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推荐13篇)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篇1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给我国幼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使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的兴趣为线索来设计活动,同时又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使幼儿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在主题活动中积极地感悟、体验、投入、参与,使幼儿在获得各种知识、各种经验、各种能力的同时,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生活化 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又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和社区资源,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整体、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生活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整合各领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一. 课程的生活化

生活是完整的、多姿多彩的,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而教育与生活是互动的,教育应具有生活的意义,生活应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要向生活回归,使生活成为课程源泉,让生活融入课堂教育之中。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立足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经验,发展积极的情感,发展必要的技能。比如:幼儿园生活就具有大量的对幼儿发展有益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花草树木、种植园地、饲养角、玩具、图书及同伴、教师等均是幼儿学习的资源,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熟悉的,也是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因此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趣味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完整的生活为资源的,因而是整体性的,不是分割的;生活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生活是丰富多采的,生活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路边的小水坑、草地上的蟋蟀、窗外的雨滴、雨后天空灿烂的彩虹、街上来往匆忙的行人……无一不是孩子们好奇的焦点,兴奋的来源。这里,有孩子们数不清的奇思妙想,脱下鞋袜,光脚跳进泥坑,体验一下皮肤触水、触泥的感觉;穿上雨衣,聆听雨的声音,体验雨打在身上的感觉,观察雨落地时所造成的奇特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使他们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如在组织“青蛙捉害虫”这一主题 时,我们并不勾画田野,草地,害虫知识网络,而是和幼儿一起去结识田野朋友草地朋友帮他们捉害虫,以朋友的目光感受朋友、理解朋友,关心、照顾朋友。幼儿把自己装扮成青蛙,为田野,草地捉害虫。于是,在情感愿望的驱动下,他们徜徉在田野的怀抱里,沉迷在美妙遐想中,为“青蛙捉不到害虫”着急,为“被害虫吃掉的庄稼”伤心……在音乐的旋律中他们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现青蛙的高兴、学着青蛙的跳跳,他们表现出无比开心快乐,把夏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富有神韵地表现出来……也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他们积极地探索,幼儿与自然交融,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获得了发展。

(二)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在一次中班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的活动中,我们提供了水彩笔、报纸,建议孩子躺在报纸上,让同伴描画他的身体轮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身体轮廓图说“我怎么没戴眼镜呢?”于是,马上有孩子给轮廓添上五官,当发现有点五官位置不对时,一个孩子立即提议:“做个记号再画就不错了。”有个孩子突然想到还要画小鸡鸡,于是就添画了小鸡鸡和一串尿珠,几个孩子围成一团。这就是生活中孩子的成长。

如小班主题“轱辘轱辘”中,“汽车”“轮胎”“红灯、绿灯”都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根据幼儿对“车轮”的观察角度和兴趣点不同,教师组织了多种活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为深入,更为主动。于是,围绕“轱辘轱辘”孩子们展开了探索、讨论并与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二、课程的游戏化

缘于对生活、游戏、综合的思考,我们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如在小班“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蛋和蛋的图片、画册,把各种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四周,俨然一个蛋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观察、讨论。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会滚、会转;薄薄的蛋壳一不小心就会破碎;圆圆的蛋里还会孵出小鸡、小鸭……一只只蛋就是一个个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它的神秘之门。我们还组织幼儿设想各种游戏,于是,各种游戏活动生成了:科学游戏——滚蛋比赛、体育游戏——我是小鸡蛋、感官游戏——真假蛋宝宝等等。根据彩蛋鲜艳的色彩、美丽的花纹、图案,我们设计了美工活动“制作蛋壳画”和亲子游戏——欢乐蛋蛋碰。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投放一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制作蛋娃娃等等。按数量让幼儿做数学游戏——生蛋比赛,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不断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及时调整、更换活动材料,使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并相互影响,在主题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有机整合在了一起。

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游戏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孩子以“融合式”的认知方式来认识世界,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转化为幼儿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触,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经验,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游戏和教学一体化是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幼儿生活中来又回到幼儿游戏中去,并在游戏和教学一体化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在组织了一个教学游戏化及自主游戏的半日活动后教师问:“今天你们做了什么?”幼儿开心地回答:“我们一直在做游戏、在玩。”事实上,教师只是在教学环节上追求了游戏化效果,幼儿便有了置身游戏中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尝试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教育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

“孩子认识世界有其独特的方式,在幼儿的世界中,不健全的逻辑嬗变以一种诗性的逻辑,不完善的科学演绎为想像的艺术。”孩子正是以这种“融合式”的认识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外化为幼儿的游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空间,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嬉戏的舞台,让他们展示儿时的风采;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全心全意深究自然界的神秘。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总之,幼儿园课程建设要立足生活化、游戏化,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与实践中获得的实实在在的感悟。

河南省尉氏县限制幼儿园------马春云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篇2

关键词:生活活动,游戏化,研究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和户外活动。本学期,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游戏化”的精神, 我园把“幼儿生活活动游戏化”作为专题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探索。

1.明确研究内容, 奠定坚实基础

(1) 生活活动与游戏。幼儿园生活活动主要包括生活卫生、习惯技能、课间休息、规则意识、文明礼仪、学习习惯、自由活动、午睡、午餐、盥洗、散步、 入园和离园等内容。游戏是当前幼儿教育的必然形势, 它能让幼儿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所以, 本学期我们把游戏渗透到幼儿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科学合理地开展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帮助幼儿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让幼儿学会健康安全地自由活动。

(2) 各年段研究重点。幼儿的生活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内容是综合的、多样的。针对小、中、大幼儿各年龄段的特点, 我们对生活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划分, 让每个年段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小班年段: 幼儿生活习惯和技能游戏化的研究。中班年段:幼儿规则意识, 文明礼仪游戏化的研究。大班年段:幼儿课间、自由活动时间、学习习惯的游戏化研究。

2.加强理论学习, 作好理论支撑

(1) 进行专题调查工作。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精神, 让我们进一步认清幼儿一日活动皆游戏的理念。本学期, 我园紧抓生活活动的价值, 将其与游戏有机融合, 真正发挥游戏在幼儿生活活动中的独特魅力。为了让教师把握专题教研的重点与方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排难解惑,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对教师进行了专题研究调查, 为教师顺利进行生活活动游戏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道路。

