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精选11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篇1

【摘要】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感受思考能力,提升他们内心情志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育成完美的人格、人品和人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生活;语文;语文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可以说:语文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再现生活实际。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亲近语文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人际间的言语交谈、思想交流、书信交往,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还有形形色色的标语、广告、题联、题诗以及小品、相声磁带、VCD等,无不与语文息息相关。尤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更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天然的情景。如春天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夏天去河边。观察嬉戏的小鱼;秋夜看明月从天边升起;下雪了,去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共同欣赏红妆素裹的雪里江山„„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成了孩子们笔下创作的素材。孩子们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情绪热烈,思维活跃,语文便逐渐丰富而生动。记得我带学生们去春游,在路上听到小鸟的鸣叫声,有学生脱口而出:“小鸟亮开美丽的歌喉是想和我们比高低”;看到蒲公英四面展开的绿叶,有学生说:“那是二月的春风剪裁的”;看到新开河夕照,有学生说:“河水披着金色的鳞片在为太阳公公载歌载舞”„„学生在无限美好的天地间感受、思索、顿悟,真实的生活画面通过语言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如山涧的小溪一般流畅自如。

如果说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天然的布景,那么,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是沟通课堂内外的纽带。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后,我就设计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课后实践练习,组织学生以所在的财源镇为阵地,利用星期天开展环保考察活动。看一看周围有哪些污染源,污染程度怎样,还有哪些人为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想一想,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或改善环境,并要求学生联手写出考察报告。通过考察,学生们发现石墨矿的污染非常严重,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亮闪闪的石墨屑,使周围居民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增多,石墨矿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水源,使附近种植的植物变得矮小、枯萎、甚至死亡,造成鱼减产,水稻减收,甚至居民的饮水都受到影响;石墨矿的运输车辆还把修建不久的水泥路压得四分五裂、高低不平,还发现有占用耕地建砖厂或毁田挖沙等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通过调查走访,学生纷纷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如a、开展“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废旧物品重新再利用。

用心爱心专心 1

b、自办小报,将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做成展板,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进行“爱我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义务宣传。

c、建议开发冰川、淡化海水,利用纳米技术处理污水、废气„„

d、给环保部门写建议信:严肃立法,保护水资源!

e、以童话的形式再现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如《一条小鱼的遭遇》、《湖水的自述》、《我是一棵草》„„

正是在这种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不仅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责任感,而且通过自身的实践参与,体验到语文就在身边,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语文。

二、课堂教学渗透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语文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渗透生活状态的语文,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在讲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有这样一个情节:

“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默默地读三遍,然后回味一下,每次的感觉一样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待学生读完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发现诗中描绘的景色很美。“”美在哪里呢?“——”诗中描绘的是一片田园风光。清晨,陶渊明披着星星来到田间,铲除杂草,到了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中天,月光如缕,撒在田间小道上,照在扛着锄头,裤管挽起很高的归家的陶渊明的身上。虽然劳累一天有些疲惫,但在这恬静的夜晚,心里是那么的愉悦。怎能说不美呢?“”这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能说一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吗?“——”月夜归耕图。“”其他同学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我发现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农民。“”这个发现很新奇。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诗中有这样两句话:‘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大意是,陶渊明在南山下种了一块豆地,晨出晚归,无论怎么勤劳,地里总是蒿草茂盛,豆苗稀少,一个好多农民决不会种出这样的地来,所以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为什么还要来种地呢?“——”这位老农其实就是作者,他不愿意做官,就来到这里,虽然不会种地,但距离官场远。离开官场的尔虞我诈,感觉很清净,很闲适,这是一种归隐的表现。“——”虽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那种洒脱,超俗的情感,可我觉得诗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他没有孔子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我认为,诗人当时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诗人怀才不遇,只好隐居田园,寻求闲适恬静的生活。“——”我认为那是逃避。“此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争论异常激烈。我真为孩子们高兴,他们的思维多么活跃,他们的想象多么丰富。一个大问题牵出这么多的思想火花,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这么多的美好境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才使得语文课堂如一渠活水,源头不断。

三、角色体验再现生活

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认识。教师要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充当生活的角色,将语文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

用心爱心专心

2受到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

1、尝试当”小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妨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新鲜有趣,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也更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我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设计当”小画家“

学生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将语文还原为画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例如,教学《山居秋暝》一诗中,在学生诵读诗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提供的景物作画并绘制诗画一体的书签。学生通过画画,不仅在头脑中影视了作者所见的美景,而且在感悟语言的同时获得了再创造的条件,使自己的个性在绘画中得到张扬。

3、开展竞赛或游戏。通过竞赛或游戏,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擂台赛。如教《变色龙》一课,根据课文情节制有七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叙述画面的内容。男生与女生实行擂台赛。

接力赛。教语法中的词、短语、句子等知识都可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还可采用接力形式让学生背诵古诗等。

”抢凳子“游戏。教师设置七个问题让八个小组来抢答,即八个小组”抢“七条”凳子“。这样小组间能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发言的积极气氛。

