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精选8篇)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 篇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就与挑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 1991 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截至2019 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321.8 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 万人。

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78 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

五是探索形成了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积累了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发展经验。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

三是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四是发展机制需要健全,在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凸显,人才需求与就业状况的动态反馈机制不够完善,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深化,多元投入机制需要加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仍需创新。

二、发展与目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显著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更加需要高层次专业化教育。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越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对我国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加快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一般在知识密集、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设置。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面向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面向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按照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协同育人、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发展目标是,到 2025 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三、着力优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 1.完善硕士专业学位 类别 设置和 授予 标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条件,应更加突出鲜明的职业背景和专业人才指向,增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一般应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明确的职业指向,所对应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已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健全更加灵活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管理机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试点,放权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定期统计并向社会公布。改进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进入专业学位目录的机制,对于由高校自主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若已在高校形成一定规模,得到社会和行业产业认可,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知识体系,有长期稳定人才需求,招生就业良好,由行业产业、高校进行论证后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即进入硕士专业学位目录。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等也可提出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申请,基本程序与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一致。

3.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支持学位授予单位将主动撤销的学术学位授权点调整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不把已获得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前置条件。推动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紧密服务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继续放权省级学位委员会承担本地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并注重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四、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1.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推动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学术学位的协调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系统解决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2.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该职业领域应具有成熟的职业规范和特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具有较大的博士层次人才需求。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

3.健全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基本程序是:相关行业产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和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建议,并提交论证报告;相关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必要性论证,并提交评议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议;评议通过后,编制设置方案,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

4.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将产教融合和行业协同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优先条件,不把已获得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前置条件。完善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布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

五、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大力推动地方领导干部、“两院”院士、国企骨干、劳动模范等上讲台,探索建立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军队、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制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推动培养单位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各培养单位新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须有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在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带队到行业产业开展调研实践。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

2.深化 产教融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分类选拔,进一步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制定专业技术能力标准,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有机衔接。推进设立用人单位“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产业、培养单位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制定标准,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初试)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支持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获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取得相关行业产业从业资质或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

3.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

六、组织实施 1.编制专业学位 类别 目录。专业学位类别目录由国家统一编制,主要用于学位授权和学位授予,每五年集中修订一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论证批准后,即在当年进入目录。专业学位类别一般下设专业领域。除临床医学等行业规范要求严格的类别外,专业领域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其清单每年统计发布一次。

2.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发挥行业产业协会、专家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促进我国专业学位人才的国际流动,宣传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中国标准,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强化 行业 产 业协同。支持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比例。鼓励行业产业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在职员工攻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鼓励行业或大企业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

4.。

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遵循“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提出设置专业学位类别的行业产业部门应建立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动态监测机制,每年发布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依托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对各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真实反映。对需求萎缩、培养质量低下的专业学位类别,实行强制退出。

5.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行业产业、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差异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拨款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探索实施企事业单位以专项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订单式”研究生培养项目。引导支持行业产业以资本、师资、平台等多种形式投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

6.发挥专家组织作用。按专业学位类别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吸收更多实践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委员,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学位授权、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监督评估、国际合作和研究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产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7.强化督导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专业学位质量效益与授权审核、招生计划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强化各省级学位委员会、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支持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指导和监督,办好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 篇2

一、开设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健立健全教育育人体系

实践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是检验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实践课程是学生融入社会的第一课,是对学生的一种养成教育,也是增强学生感性知识理解、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二)多元发展人才选拔方式

实践课程是与社会相适应的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培养单位在学生实践中可以发掘学生特长,实现个性化培养。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学生实践提前对学生与岗位的匹配度进行筛查,择优录取,降低了选聘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盲招的风险。

(三)完善校园社会互动通道

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让企业找到需要的人才,这是教育和企业永恒不变的课题。实践课程就是工农商学联通的桥梁,促使学生、学校及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让学校进一步校准行业需求,让社会更便捷地选拔合适人才,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及就业择业相结合的多位一体,学校、社会多方联动的教育-培养-输送体制。

