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育模式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问题教育模式(共8篇)

问题教育模式 篇1

平顶山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订单培养、“2+1”顶岗实习、协作共建、股份制办学等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当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这些教育教学模式仍然属于起步和开创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研究解决。2013年3月至6月,笔者调研了该市的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一些比较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几种比较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案例

1.订单培养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积极推行“校企联合,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顶岗实习合作关系,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每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训1个月,成立了“汇源班”“恒力班”等企业冠名班,实现了订单培养。平顶山外国语学校与海尔集团合作,2008年9月以来,把学校的电子电器专业冠名为“海尔班”,为海尔集团订单培养技能型人才,社会反响强烈。

2.“2+1”顶岗实习

平顶山市卫生学校全部专业实行“2+1”顶岗实习模式,学校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昆明、杭州等地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与40多家三甲医院及医疗机构签订了用人合作协议,由学校推荐或由用人单位直接选择学生进厂实习,学生实习期结束后全部被实习单位留用,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

3.协作共建

化学工艺专业是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的龙头专业,从1989开设至今,为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培养了大量化工技能人才。在平顶山神马氯碱有限公司就有该校的优秀毕业生,这为学校与平顶山神马氯碱有限公司的合作共建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在校领导的积极努力下,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企业从最初仅接受学生进企业参观实习,发展到现在能及时将人才需求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反馈给合作学校,指导学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帮助学校进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接受学校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选派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指导教师,等等。同时,学校也积极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如学校承接企业相关的技术培训,协助解决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产品开发等,实现了校企双赢,推动了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平顶山市文化旅游学校加强学校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把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难题引入教学科研和课堂中来,让学生时刻与市场接轨。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上结合市场需求,要求必须有具备本行业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毕业前就完成了实践学习,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的服务技能和知识,能及早适应行业环境。学校还积极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交通部门紧密合作,对学生进行导游资格、调酒、机动车驾驶等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的证书,为学生增添就业资本。

4.股份制办学

2010年7月,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经市政府批准,本着“入股自愿、股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和共同发展的目的,采取“学校控股,企业参股”的形式,学校注资51%,企业注资49%,组建股份制平顶山市红绿灯驾校。该校占地40余亩,一期投入260万元,二期计划投入200万元。驾驶培训学校训练设施齐全,教练场设有驾驶员培训的全套设备,训练场可容纳多台教练车同时训练。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基本功训练、穿桩训练、九项科目训练、理论测试等四个阶段全方位的训练。

5.引企入校

平顶山市机械电子科技学校2009年与春宇模具公司合作办厂,开展引企入校,形成前校后厂的格局。学校提供厂房、部分设备,工厂承担数控技术及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实习任务,提供实习指导教师和耗材,并为实习学生发放工资,实现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平顶山市中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中职学校,没有更多优惠政策,就招不来优秀专业人才。另外,中职学校教师待遇低、绩效工资迟迟得不到解决,致使招来的人才思想波动大,留不住。再者,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取得职业资格的途径不畅,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2.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职业学校的特点是突出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实训条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与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的先进设备还明显短缺,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学习的需求。

3.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

学校和企业在专业建设、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等方面合作深度不够。教学内容没有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设置没有形成双向互动,这样就造成学生在顶岗实习或就业时仍不能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职责,不能独当一面。

4.教学设备欠缺制约教学手段的进一步优化

新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还需继续增加资金投入,而这部分投入金额较大,不容易到位。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许多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办学条件的改善远远跟不上教学改革的需求。

5.课时、课程、教材内容安排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化

问题教育模式 篇2

希望是一种要求满足良好需要的欲望, 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是击败绝望和消沉的有力武器。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的功利化发展, 教育过程中遭遇学业失败、出现心理亚健康的“问题学生”日渐增加。希望教育不仅可以为“问题学生”提供成长的动力, 而且也可以为他们指明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德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博尔诺夫说:“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是创造未来的生命体。”[1]采用一种开放、激励式的教育模式, 可以促进“问题学生”在低迷状态中的自我觉醒, 促进积极价值观念的构建。因此, 应当以“希望教育”作为基本教学情景来营造“问题学生”的转化环境, 也能形成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氛围, 以“防、治”结合的方式建构“问题学生”的教育机制。

二“问题学生”的界定及成因

(一) “问题学生”的内涵

关于“问题学生”的内涵界定不尽相同, 从学生管理角度来看, 一般是指“难以管理或拒绝管理的学生”。[2]就行为表现而言, 则是指品德行为偏常、上课捣乱、逃学旷课、不做作业, 或是与成年人的要求产生冲突 (如非正常交往、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等) , 对学习无兴趣、懒惰, 或者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3]从形成原因来看, 则指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学业成就水平偏低所引起的个体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方面明显偏离常态的学生。[4]