4、课堂表演。

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编演课本剧。演《宋定伯捉鬼》时,学生主动一致地把教室的灯全熄了,制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在这种情境下,由一胖学生扮演的”宋定伯“和一瘦学生扮演的”鬼“出场了。当轮到”鬼“背”宋定伯“时,他吃力而哆嗦地说道:”卿太重,将非鬼也。“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生在《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课本剧中的表演,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给师生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还有《蚊子和狮子》、《陈毅市长》等都可编演课本剧。片段表演。语文课文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傻二哥》中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动作及吆喝的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等片段,都可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加深体会。

总之,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学生会时时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学语文、用语文,体会语文的作用和价值,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篇2

一、巧用导入语, 让学生产生共鸣

文学通过共鸣实现其审美教育作用, 能否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共鸣, 导入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场锣鼓,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 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 沟通文本与生活, 挖掘语文文本的生活内涵, 让语文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具体教学中, 例如课堂表演, 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 加以直观理解, 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 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三、学会观察与体味, 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1.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优美精彩的语言, 要让学生注意观察与学习。

如选用一些精彩广告语言、宣传标语等, 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命活力。

2. 将作文与生活真正联系起来。

大多数学生都明白作文来源于生活, 但如何将作文与生活真正联系起来却很难。教师应坚持每天让学生写生活随笔或日记, 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也可以写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 再将所写的内容进行归类,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悟。学会观察, 了解生活, 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和激情, 这是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无话可说、闭门造车的唯一办法。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篇3

一、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使生活实践成为重要的教材

生活是语文之源。当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时,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就有兴趣,有动力。许多教育家也倡导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直接从客观事物和周围环境中学习,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那么,如何使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呢?

1、创设生活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和感受,不但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例如学习口语交际课《指路》时,教师可让一个小朋友扮演家长或解放军,另一个小朋友扮演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具体生活情境中,明白为别人指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而学会为别人指路。

2、寻找生活形象

低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抽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概念理解最为困难,我们可想办法变抽象为形象。从学生生活中去寻找他们熟悉的、看得见的事物作为凭借,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世界多美》一课中有“蓝湛湛”“绿茵茵”等词语,这些词语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如果按词典字义教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有什么景物是蓝湛湛的,什么景物是绿茵茵的,学生很快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出“蓝湛湛的海水”“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麦苗”“绿茵茵的稻秧”等相联系的景物。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的能力,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理解词语的方法。

3、引起生活的共鸣

在课堂教学中,对有些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与想象的内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到与所学内容的共鸣点,从而体验“恍然大悟”的感觉。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一年级学生理解“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这个句子时往往有困难,尽管有的老师做了往瓶子里面装石子的实验,但学生对瓶子里的水为什么升高,仍只能从“升高”这一结论来理解。有一位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同学们联想:“洗澡时,当你坐进装满水的浴桶或浴池里时,水有什么变化?”学生一下就活跃起来,有的说水变多了,有的说水流出来了。学生由于理解到自己的身体占据了水的位置、因而把水挤出来的道理,也就理解了瓶子装进石子后水升高的现象。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活动相联系,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基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小学生在上学时并不是一无所有,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并且小学生爱好想象,喜爱活动,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语文学科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快乐,掌握知识。

1、课前准备活动化

例如口语交际《春天来了》一课,教师要课前把任务布置给学生:从气候变化、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人的衣着等方面去观察和感受春天是什么样的。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把自己当成图中的那个小朋友,把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春天讲给大家听。

2、课堂教学活动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包括学生已有的个体生活经验等),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组织师生愉快合作,积极探索。把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转向学生的实践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上来。让学生通过思辨、表演理解课本上的内容,深化对教材的认识。

例如教学《三个小伙伴》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动手制作野猪、小象、袋鼠的头饰,了解他们的本领。在上课时,通过表演来再现文章的场景,使他们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只有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3、课后延伸活动化

课本选编的课文,很多是与学生的生活非常接近的,特别是一些描写园林风光的课文,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大自然的优美风光等,无不是一本本摊开的大书,漫步其间,自然增长见识。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即是讲的这个道理。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描写园林风光的课文,像《咏华山》《东方明珠》等,读过课文后,如能再实地游览,那么学生对作者的描写会有更深的感受,对课文中的词句及语言表达方法会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学过《看菊花》这篇课文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去,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亲眼目睹菊花的绚丽多姿,用心体会菊花凌风独自绽放、不畏严寒的品格。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篇4

—— 浅探职中语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内容摘要: 最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水平呈现出“滑坡”的趋势。怎样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认为应该融合专业知识优化职教语文内容,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关 键 词: 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生活化

一、职教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从事职中语文教学已经有三个年头,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可觉得文化课改革已经是当务之急。尽管职业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但步履为艰,有时甚至寸步难行。为什么?一般人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没有出路的人,才上职业学校。这无形之中就降低了职业学校学生的档次。所以,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比普高学生差。除此之外职教语文教材存在着严重的重“语”轻“文”的现象,缺乏知识的世界性和时代特征。殊不知,语文课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现在的事实是现有的职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章简直是凤毛麟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有的职中语文教材。

二、造成职教语文现状的原因

职中学生不重视语文,我认为有这样的几种原因:(1)重专业轻语文,忽视语文对生活的重要作用。对语文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所以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2)课外阅读量少,忽视语文学习的生活积累。(3)教学内容疏离了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课文。这样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看不到知识与他们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关系,看不到语文在专业中的应用,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职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我觉得职中语文教学应该回到生活中去,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