(2) 开展专题理论学习活动。根据教师需要, 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题理论培训, 如解读 《有效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之生活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细探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化》 等内容。培训更好地解答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培训结束后, 教师撰写了心得, 并记录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等内容。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让教师的研究更加得心应手, 从而将研究落到实处。

(3) 写好教育理论摘抄。为了能让研究更深入, 教师阅读大量的书籍、文章, 并进行理论摘抄。这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学习, 方便在日常研究中使用查看。 同时, 抄写的过程也加深了教师对生活活动游戏化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4) 推行教师教育理论荐学。教师在个人研究中存在着单一的弊端。为了避免单一性, 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荐学”活动。每班教师推荐一篇在研究过程中自己认为最有学习价值的文章。通过互推、 互读, 互论, 教师不仅对自己研究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索, 而且对其他教师推荐的内容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3.开展丰富活动, 提高有效策略

为了更好地开展生活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让幼儿进一步形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技能, 懂得尊重他人和礼貌待人, 遵守共同生活必要的规则;养成良好的歇息习惯和品质, 学会安全有目的的自由活动。同时, 也让教师能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生活活动游戏化开展的情况。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1)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研活动。1“大家谈” 主题教研活动, 围绕“生活活动游戏化”的内容来进行现场探讨。三个年段的教师分成三个方阵, 活动设必答题、情景表演题和设计制作题三项内容。通过主持人提出的各类问题, 教师进行了深层阐述、趣味表演、教玩具制作等环节。这让教师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了生活活动和游戏的价值, 也意识到只有让幼儿在游戏中去学习、感受各种生活活动, 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能力。2游戏化创意组织研讨活动。在创意组织研讨活动中, 教师围绕自己制定的计划内容, 将一学期研究实施的生活活动游戏化的内容, 用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整理、制作形成PPT和相对应的文字稿进行展示。在展示研讨中, 教师秉承着 “相互学习, 共同成长”的理念, 仔细聆听, 认真记笔记, 学习同僚研究“生活活动游戏化”的优点,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2) 记录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资料。1游戏案例集锦。幼儿的生活活动中融入“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是必然的。教师每次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化的生活活动时, 都会将运用的游戏案例记录下来。这样, 一是可以真实反映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感受和体会; 二是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期结束时, 我们把教师的生活活动游戏案例形成集锦, 共分为三个篇章, 分别为常规组织篇、能力培养篇和习惯养成篇。游戏案例集锦的收集, 为以后的研究实施提供了更有效的保证。2教育随笔。在我园的专题研究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一些问题, 所以写教育教学随笔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本学期, 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情况, 将自己在“生活活动游戏化”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心中的感悟随手写下来, 不仅积累了经验, 而且也受到了很多启发, 为今后更好地实施指明了方向。

(3) 幼儿观察记录。教师在实施“生活活动游戏化”研究中的对象是幼儿,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幼儿, 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详细记录。本学期, 我园鼓励教师每月撰写幼儿观察记录。 如此有目的、有价值的观察不仅可以帮助自身反思研究效果, 而且也能提高幼儿生活活动的效率。

(4) 做好总结反思, 形成系统资源。1做好整理总结工作。本学期“生活活动游戏化研究”的工作圆满完成, 为了让教师真正认识到此次研究的积极意义, 并为以后开展此类活动提供有效的依据, 我园对园部、 各教研组、教师的研究过程进行了归纳、整理, 并进行了总结, 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成果。2找出不足做好反思。虽然我园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如研究中虽总结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 但缺少实践过程的反复论证;个别教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教学 生活化 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64-02

近年来,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课程整合,这是现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在现代“幼儿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幼儿教育中必须关注儿童发展的主体性。这就需要幼儿教育中既要把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需要,又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需要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笔者在幼儿园教学的实践总结,对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渗透游戏化和生活化教学进行论述。

1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在培养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占有重要地位,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发展,打破传统幼儿教育的束缚,必须对幼儿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著名课程专家多尔提出:“要想适应丰富多彩的21世纪的社会现实,幼儿园的课程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变革性的特点,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传授特定知识的载体,教学过程应该是幼儿与教师共同探索知识的一个过程。设置的课程不再是不可更改的、可以完全预定的,反而是灵活和开放的。”此外,“生活、游戏、综合”这三个核心理念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强调的重点。在目前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必须要采取生活化和游戏化,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2.1 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实际以及幼儿的发展情况,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培养。人在幼儿时期,处于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理解不了。因此,幼儿喜欢爱问一些为什么,比较爱探究问题。同时,由于在幼儿的思维中多很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幼儿喜欢模仿生活中遇到的场景。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课程内容充分体现生活性。对于幼儿来说,最为直接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所感知的具体内容,这些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幼儿园课程中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越相似,越能调动起幼儿的知识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的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所以,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充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实现寓教于乐,改善教学。例如,在学习《交通工具》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把自己的各种交通玩具都拿到班里来,并向全体小朋友介绍自己所带的交通玩具在现实生活中功能。这时,了解自己所带交通工具的孩子就会说的津津有味,而对于交通工具不是很了解的学生也会很认真的去倾听。我们班就有一个孩子对自行车很了解,对于自行车讲的很详细,最后利用自己带来的小自行车进行了演示,让其他的孩子试着骑自行车。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十分的浓厚,教学内容不再是枯燥的学习内容,而是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开展游戏教学,全面培养幼儿综合素质

幼儿的最明显的天性就是爱游戏。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广大幼儿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玩游戏时,幼儿的有意注意、认识、思维、记忆都处在很好的状态,这是在欢快和轻松的游戏环境下,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例如,在带领幼儿玩吹肥皂泡时,勤于思考的幼儿就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肥皂泡看起来会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呢?为什么肥皂泡一定是圆的呢?这时,面对有疑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把有关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如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肥皂泡可以反射太阳光,所以看起来就会有很多不同的颜色。这时,当幼儿发现自己的疑问竟然与科学知识有关,就能极大的满足幼儿好奇欲望,激发幼儿进一步就思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还好有很多美的创造,如:幼儿在搭积木、折叠彩纸、粘贴图片时都会显示出自己独有的想法。

