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共12篇)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1

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2课《展开与折叠》内容,通过巧用工程智慧片操作,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探究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数学的三种重要方法,而实践活动是培养我们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只要通过自己主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就能使之“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提高思维能力。首先创设礼品盒的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自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搭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桥梁;最后通过辨析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空间观念。

设计理念:

本课采用“启发,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总结和归纳—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借助益智器材——工程智慧片中的正方形,让学生亲自感知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不同形式。采用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寻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发挥教师的指导、帮助的作用,适当予以点拨。

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中的第2课内容,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一练”的目的是通过想像、动手操作进行尝试,强化长方体、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低年级已学过正方体,并且生活中抽象成的物品比比皆是(如魔方等等),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五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欲,加上由于我校开设有益智数学课,有工程智慧片这些益智器材,所以我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创新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2、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能运用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图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情感态度:

1、通过合作活动,树立学生与他人合作劳动的观念,获得集体合作成果的愉悦情感;

2、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

1、《展开与折叠》PPT课件。

2、工程智慧片若干。教学重点:

利用工程智慧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探究正方体相对的面在不同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正方体和长方体平面展开图的类型和规律。教学准备:

1、课前给每组同桌两人准备6片正方形工程智慧片,一张方格子纸。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教学过程:

(一)活动复习:我们前面学习了正方体的特征。谁借助模型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指名学生说说,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礼物,使用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漂亮的正方体形状包装盒(如:魔方的包装盒)。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漂亮的包装盒是怎样制作的呢? 师提出: 把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使它铺成一个平面。动画展示包装盒的制作过程。

师小结:像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正方体的展开图。设计意图:

1、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进入课堂。

2、让学生从感观上体会立体图形与其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三)自主探索正方体展开图,总结规律

1、小组合作探究:巧用工程智慧片,探究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用工程智慧片做成的正方体,按不同的方式展开。首先是各自独立完成,再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且带着以下的问题进行思考:

(1)、观察正方体展开图,说一说哪两个面是相对的,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有什么规律?

(2)、观察小组里的正方体展开图有多少种形式?小组讨论这些展开图可以分为几类?按什么分的?(教师从旁点拨。)设计意图:

1、开门见山,点出学习目的。

2、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进行操作。

2、汇报展示:经过5分钟的操作、讨论后,请小组代表到讲台前来,站成一排,把成果展示出来,同学们进行比较,查漏补缺,尽量找全正方体的展开图。

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你手中的图形经过旋转、翻转后与其他同学手中的图形相同,则视为同一种展开图,按上台的先后顺序,请后者回座位。

(2)如果你感觉你手中的图形与某位同学的开展图是一个系列,请你们站在一起。(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分类站队)

看来正方体的展开图有这么多种形式。其实,经过有心的数学家研究发现:正方形共有以下11种展开图。

(如果学生发现的开展图不全,教师可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其它形式的展开图补全)

3、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类:1—4—1类型,共有6种:

第二类:2—3—1类型,共3种。

第三类:2—2—

2、3—3类型,各1种。

4、同伴合作:把每一种展开图重新折叠成正方体,并讨论:正方体中相对的面在展开图中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

小组讨论,组与组之间代表共同补充式发言。

师生共同得出规律:同一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是不一样的。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一定只隔一个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可以隔着一些面。

5、课件演示:正方体展开图及特征口诀,将工程智慧片实物演示转化为图形演示。并提问:观察这11种情况,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相互合作、分析讲解、引导归纳:形如1-4-1,2-3-1,2-2-2,3-3这样的展开图一定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一定能拼成正方体)。

第一种:“中间四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简称“1—4—1型”

第二种:“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 ”简称“2—3—1型”

第三种:“两两相连各错一”简称“2—2—2”型;“三个两排一对齐”简称“3—3”型

设计意图: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思维能力。

2、用语言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规律。

6、应用到长方体展开图:

下面是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分别说出与1号、2号、3号面相对的各是几号面?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的图1试一试。

方法归纳:对于1—4—1型,相隔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是相对面。其它形式可运用平移法转化成1—4—4型。

7、牛刀小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15“练一练”第2题: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手中的工程智慧片试一试。

8、更上一层楼

思维训练:下图的6号正方形摆在左图的什么位置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正方体的展开图?

设计意图:

1、应用知识由浅入深,适合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水平。

2、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

(四)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今天通过我们的探索懂得了这么多少知识,我们可以辨别包装盒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了吧?请你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上 面哪个盒子的展开图?想一想。连一连。

2、课后“练一练”第3题: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1)让学生先观察,再想一想,利用附页2中的图1自己试一试。(2)如果不动手折只用眼睛观察能不能做出判断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找相对的面,相对的面一定不相邻,从而排除错误答案,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收获与小结:

(PPT最后一张,轻音乐中)这节课你经历了什么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悟吗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关注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感受。)小结:正方体表面展开图一四一有6种,二三一有3种,二二二与三三各1种,共11种。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一定只隔一个面。展开图找相对面的方法在长方体展开图中同样适用。

(六)课后延伸: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2

苏科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学习内容是“走进图形世界”.教科书从引言开始安排了大量而又丰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通过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数学变换思想;从学生周围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地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和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本节安排了数学实验室:将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

二、情景描述

1. 教师的准备

课本数学实验室给出了一个问题的情景:将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如图1与图2所示的图形吗?你能得到哪些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请与同学交流.

此题设计了两问,第一问:直接按所示平面图形展开,但要准确地对正方体沿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这就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第二问:你能得到哪些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此问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备课中做了充分的准备.

(1)提前设想各种展开图.

思路1: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思路2:让学生课前准备大小相同的6个正方形纸片.

(2)循序渐进,分步突破难点.

步骤1:把一个面沿棱展开需要剪几刀;

步骤2:如何按照图1与图2所示的平面图把正方体纸盒展开;

步骤3:激发学生讨论,我们如何沿棱剪,有哪些策略.

