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5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题,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不等关系.例1“神舟”五号飞船与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参数的比较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气息;例2《铁路旅行常识》的介绍了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例3运用直方图反映长江流域各省水质状况,水质的污染情况可以从大小关系的角度进行排序;例4运用函数图像比较两个函数的大小关系;例5给出了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5道例题各反映了一种不等关系,又和实际生活接近,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原则.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
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
法;
3.情态与价值: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课难度不大,可以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并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鼓励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进行类比、归纳、抽象,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授课时要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思考、体验、认识、广泛参与,及实际问题背景的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主动积极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情景导入] 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等。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胖与瘦、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在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下面我们首先来看如何利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本章所选择的金属元素钠、铝、铁、铜颇具代表性:两种主族, 两种副族;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两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一种不活泼金属;除钠外其余三种均为常见金属。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例, 已对它们有所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利用已有的经验对将要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也能够把刚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结合起来。
从知识编排上,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 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先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然后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 (或非金属) 单质及其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要了解物质世界, 了解化学, 需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着手。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的基础知识, 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 又可以为学习《化学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深刻体认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1]如图1所示。
从图1所示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 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路线, 即“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路线, 它没有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来研究元素化合物, 而是强化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理论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指导作用。这使得新课程的内容呈现出与原有教材不同的特点。
1. 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的变化
原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上, 金属知识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 涉及碱金属 (高一) 和几种重要的金属 (高二) 两章, 耗时长。而新课程将原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融为一章, 根据物质分类思想进行内容呈现。新课程标准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规定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 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教学范围和要求也发生重要变化, 根据必修1的教学要求, 本章的教学时间大概需要9课时, 与原人教版相比, 缩短2/3以上。
本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根据树形分类法将知识分为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和金属材料三大板块, 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性质分块。
对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材采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活动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诸如学与问、思考与交流、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等。这些活动方式的呈现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创造了必要条件和现实基础。
2. 在同类物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具体物质的特性
从物质类别的维度上看, 本章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顺序来研究同类物质的通性和个别物质的特质;从反应类型的维度看, 本章涉及的化学反应包括四大基本类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体系。这为我们充分利用精加工策略对同类物质的性质进行类比、对比、联想提供了可能。同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教材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让学生在了解同类物质的通性的基础上突出某一具体特性, 如钠、铁与水的反应, 铝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 Fe3+和Fe2+的氧化还原性等。
三、教学建议
1. 注意高中初中知识的衔接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主要涉及的金属知识包括金属的物理特性、镁、铝、铁、铜的部分化学性质以及合金、常见的矿物等。在进行必修1第三章教学时, 应密切联系已学知识, 为进一步学习金属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金属性质时, 要充分利用教材第46页“思考与交流”栏目, 让学生在回忆和书写图2所示现象所涉及的反应式的基础上归纳金属的化学通性。这一栏目内容为本章学习金属的性质起到了很好的衔接。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 及时引导学生回忆已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并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引入, 从学生最熟悉的几幅图入手, 归纳金属的化性, 最后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这一性质变化的原因。
