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通用10篇)

《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赠”等11个字,会写“寒、径、斜”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山行

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2个生字,会写“寒、径、斜、霜”4个字。2.朗读、背诵并默写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解读课题

1.谁能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给大家介绍作者? 杜牧:我国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诗题: “山行”是什么意思呢?(在山中行走。)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2.范读、画出停顿,再齐读。3.结合注释,明了诗意。

(1)词语点拨: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斜(石子的小路,弯弯曲曲)、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的地方)、坐(因为)、二月花(二月春天的花)等。

(2)《山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点拨要点: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从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能看出。

(3)如果此时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三、品读诗句,体会诗情

当我们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也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引读全诗、尝试背诵。)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寒、径、斜、霜”4个字,指名说字形特点及识记方法。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刘、残、君”等6个字,会写“赠、刘”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解读课题

1.出示苏轼画像或写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饼盒等物品,让学生直观认识苏轼及其经典诗句。(教师可因地制宜地利用教具。)2.简介苏轼: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出色。

3.解读诗题: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送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提醒读准后鼻音。

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1.初读。自由读这首古诗,画出生字。

2.指名读生词:刘景文、擎雨盖、傲霜枝、君须记、菊残、橙黄、橘绿。(词语可课前板书,也可做成卡片。)3.再读。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

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读、齐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4.教师范读,读时要求学生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做上标记。5.再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6.质疑。同桌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再把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教师点拨——

荷尽:荷花枯萎; 擎雨盏:托住雨珠的叶子; 菊残:菊花凋谢; 傲霜:不怕风霜;

君:您,古代对人的尊称;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还绿的时候。

三、品读诗句,体会诗情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1)荷尽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说明这是一个什么季节?(2)菊残 交流:秋风中,虽然菊花凋谢了,可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3)橙黄橘绿 想象回答: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3.做填空练习:秋天的景象真美呀,秋天还是一个_______的季节!4.难怪作者感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5.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观察字形,交流怎样识记,怎样写正确,写美观。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3.小组展示,欣赏评价。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会认“橙、橘、挑”3个字,会写“橙、送、挑”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2.(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3.齐读题目,解题。

二、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2.同桌互读,指名读。

3.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这是什么季节,诗人在这样的夜里见到了哪些景物?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3.在这样凄凉的秋夜里,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会想到什么? 4.结合诗中写到的景物理解这个“情”。

(1)秋风吹动梧桐树叶发出萧萧的声音,如果是你面对这种情景,你会有什么感受?(2)这阵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吹动了什么?(3)诗人看到挑促织,又会想到什么?

(4)离开家乡,孤单一人,此时诗人最想念谁? 5.带着这样的情感诵读古诗。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2

师:请看黑板,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幅简笔画, 同学们, 请根据你们的预习, 为这三幅简笔画配上诗或词。想上来的同学就到黑板上来写, 其他同学写在笔记本上。

(三位学生主动上黑板, 在简笔画下默写相应的诗词。)

师 (边巡视边提醒) :同学们要注意执笔姿势, 把字写端正。

师:好。非常感谢这三位同学, 也非常难为这三位同学。真不简单, 同学们通过预习和自学, 不仅能背诗, 而且还能够默写下来。

【点评:这个开题可谓别出心裁, 既展示教师的简笔画基本功, 又检查了学生预习和自学的情况, 还创设了学习古诗词的情境。】

师:请看这个“耘”字, 右半部分 (云) 读做———

生:云, 云朵的云。

师:左半部分 (耒) 读做——— (学生不知道, 教师板书“耒”, 注音“l侑i”, 并简笔画出一种农具———犁, 指出“耒”在犁上的部位) 读。

生:l侑i。

师:老师原来也不认识, 一查字典才知道它读什么音、表示什么意思。很有趣的是, 老师还发现带有“耒”字部的字, 绝大多数与农具或农活有关, 不信同学们回去查一查字典。

师:“耘”指———

生:在田里锄草。

师:同学们学过一首诗叫———

生:《锄禾》。

师:锄禾, 就是耘禾、耘田。另外一个字, (板书“耕”) 读做———

生:倮佶n倮, 耕耘, 把土翻松。

师:耕, 是不是在干农活? (生:是) 我们这样学习汉字就容易多了, 而且这也是汉字独特的魅力。翁卷写了很多诗, 这是他勤奋耕耘的结果。这里的“耕耘”又指什么呢?同学们回去思考。好的。这三位同学的字虽然写得不是很漂亮, 但是写得很工整。不简单!

【点评:黄老师运用汉字学指导学生学习汉字, 既识字又传递文化, 深入浅出。更为可贵的是, 黄老师重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激起学生对未知的好奇, 如, 回去查字典印证、思考“勤奋耕耘”的“耕耘”义。】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古诗三首”)

生:漏了一个“词”字。

师 (板书“词”) :哪一首是词?

生:《渔歌子》是词。

师:为什么说《渔歌子》是词呢?

