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感悟(精选8篇)
军 事 理 论 课 作 业
姓名:张文震
班级:自动化153班
学号:6101215088
军事理论课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
通过这些天的军事理论的学习,我了解到军事思想的发展简史,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战争开始平凡发生,促使了军事思想的萌芽和发生。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战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争具有了鲜明的政治目的,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逐渐的,战争的规模和决策的变化发展,以及历次战争经验的积累,使得人类对战争和军队建设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从而产生了最早的军事理论思想,即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战争规模的扩大及其激烈程度的加剧,以及科学文化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军事问题的认识不断发展,出现了对军事思想的整理和编篡形成的兵书,在这里我要讲的一本兵书,其传到日本被贵族视为秘典,是古代中国最杰出最具特色的兵书之一——《孙子兵法》。
一、《孙子兵法》的简述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二、对《孙子兵法》的感悟
《孙子兵法》通篇以智慧为本质特征,孙子的每一句话都是智的凝聚,谋的浓缩,人们可以从《孙子兵法》的深邃哲理和智谋中,领略观察事物的辩证思维原理,树立战胜对手的竞争意识,学到处理人事百端的策略手段,掌握摆脱困境的行为方法。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动物的每一代都会从零学起,只能靠着积累经验儿成长,而人类则能通过前人的书籍的学习,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在对积极人生的探索中,人们能从《孙子兵法》中得到激励和获得奋发向上的力量。“物竞争天择,适者生存”,军事理论课
我们得在紧要处停下来思考这个目标,也许这个目标定的太高远,也许这个目标偏离了整体方向,人生的紧要处便是人生的岔道口,走错一步关系到你达到既定目标的方向,方向错了,就永远达不到你所追求的目标,如同作战中选错了攻击目标一样。
这就又可以运用到《孙子兵法》的经验了,《孙子兵法》第八篇——九变,讲的是随机应变,出神入化的观点。人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发现目标有误,不执迷不悟,能及时调整方向迷途知返,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时,会思考如何面对如何处理,调整相应的策略,总之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变通”,凡事不要钻死胡同,随机应变,统筹兼顾。
《孙子兵法》是我国兵法书籍的“鼻祖”, 堪称兵家之最高哲学。它历来受到各个朝代的军事家、政治家的拜读。他们从中汲取了大量的智慧进而提升了自己的战略策划能力、军事指挥能力、选拔人才的技巧和驾驭人的方法。近年来, 随着全球一体化,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全世界对《孙子兵法》的学习热情与日俱增。美国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于军事学习必备课程;日本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 他常说:“我的许多商业智慧的灵感来源于它”。欧洲各国对《孙子兵法》学习热情亦很高, 《孙子兵法》多次荣登畅销书销售排行榜第一名。
二、文献研究
我国学者对《孙子兵法》也做过很多深入的研究, 政府和民间也有很多研究孙子兵法的机构。所作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孙子兵法》字里行间的解读, 更着重于对《孙子兵法》中智慧的运用。目前, 它的运用范围是很广泛的, 包括军事、商业、政治、情报、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尤其是在商业方面, 它的运用已经很成熟了。譬如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商场如战场”。更可喜的是, 随着对《孙子兵法》研究的不断加深, 不仅它被运用广度大大拓宽了, 而且它的深度大大加深了。譬如, 近年来, 一些营销学者和实践专家也开始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王林生 (1994) 探讨了孙子兵法在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应用。王志敏 (1995) 就对比了孙子兵法与市场营销。黄新胜 (1999) 论述了《孙子兵法》与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商丽 (2001) 论述了孙子兵法与营销策略;盛光华 (2005) 阐述了《孙子兵法》对企业营销的启示;赵向明 (2001) 论述了孙子兵法的谋略制胜论及其在营销战略中的运用。曾贞 (2010) 论述了浅谈“知己知彼”的思想在营销中的运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它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次的研究:第一, 《孙子兵法》与营销管理理论的对比与借鉴;第二, 《孙子兵法》与营销战略的对比与借鉴;第三, 《孙子兵法》对营销策略影响;而《孙子兵法》与营销哲学的研究, 《孙子兵法》与营销学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少的。由此可见《孙子兵法》在市场营销的领域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讲, 都还很不够。本文就探讨借《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智慧和思维体系来优化现有营销学内容分析体系。
三、《孙子兵法》与市场营销的对比
首先, 我们要阐述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孙子兵法》能运用到市场营销领域?
