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落花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商隐:落花(精选7篇)

李商隐:落花 篇1

落花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言律诗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 ①参差:高低不齐。

②斜晖:夕阳的光辉。

③归:春光过尽。

《落花生》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落花生的特点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谜语引入。

由谜语引入课文,作家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大家猜猜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指多名同学说)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呢?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画出重点词语,作好记号。

2、老师今天带来了花生,大家想不想尝尝,检查生字情况。(出示动画)

3、自由读课文,你知道了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些什么?

4、对作者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5、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们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6、分角色朗读(出示阅读要求),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7、引读齐答,对于花生的好处(出示课件)姐姐说: 哥哥说: 我说: 爸爸说:

8、其中谁的谈话对“我”的影响最大?

9、指名读爸爸的话,其他的同学勾画出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0、练习填空作比较。(出示课件)

11、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12、自己读一读讨论:爸爸在赞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学生结合爸爸的谈话内容谈,不炫耀,默默奉献的精神。

13、练习有感情朗读,指多名同学读爸爸的话。

14、爸爸仅仅在说花生吗?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15、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从哪儿看出来?

教师总结: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 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落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许地山说的话。

16、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为什么用落花生做笔名?)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8、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教师总结:文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19、那么,你长大以后,准备做象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为什么?(出示课件讨论)

落花生反思 篇3

《落花生》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散文。作者通过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由平凡事物花生谈到人生道理。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突出“议花生”这部分内容。本节课上完了,值得高兴的地方很多,由于本班学生素质不是很好,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多,所以平时上课时的气氛很沉,但由于本节课精心准备,感情铺垫好,所以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很高,所有的孩子在本节课上都发了言,气氛很好。

从本节课,我真正的体会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想学习”的内在情感因素,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应该是流淌着情感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这篇课文内容清晰易懂,语言精练又富有意蕴,还带有故事性质,学生读来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理解。于是,我让孩子们充分读文,采取他们喜欢的方式读,读到感触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研读“议花生”部分,让孩子们自主找出姐姐、哥哥、我对花生好处的理解的相关句子,然后找出描写花生“可贵之处”的句子。在理解中,孩子们都能深刻感受到花生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朴实好用的特质。引导其感悟对比的这种写法,并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进行说话联系。极个别孩子提出:苹果、石榴、桃子是不是只是外表美丽,而没有实际用处呢?我表扬这些孩子爱动脑筋,同时要孩子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这样,在智慧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思路被打开了,他们更加能够理解到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若能外表美丽,内心更是美丽的话,那对我们而言,是很好的一个境界。重点领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体会。抓住“体面”、“对别人有好处”,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通过结合生活中实际例子,交流有哪些事物是具有“落花生”一样的品格?如:邮递员、清洁工人、默默无闻的铅笔、橡皮擦„„同时一起交流: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学生们个个发言积极,表达他们学习这节课后的启发。最后,再次回顾全文,理清思路,找出详写和略写的部分,交流这样写的好处,进一步感悟详略得当,以此来突出中心。在小练笔的作业中,巩固这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品,说说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受到哪些启发?

整个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形式多样。充分融入了听、说、读、写,不断地深入写法,也通过小练笔来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这样不断地进行学习反馈与效果检查。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关键的句子,品读赏析,在加强理解的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们的阅读感悟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他们发言,进行交流评议,这样非常容易地摩擦出新的火花,新的理解。当然,回顾细节,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要及时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来感悟文本。在个别处,学生反馈交流之后,若能及时地朗读,效果会更好,也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背读课文。同时,交流探讨花生品格的人时,过程牵扯繁杂,可以再组织得简单连贯些。

《落花生》教案 篇4

落花生

一、板书题,导入新

1、板书题:

落花生

看了这个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前大家读文了没有?既然读了,现在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文有记忆,这篇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知道,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

2、指名说

板书

种花生

过收获节

3、文就这两大部分组成,你们说这篇文长不长?

不长,但是这篇很精彩,知道是谁写的吗?

4、介绍作者背景

明确学习任务

(小中见大

平中见奇

重点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领会“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写作方法、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己的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文

(一)1、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文。怎样知道哪一部分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

板书:看详略

2、现在你们看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

3、对。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学生默读。、指名读

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我们就重点学。

(二)1、现在请你们自己读文,一边读一边想,既然是过节,它有几个节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学生默读文

3、好,现在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的第一个节目,干什么?板书;吃花生

4、一边吃一边干什么?板书:谈花生、现在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个自然段,第二部分“收获节”用了十四个自然段。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谈花生”是重点,那么“吃花生”用哪种方法学?

