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孔子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价孔子(共8篇)

评价孔子 篇1

看完这部电影,感受着你的思想,你的叹息,你的无奈,你的坚持,一直是久久的回味在我的脑海。感叹着历史的沧桑,残酷,夕阳西下,余辉中的你怀抱的是无尽希望和梦想。虽然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是,这期间经历的苦于痛,又有谁会知道呢?我们感叹的都只是那浮在表面的欺凌和侮辱,而你内心的真实又是怎么样呢?这些,就是那些一路陪你走过来的弟子都是不可以承载的。我们就更加的体会不到,你是圣人,是几千年来中国的文人一直都想达到的境界,可是,几千年来的追寻,换来的只是在你的光芒之下的叹息,我们没有办法去将自己的境界提高到如此的高度,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思想和国家的未来放在同一个空间,做到的人都只是一个方面,要么是思想的高度达到了,但是行动呢?要么是行动可以如此的坚持,但是,其目的又是什么呢?站在你的背后,聆听着风的倾诉,满满的都是对你的抚慰。

还记得你的坚决,你的明智,是那么的让人佩服。

当你被迫离开鲁国时,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躯时,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怨恨吗?你知道这是大司徒的阴谋。但是,你放弃了与这样人去计较,你知道他不值得,你知道和这样的人去辩论你的思想他不会懂。看着手中的„决玉‟,你没有心酸。大雨中的大笑声,是你的心声。努力,不让眼泪流下,你的心,也变的沉沦了么?不,你没有,你只是坚决的看着前方的路,虽然没有尽头,但是你不后悔当初说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间。”是的,你的路,在人间,在那遥远的前方,你要去追逐,要去把他追逐到,你的道,是在人间。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你额前的几缕发丝轻轻的在飞舞。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么?是在诅咒那姓季的么?还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颜回来了,你却不愿他跟随与你,你望着无垠的沙漠,说:“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没有荣华富贵,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颜回的的话,却让你改变了主意,“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这,曾是你对颜回说过的话……此时的你,有过犹豫,有过彷徨,你不想让你的弟子跟着你在你追寻的“道”上受苦,你知道这是一条无尽的路,路上,有人们的鄙视和不解,但是,当颜回说出了这句话,你看到了他的真心,你成全了他,也成全了你自己。在那布满黄沙的沙漠,你们的身影依然是那么的坚定,那么决绝。

还很清楚的你被困时,弹琴数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样子。你是在为了什么而思考呢?我们都不能去理解,是的,你的思维的高度,我们没有人可以攀登上去。弹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这荒凉的山谷里。指尖抚琴,一个个音符飞舞出来,这些是你想说的话,可是,没有人可以听懂,你的饥饿的弟子只有在琴声中陪伴着你,你是在抱怨命运的不公,还是在伤心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南子在单独见你的时候说过的:“人们都只是领悟了孔丘那痛苦,却未真正体会他那痛苦的境界……”,因为没有人可以真正的体会,所以,你选择了独自承担,选择了用琴声来传达。

现在好想回到那个时代,居住在经过的荒漠,走近你踏过的那些冰,在那条颜回用生命都要捡回来的书简的河边嗅到你的气息,我想弄清楚你的思维,看着你们渐渐远行的背影,我知道我不可以,我做不到。

几千年的历史的跨度,我们赶不上你的步伐,但是,希望可以在你思维的路上留下更多的思绪,让我们可以踏上你走的那条路„„

评价孔子 篇2

但是, 细读《论语》, 却觉得我们的孔老夫子像邻家老翁那样和蔼可亲。他的教学方式也不是我们现在的班级授课制, 而更接近于“茶馆式”教学, 与学生围坐在一起, 自主表达, 平等对话, 一部《论语》, 其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平等对话的教学实录。孔子的教育评价方式更是灵活多样, 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春风化雨 赞誉有加

孔子的道德文章比同代人高出很多, 但他很少板着面孔教训人, 相反地, 对于学生的成就, 孔子的评价很中肯, 赞叹很强烈, 从不吝惜美好的词汇。

孔子把“仁”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 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取得进步, 最让他欣喜, 他的评价用语也最高。例如对颜回:

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论语·雍也》)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他不追求物质享受, 住在小巷里, 一竹筐饭, 一瓢水就够, 生活极度贫苦, 但是, 他却以追求道德修养为乐, 孔子对他极其欣赏, 反复赞叹他的贤能, 也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楷模。

子贡是孔门中一个特殊的学生。据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中的介绍, 子贡是政治、经济、外交、工商样样皆通的人才。他曾经利用外交手段, 挑起诸侯争端, 使得弱小的鲁国受益, 后来他不想当官, 转而去做生意, 发了大财, 孔子晚年的生活好像都靠他照顾的。对于这样的学生, 孔子是如何评价的呢?

