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阅读答案》(精选12篇)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这段话共有七句,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从第句到第句;第二层是从第句到第句。其中第一层是扣住这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樟树的可贵之处”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文章写的是樟树的可贵之处,那为什么还要写石榴树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3 4 7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2)本身具有一种永久保存的香气,可以拒虫
一、抓住一条主线, 设定教学目标
俗话说:“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这里所说的“领”, 就是文章的思路, 是作者思考的线索、思维的轨迹, 一篇文章阅读教学中遵循思路, 抓住主线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想, 这两篇文章都是状物类的, 状物类文章有着共同的特点, 即按照一定的顺序,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因此, 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 也是循着以下的规律进行的。
《石榴》的教学目标是: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通过生动的语言体会石榴枝、叶、花、果的特点。 (3) 仿照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写一种水果。 (4) 通过作者喜爱石榴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之情。《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目标是: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背诵课文。 (2) 体会樟树枝繁叶茂、蓬蓬勃勃、生而有香、永远拒虫的特点。 (3) 感悟作者对比、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 (4) 由树及人, 感受宋庆龄的高贵品质。可见, 两篇课文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都紧扣住“按照顺序, 抓住事物特点”这一主线。《石榴》一课中要求让学生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体会石榴枝、叶、花、果的特点;《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让学生体会作者从外到内、从树到人的写作顺序, 从而品味樟树的特点。
当然, 不同年段的状物类文章还是存在差异性的。《石榴》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处于低年段到中年段的过渡, 因此在目标中设定“品味生动的语言”, 让学生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句子的生动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处于中年段到高年段的过渡, 因此在目标中设定“感悟作者对比、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从段落到全文去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这样, 在共性中体现文章的个性, 让学生在掌握状物类文章特点的前提下, 逐步提升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二、关注两个方面, 确定教学重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关注“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表达形式”这两方面的统一, 带领学生经历“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过程, 在“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中理解课文内容, 习得语言表达。
《石榴》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品读生动的语言, 体会石榴枝、叶、花、果的特点, 感受文章有详有略。”既关注了作者详写的内容———石榴的果实, 又关注了作者表达形式的特点———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两者和谐统一。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读懂了“笑得咧开了嘴”“甚至笑破了肚皮”“扒开”“张望”“报告”等词的内在含义, 在具体语境中感受到了拟人手法的妙处。又如, 教师利用“玛瑙”和“石榴子儿”的图片对比, 让学生找到两者的共同之处, 进而直观感受比喻手法的贴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则将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樟树枝繁叶茂、蓬蓬勃勃、生而有香、永远拒虫的特点, 体会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也是将课文内容和表达形式相统一。教学中, 教师抓住了“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中的“而且”一词, 逐步理解了樟树枝繁叶茂的特点;抓住“无论……总是……”, 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深刻领会了樟树的蓬蓬勃勃;抓住一个“而”和一个“却”字, 巧妙引导学生朗读, 与石榴树进行对比, 感受樟树生而有香的特点;抓住“即时……仍然……”, 通过去掉关联词对比朗读的方式, 让学生读中感悟了樟树香气永远拒虫的特点。可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将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 很好地落实了教学重点。
三、根据年段特点, 巧破教学难点
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中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中则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对于状物类的文章, 语句优美、条理清晰, 这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石榴》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分别置于低年段到中年段、中年段到高年段的分水岭, 因此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就可立足于文体特征, 根据年段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
《石榴》一课中, 教师将教学难点确定为:“会按照顺序, 用生动的语言写一种水果。”教师在教学石榴子儿这部分内容时, 让学生看一看, 尝一尝, 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 入情入境, 积累了文中的词语, 如“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 理清了描写的顺序:颜色———形状———味道。让学生在仿写时有序可依, 有话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从外到内、从树到人的写作顺序, 感悟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在学习完课文三、四自然段后, 教师进行小结:“如果说第四自然段侧重写的是樟树的外形 (板书:外) , 那么这份香气更多地来自于它的内在 (板书:内) 。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 不仅写樟树的外形, 还写出了它们的内在精神品质。在这里, 它们已不仅仅是两棵树了, 它们还有着非常鲜明的精神内涵。”如此一来, 学生的思维立马清晰起来。再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 谈谈对宋庆龄奶奶的评价, 让学生看看树, 想想人, 说说树和人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从树过渡到了人, 深化了课文的内涵。
四、回味文本语言, 感悟言外之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中, 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 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 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 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状物类的文章写的是事物, 蕴含的却是情感, 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紧扣文本语言,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 感悟言外之意, 触摸作者的内在情感。
《石榴》一课的结尾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作者将家乡枣庄的石榴写得这么清楚, 这么生动, 仅仅是因为他喜欢石榴吗?”让学生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 学生就能在品读文章的语言后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这就是小作者透过石榴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 在经历了“从外到内、从树到人”的阅读体验后, 学生更能够体会作者明为写树、实为写人的用心, 此刻再告诉学生“这样的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这是我们写状物类文章的另一大特点”, 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课文以树喻人,借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和永葆拒虫香气的特点来表达对宋庆龄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几次听到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收获启迪,于是便有了自己尝试的念头。
深知丰厚的底蕴是上好课的基础。便买来《宋庆龄传》,细细品读;搜寻别人评鉴宋庆龄的各种文字,细细咀嚼;观看纪录片《宋庆龄》,细细品味。通过这种“骆驼式”的接纳后,再转眼看课文,呵,还真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宋庆龄的影子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有关描写和评述她的文字在我眼前精灵般地摇曳,一波一波地激荡起我的设计灵感。经过几个夜晚的奋斗,第一稿新鲜出炉:
一、 导入课题。
1. (出示宋庆龄照片以及外国友人评价宋庆龄的两段话)
① 她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士。
② 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罗曼•罗兰
2. 引出人物宋庆龄并简单介绍。
3. 揭示课题。
二、 走近樟树。
1. 樟树是宋庆龄生前最喜欢的树木。作者笔下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读课文,带着问题思考。想一想:这是两棵的樟树。(用课文里的词语概括)
2. 正音
3. 交流问题:这是两棵的樟树呢?(蓬蓬勃勃,永葆拒虫香气)
4. 探究樟树的外形、特点。
▲ 樟树的蓬蓬勃勃
(1) 着眼文本,细读体会:哪些语句让你感到樟树的蓬蓬勃勃呢?(抓住“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及“无论……总是……”这样的句式体会。)
(2) 想象说话,提升感悟:烈日炎炎,樟树______
暴雨袭来,樟树______
北风卷地,樟树______
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3) 引导背诵,强化体验。
▲ 樟树的永葆香气(拒虫)
(1) 抓关键词句,体会樟树可贵之处: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樟树又有什么可贵之处?