第一, 从哲学层面看, 它们都是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的。
《孙子兵法》在开篇就提到“兵者, 国之大事也,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可见他是持“慎战”观点的。它的根本宗旨就是要超越“战争”, 追求和平, 为人民的安居乐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氛围, 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一般而言, 市场营销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创造或与他人交换产品或服务以满足自己需求社会管理过程。市场营销的本质是交换, 最终实现消费者、企业及相关利益者共赢的局面, 提升社会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此, 从本质上来说, 它们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服务的。
第二, 它们都是追求胜利。
《孙子兵法》强调的是战争的胜利, 而市场营销追求的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第三, 它们都强调特色。
《孙子兵法》强调出奇制胜, 而市场营销讲究的是差异化。
第四, 它们都重视领袖的素质。
《孙子兵法》中强调:将者, 智、信、仁、勇、严;而是市场营销中, 领导者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 它们都重“时机”的选择。
《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中提到“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是谓縻军”。市场营销在促销那一环节对时机的把握要求很高。
第六, 它们都强调“最小成本最大收益观”。
《孙子兵法》在《作战篇》提到“求粮于敌”的思想, 以及在《谋攻篇》提到的“凡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全旅为上, 破旅次之;全卒为上, 破卒次之;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都是强调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在市场营销中, 在营销策划方案定下来之前, 营销预算的制定更是要对营销成本进行多次的审核以实现成本最低化。
第七, 速度观。
《孙子兵法》在《作战篇》中提到“夫兵久而国利者, 未之有也。”故兵贵胜, 不贵久。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中, 速度非常关键, 晚一些, 市场份额可能就被竞争对手抢走了。
从上面几个方面的对比, 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孙子兵法》和市场营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因此, 我们可以借鉴《孙子兵法》那种严密的体系运用来诊断现有的营销体系以使其更加的完善, 希望为以后开展营销活动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
四、基于《孙子兵法》的营销学体系内容板块的优化
根据目前大多数市场营销学教材的内容, 一般的营销学体系的分析框架:首先是宏观环境分析即PEST分析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分析。其次是微观环境分析即SWOT分析即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以及市场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再次就是消费者分析。根据消费者的行为, 分析出消费者的心理特点, 找出还未满足的市场需求。紧接着就是制定营销的战略 (STP) 和战术 (4P) 。最后就是执行与反馈。它确实给我们分析营销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几个模块, 但是模块之间的逻辑性衔接不紧密, 给营销实践者构建科学的营销思维体系带来了困惑。比如, 宏观环境分析之后, 微观环境的分析仅仅就企业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来的企业存在的机会和威胁是不准确的。这是因为缺乏对竞争者和消费者心理的分析。这些模块之间的逻辑顺序到底该如何排列才更适合营销人员开展营销活动确实值得思考。下面我们尝试借鉴《孙子兵法》思路来探讨构建一个新的营销学分析体系。
《孙子兵法》的整个思维体系包括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战争哲学层面。《孙子兵法》的最高理想是追求和平。第二层面——战略层面即当非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时, 他提出了“五事”和“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道就是全国上下一致、军民团结一心。天时指的就是阴晴圆缺、夏暑冬寒、节气时令之变化;地利指的就是距离远近、地势险峻或平坦、广阔或狭隘, 以及军事上的关键地形;将领是指足智多谋、信赏必罚、仁民爱物、勇者不惧及公正严明的将领;法制包括军队的编制, 作业的准则, 人事升迁、赏罚制度, 以及军饷、粮秣、弹药等后勤军需供应的流程与规范。“七计”指的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即比较哪一方君主治国比较开明?哪一方将领较睿智?哪一方能够掌握有利的时空条件?哪一方的法令规范较能贯彻执行?哪一方军队整体战力较强?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精良?哪一方赏罚较公正严明?第三个层面就是策略层面。《形篇》中“先为不可胜”的策略的运用《势篇》中奇正意识和造势意识、《虚实篇》的避实击虚的理念等都是在战争中尤其是将领需要具备的。第四个层面就是战术层面。主要是论述行军中迷惑敌人的技巧、地形中的破敌战术及火攻战术。根据《孙子兵法》的框架提出营销学的分析一般体系如图:
五、结语
本文在比较《孙子兵法》与市场营销的基础上, 将《孙子兵法》的理论体系运用到市场营销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来。本文主要是借鉴了《孙子兵法》的四个层次理论即哲学层面、战略层面 (“五事”和“七计”) 、策略层面和战术层面。市场营销的策划在借鉴它的基础上, 提出了市场营销策划一般的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1]陈曦.孙子兵法[M].北京:中华书库, 2011.10.
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释义):用兵打仗无固定、刻板的态势,似流水一般并无一成不变之形态。所以,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的,就可叫“用兵如神”。
(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以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评价事物、改造事物,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在战争中,敌情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应该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例题:《孙子兵法》中写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蕴涵的辩证法的哲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简析:A选项为唯物论,所以不选,C、D选项不符合题意, 通过对“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的理解,可以看出B选项为最佳选项。
二、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释义):水之流向受地形高低不同的制约,作战中的取胜方法依据敌情不同来决定。
(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首先,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次,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再次,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战争中,应该根据敌人的具体情况去选择作战的方法,而不应该采用千篇一律的作战方法去应对不同的敌情。