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论语·公冶长》)

“赐”是子贡的名, 他姓端木, 字子贡。“瑚琏”是古代的玉器, 而且不是一般的玉器, 是供于庙堂之上的, 是玉器中的上品。古语曰:“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上一节, 孔子刚刚赞叹子贱“君子哉若人”, 是直接肯定子贱是君子, 而把子贡比喻成“瑚琏”, 评价就更高了, 是君子中的上品。

看到学生在学问上有长进, 孔子当然也很高兴。还是这个子贡, 让老师享受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喜悦。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师生俩在讨论学问的修养, 子贡恰当地引用了《诗经》的句子来佐证孔子的观点, 让孔子大为赞赏, 认为子贡天赋很高, 能够举一反三, 可以和他讨论《诗经》本质问题了。

作为求学者, 受到老师这样的鼓励, 内心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 求学的路上即使关山阻隔, 荆棘丛生, 但追随老师一往无前的勇气永远不变。

更为可贵的, 对于学生的成就孔子除了发自内心的赞叹外, 有时甚至放下老师的架子, 不惜贬低自己, 抬高学生。

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武城是孔子学生子游 (名偃) 主政的地方, 孔子在那儿听到弦歌之声, 忍不住笑了起来, 认为没有必要用这么高雅的手段来教化老百姓。子游听了以后有不同意见, 他回答说, 过去我听老师说过, 君子学礼乐就会爱人, 老百姓学礼乐就容易听从指挥。子游正是用老师的教导去教化百姓的呀, 难道有什么不对吗?孔子马上正色回答说:“同学们呀, 子游的话是对的, 我刚才的话是开玩笑。”

对于这段文字, 我们可做三层解读:第一层, 学生能活学活用老师的理论, 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孔子是满心喜悦的, 以致于放下了老师的架子, 和学生开起了玩笑;第二层, “当仁不让于师”, 子游和老师有不同的意见, 敢于当众提出来讨论, 西方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这种精神在东方孔门得到验证。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民主、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开始实施了, 可见, 新课程改革不光要引进西方的理论, 本土古圣先贤的思想也要注意去研究和学习;第三层, 孔子虚怀若谷、勇于认错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为人师者深思。

二. 因人而异 适时点拨

孔子教育思想的大原则是“有教无类”, 只要肯学习, 不分阶级、等级, 不分地域、智愚, 他都予以谆谆教诲。但具体的评价方式则是因人而异, 灵活多变的。

孔子对他的学生有一个大体的归类评价: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闵子侍侧, 訚訚如也;子路, 行行如也;冉有、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

以上二段是孔子对他几个得意门生学术品行和行为举止的评价, 和后来的事件相映衬, 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以子路 (名由) 为例, 子路孔武有力, 性情刚猛, 但又显得草率, 孔子对他的批评较多, 怕他在战斗中会过于逞强, 不得好死。

在“先进篇”的侍坐章中, 孔子要求弟子们各言其志, 子路草率地说:

“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夫子认为子路过于冒失, 且有点言过其实, 所以轻微嘲笑他, 未做评论。

而在“公冶长篇”中, 孔子就直接批评子路: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指出子路这个人太好武力, 不知节制、检点, 就没有什么可取的呀!

在“述而篇”中, 孔子对子路的批评就更严厉了。他说:“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 不用船只去渡河, 这种有勇无谋的无谓牺牲, 孔子是不赞成的。为此, “暴虎冯河”也成了一个成语, 性格草率急躁者应以此为戒。

读《论语》, 总觉得孔子和子路的关系最密切, 形同父子, 孔子对子路骂得最多, 子路对孔子也顶撞得厉害。最严重的一次是孔子见南子, 子路很气愤, 逼得老夫子指天发誓, 窘态百出。但对其他学生的不足, 孔子的评价方式就要委婉温和得多。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告朔是每月初一的祭奠, 子贡出于经济上的考虑, 想节省祭奠的饩羊, 这本无可厚非, 所以孔子没有疾言厉色地批评, 而是引导子贡往更深一层思考:一只羊是节省下来了, 但损失的却是一种制度, 一种“礼”的精神, 物质方面的东西, 该节省的要节省, 该付出的则要大方付出, 切不可因小失大呀!

三.疾言厉色毫不留情

如果以为孔夫子对学生永远都是和风细雨, 温文尔雅, 那就错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 孔子声色俱厉, 不讲情面, 对人的评价也是入木三分, 直指问题的内核。在《季氏将伐颛臾》中, 孔子严厉地批评冉有、季路在政治上的不作为, 认为他们没有辅助季氏走上正道, 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季氏的做法, 孔子以一个政治家敏锐的视角, 指出:“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季氏的矛头是指向我们的鲁君的。

许是和孔子的政见不同, 许是贪求富贵, 冉求继续为季氏服务, 甚至横征暴敛, 搜刮财富, 这下孔子愤怒了, 他说:“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相当于现在发动全校学生揭批冉求的罪行, 开除他的学籍, 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最严厉的处罚也不过如此了。

还有一位叫宰予的学生, 比较倒霉, 孔子似乎有点看不起他, 二次遭受孔子的严厉批评。

一次是白天睡懒觉。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宰予很可能睡午觉被孔子发现, 孔子劈头一顿臭骂, 言辞之尖刻, 是《论语》中少有的。这次事件对后代读书人影响很大, 南怀瑾先生介绍:历史上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 也是有名的理学家, 他就不敢睡午觉, 尽管忙成那个样子, 还是不敢睡午觉, 怕孔子发牢骚, 所以改成睡晚觉, 在吃晚饭前睡晚觉, 夜里办公事才有精神 (参见《论语别裁》, 复旦大学出版社p189) 。