生:因为《渔歌子》的第三句话是6个字, 与其他句字数不同, 所以我从这里看出《渔歌子》是词。

师:很好, 你发现了词的一个特点。词也称长短句, 这是它与诗在形式上的区别。这学期我们学过哪首词?

生:《忆江南》。

师:《渔歌子》《忆江南》都是我国唐代的词。词这种文学体裁兴起于我国的唐代, 成熟并完善于我国的宋代。所以,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叫———

生:唐诗宋词。

师: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同学们要多读、多背、多记。关于词和《渔歌子》, 我们下节课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前面两首诗。

【点评:此环节关于“词”的认识, 再次显示了黄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大道至简, 大道无痕。】

二、承, 诗情画意渐浓, 语言训练渐进

师 (出示书法作品) :《乡村四月》写了些什么?自由朗读, 边读边想。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首诗朗读给大家听?

(一男生朗读)

师:好, 字正腔圆!不过少了点诗的味道, 而且诗的作者也没有读出来。请同学们听老师读, 边听边想象。 (教师范读完,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谢谢!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一女生朗读)

师:好啊!你的朗读, 停顿和节奏都把握得很好。老师从你的目光中, 仿佛看到你朗读时想象到的画面。老师还发现你在停顿时, 声音断了, 气还连着, “子规声里———雨/如———烟———”好, 我们一起朗读。

【点评:“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黄老师的评价及时, 有针对性, 评价就是指导。】

师:“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通过预习和朗读, 诗都写了些什么, 你们明白了吗?同学们先根据注释想一想, 有读不懂的地方, 同桌互相请教、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哪一桌愿意把你们读懂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生:第一句写了山原很绿, 第二句写了雨飘飘的, 第三句写乡村里面没有什么闲人, 第四句写了乡亲才结束了桑蚕又去插田。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应该是做完了养蚕的事又去插秧了。

师:同学们养过蚕吗? (生:养过。) 蚕主要吃——— (生:桑叶。)

生:我要补充。第二句还写了子规鸟的叫声。子规鸟在烟一样的雨中鸣叫。

师:谁能把“鸣叫”换一个更美更像诗的词?

生:欢唱, 歌唱。

生:第一句应该是绿色布满了山原和田野。

师:“白满川”是什么意思?

生:稻田里的水倒映着天空。

师:同学们, “川”在注释里译做什么?

生:平地。

师:我们经常读到一个词叫“一马”——— (生:平川。) 对, “一马平川”就是这个意思。“川”还有一个意思是什么?

生:山川。

师:“山川”就是“高山”与———

生:平地。

生:不对, 是河流。

师:“山川”的“川”是河流的意思。我们学过一个词, 叫“川流”———

生:川流不息。

师:对啊。走在大街上, 车辆是———

生:川流不息。

师:我们读古诗的时候, 读注释, 有时还要根据白话的习惯来翻译它才通顺。再加上联想和想象, 使诗的意思更具体, 更丰富。听老师朗读第一、二句诗, 边听边想象, 用“我仿佛看见什么, 我仿佛听见什么”来说。 (教师范读)

【点评:这个环节对诗意的理解,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体现了学段特点, 体现了理解诗意的独特方法———读注释、展开想象、结合白话习惯等等。其次, 语言训练不着痕迹, 但处处见遣词造句之训练, 如, “鸣叫”与“欢唱”、“一马平川”与“川流不息”。】

生:我仿佛看见树木茂盛, 整个山林和原野都是绿色的, 稻田里的水映着天空的光辉。我仿佛听见杜鹃鸟的鸣叫声配着细雨滴答的声音, 很美很美。

师:那你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 (学生朗读) 老师从你的表情中看出了乡村四月美如画。

生:我仿佛看到大地都是绿色的, 在蒙蒙细雨的陪伴中, 杜鹃鸟的啼叫声显得格外动听。 (学生朗读)

师:好的。山原绿意盎然, 翠色欲流。山脚下一望无际的平坦的稻田波光粼粼, 再加上空中细雨如丝、如烟如尘。听———从烟雨中传来杜鹃鸟的声声歌唱, 多美啊!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真令人陶醉啊!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点评:这个环节, 可以用“四美”来概括:方法美、想象美、语言美、朗读美。】

师: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 乡村里的人们在做什么呢?读———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诗人翁卷真了不起, 短短28个字, 先写——— (生:景。) (板书:景) 再写——— (生:人。) (板书:人) 这景和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生:这景是写农村的, 因为城市里面已经看不到山原、田野了;因为城市里面的人虽然很忙, 但不是在忙农活, 所以应该是写农村的, 体现了农村的特点。

师:好, 你发现这景和人都体现了农村的特点。再来。

生:我从前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农民的勤劳, 因为从“白满川”可以看出农民在这里花了多少精力。后两句诗直接写出农民是多么勤劳!

