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精选9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篇1

孙雪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参与城市建设,逐渐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一方面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有效推动了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亦称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非常突出。教育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化、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阶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正因如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描述和解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形成机制,寻找解决该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如何认识和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一直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焦点问题。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实践与应用的学科,儿童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两大专业领域,这两大领域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另外,从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析视角出发,本人认为:留守儿童是一个应该被关注和关爱的群体,但关注不能误读,关爱更孕育着理解。正确的认识和感悟是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一切干预活动的基础,也是本文研究和探索该问题的出发点。本文选取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剖析出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势视角出发,利用增能理论作指导,运用叙事治疗方法和技巧,寻找解决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介入措施,以期推动该问题的顺利解决。另外,对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探索也是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有效尝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走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本土化则是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经之路[1]。”而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化 社会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69.5 【目录】:

      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1

一、绪论11-15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二)研究方法13-14

(三)研究思路14-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文献综述15-19

(一)国内研究现状15-17

(二)国外研究现状17-19

三、参乡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9-23

(一)参乡基本状况19-20 1.地理环境19 2.经济现实背景19-20

(二)参乡留守儿童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20-21

(三)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21-23

四、参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综合调查23-38

(一)家庭环境下的参乡留守儿童教育23-33 1.参乡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23-26 2.参乡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析26-30 3.参乡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分析30-33

(二)学校教育下的参乡留守儿童33-35

(三)社区环境下的参乡留守儿童教育35-38

五、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38-45

(一)介入中应用的理论及治疗方法38-41 1.基于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38-40 2.增能理论的指导40-41 3.叙事治疗法41

(二)实施运用以及反思41-45 1.增能的实施及运用41-42 2.叙事疗法和优势视角的结合运用42-45

六、实践操作模式的选择45-47

(一)学校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工作者及留守儿童家长的联合45

(二)政府、社区工作者与社会力量的结合45-4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篇2

近年来, 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我国各界关注的热点, 相应的解决方案也纷纷出台。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 多数帮扶行动治标不治本, 制度化、科学化的工作模式仍未形成。

2011年10月, 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也为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新的出路。《意见》明确了学校等事业单位要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提出政府要采取财政资助、提供服务场所等方式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更好地开展工作, 使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学生问题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学校社会工作最初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 是专业性的社会福利服务在学校内的实施。学校社会工作者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 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消除矛盾, 实现学校———社区———家庭的良性互动, 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应对农村留守学生成长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 可以考虑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机制来加以防范和解决。

一、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必要性

1. 以优势视角弥补问题视角的不足

对于留守学生的看法, 目前大多数人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认为由于父母的缺位, 留守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学业失教、行为失管和生活失助等一系列问题, 而忽视了留守学生自身的优势和资源, 夸大了该群体问题的严重性。基于“问题视角”, 人们对“留守学生”大多存有怜悯心理, 认为他们是当然的弱者和救助对象, 由此出现了一些强制性的或过多的、不必要的关爱。在此类关爱的名义下, 留守学生被贴上了“问题学生”的负面标签, 这种“污名化”会改变留守学生自身及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 导致其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下降。

学校社会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采取优势视角, 反对给留守学生贴上“问题”标签, 强调个人具有在逆境中保持正常、健康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抗逆力, 主张在“问题”和日常生活中寻找优势和资源, 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增能。在优势视角的实践模式中, 社会工作者和留守学生之间不是权威与服从、施救者与受救者的关系, 而是友好协作的关系, 学校社工在其中更多的是扮演陪伴者和发掘者的角色。这种关系有利于增强留守学生的支持系统, 提升其自尊和自信水平, 从而有助于降低亲情缺失所带来的自卑、冷漠和沮丧。

2. 以职业化社工弥补非专业人员的不足

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 与子女缺少交流, 无力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和监督。委托监护人通常会把孩子的安全和物质需求放在首位, 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较少, 从而使孩子难以感受到亲情的呵护。一些村办学校重视知识教育, 而忽视法制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也难以对不同家庭背景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别关注, 这就导致学生缺乏正确引导和行为规范。“社会妈妈”等与留守学生结对子的志愿者, 虽然具有助人的热情, 但他们所受的专业训练不足, 无法跟留守学生进行稳定而持续的互动, 因而关爱的水平和效果难以保证。