(二)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表现形式

“问题学生”形成原因复杂, 表现形式、行为特点多样, 但必须正视其性格的形成是后天造成的。简析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个体、家庭、学校及社会四个方面。

1个体原因

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自我教育缺失是高校“问题学生”出现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虽然个体生理发育已经成熟, 但其个性行为却表现得相对幼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较差, 缺乏正确、合理的自我定位。二是情绪不稳定, 波动性大, 易受环境影响, 易产生逆反心理。三是情商指数普遍偏低, 成长环境相对优越, 独立生活能力差, 意志品质薄弱。四是缺乏自信, 自控、自主能力差, 易受小集体、小环境影响。

2家庭原因

家庭对于孩子的人格养成有决定性作用。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都可能成为“问题学生”产生的直接原因。首先是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对于学生的自我形象认同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部分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易出现自卑、嫉妒、孤僻、愤懑等心理问题。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则自我中心倾向明显, 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抗压能力都相对较差。其次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父母的婚姻状况。家庭暴力问题、父母生活习惯不良或有不良嗜好、父母婚姻关系存在问题的孩子通常都表现得比较极端、孤僻、自卑, 对抗情绪及逆反心理严重。其三是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家长的日常行为与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部分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独断专行, 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 动辄打骂孩子;部分家长目无原则, 对孩子一味迁就、百依百顺;部分家长只满足子女物质上的需求, 而忽视子女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以上三种教育方式都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缺乏毅力、缺少关爱, 容易引发学生敏感、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从而造成他们承受能力差、自暴自弃、心情压抑等。

3学校原因

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例如, 高校扩招造成教育资源短缺、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不足等等。少数高校因管理不善等原因, 在教育方针上重智育、轻德育, 管理上不能贯彻“以生为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辅导员因工作繁重,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 这些都是造成“问题学生”增多的原因。

4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 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 公众出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人们的理想信念、责任使命、道德观念、感恩意识淡漠, “学习无用论”盛行。同时,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及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也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消极情绪。

“问题学生”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 要实现转化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如何从更本质的角度来防止“问题学生”的形成呢?“希望教育”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发。

三以“希望教育”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

(一) “希望教育”的内涵

德国教育哲学家博尔洛夫认为:“这种希望并不是当然地作为所有物给予人的, 人也必须向学习居住一样学习希望。”[5]希望教育是着力培养学生稳定的希望心理、激励学生向积极目标进取、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简而言之, 希望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信心, 对明天充满希望的教育。[6]

(二) 以“希望教育”促进“问题学生”转化的行动策略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当代国际著名教育哲学家伊斯雷尔·谢弗勒认为:“我们最初对自己的了解, 是通过分析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反映和别人的态度而实现的。”[7]“问题学生”的情感敏感而脆弱, 在他们自我形象的确立过程中, 更重要的因素是其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所以, 教育“问题学生”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改变他们的自我形象, 首先要改变教育者对他们的形象认知与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关心、尊重、信任他们的基础上,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真正的公平与关心, 看到教师的期望和自己的希望。

首先, 教师不仅要关心“问题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状况和情感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关心“问题学生”的生活环境, 帮助其建立足够的心理安全阈限, 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为其自我形象完善提供环境因素。其次, 教师应从“问题学生”的自然属性、理性、德性和社会发展着眼, 尊重他们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 还要尊重他们的社会生命。尊重不是虚情假意地敷衍, 虚假的尊重会使“问题学生”觉得受到别人的怜悯, 会使其加深自己是弱者的感觉, 对其产生更深的伤害。其三, 在尊重的基础上要信任“问题学生”。“因为信赖中包含着自信、勇气和对世界的毫不畏惧。”[8]这是一种机会教育的逻辑思维。信任为其转化提供了机会。这种信任是完全的, 但是在操作上并不是无控制的, 因为在早期转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反复, 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并给予充分的包容和正确的引导, 为其自我形象的发展提供时间和环境。

2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

“问题学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能的存在, 要充分发挥其个性, 就应当在智育中开发他们的潜能, 将爱和希望具体化为教育教学的目标, 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他们自我教育、主动发展, 实现其有效转化。

首先要尊重其在学业发展中的现有水平, 采取“小步子”发展原则, 将希望教育的“宏伟”目标细化成为操作性强、实践性好的具体目标, 为其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 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自我期待和未来希望。其次, 可以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这种针对性并不是带有歧视性的照顾, 而是实现真正的教育机会公平均等。“问题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群, 其受关注度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教师也很容易因个别问题迁怒于这个群体。因此, 教师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智育发展水平, 帮助其在班级环境中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 促进其个性的最大化发挥。