三、职高语文课程改革的措施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语文课就应该打破以课本为唯一依据,以教师为唯一传授者的单一闭塞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针对职高语文教学现状的弊端,本着“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我主要从职教语文教学内容来探讨职教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职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

(1)突出实用内容,凸现职业特色。

“让学生多学一些,把什么都教给学生”,是每一个教师良好的愿望。但如果不管教学主体的实际情况,不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不仅教师的良好愿望要落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与其制定多个教学目标一个都实现不了,还不如从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职教要求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未来的生活,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

(2)突出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传统语文强调写规范汉字和书法技巧,电脑出现以后,人们对写字更加不重视。实际上,电脑书写不可能在生活中完全代替手工书写。俗话说,字是打门锤,字是敲门砖,高职学生如果写字时错别字连篇而且也极难看,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被选拔、被任用。许多职高生在思想上把写字仅当作个人的小事,而并没有将它提到职高生素质基本功这个高度去认识,平时不注重汉字规范知识的学习,书写马虎潦草、粗枝大叶。我从高一就让学生每天坚持练字,等到学生读完三年职中时,他们的书写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事实证明,学生很喜欢“写字”,因为这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可以一点点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很有成就感。

(3)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现在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现在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我们要加大应用文体的教学分量,把与实际工作中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讲深讲透,让学生熟练掌握,为职高生将来工作和深造打下基础。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还要会大方、灵活应答;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只要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生活就离不开语文。学好语文可使我们更好地交际、交流。

2.加强专业联系,优化教学内容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任务,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时时不忘自己姓“职”,始终用职业教育的战略眼光看待文本,关注学习主体。在教学中要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专业知识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

(1)针对专业特点,按需施教

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文化课,与专业技术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我认为专业知识离不开学生素养这个基础,语文已成为提高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真正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我对职教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的互动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以学生为本,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先后教过装潢班、计算机班、电子班的语文。在作文中,我常常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与专业有关的题目,让他们主动写作文。例如,同样是作文课,我在装潢班要求他们画作文,条理清晰地画出一副风景画;在电子班则写电视机的构造之类的文章;在计算机班则要求他们写一些网络情缘的文章。此外,我还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锻炼他们的胆量,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融合专业知识,优化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的另一方面是从专业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使两者相辅相成。我上装潢专业的语文课,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就运用了“专业生成式”教学方式,从专业课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首先投影米洛斯雕像,让学生从绘画专业的角度来欣赏她,让学生利用专业资源去寻找“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专业知识与文本的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接着投影几幅山水画,让学生体会“虚实相生”。欣赏法国作家莫泊桑《项链》中,当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时,小说却结束了,这样的结尾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在学生认识到残缺美也是一种美时,我再把这一艺术规律引到绘画专业的“虚实相间”原则,通过向学生展示两幅“虚实相间”的作品,再设计让学生参与画一画《深山藏古寺》,引导学生从绘画领域拓展到文学作品,从而使他们既能从作品出发,又能把想象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通过绘画与文学的交融体验、整合、生成新的审美观,使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能获得审美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既来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并使之为专业发展服务,体现出专业生成的语文教学特点。]

3、加强专业联系,提高人文素养

(1)重视课外阅读,拓展生活内容。

海伦说:“课外阅读像一艘船,带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课外阅读可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推荐课外读物。职中生课外阅读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如何区别书的好坏优劣缺乏经验,也不善于加以选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首先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上的联结。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结合课文推荐读物,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结合专业特点,开发语文课外阅读。建筑装潢的可选入《中国名建筑》《园林艺术》《梵高自传》等。结合专业推荐读物,可培养学生职业应用素质。

(2)利用传媒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网上资源博大精深,包罗生活万象,只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课堂生活注入“时代的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意义的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

关注热点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接壤。例如我在上《最后一片叶子》时,当我和学生一起感悟了老贝尔门的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的人性光辉后,我适时地把课文进行了延伸。我说:“生命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是何其重要,那些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在关爱着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性光芒的最伟大的赞美诗。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大写的‘人’。接着我用多媒体循环播放事迹感人、社会反响强烈、学生又比较熟悉的感动中国人物的图片,如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病逝后捐助角膜救女孩的歌手丛飞;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的殷雪梅。在图片播放的过程中配以韦唯演唱的一曲《爱的奉献》。音乐、图片、文字营造了一个感人的氛围,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带给了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憾,学生有的神情肃穆,有的泪光莹莹,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此时也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课后,学生都说:“老师,这堂课我真的好感动!”