学校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 了解有关问题诊断与评估、心理咨询、家庭与社区动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情况以及社会社区干预的知识, 掌握了学校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对个体学生、家庭和社区具有深度的整体认识, 对各个层面的优势、问题、境遇、资源非常敏感。他们不仅能够较好地应对农村留守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与困扰, 还可以作为家庭———学校———社区的联系纽带, 充当家长、教师、校长、学生和社区的顾问、教育者和调节者的角色, 与多方人员一起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教育、心理和社会问题。学校社工秉持的价值理念, 如平等、尊重、接纳、自决等, 也有利于留守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水平, 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育。

3. 以系统化运作弥补碎片化服务的不足

对于农村留守学生问题, 地方政府、村委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等各方都采取了相应的关爱措施, 包括在社区建立留守学生服务中心, 发展寄宿制学校, 招募“社会妈妈”、“爱心姐姐”等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但这些行动基本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 干预措施是片段的、割裂的, 缺乏内在的衔接, 实施效果也难以进行科学评估。因此, 迫切需要建立系统化、标准化和可操作化的关爱机制。

完善的学校社会工作在法律、政策、机构、人员安排和资源协调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政府机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社工教育与学术界、基础教育合作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 政府机构负责提供政策、法律和经费等支持, 并且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政策落实、项目批准和效果评估等;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由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 如问题的调查、案主情况的分析、项目的讨论设计、社工的分配、指导和监督、资源的协调等;高校或研究中心负责培养专业的学校社工人员, 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对学校社会工作进行理论研究和项目开发;基础教育部门有相应的机构或岗位设置, 可以及时、多渠道地与社工合作, 具体开展资料收集、专业指导、咨询、资源调动等工作, 并与学校其他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体系内部分工明确, 配合密切, 机构化运作的方式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可评估性,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福利水平。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模式

1. 对留守学生的直接介入

为了充分发掘农村留守学生的内部资源和优势, 协助他们提高抗逆力,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对留守学生开展生活适应、情绪调节、自信提升、行为矫正等方面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 以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惑, 塑造健康的人格。

个案工作主要是对具有一定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留守学生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其工作重点是与留守学生建立尊重、信任、接纳的专业关系, 帮助案主宣泄压抑的情绪, 转变不合理的信念,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其在困难的情境中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 塑造积极、健全的人格。

团体工作主要针对留守学生的成长性需求, 工作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社会胜任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目标感。

2. 整合与利用外部资源

除了针对留守学生自身的服务, 学校社工还应增强外部保护因素, 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的横向网络, 为留守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此过程中, 社工扮演着教育者、联结者、协调者、发言人、建议呼吁者等角色。

对于家庭和学校, 学校社工可以通过开办家庭教育工作坊、教师工作坊等向留守学生的父母、委托监护人和教师传授有关学生发展规律、学生权利保护的知识以及应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方法, 提升家长和老师的意识与能力, 让他们对留守学生给予正向的情感支持, 以改善家庭系统功能, 营造富于关怀的校园环境, 增加留守学生的安全感、融入感和价值感。

针对社区文化环境和教育的不足, 学校社工可动员不同团体组织及居民广泛参与, 建立留守学生生活托管中心等机构, 为留守学生提供功课辅导、小组活动、有意义的活动参与机会等, 也可以通过社会行为模式, 倡导和参与社区制定一些有利于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 社工要协调相关机构、组织所提供的服务, 避免服务的重复和服务对象求助的困惑。

3. 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研究

为增进直接服务的有效性, 使留守学生享受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 学校社工有必要从事相关研究, 充当起研究者、咨询者、政策影响者等角色。

一方面, 学校社工应本着公平正义的信念, 向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公众等提供有关留守学生和学校社会工作的资料, 或者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参加各种研讨会, 从专业角度提供咨询意见, 以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了解和支持, 最终促成有关留守学生的法律、政策和措施的变革。另一方面, 还要调查留守学生的需求, 开发针对生活、心理、安全、预防犯罪等不同问题的服务项目、设计服务方案和评估标准等, 以促进实务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学生问题, 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因此, 政府和社会工作界应以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为契机, 努力扫除法律、资金、体制和人员方面存在的障碍, 大力推行学校社会工作, 促进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童, 玉禾.优势视角的学校社会工作辅导策略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2]王章华, 戴利朝.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介入模式探索现代教育管理, 2009 (7)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篇3