二、当前实践课程开展情况及问题

2009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反映了实践教学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重要性,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硕士,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知识。研究生培养单位一般都会把实践课程的要求写入学生的培养方案,但在具体执行时研究生培养单位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这就导致各种不平衡的问题发生。总的来说,当前实践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发展不够平衡,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具体如下。

(一)实践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实践课程大致可分为四大种类:校内实践课程实践、校内实践基地实践、校外实践基地实践及企业实习。其中课程实践和企业实习两种方式对于高校来说较容易实现,也是目前高校最为常用的两种实践方式。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校内实践教育基地虽然效果很好,但投入较大、产出不高,又需要与企业联动,因此目前仅有一部分高校少数工程领域可以实现。

(二)实践课程发展不平衡

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课程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实践方式差异较大;同一层次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同院系之间实践体系差异较大;同一层次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差异化,也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三)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各高校、各专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一般在课程设置上会以学校管理为核心,而不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因此高校课程设置上一般存在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直接套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导致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严重问题的出现;课程内容上工具性课程和方法类课程不够多,同时课程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等问题都会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顺序上,90%高校的工程领域都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递进式模式,而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实践教学的发展规律。

(四)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倡校企联合培养的双导师管理制度,但在执行时对于企业导师的聘用、管理和考核,以及对于学生实践质量及企业导师教学质量的考核都没有较为清晰的规定,甚至在科技成果划分上的分歧也都限制了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的进程。

三、实践课程改革思路

高校实践课程的完善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来说都是必须进行的,并且长期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要以人为本,坚持个性化培养与专家化的培养思路。联合基地建设思路和建议。

(一)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坚持“强素质、重实践”的理念,以应用能力为主线,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新的教学体系;(2)以实践能力提高为主旨,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并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方法课程及理论基础课程为基础;(3)实践课程形式要多元化,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让学生按需进行实践。建立实验与分散式模块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4)丰富育人体系,强化全员全阶段育人理念,努力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从管理制度、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上提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并加大专业学位教学实践方面的理论和制度研究。

(二)实践课程建设方案

1.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的建立要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专业对口为抓手,以职业资格认证为手段。要与行业资格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共建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互认,最大限度培养学生与行业资格相匹配的技术能力。

2.建立符合工程实践要求和规律的教学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通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认知体验、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环节有机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具有特色的纵向立体多层级实践体系,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有计划、有层次、递进式的提升。具体如图1。

3.建立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以人为本,从学生个体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个人需要相匹配的原则,横向分类别拓展多元化实践方式:校内实践课程实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校内实践基地实践、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校企产学研结合及企业实习。(1)校内实践课程实践重点拓展沙盘实验和课程设计类模拟现实的实践课程,对于实验课程和模块化实践课程要针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环节进行设计,重点训练学生某一方面实践能力;(2)要有计划地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加强虚拟仿真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开放共享,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共享平台建设,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系,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教学和管理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支持服务信息化水平;(3)校内实践基地分为两类:校内企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维护成本较高,因此要依托学校的学科与就业优势,借助教育部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推进;除企业实践基地外,学校可以依托多学科优势,建设跨学科平台的实践基地,让知识在碰撞中增长、创新;(4)校外实践基地的推进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兼顾数量提升。校外实践基地与普通企业实习不同的是其双导师管理制度,是合作共赢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因此要格外注重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同时建议政府机关通过数据分析,根据辖区内公司招录的毕业生数据,按照行业划分,打破校际限制,建立市级校外对口实践基地或实践园区,定向招收相应高校学生进行企业实践;(5)企业实习要重点关注制度建设,要以完善的制度保证学生实习的时间,通过周报的形式进行实习过程的质量管控,以成果(与企业工作内容相关的工程论文)来考核;(6)依托导师、学科和实验室资源而推进的校企产、学、研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其手段是资源共享,目的是共赢,核心是教育。但因其过分依托导师的社会关系和能力,有其不可复制性,因此仅能作为实践课程的有效补充。

