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修改说明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位论文修改说明(共7篇)

学位论文修改说明 篇1

现在高校对于硕士和博士论文采用的检测系统,是由CNKI开发的。但该软件的具体算法,判定标准,以前一直不清楚,本文是从知网内部工作人员哪里拿到的,揭示了知网反抄袭检测系统的算法,如何判定论文是抄袭,以及如何修改来通过的秘籍。供大家参考: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2、对比库

对比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个人比对库,其他比对库, 部分书籍不在知网库,检测不出抄袭。知网库是国家指定的论文检测对比库,国家指定高校论文检测系统为知网学位论文检测系统,该系统是目前效果最好、范围最广的官方检测系统,所有高校都是知网的检测系统,这是教育部出于全国学术不端公平性考虑而实施的。

3、关于分段和分章出结果

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你学校的目录设置符合知网系统内置的分章判断条件,系统就会按章检测,分章出结果,否则会分段出结果。关于分段或分章主要涉及4 中的阀值。本点提醒,不论是分章还是分段,保持和学校一致即可。

4、引用的能检测出来吗?

有的同学问:“我明明引用了别人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也有的同学问:“我的引用标注了出处,为什么还算抄袭?”首先,引用算不算抄袭,与标注出处没有任何关系,引用能不能检测出来,与系统准不准确也没有关系。所有这些都靠系统的阀值来决定。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3%,以段落(或章节)的字数来计算,单篇文献低于3%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文字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第一章)有10000 字,那么引用A 文献300字(10000 乘以3%=300)以内,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若引用B文献超过300字,那么B文献分布于第一章中的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不管位于第一章何处,即使打断成句子,只要超过20字就会被标注。①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②关于一些同学问引用的为什么也算抄袭,这里主要是因为知网的阀值问题,高于3%的统一算抄袭,也就是说引用于抄袭的临界就在3%之间。一旦你超标,即使你标注了引用也无济于事。所以请同学们注意。我们举例说明:某篇论文第一章有5000 字,那么第一章中,我们就只能引用A文献150 字以下,否则会被系统认为是抄袭。第二章4000 字,那么我们只能引用A 文献120字以下,否则会被系统认为是抄袭。第三章8000 字,第四章7000 字,分别为240 字以下和210 字以下,以此类推。综上所述,引用超标的计算方式是按章计算,这与抄袭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

5、系统对一句话怎么才算抄袭?

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20字单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袭

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4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 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各章)中要达到3%。

引用:

总体来说,我们需要在保证修改后句子通顺的前提下,尽量和原句在字面上保持不同。例1:在看下面一个例句:

3.7.1.2 在透明水杯的清水中放入少量纤维进行搅动,便可以直观地发现纤维呈立体悬浮状乱向分散,且长时间放置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说明合成纤维的质量较好;质量差的纤维经搅动后可能分散,但时隔不久便会上浮为一絮状层。质量差的纤维在混凝土的实际配制过程中多不易均匀分散。

本段完全被标红,修改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打乱顺序,重新组织。

3.7.1.2 将少量纤维放入盛装清水的透明容器中,边搅动边观察纤维变化情况,如果合成纤维质量较好,那么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纤维呈立体悬浮状分散,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若合成纤维质量较差,那么搅动的过程中,纤维可能分散,并且容易上浮形成絮状层。质量差的纤维在混凝土的实际配制过程中多不易均匀分散。

例2:例如下句:

过热故障中的过热与变压器正常运行下的发热是有区别的,正常运行时的其发热源来自于绕组和铁芯,即铜损和铁损,而变压器过热故障是由于受到有效热应力而造成的绝缘加速劣化,它具有中等水平的能量密度。

几乎被标红,说明与相似文献存在重合和高度相似,经过以上方式结合,本句可改为:过热故障中出现的过热容易与变压器正常运行下的发热相混淆,后者是因为其绕组和铁芯会出现铜损和铁损的现象,这是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发热,而变压器过热故障是受到有效热应力造成的绝缘加速劣化。

① 这里所指的300 字是一个大概值,并非临界值。引用的数量越低,就越不容易被检测出来。

② 更新以后的CNKI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将这一阀值调整到了3%,以前是5%,意味着检测系统对引用的要求更加严格,但运用我们后面提到的方法也不是很难。具有中等水平的能力密度。

