和研究方向的差异进行了介绍,结合会计史进行了分析辩证,把关于会计理论现今的研究方向和分类等也进行了介绍,其中不乏对各方观点的对比。同时,也对会计理论的构成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抽象的会计原则,再到其实践时的相应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研究。可以说会计理论就是会计工作的科学支撑,起到了指导实践,使得会计领域科学发展的作用。

首先,我从这本书里面知道了会计理论分为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也由此知道了规范会计理论侧重于规范研究和解说界定,而实证会计理论侧重于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理论由来较之实证会计理论悠久,却因过分侧重理论缺乏实践而被实证会计理论所抨击。对于此,我感到十分的费解,同为研究会计理论,为何一定要分清侧重点,要说如果没有规范会计理论作为其会计实证基础必定会使得会计实务的实践一团乱麻。而后,本书中也对这一点作了相应的见解。的确,这两种会计理论学派都具有其局限性,所以应当相辅相成的来看待。所幸的是,现今的学者们在探讨研究会计理论时已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令我感到困惑的是到底两者是以哪种研究方向为先,是否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使得会计理论结果发生截然不同。

就我所知,任何一门学科的实践都应当先于理论,而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令我感到困惑。会计理论既然是会计实践的指导,那便代表会计实践是在理论成立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却不符合会计的时代发展性。由此,有些理解为何会有规范会计理论及实证会计理论之分了。的确,看待事物不能够片面而取,这让我想到政治老师常讲的一句话:“社会主义就是大手拉小手才能稳步走。”其实会计理论的研究及发展也是如此,虽然我的见解很浅显,可是对于此是坚信不疑的,学科的发展与此相通,都应该是两者相结合才能更为科学的发展。

会计理论的发展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取和总结出来的。之所以具有相当的指导性,这个过程便是必不可少的。

(二)会计理论的发展及构成会计理论的发展以现象和研究本质来进行总结而得来,所以也可以说会计理论的发展就是对本质得出的规律。在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会计理论较之我国形成更为系统。而概念和规律之间的不断发展相互影响使得两者关系逐渐形成对应的财务框架。我认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本就是不断的探究过程,在实践的规律中总结相应的概念。而建立两者的关联就是为了健全而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会计工作进行有科学的指导和保障。

在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中,会计理论的作用也在一点点明晰。首先,会计理论是评价会计实务的一般依据,这可以说是会计规范研究以及实证会计研究的相

辅相成的具体体现。再者,会计理论随着发展,已然成为会计实务和会计程序的科学指导。理论的发展验证看来枯燥无用,实际上却是我们在进行完成会计实务的科学依据。试想,如果没有系统严谨的会计理论作为支撑,会计实务的进行以及财务的披露等会变成怎样混乱的局面。

其中,会计的基础理论是会计理论的基础和核心部分。而其中关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等理论部分可以说是相应会计理论的基石。其中包含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及对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的界定等。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我在开始学习会计时便接触的东西,本以为会计理论当是十分高深而不可及的“大部头”,却没有想到其实我们早已经接触到了会计理论的存在。这更让我相信会计理论的发展是规范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产物。

不仅如此,通过这些了解,才让我认识到,会计理论的构成是整个会计体系的有力支撑。就如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使得会计对象得以确认,能够明确会计工作的体现对象,把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明确使会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而持续的经营假设前提是会计工作开展的保障,想想如果一个企业处于濒临倒闭或者破产状况,如何对他进行会计核算,又怎么保证所得的会计工作成果有其开展的意义。而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于持续经营的进一步补充,是建立在持续经营之下的。这个假设使会计工作的开展有了周期性,体现了会计工作的规律和严谨。进一步会计理论中对于会计计量单位和属性的确认都是会计工作开展的保障。