3扎实巩固学生的道德性

“问题学生”所表现出的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并不能作为否定其自身道德水平的依据, 每个人身上总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亦有人性最软弱的一面。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抓住学生最容易被打动的一面, 创造转化机会。立足于道德基础, 巩固学生原有人格特质中的闪光点, 使其成为心理问题转化的激发点, 以道德引领取代道德控制, 给他们道德发展的自由 (当然是在教师的引领下) 。通过激发学生“向美、向善”的心理, 促进其形成更大的情感内驱力, 以更高尚的道德为目标, 以更美好的希望为载体, 促进学生的道德养成。

希望教育是一种激励教育, 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激励教育, 希望教育只是一种以希望为刺激物, 唤醒学生最深层的改变渴望, 从而促进其转化的方式。希望寓于存在, 有了存在就有了希望。“问题学生”也是一种存在, 不管这种存在是否完美, 都一定有美好的希望。希望就是帮助其变得完美的一种最真实的动力。

参考文献

[1][5]O.F.博尔洛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

[3]倪高武.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3) .

[4]凌生.发掘潜力, 摆脱阴影—初中“问题学生”自卑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 2005 (5) .

[6]黄万宵.希望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 1999 (11) .

[7]伊斯雷尔.谢弗勒.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M].石中英, 涂元玲, 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问题教育模式 篇3

一、几种比较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案例

1.订单培养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积极推行“校企联合,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顶岗实习合作关系,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每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训1个月,成立了“汇源班”“恒力班”等企业冠名班,实现了订单培养。平顶山外国语学校与海尔集团合作,2008年9月以来,把学校的电子电器专业冠名为“海尔班”,为海尔集团订单培养技能型人才,社会反响强烈。

2.“2+1”顶岗实习

平顶山市卫生学校全部专业实行“2+1”顶岗实习模式,学校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昆明、杭州等地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与40多家三甲医院及医疗机构签订了用人合作协议,由学校推荐或由用人单位直接选择学生进厂实习,学生实习期结束后全部被实习单位留用,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

3.协作共建

化学工艺专业是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的龙头专业,从1989开设至今,为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培养了大量化工技能人才。在平顶山神马氯碱有限公司就有该校的优秀毕业生,这为学校与平顶山神马氯碱有限公司的合作共建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在校领导的积极努力下,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企业从最初仅接受学生进企业参观实习,发展到现在能及时将人才需求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反馈给合作学校,指导学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帮助学校进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接受学校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选派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指导教师,等等。同时,学校也积极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如学校承接企业相关的技术培训,协助解决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产品开发等,实现了校企双赢,推动了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平顶山市文化旅游学校加强学校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把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难题引入教学科研和课堂中来,让学生时刻与市场接轨。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上结合市场需求,要求必须有具备本行业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毕业前就完成了实践学习,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的服务技能和知识,能及早适应行业环境。学校还积极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交通部门紧密合作,对学生进行导游资格、调酒、机动车驾驶等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的证书,为学生增添就业资本。

4.股份制办学

2010年7月,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经市政府批准,本着“入股自愿、股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和共同发展的目的,采取“学校控股,企业参股”的形式,学校注资51%,企业注资49%,组建股份制平顶山市红绿灯驾校。该校占地40余亩,一期投入260万元,二期计划投入200万元。驾驶培训学校训练设施齐全,教练场设有驾驶员培训的全套设备,训练场可容纳多台教练车同时训练。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基本功训练、穿桩训练、九项科目训练、理论测试等四个阶段全方位的训练。

5.引企入校

平顶山市机械电子科技学校2009年与春宇模具公司合作办厂,开展引企入校,形成前校后厂的格局。学校提供厂房、部分设备,工厂承担数控技术及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实习任务,提供实习指导教师和耗材,并为实习学生发放工资,实现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平顶山市中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中职学校,没有更多优惠政策,就招不来优秀专业人才。另外,中职学校教师待遇低、绩效工资迟迟得不到解决,致使招来的人才思想波动大,留不住。再者,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取得职业资格的途径不畅,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2.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职业学校的特点是突出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实训条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与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的先进设备还明显短缺,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学习的需求。

3.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

学校和企业在专业建设、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等方面合作深度不够。教学内容没有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设置没有形成双向互动,这样就造成学生在顶岗实习或就业时仍不能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职责,不能独当一面。

4.教学设备欠缺制约教学手段的进一步优化

新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还需继续增加资金投入,而这部分投入金额较大,不容易到位。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许多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办学条件的改善远远跟不上教学改革的需求。

5.课时、课程、教材内容安排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化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新的教育模式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即将传统的灌输变为主动的探究。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的主动探究时间增加到教师讲授时间的两倍左右。这就使教学改革面临新的问题:增加教学时间,课程设置不允许;不增加教学时间,无法保证教学进度,进而会影响到教师的考评成绩,挫伤部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解决对策