这样修改几乎可以降低抄袭率一半。

学位论文修改说明 篇2

口服给药的时间可依据时辰药理学来确定: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昼夜节律性, 药物作用强度与时间、体内吸收有定量关系, 食物对药物生物利用度有一定影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多种因素, 因此口服药物通常分为需清晨服用、需晚上服用、需餐前服用、需餐后服用、需舌下含服、首次量加倍等几种类型。而美托洛尔说明书修改后, 并没有将服药时间选择在使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加的餐后, 而是空腹时。这是因为食物中的脂类物质有利于中等脂溶性药物美托洛尔的吸收, 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加。而采用空腹服药, 避免了食物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药物作用强度稳定, 病情得以稳定地控制[1], 不会因为食物造成患者血压、心率的不稳定, 甚至造成靶器官的损害。

由此可见, 适当的药品、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给药时间和适当的给药方式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服药时间不只考虑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还应考虑机体生理、病理节律性变化以及靶器官敏感性的节律等, 从而制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 以便在用药时获得最佳疗效, 减小药物毒副作用。窗口服务的药师都深有体会,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已经不再满足于“每日几次、每次几片”这样简单的交代, 而是希望详细地知道自己何时用药达到的疗效最好, 用药后经过多少时间起效, 效果可持续多长时间, 食物对药效有无影响等。无论医生用药、药师交代还是患者选择非处方药物 (OTC) 类药品进行自我药疗的重要的依据都是药品说明书。于是, 本文以不同药品不同药品说明书或同一药品不同药品说明书中是否注明“服药时间”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仅有少数化学药品说明书上有此项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394份口服药品说明书, 按《新编药物学》药物分类标准, 以说明书中是否注明“服药时间”及“服药时间”在药品说明书不同项中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394份口服药品的说明书中注明“服药时间”的统计

在所收集的394种药物说明书中, 同一种药品, 生产企业不同, 说明书中注明具体的服药时间也不同, 见表1。有的生产企业的说明书中简单地说:“一日几次”, 有的就很具体地表明“饭前、饭后”或“空腹、与食物同服”。如苏州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克洛缓释片, “用法用量”中注明“可以不考虑进餐”、“药代动力学”中注明“可空腹或餐后服用, 但食物可以增加其总吸收量”, 而浙江某药厂生产的则都未注明。以头孢克洛作参照物, 当餐后1 h给药时, 头孢克洛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大于90%;当空腹给药时, 头孢克洛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为头孢克洛的77%。海南某药厂生产的罗红霉素, 注明宜空腹服用, 而大连某药厂生产的则未注明。由于进食可使罗红霉素生物利用度下降一半[2], 故应采用空腹给药。又如, 同是阿奇霉素片,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则注明“可与食物同时服用”, 而常州生产的却未具体注明。因阿奇霉素有胃肠道的副作用, 所以饭后服用可减轻其副作用, 对总的药物浓度没什么影响, 在哪一餐都可以, 也并不影响其作用, 但下一次就要在相同时间服用。有些降血糖药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 所以需要在餐前30 min服用, 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但无锡某药厂未注明餐前, 湖北某药厂未注明餐前多长时间。因此, 对于通用名称相同的药品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作统一规定。

份数 (%)

适当的给药时间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服药时间”项的欠缺、含糊容易造成医生、药师和患者的困惑, 并直接导致用药的不规范, 降低疗效。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科学、真实、一致地管理药品说明书, 斟酌其中的每一个字。保证医生、药师准确无误地指导患者用药, 达到预期效果。

2.2“服药时间”列在394份口服药品说明书不同项中的统计

394份口服药品说明书其中注明“服药时间”的107份说明书中, 有的“服药时间”列在了“用法用量”中, 有的“服药时间”却列在了“注意事项”中, 见表2。有的明确饭前、饭后多长时间, 有的含糊不清。由表2中可以看出, 有的药品生产厂家虽然注明了“服药时间”, 但没有将其统一列在“用法用量”中, 不便于阅读。

份数 (%)

3 讨论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合理用药的关键, 药品说明书的文字表述应当“科学、规范、准确”。其中非处方药说明书还应当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 以便患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规范口服药品说明书[3], 把“服药时间”统一列在“用法用量”项中。“用法用量”项目应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常用的剂量范围, 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的剂量上限, 服药方法、剂量、具体时间, 给药间隔, 疗程及是否受进餐影响和特殊患者人群用药所需的任何剂量调整 (例如, 用于小儿、老年人群, 或患有肾脏或肝脏疾病的患者) 。只有细致、准确、完整的表述, 才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

药品说明书只有以药典为标准, 统一在某项中, 才能保证医务人员交代用药剂量、服法的规范化, 才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药剂人员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认真做好知识更新, 及时了解药品动态十分重要。药房工作平凡、琐碎却又责任重大, 只要我们具备细心、爱心和耐心, 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业务水平,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指导他们合理用药, 就一定能为临床提供高效、优质的药学服务。