所以,会计理论的构成可谓是层次分明,在不断的实践中,会计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小到对会计基本假设这样的科学界定,大到具体的会计程序实施,会计理论中都有其相应的科学构成。这些使得会计信息能在特定规律的会计方法下对相应的经济活动作出会计反应和分析,从而以达到实现会计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在我看来,会计理论就好比一个严密的框架构成,使得大量的各不相同的会计信息可以系统的被分类疏导,再形成科学可靠的会计报告,直接客观的反映会计事实。这就显得会计理论的构成实际上不能说有怎样的先来后到,只是在于配合社会经济的需求。各种框架结合,也只是在为了达到这一会计目标服务。

二 对于会计理论的体会

(一)对会计理论的新认识

会计理论在我最开始的认识中只是一个无用的枯燥理论,而且觉得和我们需要学习的会计工作开展没有什么实际联系。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自己的看法是错误的,会计理论不仅不是无用的枯燥理论,而且是我们开展会计工作的科学保障。甚至我们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会计基本假设,都是会计理论中明晰的规定,而我们正在学习或者将要学习的会计处理程序部分也是在会计理论的包含之中。这才真正意识到会计理论为何如此重要,这就好比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指南针,是明确方向和目标的基准。

不仅如此,会计准则的界定也是会计理论所包含的内容,这些看似烦人透顶的条条款款都是为了更好的更严谨的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严谨性得到保证。同时在我看来,这些法则就如同我们的法律制度一般重要,是维护会计工作顺利开展且统一系统的保证。对于一个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会计制度是一种对于社会经济中会计工作的实行的技术性标准。从书中我也知晓了对于会计法则的研究也是现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个这门学科的学习者,我自觉首先要做到理解这些会计法则的真意,从而树立正确的会计从业人员思想。不可否认,至今我才对于会计理论的体系有了一点了解,这就像终于揭开了宝藏的小角,在这些学者们留下的学术面前,我需要更多的去汲取养分,慢慢理解,慢慢体会。

而关于会计理论研究方向的问题,我也终于有了初步的概念。所谓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不是我所想象的难以理解的高深学说,是指的在不同的会计研究方向下所产生的不同会计理论派别和分类,而实际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该被分离亦或势不两立的看待。

在会计学习中,我时常感到茫然,哪里来的这些复杂的规定,繁琐的程序。现在我才有些明白,会计本身就具有其技术性的体现,且因为其涉及经济这样严谨重要的领域,有所疏漏便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所以,那些被我们深恶痛绝的会计理论或者会计处理程序都是历经时间考验,在无数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宝贵规律,也就是我们称作的理论支撑。

不得不说如今我对于会计的理论和应用分支还是一知半解,对于会计理论的认识也处于非常浅显的阶段。可是我至少明白了自己所选择的是一门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钻研,而且具有非常严谨而广大的现实意义的学科专业。关于会计的任务与作用对我的启发也不小,相应的会计法规和准则是约束我们自身以及保障会计工作公正进行的需要,使得会计工作的进行可以达到取得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控制,服务于会计主体的目标。

会计理论中对会计方法等也进行了严谨的规范,如我们所熟悉的复式记账可以说要伴随我们整个会计学习。其包含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众所周知,会计最初的形成便是为了进行财务核算,所以其中的会计核算方法可谓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完整的、系统的方法体系。就从会计核算方法的严谨性便可以知道会计工作的根本目的:真实准确及时的反映会计信息。

(二)对于会计理论的总结体会

会计理论的发展来源于会计的发展史,来源于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关于会计理论的学派,实质则是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问题。会计理论的构成体系庞大,至今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抽象到会计的理论概念,具体到与会计实务息息相关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都是会计理论的构成。会计理论可以说是会计学科的最集中的学科支撑,其中的基本会计理论更是会计实务开展的基石,会计理论的研究不仅是仅注重于理论上面的空泛,而是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会计作为承载反映和监督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其必要时刻跟进时代的变化,由此,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变化是永不会过时的学术问题。

会计理论的构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理论基础,也是每个想要研究钻研会计学科的人所必需去理解这些会计理论结构的形成。可以说想要全面的理解会计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由来,对于会计理论的探究就十分必要。而会计理论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证明现有的规则和方法。

