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案下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物理教案下

大学物理教案下 篇1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 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 学年度第 1 学期

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5、核化1、2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1、2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

1、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

1、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

1、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

1、班;船本土木1、2、3班

22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

1、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

1、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2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1、2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

1、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2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1、2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 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

1、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2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1、2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5、核化1、2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1、2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5、核化1、2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班;船本土木1、2、3班

5、核化

5、核化1、1、22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班;船本土木1、2、3班

5、核化

5、核化1、1、22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5、核化1、2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1、2班;船本土木1、2、3班

教 学 教 案

2010---2011学年度第 1学期

课程: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职称): 陈铀(讲师)

班级:2009堆工

1、核防

1、核技1、2;核工

5、核化1、2班;船本土木1、2、3班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大学物理教案下 篇2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教案要反映一些新特点, 如果跟不上改革的步伐, 就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其一, 由于课堂上的变化往往在课前是不能准确预测到的, 有些课前写好的教案在课堂上的作用很小甚至是用不上, 有的就是用得上, 可往往因教学实际的需要, 迫不得已中途要更改。其二, 教案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一个标准, 因此许多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就抄, 在课堂上则是另行其是, 教案完全成了应付检查的东西。其三, 有的教师不会写或偷懒只能依葫芦画瓢, 其中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 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

一、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 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 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合理地组织教材, 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面向大多数学生, 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 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案, 打个比方说就好像是一场球赛的预案, 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过程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 而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要根据场上具体情况, 教练和运动员随时作出灵活的反应和处理。课堂也是如此。因此要把一堂课上好, 就要很好地设计教案。这就要求教师抛弃以前的一些模式和种种顾虑。应该鼓励教师大胆地去编写适应自己、适应学生、适应课堂要求、适应实际情况的教案。这样不但能把教师从繁忙的写教案工作中解放出来, 而且能让学生学的轻松自在。

二、常用教案的写法

怎样才能写出合适的教案呢?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 如:一条定律、一道习题、一次实验等) , 学生学什么、问什么、什么值得教给学生, 教师就教什么, 那么教案就备什么。此时的教案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灵活、多样、具有应变能力。而以往的那种“样板”式的教案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以下几种编写教案的模式, 其效果不错也能体现这个特点, 那就是:发挥式、线索式、练习式、眉批式等。

1. 发挥式教案

有些简单易学或学校器材设备不足而不易学习的课, 教师就要加以变通、引导、发挥, 灵活地去处理教材, 此时就可以编写发挥式教案。如一些科普性文章、学生兴趣较强的文章, 可用下列的模式:

应掌握的知识点;学生的质疑与创新;教学重点;相关的学习方法、技巧;教学难点;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相关的知识链接等。

发挥式教案确实要让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课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因为有许多的知识是隐形的。

2. 线索式教案

从现有教案的窠臼中脱离出来, 根据所带学生的情况编写线索式教案。教案的具体内容应该依据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来填写, 甚至在一节课上完之后再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补写。例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就可采用线索式教案。

(1) 生活中的平抛运动是什么样子的?

(2) 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3) 用什么样的器材可以去探究平抛运动的条件?

本节课的线索是“探究平抛”, 只要学生能疏通课本, 把握住这一要点, 课本的理解已经问题不大了。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有可能提出或不明白的地方上。如平抛运动如何证明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如何证明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如何运用简单的器材完成这样的实验。施教过程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先通过理论进行研究, 对不懂的加以点拨, 然后, 展示这几个问题, 让学生查资料、讨论, 最后, 对有可能出现问题的题目加以提问和强调。课堂充满活力, 学生思考积极, 联系实际争抢发言, 教师教的轻松, 学生学的舒服。

课后反思得出: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凡是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学生大多数都能自行讨论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由书本引出的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也正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学生往往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答, 才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 这样也才能形成自己的物理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知识作保障, 并不在于教案写得是否详细, 关键在于对学生的求知方向把握的准不准、对这节课牵涉到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

3. 练习式教案

对于有一些规律的教学, 可以用练习式的教案进行。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课前准备好相关的练习题:

练习:射击时, 火药在枪筒中燃烧。燃气膨胀, 推动弹头加速运动。假设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子弹的加速度是a=5×105m/s2, 枪筒长x=0.64m, 试计算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计算过程中自主学习, 发现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去推导公式 (在做题过程中, 教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解答) 。其优点是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让他们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以改往日的那种只听只记的学习模式。

4. 眉批式教案

对一些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学内容可用眉批式教案, 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功”、“功率”等, 只需在课本的页眉、页脚等空白处写提示性的句子就可以了。因为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一些教师来说是轻车熟路, 所要讲授的内容和程序早已经刻在大脑中, 课堂上只是起引导、释疑的作用。如果再让这些教师坐下备这些课, 我认为没有必要。

5. 旧教案的合理利用

一篇教案是一次劳动的结晶, 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实际教学中, 不少教师都会重复执教相同的年级, 因而那种拒绝使用旧教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何利用好旧教案呢?一是在每一篇教案旁留下一定的空位置, 写教后心得, 或是根据新学年的学生、教材的特点, 加以充实、完善、补充增加的内容, 应着重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二是将不同时间上的同一课内容进行研究总结, 形成文字材料, 上升到理论上去总结, 以提高理论水平。这样的利用比应付学校检查再去重复写一遍教案的价值要大得多。

总之, 要想上好每一节课, 关键不在教案备的是多么详细、具体、新颖, 而是教师对所讲的内容是否了如指掌,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否估计到位, 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是否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得, 让学生学习得开心、自然。

参考文献

[1]朱正辉.几何量计量[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02:278-283.

[2]张泰昌.几何量检测1000问 (下册·工程测量)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413-415.

[3]万书亭.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68-72.

[4]黄自荣.一种求直线度误差的计算方法[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4 (3) :58-61.

《大学英语》课程教案设计探讨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案 设计 有效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当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大学英语》课程承担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可谓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教案准备的内容和教学步骤进行课堂教学。因此,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参照物,是教学的依据。由此,清晰、合理、全面、详略得当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案对英语教学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课程教案的设计步骤

按照《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和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培养的任务,并结合大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案设计应该遵循“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等基本原则。

1.在设计教案之前,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广博地收集、阅读、积累有关资料;必须了解学生”。关于钻研教材,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重难点知识、以及对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只有吃透了教材,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好课程内容的主体,并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详略得当地设计教案的内容。

2.在熟悉了教材之后,教师必须广泛地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前沿信息、背景资料和补充资料,力求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要求和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3.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教案的设计和撰写了。一般说来,教案的设计和编写是根据教材的单元来进行的。在每个单元之中,又按照课时分别撰写。每个单元的课程教案内容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目的及课题重点,课时划分以及备课时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等。”

4.在确定了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之后,教师便可以据此设计每个课时的教案内容。每个课时的教案撰写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明确该课的主题和该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安排、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教学方法);准备习题等”。

二、大学课程教案的设计方式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里众多课程中的一门,其教案设计的基本方式当然应该遵循以上探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同时,根据英语学科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它的教案设计也有其自己的特点。在此,笔者就以《大学英语》课程每个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来探讨如何设计教案。

1.一篇完整的《大学英语》教案,应该分为四个基本部分。首先,在教案的第一部分,教师应明确本课时的主题、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讲授、问答等教学手段。这些都是准备教学的基本内容。

2.接下来,在教案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整个教案的中心部分,教师应该设计本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明确每一个教学步骤;并根据大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原则,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之中。

在进行教案的第二部分设计时,教师应分步骤进行。譬如:

第一步,教学引入。在进行教学引入时,教师可以先采用问答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与本课的主体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或者播放一段视频或者音频,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之后再引出主题;又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准备一段对话并进行表演,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入体会和感受。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逐步引入主题,不至于很突兀;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听、说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步,进行背景知识介绍。教师可以根据事先收集到的相关材料和与本主题相关的前沿知识,向学生介绍。由此,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三步,进入课程内容讲解。教材一般是由课文、单词和课后练习组成,教师应首先进行单词的讲解,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重要或者常用的单词,用例句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该单词的用法和意思。接下来,便是课文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一个或者几个段落并让学生尝试翻译段落。在此之后,教师应就文章段落中出现的重要短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并通过例句、造句、对话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最后,就课文段落中谈到的某个主题、社会现象或者思想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者辩论,形成观点。