又如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时, 可引导学生从CaO与水、Na2O与CO2、CuO和Fe2O3与盐酸的反应入手, 类推Na2O与H2O、CO2、盐酸的反应, 据此探究Na2O2与水、CO2和盐酸的反应。学习金属材料时, 则可利用第64页“学与问”所设置的问题:“……你还记得什么是合金吗?合金有哪些优良的性能?”激起学生回忆, 为进一步学习合金创造了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 可通过复习初中对氧化物的分类, 进一步介绍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为更好地理解两性氧化物作好铺垫。这些都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很好的切入点。
2. 运用氧化还原理论指导本章的教学
第三章是物质分类思想的延续, 第一、二章的教学精髓是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理论基础。在进行第三章教学时, 应充分运用离子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指导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同时将第三章中的具体反应作为第一、二章的知识素材加以运用。
在第一节中, 第49页从金属原子结构出发分析了金属的还原性。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维度去分析金属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如讲解Fe3+和Fe2+的相互转化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引入杂质的角度出发, 如何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从而做到思维有序、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运用得当。
3. 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1) 关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本章在内容分布上以实验和科学探究为主。做好化学实验, 重视对实验的观察与记录, 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如在进行“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学时, 教师应根据实验3-5四幅图所呈现的顺序, 指导学生养成有序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从时间维度分为“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 从空间维度看则为“由上至下”或“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实验观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为了便于学生准确观察和记录钠与水反应的相关现象, 教师应结合实验3-3右边的提示, 提醒学生应注意观察哪些现象。学生利用实验观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进行有序观察, 就能准确地观察到钠投入水中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等环节的相关现象。
对于本章呈现的实验内容, 教学时都应创设相应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按照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有序观察, 并在对比中记录描述实验现象, 就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 高度重视实验设计, 强化培养探究能力
在第3章内容中, 涉及科学探究的内容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科学探究栏目, 加强课堂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进行“铁与水蒸汽的反应”教学时, 为了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教师可以针对“铁与冷水、热水均不反应, 但可与水蒸汽反应”的事实提出以下问题: (1) 如何设计并画出水蒸汽的发生装置? (2) 如何设计铁与水蒸汽的反应装置?怎样确认该反应已经发生? (3) 可以用什么样的装置收集氢气?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完成该反应的整套装置设计。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针对各组设计展示的装置图, 先从装置的简单可行的角度指导学生选择实验装置, 然后再对选定的实验装置进行综合分析, 如涉及两处需要加热时, 应先加热何处?该装置有无缺陷, 是否需要改进?怎样改进等。这样的教学更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
本章中涉及的其他“科学探究”栏目也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为探究性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化学的探究美、过程美。
4. 强化认知主线, 理清教学思路
本章教学内容呈现两条主线, 一是金属活泼性顺序, 二是运用分类思想, 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类别知识。在抓主线的过程中, 应强化运用对比、类比、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在探讨钠与氧气的反应时,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会得出条件不同, 实验现象不同, 产物不同的结论。又通过对比镁、铝在空气中加热的产物, 可以归纳出金属活泼性不同, 燃烧产物的复杂程度不同。通过科学探究铝箔与铝粉燃烧条件、现象的比较, 会涉及控制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与渗透等实验方法。
“金属与水的反应”中重点介绍钠、铁与水的反应。教学时应紧紧围绕“金属活泼性不同, 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这一主线, 结合日常生活中铝锅烧水, 让学生在对比中归纳不同金属与水的反应情况及反应产物。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 结合教材中设置的“归纳与整理”栏目, 灵活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手段, 找出这些常见金属的异同, 以及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概括得出金属的共性与特性。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学习, 应针对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Na2O和Na2O2, Na2CO3和Na HCO3, Fe O、Fe2O3、Fe3O4的性质、Fe (OH) 2和Fe (OH) 3制备与性质、Fe2+和Fe3+的检验等内容的教学可采用类比、对比或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比, 可以使学生迅速分清相似物或类似物之间的性质异同。
5. 关注生活, 密切联系社会, 使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本章的内容编排形式主要呈现为从金属性质到金属用途。教材的内容编排总是从人们熟悉的物质着手, 即从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入手, 体现了内容的生活化。在“钠与水反应”教学时可用2001年7月珠江水面出现神秘“水雷”的新闻报道为素材, 创设生活化情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铁皮桶漂浮在水面而不是沉入江底?为什么会发生剧烈爆炸?”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建生活平台。在“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时, 可以通过呈现“全铝车身”、红宝石和蓝宝石、火箭和飞机的外壳、斯达舒等素材让学生感悟铝在生活中的运用。再如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时, 可以补铁药“速力菲”为素材, 围绕“速力菲”中的铁元素的检验探讨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引入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等。总而言之,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能够感受到在生活中化学的影子。
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还表现为对各种化学物质在生活中应用的关注, 注重化学与食品、药物、材料、高科技之间的联系, 提高化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真正做到“用生活的眼光看待化学、让化学走向生活”。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M].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36-37.