身为现代学习会计学科的学子,我对于会计理论的最大体会便是,会计理论的结构发展是我们整个会计体系的核心部分,我们在每天奔波着学习专业课时往往对于这种理论概念觉得空洞无用。而我以往却忽视了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的基

石,是会计实务的根本依据。这都是我在以前所不知道的,对于会计学习需要我去更多的扩展眼界,汲取更多的专业领域的根本的一些学科领域知识,哪怕看不懂,一点点的去理解,总有一份收获。

参考文献

[1]Ahmed Riahi-Belkaoui.《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 篇6

——读《传媒的四种理论》有感

一个正常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什么?我认为是一种秩序感,即被约束的快感。这样讲可能比较偏激,但是生理上没有秩序感的人被人们视为死人,在心里上没有秩序感的人被人们视为疯子。那么一个正常活人持有的是怎样一种秩序感?我比较赞同19世纪末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该学派认为人自身存在一种心理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会受到所谓的结构因素的影响*。我认为这种结构因素在大众传播中就是指系统论。这四种理论即可以是相互孤立的一个系统,又可以是相互影响的整体。比如是威权主义催生了自由至上主义,而这两种主义又不可能同时存在。

四个系统

不可能有科学家称自己的理论是杂乱无序的,因为理论的提出是需要人去感知的,而这种感知建立在心理场之上,不成系统的理论,难以被人感知。所以先将这四个理论视为四个不同的系统,而一个系统要维持下去就需要维持平衡,平衡的打破就意味着系统的瓦解。

威权主义理论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理论,简单说它假设人只有作为社会一员是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力,国家的价值高于个人,真理源于统治阶级的政策。在战乱年代这种理论是国富民强的保障,用这种方法凝聚还出与蒙昧状态的人心是非常便捷有效的。那么这一系统下的大众传播系统也是带有强烈的威权主义色彩的。古代欧洲报业最大的敌人即是“新闻审查制”。以英国为例,都铎王朝统治时期的英国是一个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对于英国的报业来说是极其黑暗的时代,当时的报人不可能一边呐喊着新闻自由一边享受着帝国强盛所带来的好处(至少是人身安全)。我认为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于大众传媒的态度是暧昧的,一方面他们不遗余力的压制民间传播新闻的权利,一方面又允许少量的传媒在民间传播自己的影响力(津贴制度)。万恶的“新闻审查制度”在这一系统中充当的其实是一个调节者作用,是防止系统走向崩坏的关键因素,17、18世纪的欧洲战乱不停,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是从这时开始。作为当时的统治者来看这二者无疑是洪水猛兽,对外要捍卫领土的完整,对内又要防止资本主义的侵蚀,因此“新闻审查制度”可以防止情报的外露和察觉资本主义的活动情况。但就算统治者横扫千军也只能被形容为穷兵黩武,资本主义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一系统中资本主义成不断增长的状态,而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又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馈,因此威权主义系统渐渐脱离原来的状态以至最终崩溃。所以威权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的,若没有这些秩序的约束,也就不可能催生自由至上主义。

自由至上主义盛行于19世纪,直至现在仍然有很多国家使用这一理论。概括的来说它主张以下几个方面:一,信赖人的理性有其辨别真伪的能力。二,需要一个观点自由的市场,使理性在市场之中相互竞争。三,传媒的功能是监督政府施政。这一理论与威权理论的主要分歧在于人的价值被拔高,“社会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社会个体成员的利益”。若用这一观点看待这一系统,我认为系统的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比如不断有人提出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侵犯,有人呼吁政府有所作为。但是在这一系统中充当平衡者的是弥尔顿提出的“真理的自我修正”。虽然这一这一理论漏洞百出,但是在观点自由的市场中这个理论做出了必要的补救。如果在一个系统中,观点能不受限制的参与辩论,让真理自己萌发出新的真理,系统的稳定性是难以维系的,所以我认为“真理的自我修正”在观点自由的市场中充当的是一个强制者,它强迫一方的理性屈服于另一方的理性,从而衍生出新的真理。不难看出自由至上理论从产生以来就处于一种不断的自我调节之中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补救观点自由市场的无序感。可能当初这一理论成型时,人们还没有察觉到其实自由至上追求的只是另一个观点集中。最后自由至上主义系统并没有崩坏,而是通过赞同和批判这两种积极与消极的反馈,由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即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是自由至上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它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传媒拥有自由的权利也应当完成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以对当今社会恪尽职守。自由至上主义论之所以能过渡到社会责任论还是与“真理的自我修正”分不开的。“观点自由的市场”越来越让人产生一种不确定的感觉,即霍金提出的:“所有理论原则都应放在辩论的熔炉里进行烤炼,那么这些原则中的哪一个能最终决定辩论的结果?而人