【摘要】社会工作在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部分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的践行上表现得不够“专业”,甚至背离了专业价值,本文以专业价值的视角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务进行专业反思。

【关键词】专业价值;社会工作;农村留守儿童;反思

“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7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亲情缺失不仅导致了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更发展成了复杂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内涵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所遵守和奉行的专业服务理念和准则,它的主要内容有服务、利他、社会公平与正义、人的价值与尊严、平等与尊重等。专业价值规定了社工与相关成员之间的专业关系,决定了社工所选的策略、方法和技巧,提供了解决伦理困境的基准。

二、背离专业价值的现象分析

1.操作失当导致服务背离专业价值

(一)由于社工对国情缺乏了解,导致在实务中忽视了社会公平与正义。例如,当前我国大龄农村留守儿童(15-17岁)的规模达813万,其中154万不在校,然而社工通常以在校学生为对象,对儿童现状及需求等情况开展调研,并据此设计服务。从公平的角度看,此举人为地剥夺了非在校留守儿童享受服务的权利。

(二)由于社工对专业方法与技巧的使用不够科学规范,伤害了案主的价值与尊严。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格外讲究专业方法与技巧,而对方法与技巧的掌握程度因人而异,社工或因对它们的使用不当而背离了专业价值。例如,在使用自我流露技巧时,本应是在向案主坦白自身经验的同时着重表达同理心,以传递社工的真诚,构建良好专业关系,而社工不恰当地选择分享的信息,不注意分享的姿态,让儿童感到社工在“炫耀”和“说教”,于是心生自卑,这实为对儿童尊严的伤害。

2.观念偏差导致服务背离专业价值

(一)由于社工对留守儿童有“标签化”的认识,造成了对他们价值的忽视和对尊严的伤害。“去标签”本应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但在介入留守儿童问题上,有些社工往往按照社会建构出的“留守儿童问题”标准,误把儿童普遍性的问题归为“留守儿童问题”,误把“乡土特色”定为“粗野蒙昧”。例如,社工通常以“城市文化”为基准设计活动内容,期望以主流的“文明”文化来改造儿童的现有文化,此举忽视了乡村水土赋予他们的独特价值。

(二)社工误把专业服务当作施恩行为,破坏了平等的专业关系,损害了服务与利他的专业价值。这种观念偏差通常很隐晦,例如社工在计划外给儿童送玩具以表疼爱,如此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一方面,社工的过度关爱,使儿童对社工过度依赖,阻碍其自我实现,致其在服务前后社会角色失调;另一方面,社工将儿童的“感恩戴德”作为满足自身价值认同的工具,矮化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

3.制度欠佳导致服务背离专业价值

(一)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下“以人为本”与“以证据为本”的失衡。该问题在理论上应归因为观念偏差,但从实践上分析,这种失衡源于制度欠佳,主要是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不完善。例如,目前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工作服务格外注重绩效评估时的“证据”,因此社工在服务中特别勤于收集文本、图片、音视频资料,比如在赠送慰问品时需儿童或监护人签字才可领取,并尽可能多地抓拍“感人画面”,此举伤害了儿童的尊严,甚至或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二)“通才教育”理念下的社工人才培养制度带来的弊端。我国社会工作高等教育提倡“通才教育”,要求社工能承担多种任务,满足多种社会需求,因此,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工似乎成了掌握“梧鼠五技”的“万金油”,这导致了一些社工以儿童社会工作或农村社会工作的通用方法运用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犯教条主义错误,暴露了部分社工专业修养不足。

三、结语

专业反思是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和社会工作者进步的必由之路,通过以上反思,我们应当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在国家、社会、社工机构和社工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断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协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2(03):15-25.

[2]高鉴国.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第一版.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3]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5(03):37-49

[4]劉玉兰,彭华民.嵌入文化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理论与实践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15-22

[5]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黄逸弘(1993—),男,汉族,广西东兴人,社会工作硕士,助理社会工作师,单位: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篇4

童的教

究的调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1002班

学号:10330204

白帆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白帆指导教师:

时间:2011年8月12日

地点: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

一、调查情况介绍;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家庭教育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大批农村人口纷纷离开土地涌向城市,选择进城务工的生存发展道路。这种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打破了长期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导致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如何施以恰当的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思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最根本的就是要保障留守少年儿童充分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和发展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的教育问题,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二、调查内容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达28.29%。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需要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的群体。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子女接受教育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一)亲情关怀缺失