4.建立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管理评价机制。明确成果归属问题和校内、外双导师权责分工,细化综合评定办法,通过制度建设统筹考核学生实习实践过程及成果,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机制,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综合素质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

摘要:阐述了实践课程对于完善教育体系和丰富人才选拔方式的重要性,根据当前实践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符合工程实践要求和规律的教学体系,建立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管理评价机制等四项具体化建议。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 篇3

关键词:专业学位; 瓶颈;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38-002

一、专业学位的定义及发展

专业学位 (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它与学术学位是水平相当的同级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和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如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

1988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了职业学位教育的概念。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工程类型硕士生,以及应用文科研究生方面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加强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1990年10月,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批准。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个别专业外,其他的各专业学位均可接受推免生。1991年分别在全国26所学校进行MBA试点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仅限于单一的学术型人才。社会经济发展在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精尖学术型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高层次人才。为适应这种趋势,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这就意味着我国要加快专业学位发展步伐,适当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增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瓶颈

专业学位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自身发展的瓶颈。

第一,生源成分复杂。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与从事的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的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而且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学习目的也各不相同,既有真心想学点知识的,也有纯粹来拿文凭的,还有二者兼而有之的。生源成分复杂,学习基础不一,学习目的多样,增加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难度,成为制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其突出的特点,在设置专业硕士学位时,规定一般应成立由高校教师和企事业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的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力量,或者至少实施双导师制,即同时配备具有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导师。而在实际运作中,导师组大多仅为双导师,但由于校外导师存在职责不明、待遇不高或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导致许多校外导师名不副实,即使是双导师制也没有完全实现。授课教师大多由学术性硕士导师兼任,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教学方法单一,满足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偏重课堂教学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讨论、案例、实践等教学环节薄弱,没有突出能力培养。

第三,专业学位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在实际教学中,真正适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的教材还不多,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灵活,实践性也不强,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科研手段不够先进,实践性科研成果的推广缺乏。学生学到的更多的还是与他们的实践联系并不是很紧密的理论知识,专业学位规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没能真正实现。

三、专业学位发展需着力的方向

既然找到了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瓶颈,就要针砭时弊,进行改革,以求专业学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一,要着力保证生源质量。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选择专业基础好、学业发展潜力大的学员是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前提。国家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设定了专门考试,包括专业基础考试与综合面试,可以了解被试者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为保证生源质量,企业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及企业未来发展人才战略储备需要,向学校推荐专业基础好和工作业绩突出的各个领域的骨干攻读专业学位,学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企业推荐的人员。最后,为了更好地保证生源质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部分专业学位应加快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行全日制培养。

第二,要优化课程设置。考虑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及先进性,实行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专业培养方向的不同,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职业发展课程三个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模块是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平台;专业技术课程紧密联系实际需要,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和科技动态,目的是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技术转化的实际能力;职业发展课程包括管理、经济、法律等课程,可根据专业要求以及个人职业发展需要而定。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突出了相关专业的特色,克服了专业学科分割过细、知识零散的弊端,可以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培养单位应加强模块教学模式的发展应用,并不断改进,相应增加全球性的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使课程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第三,要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教学过程要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现场研究、团队学习等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开阔学员思路。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还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第四,加大校内导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导师的责任心。重视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校内导师要积极参加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培训,还要参加计划性的进修,争取到相关职业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此外,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担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必须是本校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校内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包括学位论文的撰写和学位申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企业导师担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第二指导教师,必须是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部门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包括协调企业各有关部门的相互关系、课题立项的经费落实和学位论文的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工作。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如在论文选题和论文答辩中,要充分发挥两个导师的协同指导作用,完善双导师制。

总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需要突破的瓶颈,只有及时改进,不断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对完善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范玉辉,周先进. 对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00-202