又是如何从无休止的且不断更新的观点中挣脱出来的?”这些疑虑的产生正是对无秩序自由的怀疑。于是新闻自由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呼吁新闻界自我规范,这种自我规范建立在道德规范上。道德认知是极其主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需要一种统一的道德观来约束传媒的行为,正如新闻自由委员会列举的对社会传媒的五条要求,其中心思想是贯彻一条主流的价值观,让这个系统沿着这一标准发展,在这期间你可以偏离这条道路,但这也就意味着你偏离了主流,要么重新规范自己,要么自取灭亡。所以我认为社会责任理论实际上市一种温柔的威权主义论,只不过将判断真理的权利交给了社会大众。最后社会责任主义者想要得到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其中心语是责任二字,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向谁负责?这一时期的大众传播业得主要特征是向着集团化发展,也就意味着大众传媒的工具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这时社会责任主义者显然是担心各种形式的公器私用,所以一再呼吁要建立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那么我们假设这些集团领导者的道德规范都是一样的,首先他们不可能完全对政府负责任,因为这是自相矛盾的,其次他们不可能完全对民众负责任,因为一定形式上的欺压民众是他们牟利的关键。既然如此传媒就只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又回到了“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其实社会责任论的提出透露着人们的一种无奈,他们希望有足够的自由追寻真理,但是有需要有足够的约束控制真理对自己的伤害。

这本书中的最后一章是施拉姆写的苏联共产主义制度,其字里行间透露着强烈的冷战气息。他从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诞生的根基上对此加以论述,他认为“马克思没有给革命提供一套政治理论,甚至没有任何形式来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也是建立在一个摸索与想象的基础上的。之后施拉姆论述了一系列在资本主义国家看来是不可思意的新闻制度,努力将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往专制独裁上靠,并且将它与法西斯对等。这一理论认为一切的大众传媒都是国家的工具,对民众的作用是宣传教化使人不能自由思考,真理就是唯一的真理。确实,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存在着许多专制独裁的因素,但是反过来看,这种极其强盛的秩序感不正是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理论所缺少和所追求的吗?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有点露骨。同样的我们把这一理论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充当平衡者的是“共产主义理想”。前三个理论似乎都在追求一种平衡的秩序,有些走向了崩溃,有些得到了新的发展,但是会不会有一种秩序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平衡问题?我认为有,那就是一种终极的秩序,一种不被人察觉但是时刻左右着人的行为的秩序。在当时的苏联,“共产主义理想”正在使大众传媒变成工具,对人民进行鼓动与教化,目的就是同化大众,使“共产主义”理想深入人心,就我现在的情况看来,共产主义是非常荒诞的,正如前面施拉姆所说,马克思自己也不清楚“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的,那么马克思就更不可能了界“无产阶级专政”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样子的了。这一系统中,传媒的最终目的是将民众教化为一群“仅次于天使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共产主义的世界。其实极端一点想,也就是需要人民泯灭人性,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系统中无所作为,只能按照规定好的原则发展。那么这时的人与行尸走肉一样,但是你不能否认的是这个系统永远也不会崩溃或发展,因为其中唯一的变量已经消失。