1.针对区域经济要求,科学设置专业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目前,平顶山市已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6大支柱产业,其中,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为平顶山的特色产业。职业学校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坚持市场导向,制定出重点专业建设的详细规划,把学校老牌专业做大做强,树品牌,创特色,加速课程改革,强化技能;加快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其他各专业的全面发展。

2.建立结构合理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现阶段,教学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基本上沿用的还是基于学科思维的三段式课程体系,使得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推行起来非常困难。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普通文化课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文化课程的定位是多元化的,它既要满足个体继续完善和专业学习的需要,还要满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通文化课程与普通教育相比,教育性质和教育对象都不同,因而普通文化课程也应追求自身特色。

其次,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重组专业课程体系。就业导向教学体系的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微调,而是要从课程设置入手,彻底打破按照学科边界、知识的相关性设置课程的传统习惯,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使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更好地对接起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性质要求。

3.开发富有职业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目前中职教材的主要问题,除了内容过于学科化,过深过难不实用,没有反映职业性内容外,在内容组织与内容陈述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绝大多数教材尚停留于直接地、静态地、单向地陈述知识。就业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教材,应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大力推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每个项目的学习都要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进行活动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学会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只要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其中的许多问题是不难克服的。

要加强教辅教材的开发,尤其是要加强仿真软件的开发。实训仿真软件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真实设备与真实情境,但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解决职业学校设备短缺问题、实现工作现场无法进行的实训等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多种教学辅助材料的开发,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大大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包含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内容,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学生考核方式,应大力推行“作品”考核,以学生实际制作产品的水平来考核他们的学业水平。课堂教学评价,应彻底改革“听课”或是“说课”的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应当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静心思考与制作的环境,并使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更应以实践为核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制作、体验和反思时间。这些课上得可能很安静,节奏可能也很慢,但学生却能真正获得发展,显然学校采用“听课”等形式是没法评价这种课的,因此需要开发“教学跟踪”等教学评价模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大力引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入校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三是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建立和逐步完善教师考核聘任的激励机制。四是加强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更好地承担职教师资培训任务。

6.大力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提早接触实际工作环境,缓解他们从学校直接入工作岗位时的不适应,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然而,目前要大量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尚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政府就不能仅仅“要求”与“指导”,任凭产学合作停留于民间层面,而要努力创造国家层面的产学合作平台。比如可以每年对支持职业教育的企业进行评比,并制作排行榜在权威媒体予以公布。这项工作如能扎实地完成,必将极大地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7.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养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训、实习基础建设,是职业学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物质基础。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中职学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关于中国模式问题 (分享) 篇4

世界关注中国模式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使世界惊奇,于是出现了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并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而这也使一些一贯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中国的某些西方人感到困惑。西方有媒体指出:“当代中国一直是个令西方感到困惑的问题”。“西方人还是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真正繁荣起来,除非它采纳西方式的民主,„„这一切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参见2008年8月19日《参考消息》)于是他们把“中国模式”简单地归结为“专制加经济发展”,这实在是无稽之谈。世界上有专制能使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普遍得到迅速显著改善的吗?专制可以使经济一时发展,但它终究限制和妨碍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它可以使少数人发财致富,但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可能使广大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西方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实行集体主义的结果,这是与主张实行个人主义的西方的根本区别。这有道理,这就否定了中国模式是“专制加经济发展”的说法。坚持实行集体主义就不会独裁。只有实行个人主义会导致个人和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制。中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集体主义,不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两种主义哪种优胜,这已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现在西方一些人认为集体主义会胜过个人主义。例如,有西方媒体指出:“如果亚洲的成功再次引发有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争论,那么个人主义的力量可能不会获得全面胜利,甚至不可能赢得胜利”。“许多最新科学研究的实质表明,西方主张的个人选择是个错误观点,中国把社会放在第一位是正确的。”(参见2008年8月14日《参考消息》)

但是中国模式的成功,不只是实行了一般的集体主义。中国过去就实行集体主义,为什么没有现在这样的发展?集体主义可能发生的问题是忽视或妨碍个人积极性、主动性。中国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避免了这种弊病,在实行集体主义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中国立于不败的根本所在振兴中华,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千难万险。如何雄关迈越,立于不败,有内外因素,但内因是决定性的。

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已为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道路。一切反动势力都千方百计否定这条道路,只要否定了这条道路,什么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都变为乌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要思想上决不动摇。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西化分化中国,而国内有些人也对这条道路发生怀疑和动摇,不仅一些年青人而且有些所谓老干部也受到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最危险的是领导层在思想上发生动摇和转向。苏联垮台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领导层的蜕变如果不是关键性的,至少也是催化剂。因此,坚持既定方向和道路不动摇,中央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及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条件。这是一条正确的但是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一路上会取得不断的成功,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会不断加强人民的信心和团结,也会不断带来人民之间新的矛盾,最基本的是利益的矛盾。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是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一是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如果其他地区和人没有富,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就会成为突出矛盾。