同时,游戏还能丰富和巩固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语言和智力等各种能力的快速发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的对很多事物的认知都处于较低水平,教师简单的讲解,并不能让幼儿接受和理解。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要遵守秩序时,学生刚开始很难理解其含义。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乘汽车”来强化学生对遵守秩序的认识。刚开始时,教师可以不指出“乘汽车”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当幼儿在玩游戏时,大家一起往上涌,结果谁也无法玩游戏,只得停下来。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无法进行游戏,怎样才能让游戏进行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能想到,游戏无法进行,是因为游戏过程中没有排队,不遵守秩序。在游戏时,只有都排好队,遵守秩序才能一起玩游戏。只有排好队,有秩序地玩,才能玩的开心。这样,幼儿头脑中初步形成了遵守秩序的认知。接着,教师可以把问题引申到乘坐公共汽车上,问学生如果乘坐公共汽车时大家也都不遵守秩序会怎么样?学生就会说:“大家一拥而上,谁也没法上车”。有的学生还说说:“可能会挤伤老爷爷和小朋友”。利用知识的迁移,会让幼儿懂得在生活中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2.3 游戏、生活要与课程相渗透,整合教育资源

当幼儿园课程教学内容脱离的游戏,就像无源之水,失去了活力。如果组织的幼儿游戏不能与幼儿的基本生活经验结合,那么游戏就只能在现有水平上徘徊,形式和内容的贫瘠,会造成游戏出现很多问题,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辅助教学。很大程度上说,如果把游戏、生活和教学内容三者相互渗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而整合教学资源,需要把不同性质和类型的事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顺应幼儿的发展,科学组织教学。

例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幼儿适应入园的生活,学会自己吃饭、上厕所和穿衣服。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穿衣服比赛,看哪个小朋友穿衣服穿的最快和最整齐。并布置作业,回到家里也练习自己穿衣服,每周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比赛,表现最好的给与表扬和奖励。

总之,幼儿园课程设置,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教学生活化、游戏化是现代幼儿教育改革的新趋势,面对这一新情况,广大幼儿教师要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发各种新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加英.让幼儿学数学更加生活化[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3).

[2]洪琪琴.区域活动的“五性”效能与幼儿的个性学习[J].内蒙古教育,2011(16).

[3]邹丽莉.幼儿为何不会正确选择活动材料[J].幼儿教育,2011(13).

[4]葛丽红.浅谈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

中心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篇4

沛县大屯镇中心幼儿园于2015年4月成功申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幼儿园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贯彻落实《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想方设法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引导儿童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参与游戏。

在县教育局、中心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幼儿园投资20余万元,增添了户外大型积木,攀爬架,新堆了一个小山坡,在二楼平台设立了迷宫和玩泥区。户外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钻、爬、跳、投,多项基本技能得到有效发展。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用木板、树桩等材料搭建成崎岖的小路攀越、爬行,在自己构建的情景中快乐游戏。玩泥游戏中,孩子们使劲摔打胶泥,亲自体验胶泥的变软过程,最后做手工,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揉、压、搓、捏等多项基本技能有效发展。在游戏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增强了,教师的游戏指导理念更新了。

对活动室的空间,以游戏为目的进行规划并加以改造,针对人数多、场地小的现状,缩小集体教学区巧妙安排游戏区域。现在,每一处角落都可以作为幼儿游戏区域,幼儿随时可以自主地游戏,允许儿童跨区域游戏。

课程实施以后,幼儿园改进统一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各班可以就场地利用、游戏开展等因素选择活动内容,制定自己班级的一日作息表,让幼儿自觉地按作息表有序地进行一日活动。幼儿园还尝试一

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

幼儿课程游戏化培训心得 篇5

一、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观念的超越一定可以带来教育实践的转变。创新意识一直是既在大胆勇于创新,又以狭隘的教学结果和作品效果作为活动评价的唯一标准和手段,很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而提高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专业精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热爱自己的幼教事业。要具有崇高的敬业爱岗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向困难挑战,对事业的追求执着不渝,经得起挫折的磨难和成功的考验。其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要转变观念,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影响幼儿,帮助幼儿树立创新的意识。

二、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你必须是自来水,而每个人创造能力的发展都必须基于丰富的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才能激发出创造的能力,才能最有效地推动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一,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新旧知识每天都在更替。我们在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幼教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满足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第二、教师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教育科研的能力。现在社会对幼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只有依靠科学研究,才能实现幼教质量的快速提高。同样,在创新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也只有依靠科研活动才能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研究、反思。总结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三,现在我们提倡的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新型教育观念。幼儿教师要树立尊重幼儿的教育观,要理解幼儿,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只有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名具有创造型的教师。也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会运用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三、幼儿为本,发展专业技能要做一名创新的幼儿教师,你必须自身就具备各种专业技能。首先,一名创新的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是有创造性的。教师不但要尊重幼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来选择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把内容和任务设计到幼儿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另外,我们所设计的活动和任务应该是能和幼儿产生共鸣的,能让幼儿自主探索的、并感到有趣的,同时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希望他们发现的某种现象、某种规律或能解决某些问题等。同时,幼儿在完成有难度的活动和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性和受挫能力得到了锻炼。其次,一名创新的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时是有创造性的。幼儿在活动中会出现各种表现,我们就需要仔细的观察幼儿游戏的行为,并及时做好记录和调整。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更需要巧妙地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教师始终是旁观者,引导者。活动的任务要随时根据幼儿的反映,及时的进行调整,给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思考探索,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等品质。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开发策略 篇6

游戏是幼儿成长具备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密不可分。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新趋势,对于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课程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课程和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游戏课程的建设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放飞个性。

一、整体构架,有序推进

提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于改变传统幼儿教育片面注重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弊端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推进游戏课程呢?在这一过程中,容易产生零散性、随意性等问题。要使游戏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首先要对整个课程架构做一个顶层的设计。在整个幼儿园层面上,要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设计思路,对课程板块、教学目标、游戏设计、活动组织和效果评价等都要有明确而科学的规划。同时,要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系统而深刻的把握,还要对已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归类。在实施和推进游戏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游戏化改革,另一方面进行新的设计和创作,并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修正和变革,循序渐进地推行游戏课程,从而使幼儿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整合资源,有效开发