3.教案的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复习本课所学的知识;或者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除了习题布置,教师还应该提醒学生在课后预习下一个课时要讲的内容,提前对课程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4.教案的第四部分,是教师对本课时教学的总结部分。总结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在这一部分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对自己的讲解、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师生之间的互动做出评价,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发扬优点、改进教学方法、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成良,谷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7.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案有哪些 篇4

1、声现象 复习

第一课时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什么是声源;

2、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3、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二、知识回顾

1、要使一张纸发出声音,我的做法是、 要使钢笔帽发出声音,我的做法是 、 等。

2、通过实验探究可知:声音是由于物体

3、做一做:你能通过哪些小实验来证明声音能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空气能传播声音例子:;固体传播声音例子: 液体能传播声音例子: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答: 。

4、水振动能产生水波,向四周传播。同样,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以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是/秒(m/s)。

6、举例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如、。这种能量叫做

三、例题分析

例1、我们怎么做才能让音叉发出声音?

敲打音叉时使音叉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怎样的方法才能看到音叉发生了振动?

你们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马上停止吗?

分析:

例2、如图,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

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音叉的__ ___通过_

___传给。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听到由音叉发出来的声音。当把

音叉放在真空的瓶子中,音叉仍然振动,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了,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分析:

例3、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 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从 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从 传播来的。

分析:xkb1.com

例4、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瓶里,用抽气泵把瓶里面的空气逐渐抽空。

1. 在抽空过程中,你听到的声音将,最后。

2. 当瓶内空气抽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听不到手机的声音了,但这时我们仍能看到手机中显示接听的信号,这说明了 。

3. 声音需要两个条件:振动和传播物质。这个实验是把哪个条件去掉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人说话、唱歌声 ;

(2)吉他发出优美的音乐声 ;

(3)雷声 ;

2、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靠______传声的,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说明_____

能传声,“隔墙有耳”说明______也能传声。可见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

能在______中传播。

3、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时,_____传播最快,

_______传播最慢。新课标第一网

4、吹笛子发声的主要物体是 ( )

A 、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 、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 、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 、握笛子的手指的振动。

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6、表明固体能够传声的现象是 ( )

A .敲击音叉听到的声音 B .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 .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到火车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 D .水中的鱼听到脚步声逃走

7、下列实验与实例中, 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

A. 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 手机显示信号, 却听不到声音

B. 人们先看到闪电, 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 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声音是由声源向四处传播的 B 、物体振动也不一定能发出声音

C 、声音借助物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D 、用录音机放音乐磁带是磁带振动产生声音

10、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根据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教案设计有哪些 篇5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使用弹簧测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工具

弹弓、弹簧、玩具小车、厚玻璃瓶(带插细玻璃管的橡皮塞,装有红水)、青蛙玩具(能上弦)、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直尺、气球、铝导线、橡皮泥、木块、钩码、木板、支架。

教学过程

...

课后小结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用你喜欢的图示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画图。

2、各小组推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在互评、自评中取长补短,知识框架得到修正、完善。

3、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脉络和内在联系。

课后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2.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是( )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原理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来源:学科网ZXXK]

3.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B.使用前应先调零

C.只要力的大小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这些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

4.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归纳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

B.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

C.并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5. 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力吸引力

B.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D.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弹性形变

6.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

的力 ( )

A.相同 B. 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

7.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不是均匀的

C.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D.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来源:学科网]

板书

第2节 弹力

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

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制作(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拉钩、吊环、外壳

(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

(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大学物理教案下 篇6

教授课形式一对一个辅导 育

教教育理念: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师沟通理念: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教学习理念:相互学习共享知识 案工作理念:快乐工作有效执行 简单机械杠杆 学法指导:(1)杠杆支点的辨识:杠杆转动时(瞬间)唯一不动的点;

(2)力臂的确定:延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量取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3)动力和阻力没有绝对的分别,具体分析时可以认为以使杠杆朝某个方向转动的力动力,反之则为阻力。(4)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前先调整杠杆平衡,注意记录数据,应用表格(P154)分析数据归纳关系得出结论。

(三)教学内容1.认识杠杆。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1)支点:杠杆转动时所绕的点(轴)。(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4.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距离(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天平5.我国古代的杠杆 杠杆的平衡

1、提问: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呢?