例题:《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 )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简析:①④错误,所以选择D,根据这句话的释义可以看出②③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
三、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释义):如果处处设防,必然是处处兵力寡弱,陷入被动。
(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由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在战争中,要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敌人的要害、关键部位,如果兵力过于分散,在战争中就会陷于被动。
例题:《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包含的哲理是( )。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B
简析:这道题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主要是原因是学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只有翻译对了,知道这句话体现了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才会选择正确。在学习当中,学生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在做本题时学生易选C。
四、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释义):士气,是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高昂的士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士兵所蕴藏的战斗力;低下的士气,衰败的斗志,也可以使战斗力受到极大的损伤。但士气的高低是可以转化的,正如孙子所说的混乱可以转化为严整,怯懦可以转化为勇敢,弱小的态势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态势。
(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即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当中。另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混乱和有序、怯懦和勇敢、弱小和强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题:《孙子兵法》曰:“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体现的哲理:(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即对立统一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A
简析:“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这句话在《生活与哲学》课本第68页,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对这句话进行了准确分析的话,学生是可以做对的。在A和C选项中,学生会出现不知道该选哪个选项的问题,A选项更具有针对性,是最佳选项。
2、在《军争篇》中,阐述了两军对垒战争的决策者必须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景做出不一样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应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对团体和个人有了更高的要求。“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因地生宜,灵活运用,让每一位量才而用,恰到适宜,掌握适度,发挥出作用。那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中所强调的“势”类似。
3.“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当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当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团队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在物业工作中,必须重视绩效管理,同时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实现激励效果。
目录
1.火攻篇 ——火烧博望坡
2.地形篇 ——盘蛇谷火烧藤甲军、火烧新野 3. 谋攻篇 ——七擒孟获 4.虚实篇 ——“围魏救赵” 5.九变篇 —— 华容道释曹操 6.小结
诸葛亮的兵法运用小论
摘要:选用《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几个典型的战役,并结合《孙子兵法》加以分析说明,展现诸葛亮对孙子兵法的深入领悟和谋略的灵活应用,同时表现《孙子兵法》在实战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诸葛亮 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
分析之一
刘表死后,蔡夫人与蔡瑁、张允伪造遗嘱,立她的亲生儿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并且不让长子刘琦和刘备得知刘表已死的消息
曹兵进到襄阳,原刘表部将傅巽、蒯越等都主张降曹。刘琮不肯,但蔡夫人坚持要投降,只好命宋忠前往递送降书,将荆襄九郡献给曹操。宋忠送降书途中,被关羽抓获,刘备才知道荆州内部的变化。伊籍劝刘备以悼丧之名擒住刘琮,除掉蔡氏同党。刘备不肯答应。决定放弃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
孔明让人马撤往樊城,调兵遣将,阻截曹军,然后与刘备到山上望,等候胜利消息。孔明安排人马一会儿红旗,一会儿青旗,将许褚引进鹊尾坡。许褚见刘备、孔明在山头饮酒,便引军寻路上山,不料山上檑木、炮石滚滚而下,无法前进。
曹仁领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夜来时分,城中火起,赵云领兵赶来混战。曹仁率兵逃到白河边,军士见河水不深,纷纷下马喝水。这时,关羽在上游令兵士撤去堵水的沙袋,一时水势滔滔,曹兵人马被淹死的不计其数。曹仁败军行到博陵渡口,忽听得喊声大起,被张飞兵马截住,两军又是一阵厮杀。刘备领军到襄阳,刘琮紧关城门不出。部将魏延打开城门相迎,却与文聘大战起来。刘备见襄阳城内部残杀,不肯入城。
曹操兵到樊城。曹仁、曹洪在衙内安歇。初更已后,狂风大作。守门军士飞报火起。曹仁曰:“此必军士造饭不小心,遗漏之火,不可自惊。”说犹未了,接连几次飞报,西、南、北三门皆火起。曹仁急令众将上马时,满县火起,上下通红。曹仁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闻说东门无火,急急奔出东门。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曹仁等方才脱得火厄,背后一声喊起,赵云引军赶来混战,败军各逃性命,谁肯回身厮杀。正奔走间,糜芳引一军至,又冲杀一阵。曹仁大败,夺路而走,刘封又引一军截杀一阵。到四更时分,人相喧嚷,马尽嘶鸣。
在《三国演义》所描写的三大战役中,火攻都起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在《火攻篇》中明确提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说明既然进行战争,就不能回避各种杀敌手段,以为火攻是不仁的行为,而不采取可以战胜攻取的行动,是不利而有害于己的,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采用火攻战术。然而另一方面,作者又用不小的篇幅,阐述了火攻的巨大危害,指出采用这一战术应该“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告诫人们:“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战,……怒可复喜,愠可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反复强调领兵作战应当谨慎行事,不可轻率地滥用火攻战术。
诸葛亮南征,为对付乌戈国的藤甲军,不得已采用了火攻战术。诸葛亮当时站在山顶,看见整个山谷火光冲天,蛮兵被烧得伸拳舒腿,死于谷中,臭不可闻。不觉垂泪而叹:“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分析之二