摘要:目的 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保证药物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394份口服药品说明书, 按《新编药物学》药物分类标准, 以说明书中是否注明“服药时间”及“服药时间”在药品说明书不同项中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收集的394份各类口服药品说明书中, 注明“服药时间”的共107份, 占总数的27.16%, 未注明“服药时间”及“不受进餐影响”的共287份, 占总数的72.84%。注明“服药时间”的107份中, “服药时间”列在“用法用量”中的共72份, 占总数的27.16%;“服药时间”列在“注意事项”中的共35份, 占总数的32.71%。结论 药品说明书应以药典为标准, 将“服药时间”统一在某项中, 才能保证医务人员交代用药剂量、服法的规范化, 才能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

关键词:药品说明书,服药时间,合理用药,生物利用度

参考文献

[1]徐燕馕.修改后的美托洛尔说明书给予的启示[J].药物与临床, 2008, 3 (1) :344.

[2]金祝萍.口服药品说明书中“服药时间”项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师, 2008, 11 (7) :868-869.

学位论文修改说明 篇3

我受主任会议委托,现就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作如下说明:

一、修改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

立法是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将国家意志制度化、法律化,创制法律规则的重要政治活动。通过立法规范立法活动,是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自2001年施行以来,对于规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动,完善地方立法程序,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社会各方对提高立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一些规定需要修改完善,我省十多年地方立法实践积累的经验需要总结提升;随着我省设区的市立法工作逐步推开,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工作也需相应规范。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规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动,完善立法程序,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根据新修改的立法法对我省地方立法条例作出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条例修改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更好地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两富”浙江、“两美”浙江和法治浙江建设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在条例的修改工作中,注意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三个决定的相关精神以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改革举措,体现到条例修改中,做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二是贯彻实施立法法。根据立法法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我省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废止的相关规定。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地方立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作出修改。四是体现地方特色。总结我省条例施行以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我省地方立法实践中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成功经验,通过修改条例予以固化。五是处理好与其他地方性法规的关系,包括处理好与《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的关系。

二、修改的过程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成立条例修改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4月,起草小组在学习研究新修改的立法法基础上,着手条例的修改准备工作,收集各方面意见,梳理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之后,着手起草《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的决定(草案)》,并将决定草案发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和11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9月1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宁波召开条例修改专题座谈会,听取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台州等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及宁波市政府法制办负责人的意见。在认真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对决定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9月2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座谈会,就决定草案进一步听取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等各方面的意见。9月10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决定草案进行了逐条讨论。9月14日上午,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

三、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为此,建议在总则立法目的中增加“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一句,并在第二章增加一条规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省的地方性法规设定的部分规定。”(决定草案第一条、第五条)

(二)关于条例适用范围。条例第二条对适用范围作了规定。我省11个设区的市都已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了提升全省立法整体水平,建议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将该条修改为:“省和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政府规章,以及其他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决定草案第二条)

(三)关于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此,建议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和我省实际,补充完善以下内容:一是规定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发挥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强化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库、年度立法计划的统筹功能和督促落实程序。三是改进法规草案起草机制,明确规定法规一般由提案人组织起草小组进行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规草案可以由省人大有关专委或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省人大有关专委、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当提前参与有关方面的法规草案起草工作。四是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增加规定:编制立法调研项目库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起草法规草案可以邀请代表参与,常委会审议法规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代表意见、邀请代表列席会议,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立法调研应当按照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立法工作机制的要求,邀请有关代表全程参与调研,必要时组织有关代表赴代表联络站听取群众意见。(决定草案第四条、第八条至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

(四)关于完善立法程序。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对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建议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和我省实际,补充完善以下内容:一是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开展立法协商,完善条例有关立法公开征求意见、立法论证、立法听证等制度规定。二是健全审议和表决机制,改进法规审议各个环节工作机制,增加规定单独表决和“打包”表决制度。三是增加法规通过前评估、法规清理、制定配套规定、立法后评估等制度。四是完善法规公布机制,规定除传统的人大常委会公报和《浙江日报》外,法规公布后应当在浙江人大网上刊载,以方便法规的查询使用。(决定草案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至第三十五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五)关于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批准。条例第五章对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的批准作了规定。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议将第五章章名修改为“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和批准”,将附则中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一条有关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立法程序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定合并修改为第六十一条,将其中的“较大的市”修改为“设区的市”,同时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草案征求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对报批地方性法规的审查标准等规定作了修改完善。(决定草案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五条)

(六)关于政府规章备案审查。条例第七章对政府规章的备案和审查作了规定。考虑到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已专门制定《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有关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可以按照此规定执行,为此,建议删去第七章,并增加衔接性规定:“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备案审查,依照《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执行。”(决定草案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考虑到立法条例是由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这次修改内容比较重大,修改条文比较多,因此,建议在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作进一步的调研、论证和修改,再提请下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形成提交人代会的法规案,由常委会提请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关于干部学历学位认定问题说明 篇4

