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打招呼”用语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打招呼”用语(精选7篇)

英语“打招呼”用语 篇1

2. Whose pen is this? 这是谁的笔?

3. What’s this? 这是什么?

4. It’s an air-conditioner. 这是空调。

5. Is this yours? 这是你的吗?

6. 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 for me? 请你帮忙开个门好吗?

7. May I ask you a question? 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8. Please give me a hand. 请帮我个忙。

9. Much better. 好多了。

英语“打招呼”用语 篇2

一、表意丰富的“吃”字家族

《辞海》 (1989年缩印版) 中, “吃”有chi、ji两个音, 有5个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2001) 中, “吃”有11个义项, 80个词条。在《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0) 中, 吕书湘先生从词的意义作用用法方面, 列了6个义项。其中有带“吃”的熟语, 如“坐吃山空”、“吃一堑, 长一智”、“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等;另外带“食”字的词语, 如“食言”、“食口”、“食古不化”等;与食欲有关的词语, 如“腻歪”、“没胃口”等;表烹饪的词语, 如“蒸”、“煎”、“熬”等, 这些词语一起构成一个表意丰富, 阵容壮观的“吃”字大家族。

首先, 我们先来看由“吃”字构成的词语。

“吃”在汉语中是一个能产性非常强的语素, 构词能力特别强。由“吃”字造的词语, 表达的意思十分丰富有趣。“吃饭”除指日常的饮食活动外, 还用来指生活或生存。因此“干工作”与“挣口饭吃”经常划等号, 比如我们经常说某某工作是“铁饭碗”, 说靠打猎吃饭, 靠种田吃饭等等, 在这里, 吃饭和生存是一回事。“工作好”与“吃饱饭”一致, 丢了工作说是“丢了饭碗”。费劲为“吃力”, 经受艰苦为“吃苦”, 耗费精力为“吃功夫”。同时, 由“吃”字构成的词语中还有许多是表示相同或相近意义的, 比如说额外得到照顾, 享受特殊照顾的, 有“吃小灶”, “吃偏饭”。还有表达正反两方面意义的都用“吃”字表示的, 如有面子, 受欢迎为“吃香”、“吃得开”, 没市场, 不受欢迎的为“不吃香”、“吃不开”;吃得来为“吃得惯”, 吃不来为“吃不惯”等等。此外, 还有一个特殊的表达, “吃醋”指嫉妒情绪, 尤其指男女关系方面, 而“吃干醋”是模仿而来, 指在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上产生嫉妒情绪, 此表达非常精彩而生动贴切。

“吃”的对象不仅可以是食物, 也可以是表处所, 凭借工具或方式的词, 比如说“吃食堂”、“吃大锅饭”、“吃劳保”、“吃回扣”、“吃老本”等等。

汉语中, “吃”字不单单指入食充饥, 而且具有普遍的文化指标, 在中国似乎什么都可以“吃”, 信仰宗教可以说是“吃教”, 打官司可以说是“吃官司”, 承受罪责为“吃罪”, 切实、仔细为“吃紧”, 要紧紧急也为“吃紧”。更有甚者人也可以吃, “秀色可餐”、“吃人”, 太多太多, 不一而足。

由“吃”字构成的熟语也为数不少。如说人不知天高地厚为“不知吃几碗干饭”, 训斥人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粮还多”, 不服管教为“不吃那一套”, 爱管闲事为“吃饱了撑的”, 等等。

其次, 我们看用“食”字构成的词语和与食欲有关的词语。

用食字构成的词语如说话不算数不履行诺言为食言”;侵略土地叫“蚕食”;自己一人享受某种东西为“独食”;心里有事, 吃东西都不知道滋味为“食不甘味”;学习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 跟吃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这是“食古不化”。汉语中还有许多用“食”作偏旁的字, “饥”、“饿”、“馑”……

与食欲有关的词语, 如“倒胃口”表示厌恶、腻歪;“胃口大”表示贪得无厌。另外, “脍炙人口”、“回味无穷”、“津津有味”、“笑得甜”、“睡得香”等词语是从味觉、嗅觉等方面来形象生动地表明与食有关的现象。

此外, 汉语中还有许多表示烹调的词语, 如“煮、煎、蒸、熬、烧、炒、烤、焖、炸、炖、煨”等。这些都表明中国吃文化的丰富。

二、英语中的“吃”