(3)思想方法分析.

思想1:对题目本身要突出分类数学思想,怎样分类,才能正确把正方体展开;

思想2:对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通过6张纸片不同的摆放能否折叠成正方体的逆向思考,这样更利于学生接受,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异彩纷呈的课堂

师:我出示事先准备的正方体纸盒,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纸盒,如何沿棱剪开成如图3所示的图形呢?

生,:沿棱2→3→4→11→6→5→7,2→3→4→10→11→7→7将正方体剪开.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正方体的展开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2:从刚才的正方体的展开图中能知道3排,上下各一个正方形,恰好是正方体的上下面,中间有4个正方形,恰好是正方体的前、后、左、右.

师:很好,同学们是不是排成3排,上下各一个正方形,中间有4个正方形,就是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呢?要验证这一结论,也就是看它们能不能把它折叠成正方体.同学们能试一试吗?

生3: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师:像这样的排成3排,上下各一个正方形,中间有4个正方形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多少呢?谁知道几种就到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的参与意识很浓,都愿意展示自己,可能画出很多种,我和同学们一起排除重复图形.

生4:有6种(如图4~图9).

师:刚才我们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我们把它叫做“一四一”型.从刚才我们的操作过程以及图3的第二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你们又能得到哪些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呢?

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都愿意展示自己.我这时,在课堂上巡视,强调注意方法,积极引导他们.

师:当上面的一个正方形在第一排第1个位置时,另外两个正方形如何放置,就能折叠成正方体?当上面的一个正方形在第一排第2位置时呢?

生:有3种(如图10~图12).

师:同学们仿造上面的叫法,它是什么型呢?

生6:“二三一”(或一三二)型,中间3个作侧面,上(或下)边2个那行,相连的正方形作底面,不相连的再下折作另一个侧面,共3种.

师:如果展开图是3排,每排2个正方形,则它的展开图是什么呢?同学们试—试.

生7:“二二二”型,成阶梯状(如图13).

师:上面的展开图都是3排,如果展开图是2排,则它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同学们试一试.

生8:可以折叠成正方体,它是“三三”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如图14).

师:非常不错!你们的表现令老师很开心.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认真思考,就正方体的展开图,你们给出了11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分类、转化数学思想,同学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达到了人人做数学.

三、分析与讨论

反思这个教学片段,在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之间,学生动手操作,惊喜不断,带给我许多思考与启发.

1. 精心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如果在备课中不能对正方体的展开图分类作好设想,那么课堂上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和数学方法的更深挖掘.只有从每一节课做起,认真分析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把一个问题的解决上升为对一类问题的解决.

2. 注重目标的差别化

注重问题的解决,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对正方体的展开图,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能想到和掌握的方法一定是不同的;问题的解决不是指答案的得到,而是指向方法的提炼与思维的形成;所以在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才需要寻求解决策略的多样性,这样既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更好地拓广思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3. 注重学生的动手参与

如果把本节课的难点的突破定位于学生被动的听懂,不需要动手操作,那样做的话,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有深入地思考过程,更不会有这么高的参与热情,在操作过程中得到的启迪与顿悟,是老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的.

4. 教师与学生要努力成为数学学习的共同体

在本片断中,教师只是课堂问题的激发者、有序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多角度思考的促进者,并且从学生的解决策略中补充完善了自己备课中的不足,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异彩纷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千变万化的学情都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形成“师生共同体”,还有待于教师的长期努力.

四、案例评析

首先,数学思想方法中,最重要的是那些简单朴素的思想方法.本例中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得到11种正方体的展开图,实际上包含了转化的常用的数学思想,从中折射出的正是通性通法的无穷魅力.

浅谈《展开与折叠》 篇3

在实际授课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的时候,空间想象力很薄弱,紧紧靠着课堂上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动手操作基本上流于形式,课后练习出错率高,找不出展开后的正方体相对的面,课标要求基本上达不到。对于这个问题,我尝试着让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先大量动手,交流总结,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在进行教学,效果显著。

一、动手实践,尝试探究

在进行此课的前一个单元,我请学生每人回家做若干个小正方体,并且沿着棱将正方体剪开,将正方体的展开图画下来,比比谁画的多。过几天利用早读时间在班里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图,请展开图多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此时有的同学发现正方体剪开时容易有重复的剪法,个别画得比较多的学生发现,用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往回还原正方体比较容易,老师请所有同学回家后尝试把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还原的过程中,培养其空间思维能力。

二、交流汇报,总结成果

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我请大家带着自己的展开图和一个正方体。“课前同学们已经在家里剪过了正方体,现在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展开图。”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成果,跃跃欲试。当大家把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展开图一一贴在黑板上后,我请同学们把这些展开图分分类,看看可以怎么分?分成几类?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得出了如下几类:

1、第一种:中间四个相连(141)型。

在这类展开图中,学生还画出了以下两种,但是经过旋转发现和上面的图形一样。

2.第二种:中间三个相连(132)型。

在这类展开图中,只要2个正方形和3个正方形错开,剩下一个的正方形可以任意移动位置,也可叫做“手枪型”,学生画出下列图形也可以:

其实经过翻转也是和上图一样的。

3.第三种:每行两个(222)型,且每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这类图形和可以反过来画,只要每行一个相连即可。

4.第四种:每行3个(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反之亦可。

5、整理分类完成后,我请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各种展开图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是什么?”经过大家的讨论,发现所有的展开图都不能出现“田”字,(

四个正方形不能连在一起成为一个“田”字)。这也是判断展开图能否还原成正

方体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灵活应变,深入了解

在学生都自认为已经能够正确判断正方体展开图的时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请你判断下面哪些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BC

D FG

这时候同学们能很快判断出A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B,C图形不是,从D图形学生开始嘀咕了,“怎么不一样了?不是只有11种么”?突然有一位同学激动地叫起来“我知道了,旋转了!”这一下提醒了全体同学,大家立刻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可以,可以”D是“141”型;F是“33”型;G是“132”型。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方体的展开图不是都像我们画好的那样静止不动的,在实际运用中,它会以多种形态出现。