现在的社会宽松了, 睡午觉孔夫子管不着, 但有时睡到太阳偏西才起床, 心中不免惭愧, 怕是夜里要多用功夫才对得起老夫子。

还有一次是宰予撞到了枪口上, 和孔子谈论最敏感的话题——孝。宰予认为守孝三年太长了, 守孝一年就足够, 孔子很不满, 冷淡地说, 你心安, 你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等到他出去了, 孔子才说:“予之不仁也。” (《论语·阳货》) 宰予这个人真是不讲仁义。孔子好歹给他留了个面子, 没有当他的面说出来, 不然, 真怕宰予受不了。

摘要:在新的时代里, 再回看孔子的教育评价方式, 更具有时代意义。孔子的教育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做到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评价孔子 篇3

摘 要: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有褒有贬,学界也多有争论。从《论语》中涉及到的文本本身来看:一方面,孔子对管仲的否定“器小、不俭、不知礼”是很直接的、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孔子对管仲的肯定主要在于其有目共睹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历史功绩。这种贬中有褒的评价,反映的正是孔子对管仲的矛盾心态。从文本来看,孔子并没有赋予管仲以“仁”的评价;从孔子对礼制的一贯立场来看,孔子也不会称越礼的管仲为“仁者”。

关键词:孔子;管仲;《论语》;矛盾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089-02

春秋五霸之首是齐桓公,而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就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管仲。对于管仲,史学界有很多评价,我们要关注的是与他同生活在春秋时期、但是晚他172年出生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怎样评价管仲的。

在《论语》中,其中有两篇涉及到评价管仲,总共有4段语料。

第三篇《八佾》中有一段史料,孔子直接否定管仲,直言“管仲之器小哉!”还有对弟子提问“管仲俭乎?”“管仲知礼乎?”的反问式回答,“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孔子认为管仲不俭,且不知礼,可谓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第十四篇《宪问》中有3段史料,都是对弟子提问的回答,提问分别为(1)或问管仲。(2)子路问: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3)子贡问: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孔子对提问的回答,全是肯定管仲的。(1)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3)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先否定管仲,认为管仲不懂“礼“,而后又肯定了管仲的“仁”,而在以孔子为代表所创建的儒家思想中,“仁”和“礼”是统一的,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仁”注重人内心的思想道德层面,而“礼”侧重于人外在的行为规范层面,只有做到“礼”,才能达到“仁”。反之,不仁的人是无法克己复礼的(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既然仁和礼是统一的,管仲既不知礼,又何言仁?伟大的孔子对管仲做出“不知礼而仁”这样的评价,确实有些让人费解。

《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这种评价,确是前后矛盾的,有很多学者对此作了解释。目前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商松石指出孔子对于管仲的评价,总的倾向是肯定的,但是他同时也辩证地评说了管仲,指出管仲“小器、不俭、非礼”,但是这些个缺点是“瑕不掩瑜”,无伤大雅。闫春新、于孔宝认为孔子是站在价值判断和事实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评说管仲的,所以就有了不同的结论。沈素珍认为孔子虽然直截了当地批评了管仲的缺点,但是充分肯定了管仲具有“仁德”,而且沈还指出正因为伟大的孔子具备宽严相济的政治眼光,才给予了管仲这样辩证的评价。冯浩菲指出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从理论和事实上都能解释得通。王世巍站在《论语》自身的文本的角度,从孔子对管仲评说的具体的上下文语境出发,认为孔子回答子贡、子路提出的问题——管仲是否为仁,答案侧重教育弟子,教育原则是他一贯倡导的“因材施教”,而至于管仲是否为仁,孔子回答的实际重心并不在这里。

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存在着问题。从《论语》中涉及到的文本本身来看,一方面,孔子对管仲的否定性评价“器小、不俭、不知礼”是很直接的、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孔子对管仲的肯定主要在于他有目共睹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历史功绩。这种贬中有褒的评价,反映的正是孔子对管仲的评说确实是体现出一种矛盾、纠结的态度。

一、孔子对管仲的否定

孔子对管仲直言不讳的否定性评价,主要表现在“器小”“不俭”与“不知礼”这3个方面。

孔子在《论语·八佾》篇中,开篇直言管仲器小。其它几处的评价都是回答弟子的提问,而这句是孔子独立的一个陈述,因此可以把这句看作是孔子思想观点的直接表达,这是研究孔子评价管仲的直接材料。对于“器小”,我们倾向于宋代朱熹在《论语集注》当中所言的“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而不是三国时何晏在其《论语注疏》中提出的“言其器量小也”。它所表达的是孔子的一种慨叹,即管仲虽功绩显赫,但在道德上终究没能达到孔子理想中贤臣的标准。

关于“礼”,孔子认为其作用重大,“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所以他最不能容忍僭越礼义的行为,如“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孔子认为这是季桓子不可容忍的一宗大罪。周礼是维护当时统治阶级各阶层秩序的根本行为准则,孔子是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所谓“非礼勿视、勿听、勿动”,任何人不许有谮越的行为,因此孔子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管仲非礼行为的愤恨情绪,“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从回答的方式来看,表现出孔子很不赞成管仲,非常不满他这种极度的越礼行为,反映出孔子小视、贬斥管仲的真实心态。

孔子对管仲的批评折射出了他们之间思想上的对立。管仲在齐国推行的改革,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其实就是对周礼的破坏,这同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表现出来绝对的对立。