师:太了不起了!老师第一次听到从“白满川”看出农民的勤劳, 这是间接描写吧。你有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生:没有。

师:老师就是从农村来的。乡村四月, 农民们都在忙着耕种, 稻田平整后灌满水, 水平如镜, 映着蓝天白云, 真是如诗如画。同学们可以想象, 如果田野里长满了杂草, 会有这种景象吗?

生:不会。

【点评:这次生成, 精彩!原因是黄老师俯下身倾听, 倾听学生的思考。正因为有黄老师的倾听, 学生才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创新就蕴涵在种种独特的见解中。如, 写出“农村的特点”, “白满川”间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

师:景和人,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它, 用哪个字?

生:美!

师 (板书:美) :这里景色美, 人的勤劳更美。我们把这种美读出来吧。先酝酿一下感情。好, 能背就背。“《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生:“《乡村四月》, 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摇头晃脑;有的同学面带微笑, 如痴如醉。对啊, 这就是朗诵诗歌。“乡村四月闲人少”, 他们除了忙采桑、养蚕, 除了忙耕田、插秧外, 还忙些什么?除了大人忙, 还有谁也在忙呢?与翁卷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范成大给出了非常好的答案。同学们看过来——— (出示书法作品) 你从这个标题读出了什么?

【点评:黄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但是, 不把学习方法当知识传授, 而是融入学习过程, 让学生下意识地运用。】

三、转, 运用学法, 自然迁移

生:我读出来了, 四月份田园的杂兴。

生:不应该这样读。“四时”不是“四月份”, 是指“四个季节”。我读出了这首诗是在写在四个季节里人们的各种兴致。

师:你从哪个词读出“各种兴致”?

生:杂兴。

师:“兴”在这里读做——— (生:x佻n倮。) 指——— (生:兴致。) 我们经常遇到一个词叫———

生:兴致勃勃。

师:老师打老远赶过来给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表现得———

生:兴致勃勃。

师:同学们表现得兴致勃勃, 老师上课的兴致就很——— (生:高。)

师:看, 这个题目, 先说时间———

生:四时。

师:再说地点———

生:田园。

师:最后说内容———

生:杂兴。

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60首。这是他晚年隐居乡村写的反映农民劳动和生活艰辛的诗作, 是范成大1900多首诗当中的代表作。这首诗选自他的《夏日诗》。继续刚才那个问题, 除了采桑养蚕、种田插秧, 他们还忙什么?还有哪些人在忙?

【点评:黄老师抓诗题和学生一起做文章, 意味深长。】

生:还有乡村妇女也在忙。

师:从哪句诗读出来的?

生:从“童孙未解供耕织”读出来。

众生:啊?

师:是从“耕织”读出来的吧?是哪些人在“耕织”?

生:大人。丈夫和妇女。

生:大人们白天在忙耕地, 晚上在忙着把麻搓成线。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

生:白天, 大人们出去耕田种地, 晚上又在灯下搓麻织布。

生:我从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读出了儿女在家里承担家务劳动。

师:“当家”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

生:在家各做各的劳动。

生:应该是做家务事。

生:洗衣做饭。

生:各做各的事。

师:各做各的事, 各有各的本领, 就叫“当家”, 是吧?同学们当不当家?

(生七嘴八舌, 有说“有”的, 有说“没有”的。)

生:我也煮过饭。

师:我们现在主要是干什么?

生:学习。

师:学习是当家吗?

(生七嘴八舌, 有说“算”的, 有说“不算”的。)

师:现在不学习, 将来能当家吗? (生:不能。) 现在好好学习, 好好锻炼身体, 也是在当家呀。今后才能把家当得响当当的。读———

生:“村庄儿女各当家。”

【点评:“当家”是一个难点, 本来就说不清道不明,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何理解?黄老师举重若轻, 巧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 把“当家”解得活泼, 解得有情趣, 解得有滋味。】

师:大人们在忙, 小孩子在干吗?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我不明白, 小孩子不懂耕织的事、不懂农活, 为什么还“学种瓜”呢?假如你就是诗中的这个孩子, 你在种瓜时怎么想?同学们想一想, 待会儿我要采访采访。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议论, 交流。)

师:白天, 大人们出去耘禾锄草, 夜晚, 又在家里纺纱织布。大人是忙得不亦乐乎, 小孩儿呢?这位小女孩儿, 你在桑树阴下做什么?

生:我看爸爸妈妈都那么忙, 我也得学点什么。

师:真懂事。在学什么?生:在学种瓜呢。

师:有意思。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看, 那个小男孩蹲在树阴下, 在干什么呢?

生:我在学种瓜。

师:你种的是冬瓜、南瓜、西瓜, 还是苦瓜、黄瓜?

生:我种的是西瓜。

师:好玩吗? (生:好玩。) 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点评:真有意思!这样想象, 这样“移情”, 上千年前顽皮的“童孙”似乎都穿越到了现在, 活在了学生们中间。】

师:范成大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你看, 他先写谁?