家庭成员经常性缺位导致的亲情关怀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无奈,也是留守儿童各种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一起生活,他们长期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拥有父母的呵护,得到应有的亲情关怀。这种长久的亲情隔离导致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疏远,有些子女不愿张口叫其父母,有些甚至还对父母充满了怨恨。

(二)心理问题骤增

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和父母相处、交流的机会,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倾诉和寻求

帮助的对象,与外界接触较少或不愿意接触。他们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不善于表达等自闭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有的自卑懦弱、多疑敏感,有的性格怪异、暴躁叛逆,有的忧郁焦虑、自暴自弃,严重的甚至有轻生倾向。长此以往,这些儿童将很难树立正常的自我价值观。

(三)学习兴趣减低

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疏忽,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较为困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的经常课堂违纪,有的撒谎逃学,有的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学校和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个别留守儿童甚至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下滑较为明显,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四)道德意识淡漠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也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缺乏道德养成教育和纪律约束,容易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偏差,养成了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有的还染上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嗜好,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

(五)安全问题频

部分留守儿童因年龄太小,父母又不在身边,缺乏约束和监管,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在生活中,有的留守儿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由溺水、触电、斗殴等引起的意外伤亡事件也屡屡出现。同时,留守儿童还是不法分子侵害的主要目标,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拐骗、猥亵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和结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带来的问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存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既有学校教育的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因素;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认真分析研究。

(一)社会因素

政策性壁垒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性壁垒。由城乡二元制结构衍生的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不仅人为形成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界限,也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化。这种现阶段难以跨越的城乡鸿沟和羁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发展,也对城乡教育产生着重大影响,由此产生的中考、高考户籍地考试制度等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使得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子女不得不在户籍地学习生活。在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关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有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建立外出务工家庭的专门档案,也没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做过任何详细统计,更没有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这些因素导致了目前个别地方政府的教育责任缺位。

(二)家庭因素

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这些老人一般年龄偏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文化程度偏低,加上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为溺爱,对孩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舍不得严加管教。其他亲戚因为留守儿童不是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放任自流,对留守儿童监管不力甚至根本不管。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寄宿在亲戚家中,很难产生归属感,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也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这种溺爱或放纵性的家庭环境,使得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无约束的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他们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等极端性格。

家长观念的偏差也是影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读书,还不如早打工、早赚钱,不上学可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可以挣很多钱,这种观念无形中降低了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进步。部分外出父母因无法长期照顾、陪伴孩子,于是更多地采用物质的方式进行补偿,用金钱弥补愧疚,使得留守孩子手中零花钱过多。处在这个年龄的儿童,生理和心理都还很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现象的影响,手里过多的零花钱往往进一步助长了他们的不良习气,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这种监管不力和畸形补偿,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道德发展和个体社会化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学校因素

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较为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合格师资紧缺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农村中小学除了讲授文化课的智育教师之外,思想品德教育、美术、音乐、英语、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比较缺乏,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不能为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提供更悉心的关怀和照顾。同时,由于农村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一些教师几乎没有与学生的课外交流和谈心活动。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分析总结(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对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由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同时提供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社会协调机构、法制服务机构应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环境。

(二)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质量的差距。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分割体制,逐步弱化或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体制,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合理均衡流动。凸显政府的教育责任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三)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学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法制观念,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着眼于学生的长远进步,适应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留守儿童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深入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心理、生理、学习和生活状况,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学习培训班或其他形式的专题讲座,加强对教育者或监护人的培训,努力提高教育者或监护人的水平。要建立齐抓共管、师生参与的留守儿童工作机制,探索实行班主任责任制,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进行有效的指导。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方式等要登记造册,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四)强化家庭教育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走向社会前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行为规范、个人生活理想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学会了解孩子,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情况,掌握每一时期孩子不同的心理、智力和情感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及正确的亲子观和育人观,学习掌握科学的教子理念和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鼓励方式,把精神鼓励和亲情关怀相结合,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父母关爱,体会到更多的浓浓亲情。家长要营造良好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生活。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篇5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等。从教育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的协调合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的课程。【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和他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农村中小学父母外出打工者众多。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指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打工人数多。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家长外出打工的要高出10到30个百分点,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10到20个百分点。[1] 2 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在重庆、江西、安徽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此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海南、江苏、浙江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2]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务工,孩子往往就成了家中的“孤儿”。如果是由祖辈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过多的溺爱,这样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是托付亲戚监护,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亲戚们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由于长期缺乏管束,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成了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或被害人。这几年关于留守儿童的犯罪事件日益增多。智力教育下滑。根据《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表明:从总体上看,留守儿童现在成绩和父母外出打工以前相比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在班上排名上等和中等的人数有所减少,而中等和下等的人数则增加了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3 情感教育缺失。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可是在这个时候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周宗奎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有失落感,有寄人篱下的不适感,他们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卑,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3]