西方国家中的人见面打招呼一般用“hi”或“hello”, 这是熟人之间的打招呼用语。第一次见面用“How doyoudo?”等。而陌生人打招呼则是谈论天气等。

英语中的“吃”可为eat, 可为have。英语中的词组“eatyour heartout”表示吃多了, “eatsomebodyalive/somebodyforbreakfast”则表示对某人大发脾气;而“eatsomebodyoutofhouseandhome”则是以幽默的说法说明表示把某人吃穷, 吃光某人的食物。Whatis eatingyou?是什么让你烦心, “Icouldeatahorse”是饿极了, “Iwill eatmyhat”是打赌某事是不可能的。

食物用food, “beoffyourfood”表示生病不想吃东西, 没有食欲。“foodforthought”指引人深思的食物等。Appetite表示食欲, 胃口。Haveabigappetite是胃口好, givesomebodyanappetite是使某人有食欲。吃三餐为havemeal请随便吃为“helpyourself”。

英语中绝没有用“吃了吗”、“吃了没有”来打招呼的用法, 因而英语国家中的人对中国人的打招呼用语“吃了没有”感到不理解。

三、“吃”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关系

汉语中有这么多“吃”的词语, “吃”文化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层的原因。这与汉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习惯有关, 是其在语言中的一种映现, 只有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 才能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为本的国家, 这种生产方式和观念导致渗透在“吃”中的文化因素很多。“民以食为天”, 吃饭问题一直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也是一直以来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一句话, “吃”在中国人心理上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比如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全成了“吃”的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吃水饺, 正月十五元霄节吃汤圆, 五月五端阳节吃粽子, 中秋节吃月饼, 冬至吃水饺, 腊八有腊八粥等等。正如孙隆基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指出的:“一般见到人打招呼是问:`吃过饭没有', 朋友在一起就请客吃饭;遇到红白喜事, 也借机大吃一顿。甚至拜祖宗, 祭鬼神, 供菩萨, 扫墓地都少不了食物。” (1)

家糊口以口代人食口即人口说你家有几口人?”不会有疑问, 肯定是问有几个人。“口”并不专指嘴巴, 中国有句“天人合一”的妙语“天上一颗星, 地上一口丁”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切。

“吃”文化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形成一种优势心理, 这种心理必然在汉语中得到反映。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吃”与一些不相干的现象联系起来, “日食、月食”本应为“日蚀、月蚀”的, 也写为现在的“日食、月食”, “吃闭门羹”为被人拒之于门外之意。

此外, 中国美学也与“吃”有很深的联系, 审美本来属于高级精神活动, 在西方经常是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的, 而在崇尚“吃”的中国, 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味觉美学”。“美”一词, 东汉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羊大为美”, 《说文解字》的解释即为“羊大为美”, 虽然解释有误, 却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点。中国人对高雅的精神产品照“吃”不误, 比如说用“诗味、韵味、滋味”来品评作品, 《诗品》一个“品”字, 三个口, 道出只有再三吃才能有的味道和感觉。而说某人求知欲强, 如饥似渴地“啃”书本, 领会某一精神, 说“吃透某某精神”。从“美”词义的引申与扩大, 可以看出中国人审美意识首先是从“吃”的感受引起, 即由“味觉味※视觉美※听觉美※精神美”。

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 甚至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 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形成一个民族的思维定势, 而这思维习惯又必然反映到语言中。这便是中国人为何选用“吃了吗”、“吃了没有”作问候语的原因。当然, 这种打招呼用语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日益深入, 也在逐渐地隐身, 使用的人群也在逐步减少。但是, 既然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 它就会长久地存在下去。

这种打招呼用语的使用时间也就是为一天三餐吃饭的时间点前后一两个小时, 比如说, 在上午十一点和下午一点前后, 中国人见面会用“吃了吗”、“吃了没有”作为打招呼用语, 但是过了这个时间段之后, 见面就不再使用这一问候语了。但是留学生对此很难掌握, 经常会在其他时间仍然运用这一打招呼用语, 比如下午三四点在校园中遇到, 会说:“你好, 请问你吃了吗?”而且, 在比较庄重和严肃的场合是不会使用这种打招呼用语的。

这里仅仅是从打招呼用语的角度来浅谈中国的“吃”文化, 而对于交际中的使用时间, 使用场合及使用频率等没有进一步的细述

参考文献

[1]辞海 (缩印版) .商务印书馆.1989.

[2]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2001.

[3]吕书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4]温锁林.吃与中国文化漫谈[J].汉语学习.1994.3.

