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的工作安排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答辩的工作安排(精选12篇)

答辩的工作安排 篇1

各位同学:

毕业论文已进入答辩准备阶段,请大家按照学院和系里要求认真做好准备:

1、认真重温、理解和掌握学院和系里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和要求,严格执行。

2、本组论文是5月23日和25日答辩。大家要在13日前修改充实完整,严格按照老师修改意见和学院要求做好论文修改工作,将修改好的论文纸质版和电子版集中打包交给我和刘榕榕同学。不得有

误,否则,责任自负。

3、目前本组最明显也是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参考文献上,一是要求文献15-20篇,其中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篇;二是参考文献书写按照格式要求写好,并标明起讫页码;三是文中要有引用论文序号。

答辩的工作安排 篇2

大家知道,若要顺利通过专家的论文答辩,事先递交质量较高的论文当然是基础。如果能在参加答辩之前做好“前、后、左、中、右”五个方面充足的“功课”,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前———介绍论文的背景缘由

所谓“前”,就是介绍清楚自己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的缘由。我参加过一次模拟省特级教师评选的论文答辩,递交的论文题目是《巧引名言度金针———例谈阅读教学中“名言”的引用艺术》,该文曾获华东地区一等奖,并在省级业务杂志上发表。论文开篇界定了“名言”的内涵,接着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简述了引用名言的意义和作用,最后重点介绍了巧引名言的四种策略———创生主题、升华情感、引发矛盾、总结写法。

在论文答辩伊始,我向专家评委讲清楚“名言的界定”和“阅读教学中引用名言的重要意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立论,明晰论文中的核心概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我在论文中,将“名言”界定为“一般是由名人说的短小精悍、含义隽永的句子,常见的有名人格言警句,也包括谚语、古诗句等”。后一个问题,是论文存在的基础和起点。回答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的缘由,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归纳现状,分析弊端,反面立论;二是开门见山,观点“亮剑”,正面阐述。我的论文就采用后者,在点明眼下不少教师青睐引用名言的事实之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恰当引用名言所带给学生的“正能量”。

二、后———交代论文的后续研究

一篇论文从起草完成,到发表获奖,再到递交审查,最后到参加答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少则一年数月,多则两到三年。从这个意义上说,答辩的论文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论文答辩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主动交代论文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使专家评委能够看到自己的论文的确是在“真研究”基础上取得的成果,而不是“鼠标百度式”的拼凑之作。

如,我在论文答辩时最后陈述,因为论文成文于2010年,当时《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还没有公布,所以一定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眼睛向外,只考虑“外引”———从教材、课文之外引入名言,而没有关注“内视”。其实很多课文本身就含有名言。如,“桂林山水”开首的古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如,“全神贯注”结尾处茨威格的话:“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还有课后“资料袋”中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答辩时只要能做诚恳的反思和弥补,就能取得专家的谅解。二是重点介绍的四种“巧引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我介绍完文中列举的四大策略之后,又增加了“假借评价、指导学法、灵活改写”等几种策略,并做了详略有致的说明。这样一来,专家就觉得你确实在做行动研究。

三、左———简介论文的“基础之处”

任何一篇论文,都不可能是全新的创造,一般都是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扬弃而写成的。就某一篇论文而言,其中存在局部理念不新、个别策略缺乏新意等不足是在所难免的。但与此同时,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和创新价值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答辩时一定要拿捏好详略的分寸,对于那些常见的理念和策略,只能作简明扼要的概述,切勿滔滔不绝、老生常谈。

如,我详细阐述四大策略时,就是不平均用力,也不面面俱到。对于“巧引名言创生主题”,我结合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的课例“卢沟桥的狮子”,详细介绍了如何引入名言,创生一个与文本融合的“主题”,然后按照“找到一个支点,拉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的流程组织教学,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的过程。而对于“巧引名言总结写法”策略,我只作了简略的介绍,因为随着《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言意结合”、“不仅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加要关注是怎么写的”等理念早已耳熟能详,歌德的名言———“‘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已经没有必要再做更多的解释了,正所谓“各领风骚两三年”。

四、中———熟悉论文的内容与架构

所谓“中”,主要指论文本身。对答辩者来说,对自己递交的论文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答辩者一定要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对自己递交论文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学理论,引用到的教学案例,提出的教学策略方法,包括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甚至论文的正副标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等,都要理清其“前世今生”,做到心中有数,绝不含糊。如是,一旦专家要你做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你就能够有条有理、侃侃而谈,否则只能面红耳赤、无以应对。

如,在我答辩时的提问环节,专家提出“从论文的副标题看,巧引名言的功用重心落在教师的视角方面,请你从学生的视角再谈谈看法”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提问一下就抓住了作者的“短板”,因为这确实是论文所欠缺之处。专家之所以提问,倒不是故意为难,而是想通过答辩者的阐述,考查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刻性。我略作忖度,提出了两方面的思考与应对:一是巧引名言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地“引经据典”,学生就能耳濡目染,入脑入心。二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因为名言一般都是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句子,它们或使人明理,或给人启示,或助你学习,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这两点,其实就是阐述了名言在“言、意”两方面的作用。

五、右———阐述论文的“创新之处”

所谓“右”,这里指论文的“创新之处”。前文已述,每篇论文不可能都是全新的创造,一般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而成的,所谓“比别人多走了一步而已”。尽管如此,我们说“创新之处”还是论文存在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CPU。对一篇论文而言,“创新之处”越多,论文的质量也就越高,但对作者来说,难度也相应提高。

那么,如何答辩好论文的“创新之处”呢?就是要“突出重点、详细阐述”。我在介绍四大策略时,除了详述“创生主题”之外,作为创新之处的“引发矛盾”策略也作重点阐述。我以某青年名师执教“凡卡”一课为例,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凡卡写信的杂乱无章、啰里啰唆,然后引入契诃夫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从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和思维的冲突,不但揭示了“反复”这一语言现象,而且起到了调节教学节奏和推进教学流程的作用,取得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第八考场的答辩 篇3

第64期厅局班学员研讨的内容包括,如何净化政治生态,如何扩大党内民主,如何进行党内表彰。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思考,他们发表研究成果,应答教师的质疑。

中央党校的授课教授普遍气场强大,当他们犀利发问,旁听的“亲友团”直言“蒙掉”,但在台上接受答辩的学员只能正面接招。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旁听了这个班的答辩。

如果死了一片鱼呢

“如果一个池塘里死了一条鱼,我们会说是这条鱼体质不好。但如果是死了一片鱼呢?这鱼好比是我们的干部,而水就是政治生态!”