归纳结论: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作缓慢的匀速转动时,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2、实验探究: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总之,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板书)滑轮

1.定滑轮2.定滑轮的作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4.动滑轮的作用: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滑轮组

6.滑轮组的作用: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几根,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7.滑轮、滑轮组的应用。

8.现代复杂机械的许多部件老师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成的,小的如手表,大到机械人、大型挖机等。机械功

1.机械功: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2.做功的必要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3.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

W=Fs W表示功,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沿力方向移动的距离 4.功的单位:牛顿·米,专用名称: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1J的大小: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为1J;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飞,做功约10J;„„ 功率

1.做功有快慢。2.如何描述变化现象的快慢? 3.功率: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4.公式: 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 5.单位:

基本单位:焦耳/秒。专用名称:“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辅助单位:千瓦(kW)、兆瓦(MW)换算关系:1MW=1000kW,1kW=1000W 6.功率的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做功越快;功率越小,做功越慢。7.常见物体功率的大小:(课本P135)

8.机器上都有一个小牌子,叫做铭牌。上面标明这台机器的工作性能和结构特征的一些数据,功率也是其中一项。机械能

1.能源危机与能源

2.能量,能: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3.能量与做功的关系:物体做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量为别的形式的能量就越多。

4.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J)。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

6.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8.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统称。

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就是它所具有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

11.实验探究:弹性势能与物体弹性形变程度的关系结论:形变程序越__________,弹性势能就越大。

大学物理教案下 篇7

一、核心素养理念与好教案标准

所谓“核心素养”, 指的是学生具有的健康身心、正确审美情趣、科学进取精神、实践创新品质, 以及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的思辨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数字化处理能力、领导能力等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品格和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需要依据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参与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享有学习权利, 都得到发展;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班级、小组是学生学习、参与实践文化活动的合作体;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能力”等理念进行设计教学活动, 编写教案。“好教案”指的是教学设计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能体现新课改理念、教材编者的意图, 能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学习过程愉快, 乐学、会学、学会, 学生积累了知识、学到了方法, 培养了能力, 思维受到启发, 情感受到熏陶, 思想得到了升华。课标就是达到好教案设计要求的准则。有了好教案标准, 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时就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学科的好教案标准

“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好教案是教师知识、能力、智慧的结晶, 是教学内容、形式上的创新, 是上好课的前提。在新形势下, 什么样的教案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好教案的标准是什么?教师编写教案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必须为学生的未来事业奠基, 核心素养决定了学生未来的生存、发展能力。好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科学进取精神、实践创新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人生观、事业观, 健康的身体, 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民族法律意识等。

(二) 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改理念

国家推出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反映科学进步、重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标中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是编写好教案的理论依据, 好的教学设计能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三) 确定的目标正确, 有理有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好教案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课标的要求, 又要考虑教材编者意图和学生学情。好教案的教学目标应有下面几个特点:1.要有层级性、梯次性, 能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认知能力, 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2.要有弹性, 可以因人因课灵活调整目标的难易度;3.要正确, 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4.目标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难易要适度, 以激励学生的挑战欲望。

(四) 详细掌握学情, 以学定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 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好教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 都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的。掌握学情以学定教编写教案的关键在于:教师编写教案前应准确地了解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情况, 学生在这堂课、这一组元中还应学到哪些知识、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有哪些差异?好教案能深入分析掌握学生实际情况, 对症下药, 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五) 能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本领的教育大家, 善于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好教案中教学活动的开展, 首先要创设民主氛围, 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尊重,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自由、放松地进行沟通;接着是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 自己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 有趣味, 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最后用中肯、鼓励性的语言积极评价学生, 鼓舞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六) 对课堂的动态生成有预设