最后请学生剪开自己手中的正方体,边剪边找它的相对面,学生都能轻易的发现正方体的相对面在展开图上中间都要间隔一个正方形,相邻面都不相对,如图:

1、“141”型:(相同颜色代表相对面)

2、“132”型

3、“222”型

4、“33”型

经过同学们的动手涂色,不仅对相对面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了印象,这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展开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课文《展开与折叠》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发挥讨论等方法,认识立体图形与它们展开图的关系。

2 能正确判断展开图是哪个几何体的展开图。

3 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将几何体展开成展开图,利用模型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是重点。

不用模型,展开想象,由展开图怎样叠成几何体。展开图中,多个面在几何体中的对应位置的判断是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经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展开与折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本节课进行了大量的实物操作演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生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反思等活动。通过对比正方体与长方体、圆柱与圆锥、棱柱与棱锥等相似几何体的比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确定,昭示了本节课的根本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直观到抽象,从实物操作到空间想象和说理。教学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数学活动,层层深入。

如在展开正方体时,分三步进行:

一、随便剪,让学生充分操作,积累活动经验,然后再思考你剪了几条棱,经历了“先做后想”;

二、指定展开图,让学生剪出来。这是让学生在操作之前先想想该怎么剪,让后再操作。经历了“先想后做”;

三、再让学生剪出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这就要求学生经历“先想后做”与“做了再想”的过程。

课后,杭秉全老师以及数学组老师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我的努力,但也提出许多让我受益匪浅的建议。如:在学生开展活动时,教师的作用怎么体现;实物的操作固然有利于帮助学生思考,但操作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应该多设计一些展开与折叠的动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5

设计说明

教材的意图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和研究数学知识,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展开想象、自主探索、交流讨论、分析判断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获得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突出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

通过把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展开图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学生沿着不同的棱来剪,得到不同的展开图,让学生充分感知正方体不同的展开图,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2、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先通过想象折叠的过程和折叠后的图形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再通过动手“折一折”的活动来验证猜想。让学生在反复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的过程,建立展开图中的面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面的对应关系,渗透转化和对应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师交待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剪一剪、折一折,体验正方体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对应关系,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会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或动手操作等方法判断某一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设计意图:师交代学习目标的作用,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做什么,学会什么。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展开

提出活动要求:把一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一个展开图。

1、教师做示范并指导学生操作。

第一:必须沿着棱剪;第二:正方体的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他面相连。

2、学生动手剪,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并把剪得好的正方体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小组交流剪出的不同形状的展开图。

4、全班交流:观察黑板上的这些不同形状的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

5、教师小结:同一个正方体,剪法不同得到的展开图也不同,共有11种不同的展开图。(课件出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展开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同一个正方体展开的结果是多样的。

活动二折叠

提出活动要求:同桌合作,把同桌的展开图重新折叠成正方体。

1、同桌各自交换展开图,动手折一折。

2、找规律。(课件出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师:观察这11种展开图,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预设

生1:有6种中间是4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1个正方形,形状不同。

生2:有3种中间是3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2个和1个正方形。

生3:有1种中间是2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2个正方形。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6

———运用想像与联想对古诗词展开创造性阅读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一)新课标的要求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要求之一。在古诗词的阅读欣赏活动中,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我一直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三文科班的学生语文基础还不错,语感较强。经过两个学年的课前诗词欣赏,对古诗词有一定的积累。但在古诗词阅读欣赏方面,大部分同学还是觉得难。学生反映最多的是,老师所教的方法,在具体的诗词欣赏中运用难度很大。学生迁移能力不强。

(三)教学设计思路

古诗词阅读欣赏,最能体现学生个性的,我认为是“想诗”,即用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的省略。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以前曾就方法进行了讲解,什么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情景想象等等说了一大通,效果却寥寥。问题的症结何在?有没有可行的解决之道?当我苦思对策时,正好看到一篇《花朵在楼道里穿行》的文章,是一位美国老师采用抓词组合法来教学生写诗,又看到上海一位老师《研究性学习:怎样阅读古代诗词》的设想,心有所动:何不对他们的方法加以变通运用?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的思路:

先布置给学生三首上课将要创新阅读的词,让他们在课前诗词欣赏时做大致的讲解;接着抽取其中比较易于展开想象的词或词句,请学生进行想象的描述,借此引发他们的积极思维,让他们在欣赏时,不知不觉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再用组合法,取出每词中的一句,组成新词,让学生自由想象,然后出示王国维先生的原创,给他们一个意外,将想象鉴赏引向新天地;再请学生体味王国维的原创精彩在哪里,学习他如何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诗词进行创造性阅读;最后小结一下方法,请学生将方法运用于另外一些诗词的鉴赏中。

二、案例描述

(课前5分钟,三个学生以课前演讲的方式,对教师预先布置的三首词:柳永的《凤栖梧》、宴殊的《蝶恋花》、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进行了鉴赏,基本上属于鉴赏辞典中赏词的翻版。)

片断一:

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对李清照《如梦令》的“绿肥红瘦”句,从语言的角度进行了鉴赏,体会了本诗的“炼字”确实妙。现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学习如何鉴赏诗歌。我们都知道,诗词往往有很多意象,这些意象又往往留有太多值得回味的余地,如果我们鉴赏时,能对诗词展开联想和想象,肯定会有别一番的收获。这方法我们暂且称之为“想诗”吧。(课件出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刚才三位同学对三首词进行了赏析,基本的意思大家应都清楚了。现在就请大家来读一读柳永的这首词,看能不能就整首词或其中的几句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凤栖梧(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发言)

学生一:我的眼前是一个衣衫单薄的男子,在高楼上,独倚着栏杆,向远处眺望。只见远处杳无人迹,只有一片衰草。望着望着,只见他长叹一声,神色黯然。

老师:好,一倚一叹,很形象地给我们描述了这个男子的落寞之态。还有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想象?