6、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7、指名说

好几样

吩咐

很难得(重视)

8、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下面该干什么了?(谈花生)找个同学把下面的文读一遍,他一边读,大家一边看看有几个人在谈话?(五个)四个人开口说话,这四个是各说各的呢?还是分成了几个方面?谁和谁是一方面?几方面在谈话?仔细看一看。

9、指名说

板书:我们谈

父亲谈

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用“看详略”的方法还好使吗?老师告诉你们第二种方法—“看内容”。看父亲说的话重要,还是我们说的话重要?谁的话重要,谁就是重点。

10、下面找几个同学分角色读这部分,只读他们说话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把谈话的气氛读出来。

11、谈话完了,哥哥说了几句话?读出来,这句话重要不重要?姐姐这句话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读一遍,这句重要不重要?但这句是听了父亲的话后的一个“觉悟”,所以还得看父亲的话。父亲说的话重要不重要?那你们说“我们谈”是重点?“父亲谈”是重点?

12、从什么上面看出来的?这就叫看内容确定重点

“我们”谈的那几句话除去我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以外,其余几句用不用仔细去研究?那我们把脑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过“看内容”我们找出来了,“父亲谈”是重点。找到这儿,我们就快接近中心了。你们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13、五次.

父亲这五次谈话都很重要吗?用“看内容” 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并依次分析(1、2、不重要,3、4重要)。

14、重点分析3、4

赞花生

学花生

(1)你们把“赞花生”。这段仔细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考虑,父亲是从哪几点上称赞花生的。再读一遍,通过读这段话,你们说花生这东西有没有用?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那么花生有什么好处?父亲说的是有一点最重要,这一点是什么?对,不像什么一样啊?父亲是不是在批评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啊?那为什么要这么说?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点?(不炫耀自己的好处)

(2)我们再看“学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谈话读一遍。这次谈话有六个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来,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谁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那么父亲是让你给我们学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这个意思吗?紧接着父亲又是怎么说的?那父亲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亲说“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这样的人,他是不是叫我们学花生?

(3)好,一个第三次,一个第四次谈话,你们看这两次那一次更详一些?推出第三种方法

“看目的”。在这里看两个目的。第一,看父亲谈话的目的,第二看整篇的写作目的。现在问你们,父亲谈话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赞一番呢?还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花生?我们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个是重点。父亲谈话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花生,作者写这篇的写作目的还是叫我们学花生。因此“学花生”是这两段话的重点。父亲这番苦心,“我们”理解了没有?

(4)光说理解了不行,得从文里找根据。看你们能找出几点根据?(三点)这三点里,哪一点表现得最明确?印在心上是什么样子的?父亲的谈话是什么内容?再读一遍。

这句话深深地表明他理解了,学花生要学什么?板书;做有用的人

()小结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做有用的人”正是这篇的中心。作者写这篇,他不是在向我们介绍花生这种植物,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是借助花生说的,这叫“借物喻理”。

种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过收获节△

我们谈

谈花生

赞花生

父亲谈△

学花生△借物

做有用的人

(道理)

落花经典诗歌 篇5

《落花》

没有太多的感概

这是轮回

更是宿命

我用最后的残年

把我落下的花瓣

串成一条项链

放在我的坟冢

警示后人:花无百日红

《噪音》

乌鸦的啼叫

让万物瞬间萧然

一种比死亡更可怕的失望

笼罩了天空

秋天换下的枯衣

踩响了隐埋的地雷

一场烽火硝烟

点燃冬天的`血液

这个季节不会抖峭

雪花仙子失踪了

《死亡,或者重生》

葬花,埋掉一段情感

葬花吟,却流传至今

死去的,或是重生的

在于赋予生命

或重燃星火

我是一粒种子

必须重植土壤

才能获得新生

正如我亲手埋葬自己

枯竭的生命

只为化作春泥

重新绽放

《落花生》教案 篇6

1、板书课题: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花生,明白不明白?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此刻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明白,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

2、指名说板书:种花生

3、课文就这两大部分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知道是谁写的吗?

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

(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重点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透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

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文章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己的文章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

(一)

1、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怎样明白文章哪一部分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2、此刻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

3、对。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学生默读。

5、指名读。

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状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资料,我们就重点学。

(二)

1、此刻请你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既然是过节,它有几个节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

3、好,此刻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的第一个节目,干什么?板书;吃花生

4、一边吃一边干什么?板书:谈花生

5、此刻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个自然段,第二部分“收获节”用了十四个自然段。那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谈花生”是重点,那么“吃花生”用哪种方法学?

