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汇报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永昌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汇报(精选10篇)

永昌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汇报 篇1

一、基本情况

永昌镇石羊河河段以白洪村八组起点,途径张英村、校东村、东坡村、水磨村、张兴村九组为终点,主河道长21.47km。流域地形以平原耕地为主,地表多为灌木杂草覆盖,植被良好。河道上游来水主要为南营水库泄洪水,每年6~9月为汛期。

我镇高度重视河流治理和“河长制”各项工作,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责任,积极制定《永昌镇河长制实施方案》、《永昌镇镇河长制工作制度》。严格各级“河长”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层分解任务,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导考核,通过自上而下,层层努力,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初见成效。

(一)前期工作

1、成立机构,明确责任

自市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镇迅速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镇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水管站等15个驻镇站办所负责人及沿河六个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调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安排1名专职人员,确保工作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办公有设备、后勤有保障,明确了河长办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信息管理、督查考核、调度联系。各村相应确立了村级河长,明确了各河段由党政主职任河长,构建了“党政并抓、上下共管,责任明确、权属清晰”的责任管理体系。所有河道分段树立责任牌,明确责任人员、河流概况、工作职责、工作目标、监督电话等,接受社会、群众及新闻媒体的监督。镇河长办制定了河长会议、巡查制度、工作督查、工作考核等制度,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2、摸清河情,建立台账

对所有河道进行了明确划界,责任到村。按照“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的要求,全面摸清每一条河道的长度、灌溉面积、排污口分布情况,从河道淤积、工业排污、养殖排污、岸线保护、违章建筑、违规采砂、黑臭水体、非法围垦侵占水域等方面,对每条河流全面找问题,科学寻对策,逐项建档案,全部入台帐。

3、出台方案,明确任务

镇党委、政府专题学习了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甘肃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11月15日全省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8月7日、8月30日林铎书记、唐仁健省长关于河长制工作批示精神,重新修订起草了《永昌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并正式下发了文件。明确了本重点工作,并要求各河长按任务指标逐个落实。

4、理清思路,强化措施

明确河长办工作职责及当前任务,做实“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等基础工作,引导村级河长围绕突出问题抓工作,树立“个性问题快抓,普遍问题长治,重点区域创新的”的“三点”工作思路,采取“四推动”即宣传发动推动、示范引领推动、督查考核推动、完善机制推动等措施,助推工作有序开展;认真执行区级河长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镇村两级河长巡查机制,每次巡查有记录、有发现、有整改。

(二)清理整治

针对全镇河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理,突出典型示范,发挥引领作用。一是治理排污和垃圾。全线清理沿河垃圾堆、河面漂浮物,确保“水清”。二疏通河道。对河道全线清淤、全面清杂、全岸清洁,彻底清理了常年淤积在河道中的枯死树木及淤积垃圾,保证了河道的畅通。

(三)加强监管。

为落实“河长”责任,全面作好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我镇河长办不断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加大河道执法力度,强化督导检查工作,加大河道水域环境检查力度,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村,各村级“河长”按要求对所辖区域河道进行日常巡查。镇河长办对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责成相关村及时整改。

二、河长制工作主要完成情况

(一)组织体系

1、出台了《永昌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镇、村两级河长。

2、成立了河长制工作办公室,明确了工作人员。

3、镇河长办制定了会议、督查、考核、巡查等制度。

4、明确了成员单位分工:明确了环保、农业、水利、畜牧、卫生等9个站所职责。

5、镇河长办按市区要求和统一格式树立了6块村级河长公示牌,明确了镇、村、河长姓名、工作职责、工作目标、河流概况、举报电话等,能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并确保及时处置到位。

(二)日常考评

1、加强河道巡查,制定了巡查表格,镇河长每周巡河一次,村河长每日巡河,镇河长办在每个月30日收集巡查记录并汇总督查问题整改进度。

2、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处理流程,严格按流程处理到位,设立6个公示牌,公布镇村河长电话,保证电话畅通,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宣传发动

通过镇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宣传、宣传横幅等形式开展了宣传活动。

我镇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召开镇村干部会议3次,沿河6个村28个村民小组分别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户长会议。镇政府在沿河6个村重点位置设置“严禁在石羊河旁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警示牌,各村采取横幅、黑板报、宣传单等形式在群众中开展了宣传活动

(四)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对白洪、张英等6个行政村河岸垃圾堆进行了拉运处理,共清理垃圾堆15处,出动铲车、拉运车辆10台(次),发动群众清理垃圾150人(次)。

2、全面完成了河道疏浚工作,雇佣专业人员使用抓木机、电锯、防水衣等设备,下河打捞、清理枯死树木及淤积物6处。

3、清理、移除沿河村民在河岸堆积的玉米秸秆、柴草 堆共计30处。

4、在校东、张兴村石羊河河道途径主要路口设置防护网2处,有效杜绝了群众乱倾倒垃圾、过路行人乱抛垃圾及偷倒建筑垃圾的行为。

5、制定主要河道垃圾清理方案,加大了巡查力度,积极开展垃圾清运工作。各村成立了村支部书记带队的巡查小组、村主任带队的保洁小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我镇“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体工作落实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群众保护水环境意识不强。

河道水域环境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部分群众对河道环境保护的主观意识不强,既没有改变长期形成的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习惯,也未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河道环境整治工作中,导致“河长”工作压力大,河道环境整治难度大、易反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河道治理的财力物力投入不足。

彻底的河道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力投入,而投入不足是我们治理过程中的一大软肋。因为没有专项经费,各级“河长”的河道治理工作困难重重。