生:大人。

师 (板书:大人) :再写———生:小孩, 童孙。

师 (板书:小孩) :这大人和小孩, 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很勤劳。

生:都很忙。

生:忙得不亦乐乎。

师:用一个字, 就是———

生:忙。

师 (板书:忙) :这么忙, 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

生:很快乐。

生:很高兴。

【点评:第二学段的学生, 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发展。黄老师在着力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同时, 不忘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 而把两者结合在古诗词的学习中, 更是难能可贵。】

四、合, 提升认识, 留有余地

师:这两首诗都有这么一个特点, 都写了乡村——— (生:生活。) 乡村人们的——— (生:勤劳、忙。) 但是, 他们的心情是——— (生:愉快的。) 那就是忙并快乐着。 (板书:忙并快乐着)

师:好, 同学们把这种“忙并快乐着”的情感带到朗读中, 能背诵的就背诵。

(学生或朗读或背诵这两首诗)

师:老师还有两个问题, 《乡村四月》最后一句中的“插田”, 诗人为什么不说“插秧”?《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中的“种瓜”, 诗人为什么不说“种豆”“种菜”呢?请大家回家思考。

【点评:黄老师不仅充分领会了编者的意图 (为什么将这两首诗编在同一篇课文中) , 而且于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悟、消化。其次, 课虽已结束, 但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思考, 表明学习并没有结束, 余味无穷。当然, 如果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的或是让学生发现的, 那么, 课的品位就更高一层了。】

【总评:这节课让我们来到了山原, 走进了乡村, 仿佛在世外桃源, 体验“忙并快乐着”的人生真谛。其实黄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忙碌而快乐的“农夫”, 他的这节课给我们的仿佛是粗瓷大碗, 家酿米酒, 然后他的那个豪饮, 让我们感觉一个字———爽!

他的诗歌教学总体来说体现了诗歌教学的规律, 品词韵, 想象情景, 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 让我们一起感受了诗歌的魅力, 让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经典。他重视教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黄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具体地说:

第一, 在这堂课中, 我觉得黄老师是受新课程理念熏陶的教师, 在如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如何给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象、自由发挥的广阔的天地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在这节课上, 我们看到教师很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究。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走进课堂, 是有他们的体验的,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好, 学生就完全能够自主学习, 否则, 学生会养成一种依赖。如果教师过多地指手画脚, 把太多的理解强制性地“喂”给学生, 学生就没有自己的“咀嚼”能力了, 消化能力也就退化了。所以我们特别需要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学生发问、发挥。

第二, 整节课非常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非常重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呼吁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有“语文味”的课, 而目前一些语文课已经没有“语文味”了。应该说他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如他让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写, 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我觉得现在的一些语文课, 学生动口多、动手少, 其实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学习。他把学生的自学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下一步的以学定教提供基础。如“桑”“耘”“插”这三个生字的教学, 看似信手拈来, 其实是反映了语文教师的素质和理念, 即使是四年级的学生, 我们也应不放弃对他们写字、识字、学字的指导和训练。黄老师就是在指导学生做这些最基本的训练、最基础的训练, 也是最扎实的训练, 让学生练就了很强的基本功。所以这个环节看似打破常规, 其实真正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再比如读, 他想方设法让学生读书, 这里的读有教师深情描述之后学生想象的读, 有感慨、感叹、感动之后的读, 有恰如其分地评价之后的读, 有巧妙过渡之后的读, 有角色对话、角色体验之后的读, 还有总结、提炼、提升、升华之后的读, 整节课都想尽办法让学生读, 还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 自己去理解, 自己去体会,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会、体验情感。

第三, 我从黄老师的课中, 看出他教学相当的老练。他的老练在哪里呢?他一直在引导学生学习。你看, 他总是在适当的时候, 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而且他的导, 导在疑难处、导在缺失处、导在最容易错的地方。比如学生朗读“绿遍山原白满川”, 一字一顿, 声断气也断。黄老师马上示范指导, 做到声断气不断, 教师范读完学生再读, 明显有了进步, 这就是指导。为什么有的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不强, 有的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强, 因为我们忽略了在学生学习时对其及时辅导、及时帮助、及时提高, 而常常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样, 学生的课文朗读不好, 教师也不敢范读、教读;学生的生字写不好, 教师也不敢范写、教写等等。一节课后, 学生什么收获也没有。

再比如, 黄老师在巡视的时候, 非常及时地点评, 如“有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有的在与同桌交流讨论”“有的同学根据现在的语言习惯将诗中的词序进行调整”“有的同学在诵读时摇头晃脑, 如痴如醉”等等。这些不是写在他的教案里的, 而是即时发现的。即时发现学生的亮点、优点、缺点、不足、疑惑、疑难, 再即时点拨、点评和帮助, 这样才是真正的教———以学定教。

第四, 黄老师成功地运用比较、类比教学。如《乡村四月》前面两句写景, 后面两句写人, “景”和“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四时田园杂兴》先写大人, 再写小孩, 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很好地运用了比较,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特点,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一节课完成两首古诗的教学, 这是效益。