游戏不仅是形式,更是一种内容,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将丰富多彩的生活融入到游戏中去。游戏设计就要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情境,选取富有特色的素材,创设生活化、游戏化、情趣化的游戏环境,从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例如,可以利用幼儿园的食堂设计一个“餐厅”游戏,老师和幼儿扮演服务员、客人等不同的角色,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再如,虽然幼儿对打电话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通话中的一些文明用语却不能熟练运用,对于不同角色、不同场景下的对话不得要领。为此在游戏过程中,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身份,设置不同的事件背景,引导幼儿恰当、得体地进行对话。此外,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家长、社区等资源,开拓游戏的空间,给幼儿创造实践的机会,从而让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幼儿乐于参与,玩有所得。

三、善于观察,及时反思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和实施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和感受对于改进和优化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游戏过程的各个环节,并适时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何有效地进行游戏过程观察呢?首先要设计一个科学的观察记录表,栏目有游戏流程、活动组织、幼儿活动„„便于分类记录。其次要全方位关注幼儿的表现,不但要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还要观察幼儿的情绪、情感等表现,倾听他们的感受和解释。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基于幼儿的表现去分析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去评估他们的能力和发展,对整个游戏活动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修订和优化游戏活动方案,同时也为后续的游戏活动设计提供思路,教师也才能进行有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只有这样,课程的游戏化才能收获成效,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适时放手,激发创造

对于幼儿来说,玩游戏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但是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教师仍然固守原先的教学模式,经常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约束和控制幼儿,要求孩子按照游戏环节按部就班地游戏。这样的游戏势必会让幼儿感到压抑,造成的后果就是幼儿成为了游戏中的演员,抑或是老师“导演”的木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幼儿的积极性势必会削弱。为此,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幼儿充分活动和展示的空间,确保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由。对游戏的指导和调控要相机而行,根据幼儿的个性和游戏中的表现适度点拨和帮助。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去,能力也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

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是时代的召唤,游戏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幼儿的天性,确保他们游戏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实现游戏和成长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群力幼儿园)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方式探索 篇7

关键词:幼儿音乐课程,游戏,方式探索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爱的活动,也是他们最为熟悉和最有参与兴趣的活动。将这一特点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来创造吸引幼儿,让幼儿能有主动参与热情的教学游戏。基于音乐教育对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将音乐课程中的打节拍、歌词等系列内容游戏化,变成幼儿更易掌握和接受的内容,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就如何在音乐课程教育中融入课程游戏,让音乐课程游戏化进行探索。

一、对歌词进行表演及角色扮演游戏

表演游戏,指将音乐歌词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直译后,让幼儿将之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如,在学习《谁饿了》时,可以让幼儿模仿歌词中的小狗、小狼动作,并将“肚子饿得咕咕叫”、“看见了骨头”、“吃掉了”和“找不着”等这几种状态表演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歌词和演唱这首歌,更通过游戏这一形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性。但同时,游戏表演并不等于只是直接将歌词表现出来。对幼儿所扮演的角色状态和身体活动等,都应进行一番揣摩,不能只是形式上的模仿游戏,还需融合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如当幼儿在扮演《谁饿了》中的小狗时,可以在前两节没有歌词的拍子中,加入一些动作,按照节拍来模仿小狗走路。又或,组织全班幼儿,在负责表演的幼儿随着节拍表演到演唱部分时,全体合唱,并给每一名幼儿安排一个角色,比如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在遇到大灰狼时,全部蹲下躲避,不让大灰狼给“吃掉了”。当大灰狼离开时,小动物们重新开始在森林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们不仅学会了这一首歌曲,还参与到了整个的游戏过程中,在一种欢快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对幼儿的节拍掌握能力、角色扮演能力以及模仿能力都具有一定的锻炼作用。

在表演游戏中,角色扮演一直占据着大量的游戏份额。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方式,让幼儿随着音乐,完全进入到音乐故事世界中,想象自己就是音乐故事里的主人翁,透过这一方式来理解和学习歌曲。如,在学习《小老鼠打电话》时,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其中的“小老鼠”和它的朋友们。小老鼠打电话的动作、语气、神态,以及和朋友的对话,都需要结合上音乐的节拍表现出来。幼儿们觉得是在游戏,投入性大,获得的知识相对更多。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层逐步地进入,在玩中学习,在游戏里学会唱歌,学会音乐知识和课程内容。将音乐课程游戏化,可减少教学过程的枯燥性,提升幼儿学习兴趣,注重幼儿参与性,以达到更为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将情景设置带入到音乐课程游戏中

通过情境的营造让幼儿能快速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对幼儿心理情景营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良好氛围与背景下,让幼儿自觉成为课程游戏活动的主体。首先是课堂游戏情境的营造。教师根据课程要求,通过对课堂环境的布置、故事式的铺垫、角色特征的讲解与交流,为幼儿创造易于接受和进行创作的优质环境。在此种环境下,再对幼儿进行音乐心理情境的创设。幼儿在学习和倾听歌曲时,将幼儿带入到美妙的歌曲环境之中,体验和体会各种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幼儿鉴赏音乐的能力。在情境创设成功后,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表达,即可让幼儿融入到音乐当中,进行音乐课程教学,并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摇篮》一曲时。这首歌曲本身极富情感渲染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通过认图识字的游戏来让幼儿理解歌词,如情感类的词语和角色。也可让幼儿通过回忆和实际体会来认识“吹”、“翻”和“飘”。在幼儿理解歌词意思后,通过一定的实际环境与情境创设,为幼儿建立一种心理情境。“妈妈在哄我们睡觉的时候,是不是也为我们唱过摇篮曲”、“谁记得唱的是什么”,通过此类问题,幼儿被带入到了每晚睡前和父母的歌曲互动中。不知不觉进入到了与这首歌曲意境相同的心理情境中。还有,在创设情境时,还可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哄宝宝睡觉”的情境,让幼儿进入其中,享受歌曲的意境。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篇8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户外游戏;合作意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一些新型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去,这就加速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们了解到,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确定游戏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注重游戏的协调融合,实现游戏与教育的高度结合。这项规定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适应了当今社会的教育形式。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和思维,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课程的游戏化能保证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激活思维,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呢?