(3)开发地方资源,拓宽课程内容。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资源经过整合,完全可以纳入语文教学内容,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使语文更加生活化。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喜爱地方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将来更好地融入地方生活、工作奠下良好的基础。开发和利用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编写乡土教材,地方文化资源中有很多名人逸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动人传说等,例如常州有张太雷、瞿秋白等名人纪念馆,还有太湖等风景区,这些都可以作为编写材料的素材。

现有的职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章是凤毛麟角。我认为重新编写职中语文教材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总之,航道已开通,掌改革之舵,乘“时代活水”破冰而来。愿职教语文课程改革这朵奇葩在改革的大花园里越开越艳丽。(转)

参考文献:

[1] 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要[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让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走进生活 篇5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营造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学习环境,尽可能使智障儿童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或在较自然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活动性学习。例如教学“超市购物”一课,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制造购物这一生活小场景,展示超市中可选择的物品,付款,拿走物品这个过程。这种场景设计,贴进实际生活,智障儿童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最终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如教学《冬天到了》一课,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雪花飞舞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冬天下雪,天气寒冷的情境,培智儿童很直观地感受到雪花飞落,表明冬天已经到来这一季节特点,使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所教的知识也更形象、更生动,更让学生记住冬天雪花飞舞这点生活经验。根据教材内容,我们还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小公园、小麦当劳室、小游乐园等不同的生活化环境和情境。这样让培智儿童处在较自然较逼真的环境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进而能愉快地去学习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以生活适应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学生需要迫切掌握的内容。所以应从学生常用的生活用品,学生宿舍,学生饭堂,学生常见的交通工具,学生常去的游玩地方选择教学内容,这样减少了教学难度。如教《厨房用品》一课,在上课以前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厨房,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煤气炉”、“锅”、“碗”、“筷子”、“菜刀”等,在现场教学句式:“什么很危险,我们不能玩。”然后回到教室,看图学习新词“煤气炉”、“锅”、“碗”、“筷子”、“菜刀”等,并练习说句子。学习《我的学校》一课时,带领培智儿童认识那里是教学楼,那里是综合楼,那里是宿舍楼,那里是学生饭堂,那里是学生宿舍楼,回到教室再将拍的图片和词语结全起来,让学生看图说词语,培智儿童就会较易说出词语。还可以从“中秋节”“儿童节”等节日组织单元主题教学,让培智儿童说说节日吃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看到了些什么,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培智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从生活中可选取的教学资源还有很多,只要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便是我们的培智儿童应该学习的。

三、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培智儿童的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学习的意志力很差,只有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如教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时,可以买两个灯泡,一个是红灯,一个是绿灯,在教室里安装好,让培智儿童排好队,用白粉笔在教室地上划上几条线,让他们看到红灯亮时,不过马路,看到绿灯亮时,快速过马路,让他们反复练习,并记好相关口令,就基本上可以掌握这条较重要的交通规则了。如《蔬菜》一课,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菜市场上,教学生结合实物认识新词“萝卜”、“西红柿”、“南瓜”、“青菜”等,并在市场上教学句式:“我喜欢吃xx(蔬菜)。”课堂上,集中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学生因为有了去菜市场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会很快。如学习“打电话”时,可以用两个手机,让智障儿童扮演父母和另外一个智障儿童通话,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学方法的使用越贴近培智儿童的生活,就越能激发他们与别人交流的愿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 篇6

——我对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理解

新湾镇中学

许帅

随着课改春风的到来,各地区教材焕然一新,我们所在的益阳地区初中语文课程从2010年开始改用北师大版教材,同时也是湖南省唯一使用该教材的地区。该教材编排无论从主题上、课型上都有鲜明的特色。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今已过三年。

今年中考刚刚结束(2013年6 月23 日),红网百姓呼声益阳版上出现了一个热帖:《恳请益阳教育局退订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改为人 教版》。大意是楼主认为北师大版语文教材高难生僻,希望益阳教育局能改回人教版。不少一线语文教师纷纷跟帖,有支持也有反对,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平心而论,新北师大版在整体编排、单元设计、文体量化、深度广度高度上,较传统的人教版都有颠覆性的改变,这自然使用惯了旧版教材老师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是束手无策。但新教材真的是不好用或是不能用吗?有人曾戏谑:把北师大版教个来回,相当于中文研究生毕业。我作为益阳地区第一批完整使用改版教材的老师,研究生自是不敢当,但个中艰辛,却是比旁人能多体会几分,一些感悟或许也能与同行共勉。

北师大教材是运用比较探究这个原创性设计来安排的,比较探究贯穿整套教材的每一册的每一单元。这在人教版中是很少出现的。它打破了以往教材按文体编排单元的惯例,将题材相同、相近的数篇文章组成单元,按主题进行组合。编者选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

同体裁的作品来表现相同的主题,才显出个性的多彩、心灵的丰富、语言运用的出奇制胜,才显示经典文本的多样性,给我们提供了纵向的可比性。一个单元中的几篇阅读课文既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的“个性”。在一个单元里既可就“共性”进行比较,同中求异,也就是在同类文章里发现其不同的东西;又可就“个性”进行比较,异中求同,也就是在不同的文章中发现其相同的东西。

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争议时因为接触新版本的语文教师,大多数忽视了北师大版编者的“温馨提示”,把不同的教法统一化,都以主讲这一模式贯穿到底,忽略了比较探究在课堂上的运用,使教材完全失去了个性。

就北师大版编者提出的比较探究法,我认为它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正确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概念,提高分析鉴赏水平,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在同一教学知识内向学生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求同寻异,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在如此多的教学内容中,寻找恰当的比较点是教学的关键。常见的比较法有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两种方法,针对这两种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一、比较字词句,让学生推敲文字的妙用。