学生二:我想象的是第三句。夕阳西下,微风吹动,只见一个衣袂宽大的男子,手拿酒壶痛饮。突然,只见他把头一抬,眼中全是泪水,开口唱道:小薇啊小薇,你可知„„(同学哄堂大笑,老师示意他坐下)

老师:他想象得怎么样?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学生三:我觉得他很幽默,想象丰富,细节描述得比较成功,有亲切感。

学生四:我觉得他想象生动,但所唱的歌词却是我们现代版的,与原词的风格不怎么相配。

学生五:我同意第一位的评论,歌词虽是现代的,但意思却与原词相符合。而且我觉得,他能把我们平时喜欢的流行歌曲用到古诗的想象中来,活学活用,值得学习。

老师:看来大家各有想法,但我们都肯定他的想象是丰富与生动的,至于联系现代歌词行不行,还得看原词。从词的最后一句,我们可以知道,那位饮酒者正是因为想念着“伊”,才借酒消愁的,这“伊”该是他心中的所恋之人吧。至于她是不是叫小薇,任由我们后人来想象了。所以,当我们展开想象时,只要不违背原诗词意思,结合自己熟悉的事,今为古用,也是一大创举呢。

片断二: 教师:大家对这三首词通过想象有了更深的体味吧?现在,我从每首词中各挑出一句,把它们组合成一首新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课件出示组合的词句,请学生朗读),请大家在理解原词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说说你对这首新词的理解。(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请学生发言)

学生一:这一首新词让我联想到了一个故事:丈夫从军去了,妻子在家日思夜想,黄昏时就登上楼台眺望,望眼欲穿,她多么希望那个自己熟悉的身影能出现在地平线„„

教师:好凄清的一首相思曲。

学生二:我想到的是一个现代的失恋故事。一对恋人,因为大学毕业不能分在同一个城市,女的提出分手。工作后,他们终于还是分手了。可男的还是对女的有着很深的感情。有一天晚上,因为要加班,男的在高高的写字楼里向外望,只见万家灯火,就想着自己的她可能在这灯火里的某一处。

教师:你从古代走向现代了,思维反应挺快啊。这又是一个爱情故事,也不错。学生三:我认为读这三句话可以运用我们以前读《蒹葭》的方法来读,就象《蒹葭》中的“伊人”一样,这里作者所怀念的未必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可以是很多值得词人所怀念的事物。

教师:讲得很精彩,能运用以前学诗的方法,给同学们提供理解的新角度,有创意。大家都说得挺不错,你们有没有感觉我这首新词也挺有创意的?

“是啊,是啊”,学生纷纷表示肯定。

教师:大家对我的肯定我很高兴,但这一首原创者其实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词人王国维先生,我这只是“盗版”。我们不妨来看看他的正宗“原版”。(课件出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片断三:

教师:你们哪位能说说王国维先生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这些词句的呢?(学生沉默了一阵,没人回答)

教师:看来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看清这句话的前提对象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可以就其中任何一句谈谈想法。

学生一:我觉得王国维先生已离开了原词的语境,用这三句来说明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要经过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好像是说要能远离喧嚣,独立潜心读书;第二种境界是说这样读人会苦得瘦下来,第三种境界我说不上来了。

教师:说出了你对前两种境界的理解,很好。还有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学生二:第一位同学说的对我很有启发,我想第三种境界应该是说经过了苦读,寻寻觅觅后,最后发现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有所收获了。

教师:你引用了李清照的诗句,以诗释诗,也是一种创意。对第三种境界的理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收获实际已在过程中了?

学生三:老师,我觉得成大事业的人应还得加上一个境界,在这三个境界前,我想引用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因为在潜心苦读前,我们往往会迷茫,这样以后再去寻找答案,就显得顺理成章。

(学生惊叹声四起,热烈鼓掌)

教师:从大家的惊叹与热烈的掌声中,可以知道你加得真好,创造性地解读了苏轼的诗句。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没想到的,你竟想到了,令我也佩服,后生可畏啊。

王国维先生在理解原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将原来的词句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这种再创造的阅读方式值得我们学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所以,对诗词理解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完全依照作者的原意,只要你的理解合情合理,不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阅读。

片断四: 教师:我们刚才在古诗词中成功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行鉴赏,大家不妨来理一理到底有哪些值得一用的想象方法。除了就原词本身的意象展开想象外,我们还可以以今释古,融自己熟悉的生活与事物于鉴赏中;以诗释诗,对诗句进行创造性的解读等等。现在请大家学以致用,运用刚才学到的鉴赏诗词的方法,再来鉴赏一首词: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铃声响起,本词作为作业,请学生加以鉴赏)

三、教学后记:

上完课,种种感受激荡着心胸。

首先,从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看,本课思路的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真是无穷,关键就在于老师如何引导。以前教诗词鉴赏时,常列出方法,这样做系统性是强的,但方法是理论层面的,与实际运用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学生的思维水平并没有在方法的指导中得以提升,那阅读水平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现在方法的指导融于学生的实践中,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了思维和情感活动,在探索中不知不觉已掌握了阅读方法。而新课标中提出的发展想像能力、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要求,本课也正作有益的尝试,努力将它变为现实。

其次,要想真正实现新课标的要求,观念的更新、探求和创新的激情对教师自己来说也 3 是必不可少的。古诗词鉴赏教学是个一直困绕着我的难题,一路走来,从以前的“用前人的观点或教学参考资料上规定的观点束缚学生,将诗歌的欣赏当成文本作者原意的解读”,到现在的“阅读其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新阅读,其间最重要的当是自己观念的转变和对自我超越的渴望。观念一变,一旦机遇巧,眼前便豁然一亮,方法自然来。丰富自我,超越自我,不仅仅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