[2]李玉泉,符得团. 加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9:117-120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 篇4

一、为服务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医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中医专业学位。

二、中医专业学位分为博士、硕士两级,含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中医博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Chinese Medicine”,缩写为“DCM”;中医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缩写为“MCM”。

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坚实宽广的中医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科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传承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结合临床开展研究并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够独立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掌握必要的现代医疗技术,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临床研究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临床医师毕业后教育有机衔接。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临床能力培养与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有机衔接;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临床能力培养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

五、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社会实践、跟师学习、专业训练和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重视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总结与传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

六、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或导师组负责制。积极吸纳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参与研究生培养。

七、学位论文应结合中医临床实际选题,突出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博士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创新性。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运用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研究报告、临证经验总结、专业文献研究、医案医话解析等。学位论文答辩成员中须有中医临床一线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考核方式分为学位课程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和论文答辩三部分,考核通过者,授予中医博士或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 篇5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

培养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特制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第一条 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第二条 招生对象与入学方式

一、招生对象。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入学方式。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并达到规定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原则

一、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期学习年限,具体由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有关文件自行规定。

二、培养原则。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培养过程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

第四条 课程学习与考核

一、课程设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应根据硕士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开设课程,学位课程应满足学位授予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内容应涵盖人文素养、临床科研方法、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等类别课程,例如: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医学法律法规等。

二、课程学分。学位课程要求总学分应不少于16学分。政治理论课3学分,外语2学分。

三、课程教学。可采取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相结合。考核可采取笔试、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

学位课程可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学习相结合,由学位授予单位和培训基地共同开展教学。

在临床轮转期间,每月安排不少于两个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方式,学习各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

一、临床能力训练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应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

二、临床轮转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进行,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

三、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硕士生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进行,学位授予单位应认定其临床能力考核结果。第六条 科研与教学培训

一、硕士生应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病例观察、医学统计、循证医学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熟练地搜集和处理资料,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研究解决问题,探索有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

二、硕士生应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小讲课等教学工作;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

第七条 学位论文与答辩

一、选题要求。选题应从临床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体现临床医学特点,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鼓励与专业最新进展密切相关的自主选题。

二、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报告、临床经验总结、临床疗效评价、专业文献循证研究、文献综述、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

三、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论文作者必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原则。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者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学位论文需注明作者在其中的贡献度和具体研究内容。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资料和数据具有可溯源性。对涉及国家机密和尚不能公开的研究结果,以及临床研究报告论文中涉及研究对象隐私和权益等问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四、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组织论文答辩。第八条 学位申请与授予

一、申请条件

1.完成学位授予单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2.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3.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4.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二、学位授予

硕士生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向所在学位授予单位学位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第九条 分流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应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制订相关政策,对不适宜继续按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合理分流。

一、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意愿,可安排其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但应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

二、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通过学位课程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或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三、对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完成学位课程考核,但未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对其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毕业后三年内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回原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专业学位。

第十条 组织管理

硕士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接受学位授予单位、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培训基地管理,由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主管部门统筹负责。硕士生的指导教师包括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临床能力训练指导医师,分别负责学位论文指导和临床带教工作。各轮转科室需成立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

第十一条 附则

一、本方案适用于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学位授予单位应根据本方案,从招生录取、培养方案、学位授予等方面制订具体规定。

三、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参阅相关配套文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 篇6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系统专业理论,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团结协作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眼界开阔,能了解该专业方向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动向;思路灵活,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刊、资料,并能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

4、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对于没有达到学校培养要求,完不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为3个学期,具体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教学计划表。研究生在此期间必须完成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补修课程的学习。

2、研究生修完37学分方完成教学计划,这37学分包括学位课程23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如论文答辩前仍未完成规定学分,则不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3、外国语课共4学分,包括基础英语3学分和专业英语1学分。外语基础较好,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研究生,经个人申请,任课教师、导师同意,学院审核,报研究生处批准,可以免修基础英语,但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外语学位课程考试。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3门本专业大学主干课程,并参加相应的考试。以考试及格为准,虽然不计入学分,但未补修或未能通过考试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管理