二、孔子对管仲的肯定

后3段史料皆来自《宪问》,确实是颂扬管仲功业的,但是是否达到了“仁”的高度?这主要体现在如何理解“如其仁!如其仁”上,有3种观点:肯定性的理解为“这就是他的仁德”;半肯定派理解为管仲有仁者的功劳,但没被孔子称许为仁人;否定派则理解为孔子未曾以仁论管仲,即只论其事功,不论其仁否。正是因为有这样不同的理解,也证明了孔子思想的矛盾性。

这3条确是孔子对管仲的褒扬。这种褒扬表明两人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孔子曾经说过“齐一变,至于鲁”,表明他对“齐”的肯定。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的方式九合诸侯,解决了各诸侯国之间的争端,使人民免遭战争的苦痛,而且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打的口号是“尊王攘夷”,这样做使百姓免遭外族的侵扰,这些都与孔子的思想相合,所以孔子对管仲的有目共睹的功绩没有视而不见,而是肯定的!但是如果孔子确认为不守礼、越礼而行的管仲可谓“仁”矣,那就意味着在孔子那里礼与仁原本就是分裂的,这样《论语》中的很多观点就被颠覆了,而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事实是孔子对“仁”的要求也是非常严的,在《论语》中的体现如:“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日恭、宽、信、敏、惠。”(《阳货》)“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象“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这样的人物,孔子才给以“殷有三仁”的头衔(《微子》)。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只承认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自己,也不敢称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

在整部《论语》中,多次表现出孔子的复兴先王礼制的想法。他对所有破坏礼制的行为表现的都非常愤慨,都是毫不留情的严厉斥责,而且特别严格的要求自己和弟子要坚决地恪守礼制。因此,对于僭越礼节的管仲,仅仅是在“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这件政事上,他的做法可以够得上一个“人才”的标准,依照孔子在《论语》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先王礼制的一贯的态度来看,孔子是不太可能称管仲为仁者的。夺了齐国大夫的封邑,其到死都没有怨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所表达的孔子的看法是,管仲确实很厉害、很不简单,不能说没有反语的色彩,可谓褒中带贬。这句当中的“人也”,可谓“见仁见智”,有人理解为“是个仁人”,也有人理解为“是个人物”。这种褒中带贬抑或是贬中有褒,反映的正是孔子对管仲的所作所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纠结的矛盾心态。至于“如其仁!”的“如”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好像”“或者”,而且还强调了一个“其”字,是所谓的“他的”特有的“仁”,不同于孔子的一般意义上的“仁”,表明孔子对管仲功绩赞同的同时对他的“仁”表示不太肯定“这好像就是他的仁,这好像就是他的仁!”“这或者就是他的仁!”带着疑问的一个评价,反映的正是孔子的矛盾的心理。王世巍指出,“如其仁”一语与管仲并无直接关联,究其本质而言,孔子的回答旨在教化、激励弟子。如果这个推测正确的话,且“如”也可以理解为“至于”,即孔子在肯定了他的功绩之后,重复慨叹“至于他的仁!至于他的仁!”,从他未质可否的话语当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孔子对其“未仁”的惋惜与无奈。总之,从文本来看,孔子并没有赋予管仲以“仁”的评价;从孔子对礼制的一贯立场来看,孔子也不会称违礼之管仲为“仁者”。

孔子这种矛盾的心态也可能是评说的时期不同。人的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前进、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西汉刘向《说苑·尊贤》曾记载:“齐桓公欲使管仲治国。管仲提出:‘贱不能临贵。‘贫不能使富。‘疏不能制亲。于是桓公以为上卿,赐之齐国市租,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管仲说自己的当前状态是“贱”“贫”“疏”,不能“临贵”“使富”“制亲”,齐桓公一一满足了他,使管仲由“贱”“贫”“疏”转而变为“贵”“富”“亲”。对于管仲的这种做法,孔子评价为:“管仲的贤能,如果不得到这三方面的权利,就不能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这与他在《论语》中的“管仲如果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几乎是完全对立的。

总之,孔子一方面直接的、毋庸置疑地否定了管仲,另一方面确实颂扬了管仲的功绩,但是对他所谓“仁”的评价比较模糊,基于此我们倾向认为孔子对管仲评价是贬大于褒的。从思想发展这个角度来说,孔子思想的矛盾性乃是历史的必然。

——————————

参考文献:

〔1〕商松石.孔子对管仲的评价[J].管子学刊,1989,(4).

〔2〕沈素珍.孔子评管仲新解[J].管子学刊,2010,(3).

〔3〕王世巍.再论如何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J].管子学刊,2015,(1).

〔4〕王世巍.学界对《论语》“如其仁”的误读[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1).

〔5〕闫春新.从《论语》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再探[J].管子学刊,2003,(1).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于孔宝.论孔子对管仲的评价[J].社会科学辑刊,1990,(4).