(三)“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我镇辖区内河道是跨区域的,且河流具有流动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使管理河道范围因跨区域造成管理不便,特别是在河道环境治理上,分别治理、分片包干,易治标不治本,不能取得有效成果。

四、后续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河长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 区河长办的要求,制定下步工作计划,并狠抓责任落实。

(一)积极发动群众参与。

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河长制”中,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环保的生活万式,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努力营造群众积极爱护河道水域环境,参与美好环境创建的浓厚氰围使群众成为河流污染治理的生力军。

(二)统筹协调治理力量。

实施“河长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水环境质量改善。要实现水环境改善目标.需要加强部门与区域间的理解和配合。协调好各方力量同步治污,“河长”之间既要分级管理,又要强化配合,共同做好流域河流治理工作。

(三)考核指标科学合理。

康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中共陇南市委办公室、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陇南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通知(陇办〔2017〕42号)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对全县河流、沟溪、湖泊的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构建我县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绿水青山生态康县,决定全面推行河长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等部署和市委“433”发展战略,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河湖治理开发与管理

2钱河、窑坪河、解板河(店子河)、三河河、阳坝河、王坝河、三官河、太平河、麻柳河、清河(简称“一江十四河”)设立县级河长,分别由县级负责同志担任。

跨县区、乡镇的河段按属地原则由河湖所地在负责同志担任本辖区范围内河流河长,次要河流由乡镇负责同志担任河长;流域面积较小、流程较短的河流(支流、沟道)由村党支部、行政村(居委会)负责同志任河长,选聘责任心强、热爱社会事业的村民担任河道巡查员、保洁员。

县级负责同志担任河长的主要河流(湖泊)名录由水务局、环保局研究提出,报县委、政府批准。乡镇、行政村负责同志担任河长目录由乡镇党委政府确定,报县水务局、环保局备案。河长实行动态管理,遇人事变动,由继任者担任。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与县河长制办公室的沟通衔接,进一步细化河湖、沟道名录,明确河长人员,由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审批下发。

积极探索分片打捆设置河长,实施片区网格化管理。积极创新“河长制+”河湖管理保护方式,建立健全长效的河湖管理体制和保护机制。

(四)河长职责

1、县级河长职责

总河长负责领导全县河长制工作,承担总督导、总调度职责。

县级河长全面负责“一江十四河”的管理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道采砂取土、水域岸线管理等,牵头清理整治侵占河道、非法采砂、超标排污等突出问题,监督指导并协调解决流域、片区重点难点问题,明晰跨行政区域河道的管理责任,协调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督导下级河长和包抓部门履行职责。

2、乡(镇)级河长职责

落实河道管理的主体责任,对县级河长负责。负责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监管工作,负责防汛工作,建立日常巡查、监管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制止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修乱建、乱堆乱倒、乱排乱取、乱采乱挖、围垦河道、破坏工程设施的行为,重大事项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举报,主动配合执法。加强领导村级河长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保障。按要求制定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引导村民(居民)自觉维护河道整洁。

3、村级河长职责

落实河道管理的直接责任,对乡级河长负责。负责本村范围内河道、沟道、涉河设施的日常管护、巡查、监管和环境卫生的保洁,负责防汛工作,保持行洪畅通,保障不被侵占。负责信息报送。确定河道、沟道保洁员。及时制止河道管理范围内乱修乱建、乱堆乱倒、乱排乱取、乱采乱挖、破坏工程设施的行为,重大事项向上级河长、有关职能部门及时举报。

全面负责相应河湖的管理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以及河湖采砂等,牵头

6核工作;对污水处理厂(设施)出水水质、水量进行监督;负责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考核。

县水务局:负责开展水资源管理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水域岸线登记及管理、河道划界确权、河道采砂管理、堤防工程管理与养护、河道水工程建设等,依法查处水事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县农牧局:负责对农业面源污染、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牧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指导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对堤路结合交通主干线河道岸线整治保护,禁止随意向路边河道倾倒弃石弃土。

县卫计局:负责指导和监督饮用水卫生监测、农村卫生改厕和医疗处置等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引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的水源涵养林及相关植被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协调推进河道沿岸绿化和湿地修复工作。

县法制局:负责对县政府制定出台的涉及河长制内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

县教育局:负责对中小学师生进行热爱环境卫生、节约用水、水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普及推广和宣传教育。

县文体局:负责做好推行河长制和河道管护等方面典型经验的造树、培育推广。

县旅游局:负责监督景区、农家乐经营户做好水资源保护和河道水域清洁工作。

县工商局:负责监督、规范涉水企业、商户无证无照经营行为。

县水保局:负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共同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

(六)河长制办公室设置

成立县河长制办公室,县办公室设置在康县水务局,行政机构,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县长兼任,第一副主任由水务局局长兼任,设置行政编制正科级专职副主任一名。办公室事业编制人员五至七名,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编办在水务局超编人员中调剂。

乡镇河长制办公室设在乡(镇)政府,机构建制、人员编制由编办按相关规定和程序,结合我县实际确定。

村级河长制办公室设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组成人员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有责任心的村民代表组成。

河长制办公室职责:保障河长制的推进和落实,承担河长交办的日常工作,指导健全完善河湖管理保护地方法规规章、规程规范、规划方案并监督实施;协调部门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考核指标,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考核。