发表日期:2004年6月3日

做好干部学历、学位的认定、填写、变更和材料归档工作 , 涉 及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的切身利益 , 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严肃 性。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 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 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省委办公厅、省政 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关于干部 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 , 根据党和国家 , 中 央组织部、教育部等有关学历、学位教育的政策规定和干部学 历、学位认定、填写的要求 , 现结合我省实际 , 就干部学历、学位

认定、填写、变更等问题作以下说明

一、学历、学位的认定

1.学历是指一个人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 , 以

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 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我国国民 教育系列学历主要有国民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段以及由国家教 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培 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等所颁发 的学历证书;通过自学考试、由国务院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高 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证书;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 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在党校、军事院校中就 读的学生所取得的毕业证书;经教育部批准试点的颁发的远程(网络)教育毕业证书 , 以及符合国家教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实行统一制作 和管理的通知》(教学〈 1995 〉 2 号)文件精神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民教育学历的明显的标志是学历证书加盖有相应教育部门的 钢印 o

2.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 标准的学术称号。学位包括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 种。学位授予单位以及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 委员会提出 ,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学士学位 , 由国务院授权高等 学校授予 , 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 机构授予。

3.认定干部的学历、学位 , 必须要有各种学历、学位相应的 入学考试成绩、学生登记表、考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 记表(鉴定表)、毕业证书;外语水平或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论文 答辩评审、学位证书等 , 进行相互印证。

4.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认定 , 属 2001 年以后的学历证书 , 可直接在中国大学生网上进行查询 :2000 年以前的学历证书 , 向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查询 , 并由该中 心出具《中国高等教育学历查询报告》。其中 1994 年至 2000 年 学历证书的式样等 , 可查阅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印的《高等教 育学历问题咨询手册》插页 , 进行对照认定。

5.学位证书的认定 , 方式主要有两种 : 一是根据学位获得者 所提供的查询网址和查询电话进行查询;二是将有关材料寄到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查询 o

各种学历或学位证书 , 除按上述途径进行查询认定外 , 还可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学历或学位证书发放、格式和印制的不同特点 , 进行综合鉴别认定。

6.中等教育学历证书 o 普通中专学历证书 ,1986 年以前 ,由国家批准成立、取得招生资格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 按有关规 定颁发普通中专学历证书。1987 年起实行学历证书验印制度 , 普通中专学历证书由省教委验印 , 中师学历证书由市(地)教委 验印。

职业中专学历证书 ,1990 年以前由省教委统一验印 , 自 1991 年起市(地)属以下职业中专的学历证书由市(地)教委验 印 , 省属职业中专及有关高校、省属普通中专举办的职业中专学 历证书 , 仍由省教委统一验印。

成人中专学历证书 ,2001 年秋季以前由省教育厅统一验 印 , 冬季起市属以下成人中专的学历证书由市教育局(成人教育 局)验印 , 省属成人中专及有关高校、省属普通中专举办的成人 中专学历证书 , 仍由省教育厅统一验印。各类职工中专学历证 书 ,1997 年 1 月以前由省职工教育办公室验印 , 夏季开始 , 纳入 省教育厅统一管理。

7.普通高等教育专、本科学历证书。1993 年以前 , 全国高 等教育毕业证书的管理方式不尽一致 , 部分省(市、自治区)和部

委对其所属高校的毕业证书统一印制或管理 , 部分则由高校自

行印制或管理。我省省属高校自恢复高考至 1985 年 , 均由学校 颁发学历证书;1986 年至 1993 年 , 由省教委在学历证书上加盖 钢印 o 1994 年至 1999 年 , 全国普通高校的学历证书内芯均由

国家教委(教育部)统一印制、统一编号 , 有防伪标记 , 各省教委不验 印;2 ∞ 0 年起 , 教育部开始建立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 不 再统一印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内芯 , 改由高等学校自行印制 , 但必 须进行电子注册(在北京、天津、辽宁、湖北、重庆试点 , 其他省市高 等学校仍使用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学历证书内芯);2 ω 1 年起 , 全国实 行各类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8.成人高等教育专、本科学历证书 o 自恢复成人高等学历 教育以来 ,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含管理干部学院、职工高等学 校、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干部专修科等)颁发成人高等教育学 历证书 , 均加盖省教委钢印。1986 年至 1992 年 , 经国家教委批 准的各种成人高校(含管理干部学院、职工高等学校、独立设置 的函授学院、干部专修科和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夜大 学等)颁发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1987 年至 1992 年 , 经国 家教委批准 , 具有举办成人高等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和省市(地)教育学院颁发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 , 均由省教 委统一印制并加盖省教委钢印(部委属普通高校、广播电视大学 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由学校验印)。1993 年至 1998 年 , 使用国 家教委统一印制的学历证书 , 加盖 “ 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高等教 育证书专用章 ” 钢印(山东代码 :15);1999 年开始 , 使用教育部 统一制作的学历证书 , 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加盖

