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实施方案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推荐9篇)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 篇1

定林小学何宗铭

一、转变思想,树立观念。

1、转变思想,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观。而“减负”应该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因此“减负”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协力合作,共同来完成。

2、教师自觉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教师必须从素质教育观念出发,把减负提质作为己任,勇于挑战,在观念上实现自我改变,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各项工作,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二、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专研教材,找准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好教学过程,作业训练,板书设计。并为学生设计预习单,每学期不少于16次。为了调动孩子们读书的兴趣,继续开展名为“课前三分钟的展示比赛”,并拍照记录。

2、精选教学内容: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花工夫去钻研,夯实学生基础。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出发点,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课上坚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实践“高效课堂 ”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并做好课后反思。重点记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等等,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4.课后: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培优补差,后进生抓基础,优等生重阅读,抓作文,正真做到因材施教。

5.努力提升自我,阅读读书籍,做好批注,并通过多种途径:教育杂志、网络、观摩、听讲座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做好记录。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 篇2

一、加强理论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师实施减负与提质的基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那么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要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空中楼阁, 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切实加强学习, 深刻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以

及新型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重要概念的内涵, 让新课程理念为减负提质的实施导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象大海中的航灯, 为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为我们解决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目的, 不同的教学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中, 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停留在学生的考分上, 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教学行为、言语必然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多做练习题, 这样, 虽然学生分数考得高, 但学生牺牲的是健康和快乐,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而我们的教学只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应考者。

因此, 切实加强理论学习, 深刻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新型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重要概念的内涵, 对于实施减负提质显得十分重要。

2、加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 为减负提质的实

施夯实基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明确了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阐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提出了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各学段的内容标准, 并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深刻理解其内涵, 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小学数学的方向、教学的层次要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供了保证。

二、钻研教材、“吃透”学生, 认真备课、上课,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小学数学教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提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不是以降低教学质量为前提的。减少了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反而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课前准备充分了, 才能真正实现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双赢的局面。

动态生成的课堂, 基于充分的预设。在备课的时候,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做到将整个教材烂熟于心, 正确把握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吃透”学生, 在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 把自己换成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去看教材、看问题, 猜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会提出的问题等, 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作业设置, 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摒弃

题海战术是小学数学教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的难点

重庆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在全市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其他年级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量小学三至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 中学控制在1.5小时以内。这就对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布置家庭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作业少而精, 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因此, 作业的布置除了对必要基础知识的巩固, 也应体现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练习, 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快乐,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将作业按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 较差的学生选择A层次, 中等能力的选择B层次, 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较强的可选择难度较大的C层次。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作业的单调、枯燥, 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总之,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势头, 作为一名教师, 时代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 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让我们的孩子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所获。

谈“减负”与“提质” 篇3

1.“减负”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三生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生才能全面发展。

2.“减负”对提高教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大部分教师因自身素质偏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存在“非作业训练无以巩固”的思维定式,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在课外频繁补课,补充大量作业题,通过周练月考来提高学生成绩。“减负”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重点抓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严格的训练,即能让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一通百通,形成质和量的统一,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同时,狠抓师德建设,加强师德修养,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执教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3.“减负”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学校的管理普遍存在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现象。升学率高就是管理到位,升学率低就是管理不当。这是教育评价的片面造成的。虽然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有很多指标,但评价来评价去,最后仍然落在分数上。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严格学校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减轻学生负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深信,在学生素质、教师素质双赢的前提下,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

“减负”的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从机制、内容、方法、监督等方面采取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作者单位

云南省耿马县教育局

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五严”规定)和《贵州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规范、指导学校的办学行为和“减负增效”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要求

1.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不增减课程,不增减课时。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严格执行“三表”(课表、作息时间表、大课间体育活动表)。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持良好教学秩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严禁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坚决杜绝有偿家教。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课外补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落实。

4.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四十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

5.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超过6小时。保证学生有不少于10小时的睡眠时间。

6.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校每学期只在期末进行一次学科考试,禁止举行期末学科考试以外的任何学科考试或变相的学科考试。