县、乡(镇)、村(社)三级河长制办公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三、主要任务

(一)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

10进农田轮作轮休、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河还湖还湿,恢复河湖水系自然功能;加强水生生物资源报护,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加快生态水利建设,促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大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保护力度,对饮用水水源地等重要保护区实行更严格的管理保护;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维护河湖生态环境。

牵头单位:水务局;配合单位:环保局、国土局、发改局、财政局、建设局、农牧局、林业局、交通局、旅游局、水保局。

(六)加强行政执法。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河湖管理保护监管,建设河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加强河湖水域环境动态监管力度;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严厉打击涉河涉湖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倾倒垃圾粪便、设障、养殖、采砂、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

牵头单位:水务局;配合单位:国土局、公安局、环保局、执法局、财政局、农牧局。

(七)优化河库水量调度。严格制度和规划约束,科学制定水库、水电站调度方案,加强对水库、水电站的防汛监管,优化河湖水量及水库调度管理运行,保持平稳泄流,保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严禁无序截流取水,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牵头单位:水务局;配合单位:国土局、发改局、环保局、财政局。

(八)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按照河道管理层级,进一步明确河道采砂管理权责,全面规范采砂行为,维护河势稳定,增大水域面积,保障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科学制定河道采砂规划,确定禁采区、可采区、保留区和禁采期、可采期,全面禁止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生态功能区采砂;贯彻落实河道采砂许可制度,推进砂石资源有序开采,完善日常执法巡查制度,禁止超时超量超范围采砂;及时监督清理河道砂石、废弃堆体,覆平坑穴,平整河道,恢复河道原貌。

牵头单位:水务局;配合单位:国土局、发改局、环保局、公安局、交通局。

(九)综合整治河道环境卫生。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全城环境绿、美、净要求,遵循“属地管理,分段治理”的原则,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道管理保护机制,以乱排生活污水、乱倒生活垃圾为重点,通过控源截污、雨污分流、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加强管护等措施,综合整治河道环境卫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城区河段分段包干责任制,大力开展以河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使河道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牵头单位:各乡(镇);配合单位:各有关部门、各村。

314附件1

康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

长:李廷俊

县委书记

副组长:文元旦

陈宇星

王卫平

成员:高

李应章

苟长途

景小军

王树学

沈小煊

张贤清

梁佐慧

左生禄

陈树辉

罗尚玉

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县委常委 县政府副县长

县公安局局长

县政府督学、财政局局长

县委办主任 县政府办主任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委政府督考办主任(局长)县水务局局长

县人社局局长

县编委办主任 县委农办主任

县发改局局长 县国土局局长 县住建局局长 县教育局局长

县审计局局长

胡志文

县工信局局长

黄康斌

县交通局局长

冯东升

县环保局局长

张成明

县农牧局局长

左永国

县卫计局局长

县林业局局长

吴怀勤

县文体局局长

王正杰

县安监局局长

李国荣

县工商局局长

王俊强

县执法局局长

董生平

县水保局局长

王维成县旅游局局长

县法制局局长

永昌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汇报 篇3

同志们:

刚才赵县长、马书记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分别作了安排和部署,讲得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赞同,请大家在会后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想结合当前的工作,围绕水这个话题,谈点个人的认识。我县位于澧水中下游,对我们来说,水情是最大的县情。

一是防汛抗旱压力较大。洪水给我们带来的创伤让人至今难忘;去年汛期澧水、澹水一度超警戒水位,让我们着实紧张了一把。可见,在防汛抗旱上我们还远远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二是水环境问题较为严重。每次散步路过臭味难闻的栗河,心中很不是滋味。“住在水窝子里没有水吃”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出现无水可用、有水难用的尴尬,水资源已经成为地方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是未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澧水傍城而过,栗河穿城而流,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但是,我们没有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特色。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做好“水”的文章,推动我县水资源从制约要素向制胜要素转变?下面,我从“水安”、“水清”、“水美”三个方面,讲几点意见。

一、以“水安”为目标,全力抓好防汛抗旱

实现“水安”的目标,就是要抓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落实五个到位。

一是查到位。在今年前几轮检查的基础上,县防指要集中力量重点检查去年大汛后出现的险工险段、去冬今春开工的各项工程、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区1000米大堤范围内项目实施工地、穿堤建筑物等隐患问题。针对河道采砂,严禁越界开采、超期开采,防止形成河道深坑,威胁大堤安全。

二是处到位。对今年检查发现的.73处险工险段,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处理,做到能够处理的尽快处理,一时还不能处理的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遇事不乱。在建工程要加快刹尾,4月底后所有涉水工程要坚决停止施工,各相关单位要抢抓近段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安全度汛。各单位要抓好机埠检修,一旦水位上涨,及时开机抢排。

三是备到位。要按照防汛物资储备标准,备齐备足砂卵石、编织袋、彩条布等常用防汛物资。要抓好防汛队伍建设,县人武部要编实抗洪抢险民兵队伍,发挥好全县抗洪抢险突击队的作用。

县、镇、村三级换届,人员变动大,要及时进行调整,做到“换届不换防,换届不换责”。有抗洪抢险、山洪地质灾害救援等演习任务的镇街,要加紧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方案,尽快组织人员落实。要坚持防汛抗旱兼顾,加强蓄水调度,王家厂水库雨季结束前库容要尽量达到1.4亿立方米以上。

四是争到位。积极争取国家水利项目资金和防汛抗旱资金,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度,促成水利隐患除险项目、水利工程加固治理等项目上马。五是保到位。