1、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程的考核以闭卷考试方式为主,辅以考查方式,闭卷考试分值所占比例不能少于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非学位课程考核采用考试方式或考查方式;学术活动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为依据,导师签字认可后由学科负责人进行成绩评定;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写出评语,评定成绩。

2、学位基础课、专业课和非学位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的考核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学院来负责具体组织。学位课程考试时间不少于2小时。考试和考查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学位课程达到70分、非学位课程达到60分方为合格,可以获得学分;教学实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分。

3、考试不合格的课程应重修,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4、研究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核者,须在考核前提出缓考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学位公共课须经研究生处批准)后,方可缓考。擅自缺考者,该课程成绩记为0,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5、研究生若违反考试纪律或考试作弊,该课程考核成绩无效,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培养环节

1、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

研究生指导教师要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指导研究生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必须经学位点负责人审核、学院领导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后实行。

2、中期筛选

中期筛选应在第4学期初进行,4月中旬前完成。主要是以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考核研究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思想政治表现和科研能力等。考核小组由院总支书记、院长、分管院长、导师组成员及研究生秘书组成。按期完成培养计划、中期筛选合格的研究生即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否则应进行淘汰或分流。

3、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在公开发行的合法学术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增刊、专刊、学术会议论文和一般论文集等)或出版专著一部(位列前两位),且第一署名为聊城大学,否则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学术报告或参加学术会议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否则将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也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4、实践活动

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以“助教”的形式实施,安排在第二学年,工作量不少于36学时,必须面向本科学生,参加教学第一线的工作,方式包括授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实习、辅导毕业论文等,由指导教师根据备课、讲课及学生的反映等环节对研究生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考核,写出评语,“合格”以上方能通过;入学前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并已经取得助教职称者,经导师审核,院长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处批准,可免修教学实践。

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学院和学科点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毕业论文答辩以前,要至少完成1篇高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5、学位论文开题

研究生应在第3学期11月底之前通过论文的开题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毕业(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论文答辩,应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否则不准参加论文答辩。

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第5学期,学院组织相关导师对研究生的论文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该项工作在研究生申请答辩前6个月完成。如果未能通过中期检查,则学校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7、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资格申请

第6学期4月份,毕业研究生要向学校提出毕业申请,学校将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全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任务的研究生方可取得论文答辩的资格。经毕业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获得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

8、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研究生论文写作完成后,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按《聊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办理。

七、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确保培养质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个性;

2、加强实践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把握研究动态;

3、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考试、考查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等形式,确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4、按照学校规定做好中期筛选、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指导等工作,确保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历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篇7

专业学位 (professionaldegree) , 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 (acade m ic de gre e) 而言的学位类型,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 获得专业学位的人, 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 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 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 因此, 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专业学位的设置, 是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改变了我国学位类型、规格单一的状况, 推动了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 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学位制度。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 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 截止2009年底已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 即:法律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 教育硕士、博士, 体育硕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翻译硕士, 艺术硕士, 风景园林硕士, 工程硕士, 建筑学学士、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 兽医硕士、博士, 临床医学硕士、博士, 口腔医学硕士、博士, 公共卫生硕士, 会计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 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达到476所, 累计招生85万人。

从2009年开始, 为进一步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步伐, 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决定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国家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了3.8万名专业学位硕士生, 实行全日制培养;2010年更进一步扩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范围和规模。这意味着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2010年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决定在我国设置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警务、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城市规划、林业、护理、药学、中药学、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硕士专业学位, 并审议通过了以上19种新增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自此, 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由原有的19种增加到38种。

二、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自国家设立专业学位以来,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专业学位类别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认识不断明确、培养单位不断增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发展, 正成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成为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生长点。但由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 在发展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一) 身份认同危机