《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

(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3)多诵读,悟诗情

①自己带着感情;②读小组读;③全班再齐读古诗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 2

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②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

第三课时 忆江南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

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4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

2.懂得课文中所运用的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在《马》诗中着重体会诗人是如何以马自喻,借马抒怀的。

课前准备:

二框投影片、一段音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同学们,xx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1课《古诗三首》。这三首都是唐诗。唐诗,是xx诗的高峰。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两首。它们都是五言诗。(板书:五言诗)诗的内容都与将士的戎马生涯有关。

2.你们以前是怎么学古诗的呢?(指名说)(我们不仅要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还要知道诗人是通过哪些字词来表现这个意境的。)

二、学习第一首《马》诗

1.简介作者李贺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马》,这是唐代杰出的青年诗人李贺所作,李贺从小才华出众,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终日闷闷不乐,忧伤激愤,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生前泄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他写下了一组以马为题材的组诗二十三首。今天我们所写的《马》是其中的一首,诗人是借什么来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怀呢?

(出示填空)《马》这首诗诗人是借_______(马自喻),抒发自己_________(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情怀。

2.师范背。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

3.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燕(yan)、络(luo)的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

4.理解前两行的词语。

我们先看前两行诗句:

①这里的“大漠”是什么意思?(广阔的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

还可以说怎样的沙漠?(无边无际、一望无垠、一望无边)

“燕山”是指什么?

②“大漠沙如血”的“沙如血”是什么意思?

“燕山月似钩”的“月似钩”又是什么意思?

“钩”是什么意思?

③这两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我们可以从____看出,意思是____。

④沙石的颜xx是黄的,为什么说是“沙如雪”呢?你能联系上下诗句来理解吗?

因此,我们在译释古诗的时候,习惯上总把原因说在前,结果说在后。

5.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请一两位同学)

6.这两行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板书:景)呢?(映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诗句看看画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月儿、群山、沙石怎么样?面对此景,诗人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复片,复上马)

7.练读。这是一幅供马驰骋的广阔原野图,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舒缓些。

8.广阔壮美的北方原野给马提供了一个可以奋起奔腾的环境,这使诗人想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板书:情)齐读后两行。

9.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必要的点拨。

①金?络脑?

②为什么要配“金络脑”?(提示:俗话说好马配好鞍)

③有没有配上?从哪个词看出?“何当”是什么意思?

④“走”是什么意思?骏马跑,我们可以说什么?

10.谁能连起来说说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11.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驰骋,这是马的愿望。写这两句诗人仅仅是抒发马的愿望吗?作者由马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作者借马抒发了自己什么情怀呢?

12.练读。

①读这两行诗时要把诗人渴望能在原野上纵横驰骋一样,施展才能,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上与前两行诗有什么不同?

②用疑问的语气读出迫切、激愤的心情。(个别读-齐读)

13.齐读。全体起立。

14.配乐背诵。

为了把诗的意境体会得更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着音乐,把这首诗吟诵一遍。

三、学习第二首《塞下曲》。

1.过渡。(揭示写法)

李贺的《马》诗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很多的启示。我们学习的时候,运用了抓关键词语理解诗意,通过想象体会意境的方法。

2.揭题、解题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学习另一首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古诗,题目叫《塞下曲》。(板书:叙事抒情)“塞”,指什么地方?古时把长城以北的地方称塞外。“塞下曲”,曲名,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的诗歌。

3.简介作者。

《塞下曲》的作者是唐朝的卢纶,他七岁就能写诗,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在《塞下曲》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则发生在边关的精传说故事。

4.这是个什么故事呢?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出示填空)《塞下曲》叙述了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

指名读全诗。

5.词语质疑。在预习中,你们理解了哪些词语?学生自由说。

6.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诗句里词语的意思都懂了,能不能把这些意思串起来讲讲诗句的意思,谁来说第1、2行,第3、4行呢?

7.这首叙事抒情的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叙述)

提示:哪一行说的是故事的起因?哪里是经过?结果?

8.这首五言诗仅用了二十个字就向我们凝炼、生动地描绘了一则精xx的传说故事,李广将xx的形象栩栩如生。诗中有些字用得特别好,我们来欣赏欣赏。同学们,先把第1行诗读一下。

①第一行诗句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当时的场面、气氛?(惊)

从这个“惊”字上,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和气氛吗?

读第一行,读出紧张的气氛。

②下面几行,各抓哪一个词?

a、为什么抓“引”?