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拜为军师,日夜操演军马。当年秋,曹操令夏侯敦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十万,直奔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征讨刘备。刘备闻讯后,立即召集将士,诸葛亮首次分兵派将,要求众将依计而行。夏侯敦与于禁引兵至博望坡后,刘备、赵云佯装败走。此时天色已晚,并刮起大风。夏侯敦只顾追击,不知不觉陷入埋伏圈内,四周突然燃起大火,杀声震起。一时间,四周芦苇全部燃着,火借风势,火光冲天。曹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又带兵杀回,夏侯敦带领部分军马突火而逃。此时,关羽见火起,出兵截住粮草,一把大火,粮草全部燃着。于禁、李典走小路逃脱。张飞见火起,领兵在博望城放火烧着辎重。夏侯兰、韩浩夺路逃脱。这一仗曹军死伤无数。
炎烧博望时,诸葛亮提前就把博望坡左有豫山,右有安林、道路狭窄、树木丛杂的地形条件摸得一清二楚。诸葛亮南征时,利用盘蛇谷独特的地形条件,将三万藤甲军烧死在里面,就是巧用地利因素的典型例证。《孙子兵法》在这方面的论述很丰富、很具体,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其中许多在《三国演义》里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比如:诸葛亮为了扩大新野城纵火的战果,就依次采用了《孙子兵法》的“围师遗缺”和“半济而击”两条作战技巧,杀得曹仁丢盔弃甲,闻风丧胆;
分析之三
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及兵家常事。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孟获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半夜时分,孟优带人来到汉营诈降,孔明一眼就识破了他,于是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南蛮之兵,使孟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大醉。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再次擒获。这回孟获却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再次放了他。孟获带兵回到营中。他营中一员大将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营。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孔明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来战。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蜀军大举南征,孔明用计挑拨离间,使高定杀了雍闿、朱褒,提着两人首级来降,永昌之危遂解。孟获要木鹿大王出战。木鹿骑着白象,口念咒语,手里摇着铃铛,赶着一群毒蛇猛兽向蜀军走去。孔明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木制巨兽,口里喷火,鼻里冒烟,吓退了蛮兵的怪兽,占了孟获的银坑洞。第二天,孔明正要分兵缉擒孟获忽得报,说孟获的妻弟将孟获,带往孔明寨中投降,孔明知道是假降,一声令下全部拿下,并搜出每人身上的兵器。孟获不服,说假如能擒他七次,他才真服。孔明于是又放了他。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孔明决战。孔明用油车火药烧死了无数蛮兵,孟获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诸葛亮心中明白,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因此,他灵活应用谋略,攻心为上,使孟获乖乖就范。
分析之四
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到许昌城下。不久,西凉兵被曹操消灭,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此后,曹操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30万,直扑江东。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伦倒地。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刘备在信指出,现在曹操与马超又结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他建议马超率西凉之兵以攻曹之右,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韩遂告诉马超:曹操派人送来书信,以封西凉侯为诱饵,让韩遂擒拿马超。韩遂杀掉曹操的使者,又征调手下8部兵马,合自己与马超共计20万大军,杀奔长安。曹操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孙权的计划,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诸葛亮一封书信就轻而易举地制止了曹军的南下,救了孙权的大驾。
《孙子兵法》虚实篇,写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采用分流的办法:或者打击其薄弱的部位,或者是绕到敌人的背后打击它。如此,敌人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目标。
诸葛亮运用这一计策成功解东吴之围。“围魏救赵”之计的奥秘所在,是不要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致力于抓住对方的要害和薄弱环节,把强敌分散、调动开再打。也就是避高就下、避实击虚、避强攻弱、避锐击衰的战术。
分析之五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有意安排关羽驻守华容道,就是想借他的手放走曹操。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借曹操之力,与东吴抗衡,为他日后辅佐刘备,实践其“三分天下”的战略宏图创造条件。当年华容道上,关羽带五百精兵在那里;而曹操惨败之后,只有疲惫不堪的三百余骑跟随,两军的力量对比是一目了然的。然而,诸葛亮却有意安排放过曹军。
《孙子兵法》的“九变篇”之中,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他主张,从利害两个方面随时对战况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既不丧失战机,又能消除战斗中的隐患。对于他提出的“九变之术”,他认为,如果能够透过战场的表象,准确判断敌军真正的战斗力,就是利。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利用《孙子兵法》“九变之术”趋利避害的战例还有,在其北伐过程中,就曾巧借归卒的心态,大破孙礼的雍、凉二十万人马,向人们形象地展示了“归师勿遏”的真义所在。
小结:
诸葛亮作为艺术形象,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作者罗贯中采用艺术笔法,把他描写成了智慧的化身,是任何一个艺术形象都不能与之相比拟的。作者以众多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层层展示诸葛亮的超人智慧和谋略天才,如《火烧新野》、《七擒孟获》、《草船借箭》、《围魏救赵》、《华容道》、《空城计》等等。
诸葛亮在隆中十年博览群书,研读《孙子兵法》。并以兵法中的“五事七记”为基本标尺,著有《将苑》、《便宜》二书。另外,诸葛亮凭借对战斗的深刻理解,在实战中十分重视兵法,灵活运用谋略,以求高效、快速地达到目标。诸葛亮在谋略方面是有独到之处的,就战术层次,诸葛亮不乏用谋略的战例。《孙子兵法》中的谋略运用在实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首)
孙子遗篇穷计算,至今探究是热门。
手无一卒妄谈兵,心存十思借精神。
天生万物总相克,人有千虑入梦魂。
世事纷杂可洞悉,醉卧松间品闲云。
(第二首)
兵艺奇韬铸武魂,建瓴高屋驾乾坤。
攻城出士形如溯,察敌知师气似吞。
诡道伐谋多胜举,善戈战势少崩昏。
辩思五象蓝图术,军智精深世表尊。
(第三首)
肆姿烈焰扬能量,狂野洪流炽四方。
赤壁锁船悲厄运,焚烧曹寨乐周郎。
天锥驭火夺敌命,制导激光取霸王。
今古兵家同战法,相承血脉共图强。
(第四首)
兵圣才称善用兵,千年依计任横行。
何时诡道成鸡肋,天下归心醉太平。
(第五首)
天书长卷古今惊,大略雄韬囊括中。
比武军前看强弱,运筹帷幄定输赢。
伟人巧用神通显,商贾移施生意隆。
读懂竹帛获真谛,屈敌上策不须兵。
(第六首)
孙子一生论用兵,兵书字少意无穷。
能攻能守能赢定,万马千军或不同。
(第七首)
吴子千秋传战术,心坚志慨万世宗.
吮疽共食博名望,抗晋伐秦震楚声.
当日不谙功盖主,今朝徒丧箭诛雄.