2015年4月24日,在中央党校教学楼二楼的第八考场,来自第64期厅局班“党的建设科学化”专题“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课题组的4名学员坐在讲台上,进行课题报告答辩。

台下首排坐着4名教授,旁听者则包括其他课题组等候答辩的学员、教务部的工作人员以及中组部派驻观察的联络员。

课题组组长一边播放PPT,一边引用了刘云山校长在开班典礼上“鱼水与政治生态”的比喻,点出题眼——这是中组部某次调研中老同志的反思,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

在分析了政治生态污染的表现和原因之后,该课题组指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刻不容缓,应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整合监督资源、净化干部朋友圈、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并全面依法治国。

坐在台下的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吴辉发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守纪律,讲规矩’,如何落到实处?”

台上,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匡胜作答:“我们推行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和反腐,有一些干部问我,这是不是一阵风?走过场?我就问他们,你有没有走过场?如果你没有走过场,你所在的单位不走过场,就不会是走过场。”

他说,中央以上率下推行“八项规定”,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三严三实”,就是在净化政治生态。但改善政治生态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发扬民主,加强民主监督。

活着的榜样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忠家所在的课题组,专门研究了“中组部党内表彰条例的制定”。他上台讲道:“从严治党,不仅要严抓作风、严惩腐败,还必须树立先进典型!”

这个厅局班一入校,中组部组织一局就曾针对表彰问题召集部分学员座谈。

张忠家通过分析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中共表彰的实践,给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表彰的建议,并表示“研究不够深入”。他认为,“目前许多评比,都是应付上级。基层忙于写材料,搞形式主义。新的表彰可能导致新的腐败空间,以后都跑部进中组部了”。

刘炳香也表示应该“治理一下滥表彰”。

教授们的强烈质疑让学员有点发蒙。张忠家解释说:“我们最近一直在探讨党性和人性的关系。以前过于理想化,推断共产党员不应有个人诉求,但党员也是人,也需要激励。”

他认为,焦裕禄和雷锋这样的榜样,曾极大地鼓舞了一大批的干部和群众。“为什么这些年没有这样的榜样?就是因为表彰泛化、滥用,这也正是我们要解决和规范的问题。”

答辩组组长祝灵君提问,如何避免“跑部进优”?

课题组成员、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伟回答:“目前表彰在实践中的问题不是评比寻租,而是更容易被当成福利来发放。有的地方是上级指定,有的地方是轮流来,还有的地方侧重于调动积极性,受表彰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

他认为,要规范表彰的标准和原则,否则就缺乏公信力。

在他们看来,中组部1995年在全国遴选出102名优秀县委书记进行表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到现在还在学习焦裕禄,应该有活着的县委书记作为榜样。大家也可以来监督他,看他是不是真的典型!”邹伟说。

时隔20年,2015年6月30日,以中央组织部名义再次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习近平亲切会见了102名优秀县委书记。在表彰大会上,刘云山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政党不能没有标杆。”

2014毕业答辩安排 篇4

201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答辩安排

一、组织领导

学院组成毕业答辩委员会,领导答辩工作。毕业答辩委员会组成如下:

主任:贾宗璞

副主任:孙君顶

委员:王全才高岩张长森杨立身许辉朱世松安葳鹏

许焱平刘静吴岩贾慧娟张磊张延良申自浩

王磊米爱中冯红梅陈峰王辉王海涛贾利琴

倪水平马永强毋东

秘书:翟海霞韩秀娟曾咪

二、论文送审1、6月3日前:所有学生论文打印初稿(不需正式装订)、毕业设计任务书等内页及计算机学院毕业论文评阅表(后两样材料均可在计算机学院网站->教学园地->资料下载或学院群共享下载,不要和论文装订在一起)用档案袋装好,由指导教师集中收齐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页1),统一交到系(部)主任处,同时上报准备评优的学生名单。

2、6月6日前:完成论文互审、修改、正式装订、内页填写等相关工作。各系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审阅并填写计算机学院论文评阅表(需有修改意见并给出相应五级制成绩)及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论文内页2)。由各系组织对论文进行审阅,评审时注意准备评优的学生论文必须安排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审阅。

6、6月8日前:各指导老师督促学生准备好所有答辩材料(答辩时请将评阅表交答辩组)。

三、毕业答辩

1、答辩时间:6月9日(星期一)至6月10日(星期二),答辩过程全程录音。

2、答辩时,有软硬件成果的论文要现场演示,其他内容论文做PPT3、答辩时间具体时间由各组自行安排,各组根据本组成员的时间安排具体的答辩时间,保证本组4名成员同时在场。

4、所有学生答辩前,必须向答辩小组提交以下七项材料,否则,不能进行答辩,请各答辩组组长负责审查,严格把关。

① 毕业论文档案袋及相关材料以班为单位到教务处教材科书库(东区体育场北侧)购买。

② 毕业设计期间查阅的外文资料原稿及翻译稿(翻译稿必须用手抄写,A4)③ 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

④ 中期检查表(经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

⑤ 毕业设计相关资料电子光盘(包含论文、软件、用户名、密码等信息,指导教师务必要检查光盘中的内容是否完整)

⑥ 硬件实物(毕业设计内容为纯软件的同学除外)

以上材料请用学校教材科统一印刷的档案袋装好并填写完备所有相关信息

⑦ 计算机学院毕业论文评阅表(学院主页教学园地->资料下载中或群共享下载)

5、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为:15分钟。答辩过程包括软(硬)件演示、讲解、提问及回答。

6、各答辩小组答辩结束后上报材料清单:

① 本答辩小组学生成绩单(已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答辩成绩等,并有组长签名)② 与①同内容的电子稿(发到jsjjxb@hpu.edu.cn)

③ 本小组学生所有答辩记录表(已按要求填写全部内容并有记录人签名)

④ 记录详细、完整的答辩记录本(一本)

⑤ 评阅意见表(按答辩次序整理好,不要装入毕业论文袋中)

⑥ 相关校级优秀论文推荐材料(见下面第四大条)

⑦ 本答辩小组中成绩待定学生毕业设计信息表(按本组人数至少5%的比例确定)

7、请各答辩小组组长于6月11日(周三)8:30在学院217会议会参加毕业设计答辩汇报会,并将位于本组答辩后两名(排序)的学生情况进行详细汇报,会议讨论最终参加二次答辩的学生名单。二次答辩时间为6月14日(周六)下午3:00,答辩地点:计算机楼217会议室。

8、各组于6月11日下午6:00之前将各项材料提交至教学办公室,电子稿发到jsjjxb@hpu.edu.cn;答辩组负责检查本小组所有学生的论文内页是否填写完整,由指导教师负责将论文档案袋交资料室存档(校级推优论文除外)。

注:学生档案袋上面和底部的班级姓名等信息必须填写完整,注明2014届。

四、关于校级优秀论文的特别说明

1、各答辩小组按照4%的比例推荐校级优秀(按照四舍五入原则),按小组推荐优秀名单(按优秀等级排序,根据学校分配的名额确定最终推荐人选),请各组根据情况推荐。

2、推荐校级优秀的学生论文由各答辩小组负责报送。相关材料如下:

(1)纸质文档

①毕业设计(论文)原件

②答辩委员会决议

③答辩记录材料

④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相应电子稿见邮箱,自行填写)⑤毕业设计(论文)文摘(能够简要说明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思路以及创新点,字数在3000~5000字左右,含适当的图、表等;格式模板可从教务处主页下载园地进行下载)

⑥学院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名单汇总表(相应电子稿见邮箱,自行填写)

(2)电子文档

①毕业设计(论文)文摘的word文档

②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名单汇总表的excel文档

(3)其它能够代表或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特色的实物或材料。

注:材料不全,格式不规范者取消该学生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推送资格。

五、其他说明

相关所需电子稿见各系主任及答辩组长邮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答辩的工作安排 篇5

根据《双峰山旅游度假区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实施方案》,为认真做好一般人员竞争上岗演讲答辩工作,请各代管局及及竞聘者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一般人员竞争上岗演讲答辩工作分两次进行。一是社会事务管理局代管的三个中心的人员竞聘工作。二是旅游发展局、国土资源与规划建设管理局代管的中心及工勤岗位的人员竞聘工作。

2、社会事务管理局代管的三个中心竞聘的评委组成有(共8人):周毓麟邱金汉汤安明刘金林余咏明沈保林沈建军袁锐

3、旅游发展局、国土资源与规划建设管理局代管的中心及工勤岗位竞聘的评委组成有(共12人):周毓麟邱金汉汤安明刘金林张文平余咏明李国如胡江辉赵世琼陈强石永进冯立华

4、参加社会事务管理局代管的三个中心竞聘的管委会事业编制人员有(共9人):胡小平马建群马超兵黄友珍石家柱涂爱国魏付鸣黄辉丽汤长猛

5、参加旅游发展局、国土资源与规划建设管理局代管

中心及工勤岗位竞聘的管委会事业编制人员有(共8人):袁木仙李超义徐泉增喻学军喻凤蓉马勇军张玲鲁储峰

6、工作人员统一由孙丰、周楠、李慧芬、曹俊四名同志担任。

7、严格依照《实施方案》,讲程序、讲原则、工作要规范,制定出演讲答辩中所需要的各种表格。

8、保证公开透明,制定评分细则和演讲答辩规则,向各位竞争者发放或讲清讲透中心工作职能,当场公布竞争者演讲答辩成绩。

9、具体时间定于9月日。

2013届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安排 篇6

根据计算机学院“2013届毕业设计答辩实施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安排,详细流程如下:

1、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根据学校规定于2013年4月正式成立计算机学

院2013届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

2、4月17日正式公布“计算机学院2013届毕业设计答辩实施办法”在计算机学

院网站;

3、各指导老师于4月29日前将《”优秀类”答辩申请(推荐)表》电子版发送

给实践教学干事汇总统计;

4、指导老师在5月10日前将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纸质版1本和电子版,《指导教师

意见表》、和《论文结稿指导记录》纸质版各1份以及《毕业设计答辩预设问题表》提交实践教学干事。

5、学院将委托图书馆对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对检测重复率>35%的论文取消优秀

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安排参加“非优秀”毕业设计答辩。

6、5月10日前学院将根据申请优秀的学生名单制定《2013届毕业设计答辩工作

方案》,内容包括评阅分配、答辩分组名单等。

7、学院将于5月15日前根据《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方案》的安排,把论文和《毕

业设计答辩预设问题表》电子档分发评阅教师进行评阅。各评阅教师需在5月20日前把《评阅教师意见表》纸质版1份和《毕业设计答辩预设问题表》电子版提交实践教学干事。

8、5月25日、5月26日进行毕业设计答辩,答辩结束后各答辩小组将成绩提交

学术学位委员会。

9、5月29日前学术学位委员会召开一次会议,根据学校毕业设计管理规定对毕业

设计成绩进行平衡,讨论确定校级优秀毕业设计推荐名单。10、11、5月31日向教务处上报计算机学院2013届毕业设计成绩单。6月28日前实践教学干事负责统筹将所有毕业设计资料文档整理完毕并存放至

学院资料存档室。

对学生论文答辩的几点思考 篇7

关于论文的选题

在论文选题上, 应该坚持学生自选题目为主、指导教师命题为辅的原则。学生自选题目有一定的优越性:

1.学生对自选的题目理解较深。掌握的资料较全面、较丰富、较能充分发挥。

2.由于学生对自选题目的具体内容较熟悉, 即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 较顺利地由腹稿拟出初稿。