一个系统

四个系统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不能武断地说谁对谁错。从这四个系统的发展沿革来看,人们都在追寻着一种稳定和完整。比如威权主义面对的问题是信息的极大不对称,而后来的自由至上主义重点解决的就是每个人对媒体有使用权和接近权。社会责任理论解决的又是自由至上主义的不稳定和不健全。苏联共产主义则是一种极端化的平衡系统。所以不难看出人的本能中有追求完美秩序的意识,这构建起了一个相同的“心理场”,不管外在的系统再怎么改变,人类自身对系统的吸收和再创造总会做出一些本能的反应,即补全残缺,修改错误,追求完美。

*引用于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何炬

08级新闻学一班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7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期间流了不少的泪, 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吸引我的, 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 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 师生之情, 朋友之谊, 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情感力量, 深深感染着我。

爱是最为真诚的。虽然, 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 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 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 每天在我们身边, 因为它无影无形, 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 它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 我们往往会忽略周围的, 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爱, 加以体会, 你则会感觉到:人生,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 我觉得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 这些瞬间也许只会成为我们心中无足轻重的片段, 被时间剪掉, 那些瞬间犹如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 但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 尽管幸福那么短暂。

爱比珍珠更宝贵, 比糖果更甜蜜, 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 是一种令人快乐, 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爱能够将心中的恨化为勇气, 它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 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 给罪人新生;它是慈爱的母亲, 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 又是一种牺牲。这就是人间最珍贵的爱。就如亲子之爱, 如此平凡, 但很多人都无法感觉到。

有时候,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 常常会怨天尤人, 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 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 这多可悲呀!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我们。”其实, 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 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 一定会发现, 在这个世界上, 居然有那么多人爱我、帮助我的人, 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 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是不是?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不是吗?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甚至“消失”, 但这一切, 都是值得珍惜的。

对世界而言, 善良、正义, 勇敢正是现在的人们所缺少的, 也正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善良编织爱, 正义升华爱, 勇敢创造爱。只有爱才能使世界美丽, 只有爱才能改变人性, 只有爱才能维持生命。在洒满爱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而我们需要这样的世界, 用我们的双手创造这样的世界, 让贫苦的人们拥有幸福, 让流浪的小孩拥有幸福, 让孤单的老人拥有幸福, 让世界不再有黑暗, 不再有饥饿, 不再有欺凌, 不再有孤单, 不再有压迫, 只有爱。我们可以做到, 让心回到最初, “人之初, 性本善”回到最初的善良之际, 并维持, 那么世界便不再有邪恶。

原点是最初的美好, 善良能够创造爱。爱是最美丽的东西, 我们需要它。我相信, 善良无处不在, 我相信, 爱无处不在。爱是什么?我解答不出来, 但我知道, 就连时间也无法带走它, 它是一个永远都在脉动的生命, 它让我们感受美好, 谁都离不开它。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篇8

一、反思让教育更精彩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永远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人,而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过去,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李希贵老师不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从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吗?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是的,“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幼儿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语解释得淋漓尽致,我不由地为李老师的观点大声喝彩。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没有挖掘幼儿的潜力,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反思的目的在于自主监控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共同成长。

在一次“分享玩具”的音乐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高兴地演唱歌曲,突然张彤小朋友说:“老师你扮演妈妈,我们扮演小朋友来唱歌曲吧!”我认为他的主意非常好,就和孩子们商量如何扮演得更有情趣,大家一致认为再有小朋友扮演“玩具”就好了,可是谁也不想演“玩具”,因为玩具不会动,又没有情节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大家只好拿出玩具汽车、布娃娃等协作表演。虽然表演比较成功,但是由于情节单一,孩子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我只好草草收场。活动后,我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回忆教学细节时突然我想起了一个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那里有一个场景就是晚上所有的玩具都“活”了,它们在欢迎新来的玩具“机器人”,这些玩具会说话,会跳舞,非常热闹,突然天亮了,它们立刻回到玩具柜里,又一动不动了。我想这个情节不是可以很好地解决今天孩子不愿扮演玩具的问题吗。第二天,我又组织孩子表演“分享玩具”这首歌了,我把《玩具总动员》的动画片段放给幼儿欣赏,接着我对孩子们说:“妈妈把玩具带回家的晚上,佳佳的家里也开了一场欢迎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欢迎的吗?”一说到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表演了,他们一会像机器人一样走路,一会像小熊一样敲鼓,热闹极了。