7.学校和教师均不统一购买或要求自购小学生用书目录外的练习册、习题集、复习辅导等资料。

8.学校和教师不自行组织学生购买书刊报纸,订阅报刊,严格根据上级要求,一律采取让学生家长自由选择,自行订阅的方式。

9.严格执行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实行等级记分制度。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师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差的主要依据。

三、具体措施:

1.健全组织,为增效提质工作提供保障。学校成立贯彻规范、执行规定、减负提质增效工作领导小组:

长:田

副组长:刘庆友 成员: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2.转变观念,加强教师教育思想管理。人的一切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提高教师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是实施“五严”规定的重要前提。我们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规范和相关文件,把贯彻执行《贵州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五严”规定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和标准,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明确只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质量观,培养出综合素质好、有个性特长、会终身学习的高质量人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搀着走”为“自己走”,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信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

3.狠抓教师培训,努力提高素质。一要大力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把爱生作为师德教育永恒的主题,引导全体教师带着爱心、带着责任、带着智慧投身教育教学。二要加强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教师专业发展班这一平台,围绕提高教师能力及“五自七让”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讨,积极开展“校本”研究,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和课堂教学比武、开展教研活动、与兄弟学校交流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

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测,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评价。因此,考试有必要,但必须正确对待。我们取消期中考试,每学期只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但不得公布学生的名次,只是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要求班主任考试后对学生多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一起分析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同时,通过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家长会、家长学校、校信通等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合力,提高教育实效。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我们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培养,如:刻苦学习的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挫折,勤于思考,敢于提问,有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上课专心听讲,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动,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一丝不苟),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能掌握教材重点、难点,能够举一反三),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读书、自学的习惯,课外阅读书报的习惯,作业、考试仔细检查的习惯等)。

4.追求有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规范管理的主渠道在课堂,提质增效的关键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要在严格教学常规检查(备课、教研活动、学生作业、练习检测等)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教学过程的优化:①教学目标的制定,改变过去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单一目标为知识、技能、智力、情感、心理品质等全面发展的多元综合目标。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新生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做到四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观察、感受、思考、比较、分析、概括;尽量让学生读书、讨论、小结、质疑;尽量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尽量创造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和机会,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坚持“多法配合、优化组合”的原则,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不片面追求花样翻新、图形式上的热闹,而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教学目标。④采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使概念形象化。学校鼓励支持教师大胆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到位”:基础知识训练到位、基本能力训练到位、学习情感激发到位;致力做到“五把”: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把兴趣带进课堂、把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课堂、把创新观融入课堂。

5.减轻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减轻课业学生负担,解放学生的精神和身体压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坚持一个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发展全体学生。加强领导,把规范教学秩序、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放在首位,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把握两个前提: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设置课程,开全上足教好,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二是依据儿童学习和生活规律,合理安排每天作息时间,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时间。做到“三不准”:不准要求学生乱购教辅资料,不准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不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要求“四精”: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精心批改作业,精心辅导学困生。提倡“五留五不留”:留适时适量的作业,留自主型作业,留分层型作业,留实践型作业,留养成型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不留节日作业,不留机械重复作业,不留随意性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

6.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课业负担的减少,给学生腾出了大片的发展时空。要在属于学生自己的时空里,让学生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求知,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完善自我。规范活动课的教学,实行“五定”(定时间、定场地、定教师、定内容、定学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为培养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学校切实开发和实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我们将继续本着“分级开设、全体参与、兼顾特长、充分保证”的原则,让100%的学生参与活动,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推进。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情趣。通过举办读书节、艺术节、英语节和其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做到活动育人。①学校依据《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按照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抓好学科渗透,每学召开班主任沙龙,进行班级管理研讨,请优秀班主任和模范教师交流班级管理以及爱生育人的典型经验。②周周进行少先队常规检查评比,月月颁发流动红旗,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③除固定的宣传栏外,学校在校园每个角落新增宣传牌,并定期更换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氛围熏陶。④每学期开展系列德育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栏等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7.家校联动,形成执行“五严”规定合力。利用学校网站平台和发告家长书形式与家长联系沟通,向家长宣传省“五严”规定的主要内容,请求家长给予配合、督促执行。尤其是在“五严”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上,要确保全校各班作息时间不违反规定,保证学生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课余活动时间。在学校网站上公布学校作息时间表和学校总课程表,欢迎群众监督。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将在告家长书中附上家长留言栏,由家长填写对学校或班级工作的建议和要求,每周发放家校联系簿,而后交由学校汇总反馈,尽力满足家长追求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愿望。