关于孔子对两位学生的评价 篇4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贡赎鲁人於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於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吕氏春秋 察微》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

第一则翻译成白话文: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子贡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以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也没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这个学生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有表扬这个学生,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

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学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产生犹豫。因为垫钱把他赎出来再去官府报销领奖,人们就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装没看见,从客观上讲,这个学生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

第二则是讲,有人掉进水里,亲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的,就送恩人一头牛以作报酬,子路听到马上跳下水救起那个人,高兴地接受了报酬。其他人觉得子路贪小利。孔子却表扬了他。说你为大家做了一个榜样,今后再有人遇到险情,大家都会奋不顾身,整个国家就会有许多人因此而得救。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既然行善,没有必要害怕获得相应的权利。

明代的袁子凡对这两则故事有过精辟的论述: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知道维护老师的尊严。

1)孔子犹江海

原文: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

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说:同“悦”。

④终业:完成学业。译文:

赵国君主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了解他。”赵简子不高兴说:“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我问你,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子贡说:“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

2)齐景公问子贡:“你的老师是谁?”子贡说:“是孔子。”景公问:“孔子贤吗?”子贡说:“贤。”景公问:“有多贤?”子贡说:“不知道。”景公说:“你知道孔子贤,却不知道有多贤,有问题吧?”子贡说:“大人、小孩、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都说天高,可到底天有多高呢?谁也不知道,所以我说孔子贤却不知道有多贤。”

寓意:

“不知不识”指知识不多。旧喻民风淳朴。

《孔子》电影之我见—孔子观后感 篇5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之师,万世师表”,其言行语录和思想轨迹被其弟子收录集合成《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胡玫导演的《孔子》,一部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电影,当然也吸引众多观众来观赏之,而对于影片的评价则因人而异,正面负面当然皆有。而正如对此影片的评价态度一样,对孔子个人的功过是非当然也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孔子》这部电影主要从公元六世纪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得到重用,步步高升,能够用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来实践。齐鲁会盟中,与齐国斗智斗勇,为鲁国讨回三城失地,维护了鲁国的利益。其政治才能得到充分展示。齐鲁会盟回来后,出任代国相,但季桓子嫉妒,假传音信,叫人予孔子“珏”,孔子知“珏,诀也”。于是这样被罢黜了,开始了其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生活。到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重视,与卫灵公夫人南子相见,言谈举止中展现了其正气凛然不为美色所动的君子风范。历经磨难,最后,当初陷害孔子的季桓子,识时务懂谋略,知道鲁国需要孔子,于是去恳求孔子归还故里。孔子要求不以政事扰之才回国,季桓子答应。孔子归鲁后,专心治学,开设学堂讲学。公元前四百七十年,孔子逝,终年七十三岁。他最早把教育普及于平民,弟子遍天下,故有万世师表之称。他为后人留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了深远的影响,被举世公认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河学者的典范。

看了这部影片,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有三点。也是我觉得充分体现孔子的人格魅力或者影片制作巧妙的三个主要地方。

第一,“给个话儿啊”的幽默和“丧家之犬”的自嘲。“给个话儿啊!”这句台词在电影里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公山狃追到孔子家要季氏家小奴漆思弓时候,奴颜谄媚地对孔子说不喜欢三桓,希望与孔子合作灭三桓时,孔子默而不语时,公山狃说的“给个话儿啊”,然后孔子镇定抛出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山狃自讨没趣,愤愤离去。第二次在正片中出现的戏份是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这句话是孔子在挤兑公山狃,孔子抛出“给个话儿啊”。将公山狃置于尴尬境地。观众听了都在哈哈大笑,不仅是电影中的场下宾客,还是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笑了。这可以算是孔子的一种幽默。“丧家之犬”是孔子被鲁国驱逐而周游列国、颠沛流离,风餐露宿、以琴代食。但依然不失圣贤本色,在郑国被形容做“丧家之犬”,一般人听着肯定会气得脸红脖子粗,但孔子却乐呵呵地接受并自嘲了一把,正是体现出了“君子无论是在逆境还是在顺境当中都能够泰然处置的通达。这也应验了南子对孔子的一句总结“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到 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给个话儿啊”的幽默和“丧家之犬”的自嘲充分体现出了孔子这个圣人也有人情味,也有趣,也善于自嘲,自我解脱,正充分体现了其圣人之境界。

第二,颜回之死。虽然可以考究历史上颜回并非是捡竹筒而死的,但编剧如此安排,我倒觉得也有其巧妙之处,但如此安排是好是坏就由人评论了。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其深受孔子教诲,深谙孔子思想。在马车经过冰山时,冰山裂开,竹筒掉入冰水中,颜回为了捡回孔子的竹筒,一次接连一次潜入冰水中捡回竹筒。当时电影音乐凄凉,观众都为之感动为之呼唤。或许有人是在心里默念:颜回啊颜回,你对孔子的思想是参的有多透,你将孔子的竹简看的你年轻宝贵的生命还重要啊,孔子没白教导你,你的此举正是对孔子的教育成果最好的展示,你死的值。或许也会有人在心里默念:颜回啊,你个傻子,你个白痴,赶快上来啊,不要再捡了,你年轻宝贵的生命比那几本破竹简重要多了,竹简还可以再写,你的生命却只有一次啊,你个傻瓜,赶紧上来,活命要紧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正是编剧要的效果,有分歧才有看头嘛。另外,其实编剧如此安排,也正体现出了孔子为人师表教导有方,弟子愿意为其毕生思想而付出生命的伟大节操。第三。,与南子相见。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美貌若仙,也是当时著名的女政治家。南子与孔子相见时,南子尝试调戏孔子。孔子纵是“圣人”,但也脱离不了普通人的缺点,也有七情六欲。他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还是以理智战胜了情感,一句“吾未见如斯好德如好色也”,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很明显,南子对孔子是有暧昧的,以南子一惯的个性,表达这样的暧昧也未尝不可,而孔子在落迫之时得见卫国的女强人南子,自然也会心仪之,南子说的那几句话,太过露骨,孔子最终是理智战胜了情感,决定离开卫国。孔子临离开之前,送了南子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就在孔子离开卫国的同时,南子被刺杀了,她临死之前露出笑容,估计是想到了孔子送她的这句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领会了人生晚上就可以死了。于此,孔子显得更为高大神圣了,其的正义凛然君子之气没有令人失望,至少南子明白了。