一、教材功能与地位
本章是人教A版必修1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前两章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基本初等函数的知识,本章对函数知识进行应用,体会函数与方程、数学建模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函数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思想和支撑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本章第一次提及数学建模,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认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的威力,为今后进一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内容安排
本章共4节:1.1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1.3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1.4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本章主要围绕函数的应用展开,首先介绍了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方程的根是函数的零点,借助于函数的零点来确定方程的根,这是函数的应用之一。其次,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模型几乎都与基本初等函数有关,本章第二节就专门介绍函数模型及具体的实例。这样我们学习完前两章的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进行了实际应用。
三、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
1、课程目标
学习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尤其数学的学习,如果只是学习理论知识而不去运用与实践,这就完全违背了数学的初衷。本章的学习是建立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体会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初等函数理论知识,很好的理解本章内容。
2、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本章的要求: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联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3)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4)收集一些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四、课时建议
本章需课时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约1课时)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约2课时)
3、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
4、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
小结(约1课时)
五、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本章章头有文字叙述和插图,文字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我们学习过函数概念、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模型,它们可以刻画现实生活中事物的不同变化规律。本章通过一些实例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初步运用函数的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另外,通过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1、函数与方程
教学重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关系的确定,教学难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本节3课时,从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出发得到它们间的关系,将方程根的确定转化为函数的零点,运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也即方程的近似解。
(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本小节先由思考栏目提出问题,提出带有字母的抽象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接着课本从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应的二次函数(三种情形)出发,做出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一元二方程的根与其相应的一元二次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回到思考栏目的问题,对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 及其相应的二次函数 也成立。
为了将以上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教材给出了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 ,使 的实数 叫做函数 的零点。由此,得到函数的零点,函数的图象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即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 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教材很自然的得出求方程 的实数根,就是确定函数 的零点。
探究栏目给出一个具体二次函数的图象,要探讨零点所在闭区间端点函数值的符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任意画几个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得出结论即零点存在性定理。接着给出求函数零点个数的例子,借助于函数性质和零点存在性定理得出答案。
教材先提出一个一般问题,由特殊的函数运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去研究问题,得出一元二次方程与其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图象间的关系,将它推广到一般的函数。不能用公式求根的方程可与函数联系起来,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方程的根,这是转化的思想。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在上一小节教材给出了判断函数零点存在的方法,也就是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本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思考栏目接着上节中的例子,提出如何根据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是跟的关系求方程 的根?接着,介绍二分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区间,在已给定的精确度允许下,得到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给出求方程近似解的例子。
本节在无限逼近、数形结合、算法的思想下,运用迭代方法以零点存在性定理作为理论依据,逐步缩小零点存在的区间,最终得到函数零点的近似值。
函数与方程总共3课时,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可用一节课完成,二分法教学内容可以安排两节课,第一节课重点放在二分法的发现及逼近的思想上,第二节课重点可以放在二分法的应用上,这样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突出,并符合课程标准理念,培养了学生理性精神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落实二分法的具体操作和应用。教材例1求方程 的零点的个数,可以由多种方法解答,法1按教材处理,法2思路跟法1一样,不需要用表格的形式分析 与 的变化关系,可用我们学过的函数的性质去分析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出其零点个数。法3可将本题目转化为求方程 的零点个数,可转化为函数 和函数 两函数图象交点的个数问题。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师生共同分析,由于数值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例子解答完让学生再次尝试总结用二分法解决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结合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数学建模的过程。
本节需要4课时。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本节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函数模型以及运用函数知识所要解决的具体实例。认识数学建模的过程,对于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面对实际问题,如何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刻画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本小节给出两个实例,介绍如何恰当选取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1投资问题,有三种投资方案,根据不同方案通过图表与图象分析哪个方案获益最大。例2某公司奖励模型的评定,三种模型,教材借助于计算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三个函数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得到符合公司要求的奖励模型。教材中介绍了不通过函数图象,可以运用我们学过的有关函数的性质解决此问题。教材根据例2中函数增长的快慢,提出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与幂函数 在 上增长的差异的研究。通过研究具体的三个函数 的图象,通过观察栏目研究它们三个函数的增长情况。有探究的问题将以上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即解决了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与幂函数 在 上增长的差异,这一问题。
教材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研究特殊函数的情形,进而推广到一般函数。