再则,本课选取的是在古诗词鉴赏中运用联想和想像进行创造性的阅读,让古树开出新花来,这必须得建立在学生对鉴赏的诗词已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否则效果可能大打折扣。那么,诗词基本义的阅读是否也有更好的学法,这将是我要继续探究的。同时,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时一课就能解决的,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进行这样的尝试,也是一个新课题。

四、附录: 1.诗词原文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露泣,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学生对《一剪梅》鉴赏作业选 作业一: 红藕已残,只见枝枝枯茎在水面落寞地支着,一个身着青蓝罗裳的少妇,发髻高高盘起,正在荡桨水中央。此时,她一抬头,刚好见阵雁排空,一字形地从头顶飞过,“鸿雁啊,怎么不捎给我他的音信?„„”惘然若失地呆立一会,一低头,却又见荷花一片一片,随风而下,一瓣一瓣又随流水而去,唉,奈花何,又奈水何?想自己,还待字闺中时,有一次兴尽晚回舟,竟因沉醉而到了藕花深处,那时莲叶何田田啊,鸥鹭鸟也“扑棱扑棱”地来凑热闹,而今热闹是他人的,寂寞却悄悄爬满心头。远处的你,是不是也在满月的夜里,正思念着我呢?

作业二: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7

折叠翼的使用可使飞行器横向尺寸缩小, 便于在发射上布置, 可增加运载能力, 提高战斗力。为实现展开功能, 折叠翼机构采用了铰结构, 会存在间隙。折叠翼展开过程中, 含间隙的铰产生碰撞, 使得内力增加, 甚至引起剧烈振动, 进而对机构的展开精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对于折叠翼展开动力学仿真, 一般都视活动关节为理想铰, 不考虑铰间隙引起的碰撞动力的变化。也有仅考虑单个间隙的情况[1]。为了研究含多间隙的折叠翼机构展开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文中以某折叠翼为研究对象, 在ADAMS软件中, 采用非线性等效弹簧阻尼模型建立碰撞模型和仿真, 研究间隙对折叠翼展开过程中的碰撞力特性。

2 折叠翼工作原理

某折叠翼以燃气为动力源, 导弹发射后, 燃气产生的驱动力通过相应的展开机构促使弹翼展开到位。该展开机构为摆杆-滑块平面机构, 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a Oc为翼面组件, 构成一摆杆;O点为翼面转轴;a O为翼面转动臂;ab为连杆;b为叉形件;F为作用力。当力F推动叉形件b向前运动, 则通过ab连杆, 同时推动a Oc摆杆;从而展开弹翼。两片弹翼同时连在一个叉形件上, 左右对称, 故该机构具有展开的同步性[2]。在a、b和O处存在间隙。

3 含间隙接触碰撞模型

对于含间隙机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其方法主要有三种:“连续接触模型”、“二状态模型”和“三状态模型”。其中“二状态模型”中的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简单方便, 有较好的精度, 应用比较广泛[3]。ADAMS软件中的IMPACT函数就是基于该模型以求解接触碰撞问题。其碰撞力公式表示为:式中:K为等效接触刚度;δ为接触点法向穿刺深度;为接触点法向相对速度;C (δ) 为阻尼系数;n为指数, 对于金属接触取值1.5。

等效刚度K可以根据Hertz弹性碰撞模型得到:

其中:R1、R2为接触点曲率半径, E1、E2为接触物体材料的弹性模量, υ1、υ2为接触物体材料的泊松比。

为了确定阻尼系数, 文献[4]给出了表达式:

式中:e为碰撞恢复系数;为碰撞前相对速度。可见阻尼系数不仅与碰撞物体的材料属性有关, 还与碰撞物体的形状有关, 而且恢复系数e一般需要实验测定。

ADAMS采用三次多项式近似的阶跃函数以计算阻尼系数, 表达式如下:

这里假设Cmax为等效刚度的0.1%~1%。因此公式可表示为:

针对间隙接触的摩擦力, ADAMS并未采用直接库仑摩擦力模型, 而是相对速度的摩擦力模型, 表达式如下[5]:

式中, v为相对速度, vs、vd分别是滑动摩擦和静滑动摩擦的转换速度, μs、μd分别是静、动摩擦系数。

4 仿真结果分析

根据图1, 在ADAMS中建立展开机构仿真模型, 各部件质量特性如表1所示, 燃气驱动力见图2。刚度系数K取1.2×105N/m, 阻尼系数C取120N·s/m, 静、动摩擦系数分别设置成0.3和0.25, 对模型中活动关节的间隙分别取0.1mm和0.5mm进行仿真, 求解采用GSTIEFF积分方法, 积分格式选择SI1, 积分误差为0.001, 时间步长0.001s。

图3表示了铰间隙大小为0.1mm和0.5mm以及理想铰时的弹翼展开的角速度变化情况。可以看到, 间隙

的存在导致内碰撞的发生, 间隙的增大扰动更明显, 但总体来说对角速度的影响比较小, 由于间隙的存在, 使得角速度比理想铰稍小。

图4为翼面转轴产生的碰撞合力, 其反映了展开过程中铰间碰撞的变化规律。开始时, 由于间隙存在, 发生弱碰撞随即连续接触。随着驱动力和翼面张开角度变大, 间隙处发生碰撞的次数和强度都急剧增加。随着翼面到位 (0.21~0.23s) , 碰撞次数和强度又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驱动力减小和锁机构的锁制双重影响。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接触间隙的存在会产生碰撞现象, 并且间隙过大会造成碰撞的次数和强度增加, 凸显高频振荡情形。由图5可知, 间隙对弹翼的角加速度明显产生影响, 并且大间隙使其变化更加剧烈。

5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间隙接触碰撞模型, 结合ADAMS软件中的接触碰撞函数, 对含有多间隙的某折叠翼进行展开动力学仿真分析, 以研究间隙对机构展开性能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 在翼面展开时, 间隙机构处会形成多次碰撞, 并且碰撞的强度和频次逐渐增加, 直到弹翼展开到位才减弱;碰撞的强度与频次同间隙大小有关, 间隙越大则碰撞现象越剧烈, 碰撞力越大, 对弹翼的角加速度扰动尤为剧烈, 而对角速度影响不甚明显。

参考文献

[1]胡明, 张苗苗, 陈文华.考虑较间隙的折叠翼展开机构展开过程碰撞动力学仿真分析[J].机械制造, 2011 (9) :6-9.

