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2025-0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通用8篇)

上海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篇1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填空

1、恒星、星云

2、矮行星、彗星(流行群)

3、木星、水星;水星、海王星;金星、火星,金星

二、选择

1、A

2、D

3、B

4、A

5、?

6、C

7、C、D

8、B、C

三、连线

四、读图分析

1、(1)A、C、B、D(2)D、B、C、A

2、略

3、(1)日冕、色球、光球(2)、太阳黑子→光球 太阳风→日冕 耀斑→色球(3)光球→六千多K 色球→四五千至几万K 日冕→几百万K(4)A、C

五、简答

1、恒星能自己发光;星云与恒星比,具有质量大、体积小和密度小的特点。

2、行星由固体物质组成;彗星由冰物质组成,质量很小。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选择

1、C

2、D

3、A、C、D

4、A、B

二、读图分析

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A、C

3、大

三、判断

(每句话都有不当之处:轰鸣、凛冽的寒风、沉重的、艰难跋涉、一点星光也没有、电闪雷鸣、照亮、飞扬的等)

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一、填空 1、1957;1981

2、地月、太阳、银河

3、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二、选择

1、D

2、A

3、C

4、A、B、C

三、读图分析

C、B、E、D、A

专题4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

1、赤道,两极

2、西十二,东十二

3、减一天4、1,快;7,慢

5、黄赤交角,23°26′ 6、23°26′,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7、春分,秋分 , 0°8、23°26′S,0°

9、最长、最短,昼,极昼;极夜

10、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更替

二、选择

1、B

2、D

3、C

4、A

5、B

6、D

7、D

8、B

9、A

10、C

11、C

三、读图分析 1(1)__南__、__北__。

(2)A.__30°S__,__45°E__;B.__30°N__,__135°W__。

(3)__东南__,__正西__。

(4)__0点__,__21点__。

2、(1)__D__,__B__。

(2)__东__、__90__、__东6__。

(3)__8__,__C__。

3、(1)23°26′S;66°34′N

(2)蛾眉月

(3)C

4、(1)__拉萨__,__哈尔滨__,__1小时25分__。

(2)__哈尔滨__,__拉萨__。

5、(1)__北__。(2)__赤道__,__北半球各地昼夜等长__。

(3)__秋分__,__春季__。

6、(1)<逆时针方向>。(2)A。(3)B。(4)D、B、C、A。(5)B、D、D、A。(6)C。

7、(1)12月22日。(2)昼夜平分。(3)正东。(4)23°26′N。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专题5板块运动

一、填空

1、大陆漂移、海底扩张

2、稳定、地壳运动的活跃

3、烈度、震级

4、环太平洋、红海沿岸和东非、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洋底

二、选择

1、B

2、D

3、C

4、C

5、B、C、D

6、A、B

7、B、C

三、连线

大西洋→板块张裂

喜马拉雅山→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

太平洋西部岛弧→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碰撞

四、读图分析

1、(1)略(2)太平洋、南极洲(3)A、A、B

2、(1)略(2)C、D、A、B、D

五、简答

地球上大部分的地震和火山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板块交界处因发生张裂或碰撞,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

交界处是地壳的薄弱地带,地球内部的岩浆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专题6岩石与矿物

一、填空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石英、黑云母、长石

3、化石

4、花岗岩、石英砂岩、变质岩

二、读图分析选择

1、D

2、C

3、D

4、B

5、A

6、A

7、A

8、A、B、E

9、A、F

10、A、B

三、连线

花岗岩→侵入岩 玄武岩→喷出岩 砂岩→碎屑类沉积岩

石灰岩→化学类沉积岩 大理岩→变质岩

四、读图分析

1、岩浆

C A B

变质 B C 沉积

2、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岩石圈

矿产

3、(1)氧、硅(2)铝 C(3)C

五、简答

1、岩石圈中的物质是不断循环。

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在地下冷凝结晶的称为侵入岩,喷出地表的为喷出岩。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深处的岩石亦会出路地表。

出路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以及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原有岩石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高温高压下形成变质岩。

地壳运动还会使岩石俯冲插入地幔重新熔化为岩浆。

2、沉积岩沉积的过程是自下而上层层叠置,能看到明显的层理构造,岩层中常保存有沉积时期的动植物化石,指示古代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说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专题7地貌

一、填空

1、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

2、侵蚀、堆积

3、高寒、缺氧、冻土

4、山峰;盆地、洼地

5、严重、25、种植业

6、重庆、济南、武汉、拉萨、哈尔滨

二、选择

1、A

2、B

3、B

4、A

5、A、D

6、A、C

7、B、C、D

8、A、D

9、B、C

10、A、C、D

11、B、D

12、C、D

三、读图分析

1、(1)①③②④⑤⑥ abc。①②③④ ⑤⑥

(2)D、B(3)B 沉积 A 侵蚀

2、(1)长江 所处经纬度及河口形状(2)A 位于河流的凹岸水流冲刷强,吃水深。(3)左 长江口段,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江水不断侵蚀南岸,导致长江口南侧河道宽阔,水道也相应的不断南移。岛屿北侧河道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沉积,最终与北岸相连。

(4)主要是由于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在下游沉积所致。

3、(1)山地 500 200(2)山峰、鞍部、陡崖、山脊、山谷(3)陡、缓(4)1300、1100、2000(5)西北、东南

(6)林、东 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可适当开垦。

(7)略 注意比例尺,确定MN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及间距,连接成圆滑的曲线。

四、连线

五、简答

1、黄土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因此,易采取修建水平梯田、蓄水灌溉以及植树种草等措施。

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溶洞和地下河漏水,地表水严重缺乏,因兴修水利,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2、从三条岸线时间间隔判断,上海陆地形成速度不断加快。说明由于中上游人口的不断增多,人类活动的加剧,植被破坏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沉积速度加快。

3、减少抽取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回灌等措施,控制地面沉降。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8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连线

二、选择

1、B

2、B

3、B

4、B

三、读图分析

1.(1)A、C,A(2)B,D。

(3)该层中的臭氧吸收了较多的太阳紫外线辐射。

(4)A,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m),近地面的大气层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 下热上冷,垂直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集中了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杂质。

2.(1)臭氧、水汽、尘埃

(2)D、C、B

(3)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

(4)晴朗的夜间水汽和云量稀少,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热量损失较多,常出现霜冻。

(5)两地多阴雨天气,大气透明度小,日照时间短,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而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大,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