叶澜说:“教育活动具有动态生成性, 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 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 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好教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能使师生、生生间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 思想发生碰撞, 学生能在教师启发、引导、推动下深入思考问题, 从而生成智慧的火花, 提升思维的品质。为达到这一教学境界, 好教案能预设一些应对学生质疑问难生成问题的方法策略。

(七) 设计的问题有梯度和层次

好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应环环紧扣, 提出的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能用简单的问题分解重点、难点问题, 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解决问题的台阶, 让学生能拾级而上, 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 直至解决主要问题。好教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 还要考虑到怎样能有逻辑性、趣味性。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的目的性、指向性具体明确, 易于学生操作;2.问题具有连续跟进的特点, 多用铺垫性提问、追问式提问, 培养学生探究兴趣;3.提有思考维度、委婉含蓄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或小组交流讨论后才能得到解决,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八) 教师语言生动、幽默、有智慧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 精彩的语言能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好教案中设计的教师语言应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富有启发性、感召力, 能吸引、感染学生。好的课堂语言具有如下特点:1.描述内容准确、简练, 表意清晰, 言简意赅, 一语中的, 不模棱两可;2.连贯得体, 幽默风趣,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3.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逻辑思维严谨, 学生长期受到熏陶、浸染, 就会潜移默化地学习、模仿, 久而久之, 就学会了有逻辑性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九)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好的教案编写也应遵循这一理念。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参与者, 好教案中设计的教学活动, 应采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应利用“戴尔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参与讨论, 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 给别人讲, 亲身体验, 动手做能够记住90%”的学习方式, 指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十) 教法、学法设计艺术而有效

教与学有法, 教与学无定法, 学而有效就是好方法。教法与学法之间的关系, 即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指的是教教材, “为了不教”指的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能举一反三, 学到方法后能自己去探索的能力。好教案要体现这一教育理念:教材是例子, 教师通过教例子,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能总结、归纳出学习方法和规律。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实践、体验认识事物的过程, 领悟出学习方法、规律。好教案中的教法、学法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得言、得意、得能、得思、得情、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十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

好教案能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人、事、物与表述它们的文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体验获得用文字描述事物的方法,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创设情境的方式通常有四种:1.利用导语创设情境, 导入语精彩,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生兴趣;2.运用朗读创设情境, 教师或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 能使学生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中;3.利用提问创造情境, 发人深省、难易适度、富有情趣的问题, 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4.用板书创设情境, 一手或遒劲有力, 或隽秀挺拔的粉笔字, 能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 让学生印象深刻。

(十二) 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

好教案能利用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效性强的特点, 为语文学习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好教案能借助计算机的视听优势, 创设学习情境, 将抽象的概念、道理转变为具体形象的事物, 降低了学习难度, 提高了学习效率。好教案通过让学生动脑、动手制作语文课件、微视频, 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认识事物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好教案的标准还有教学环节紧凑, 思路清晰, 训练题的形式、数量适当, 时间安排合理, 书写规范等要素, 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研究好教案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体验者, 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 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培养生存、发展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潘涌.语文教案创新与课堂教学价值转型[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 (1) .

大学物理教案下 篇8

视点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指对学科知识或技能等进行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的逻辑处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质就是对这些丰富的内容进行科学处理,而处理的关键是从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筛选出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或技能点(视点),并建立起这些“点与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视点结构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从浩瀚的学科内容中,筛选出最有效的知识,建立最科学的结构。现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第五课《童趣》,展现视点结构教学法的优势以及它对目前新课改形式下古文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语文目标:能够从事物的细微之处发现物外之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其他目标: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体会古文简洁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点提取:童趣;学习古文的方法

2.点定义:童趣:童年时代的体验,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引用课文的导入)

学习古文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主要有如何断句;

翻译古文的两种方法:加字法和换字法。

3.关键词:想象,古文学习方法

三、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课文原文

2.延伸材料:课后陈毓罴对《浮生六记》的概述

3.检测材料:课后“研讨与练习”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点引入

师:夏天到了,同学们的宿舍里肯定也飞来了一些蚊子。有人仔细观察过蚊子吗?(停顿)对这些蚊子你们是什么态度呢?(讨论结果基本上是厌恶蚊子)这里就有一个人能从蚊子身上找到乐趣,想不想知道原因?请翻开课本19页!这个比你们年长两百多岁的……(介绍作者)

(二)点揭示

1.生字注音

2.师:全文主要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趣)

齐读文章,并注意沈复写了哪几件趣事?