解决矛盾的根本条件是把蛋糕做大,也就是发展。但是随着蛋糕做大,如何切是关键。切得好,大家高兴,有利于把蛋糕越做越大;切不好,就引起矛盾,不利于今后做大蛋糕。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要为蛋糕做大的地区和人切得多些,但其他地区和人也是做蛋糕的参加者,也应不断切得多些,而且双方的大小差距应该逐步有所缩小。不能只顾一头,更不能双方差距越拉越大,那就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仅不能发展,而且必然引起混乱。

如果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得到正确解决,其他矛盾也就相对容易解决。这就保证了社会稳定,促进发展,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是涉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问题。

中国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成功,原因在于共产党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制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之奋斗,并能真正贯彻实施,加以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已被实践证明正确的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如何坚持下去并不断取得成功。

密切联系群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不断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关键性的问题。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在战争年代,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否则不能存在;而执政时,权在手,一时脱离,还不会倒台,但这也就不会久了。因此,在执政时必须时刻警惕,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党所以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主要是通过广大党员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各阶层和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因此,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只要遵守党员行为准则,对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不得打击压制。历史证明,过去党的政策发生严重错误的时候,常常不仅党内一般党员会有不同意见,而且在领导层也会有不同声音。但是由于不能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不同意见任意上纲上线,采取打击和压制办法,以致犯了严重错误。实行民主集中制,即使发生错误,也比较容易改正。

路线正确,上下思想一致坚定,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这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探索和完善中国模式

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变化的过程中,既带来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也发生不少弊病和问题,于是就引起了对此如何评价和对待的问题。

究竟是成就大还是弊病大?成就为主还是弊病为主?人民是看实际的。绝大多数人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发展壮大,当然是成就大,成就是主要的。但是,有一些人正好相反,他们只看弊病和问题,认为现在中国走的路不对。

比如,有些地方,为了树立形象工程,乱征收农民土地;或者为了公益而征收土地后,不给农民应有的补偿;或者国家给予农民的补贴,被任意挪用或克扣,中饱私囊。这当然令人愤慨。但是有些人也可能是出于激愤,就干脆主张恢复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给一家一户农民,认为农民自己有了土地权,一些干部就不能随便收走土地。

农村的上述种种令人愤慨的弊病,当然必须加以防止和纠正,但是不能归咎于土地集体所有。从全局来看,这种情况还是少数,绝大部分是好的。否则,农民生活怎么能有普遍的改善,农村怎能发生今天如此大的变化呢?这些弊病完全可以防止和克服,而且现在也正在纠正。如果土地归农民私有,农民就能保住土地吗?为什么旧社会农民纷纷破产,沦落为流民?有钱和有权势的人总有办法让你不得不交出土地。因为有一些弊病,就主张恢复土地私有制,这是主次不分,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了。

改革开放后,发生了一些弊病,如受贿行贿,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等。有些人就把这些归咎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好,认为应该像西方一样,实行多党制、三权鼎立等议会民主。

究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中国人民带来的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之所以有今天,正是在这个民主制度下取得的,显然,利大大超过弊,许多弊病完全可以在现行的制度下逐步加以克服。而实行西方的一套民主制度就能防止上述种种弊病吗?实行西方民主的许多国家,情况怎样呢?只举一个小例子,以自认为民主教主的美国来说,美联社报道,美国移民部门官员正在调查一份9000多人名单,看其中有多少联邦政府雇员可能是从一家位于华盛顿州斯波坎的文凭工厂购买假高校文凭的。这里讲的是联邦政府,不是公司、商场;是9000多人,不是十个八个。(参见2008年7月31日《参考消息》)因为有一些弊病,就根本否定社会主义民主,这也是只看到盆里的脏水,而把孩子一起泼掉。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也出现一些诸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弊病。这些弊病,终究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认真重视,完全可以纠正克服。有些人却把这一切问题,都归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根本改道。如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或者干脆实行资本主义。而实行资本主义就一切都好了吗?英国《经济学报》文章说:“令美国人痛苦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式资本主义表现逊色”,“不过,让美国人烦心的并不只是经济不景气。„„美国富有阶层已不再是企业家精神的楷模,而是社会财富的蛀虫。他们非但没有为建立社会诚信贡献力量,反而逃税漏税”。(参见2008年7月29日《参考消息》)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只二三十年,就办到了一些国家一二百年才办到的事,连反对中国的许多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6%的中国人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感到满意——这在所有国家的民意调查中都是最高的。但是一些人不看这些,而只看弊病。只攻一点,不及其余,于是就根本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不分主次的人,不外两种。