去年汛期,涔水大堤连续多日超警戒水位浸泡,险工险段较多,要成为今年防汛的重点区域。我县西北地区的几个镇,容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必须对隐患地区予以重点防御。还有东部新区排渍调度、城区1000米范围内防洪安全等,这些都是我们力保的重点。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哪些是事故多发点,哪些是安全隐患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二、以“水清”为目标,全力保障饮水安全

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基,人体x%以上都是水,安全的水资源对人来说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然而,改革开放后,我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污染了水资源、损害了水生态,导致水环境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我在石门工作过,石门有个白云乡鹤山村非常有名,不是因为山有多清、水有多秀,而是因为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癌症村”。

上世纪中叶这里发现大量雄黄矿,人们开始用土法采矿,一时间小山村热闹非凡。随着开采的深入,村子里时常有人患各种疾病,间先后有157人死于癌症。后来人们就去查原因,在全村x人中抽查了x余人,结果是x人砷中毒,200多人为癌症患者。原来矿石中含有剧毒的砷,正是因为在开采过程中污染了水体,导致了当地居民砷中毒。

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 篇4

一、总体目标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组织体系全覆盖、保护管理全域化、履职尽责全周期,做到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进一步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流保护管理机制,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提供支撑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妥善处理河流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河流休养生息,维护河流生态功能。

(二)坚持党政领导,统筹协调。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实行党政同责,构建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将流域作为管理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提高综合治理成效。

(三)坚持问题导向,属地管理。针对区域和流域实际,加强分类指导,突出“一河一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解决河流保护管理突出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属地责任。

(四)坚持强化监督,全员参与。依法治水管水,加强督察考核,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社会监督;把绿色发展新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守则,广泛动员社会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水功能区管理监督,控制排污总量和污染项目审批。

到,全省主要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基本完成,用水总量控制在223亿立方米以内;新增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8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42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5%;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省级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6%以上。

(二)加强水污染防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防治目标和任务,实行水陆统筹,强化联防联控,加强综合治理和入河污染源排查,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严格环境准入,主要流域上游区域严控新建、扩建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项目,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十小”企业,推进工矿企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面源、船舶港口等污染防治,强化重点行业清洁改造、工业集聚区污染集中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到20,全省生猪年出栏总量控制在万头以内,全面完成可养区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任务,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基本完成不符合养殖水域规划的网箱养殖清退;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减量化,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全省市县污水处理率达到90%,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达到相关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与全国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连接,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和异常报警机制基本建立。

(三)加强水环境治理。按照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清理,开展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推进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严禁侵占河道、非法采砂、随意调整和侵占河道岸线等行为。

到年,全省12条主要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94%以上,小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90%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主要湖泊水库水质达标率总体达到60%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Ⅰ、Ⅱ类)比例达到72%左右;设区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所有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机制基本建立,7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等“四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四)加强水生态修复。推进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开展河流健康评估,落实空间管控,构建科学合理岸线格局,加强河流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依法划定河流管理范围,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林和湿地公园建设,加强城镇平原河网和农村小微河道“毛细血管”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到20,全省全面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河道岸线和河岸生态保护蓝线划定工作。到2020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实现水质自动监测;将地下水作为战略和应急水源,逐步取消城镇饮用水地下水源;全省建成安全生态水系5000公里,水土流失率降至8%以内,完成封山育林8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6%,河道保洁实现全覆盖。

四、组织形式

(一)省级河长。设总河长,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领导全省河长制工作;设副总河长3名,由省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协助领导全省河长制工作。在干流跨设区市的三条主要河流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各设河长1名,由副总河长兼任,负责领导相应流域保护管理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进行督导。

(二)市县乡级河长。市、县、乡三级分别设立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河长制工作。各流域所在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党委或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具体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流域的保护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或河道专管员履职情况进行督导。

(三)河道专管员。由乡(镇、街道)根据辖区内河道数量、大小和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招募并管理河道专管员,负责村(居委会)所辖河道的日常巡查与信息反馈、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执法和涉水纠纷调处、引导公众参与等工作。河道保洁与涉河工程管护等工作可由河道专管员承担,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专业队伍承担。原则上每名河道专管员负责一个或若干个村(居委会)河道管理,辖区内河道多、任务重的地方可视情调整配置。

(四)河长制办公室。省、市、县、乡四级设置河长制办公室,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建,负责河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开展综合协调、政策研究、督导考核等日常工作,协调组织执法检查、监测发布和相关突出问题的清理整治等工作。

(五)省级河长制办公室。省级河长制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设主任1名,由省水利厅厅长兼任;由省水利厅、环保厅各抽调1位副厅长级干部担任专职副主任,由省住建厅、农业厅各1位副厅长兼任副主任;设成员若干,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经信委、卫计委、财政厅、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海洋渔业厅组成。

省河长制办公室日常事务由省水利厅明确1个处室承担,省环保厅、住建厅、农业厅各选派1名相应职级干部到该处室挂职担任副处长;省发改委、经信委、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农业厅、林业厅和海洋渔业厅等部门分别按要求选派业务骨干到该处室挂职。挂职干部两年轮换一次。

设立由省水利厅管理的事业性质的河务管理中心。

(六)省级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

省水利厅负责指导、监督水资源管理保护和水功能区水量水质监测,推进安全生态水系、节水型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河流划界确权、河道采砂管理、水土流失治理、堤防工程管护和河流水工程建设,依法查处水事违法行为,强化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省环保厅负责水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指导,组织实施跨设区市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污标准,加强涉水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指导协调推进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开展涉水建设项目的调查执法和达标排放监督,组织实施全省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监测。

