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总结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毛中特总结(通用5篇)

毛中特总结 篇1

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理解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关于基本路线的几个提法)(选择或简答)①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 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论述)

①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选择),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动摇了基本路线,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

 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简答)

●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 实现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第七章将专题论述)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即二者的关系)(简答)二者相互贯通,互相依存,被概括为“两个基本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发展生产力,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 1.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选择)

(1978年,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加以强调。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进一步坚持和阐述)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科学技术渗透并作用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中,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是技术。

第四,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

 2.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两个具体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选择)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造就不同类别和不同层面的高素质人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1)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及后来的背离: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但后来严重偏离,作出了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制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路线。(2)改革开放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1981年《决议》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重申三中全会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选择)

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提出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基本路线的条件完备。

十三大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选择)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论述)

 为什么说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推动力。提出:社会主义建立后,应“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特别是在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必须使集体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方能为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打好基础)邓小平坚持强调了这样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惟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即共同富裕创造条件。生产力是一定要发展的,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目的不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为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条件)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社会主义才有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4)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实现振兴中华,实现民富国强的梦想。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现代化的实践。

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

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第一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选择)但囿于各种历史因素,经历了曲折,未能如愿。(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以往经验教训,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再思考,开始调整对现代化的认识。●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到20世纪末翻两番的“两步走”战略。●1987年十三大正式确定“三步走”战略部署和目标(选择)。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期,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前两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后,1997年十五大将第三步具体化为三个阶段性目标: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建党一百年时,经济更发展,制度更完善;  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从改革的目的讲:革命和改革的目的都是要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2)从改革的深度上讲: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旧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包括经济体制,也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特别是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创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3)从改革的广度上讲: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综上所述:

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伟大革命。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把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则是通过改革,解放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毛中特总结 篇2

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问题意识”

《毛中特》课关注的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现象, 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知和分析这些现象是《毛中特》的重要教学目标, 因此“问题意识”是《毛中特》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识之一。而问题意识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即“第一是质疑的思维品质, 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同时反映了个体思维具有质疑特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是认知的不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 学生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困惑、探索的状态。第三是元认知控制、调整与评估认知活动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个体的反思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可见, 能否设计一个出色的问题, 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能否成功。就《毛中特》这门课而言, 自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为红线, 介绍了包含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此, 此门课的教学应一方面要遵循一个总的问题设计, 即为何以及如何在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换而言之, 要用“问题意识”将这门课的大纲进行分解, 如:第一章, 涉及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第二章到第四章是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内容, 涉及到的问题是在中国革命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进行革命;第五章到第十二章, 其实都在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当然, 具体课程问题的选取要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的。在课本的绪论中一般都会对本门课的教学目的进行详细规定与叙述,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加关注, 对课本的精神实质进行宏观把握。另一方面, 问题的设计应紧贴学生的思想状况。一般而言, 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 学生都会有从思想和理论两个方面对现象、问题等进行全面了解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此为基础, 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和精简提炼, 设计出的问题既要有现实感, 让学生不觉得陌生;又要体现出理论深度, 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二、采用从现象到理论的教学模式以提高理论的说服力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 生命之树常青。”也就是说, 一种理论只有与现实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就《毛中特》这门课与现实的关系而言, 大致展现出理论——政策——现象的逻辑关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遵循从现象到理论的模式, 也可以遵循由理论到现象的方式。从目前大多数的教学方法看, 多说教师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时能够做到深入浅出, 理论联系实际, 将理论与发生在学生周边的社会现象有机结合起来。但从实际操作过程看, 多数教师在常年教学中已经形成理论加案例的教学模式, 从而很容易陷入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循环, 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事实上, “与儿童期相比, 大学生开始从自己的角度对社会上的种种现象与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 并且不再只以自己和自己周围所熟悉的环境为关心的对象, 社会风气、法律道德、官员形象, 国家发展等都会成为他们经常议论的话题。”[2]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道“是什么”, 现象背后的“为什么”也是他们所关心的重点。所以, 若尝试从现象到理论的教学模式, 从生活或社会环境中的热点现象着手, 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再对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后然后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理论的说服力就会更强, 而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个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提取每个章节中的重点理论, 选取恰当的现象对理论进行阐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社会现象的选取一定要遵循求实、鲜活和贴切的原则, 这样在解释理论时才不会让学生觉得陌生, 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从现象认知过渡到理论理解。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 特别是具有用生活实践案例支撑教学难点的素质和教学技能。因此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 对时下不断变化更新的社会生活做到“心知肚明”, 对社会热点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度, 不断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现象, 选取新问题用以教学实践。