3.老师示范正确的古文断句,教学生断句。(示范一段,后几段由学生完成)

4.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趣事?(师生一起总结)。然后请学生起来复述这个几个小故事(旨在翻译),老师同时指出翻译古文的两种常用方法:加字法、换字法(翻译环节老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古文的简洁性)——同时解决了练习二。

5.最后一段:“惩治癞蛤蟆”,可以让同学们模拟课文的插图,画出“惩治癞蛤蟆”的场景,充分展开想象,即使画得不像,也可通过脑海的画面再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更体现出“趣”味。

(三)点延伸

师问:为什么沈复能从这些大家可能都经历过的小事中发现这么多乐趣呢?结合课后陈陈毓罴对他的评价,讨论……(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再由一位同学发言说自己的童年趣事,全班分享。

(四)能力检测

想象身边任何一处场景或事物,自由发言(要求:体现善于观察,富于想象)。

(五)点回归

(从德育角度,由学生总结)师问:你们喜欢像沈复那样的“同学”吗?怎样才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呢?(老师同时在黑板上记录下关键词)

六、板书设计

(一)生字:

稚zhì 藐miǎo 强jiāng 鹤唳 hè lì

怡yí 凹凸āo tū 砾 lì 壑hè 庞páng 癞虾蟆lài há ma

(二)童趣事件

(1)夏蚊成雷——鹤唳云端;烟——青云趣(物外)

(2)草、虫蚁、土砾——林、兽、丘壑想象

(3)二虫斗草图;惩治癞蛤蟆

该教学设计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为以后更加复杂的古文学习创造好良好的“会面”。利用视点结构教学法清晰地把该课文的重点——培养对古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简单的文言文翻译方法勾勒出来。

“点引入”中,从夏天大家都熟悉的蚊子入手,初探学生对蚊子的感觉。相比之下,年长两百多岁的“沈复同学”不仅观察过蚊子,而且还和蚊子一起玩耍。这里将沈复的简介巧妙地融合进“沈复同学”的这一概念中,既有趣又觉得亲切,使学生从童年的视角去观察沈复。接下来学生对于沈复和蚊子玩耍的事件自然感到新奇,于是顺势进入课文第二段的学习,及时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又实现了简单的古文知识点学习。

在本文三部分的教学中,通过复述情节,实物与想象物之间的对比,让学生给“惩治癞蛤蟆”画场景,都锻炼了学生的再现、想象能力,且在课堂活动中找到明察秋毫的乐趣,给学生传达用童心细心观察事物、收获生活乐趣的思想。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强化了学生使用古文翻译的“加字法”、“换字法”的方法。熟悉全篇的最后,老师抛出“你想成为沈复那样的人吗?如何才能做到呢?”的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同时,在《童趣》的教案设计中重点体现的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本文中占主导地位,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也同时并存。例如在教授学生古文翻译方法——加字法和换字法时,老师实例演习一段,剩下的三段都是学生自己完成,方式就是同桌之间相互配合翻译,讨论出最佳的译文,并且向全班复述。探究学习主要体现在对沈复本人的个性、以及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探讨上,面对相同的事物,为什么他偏偏觉得有趣?通过教案设计可以明显看出,在该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老师始终起的是引导作用。根据最初的教学目标,一步步把学生引入老师设计的学习目标中,同时一“趣”贯穿课堂,体现了课文的宗旨,也实现了“快乐学习”。

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它能更好地实现语文科学化建设,良好教学设计既能够辅助老师教学,又能够使学生学到更明晰的知识,视点结构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余立新.语文课堂教学概论[M].重庆出版社,2008.