“ ××省(市、自治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专用章 ” 钢印(2000

年北京、天津、辽宁、湖北、重庆试点电子注册);2001 年起 , 实行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证书由各省(市、自治区)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印制并验印 ,2001 年起 , 实行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D、研究生学历证书 o 1994 年以前的研究生学历证书 , 由学 校根据国家教委规定的统一标准印制 , 加盖学校钢印、印章和校 长印章;1994 年秋季至 2000 年 , 证书封皮及内芯由国家教委(教育部)统一印制、编号(但式样、使用年限等有所不同), 由省(市、自治区)教委(教育厅)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审核发证。

1994 年以后 , 研究生学历证书分为博士、硕士、研究生班(1996

年 1 月 1 日起全国取消了研究生班学历证书)毕业证书和博士、硕士结业证书 o 2000 年北京、天津、辽宁、湖北、重庆试点电子 注册 ,2001 年起 , 证书改由高校自行印制 , 实行学历证书电子注

册制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非 学历教育教学形式 , 不得认定学历。

10.党校学习学历证书。在党校学习获得的学历分为两类 , 一类为 “ 党校学历 ”, 另一类为国民教育学历。

中央党校的 “ 党校学历 ” 班次有 : 培训部自 1983 年至 1989

年举办的二年制、三年制干部培训班(共 4 期), 毕业时确定为中 央党校研究生班学历;进修部于 1983 年至 1985 年举办的二年 制文化进修班(仅 1 期), 毕业时授予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研究生

院于 1993 年试办、1994 年正式举办的在职研究生班次(学制 3

年 , 报考条件是 “ 处级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党员干部 ”, 主要 从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毕业学员和进修班毕业学员中招生 , 实行导师制;1995 年开始在北京和京外少数省市招生 , 实行教 学班制);函授学院举办的中央党校函授学历班次(分为四类 ,一 是招收具有高中文凭和三年以上工龄的党员的函授大专班 , 二 是招收有大专文凭和两年以上工龄的党员干部的函授普通本科 班 , 三是招收有大专文凭的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本科班 , 四是在职 研究生班 , 其中甲班招收省部级领导干部 , 普通班招收有大学本 科文凭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山东省委党校的 “ 党校学历 ” 班次有 : 省委党校 1980 年以来 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脱产大专、本科、研究生班(研究班);1985 年以来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函授(业余)大专、本科、研 究生班;1992 年至 1995 年省委党校举办的专业证书续读大专 班 , 学历证书由 “ 山东省干部教育验印专用章 ”(钢印)验印 o 1984 年以来市(地)委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大专班 , 学历 证书由 “ 山东省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或 “ 山东省干部 教育验印专用章 ”(钢印)验印。

党校国民教育学历是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 纳入国家

招生计划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在党校就读的学生所取得的和国国徽 , 下部分别印有 “ 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 ” 字样;学 位证书内页左下角采用无色油墨暗印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 室印制 ” 字样 , 可在验钞机荧光灯照射下显现。博士学位证书内 部环衬为淡黄色绞子糊禄 , 内芯左侧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和 “ 博士学位证书 ” 字样 , 右侧烫金方框内以黄色底纹衬托有关 文字 , 右上角有粘贴照片的方框;硕士学位证书内部为印金环 衬 , 内页左侧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 右侧烫金方框内以谈蓝 色底纹衬托有关文学 , 右上角有粘贴照片的方框;学士学位证书 内页按学位授予对象分为 “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 ”、“ 成人高 等教育本科毕业生 ” 等 , 右侧金框内以淡黄色底纹衬托有关文 字 , 右上角有粘贴照片的方框。

15.在军队院校取得的学历、学位 , 按照国家教委、总参谋 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实 行统一制作和管理的通知》(教学〈 1995 〉 2 号)等文件精神认定。

16.在国外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大学专科以上(含大专)学历、学位证书和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 证书的认证 , 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进行评估 认证。

17.申请国外学历、学位的认证 , 须出具以下原始材料 : 本人 护照 , 所获国外学历、学位证书 , 国外学习成绩单 , 出国前最后学 历证书及其他相关材料 , 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 员证明 o 申请中外合作办学学位认证 , 须出具以下原始