一、丰富游戏内容

传统幼儿教育中虽然也存在游戏教学方法,但是游戏活动单一,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效果较差,影响孩子智力的开发,造成儿童思维单板,缺乏创造性。要想更好地实现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就要丰富游戏内容。

1.开设晨间游戏活动

清晨是幼儿创造性和注意力最强的一个阶段,在清晨,幼儿经过晚上的休息,对新的一天满含热情、充满期待。所以,教师要把握住幼儿最佳的学习时机,开设晨间游戏活动,让孩子快乐地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

晨间游戏活动的设计,主要依据孩子的兴趣特点来进行,由于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有所不同,所以,晨间游戏活动要尽量丰富化、多样化。教师可以将晨间游戏活动分为几个不同的游戏区,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例如,将活动区分为图书阅读区、数学计算区、美术区、创造发明区、舞蹈区等,热爱数学的幼儿可以在清晨通过计算的方式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热爱创造的孩子,可以在清晨开动脑筋,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手工作品;热爱舞蹈的孩子可以在清晨通过活动身体、拉伸筋骨开启一天的幼儿园生活。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在一天的开始阶段就充满热情、愉悦身心。

2.增加户外游戏活动

知识不只来源于书本,更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课程不仅仅要重视课上的学习,更应该增加幼儿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充分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幼儿的学习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的学习具有随意性,缺乏目的性。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户外的游戏活动成为适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教育方式之一。

二、创新游戏活动方式

游戏活动角是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一种游戏活动,包括图书角、音乐角、积木区、自然区、益智区等多种游戏活动。虽然游戏内容丰富,但是由于游戏活动方式都大同小异,所以,不能很好地引发孩子的兴趣,创新游戏活动方式成为必要的手段。

在游戏活动角可以设立角色扮演区,孩子可以根据感兴趣的事物,选择扮演老师和学生、买菜人和卖菜人、超市收银员和顾客、动物管理员和动物等多种关系。这些人物关系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关系,孩子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了解人际关系,培养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协商意识和合作意识等。

三、加强教师的培训

教师是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引导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游戏化理念的倡导和应用离不开老师的帮助。教师的培训和幼儿园结构的调整是幼儿园实施游戏化课程的重要任务。

首先,幼儿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集中教学为小班教学,合理安排师生比例,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这种转变还能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其次,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游戏化课程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欠缺,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通常有种手足无措之感,并且很难把握游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度,导致游戏化课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在教学中起到反作用。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教师游戏化课程设计的能力,强化教师的游戏化理念,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师资水平等。

总之,游戏化教学要想在幼儿园中得以实施和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我国的游戏化课程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游戏化课程教学设计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秉承游戏化理念,进一步提高游戏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爱.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5(13).

[2]吴瑞传.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0-221.

[3]徐从余.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新课程:小学,2015(8):8-9.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多维度应用论文 篇9

摘要:如今,愈加发展的教育行业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初高中学生的身上。其实学生的教育环境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主体基调,其源头便是学生的幼儿园时期。这个时期看似是一段轻松的时光,实则是所有知识与经验的来源。幼儿园运营教学的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在幼儿园年龄段儿童的教学中,需要借助游戏起到教学的作用,可见游戏化课程的重要。因此,近年来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也随之转变,使得游戏变为教学中主体。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多维度;教学实践;体验与应用

一、引言

在人生的教育中,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未成熟,处于刚起步的懵懂状态,而儿童对游戏有一种自然的亲近,将教学融入于游戏,将游戏融入于生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汲取,同时压力也不会过大。“课程”与“体验”实则是两个不相同的名词,而游戏化的应用,需要教师采取更加广泛的体验教学,让学生从中得到“兴趣”的心理暗示,下意识潜移默化地学习,为快乐的成长氛围提供了适度的条件。

二、适度安排理解儿童的价值观

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故而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游戏化的教程需要谨遵儿童的世界观,让他们成为主动参与的“主人”,而非被动接受的“客人”。游戏中的实践与体验,能让儿童亲身感知到外界,是他们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游戏中,儿童的思考是处于流动的,并且真实存在于记忆中,他们所接触的一切,都能成为记忆较为长久的经验。而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从童年中汲取而成的,家长与老师的教育与影响甚至可以完全儿童整体的人生轨迹。游戏化的课程,不能带偏学生的价值观,比如一个游戏的规章制度,需要一个全然完整的体系,需要不存在漏洞的可能。而教师也需要在此期间对每一个儿童加以关心,体验中一旦出现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必须明令禁止并加以改正,否则,撇开儿童本身,对身边的同学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形成循环。

三、结合教学内容和环境,合理安排游戏

游戏化的课程,并不意味着全然代替所有教学,更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需要由教师合理安排,根据课程的纲要,制定出让儿童在玩乐中学习的游戏体验。增加趣味不是游戏化的目的,让儿童将记忆点储备于深刻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游戏化课程多维化应用的目的。首先,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双方考虑,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需要发生在一个有专属意义的区域。由于儿童的身体比较脆弱,而该年龄段还未曾具备能够保护自己的能力,则游戏环境需要绝对的安全。例如,以软材质代替硬材质的游戏道具,尽量减少儿童磕碰的可能。而由于儿童的天性对外界还处于新奇的状态,他们会自然地将注意力放在一些色彩丰富或者活动的物品上,比如室外的草坪、比如风吹过的飘动,结合这些,能为儿童的游戏化体验营造一个较为舒适,也更能接受的范围。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在特定的实践范围内,安排一些野外的郊游活动,让儿童处于一个鲜艳的环境氛围中,随后在安全性允许的情况下,安排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游戏,教会他们与环境相关的课题。如野外的郊游,能在一定程度上,教给儿童安全的概念,和一些该做与不该做的事情。而也可以通过一些小运动,甚至画画临摹,教会儿童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幼儿园的课程与初高中的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初高中注重的是知识的汲取,处于心智完全成熟并有足够的能力接触课程的情况下。而幼儿园的课程更多是教会儿童一些应用的能力,不需要课业的专业性,因此才能在游戏中达到大部分课程的需求,将多维度的结果和效率发展到最高点。

四、培养儿童的心智和心态

游戏化课程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的重点便在于对于儿童心智成长的培养,适当的游戏化需要特定的情景和必要条件,以达到目的。由于幼儿园年龄段的儿童,并没有一套成熟的自我体系,不懂得原则性、规则性等条件,游戏则可以教会他们在不压抑自己天性的前提下,遵循条件,不再一味以稚嫩的眼光面对所有的困难,而是以一个更加成熟的自我,理智地去锻炼更强大的心智。既然是游戏,则免不了输赢,儿童或许会对输赢有一种错误的执念,简单来说是一种输不起的心态。而此时,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将儿童从错误的观念中带出来,让他们以更为成熟的心智和心态去面对游戏的输赢,平等看待并尝试从中研究更为有利的进步条件。这一点,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以及将来遇到困难时心态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不同年龄段做出不同的教学课程。对于幼儿园的教学程度而言,在游戏化的多维度中,儿童才能通过兴趣使然,感受到游戏中的乐趣,并从中汲取他们所需的知识。与此同时,游戏不仅仅能教会儿童一些浅显理论上的知识,特定的游戏更能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灵活性、协调性、积极性等,帮助他们全方面地发展学习。