[2]阎立钦等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大学物理教案下 篇9

一、课标要求:

了解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的一般过程,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通信网络的构成,知道电磁波是传递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的载体。

二、教学设计思想:

(1)提出问题:“飞鸽传书”的过程是怎么样?让学生说出“飞鸽传书”的过程。引导学生由信鸽送信的问题联系到用电磁波到进行广播电视与通信,从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有关内容,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飞鸽传书”与“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共同点,由学生最熟悉“飞鸽传书”的例子而顺理成章的引入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结合多媒体演示,就能既生动又具体的把本比较抽象难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中教师应介绍什么是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调制信号等。

(2)引导学生阅读“卫星通信”有关内容,结合多媒体演示利用同步卫星通信时的信号覆盖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若想让通信能覆盖全球要在地球周围均匀放置三颗同步卫星。让学生初步了解通信网络是怎样构成的,信息互联网是如何实现。

(3)提出问题:用电磁波进行广播电视与通信是否存在缺点?答:容易受干扰。从而引入“光纤通信”。说明光纤是一种非常细的玻璃丝,直径只有十分之几毫米,比人的头发还要细。结合多媒体演示激光在光纤中的传播过程,提出问题:光纤通信有何优点?引导学生想出激光信号在线芯中传播,不断被包层反射,从而不受外界干扰,使通信质量大为提高。教师归纳总结且指出光纤通信的另一优点是容量大。联系实际介绍我国发展光纤通信的成就和前景。

三、教学目标:

了解广播电视通信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在这过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电磁波在广播电视通信的优点。让学生认识到从发现电磁波到应用电磁波的过程中包含许多技术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①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你如何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当打开日光灯时,会从附近的收音机中听到杂音,这杂音就是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而产生的。)

②什么是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波速、频率、波长间有什么关系?(电磁波的频率等于振荡电流的频率;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波速=波长×频率。)

复习提问后简要小结并告诉学生: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

2.进行新课

问:“飞鸽传书”的过程是怎么样?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浅显通俗地讲解利用鸽子传递信件的事例,说明人们利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鸽子是信息的“载体”。电磁波传得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做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首先应解决发射电磁波的问题。

学生分析对比飞鸽传书与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的相同点。然后用分层次“类比”的办法进行讲述:

①通过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类似于用笔写信);

②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调制信号(类似于把信件绑在信鸽的身上);

③通过天线向空间发射载有音频信号的电磁波(类似于信鸽的放飞); ④收音机把加载的音频信号取出并放大,还原成声音(类似读出收到信的内容)。

展示课本上的图19—8用电磁波传递电视信号的大致过程及课件演示。教师讲解如果想让通信能够覆盖全球,那么就必须靠人造卫星,从而引入卫星通信。

我们知道卫星是绕地球转动,而地球本身也在转动。如果卫星转动的同期与

地球自转的同期一样时,这种卫星就是同步卫星。

问:想让通信能够覆盖全球要多少颗同步卫星,要如何放置?引导学生思考,猜测出要三颗同步卫星均匀的放置。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9-60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卫星在船舶、飞机导航,城市交通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问:用电磁波进行广播电视与通信是否存在缺点?答:容易受干扰。从而引入“光纤通信”。

展示光纤的挂图,讲解光纤的构造,结合多媒体演示光纤传输的原理。强调光束只能在封闭的线芯中传播。引导学生让识到光纤通信的优点,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得出光纤通信的优点。

3、小结、反馈

4、布置作业: 后附:板书设计

19.2 广播电视与通信

一、无线电广播和电视

1、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的大致过程:

声音信号→音频信号→调制信号→发射电磁波→解调还原成声音

2、电磁波传递电视信号的大致过程:

图像和声音信号→视频和音频信号→制作电视节目→发射电磁波→接收还原成图像和声音

二、卫星通信

同步卫星: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同期与地球自转的同期相同

三、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的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信号损失少。

上一篇:镇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城管正规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