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反思(精选3篇)
微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是历史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概括。微课原本来自于网络,经过简单修改以适应本节课堂教学要求。通过这次运用微课尝试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学生对于微课引入课堂教学充满兴趣。传统课堂教学一成不变,学生感到厌倦,微课引入课堂教学改变教学风格,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此次在1班效果不错。
2.通过观看微课学生了解了辽、西夏、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很快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这在课堂上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以突破难点和重点。从效果上看,学生大多注意力集中,观看完后,对知识做到很好的掌握;开完后安排课堂活动,针对宋辽的“战”与“和”和“澶渊之盟”的评价和民族融合的表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配合二次视频播放进行,效果较好。
3.这节微课可以当作复习课,反复观看,课后部分同学表示需要拷贝,这就是微课,可以是课内一环节,可以是课外一节课。
课题:《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贯彻《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
2.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 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等政权的并立, 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了解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 并尝试着对两次和议做出客观评价;学习“宋夏和战”时, 培养学生从旧知识 (宋辽和战) 向新知识 (宋夏和战) 的迁移能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 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材料分析和小组讨论, 使学生提高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契丹和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开发做出的重大贡献, 认识各族领袖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发展所起的作用;认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三、学情调研
1.学情分析:赵匡胤、陈桥兵变、杨家将等内容学生熟悉并有兴趣, 契丹和党项学生比较陌生, 各族在冲撞中的融合学生理解起来尤其困难。因此, 要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通过精选的图片、史料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学生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2.教学重点与难点:逐渐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如, 正确认识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 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杨门虎将》剧照, 提问:杨家将的对手是谁? (学生回答后, 出示契丹人图片)
从《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形势图》上, 找出与北宋、辽并立的主要民族政权。
【评析】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杨家将故事导入新课,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地图, 既培养了其识图能力, 又让他们明确了各民族政权的地理位置。
今天我们将共同解读辽、西夏与北宋三个政权的关系。 (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请大家阅读教材54~56页, 完成“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表格 (见下表) , 抽查学生填表情况。
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
【评析】以学生填表代替教师讲解, 利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反思】学生对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历史功绩了解较少, 教师因赶进度, 没有进行充分的知识铺垫, 生硬地得出了结论。了解三位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才能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教师应做充分铺垫, 让学生自己感受阿保机和元昊的政绩。
三者关系如何?
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出示《幽云十六州示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幽云地区的重要性。
【评析】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它利于学生形成历史地理结合的大学科观。此环节反映出的问题是, 不少学生忽视古今地名对照。
引入杨家将的故事, 配合战争形势图, 说明北宋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杨继业就是在第二次攻辽中, 为辽所俘, 绝食而死。
【评析】引入杨令公的故事, 一为呼应导入新课时的杨家将环节, 二为加深学生对宋辽战争的印象。
【反思】此环节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 却是学生的兴奋点。对此, 教师的处理是:让学生结合杨家将的故事, 讲一讲宋辽关系。但对学生课后活动缺乏跟踪评价。
两次北伐的失败, 使统治者产生了“畏辽”心理, 加之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只好对辽采取守势。1004年秋, 辽军却大举南侵, 前锋直指澶州 (今河南濮阳) 城下, 直逼开封。 (出示战争形势图)
活动:学生讲述“澶州之战”。
【评析】此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从当时战场态势来看, 确实朝着不利于辽军的方向发展, 但双方野战, 缺少骑兵而机动能力较弱的宋军, 虽人数占优, 却无必胜把握。因此, “澶渊之盟”的签订, 确实对辽较为有利, 但总体而言, 是辽宋双方实力相当的结果。
【反思】“澶洲之盟是宋辽实力相当的结果”这一结论的得出, 应建立在学生对古代战争骑兵、步兵的了解基础之上, 不少女同学理解有困难。虽然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 但缺乏相应解决措施。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宋夏关系”。
【评析】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 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整体上掌握得不错。
出示宋辽、宋夏和约内容, 提问:和议对谁有利?请说明理由。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反思】学生小组讨论时出现了许多教师预料之外的观点, 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处理得不理想。
出示《栾城集》的引言, 增强学生对和议积极作用的认识。
三者有和平交流吗?
辽、西夏与北宋的交流
出示教材第58页材料: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 拓跋自得灵夏以西, 其间所生英豪, 皆为其所用。得中国土地, 役中国人力, 称中国位号, 仿中国官属, 任中国贤才, 读中国书刊, 用中国车服, 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 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辽和西夏在位号、官属、书刊、车服、法令等方面仿照中原。)
我们来验证一下李焘的记载是否属实?