[2]张香华, 等.以高压气瓶为动力源的某折叠翼展开动力学仿真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1 (4) :93.

[3]陈萌.基于虚拟样机的接触碰撞动力学仿真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3.

[4]LANKARANI H M, et al.Continuous Contact Force Models forImpact Analysis in Multibody Systems[J].Nonlinear Dynamics, 1994 (5) :193-207.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8

任务。

课后延伸活动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课后延伸活动大致可以从三方面开展:一是根据教材预设进行有效的延伸;二是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拓展品德课堂;三是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后,精心设计课后活动,创新课后延伸活动。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开展课后延伸活动呢?

一、教材预设的课外延伸

教材预设的课外延伸主要借助课外作业加以凸显。新教材中的作业是分散、穿插安排的,并与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图片相互呼应、融为一体。品德课的课外作业是实施课后延伸极为宝贵的资源。

(一)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延伸活动

教师要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材的每一部分,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讲清课后延伸活动的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准备相关材料,开展活动。

如《品德与社会》(三上)第四单元中的第四课“走进大工厂”

教材中设计了采购员、技术员、工人、检验员、厂长等许多工种,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工厂里的工种及其特点。教材要求学生课后开展调查访问、参观工厂等延伸活动,以此来体验这么多工种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弄清教材的重难点后,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明白活动要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父母或其他亲戚的工作单位进行延伸活动,并将学生的课后调查结果做成展板在班里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工种的内容、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

(二)分析结构,让学生了解延伸活动的类型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课外作业的设计不拘一格,多姿多彩。按呈现方式划分,大致分为四种。

1.文字型课外作业

一般围绕学生要做什么,在什么时空中做、怎样操作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直接用陈述句式简明清晰地加以表达。如《品德与社会》(五下)第五课“我来做市长”有一道课外作业:“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让我们一起为城市的发展献计献策吧!”该作业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公务员的职责,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提高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

2.图片型课外作业

即以图片为主的课外作业,同时伴有少量文字。如《品德与社会》(三下)中“我为‘朋友’做点啥”,其中的“朋友”是指公用设施。有一道作业:包括一幅图片和两行简短文字。照片拍的是一块花草地,花草中间竖了一块温馨提示牌:“小草轻轻,脚步轻轻。”一行文字是:“公益广告大赛开始啦!”采用公益广告大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另一行只有四个字——“我的创意”,这是直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要完成这道作业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选准自己最心爱的公用设施;其二要与图片对应设计简短温馨的提示语。

3.“留白”型课外作业

一般包括两部分,即“留白”+设问句。“留白”中的空框是作业的关键,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并用自己的创意作品去填充。如《品德与社会》(三上)“我心中的110”一课,有一道课后作业,包括两幅照片、一框“留白”和设问句。两幅照片分别是“网吧”和“歌舞厅”,设问句是:“想一想,哪些地方我们儿童不能去?”这道作业的关键点是“留白”框,旨在让学生选择、判断除了网吧、歌舞厅之外,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去,并用自己的绘画或者拍照来加以填充。类似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4.表格型课外作业

主要由表格和说明文字构成。教师只有精准地解读教材,才能把握课外作业的类型、结构、特点、设计目的及其施教方法,然后向学生认真解析,从而提升课外延伸作业的实效性。

(三)指导得法,让学生有效开展课外延伸活动

教师除了要具体有效的指导外,还应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圆明园在哭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有一道课外作业,搜集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的罪证并记录下来。完成这道作业有相当大的难度。其一,日本侵略行为距今已有六七十年,很多罪证已经找不到了,教师要事先做好调查;其二,教师要给学生分好组,并给每组交代好,调查的地点、时间、对象及大致内容;其三,教师要与相关的单位、个人联系、沟通,恳请他们接受学生的采访调查,并提供相关的证物,让学生拍照;其四,调查采访完后,小组应相互交流,形成文字资料。有了这样指导和支持,学生才能以课外延伸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培养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作业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有不少亮点。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一定要让这些亮点在课后延伸中出彩。

二、创意无限的课外延伸

这是品德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做好的最重要的一种“延伸”。在新课改背景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尾设计,要着重考虑将主题活动所追索的意义由课堂时空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时空。教师可以围绕课内活动内容,延伸到课外去寻访、搜索相关的信息;可以将课内解决问题的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延伸到课外去,继续探究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把课内掌握的有关生活和社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去运用、确证。

(一)课外延伸的差异性

每次课后延伸都要考虑到教材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成长需要,特别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创意的课后延伸与教材预设的课外延伸活动不同,教师创意的课后延伸可以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课后延伸活动方案。如教学“发扬优点,不断进步”一课后,可以向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制订符合自己的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做“发扬优点、不断进步”的好学生。几周后,根据自己制订的行动方案对照评出“发扬优点,不断进步”的好学生,并召开全班学生和家长参加的会议,在会上作介绍。课后延伸活动的设计重视差异性,有利于

促进学生课后延伸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有利达成品德课的教学

目标。

(二)课外延伸的趣味性

品德教师对课后延伸活动的创意和设计,要讲求新颖、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延伸的形式可不拘一格,包括专题调查、资料收集、角色体验、课外阅读、社會宣传、社区服务、自我反思、小课题研究等。如教学《品德与生活》(二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我爱秋天”后,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秋天是那么多姿多彩,那么可爱!”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体验并喜欢上这五光十色、果实累累的秋天。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提高课外延伸活动的趣味性,课外延伸活动也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课外延伸的实效性