小学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禄丰县教育局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意见”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全面推进教改,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力争做到既减负又提质。

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实现四个转变。

“减负”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减负”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减负”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协力合作,共同来完成。

(二)自觉从三方面“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欲得学生“减负”,教师须得自觉“负重”。一是思想上“负重”,从实施素质教育精神的大局出发,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作为已任,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二是在业务提高上“负重”,自我“加压”,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三是在教学实践上“负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备、教、改、辅等各项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1、教师认真编写课时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训练,板书设计等。教学目的要求要具体明确,重点难点要认真研究处理,做到分散难点,减少坡度。对重、难点及最基础的内容,要舍得花工夫去钻研,夯实学生基础。

2、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状况,根据学科、教材内容特点,优选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原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落实三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不满堂罐,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保证在课堂上留3-5分钟的作业时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优秀,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

4、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挪上它课,不私自调课,综合学科课程一律按要求上足课时,课堂不得挤占他用。

(三)加强德育管理,提高育德效益。

在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德育在学科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多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习惯,锻炼学生能够关心集体、互相帮助、遵守纪律,热爱学习,兴趣广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加强“减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按课程计划及学校实际,合理安排学科、活动课程,科学设置课表,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按规定征订有关教辅用书。教导处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随堂听课次数,及时了解掌握教师“减负”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先进,树立典型,纠正问题。

1、成立学校“减负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实行“减负提质”工作领导责任制,由校长任第一责任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长:杨永华 副组长:王冬梅

尹洪华

成员:杨亚琼、王斌、胡锦明、何锡杰、普云华、岳世祥、李富梅、饶贵能、李彩忠、刘天海,各完小教导主任、班主任

2、召开学校全体教师会议,积极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各级领导部门关于“减负提质”工作的文件、规定等,宣布我校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奖惩制度。

3、学校对“减负”工作定期检查,并将结果存入资料档案,及时总结反馈。

4、成立学校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学生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减负”工作的建议和要求,沟通家长的心里,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

5、法定开设的所有课程,每门学科只准使用经发改委审查通过的教科书。严格控制学生的用书,教辅资料不得擅自增订和购置课外书本和练习提纲。

6、严禁节假日上课,或搞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任何老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在家庭或社会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重学生负担。

7、严格执行学校制度,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

8、课内的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外的作业分量要适中,注意突出训练重点。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五、六年级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学校和班主任应负责控制和调节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总量。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9、除学校组织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期中、期末质量检测或县教育局组织的考试外,各任课教师不得组织各类加重学生负担的书面考试,不以分数排名次。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登记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学校将切实加强对“轻负”工作的监控,加大管理力度,建立“轻负”长效机制,强化措施,加强督查,努力确保“优质轻负”落到实处。

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方案 篇6

一、总体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树立全面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扭转功利的教育观和评价导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课外、课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减负工作目标

(一)作业时间。第三方监测的全区中小学生校内作业和家庭作业时间指数,低于全市常模水平。

(二)补习时间。第三方监测的全区中小学生课外补习时间指数,低于全市常模水平。

(三)睡眠时间。第三方监测的全区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指数高于全市常模水平。

(四)学习压力。第三方监测的全区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指数低于全市常模水平。

(五)学生体质。到2030年,我区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到25%以上。

(六)近视率。力争到2023年,实现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近视率分别下降至38%、60%和70%以下。

(七)满意度。第三方监测的全区学生、教师、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满意度均不低于全市常模水平。

三、减负工作原则

(一)标本兼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本清源,综合施策,治表去根,打好组合拳,坚决把中小学生不合理的过重学业负担减下来。