合理的环节设计、科学的引导,给幼儿增强了表演的自信心。宽松的活动氛围营造出愉快、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帮助改进自己的教学,再经过实践尝试,使自己在反思中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得到的成功,让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二、尊重让每个人感觉更重要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与实践。他心系广大教师,实实在在地关心教师,认真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问题、就业问题,为两地分居的教师联系工作调动,为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教师病了,他到病床前慰问。节日到了,所有职工家属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一封贺卡。李希贵先生尽可能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全体教职工发挥潜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教师们的主体性,从而使教师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当一个人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了持久而强劲的耐力。这点我深有体会。在我刚开始接任园长时,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老师们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愁眉苦脸、不知所措。种种境况常常使她们自己也觉得无奈和困惑。最最让她们伤心的是:没人看得起。经调查,学校由于生源太多、硬件设施不合标准、教师配备少等诸多原因造成老师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认为自己的地位低人一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买来了许多水果、瓜子,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先让老师说说当幼儿教师有哪些幸福开心的事?有哪些比小学老师优越的地方?老师们畅所欲言,有的说:“那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有时会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有的说:“小学老师有考试压力,作业很多,担子重,在校时间长”……这样,老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消除了自卑,从而开阔了求索的视野,她们懂得了“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懂得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喜悦着孩子的喜悦,梦想着孩子的梦想,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呼吸”。让园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尊重。这样教师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受到感染后容易对工作产生兴趣,处处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读书,让之成为生命的存在方式

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就看谁能坚持到底,做到了,就能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自由顺畅的呼吸。

一位优秀的幼儿老师,就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要让自己是一位嗜好读书的人,孜孜不倦探索的人。与书为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舞,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舞,我顿悟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幼儿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与书为舞,使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实现教师的使命。

四、无痕教育,让之成为课程改革的精髓

李希贵教师有句名言:“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正是因为有了真爱与宽容,才有了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关照。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话多么耐人寻味而又充满哲理。而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是否经常在进行着这种失败的教育呢?面对孩子的过错,忍不住训斥、指责。有的虽方式委婉,但多数仍是直面孩子的错误。殊不知,这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教育无痕需要教师永远扮演问题遭遇者的角色。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孩子一同探索。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在突出幼儿主体作用的今天,教师的无痕迹指导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幼儿活动中,指导者以求教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其中,使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适时、适当、适度地指导,教育无痕应是教育者力求达到的最高意境。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也许我的生命中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应该像李希贵老师那样怀着满腔的赤诚对待我的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 篇9

我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这是一本对新课程进行全面解读的书。新的教育形式迫使我要更新教育理念,将课改精神渗透到我的课堂中。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书中的点点滴滴,它们震撼了我的思想,使我对教学,对新课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帮助学生解惑、答疑,而且在这个储备里知识还应该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说明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也要有“水源”。《新课程》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

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程》中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这里,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方面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学习,学生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迅速以及知识获得途径的增多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过去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考试成绩好,行为规范好,就是好学生。教育科研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这些皆是片面的错误的做法。今天看来,那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凭自己固有的经验办事,虽然工作起来“轻松无忧”,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却完全是“事倍功半”,等着“专家们”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简单机械地照搬运用确实是不行了。因为这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因此,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

新课程要求我们做一个 “社区型”开放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而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走进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形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我有幸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受益匪浅,我更新了教育理念,领会新课改精神,对我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新课改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使素质教育能真正得到落实,体现时代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时代发展需要。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一代新人服务,现在,我们要改变过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把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全能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改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

三.新课改体现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倡导学习方式多元化。传统的学习,学生都是被动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引导,在做法上大多习惯于“我说你听”的理论指导,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知识,因此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符合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因此,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那种片面的错误认识,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不参与教育科研,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