教师应解决认识的问题,明确课后延伸是由学生操作,而课后延伸的“延伸”,包括督导、检查、评价等工作,教师应肩负责任,自始至终地坚持抓,把课后延伸的“延伸”做到位。

三、注重评价的课外延伸

教师还要明确对于课外延伸活动不能只布置了、活动了就了事。课后延伸活动中的“延伸”,还包括活动评价,教师应肩负责任,坚持做好评价工作。评价的方式很多:一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后延伸实施评价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每次课后延伸的情况和结果,进行自我评定;二是针对不同的延伸内容,可由同学、家长、邻里和社会人士参与评价;三是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性语言肯定学生课外延伸活动的成果,表彰他们的进步与发展,让学生感悟到有品德实践生活的快乐;还可采用成果展示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外延伸作品加以展示,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必须注重课外延伸活动的评价,只有实打实地操作,课外延伸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总之,品德课程的课后延伸活动不仅体现了开放的现代课程理念,而且是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不可或缺的教育策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做好教材预设的课外延伸活动,同时注重课外延伸活动的评价工作。只有这样全面地抓好课后延伸,引导、激励学生围绕着道德去躬行、践履,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的延伸活动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从而谱写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和德性不断提升的灿烂篇章。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9

实现了一种可用于低雷诺数小型折叠无人机翼型优化设计的方法.采用Ferguson曲线对翼型进行参数化描述,并引入折叠状态下截面的几何关系作为附加约束,使用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相结合作为寻优算法,对翼型升阻比和折叠空间允许的最大弦长进行优化.在isight平台上集成xFoil和matlab实现了这一优化流程.实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优化结果可以作为此类无人机翼型设计的参考.

作 者:梅小宁 杨树兴 陈军 MEI Xiao-ning YANG Shu-xing CHEN Jun 作者单位:梅小宁,杨树兴,MEI Xiao-ning,YANG Shu-xing(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1)

陈军,CHEN Jun(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用人类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事例,感受想象的快乐与重要。

2.了解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方法。1.

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2.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由想象力带来的发明创造的故事。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有一样东西,拥有它的人,眼里的太阳是多彩的,心中的世界是迷人的;有它的人,能上天入地,能穿越时间,能回到过去,能奔向未来……你有吗?你想有吗?你想有,就一定能有!那就是一对想象的翅膀!(揭示课题)

二、小小展厅

教师:想象曾给人类带来一次又一次惊喜,你课前找到了哪些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2.学生小组内交流。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课件展示:人类如何发明飞机、潜水艇、蒸汽机、青霉素等内容。4.小结:人类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有了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啊!难怪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呀!

三、知识补充

学生将教科书第6页的小卡片填完整。

小结:大家的方法各有千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快乐吧!

四、有趣的想象树

1.教师板画一滴水,以“水的自述”的形式导入游戏。

大家好,我是生命之泉—水,我孕育文明,浸润生命,滋养历史,点化自然,我与宇宙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聪明的孩子们,由我你们能联想到哪些事物呢? 2.师生合作完成“水的分支图”

3.板画若干棵想象树,写上“鸟”“天”“木”等词语。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想象树,合作完成分支图。

4.汇报交流。

小结:多有趣的游戏呀。让我们经常放飞想象的翅膀,这会让我们更富有创造力。

五、录象演示,激趣导入

1、教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电影片段,我们来看看。(播放《E.T外星人》的片段)

影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美国人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一个让全世界人们都着迷的外星人呢?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篇11

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全面展开

2011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五楼会议室,市局主管领导、地籍科、土地执法局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主管局长、地籍科股长、执法局局长参加了全省2011变更暨执法监察前期核查视频会议。会议就全面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1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55号)精神,准确掌握2011全省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等工作目标,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的规定,对全省2011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会议由省厅地籍处陈宜全处长主持,省执法监察局局长穆惠新、地籍处副处长包育新同志就业务分工、技术指标、工作方案、实施措施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安排,省厅副巡视员刘升林同志代表省厅作了专项指示,对责任落实、时间保证、经费保障等专项推进的相关事宜进行了重点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要求。在省厅视频会议结束之后,市局随即召开专项推进会议,迅速落实成立齐齐哈尔市2011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领导小组事宜,统一领导全市的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监督目标责任落实。同时决定由市领导小组在地籍科下设办公室,专项负责全市2011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技术培训,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实时监控质量与进度,加强规范环节衔接,及时组织检查验收,完善整改成果,配合省、国家的核查验收。

2011年11月14日,市局主管局长李向荣同志和地籍科科长李长斌同志参加了省厅组织的专项培训,回齐后马上组织制定了《齐齐哈尔市2011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报请市局以《关于成立齐齐哈尔市2011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齐国土资发[2011]13号)文件的形式进行了专项落实。

2011年11月18日上午9时,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院8楼会议室,全市2011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业务培训班如期举办。

市调查办主持的县区地籍主管局长、执法主管局长、地籍科股长、执法局局长及地籍、执法业务骨干等65人集中进行了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业务培训,学习了卫片监察实务和有关要求。

培训班由地籍科科长李长斌同志按照省厅培训的有关要求,在明确业务分工的同时,重点讲解了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及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等工作的技术指标和时间要求,部署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强化技术支撑等保障措施。市执法局戚工涛科长就卫片执法检查的细节问题和常见误区做了分析和解读,对专项工作协调配合进行了重点强调。

市局副局长李向荣同志参加了培训会。他在培训开始前作了表态发言,首先强调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指导意义和重点落实工作的纪律保证。接着他针对我市现状变化大,复核内容多,问题图斑相对分散,登记、审批文件收集工作量大等具体情况,结合时限和质量方面的突出矛盾,提出了充分利用天气转暖的有利时机,迅速行动,认真细致,严格规范,全面推开的指导意见。