为了让学生较快的领会一些关键词句的妙处,教师可以对某些字词加以“改造”,引导学生在同与不同、似与不似之间去玩味、推敲,最终探究出文字的奥妙。

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了解如何遣词造句,更能提高学生修改文章的兴趣。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教师可以故意改成“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让学生通过反复推敲,体会“敲”字的妙用。

当然,这种相似的比较,往往是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看似信手拈来的比较句,往往要花费教师的大量心血。

二、比较题材,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精彩纷呈。

不同的题材表示不同的主题,即便是题材相同,但由于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同,其思想和主题也就不同。例如,同样写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流露出与友人分别的恋恋不舍;柳宗元的《江雪》又展现出一个不与世俗同污的蓑翁形象;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却借景抒情,高唱当代无产阶级英雄的赞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题材的比较,展现同一题材精彩纷呈的作品,对于学生审题立意、确定中心大有益处。

三、比较体裁,让学生感受异曲同工之妙。

同一题材,可用不同的体裁表达,这种比较是北师大版教材的鲜明特征,编者通过每一单元的同一主题,编排了不同体裁的文章,而正是这些文章,折射出本单元的主题。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斑斓春色”,编者就这一主题安排了不同体裁的文章:散文《春》,古诗《江南春》、《游园不值》,科普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现代诗《初春》等。

体裁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特色进行归纳、阅读、复习,同时也对学生写作重点的确定也有很大的启发。

四、比较人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小说和戏剧中,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将他们进行对比分析。既使学生加深印象,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在同一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进行对比,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和智叟进行比较,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进行对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和《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进行比较。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材中有如此多的比较点,因此,我们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同时,让比较法走进我们的课堂,在比较中分析,在探究中创新,这样使教学更有意义。

当然,教师在进行比较探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把比较探究课放在第二课时

因为比较探究应该是学生非常熟悉文本的情况下展开教学的,若学生不熟悉文本,又如何去比较,更谈不上探究了。

2、比较点的确定是教学的重难点

比较探究文一般来说是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如此多的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当筛选,有取舍。不管是选择字词句为比较点,还是题材、体裁、人物为比较点,都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来确定最恰当的比较点。所以说课堂的预设很重要,寻找最恰当的比较点是教学的重难点。

3、大力倡导发现性学习方式

比较探究课的课堂是开放的,活跃的,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应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发现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循环过程。”因此,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教学过程应充满建构和生成

语文课堂要打破原有的老师问,学生答,如何突破问答方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教材重新组织与整合。教材只是一种静态的、潜在的资源,需要教师着意地去开发与创造,这样才能让教师、学生、文本进行有效地互动对话,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充满了建构和生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篇7

每一学科的教学都有其目标, 初中生物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生活服务的。现在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的教学, 要让学生从理论回到现实, 做到理论联系现实。比如在教植物的光合作用, 可以先把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教给学生, 让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联系实际生活看有哪些现象运用到光合作用, 又该怎样运用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在可见光的照射下, 经过光合作用, 利用光合色素, 将二氧化碳 (或硫化氢)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 并释放出氧气 (或氢气) 的生化过程。特别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 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光合作用。老师可以告诉学生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净化空气, 可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有氧呼吸, 可以让学生到树林里好好地享受氧气带给我们的欢愉。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更优美, 让我们更健康。

二、教学形式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 在黑板上写;学生在座位上听、用笔记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于传统的应试教育, 但对于现在的素质教育就不适合了。现在的教育要着眼于现实, 要用理论的知识为现实生活服务。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初中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种学科教育, 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如在讲授“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老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回家准备几条小鲫鱼, 在家里仔细观察鲫鱼的游泳姿势。到上课时先提问鲫鱼游泳的特点。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把准备的鲫鱼胸鳍剪掉, 再仔细观察鲫鱼游泳的姿势,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得出剪掉胸鳍的鱼不会转弯只会一味地向前游的结论。做完这个实验后又让学生在能大赛的方法和基本理论进行学习探究, 并进一步对全校教师进行延伸培训,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技能大赛的重要性, 形成“重在参与, 提高技能”的良好氛围, 促进名师队伍迅速成长壮大。

五、打造真实训练环境, 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各级大赛的任务都切合社会发展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赛前准备也就应在真实环境中完成任务。针对技能大赛的要求和特点, 对学校实训条件进行综合改造和设计, 实行产学做一体化, 把学校自身硬件条件推向新的阶层。例如针对“电子装配与调试”的“单片机操作”比赛项目, 在校内组建单片机实训室, 其内部设置贴近工厂生产的真实具体环境, 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来开展相关任务, 包括实验电路图绘制、PCB制板、电子元器件安装、程序编制与调试、仿真操作等各训练环节全部在该实训场所完成, 通过工厂化模块式的实训, 从而积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而在另一方面, 又坚持依托企业、行业进行办学, 注重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生产岗位操作, 在真实场景中进行技能操作, 确保学生认识能力、操作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学得的技能更加完善, 达到学用结合的效果。