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研究 篇3

一、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的类型及特征

英语课堂教师用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其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课堂用语、讲授用语、师生交流用语、教师反馈用语。为了达到与学生交际的目的,教师往往把语言简化,使它带有许多英语的特征或其他简化了的特征,语言形式和词汇受制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所以复杂的时态、书面语、歧义词句等都应尽量避免使用。

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师用语除像所有学科教师用语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以下功能。

1传授性和示范性

教学内容的传授与教师用语的表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英语教师用语除完成教学的传授功能外,它本身还起着语言使用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并决定英语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2可接受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和能力,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用语要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要避免过于盲目和随意,要遵守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又要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可接受原则。

3阶段性

学生学习和习得英语的这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在语速的快慢、用词量的多少、表达结构的繁简以及语篇的难易掌握上都应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在学生语言水平能力可接受的前提下,英语教师应不断增加其课堂用语准度,变换新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

4重复性英语教学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靠坚持重复运用英语教师用语来辅助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大部分环节都需要反复交代、反复讲解、反复操练,教师要给学生足够数量和强度的刺激,激活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某些特定的内容上,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的使用现状

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及课堂活动的选择、安排较为重视,却对传递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教师用语的了解、准备、策划较为忽视,或者将其简单地等同于英语课堂用语,造成了课堂教师用语的使用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降低了教学效率,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仍然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起示范者和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发自教师的大量信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用语占去了70%左右的课堂时间,教学主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而不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用语模式下,教师用语是交流的中心,控制着整个交际过程。课堂中偶尔出现的教师与学生的用语交流往往局限于问答形式,而且是封闭式的问题,或由教师来控制讨论的话题、内容,讨论过程及参加者。由于教师对问题答案预先知晓,就会不断地暗示或引导学生,而学生往往缺少足够的反应时间,把教师的肯定的反馈或正确的答案作为信息交流和交际的终结,停止进一步的思考,进而不能真正习得语言知识和相关信息。而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修正自己的用语,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结果无法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再者,教师接二连三地给学生输入信息,学生根本无法在大脑中全部储存,这客观上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授课效率低下以及语言交际障碍出现等现象。除此之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水平、提问技巧、反馈策略,以及知识结构等也影响着教师用语的质量。尽管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同以前相比大有改观,但教师用语的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英语课堂教师用语质量的对策

1灵活处理教师用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运用教师用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果教师总是滔滔不绝,那么学生开口的机会就很少,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Gower&Waiters提出了减少教师用语的几条建议:(1)不要试图表述你所有的意图;(2)不要过多评论你的课;(3)不要认为你必须每时每刻讲究礼貌;(4)除非必要,不要重复你自己的或学生的用语。同时应该注意,英语教师给学生参与交际的机会并不等于让学生用语完全占据整个课堂。在讲授新课时因为涉及新内容较多,教师的讲解也就比较多,即教师用语所占时间稍长;当学生已基本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后,教师则应鼓励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之间就与新课相关的各种话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而巩固并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师生之间出现了角色变换,而这种角色变换决定了教师用语的时间变换。

2注重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课堂教师用语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的第一语言是汉语而非目的语,而且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达不到母语那样地道和流利,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语际语(mterlanguage),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在教师用语中,增加反映目的语特点的、原汁原味的并传递文化信息的英语输入是非常必要的。

英语教师要掌握标准流利的口语,具有过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与运用,以及反馈方式和用语的选择与决定。恰当的提问有利于帮助学生解除疑惑、了解重点,有利于增加学生用语时间。教师要注重限定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的设计与运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回答时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与他人共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策略。教师也应抓住时机,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积极的反馈。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更有助于改进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实践表明,英语课堂教师用语水平的高低对课堂活动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3运用多样化的英语课堂教师用语

英语教师用语的言语范围、言语方式、言语风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用语在语速、停顿、语调、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方式上的多样

化能够适应学生学习中感情变量的需要,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吸收效果。因为学生们不仅是在听教师们讲什么,也在关心教师怎样讲,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以及如何措辞,而且学生们也极易模仿教师的发音、语调,甚至说话时的神情。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用语在发音上应尽量夸张及简化;在语速上应适当放慢,并伴有稍长的和频繁的停顿;在语调上应押韵合辙,琅琅上口,有节拍感;在词汇上应运用基本词汇,并结合近义词的使用;在句子结构上应该使用简单的形式和结构,同时力求呈现方式上也要丰富多彩。例如,教师在用英语表达同一语义时,应该经常变换句型,从而促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如果教师总是使用相同的用语,不仅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教师本人也会失去教学的积极性。

4运用饱含情感艺术的英语教师用语

情感艺术是英语教学语言艺术较高层次的表现形式。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参与英语交际活动的动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越融洽,配合越默契,越有利于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越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英语时的消极和焦虑的情绪,越有利于课堂教与学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情感投入,使课堂用语富有独特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听起来既通俗易懂又倍感亲切。另外,教师用语的情感成份应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保持一致,做到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充满情趣、富有创造性。英语教师可以设法创设各种情境来调节课堂气氛,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英语课堂教师用语要格调高雅,不失庄重,同时充满感情色彩,富有感染力量。