从《孔子家语》谈孔子的政治思想 篇6

一、修身乃为政之本

在《孔子家语》的很多篇章中, 孔子都认为为政者当以修身为本, 但不限于“修己”, 还要推己及人, 成己成物, 把自身道德修养作为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同时又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归宿, 从而达到“内圣外王, 修齐治平”的目的。

《王言解第三》通过孔子与弟子曾子的对话, 记述了孔子的王道言论。孔子认为“凡上者, 民之表也, 表正则何物不正?”要求君主首先应该做好表率引导作用。在论述中, 孔子“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 借助前代帝王事迹, 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政治面貌, 并将前代王者之道提炼为“内修七教, 外行三至”他认为“夫道者, 所以明德也, 德者, 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 非道德不明。……是故昔者明王内修七教, 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后可以守, 三至行然后可以征。……故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 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王之道也。”作为君王首先应该修身立己, 以德治国, 让自身的美德具有感化作用, 并结合适当的政治措施, 做到“爱人”、“知贤”、“官能”, 就可以达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 外行三至而财不费”的效果。孔子曾向向他询问为政之道的鲁哀公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他认为“夫政者, 犹蒲芦也, 待化以成, 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 修道以仁。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义者, 宜也, 尊贤为大。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以生也。礼者, 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孔子分析了得人—修身—讲仁三者之间的关系, 强调国君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 并进一步地提出了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修身也, 尊贤也, 亲亲也, 敬大臣也, 体群臣也,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夫修身则道立……”作为治理国家的九条常规, 修养自身被排在了首位。并且他还指出“斋洁盛服, 非礼不动, 所以修身也。”坚决不做不符合礼仪的事情。只有为政者自己首先克己修身, 才能为天下百姓做模范, 国君的高洁人格是为政的基石, 治理天下当以此为出发点,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对国君要求如此, 而臣子亦是如此。《入官》这一卷中, 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之道, 孔子认为拥有“己有善勿专, 教不能勿怠, 已过勿发, 失言勿掎, 不善勿遂, 行事勿留”六者, 除去“忿怒、距谏、慢易、殆惰、奢侈、专独”六弊, 则为官便能“身安誉至而政从矣”, 而且一再强调“君子修身反道, 察里言而服之, 则身安誉至, 终始在焉。”“君子欲言之见信也, 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 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 莫善乎以道御之。”

二、重民教民的民本思想

忠君尊王一向是孔子政治主张中的突出内容, 但是他并非一味盲目推崇君权, 而是要求握有国家权力的执政者应重视人民在治国安邦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的政治思想处处闪现民本政治的光芒, 而这些理念也贯穿在《孔子家语》一书的政治思想中。

孔子教授子张为官治民之人必须了解民情, 顺应民情。“君子莅民, 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 又习其情, 然后民乃从命矣。……故君子莅民, 不临以高, 不导以远, 不责民之所不为, 不强民之所不能。廓之以明王之功, 不因其情, 则民严而不迎;笃之以累年之业, 不因其力, 则民引而不从。若责民所不为, 强民所不能, 则民疾, 疾则僻矣。”必须了解百姓的习性, 通晓民众的实情, 不肆意使唤百姓做他们没有能力做的事情, 强迫和责罚只会导致人民的憎恨和邪僻。除此之外, 孔子还强调必须待民以宽, 以宽宏的态度来容纳百姓, “明君必宽裕以容其民, 慈爱优柔之, 而民自得。”只有以宽容之心来体谅百姓, 百姓也才能自得其乐。对于犯了罪行的百姓, 必须如同古代圣王一样, “枉而直之, 使自得之;优而柔之, 使自求之;揆而度之, 使自索之。”不能以严酷的态度来摧残他们, “民有小过, 必求其善, 以赦其过;民有大罪, 必原其故, 以仁辅化;如有死罪, 其使之生, 则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 道化流而不蕴。”尽量待民以宽, 为政不宽和, 百姓就不会听从教导, 不贯彻政令。所以君王一定要明白这个关键的问题, 爱护百姓则君位稳定, 必须“贵而不骄, 富而能供, 有本而能图末, 修事而能建业, 久居而不滞, 情近而畅于远, 察一物而贯乎者多, 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以身本者也。”只有克己修身, 兢兢业业, 才能坐享尊位。