专题9 行星风系

一、选择

1、A

2、C

3、C

4、D

5、B

二、读图分析

1.(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地球自转偏向力。

(2)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3)东北风,西南风

2.(1)赤道低气压带,西风带(2)√ √ √ × √ ×

3.A 多;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B 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C 较多;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来自极地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辐合上升,降水较多

4.(1)经过的大陆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2)受副高和来自内陆的信风交替控制;西岸又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强

5.(1)① ② ④ ⑤ ④ ⑤

(2)以赤道为“轴”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

主要原因:非洲大陆大部位于热带,且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

(3)热带雨林气候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

(4)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西风带 温和湿润

专题10季风

一、选择

1、B

2、A

3、D

4、A

5、C

6、D

7、D

二、读图分析

1、(1)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而形成的

(2)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洪涝

(3)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

2、(1)夏 海洋 陆地 海洋 同纬度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2)印度低压 撒哈拉

3、(1)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A

(3)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好

(4)气温已从盛夏的酷暑中回落,降水少。

4、(1)、A—沈阳;B—济南;C—武汉;D—广州;E—兰州;F-乌鲁木齐

(2)、F(A也差不多)40℃ 寒冷干燥。

(3)、20℃;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4)、递减 夏季暖湿气流由东南季风吹向陆地,降水量沿海多于陆地,南方多于北方。

(5)、递减 越往内陆,受海洋影响越小

5、(1)C;B。

(2)夏季水热条件配合好(雨热同季)。

(3)春季:春旱,多风沙(沙尘暴)。

夏季:多旱涝灾害。

(4)有利:雨热同期,夏季普遍高温。

不利:季风进退造成旱涝灾害多;冬季风影响范围大,降水不足。

专题11台风、寒潮、梅雨

一、选择

1、A

2、B

3、B

二、读图表分析

1、(1)乙 气压梯度力大

(2)A 气旋 台风 狂风、暴雨、巨浪、狂潮 加固堤防、船只进港避风、疏散居民

2、冷锋 过境时出现大风、降雪天气,过境后受冷空气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3、(1)高 晴朗

(2)低 阴雨

(3)冷 暖 B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好。

(4)暖 阴雨 升高 降低 连续性降水

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选择

1、B

2、A

3、C

4、A

5、A

6、BCDEFGH

二、读图分析

1、(1)A-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原状

B-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C-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

(2)0.3 0.13 0.2

(3)使用后零排放,无污染,可再生。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2、(1)B C F

(2)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

(3)土壤酸化 腐蚀建筑物和暴露在外的文物古迹。

(4)森林枯死 淡水生物死亡

3、增加绿地面积 开挖人工湖 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等

4、(1)全球变暖 酸雨 臭氧洞

(2)大量使用煤、石油 大量破坏植被

途径:改变能源结构,利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造林。

加强国际合作。

第四篇 水环境

专题13水循环

一、读图分析

1、(1)①水汽输送; ②降水; ③蒸发; ④地表径流; ⑤地下径流; ⑥植物蒸腾。

(2)①地表径流;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三峡工程、小浪底(修建水库),“三北”防护林(植树造林),引水灌溉等。

②作参考:如影响水汽输送,通过干扰台风形成源地的海面状况或运行路线;降水、地下径流、蒸发等

(3)跨海面和陆地,范围较广,下垫面较为复杂 ③①②④⑤

以陆地为主,主要位于内陆地区 ③⑥②

以海面为主,主要位于大洋中部地区 ③②

2、(1)冰川融水 夏 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

气温低,河流封冻或无冰川融水补给而干涸。气温。

(2)一。雨水。夏季。夏季为雨季,降雨量大。降雨量。

(3)雨水 积雪融水。夏。春。春汛因积雪融水补给而出现,夏汛因降雨集中而出现。

(4)西北。东南。东北。B河流流域雨季开始早于C河流流域。

(5)均匀——③、⑤。季节变化明显——①、②、④、⑥、⑦。

气候 降水量。

三、简答

意义见书本P123页最后一段。

举例:夏季风把大量的水汽从太平洋、印度洋输送到陆地,给我国东部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河口地貌,崇明岛因此而成;

河流把陆地上大量的营养元素带入海洋,为海洋生物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专题14 珍贵的淡水资源

一、填空

1.费用昂贵。

2.冰川

3.深;地面下沉。

4.地表;人烟稀少,开发困难。

5.时间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缺乏科学规划(上游用水量过度);污染。

二、读图、读表分析

1.(1)干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或内陆信风影响而降水少。中东(或西亚、北非)。

(2)④;热带雨林。国土面积小,径流总量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

(3)季风 长江口 水质;(D、E、F)

2.(1)A.__加拿大__;B.__印度__;C.__巴西__;D.__美国__。

(2)巴西。降水量少于该国。

(3)A(加拿大)。径流总量大,人口少。

(4)人口比D国多。

(5)六。1/4强。总量较大,人均量小。B印度

3、(1)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加两个空格)。人均量少和污染严重; 稀少; 丰富; 不高; 大。

(2)黄河; 淮河; 海河。总量不大,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广大,水污染较为严重。

(3)短缺; 水质变差。

三、分析资料

1.(自主完成)

2.修造水库、植树造林、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等。

3.(自主回答)

四、辨析(自主回答)<参考答案:较为合理的是——①、④、⑨、⑩>

五、上网查询(自主完成)专题15海洋

一、填空

1.暖; 寒; 风海; 密度; 补偿。

2.副热带海区; 顺; 逆。

3、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4、北太平洋暖流

5、秘鲁寒流

二、选择

1、A

2、B

3、C

4、ABC

5、CD

6、BCD

三、读图分析

1.(1)寒。暖。(判断依据一:例如甲图,水温的分布是从南向北递减的,所以在南半球,洋流的流向是从南往北,即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所以为寒流;同样乙图为在北半球的暖流。依据二:洋流流经海域水温与两侧同纬度海水比较,较高则为暖流。)

(2)甲图上由到下依次是:20°S、25°S、30°S; 乙图由上到下依次是:30°N、25°N、20°N。

(3)东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

2、(1)a.北赤道暖流; b.日本暖流; c.北太平洋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北 副热带。顺。

(2)风海。北海道。秘鲁。

3、(1)①大洋盆地 ②大陆架 ③海底热液矿床

④锰结核 ⑤石油天然气 ⑥滨海砂矿

(2)(略)

(3)海洋的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空间资源、水资源、动力资源等。

4、略

四、简答

正常年份,强大的秘鲁寒流北上使太平洋东部的赤道附近洋面水温较低,以致东岸降水较少。

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海水水温上升,对流运动变强,降水丰沛,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东南信风的减弱导致南赤道暖流亦减弱,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灾害。

