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申请报告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结题申请报告(精选8篇)

结题申请报告 篇1

罗华中心小学

2011年11月6日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益将成为研究的核心。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学校研究课题,并于2008年10月成为县级立项课题。

从我校目前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我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1人,占全校教师总数23.8%,大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课堂的调控把握、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维持、提升等都还不能较好地掌控。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能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能较好地解决“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课堂教学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三重含义:一为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是对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获得的收益之间量化关系的评价;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及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3、支撑性理论:一是有效教学理论,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

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与有效教学的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已有经验和理论基础;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三是新课程理念,是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方法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对“重负低效”课堂教学进行归因分析,针对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应对策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立足于学生自主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构“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有:

1、研究“低效课堂教学”与“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界定。

2、通过课例研究、问卷调查了解低效课堂教学的现象。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哪些现象可归结为低效甚至无效,初步拟定判断低效的标准。

3、低效课堂教学现象的归因分析,主要研究造成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原因是什么,重点从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能力、学生的心理与发展、教材的变革、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改进低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5、构建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题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我们深入进行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在反复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标”之后,请教专家,群策群力,针对教师如何有效教,学生如何有效学,将课题定位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上。课题工作组专门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研究方案,初稿形成后,我们再次召开组长会议,在会上各位组长发表了对

实验方案的意见,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会后我们结合各位组长的建议,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改,县教师进修校教研室主任黄益全亲临指导,构建了实施目标体系,确立了课题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12月5日、12月16日学校分别开展了数学科子课题“练习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与语文科子课题“整体阅读提高课堂有效性”开题活动,为整个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经过经验性论证、行政论证、专家论证之后,我们拟定了课题的总体方案,并申报立项为县级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初步研究阶段(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

这一阶段确立了重点实施目标,学习并吸取名师的宝贵经验,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本课题共设置了“练习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整体阅读提高课堂有效性”等四个子课题,分别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各学科教研组长全员参与。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分组进行研究的方式,由每个教研组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组织管理网络采用多层各级分管制,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子课题的正常活动,子课题负责人负责每一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组织管理好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强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首先学校邀请县教师进修学校黄益全主任到我校举办讲座,使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决胜的主阵地在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勇于投身课程改革,突破课程改革的瓶颈。同时教导处先后推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有效教学:在理性实践中前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等学习文章,使课题组成员有了广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使全体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以往难以解决的课堂低效问题找到了解决的理论支撑,“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成了老师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主题我们举办了“整体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沙龙活动,大家围绕有效教学从课堂教学入手,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达成共识:课题研究必须要从课堂开始,课堂必须要有自己的理念,建立自己的模式,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从课堂构成各要素和各环节入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有效高效。这次活动是我校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活动,对促进我校课堂教学的内涵

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我校每个学期组织中心小学范围内的片区教研活动,每年组织由四个中心小学组成的大片区活动,经常开展真诚的合作与交流,构建了多层次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话题进行重点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和学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发展。

第三阶段:课题深入研究阶段(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

这一阶段为期一年,主要进行实验操作,信息反馈,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等工作。立足课堂,认真实践,通过集体备课、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探寻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课堂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其素材的收集工作,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

1、营造交流氛围,扎实开展研究

我校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展示活动,邀请进修校专家、兄弟学校老师来评价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组织校内青年教师互听互评,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探讨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模式;组织全体教研组长、中心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参与各级教研活动,从而扩大视野,收到了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学校每学年编写教师的论文集、案例集、教学反思集,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将自己原创或收集到的相关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研究体会让大家共享,有选择地整合利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为课题研究丰富了资料。

2、开展课堂实践,构建有效课堂

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地开展。每周均开设1~2节由骨干教师执教的校内研讨课,骨干教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理念与新课标教学理念设计课堂,他们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骨干教师的引领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并拉开了课题实践验证的序幕。

随着骨干教师引领式研究的开始,各教研组也开展了组内的研究与实践,各子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选定一个内容,先自行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由组长带领全组教师进行课前集体备课,上课老师阐述自己的设计,组内成员围绕整体阅读、练习设计等问题共同

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在研讨中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有效的预设。因为是同一备课组,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相同,大家对教材都比较熟悉,提出的建议也比较合理,这种同伴互助式的集体备课极大保证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了低效课堂的出现。如此有效的同伴互助,不但促进了课题的研究,同时促进了教师群体的集体成长。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

这一阶段为全面总结阶段。参加研究的所有人员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对课题进行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获得了预期的大量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课题论文及学生作品等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科研意识

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目标的实现,是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有效教学理论,通过交流培训深化本课题的理论观念。随着课题的确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教学理论的头脑风暴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校本培训,专门邀请县教师进修学校专家作专题报告,推荐《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等学习文章,并举办了“整体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沙龙活动,构建了多层次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的管理网络和课题研究例会,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增强了,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业务素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县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校的邱毓芬、张小霞等获得县一等奖,在县说课比赛中,局下小学陈小华、中心校谢艳获得一等奖,在县优秀青年教师评选中,林丽霞、王观玲、黄光惠等15名教师被评为县“优秀青年教师”。张夏莲老师的论文《优化练习体现价值》在《福建教育》2009年第九期上发表,邱毓芬、黄光惠等老师的论文在国家级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2、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能纸上谈兵,为了验证我们的课题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普遍性,学校课题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实施课堂展示,构建有效课堂,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创造多种机会向领导、专家展示我校提高课堂教