3.题目自选, 内容自定, 资料自己收集, 论文自作。对自己论文的特点、重点、中心较熟悉, 答辩时较能回答和辩论问题,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讨性,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写作水平。

关于指导教师

通常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所选题目和内容, 教与学一致的任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 对学生的论文应从以下内容进行指导:

1.帮助学生选定论文题目。

2.帮助学生根据论文明确其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论文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及其内容。4.帮助学生按主次合理排列论据的顺序和掌握文章结构。

5.支持学生大胆探索和阐述自己的新观点和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和认识, 调动学生对新观点的探索精神, 防止网络抄袭现象。

6.帮助学生注意语法和用词, 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7.每稿均应写出批语。要肯定成绩, 认定新意, 指出不足, 正确评价。

关于答辩的准备

学生的毕业论文经指导教师同意定稿并抄好, 再交指导教师鉴定和作出评语后, 学生就应该进行答辩前的全面准备工作;指导教师仍应指导学生作好答辩准备。

1.在进一步熟悉自己论文的基础上拟定答辩提纲。

2.进一步研究自己在论文中引用的资料和相关内容。 (1) 查明引用资料 (包括数据) 的来源; (2) 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否突出, 论据的排列是否合适, 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和适度, 语言是否通俗流畅等。

关于答辩教师

答辩教师, 特别是主答辩教师, 应该根据学生论文题材和实质内容选定, 专业要对口, 有的在具体科目方面也应选定对该科目有专业研究的教师担任主答辩教师。

1.答辩教师的职责

(1) 全面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 检验论文是否本人所写; (2) 检验论文的深度和可研究价值; (3) 检验学生对提问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2.答辩教师提问的内容

(1) 就论文的中心内容提问: (1) 针对学生新的观点、新的认识、探索性意见、今后的建议和设想提问, 旨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 (2) 就学生论文的中心论点进行提问, 旨在引导学生明确自己论文的核心及其范围、根据和理由。

(2) 就分论点的内容提问: (1) 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有无脱节现象, 分论点能否说明中心论点的某一方面 (主要方面) ; (2) 分论点与主论点之间是否一致, 相互 (分论点与分论点) 之间有无矛盾, 旨在检验学生对论文的论点理解程度。

(3) 就论文引用的材料提问:论文中选用的理论材料、案例材料、具体数据等, 学生是怎样发现的, 在何思想指导下选用的, 意在说明什么问题等。

(4) 就文章的语病提问。3.答辩教师提问的方式

(1) 采用辩论或者提问。提出与论点、论据相反或者不一致的看法, 让学生辩解和论述, 引导学生坚定自己的正确观点, 纠正错误。

(2) 采用启迪式提问。针对论文中的不足或者应涉及而未涉及的问题提问, 旨在启发学生认识论文中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

(3) 采用问答式提问。针对论文不明确、含糊不清的问题提问, 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进行直接回答。

4.答辩教师应当掌握的几个问题

(1) 答辩会是答辩教师提问由学生进行答和辩的过程, 除了答辩教师提问的方式要适当以外, 用词和语气上也应得体。

(2) 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和辩论问题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辩论, 特别是当学生答辩时, 答辩教师不应该插言或者打断学生的表述和发言。

(3) 学生对教师的提示和启发性问题, 可以要求教师重复不明白的问题, 亦可以抢先发表自己的认识以打断教师的复述发言。

(4) 答辩教师提出的与论文无关的问题, 学生可以不回答。

(5) 学生与答辩教师的观点、认识不一致时, 学生可以要求保留意见, 答辩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认识强加于学生。否则, 有碍于学生的进取。

(6) 答辩教师参加答辩会前应熟悉学生论文所涉及的科目, 明白自己的提问内容和含义, 应当避免失误。

(7) 答辩结束时, 应允许学生对答辩的情况进行表述和补充, 以表明自己的意见。答辩老师应该表明对学生论文、答辩、问题的评价。

(8) 答辩会结束后, 答辩教师对答辩的论文要认真评定成绩。

摘要:毕业论文答辩会已成为学生毕业前必修的科目。也是全面考核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考察。故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

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探讨 篇8

关键词:专题;答辩;改革

一、何为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

专题教学一直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专题的划分有多种标准,有的以时间段划分,有的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划分,是大多数教师熟悉并应用的教学方式。然而,答辩这种方式通常应用于毕业论文的答辩、课题答辩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很少被采纳。究其原因,大致可能是其对操作的主体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等,使得鲜少有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使用与研究这种方法。在面对网络媒体冲击的今天,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善思政课堂现状,必须推进教学方式的大力改革。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梳理了诸多同行关于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改革成果之后,结合我院的教学情况,提出了集专题式、提问式、讨论式、对抗式于一体的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所谓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专题,由学生在专题内选题并准备讲述内容,针对学生陈述的专题内容,可以由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或者是学生提出问题,由陈述的学生作答,或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就某教学内容展开辩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是在讨论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等诸多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把学生思维积极性再往前推进一步,鼓励学生精练、准确、系统地表达知识点和自己的思想。专题答辩式教学是对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形象化描述,是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的理性概括,它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审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形式、教学目标及教学全过程。

二、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应用

(一)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具体应用

1.专题设置

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设置相应专题,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操作性和可行性,本次专题答辩式教学采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战争)、历史电影、历史著作等四个专题模块。专题设置完毕后,由学生组成的小组抽取模块,并在所抽取的模块内选题。选题需上交任课教师审核,教师在选题问题上应该引导学生选择具有思考性、典型性、现实性的题目。小组题目要求在指定范围内且不重复,所有选题须由教师同意,如遇不妥选题,教师应谨慎处理与引导。小组题目确定后,向全班同学公开所有小组选题,以便小組成员思考如何提问。