身份认同实际上涉及的是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这样一种学位类型或类别的身份的认识与态度。就目前的情况看, 不要说身份的认同, 就连知晓度都不高。再则, 即使是一些了解或知晓专业学位的人士特别是大学内部的人士现在也在逐渐改变对专业学位的看法。当初, 这些人是一致称好的, 但如今, 他们却不敢苟同这种号称有特色而事实却无差异的研究生教育形式。

那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专业学位的身份认同危机呢?首要的原因是专业学位的招考时间长期游离于全日制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入学统一考试体系所致。第二, 大多数的专业学位获得者没有研究生毕业证书。而在我国, 有一些用人机构特别是国营与事业单位又特别在意研究生学历, 如此用人环境就自然使人们降低了对专业学位的信任度。第三, 专业学位攻读者在培养机构并不能得到与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的待遇。由此可见, 专业学位身份认同危机并不全是由这些攻读者造成的, 更多的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所致。

(二) 教育规模相对偏小

专业学位教育, 已经被证明是大量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日益发展, 我国迫切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的设置领域、专业学位点设置的规模、专业学位的比例明显偏低。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最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 但专业学位教育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全国硕士学位名称超过660种, 硕士生培养计划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达2000多个。在所有的硕士学位中, 具有专业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占85%, 纯学术性的硕士学位仅占15%, 其中仅科学和工程学位就占到全美国学位授予的1/4, 学位点设置广泛分布于各类专业学院。我国目前攻读专业学位的在学研究生数量, 仅占在学研究生总数的25%左右, 而且学位点的设置基本仍集中在学术型大学。

(三) 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

专业学位具有与学术性学位完全不同的培养要求, 每个专业学位又有着各自的特点。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应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主。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 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区分不明显, 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比较严重, 在入学者条件设定、指导教师选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和教材体系、评估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老套路。

(四) 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职业的种类越来越多, 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职业进入到专业领域。据统计, 美国有47种专业博士学位;英国有33个领域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而到目前为止, 我国只有38个领域设置了专业学位。而在由学士、硕士和博士组成的专业学位体系中, 专业硕士学位处于绝对压倒趋势, 专业学位教育的类型、层次结构和规格单一。另外,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学位点的设置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学术型高等院校。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社会对应用性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五) 缺乏有效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专业学位教育也概莫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依托行业背景, 国际上, 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标准和专业界的用人标准一致, 相应的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基本接轨, 专业学位成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或先决条件, 形成了专业学位和职业注册相互衔接的配套机制。目前,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明确,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之间, 不同专业之间评估指标体系的区分度不高, 专业认证及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 社会行业组织和评价机构介入专业学位教学和评估的机制还未建立。因此,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我们学位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六) 专业学位教育的“拿来主义”有待提高

欧美国家的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学位教育的经验。由于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 教育理念和实践尚不完善。学习与借鉴国际上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 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模式、教材和案例, 加快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步伐,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在借鉴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经验时, 往往不顾实际情况照搬照抄。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上, 面较狭窄, 层次偏低。如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 创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路径, 是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七) 对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研究不够

教育规律的研究能为教育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实践上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关于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 缺乏对于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 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理念、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培养过程、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认识有待深入。

三、今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思路

(一) 转变教育观念

专业学位是与学术性学位并行的另一种类型的学位, 两种类型学位的规格不同, 各有侧重。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培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因此, 两种学位教育对招生的办法、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论文的要求、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质量评估的标准也不同。因此, 要转变教育观念, 以适应市场需要为导向, 正确认识和把握专业学位, 深化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改革。