学有效性实践课,通过同行评课研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利用各种研讨活动,探讨各个学科各种课型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各位老师突破教学方法的旧框架,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促使老师们的课堂真正高效。

经过实践和研究,各门学科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确立,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料,大大降低了低效课堂的出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课程的建构性和开放性,以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为原则,以“激情互动、诱思探究、成功体验”为范式,有一定操作性,教学效果显著。

课题研究的三年中,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型观摩研讨活动三次,共展示语、数等6门学科的10节课,从反馈的情况看效果良好。与以前相比课堂的形式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参与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加强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上展示结果的多了,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也提高了,在课堂上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上都有了收获。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管理效能

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于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科的整体阅读模式、数学科练习设计模式、品德科的活动教学模式等,整体上对学校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课堂的教学有效、学习有效、管理有效的三个有效目标。

结题申请报告 篇2

英语语法课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 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少走弯路。对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 英语语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英语和发展运用英语, 是学习英语的一条捷径。语法作为基础性英语课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融于其他课程之中, 其他课程内容也融入了语法课程,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现象。本课程吸收并总结了当代最新英语语法研究成果,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 弥补了外语课堂教学在时间和功能上的有限作用, 改革了传统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方式“三个一” (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的弱点, 探索出适合应用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子;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寓教于乐, 开发学生的潜能, 发展其个性, 激发学习积极性, 从而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用性鲜明特色。

二、本课程在建设与改革方面的重点项目

1.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状况, 在原有英语语法大纲的基础上, 修订出更合理、更实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大纲;

2. 鉴于传统语法教学“满堂灌”而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的弊端, 通过改变教学方式, 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乐于学, 认真学;

3. 由于历年等级考试中复习没有固定、合适的考试用书,

因此希望能编写出一本既适于教学又适用于等级考试的综合用书。

三、特色项目

1. 开展理论研究, 编写教学大纲。

在研究初始阶段, 全体组员认识到理论学习对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因此在前期我们首先开展理论学习:主要学习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并学习以前相关的教学大纲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模式, 这使教师对所研究的内容有了良好的理论准备, 让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 以使教学实践的效益更为突出。

通过学习, 可以得出:语法教学切忌过全、过宽、过深, 不能指望一口吃成胖子, 讲得太多, 指望学生短时间内系统掌握语法并内化为语言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要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地理解语法, 掌握语法, 并应用语法进行语言实践, 如进行大量的难度适宜的阅读、听力训练, 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训练, 让语法规则的一招一式在揉合了词汇短语、惯用法等基本知识点的演练和实战中有形化无形, 有招化无招, 做到因势而动, 收发自如。因此, 我们修订了原有的教学大纲, 使其更具针对性。

2.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 并不是放弃语法教学。因为中国学生不可能有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学习环境, 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 进而自然习得英语。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通过有意识的学习, 而学习掌握基础英语语法规则可以帮助学习者较快地掌握语言形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综合训练式语法学习法

传统语法教学的操练巩固活动大多都是以教师为活动的中心——“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形式, 以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译为主要训练手段。虽然, 现在仍然可以使用一些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译方法去操练语法, 但总体说来, 这种方法显得枯燥、乏味、单调、陈旧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目前, 应该大力倡导教师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的交际功能去创设运用这个语法项目的情景, 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的活动结合起来, 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教师必须把握语法项目的最主要的交际功能并围绕主题去创设使用该语法项目的新的语境, 去设计使用该语言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 让学生依据语境, 通过听说读写活动去熟悉、巩固、掌握该语法知识。

(2) 任务式语法学习法

这里所讲的任务比较起一般活动, 应该是更接近实际生活, 更接近真实交际, 并且需要在任务完成后有一个具体成果的大活动。也可以理解为一定要让学生去做要求更高一些的活动。在语法教学中, 教师应该尽可能去设计一些任务, 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在运用中学习掌握语言形式、语言规则。

(3) 探究交互式语法学习法

以小组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内容, 依据教师的指引, 围绕某一个语法项目, 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 自己去收集、筛选、分析、处理、运用各种信息;再通过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降低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的焦虑感, 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如采用每八人一小组, 每学期轮流的方式先在课下准备一个语法项目, 并预先准备好一个电脑课件, 推选两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展示他们小组对该项语法的认识, 老师则在旁边充当助手, 进行补台, 并将此项活动纳入平时的形成性评价。由学生充当老师, 课堂气氛别具一番风味, 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4) 佳句格言记忆form法

教师仍可沿用传统语法教学中一种好的记忆语言形式的方法, 就是精选一些包含某些语法结构的典型句子, 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运用这些句子而起到既能背诵一些精典句子, 又能熟悉运用某项语法形式的作用, 达到一箭双雕、双重获益的效果。

3. 英语语法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研究。

语法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难点, 如何能在枯燥的语法教学中呈现大量的模拟真实生活情景, 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该语法的发生情景, 同时能主动运用这一语法结构, 是我们又一个研究内容。经过大量实践研究, 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语法讲解一定要融合到有效的真实实际生活环境中去, 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某一特定语法究竟该在什么时候运用, 从而达到为用而学的目标。课程组的教师为此作了大量的实践工作, 在对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之后, 寻找并制作了大量的相关语法的课件, 为提高语法教学的课堂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依据。

四、研究成果

1. 修订大纲:

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及特点, 修订出了切合实际的语法教学大纲, 在近几年的语法教学实践中, 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使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显著提高。

2. 建立了试题库:

在课题研究的第一年, 根据不同的语法项目建立了相应的试题库, 其中收集了历年来的大学英语三、四、六级等级考试、专四及自考等相关的试题, 这对各类等级考试复习及练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省去了教师们各自收集资料的时间。

3. 进行学术研究:

在教学中, 组内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 结合所教学生进行实践, 吸收语法大师们的先进经验, 开展了多项教学尝试, 承担了几项院级、省级课题的研究, 还根据平时教学心得体会写出数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并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 主要成果如下:

何建乐老师: (1) 《英语叠词和叠词词组探索》,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第一作者, 2003/05; (2) 《语段中词项共现现象的认知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第一作者, 2007/03; (3) 《大学体验英语词汇记忆手册》,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主编, 2006年; (4) 《实用英语翻译教材》,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主编, 2006年。

程迎春老师: (1) 《商务英语词汇特点和学法探讨》, 商场现代化, 2007.4。

徐中意老师: (1) 《高职英语课堂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安徽文学, 2006.11。

(2) 《英语课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科教文汇, 第一作者, 2007.3。

李玉仙老师: (1) 《英语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技资讯, 第一作者, 2005/12; (2) 《英语谚语警句在教学中的妙用》, 科教文汇 (上半月) , 第一作者, 2006/04。

4. 教材编写:

组内老师对授课方式进行了探讨, 编写了一本既能适应全国等级考试又能适应实用型人才标准的教材—《新概念英语语法》, 该书体系完备, 内容新颖, 兼收并蓄, 与时俱进, 是一部兼有教科书和等级考试双重功能的新型英语语法著作。本教程在照顾到知识系统性的同时, 突出重点难点。全书以看图表、练题型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每一节之后都配备有大量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练习, 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5. 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对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中, 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我们制作了主要课程内容的相关语法课件, 使枯燥的语法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增强。

五、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设想与措施

我们对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范围是狭窄的, 深度也是有限的, 它立足于像我们这样条件的高职院校, 因此受自身的实际情况所制约。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观察,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不成熟的, 甚至在课堂上为了省掉些麻烦, 教师仍然在低层次地反复使用;运用的习题也有些陈旧, 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更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课程任务繁重, 而研究课题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 让教师花大量的精力在课堂教学材料的筛选与课件的制作上是不现实的, 因此我们的研究也是抱着非常现实的态度在进行。在将来的研究中, 我们将加强这些薄弱环节, 分配任务, 科学管理, 建设完善的试题库及更多更实用的教学课件, 使研究和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章蕴.浅谈英语语法教学[J].常州信息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

[2]许燕.英语语法教学新策略[J].江西教育, 2005/10.

[3]任丽华.浅谈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5/01.

[4]刘德斌.浅谈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谈谈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篇3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设的目标,课题也就进入了总结阶段。这一阶段重点要做的事是:整合研究成果,提升思想理念,撰写结题报告。其中,又以撰写结题报告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既是对课题研究所有成果的一次总结,又是课题成果的全面展示,还是课题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你花了数年力气,对某一方面做了深度研究,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成果充分展示出来,不能进一步升华提高,那该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呀!有些老师说,结题报告的重要性谁都知道,可是,没有经验,就像遇到瓶颈倒不出来,急死人了。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要写好课题的结题报告,你可以分三步走:

首先,要将课题研究的材料进行充分地汇总、梳理。这是写报告的前提。你可以对照当初的课题方案,对各子课题进行归类总结,看看子课题是怎样操作、推进的,进行了哪些实验,有哪些材料,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子课题之间有没有进行交叉研究……如果你的材料很多,你就有必要进行一次科学的取舍,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你的科研思想、最具有推广价值的材料,然后进行总结。需要提醒你的是,并非把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分类汇总一下就行了,你还有必要把子课题的成果进一步地整合,看看能否将你的课题成果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层面。其实,撰写结题报告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常常让你在材料、成果的总结中,发现新问题,得到新的灵感,提升出新的理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1+1>2的思想。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撰写结题报告就是坐下来写一篇文章,你要把它作为一项科研工作,不是某一两个人,花几天的工夫,而是一群人边总结、边研究、边提高的过程。只有这样,你的结题报告才会不断增加分量!

其次,考虑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课题成果不是一份结题报告就能全部展现得了的。一般来说,结题报告仅数千字,长的也不过两三万字,所以,必须用简练的文字清楚地把成果表达出来,具体的操作只能做简洁的概括。那么,如何让人对其意义和操作进行具体化的理解呢?我们有必要在课题结题报告外配上附件,将成果详细地展示出来。像有些成果本身内容比较多,用附件的形式比较好,别人阅读和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比如,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的课题《小学习作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其中有个子课题是“小学习作教材配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根据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中每一篇习作的要求,从“素材库、导航台、百宝箱、精品屋”四个方面为学生收集大量的习作资源,编成了《小学习作教学配套资源集》,由于范围广、数量大,研究者将其制作成了光盘,不仅携带方便,还便于运用,教学效果极好,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再如,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的课题《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在识字、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对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课例成果,研究者根据不同板块、不同类型的“体验”,对课例进行了梳理分类,汇集成一本《体验性学习案例集》。作为附件,它很好地对结题报告中提到的一些操作模式进行了注解,方便了老师们的学习和运用。总之,我们要根据自己课题的特点,选取合理的形式,多样地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让你的课题更具说服力。