二、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儿童”因厌学而辍学的现象发生。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老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

三、总结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留守儿童问题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是社会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家长和老师对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更加的重视,社会上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提高。

四、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篇6

一、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从XX县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已达到了8021人,其中,女童4025人,初中2771人,小学5250人,占在校学生数的31%。如果加上学龄前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将会达到40%以上,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调查发现,在亲情温暖、家庭教育长期缺失的状态下,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受到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一)学习成绩较差。调查显示,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孩子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积极性、自觉性差,纪律性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分不清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出现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行为自私,打架斗殴,更有少数留守儿童整天沉溺于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拉帮结派,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走上犯罪道路。

(三)心理发展不健全。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心理,有较强的孤独感。有的留守儿童不愿寄宿在学校而到校外租房居住,导致早恋或其他越轨行为。

(四)价值观念扭曲。部分父母平时很少关注对子女的伦理教育、法制教育,觉得自己长期在外没时间照顾孩子,心理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让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五)安全防范意识差。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如入室盗窃时打伤留守儿童,企图拐卖留守儿童,尤其是未成年留守女童容易成为性侵害的主要对象。由于缺少管理和控制,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再加其他生活方式的诱惑,有些孩子还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此外,部分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氛围较差,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导致学习质量滑坡;缺乏父母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学校的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而导致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难;代理监护人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违法违纪问题多;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作为目前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理应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方面。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将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潜移默化为孩子的自觉行动,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阳光的生活。因此,如果父母要外出务工,要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让孩子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同时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溺爱孩子,那种用物质来补偿感情的做法是不对的。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另外,要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外出务工的父母要与孩子的监护人经常联系及时进行交流,这样,外出务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发现蛛丝马迹,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二)学校教育方面。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应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管理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学校应配备心理疏导老师,对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政府及社会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留守儿童”所在地政府要把“留守儿童”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教育部门要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规划,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职能。在指导、检查、考评学校工作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民政部门要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卫生部门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提供必要的疾病防治和健康咨询;公安、司法部门配合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犯罪;文化部门净化未成年人文化市场,切实加强网吧管理;劳务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把家庭教育纳入农民工培训内容;宣传部门加大对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力度;妇联组织要加强家教知识的宣传,劝阻六岁以下孩子的母亲外出打工,帮助她们实现就地就业。按照教育规律,年龄越小,家庭环境的影响量越大。对一个大学生来讲,社会环境的影响量最大,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学校的影响量最大,对于幼儿来说,家庭的影响量占到家庭、社会、学校三大环境影响量的70%。换句话说,对小年龄的孩子,即使他进入教养机构,其家庭对他的发展影响量依然占首位,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个性发展包括情感、对事情的态度等。共青团要组织城市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等交流活动;各级关工委动员“五老”等老年志愿者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发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作用。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推动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网络,逐步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社会转型的诸多问题,需要构建职能部门保护机制,创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大环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发挥政府在制度创新和政策牵引方面的优势,着眼为外出务工人员离乡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农村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加快发展地方工业,增加农民在家乡的就业机会;城市有关部门亦应制定合理的政策,给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提高他们的最低工资标准,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把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纳入当地公民教育之列,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上学的借读费,改善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篇7

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1],随着群体的壮大,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也逐渐增多,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与工作的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习总书记说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善民生离不开社会治理,更需要创新社会治理。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其解决机制和实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我国的社会治理水平。但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当严重。现有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问题表面的分析,未能深入到问题背后的缘由进行挖掘,而且大多数研究围绕着“公共政策视角”、“城镇化视角”、“安全的视角”等进行分析,鲜有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分层研究的是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差异,对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中国来说,目前仍然面临着职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分层问题,所以,社会分层是今日中国关乎社会和谐的研究领域,社会分层研究对于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社会分层视角下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时代意义。