材料 : 所 获国外学位证书、国外学习成绩单、合作办学中方机构背景资 料、合作办学双方合作协议副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 批准当期合作办学的批文复印件(加盖学校公章)、当期合作办 学学生名单并注明第几期及学生入校、毕业时间 o 由地方省级 教育部门批准的硕士以下合作办学项目 , 除提交上述材料外 , 还需提交合作办学外方机构背景材料及我驻当地使馆教育(文化)学历。山东省委党校按照鲁组〔 1984 〕 38 号、(86)组通字 12 号 文招生的理论班为国民教育学历。

11.省有关院校干部学业证书班证书 o 1993 年至 1997 年 , 凡按照省委组织部

〔 1993 〕组通字 6 号文件精神 , 纳入省干部教 育工作领导小组招生计划、在省内有关高校、干部院校举办的学 制二年以上的班次 , 修业期满 , 成绩合格 , 证书经 “ 山东省干部教 育验印专用章 ”(钢印)验印 , 在省内享受国民教育同等学历有关 待遇。

12.我国自 198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 条例》。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 由国务 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学位不等同于学历 , 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其学历仍为原学历。1997 年 9 月 20 日以后 , 同等学历、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必须已获 得学士学位 , 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同等学 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者 , 除必须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外 , 还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o

13.我国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的 , 分以下几种情况 :1981 年至 1984 年 , 学士学位证书单独颁 发;1985 年至 1990 年 , 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生 , 学位证书与毕 业证书合一 , 除原毕业证书已有项目外 , 在 “ 准予毕业 ” 之后 , 加 印 “ 经审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 , 授予××学士 学位 ” 字样 , 只盖校印、钢印和校(院)长印章 , 不再加盖学位评定 委员会主任章;自 1991 年 9 月起 , 恢复学士学位证书与毕业证 书分开制发制度 , 已印制的合一证书仍可作毕业证书 , 使用完后 即换单一毕业证书。

14.自 1998 年起 , 使用新的学位证书 o 封面颜色不同 , 博士

为紫红色、硕士为藏蓝色、学士为墨绿色 , 上部印有中华人民共处开具的对合作办学外方机构资格认证书。复印件须经用人单 位(县、团级以上)或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 经办人签字并加盖 公章。未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或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所 颁发的国外学位证书 , 未经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硕士学 位以下(不含硕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的国外学历、学 位证书 , 函授取得的国外学历、学位证书 , 外语补习和攻读其他 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结业证书 , 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 的研究经历证明 , 非学术性国外荣誉称号或学位证书 , 不在认证 受理之列 o

二、学历、学位的填写

18.中组部新修订的干部任免表格中 ,“ 学历学位 ” 栏分为

“ 全日制教育 ” 和 “ 在职教育 ” 两栏。“ 全日制教育 ” 栏填写通过全

日制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 :“ 在职教育 ” 栏填写以其他学习方式 获得的最高学历 , 分别接受过全日制和在职教育的应分别填写。“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 ” 栏应填写与学历相对应的毕业院校、系及 专业。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 , 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 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 , 以各级党校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不能随意填写 “ 相当××

学力 ”。

19.在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接受全日制教育毕业的 , 在 “ 全日制教育 ” 栏按实际情况填写 “ 大专(大学、研究生)”;有学 位的 , 在同一栏中同时填写 “ ××学士(硕士、博士)”。

1970-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 ,在 “ 全日制教育 ” 栏中填写 “ 大学普通班 ”。

20.在自考、电大、职大、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等脱产学习并毕业 , 同时获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学历 , 在 “ 全日制 教育 ” 栏中填写 “ 大专(大学)”;在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不脱产学习, 通过规定科目考试并获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学历 , 在 “ 在职教育 ” 栏中填写 “ 大专(大学、研究生)”。

21.在党校学习获得的国民教育学 , 历 , 通过全日制学习获得 的 , 在 “ 全日制教育 ” 栏中填写 “ 大专(大学、研究生)”;通过在职 学习获得的 , 在 “ 在职教育 ” 栏填写 “ 大专(大学、研究生)”。在党 校学习获得的 “ 党校学历 ”, 均填入 “ 在职教育 ” 栏 , 并在大专、大 学、研究生前加注 “ 中央(省、市委)党校 ” 字样。22.1993 年至 1997 年 , 凡按照省委组织部〔 1993 〕组通字 6

号文件精神 , 纳入省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招生计划 , 在省内 有关高校、干部院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班次 , 修业期满 , 成 绩合格 , 学业证书经 “ 山东省干部教育验印专用章 ”(钢印)验印 者 , 均填入 “ 在职教育 ” 栏 , 并在大专、大学前加注 “ 省业余 ” 字样。