最后,就是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题能否顺利通过专家的结题审核,当然,更是你走向广阔天地的里程碑。下面,我们具体说说结题报告的几个方面。

一、 课题的提出

也可以用“问题的提出”或“课题的背景”做标题,主要交代你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在研究时,处于怎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中。有老师说:“在课题方案中就有了论述,把它抄过来就是了。”告诉你,不能这样简单处理。一个较大的课题一般要研究好几年,做课题方案设计时的背景,经过了几年的变化,很可能有些问题已不再是问题,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比如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的课题《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刚开始启动时,小学语文教学还停留在“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的状态,当课题结题时,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这一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如若你在结题报告中仍一味地谈上面落伍的教学状态,肯定是不合时宜的。所以,研究的背景、问题,应该是不断发展的,如果到你结题时提出的问题已不再成为大家疑难问题的话,你的课题就应该考虑一下,是没有了研究的必要,还是通过你的研究,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这里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把你的“研究问题”抬得太高,动不动就说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发展的牵引”,你的“研究问题”不会有这么大的作用的。现在你结题了,其实,还是现实一点好。我们来看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的课题,《小学习作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对研究问题的定性:一是努力改变习作教学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二是实现开放性习作教学的需要;三是提升习作教学生命力。实实在在地指出了该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方面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二、 课题的界定

一个课题不可能包打天下,它只能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中进行研究,其成果也必然在某一方面行之有效。所以,有必要对你的课题进行界定,特别是对课题中一些关键词的概念进行界定。尽管我们在课题方案中已做了界定,但到结题时,你有必要再来推敲一下,看看课题概念有没有变化。事实上,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常会对课题的一些概念界定做出修正,使之更符合实际,更具科学性。比如太仓市经贸小学的课题《关注细节,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策略研究》,原先他们对课题中的“细节”一词是这样界定的:本课题的细节是指教学细节,是指相对于某个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来说的细小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学事件等。研究者开始时是将“细节研究”局限在课堂教学上,后来,经过研究发现:“教学细节”,不仅要包含课堂教学,还应向课前和课后延伸。像老师课前的备课,就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很多教学细节;而老师课后的反思、对学生的辅导,对教学也有着很大作用。所以,这个细节应是体现在与教学有关的所有环节中。于是,他们将“细节”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包括“文本细节”“教学细节”“心理细节”“科研细节”等多方面,这样就丰富了课题中“细节”的内涵,让课题进入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让你在结题的时候,再重新去推敲课题的概念和定位。但认真琢磨一遍,看看课题研究过程中有无变化,你的研究结论是不是与其相配,将使你的结题报告更具科学性,成果更有推广价值。

有些课题还设定了课题具体的研究目标,你可以放在这里一起说,也可以单列为一个板块。

三、 课题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你可能会说:“这块比较好写,把教育学、心理学上的研究原则(如自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和方法(如文献分析法、观察实践法、调查研究法等)抄下来就行了,在课题方案上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写结题报告,可继续放上去。”其实,你没有真正领悟课题研究的真谛。作为一项科学研究,其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极其重要,对课题实验有很大的影响,你必须根据你的课题选取恰当的原则和方法,并在实验中坚持遵守,在结题的时候,也应该在你的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就是说,其原则和方法应该在你的课题研究中有着典型意义,并有着具体的含义,不是停留在泛泛的共性层面。像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的课题《小学习作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特别注重一个“开放性原则”。他们认为,这个“开放性”,不仅指习作资源本身的开放、资源收集的开放,也指习作课堂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可以说,这个特点是课题的一大亮点。“开放性原则”是该课题研究中必须坚持和强化的基本原则,是重中之重。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总之,“课题的研究原则和方法”这块,绝不能是随心所欲地写一点,作为花瓶般的摆设,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们要充分重视和认真对待,不但要使它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相吻合,而且应将其作为实验的中心点和指导方向,并要与研究成果挂起钩,要能经得起课题结题时专家们的审核。

四、 课题的研究过程

有老师可能会说:“呀,课题研究好几年呢,要把过程写出来,那得写多少啊!”其实,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一块,并不是要把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全写出来,而是简单地回顾一下课题的运转情况,让人对你的课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部分一般可分两方面来写:

1. 对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做一个简明介绍

研究课题都有一定的计划,在课题方案中就设计了几大阶段。不过,方案中是粗线条的,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调整。现在,你写结题报告了,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几年来所走过的历程,看一看每一阶段的研究中心和重点是什么,具体是怎么做的。要注意的是,在结题报告中,不能事无巨细,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比如,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的《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他们回顾了课题研究的几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的指导和研究;第二阶段,由课堂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验;第三阶段,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有效体验。这三大阶段,相互关联,拾级而上,体现了研究的循序渐进,而且各阶段中心明确,便于操作。人们了解了他们在这几个阶段的主要做法后,对其课题就有比较具体的认识。