(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教材引入本节内容,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基本初等函数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例3用到了分段函数,提高了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分段函数是刻画现实问题的重要模型。例4给出了人口增长模型 其中 表示经过的时间, 表示 时的人口数, 表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此函数是指数型函数,在 上为增函数,让学生感受指数爆炸这一概念。这一例子告诉我们用已知的函数模型刻画实际问题时,由于实际问题的条件与得出已知模型的条件会有所不同,因此往往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例5二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是实际生活中最常用的模型之一,没有给出两变量间的关系,根据已知找出建模过程尤为重要。例6已知关于两变量的若干数据,寻找刻画这两变量的函数模型,从而对其他情形做出预测。其意图通过收集到的数据的特点,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用函数模型拟合两变量关系,这样的模型可能不同。本小节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具体问题的解决运用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以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教材从两个方面展开函数应用,突出用数学解决问题,一是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有机联系,这里集中研究的是从函数特征判定方程实数解的存在性及方程的近似解;二是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本节共4课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2课时,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课时。教材例2学完之后,提出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差异,运用图和表两种方法比较三个函数的 , , 的增长差异。教师可以把 , 两个函数的增长速度的比较以“探究”形式留给学生,借助于计算器作出函数图像,从而得出三个函数增长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出 ,指数函数 与幂函数 在 上增长的差异。对于其他实例的处理都要体现学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教材例6的处理除了由指数型函数模型拟合之外,引导学生用二次函数模型拟合,并比较哪种类型的模型拟合程度好。实例讲解完,师生共同总结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步骤即数学建模的过程,并且一定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联系巩固,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的应用价值。
六、习题分析
本章共两节内容即1.1函数与方程和1.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材中相应的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例题、习题供学生学习和练习,由此巩固并形成技能和能力。
1、函数与方程这一节配备了课堂练习4道,习题共8道。4道练习中1道是根据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关系学生自己作图判断方程有无实根,1道是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借助计算机作图,判断零点所在大致区间。另外2道均是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运用二分法求方程在指定区间上的近似解(精确度已知)。习题中的8道题,其中6道是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运用二分法求方程在指定区间上的近似解(精确度已知),2道是对零点存在性定理的理解的题目,注意定理运用的条件和结论。教材这样配备练习、习题要求学生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理解零点存在性定理,能借助于计算器或计算机求具体方程给定精确度要求的近似解,熟练的归纳出二分法求解方程根的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中共有练习题7道,习题8道。练习中2道是有关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1道是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比较它们的增长情况,3道是已知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还有1道练习题是没有给出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函数模型,然后解决问题。习题中的8道题均是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题型可分为两类三种,即已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未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未给出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可分为两种:仅仅用列表法给出两变量间的关系,给出已知条件的实际问题。其中,已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共2道,用列表法给出两变量间的关系共3道,给出已知条件的实际问题共3道。教材练习、习题中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占绝大多数,由此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运用函数知识,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上。教材通过编排练习、习题,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感悟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林竹角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五单元第 10 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使命与抱负“。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习革命导师和志士仁人的精神品格,领会其襟怀与抱负,勇于承担时代使命;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学习观察社会生活。本单元所选作品,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如,《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或概括伟人贡献,致以崇敬之情,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或是上书言事,谏阻逐客,如,《谏逐客书》;或为临终绝笔,直抒心志,如,《与妻书》。这些作品表现出革命导师、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学习本单元,要通过专题研讨,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要注意这些作品切于实用、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要结合具体作品,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要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学习任务群 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2)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
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3)具体学习内容,可选择社会交往类的,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的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对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也可选择新闻传媒类的,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二、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856 年 4 月 14 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本文属于演讲词,是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为我们诠释了时代使命与个人抱负的要义。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发了蕴含在资本主义社会“干硬外壳”下的深层矛盾,富于前瞻性地向世界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担当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文章善用比喻和典故,将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表达得鲜活生动,极具鼓动性和感召力。文章首先从 1848 年革命谈起,以此来对照反衬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接着,马克思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相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章内容,学习演讲词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理其针对性。
3.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
4.学习革命导师、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正确观点。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演讲词的写作目的把握演讲词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体会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又锋芒毕露,充满战斗力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文本细读、专题研讨等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其主旨,分析文章语句尤其是一些表意复杂的长句的深层意蕴,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恰当表达的力量。
审美鉴赏与创造:设想作者演讲时候的现场氛围、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想象其表情和肢体语言,学会在公共场合表达意见。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学习马克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
学习革命导师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树立对正确观点,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结合演讲词的写作目的把握演讲词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分析文章中的深邃思想,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2.难点:品味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五、课前准备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年级的学生,尽管他们在初中也学过演讲稿,但是学生对演讲稿这种文体还不是透彻了解,内容有点枯燥,学习起来有点兴趣不足。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了解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六、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启发式、点拨式。
七、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马克思的名言,让学生读。师:大家猜猜,这是哪位大家的名言? 2.生回答。
3.师: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名作:《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环节二:学习新课。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积累词语。
2.思考作者的演讲思路以及整篇演讲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三)研读文本,讨论交流。
1.生读文本后,合作探究问题:
(1)本文是一什么体裁的实用性文本?