(2) 句式训练,拓展深化
即使______,______,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它总是永葆香气。
只要______,虫类就______。
(3) 感受写法,对比鲜明:课文还写到了其他的树,为什么要写别的树?
三、 感受宋庆龄。
1. 拓展资料:宋庆龄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与她所喜爱的樟树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相通之处?默读三则资料
★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她一生追随孙中山,为革命工作70多年。始终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英勇战斗,从不向反动势力妥协,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宋庆龄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继续担当重任,并显示出罕见的坚定和勇气。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屠杀工农群众和共产党人。为了拉拢她,蒋介石竭力动用一切力量(弟弟子文、妹妹宋美龄、甚至是年迈的母亲)进行劝说,甚至用金钱诱惑,希望她改变立场。但她坚定地维护孙中山的遗教,站在劳动人民一边。并联署通电全国,尖锐谴责蒋介石。
★ 宋庆龄支持抗日,常常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有一次,她收到了一封装着两颗子弹的信,信里写着:警告你,子弹是不认人的!宋庆龄看完了,坚定地说:“我是不怕他们的!”即使是面对戴季陶的以死相挟,她仍大义凛然地说:“要想让我不说话,只能是砍掉我的头。”
……
2. 深化理解:读着这些故事,你又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些句子?(随机出示,再
次品读文中有关句子。)
3. 揭示写法:课文落笔于樟树,用意却在写人。樟树的蓬勃生机、高贵品质,
无一不是宋庆龄伟大人格的体现,这就是借物喻人。
4. 小结引读:在人们心中,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
在樟树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因此——(引读第6自然段)
5. 激情升华:宋庆龄高尚的品格与美德香溢四海,许多人高度地评价她,由衷地赞美她(课件展示文森特的专访片段以及纪录片《宋庆龄》片尾以何香凝的诗为歌词而创作的歌曲)
6. 延伸写话:当你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前,你又会想到些什
么?请写下来。
四、 作业:推荐阅读《宋庆龄传》
背诵课文。
看着教案,颇为得意。可试上下来,问题就凸显出来。整一堂课,几乎是教
师的表演课,滴水不漏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刻意雕琢的美丽语言,层层递进;精心制作的课件,动人心魄;课外拓展的资料充斥着课堂……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哪里去了?文本哪里去了呢?经过深刻的反思和“痛苦的抉择”后,决定回归,回归到教学的原点,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需,站在“学”的基点上,再一次细读文本,几番修缮调整,定稿如下:
一、 分层导入
1.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树。板书:樟树。见过樟树吗?看到樟树,你会想起哪些词语?交流
2. 还要一起来认识一个人。板书:宋庆龄。“龄”是个生字,和老师一起写这
个字。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牙齿的“齿”,表意;右边是个命令的“令”,表音。写的时候,注意笔画的穿插,结构紧凑。注意后鼻音,一起读一读。
说说你所知道的宋庆龄,她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完成课题、齐读
课题)
4. 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什么是“故居”?——随及解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宋庆龄与樟树有着怎样的关系?——置后解决)
二、 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正音释义:有哪些字词的读音或者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 梳理脉络: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樟树?还写到了什么?
三、 感悟樟树(略,教法基本同前)
四、 品读人物
1. 读课文,找出表现宋庆龄和樟树之间关系的句子。
2. 交流,品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1) 这两棵树指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作者在第1~2自然段中并没写出,到第3自然段着重指出,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摄像镜头,带着我们由远及近,由模糊而清晰、由疑惑到恍然大悟,一步一步地走近樟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对于这两棵樟树,宋庆龄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舍不得”三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宋庆龄的无限深情,你觉得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情感?(喜爱、敬仰、眷恋、鞭策等)
(3) 因为“舍不得”,宋庆龄拒绝了——
因为“舍不得”,宋庆龄以樟树自勉,自励——(根据你所搜集到的资料,
说说宋庆龄坚持革命、品质高洁的小故事)
3. 听着听着,你联想到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呢?感情朗读。
4. 树如人,人如树,樟树便是宋庆龄的化身。因此——(引读第6自然段)
五、 小结写法
1. 揭示写法:借物喻人
2. 拓展深化:吟诵何香凝赞美宋庆龄的诗《唯菊与石》以及《青松》《红梅》《秋菊》《竹石》《石灰吟》《卜算子•咏梅》等诗感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特点和作用。
3. 作业延伸
(1) 造句:无论……总是……;只要……就……
(2) 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创作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
实际显现的教学效果是可嘉的。反观之,这一次的教学设计因学设教、化教为学。教师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材,装着“语文”。从导入开始,樟树和宋庆龄这个人就像一条线索,从分到合,从暗到明,贯穿始终。设计符合了教材的特点,贴近了学生,真正做到了以文为本,以生为本,教学中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样的教学,或许没有了美丽如画的课件,没有了教师才情的挥洒,朴实、淡定了些,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既得意又得言,这何尝不是一条语文教学走向“返璞归真”的路呢?