省住建厅负责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会同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省农业厅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牵头工作,督促指导可养区生猪养殖场的改造升级,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省发改委负责推进河流保护管理有关的省重点项目,协调河流保护管理相关的重点产业规划布局。

省经信委负责推进工业企业去产能和产业结构提升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工业节水提升改造,协同处置河流保护管理有关问题。

省财政厅负责落实省级河长制专项经费,协调河流保护管理所需资金,监督资金使用。

省国土厅负责指导各地做好河流治理项目用地保障;监督指导做好地下水环境监测、矿产资源开发整治过程中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监管和推进规划范围内的航道整治及疏浚、水上运输及港口码头污染防治。

省林业厅负责指导、监督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造林绿化、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

省海洋渔业厅负责渔业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依法查处水产养殖污染及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

省卫计委负责指导农村卫生改厕。

五、工作机制

(一)建立集中统一的协调机制。各级政府要比照省级河长制办公室设置办法,相应设置河长制办公室。各级河长制办公室要强化集中办公,使协调工作日常化,改善当前不同程度存在的部门各自为战、“九龙治水”情况,切实形成综合治水格局;要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总情况,研究对策,明晰责权,提出建议,下达指令,监督落实。

(二)建立全域治理的责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是本辖区流域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制定综合治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治理任务、进度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依法履行流域保护管理的相关职责。对各流域要突出重点,细化任务,实行“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生态治理,提高流域综合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科学严密的监测机制。坚持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合理布局,分部门按职责开展流域水环境质量、渔业水环境质量、水功能区水质等水环境监测。对行政区交界面、干支流交界面、功能区交界面和主要入河排污口,要科学设置监测点,做到点位互补,细化加密监测。依托省水环境统一监测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监测数据有效汇聚和相关部门监测数据互联共享共融机制,健全数据库。对监测发现的情况,由河长制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向有关方面通报发布,对相关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加强会商研判、科学分析,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查找根源、落实整改。

(四)建立齐抓共管的督导机制。每年年底编制次年河长制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责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重大涉河项目专项稽查,对督察稽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重点督办、限期整改、验收反馈。建立“智慧河流”平台,推进河务监管网格化,运用明查暗访、“河长微信群”,借助第三方监察,鼓励“企业河长”、“民间河长”、“社会监督员”、“河道志愿者”、“巾帼护水岗”等,对河流保护管理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五)建立协同联动的执法机制。河长制办公室要科学统筹、协调部署相关部门,对涉河涉水重要事件联合开展综合执法或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河涉水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要坚持执法主体不变、执法权能不变、执法体系不变的原则,加强河流日常动态监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研究制定河长制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流域执法指挥平台,加强河流综合执法,优化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

永昌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汇报 篇5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经县河(渠)长制工作委员会同意,现将南县河(渠)长制工作2017年涉及你单位的工作任务转达,请在规定时限内尽早落实任务,并于每月25日前向县河(渠)长制委员会办公室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如工作任务已完成,请及时与县河(渠)长办联系提请销单。如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由你单位说明原因,表明完成任务的态度,约定完成任务时间,为下一步问责作准备。

你单位任务如下:

一、根据南办发〔2017〕18号文件要求,由你单位牵头负责指导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监管,组织所辖范围重大减排项目实施,推进城镇减排。指导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

二、根据河长制工作要求,由你单位完成河长制工作组织体系建设、责任体系建设及藕池东支河长制办公室的组建并开展有关工作(2017年8月底前);完成上级总河长、副河长及河长办交办的有关工作。

三、根据南河(渠)办发〔2017〕4号文件转发益河委办字〔2017〕10号文件要求,由你单位主动与省、市主管单位联系,完成省市河长制2017年考核的重点工作。

四、根据南河委字〔2017〕3号文件要求,由你单位牵头完成南茅运河黑臭、污染水体的登记,包括漂浮物的位置、长度、污染程度等详细记录(2017年7月底前);完成藕池东支县城段生态景观的维护(常年);完成三仙湖水库沿线乡镇集镇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县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确保整治率达60%(2017年底前);完成全县集镇居民生活污水治理(2017年底前);完成全县各乡镇集镇内的垃圾处理(常年);完成藕池东支的治理方案(2017年8月底前)。

五、根据南河委字〔2017〕3号文件要求,由你单位配合县河(渠)长办明确南茅运河路灯的管理主体并常年维护;配合农业局完成农村河渠污染严重的水体治理,包括乱倒乱堆(2017年10月底前);配合水务局开展全县河渠范围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理(常年)。

永昌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汇报 篇6

第一篇:

xx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工作方案

按照《xx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工作方案》,为增强公众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宣传重点

(一)大力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对xx镇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全面推行河长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的制度保障。

(二)大力宣传我镇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谋划的理念思路。

(三)大力宣传我镇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在举措、进展成效。

提倡全民参与,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公众河湖保护意识。

二、宣传安排

(一)标语宣传。

在场镇及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标语或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出宣传标语,营造浓厚保护河湖,热爱家乡的氛围。

(二)宣传栏宣传。

利用政府、村(社区)宣传栏,大力宣传河长制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政策法规,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把绿色生态和推动发展结合起来,教育引导群众自觉爱护河流环境。

(三)网络宣传。

充分利用村通响、微信群、QQ群等积极宣传河长制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政策法规。宣传我镇河长制工作重大举措、特色亮点工作。

(四)会议宣传。

利用院坝会、群众会及民情大走访等形式聚焦我镇提倡全民参与,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河长制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率。