2. 对子课题运转情况的介绍

一般来说,一个课题都会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有的子课题下面还会分小课题。在写结题报告时,你有必要将课题的主要子课题的研究侧重和运行情况做一介绍。例如宝应县实验小学的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成语教学实践和研究》,分了四个子课题:课题一,《如何活化小学生学习成语的方式研究》;课题二,《“反刍式”成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三,《成语教学与学生人格养成的研究》;课题四,《“拓宽教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研究》。这四个子课题都非常明确,涵盖了总课题的基本方面,并各有侧重:课题一重点研究学习形式,旨在解决学生学习成语的方式方法;课题二重点研究教学模式,旨在突破传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求知,在“合作”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课题三重点研究成语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充分挖掘成语自身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课题四重点研究成语教学的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道德情感浇灌学生心灵。

你可能会问:“在‘课题研究成果’一块中,不是会说到子课题的研究吗?为什么这里还要专门写一写呢?”其实,不重复。这里的介绍,侧重于对总课题的不同方面进行介绍,也就是说,要说清楚为什么要分这几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各是从什么角度来研究、达成总课题目标的。这就像一棵树的主干和枝条,容易让人看清课题研究的途径和脉络。至于后面的“课题研究成果”,有些成果是子课题研究所得,也有些是综合几个子课题成果得出的,其论述的角度显然不同。

总之,“课题的研究过程”这块,必须用精练的语言,对课题的整体情况做一介绍。要注意的是,所介绍的课题运转情况必须与后面的“课题研究成果”联系得起来,让人看到,因为你是这样研究的,所以会有后面的成果。因此对这块的撰写不能掉以轻心,它是课题结题专家审核的重要内容,即关注过程。

五、 课题的研究成果

这是课题最关键部分,也是课题研究的精华所在。如果说课题方案只是一种设想的话,课题的研究成果才是真正能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故此,你的课题成功与否,能不能通过结题的专家审核,就看你的研究成果能不能有效地表达出来。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总结。

1. 思想理念层面

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纯理论型研究的课题比较少,更多的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课题,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了教育理论和思想理念的研究,恰恰相反,如果你的课题没有一定的理论做支撑,不能将你的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层面,那么,课题的科研价值也不会很大。所以,你就有必要对你的课题做理论层面的思考,归结出一些新的思想理念,让人能够从中得到新的认识,提高能力。我们来举几个例子:金湖县实验小学的课题《基于艺术教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着力研究了艺术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样与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地结合,可以说,进入了课程研究的层面,其思考与做法是对综合课程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又如,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王金涛老师的课题《“本位语文”阅读教学“范式”研究》,对著名特级教师陈建先老师的“本位语文观”做了深度研究,并与“范式”理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思想。再如,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的《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中,阐述“校园文化对学生体验性学习的促进”研究,不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更是对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有效研究,把课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总之,你的课题必须通过研究,提出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思想理念,并能为大家所接受,这样,课题才算真正成功。

2. 实践操作层面

上面的思想理念是一种认识形态,只有辅之以具体操作,才能算完备。老师们都有体会,对于一个新思想、新口号,大家不是仅听你的解释,更想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也就是要用具体的实例让人信服、给人启示。所以,在结题时,你必须将你课题的做法表述出来。可从下面角度入手:

(1) 方法与途径。你要将课题按不同的层面、由大到小,对操作方法进行表述,不但要把方法说具体、清楚,还要介绍一下可操作的途径,能让人明白你的方法所适合的环境和可拓展的角度。比如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有一个“角色体验”的研究,他们在说明基本做法和注意点后,介绍了“角色体验”的有效途径:可通过体验人物心理状态来体验角色,可通过表演来促进学生体验,可联系生活来激活学生的体验,可通过活动交往来搭建体验桥梁,可抓学生体验后的感受来反观文中的角色……这样就有效地展开了“角色体验”的丰富层面,共同诠释了这一专题研究。

(2) 模式总结。很多课题在具体的操作上,都归结了一些操作模式,虽然它也属于“方法与途径”,但特性更强,所以这里把它单列说一说。一般来说,一个操作模式由一系列具体的方法组成,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所以,首先要说明该模式所适用的环境,因为没有一个模式能够包打天下,只有在特定教学环境中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其次,要把模式的步骤用“小标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做到清楚、易记。然后,在“小标题”下面做具体的操作说明。最后,可结合具体的课例来形象地介绍模式的运用。比如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王金涛老师在《“本位语文”阅读教学“范式”研究》课题中,探究了“以小博大”的教学模式,分以下几步:第一、策问题以动全局——提纲挈领;第二、策对话以动体验——情动辞发;第三、策外延以动内涵——博观约取;第四,策感悟以动表达——厚积薄发;第五、策教艺以动学智——不教而教。这“五策五动”,既是操作角度和方法,也反映出思维目标。接着,王老师结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的教学,说明了该模式在具体运用时的注意事项,给人以非常实在的指导。

(3) 数据图表统计和分析。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调查研究或专项实验,积累了许多具体数据。你应该充分珍视这些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因为它们是你研究状况的真实反应,最能说明问题。要注意的是,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下图表和数据,你还必须进行专门的分析,让这些数据说出更多的话,为课题提供更多依据,更清楚地表现科研成果。比如,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的课题《小学习作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在结题报告中就配制了课题在运转初期、中期、后期的几次重要的调查和实验统计图表,并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增强了实验的科学性,也有效地反映了该课题的发展。