(二)内外协同。从校内抓减负向校内校外协同联动抓减负转变;从教育系统单兵作战抓减负,向学校与家庭联动、学校与社会联动、多部门联动抓减负转变。

(三)突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评价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校外治理,加强舆论引导。在内容上重点要减过重的课外和课内负担、机械重复的刷题负担、超纲超前的教学负担;在学段上重点要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问题。

四、减负提质主要举措

(一)从严抓规范

各校要严格执行省厅减负“六个严格”“六个制度”的要求,向规范要质量,努力抛弃以拼消耗、透支生命为手段的教学投机行为,切实抓好“教学五认真”,向课堂教学要效率,向教师业务提升要效益。

1.建章立制,保障“减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全员学习省市区有关“减负”会议和文件精神,召开教师会议,针对具体问题,部署落实“减负”工作。二是要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中层领导分兵把口,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减负新六条”工作要求和规定,完善各项督导制度,把“减负”工作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目标考核。要及时研究制定学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方案》《“减负增效”教学管理办法》等。三是每学年要与全体教师签订“减负”工作责任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作为对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并完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家校联动制度》《每日作业公示制》等,为“减负”工作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2.强化督查,保证“减负”举措落到实处。

一是由学校教务处牵头,每月集中研究确定次月的督查重点和督查形式,紧扣省厅“六个严格”“六项制度”的要求,坚持“长期抓、持续抓”。坚持每月通过教务处督查、师生座谈、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工作,坚持常规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一是发现在教学中是否存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问题,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二是通过“减负”工作督查组,强化管理,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制定《学生作业情况调查表》《教师作业布置要求》《教师作业批改要求》等,对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进行重点监控,努力做到各科作业量的平衡。每周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摸底,在每周的周前会上进行反馈,教务处组织召开各班学习委员会议,听取班级中学生作业情况的汇报。学校双周例会要对全校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通报。

3.各方联动,促使“减负”工作形成合力。

一是凡是与“减负”工作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均在学校公告公示栏或校园网的显著位置进行公布和宣传,设置并公布“减负”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广泛接受家长监督。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家访、校讯通、微信群、钉钉群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减负”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二是学校要设立校长信箱、监督举报电话,请家长对学校“减负”工作进行评价,学校要设立“家长代言人”,成立“家长委员会”,校长亲自向家长解读“减负”文件精神,明确家校在“减负”中的职责,主动听取家长意见,家校联手,努力达成目标。

(二)科学提质量

各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从“教、学、研”三方面入手,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从粗放向精细转变,由外延向内涵延伸。

1.全面推进“实效教学”。

主攻点:立足常人、常态、常规“三常”促进课堂转型。一要强化常态课管理。加强常态课指导检查,坚决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无效性;坚决杜绝“超标、超时、超量、超限”的现象和“质的损失量来补”的教学惯性。二要打造实效课堂。备课抓“六备三有”(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上课抓“精准教学”(学教评一致性);作业和训练抓“精选、先做、全批和及时反馈”,做到“三精三必”(精选、精批、精讲;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坚决避免“备课不备作业”“课内不做作业”“课外乱布置作业”“滥用现成教辅材料”等现象发生。

2.全心促成“高效学习”。

主攻点:立足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合作学习力和持续学习力。一是全力树立学生“终身学习、快乐学习、习惯学习”的学习理念,强化其自主意识、创新意识、高效意识。二是大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能力,高效听课的能力,追求三个会,即会思考、会提问、会合作;高效做作业的能力,追求三个度,即清晰度、准确度、速度;高效复习的能力,追求三个能,即能整理、能反思、能纠错。三是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志趣聚焦与创新素养提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化“教学生学”,建立课堂教学新范式,通过课改打造“高效课堂”“幸福课堂”,敲开学生的智慧之门,使学生在学习的主阵地感受到了美丽和快乐。

3.全力实现“有效研修”。

主攻点:立足“教学问题化、课题微型化、成果实践化”教科研。一是要深入研究与实践“如何合力培养生动活泼、健康快乐,充分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要在各学段“抓什么,为什么抓,重点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二是要完善区级研修、校本研修、师本研修“三级研修”体系,开展“课标、管理、课堂、练习、考试、学法、心育”等主题研究,开展课业的数量、内容和结构形式等优化组合,课后教育,留守儿童帮扶,教师错题集,生涯规划教育等小课题的深度研究,切实增强科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是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命题研究,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推动专业化发展,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互帮互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新老相长。四是要建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质量跟踪监测、质量分析、评价与反馈,制定“轻负高质”教师奖励计划,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4.全速推进命题研究