一、《孙子兵法》强调“兵者诡道”
“知己知彼, 方可百战不殆”这句用兵名言虽然成为传奇经典, 但是在真正的战争中就需要计时调整作战策略, 因为战事瞬息万变, 防不胜防, 敌我双方都需要出奇制胜。各种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方法, 总结在《孙子兵法》中则称之为“诡道”。在《孙子兵法》全书的总纲《计篇》中, 孙子首先阐述了“五事”和“七计”, 指出的就是在战略上必须要知彼知己, 方可百战不殆。接着阐述的是“兵者诡道”, 这是在整个战役和战争形势下克敌制胜的核心。
孙子指出“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 不可先传也”, 一言以蔽之, “兵以诈立”。由此可知, 战争的重要前提是知己知彼, 取得战争胜利的方法可以用诡诈制胜, 而战争的最终目的和效果是达到百战不殆, 这些就是孙子兵法的核心。通观《孙子兵法》的十三篇计谋, 其中每一个重要的用兵之法, 诸如避实击虚的方法、因敌制胜的策略、攻其必救的谋划、以逸待劳、夺气夺心的声势、分令为变的技巧、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灵活、形人而我无形的多变、伐谋伐交的计策、奇正相生的思考、择人任势的查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等, 无一例外都是突出了“诡道”的特点。
《孙子兵法》的“兵者诡道”在春秋战国时代, 突破常规排兵布阵的方法来打击敌人, 突出强调了在战争要不断地根据主客观因素改变作战方法, 同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进攻出击, “诡道”作为取得战争胜利的手段, 是十分符合战场环境的一种战术指挥策略, 经过几千年的战争实践, 最终在战场上诡变的炉火纯青。
二、《孙膑兵法》认为“以道制胜”
孙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 他指挥的许多战争以诈诡取胜。孙膑在继承运用“诡道”的同时, 经过不断总结, 形成了他所谓的“以道制胜”。他突出了主客观环境对战事的深入影响, 指出在战争中一定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快速的取胜。他对“道”诠释为“先知胜不胜之谓知道”。所以他的弟子们则说“知孙氏之道者, 必合于天地”。显而易见, 他们把战争的规律作为“道”。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 而战场的客观环境是存在的, 不是人为能够左右的。因此“知道, 胜”, “不知道, 不胜”。“知其道者, 兵有功, 主有名”。“安万乘国, 广万乘王, 全万乘之民命者, 唯知道”。他的弟子们也指出“求其道, 国故长久”。这都是孙膑在深刻强调客观规律对战争的影响。概括而言就是说, 人们在战争中要依照客观规律办事, 在战争实践中, 必须合乎“道”的要求。在充分了解敌情和战场的主客观因素后, 就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与战争的胜败形势和国家的兴衰存亡有着密切的关联。
孙膑在其《八阵》篇中对怎样知“道”和用“道”也做出了精辟的阐述。他说“知道者, 上知天之道, 下知地之理, 内得其民之心, 外知敌之情, 阵则知八阵之经, 见胜而战, 弗见而诤, 此王者之将也”。意思是在战争中要知天知地、知彼知己, 通过充分了解主客观因素, 具体分析各方面的条件, 找出其中规律性和特殊性的地方, 纵观全局指导战争。孙膑对于赢得战争的最基本要求是“达于道”, 他认为能否最大限度地运用主客观因素是知“道”和用“道”的根本, 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条件。
三、《墨子》主张“非攻、止战”之“道”
墨子的军事战略是防御性的战略, 这与《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主张的攻势取胜有很大的不同。墨家在防御战中要求主动作战, 最大限度地消灭来犯敌人。从墨家制造的守城武器直接攻击对象就是最大规模地消灭攻城敌人, 如威力较大的连弩车、远距离重型武器投掷车等。在墨子的“非攻”中, 反对大国无义之战, 他总是站在中小国家的立场上考虑防御作战。他认为对于中小国家而言, 要获得防御作战的胜利就必须要汇聚全国力量, 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手段, 最大的限度发挥己有的人力、财力、物力, 极大消耗攻城方的有生力量, 取得最后胜利。
“非攻止战、以弱胜强”是对《墨子》的军事思想的高度概括。这八字战略方针也代表了《墨子》军事思想的核心之“道”。“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 就是反对侵略、兼并等非正义的战争, 最后达到“止战”和平。在“非攻”和“止战”这两个逻辑命题上,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所谓“止战”就是要将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 力求和平安全, 对于敌人发动侵略战争的阴谋与企图要坚决制止, 最终达到“非攻”。“止楚攻宋”、“止齐攻鲁”等都是墨子的“止战”的具体实践。当然墨子认识到要制止战争是没有强大的防守是不可能的。“非攻止战”必须以坚强的武备为后盾, 建立完整有效的防御工事, 推行完善的战争动员政策。“全民皆兵、扶弱击强、以一当十”是墨子提出的弱国胜强国的有效策略。“全民皆兵”能够迅速壮大弱国的武装力量;“扶弱击强”表明了联合其它正义力量, 使自己获得同盟军;“以一当十”表明了守城把有限的作战力量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坚守防御, 获得最后的胜利。
守中有攻使墨子用兵成为一种积极防守的战略态势。在《墨子·备蛾傅》篇云:“敌引师而逃, 则令吾死士左右出穴门击遗师, 令贲士主将, 皆听城鼓之音, 而出, 又听城鼓之音而入。因素出兵将施伏, 夜半而城上, 四面鼓噪, 敌人必或, 破军杀将。”在防御战中以守为主, 守中有攻, 墨子是辩证地理解攻守, 强调攻守兼备。要取得最后胜利, 既要有坚固的防守, 适时也要积极组织进攻, 最终达到“非攻”、“止战”之“道”。
通过比较《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墨子》的军事思想, 发现先秦的各家军事思想虽然有很大差异, 但是最终都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胜为目的。同样成为他们军事思想核心的“道”, 是各家军事思想的高度概括, 并被广泛运用于实战中,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子兵法·军争篇[M].武汉出版社, 1994.
[2]孙膑兵法·陈忌问垒[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5.