张庆先生曾言语文教学的八字方针: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让我们谨记在心。
1、了解樟树的特点,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
2、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了解反衬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明白赞美樟树就是在赞美宋庆龄。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布置学生预学。
教学过程:
一、预学
(一) 情境激趣
出示宋庆龄故居和樟树图,带领学生走近宋庆龄。
说说这里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自问生疑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理解“崇敬”、“瞻仰”的意思。
2、自读这两个自然段,让学生自主提问。
二、研学
(一) 了解樟树的特点,解决问题“宋庆龄什么舍不得两课樟树?”
1、这到底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如此念念不舍,让游客如此喜欢?
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里交流自己的预学成果。
(出示预习单)
2、交流:这两棵樟树有什么特点?
(1)生机勃勃(板书)
出示: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
想象着伸向四面八方的枝干像什么?
绿得发亮的树叶你们看过吗?给大家比喻一下,就像
(像被雨水刚刚洗过一样,很耀眼。
像抹了一层油,亮闪闪。
像打了一层蜡,能照见人。?
设想宋庆龄奶奶曾在这树下做些什么?
(2)顽强不屈(板书)
仿照课文原句,用“无论??还是??总是??”练习说话。
指导朗读。
难怪在周恩来劝宋庆龄搬家的.时候,她不肯,说
过渡:其实宋庆龄不舍得搬家不仅仅是因为樟树的外形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3)香气永存(板书)
出示句子: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让学生自读后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解决问题:宋庆龄为什么不舍得这两棵樟树?指名说。
(4)了解反衬的写法。
出示句子: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
指名读描写石榴的句子
学生质疑:本文写的是樟树,为什么要写石榴树呢?
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提出的问题。
(反衬,突出樟树拒虫,香气永存。)
(二) 了解宋庆龄的品质,解决问题“人们为什么那么崇敬宋庆龄?”和“人们为什么爱
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
1、刚才有同学提出“人们为什么对宋庆龄那么崇敬,那么敬仰?”课前预学的第二个要求就是搜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出示预学单
3、指名交流宋庆龄的故事。老师点评第一个,其余的学生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板书:斗志昂扬 坚强不屈 一身正气)
4、刚才的交流,结合板书,让同学们说说人们为什么崇敬宋庆龄。
5、再结合板书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揭示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小结:写樟树就是为了写宋庆龄。因为樟树表现的特点和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
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品质。
6、出示美国记者安娜的话,指名读。
7、释疑:人们为什么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
(不仅是因为樟树的生机勃勃,更因为樟树市宋庆龄的缩影,表达了人们对宋庆龄的衷心爱戴和怀念。)
三、练学
出示练学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树木,写出其某一方面的特点。
交流。
四、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包公祠内桂花香》,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在片段练习的基础上,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树木写完整。
一、教材分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宋庆龄的生平。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学会用重点突破的方法为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
2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1)抽读词语卡片。(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樟树的特点。
2、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树的象征意义。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1)学习第4自然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②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③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④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⑤指导背诵。
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2)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②学习第1~3句。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③学习第4~8句。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c、理解句子。
“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相机板书:永久保持
拒虫香气)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的体会。C、指名说说,大家参与评点,相互补充。⑤指导朗读。⑥指导背诵。
3、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4)指导概括段意。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枝干粗壮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怀念
拒虫香气
高贵之处
那这两棵树到底有着怎样的高贵品质呢?课文用了两个自然段来介绍。
第一、四季常青。樟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蓬蓬勃勃。生命力顽强,她枝干粗壮,绵延蓬勃。这一特点特别像宋庆龄的一生,她一生为了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忙碌不停,历经坎坷,但是不屈不挠。
第二、香气永存。樟树一生就有一种淡淡的香气,这种香气让所有的虫子都惧怕不已。香气不会随着树木的死亡而消亡,只有木料存在一天,香气就一直都在。这恒久不变的香气,多像是宋庆龄高贵的品质呀!她一生忙于人们的解放事业,生命不停,奋斗不止。
如何评判与考查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走出“以文本为中心”的籓篱, 将文本置于课程视野下进行的呢?笔者认为, 只要执教者能够从课程的角度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三个基本问题, 就足可证明。下面, 笔者试图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例加以阐述。
一、“为什么教”——将文本置于课程目标体系中来审视
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实施者、参与者、重建者。思考“为什么教”, 就需要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 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提升课程意识, 培育批判精神。
许多人由于课程意识淡薄, 日常教学缺乏整体规划、系统观照, 导致文本教学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点状化”、“孤立化”现象。即文本教学仅仅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来呈现, 前后篇目没有联系与分工, 上下年段没有呼应与过渡。虽然说文本有其内在的规定性 (结构、主旨、语言风格等) , 但自从被纳入课程体系之后, 它就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承载着为提高儿童语文素养服务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材前后篇目之间必须建立起逻辑联系, 任何一个文本的教学都必须“瞻前顾后”, 才能确定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我们从这个位置出发, 去思考它承载的教学任务、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评判它的教学目标才有切实的意义。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目标相互联系, 呈螺旋上升状。这就决定了每个文本的教学都是整体中的一环, 每个文本的教学都要实现“为了培养、提升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要实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 它位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学段最后一个单元, 我们认为, 本课教学除了要达到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常规目标之外, 还要为学生顺利升入第三学段奠定基础, 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鉴于此, 对本文的一个显著的表现手法———借物喻人的初步感受和学习也就提前进入了教学视野, 也就被纳入了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 既是打通年段壁垒的需要, 也是满足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需要。
简单地说, 把文本置于课程目标体系中来审视“为什么教”, 必须要思考教学目标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 是否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正如吴刚平教授所说:“如果教学目标本身不合理, 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能称作有效教学, 而可能是低效或无效教学, 有时甚至是负效教学, 是有害的教学。”
二、“教什么”——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来确定
“教什么”可以说既是教学层面的问题, 也是课程层面的问题, 它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对文本的把握能力。王荣生教授说:“在目前的情况下, 对语文教学来说, 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 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 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 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彩、再精致, 课堂气氛再热烈、再活跃, 价值都是有限的。”那么, 如何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呢?