五.新课程十分重视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做一个 “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们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暑假中,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本书,体会很多。现在,我仅就“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

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 篇10

——读《季羡林读世》有感

季羡林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读书随笔、散文 篇章。我读的这本《季羡林读世》是宁静致远系列之一,读完确实感受到季先生一生追求学问的“彻底性”、“天人合一”的世界眼光以及泛博大爱的心怀。书中选了一两篇季老年轻时的杂文,大部分的是他八、九十岁时写的。合上书一想:原来季老在成为“大师”之前也是只“菜鸟”啊。

菜鸟到大师的蜕变之路就是不断的学习、思考、进取之路。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大家”、“大师”,可也不能一生都是只“菜鸟”。小到手机应用,大到学术专业研究,学习些“新把戏”小可让生活瞬间便利,大可让人生持续发展。

西方有句谚语“You can no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这句话虽然在现代社会越发地不合时宜,但确实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再学习了。因为无论“新把戏”是大是小,学习的过程就如蝴蝶展翅飞舞前必经的蜕皮脱茧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今年暑假我报了游泳班,当我做在泳池边,摸着灌满游泳水的肚子,想到家里的空调、WIFI、西瓜时,痛苦万分!可为什么要去学呢?踏踏实实的当一条老狗不好吗?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喜欢“选择的权利”。

龙应台在《给河马刷牙》一文中写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选择的权利”是使人幸福的源泉。我网购是因为去实体店给孩子买衣服时,如果感到价格昂贵、款式不好或号码不全,我可以转身离去,而不必担心过两天降温了孩子没有衣服穿;我考驾照是因为当户外烈日炎炎时我可以开车,当外面春风喜人时我可以骑车;我学游泳是因为连续在跑步机上运动三天后膝盖酸痛时我可以换一种运动方式,而不是只能选择停下来休息几天。

工作、生活中多些选择,人生的路上就多些快乐。

读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篇11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高深学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31-0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于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作者本人数十年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经历而写成的现代西方首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这本书被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推荐为“著名学术专著”。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我国教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在书中想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笔者基于这个立足点,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什么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到“高深学问”

二战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三个因素的影响之下迅速扩张。一是1944 年的《退伍军人调整法案》,该法案使二战的退伍军人大量涌入高校,导致社区学院学生人数激增;二是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一代在1960 年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并陆续进入50所州立大学;三是苏联的卫星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使大学生入学率迅速提升。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也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类型出现分化和多样化,如大批新型公立大学、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的产生。这些变化引来大学内部课程结构、学术标准、培养目标等的重大调整,这使曾经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宗旨的精英型大学的合法性遭到了普遍质疑。大学内外不同的人群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布鲁贝克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描述说,这是学术界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为不满的冬天”。这些不满包括大学教育的性别与种族歧视问题、价值立场问题、学生生活服务问题以及大学的功能问题等。但从根本上,布鲁贝克借用霍奇金森、布洛依和霍夫曼的观点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性危机与合法性危机问题,即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什么?它的合法性何在呢?

布鲁贝克首先对以往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了简要文献述评,发现“他们的努力未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未能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布鲁贝克指出高等教育通常有着初等和中等教育碰不到的特殊问题,从知识的程度而言,它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这正是布氏所说的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即“研究高深学问”。“高深”既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相对初、中等教育知识的程度而言,也是一个表达“特性”的概念,即高深的程度使它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及组织机构的一种本质属性。布鲁贝克将确定的核心概念“高深知识”再分解成与其相关联的八个方面的子问题,即布鲁贝克所说的围绕高深知识论述的相互关联的八个方面。

二、“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

布鲁贝克的整部著作的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其研究过程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认识论逻辑为主线,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政治论逻辑为副线,以与“高深学问”相关联的八个子问题为具体内容展开分析论证他的大学本体功能观。