老师们要注意的是,结题报告中的操作层面归纳,并不是越详细越好,对于方法说明中涉及到的案例也必须是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并注意表述语言的简练、流畅和规范。有老师可能会问:“我们课题的研究成果很多,涉及了许多不同情况的案例,那怎么办呢?”可这样操作:在结题报告中,抓最重要、最典型的,同时用“附件”形式对专项成果做具体说明和展示。像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的课题《小学习作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就用光盘的形式制作了一个“附件”——《小学习作教学配套资源集》。如果你把这块内容全部都放到结题报告中来反映,可想而知,这份报告要有多长。再如,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的课题《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也用“附件”——《体验性学习案例集》对结题报告中提到的操作模式结合不同的课例进行了具体注解,提供了多样的操作方法。这样,点面结合,在结题报告中让人既明白了你有哪些主要成果,又在“附件”中对成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方便了老师们的学习和借鉴。

3. 对教师、学校的影响

一个课题实验常常能够带动一批老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应该属于课题研究的一个成果。要注意的是,教师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促进,你应该侧重从科研能力和课题研究的内容角度进行总结,可以从某几位老师的成长来说,还可以从学校师资的整体提高来谈;可以介绍老师们的公开课、论文、荣誉等成绩,还可以论述学校是如何通过课题研究带动一方教育的。

六、 课题研究中的困惑

有老师会说:“课题结题报告应该是科研成果的展示,为什么还要去说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呢?”其实并不矛盾。我们知道,事情不一定都会全部如人所愿,如果课题没有达到原先的设想,实验失败了,你怎么办?有人为了某些利益,篡改实验情况,做不真实的结题报告。我说,这就违背了教育科学实验的初衷。既然是课题实验,希望成功,也允许失败。有些情况下,失败的价值可能更大一些。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州市实验小学试验了“道尔顿制”,一轮实验下来,结果是失败的。研究者进行了总结,对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第二轮实验下来,仍是失败。这次,实验者进行了充分分析和深刻反思,得出结论是,中国与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背景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在西方盛行并取得成功的“道尔顿制”并不适合中国。试想,在这所被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盛赞为“堪与欧美一流名校并驾齐驱”的学校都实验不成功,那么,在中国普通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就更不适宜“道尔顿制”了。苏州市实验小学的这次实验,避免了许多学校走弯路,也告诫大家,不能盲目地“引进”,即使是优秀的科研成果也必须进行再实验,以确定是否适合我们的国情、校情,是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由于实验者追求真实,这项失败的实验,其价值远远超过“虚假的成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是成功的!所以,如果你的课题实验出现了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你首先要反思一下,你的课题设计有没有问题,在操作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对失误有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如果没有问题,或调整后仍达不到目标的,你要敢于承认实验的失败,并做深入剖析,或许会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于一些成功的课题,我们仍旧要进行一些深思,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结出来,看看是如何解决的。如果到结题时,有些问题和疑惑仍没有解决,我们更应该把它们写下来。其实,这也是你的一项“成果”。我们都知道,有问题才会有研究,才会有创新,才会有成功。你没能解决的问题、实验中产生的疑惑,正是你思考的结果,虽然你目前还没有好办法解决,但也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促进我们去深入探究。它们很有可能就是我们下一个课题的起点,也很有可能就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所以,把它们写出来,并不代表你的缺失,相反更能反映出你的勇气和不断探索的决心,对读你课题的人来说,也会有所启示。

七、 课题的附件

一份结题报告,不可能把课题实验中每个方面都详细地写出来,所以,我们就有必要通过附件的形式进行补充。一般来说,附件主要包括这几方面:

1. 课题成果细列。在结题报告中,只能对课题成果的主要方面进行介绍,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放在附件中做详细说明,如“个案集”“论文集”“学生作品集”;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图表、照片图画、录像、光盘等。

2. 师生成绩细列。用表格的形式,将教师(包括学生)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教学公开课、科研论文、发表作品、获奖情况、荣誉称号等汇总出来。

3. 文献参考情况。任何一个课题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收了他人的成果,并做进一步探索。你的科研成果中也包含着他人的研究心血,所以,在结题的时候,有必要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文献参考情况进行回顾,把参考文献的名录列举出来。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知识产权法》的遵守,能避免专利权纠纷。

课题的附件是你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充分重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知道,每个课题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上面介绍的几大部分只是撰写结题报告时的基本方面,你可以根据自己课题的研究情况做一定的调整。总的一个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课题成果充分而精彩地展现出来,以获得专家和广大老师们的认同。

结题申请报告 篇4

一、研究思路、过程、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1、课题组会同教务处确立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设计研究初步方案,然后在校内发动教师共同参与,广泛征集教师们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方案。申报立项后,建立对参与课题研究者的奖励制度,再课题的研究者。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课题的流程管理,定期开会分析研究,及时掌握课题实施进程,以便不断总结,做到经常考核,奖勤罚懒,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效果;

3、将课题组分解,落实分工,人人有责,骨干带动,认真定位,有计划、有考核开展研究;

4、发挥学校教师的群体力量,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2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经过研讨,确定课题研究方案,提出课题研究着力点,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的结合点,在学习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新理论。

20xx年11月10日,该课题经淮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列为淮南市市教育科学立项课题。

第二阶段:20xx、10——20xx、10,为课题立项后的论证、研究实施、中鉴阶段。20xx年7月邀请专家进行了课题中期成果鉴定。

第三阶段:20xx、10——20xx、11。课题研究评估、总结及成果推广阶段,

(三)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调查法、对比法、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三个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品质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认为,研究结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策划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专家”,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动组织者、指导调控者以及学生活力和生命力的激发者。