1. 我们必须认识到课文只是提供了一种“教什么”的可能性
针对《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 我们首先要对其进行解读, 思考有哪些可以教给学生, 然后再围绕它进行教学设计。
在语言文字方面, 可以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有关散文这一体裁的知识, 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中“蓬蓬勃勃”等词语的多重内涵;在思想情感方面, 可以通过对文本人物宋庆龄事迹的了解, 让学生感受她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对妇女儿童的关怀和保护,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表现形式方面, 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独特的行文结构和显著的表现手法。例如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品味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强调“两棵树”的特别之处, 在第五自然段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领悟对比反衬方法的好处等等;在阅读策略方面, 我们可以利用这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批注、讨论、提问、写感受等等。
2.“教什么”需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内容来决定
长期以来, 文本教学因为缺乏课程视野, 导致出现了“缺位”和“越位”的现象:要么流于表面过于简单, 要么该教却未教而造成重大遗漏, 要么拔高要求搞超前教学, 要么出现教非所需, 发生学科性偏移……
在第二学段中, 课标对阅读教学目标主要规定有这么几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这样的课程目标规定之下, 我们回归文本, 发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形式优美、重点突出, 所以需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而背诵全文, 积累语言, 在此基础上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初步感受作者为表现宋庆龄这一人物形象而运用的对比反衬方法及借物喻人手法的好处。
我们从上面不难看出, 文本的内容、语言、主旨、情感、形式、结构等提供了“教什么”的可能性, 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 需要具备对文本语言有高度的敏感性, 能够迅速判断出文本中哪些是需要教的, 哪些是不需要教的。但是, 在四年级学生即将由第二学段升入第三学段之际, “教什么”更多地要关注文本是如何说的, 即教学要重点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而不是关注它说了什么, 表达了什么。因此,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应该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反衬方法与借物喻人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归结为一句话就是, 要确定“教什么”, 除了有赖于文本的特殊性之外, 最终还必须由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内容说了算, 由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说了算。
三、“怎样教”——从教与学的方式是否得到了转变来衡量
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已经逐渐地认识到, 课程视野下的文本教学, 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但是, “用教材教”只是证明了我们拥有了课程意识, 这种意识是否强烈是否正确, 其实还要打上一个大问号。我们认为, 只有实现了“用教材科学地教”, 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往前跨一大步。
“用教材科学地教”, 教师必须完整地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 注重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时刻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和学生发展状态, 不断创新教与学的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⒈“用教材科学地教”, 首先要基于儿童立场
课程视野下的文本教学, 儿童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 进一步突出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著名学者王一军认为, 课程意识所支配的教学需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 要按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背景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笔者第一次教学此文时, 着力在思考如下问题: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有效地让儿童理解并接受?教学的突破口应该确立在哪里?教学如果从“樟树”入手, 然后再到“宋庆龄”, 教学流程清晰了, 但势必显得“物”、“人”分割太明显, 融合度不够;而教学若从“宋庆龄”入手, 然后再用樟树的可贵衬托“人”的品格与风范, 则无疑给学生一种先入为主、强行入轨的感觉。反复斟酌后, 笔者决定抓住“舍不得”一词, 采用“树”“人”合一、“双线并进”的思路推进教学, 试图探索“树”与“人”的内在联系。最后的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 学生根本不吃这一套。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左思右想, 发现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小学中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这个时期的儿童, 学习思维尚处于线性思维, 而双线并进的教学方式属于复合思维。因此, 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来选择教学方式、安排教学进程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鉴于此, 笔者二次教学时就采取了由“走近树”再到“走向人”。事实证明, 教学效果还不错!