五、上网查询(自主完成)专题16 人口增长

一、填空

1、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2、高高低规模较小,增长缓慢

高急剧下降上升增长加快

快速下降缓慢下降规模较大

低低

3、增长稳定缩减

4、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积极的控制人口增长

5、正常

6、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二、选择题

1、C

2、C

3、AC

4、ABC

5、CD

6、ABD

三、读图分析

1、(1)略

(2)50 下降高

(3)50 60 很低

(4)出生死亡上升

(5)低低低计划生育

2、乙甲

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较快较慢

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

控制人口增长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

乌干达瑞典

3、(1)男大于女

(2)35——40

(3)33.6 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4)14.4% 严重老龄化

(5)11.1 1.02

四、简答

1、引进人才、老有所学、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旅游(开发银发市场)购物中心(开发适宜的物品)社区服务(义工国家出资请人照顾劳模)

2、最浅:多发达国家,负增长最深: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从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生育观念等方面分析

3、婚姻失衡(对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冲击、传统婚姻家庭受到威胁)、社会治安问题等的影响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一、填空

1、平原沿海城市

2、人口密度

3、劳务迁移智力迁移

4、战争自然灾害

5、发展中发达欠发达发达

6、农民进城务工劳务输出

二、选择

1、D

2、C

3、B

4、AD

5、AB

6、BCD

7、ACD

三、读图分析

(1)温带、亚热带沿海平原悠久好、水稻区日、韩、朝

热带沿海平原悠久好、水稻区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温带沿海平原早商业活动英、法、德

温带沿海平原较短最发达工业和金融贸易区美、加

(2)俄

加拿大 ≤1 纬度高,寒冷地带

亚马孙 ≤1 湿热地区;热带雨林

撒哈拉 ≤1 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青藏 1——10 寒冷;地势高

(3)高原山地气候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山下为热带雨林地区,湿热环境,自然条件恶劣不宜居住

2、(1)大陆东部第2、3;季风;外流;东中

(2)四川 400 开发早、长期繁衍、自然条件好、农业发达云贵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塔里木大于内部为沙漠盆地边缘为绿洲

(3)沪经济发达、严重老龄化等,对劳动力需求较大河南省开发早、长期繁衍、自然条件好 D 地形地势经济发展水平

(4)胡焕庸黑河腾冲 95 42.9

3、(1)亚洲 292.8 非洲 515.0 北美洲 285.4 大洋洲 416.7

(2)非洲 78.02% 发展中

(3)维持高出生率而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口老龄化以及生育观念等问题鼓励生育推迟退休

4、(1)C A B

(2)市中心区郊区市中心城市结构调整上海旧城改造市区人口过密住房条件差交通拥挤绿化面积少……

四、简答题

1、从影响人口容量的四个方面分析,尤其是自然资源与环境

2、人口容量具有时间性动态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容量具地区性不同地区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同

专题18 人口素质

一、读图分析

(1)37 乡村低

(2)93 5 78 高于(3)从经济水平、人才、教育投入等方面分析、解释原因

二、简答题

1、从大城市与贫困地区儿童死亡率的比较、城镇与乡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等得比较入手分析;从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的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2、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人口素质包括人口总体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特征等讨论

3、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基于上海的实际情况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讨论造成的影响,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一、填空题

1、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2、高于越高越高

3、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

二、选择题

1、B

2、B

3、B

4、BCD

5、C

6、AB

7、AD

三、读图分析

1、(1)商业居住工业农业

(2)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递减土地价格是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影响低价的最主要因素是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是否便捷有关

(3)D 距市中心越近,商业用地产生的效益越大 A 农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最低,只能分布在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不适合布局的城市最外围

2、(1)扩大扩大中央商务区

(2)中心城区区域中心多

(3)C

3、(1)大于 A处于城市建成区大于 B位于道路两侧而C则远离道路大于 A处于城市建成区且位于道路两侧

(2)CBADO(3)略

(4)高于高于越高

4、(1)C 市中心区

D近市区,介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

A近铁路线,水源下游,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E 郊外,公路经过

B 自然旅游景观

(2)HGF 十字路口改善交通条件

四、简答题

鞍山:多个面积巨大的工业区、工业用地面积大;保定: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

十堰:城市向山谷绵延扩展;宜昌:沿江沿铁路线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一、填空

1、高多

2、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二、选择题

1、A

2、C

3、AD

4、AC

5、AD

6、AB

三、读图分析

1、(1)DFEACB(2)C B A C

(3)北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沿海

(4)南亚城市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城市

2、(1)略

(2)上海杭州南京沪杭沪宁

(3)农业基础好(鱼米之乡);上海中心地位快速发展;市场广阔;发达的交通网络(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

(4)指导学生上网找问题(例如:城镇与工业布局零乱,土地利用率不高、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较大、核心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层次仍然不够突出,影响辐射能力的增强、部分局部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障碍还很多),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四、简答题

1、不正确,分析要有依据,以下提供一些资料:

现在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主要标志概括起来就是: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第三产业高度发展;主要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综观起来,区位优势、国际性的港口贸易、金融保险业、跨国公司集团化的一体化以及重大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产业的国际化服务,都是构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要素。根据这个标准,当今世界能称得上“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屈指可数。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只有14个,除了美国拥有的纽约、芝加哥、体斯敦、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等6座城市外,就连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也各自仅有一个,分别为: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莫斯科。

交通和通讯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两个主要标志。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发达,地理条件的优劣已不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化交通技术的发展,缩短了城市的空间距离,使城市间的全球联系成为可能,电子计算机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应用,更使城市间的国际联系经常化,并拓宽了城市的合作领域。

另外,高度开放的城市经济政策是国际化的基本前提。国际化大都市应是以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文化、教育设施和相应的人才优势开展国际性科技文化交流的中心。

国际化大都市有两个主要特点,即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的现代化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为主要标志。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1970年全球最大的460家企业中美国占了260家,其中前200家中占123家,前100家中占了64家。这些高度集约的大企业,又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使之成为世界经济市场体系中的控制点,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因此而诞生,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一般都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比重可达产业总量的60-80%。