2.专题教学与答辩方式的结合

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要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主要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环节:第一,课前预习。教师需要课前把课程内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简要地向学生作一介绍,并提出自学要求,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克服注入式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把思维的“金钥匙”交给学生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如何给学生分配自学任务或者引导学生自行选择自学内容至关重要,也是需要教师重点把关的问题。第二,课堂答辩。课堂答辩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好方式。通过学生的自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学到的内容,再由教师或者学生针对该内容进行相关提问,尤其采取学生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提问的技能,可谓“一举两得”。再在关键时刻出现教师点拨式的提问,则可以达到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最难掌控的便是问题的设置,尤其是学生提问。第三,总结。在课堂答辩的基础上,将学生理解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小结,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准确把握教材以及教材以外的相关内容,从而达到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目的。好的总结和点评是对答辩式教学方法的一种飞跃,总结和点评得好,不仅可以彰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与学习。

3.评分制度

评分采用百分制。该项成绩在期末最终综合成绩中占30%。评分过程中,该作业分数的70%由教师评定,30%由学生提问评定。提问采用自愿加随机抽取原则来确定。一个小组展示完毕之后,将由其他组提问,将由2个小组提2个问题,如遇多个小组提问,将随机抽取来决定。如无小组提问,则随机抽取小组提问。被提问小组如无法回答问题,一个问题将被扣15分,两个扣30分。如随机抽取到的提问组没法提出恰当问题,则要被扣15分。学生提问和回答部分打分将由大众评审(大众评审要求班级自行组织评选)决定,每个教学班设立9位大众评审,大众评审负责投票决定分数是给提问组还是答题组,大众评审采取不给自己小组投票的回避原则,如果奇数位(如1位、3位等)大众评审缺席,教师加入投票,得票多的小组得分。

(二)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应用的难点与重点

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难点和重点有:

第一,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中国以及世界历史非常熟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学生选题。教师如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很容易遭遇不了解的内容,更没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或应对学生提问。

第二,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全程参与选题、准备内容、陈述内容、接受提问、对其他组提问,这就要求学生在准备作业的时候要加倍努力,收集更多的资料,选取恰当的主题。尤其是提问环节,这对于学生而言,确实个难题。

第三,如何更好地组织课堂非常重要。因为主要由学生讲述,可能会出现讲得不好,课堂效果不好的情况。这也就对教师与学生组织课堂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nlc202309012351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评析

通过一学期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大致取得了如下效果:

第一,教学效果明显,风格多样,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跨度较大,从1840年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很少有教师能非常精通,采取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互换,有助于融集体与个人智慧于一体,让学生尤其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有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不仅能够激励学生不断探索,而且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还可以推动课程考核改革。专题答辩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考核方法不同,不僅可以将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而且可以同时考核与提高学生听(认真听取他人讲述自己的作品)、说(展示自己的作品)、读(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来准备活动)、答(现场答辩环节)等多方面能力。

第三,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是在讨论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上的发展与飞跃,试图改变思政课教学中长期以来忽视教学活动中双主体存在的现状,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有教师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而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没能既对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进行发挥,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单纯的对教师的主体、主导地位进行强调,从而限制并压抑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造成“教师中心论”的存在;有些大学则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造成“学生中心论”。无论“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都会造成不利影响,或是教师只是为教书而教学,或是学生则为考而学,进而导致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深受打击。专题答辩教学方法既不支持“教师中心论”,又反对“学生中心论”,而是清楚地看到了教学过程中双主体的存在,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联合演绎的一个过程,而非“独角戏”。因此,笔者认为,不断深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专题答辩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改善思政课现状,于现实于理论,都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石丹林,严丹红,孙汇慧.本科文科答辩式教学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第5期: 61-62.

[2]余晓利.基于答辩式教学模式探索——以“模拟电子技术”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6月: 97-99.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教学与教改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教学探索”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文艺,女,江西萍乡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4建工系毕业答辩安排 篇9

各专业:

为做好我系2014届毕业生毕业答辩工作,特做安排如下:

一、指导教师审核阶段

所有毕业生都需提交毕业成果的电子稿,电子稿提交给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并根据指导教师审核意见进行修正,毕业成果审核修正分为2各阶段,第一阶段(-5月29日)为第一轮初审修正阶段,第二阶段(5.29-6.10号)为终审修正阶段,在终审修正阶段,指导教师需指导学生完成成果的修正、打印工作,并填写相关评审意见。

二、毕业答辩阶段

毕业答辩分为公开答辩和指导教师答辩两类。答辩时间2014年6月11-15日,其中公开答辩由系里设立统一的答辩委员小组,由各小组负责开展公开答辩的安排工作;指导教师答辩由指导教师根据专业要求执行。

1.公开答辩参加人员:

(1)班长、团支书

(2)学号尾号为2、4、8的同学

(3)自愿申请同学

2.指导教师答辩

除上述1项中的剩余同学参加指导教师答辩。

3.优、良成绩将从公开答辩同学中确定。

4.建议参加公开答辩的同学准备多媒体PPT汇报课件。

三、关于毕业材料的汇总及要求

请毕业指导教师汇总以下材料

1.学生离校前留存或离校后寄回的材料

(1)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保证书(学生签字的,留存系里的)

(2)毕业生实习情况登记表(留存系里的)。

(3)顶岗实训三方管理协议(顶岗单位盖章的)

2.学生返校需提交的材料

(1)《顶岗实习鉴定表》(每人1份,企业盖章)

(2)专业毕业实践手册

专业毕业实践手册必须完成以下两项内容材料:

①实习周记写在毕业实践手册上,要求每周有1次的实习周记,总数不少于15篇,每篇不少于300字。

②阶段性工作报告 要求每2-3周可通过多种形式向指导教师提交阶段性工作报告,最终要在毕业实践手册上相关表格体现。

(3)工作经历证书(企业盖章的,收回后由系里统一盖章,留存复印件,原件发给学生)

(4)顶岗实习工作成果 按专业要求提供,各专业在毕业实践手册上有详细要求。

建筑工程系

答辩的工作安排 篇10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保证2013年上半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就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中“学位办相关”和“论文答辩”部分在3月11日开通。

2.上半年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人员请在3月25日前核对系统中本人的基本信息并提出答辩申请。(直博的不用申请了)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答辩的,首先由学位办公室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合格后按照学位办公室给定的编号,由培养单位将其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后提交答辩申请。同时,从2013年起,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答辩时还须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3.申请提前答辩或延期(超期)答辩的博士、硕士研究生须在3月20日前将“吉林大学研究生提前答辩申请表”、“吉林大学研究生延期(超期)答辩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交到研究生管理处。(硕士最长可延期1年)