2.“用教材科学地教”, 教与学的方式还要不断地创新, 以实现高效
为了突破借物喻人这一教学难点, 我们创造性地采取了“关口前移, 提前铺垫”和“呈现互文, 减缓坡度”两个策略。
(1) 关口前移, 提前铺垫
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 “借物喻人”表现方法的掌握起码包括概念的建立、方法的迁移、能力的形成几个阶段。这好比是几个大台阶, 如果连续攀登, 肯定是有些累的。如果一次只登一个台阶, 则会省力不少。其次,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 需对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让文本教学 (知识教学) 、单元教学、学期教学、年段教学前后建立起联系、分工与过渡, 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笔者初次教学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把所有萝卜放进了一个筐中”, 学生一下子消化不了。再次执教笔者按照分步实施的路径思考, 提前进行了借物喻人知识概念的教学, 符合学生学情, 教学效果自然显著。
我们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三顾茅庐》中找到了这么一句话:“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 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表面看, 这是对诸葛亮居所的自然环境描写, 实际上, 这是对韬略满腹、足智多谋、胸怀天下、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孔明的赞誉。由此引申开去, 借景喻人、借物喻人的知识教学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借物喻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同处一册书的《三顾茅庐》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建立起了关联, 前后单元也形成了动态呼应。
(2) 呈现互文, 减缓坡度
因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作者通过比较隐晦的以树喻人的方式来叙述人物事迹、表现人物精神品格, 导致人物隐身于字里行间, 文本中缺乏激烈的斗争情节吸人眼球, 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言振奋人心。再者, 文本人物所处的特殊时代, 她所拥有的特殊经历, 与当今小学生的阅读经验存在强烈的历史陌生感。因此, 教学就需要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资料来还原文本人物的言行、丰富其情感、放大其价值, 以利于学生能够迅速地通过文本资料感受到文本人物的亲切与熟悉, 体会到文字背后蕴含的价值意义。如果没有足够的与文本人物相关的知识积累, 石榴树比喻什么, 樟树比喻什么, 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洞穿文字表面那层厚厚的外壳的。
在文学鉴赏理论上有一个重要的解读视角, 叫互文观点。就是说理解一篇作品的内涵, 往往需要借助另外一篇或多篇相关的作品的力量来达到阐释的完满, 这就是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教学中, 当学生无法发现和理解樟树旺盛的生命力与宋庆龄旺盛的革命热情、樟树永久拒虫的特质和宋庆龄凛然面对反动派的拉拢利诱和暗杀威胁始终保持革命气节、樟木家具对衣物的保护和宋庆龄投身妇女儿童保护事业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 教师及时出示编写的宋庆龄年谱简表, 让学生了解她在解放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事迹与言论, 发现其对反动派的无比憎恨, 对妇女儿童的无比关爱, 了解她在上海与樟树相伴的那些特殊岁月, 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她与樟树的相似之处与特殊感情。这样, 课文与人物年表, 一个含蓄, 一个直白, 二者互为表里, 读此有助于理解彼, 读彼有助于感受此, 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 降低了教与学的难度。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J].语文学习, 2005 (6) .
[2]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9) .
[关键词]自学铺垫 质疑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8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言简意赅,思路清晰,内涵丰富,蕴含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但是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体会樟树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困难,毕竟学生与那个年代存在距离,对宋庆龄的了解有限。而如果回避时代背景不谈,教学就有可能给人浮在表面,泛泛而谈的印象。文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也是首次出现。如何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了解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进而体会人物与樟树特殊的相容关系?
一、以自学铺垫,以一篇带多篇
师:课前预习时,老师请同学们查阅了发生在宋庆龄奶奶身上的故事。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宋奶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
生2:在长达70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宋奶奶永葆旺盛的革命斗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她特别关心少年儿童,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
生3:我有一篇关于宋奶奶的文章《威胁与恐吓》,说的是宋奶奶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决斗争的事迹。
(教师将《威胁与恐吓》《大义凛然》投影在大屏幕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两篇文章,谈谈你们的感想。
生4:宋奶奶在危难时刻,大义凛然,不向反动势力妥协,她真勇敢。
生5:宋奶奶面对敌人的恐吓能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
生6:反动派想尽了办法也威胁不了宋奶奶,他们的计谋又失败了。
师:是啊,这两个小故事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宋奶奶,也了解了当时她所处的环境,课后请大家再阅读一些有关宋奶奶的故事,相信这对我们学习课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师:人们为什么总爱在故居的樟树前留影?请读读文章的最后一小节。
生7:人们看到樟树就想到宋庆龄,她像樟树一样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像樟树一样拒腐蚀,正气凛然。
生8:樟树为人们带来永久的香气,这不就像宋奶奶吗?她对人和蔼可亲,充满朝气。看到樟树仿佛就看到了宋奶奶。
生9:樟树和宋奶奶融为了一体,樟树就是宋奶奶的化身。人们在樟树前留影表达对宋奶奶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师: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人们的感情?
生10:“瞻仰”。
【评析】教师要跳出“教”的圈子,重视学生课前的自学。而自学中,应以大量的阅读为主。在教好课本内容的前提下,教师要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内,使阅读教学增量、增效。教师可以在阅读内容和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片断一的环节给学生学课文、突破难点做了铺垫,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质疑入手,以一问带全文
师:初读课文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用两分钟时间考虑一下。
生1:文中开头就说因为舍不得樟树,宋庆龄奶奶不愿搬家,她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樟树对她难道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生2:作者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生3:人们瞻仰宋庆龄故居为什么总爱在樟树前留影?