在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核心素养”指向的命题研修项目,指导教师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内涵,把握各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开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向的命题改革研究,探索凸显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学科思维能力、高层次认知能力的测评技术,推进基于自主命题的校本研修,开展命题培训,建立校、区两级命题人才库,建立试题资源库。尤其是初中段、高中段,要深入研究新中考和新高考调整后学考、选考两考分离的命题定位与技术,进一步提高我区中高考“适应性”考试命题质量,完善规范区域、学校考试(检测)制度,引导教师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实施命题考试,体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三)抓住“减负提质”关键环节

“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制度上的“禁”、数量上的“减”、形式上的“限”,转变到“行动上的自觉、质量上的保证、效率上的提高”上来。“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保留学校学习应有的活力与灵性”是一个重要的“减负”行动指针。专家在评价一所好的学校或者一种好的教育模式,通常有三个标准:一是有没有分数或质量,二是分数或质量是怎么来的,三是在分数和质量以外还给了学生什么。这三个标准告诉我们,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我们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来赢取“绿色分数”。落实“减负提质”工作的核心主要有三点:在校时间、课外作业、课堂效率。当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有一个愈益明显的感觉:如果我们不对课堂教学“动手术”,所有的“减负”举措都不过是扬扬止沸而已。减负主战场还是在“课堂”,各校一定要变革课堂教学旧模式,建立课堂教学新范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各校要进一步规范常规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家长心理负担,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机械、重复、超纲、超量等)作为当前工作的紧迫任务,切实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增强“成本”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学生“减负”,教师“增负”(狠抓教学“五认真”,提高效率),教育教学才能回归正途,才能轻装前行,才能办成社会满意、百姓放心的家门口好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减负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主任。校长、教师是落实学生“减负”的责任主体。各校要加强家校联系,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二)强化监督检查。区教育领导小组、专职督学、镇(街道)教办应切实加强对辖区学校办学行为的督导,通过日常巡查、问卷调查、教学视导等形式,及时准确监测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修学校研训部要开展教辅用书(自购、自编)使用情况排摸,牵头组织区域校本作业(试卷)的编印。

(三)实施学业负担监测。由区教育局牵头,从20xx年开始,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每年对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情况进行专业监测。监测结果不定期向社会公布。

优化课堂教学落实“减负提质” 篇7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 知识点较多、散乱, 被普遍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找到很好的学习方法, 或是对化学不感兴趣, 是难以学好化学的。下面笔者从如何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真正落实“减负提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减负提质”的根本保障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指教师个人对教育的理解、经验和行为的理性概括和信念。传统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理解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材成为教学的主宰;教师的“教”成为钻研教材内容, 传递教材信息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也只能是围绕着感知、理解、记忆教材内容展开, 最终导致教学过程封闭、僵化、呆板。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化学教育, 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积累, 忽视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法, 尤其忽视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与态度。本轮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 教材仅仅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 是师生进行化学对话的话题, 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载体。新课标中学生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突出体现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协作的能力、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等具有发展意义的教育目标,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让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回归生活、聚焦社会, 通过身边的化学常识、周围的化学环境, 来体验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和乐趣, 提升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立足学情的备课是“减负提质”的基本前提

从备课的形式看: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参考书、备学生、备实验, 新课程中把中学教学看成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备课时应进行学情调查, 根据学情把预习、课堂讨论、作业的要求分为不同层次, 然后在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有一定梯度, 不断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的功能。例如学习SO42-的检验方法时可设置下面一系列问题: (1) Na2S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何现象, 再加入盐酸有何现象, 盐酸有何作用? (2) AgN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何现象, 再加入硝酸有何现象? (3) 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再加入盐酸有何现象, 盐酸有何作用? (3) 某溶液中滴加Ba (NO3) 2溶液, 再加入HNO3, 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吗? (4)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吗? (5) 本组认为检验SO42-的最严密的方案是什么?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开放性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明确所要体现的理念;还要吃透学生, 精心设计既有联系性又有开放性的化学问题,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