江苏大丰●景亚琴

另外一条鲫鱼上把尾鳍剪掉, 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心里会想到, 剪掉尾鳍的鲫鱼游泳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此时学生有了一种很强的求知欲望。剪掉尾鳍的鲫鱼游泳时身体摇摆不定而且游泳的速度减慢了很多。再让学生剪掉鲫鱼背鳍, 没有背鳍的鲫鱼游泳身体会失去平衡而侧翻。最后老师在让学生总结实验的结果:鲫鱼不同的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实践既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得出的结论记忆非常深刻,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注意观察, 会更多地想到生物的每个部位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这样学生也会更加爱护大自然了。

三、教学素材生活化

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科书, 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我们经过多年的观察得出的最科学的理论知识,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原则。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学就只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善于找到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如讲到植物也有年龄时, 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地去观察小树的年龄, 看树的材质等。讲胚胎的发育可以让学生回家培育豆芽, 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豆芽是怎么发育的, 在上课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培育的豆芽带到课室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豆芽的细胞结构。在讲植物的分科时, 可以让学生采集一些植物进行分科, 学生通过采集和学习知道了现实生活中的植物都属于什么科。用现实生活的素材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 教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 是为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初中生物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进行纯粹的理论教学,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让生物学习走进他们的生活, 让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现实生活的需要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走进生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多姿多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12-0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也是符合“大语文教学观”的教育理念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生活等引导学生主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几点简单讨论:

一、模拟生活化课堂,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当学习完《乌鸦喝水》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他们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经验故事。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绎,安排学生之间展开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个人发挥。创设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而且还利于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将学习延伸到生活,将生活反映到学习当中。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课堂增添乐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并且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且也增强了语文学科的亲和力,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生活和语文就好像是孪生兄弟,他们同生存,共发展。语文一旦离开生活,则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把语文教学生活化,结合实际生活教学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才能使其更加精彩纷呈,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文内容借助生活化教学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例如,在分析《罗盛教》这一文时,创设 “如果此时你就在现场,你将怎样施救?”这一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也出谋策划。这时,学生也会和罗盛教的处境很好地交融在一起,对作品中罗盛教的精神品格以及舍己为人的高贵斗志用心感悟。而且还利于学生感受到故事的内在力量,而且还能对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提取的更加纯粹。还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热爱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为今后继续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好完美的铺垫。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

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就要把学生带到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为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率,教师也可以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鉴于语文是语言教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充分接触生活,也利于学生将语文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布置一篇题目为《记一次春游》。为了充实学生的习作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到大自然中,让学生真正去看一看白云蓝天、红花绿叶等。让他们真正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实际习作时也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的内容也会更加充实,而且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充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确保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为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好基础。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俗话说的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亲自去尝一尝。”同样道理,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将课文中所描绘出来的客观情景与现象生动形象地再现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去体验、去感悟,加深自身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文时,可以先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小伙伴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此时,《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应景响起,同学们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孩子们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也能看得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生活世界。创设这般情境,既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出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与文章中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遨游中国的大好河山。

俗话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生活化,阅读、写作教学同样都是需要生活化作为支撑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到处皆可见到语文的身影。只有真正将语文教学延伸到生活领域当中,小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锻炼、提升;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生活化,才能使小学生们真正了解生活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美好。所以,要想真正释放小学生们的天性,让他们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就需要加快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步伐,让学生带着生活化的眼睛去发现语文的美,在语文知识的熏陶下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任亚丽.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2).

[2]杨佑燕,李晓娜,张志凯.小学语文生活化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16(33):104-105.

[3]冯遵纪.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8) .

[4]何花.“科学认读”对语文课堂的颠覆[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

[5]郭吉士.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 ,2011,8(7)20-21.

让地方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篇9

大渡中学

高昌原

颜学梅 地方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方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方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方文化中的“地方”,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方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方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方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地方文化指文化在一定的地方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方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又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人教版《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地方文化在课文中时有闪现。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口技》,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第六单元的《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第五单元的《与朱元思书》,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孔乙己》等课文,以及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各地的地方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中考中综合性学习的检测,地方文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形势之下,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地方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入学习了解本土地方文化已是时代的需求。《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怎样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发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发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元素,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接通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如能依托于教材,适时、适量地在课堂中涉及、讲解与文章有关的地方文化知识,那一定可以催化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自豪心,这样,不但可以带动学生认真学习相应的篇章,而且还可以引发他们去更广泛、更深入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如此一来,学生接触地方文化的兴趣提高了,相应也会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我结合了高邮其他文章中有关的地方文化,给学生讲析如果汪曾祺的作品中如没有融入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只从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那么文章中很多人物形象就不可能如此鲜明,给人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学琦君的《春酒》一文时,我结合当地的过年习俗,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刻画的那种浓浓的人情味,从而理解文章对家醅的认识。在教学鲁迅的《社戏》时,则结合我们泸州的川剧“泸州河”,认识戏剧文化的地方特点。

学生对地方文化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认识更多有关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壤,感受家乡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这样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激情四射,更加喜爱语文课堂。