4.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答辩资格审查工作截止到3月31日,同时将经研究生秘书及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培养单位公章的“答辩资格审核登记单”送交学位办公室。

5.学位办公室在4月7日前完成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工作。

6.上半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截止时间为6月7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答辩时间为5月20日—6月7日。

7.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须在6月10日前完成学位评定工作,并将学位讨论结果录入到系统中,同时将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授予学位表决票及会议记录送交学位办公室。

8.各培养单位在6月12日前将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1本,博士学位论文精装本2本)送交学位办公室,同时,督促通过论文答辩人员完成学位论文电子版及电子照片上传工作。(答辩完后到时候再通知大家,现在不着急)

电子版学位论文及电子照片提交办法及要求见“吉林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学位论文电子版及电子照片提交办法及要求”(附件四)。

送交的纸本学位论文中,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应在《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字号:大 中 小

声明》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上签名。送交的博士学位论文扉页中,除授予学位日期外,其他项目均应填好。

二、学位论文撰写及装璜规范

有罪答辩制度比较研究 篇11

【关键词】有罪答辩;辩诉交易;自白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32-01

1英美法系有罪答辩制度

1.1 有罪答辩的概念

有罪答辩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已推行多年,也称认罪答辩,一般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人在法庭上对法官承认检察官提出的指控,并承认放弃审判及审判相关权利的诉讼行为。它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一些被告人尽早摆脱诉讼之累的愿望,也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是英美法系国家简化刑事案件处理程序、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途径。其作出时间仅限于在审前听讼阶段和宣告判决之前的审判阶段,内容包括承认指控和放弃审判权利两个部分。

有罪答辩的分为四类:(1)直接的有罪答辩,即普通的有罪答辩,是指被告人无条件地承认被指控的犯罪,可以说是被告人宣告自身有罪。(2)无需承认有罪的有罪答辩,此答辩源于美国最高法院作出的一案裁决。这一案件中,被告人不承认自己有罪,但却表达了作出有罪答辩和放弃审判的意愿,因此这一答辩时被告人坚持自己无罪的特殊有罪答辩、由于被告人并没有实际认罪,只有在具有“坚实的事实基础”的时候,法庭才可以接受这一答辩。(3)无罪申诉或不争辩答辩。即“我将不对指控进行申辩”,意思是被告人不承认有罪,但是放弃接受审判的权利,并且授权法院对其判处刑罚。(4)附条件的答辩。美国《联邦刑事诉讼程序规则》中规定,“在法院批准和政府同意后,被告可以作出附条件的有罪或者不申辩答辩,以书面形式保留对判决上诉时要求对否决某一特定审前动议进行审查的权利。”如果被告上诉成功,那么他就能够被允许撤回答辩。

1.2 有罪答辩的审查机制

从表面来看,被告人因与控诉方进行交易作出有罪答辩从而丧失了宪法所提供的一系列权利保障,在宣扬正当法律程序的美国,这引起了人们对被告人个人权益保障不力的普遍担心。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因应这种情况,通过一系列判例逐步确立了关于辩诉交易对被告人有罪答辩进行审查判断的缜密机制,从而要求符合以下条件:(1)自愿性的判断,当被告人在法庭上作出有罪答辩或者不申辩答辩时,法院首先需要对被告人作出答辩的自愿性进行判断。(2)明知性及明智性的判断,法院还应确定被告人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告知并盘对被告人是否理解有罪答辩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判断是否具有答辩能力;第二判断是否理解答辩所针对的指控;第三判断是否理解可能产生的后果。(3)事实基础的判断,美国《联邦刑事诉讼程序规则》明确规定,法官在决定是否接受有罪答辩时,必须调查认定有罪答辩是否有其依据的事实基础。

2大陆法系的“有罪答辩”

2.1 法国的有罪辩护制度

2004年修改的《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对被告人认罪的特别程序作出了规定,这一程序采取类似于英美法系的有罪答辩和诉辩交易的形式,但在适用范围上又不相同。其适用必须满足被告人认罪和法定刑为5年以下的犯罪两个条件。而且检察官和律师的作用都得到了强化,检察官享有了向法庭提出量刑建议的权利,而律师则被要求必须始终参与程序,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对于法官批准检察官的量刑建议的决定,被告人还享有上诉的权利、此外,被害人也有权出庭要求法官判处与犯罪相关的民事赔偿。

2.2 意大利的辩诉交易

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规定了“依当事人的要求适用刑罚”程序,被称为“意大利式的辩诉交易”。其借鉴了英美法系的有罪答辩与辩诉交易制度,被告人可以选择认罪以获得量刑的减让。一般适用这一程序被判处有罪的被告人能够获得法定刑三分之一的减让。对于作出的判决一般不能提出上诉,如果有证据表明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存在过错或者原本属于不予追诉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像最高法院申诉。意大利的做法与有罪答辩有相当的区别,首相仅适用与较轻的犯罪,其次双方协商范围仅限于量刑问题而不涉及是否构罪及罪数问题,最后法官实际上被赋予了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并且可以拒绝认为不适当的量刑建议。

2.3 比较研究

综上所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适用范围、程序属性和具体内容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第一,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将有罪答辩广泛适用于各类刑事案件,上述程序仅使用于被告人认罪,指控罪名为轻罪且可能判处轻刑的案件。通过限定这些程序的适用范围,就使得这些程序在刑事司法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符合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以提高诉讼效率的趋势。而对于谋杀、贩毒等严重犯罪,即使被告人认罪,仍然需要法庭按照普通程序开庭审理作出判决;而在英美法系刑事司法体系中,谋杀、贩毒等严重犯罪也是可以适用有罪答辩的。