这是一篇即兴演讲。即兴演讲通常是在某种场合下,演讲者事先未作准备,只是需要而作的临时发言。即兴演讲在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逻辑性和口头达的雄辩性都有更高的要求。
(2)如何解读文本。
①马克思这篇演讲是如何先声夺人,激起听众兴趣的? ②马克思这篇演讲是如何针对现实的? ③马克思这篇演讲中列举了哪些活生生的事例? ④马克思这篇演讲怎样提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2.全班交流与分享。
(四)探究品味重点句子。
1.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五)拓展延伸。
问题:马克思在这篇演说中闪烁的深邃思想,在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是否有应该重新审视的方面? 环节三:全课总结。
八、说板书设计。
在< < 人民报> > 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试卷特点及评析:
本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为《必修1》,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难度设计合理,起点低,覆盖面广,主题内容突出,无偏题怪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试题有新意,符合课改和教改方向,能有效地测评学生,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既重视双基有凸显能力培养,侧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应用,同时对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提炼结论能力的考查。试题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型分选择题(10个)填空题(5个)解答题(6个)试题难度0.55。
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考查,以基本运算为主,难度适中,层次梯度性好,立足于教材,大多数题是基础题。题型从课本与平时的基础训练中能找到“影子’,学生比较熟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主要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⑴数形结合的思想;⑵分类讨论的思想;⑶转化与化归的思想;⑷函数与方程的思想;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成果。
从以上特点看,本试题严格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立足于教材,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覆盖面广,难度设计合理,起点低,难易有层次,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进行了考查,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的问题: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知识与类似题型课堂上讲过多遍仍然出错。主要原因:⑴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对于重点知识不重视;⑵学生整体层次不高,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2)考查对数运算很多学生不过关。
运算能力不过关。原因:平时定时训练较少,自主训练意识缺乏;平时练习习惯上看答案,不自主练习,看得懂知道方法,但真正让自己做却难以运算准确。
分析问题不透彻,思路不清,解题步骤不明确不严密。解题的方法与格式是我们今后教学需注重的环节。
数学应用意识不强,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待提高。函数的实际应用,错解率偏高,说明学生把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不强,函数的综合应用,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融合不够自然,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不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如数形结合的思想。
答题情况暴露出教学问题:
基础知识、技能、方法的三基教学并不到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学习情况的检查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跟踪没有量化分析找出问题;课堂教学中重视解题分析指导,轻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课堂训练中重视结论,轻过程和细节,忽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整合与实际应用较少,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强,综合能力欠缺。
今后的教学启示:
要重视基础: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基本概念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合格率。
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答题中,由于书写表达的不规范或是表述能力的欠缺,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表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交流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述能力。
要加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应用意识与建模能力。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一)编写特点
1、体现整套教材的编写思路
题材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内容的基础性与综合性 作业形式的选择性
思维的发散性与表现的创造性 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与合作性
2、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欣赏系列:《卡通明星总动员》《妈妈和孩子》 手工系列:《让大家认识我》《剪剪撕撕贴贴》《五彩路》《让我的飞机上蓝天》《多彩的拉花》《神奇的小厨师》《漂亮的建筑》 设计系列:《花点心》《泥巴真听话》《美丽的天空》《巧用纸餐盘》 绘画系列:《卡谁涂得更好看》《滚动乐园》《谁画的鱼最大》《画汽车》
《大家一起画》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根据多元只能理论、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2、紧紧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3、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4、重视创新思维
5、在体现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融合
二、阶段目标: 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