2、强化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诊断和反思,对教学过程和自己的教育生活进行规划和设计,教师们取得了一致共识,即:把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教育创新相结合,把自己的精神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3、教师自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践反思铺就了教师的成功之路。

(二)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的品质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课题被确定为市级课题以后,课题本身就成为了激励全校每一个人的教育资源。课题研究不仅成为学校推进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为课题名称地体现了绝大多数教师要求进步的愿望,所以,它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声誉,而更为重要的是,课题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内涵。

(三)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品质的整体性提升。

三、课题组教师自勉:

结题申请报告 篇5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桦甸市站前小学

2013年10月

《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桦甸市站前小学课题组

吉林市课题领导小组:

由站前小学共45人参与的《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科研课题,自2011年3月启动至今已近3年,课题组成员围绕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目前,我们的研究已达到研究方案预定目标和任务,特向市教育学会、教科所申请结题,现就本课题做如下结题报告:

1、实践成果

(1)对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适应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

二是教师掌握了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增强,提升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参与课改的本领。

三是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课题组成员魏志刚、李玉芹等优秀教师先后在区优质课赛讲中获特、一、二等奖,崔绍鑫、李艳波、郝晶等教师在与我市期初备课辅导、青年教师大赛中均受好评。

(2)锻炼和培养了参与研究的教师。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课题组教师吴极、吕威、李楠、刘桂岚、王丽君等教师写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优秀案例和教学反思,其中发表和获奖的共计15篇。

(3)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之成为活跃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学生学习也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潜在的主动探索意识获得释放,随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理论成果

(1)学生层面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让学生学到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为今后发展而有价值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充分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肥沃土壤和广阔天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这个主阵地尤为重要,利用好课堂的有效时间,使学生充分投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②倡导学生乐于探索学习知识;

③倡导学生勤于动手发现问题。

(2)教师层面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充分的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是关键所在,作为教师层面,我们也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我们摸索出的方法是:

①要把“尊重”带进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② 要把“激励”带进课堂,让每个同学都享受成功的体验;

③ 要把“方法”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善学、巧学和乐学。

经过三年来的努力探索,我们各个学科的课堂均有了不同层度的改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提升,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兴趣浓厚了,大胆举手发言的多了,课前、课后主动探索的也多了,学习效果也有了好转,成绩也有了提高。当然,课堂教学工作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会不断实践完善,丰富深化数学课堂教学。

现申请吉林市课题领导小组鉴定。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

站前小学《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课题组

撰写人:兰靖

结题申请 篇6

黔江区教育学会:

我校2008年4月申报研究的“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 增强教育合力研究”课题,于2008年6月被批准为黔江区教育学会立项课题(黔江[2008]146号),课题编号:08-16 该课题2008年10月开题研究至今,主要历经三个阶段:①课题前期研究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2月);②广泛开展实践研究、探索阶段(2009年1月—2010年12月);③课题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8月)。在研究中,我校从三个层面开展研究,一是操作层次,即教师积极探索运行“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增强教育合力;二是理论层次,即对操作层次形成的一些经验、方法、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套科学性、实用性较强的理论,逐渐形成一套利于大面积提高育人质量的理论体系;三是管理和制度层次,即根据“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 增强教育合力研究”的理论成果,建立一套在全校进行推广的管理模式和评估制度。经过我校全体参研人员的积极努力,不断实践,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蒲花小学《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 增强教育合力研究成果集》(研究报告、过程材料、经验论文、教学案例体会等)一本,参研教师积极撰写经验文章、心得体会、教学设计、案例片断,教学论文等成果100余篇,其中与本课题有关的10篇论文(案例)分别在市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各种奖励。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研究,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新课程实验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教学行为悄然发生着变化,课堂效率大为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了快速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学生在赏识教育下,激发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方式得以了根本性的变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本课题已进入专家结题阶段,现资料整理完毕,特向你所提出结题申请,恳请批准。

黔江区濯水镇蒲花明德小学校课题研究组

结题申请报告 篇7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孕育出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他的最佳起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情境,发掘音乐作品的情趣特色,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参与、主动探索。而开放的评价,又能够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三、研究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参与体验

1.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创设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我们可以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让学生去看、去听,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

2. 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情境

有效的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渐渐影响学生的。例如,在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说春天会有什么大自然的声音?学生踊跃的回答:春风的呼呼声、春雨的滴答声、春雷的轰隆隆声、春水的哗哗声。并引发学生加以模仿。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有助于启发学生,使他们表现出欢快、愉悦的情绪。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注重学生个别差异,把握学生参与体验

1. 认识学生差异,以激励为主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关键是如何对待。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首先应该熟悉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1)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2)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3)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不能让班上音乐表现较差的学生沦为陪读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让他们答问要留心为他们创造能够获得成功和自尊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回答以往只有好学生才能回答的问题,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如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把简单的问题的回答机会留给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并适时给予鼓励,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的交流过程。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能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教师只需鼓励“你的耳朵很灵”“你解释的很准确!”就可以给他学习上无穷的力量,调动他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 因材施教,发挥其潜能

维果斯基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证明,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儿童可能发展的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应寻找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发挥,帮助学生勇敢迎接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合作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在舞蹈方面有特长,有的同学在声乐方面有特长,甚至还有的同学会吹漂亮的口哨,有的同学演奏乐器很棒等,在音乐课的学习中应创造他们发挥创设创编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各自的自信心。