师: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相信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评析】教学中,教师根据预设,结合学生的质疑,梳理出能体现教学重难点,能落实语文训练点,能带动整个教学过程,有思考价值和思考空间的主干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读书、思考、交流,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提升语文能力。
三、读写结合,以一段见整体
师:同学们,课文描写了樟树的可贵之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植物也有它们的可贵之处。(课件出示图片)翠竹宁折不屈,腊梅耐雪经冬,青松迎霜斗雪,荷花高洁不染。让我们也来写两三句话,通过描写写出一种植物的品质,寄托对植物的喜爱。请仿照第五自然段,用“ 的可贵之处是 ” “这就是 的可贵之处”作为开头或结尾。
【评析】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揣摩,更要注重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借物抒情是这篇课文中的一种写作方法,也是今后学生习作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即学即用,既能加深学生对表达方法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实践,从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中,我力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运用“以疑导学”的模式,引导经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和谐统一。
在上课伊始,我就引导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于是提出疑问: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故居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单单要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问:“这些问题提出来了,靠谁来解决呢?”有的会回答靠老师。老师明确地告诉:光靠老师是不行的,老师相信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去弄懂它。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急切地阅读课文以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以集体的智慧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通过自读自悟,自己解决了问题,从而完成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了樟树具有防虫拒虫和香气永存的高贵之处。这一段,教师可先让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自读、圈点,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又给他们的参与提供了可选择性。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把说的句子显示在屏幕上,通过反复诵读品味领会了句子的含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高贵之处的。在这些梳理的过程中,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积极的探究者,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整个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学会生字字音。
2、抓住重点段落,直插重点,深入体会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为下次课突破文章难点,即理解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在教学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我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由课内引向课外
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学校已经不再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读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而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课外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是一条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它既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加阅读量,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更能养成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文章的难点是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感悟樟树和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会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大量的关于宋庆龄的感性材料的补充是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的。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准备把它用于两个环节的教学。其一,开课时简介宋庆龄,让学生对宋庆龄有大致的了解。而大量的材料却要用于第二课时突破难点时进行交流,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才能体悟到樟树与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悟到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我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当我把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的可贵之处讲完后,让学生谈谈对樟树的印象时,一个学生说:“看见樟树,我仿佛看见了宋庆龄的高贵人格。”虽然学生讲的“高贵人格”并不具体,但已触及到文章的中心,难点不攻自破,不讲自明,可见收集资料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以读代讲,读中悟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内容并不复杂,文章层次非常清楚,重点十分突出,这样的文章非常忌讳繁琐地分析课文,肢解文本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后,直奔重点的方法。并且,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评品,精炼课文内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步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文字,这是一种享受。所谓“文未出口先有情”。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气跳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情”。初读感知,精读体味,品读升华层层落实。个人读,男女生读,齐读,教师引读,形式多样。轻声读,默读,有感情朗读,背诵,步步深入。这样,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导学生赏析重点,品读玩味,使学生与文本相互碰撞、相互触发,学生之情与作者之情和谐共振。
三、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界一直以来热烈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在这堂课中力求体现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品词析句、体会表达中体现“二性”的统一的自然融合。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品味。如:教学“蓬蓬勃勃”时,让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在学生找到后,告诉学生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式练习:无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都体现出了樟树顽强的精神,这样,让学生在字词句的训练中体会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既要得“意”,又要得“言”。也就是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感情的。在教学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当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后,设问:这一段是写樟树的可贵之处,为什么前边又要写其他的树呢?让学生体会出对比写法的好处,再组织男女生对比朗读,再次升华了对樟树的崇敬之情。至此,“言”与“意”得到了和谐统一。
2、在语言实践中,追求“二性”和谐统一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课堂中,语文实践应主要落在言语实践上。言语实践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在学生已对樟树的形象、品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笔: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里,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在学生说了之后再让他们写下来。在十分钟左右的讨论、练笔中,学生的语言充满了智慧的灵光,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样的表达训练,既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在“言”的运用过程中渗透着“意”的熏陶,在“意”的体验过程中落实了“言”的训练,进而达到“言”“意”和谐统一的目的。
当这堂课教学下来,静思默想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流程过快,有点一闪而过的感觉。预设中我也考虑过在自由读后指名读,进行正音的环节,但教学时我觉察到该班学生基础较好,语音标准,预习充分,就省略了这一环节。其实现在细想,由于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状况,这样做是否照顾到了差生,他们是否也能跟上教学节奏呢?
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在教学中,虽然我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但学生似乎还是入不了“境”,没有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现在细想,主要还是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巧妙。例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当学生朗读樟树的“蓬蓬勃勃”气势不够时,教师可进行范读,读后再问问学生:“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然后再让学生练读,相信效果会更好。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2)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本单元要在原先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写人状物类文章的一般特点,特别应指导学生揣摩状物怀人、托物寄情和对比烘托、侧面描写等写人状物手法的巧妙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仿练习写段。
本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说教学方法:
1、运用“以疑导学”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经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学习过程,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和谐统一。
2、围绕“樟树的外形美和品质美”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学生在读书、读书、再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受到思想启迪,感悟到本文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深刻内涵。
3、“重感悟”“重积累”。本课的设计,强化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出文章的意境,并联系课外阅读,课外搜集的有关宋庆龄这位伟大女性的资料及有关樟树的资料,加深学生体验,将课外积累和课内阅读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4、“大问题引领,小问题贯穿”。教学中,我将围绕“这是两棵怎样的树?”串联各个段落,“这是宋庆龄故居庭院里的两棵树”、“这是宋庆龄故居庭院里的两棵樟树”、“这是宋庆龄故居庭院里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这是宋庆龄故居庭院里蓬蓬勃勃的、拒虫香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层层递进,完成教学内容。
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让学生独立掌握学习方法与规律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与习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本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课堂上通过激趣引导时可以保持住这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的学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和查阅工具书。
说教程序:
本课的教学我计划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是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段。第二课时学习第二、三两段,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上课开始,我用简短的语言回顾复习第一段的内容,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周总理曾劝她搬家,可是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走进宋庆龄的内心深处,齐读课题。