一种人是蓄意抹黑中国,他们不愿中国强大,更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另一种人是憎恨发生的各种弊病,激愤之余,不能冷静地全面分析客观实际,于是得出非常错误的结论。

盆里有脏水,不能只看到孩子,不泼脏水,这害了孩子;更不能只看到脏水,不看到孩子,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那就失去一切。

民主调包术可以休矣

鱼目混珠,调包,原是普通骗局,现在却有人用之于改革开放和民主。这就是要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包。有洋调包,就是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调换为民主社会主义,或者说西方民主。还有土调包,就是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调换成胡适牌的改革开放和民主主义。

不久前有公开发表的文章,谈胡适与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作者推崇胡适的《国际的中国》这篇文章“简直是一篇‘开放的中国’,它比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几乎提前了一个甲子”。这篇文章的“基本的思想”是什么呢?作者介绍,就是“请民族主义让位于民主主义,用民主主义解决民族问题”。也就是只要实行民主主义,别管什么帝国主义侵略。作者引用了胡适反对陈独秀反帝的话说:“政治纷乱的时候,全国陷入无政府的时候,或者政权在武人奸人的手里的时候,人民觉得租界与东交民巷是福地„„。所以我们很诚恳地奉劝我们的朋友们努力向民主主义的一个简单目标做去,不必在这个时候牵涉到什么帝国主义的问题”。

调包必须用障眼术,这里的障眼术就是明着只是讨论反对帝国主义问题,实际是推出胡适牌的民主主义。胡适牌的民主主义的特点是不要反对帝国主义,而新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而且必须坚持包含维护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的四项基本原则,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要把两者混淆起来,就必须首先抹掉反对帝国主义的差别。

作者认为中国一开始就不必反对什么帝国主义,作者说:“不得不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就1920年代言,经过八十年的流变,因帝国主义而造成(对中国)的侵略危机不是更严重了,而是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这种侵略危机自1840年始,至1900年的八国联军,已基本告一段落。”为什么西方帝国主义不侵略中国了呢?作者引用胡适的解释:“外国投资者的希望中国和平与统一,实在不亚于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平与统一”。因为投资者的心理,“大多数是希望投资所在之国享有安宁与统一的”。

作者认为,反对帝国主义并非中国人民的要求,完全是苏联“策划”的结果。作者说:“反帝国主义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执火者是中国人,点火者却是苏联”。“中国的反帝背后有一只苏联的手”。当时不只中国共产党,而且国民党孙中山也反对帝国主义,作者认为这也是有苏联背后这只手。作者说:“苏联的策略是同时伸出两只手,一只手扯住年轻的张国焘们,另一只手则伸向势力更大的国民党。”苏联为什么要策划中国两个党一起反对帝国主义呢?作者认为,原来完全是苏联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中国来反对美国。而美国当时照作者的描述却不仅不是欺负而是最帮助中国反对列强的。

作者没有解释,为什么既然当时“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危机基本上不存在”,但是,不仅中国共产党而且连孙中山和广大人民竟然没头没脑地接受苏联的愚弄挑拨,以至在全国燃起“反帝的冲天大火”,并蔓延到了东方各地,反帝“一直深入到国人的头脑与血液,以迄于今”。作者也没有触及,既然上世纪二十年代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不是更严重了,而是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何以帝国主义不仅不放松中国,又发生种种侵略中国的事件,以至自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到1937年“七七事变”要灭亡中国。甚至中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而帝国主义势力仍然不肯退出中国,继续欺凌中国。

这正是破绽所在,否则障眼术也就不叫骗局了。作者的用意应该说非常清楚。总之,当初中国就不该反对帝国主义,中国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现在应该抛弃它,只要实行胡适牌的民主主义就对了。有人喜欢做翻案文章,以此标新立异,博得个彩头,这原属平常。也许作者的原意亦仅做做翻案文章而已。现在有些人热衷于做翻案文章,对于过去革命和建设大家认为正确的事,都偏要否定。但做到中国人民早已公认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头上,那真是要特别令人刮目相看。作者捧出胡适牌的民主主义这一高论,却与西方高唱的“人权高于主权论”十分合拍。“人权高于主权”的要害就是主权的概念已过时,根本就不能再讲什么国家主权。

可惜,不仅当时中国共产党,连孙中山和全国广大人民都没有听胡适的,而是选择了一条延续至今的路,这条路经过一个甲子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道路,这才有了现在这个不仅站了起来,还日益强盛的中国。中国人民还不致愚蠢到会不识好歹祸福,今天就此愿意让无论是民主社会主义或者胡适牌的民主主义鱼目混珠,调了包。其实,民主社会主义也好,胡适牌的民主主义也好,本质就是西方民主。所谓西方民主,不仅中国人民早就看透唾弃,现在也日益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破产。