23.中专学历 , 分别 “ 全日制教育 ” 或 “ 在职教育 ” 如实填写。

24.高中及高中以下全日制教育的学历 , 均填入 “ 全日制教

育 ” 栏 ,“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 ” 栏不填写。

25.凡接受上述教育结业或肆业的 , 应注明 “ 结业 ” 或 “ 肆

业 ”, 如 “ 大专(大学、研究生)结业(肆业)等。

26.获得学历同时也获得学位的 , 应同时填写。获得学历但 没有学位或以同等学力攻读并获得学位的 , 按实际获得的学历 或学位如实填写。接受 ” 全日制教育 “ 和 ” 在职教育 “ 分别获得的 学历和学位 , 应在 ” 全日制教育 “ 和 ” 在职教育 “ 栏中分别填写其 最高学历、学位。

27.对其他干部表格中 ” 学历学位 " 栏的填写 , 在中央有关部

门没有作出修订前 , 暂不作要求。

三、学历、学位的变更

28.凡变更学历或学位的 , 首先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

要求向干部主管业务部门报送入学考试、学习成绩、毕业鉴定、毕业证书;外语水平或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论文答辩评审、学位 证书等有关材料 , 由干部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对材料进行鉴定 , 对 毕业学校及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进行审查 , 经集体研究并报经 分管理领导同意后予以承认。

29.对干部学历、学位的变更必须实事求是 , 严肃认真。因 工作变动、职务调整等干部主管部门发生变化的 , 新的干部主管 业务部门要认真审核干部档案 , 凡学历、学位变更不符合政策规 定的 , 不予承认。

30.干部变更学历、学位 , 出具材料有疑问需向有关教育部 门进行认证的 , 应首先征求干部本人意见。本人同意进行认证 的 , 干部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向有关教育部门认证 , 认证结果及时 通知干部本人;本人不同意认证的 , 不得承认其学历、学位。

四、学历、学位有关材料的归档等

31.按有关规定要求 , 需归档的材料为 : 学生(学员)登记表、考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鉴定表 , 学历证明书 , 授予学位的材料(论文摘要和评审意见、学位授予通知)等。

32.本说明由省委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备注 : 有关学历、学位认证查询单位地址及电话.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市海

淀区中关村商大街 9 号理工科技大厦 306 室 , 邮编 100081, 电 话 010-68914154 或 689141550

2.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 北京清华大学科技园 学研大厦 A201 室 , 邮编 100084, 电话 010-62780580 或 627735750

3.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 :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邮编100083,电话010-82301008

学位论文修改说明 篇5

河南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学位认证申请说明

(2009年9月更新)

一、只受理省内学位授予单位颁发学位证书的认证

1、我办开展省内学位授予单位颁发的国民教育序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的认证工作。

2、认证申请人本人或委托他人到省学位办提出认证申请(省学位办联系方式附后),需一并提交的材料包括:

①学历认证报告单原件(学历认证由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负责,联系方式附后)。同等学力或在职专业学位获得的硕士、博士学位证书不需提交学历认证报告单。

②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③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④《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登记表》(一式两份,可在我办网站上下载)。

3、每周四受理学位认证。

4、省学位办进行核查,20日内出具认证结果,并联系申请人邮寄或当面反馈学位认证报告。

二、不受理以下学位证书的认证

1、省外学位授予单位颁发的学位证书

受全国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备案)工作技术性限制,我办不受理认证省外学位授予单位颁发学位证书的申请。获得省外学位授予单位(包括军队院校、党校)学位者申请学位认证,可通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认证(联系方式附后)。

2、境外(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 我办不受理认证境外(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的认证申请。上述学位证书(高等教育文凭)的认证,可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联系方式附后)。

附:

河南省学位办联系方式:

地址:郑州市农业路东41号,投

学历认证咨联系方式:

地点:郑州市农业路与经一路资大厦 713房间。

电话:0371—69691783。

网址:http://xwb.haedu.gov.cn

交叉口西北角,报业大厦23楼。

电话:0371—65796015。网址:

http://hnbys.haedu.gov.cn/xlrz/index1.html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系方心认证处联系方式: 式: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同方科技广场B—1819。号。

论文修改说明 篇6

1.工作量表数量和单位前后顺序不对。修改:调整前后顺序。2.参考文献格式与正文不统一。

修改:统一了格式,在正文标注了序号。3.正文中野外记录资料引用格式不规范。修改:进行总结概括,并调整格式与正文一致。4.图2-4缺少图例和比例尺。

修改:重新调整,增加图例和比例尺。5.局部排版不美观。

修改:调整部分正文和图片的相关顺序。6.摘要关键词字体不规范。修改:进行了字体调整。

学位论文修改说明 篇7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修改情况作如下说明:

按照省政府有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要求,省法制办再次组织对现行涉及行政审批规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作了清理。期间,书面征求了11个市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并与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作了专门沟通。经反复研究,《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设定的疫木调出松材线虫病发生区许可等10项行政许可拟予取消或调整,并按立法程序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修改法规。据此,起草了《关于修改〈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经省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一、关于取消疫木调出松材线虫病发生区许可。疫木调出松材线虫病发生区许可是《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第十二条设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木材运输需要办理木材运输证,疫木运输同样需要办理,同时考虑到2014年国家林业局印发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对疫木的调运管理作了具体规定,我省没有必要另设许可。为此,草案对条例第十二条作了相应修改。

二、关于取消外省蚕品种引进许可。外省蚕品种引进许可是《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第十条设定的。这些年,这项许可未曾实施。从实际需要来看,引进外省审定通过的蚕品种,本身就要求在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区域试养,试养不适应的不得推广,没有必要再作许可。为此,草案对条例第十条作了相应修改。

三、关于调整蚕种生产、经营前置性许可为非前置性许可。蚕种生产、经营前置性许可是《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根据国家有关商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即实行先照后证),草案对这一规定作了相应修改,将其调整为非前置性许可。同时修改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将其审批权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放至设区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四、关于调整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的先行验收为同步验收。《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档案,在建设项目、研究成果竣工验收或者鉴定以前,应当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机关档案机构先行验收合格。对此,实践中一直有争议,不少意见认为至多进行同步验收即可。从目前来看,也与严格控制前置性审批的改革精神不相符合。为此,草案对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作了相应修改,对有关档案将不再进行先行验收,而与相关的竣工验收、鉴定同步进行验收。

五、关于取消结建人防工程专项验收。结建人防工程专项验收是《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设定的,这一制度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人防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不相符合。从实践来看,我省除个别城市外,均已由建设单位验收,然后报人防部门备案,没有必要再设这项许可。为此,草案对办法第十七条作了相应修改。

六、关于取消公用人防工程使用许可。公用人防工程使用许可是《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九条设定的。从实践来看,“公用”、“单位”人防工程难以严格区分。一般认为,公用人防工程是指人防部门利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国家所有的工程,而人防部门使用公用人防工程,无需自我批准;如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其性质属于国有资产出租,按合同约定处理即可,没有必要再设这项许可。但为加强使用和维护管理,有必要实行登记,落实使用和维护责任。据此,草案对办法第十九条作相应修改。

七、关于取消人防通信、警报设施拆除许可。人防通信、警报设施拆除许可是《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设定的。从实际情况看,人防通信、警报设施由人防部门组织安装,费用也由人防部门列支,除具有战备属性、特殊安装要求外,与民用设施并无区别。拆除这些设施可按民事合同行为处理,没有必要再设这项许可。为此,草案对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作了相应修改,并将其条文顺序调整为第二十八条。

八、关于取消工程建设项目不招标核准。工程建设项目不招标核准是《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设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对不招标的情形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对不招标的情形作了补充规定,但均未设置行政许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精神,为保持与上位法一致,不宜再保留工程建设项目不招标核准。为此,草案删除了《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第十条规定。

九、关于取消新建供热锅炉审批。新建供热锅炉审批是《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设定的。从这些年的管理实践来看,以禁止新建为主,审批不多。为进一步推动集中统一供热、节约能源,有必要取消这项审批,禁止新建供热锅炉;对确因特殊工艺需要而建的供热锅炉,则通过加强事后监管来实施管理。为此,草案对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作了相应修改。

十、关于取消安全生产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许可。安全生产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许可是《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二条设定的,没有上位法依据,没有必要再设这项许可。为此,草案删除了《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二条中的“咨询”规定。

此外,草案还作了以下修改:

一是根据国务院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或调整情况,对相关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作了相应修改。如删除《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二十五条有关非国有档案赠送审批规定;删除《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二条有关安全培训机构资格许可的规定。

二是对相关地方性法规与法律、法规规定明显不相符合的内容作了相应修改。如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对《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有关暂扣措施规定作了修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对《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和第五十八条有关法律责任规定作了修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有关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竣工投入生产和使用前的验收审批的规定作了修改。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作了相应修改。如《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的国家机关档案机构设置报备制度、第二十五条规定的非国有档案交换、出卖报批应当提前一个月的规定,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必要性不大,草案作了删除。

上一篇:成人高考数学复习方法下一篇:班级口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