二、诵读文本,感悟“外形美”
让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故居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单单要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学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蓬蓬勃勃”。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词句,组织交流。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佳径,而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观察力的表现。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要能感悟樟树的“外形美”,就要充分凭借朗读这一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显示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抓住“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些句子来感悟“蓬蓬勃勃”,组织自由读、指名读、赛读、齐读、想象读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咀嚼、品读、想象、评价,感悟樟树的“外形美”,让课文的语言有效地浸润学生。适时,我设计词语积累:举出几个形容树长得很茂密的成语。
三、比较评议,品位“品质美”
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出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看看樟树与别的树木有什么不同之处?再让学生自读、圈点、小组讨论、交流,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又给他们的参与提供了可选择性。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把学生说的句子显示在屏幕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位领会句子的含义,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体会到樟树的高贵之处。适时,我设计造句练习: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在这个过程中,我只做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积极的探究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这种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四、合作探究,体会“共同的精神”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和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的问题:文章的题目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那写樟树和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呢?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为什么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留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让学生介绍在课前了解到的宋庆龄的相关资料,且边听边想:宋庆龄和樟树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通过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状物怀人的写作手法。“言为心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这一难点的突破充分体现个性化阅读,如何让学生了解樟树的象征意义,有目的的设计了一个比较具有思维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寻求樟树与宋庆龄的共通之处,为了避免学生无的放矢,我要给予学生思维的方向,引领学生将文本语言与课外知识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学生经历了一次思考、探究的过程,锻炼了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能力,展示了每个生命个体的风采。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让学生查阅宋庆龄同志的有关资料,然后以“我崇敬的宋奶奶”或“我心中的宋奶奶”为主题举行一次故事会,让学生通过讲故事来更多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课本走向自然,走向生活。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莎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和作者常常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同一环境,知识基础、生活阅历、文化心理、世间观等等,不可能与作者完全相同,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让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那个人物有整体的感知,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揭题导入,复习上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课文大意,分享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问,宋庆龄不肯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马上可以回答,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这样,学生的目光就从宋庆龄身上转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让学生明白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庆龄很喜欢这两棵樟树。
第二环:感悟樟树的“形象”,体会樟树永远蓬蓬勃勃的顽强。
学生已经了解到宋庆龄是很喜欢这两棵樟树的,那就可以很顺当地引导他们去看一看这两棵樟树到底长得如何,为何会得到宋庆龄的青睐。于是我马上安排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小节,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学生可以迅速找到“蓬蓬勃勃”这个词。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找出了蓬蓬勃勃这个词,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语句,随机交流,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指导的时候,特别要学生读好“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
这里还有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抓住这点,我展开说话训练,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接下来再读“蓬蓬勃勃”这个词,学生的感受就强烈了,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四小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更为课文要求的背诵打好基础。
第三环:品味樟树的“精神”,体会樟树的可贵。
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默读第五小节,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先讲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接下来就说说樟树的特点,让他们自己发现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这是第一步,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那第二步我提问“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层次,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这两个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香味保持得的确够久!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呀,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带着这种理解,再次感情朗读,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学生对樟树精神的体会更加直观深入,也能更好地记住并背诵。
第四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
在教学完樟树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之后,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的生命。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深深爱着的两棵樟树。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小节,读完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如果学生只是从樟树本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来思考,我就继续引导,让他们回顾第一课时所了解到的宋庆龄生平事迹,且边回忆边想:宋庆龄和樟树和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表见解,意在为学生打开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相似。
最后点明,这就是人们喜欢在樟树前留影的原因,樟树是普通的樟树,但与众不同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还是因为这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人们的心中,这已经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带着这样的理解和体悟朗读整篇文章,感情升华。通过上述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
孙
霞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优美篇章,物与人,形成了本文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明线是写樟树,暗线是突显人物的情怀。明线是显性的,暗线是潜伏的。
明写樟树,但不是一下子就把樟树突显在读者的面前,而是以蒙太奇的手法慢慢地推出一幅由远及远的树的画,镜头慢慢地拉近,所以文章开头先写: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有两棵树。接着借用宋庆龄的话道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最后才把两棵树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是两棵樟树。作者一步步地揭开树的面纱,不都是在感情的不断加重中突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可贵吗?
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千呼万唤之后,作者才着手描写樟树的外形和特点,才进一步叙说樟树的香气并能够永久保持的可贵内在蕴涵。只是到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人们情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故居,也总爱在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这句话是点睛之笔,由叙写樟树到睹物怀人。文章的结构由此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读者在掩卷的长思中感受树即是人,人即是树,他们的精神品质将万古长存。文章的段落简洁、力落、明快、清晰也由此形成定格。
但学生对宋庆龄的了解毕竟是浅显的,文中也没有做详实的介绍,如何让树与人之间架起桥梁呢?一是借助已有的知识让学生感知宋庆龄;二是借助宋庆龄的图片,唤起学生感受宋庆龄的高雅气质;三是让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感受她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她的青春活力,她的神圣不可侵犯,她是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世界和平及人类的进步事业;四是引导学生在树与人间寻找人格的共性,明确樟树与宋庆龄的关系的内在关联;五是借助外国人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座伟人的丰碑。
或许,所有的设想都是美好的,可往往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这无疑说明自己在教学上存在不足,尚需努力。
一、切题导入,启发质疑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
2.(出示故居的图片,教师在轻音乐中解说)这就是宋庆龄的故居。它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1948―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5年之久。看,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家。她不肯,说:。(出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谁来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宋庆龄对樟树的喜欢、不舍……)
师:请读出自己的理解。(学生有感情朗读)
3.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树?)
二、文本细读,走近樟树
板块一:品读樟树外形之美
1.为什么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呢?让我们先走近它们。自由读读课文的4、5小节,想一想: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出示:这是两棵的樟树。)
2.交流:你读出了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枝干粗壮、枝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相机出示:
(1)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出示枝干粗壮的图片)师:看,谁来读这个词?还不够粗壮,谁再来读?