五、研究结论———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参与体验

音乐教学的原则是,要一切学生必须通过动一动、练一练、唱一唱、欣赏欣赏,来体验、感悟音乐的魅力。在动、练、唱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学生间平等商讨的气氛、友好争吵的乐趣,可以使学生在与同伴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中增进友谊,增长智慧,发挥想象创造能力,以学生互动为中心是师生互动所无法取代的价值功能。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欣赏乐曲时,我经常会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比赛,先引导学生一起感受音乐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听完后,我提出:我们看哪一组能听着音乐看着图画做出与音乐和图画相关的动作?各组进行比赛,同学们开始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团结互助,发挥各自的长处谁都不甘落后。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也会多了。

六、研究成果———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在音乐素质上有差异,如果教师只给学生进行单一评价,可能会扼杀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树立评价标准,看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勇于创新、是否敢于质疑、是否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等,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实践中,我用“我的音符汇”(表现好得高音谱号等音乐记号一个)记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期结束,教师以此作为音乐成绩评定依据,获得音符多的同学得优秀。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乐于学习,勇于创新,你追我赶争奖章。每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学们都知道只要积极参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好成绩,增强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七、问题与思考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善于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创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学科大都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课异教等研究的策略。

1. 主题研讨。

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主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如音乐教学的研讨主题有“小学音乐课堂常规训练”“歌曲与舞蹈的整合”“音乐课堂有效评价的设计”等。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2. 一课多教。

一般来说,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试教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然后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我一直从事六年级音乐教学,每每教到相同的课题时,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更好的设计。如《茉莉花》一课我可以上到3课时,从茉莉花的来源到地方版本的茉莉花,从中国的茉莉花小调故事到普契尼的《图兰朵》剧情;从民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到童声合唱的茉莉花的对比……这种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不仅是作为音乐教师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更有力地提升了我们音乐教师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3. 同课异教。

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课异教。如很多学校的老师执教的研讨课《我是少年的阿凡提》,从教学目标的把握,重难点的解决,歌曲情感的处理等方面,很多老师针对自己的理解不同,执教效果也是各有千秋。大家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音乐教师既体现了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又体现了老师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结题申请报告 篇8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人、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教育家们都把家庭教育看作儿童的第一所学校,视家长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事实说明,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兴旺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独生子女的比例增高,职工实行双休日等,给家庭教育又带来许多新问题、新特点。党的十五大特别强调要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四有”公民,造就合格人才,这为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要划清现代家庭教育同传统家庭教育的界限,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代替狭隘自私的儿童观、教育观,改革旧的家庭教育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孩子自己应做的事,家长越权代包,一概包办;二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既脱离孩子自身的实际,又超越国家现实普及高等教育的可能,任意给孩子施加压力,增加不应有的负担;三是对孩子干预过多,迫使孩子的学习和一切活动按家长的意志行事。由此,反映出家长素质亟待提高,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关键所在。

总之,上述情况表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之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教育方法不科学,急于求成,鲁莽行事,这反映在教育行为上则是重抚养、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以智能教育代替全面发展教育,以特长教育代替合格公民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不顾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违背儿童成长规律,失之过严或偏于过宽,等等,为此,教育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搞好家庭教育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课题的研究,帮助家长端正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搞好家庭教育质量,这既是满足家长的渴求,又是配合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造就人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而家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启蒙性、个别性、生活性、随机性和隐藏性的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必须纳入社会教育体系中,使家庭教育这个教育系统工程中的最基础部分更加牢固。

课题研究的重点: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即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寻求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丰富家庭教育理论,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科学诊治。帮助家长解决和排除子女教育上的后顾之忧,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使素质教育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实。

1.丰富家庭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促进家庭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2.寻找系列化的科学对策,使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得到科学诊治,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除子女教育上的难题。

3.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氛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二)研究内容

1.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教育现存问题类型与原因的研究。2.21世纪对家庭教育的要求与挑战问题的研究。3.独生子女特征与教育方法改革的研究。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5.提高家庭教育操作艺术的研究。6.提高家长素质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三、研究结论

通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了丰富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前沿理论;完成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统计数据;捕捉到许多鲜活的案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透过这些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典型、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体会,结合我们学习、掌握的理论,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一)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观念上的问题;2.家庭教育方法上的问题;3.家庭教育环境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三)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从一日生活中入手

(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基本方法

1.提高家长的理论水平;2.掌握少年儿童的特点;3.用行动感化。

(五)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形成的具体过程

1.少年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一般过程

少年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必须经过四个环节:认识、实践、内化、外显。这四个环节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是具有反复性和相容性的复杂过程。

2.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

(六)帮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之前首先要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四、问题讨论

回顾整个研究过程,我们认为实验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继续深化,今后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状况相对较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庭教育已经得到家长的重视,但发展状况十分不平衡,现存的各种类型家庭教育发展状况值得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思维意识受到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好奇心很强的青少年群体,如何在这种社会形势下达到满意的教育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3.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方式的无法替代,因此,应在充分提高家长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对家庭教育细化,诸如饭桌教育、说话教育、生活教育等具体内容,其实,家庭教育是潜力巨大的教育资源,而我们只开发了其很小的一部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加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

上一篇:土建工程工作范围下一篇:青山乡小学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