(二) 改革招生制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考试的内容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不同, 既要考虑今后培养和就业所需的实践经验、能力及潜力, 适合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 也要规范和严肃考试制度。要减少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特别是实践能力) 的考核, 增加面试在考试中的比重, 录取研究生既要对笔试成绩有要求, 也要对面试成绩有要求, 同时还要参考考生的工作经历和取得的业绩等情况;具备条件时, 招生规模和录取分数线要逐步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三) 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在专业学位教育中,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确定教学内容。攻读专业学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别很大, 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因此, 在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在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上, 要突出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要在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 注重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理论教学也要紧密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要开设必要的选修课, 供学生根据各自的基础和知识结构进行选修;要反对墨守成规, 要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 根据行业任职资格的要求及其变化、学科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理论、新成果、新案例及时纳入教学之中;要加强教材建设, 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 有条件的单位要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国外先进教材。

(四)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相长;要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激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的案例和学习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课件制作应计入工作量, 高水平案例应作为教学研究成果。要加强第二课堂教学,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创业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 正确把握对学位论文的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特别是硕士层次研究生的培养是以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为主, 这与目前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要求课程与科研并重不一样。因此, 要避免用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力求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 论文选题要突出实践性, 强调学位论文的应用性, 研究结果要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合理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 是保证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 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 还有较大的差距。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抓紧、抓好。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 支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要鼓励教师从事与其教学有关的社会兼职;要积极聘请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要促进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要建立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

(七) 引入竞争机制

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市场来检验, 因此, 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发挥市场竞争在促进提高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要强化学校的竞争意识, 扩大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自主权。要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教育质量。各种专业学位教育都要逐步实行成本补偿政策并给予学校在确定收费标准上的自主权, 师资的聘用要引进竞争机制。在鼓励竞争的同时, 特别要注意规范办学, 要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 强化依法办学意识。

参考文献

[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上)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2]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下)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3]韩映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与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 篇8

摘 要:从政策制度、教学模式、培养方式、评价标准、学位设置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制约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军事硕士;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家和军队大力推动与相关政策滞后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的转型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家、军队都十分重视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总部为推动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案例建设,并实施军事硕士专业学位与中高级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

但由于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发展。比如,军事硕士招生审批环节和层次多,考生缺少自主性,“想上的上不了,符合条件的不太想上”,导致很多院校报考数低于计划招生数;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非全日制培养为主,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院校与部队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但缺乏统筹协调联动和激励机制,部队导师干多干少,干好干差,甚至干与不干“一个样”;非全日制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不能像全日制研究生那样,在军衔、工资等方面享受“提挡升级”政策;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中高级任职培训关系未理顺,没有纳入干部任职资格体系中,毕业学员任职没有明确“说法”,等等。诸如此类相应配套政策的滞后,使军事硕士专业学位“含金量”大打折扣,相当一部分人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视为前些年因监管不严而泛滥贬值的“函授生”,这势必影响考生报考积极性,进而影响生源质量。

二、突出的案例教学要求与传统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矛盾

从学位设置上看,通过系统的职业训练增强受教育者职业素养和能力,并使其逐步成为获得相应任职的必备条件,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目前,国内外通行做法就是通过大量典型案例分析,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应职业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运用和实施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能够增强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破解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进程中各种纷繁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培养目标要求。2012年总部批准开展全程案例教学试点,要求按照相关专业学位领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设置案例课程。2013年总部制定《军事案例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使军事案例建设由全军统一规划立项为主转变为院校自主规划建设为主,要求到2020年军事案例教学成为军事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主要形式。

但目前,院校在案例教学方面的力量、经费投入都相对不足,且在教学评优评奖、教员晋职晋级等方面,对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性倾斜,导致案例建设进程相对缓慢。从实践看,编写军事案例需要到部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这势必需要充足的时间、力量和经费保证,而一个教员往往承担多个班次教学任务,教员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而案例建设“周期长投入高收益低”,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员编案例、用案例的积极性。加之案例资源难以在院校间实现共享,使得案例教学难以在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质量。