本文运用社会分层视角,结合党提出的“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一时代和社会背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关于创新治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善民生提供探索性建议和参考。

二、相关概念的解读

1. 留守儿童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各有说辞,但是,本文比较倾向于学者叶敬忠的定义。他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在外务工4个月以上,留守在家乡的18岁以下的儿童[4]。

2.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个体或群体因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现象,特别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3],它反映出来的是社会中物质性的和象征性的资源在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中的分布情况[5]。

3. 社会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6]。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分析,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个人等层面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运用一定的手段,以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协调性社会性行动[7]。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政府和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严重。林宏通过对福建省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代养人文化程度和教育能力相对低下,留守儿童的性格也比较怪异,在家里、学校或者社会不端的行为时有发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落后[8]。荣红涛对河南省叶县某乡调查发现,该乡在校留守儿童比例极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情感教育、知识教育严重缺失[9]。于慎鸿认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行为失范现象严重、安全问题严重、心理和性格存在障碍、学习状况差等问题[10]。王章华、戴利朝则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和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教学管理滞后,专业管理人员少,管理问题漏洞百出等[11]。

从上述学者的调查和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业、心理健康等自身方面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资金、建设等方面的教育管理问题。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看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对城乡、对不同社会群体在资源分配方面不均衡的真实反映。

四、社会分层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教育是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重要的“筛选器”和“过滤器”,是社会发展的“安全阀”。温家宝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12]。教育如此之重,政府也对教育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为什么农村的教育事业自始至终都是我国教育的难点?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运用相关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底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 政府政策因素

第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缺陷。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城乡福利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在教育方面的待遇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无法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甚至因为经济条件限制,留守儿童被剥夺了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资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是2757.53元,但农村的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只有2617.5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城市水平[13]。显而易见,政府在农村的教育投资力度不足,这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建设,农村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大受影响。

第三,农村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利益驱使的影响。农村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视为带动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领导班子的政绩,鼓动劳动力转移,造成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劳动力短缺,也致使留守儿童家庭亲子教育和管理缺失,社会教育与管理也处于真空状态。

2. 社会因素

第一,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地区很多儿童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无法正常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第二,社会封闭与社会排他的影响。弗兰克·帕金认为,社会集群通过把资源和机会获得局限于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之内以达到最大化自身获益的过程[14]。有些市民担心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会影响或减弱自己子女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从而排挤甚至歧视农民工子女。因此,农民工子女不得不回农村接受环境相对较差的教育。

第三,结构化中的社会流动机制,限制了农村留守儿童摆脱农村贫困教育的机会。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社会流动为人们提供了流向不同社会位置的机会和可能,每个人的流动机会是不一样的,流动机会制约着社会的阶级结构[3]。因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封闭性以及代际流动的阻碍,农村留守儿童很难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走出农村,他们有的看不到改变的希望而放弃努力甚至变得自负,进而出现失范行为。

3. 学校因素

第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的经济资本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学用品等方面的建设,所以农村地区的学校环境相对较差,教学设备配备相对落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相对较差,学习条件也受限制。

第二,因为农村发展相对较差,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资本和市场能力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造成师资队伍薄弱,管理人员不足。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资本家和雇员之间处在平等竞争的关系,取决于谁能够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属性的强度[15]。农村地区的学校对人才的吸引力大不如城市,因此,很多教师更愿意走向城市而不愿回到农村。所以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水平都相对较弱。

第三,教师对学生看法和态度欠妥,课程设置欠佳。有些老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先赋因素不好,对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引导;学校的课程设置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课外,其他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课程,如音乐、体育等形同虚设,而且针对学生的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严重匮乏。

4. 家庭因素

第一,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村的家长外出打工,让子女留守在农村上学,导致家庭的监护、管理和亲子教育缺失。此外,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不得不分担起做家务的责任,影响了学习。有的家长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强迫子女终止学业,回家干农活、打工挣钱,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也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家庭监护者的文化阶层相对较低、教育管理理念不当,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接受的教育和管理状况堪忧。家长外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等老一辈肩上,他们对小孩更多的是溺爱,这些都会导致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行为失范、道德低下等问题。

第三,家庭的氛围和主导观念缺乏对子女教育的正确引导和执行。有些家庭主张读书无用论,以及受一些不正确的为人处事理念和习惯的误导,很容易发生厌学、思想道德败坏,甚至容易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五、“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农村问题是三农问题之一,更是民生的基础;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教育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是民生之首。所以,改善民生,毫无疑问要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相辅相成的,改善民生需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也需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结合社会分层的角度分析,创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治理,需要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客体、目标、方法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一民生问题。