第二,二者在程序属性上也存在着不同。与英美法系中有罪答辩制度在国内司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同,上文介绍的这些程序在其刑事司法体系中的定位主要是特别程序,也就是说这些并不是刑事案件的通常处置方式。对这些程序的规定,体现了大陆法系对对抗制诉讼模式和有罪答辩制度的有益因素的吸收和借鉴,通过对被告人认罪案件适用特别程序来达到节约诉讼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的目的。

第三,在程序的具体内容上,上述程序与有罪答辩也存在着差别。从被告人认罪的后果来看,被告人认罪并不必然具有与有罪答辩一样的程序后果,例如认罪后并非都可由法庭径行判决,有时仍然需要开庭审理,只不过审理程序有所简化,被告人的某些特定诉讼权利受到限制而已。从程序参与各方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诉辩双方对被告人认罪进行协商时,协商范围仅限于量刑问题而不能对罪名进行协商。尽管诉辩双方在协商事项的权限上不及有罪答辩中的宽泛,但是与大陆法系传统诉讼模式相比,检察官和律师的作用都得到了加强。就法官和被害人在程序中的地位而言,与英美法系中有罪答辩制度相比,法官被赋予了更大的審查和裁量权,在英美法系有罪答辩制度中常常被忽略的被害人在这些程序中也享有了对处置结果表达意愿的权利。

げ慰嘉南:

[1]徐卉译:《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刑事诉讼流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美]韦恩.R.拉费弗等著:《刑事诉讼法》,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竺效、蒋奋:《“辩诉交易”的国际立法现状与我国刑诉程序中相关制度的完善》,载《河北法学》2003年第一期。

[4]牟军:《自白与有罪答辩》,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5]陈卫东、刘计划、程雷《变革中创新的意大利刑事司法制度——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赴欧洲考察报告之三》,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12期。

[7]宋英辉等:《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答辩的工作安排 篇12

毕业论文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广义的论文答辩程序包括论文评阅、预答辩、正式答辩三个阶段。而论文评阅又分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盲评和通讯评阅三个子环节;预答辩属正式答辩的预选和预演, 主要涉及预答辩委员会的组成、预答辩决议的结论 (即能否获得正式答辩资格) 和实际效力;正式答辩则包括答辩资格的确认、答辩委员会成员的遴选及狭义答辩程序 (答辩人阐述论文内容、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人回答问题、答辩委员会评议并作出决议) 。

一、论文评阅阶段程序设置及对论文质量保证的作用

论文评阅是广义答辩程序的第一个阶段, 它最主要目的是鉴定申请答辩人所提交的论文是否达到了申请相应学位的学术水平。对这一小环节的策划重点在于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的审核。由于论文评阅是答辩环节的第一道关口, 各高校在这一阶段的程序设置上都尽量做到严格、严谨、严密。目前这一阶段的程序设置大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或称机评。这部分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学位论文出现抄袭、伪造、篡改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是对论文最低层次的审核;第二部分包括盲评、通信评审、校内专家评审、答辩专家评审等, 这几种评审也可能交叉进行, 主要由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审核论文是否符合相应学位论文的要求, 是否具备答辩的资格。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是过程检测和检查的重点, 也是针对近年来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对过程进行处置和改进的结果, 当然也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为这种监测和检查提供了条件,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是由公共文献数据库开发的快速检测此类不端行为的系统。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是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简称“TMLC”) , 它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 初步实现了对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快速检测。大约十年前, 在笔者开设的《论文写作》课中就专门增加了《计算机、INTERNET与论文写作》一章, 在谈到运用计算机、INTERNET撰写论文应注意的问题时, 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 并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的完善, 在辨别雷同文献方面一定会有所突破, “文抄公”的黑爪就很可能被揪住[1]。现在大多数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对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这一程序设置和操作过程中, 仍存在以下问题: (1) 数据库不完备。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图书数据相对薄弱, 早期文献相对薄弱, 这对人文社科基础学科论文检测影响严重。 (2) 检测不及时全面。由于检测系统使用权等因素, 使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检测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从而影响检测的实际效果。 (3) 检测结果透明度不够。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如本单位形象、领导所指导的学生等, 大多数检测处于密室操作状态, 检测过程和结果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当然, 即使上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也不过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最低或最起码的一步, 但这一步也必须要做好做扎实, 对存在侥幸心理的申请者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

盲评, 或匿名评审, 是过程检查的重要一环, 是论文评阅阶段最关键的程序设置之一。它主要是针对人情风盛行、影响评阅人公正评审而设立的,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本专业专家库选择论文评阅人, 删除被评阅论文作者、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 只留论文主体部分供专家评审。在这一程序设置中, 应注意专家库的范围, 尽量控制在二级学科层次, 但必须尽量涵盖全国;盲评专家的数量应以三位为宜, 这样可以在意见不一致时根据多数意见得出结论;盲评时间要适当提前, 盲评结论应及时反馈给培养单位;盲评结论要明确, 尤其针对是否具备答辩资格给出明确结论。最好针对不同学科, 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盲评是对论文第二层次的把握, 盲评的结论直接影响下一程序的进行。

通讯评审, 特指由培养单位以外的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与盲评不同的是, 通讯评审要有针对性, 所聘专家一定要对提交论文的领域有较深的研究。通讯评审专家可以由培养单位论文指导教师推荐, 本专业负责人确定。通讯评审应在盲评的基础上进行, 重点应集中从更专业的角度发现论文的亮点和不足。校内专家评审, 一般由同专业其他导师进行。由于他们对本单位条件和论文撰写的过程比较熟悉, 一般能更具体地提出论文的亮点和不足。通讯评审和校内专家评审是对论文第三层次的把握, 对进一步提升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意见应及时反馈给论文导师和作者, 以便他们对论文进一步修改润色。

答辩专家评审, 本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程序, 但大多数高校和科研单位把它与通讯评审和校内专家评审相结合。换句话说, 就是由通讯评审和校内评审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即使这样, 笔者认为也不能将两个程序合二为一, 第一次是作为评阅人, 应及时反馈评阅意见;第二次是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再次评阅论文, 是答辩的准备, 更是检查作者是否结合评阅意见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润色。答辩专家的评审意见将在正式的答辩中反馈给作者。