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欣赏,评述: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4 综合,探究: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阻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 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我还没有接触到,所以对他们的了解可以说是零,但从对新一年级学生的美术技能技法的培养方面来说主要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训练: 1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1)学会观察,画画选取的内容统统都来自于生活,所以学会观察非常的重要,课上要学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对要画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做个有心的孩子,随时都可以进行必要的观察和记忆,为创作美术作品做铺垫.(2)大胆创作,在绘画中,画得好或画得不好是因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而决定的,但是,积极创作、大胆想象应该是每个孩子在作业中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调动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作的态度,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多发现优点,让孩子们在肯定的话语中大胆创作.(3)积极完成作业,美术作业的完成原则主要是以学校内完成为主,一般一幅画按两节美术课的时间完成,第一节课主要是打铅笔底稿,第二节课勾边、上色,如果绘画的内容比较复杂可以适当的增加课时来完成,作业时要认真,抓紧时间,不拖拉,有问题时及时找老师解决,作业原则上不回家完成.1(4)平时要注意多检查美术用具的使用效果,笔水不足的要补充笔水,无法补水的要及时更换新笔„„
(5)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说话不做小动作,积极动脑思考。
2训练美术技能技法,构图的大小,线条的流畅,造型的能力„„教师要多巡视,多发现,多指导。
四、教学策略:
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首先,就是要备好每一节课;其次,在教学中不能急,要强调耐心和细心,不行就一笔一笔的练;另外,要突出能力强同学色优势,采取一帮一的形式,以生帮生;最后,加强评价的优势,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一)贯彻主体主导原则
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为创造性而教”为导向设法培养学生“为创造性而学”的意识。
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安排学生在美术教室内按小组坐,营造一种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满足学生的需要,力求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体现求异求新原则 创造的本质就是求新,“新”就是“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从求异意识开始。美的欣赏和创造都离不开想象,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作为一种能力,它是创造性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创造才能、本质力量的体现。想象力的训练,是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
(三)体现启发探索原则
创造离不开探索,学生探索的主要方式是启发诱导。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创造性思维训练为目的。
如:把音乐和美术相结合的融合式教学,这个内容就是利用音乐和美术同属想象和情感艺术这个共性,使美术这一凝固的音乐—空间艺术与音乐这一流动的画面—时间艺术融为一体。使欣赏者视觉上的美感与听觉上的乐感同步进行,产生人体谐振和情感共鸣,进入一个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立体思维空间。
一、本册教科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1. 凸显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
教材重视了三个基本问题, 即经济制度、经济参与者、经济效益。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了解这三个方面的状况和变化, 就能把握某一历史时期实行经济活动的本质。
2. 注重过程与方法。
加强探究学习活动课。探究活动课类型多样, 有“图说中国经济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为哥伦布领航”“扮演历史角色”“举办历史展览”;等等。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 也增强了新颖感。使学生容易在实践中产生浓厚兴趣。这是学好这门课的先决条件。
3.
注重爱国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4. 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内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和国家分裂, 维护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 团结对外, 英勇抵抗, 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本教材非常注重这一点, 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教材对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予充分体现, 例如, 全球化、城市化、世界货币制度等, 突出“学以致用, 资政教化”的社会功能。
5. 注重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相互兼容于渗透。
现在高考政史地三家合一, 这就决定了文综学习的兼容性和渗透性。比如, 在学习“罗斯福新政”这一重要内容时, 教材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反复做深刻的说明和剖析。这就与政治经济学密切地联系了在一起。此外, 在讲述刺激就业的措施中, 重点对田纳西综合工程做了详细分析, 这又与地理学科相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三科兼顾, 相互渗透, 就会觉得得心应手。
二、运用新教材的困惑
站在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角度看人民版历史教材, 我认为, 新教材体例编排非常新颖, 史学观点密切联系当前史学前沿, 隐含的教学理念中试图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从感悟中理解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从叙述内容的侧重点来看, “不给结论, 让史实自己说话”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正是这种开放式的叙史方式, 让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犯难。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不一定具有新教材预设的基础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因此, 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获得的效果必然会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处理新教材的起点。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更突出高中与初中历史基础的衔接。因而, 从学生对历史时段的把握情况看, 目前如何高效地使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接轨, 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本模块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史实丰富, 概念多, 时空跨度极大。而初中学习几乎不涉及这些内容, 在教学中就经常出现“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2. 学生不一定都能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论从史出, 这是基本的学史要求。专题史教学本身就带有较严密的知识结构, 同时在每一个小专题下又含有具体明晰的知识脉络。但是学生能结合“论从史出”原则建构出良好的知识结构吗?历史教师没有信心, 学生更没有决心。
3. 学生没有时间活动。