(提示:表现了李将xx的什么?)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李将xx英姿勇猛的形象。

b、“没”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当将xx的手下找到这支箭时,会怎么说?学生自由说。

来,我们就用这种惊讶、称赞的语气把第3、4行读一读。

9.齐读全诗,完成填空。

叙述了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10.个别读,齐读;配乐背诵。(请同学们听着音乐,有感情地吟诵一遍。)

四、作业: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5

**市**小学

任课教师

周影影

教学内容

1、古诗三首

教材版本

部编版

教学课时

课时

第3

课时

新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出示课件2】: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村晚

宋代

雷震)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4.理解课题。

(1)指名解题。

(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5.谈话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一起去欣赏乡村傍晚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4】重点指导读准“漪”。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5】: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出示课件6】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出示课件8】

(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板书: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①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你了解到什么?(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

②从“水满陂”你又了解到什么?(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③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

④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和图画上相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

⑤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水草丰美,生机勃勃。)

⑥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日。)

⑦“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

⑧为什么要用“衔”字呢?(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景。)

⑨“寒漪”指什么?(指的是让人感到寒意的的水面波纹。)⑩“浸”是什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

⑪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

⑫教师小结:这首诗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板书:山村晚景)

(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一名同学读这句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

②“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

③“横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该词的意思:横骑在牛背上。)

④看看插图上的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吹笛子)哪一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应的?(“短笛无腔信口吹”)

⑤你是怎样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的?(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⑥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你感受到牧童的什么性格特点?(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板书:天真可爱)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教师小结:这首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交流了解朗读节奏。

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六、【出示课件13】总结课文主旨。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借助插图引发交流,并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四句诗中抓住对“横牛背、信口”这些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牧童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生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学生没有了束缚,朗读伴随着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个性化朗读得到了充分展现,每个学生读的表情、音调、情感都各有千秋,有的甚至摇头晃脑仿佛就置身于诗中的境界,体验着诗人的情感。

作业设计

搜集并阅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其他诗句。

板书设计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山村晚景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教学反思参考】古诗三首 篇6

《山行》: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

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一块跟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词,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也突出了古诗本身所特有的“留白”的魅力。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一个叫向嘉艺的女孩儿真不错,她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表达,顺应诗句的朦胧,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夜书所见》: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游客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所以,我教学这首诗时,更加注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引导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

在教学第一、二行诗时,我让学生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请班上的外地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这时,学生那根思乡的弦被触动了,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解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的真实情感。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篇7

【教材简析】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好教材。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锤炼历来被人所称道,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游子的心。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词风缠绵而不颓废,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诵读,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设计理念】

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提升感悟内涵,达到入情,悟情,融情,升情的目的。【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2、搜集这三位诗人的古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

1、组际比赛背诵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2、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念之音。今天我们就随着古诗《泊船瓜洲》,与王安石共弹一曲思乡曲吧!

背诵思乡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用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拨动学生的思乡之琴弦,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揭题讨论:

⑴ 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哪里?

⑵ 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 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⑴ 学生自由试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 正音:

间、数、重、还。

⑶ 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或师范读。

⑷ 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读通是读懂的前提,因此,先让学生试读,适时辅以教师的范读,或学生的赛读,力求读通的同时,读美。并让学生借助图、课后注释,以学生自己对诗歌内容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来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1、反复品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⑴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⑵ 描述关于绿的好词: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绿”过江南的美丽景色?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绿满江南”、“桃红柳绿”、“春风和煦”„„)指数名学生说。

⑶ 朗读体会“绿”意:

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绿意盎然的春光图。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学生朗读。

师:你看,这“绿”字让你们这么一说,竟如此的丰富多彩;这“绿”字让你们这么一读,竟如此的生机盎然。知道吗,这小小的“绿”字里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交流: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

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换词、朗读体会作者用词之妙,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乡之情。

2、质疑:

春风真的只绿“江南岸”吗?那作者为什么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不说“春风又绿江两岸”呢?哪个词写出他想回家?(还)

你有过思念家乡的感受吗?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朗读体会。

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让他们的情绪在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更能体悟作品蕴含的情感。

3、是哪些景物让诗人想回家?他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点拨:

⑴ 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一、二行诗。

⑵ 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和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标出位置。结合图和注释理解诗意。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水间”“只”“数重山”的意思。

⑶ 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① 简介:

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在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教师适当地介绍背景,帮学生体会文字里面蕴涵的意思。

②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⑷ 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靠家近应该还)

4、离家近了,应该回家;离家久了,更应该回家。可是什么原因?

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四、感情朗读,背诵诗歌

1、读:

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2、评:

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3、背诵:

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4、小组合作,把这首诗改编成小故事或作画。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通过读、说、议、背诵,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改编诗作,为诗配画,则更是展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五、运用所学,适时拓展

1、补充写王安石的诗供学生选择自读,或同桌读,或几个人讨论。

2、补充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拓宽阅读的时空纬度:一是古诗,一是现代诗;一是思家,一是思家更思国。从而实现情感升华,深化学生情感内涵。