(出示樟树全景图片)看,它就像什么?(撑开的绿色大伞、一个大绿蘑菇)
师:请你读出这把大伞的粗壮、浓郁。
(2)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师:看,这个字认识吗?(出示古文的“稠”字)“稠”字的左边是“禾”,表示禾苗,右边是“周”,表示种植庄稼的田地,“禾”加“周”就是表示在田里种植禾苗,稠字的本义也就是指――(生说:植株密集)
师:“稠”是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师生书写“稠”)在这句话中,“稠密”是什么意思呢?(树叶密集)
绿叶密密层层,可多了,谁来读出绿叶的多?(指名读)
师:老师能听出绿叶很多,但还不够亮,谁能再读出绿叶的亮?(指名读)(点评:这一个“亮”聚集了多少生命的能量啊!)
(3)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说到夏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冬天呢,你又会想到哪些词语?
(出示对比图)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别的植物都已无精打采,但樟树――生读: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师:冬天,大雪纷飞,万物凋零,但樟树――生读: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师: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樟树都能那么蓬蓬勃勃,更别说是草长莺飞的春天、金风送爽的秋天了。谁来读出樟树的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突出了“无论……总……”这对关联词。(凸显“无论……总……”)
你们自己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赞一赞樟树吗?
出示:无论是 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小结:一个“无论……总……”让我们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板书:蓬蓬勃勃)
3.让大家一起读出自己眼中的樟树。(配乐朗读)
4.指导背诵。
5.如果你家门前也有这样的樟树,你舍得离开它们吗?为什么?
6.在烈日下,在严冬里,樟树依然长得蓬蓬勃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板书:顽强)
板块二:品读樟树品质之美
1.师:你觉得这还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出示:
(1)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樟树四季常青,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而这句话中,却说它――(“枝枯叶落”)谁来读这个词?
枝已经枯了,叶已经落了,谁再来读?
师:枝枯叶落,其实就是说樟树已经――(死了、凋零了、枯萎了……)
在它枯萎的时候,在它死亡的时候,在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引说:……)这就是永久保持的香气啊!
(2)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师引说: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个月,虫类就――怕它一个月。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年,虫类就――怕它一年。
如果存在一百年呢?――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师: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板书:香气永久可贵)
有了这种香气,它就有了什么样的功能?(拒虫)
师:是的,樟树的这种香气,人闻了,心旷神怡。可是害虫闻了,就躲得远远的。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樟木箱图片)人们用它存放衣物,虫子就不敢来破坏了。人们还会将樟木制作成各种摆设或挂件(出示摆设、挂件),置于室内,能起到防虫、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用樟木制作的各种拖鞋、凉鞋(出示樟木拖鞋图),穿着舒适自如,有健足强身之效。
师:别的树木有这种香气吗?它们有自己的气息,但这种气息容易――招虫。比如说――出示: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指名读)
课文明明是写樟树香,能驱虫,为什么还要写别的树木容易招虫呢?(学生讨论后得出,通过对比反衬出樟树的高贵品质。)
师:怎么个对比法呢?我和你们比比看。(师生对比读)
出示:别的树木没有香气,而樟树却有。
容易招虫,而樟树却能。
樟树的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而石榴树存在一天,虫类就。
2.师:学完课文4、5小节,你们知道宋庆龄奶奶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了吗?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因为樟树,所以。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读书、思考,知道了宋庆龄不肯搬家,舍不得这两棵树,是因为这两棵樟树不仅一年四季蓬蓬勃勃,精神顽强,而且具有一种拒虫的永久香气。
三、资料拓展,感悟人物
1.过渡: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一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直到34年前,宋庆龄去世。在这三十多年里(出示: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指名读。
2.读了这句话,你们又有什么新问题想问吗?
3.看来,宋庆龄和樟树之间不仅仅是她喜爱樟树这么简单。这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资料。自由读一读,你觉得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她和樟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资料一:
宋庆龄,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民主革命事业。孙中山逝世后,她继承他的事业,战斗不止、顽强不屈……在长达70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她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
师:你觉得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你发现,她和樟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宋庆龄奶奶正如樟树一样蓬蓬勃勃、精神顽强。
资料二:
1936年,宋庆龄得知国民党反动派非法关押了七位著名的爱国人士,十分愤怒。在那炎热的7月,她不顾疲劳,带着十几位救国会的同志,来到苏州高等法院,自请入狱。敌人一个个被吓得狼狈不堪。宋庆龄的一身正气,让敌人敬畏,他们被迫当场释放了七位爱国领袖。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一身正气、保护人民……)
是啊,这一身正气就好比是樟树的――香气,樟树的香气能――拒虫,宋庆龄的一身正气能保护人民。宋庆龄和樟树之间有着这么多相似之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课题,本文的作者仅仅是在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吗?你觉得还在写什么?
师:对,课文表面是写樟树的顽强精神和可贵品质,实际上是赞美宋庆龄用自己的一身正气把敌人拒之门外,保护人民。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师:樟树是宋庆龄的象征,难怪人们――(出示最后一小节,齐读)
人们觉得“人如树,树如人”,与两棵樟树留影,就是与宋庆龄留影。让我们带着崇敬与怀念的心情,再齐读这一小节。
四、迁移运用,学习方法
1.师:像这样借助物的品性来赞美人精神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
(出示)青 松
陈 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师:你读出了这是怎样的青松吗?它是谁的化身?
师:一齐读,读出陈毅爷爷的坚强不屈。
师:像这样借物喻人的诗和文章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可搜集一些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