(五)舆论监督报道。

要不定期曝光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和典型问题、典型案例,对整改情况及时回访报道,充分发挥警示作用,推动问题解决。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精心组织实施。

(二)统筹策划、营造氛围。

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大力开展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把握原则,严守纪律。

严守宣传纪律,恪守职业道德,重要报道要按程序送审,拿不准的问题及时请示,不能为曝光而曝光,对整改情况及时回访报道。

第二篇:

XX

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工作方案

按照省、市、县全面落实河长制要求,为增强公众对河库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河库、保护河库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宣传重点

(一)宣传我乡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大意义。

宣传我乡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乡复杂水问题、维护河库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宣传我乡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全面推行河长制,为维护河库健康生命、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提供的制度保障。

(二)宣传我乡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总体部署。

宣传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宣传我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谋划的理念思路;宣传我乡积极构建河库健康生命、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水环境

污染防治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宣传我乡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进展成效。

宣传我乡出台的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工作措施,制定的着力解决河库管理保护突出问题的方案措施和长效机制;宣传我乡及各地实行河长制后,在保护水资源、加强河库水域岸线管理、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宣传我乡提倡全民参与,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公众河库保护意识,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巨大变化。

二、宣传安排

(一)协调市、县媒体宣传

协调遂宁日报.蓬溪专刊,以动态报道与专题报道相结合方式,报道我乡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全面推行河长制,为维护河库健康生命、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提供的创新举措和制度保障。

(二)搞好乡级宣传

1.开展动态信息报道。对河长制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持续动态报道。

2.利用广播对河长制工作进行报道。

3.利用

LED

屏幕进行宣传。通过

LED

屏对各村(社区)河长制工作的落实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滚动播放

4、利用发放宣传标语、张贴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

5.召开乡村级培训会。

三、工作要求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村(社区)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充分利用广播、LED

屏、宣传标语大力开展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三篇:

教育局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工作方案

按据《xx市xx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工作方案》,为增强公众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宣传重点

(一)大力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对xx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全面推行河长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的制度保障。

(二)大力宣传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谋划的理念思路。

(三)大力宣传我区千湖之城建设成效,坚持生态、生产、生活用水三位一体,实施增水、活水、见水、碧水、甜水“五水”工程取得的效果。

(四)大力宣传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在举措、进展成效。

提倡全民参与,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公众河湖保护意识。

二、宣传安排

(一)标语宣传。

在校门口悬挂宣传标语或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出宣传标语,营造浓厚保护河湖,热爱家乡的氛围。

(二)设立宣传栏。

各学校要设立宣传栏,大力宣传河长制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政策法规,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把绿色生态和推动发展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及家长自觉爱护河流环境。

(三)DM单宣传。

一是印制小型画册式或文字宣传单,由学校负责分发到学生手中;二是印制大型宣传画,张贴在学校大门口醒目位置。

(四)主题班会宣传。

召开“珍爱河湖,保护生态”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河湖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五)主题板报宣传。

举办“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板报评比活动。通过班级板报宣传保护河湖、建设家园的重要意义。

(六)致家长一封信宣传。

各学校要将《致家长一封信》发放到每一位家长手中,倡议学生和家长自觉保护美丽河湖,维护良好生态,建设美好家园。

(七)国旗下讲话宣传。

以“保护河湖”为主题,通过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学生宣传保护河湖的重要意义,号召全体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八)网络宣传。

各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等积极宣传河长制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政策法规。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精心组织实施。各学校工作开展情况请于xx月xx日前报局办公室,工作开展情况必须附xx张反映不同宣传内容的照片。

(二)统筹策划、营造氛围。

各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大力开展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河长制工作请汇报 篇7

督导检查采取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具体包括听取市县级河长制办公室或乡镇(街道办)河长关于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与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和公众交流座谈,查阅地方推行河长制相关文件、资料,实地查看河湖现场。

主要从六个方面督导:

一是河湖分级名录确定情况。各市县根据河湖的自然属性、跨区域情况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性等,提出需地级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级领导分级担任河长的河湖名录情况。地级市、县(市、区)河湖分级名录应于20xx年4月底前设立并公布,乡镇(街道办)级河湖分级名录应于20xx年6月底前设立并公布。

二是工作方案制定情况。各市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制定情况,工作进度、阶段目标设定、任务细化等情况。地级市、县(市、区)工作方案应于20xx年4月底前出台,乡镇(街道办)工作方案应于20xx年5月底前出台。市县要指导、督促所辖区、乡镇(街道办)出台工作方案。

三是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包括地级市、县(市、区)、乡级(街道办)河长体系建立情况,总河长、河长设置情况,县级河长制办公室设置及工作人员落实情况;河长公示牌的.设立、界桩的埋设及监督电话的畅通情况等。地级市、县(市、区)总河长、副总河长、市县级河长应于20xx年4月底前设立,河长制办公室同时成立;乡镇(街道办)河长应于20xx年6月底前设立。

四是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和信息通报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问责制度、激励机制、验收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地级市、县(市、区)相关配套制度应于20xx年10月底前出台。

五是河湖治理任务和目标设立情况。根据河湖管理保护目标,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策,逐河逐湖确定的治理任务、时间表、阶段性目标和路线图等情况。工作应于20xx年底前完成。

乡镇河长制工作汇报 篇8

“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二是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泊;三是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排查入河湖污染源,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四是加强水环境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五是加强水生态修复,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六是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河长制实施情况工作汇报 篇9