六、课外作业

收集思乡思亲的诗作,特别是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的诗。〖板书设计〗

◎钟山

◎京口

~~~~~~~~~~~~~~~~

~~~~~~~~~~~~~~~~

◎瓜洲

《泊船瓜洲》一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采用板画能很明确地表达了这个主题:京口、瓜洲一水相隔,岸上,诗人独自一人向着家乡的方向远眺,虽然家乡离此地相距深远,但诗人看来,只是翻过几座山就到了,很近很近,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导入: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到了张继和纳兰性德的的笔下,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秋思》和《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五分钟。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读得有味。

2、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3、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4、对比阅读,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因此,诗句与诗句不同,根据词牌填写,字数有多有少。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5、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6、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悟出诗、词的不同特点。

二、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学习《秋思》:

1、指名朗读古诗。

2、借助图、课后注释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

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洛阳城里见秋风”句点拨:

①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

② 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③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④ 课件播放繁华的洛阳城,再对比反衬引思:面对如此繁华的洛阳城,诗人却只“见秋风”?

通过想象画面、对比反衬诗人思乡之情。

“欲作家书意万重”句点拨:

① “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② 简介:

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③ 想象说话: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④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让人一言难尽呀!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读出“意万重”之感。

在这里,朗读不再是机械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渲泄。

⑤ 情感朗读前两句诗。

⑵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从这两句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读不懂的?

点拨:

① 看看文中插图,找找画的应该是哪句诗的意思?

②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③ 换位思考,写话体验:

出示提示语:

想一想,如果你是诗人,在这秋风瑟瑟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家书“开封”后,你会怎么做?(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如果你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心里怎么想?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话?想象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图文结合,想象画面,换位思考,丰富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诵读全诗,说说在诗人眼中,乡愁是什么?(一封意万重、说不尽、临发又开封的家书)。

学习《长相思》:

1、朗读全词,读通,读出节奏感。

2、谈初读感受:

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3、欣赏课文插图,对照文中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

(学生默读并思考词意,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4、全班交流:

⑴ 感受边塞军旅生活之苦:

① 说说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诗的意思。

② 相机理解“一程”“一更”“此声”是指什么声音?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无法安睡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③ 联系生活谈谈:踏遍千山万水,风雨兼程,你们有没这样的感受?你觉得边塞军旅生活怎么样?朗读体会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联系生活放谈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起学生情感体验。

⑵ 想象故园和谐宁静之美:

① “故园”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他想到了“故园”?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呢?

② 全班交流: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祥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

⑶ 对比反衬“碎”字之苦涩:

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碎在征途上,碎在风雪中,碎在心坎上,谁再来读《长相思》?(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3、质疑:

既然身在征途,身系家园,感觉那么的心碎,那为什么还要参加边塞军旅生涯?引导学生明白好男儿心系故园,更爱国家。

4、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三首思乡诗词。

2、体悟这三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

(第一首,借景抒情,浑然天成;第二首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最后一首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

3、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风雪聒耳,吹不断我的思乡情。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反复诵读,感悟特点,升华情感。

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那一股股思乡情!

四、作业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4、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秋思

长相思

见秋风,意万重╲

边塞苦旅╲

思念家乡

思念故园热爱祖国

说不尽,又开封╱

【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三首 篇8

《望天门山》:

初备课时,反反复复看教材参考,自我感觉这首诗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同时又要带动大家的兴趣呢?于是教学初设计这样的环节:关于李白的诗我们学了很多了,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豪迈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同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还例举许多的诗来证明。看来孩子们对于李白了解得比较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李白去欣赏一段美景,欣赏结束学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接着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教师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汹涌。轻轻松松学下了这首诗。

反思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教学步骤教学这首诗,而是从

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口,既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看来学习古诗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挺好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

在教学时,由于缺少上公开课的经验和技巧,再加上本人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成功的地方少,而不足的地方是太多了,下面反思如下:

因为所教的对象是农村的孩子,见识不广,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新旧十景风光图片,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在此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律,因此导致后面课没有上完)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随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堂课中,因为在对学生理解诗意的引导不够好,导致在我提问时积极回答问题的人太少,课堂死气沉沉,一点也不活跃,用一个词来概括——沉闷。再加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要求不够严格,一堂课下来,冒出了很多的“是不是”等口语。课堂结构设计的也不够好,总之有太多的不足,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望洞庭》:

今天我执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歌。诗歌短小,却感情深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反复引导学生朗读。在让学生听完老师的泛读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自由地读诗歌,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接着指名几位学生朗读,然后再齐声朗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不是硬生生地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是将画面和朗读结合在一起,边看图边说说画面的景色,感受景色之后再通过朗读加深诗句的理解。

在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时,我引导学生先看图,然后语言启发,这湖面怎么样?(很平静),这平静的湖面就好像——镜子,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感受湖面像镜子。但是我顺势引导,这里的”未磨“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指的是没有磨过的镜子。我顺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9

先学后教。通过查阅资料,我明确了四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应该达到理解诗意,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歌的含义,并体会到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明确这一点后,我自己认真的将古诗词三首反复朗读几次,从整体上来说,三首诗都是描写的田园风光,然而侧重点却各有不同,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同中有异。定好目标以后,我认为教学策略也就清晰了起来。在课堂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主。