1、 一个基点:高深学问

“高深学问”是整部著作构建的核心概念,也是问题概念化的结果。作者在对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做简单交代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引向大学存在合法性的问题。他对中世纪大学合法性基础、美国殖民地时期大学及殖民地以后美国大学合法性基础做了评价性回顾。同时,又对从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奥尔特加的《大学的使命》等有关大学理念的著作观点做了简要述评。实质上是作者引出并“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的过程,即上文说到的问题概念化的转换过程。

布鲁贝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深的学问”这一核心概念为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核心。

第一,“高深学问”是人类认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作者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第二,“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及中学后各种类教育的主要依据。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作者认为他们的差别主要在知识的程度上,“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它本身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是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

第三,“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还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基于认识论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自从重视研究的德国大学精神传入美国后,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为合法性存在基础,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这正是作者对作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的“高深学问”的合法性论证。

2、两条线索:认识论与政治论

在第一章中,布鲁贝克简要梳理了美国自殖民地、独立后、19 世纪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及20 世纪“威斯康辛思想”以来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变革过程,得出:美国高等教育主要经历了基于殖民地时期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独立及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功能观和20 世纪以来认识论与政治论交错结合——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布鲁贝克对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成因作了分析说明,指出尽管实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试图中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但实际上,也主要存在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即政治论的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至此,可以有两点判断:其一,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二元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概括出来的,它们正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合法性依据;其二,认识论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关系实质上是“象牙塔”与“动力站”的关系问题,即大学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问题。再进一步追问就是“高深学问”的发展应当坚持真理的原则还是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

围绕认识论与政治论,也即知识的真理性与社会性两维就是两条分析线索,一条是:知识的启发诱导性与自由教育、普通教育——课程选择的理性化原则——治学作为信仰,具有超功利性;另一条是:知识的社会性——学术自治与自由的有限性——教育(知识)的公民性、大众性——教学上讲授法的主导性与职业教育——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原则——治学遵循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性。两条线索以知识的真理性,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探究“高深学问”为主线;以知识的社会性,即高等教育还应该服务社会为副线,交叉叠进进行。

3、八个支点:起于知识(高深知识)止于境界(学术信仰)

布鲁贝克是如何安排八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间逻辑关系的呢?先来看他安排的逻辑次序:高深学问(逻辑起点)——学术自治与自由(学术自治体及其从事学术活动的条件)——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学术标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高等教育学(学术教学论)——治学的道德(学术道德与规范)——作为教会的大学(学术信仰)。从以上逻辑次序及内容可以见出,“高深学问”是逻辑起点与核心,与“高深学问”关系的密切性是它们之间逻辑次序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与思考

通过对布鲁贝克著作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澄清当时美国学界及公众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混乱认识而作,并为大学的本体功能“探究高深学问”进行辩护。

考查东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大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保存深奥知识目的。如希腊化时期托勒密一世国王创建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和博物馆,其目标就是要把所有希腊文献都收集在一个屋顶之下,而它却是史学家眼中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学校。阿拉伯最早的高等教育也是图书收集机构和翻译者聚集中心。东罗马帝国——拜占廷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即为了保存知识)。而中国最早的官方书院“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也是作为编修书籍文献的机构产生的,其教书育人的功能是后来衍生的。至于中国的私人书院更是出于学者藏书、修身、治性的目的而产生的。可见,探究知识,尤其“高深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特性,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它们存在的终极合法依据,这一点是能够被认同的。

我们可以认为,布鲁贝克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大学观。他既要维护大学探究知识的本体性,同时又承认和接受大学服务社会需求的合理性。这一点,作者在最后一章也有明确说明:“正如前几章已几次注意到的那样,高深学问的激增形成了'知识爆炸',它把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的'象牙塔'中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已失去了它的清廉,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控制……今日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这也可以看作是西方理性主义大学观对工具主义大学观的让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刘红燕,译.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06,(2).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4]宋彩萍,王丽平.质疑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复旦教 育论坛,2008,(5).

[5]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社,1991.

上一篇:宿舍温馨标语活动策划下一篇:《廉洁教育读本》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