综观世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过程,无不以城市职能国际化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建立跨国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掌握巨额的国际银行业务量,从而控制和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由于各国放宽金融限制,发展电讯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大大加速,世界范围的投资总额由1974年的8920亿美元增长到1986年的52000亿美元(不变价格),其中80%集中在纽约、伦敦和东京三大国际化都市。尽 管各个国家的金融和财政体制有所不同,但金融中心的集中是目前世界范围的普遍动向;日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东京则是日本首要的金融中心。伦敦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点,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银行网络。美国是接受外国资本最多的国家,所以也是外国银行进入国内最多的国家。1985年,在美国的国际银行机构已达160家,总资产2610亿美元,其中100家设在纽约,总资产2010亿美元。

无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争相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国际化大城市”,是不切实际的。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有的城市已经看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例如,首都北京已在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把“建设成世界第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预期目标的定位在2040-2050年;上海正在进行“把上海建设成太平洋西岸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系列研究工程,不少专家把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期限初步定在30年之后。

专题21 城市化

一、填空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1.7%

2、农村城市农村城市

3、中国

4、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二、选择题

1、C

2、B

3、C

4、BD5、6、AC

7、BD

8、BC

三、读图分析

1、(1)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2)10% 14% 18%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化推动

(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1)2 6 无 1 3 2 7 1 6 4 无 1

(2)亚欧欧北美工业革命城市

(3)发展中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城市问题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3、(1)郊区化向城市郊区迁移扩大郊区

(2)逆城市化向周围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加

(3)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集中,导致环境恶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向郊区迁移;随着城市信心取得改造,原来的居住用地被商业、公用设施用地置换,主要的新建住宅都位于城市边缘的城郊地区逆城市化大城市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摆脱城市的喧嚣,青睐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闲适的乡村地区;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大大改善了乡村居住的物质条件,提高生活的方便性;私人汽车的高度普及和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使得四人驾车每天往返于城乡之间成为可能。

4、(1)居住高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

(2)发达发展中

(3)未违背

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导致环境恶化等原因,大城市的居民希望摆脱城市的喧嚣,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闲适的乡村地区的地价因为有需求价格上涨,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大大改善了乡村居住的物质条件,提高生活的方便性也是乡村吸引力大大增加。

四、简答

基于自己观点,分析要有依据,五、上网查询

专题22 农业区位于农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1)A(2)C(3)C

6、B

二、读图分析

1、(1)花卉接近消费市场,花卉生产附加值高,易腐烂不易储藏(2)乳牛;接近消费市场不易储藏

(3)水稻;粮食作物土地利用率低。易储藏生产季节性强

(4)茶树;宜生长在丘陵山坡上不易积水有利生长

2、(1)小麦玉米此处交通相对闭塞,与外界沟通较少

(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果树、蔬菜的种植面积增加城市的需求扩大交通的改善

3、(1)水田农业劳动较低小

(2)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亚热热炎热多雨

4、(1)旱作农业非拉丁美

(2)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玉米、小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C D D

(4)牧场畜牧业自然实行围栏放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美国新西兰阿根廷

三、简答

举例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专题23 工业区位与工业区

一、选择题

1、CD

2、AB

3、AD

4、BC

5、BD

6、AB

7、BC

8、D

9、BC

10、ABD

二、读图分析

1、(1)A 有污染 需水量大 排水量大 宜布置在河流下游的郊外

(2)C 接近消费市场

(3)B 接近消费市场 工艺品不宜长途运输 宜布置在郊区

2、(1)污染少 水质较好

(2)宝山 澳大利亚 巴西 印度 市场 交通

(3)西南; 有污染 与盛行季风垂直的远郊

(4)科学技术 市场条件 交通条件

3、(1)东部 北部 人口多 消费市场大 附近有煤铁资源 五大湖廉价水运条件

(2)南 西

(3)环境优越 科技基础好 交通方便

三、简答

从资源、市场、劳动力条件、土地价格、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原因

专题24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一、填空

1、农业 建筑业 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产业

2、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有别于其它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已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下降 减少 上升 增加

4、明显下降 上升 上升

5、普遍较低 普遍较高 普遍较高 普遍较低

6、旅游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 旅游业 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科技服务

7、自然景观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8、地处中国东南端毗邻内地城市,同时也位于迅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的中心地带,位置优越;港口条件好;香港的本地服务业的经营范围包罗万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货币自由兑换、信息自由流通等 郑州: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武汉:长江与京广线交会

二、选择题

1、ABCD

2、BCG

3、BC

三、读图分析

1、(1)A

(2)漕溪北路 专业 天钥桥路 专业 综合(3)便利 多且人均收入高 商业空间 经济发达

2、(1)A(2)B C

3、(1)香港 鹿特丹 神户 新加坡 纽约 新奥尔良 伦敦

(2)上海 海陆联运 港口腹地

(3)集装箱

四、简答

1、经济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之后,原来的较低层次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原来后发展地区,引起后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2、不对,使具体情况而定,可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来说明

3、“西游记宫”、“封神演义宫”等一些怪模怪样的“人间仙境”、“幽灵世界”,这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珍贵的耕地,而且败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很差——仅供参考

专题25 文化与环境

一、填表

1.5.6.9.10.12 服饰 饮食 建筑

4.8.16.17 法律

2.3.7.11.13.15 宗教

二、选择

1、A

2、C

3、AC

4、CD

三、简答

蒙古包、各民族服装、寺庙„„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

一、连线题

中华民族 勤劳刻苦

德意志民族 严禁善思

法兰西民族 热情浪漫

二、选择题

1、ABCD

2、BC

三、读图填空

1、C ABD

2、(1)西欧伊斯兰东南亚

(2)1、3、6、12、15、20 英国、法国、澳大利亚16、22 俄罗斯、波兰 2、7、14 中国、日本、朝鲜5、9 印度、巴基斯坦 8、10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4、7、18 泰国、新加坡肯尼亚、坦桑尼亚19、21 墨西哥、巴西 瑙鲁、图瓦卢、基里巴斯

3、略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一、填空

1、云贵高原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2、热量水分

3、地形

二、连线题

胡同 京剧、京韵大鼓

四合院 —京派文化— 大气、醇和

炸酱面 “倍儿棒”、“盖了帽”

弄堂 越剧、沪剧

石库门 —海派文化— 开放、雅致

阳春面 “呱呱叫”、“顶脱嘞”

三、读图分析

(1)人口

(2)内蒙古草原 B

(3)黄土高原窑洞

(4)四川文化潮湿麻、辣

(5)DF

四、简答

饮食 服饰 民居 文学艺术 生活习俗

东北黑土文化

华北平原文化

江南水乡文化

华南妈祖文化

五、上网查询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

一、填空

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2、遥感对象、传感器、信息传播媒介信息处理与分析

3、地理空间

4、各种地图、地形

5、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二、选择题

1、B

2、A

3、ACDE

4、AD

5、ABCD

三、读图分析

黑 兰绿 兰绿

红 绿 红

绿 白 白(浅)