三、尊贤重才, 选贤任能

孔子也一再强调举贤选能在维护统治上的重要作用。鲁哀公曾经询问孔子, “当今之君, 孰为最贤?”孔子认为是卫灵公, 鲁哀公大惑不解, 认为卫灵公内庭有乱伦行为, 为什么称他为贤君?孔子答道他是以朝廷上的行为处事来判定而不是家庭内部之事。哀公进一步询问卫灵公朝政之事, 孔子认为卫灵公贤能的原因有四:一是任用了弟弟公子渠牟, 这是一个既富有理政智慧又具有诚信的贤人;二是尊重推荐贤人的林国;三是喜欢并尊重庆足这个人, 因为他当“卫国有大事则必起而治之, 国无事则退而容贤”;四是史鰌这个贤人“以道去卫”, 卫灵公“郊舍三日, 琴瑟不御, 必待史鰌之入而后敢入”孔子认为, 卫灵公算是懂得尊贤重才了, 所以把他尊为贤君。齐景公也曾经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 他请教孔子秦穆公国小处僻而霸的原因, 孔子认为秦穆公“首拔五羖, 爵之大夫, 与语三日而授之以政。”这是他称霸的原因之一, 其实就是向齐景公点明, 秦穆公是一个尊贤重才, 选贤举能的人。对于国君的要求如此, 臣子亦如此。子贡问于孔子曰:“今之人臣, 孰为贤?”孔子回答不知道, 只知道以前齐国有鲍叔, 郑国有子皮, 他们都是贤能的人。子贡困惑为什么不是齐国的管仲和郑国子产, 孔子反诘子贡:“赐, 汝徒知其一, 未知其二也。汝闻用力为贤乎, 进贤为贤乎?”子贡答道是“进贤贤哉!”孔子肯定了举荐贤人的人比做事贤能的人来得更为贤能, 因为鲍叔举荐了管仲, 子皮举荐了子产, 而没有听说过管仲子产举荐过比自己更贤能的人了, 所以他认可的昔日贤臣是齐国鲍叔和郑国子皮, 而不是管仲和子产。

四、崇德循礼, 辅之以刑

孔子把德和礼法看成治国的根本, 闵子骞做费宰的时候曾向孔子讨教为政之道, 他开门见山说:“以德以法”即要以德、以礼法为根本。并且把治国比做驾马执辔, 把德法看作统御人民的工具, 认为擅于治国的人, “以德法为衔勒, 以百官为辔, 以刑罚为策, 以万民为马”不用高举马鞭 (刑罚) 就可以驾驭天下数百年而不失, 而“不能御民者, 弃其德法, 专用刑辟, 譬犹御马, 弃其衔勒而专用棰策, 其不制也, 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棰策, 马必伤, 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 民必流, 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 则民无修, 民无修则迷惑失道。”

《五刑解》一卷记载的是孔子与弟子冉有谈论有关五刑的问题, 他们围绕着三皇、五帝“制五刑而不用”的“至治”是如何做到的而展开讨论。孔子认为刑罚的设置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混乱, 圣人制定刑罚, 却是以无人作乱为最高境界。而乱则是来源于不晓礼序, 无礼生乱, “刑罚之所以生, 各有源焉。不豫塞其源, 而辄绳之以刑, 是谓为民设阱而陷之。刑罚之源, 生于嗜欲不节。”刑罚的产生各有其根源, 孔子认为必须先堵塞致乱的源头, 主张“礼以坊民”, 首先应该设立制度, 饰以礼仪, 使民知礼守序。“夫礼度者, 所以御民之嗜欲, 而明好恶, 顺天之道。礼度既陈, 五教毕修, 而民犹或未化, 尚必明其法典, 以申固之。”如果仍有顽固不化者, 才对其施行刑罚, 以此来巩固礼度。孔子以为, “圣人治化, 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 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导民, 以刑禁之, 刑不刑也。化之弗变, 导之弗从, 伤义以败俗, 于是乎用刑焉。”刑罚之用以德为前提, 刑罚只适用于愚顽不化、不守法度的人。而“为政以德”是政治的根本, 刑罚则是德政的补充。

春秋末年, 礼崩乐坏, “天下无道”,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 孔子继承了西周“敬德保民”的思想, 他认为为政者当以修身为本, 必须爱民保民, 在行德政的前提下以适当刑罚进行辅助, 《家语》中的这些记载都是他“仁政德治”政治思想的体现, 这与其他典籍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理念是一致的, 这些思想至今依然闪现着特有的光芒, 也说明了《家语》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 出土文献的发现令学者重新认识了《孔子家语》一书的价值, 本文以《孔子家语》为基础, 探讨孔子的政治思想。《家语》一书体现了孔子对为政者修身的要求;重民教民;选贤任能;崇德循礼, 辅之以刑等诸多治国思想。

关键词:《孔子家语》修身,民本,德法

参考文献

[1]《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2]《孔子家语.入官》

[3]《孔子家语.执辔》

[4]《孔子家语.五刑解》

[5]王肃注.孔子家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6]杨朝明.孔子家语通解:附出土资料与相关研究[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5

[7]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7

《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文章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也可窥一斑。

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他对弟子的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他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由此,我們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出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讨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深刻!