[3]孙膑兵法·篡卒[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5.
[4]孙膑兵法·势备[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5.
[5]孙膑兵法·八阵[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5.
[6]孙膑兵法·陈忌问垒[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5.
关键词:孙子兵法; 哲学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241文献标志码:A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写的一部著名的兵家专著,这本书共分为十三篇,因此《孙子兵法》又被称为《孙子十三篇》。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杰出的军事名著,在中国军事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的影响非常深远,素有“兵家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之称,又被人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逻辑缜密严谨。《孙子兵法》不单是一部军事著作,其中也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抽象思维、朴素的整体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在这部军事专著中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由于孙子对战争规律进行了高度抽象的概括,因此,《孙子兵法》中提出的谋略思想,不仅可以适用于军事活动领域,而且还可适用于政治、外交、经济、企业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其它各种领域。对于这样一种高度概括和高度哲理化的谋略思想,我们可以称之为谋略哲学。《孙子兵法》所阐述的战略、战术问题,都贯穿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孙子兵法》阐述兵理极具特色,突出的特点是“舍事而言理,词约而义丰”,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受此影响,后世兵书很自然地形成了以哲理谈兵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中国兵书“舍事言理”或“以理系事”的创作风格。因此,《孙子兵法》不仅在兵家思想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哲学领域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孙子兵法》在中国古典哲学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孙子兵法》中蕴涵了反天命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战争观,对中国的唯物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反天命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自商代以来,奴隶主阶级的宗教天命论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商朝以卜为主,而周朝则以筮为主。商周是占卜发展的鼎盛时期,至春秋时期以占卜决定征伐之事仍屡见不鲜。春秋末期,随着奴隶主政治统治的动摇,哲学思想上天命同反天命的对立和斗争,宗教唯心主义同无神论的唯物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十分激烈。伴随着学术繁荣局面的出现,人们终于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天命”发出了挑战。老子着力于以自然之道代替神学中的天,而孔子则“不语怪、力、乱、神”等等,都对天命给予了质疑和否定。在这场反天命的斗争中,孙武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其彻底的反天命精神是那些“坐而论道”的思想家所无法企及的。孙武的用兵思想最为可贵之处就是能够摆脱当时的用占卜方式预测战争结果的迷信思想,而从实际出发制定战争方案。
孙武的战争规律可知论的“知”建立在朴素唯物论的基础上,反对有神论,反对用占卜等迷信方式预断战争的凶吉和胜负,明确提出“胜可知”的思想,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可以预知的。“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见《武经七书注释》中的《孙子兵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8月版。以下引用的《孙子兵法》原文均出自本书。)孙武对于“天”作了明确的唯物论的解释:“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这同宗教神学把“天”看作是人格化的神是水火不相容的。在战争中,他竭力反对用迷信的方法预测胜负,主张“禁祥去疑”(《九地》),“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间》),表现出彻底的无神论思想。不仅如此,孙武在彻底否定天命,摈弃占卜这一决策形式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实现了军事领域由占卜决策向“知敌之情”决策的转变。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道、天、地、将、法”五种因素,并对此作了如下解释:“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五种因素,无论政治(道)、自然(天、地)、人与经济(将、法)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孙武强调指出:“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除此之外,都是不可信的。显然,孙武是主张从实际出发,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对待战争的条件和胜负,他的唯物主义立场是十分坚定和鲜明的,在决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孙武认为自然界的天是物质的,天体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虚实》),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的天时、地利,可以使之服务于军事斗争。他在《火攻》中对于天时的利用有许多古朴而珍贵的论述,如“昼风久,夜风止”,白天刮了一天风,夜晚风势会减弱直至停止,因而这一夜就不宜发起火攻。他还发现“月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时,必然有大风,可以采取火攻。诸如此类关于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战争服务的观点,无可辩驳地说明孙武的宇宙观是唯物主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世界观方面,孙武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胜负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战争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指挥官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定能取得胜利。
二、认识论上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朴素辩证思想是《孙子兵法》最核心的部分,孙武的辩证思想涉及军事领域中的诸多矛盾,如众寡、强弱、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迂直、勇怯、治乱和胜负等一系列矛盾。分析事物矛盾强调“两点论”,是《孙子》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他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这是他认识和解决战争中各种矛盾的一把钥匙。他看到,无论攻守、强弱、劳逸、奇正、虚实、远近等战争中的对立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利害相联的,可以转化的。比如敌人的防御由于“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虚实》),不可能天衣无缝,总有弱点,总有疏漏。因此,如果避其实而击其虚,敌人的主动地位就转化为被动地位了。所以孙武肯定地说:“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这种触及矛盾转化的朴素思想,对于以弱敌强,以少敌多,以小敌大的国家和军队,无疑是一件锐利的思想武器,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战争是运动的,战争中的矛盾现象是发展变化的。孙武把这些变化比做“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势篇》)。他在(《势篇》)指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恃治而怠则生乱;恃勇而骄则生怯;恃强而懈则生弱”,也就是说,事物都可以向正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向反的方面转化,为此孙武告诫将帅要勿怠、勿骄、勿懈。同时因战争是一个充满概然性的领域,因此孙武观察问题的方法还体现了透过现象探索本质的思维方式。他在《行军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这里所说的“树动”、“草障”、“鸟起”、“兽骇”都是战场上出现的现象,而“来”、“疑”、“伏”、“覆”却是敌情存在的本质。这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同样反映了孙武的辩证思维。