四、读图填空

1、左上:地物反射、辐射光谱下:图像输出

2、中:空间数据中左:GIS专用软件下:应用模型

五、简答题

上海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篇2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提供高一地理练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选择题六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一地理练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选择题六 下表为四种农产品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以种植花卉、蔬菜、稻米、甘蔗等农作物,其产品全部供应其中心城市。据此完成9~11题。项目 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5 3 2 1 生产成本(元/kg)2.5 2 0.8 0.4 运费率(元/kgkm)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相对产量(kg)20 15 4 10 9.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0.根据该资料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中心城市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哪种作物()A.花卉 B.蔬菜 C.稻米 D.甘蔗

11.当距离市场达到多少千米以上时,四种农作物中以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最高()A.15千米 B.20千米 C.30千米 D.45千米

解析:第9题,根据本地区可以种植稻米,且生产成本很低,判断出应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甘蔗主要产于华南地区、四川盆地、台湾等地区。结合四个选项,D项正确。第10题,经济效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率距离)产量,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经济效益最大的是种植花卉,其单位面积收益为40元。第1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稻的运费率较低,那么距离越远,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说,其运费越低。计算出当距离市场分别为15千米、20千米、30千米、45千米时,四种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分别是多少,比较当距离达到多少千米以上时,相对于其他几种农产品,水稻的经济效益最高。

地理练习答案 篇3

1-5:ACCAC6-10: DCADC11-15:CBCAD 16(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DABC

(2)发电,为工业提供能源;航运,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供水,水库蓄水提供工业用水。

(3)自然原因:流域多平原,水流平稳;河流流程长,通航里程长,通过梯级开展增加航运能力,通过开凿运河,实现“五海”通航。社会经济原因:流域内工农业发达;资源丰富;通航能力强。

(4)ABD

17(1)水库位于灌溉区的上游位置

(2)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影响河流的水质。

(3)1:调整产业结构,压缩农业用地(实行退耕环林还草);2: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合理用水,节约用水;3:防治水污染;4: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5:实施跨流域调水,以有余补不足;6:种植耐旱作物等。

答案(4)

1-5:CBADA6-10: BDDCC11-15: BABDA

16(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2):土地肥沃,地广人稀

(3):价格低,含油量高

(4)相同点: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百分之50以上。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17(1)C

(2)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

(3)耕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数量多;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宜机械化作业;黑土广布,土壤肥力高;生态环境质量好,有利于绿色、无公害粮食作物生产;农业机械制造业发达,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地理高一试卷及答案 篇4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读地球公 转示意图,回答3—6题。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A. 甲—乙段 B. 乙—丙段 C. 丙—丁段 D. 丁—甲段

4.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

5.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季节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 D.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

6.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两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A.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

C.日期相同,季节不同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朝鲜于4月5日北京时间10时20分,发射了“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回答7~8题。

7.当朝鲜发射卫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华盛顿(西五区)居民晚饭后在电视前关注朝鲜卫星发射状况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上海

C.广州当天白昼长于卫星发射点 D.地球绕日公转速度达到最快

8.卫星发射点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海洋性和大陆性的过渡地带的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月29 日,新西兰和斐济当地时间晚上8时率先开始“熄灯,让地球睡一小时”活动。随后世界上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城市按照时区依次熄灭灯光,参与这一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活动。据此回答9~10题。

9.新西兰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

A.4时 B.18时 C.16时 D.24时

10.全球开展“熄灯一小时”活动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光污染 C.能源紧张 D.土地沙漠化

11.读某日太阳光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当天的白昼为10小时

B.B地的白昼长度大于C地

C.D地的太阳高度为90度

D.此时,洛杉矶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

读右图,回答12~14题。

12.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线,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A.6时 B.15时20分

C.3时20分 D.12时

13.若从A点沿经线向B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则关于导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导弹将落在北半球、西半球 B.导弹落点所在地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C.导弹落在低纬度地区 D.导弹落在B点的东南方向、A点的东北方向

14.若图中AB、BC的图上距离相等,则:

A.AB、BC的实地距离相等

B.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A点

C.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的两倍

D.B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6660千米

15.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 的是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了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如下,回答16~18题。

16.市区和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17.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污染,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

18.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市区 B.近郊区 C.远郊 D.农村

读下面“锋面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a、b、c 、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A.a b B.a c C.a d D.b d

20.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A.a b B.a c C.a d D.b d

读下图,回答21~23题。

21.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该月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A.地形而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22.当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23.位于同一纬度的开罗,降水量与武汉相差悬殊,其原因是

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

B.开罗深居热带大陆内部,潮湿气流很难到达

C.开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开罗附近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季风形成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24~26题:

24.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25.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26. “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其作用与右图中所示箭头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中心风力17级(60米/秒)。据浙江省气象台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登陆祖国大陆的台风。据此回答27—29题

27.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灾害性天气成因是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冷锋

28.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主要位于

A.太平洋东部 B.太平洋西北部 C.印度洋 D.大西洋

29.台风登陆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其原因是

A.盛行下沉气流 B.盛行上升气流

C.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D.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0.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甲区域气候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用斜线表示的两片区域均属于 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

。(4分)

(2)该气候主要分布在 (2分)

A.低纬大陆西岸 B.中纬大陆西岸 C.低纬大陆东岸 D.中纬大陆东岸

(3)该气候在北美洲、欧洲的分布范围有明显的不同,表现在:(8分)

① ;主要原因是

② ;主要原因是

32.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甲、乙两处, 为高气压中心, 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 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

33.读下 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2)A、B、C、D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B、C、D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写出具体风向)。

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DCD

6——10 CACCC

11——15 DBDCC

16——20 BCBBD

21——25 BBCCB

26——30 CABBA

二、综合题

31.(1)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均匀

(2)B

(3) ①其分布北界的纬度,在欧洲比在北美洲高得多。(2分)

高一地理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篇5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课前自主探究]: 一.1.行星 2.太阳系 河外星系 二.1.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2.近圆性 共面性 同向性 3.类地 巨 远日 三.1.光照条件 2.(1)日地(2)体积、质量(3)水