参考文献:

[1]岳彩红.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3):179.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篇10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中的支架六要求:“加大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个班级的户外游戏材料和活动不少于5种,允许儿童自己创造玩法。”课程游戏化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理念,就是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游戏,让幼儿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活动。为了有效实施课程游戏化,保证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充足、材料丰富和幼儿自主性发挥,有必要对现有的体育活动进行弹性实施,需要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弹性实施,除了要考虑一日作息、季节变化、天气情况等时间上的弹性安排,还需考虑到前后两个活动运动量之间的动态平衡,教师跟幼儿之间的角色平衡,体育材料跟玩法的弹性平衡。

一、弹性组织体育活动

1.运动适量

在确定体育活动的量时,既要根据幼儿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安排运动负荷,还要考虑到气候、季节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兼顾一日安排中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之间的平衡,教师要根据前后活动的运动量来适当调整当前体育游戏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例如,某班刚结束一个亲子游戏活动,孩子们满头大汗,运动量较大,那么原有的体育活动安排就可做相应的调整,运动量就可相应减少;反之,如果某班刚结束的是一节安静的阅读活动,原有的体育计划则可正常开展,亦可根据幼儿的情绪、出汗、运动负荷等情况适当增加运动时间和练习密度。做到运动适量,要求教师能弹性安排固有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使体育活动既能满足幼儿身体、动作发展需要,又不会使幼儿产生运动负荷,造成身心负担。

2.自主选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目前多数幼儿园体育活动是教师发起的教学活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游戏少,幼儿的体育活动组织仍旧处于高控制状态。幼儿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游戏,幼儿行为是教学规划的一部分,弹性空间很小。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弹性实施,则允许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去选择器材,去决定怎么玩、和谁玩、玩多久,这样每一次活动内容就充满了弹性。当然弹性实施并不等于无端放任,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运动情况,合理引导幼儿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各类体育运动。幼儿作为社会人,也需要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游戏,例如户外体育游戏时间,幼儿要在规定时间内自主游戏,此时幼儿需要遵守的隐性规则就是“时间”,幼儿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充分游戏。但是在进行体育集体教学活动时,有时会针对某一项器材进行游戏,幼儿无法选择材料,但幼儿却可以决定怎么玩、和谁玩,同时幼儿也需遵守隐性规则――“秩序”,幼儿需要排队游戏、礼让、顾及集体等。放手让幼儿自主选择,可以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发挥出来,孩子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思维更自由,想象力、创造力就会得到培养。

3.创新玩法

幼儿园体育材料常常会遇到素材单一,玩法固定,幼儿兴趣不高的问题,而弹性实施体育活动,就要求教师把握好体育材料的弹性玩法,只有合理选择并恰当使用材料,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促进幼儿动作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教师可以引领幼儿尝试和探索单一材料的多种玩法,例如:把横幅拧成绳子拔河,把横幅围起来做小池塘跨跳,把横幅顶在胸前顶风跑,把横幅顶在头上舞龙,骑坐在横幅上划小船,把横幅抛起老鼠钻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器材的组合机会,让幼儿进行组合器材的玩法创新,例如把轮胎、横幅提供给孩子,孩子们玩起了“遮风挡雨”(几人合作,把横幅顶在头顶,走过轮胎)的游戏,可以是两位幼儿一起合作,也可以是三、四位幼儿一起合作。创新玩法需要教师提供材料的有效支持,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创想的机会和时间。幼儿生成的游戏,是他们喜欢并适合他们的,同时,幼儿也在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和调整游戏的玩法。

二、弹性安排体育活动时间

1.根据季节变化,弹性安排体育活动

《指南》指出:“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时间。”例如华东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幼儿园体育活动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安排,春秋季可以正常开展体育活动,不受时间段限制。夏季则温度较高,体育活动一般不安排在10:30-15:00之间。冬季则可视本园的日照时间和体感温度,弹性安排活动,例如部分位于城市中心的幼儿园,因为周边高楼阻挡,下午三点左右,操场就基本看不到阳光,因此,该类幼儿园尽可能把活动安排在10:00-15:30之间。幼儿园在建构课程时,要以儿童立场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2.根据天气情况,弹性安排户外活动

《指南》指出:“幼儿的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若碰到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原本安排的体育活动,就无法开展,而体育活动多是针对室外环境?O计,再加上近几年来,国内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难以保证,这严重影响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2013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应急工作方案(暂行)》,其中明确规定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即重度污染时应停止户外运动。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根据每日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的情况来弹性安排体育活动,若空气质量指数超过特定标准,户外体育课和户外集体活动则必须取消,幼儿可改在室内进行体育活动。因此,在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时,教师可以灵活制定一部分适宜室内开展的体育游戏,在活动安排上,可根据天气情况,弹性调整活动场地。

3.根据时间情况,弹性安排体育活动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支架六”提出:尝试实行弹性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除了餐点和午休时间,其他时间允许老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如今江苏省各园都在积极开展课程游戏化实践,探索弹性时间安排,原本的零散时间,被整合为板块式、弹性化的作息安排。为了保证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很多幼儿园把早操和户外活动相对集中安排,减少幼儿在室内外活动交替、上下楼梯等环节上的等待,从而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但是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则受制于场地安排问题,通常需要对活动时间进行整体协调,统一安排。而实施弹性时间管理后,在幼儿操作活动中,有时教师会根据幼儿兴趣需要、活动实施进展、生成内容等不确定情况,适当延长活动时间,有时教师也会为了保证幼儿充分的探究时间,而把上午的教学活动时间进行整体使用。这样就无法保证原有的体育教学活动按计划进行,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活动时间上的弹性实施。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课程审议,协调安排。教师应针对一周活动内容进行课程审议,各年级组预设需要板块时间、弹性时间的活动内容,进行梳理统整,幼儿园根据统整情况再做体育教学活动场地安排。