发挥学生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课改追求的目标。新课程主观认为, 学生应在主动学习中学会尊重历史, 陶冶情操。
但是, 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的是, 历史学习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教材反映的历史生活百态相去甚远。学生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课外时间进行真正有价值的探究。
三、如何使用高中新教材
1. 把好“三观”是指应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作为指导思想, 确定各章节教材在“三观”中的位置。
2.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方向。
3. 解读课前提示, 确定教学重心。
4. 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补充资料, 充实深化课堂教学。
5. 把课本知识材料化,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体现高中教学的层次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栏目设置与传统教材相比增加了“科学视野”栏目,成为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栏目大多与化学前沿、社会热点有关。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灵活利用它来拓展课程教学,以化学的应用价值来树立学生的STS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该栏目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可提高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与深入学习的欲望。所以明确该栏目的功能与意义,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下面笔者将对人教版化学必修新教材“科学视野”栏目的功能进行分析。
一、“科学视野”栏目的统计分析
1.“科学视野”栏目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经统计发现,必修1和必修2两本教材共有“科学视野”栏目16个,除了必修1第一章之外,其余每章都设置有该栏目,且基本都是出现在章节内容的最后面。所以有目的地、灵活地利用“科学视野”栏目,往往能对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科学视野”栏目的内容及作用分析。
新的课程目标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对“科学视野”栏目内容的观察,可以发现内容大多是一些阅读资料,涉及新材料、环境保护、新能源、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热门话题,而且附加了彩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比如,必修1中的“新型陶瓷”,讲述了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陶瓷材料及其发展前景和地位,使学生对国家产生自豪感并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欲望。所以“科学视野”栏目的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二、“科学视野”栏目的教育功能
1.与其他栏目配套整合,能配合和优化教师开展课堂教育教学。
“科学视野”栏目往往是在章节的最后面,是学习完新内容后的一个拓展和提升。例如,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科学视野”栏目的内容就向学生解释了溶液为何是最稳定的分散系和胶体为何具有介稳性,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后面的胶体性质——电泳和胶体化学的应用内容则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科学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
来后,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探究。而“科学视野”栏目就有这一功能。比如,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最后的“科学视野”栏目“未来金属——钛”,既讲了钛较其他金属的优越性能,也讲了钛目前所存在的制备或冶炼难题。通过阅读,学生会对未来钛的广泛应用前景产生憧憬,引发思考,进而提高科学素养。
3.实现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信息迁移,强化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课堂上,纯粹地讲解理论知识是很枯燥的,而且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不仅要给学生讲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中的“科学视野”栏目内容是“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对于这样的疑问,学生是比较好奇的。当得知了原因后,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对人类进步的影响。
4.图文并茂,强化理解。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各异,而“科学视野”栏目往往提供的是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这样既直观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比如,在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对二氧化硅的学习中,“科学视野”栏目中的图片展示了二氧化硅的基本结构单元。学生对于“二氧化硅晶体是由许多个[SiO4]四面体结构按Si和O以1∶2的比例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晶体”能更好地理解,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5.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相关内容,营造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氛围。
对于“科学视野”栏目,教师不能过而不提,而应根据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除了文中所说的运用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运用等,将这些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过后安排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搜集到的内容,并与其他人分享讨论。这样的安排,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针对“科学视野”栏目,给教师的启示及建议
“科学视野”栏目内容丰富且具前沿性,可为学生增加科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科学素养。教师若置之不理或提而不讲是很难发挥以上所说的几方面功能的。为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避免此类现象,合理应用该栏目的内容。
【必修1教材分析】推荐阅读:
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09-13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材分析(课文分析+知识点)01-09
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07-16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文学常识11-30
英语必修1全套教案09-15
高中语文必修1试卷11-26
通用技术必修1练习12-22
美术新教材第1册教案12-24
高中数学必修1优质课06-12
必修1氯气教学设计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