在《作战篇》中,孙武阐明战争是把双刃剑,无论结果孰胜孰败,战争的过程都需耗费双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战争毕竟不是做买卖,没有双赢的。一方取胜,另一方就必须失败。所以,胜者可以用敌国的资源来弥补战争中本国所损耗的各种资源,并可以获得大量的政治利益,因此就会更加强大。而败者不仅损耗了大量的资源,还会丧失国家的领土,甚至主权等各种政治利益,因此,就会更加衰弱。所以,在战略上,孙子主张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究其实质,就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伐交”等一系列非军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全胜战略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用兵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一个国家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战争,必须“不打则已,打则必赢”,否则,国家将会面临着覆亡的厄运。正因为战争结果如此重要,所以,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讲大战略,也就是说不能依靠偶然的侥幸来决定彼此的命运。孙武有云:“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因此,就需要有深谙用兵之道,驭将之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高素质将帅来指挥战争。正如孙武所说,“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这正是孙武用兵的辩证思想。
三、“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一)富国强兵思想
孙武是一位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的军事家,他拥护封建制度,主张进一步实行封建制度的革命,以求富国强兵。他认为实行“富民少士”,可以富国强兵,实行这些经济方面制度的改革,就能在政治上取得人民普遍支持。
孙武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需要政治、天时、地利诸方面的条件。因此,他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条件,即“五事之计”。五事中居于第一位的“道”,就是“令民与上同意也”。这正是指政治条件。同时,他看重战争,反对轻率用兵,主张在战前充分考察和估计用兵的利害;“故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对战争采取“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态度。
孙武这种富国强兵思想和对战争的看法,是完全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实行兼并战争,称霸诸侯要求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春秋时期,功利主义的富国强兵思想开始流行。孙武正是后来战国时期兵家和法家的先驱,战国中期的军事家孙膑和法家吴起等人的思想则是孙武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二)“不可取于鬼神”与“知己知彼”的朴素唯物主义观
孙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首先表现在他反对相信鬼神的无神论思想,而主张从实际出发,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绝不能靠祈求和相信鬼神,也不能依靠占卜和星象。孙武一面要求在战争中“知己知彼”,根据客观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还强调要在了解客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认为全面掌握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不论这个对比的具体情况暂时是否对我有利,都可以主动创造对己有利对敌不利的形势,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孙武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要求充分做到这一点,以争取战争的主动权,控制战争的发展趋势。
毛泽东同志一再反对军事指挥中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蕴含的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可知论和辩证法作了科学的解释与发挥,使孙子这一朴素的军事原则成为举世公认的最重要的军事原则。孙子在论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想的过程中,指出“践墨随敌,以决战事”,“知兵者,动而不速,举而不穷”等等,从战争领域初步阐述了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毛泽东指出:“古代中国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根据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能看轻这句话。”毛泽东高度赞扬了孙武“知战结合”的可贵思想,联系战争实践,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战争认识过程,把这个命题经过深化,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认识论的重要原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孙武即主张战争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又主张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唯物主义观点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三)“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思想
孙武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当时表现得极为突出,他在研究战争经验的过程中,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首先,他要求指导战争必须统筹兼顾,反对片面的形而上学。他主张既要了解我方,也要了解敌方,这样才能全面看问题,才能指导战争,取得胜利。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即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规)五个方面,从敌我双方做详尽的了解和分析。
孙武还从一切事物的内部矛盾中,分析事物的性质和发展,争取矛盾的转化。对战争的态度既要看到用兵的益处,也要看到用兵的危害。从利与害的矛盾中考察,就可以从有利的方面提高信心,从危害的方面采取预防措施。正因为他认识到每一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他研究战争的发展规律时,就能从对立的范畴,如纷乱、主客、众寡、强弱、分合、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勇怯等角度出发,分析这些矛盾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条件,建立一整套战略战术的理论。
孙武军事辩证法思想中,谈矛盾转化的问题,最突出最有创造性的部分是关于战势的奇正相生,奇正转化的问题。孙武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穷,孰能穷之。”这就是说,战争的态势或奇或正,奇正相生,变化无穷,像无端的环一样,是很难完全掌握和穷尽的。这里所谓正,即指战争态势方面的一般的正规的形式;所谓奇,即指其多变的特殊的形式。“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之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就是说,要充分发挥战争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根据敌军态势的变化,随时变更战略战术,以出奇制胜。
四、朴素唯物论的战争观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在论述战争制胜的条件时,首先就阐明了政治与战争的关系。他把“道”放在“五事”之首,这足以证明他已经认识到新兴地主阶级要夺取战争的胜利,首要的问题就是革新政治,其目的在于“令民与上同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战争中使民众和士卒能“与之生,与之死”,“而不畏危也”。这就是说,只有使民众与君主的利益、意愿相一致,才能使军队和睦团结,使人民安居乐业,他们才能为君主而生,为君主而死,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未战而先胜”的有利地位。孙武首先明确提出把政治作为战争的首要条件,并深刻地阐明了政治与战争的辩证关系,这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还是第一人。他比19世纪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著名理论要早2000多年。这也是孙武对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贡献,也充分体现了《孙子兵法》朴素唯物论的战争观。