出示材料:
材料1:辽、夏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 而非“可汗”。
材料2:辽太宗耶律德光因中原人民“难治”, 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官“以国制 (契丹制度) 治契丹”, 南面官“以汉制待汉人”。
材料3:辽圣宗时萧太后 (萧绰) 倚重汉官韩德让, 与北宋结好, “岁时修睦, 无少间隙”;元昊任用汉人为官, 仿照唐宋制度建立官制、兵制、法律, 并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
材料4:西夏文《孙子兵法》图片
学生阅读材料, 得出结论:辽、西夏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评析】民族融合是民族史的重要内容, 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补充的材料, 弥补了教材的缺陷, 生动展现了民族间的融合。
汉族有没有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出示材料:
材料1:顾宏义《辽宫英后》认为, 汉族人本命年系红腰带的习俗源于契丹皇帝的再生礼。
材料2:辽代汉人火葬琉璃棺图片
学生分析材料, 得出结论:汉人也受到了辽、西夏文化的影响。
【评析】教师补充汉人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材料, 利于学生理解:民族融合是双向的。这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材观, 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小结:
【评析】以知识结构图的形式小结, 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结升华:
辽、西夏与北宋之间有战有和, 但和平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促进了交流与发展, 中华民族正是在各族不断的交流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大家能概括一下本课内容吗?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冲撞与交流, 碰撞与融合
【评析】此环节意在锻炼学生对学习主题的提炼。
【反思】因时间不足, 学生讨论不够充分。教师应增加课堂检测环节, 落实知识。
五、诊断评析
总体说来, 本课例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设定, 符合新课改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既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也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张扬, 整个课堂在和谐、活跃的氛围中进行,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 有以下优点和不足:
1.优点。从教学效果来看, 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 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类显性目标比较好地实现。具体表现在:
(1) 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倡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倾听、交流, 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符合新课程理念。
(2) 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较高, 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 他们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积极思考, 大胆质疑。
(3) 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和材料选择, 较好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现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4) 突显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地图、资料、知识框架图等的使用利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初步形成。
2.不足。
(1) 教学环节不够紧凑, 流程不够顺畅。这体现在:问题的设计还需精炼,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学生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对学生学情掌握还不是很好。
(2) 本课缺乏课堂反馈与检测落实环节, 显性目标落实显得不够。初中历史教学应致力于:既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又一定程度上落实知识, 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3) 因时间的限制, 教师没能顾及到每名学生, 造成小组讨论往往是学优生的一言堂, 一些学困生较少主动发言。以后的教学应关注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六、教学再设计
总的流程不变:
“杨家将”图片导入→问题引领→教师讲解、学生研讨结合→归纳总结→提炼升华
再造后具体操作流程为:
1.图片导入。
2.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建立。
(1) 学生阅读教材, 完成“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表格, 教师抽查 (保持, 落实知识目标)
(2) 教师充分铺垫, 学生感受阿保机、元昊功绩, 认识契丹和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开发做出的重大贡献, 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再设计:加强铺垫, 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1) 宋辽和战。
(1) 教师增加对学生课后活动的跟踪评价。【再设计:加强过程性评价, 落实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2) 教师补充古代战争兵种知识, 加深学生对“澶渊之盟的签订实际上是宋辽双方实力相当的结果”的理解。【再设计:加强铺垫, 突破教学难点】
(2) 宋夏和战。
学生自主学习 (保持, 落实能力目标)
(3) 小组讨论。
(1) 尝试对两次和议做出客观评价, 教师充分关注各水平层次学生的表现, 尽量多给学困生一些展示的机会【再设计: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的理解】
(2) 教师提高应对课堂生成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师课堂机智能力,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
4.辽、西夏与北宋的交流。
教师补充资料, 引导学生认识: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保持, 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小结升华。
以知识结构图小结, 学生提炼本课主题。【再设计:充分保证学生思考、发言时间, 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
6.课堂反馈。【再设计:适当增加课堂反馈, 落实知识点】
打造高效而精彩的课堂, 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加强教学诊断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
课 题
|
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
设计者
|
杨中锋
|
审核者
|
|
|
|
|
|
|
|
课 型
|
问题解决课
|
授 课 日 期
|
3.28
|
总编课时
|
|
|
|
|
|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能力: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观察契丹和西夏的文字和货币等图片,认识契丹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
|
|
|
|
|
|
|
|
|
重点
|
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与北宋的和战
|
|
|
|
|
|
|
|
|
|
|
难点
|
辽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与党项的关系
|
|
|
|
|
|
|
|
|
|
|
关键
|
掌握教材基础知识
|
|
|
|
|
|
|
|
|
|
|
教学方法
|
引导、点拨、归纳
|
学习 方 法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
|
|
|
|
|
|
|
教 学 过 程
|
|
|
|
|
|
|
|
|
|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二次设计
|
|
|
|
|
|
|
|
|
|
|
1、导入新课: 通过教材33页导入新课。1教育 2、新课讲授,结合练习册“快乐预习感知”勾画知识点。 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提出问题:辽、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讨论回答) (1)契丹的兴起: 时间:10世纪初 都城:上京临潢府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国号:契丹 民族:契丹族 (2)党项族的兴起 时间:11世纪前期 (公元1038年),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今天的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从此西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21cnj 2.提问:辽、西夏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学生回答) 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西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军发动对北宋大规模进攻的目的是什么?(掠夺、扩大地盘;战争性质) 2.“澶渊之盟”:10,辽军兵临宋朝的澶州城下,宋军誓死抵抗。辽朝萧太后趁本国大将阵亡之际与宋朝订立盟约,于10签订。该盟约规定:宋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两、绢20万匹,双方互为兄弟之国。此后双方保持百余年的友好和平关系。为北宋在战争有利的形势下,还签订和议,是无能的表现,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弊大于利,有人认为,北宋用“岁币”换和平,有利于双方的发展,利大于弊。当时是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澶渊之盟使辽宋人民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对双方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目标导学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宋和西夏和战,和战的结果是: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宋辽与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决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虽是兄弟之争,但也存在着正义性和非正义性,无论是哪一方,只要以掠夺为目的而发动战争,就是非正义的。辽与西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而北宋进行的反掠夺的正义之战。·
|
|
|
|
|
|
|
|
|
|
|
|
课堂总结: 北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
|
|
|
|
|
|
|
|
|
|
达标检测: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课后活动习题,完成练习册选择题。
|
|
|
|
|
|
|
|
|
|
|
|
板 书 设 计
|
上一篇:现代桥梁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