贵州省“河长制”试点工作始于三岔河流域。通过“双河长”的分工合作,流域涉及的3个市9个县(区)政府在河流治理方面取得一定经验成果,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三岔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的落实。,“河长制”在乌江、清水江流域拓展试点。省级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乌江等重点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的通知》(黔府办函〔〕104号)批准在全省八大流域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贵州省“河长制”实施过程有力推动了全省河道长效管理,对维护河道健康,实现水环境承载力可持续使用提供了可操作的管理方式。

一、贵州省建立健全河长制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的必然需求

贵州地处两江上游,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长江、珠江流域生态安全,而两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维系全国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流域水环境问题日渐显现。特别是一些矿产资源禀赋的小流域(支流),如乌江支流三岔河、洋水河、瓮安河,清水江支流重安江,由于早期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之工业企业和城镇居民排放的大量污染物以及水土流失,使得小流域(支流)水体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虽然地方政府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流域水质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水体中总磷、氟化物、氨氮及化学需氧量等特征污染物时有超标现象发生,离达标要求仍存较大差距。为如何改善河流水质,缓解河流跨界纠纷,以及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责任,切实保障两江上游水环境安全。贵州省创新推出了“河长制”这项流域环境保护基本制度。

(二)落实新《环保法》及环保工作的迫切需求

20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河长制”确立的水环境治理之责及“一票否决”,建立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管理的责任体系与问责制度,有效督促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履行水环境管理职责,确保水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使用。

(三)为西部乃至全国提供方法经验的现实需要

“河长制”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十二五前期,全国对河长制原理性探讨较多,针对具体地区、流域的实践探索较少,尤其缺乏经过实践检验的河长制考核技术方法与政策体系。贵州省在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河长制考核考评体系,以及河长工程任务的资金来源、使用管理和组织保障体系,为西部乃至全国全面建立河长制机制提供方法和经验。

二、贵州省建立健全“河长制”机制的现实情况

(一)试点阶段(-)

207月,省级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三岔河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59号)批准在三岔河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试点。要求流域内六盘水、安顺和毕节3市政府及9个县(区)政府一把手担任河长,并下达年度目标及工作任务。

8月,省环保厅会同省监察厅、省水利厅制定《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并对12位“河长”年度河长制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8月-11月,六盘水、安顺和毕节市分别编制《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具体实施规划》,结合各地实际落实河长制目标任务。

20,环保厅印发《三岔河流域水质监测断面分布及监测办法》,在三岔河设置11个水质监测断面,确保河长制考核公平公正、有据可依。

(二)推广阶段(-)

204月,省级政府批准在乌江、清水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

4月,省级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赤水河流域贵州段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的通知》,标志河长制考核机制正式在赤水河启动。

2014年2月,省级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考核办法》的通知(黔府办函〔2014〕69号),在遵义市、毕节市政府,遵义县、桐梓县、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沙县政府实施河长制考核。

2014年8月,省级政府《省级政府办公厅关于在乌江等重点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的通知》(黔府办函〔2014〕104号)批准在全省八大流域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

至今,环境保护“河长制”已形成覆盖贵州省八大水系,137467平方千米国土面积,3746.203万人口的制度模式,成为贵州省生态文明改革中覆盖流域最广、涉及人口最多的改革措施。

(三)主要内容

1.主要职责

贵州省八大流域河长制建立了省级—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对辖区河流水环境质量负责的三级管理体系。省级政府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省长担任全省流域环境保护“总河长”,各市(州)政府及有关县(市、区、特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各自辖区内主要河流环境保护“河长”。“三级河长”的分工合作将河流治理任务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河流水环境保护年度目标和任务落实。

2.考核内容

各市(州)、威宁自治县、仁怀市以及赤水河流域“河长”水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由省环境保护厅提出,报“总河长”同意后下达;县(市、区、特区)“河长”水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及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要求由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报市(州)级“河长”确定。

3.考核时间和方式

省环境保护厅于每年5月底前对各市(州)“河长”上一年度水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果报省级政府,同时向当地党委通报并向社会公布。市(州)“河长”于每年4月底前对辖区内县(市、区、特区)河长上一年度水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省环境保护厅,同时向社会公布。考核采取查阅资料和抽查项目建设进度等方式进行。

4.考核奖惩

乌江等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实绩作为“河长”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河长制水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较好以及流域考核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达到规定水质类别要求的地方,在省级环境保护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对未完成河长制水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流域考核断面水质超标导致水环境质量严重下滑或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地方,实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对“河长”进行问责。

三、经验做法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在河长制政策制定、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政府重视,将河长制机制建设作为全省水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贵州省委、省级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机制建设,并将其作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自2009年至今,陆续出台《关于在三岔河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59号)、《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等文件,对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和考核管理作出具体安排,包括组织协调机构的设置、河长的设置及职责、职能部门的职责及考核管理办法等,并实行分段监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分段问责,保障治水的有效性。治水不再单是水环境管理部门职责,更涉及地方政府考核,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几年内,重点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的实施,有效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环境质量责任制,促进流域水质稳定达标,较好完成了流域水环境安全的目标和任务。

(二)启动河长奖励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种子引导、扩大社会资金投入。省财政每年划拨资金充实河长制治理资金专户,各“河长制”管理河道责任人(河长)所在政府以财政资金种子为引导,积极扩展渠道,扩大社会资金投入。以三岔河为例,省级财政每年划拨1000万环保专项资金安排河长制项目,地方政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渠道解决配套资金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十二五”期间三岔河环境保护河长制累计完成污染治理资金投入14亿元。