(2)允许班级之间时间安排的互相调整。各班级之间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本班的活动实际,弹性实施,班级之间协调互换。

(3)允许单节体育教学活动时间上的弹性安排。教师应考虑到前后活动时间短暂的延长或缩短的弹性可能,给予体育教学活动时间上的弹性空间。例如,前一活动延时五分钟,那么体育教学活动应有延时五分钟的弹性空间。

(4)对于幼儿园内的专职体育男教师,可以提前参与到年级组周计划的制定中去,根据班级周计划制定体育活动的教学计划,除此之外,还要多和班级老师沟通,以防临时调整计划。

实行弹性体育活动,可以让活动更加深入,避免走过场,提高了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幼儿和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让体育活动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力、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自主尝试、自主探索。另一方面,教师要对个别特殊需要的孩子多加关注,要实时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适时给予发展支架。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游戏精神

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寓教于乐,使幼儿在玩耍游戏中获得一定的成长与进步。因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游戏化教学形式,使游戏精神在幼儿课程教学中合理渗透,从而使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在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中,游戏精神是游戏化教学的支撑点

作为幼儿老师,应该加强与幼儿的积极互动。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老师给予一定的观照与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比如,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跳绳活动,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因此,在活动之前,老师需要对学生合理分组,并且还要寻找比较空旷的地方。接下来,老师还要引导孩子进行跳绳前的热身运动,并且告诉他们热身运动的作用,讲解跳绳的技巧等等。比如,要跳多高,如何把握绳子的时间与速度等,然后组织学生进入跳绳活动中,老师也要参与其中。而在活动后,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表扬,表现略差的也进行鼓励。另外,在游戏时,孩子也能了解相应的游戏规则,认识到运动的好处,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二、合理运用创造性游戏的形式

对于幼儿园中的创造性游戏来说,主要有表演游戏、角色游戏以及建构游戏等。对于表演游戏来说,幼儿能够借助自身独特的形式,针对游戏中的角色、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针对表演游戏来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具有一定的模仿性质。如,在学完《三只小豬》后,可以合理模仿故事中的情节,创设故事情境;另外一种是具有较强的情节性,而且内容比较丰富的主题游戏。如,《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另外,在日常的一些社会活动中,幼儿能够在老师与家长的带领下对社会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如,到菜市场买菜,去医院看病等等,通过这些生活经历与经验,幼儿也能在建构游戏中积极体现出来。总之,创造性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幼儿老师应该加强对创造性游戏的研究,保证创造性游戏的时间与空间,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材料等。创造性游戏能够合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游戏精神,有助于学生的积极健康成长。

三、在幼儿的游戏化教学中,可以借助游戏因素,使幼儿加强游戏性体验,感受游戏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自行设计、制作相应的游戏材料、道具。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借助多种多样的玩具、道具等。比如,在民间游戏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借助塑料桶,加工成大鼓,或者借助蛋糕盒子、硬纸板等制作凉伞,或者提供相应的纸箱、水管、竹竿等等,制作相应的舞龙道具,为开展舞龙舞狮的民间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在材料制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体会到相应的民间文化,从而从民间活动的参与中提升自己。此外,在幼儿游戏化教学过程中,要想使游戏精神融入其中,教师需要在规划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考虑。比如,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询问幼儿,这件东西是怎样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东西?例如,针对生活中的小动物,幼儿都有较高的兴趣。因此,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家中有哪些小动物,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然后,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玩具模型,使幼儿认识小动物身体的具体构造,从而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小动物,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的积极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对幼儿教育重视度的加强,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而对于幼儿来说,天性活泼好动,而且爱玩爱闹,因此,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在幼儿的游戏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学体现相应的游戏精神,还需要幼儿老师在游戏化教学中不断研究,加强与幼儿的合理互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老师还要为幼儿制定创造性的游戏内容,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会游戏精神,从游戏中获得更多感悟;另外,老师还要注重对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实践真正融入游戏中,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健康发展,提升幼儿游戏化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以游戏精神观照幼儿教育:从意蕴到行动分析[J].时代教育,2016(12):86-87.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篇12

一、倡导游戏化精神, 凸显幼儿主体性

杜威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他曾经在《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中发表过这样的教育言论:游戏, 代表的是一种态度, 反映的是一种精神, 游戏活动所呈现给我们的是另外一种精神态度。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渗透游戏化精神, 以游戏化精神引导幼儿关注教学活动, 以游戏化精神激发幼儿潜在意识的勃发, 以游戏化精神激发幼儿主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将学生视为课程教学的核心主体, 充分挖掘幼儿主体的差异需求和内在兴趣, 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人格和选择权利,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游戏活动的具体理念, 要根据幼儿的内在需求确定游戏活动的时代性与适切性, 要将幼儿的天真、好动与游戏活动的趣味、生动有效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愉悦化的氛围中感知游戏化课程的无限魅力。例如, 在《 乌鸦喝水》 的课堂活动中, 教师就先在黑板上贴上老鹰、乌鸦、喜鹊、啄木鸟等鸟类的图片,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思维意识告诉教师哪张图片才是真正的乌鸦,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幼儿展示乌鸦喝水的真实情境, 之后试问幼儿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你们有谁能告诉老师乌鸦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使自己得到水喝的呢? 如果你是这只小乌鸦的话, 你会用什么方法喝到瓶里的水呢?等等。将教师的角色定义为课程游戏活动的组织者, 将幼儿主体作为课程游戏化的主体, 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课程游戏化活动的能动意识。

二、创设游戏化氛围, 营造游戏化环境

课堂教学的氛围需要营造, 而游戏化的氛围也需要刻意营造, 只有以游戏化的氛围渲染课堂教学的整体环境, 才能真正实现幼儿课程教学的游戏化。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整体环境的设置, 要将教学场所与教学内容按照游戏化的方式进行统一设计, 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游戏化实物器具, 要根据学生的内在兴趣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游戏化环境的设置, 以此满足学生主体思维发展的趋势。另外, 教师还要注重游戏化氛围的神秘感和奇特感, 要以幼儿主体的视角进行游戏环境的布置和游戏器材的选择, 要注重联系幼儿生活的实际环境, 要充分挖掘游戏活动中的有效信息和资源形式, 以此为课程的教学营造出适宜的游戏化氛围和游戏化环境。例如, 在幼儿园大班“ 小汽车”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张贴关于真实汽车的图片和相关的卡通图案, 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汽车房的形式, 让幼儿在众多的汽车图案中感受好奇之心与欢喜之情。之后, 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内在兴趣和生活环境创设这样的游戏化活动:同学们, 在我们的马路上来来回回地跑着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你们都认识这些小汽车吗? 知道都是什么牌子的吗? 请你们按照自己的所见、所想画一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好吗? 以此种方式进行课堂游戏化氛围和游戏化环境的营造, 让学生在精心营造的游戏化氛围和环境下得以全神贯注的学习和孜孜不倦的探索。