[课后综合检测]: 一.1.B 2.B 3.C 4.D 5.B 6.D 7.B 8.C 9.C 10.A 二.11.(1)水星 海王星 地球 土星(2)E、F B、D(3)B(4)用逆时针方向标出。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无水的存在,温度较低。12.(1)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及适宜的温度条件。

(2)可能是温度不再适宜或液态水消失或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消失等。(只要答对一条即可)(3)不能。因为该行星温差太大,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

[课前自主探究]: 一.1.气体球 氢和氦 6000K 2.(1)电磁波(2)高温、高压 核聚变 质量(3)低纬度 高纬度 3.(1)光、热 生物(2)地表温度 水、大气运动 生物活动 二.1.光球 色球 日冕 2.大规模 黑子 耀斑 11年 3.(1)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2)磁场 磁暴(3)两极 极光(4)地震 水旱灾害 [课后综合检测]:一.1.C 2.B 3.D 4.B 5.D 6.B 7.C 8.D 9.C 10.B 二.11.(1)光球层 日冕层(2)耀斑 色球(3)黑子 光球 色球

(4)降水量 电离 磁暴

12.(1)赤道 减少 极点(2)20°~25° 极点和赤道 极点(3)赤道 纬度 递减 极点(4)纬度 增大 第三节

[课前自主探究]: 一.1.(1)地轴 北极星(2)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恒星 角速度 线速度 两极 角速度 赤道 两侧 2.(1)太阳(2)自西向东(3)恒星年(4)椭圆 1月初 快 7月初 慢 二.1.黄道平面 赤道平面 23°26′2.回归 三.1.(1)球体性质 昼 夜(2)交替 24小时 2.(1)早 1小时 4分钟(2)15° 24 中央经线 120° 3.(2)右偏 左偏 不偏 四.1(1)大于 长 短 相反(2)小于 短 长 相反(3)最长 最短 极昼(4)最短 最长 极夜(5)昼夜等长(6)昼夜等长 2.(1)直射纬线 递减(2)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及南半球各地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赤道及北半球各地 五.2.(1)阳光直射 极昼、极夜(2)回归线 极圈(3)热带 温带 寒带 [课后综合检测]:一.1.C 2.B 3.D 4.B 5.C 6.B 7.D 8.D 9.C 10.A 二.11.(1)画为逆时针方向。(2)角速度:A、B两点相等,均为15°/h,N点为0;线速度:A点最大,B点小于A点,N点为0。(3)C 12.(1)A D C B(2)② 逐日减慢(3)B(4)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值将由南北纬23°26′变为南北纬30°,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扩大。13.(1)经A、B、C画出晨昏线,阴影在左侧 6月22日 D(2)晨 垂直(3)昼(4)D和C,H和F D和C(5)H和B F和C 第四节

[课前自主探究]: 一.1.(1)横波 纵波(2)慢 固体 快 固、液、气(3)a.增加 b.完全消失 突然下降 2.(1)传播速度(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3)地核 地幔 3.上地幔 二.1.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1)气体 悬浮物 氮 氧(2)连续但不规则(3)生物 生存环境

[课后综合检测]:一.1.D 2.A 3.A 4.A 5.D 6.B 7.C 8.A 9.C 10.D 二.11.(1)N 莫霍(2)地壳 岩石(3)地幔(4)液 横(S)12.(1)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为D、A、B、C。(2)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生物圈和水圈 岩石圈 水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课前自主探究]太阳辐射能 地面 地面 长波辐射 热力状况 温度 运动 纬度分布 温度差异 冷热不均 垂直 气压差异 上升 下沉 高 低 递减 相等 高 低 海陆 山谷 [课后综合检测] 一.1.D 2.C 3.D 4.C 5.A 6.C 7.D 8.B

二.9.(1)A

(2)低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

(3)高 大气逆辐射强(4)晴天的夜里,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效果差,地面降温幅度大。10.(1)低压 高压 998~1000 hPa 1010~1012 hPa(2)A 图略(A地吹西北风,B地吹东南风)(3)白天 第二节 [课前自主探究]

全球性

有规律

平均状态

高低纬度

热量

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信风带

赤道低

副热带高

副极地低

极地高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夏季

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

热量

水汽

热带雨林

热带沙漠

温带海洋性

热带草原

地中海 [课后综合检测] 一.1.B 2.C 3.D 4.B 5.C 6.B 7.D 8.C 二.9.(1)略

(2)(自上而下)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3)略

(4)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10.(1)副极地低气压带 阿留申低压

(2)A(3)M地温和多雨,N地寒冷干燥。M地西临大西洋受西风和暖流影响;N地位于亚洲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此时受冬季风影响。第三节 [课前自主探究]

水平

温度

湿度

均一

冷气团

暖气团

运动

倾斜的交界面

冷气团

锋线

主次地位

冷气团

暖气团

云、雨、大风

升高

骤降

转好

暖气团

冷气团 连续性降水 雾

上升

下降

转晴

持续阴雨

梅雨

闭合降低

降低

高于

闭合升高

狭长区域

升高

低于

近地面向中心辐合上升

阴雨

近地面向四周辐散

下沉

晴朗 [课后综合检测] 一.1.D 2.C 3.B 4.C 5.C 6.B 7.B 8.C 二.9.(1)冷锋 自西北向东南 蒙古高压

(2)寒潮

(3)冷锋过境时,气温、气压变化较大,导致心脑血管发病率增加。10.(1)1004百帕 东北

(2)冷锋 受冷锋影响,出现阴天、刮风、降雨等天气。(3)乙 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强高压。

(4)由阴雨天气变为晴朗天气。一周前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一周后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第四节 [课前自主探究]

长时期

变化

时间

冷暖干湿

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

近现代气候变化

近百年

气温升高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

冰川融化

海水热膨胀

海岸线

沿海低地

农业

积温增加

生长期延长

提高

高纬度

干旱加重 供水不足

减产

低纬度

水循环过程

加大

区域降水量

降水 降水极端异常

洪涝

干旱

地表径流

不稳定

供需

二氧化碳

甲烷

人口

工业化

化石燃料

森林

清洁

温室气体

国际

公共 [课后综合检测] 一.1 C 2 C 3C

4D

5C

6B

7A

8D 二.9.(1)地势低平,海拔低。

(2)图中地区位于沿海低地,受当今气候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威胁很大,节能减排和保护热带雨林,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因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雨季排洪困难和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淹没现象。10.(1)CO2 甲烷 CO2强烈吸收红外线辐射,使大气增温

(2)气候更加干旱 退化成草场 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课前自主探究]