三、高涨的学习兴趣是“减负提质”的重要手段

减负提质对策初探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轻生:家长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致残、致死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足以证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的顽症,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多年来虽然采取过很多措施,“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减负”工作始终是举步维艰,收效甚微,个别地区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低,这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因此,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积极加强减负对策研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提质措施,真正把素质教育抓紧抓好,真正做到减负与提质成正比。

二、负担过重的原因

研究减轻课业负担的对策,必须追根求源,找到加重课业负担的原因,便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1)从社会角度看,我国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就业上的困难,而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某些缺陷,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升学竞争;而学历因素在我国就业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又加剧了升学竞争。(2)从教育部门和家长方面来看,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意无意地对子女施加压力;一些领导把升学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主要标准,都为加重课业负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减负”不是减掉一切,“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质量。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因此,减掉的应该是那些“过重的负担”,就应对此有一个正确的界定。我认为:什么叫负担?负担首先是一种心理感受,不喜欢而被动强迫其完成,哪怕一分钟的作业量,也会成为负担。其次,那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作业,有的难度超过了学生(学生个体差异很大)现有知识水平,有的机械重复,反复简单抄写演算,让学生乏味、反感,当然也成了负担。所谓“过重”就是为被学生身心规律,严重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超负荷作业。而那些高水平的作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兴趣、创新意识的作业,如观察性、实验性、实践性、考察性、游戏性、趣味性、创造性的作业方式,学生乐意做,他们就不在乎时间长短,哪会成为过重的负担呢?只有对过重的课业负担有了正确的界定,“减负”才有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才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才能真正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减负的对策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是减负提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减负提质的核心力量是教师,减负提质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水平问题,减负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效果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益,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作保证,减负提质将是一句空话。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经常性地组织老师参加有关素质教育、减负提质、学法指导、创新学习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机观摩,大兴学习之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关和学生观。

(2)兴教研,抓教改,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教中改,改中研,研中学,学中提,共同探索教研教学新模式,集众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更新教学设备。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师们真正提高课堂效益,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4)强化备课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功在课前,利在课堂。备透“材”、备准“人”、备好“法”,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探索激趣、导思、导学的新途径,探索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办法,积极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减轻学生的听课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使他们善质疑、勤思考。还要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分层施教,让各层次学生均各有收获,从而确保教学高质量。

2.注重心理教育,积极探究开发非智力因素的新方法、新途径、培养高情商。负担本身是一种心理感受,不同心理的学生对负担的认识截然不同。积极探索情感教育、挫折教育、性格培养等心理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如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既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又让学生有地方倾诉他们的苦恼,并能及时有效地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抗挫能力,培养高情商。

3.改革对教师“业绩”的评价方式,减轻教师压力。探究科学的评价新体系,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改变唯分数、升学率论业绩的单一模式,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勞动态度、备课、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改变中差生率、辅导学生获奖、班主任工作、教改教研、论文获奖等等进行分项评价,既合理的评价了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让每一位教师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极大的工作热忱,彻底的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减轻教师压力,从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4.积极探索家校结合的新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如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方式最大努力地多和家长交流,及时沟通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引导家长调整和改进育人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在平等教育子女中,多一些平等、多一些引导、多一些谈心,少一些强压、少一些冷漠,真正更新家长的观念,引导他们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真正为其子女减压、减负。

值得一提的是,减负的对策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怎样树立学生的价值观》

[2]《新课程课堂变化的若干问题》

[3]《上好课的教学艺术》

[4]《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和品位》

实施减负提质工作总结 篇9

一、成立学校“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

为使减负工作得到真正实施,切实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均衡学习发展的培养为目标,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特别成立了“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