6、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7、指名说好几样吩咐很难得(重视)

8、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下面该干什么了?(谈花生)找个同学把下面的课文读一遍,他一边读,大家一边看看有几个人在谈话?(五个)四个人开口说话,这四个是各说各的呢?还是分成了几个方面?谁和谁是一方面?几方面在谈话?仔细看一看。

9、指名说板书:我们谈

父亲谈这两方面资料谁是重点呢?用“看详略”的方法还好使吗?(穿插)老师告诉你们第二种方法―“看资料”。看父亲说的话重要,还是我们说的话重要?谁的话重要,谁就是重点。

10、下面找几个同学分主角读这部分,只读他们说话的资料,看看能不能把谈话的气氛读出来。

11、谈话完了,哥哥说了几句话?读出来,这句话重要不重要?姐姐这句话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读一遍,这句重要不重要?但这句是听了父亲的话后的一个“觉悟”,所以还得看父亲的话。父亲说的话重要不重要?那你们说“我们谈”是重点?“父亲谈”是重点?

12、从什么上面看出来的?这就叫看资料确定重点

“我们”谈的那几句话除去我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以外,其余几句用不用仔细去研究?那我们把脑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透过“看资料”我们找出来了,“父亲谈”是重点。找到这儿,我们就快接近中心了。你们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13、五次、父亲这五次谈话都很重要吗?用“看资料”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点分析3、4赞花生,学花生

(1)你们把“赞花生”。这段仔细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思考,父亲是从哪几点上称赞花生的。再读一遍,透过读这段话,你们说花生这东西有没有用?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那么花生有什么好处?父亲说的是有一点最重要,这一点是什么?对,不像什么一样啊?父亲是不是在批评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啊?那为什么要这么说?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点?(不炫耀自己的好处)

(2)我们再看“学花生”,一齐把第四次谈话读一遍。这次谈话有六个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来,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谁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那么父亲是让你给我们学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这个意思吗?紧之后父亲又是怎样说的?那父亲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亲说“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这样的人,他是不是叫我们学花生?

(3)好,一个第三次,一个第四次谈话,你们看这两次那一次更详一些?推出第三种方法“看目的”。在那里看两个目的。第一,看父亲谈话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此刻问你们,父亲谈话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赞一番呢?还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花生?我们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个是重点。父亲谈话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花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还是叫我们学花生。因此“学花生”是这两段话的重点。父亲这番苦心,“我们”理解了没有?

(4)光说理解了不行,得从课文里找根据。看你们能找出几点根据?(三点)这三点里,哪一点表现得最明确?印在心上是什么样貌的?父亲的谈话是什么资料?再读一遍。这句话深深地证明他理解了,学花生要学什么?板书;做有用的人

(5)小结。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做有用的人”正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写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们介绍花生这种植物,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是借助花生说的,这叫“借物喻理”。

板书:

种花生

落花生—吃花生

过收获节 我们谈

谈花生 赞花生

父亲谈

学花生

《落花生》教案 篇7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一段话,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深刻含义。

3、初步学习“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写作及其所喻的道理。

2、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花生生长示意图;石榴、苹果图片;生字卡片。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课题,简介作者。

1、师板书课题《落花生》。

2、师:“落花生”就是大家熟悉的花生,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

(出示花生开花结果的示意图,加以说明:花生是一年一生草本植物,花黄色,花受粉后垂落到地上才生出花生,所以也叫“落花生”。)

3、师: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什么口味的?(让生畅谈。)

4、简介作者许地山。作者也喜欢吃花生,而且在自家的空地上种花生。居然收获了,他们一家人高兴地聚在一起过收获节。同学们愿不愿意和作者一起来分享他的喜悦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落花生》。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出示小黑板,指名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开辟:本课指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类的东西盖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欢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榨油: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

实用:本课指有实际使用价值。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三、分角色朗读,理清文章的脉络。

1、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思考课后第一题,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再默读课文,用“//”标出各内容的起止部分。再说说其中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先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到最后),写我们和父亲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的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4、小组讨论后汇报,在4个方面的内容上,“种、收、尝”写得很简略,而“议花生”写得具体。因为作者写作的重点放在“议”上,想从“议花生”中引出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尝”写得很简略。

5、师小结:全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用“居然”造句。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读一读3—11自然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再次分角色朗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师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小黑板出示父亲说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1)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2)抓重点词展开对比理解(师相机板书)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明确花生的可贵之处:有用却默默无闻。

(4)生谈自己的看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4、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联系生活,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五、指导课后练笔。

1、明确练笔要求。

2、师生共同开拓思路。

(1)扫帚:它拥有默默无言,宁可自己一身脏,换来环境干净清洁的特点,表现不为名利的精神。

(2)蚕:它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特点,写它的献身精神。

(3)粉笔:它拥有一再掏出心来工作的特点,写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选择以上或其他生活中的事物写一个小练笔(模仿本文,写清该物寓含的道理)

七、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3、注意观察生活中像花生这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落 收花生:居然收获了

花 尝花生: 做成好几样食品

生 好处:味美、榨油、便宜

议花生

上一篇:送培到校活动总结下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