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的使用是一门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课堂教师用语的质量就是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它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训练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追求完美的并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师用语,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60-69

[2]Gower,Roger&Steve Waiters,TeachingPractice Handbook,London:HeinemarmEducationalBooks Ltd,1983:26

[3]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外语界,1998(2):17~22

日常英语打招呼用语 篇4

2. You’ve got an express mail. 你有特快专递。

3. To make it fast, you can send a fax. 要想快点的话就发个传真。

4. My mother has sent me a registered letter. I guess she has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me. 我妈给我发了一封挂号信,我想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

5. I found my name on the blackboard. I must have got a remittance. 我在黑板上看到我的名字,肯定有我的汇款。

6. Do you want to airmail it or not? 你想发航空信吗?

7. You look radiant tonight. 你今晚真是光彩照人。

8. It was a terrible experience. 那是一次可怕的经历。

9. I am on top of the world. 我高兴到了极点。

10. The dinner was wonderful. 晚餐棒极了。

11. The Christmas tree is gorgeous. 圣诞树真华美。

12. What a boring movie it is! 多么无聊的一场电影啊。

13. How can he give us such a tedious lecture! 他怎么能做这么沉闷乏味的演讲。

14. How fragrant the flowers are! 这些花真香!

15. The party is making too much noise. 这次聚会太吵了。

16. You look elegant in that dress. 你穿这条裙子显的很漂亮。

17. The coat doesn’t suit you. 这件外衣不太适合你。

18. His flattery makes me sick. 他的恭维让我恶心。

19. We had a good time. 我们玩的很开心。

英语打招呼基本用语 篇5

2. This portable rig can only drill 15m deep holes. 这台人抬钻机只能打15米深的井。

3.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drill a hole? 打一口井要多长时间?

4. Let’s move to the next point. 搬到下一个点。

5. Oh, there’s a swivel leakage. Stop drilling, please. 哦,水龙头漏了,别打井了。

6. The hose is broken, Let’s change it for a new one. 高压管破了,换个新的。

7. This hydraulic switch is out of order. 这个液压开关失灵了。

8. Don’t forget to tamp the hole well. Tamping is as important as the hole depth. 别忘了填井,填井和井深一样重要。

9. Let’s stop here. Get in the car and go home. 就干到这吧,上车回家。

英语课堂打招呼用语 篇6

2. Jack is up and about now. 杰克病后复原了。

3. The doctor says that I should take quinine. 医生说我应该服用奎宁。

4. What sort of medicine do you take? 你吃的是什么药?

5. The doctor says that I should not eat anything oily. 医生说我不能吃油腻的东西。

6. I had a shot of penicillin. 我打了一针青霉素。

7. You have to be operated on. 你得做手术。

8. He gave me a chest X-ray and took my blood pressure. 他给我做了X光胸透并量了血压。

9. Hello. May I speak to Mr. Green? 你好,我找格林先生。

注意你的英语礼貌用语 篇7

一、Can you pass me…? vs Give me…

人们不喜欢别人支配他们去做事情,因此有时想直接得到你想要的可不是那么简单。换掉那些听起来是命令的语句,例如“Give me the newspaper”,而使用“Can you pass me the newspaper?”

二、Could you give me five minutes? vs Go away.

你工作非常的忙,但是你的同事却请你帮忙……当你工作非常紧张而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只说“Go away”肯定是不合适的。取而代之,使用以下的短语就能让每个人都觉得愉快了“Could you give me five minutes?”

三、Excuse me. vs Move.

让别人“Move out of the way”听起来特别的粗鲁而且这样说很可能会得到别人拒绝。下一次有人挡了你的路,你可以说“Excuse me”这样就能避免不愉快的情况出现而得到你期待的结果!

四、I’m afraid I can’t. vs No.

有时候要拒绝一个朋友的邀请非常的困难。只说“No”听起来很不礼貌。下一次你要表示拒绝却不冒犯别人就可以说, “I’m afraid I can’t.”

五、I would like… vs I want…

用后面的词表示请求常常被认为很不礼貌,例如:“I want a cup of coffee”,试着向服务生说,“I’d like a cup of coffee, please.”。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咖啡和别人的一个微笑了!

六、Would you mind…? vs Stop it!

如果有人做你不喜欢的事,而且可能还很不礼貌?你该怎样阻止他们呢?要想得到理想中的结果,不用大声叫嚣“Stop talking on your phone in the cinema!”,只要客气对他们说,“Would you mind not using your phone in the cinema, please?”

七、Can you hold, please? vs Wait.

上一篇:高考第二轮复习策略下一篇:市场部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