诗歌是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中国古诗

尤其如此。古诗的教学应以读为主。先读准读熟,再读深读透。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去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的画面。而我们老师,则应相机指导,无论是诗歌的朗读方法,还是通过朗读体会情感,都是在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读懂读透的讲解只是灌输式的,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想象画面。

古诗往往重意境,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当诗人把具体

的图画用抽象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进行还原和加工。枯燥的讲解是最要舍弃的。特别是这三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由于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对乡村的生活缺乏了解,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应通过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孩子走入美丽的乡村画卷当中,那么古诗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学会比较

这三首古诗放在一起,是有一定规律的。虽然同是写乡村田园,但各有不同。《乡村四月》由景到人,《四时田园杂兴》则通篇写人,《渔歌子》以景为主。表达的情感也有差异,如果说前两首表达的是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喜爱。那么最后一首则是表达的“不须归”的隐逸情怀。在教学中,可简单点拨,不宜详细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加深理解。

《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风鸢图诗》形象地描写了明代民间放风筝的场景,并由此联想到春风送孩子直上青天,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宿新市徐公店》写出了儿童自在活泼的神态和热爱自然的朴素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中所选的古诗,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快乐读书屋”的教学要体现略读课教学略“次”抓“要”、略“小”抓“大”的特点。教学中借助课件演示画面,以音乐渲染,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文字描写的意境,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诗,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情趣。2.在诵读中认识3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情趣。教学过程

一、预习方案:

1、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2、把这些生字找到音节朋友。撑 搓 絮

3、理解这些字、词在古诗中的作用。艇、偷、解、浮萍、鸢、寻、急走、径、篱

4、看书中图结合古诗说说每一首古诗都写了什么事?

二、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1.导入:教师演示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孩子们聚集在广场上追逐着、奔跑着放风筝的多媒体课件。

2.看到此情此景,自然想起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师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写的 1 / 4

是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和儿童放风筝的情景。古时还有许多诗人写下了富有童真童趣的诗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一”,再学三首有趣的古诗。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3、检查古诗朗读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朗诵,要求字音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学过的古诗《村居》的导入,是学生明确了本课古诗的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三、再读诗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三首诗,要读正确、读流利。2.回顾学法,导学结合。(1)多媒体出示导学方法: ①查背景,知诗人,入诗境。②借注释,看插图,解诗意。③读诗句,想画面,悟诗情。④诵诗文,品诗情,感诗趣。(2)教师导学《池上》。

①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诗人白居易的了解。教师可相机告诉学生,《池上》这首诗描写的是天真可爱的小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

②自学诗意。先自己边读诗,边结合插图和诗下注释来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再想想整首诗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想好后,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③适时点拨。“不解藏踪迹”,并不是说这小孩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而且想要藏好自己的行踪,不让别人知道,可是(看诗的最后一句)小船驶过,冲开了水面上生长的浮萍,留下一道长长的痕迹,反而露出了自己的行踪。

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想象,读出对这个天真、可爱的采莲小娃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导学,使学生在自学和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古诗。】

/ 4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按导学方法,学后两首古诗,教师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疑问,及时指导。

2、指导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适时点拨:

《风鸢图诗》中的“千寻”,“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千寻”就是指搓得线很长很长,够放风筝用了。

在理解后两句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放风筝的孩子想借春风之力上青天,是孩子们想像风筝一样自由飞翔的童年美好梦想,渗透作者想象的丰富与大胆。

《宿新市徐公店》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面对一篇金黄色菜花不知所措的儿童。诗句描写色彩鲜明,韵味无穷,给人以别样的情趣。

3、小结。

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极其细微的情节,描摹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画面,反映出诗人乡居生活的那份闲情逸致。诗人描写的一个个憨态可掬、活泼机灵的玩童形象,在不知不觉之中让读者回到久别的童真时代——和伙伴一起放风筝、捕蛙蝉、漫山遍野挖野菜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五、回归整体,读中悟情 1.指导有感情地诵读三首诗。

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 4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自由试背三首诗。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次感受童年那段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体悟那份稚气、永远珍藏于记忆深处的童真童趣……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六、脱离语境,落实识字 1.自由认读本课生字。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3.开火车认读。4.指名认读。

七、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1.课内阅读拓展。

(1)自由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我把那只蓝蜻蜓放了》一文。(2)读后交流“我”为什么要把那只蓝蜻蜓放了? 2.课外阅读拓展。

(1)推荐课外阅读(清)袁枚的《题画》、(唐)王建《园果》、(唐)崔道融的《溪居即事》三首诗。

(2)布置学生搜集反映童真童趣的诗篇,周六在快乐读书驿站中举办一次童诗、童谣比赛。

板书

古诗三首

风鸢图诗:前两句写所见,后两句写所想。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动态描写,后两句静态描写。

上一篇:严肃换届纪律情况测试卷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上第7单元课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