战争与政治是相辅相成的,从古至今,就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战争。战争也一刻离不开政治,战争实质上是为国家和阶级的政治目的服务的,政治的进步往往为战争的胜利造成有利条件。春秋时期,越灭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强大的吴国反而被弱小的越国所灭,追其根源,与越国国君勾践一面卑身事吴,一面反省思过,制订休养生息、抚慰人民的一系列政策,如“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密切相关。同时,勾践以复仇雪耻为号召,激发民众积极参与灭吴战争,这正顺应了越国人民要求摆脱处于吴国臣属地位的愿望,因而获得了越国人民的拥护,在政治上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这就是依靠政治凝聚力,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战争是无法取胜的。孙武还认识到,战争还会给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破坏,给人民增加沉重的负担,基于这种认识,孙武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1、“兵贵胜,不贵久”。战争需要“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其“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因此,为了尽量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就应当争取速战速决。
2、“因粮于敌”。孙武说,国家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队远距离的物资运输,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穷。所以,高明的将帅力求在敌国获得粮草。在敌国获取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在敌国获取一石草料,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3、“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为弥补战争时物资供应以及兵源的不足,可以将缴获的敌方战车和己方车辆杂在一起使用,给俘虏的敌军士卒予优待,让他们为我所用,以补充自己兵源不足。
以上三点,就可以看出2500年前,孙武对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有了相当的认识。越灭吴也是最好的例证,开始越国是吴国的附属国,勾践回国后,针对越国战败,人口减少,财务耗尽的情况,制订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国家元气。而吴王夫差为了称霸中原,国内因战争频繁,财力和人力跟不上,于是越国抓住有利时机,增强国内经济实力,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消灭了吴国,为我国军事史上,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通过长期的战争实践,《孙子兵法》发展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辩证法的弱点在于把转化看作无条件的,因而人们对事物的发展无所控制。同样“弱生于强”这个互相转化的命题,《孙子兵法》比老子更深刻、更正确的地方,在于它提出,在没有转化条件之前,弱还是弱,强仍为强,弱不能胜强。因此,在战争中要避免“以少合众,以弱击强”,不承认这一点,很可能会招致失败。
五、重视将帅主观能动性的“胜可为”思想
“胜可为”(《虚实篇》)是孙武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主观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表述,意思是说,胜利是可以争取的。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主观因素是重要方面,因为任何战争都要在人的主观指导下进行,主观因素如发挥不当,战争就难以避免失败的厄运,他提出的“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告诫指导战争的人们,主观因素一定要建立在客观基础上,保持理智和冷静,避免感情冲动。因为“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感情是不断变化的,但“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凭感情冲动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他把坚持唯物主义态度,防止凭主观感情指导战争提到“安国全军之道”的高度,要求“明君慎之,良将警之”。这样,孙武不仅反对以天命论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而且还反对以主观感情去决定战争的主观唯心主义。
“因”与“制”相统一的认识能动性,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思想。“兵因敌而制胜”,是孙武在《虚实篇》中提出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原则,对战争中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了很好的概括。然而,这种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前提,敌人的情况不同,制胜的方法就不能一样。“兵因敌而制胜”中的“因敌”,是对作战对象的考察,是行动的根据;“制胜”是战争的策略手段和最终目的。因此,这个原则阐释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道理,强调的是在战争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古人说“孙子尚智”,这“智”就表现为孙武对战争指导的高标准要求。例如,在打不打的问题上,他要求“先胜而后求战”(《形篇》),要懂得“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地形》)。这就要求将帅在认识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上正确的思维,排除各种错觉和假象,寻求事物的本质,才能科学地预见能不能打,能不能胜的问题。由于孙武重视发挥从实际出发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作战计划执行上,主张“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即在实践作战计划时,灵活地随着敌情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改,校正自己的军事行动,达到制敌而不为敌所制的目的。他认为,即使是国君,违背这一原则的决定也可以不予执行。“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孙武这样强调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是相当有气魄的。“践墨随敌”,“因敌而制胜”的原则,不仅有军事计划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而且有要依据变化着的敌情,不断修改计划,改变战法的思想,反映出孙武通过实际的军事活动,对知行之间的关系、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有着丰富的辩证因素。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内容超出战争这一种社会现象的范围,它的哲学思想牵涉到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思想这两大哲学范畴,在认识论、方法论上也具有一般的哲学意义。尽管他讲的是战争的规律,没有提高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仅仅从它提示的战争的一般规律可看出,运用辩证法思想和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战争,是在哲学世界观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虽涉及的范围比老子狭了一些,但其精度和正确的程度有所提高。
纵观《孙子兵法》,孙武对战争的指导思想,充分显示了兵学与唯物主义哲学的统一,正是由于有了唯物主义思想作基础,其军事思想才能大而俯仰宇宙之雄阔,小而详察青萍之毫末,使人领略到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力量。《孙子兵法》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今,《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领域永葆光华、驰名中外,而且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企业管理、体育竞技、医疗卫生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孙子兵法》以其深奥,古朴的哲学思想和所论述的军事问题及其反映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当时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我国古代哲学的奠基作之一,有着重要的哲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武经七书》注译[M]. 解放军出版社.
[2]《孙子兵法》通解与运用[M]. 新疆人民出版社.
[3]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1966.
[4]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 商务印书馆,197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1977.
[6]列宁军事文集[M]. 战士出版社,1981.
[7]吕氏春秋·荡兵[M].
[8]军事辩证法研究[M]. 军事科学院出版社.
[9]徐勇.先秦兵书通解[M].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0]沈晓明、江波.千年十大军事名著[M].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孙子兵法的感悟】推荐阅读:
名著《孙子兵法》的读后感07-03
《孙子兵法》8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07-04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10-06
孙子兵法大论文10-24
孙子兵法之读书笔记05-24
孙子兵法与商战作业06-22
孙子兵法有感800字10-14
孙子兵法与现代战争11-08
《孙子兵法》读后感11-29
读孙子兵法书心得体会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