三、创造性开发游戏, 拓展游戏化内容

实现幼儿课程教学的游戏化, 就不能一直墨守成规, 也不能照搬照抄, 要在各个因素的综合中进行创新, 以此拓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内容, 满足学生不断成长中的最新发展需求。在幼儿园课程的教学中, 作为教师要具有开发性与创新性的思维, 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新的想法, 要将幼儿兴趣的转移作为课程游戏编制与创造的支点, 要将生活中的新鲜资源经过整编融入幼儿园课程教学中, 进而满足幼儿内在的成长需要和广泛的兴趣需求。 例如, 在幼儿园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最近热播的动画片中的内容和角色进行游戏的创制, 让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满足。

总之,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知游戏化的具体精神, 其次要在教学之中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再次要充分分析和挖掘幼儿的内在差异需求, 在此基础上进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点开发和创新。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中, 游戏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是深受幼儿喜爱和欢迎的重要内容。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是对幼儿内在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 是丰富幼儿课堂教学活动和改善幼儿课堂教学结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主体,游戏化环境,游戏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慧慧.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35) .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篇13

摘要:幼儿教育是将游戏作为主要活动的教育, 要求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 开展游戏化课程教学。基于此, 本文从课程游戏化以及区域活动的作用入手, 阐述了两者有效结合的策略, 幼儿教师需要开展游戏化区域活动、营造游戏化活动环境、明确游戏化活动主题、丰富游戏化活动内容, 以此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 保障幼儿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 区域活动;

幼儿教育的重点在于合理教育, 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 涉及到较多的教育手段, 如课程游戏化或区域活动等, 幼儿教师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 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 激发幼儿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幼儿对课程内容及外界世界的认知, 发挥出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 对于两者融合策略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以及区域活动分析

幼儿具备好奇心强、喜爱游戏与活泼好动等特点, 因此大部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都是通过游戏开展的。在2017年教育部门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强调了幼儿教育中课程游戏化, 要求将其与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有机融合, 确保指南等相关幼儿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

其中, 课程游戏化是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开展的教育手段, 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幼儿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开展要求幼儿教师从幼儿的需求、兴趣与活动实际出发,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深入探究, 发挥出课程游戏化的重要作用。区域活动是从幼儿的发展需求出发, 通过多样化的自主活动形式, 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自主选择以及合作交往,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提高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性及区域活动的知识性, 从整体上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1]。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

(一) 开展游戏化区域活动

在设计区域活动时, 幼儿教师需要明确活动目标, 结合课程游戏化的要求, 开展游戏化区域活动, 实现课程目标和活动目标的有机结合, 促进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融合。比如在进行“人民币”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时, 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课程游戏化的相关要求, 组织幼儿进行“小小超市”的区域活动, 将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小超市, 由幼儿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店员以及顾客等角色。在进行扮演之前, 教师需要通过问题引导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幼儿认识到活动的目标, 主要的引导问题如下:“人民币在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小朋友们认识几种人民币?”等等, 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营造游戏化活动环境

在教师设计完成游戏化区域活动之后, 需要营造游戏化活动环境,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化区域活动, 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实现区域活动的目标。具体而言, 幼儿教师需要将区域活动及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基础, 结合幼儿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投放区域活动所需的材料, 调动幼儿参与游戏化区域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幼儿的实践加深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认知自然与外界世界时, 可以根据幼儿的情感与心理发展规律, 投放多样化的材料。比如在探索区域, 幼儿教师可以投放天平以及放大镜等材料, 通过对材料的操作, 认识到“重量比较”以及“感知平衡”等知识, 从而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另外, 在区域活动的操作区域,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空瓶、旧纸盒、碎布以及树叶等材料的投放, 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制作螃蟹与汽车等玩具或者手工艺品, 加深幼儿对自然的认知, 有助于幼儿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提升, 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 明确游戏化活动主题

在进行游戏化区域活动时, 幼儿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 明确游戏化活动的主题, 确保主题符合幼儿的认知与兴趣, 并将该主题贯穿于整个区域活动中, 提高幼儿游戏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进行环保相关课程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环保”作为主题, 组织幼儿开展多样化的游戏化区域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向幼儿展示服装制作的过程, 并在操作区准备废旧纸盒、瓶子、布料等材料, 引导幼儿使用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服装设计。在幼儿设计完成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将自己设计的服装穿在身上进行T台表演。另外, 在活动之后, 教师还可以进行有效评价, 为表现最好的幼儿颁发“环保小卫士”的称号, 并鼓励其他幼儿:“小朋友们都为环保做出了贡献, 在以后的生活中要继续保持, 都可以变为环保小卫士。”使所有幼儿都能从区域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 丰富游戏化活动内容

要想真正实现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 充分发挥出区域活动的作用, 幼儿教师需要从区域活动中提炼并丰富游戏化的内容, 进一步完善幼儿课程内容, 加深幼儿对自然、对生活的认知, 以此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 引导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在进行幼儿午餐区域活动时, 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喜爱瓜果的特点, 开展将瓜果作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活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瓜果的沉浮”这一区域活动, 组织幼儿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进行沉浮实验, 观察不同形状、大小与类型的瓜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并与同伴进行分析讨论, 从而明确影响瓜果沉浮的因素。这一区域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作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2]。

综上所述, 课程游戏化以及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受到幼儿教师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幼儿教师需要明确课程游戏化以及区域活动的作用与特点, 采用多种策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确保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 加深对外界实际的认知, 丰富幼儿的知识, 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实现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敬诒.试析如何结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J]华夏教师, 2018 (03) :60-61

上一篇:员工倡议书下一篇:幸运饺子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