(三)严格监管机制,建立明确的专项资金拨付使用责权体系。根据《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考核办法》,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奖励资金。年度所有河流考核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达到规定水质类别要求的,对“河长”所在地政府给予奖励,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奖励。《考核办法》实施至今,资金均通过省环保厅拨付到管理河道责任人(河长)所在政府,由当地政府统筹用于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各河长均在规定范围内设定建设项目、下达项目奖励资金。(四)“一河一策”科学设计目标,因地制宜制定水污染治理措施。贵州省九市州保障治水相继出台的“河长制”实施方案,提出了水环境治理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分步实现的水环境治理工作目标。作为“河长制”配套完善的《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清水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贵州省八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以流域为单元控源减排,以截污纳管、削减污染量为着力点,因地制宜,采用切实有效的城镇污水处理、面源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防护、湖滨缓冲带恢复、涵养林生态保育等工程和措施,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根据不同水域的功能定位,定量识别全省八大流域各主要河道的污染因子、存在问题,逐水系明确流域水质目标和现状水质,列出受污染水体的清单,给出治理的优先顺序。确保‘河长制’工作开展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四、河长制存在问题

(一)考核和问责机制不完善。“河长制”的考核制度不完善,影响其执行力和结果的客观性。首先表现为考核主体不合理,现有的考核都是自上而下的体制内“自考”,没有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价,也缺乏对社会公众意见的参考,考核结果缺乏公正性和可信度。从各地考核结果来看,也是以“表扬和自我表扬”为主。“河长制”问责机制不完善。首先是缺乏明确的责任体系,治水责任难以划清,导致责任难以追究。贵州省一直在探索省、市、县三级河长体系,并向县、村一级延伸。除了责任单位,环保、水利、交通、国土、建设、农业等部门协同作战。真正追究起责任来,除了对本级“河长”问责,同级责任单位及其他协作单位应该负什么责任,上级“河长”及河长单位又应该负什么责任可能会因职责不清、权限不明而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河长制”缺乏问责的法律依据,导致问责难以规范化和制度化。“河长制”是水环境行政治理模式的创新,“河长”不是目前行政序列中的官职,对于各级“河长”及相关责任部门在水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如何追究和处理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缺乏程序公开与公正的“问责”,难以确保问责的实效。

(二)“河长制”缺乏长效性。“河长制”缺乏法律保障,因而缺乏长效性。“河长制”从本质上来看属于人治而非法制,虽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方案策略,但行政手段具有不稳定、阶段性和易于权力集中等弊端,“河长制”的推行效果主要取决于地方党政领导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各地“河长制”的实施式存在差异,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可信度,问责也往往流于形式。水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而“河长”会在长期的河流污染治理期间不断更迭,不同的“河长”对水环境重视程度不一样,水环境治理思路不一样,治理之策可能会随着“河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连贯性,影响治理效果。

乡镇河长制工作情况汇报 篇10

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

(一)编制完成《新安江城区段22公里整合规划》

围绕中心城区新安江两岸滨水地区开发和河道综合治理,组织编制完成了《新安江城区段22公里整合规划》,分上游段、城区段、下游段三个片区,分别对滨水两岸用地布局、河道岸线、驳岸、栈道、码头、绿地、公园、重要节点、业态安排进行了整合系统规划,提出规划控制和改造提升标准,是中心城区滨水两岸有序开发建设的系统性规划。

(二)全面落实村镇规划管理

1、加强县城以及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开展县城总体规划优化工作,以《县城规划编制标准》为依据,全面优化县城总体规划。截至11月上旬,各县已委托设计单位,基本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优化方案。二是督促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市95个乡镇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49个,其它基本完成规划方案初稿。三是编制完成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20xx年全市55个中心村规划方案已于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并于9月份通过省住建厅规划专家评估,全部完成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优化工作。在这些规划编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网系统规划以及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明确了绿地和水利保护的绿线和蓝线。

2、建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市规划局于4月初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的通知》(黄城规[20xx]50号文件),坚持“先审批、后建设”原则,未依法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的,不得动工兴建。农民建房和乡村建设必须严格依据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民建房规划,建筑风格必须符合徽派建筑的特点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镇农民建房工作。截至目前,其中黄山区、徽州区积极响应,已全面建立落实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其它区县正在开展试点工作,逐步规范和完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强调:项目设计方案中要统筹安排垃圾、污水收集、处理以及排放的设施,确保污水进入管网。

(三)加快改徽建徽,加强控违拆违,绿化改造。

1、深入推进改徽建徽工作。年初出台了《黄山市20xx年度改徽建徽工作方案》,绘制“改徽建徽工作示意图”,结合全市 “三线三边”整治,20xx年改徽任务为2215幢房屋,其中属于新安江流域的有1750幢左右,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占年度任务的100%。

2、强化控违拆违和环境整治工作。强化控违拆违和环境整治工作。制定出台“动态巡查、零报告、举报奖励、违建处置”四项工作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区县出台四项制度,摸排出128幢历史遗留违法建设。目前全市共控违830处5.4万㎡,拆除违建设610处4.7万㎡,其中新安江流域控违690处4.5万㎡,拆除违法建设520处4.3万㎡,始终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同时,结合环境风貌整治工作,切实加强村镇道路硬化、街面整治、垃圾处理、环卫设施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利用一切空闲地、边角地,进一步美化、绿化和亮化,确保营造新安江流域山青水秀的良好环境。

二、20xx年度工作计划

【永昌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永昌中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09-06

上一篇:无偿租赁协议下一篇:忠诚奉献奖颁奖词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