三、统一的培养方案与个性化培养需求的矛盾

就全军范围而言,目前在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办学指导上,总部明确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并细化了培养要求,这样虽然有利于把握育人方向和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造成教育同质化倾向,难以体现各军兵种院校的办学特色。从院校和培养单位看,由于培养对象来自全军各个单位,干部岗位的多样性、地域分布的多元性、担负任务的差异性、职责分工的特殊性等,决定了学员学习诉求存在较大差别。不同军兵种指挥岗位职业核心能力诉求不同,同一军种也存在着机关与部队、作战部队与非作战部队的不同,加之学员任职经历和知识结构的显著差异,这些都要求培养方案不能过于僵化和呆板,必须要保持个性化和适度的灵活性,必须要针对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生源特点设置相应课程,并采取相应培养方式。

由此看来,统一的培养方案与特色化办学需求、学员个体学习诉求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出现了同样的军事硕士培养基本要求,有的院校觉得很适用,有的则不然;教员讲授同一内容,有的学员会感到“很解渴”,有的则会认为“没必要”;有的会感到“吃不饱”,有的学员可能会感到“吃不消”;集中同一时间段入校学习,有的会感到比较轻松,有的则感到精力牵扯严重。

四、鲜明的能力本位指向与相应评价标准缺失的矛盾

评价标准往往发挥着“指挥棒”作用,确立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导向。与学术学位教育不同,专业学位教育不是以知识本位为指向,而是突出能力本位指向。衡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不仅要看学员掌握了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看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了多少。换言之,评价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不能只看学员在学期间发表了多少学术文章,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更要看学员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怎样。

但目前,院校对学员指挥能力考察的方式和手段还十分有限,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评价指标体系难以确立。构成指挥能力的评价要素,很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加之战争“迷雾”现象,使得评价变得难上加难。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历史上没有两场完全相同的战争。影响战争制胜的因素纷繁复杂,并没有“标准答案”而言。学员完成一个作战想定、提出一个作战观点,在没有经过“战争”检验之前,一切都是假设的,这就给评价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再如,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采取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军事活动方案等文体,更加强调论文的现实性和操作性,把是否提出有效对策作为主要评价尺度,而实践经历相对短缺的学术型导师难以把握评阅标准,这无疑增加了评阅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一再反复强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收口”阶段又落入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窠臼。

五、军队干部逐级生长培训与学位设置无层次差别的矛盾

从学位设立的功能看,攻读学位本身对于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这就要求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学位层次设置、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方式选择等方面,要随着培养对象任职经历的不断丰富而逐步“升级”,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学习诉求。从干部成长经历看,逐级培训、逐级锻炼、逐级使用也是军队干部生长的基本规律。干部经历阅历不断增加必然带来视野和思维方式的拓展,加之干部岗位经常流动变换,既有的知识积累远不能满足未来任职需求,必须进院校及时“充电”。因此,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也不应是“一次性”教育,更不能期待毕其功于一役。

要真正实现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之初提出的“逐步成为获得相应任职与职务晋升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专业学位层次设置也应体现出不同指挥层次的要求。目前,各院校之间在教学内容上差别很大,但学位名称却一样;学员分别来自战略、战役、战术级机关以及基层部队,职务上又有师、团、营三个层次,但同一所院校学员基本都在念同一本“经”。学位设置层次模糊、口径过宽,必然会造成培养目标泛化、岗位指向性不强,进而影响学员求学的内在动力。

解决上述矛盾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完善政策制度入手,切实增强政策的牵引力,体现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地位优势;真正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运用远程网络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按照学分制要求采取弹性学制的学习方式;全面实施开放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建立起符合军队各级指挥员需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逐步完善研究生评价体系,着眼未来实际需求确立能力本位的评价标准,使之有机地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军事人才成长规律,细化学位设置层次,将军事硕士专业学位分设为战略硕士和战役硕士、战术硕士,分别侧重培养能够胜任战略和战役、战术指挥层次的人才,从而实现学历教育与任职培训的相融共进。

参考文献

[1]陈希.关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及本次会议议程的说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上一篇:关于上报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规划的通知下一篇:“善学习、快节奏、敢担当、抓落实”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