一、1.气态 广 液态 高山2.(1)天(2)淡水(3)主体 3.河流水 4.(1)降水量(2)气温(3)调节(4)互补

二、1.陆地内 海上内 2.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3.海上内 海陆间 4.(1)动态(2)热量收支 不平衡(3)海陆间(4)地表形态 5.蒸发 增雨 引水

三、1.大 增加 污染 水质 2.(1)阿姆 锡尔 棉花 3.质量下降 紧张 污染 4.开源 节流 [课后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14ACACB CBACD ACCA

二、综合题 15(1)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2)水在常温常压下的三态变化 太阳辐射和水的 重力(3)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更新(4)非季风 d(5)雨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季风 16.(1)下游(2)实线 南方(3)

6、7 修建水库可拦蓄洪水期的部分洪水,降低洪水水位,减轻洪水危害;枯水期向河流排水,抬高水位,提高航运和灌溉价值。第二节

[课前自主探究 ]

一、3.(1)风海 风

(3)补偿 陆地 地转偏向

二、1.热量和水分 2.暖 寒 3.(1)渔场 寒暖流交汇,带来营养盐类,为鱼类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课后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15 ADBCA DCBAB CDDDA 二.综合题 16.(1)寒流 暖流(2)北半球 南半球

(3)加利福尼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加那利寒流

巴西暖流 第三节

[课前自主探究]

一1(1)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2)(1)地区差异 降水量(2)南极洲 亚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巴西 俄罗斯 27000(3)(1)南方 北方 东部 西部(2)夏秋 冬春 二1(1)数量 规模(2)质量 效益 2(1)水资源

三1(1)持续增长 人类对淡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2)废弃物 污染物

2(1)地下水 修筑水库 海水淡化(2)宣传教育 公民节水意 农业灌溉技术 工业 [课后综合检测] 选择题 1—12 DCDCD/ CCCBB / DC 综合题 13(1)干旱 中东(西亚、北非)以色列(2)季风 水质

(3)成因:人口膨胀;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日益增多;水资源受到污染破坏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

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生产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人工增雨、海水淡化;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控制人口增长。(1)江苏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2)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浪费严重。(3)水质性缺水,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水体污染较严重(1)西部、西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较丰富,中部、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较贫乏

(2)BDE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课前自主探究] 一.1.内部 热能 2.地壳 水平垂直 岩浆 变质 3.高低不平4.地壳运动 二.1.外力作用 2.地球外部 太阳辐射能 3.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4.平缓 三.褶皱山脉 断裂带 起伏变化 海陆变迁 水平运动

四.1.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2.① 内力 岩浆 ② 外力 沉积 ③ 变质 变质 ④ 重熔再生 岩浆 [课后综合检测] 一.1B 2B 3B 4B 5C 6B 7A 8C 9A 10B 11D 12C 二.13.⑴变质岩 侵入岩 喷出岩

⑵①侵蚀、搬运、堆积; ②变质作用

⑶岩浆 地震

⑷② 第二节

[课前自主探究]一.

(一)1.挤压 塑性变形 褶曲 背斜 向斜 2.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较老 较新 较新 较老 3.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4.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二)1.破裂 断裂面 断层 2.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山岭或高地 华山 庐山 泰山

(三)1.火山口 火山锥 2.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湖泊 半封闭 火山碎屑物质 喷涌出来的岩浆 锥形体

二.1.成本 难度 成本 难度 公路 铁路 2.山间盆地 河谷地带 3.大于平原 [课后综合检测] 1.D 2.B 3.D 4.A 5.C 6.B 7.D 8.(1)成“之”字形分布 陡坡(2)等高线 坡度小,工程难度小

(3)公路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4)断块山地 断层

9.(1)向斜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2)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山岭 海拔高于周围地区(3)断层 岩层断裂并发生错位 岩石破碎

(4)b a(5)不宜,断层构造区岩层不稳定,易诱发地震等灾害。(6)b 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 第三节

[课前自主探究]一.1.(1)侵蚀(2)外力 2.(1)V(2)U 3.减弱 堆积(2)洪积—冲积 河漫滩 三角州 山麓地带 中下游地区 二.1.密集 2.交通运输 农副 3.洪水

[课后综合检测]1C 2A 3D 4A 5A 6.C 7B 8D 9C 10A 11.(1)冲积扇 流水的堆积 河流流出山口处

(2)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并沿断裂面发生相对位移(3)B “V”(4)D(5)C 12.(1)西侧为山地,东侧为平原。

(2)特点:①沿河及交通线分布;②平原多,山区少。

原因: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河流及交通沿线交通便利,居民点分布多。(3)两条河流汇合处,并有铁路经过。

(4)河流汇合处,水源充足,可解决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铁路经过,为城市商品交换、人口流动提供了方便;河流的运输功能会促进城市的发育。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课前自主探究] 水,生物,光合,物质、能量,统一 [课后综合检测]

1、D

2、D

3、A

4、D

5、C

6、A

7、B

8、C

9、B

10、A

11、C

12、D

13、(1)土质疏松 夏季多暴雨 植被破坏 采矿(2)A 整体性

(3)图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在采矿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植被,露天开矿应存放好表土。

第二节

【课前自主探究】

陆地自然带:纬度 海陆 热量 水分 植被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纬度 延伸 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海陆 水分 中纬度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海拔 水热 水平带 较高 越多 [课后综合检测]

1、B

2、A

3、D

4、B

5、A

6、B

7、A

8、A

9、A

10、B

11、A

12、C

13、(1)北 南

(2)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面向北冰洋、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4)b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森林植被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

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70分)

1-5:BBABC 6-10 CACDC 11-15 CACAB 16-20 BDADC 21-25 AACDB 26-30 ABCAC 31-35 BDABA

二、非选择题(30分)

36、(10分)每空1分 ⑴冬至 昏线 图略 ⑵(23.5°S , 45°W)9点,90度

⑶B A ⑷昼最短夜最长(或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37、(10分)每空1分,第⑷小题2分

⑴ 西北风(偏西风);下沉 ⑵ 乙地;乙地比甲地等压线稀疏 ⑶ 冷;大风;降温;降雨(雪)天气 ⑷ B D

38、(10分)每空1分

⑴地质,内 ⑶暖流

高一语文第七次周末练习答案 篇6

1.C 解析:A项“舵”应读“duò”;B项“裳”应读“cháng”;D项“惘”应读“wǎng”。

2.D 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A 解析:A项“故园”古今均为“家乡”之意。B项“向前”,古义为“以前”,今义为“向着前方”。C项“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愤恨”。D项“春心”,古义为“伤春之心”,今义为“爱慕异性的心情”。4.B(篮———蓝)5.A(徒、空)