1. 主体层面

第一,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四大主体在担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重任之时,应该创新各自在治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职能:政府在政策制度上有所调整,尤其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应该以包容、友爱的姿态去对待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要进行教育改革,完善人员配备,建设更优质的教育和管理;家庭要转变原有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多从心理、情感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呵护和关爱。

第二,鼓励和支持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比如志愿者、社会工作者或公益机构等,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扶持。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分层思想中提出的共同体,强调的是有着一定的目标、认同感和行为取向的一个群体[16],而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为政府、社会减轻压力,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的不足;同时,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更具亲和力,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具优势。所以,应该鼓励和支持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组织群体深入农村。

2. 客体层面

第一,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既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应当是社会治理的客体。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扮演治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体角色时,也应当接受彼此间的监督和公民对他们的监督,这样才能更好、更自觉地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服务,促进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第二,协调人与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恢复凝聚并维护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文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社会植被。人与人之间所构成的网络形成了“社会”,在这个网络里,人与人之间彼此联系,并有着一定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同样,城市与农村也需要建立这种联系,减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歧视和偏见,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教育走上正轨。

3. 目标层面

第一,大力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了,农村的家长压力就减轻了,学校的建设也会大大的改善,农村孩子的教育环境和质量就会得到改善。

第二,全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公平的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典型的教育公平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集中反映。因此,我们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努力促进城乡平衡、公平地发展,改善和治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方法层面

第一,从法律法规上规范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并规定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

第二,推动社会成员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避免社会失范行为的出现。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去关心弱势群体或需要帮助的个体,农村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不仅在生活上需要帮助,在教育问题上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促进社会成员从内心情感上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六、总结与讨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反映的不仅是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平。每个时期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讨论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对于民生问题明确的关注,提出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的指导方针。在这样明朗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创新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治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民生问题,势在必行。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定会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达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62-0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却留下了一个问题,他们的子女怎么办?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外出打工父母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亲戚家,或者是夫妻双方留一方在家中照顾孩子,而主要留在家中的是孩子的母亲。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而且随着问题少年在留守儿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角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很多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越出正轨,并且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不正常的社会化过程造成的,因此本篇的着眼点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对周围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011年5月31日发布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1》披露,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超过5800万,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凸显。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造成这些儿童留守的主要原因有:父母在城市中的收入比较低,并且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和教育孩子;城市中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大都比较差,教学设施落后,政府投入低;城乡义务教育分割的体制因素导致留守,主要表现为教育收取费用不平等。

这些留守儿童大多经历着非正常的社会化:如父母职能的缺失,父母可能无暇关心子女的成长;由于父母去城市打工,照顾隔代长辈(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的重任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这种逆向监护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育都很不利;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住在自己的亲戚家里,总会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而监护人又常常抱着“别人的孩子,自己不能管太严”的心态,对他们乱花钱的行为往往不加干涉,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乱花钱的坏习惯,为他们以后的行为埋下隐患;教师对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的评价也趋向消极的一面,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社会化过程不能有效进行。此外,留守儿童内部之间形成的同辈群体承载着大量的亚文化甚至反文化,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社会化四个主体之间(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其中,家庭因素是根源,它直接影响着另外三个因素,而这三个因素在家庭的影响下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来自家庭的问题

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教育的方法却不对

外出打工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努力学习,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外出打工,就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学习。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他们打电话给孩子询问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成绩怎么样,而对孩子生活上其他细节和心理变化过问很少,而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父母更多生活上的关爱,而非学习上的,因此,由于与父母交流较少,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在心理和性格上往往表现的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缺乏自信心。

2.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里缺乏文化学习的氛围

外出打工人员本身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子女的教育缺乏正确科学的方法,他们只会在心理上希望自己的子女优秀,但是他们强烈的主观愿望反而会让自己的子女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成长。并且留守儿童经常是跟自己的隔代长辈生活在一起,而隔代长辈的文化素质较之留守儿童的父母会更低,因此家里缺乏文化学习的氛围。