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鼓励探究形成独到见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样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从而形成独到见解。在学生接触与了解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一些疑惑与思考,此时作为老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所知、所想简单地告诉给他们,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引导他们确立研究的专题,教会他们怎样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尽可能地使资料丰富、全面,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同时引导他们团结合作,进行广泛的研讨。并不以获得科学、合理的结果为目的,而更加注重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因为我相信,每一个探究的过程,都会从某一方面加大、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都会让他们更近地触摸到文化的精髓,都会使他们对地方文化产生新的思索。

在八年级下册民俗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中我就建议学生“到民间采风去”。鼓励他们到课外采用各种方式如访问长辈、查阅文献、上网搜索等等去进行家乡的地名搜索、收集民谚民歌、民间传说、民间习俗、名人故事等。然后开展以“家乡风情”为主题的活动,大家一起说一说民谚,唱一唱民歌,演一演民间故事,讲一讲名人文化,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将本地区有关的名人及典故、著名事件作为探究的专题。学生分组搜集,对护国战争、川南游击队等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进行探究,让学生说说历史上的人和事。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的了解,学生对纳溪乃至泸州的历史传承,积累了文史知识。

三、利用地方文化的本土性,让地方文化资源走进校本教材。

开掘地方文化资源,突出学校特点,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包容本土的民风、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这样的编写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重视、爱护及发扬光大的意识。

纳溪区大渡口镇是著名的茶乡,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积淀,过去在大渡口镇占60%的人从事的职业与茶有关。我校临近纳溪城区,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那些在家庭和社会被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亲身经历,不具备能参加当地经济建设的劳动技能,尤其不具备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准备和实际本领,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劳动技能的培养。我校开展涉茶教育实验研究,编写了校本教材《名茶飘香》,在八年级上期使用,每周一节课。课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校本课程实践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地方特色的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通过对茶的生长了解,通过采茶实践、茶叶制作工艺流程参观、茶叶制作实践、茶文化体验等,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程的学习方式采用课内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即知识学习、现场实践、撰写体会等。教学方式采用课内外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传授、实物演示、电教配合、现场讲解、考查考核等。课程评价以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平时实践与考查相结合;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使用一年后,组织修订,并命名为《云溪春茶》,2008年秋再次修订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更名为《茶叶飘香》。

四、利用地方文化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提升作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一定的写作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写作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在学生对家乡的民俗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后,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沈丛文《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写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民俗文化艺术的品味和赞赏。我在教学此课时就加进了一题拓展写作题:在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盛会?能不能请你也以作者一样的手法来描写几个场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于是有许多学生都联系到了家乡的名酒节,国内外宾客云集,何等的盛况。还有学生写到元宵灯会,几十座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彩灯连成一队,像一条彩色的巨龙缓缓移动在大道之上,吸引十几万人民驻足观赏。这些很多都是学生亲眼目睹过的,那宏伟的场面让学生深有感触,于是在写作训练中我就鼓励学生在描写之中注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自豪之情。在课堂交流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那些震撼的场面通过激情的笔调去感染班中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内心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欣赏与喜爱。这一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民俗地方文化的印象,又提高了写作与口语表达的能力。

此外,在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呈现活动成果。谈感受,说使命,道未来,挖掘身边的民俗地域文化,感受它的丰富多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录下来,抒发真情实感。同时也可以撰写实践报告,写写随笔,记记日记。

总之,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语文课堂既可补充统编教材的不足,又不影响教材的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魂。传承优秀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钱理群.《贵州读本》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4.蒋红梅.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7).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篇10

顺德区顺峰小学

陆志豪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要想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就应该多想方法,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我坚信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道德是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因此,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的终点。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教条,而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生动素材。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的,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时间都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团结、友爱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因此,在上课前,笔者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如在设计《让爷爷奶奶高兴》时,设计了四个块面的活动——亲子游戏、采访爷爷奶奶、回忆成长往事、用行动去关心爷爷奶奶。这四个活动并非随意拼凑,而是遵循这学生内在情感线索,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到体会到爷爷奶奶的艰辛,直至到从内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爷爷奶奶的疼爱。从而爱父母、爱家庭,爱爷爷奶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活动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以《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系列活动来看,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这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小环境,他们是通过家来认识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最初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当《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主题一经确立后,我便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活动方案,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让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生日,制作生肖卡等,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自己愿意帮助父母亲、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个别孩子甚至对爷爷奶奶的严格管教非常反感,很明显课堂上所说的对爷爷奶奶的关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按照教材的编排活动可以结束了,但我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抓住契机将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因此有了《让爷爷奶奶高兴》系列活动之二《伸出爱的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家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显得既熟悉又陌生,对于爷爷奶奶的认识则停留在浅层次上,而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自己应负的责任则全然不知。因此,激发起他们了解爷爷奶奶的欲望,围绕着他们对父母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凸现了一个个辛勤工作,关爱家庭的爷爷奶奶形象。由游戏而产生的对心灵的触动到自主的去了解,这些都是在活动中不断动态生成的新的内容。也就是说,活动在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断产生了新的内容,产生了新的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新的动向,引导学生将活动不断向深处开展,使学生有所获。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感受秋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秋天、观察秋天,让学生了解秋天“不仅美丽,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秋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秋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秋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在课堂上感受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生活的阐释!生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就特别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课本只是一个蓝本,特别是品德与社会课,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要充满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品德,拥有品德。品德课的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做到的。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本着先从学生个体经验出发,再与现实的道德规则、教学材料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能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使教学目标更优化,让其成为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及课堂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如学习礼貌待人的系列内容时,我们除制定知识目标:讲礼貌是尊重别人和友好的表现,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外,还制定了能力目标: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做到态度诚恳、和善、谦恭,语言温和、友好、有分寸,真正有效地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品德。