“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颜强牵头,由学校教导处、科研处、德育处等处室构成。

在减负工作中,“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积极向广大教师和家长进行减负宣传,组织大家学习减负资料,提供减负工作的研讨,协调减负中出现的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冲突,对落实减负工作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许多教师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个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主要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针对着一种看法,学校”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了广大教师进行讨论,使广大教师明确――这个问题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学生负担过重已经造成了哪些危害?怎样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减轻了负担会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等等。这些问题均属于认识问题,都涉及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就不可能在行动上坚决贯彻,就必然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学校还通过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上级文件及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教师自觉从三个方面“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一是思想上“负重”,即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局出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己任,以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学习生活为目的,使学生体味到成长中的快乐,使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扩大视野,看到纷繁美丽的大千世界,使学习融入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并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在业务上“负重”,一丝不苟,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通过学习和工作中的实践、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更加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行业调整周期也更加迅速,跨行业人才明显短缺;号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我摁的时代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一切也对从教者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光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

我校也注重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积极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评价,取长补短;积极为教师的进修创造条件,使教师知识层次不断提高。

当然,减负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而非不要学习中正常的负担。在课堂上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互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思维,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想、开口讲、动手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优秀,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

三、规范学生作业管理,改革作业类型

不可否认,学生还有几大的负担来自于作业。动辄重复性的作业,繁重的课业负担不仅不能使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还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是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为了杜绝大量作业对学生学习发展造成阻滞,避免因为大量作业而产生的种种弊端,我校”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主要从规范学生作业管理着手,大力推进学生作业改革,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门对学生作业的各项要求,达到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大大加强。

我校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内容符合大纲、教材的要求,难易适度,课内作业应可以保证大部分学生可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作业分量要适中,注意突出训练重点,创造性的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尽量减轻学生负担。一、二年级不留书面的课外作业,其它年级每天课业总量力求符合以下要求:三年级不超过40分钟,四、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绝对禁止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来惩罚学生。

注重学生作业的量的同时,我校教学部门还积极的推行作业类型改革。我们认识到儿童的兴趣是非常大的动力!当学生在完成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活动的时候,他们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如何使作业成为学生一项感兴趣的“活动”?这是我校在推行减负工作中突破的一个难点。基于此,我校对学生作业实施大胆改革,以各年级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合理、少量的作业,做到少而精。我们也鼓励教师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使作业内容贴近学生心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举一反三。教导处也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读学生作业的布置、批阅进行相应的指导。

四、杜绝教学辅导资料的征订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量的教学辅导资料涌现。其中更是良莠不齐,许多交付资料知识盲目的进行知识堆砌,注重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更有甚者,错误百出,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后,不仅未能得以提高,反而深受其害。因此,我校致力于将教学辅导资料从孩子们的书包中请出去。

我校“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学校、教导处和教师切实做到:不滥订复习资料、不向学生推荐各种用书。积极倡导联系作业的精练、高效,严格过程管理和终端评价相结合。

五、大力进行宣传,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宗旨推广到家庭、到社会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喊了多年尚无成效,学生家长也是个重要因素。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嫌学校作业量不足,想方设法增加孩子的学习量。

当然,在几年以来的减负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校虽然在减负,校外的课余辅导班却层出不穷,长期形成的家长间的攀比又使家长对此类辅导班趋之若鹜,无疑从另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个别教师也片面的人为减负就是教学的量和质以期降低,教学观念有待改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必将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减负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减负不减质”这一宗旨的一个出色的体现,也是每一个孩子都感受成长的快乐和拥有知识的喜悦!

六、积极开展课程辅助活动

通过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辅助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程辅助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学校领导始终把课程辅助活动摆在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便于开展课程辅助活动,学校让每个小组的负责人制定本小组的活动内容,定时间,定地点,设置活动项目,提出具体要求。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安排固定时间,每周星期五的下午为全校性课程辅助活动时间。

七、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新课程标准对于体育活动明确要求: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运动习惯;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我们提出的活动主题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活动口号是每天运动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活动要求是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构建的模式是学校啦啦操、校园集体舞、课间操、班级特色活动四位一体。

1、按新课程标准开足齐体育课

学校领导不定时听课、巡课,杜绝挤占体育课、健康课的现象,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

2、上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指导学生规范做好每一个动作,提高两操质量。学校少先队定时检查,纳入各班级的评估考核。

3、实行“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课制度

上一篇:租金强制执行申请书下一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