3.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的思想品质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是孩子行为的坐标。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做事情时,缺乏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而儿童的是非观念不强,一切错误的行为又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4.重男轻女,家教失衡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存在。留守儿童可怜,留守儿童中的女孩就更加可怜,他们得到家庭和父母的关爱更少,她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权利接受教育,而女孩的心理又较男孩脆弱,正处于青春期的她们很可能会出现问题。例如农村留守儿童中的未婚妈妈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

(二)来自其他方面的问题

1.学校社会化不能有效进行

第一,由于家庭的负担,人格上的缺陷,使得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上较差,而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有的甚至放之任之,使得留守儿童的处境更加糟糕。第二,农村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乡镇中小学,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投入较低,加之政府机构不够重视,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

2.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

第一,留守儿童在选择同辈群体时,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引导,致使其加入不良群体,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化。第二,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存在着普遍的厌学现象,“读书无用论”泛滥,致使这一群体学习成绩整体差于非留守儿童。第三,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价值导向的偏差,致使留守儿童在生活目标的确立和价值观形成初期即发生偏离,这将影响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主要表现为他们往往将进城打工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第四,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部亚文化,特别是反文化的大量存在,致使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现象严重。

3.大众传播媒介的不作为及错误引导

大众传播媒介的不作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为了提高自身的收视率或发行量,大肆报道或宣传一些色情、暴力、凶杀、犯罪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就不利于缺乏自控力和自主性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化;二是大众传播媒介没有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没有积极组织和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没有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同辈群体向成年人学着去泡网吧、赌博、酗酒,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据统计,未成年犯罪中有七成是留守儿童犯罪。留守儿童的犯罪原因很复杂,其中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本人接触的案例中曾有两个小孩仅仅“想练胆子”、“想当英雄”就去抢劫杀人。

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既然问题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四个方面,我们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分别提出影响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的解决措施,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的作用。

(一)从家庭角度看

第一,父母在外要经常与孩子联系,加强于他们的交流,除了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以外,还要耐心地听他们讲心里话,分享他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第二,父母委托监护人时,必须向监护人强调对孩子的监管,并经常与监护人联系,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若监护人年龄过大,则应考虑更换其他监护人。第三,父母应该多与老师及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状态。父母应与老师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义务,协助老师引导教育孩子,对于孩子表现的方面,要积极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孩子犯的错误,要进行语重心长地教导。

(二)从学校角度看

第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除了学习方面,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德育教育,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二,学校应该因材施教,根据留守儿童及其同辈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不能对此类群体或个体放之任之。第三,学校应该加强自身改革,努力朝着对留守儿童建立寄宿制度方向发展,把留守儿童集中在学校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都转移到了学校,便于老师及时的监护,可以排除儿童心理上的孤僻,可以增强与同学交流与互动。

(三)从社会角度看

第一,社会应该加快发展,尽快消除或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使农村青壮年可以在乡村发挥自己的价值,不用进城打工,可以留在孩子身边。公安部门应该解决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村儿童可以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也可以留在进城打工的父母身边。第二,社会和政府应在农村建立起代理家长制。一些老师、乡镇干部、村干部、乡镇企业家及社会上有识之士可以承担起这项义务,并且由政府进行监督管理。第三,应净化大众传播媒介的环境,积极倡导和传播有利于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优秀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传播。同时要以媒体为纽带,把社会的关爱传递给留守儿童,通过媒体的积极作用,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化。第四,在城市中大型建筑企业等进城务工者较为集中的单位开展青年农民工的心理干预以及亲子沟通指导工作,而且在试点省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工作。

四、结语

本研究的主体农村留守儿童是真正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他们成了改革开放大潮、社会转型之后所留下的阴暗角落。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社会化过程将直接决定着他们将来生活的幸福程度。因此,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1)[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e3ec4edaeaad1f346933ff5.html.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篇9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农村留守子女。那么,什么叫留守儿童呢?就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时代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有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部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有关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绝大多数,所占比例竞高达86.5%。

1.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据统计,80%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己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

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5.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儿童防护能力弱,同时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遭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二、“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

留守儿童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整体发展来看,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从家庭认识来看,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

3.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整日忙于挣钱,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4.从学校教育来看,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从而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教师应更多的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3.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

4.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这一突出的社会现象首先是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予足够的重视,能够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和引导,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和歧视的接受义务教育。

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养,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参考文献与注释:

[1]庄华峰等.社会政策导论[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上一篇:公办学校托管协议下一篇:保健品销售计划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