三、用经典的案例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案例教学就是把学生身边以及社会生活中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真实事件引入实际的教学环节之中, 以实例的方式向学生设定若干特定情境,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学习和研究, 从具体到抽象, 从个别到一般, 在实际案例中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在现行《毛中特》课的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缺乏双向的互动与交流是制约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而“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 然后查阅各种学术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就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 学生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学生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予引导, 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可见, 师生在案例教学中增加了互动交流的机会, 而这正是《毛中特》课教学过程中所缺乏的, 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 在教授第八章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时, 可以先通过“分蛋糕”的启示来引出问题, 即人类历史长河中有哪些分配方式?通过课本阅读、教师引导以及学生思考总结出案例中所展现的按资分配、平均分配等方式。接着再提出问题, 即哪种分配方式更好?不同的时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分配方式?在经过学生讨论后引出本节重点: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最后讲授这一制度确立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为主和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可见, 通过一个案例, 不断设问, 让学生在对不同的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不断调整思路、变化思考角度, 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师生互动并完成教学目标。这样, 整个教学过程便以教学案例为载体,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合作, 把现实情感与力量逻辑有机结合, 把鲜活语言和透彻说理无缝统一, 既为学生创造了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 又营造出了轻松的学习环境。当然, 案例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成功案例的选取, 教师在讲解案例时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铺垫, 同时要以学生专业特点为基础来构建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教学过程的感染力。

四、高度重视现代化教育手段

丰富的教育手段是增加课堂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现代化的教育方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更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迎来的崭新机遇。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大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新知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材料更好的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强历史责任感。目前, 采用比较多的便是“在线开放大批课程”, 也就是国内所说的“慕课 (MOOC) ”。由于慕课是学生通过互联网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模式, 因此参与慕课学习的学生能够自由的安排学生学习地点和更加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 这就方便了学生自学以及课后对这门课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多种课程形式, 设置随堂测试、一周测试以及期末考核等多个环节, 从而实现课本重点知识的反复出现, 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另外, 开设慕课也迎合了多数学生对现代化传媒以及新媒体环境的渴望与新奇感, 学生也更愿意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学习, 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讨论来进行解答, 从而转变了高校两课教师的传统角色, 使慕课成为教学主导, 而教师则成为辅助教学者, 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进度, 这也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海莹.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N].中国教育报, 2014-2-28.

考研政治毛中特总结之党建 篇3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决定的,也是现实的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

(2)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明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和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实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领导方法。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场经济的发展,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的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毛中特总结 篇4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八部分重点知识总结

毛中特是考研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方便考生复习,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八部分重点知识总结,以供考生参考。

第八部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内容。重点掌握生产关系方面的三项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生产力方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大战略。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历史性胜利,但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也遗留下不少问题。因此,产生了不少弊端,须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理论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这一体制日益显现出它固有的弊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1)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末开始,我国逐渐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②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正是这些市场取向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2)理论探索的成果。东莞中公教育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禁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着两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共同特点。主要是:(1)经济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2)企业经营自主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3)政府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4)经济运行法制化。所有生产和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它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主要是:(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存在共性,但是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东莞中公教育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历史的必然,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内在的本质特征。