适应学生心理展开创新教学的论文 篇12

从我国现在的高中生的年龄来看,大都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这在生理学上被认定为青春期的前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重视这种变化,对语文教师来说很关键,因为只有掌握这种变化,才能在教学上对学生因势利导。

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种感觉:高中生普遍不喜欢课堂上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叫了起来,也有不愿启齿的。他们和老师的交往减少,隔阂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他们的心事也不再公开,就是在好友中间,在日记当中,也绝少吐露真情。心理学上把这种青春期最显著的特点称为“闭锁性”。应当看到高中生心理上的闭锁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障碍。不少同事常埋怨学生启而不发(发言),呼而不应(答应),只好“自编、自导、自演”,“一灌到底”了。毋庸讳言,一些特级教师也好像在有意回避高中语文的示范教学。其中原因恐怕是认为难以导演出有声有色的一幕来,因而喜欢在初中搞语文教学公开课,以便能启而发言,进而答应,气氛活跃,效果明显,听的、讲的皆大欢喜。至于高中的语文教学研究,真可谓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所以需要教师们关注的是,高中生除了产生闭锁心理,还产生了被人理解的愿望和要求。这如同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在《青年心理学》中指出的那样:“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高中生希望语文老师理解他们快要成为大人了。一位高中生曾对笔者说:“如果你们老师也坐在教室里听人家上课,我想大多数老师也不会举手发言。”那言外之意是说:我们不欢迎初中时的提问、回答问题的方式。

高中生闭锁心理产生的原因,是自我意识的增强,这和初中生不同:初中学生一般来说,比较注意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他们的周记、日记大都偏重于自我以外的一切;而处在青春前期的高中生则随着生理的变化,逐步意识到自我是组成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的周记、日记中往往有自己怎样看待别人,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自己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字。因此,他们会由于一次在课堂上答问失误而导致以后再不主动发言,甚至连别人的失误也引以为戒。那种过后即忘的初中时的特点已经成为他们的历史。但是,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还不成熟,这两天喜欢某人某事,过两天会因为偶然的转机,一变而成为厌恶,表现出较大的动摇性。

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才能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接轨。

一、宜采用暗示法来启发诱导

这有两种形式:一是提示法,即先讲明事例,再引申提问,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一方法对学生类比推导有利。一般说来,初中的语文教学广泛使用此法。二是暗示法,即围绕一个问题列出各种材料,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推理,而后找出答案,引而不发。实践表明能吸引高中生的是需要积极思考的课题,而不是回答问题的公式化的方法。能引起思考的课题,多数不是在问题提出后立即能回答出来的。但只要是能取得引发思考的效果,便可以认为达到诱导启发的目的了,形式上的当堂的有问有答则并不重要。

譬如,教学《阿q正传》一文时,笔者曾用暗示法提出了一个问题:“阿q这一形象在今天还有无现实意义?”课堂上并未要求回答,只提议在课后自由讨论,也可以在小作文中阐述自己的观点。结果,许多同学课后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小作文中也出现了观点不同的文章。几天后,我们又用了一堂课的时间组织讨论,见解不同的同学争辩如故,相持不下,就是平时绝少课堂发言的同学也加入了讨论的行列。下课时,我们不作结论,只是肯定了这一探讨的精神。

二、必须理解高中生的自学能力

笔者曾在任课的两个班级做过实验:同一篇课文,在一个班里讲了两节课,而在另一个班里只布置根据“思考和练习”自学,事先都已说明课后要测试。测试中除基本知识的内容外,主经偏重于思考性问题(当然,在讲课的那一班级中讲到的内容回避掉)。结果是自学的那一班成绩竟高于讲课的一班。究其原因,讲课的一班的学生从心理上认为老师讲的尽是重点,忽略了其他内容;自学的那一班,学生在心理上认为要靠自己了,发挥了自学的能力,对不懂的问题认真读书、思考务求弄懂。这说明高中生已有相当的自学能力,过多的讲解会限制学生的能力(当然,我这里是指学生素质较好的学校)。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否定讲的必要性,而只是强调学生能理解的问题,就要引导他们自己去理解。

三、要注意爱护独立性,克服依赖性

一面要独立,一面又有依赖的心理顷向,会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在高中生身上对立而又统一地存在着,因而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们感觉到,当一名观察者的自我是要独立的,然而作为一名初观察者的自我在实际中很难独立。这在心理上使他们感到压抑。笔者作过一番观察,一些高中生课后极少看语文书,但大多数却爱看小说这表明他们爱独立选择阅读的`内容。他们厌恶命题作文,喜欢自由命题、自由选材的作文形式。对老师写的作文评语,常有不同的见解。与此同时,他们感到自己还不能对阅读内容作深刻理解,常会因此产生依赖思想;这一矛盾的心理告诉我们,应该爱护学生的独立性。如学习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人们的祝福声中,怎么死的?饿死的?冻死的?抑郁死的?这一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模拟法庭来疑案追踪。要克服依赖性,就要善于进行继发式诱导,也就是分阶段地提出要求,使高中生得以从量变到质变中提高写作能力。

四、要注意高中学生心理上的个别差异

和初中的学生一样,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也有共性和个性之分。根据我们积累的学生周记统计来看,女生大都喜欢散文和记叙文,而男生则喜欢富有哲理的议论和科学小品。就是在男同学或女同学自己的范围内,也有个人倾向差异。前几年,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味追求升学率。一些老师认为高考主要考议论文,就硬要全体学生练习写作议论文。应该说,这是违背心理引导的作法。就作文而言,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就是第一位的。老师要允许同学扬长避短,使他们能在自己的兴趣内多做一些练笔,过好语言表达这一关,而后引导他们练习写作其他范围的作文。尤须注意的是,对那些容易自满、自卑、性格孤僻、固执己见的学生,要进行个别引导,充分调动起他们应具有的剖析自我的能力,不要“一刀切”,更忌强加于人。

上一篇:2021年观看影片《第一书记》心得体会文本下一篇:平安夜主题活动演讲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