互联网+教育” 新教育模式 篇5

昨日,首届“·贵阳教育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的负责人介绍,展会上的“互联网+教育”展区,将带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该负责人介绍,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出现将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据悉,在当前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在大幅提高的同时,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次教育博览会以“微信”、现场设置“大数据查询区”的形式,将所有参展企业信息在“贵阳教育博览会”官方微信和现场集中展示。

同时,观众可以通过官方微信与组委会及参展企业互动,获取所需信息。组委会还将招揽系列“互联网+教育”商家,“黔学帮”则被选定为首家在互联网+教育展区参展的公众平台。

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研究教育论文 篇6

一、认真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应学校安全教育的模式

以一学年为一个教育周期。在学年初建立安全教育领导组织,落实校长、中层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安全教育职责,分工协作,务求实效。制订学年安全教育计划并安排好每周的教育活动。按照四个层次来设计教育活动,即培养安全意识、安全活动体验、安全知识学习、自救能力考核。先后解决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麻痹认识问题和安全技能的形成问题,以保护学生生命和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

二、以鲜活的案例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生普遍对安全认识不够,总认为危险离自己很远,掌握安全知识无用。我们精选近一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典型案例,以宣读新闻报道、电视报道录像等方式,选取外来人员进入学校伤害学生的案件、学生野游的伤亡事例、校园中发生的伤害事例等来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后续的安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以丰富的活动体验,明确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经过周密的计划,模拟危险场景,观察学生在突发危险来临时的状态。例如模拟外来人员突然来校大吵大嚷,大肆威胁,学生被吓得惊慌失措,四处乱跑。再如设计楼道火灾的`现场,学生在混乱和吵闹中乱跑,毫无章法。每次演习后都要和学生交流:遇到突发的危险状况你们会保护自己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正确的?这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明白,不学习安全知识是不行的。

四、以简明的安全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我校先是在网络上搜集安全知识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印成《安全知识手册》。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保护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火安全知识、饮食卫生安全知识、传染病预防知识和安全疏散程序等内容。所选知识内容都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经过半年的学习积累,学生的安全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得到显着的提高。

五、以多种验收手段,强化自救技能的形成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问题研究 篇7

《公司法》指出:公司集团是指由若干独立的公司及其他经济组织, 为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公司群体, 是一种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结构及股份制特点的垄断性联合组织。职业教育集团源于企业集团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 又区别于企业集团, 它是把“集团化”经营模式科学合理地引入到职业教育中。综合我国职教集团的实践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 可以对职教集团作如下简明定义:职教集团是指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

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会中介组织、社区、集团公司等多元主体的组合联盟。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对自然和资源的争夺, 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和人才资源的竞争, 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越来越依赖于人才资源的质量及人才结构的合理性。我国目前处于科技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转型的新阶段, 科技自主创新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因此, 作为教育与社会各个职业群体相连接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 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和走向, 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构思及政策设计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 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

美国的产学结合的合作教育方式由学校, 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构成, 经过长期的应用, 这种方式已经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上世纪初期的合作教育方式, 其实是一种集团化, 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往往能够至少学会一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非常有帮助。同样这种模式也为美国的企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满足了美国企业的人才结构需求。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及理论运用在实际的能力, 非常有效的缩短了从学生到职业人之间的过渡时间, 帮助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

德国全国工商协会负责各地区与企业相关的工作, 制定企业的培训大纲, 学校的教学大纲由教育部制定保证双方制定出的培训教育大纲内容一致、相辅相成。工商协会从企业培训资格认定, 到合同签定, 到企业培训过程的监控到最后考试和培训证书的发放, 全程都参与其中, 工商协会对企业中的职业教育进行监管。在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中中, 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有两个, 一个是学校, 另一个是企业,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服务。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和企业的关系非常的密切, 企业根据自己的市场需求来选择合作的学校, 并根据企业需求帮助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 双方共同研究项目, 并参与市场竞争。

风靡大洋洲、欧洲和东南亚的TAFE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 它由澳大利亚政府开设的TAFE学院负责实施教育与培训。TAFE高等文凭由澳大利亚政府颁发, 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TAFE”模式是政府主导, 政府在调整、组建高等职业院校方面注意采取了规模化、集团化、一校多制的联合办学形式, 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 行业全程参与。采取联合办学的模式, 具有统一教育和培训标准, 注重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大体相当, 学院都建立有实力雄厚的实践基地。与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密切合作。

国际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见表1。

3 我国集团化办学实践的思考

综观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 可以看出他们都拥有完备的职教法规, 企业全程参与办学, 有政府财政和政策的积极支持, 确立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和国际先进经营管理经验, 对我国集团化办学实践有所启迪。