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孔子》观后感 篇8

摘要:《孔子》,这部上映于2010年1月22日由胡玫导演的电影,自从上映有关此片的“口水战”就从未停息,“正史”和“戏说”的争论尤为激烈,事实证明这是一部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作。不论《孔子》它是否真的蕴涵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深邃文化,大气、厚重,但是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我想这才是它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封建统治、孔子思想

电影《孔子》改编了史书中记载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故事,除了阐述中国儒家“仁义礼乐”思想外,两千多年前的陪葬祭祀、叩拜礼数、木简文书、建筑风格等都映射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片中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踏上周游列国的颠沛之路——他们走过四季轮回,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遭受百姓非议、经历饥寒和战乱、忍受弟子死亡的切肤之痛等场景,气壮悲歌,令人敬畏。

既然是电影,便会有虚构,就会掺杂导演的价值观,所以面对当今纷繁的世界,《孔子》立意深刻,编剧为世界给出了孔子“夫子礼治”、“大同思想”以及“仁义礼乐”的儒家思想,同时表达出“凡非礼者,勿言、勿视、勿听”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处世哲学。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被后人称作圣贤。因此,关于此片,也就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见仁见智的解读。

有人便认为,“孔子”、“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该片最大的卖点,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仍是当前的主流。随着《孔子》的热映,将再次掀起国学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和传承。

除孔子周游列国的剧情略显松散和平淡外,整部电影张弛有度,剧情紧凑。曾拍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电视剧的第五代女导演胡玫,联手曾凭借《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鲍德熹,将《孔子》的画面打造得诗意、唯美与考究,而周润发诠释的孔子,更代表了一个女性导演心目中的孔子形象。所以电影《孔子》像是一杯清茶,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影片更注重孔子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尽管在视觉冲击上,《孔子》不能与商业大片匹敌,然而古典儒雅的台词和流畅自然的故事叙述。让《孔子》这部包涵深厚文化底蕴的电影,有着它特有的市场吸引力。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以六艺教育学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在当时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德育为先。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主张仁政和德治;提倡推已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孔子生前不能行其道,所以他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培养能够实现他政治理想的人才,取得了很大成功。他的学说,广为传播二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孔子思想已深入千家万户,穷乡僻壤,它已超越了文字传播的局限,通过各种礼俗,多种渠道,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积淀在民族心理的深处,成为共同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或尊孔,或持不同观念者,及要捞取政治本钱的投机人士的反孔、批孔,时起时伏,绵延至今。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如此深远广泛影响的思想家,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孔子影响之大。这也是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和英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十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首的主要原因。

然而有的论者却认为中国所经历的二千年封建时代是历代王朝利用孔子思想进行反动统治的时代,封建时代有赖孔子儒学得以维护和巩固。于是孔子背上了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服务,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名。可是,迄至今日,这些论者中还没有任何一人在抵制孔子的同时,能够说明如果没有孔子思想的存在,是不是中国就没有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欧洲倒是没有孔子思想,却也存在着漫长的封建时代。和欧洲不同的是,中国利用孔子思想,维持长治久安,国家统一,防止了中世纪神权政治的黑暗。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极力赞扬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的真正价值,认为“中国文人的宗教(指儒学)是令人钦佩的。他们没有任何迷信和荒谬的传说,也没有悔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向往中国的理性道德,推祟孔子。这表明儒学对十八世纪欧洲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儒学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由此也可看出,那些把孔子思想与封建统治划等号论者的荒谬。奇怪的是,不是说老百姓因孔子思想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而饱受压迫剥削吗?可是,在那封建时代里,老百姓所企盼的正是为政以德、节用爱人等孔子教化的实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封建时代,唯有中国的孔子及其儒学后继者敢于作出言论批评与劝谏当时的帝王,要行仁政,不要暴政,及不迷信怪力乱神,始终强调民为邦本,提倡重民、爱民、富民、保民,提出“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等主张;提倡人道主义、独立人格,把人从神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尊崇尧、舜这样的圣君,而贬斥桀、纣那样的暴君,颂扬汤、武革命,认为汤、武诛桀、纣、只是诛一独夫,而非臣弑其君;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水可载舟,也可覆舟”,“道重于君”,主张“从道不从君”,以儒学之道来约束、限制封建君主。由此可见,孔子虽生在封建时代,但他的思想自有超越时空的成份,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孔孟儒者是封建时代反封建暴政的革命先行者,其名言“苛政猛放虎”,正是对封建弊政的批判。又怎么可以说孔子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者,而背上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名呢?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和曲说。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有十二亿多人口,有五十六种民族。以儒学为主题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它维系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我们要珍惜这一文化传统,用孔于思想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孔子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提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他说:“柔远人,则四方归之。”(《中庸》)主张以德服人,而反对用武力强加于人。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即是以文明道德来教化,而不是以武力来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这样使得“四夷”民族悦而归之,认同华夏文明,并渐次归化融合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和合人文精神,它不仅有助于批判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化解当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使之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而且其多元融合的包容性原理亦可纠正单一信仰,单一文化的专一观念的偏差,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之事物多元和合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吸取各国事物的优长而弃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

动事物的发展。比如新加坡的发展吸取了儒学及西方文化等各种不同文明的价值,提倡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原则,倡导种族与种族、语言与语言的和谐,体现了“和而不同”、多元互补的精神,由此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提倡。相反,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及各东欧国家,忽视原有的传统文化信仰,忽视各民族、各宗教的特色及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以一种模式、一种思想来规范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遗弃民族传统文化,结果造成国家的解体,民族矛盾加深和战乱频繁发生。对此,我们应该引以为鉴。

上一篇:天问教案下一篇:乡镇发展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