1997年党的十五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确立这一基本制度的基本依据,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离开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首先是由我国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另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完善、不成熟,还没有能力包罗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这就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不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都应该得到发展,都应该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首先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东莞中公教育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多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会全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人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其内涵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东莞中公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是:(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客观必然性在于:(1)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存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即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里不包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产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重要表现。但是,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然会拉大收人分配的差距,其客观经济根据是:一是贯彻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二是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三是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四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所造成的优胜劣汰,也会导致收入的差距。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由当前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它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但却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这就是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帮助作用和带动作用促进其它地区、其他劳动者学习先进,提高经济效益,再加上国家对收入的调节,最终保证全体劳动者波浪式的共同富裕。东莞中公教育

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鼓励辛勤努力成绩大的人和有条件快速发展先富、致富的方式,是通过诚实劳动致富、合法致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政策可以把效率与公平有效地协调起来。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如果单纯追求快速增长,忽视质量、效益、结构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有可能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攀比高速度,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结果则欲速不达。东莞中公教育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二O二O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 东莞中公教育

化中期阶段。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认识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统筹区域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一)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协调发展问题。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对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东莞中公教育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指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新时期新阶段,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具体举措;(1)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3)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4)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5)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毛中特总结 篇5

1、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1945年党的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并将其写入党章。

2、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吧马克思主义志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4、毛泽东思想的定义。如何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而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答: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共同点是什么。

答: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心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共同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义。本理论体系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答: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的成果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每个方面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答:内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

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10、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11、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二章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官、封。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主要矛盾: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答: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如何理解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并理解纲领的内容。

答:基本内容: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

6、中国革命道路的内容是什么?道路形成的必然性和条件是什么。

答: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弄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必然性: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答:经验: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8、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

答: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第三章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义时期的社会经济成分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他们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3、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即:“一化三改”,其中: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并举的路线。

4、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从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利润分配上的“四马分肥”,在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后,对私股实行定息的办法。同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6、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答: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四章

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意义和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答: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答: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答: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 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落后的社会生产而言,包括生产力水平的落后,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以及如何理解该路线基本路线的内容。

答:内容: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5、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答:阶段性特征: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6、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关系: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是什么。

答:基本纲领: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六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简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内容。(十三大提出的内容)

答: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6、党的十五大对“三步走”战略具体化,分别提出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答: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7、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提出用20年时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设想。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什么。

答: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是什么?大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解读中国梦。第七章

1、改革开放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含义。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史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4、为何对外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新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第八章 第一节经济建设: 经济体制: 1、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其确立依据是什么?

答: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依据: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4、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怎样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6、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7、在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分配制度:

8、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答: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或说所有制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9、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10、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答: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处汗液、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影响: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缓,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1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有哪四化?

答:四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第二节 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

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5、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6、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7、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8、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总目标:

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坚持哪些原则。全面依法治国要完成哪些任务。

答: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三,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任务:第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第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第四,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第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10、什么叫政治体制?

答: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设计政治制度运行的组成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第三节文化建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答:核心价值体系内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各种社会思潮,鉴定人们的大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破道德价值得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第四节社会建设

1、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答:第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第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第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应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五节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生态文明理念。

答: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答:目标:

3、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

答:内容:

第九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实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答:第一,一个中国。这是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长期不变。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同意与一国之内。

第三,高度自治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第十章

1、什么叫时代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和全球化。

2、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答: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是基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5、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答: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用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6、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7、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十一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3、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P255)

4、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包括哪些群体。

答: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答:新时

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空前的广泛性。

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7、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8、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9、党的宗教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方向相适应。第十二章

1、《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3、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5、什么叫党的执政能力?

答: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个论断,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途径和执政目标来定义党的执政能力,既反映了执政党的一般要求,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点。

6、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什么?

答: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7、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8、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9、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关系。

上一篇:处世态度名言下一篇: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