3.1 我国集团化办学与国际接轨

国际化是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一直坚持探索的道路, 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捷径, 职教集团引进国外元素, 与国外院校或企业合作,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 在院校、行业企业和区域之间的合作基础上, 提升集团内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扩大了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主体范围, 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美国社区学院开设的课程完全是适应地区和社会的需求, 根据经济变化与职业更替, 课程设置多样化。在澳大利亚, 行业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技能标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权利, 使TAFE学院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均以行业需求为主。

3.2 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加强对职教集团统筹和协调, 积极转变管理职能, 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提供动态的行业岗位需求信息、搭建合作平台, 引导职业教育集团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寻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建立专门的监督评估机构等等。

政府完善政策法规, 进一步加大对职教集团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通过调整各方面利益举措, 如制定贷款、投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为职业教育集团优化办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外部管理环境, 引导和鼓励职教集团成员单位, 培养他们加入集团、支持集团的积极性。对职教集团的运营进行指导并建立评估制度, 引导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方向, 整体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美国、德国、等国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集团起到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作用, 对不能适应市场要求的教育集团, 相关行政部门应根据诊断结果, 引导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节约教育集团的资源。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导致企业参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接纳学生的实习只是其用工的需要。因为利益的驱动, 企业用于学生实习的人力、财力、物力相对都比较少。

政府要统筹经费、资源、信息, 在职业学校建立符合区域企业专业技能需要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协调企业和学校的双方利益, 搭建合作平台, 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的责、权、利;适当政策倾斜, 为校企联手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建立驱动机制、利益机制、平衡机制、评估考核机制等, 激励企业着眼于长期愿景下的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产学研项目、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学校要不断地适应企业、服务企业, 进而在某些方面引领企业, 从而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吸引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习实训工作。

3.3 加强内涵建设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 使资源由“死”变“活”, 避免重复建设, 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在不改变原有建制、法人和人财物隶属性质的情况下, 荆门职业教育集团与有关单位密切合作, 优势互补, 形成了职业教育集团的紧密层。紧密层是职业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各个法人之间以契约方式组成的联合体。

3.4 加快落实职业资格制度

我国目前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覆盖的职业面很窄, 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不规范, 企业用工、人员上岗有很大的随意性, 没有相关的制约机制。因此, 国家应发挥其政策调控和宏观监督的作用, 促使职业院校因材因需施教。激发学生向更高一级学习的积极性, 并发挥其经济功能的作用, 逐步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将“先培训, 后就业”的持证上岗制度落到实处。

职教集团只有有效发挥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并借鉴古今中外的办学经验, 根据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集团化办学的规律, 才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在完善中不断发展。

摘要:集团化办学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 也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探索中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韩利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0.12.

[2]吴元凯.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J].重庆高教, 2010.06.

问题教育模式 篇8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09-12-04

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李冬名(198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種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1](P.39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而建立一种心理教育合理的结构和程序,或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经验,创造新的心理教育模式。”[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分类上面。根据学科背景不同,陈旭、张大钧总结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胡凯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医学型和教育发展型。[4](P.19)但是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作用等的研究几乎空白。另一方面,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2.实践操作推广性弱

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例如,发达地区的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是高校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齐全,而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条件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致使这些模式在这些地区无法实施。另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如何构建一个实践操作推广性强的、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关系到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3.整合理念模糊

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模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如舒曼[5]等人提出的立体化模式提出了模式构建途径的三个层次,即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和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指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如胡凯[6]在分析了医学模式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概念比较模糊,整合的要素不尽相同,整合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整合的内容和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4.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国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其发展走在我国的前面,有较成熟和稳定的工作模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方法。在我国当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咨询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等都来自于国外,至今仍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成果。由于当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积累较少,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国外可行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如果不经过一个充分的内化过程而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在实践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

二、对策

1.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个有效的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面对我国当前模式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理论基础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走一条整合的道路,在实践中整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的调动高校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强调多方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要引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来探索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2.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7年教育部公布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42所,分布于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建立历史长短等原因,造成我国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和研究这些差异的内容和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和构建空间,是我国构建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种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终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改善情况体现出来的。当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有很多,“2000 年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上,有报告表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23. 25 %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 年代上升到了25 % ,近年来已经达到30 %左右。”[7]但我们应该看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仅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的,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家庭、社会背景、思想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全面调查可以提高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构建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然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

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把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要走整合的道路,这是国际普遍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研究和讨论明确什么是整合、怎么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提供理论的指导。

4.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模式,而且影响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方式。例如,西方人普遍比较重视和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问题会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认为有“病”才去心理咨询,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的讳疾忌医。”[8]我国当前心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差异很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视中国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崔景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3]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舒曼,袁爱清,徐紫云,徐朝亮.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成效报告[J].华东大学学报,2006,(3).

[6]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7]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7,(2).

[8]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上一篇:2024-2025上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下一篇: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