6.B(极其遗憾)7.B(“有的”改为“倘若”;“因此”改为“就会”。)

8.A(“贺知章”为“杜甫”;“白居易”为“贺知章”。)

9.A 解析:使用对象有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多指老人。

10.C 解析:“客观地记录了历史”错误,杜甫的作品显示出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但不能说“客观地记录了历史”,过于绝对化。

11.(1)剑阁峥嵘而崔嵬(2)丛菊两开他日泪(3)群山万壑赴荆门(4)无边落木萧萧下

(5)犹抱琵琶半遮面(6)同是天涯沦落人(7)蓝田日暖玉生烟(8)不及卢家有莫愁

12.“抱膝”二字形象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由“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显得形影相吊,充分表达了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分析时要抓住关键性词语如“抱膝”“伴”。

13.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在灯前议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本诗语言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真切感人,如“想得家中”“还应说着”等明白如话。

14.(1)“根”指故乡。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

(2)丧失人格,贬低自己,巴结权贵,侍奉权贵。

(3)李白通过自己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运用手中的笔,将大唐山水都赋予了神奇的内涵,使大唐的诗歌独树一帜,让人感动,让人神往。

15.(1)在地广人稀的西域中漂泊的李白家族。(2)具有开朗雍容气势的大唐。

16.(1)重侠轻儒(2)轻财重义(或“重友情”)(3)藐视权贵

17.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的诗歌中“ 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

上海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篇7

一、选择题

1.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2.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B.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4、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D.风向就是风的来向

5、读右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有:

A.图中四点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6、近地面风向是:

A.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C.与等压线平行 D.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

7、某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气压在他的: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8、右图为北半球,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9、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C.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 D.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10、北半球一架飞机在高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的境况是: A.飞机在顺风飞行

B.飞机在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11、近地面风向是

A.与等压线平行 B.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C.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D.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12、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3、下面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大的是()。

1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的是()。

15、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

A.海水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凝结降水16、40°S附近海域环球流动的洋流是()。

A.西风漂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秘鲁寒流 D.巴西暖流

17、图3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台风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6是某地近地面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18、7—9日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急行冷锋 D.准静止锋

19、该天气系统控制期间,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细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秋高气爽 D.艳阳高照 20、图9所示局地热力环流,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2、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24、甲处谷地成因是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25、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 B.结冰期缩短

c.年径流量增大 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26、图3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其中风向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7、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时

A亚洲高压最为强盛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D中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28、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秘鲁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洋流对航运的影响不显著

C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

D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日本暖流

29、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是由下列哪个天气系统形成的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图3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0-31题 30、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1、图中与人造烟幕防霜冻的原理相吻合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3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锋面活动B、气旋活动C、热力环流D、锋面气旋

读图1,据此回答33题。

33、图中a、b、c、d四地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A.a、c B.a、d C.b、c D.b、d 图2为某河流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这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

给 C.湖泊水补给 D.冰川融水补给

35、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A.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C.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D.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读地质构造简图 , 完成 36~37题。

36、图中属于背斜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37、导致图中③处形成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火山活动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 , 完成 38~39题。

38、圈中甲处渔场的名称是

A.北海道渔场B.纽芬兰渔场 C.北海渔场D.秘鲁渔场

39、洋流对乙地沿岸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C.形成大渔场 D.加快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污染范围

二、综合题

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8 分)(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时针方向,图中BC是(晨、昏)线。(2)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是 , 北半球节气是 ,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慢)。

(3)A、B、D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此时,昆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② , ⑤。

(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同具有的环节名称是 和。(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4)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5)人类可以通过改造(环节名称)来改变水循环的空间分布。

3、读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8分)(1)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①处的风向。

(2)图中②处的风向为 风,受其影响,我国东

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此时澳大利亚是()季节

(3)据图分析,亚洲季风的成因主要有 。

4、图15为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①表示

锋天气系统,②表示

锋天气系统。

(2)锋面②经过昆明市区时,移动方向从甲到乙再到丙。当锋面位于甲处时,昆明市区气温

,气压

,天气

;当降面位于乙处时,昆明将出现

天气。

5、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7分)

(1)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 季。图中A处气压中心名称是。

(2)字母B表示

(风向)季风,它的成因是 ;受它影响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字母C表示(方向)季风,它形成的原因是。

6、图l4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2分)(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甲地此时风向为。(2分)(3)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气压,阴晴变化为。(3分)

8、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4(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B 带 C 带 D 带(2)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冬季。

(3)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和。

上海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篇8

1. --____? --I’ve got a bad cough.

A. How do you do. B. What do you feel like C. What does it matter D. What’s the matter

2. I’ve got ____work to do on a____cold day.

A. much too; much too B. too much; too much C. too much; much too D. much too; too much

3. Swan Lake is a famous ballet in for acts ____ on a German fairy tale.

A. basing B. based C. bases D. to base

4. When can I come for the photos? I need them tomorrow afternoon. They ____ be ready by12:00.

A. can B. should C. might D. need

5. I advised you____drink water that isn’t____any more.

A. not; boiled B. not to; boiling C. not; boiling D. not to; boiled

6. –What did Mary have____breakfast this morning?

--She was late for school and hurried off____breakfast.

A. for; without B. at; without C. for; after D. at; after

7. After I had been in bed for two days, Mother ____ going to see a doctor art once.

A. stopped B. agreed C. suggested D. made

8. On National Day, people sing and dance to____ the birth of our country.

A. congratulate B. celebrate C. greet D. salute

9. I have neither a raincoat nor an umbrella. That’s why I ____ wait until the rain stops.

A. must B. should C. ought to D. have to

10. Do you know when the ____ song of the Beijing Olymp9ics will be chosen?

A. subject B. title C. topic D. theme

11. Sometimes I really wonder how I could make friends with a man who has little____with me.

A. in ordinary B. in common C. the same D. in similar

12. Don’t let yourself be taken ____ by these politicians.They are always lying.

A. up B. over C. away D. in

13. We expected him to do a little research work____ make a lot of experiments.

A. as much as B. as long as C. as well as D. as far as

14. ____ seems to be a possibility that we shall be able to afford the car we need.

A. It B. There C. That D. This

15. The boys are always playing ____ Carl. They hide his hat, steal his books, etc.

A. a joke in B. a role on C. games with D. tricks on

参考答案

上一篇:从此你是我的牵挂作文下一篇:节能评估资质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