二、预答辩阶段程序设置及对论文质量保证的作用

预答辩是正式答辩的预选和预演, 在整个答辩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保证和提高论文质量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目前博士论文设置预答辩程序的较多, 硕士论文设置预答辩程序的以专业硕士、在职硕士为主, 统招脱产的科学学位硕士论文设置预答辩程序的相对较少。

首先, 要充分认识预答辩对确保和提高论文质量的意义。多所学校博士论文预答辩办法都提到:“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正式答辩之前进行的一次集体指导, 是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 查找博士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帮助博士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2]不少学校要求预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审查, 重点检查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论文工作量、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 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3]。所以预答辩是作者在论文精雕细琢前相关专家对它的一次会诊, 一次集体指导, 重点是查找论文的不足和问题, 目的是帮助作者修改和完善论文。

其次, 要注意预答辩的时间安排。一般来说, 学位论文预答辩应安排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后, 预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正式答辩的时间。我们之所以说预答辩是正式答辩的预选, 主要的意思是预答辩必须给出明确的结论, 该论文是否具备了参加正式答辩的资格。多数学校明确要求预答辩结论应分为:未通过预答辩 (不能如期参加正式答辩) 、经修改后可通过预答辩 (预答辩委员会要明确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论文作者按修改意见要求认真修改后方可如期参加正式答辩) 、通过预答辩。说预答辩是正式答辩的预演, 是指预答辩一定要按正式答辩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答辩过程甚至应超过正式答辩, 因为预答辩要求答辩委员会专家有时间充分阐明自己对论文的看法, 特别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多数培养单位将预答辩安排在论文评阅阶段之前, 但若能安排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盲评之后, 与通讯评审大致相同的时间, 似乎对提高论文质量更有意义。因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盲评重在预选, 与预答辩的第一项功能相近, 结合前两项的结论, 可节省预答辩预选环节的时间, 而预答辩的第二项功能查找论文的不足和问题, 进一步完善论文, 与通讯评审的主要功能是契合度较高, 可以共同作为修改和完善论文的参考, 对提升论文水平很有好处。

最后, 要结合学科特点, 切忌一刀切。很多培养单位预答辩管理办法规定太细太具体, 没有充分发挥学科的作用, 容易导致重形式, 轻实质。预答辩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科的重视程度, 而每个学科又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对预答辩的具体时间安排、预答辩委员会的选择、每篇论文预答辩的时间安排,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 给予学科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非常重要。

三、正式答辩阶段程序设置及对论文质量保证的作用

根据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 组织答辩, 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作出决议[4]。因此, 正式答辩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审查学位论文是否达到了相应学位的基本要求和学术水平, 它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关于正式答辩的程序, 各学位授予单位大多根据相关文件和本单位的实际自行制定。特别是随着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开展、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强化, 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程序设置日趋严密、规范和透明。

正式答辩阶段程序设置的严密周全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基础。这一阶段程序设置要从学位授予及培养单位、申请答辩人、答辩委员会三个角度考虑, 学位授予单位要做到领导重视, 相应管理监督机制健全;学位培养单位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学位授予及培养单位应对申请答辩人严格审核, 确保申请人提交的各项形式要件符合参加答辩的要求, 确实获得答辩资格;答辩委员会遴选应符合有关规定, 既要从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层面考察, 也要有必要的回避, 防止人为因素影响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尽职尽责, 公正严格, 答辩过程要严谨、有序。一定的标准化规范十分必要。

正式答辩全过程的公开透明是保证论文质量、答辩过程严肃公正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要求答辩委员会必须有外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5], 各学位授予单位制定的答辩办法均明确规定答辩必须公开进行, 甚至具体规定了公开方式。如规定提前几天公布答辩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以便广泛吸纳校内外有关人员列席旁听[6]。另外, 答辩办法一般还会规定就答辩过程进行记录, 包括录音、录像、一定的列席旁听及音频、视频、文字材料记录, 既可以防止答辩过程流于形式, 也可以防止由于人际关系而导致对论文给出不公正的结论。

正式答辩应适当突出“议”与“辩”, 这就要求申请人介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提问、申请人答辩、答辩委员会评议, 各环节有必要的联系与互动。具体来说, 申请人介绍论文时要突出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创新, 避免重复性宣读论文 (或论文摘要) , 此时答辩委员会可适当插话, 以便引导申请人更集中介绍论文的相关内容;答辩委员会的提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点考察, 其目的是使论文进一步深入, 提问前的适当说明和评议非常必要, 答辩人可通过追问, 弄清答辩专家的意思;申请人答辩应从完善、提升论文的角度思考和回答所提问题, 应与答辩专家适当互动;答辩委员会评议论文时一般要求其他人员回避, 评议结束后, 应针对每篇论文进行最后点评, 以便申请人有机会对论文进行最后的完善。

总之, 学位论文答辩虽然是研究生教育过程的最后一个小环节, 但这一环节的策划容不得半点马虎,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量的增大, 更要精益求精, 不断改进。在答辩诸环节的实施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调动学生 (实施主体) 的积极性, 但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培养单位均不可放松督促和检查, 而是要不断总结, 不断改进, 不断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 进而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水平。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集中反映, 它标志着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 标志着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环节, 是研究生学习最后阶段的实战演习[7]。那么, 培养单位建立和完善学位论文质量提高机制,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答辩, 是论文的收关、检验阶段, 对申请人、学位授予单位、培养单位意义同样重要, 让我们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 严格执行相关程序, 为全面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从而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共同努力吧!

摘要:学位论文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和检验论文质量最有效的措施。广义的论文答辩程序应包括论文评阅、预答辩、正式答辩三个阶段, 而每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的严谨和有效, 直接影响着对论文质量的检验和把握。只要每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的细节设置做到缜密而透明, 必然会引起学生和指导教师的重视, 从而确保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答辩,学位论文,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7]李春仁等.论文写作新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1:224, 28.

[2]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暂行办法[Z].200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关于实行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的暂行规定[Z].2007.

[3][6]山东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的通知[Z].2007.

上一篇:春节祝福语给朋友下一篇:供电岗位作业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