四、将课堂延伸至社会的生活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开展活动,恰恰给学生创设了发现、研究、探索的场所和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如在“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才能回家”主题中,结合大部分学生回家要过马路,就开展 “交通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自主收集交通资料,制作交通标志。在比赛的过程中,与同学们共同竞争、交流。课外,又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小展版,进行展览,强化安全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五、让课堂走向社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社会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课程来源于社会社会生活,回归于生活。如果要让学生愿意并积极参与活动,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点设计组织活动内容。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自然地运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参与活动,并深入体味活动的内涵,加深对生活和自身的理解。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关于捕捉并遴选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生成符合教育目标的主题,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儿童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会特别感兴趣,有很强的参与欲望。这样,他们活动时就会有高涨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篇11

一、创设生活化话题,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堂中,教师创设生活化话题,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课堂,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如,我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后,指导学生小练笔——练习写说明性文章。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化话题:同学们,我们福建漳州,瓜果众多,美名远扬,被誉为“水果之乡”。今天我们就来召开一次家乡瓜果推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爱的家乡一种水果进行推荐介绍,让其他人也喜欢,好不好?”于是,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推介活动的兴趣极高,说得兴致勃勃,听得津津有味。这样一个生活化话题的创设,为学生拓宽了口语交流互动的环境和空间,不但能消除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还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得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堂和谐生动。

二、发掘生活化文本资源,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许多生活化教材都蕴含着大量的口语交际训练资源。如果教师有足够强烈的口语交际意识,就能够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角度去挖掘教材资源,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1.利用文本精美插图,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在语文教材中,不乏精美的插图。一幅幅插图就是一首首无声的诗,一篇篇无言的文。这些精美的插图不仅浓缩了文本的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和口语表达蕴涵其中,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载体。如在教《夏夜多美》这课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蚂蚁和睡莲的表情、动作,想想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同学们看着生动的画面,纷纷举手,积极发言,有的说:“小蚂蚁快滑进水里了,挥着手向睡莲求救!”有的说:“睡莲伸出双手,笑着说,不用怕,我来帮你”。你看,形象的画面让学生们看得多认真,说得多好呀!还会说“滑、挥、伸”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可见文本插图的利用,再现口语交际的情境,体验口语交际训练的快乐。

2.利用文本人物对话,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对话是人们利用口头语言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语文文本中常有人物对话段落出现,教师可以从这些人物对话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在模拟精彩对话的过程中,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中,小动物的对话较多。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呀?”蚯蚓说:“这是花生。”小松鼠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这些对话,都是些很具有生活化的语言。课堂上,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着文本,享受着精彩对话,浸染着墨韵书香。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与人对话的过程,就是很好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3.利用文本专项训练,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材,各单元末都安排有“口语交际”专项训练内容。这是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好途径。例如,我在指导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时,我先利用动画给学生提供了青蛙、啄木鸟等有益的小动物,接着请几个小朋友以对话的形式,讲讲图中有哪些有益的小动物,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并进行适时的点拨。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互相介绍等形式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最后选代表上台表演。这样,利用口语交际专项教学,较好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4.利用表演课本剧,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身姿运动,是开展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手段。例如:我上了《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给学生准备好道具,配上音乐,分角色让学生扮演狮子、猫头鹰、袋鼠和猴子,通过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感悟课文人物的不同特点。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参加,连女同学也不甘示弱,达到了出乎我意料的效果。这既是文本学习延续,又是口语交际的体验,也是学生探究合作互动精神和享受学习语文快乐的充分体现。

三、实践生活化情境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口语交际能力虽然能在课堂上通过教材自身的语言因素训练得到提高机会,但这些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让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融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

1.开展课间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最多的空余时间便是课间。在这段时间,学生之间要发生许多的事,这就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契机。比如,下课时学生针对上课时学习情况相互交流;开学初的班干部选拔,选谁?为什么选他?班级如何夺得每周“流动红旗”?星期天,去哪玩?同学之间的这些交流都是一种口语交际;还有课间开展的一些模拟社会活动游戏,这样模拟活动也是一种口语交际。这些课间活动,班级教师要经常引导,这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有很大促进和提高,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基础。

2.利用家庭生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绝不能忽视父母对学生的影响。学生说话能力的初步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亲的影响。于是,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把学校生活延伸到家庭生活。如我让学生把学校生活见闻讲给父母亲听,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反馈到课堂上交流。做了这样的尝试之后,我深刻地发现,学生交际的时间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学校;愿意交际的面广了,不再局限于个别人;交际的内容多了,不再言之无物;交际的话题多了,不再言不由衷。这样,使口语交际的环境不断扩展、延伸,可谓自然、顺畅、丰满。

上一篇:学校校长就职演讲稿下一篇:公司经营思路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